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安全运维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策略

1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模型的建构

1.1安全计算环境的建构

其中安全计算环境能够实现相关等级系统的有效管理,在信息存储以及处理,安全策略实施过程中,能够对信息系统的重要情况全面掌控。安全计算环境在其有效区域边界安全防护中,实现对外界网络的各种攻击行为有效防护,并能够避免出现非授权访问。针对这一问题,安全计算机环境整体安全防范,也就是针对网络实施有计划有标准的安全性改造,以能够显著提升系统整体性,以免系统本身出现安全漏洞及缺陷等,出现安全风险或者受到攻击问题。另外,安全计算环境安全防护工作主要也就是有效防范和控制系统内部的攻击和非授权访问问题,以免内部人员因为自身操作方式问题出现破坏行为。

1.2安全网络环境的建构

在信息系统中,通过网络能够有效实现不同计算机和计算域,用户和用户域的有效衔接,在不同系统间信息传输过程中网络具有通道作用。网络可以在系统内外应用,部分网络信息流在传输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的经过不稳定网络环境。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首先也就需要提高网络设备的整体安全性,针对网络中的各个设备制定定期维护方案,以免出现网络攻击问题,基于此显著提升网络中的信息流总体安全性,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通信架构的整体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在网络自身安全保密中,可以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和本身结合方式,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不同要求。其中在网络安全域建设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网络结构安全范围,并实现网络不同访问操作的有效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重视网络的安全审计工作,提高相应边界完整性,以免在网络运行中受到网络入侵和攻击,并可以有效防范出现恶性代码问题,能够对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及信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1.3安全管理中心的建构

在信息系统中,安全管理中心是重要的安全管理系统,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管理有效性。安全管理中心作为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系统中不同信息安全机制的整合性管理,对于系统中存在的分散安全机制,安全管理中心可以对其实施系统化管理,实现集中管理有助于显著提升安全防范效果。安全管理中心在应用中,可以系统性统筹管理系统的相关体系域的安全计算域、网络安全域以及安全用户域等,并对其实现统一调度和应用,可以实现对广大用户身份以及授权的管理,实现对用户操作和审计过程的管理,实现对用户访问和控制,也就可以实现系统的整体风险防范,全面掌握通信架构运行情况,显著提升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整体效果。

2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策略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院信息化建设 IT运维与安全管理

引言: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信息系统应用的发展,医院、企业网络技术的应用层次正在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面对日趋复杂的IT系统,不同背景的运维人员已给企事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如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应用,存储着重要的数据资源,是医院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加强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于是,堡垒机在医院中的应用,为医院工作的应用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

传统的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给医院的的运维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多风险,如:账号管理无秩序,暗藏巨大隐患;粗放式权限管理的安全性难以保证;设备自身陈旧,无法审计运维加密协议、远程桌面内容等,从而难以有效定位安全事件。

以上所面临的风险严重破坏政府、医院、企业等的信息系统安全,已经成为其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尤其是医院,将影响其效益。尤其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技术、操作等要素,单靠技术或单靠管理都不可能实现。

因此在考虑安全保障体系时,必须将各种安全技术与运行管理机制、人员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

如何有效监控业务系统访问行为和敏感信息的传播,准确掌握网络系统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事件并实时告警、记录,同时进行安全事件定位分析,事后追查取证,满足合规性审计要求,是企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IT运维安全管理的变革已刻不容缓!

堡垒机提供一套先进的运维安全管控与审计解决方案,它通过网络数据的采集、分析、识别,实时动态监测通信内容、网络行为和网络流量,发现和捕获各种敏感信息、违规行为,实时报警响应,全面记录网络系统中的各种会话和事件,实现对网络信息的智能关联分析、评估及安全事件的准确全程跟踪定位,为整体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提供权威可靠的支持。

随着堡垒机在医院中的应用,其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1)账号管理集中

堡垒机建立于唯一身份标识的全局实名制管理,支持统一账号管理策略,实现与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无缝连接,集中管理主账号(普通用户)、从账号(目标设备系统账号)及相关属性。

2)访问控制集中

堡垒机通过集中对应用系统的访问控制,通过对主机、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网络中所有资源的统一访问控制,确保用户拥有的权限是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实现集中有序的运维操作管理,防止非法、越权访问事件的发生。

