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荒漠化治理方案

荒漠化治理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27.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57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加大的对资源的开采量,因为开采方法的不科学,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也不断增大,在诸多环境问题中,土地荒漠化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造林配置技术是进行防沙治沙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求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必须要扎实的掌握该项技术。

1 土地荒漠化现状及防沙治沙造林的重要性

1.1 土地荒漠化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在全球各地都有所出现。在生态环境恶化中,土地荒漠化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问题会涉及较广的范围,现阶段,已经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重视。土地的荒漠化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直接的影响了后代子孙的生活。在土地荒漠化的开始阶段,土地对牲畜的承载功能会不断降低,随着土地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就会有越严重的沙漠化程度,一旦没有选用合适的防沙治沙策略,最终导致有沙漠地带出现。

1.2 防沙治沙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经常出现荒漠化问题,但是,尽管这样,该地区在应用了相应防沙治沙策略后,有效的提升了沙漠的治理效果。其中,将土地面积降低,是对土地沙漠化进行控制的主要策略,也为防沙和治沙的主要措施。植树造林能够对土地荒漠化地区的土质进行有效的改善,进而发挥出防风固沙的效果。通过大面积的植树和造林,在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区域构成一定的成防风带,进而能够降低沙漠化蔓延以及遏制土地的荒漠化。同时,大面积额造林和植树,不但能够将造林的绿化面积增加,使当地的土质得到改善,从而将农业收入增加,进而有效的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具体的配置方法分析

2.1 随机配置法

指的是根据栽植点来确定一个造林小班内栽植的苗木,在林间的空地造林中,比较适合应用这种配置方法,因为一些地区的林场面积较大,或者有很多植株被分布于地表面,然而,很多地面又不会被完全覆盖,地表面还有一部分空间可以被绿化,因此,就只能够通过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配置。有的空地可以栽植几十株苗木,有的空地却只可以栽植1株,并且,有时会在针叶林内将针阔叶树栽植进去,或者将针叶林栽植到阔叶林中。例如,将山杨树栽植到桦树林中,将桦树栽植到落叶松中,使一个小班内物种的多样性成为现实。

2.2 条形配置法

因为不同地区的造林方案不同,因此很多地区都应该将防火带设置出来,面的此种情况,就应该选择条形配置方案,指的是各株造林5行左右,可以将一条防火带设置到中间,并且,此种防火带能能够用来种草、种地。例如,可以将马铃薯等作物种植进去,因为它的秧较矮,不会有秸秆被留到地里,这样对防火会带来很大帮助,同时还会发挥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得到了造林农户的喜欢。

2.3 等腰三角形配置方案

在栽植相邻2行的苗木时,需要互相错开,以等腰三角形形状将3点分布开,因此,被称之为等腰三角形分配方案。不管何种类型的树种都可以进行配置,它的优点是互相之间可以充分的利用阳光、空气和空间,这样就会不会互相遮挡阳光,避免树木长大后枝条搭接到一起,尤其是在那些种植经济林较多的乡镇,都较多的应用了这种配置方法。

3 防沙治沙的技术要点分析

3.1 容器苗造林技术

在干燥度高于4的干旱荒漠地区、降水量极少、政法量较大的地区比较适合应用容器苗固沙造林技术。此种造林方法是为了保证苗木在生根期50d内得到足够的水分,不但能够将造林的保存率与成活率有效的提升,而且,还可以将造林成本降低。通常在4月上旬―5月下旬进行播种,容器最好选用高度在15~25cm,容积为500mL的瓶子,可以选择红柳、花棒、白榆、沙枣等植株,苗高在一年内能够生长到50~90cm即可。在种植前,将水注满容器,之后向容器中放入苗木,在60cm深的大坑内进行载种,之后填好沙子。在将苗木放入到了容器中后,防止破坏到其根系,进而将苗木死伤等危害现象降低。通常在2m×2m,2.0m×1.5m间控制容器种植苗的规格。

3.2 大苗深植法

在流动的沙丘中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是否防止沙埋、沙割、干旱和风蚀的最有效技术,不但能够确保植物不定根系的生长,将植株的稳固性增强,还可以降低因为补栽与沙障设置等带来的成本提升问题。在地下水位较浅、干旱、流沙影响较大的地区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选择生长速度较快、萌发不定根能力强、从生性强的植物,通常在0.7~1.0m左右控制深植度。

3.3 六位一体种植技术

这种栽植技术主要是将障蔽搭设、深部种植、底水浇灌、薄膜覆盖、套笼防护、生物治虫等工作融为一体进行苗木栽植的技术方案。因为流沙的稳定性较弱,并且这种土质在种植植物时也会遇到屏障,所以,应该将灌木混交林等植物种植进去。在种植期间,可以带土一起栽植这些植株,对植株四周的土壤进行适量的更换,之后将充分的底水浇灌进去,确保其能够顺利生长。为了防止阳光的强烈爆鸷屯寥赖墓量增发,在覆盖时,可以选择应用专门的薄膜,对幼苗生长的小环境予以改善。套笼保护的目的是确保植株的遮阴、保水和抗旱的效果,同时还能够避免兽、鼠、虫的损害,材料可以就地选择,这种栽培技术,能够将幼苗的更新率降低,减少幼苗春季扒开、冬季压埋等反复的劳作。

3.4 扦插倒坑法

在繁殖能力较强的植物中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能够压条、分根、地下茎、埋杆、插干、插条等,在沙