3)安全审计集中

基于唯一身份标识,堡垒机通过对用户从登录到退出的全程操作行为审计,监控用户对被管理设备的所有敏感的关键操作,提供分级告警,聚焦关键事件,能完成对医院内网所有网上行为的监控和对安全事件及时预警发现、准确可查的功能。

通过此体系监控到的数据能对医院内部网络的使用率、数据流量、应用提供比例、安全事件记录、网络设备的动作情况、网络内人员的网上行为记录、网络整体风险情况等这些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网络安全的变化不断调整安全措施,适应新的网络环境,M足新的网络安全需求。

安全管理制度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经过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安全风险评估,会发现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安全事件处理经验教训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对信息安全管理策略进行修改,对信息安全管理范围进行调整。

参 考 文 献

[1]赵瑞霞.构建堡垒主机抵御网络攻击[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08.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范文第3篇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网站出现故障或者安全隐患时,运维人员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做出应急处理,严重地影响了网站的可用性与品牌形象权威性。二是传统的网络运维没有规范化、体系化,导致难以有效管控安全事件处理进度。

2015 年,CNCERT(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报了涉及政府机构和重要信息系统部门的事件型漏洞近 2.4 万起,约是 2014 年的 2.6 倍,网络安全威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2016年中国举办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G20峰会,中国正在成为国际黑客关注的目标,尤其是中国政府网站将成为国际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

因此,为确保中国政府网站的安全、高效、可持续运作,网站安全保障工作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浙江乾冠信息安全研究院CNCERT(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报了涉及政府机构和重要信息系统部门的网站进行了摸底排查,目前发现不少网站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高危漏洞5个,中危和低危漏洞16个,网站故障率为20%。由此看来,一些政府单位的相关网站安全性面临较大威胁,如何彻底排查、修复网站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现如今做好网络安全维护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建立一套长效的网络安全保证体系是当务之急。

为此乾冠提出部署网络安全应急移动管理平台体系的解决方案。该安全保障体系主要由网站监测平台、网站预警平台、移动应急指挥三部分构成。实现“监测、预警、服务”安全闭环式管理。

第一步,建立网站远程监测平台。网站监测平台是一套软硬件一体化监测平台,已广泛用于云平台、网站和金融机构,以云计算和数据集中化技术为依托,采用远程监测方式对网站提供7×24小时实施安全监测服务。

第二步,建立网站安全预警平台。网站安全预警平台是针对网站的漏洞、可用性、篡改、挂马、暗链、坏链、DNS劫持、敏感字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第一时间获悉,并依据应急预案及时作出应对策略,最大限度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

第三步,部署移动应急处置平台。当出现一个安全事件后,为了及时和统一处理,以及跟踪处理进度,可以由网站监测预警平台或者由手机App安全软件生成运维工单,每一个需要处理的故障告警均以运维工单的形式流转,既方便统一指挥和跟踪处理情况,也便于日后的统一总结分析。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提升全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企业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水平,近日,xx市局(公司)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扎实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营造起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计划,健全网络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细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终端病毒防控、日常运维监测、系统隐患整改等方面的管控措施,严防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安全意识。强化网络风险宣传,定期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网络诈骗手段、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等进行专题推送;充分利用电梯间展示终端“使用频繁、受众广泛”特点,选取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短片,进行全天滚动播出,引导全员了解网络安全风险,培养安全意识。

加强教育培训,有效防范风险。组织信息化方面骨干力量,到青岛市局(公司)、xx中百集团等单位学习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经验;邀请信息化安全方面专家,采用观看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片、实例讲解、模拟故障处理等形式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辨别能力和防御能力。

加强日常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联合专业机构,对应用系统、网络核心设备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测,查找安全漏洞,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按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组织信息化部门人员定期演练,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切实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IEC61850 协议;网络准入;运维审计;部署实现

引言

目前,智能变电站系统基本都采用了IEC61850规约统一建模,为保证变电站系统的数据安全和正常运行,国家电网公司逐步部署了一些网络安全设备和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智能变电站信息系统自动监测和安全防护工作。

1 研究现状

1.1 现状分析

在IEC61850规约中,将智能变电站系统划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个层面。其中,站控层、间隔层设备构成与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差异不大,但功能及网络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实现了信息统一建模,统一了数据模型,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过程层(设备层)主要是电子互感器及合并单元,配置智能化一次设备。[1]典型的智能变电站系统网络部署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1。

图1 智能变电站系统网络部署逻辑结构

1.2 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由于智能变电站内部工作人员,运维人员较少,站内系统的网络与计算机系统故障无法及时处理,需要各系统厂家人员至现场进行调试,导致站内网络接入员管控难。

智能变电站内系统网络与计算机系统缺少准入管控手段,对于接入各层网络进行运维调试操作的设备尚没有规范的管控手段;

智能变电站内系统运维操作没有审计管控手段,内外部人员、第三方人员接入网络进行测试、调试和运维操作缺乏技术管控、审批和核实手段。

1.3 需求分析

目前,变电站安全防护措施很少,主要是严格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相关规定[2]。变电站的运行管理部门,运维检修部对网络安全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工业控制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了解很少。变电站层主机、交换机网络访问接入控制缺乏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3]若运维人员接入内网的设备感染病毒,可成为攻击变电站的跳板,能导致监控后台、保护测控的全面瘫痪。

2 总体设计

针对智能变电站站内运行安全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构建站内运维管理机制。基于准入系统和运维操作审计,构建站内工作审批、审核和校核的工作机制,减小误操作、违规操作对变电站内的影响。

2.1 加强对站内网络的接入控制,实现对所有设备网络接入的准入控制。通过准入控制系统,确保向在运行的站内网络接入任何设备时,都需要进行准入审批。只有经过身份验证、健康检查的设备才能接入站内系统。

2.2 加强对站内运行操作的审计与管控,实现对所有站内设备运维操作的记录和审核。通过运维操作审计系统,确保在站内进行运维操作的人员获得授权,确保运维操作有记录可审核。

3 准入系统

准入控制系统是确保,在运行的站内网络接入任何设备时,都需要进行准入审批。只有经过工作核准、健康检查的设备才能接入站内系统开展工作。

准入控制系统以分布式部署、集中管理为基础设计思想,范围界定于终端用户信息管理、终端设备信息管理、终端健康管理、监测设备管理、网络设备信息管理、IP管理六大业务内容,实现一体化平台基础上统一的准入控制系统监测平台。主要功能如下:

3.1 主机健康检查

终端首次接入网络时,强制下载主机健康检查插件,扫描终端健康状况,检查规定软件是否安装到位,特征库是否及时更新。对不合规终端放入隔离区,禁止与内网通讯。这样既确保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又保证了信息内网的安全。

3.2 实名准入控制

Web界面强制认证,对网络内的用户进行统一帐号管理,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时进行统一认证、统一授权和对用户访问网络的行为进行事后统一审计。事后统一审计包括记录用户何时、通过哪台终端、以何种方式接入网络,访问了或试图访问了哪些资源,并于何时退出网络,管理员可以方便的查询任意一个或者一批用户的活动记录并生成相应的报表。

3.3 原有认证

对于已有用户认证机制的网省公司,如AD域、ED、802.1x或Radius认证等,监测子系统在不改变原有认证服务的情况下,实现与已有认证服务器用户信息的联动。监测子系统在用户认证过程中只承担认证转发和读取功能,这样既保持原有认证机制,又能实现新的监测系统的用户认证。

3.4 IP统一管理

对固定IP实行中心下发的管理方式,可以防止用户私改IP、私设IP。在动态IP环境下,还随时定位到人。对每个人不同时候得到的IP进行审计。并可以图形化显示交换机所有端口使用状况,如:有无终端通信、端口下接几个终端、各自的IP地址/MAC/用户ID等。定位IP接入网络的交换机及端口。

4 审计系统

运维操作审计系统是用于确保在站内进行运维操作的人员获得授权,确保运维操作合法合规,并有记录可追溯审核。

4.1 自然人审计

由于网络及应用的复杂化,孤立的设备日志无法直接与用户身份关联在一起,不利于问题分析、处理。通过有效的关联,准确地判断出用户的身份和属性,从而将操作行为和自然人进行对应。

平台需要将系统层的日志、数据库日志、应用层的日志及网络数据和实际用户关联起来,对不同用户之间的操作的日志进行关联审计,区分不同用户行为。

4.2 资源审计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范文第6篇

越来越庞大的校园网络正面临严峻的病毒侵袭威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实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现代教育的需求。于是,校园网作为各种类型网络的一大分支,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网络环境分析

校园网实现的环境是学校,要全面支持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教学过程、管理过程、资源共享服务。校园网的安全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网络在实际运用中的功效。

校园网结构层次复杂,终端节点基数巨大,因病毒引起的出口瘫痪和基层崩溃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校园网在规模、管理、需求上均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因此必须有量身定做的安全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主流高校的校园网基本都已成长为千兆甚至万兆核心带宽、节点过万的大型网络,加之各学院、各部门信息建设的分割等诸多因素,使校园网呈现出典型的由各院系分散建设、由网络中心集中运维的尴尬局面。整个校园网络构成复杂,网络安全的可管理性呈现出几何级数的下降趋势。

整体安全威胁

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和使用,如何保障正常进行网络教学、合法访问教学资源,使网络免受黑客、病毒、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良意图的攻击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园网必须要有足够强的安全措施,制定相应网络安全策略方案,才能确保网络的安全。

从网络运维的角度来说,校园网普遍达到百兆甚至千兆到终端桌面,同时,桌面节点通过2~3级交换设备连接就能到达核心层甚至出口,因此,内部感染节点持续扫描和攻击等行为,将给核心交换设备或出口设备带来很大的压力。随着感染台数的增加,这种压力会不断倍增,并迅速超越上层网络设备的吞吐量和连接处理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漏斗效应”。

大规模蠕虫暴发时,对于校园网络来说,造成瘫痪的并不是来自网络外部的扫描,而是内部感染节点的高频度、大流量的集中扫描。后者将迅速导致各层网络设备的性能和有效带宽急剧下降,并会带来下列问题。

基层瘫痪 大量网络广播造成基层交换设备和汇聚设备瘫痪,包括ARP欺骗带来的局部瘫痪。

出口瘫痪 大量对外连接请求导致出口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等)的连接被占用,导致其他用户无法使用。

核心层瘫痪 网络核心层或者出口流量基本被病毒扫描流量占据。

节点安全威胁

作为校园网,需要连接多个节点,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节点连接到同一网络,使整个网络相互连通,这是校园网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大范围普及,接入校园网的节点日渐增多。由于这些节点大部分都没有采取较好的防护措施,使出现病毒泛滥、信息丢失、数据损坏、网络被攻击甚至系统瘫痪等严重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构筑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从实体节点的角度来说,校园网内有大量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服务器和相关信息系统,同时也有上万个为师生和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终端节点。

对于信息服务器群组来说,其面临的攻击威胁大于普通的桌面系统。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市面上的相关安全产品并没有专门为服务器进行特别安全设置,依然采用和终端机器一样的保护级别。

对于数以万计的终端用户节点来说,由于基数庞大,用户的应用水平千差万别,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将会产生大量的离散不可控点,使整个网络的安全失去控制。

安全方案思想

校园网安全方案以“统一监控、分布防御、有效响应、集中管理”为指导思想,结合校园网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关注不同环节承担的任务和面临的安全压力。

校园网的出口和核心层是网络的核心环节。在这些环节,网络吞吐量大,它们承担关键的通信服务,需要有效的运维保障能力。在内部节点遭到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根据漏斗效应,出口和核心层更容易严重失效,甚至崩溃。因此,第一时间对这些影响网络整体效率的节点迅速准确地定位和定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需要网络病毒监控系统提供全景安全监控视图和实时化病毒定位信息。

此时,如采用旁路监听技术,能够在不影响网络效率情况下,实现实时监测网络环境中的病毒疫情发展趋势的功能。同时,还能全面检测各种网络病毒的扫描、传输、攻击等行为,精确定位病毒的来源,测量、评估病毒产生的网络压力状况,准确提供病毒类别、病毒名称、病毒变种、病毒危害级别等全面信息,形成病毒趋势和定位的全景视图。这会为网管实施下一步的安全策略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

对于像服务器区这样的关键节点群,主要承担着为整个网络提供信息服务的任务,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由于校园网内服务器众多,网管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更需要管理方便的自动化保护产品。

由于校园内大量的终端节点基本上处于不可控或准可控状态,很容易成为病毒传播源,影响网络效率和其他用户的安全。由于校园网内用户层次复杂,特别是有大量的学生终端系统完全依赖个人的安全意识和水平,且学生自己多数不会购买安全产品,因而成为校园网安全保障的最大压力,因此需要一种低成本、高自动化、适应复杂软硬件环境的解决方案。

方案设计时可考虑让主机保护系统针对不同类型节点进行安全需求设计,提供文件层、操作系统层、网络层等的多层次保护,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这些关键节点的安全性。同时各层次产品都要以与现有反病毒产品互补的形式部署在系统中,这样才不会产生冲突,且资源占用率低,能够增强系统的安全系数。

另外,可以针对网管人员设计一个网管工具箱系统,帮助网管深层挖掘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使网管拥有比用户更专业的处理手段。

网络的离散会使安全问题不收敛,而产品的离散同样也会带来这种问题。为此,安全管理中心应该能够整体管理部署在网络中的安全产品及设备,使产品之间能够形成有效联动,很好地解决产品离散的问题。

安全方案部署

首先,在校园网的总出口部署网络病毒监控系统,并同时在网络内部关键网段部署网络病毒监控系统,能够对全网的病毒情况进行全局监控,对局部网络形成更加细粒度的安全视图,快速定位病毒源,随时了解网络中的安全状况。

其次,在服务器群计算机上部署主机保护系统服务器版,在关键工作站部署主机保护系统工作站版,对大量基本用户作为海量节点提供主机保护系统桌面版无限授权。这样能够对具体的计算机节点进行安全防护、配置优化、病毒查杀等工作,有效地扼制病毒泛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另外,还要在解决方案中为网管人员提供网管工具箱,对主机系统异常情况进行深度排查、修复及处理。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 安全

1.现状分析

当前海口航标处信息化网络主要分为海事内网(简称内网)与互联网(简称外网),内网与外网之间通过网闸设备实现物理隔离,外网安全设备主要有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内网安全设备主要是防火墙设备。内网、外网均有网络版杀毒软件中心。在整个网络体系中,已经在互联网出口边界部署防火墙、网闸等安全设备,但是网络安全防护是一个体系,在网络终端防护、全网安全监控等方面还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没有安全区域划分。由于缺乏网络安全区域划分,在内网中,办公用户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访问没有任何控制措施。业务服务器是重要数据存储区域,需要加强该区域数据保护。

(2)缺乏网络准入防护。内网中没有部署网络准入系统,对于外来用户,只要获取到IP地址,就可以访问内网业务服务器,为了保证内网用户,业务服务器的安全,需要对外来用户进行准入控制,分配访问权限,入网安全检查。只有合格的用户终端才能访问内网。

(3)缺乏网络检测系统。对于整个内网中用户相互之间的访问行为、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访问行为,不能有效实时监控,当内网中用户终端之间存在相互感染,没有任何网络预警措施。

(4)服务器或者用户终端漏洞无法检测。内网中没有部署补丁服务器,内部用户也没有及时自动打补丁,导致各个用户终端存在着系统漏洞,业务服务器也没有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也存在很大的网络风险。

2.安全需求分析

当前网络安全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有效的安全区域防护。根据航标处本身网络系统实际安全需求,进行合理的安全域划分和分区域安全防护设计、实施,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量行为进行逻辑隔离和防护,对恶意代码和黑客入侵进行阻隔,保护区域间的安全。

(2)部署终端安全管理系统。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对内部网络的终端电脑进行统一管理和策略下发,以达到通过技术手段对终端电脑的操作行为和运行状态的可控、可管,防止终端用户随意接入网络和任意操作而造成的数据泄密事故的发生。

(3)针对全网实现可行的行为分析。通过此次安全系统的建设,对全网流行为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细粒度的实时监测、统计分析、查询、追溯、可视化分析展示等。有效管理和发现流量的异常波动行为,并能及时发出预警机制。

(4)部署安全审计系统。内网中可能存在内部系统维护人员对业务应用系统的越权访问、违规操作,损害业务系统的运行安全,或者员工随意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夹、文件上传下载、EMAIL等方式,发送重要敏感信息、业务数据,导致信息外泄事件发生。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事件并实时告警、记录、定位,最终实现追踪溯源,需要部署网络安全审计系统。

(5)战略发展要求。信息系统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此,应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有效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以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

3.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按照处信息化整体规划方向,结合信息安全现状,参照当前主流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建设一个安全可靠、可扩展、可管理运维的一体化信息安全防护支撑系统,同时建立一套有效、可持续性的信息安全管理流程与制度。

(2)建设内容。航标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项目包含以下内容。检测防御类系统:防火墙系统、网络入侵防护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安全评估类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安全监管类系统:安全审计系统、堡垒机系统、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终端管理系统: 终端安全管理软件。

(3)方案详细设计。

①网络拓扑图如图1。

②具体设计内容

・防火墙系统

在内网服务器群区出口处部署一台防火墙设备,桥接模式部署,实现内网服务器群区与其他区域之间逻辑隔离,保护内网服务器免受其他区域不安全终端电脑的感染。

・入侵防护系统

在内网服务器群区域出口处串接部署一台网络入侵防护系统,针对日趋复杂的应用安全威胁和混合型网络攻击,适应攻防的最新发展,准确监测网络异常流量,自动应对各层面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将安全威胁阻隔在服务器群区域外部。

・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入侵监测系统旁路部署在核心交换区域核心交换机上,通过核心网络镜像,把所通过核心的所有网络访问进行监测,检测与智能分析系统对于病毒、木马、蠕虫、僵尸网络、缓冲区溢出攻击、DDoS、扫描探测、欺骗劫持、SQL注入、XSS、网站挂马、异常流量等恶性攻击行为有非常准确高效的检测效果,并通过简单易懂的去技术化语言帮助用户分析威胁,对威胁进行有效处理。

・安全审计系统

安全审计系统旁路部署在核心交换区,通过核心网络镜像,把所通过该汇聚的所有网络访问进行审计。基于网络行为、数据流内容等多个层次,实现对用户上网行为的精细化审计;支持“零管理”技术从实时升级系统到报表系统,从审计告警到日志备份,所有管理员需要日常进行的操作均可由系统定时自动后台运行。系统提供全面的事件日志信息的备份、恢复、清除、归并等功能;并提供基于时间、IP地址、用户、事件类别等条件的检索功能;

・堡垒机系统

安全审计系统堡垒机旁路部署在安全管理上,通过运维管理人员通过访问该系统进行单点访问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通过该设备进行运维管理与审计,有效管控内部人员操作的安全隐患、第三方维护人员安全隐患、高权限账号滥用等所带来的风险。实现自然人对资源的统一授权,同时授权人员的运维操作进行记录、分析、展现,以帮助内控工作事前规划预防、事中实时监控、违规行为响应、事后合规报告、事故追踪回放,加强内部业务操作行为监管。

4.预计效果分析

通过对航标处网络系统安全防护现状的充分分析,结合业务系统的实际安全需求,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安全区域划分,实现区域之间相互访问控制,重点对外网区、内网服务器区、核心交换区进行安全防护建设,分别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终端安全三个方面进行网络安全规划,部署网络安全管理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整个航标处网络系统中建立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具体效果如下:

(1)安全区域划分。对整个航标处网络系统进行安全区域划分,实现业务系统区、访问用户、互联网出口、核心交换区之间相互访问可以权限控制。通过安全区域划分,为提升整个安全防护水准提供基础。

(2)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通过在外网区、业务服务器区部署防火墙、入侵防护系统等设备,提升互联网出口防护水平,保护业务服务器免受黑客入侵。

网络安全运维方案范文第8篇

1 中小学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资金投入逐年增多,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外部监督与内部管控要求的不断提高,校务管理公开化特别是财务公开正在加速推进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其有利于提升学校财务管理、资金管控、资金调度和风险防范等能力,有助于给学校带来管理和制度的创新,有利于一体化、集约化管理。

2 中小学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现状、特点及建设目标

2.1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集管理、信息采集、信息应用、技术应用、时间效能等观念的革新。当前中小学校规模日趋庞大、财务管理结构日趋繁杂,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强烈需求,因此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速已是大势所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学校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多种资源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信息应用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优化创新,以达到信息同步、全过程管理和监控到岗到位,提升账务管理、资金监控和风险控制水平。

2.2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财务管理涵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职能。会计核算较早利用网络技术,但财务管理利用网络技术比较滞后,应用也比较少。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同于会计电算化,其大量数据都要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进行信息的重新优化、规范整合、大数据集约管理、按需输出等。当前众多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校区之间会计核算相互脱节,财务数据无法实时采集处理、实时更新汇总、数据调用困难等诸多问题。

2.3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财务信息化管理有其突出的特点: (1)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桌面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工作效率高,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办公; (3)管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表单化,电子审核审批流程有效杜绝疏漏事件发生;(4)有利于学校财务与各部门及上级单位数据的有效对接;(5)确保财务信息更新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数据有效整合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和减轻劳动强度;(6)对财务和业务进行重组和优化实现一体化管理,为财务集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工程,想依靠一两本所谓的通关秘籍在短时间内实现是不可能的,其数据质量和技术含量要求较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达到以下目标:

(1)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实现财务管理一体化。为适应财务管理的新要求, 学校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和重新梳理现有的各种资源, 还需要将各类资源有效整合紧密联系在一起, 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重构, 让事后控制变为事中控制,使整个过程处于可控状态,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一体化、集约化、精益化目标。

(2)以资金管理为主线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高速校园网或者教育网为基础, 根据需求构建适宜的资金动态管理系统, 对资金流动情况执行全过程实时管控, 使管理工作无死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通过资金预测、资金调度来统筹安排资金使用, 以提高效益。

(3)推行预算管理, 形成成本控制管理责任制。根据中小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分层、分类、分级、分专业的四分管控预算制度, 细化预算量化指标,对预算执行不到位的要责任到岗位到人员并提出考核妖气。统一使用基于高速安全的校园网络开发应用的财务管理软件, 编制收集并存储预算数据, 实现对财务成本执行情况全过程监控, 由原有事后监督变为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 使财务成本管理实时化。

(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防范风险。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设置关键控制指标, 创建风险预警级别, 并实时管控, 一旦发生超指标行为立即发出预警并停止授权, 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5)信息技术与管理要求相结合。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引进学校, 做好充分调研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选取软件,少走弯路, 走软件管理与业务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策略, 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使财务管理高效快捷。软件公司需要提前调查研究学校的实际业务需求,制定科学可行解决方案, 在不断完善软件功能的同时, 还要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优质迅速的服务响应。

3 当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资金缺乏,人力投入不足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步伐较快,程度较高,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充足,但是一些中小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及人力投入当然也缺乏重点支持,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便利与机遇,有的甚至还停留在纸质编制计划及编制预算、资金支付流程审核审批等阶段,严重制约工作效率的提高,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比较落后。

3.2 数据标准各异,资源共享程度及有效利用率不高

众望所归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完成后,各部门的数据应该是无缝对接、高度一致、高度共享的。但是部分中小学校存在规划不科学、资金投入分散、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不同厂商的软件系统就会出现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编码不统一,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的整合程度、共享程度、有效利用率不高,使学校的各项业务信息不能实时更新和传递,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需要开发专门的数据接口程序来实现数据采集,造成各子系统移植性和纠错能力受限。

3.3 综合型人才欠缺,软件适宜性有待增强

财务信息化建设对既懂财务会计,又懂软件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依赖性很强。目前在中小学校财务队伍中,这类综合型技术人才比较欠缺,这个问题普遍存在。要想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好、运维好,更要有人才的支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另外中小学校如何与软件厂商有效合作,开发出融合中小学校管理理念的、适应中小学校发展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也是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3.4 网络及数据安全形势严峻

在计算机网络承载业务量大种类繁多的情况下,随着中小学校各项业务需求的急剧增加,数据安全形势严峻,网络与数据安全的投入也随之大幅增加,将影响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导致网络安全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通常表现为设施物理层的安全隐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放患、电脑系统及应用软件中存在的漏洞与隐患、病毒所入侵以及遭受到黑客的攻击等所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如果出现安全事故,那么后果将无法估计,因此网络安全直接地关系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不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总体和适度超前的科学规划,还要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分步有序实施。如果没有做好科学规划、盲目推进,将会造成资源和投资的浪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4.1 加大人力财力投入,科学有序规划

要重视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人、财、物的支持与投入,要请专门的规划设计单位,按照财务管理的特点和信息化的要求,科学规划,技术层面适度超前,有裕度可升级扩展,随时为学校增加其他管理系统接口提供协助,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

4.2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专业技能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离不开相应的软、硬件的熟练应用,常规工作也要以信息化平台开展,这便需要大力培养财务工作人员的网络信息技术素养,最终形成既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又具备网络信息专业技术的知识新局面,学校还需重视引进既懂会计管理、又懂软件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此外为有效的培养应用人才应抽调骨干全程跟踪参与项目的实施,要求厂商技术支持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后期管理应用人员的技能水平。建立与之适应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将运维工作纳入系统运维人员的月度及年度绩效考核中,确保财务信息系统的良性高效安全运转。

4.3 规范信息编码,注重基础工作

规范信息编码,是信息采集、优化整合、加工处理的最基础性工作,做得越规范越详细,数据的准确度就越高,后续数据的有效利用率和资源共享程度才会越高。

4.4 保障信息畅通、促进资源共享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要做到校内外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加工处理。学校财务部门要实现与校外教育、人事、财政、银行、税务、社保等部门自动传输交换学校员工、学生的各类所需要的信息数据,与校内其他部门实时传输交换各类信息。做到数据实时畅通、高度共享。

4.5 完善公共网络,提高系统安全

系统建设充分考虑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要求,在备份、容灾和网络隔离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从技术上和管理上提高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在技术层面,从处理物理安全隐患、科学规划网络结构以及设置网络横向隔离纵向认证访问接入策略、构建病毒防卫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数据备份及恢复技术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管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会计数据的采集、传输、检测、纠错、备份、运行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确保主系统与子系统间的数据的正确完整和规范统一。重要数据要尽量实现自动采集、自动生成和自动备份、异地热备份容灾。在管理上,应该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密意识教育,必须构建严格的数据传输采集、录入汇总、统计合并等流程与管理制度,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4.6 兼顾经济能力,分步有序实施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循序渐进,多维度充分考虑工作繁重程度、管理流程变化以及经济承受能力分步完成,逐步实现数据中心安全稳定、功能模块齐全、网络高速畅通、资源高度共享。

5 构架

5.1 系统架构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统一部署在安全可靠的校园网或教育网上,用户通过内网或外网VPN 进行访问。

5.2 应用架构

以日常业务的主要指标为导向,对分散信息进行采集,整合,转化,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的功能。包括预算管理、核算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报账管理、缴费管理、票据管理、薪金管理、账目管理、职工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校园一卡通管理、财务信息查询以及与财政、银行、税务、社保、人事等部门的交互等等。

5.3 技术架构

用户采用WEB端连接访问,有利于数据安全管理。

5.3.1 展现层

通过基础UI组件提供表单、提示框、表格、树、容器等控件,统一系统的界面样式。

5.3.2 逻辑层

使用通用基础应用组件,可快速搭建出系统框架,并通过平台丰富灵活的配置,提供用于支撑业务的基础数据。基础应用平台作为系统建设的基础支撑,严格遵循信息化规划和各类标准规范,在技术及产品选型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校现有IT基础设施,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和产品能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在业务体系设计过程中,保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很好的延续性。

5.3.3 持久层

通过数据访问组件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是轻量且易于扩展的架构。可同时支持多数据源、多缓存、多事务级别等特性。

5.3.4 存储层

系统中主要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文件存储。6 项目管理及运维管理建议

6.1 项目管理

成立项目小组,全面调研学校财务管理业务现状和业务需求,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和计划,统筹考虑、合理规划。选择并确定合作单位,与合作单位共同完成项目调研、业务分析,开展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开发与测试、现场实施、集成部署和上线运行等工作。

(1)项目环境:项目实施厂商需具备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经验,具备相关资质,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项目预期目标,并提供集成、培训、维护等现场服务。

(2)项目人员:学校领导挂帅组建项目领导小组,组织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本项目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与实施厂商一起开展业务调研,测试、功能验证和培训等工作,并在此过程完成知识成果转移,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运行维护奠定基础。

6.2 运维管理建议

系统开发商应在系统上线前,通过功能、性能、安全测试后,制定备份方案和恢复测试方案,并应在全部数据导入后进行全真模拟环境下各类备份的测试和恢复工作。建议采用混合运维方式,建设项目通过初验后,进入上线试运行阶段,财务管理系统运维部门即介入,安排人员参与试运行期间的运维工作,此阶段,运维职责以项目建设部门(单位)为主、系统运维部门为辅;终验通过并完成移交后,运维职责转到系统运维部门承担,采取混合运维的模式,即由系统运维部门系统管理员与厂商人员共同组成运维团队。其中,厂商人员主要负责系统后台(如BUG 修复完善、性能优化等)运维,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前台(如权限配置、日常巡视巡检等)运维,并逐年缩小厂商的运维范围、增大系统管理员的运维范围。运维期间,严格开展质检工作,根据合同约定,对不达标的运维工作应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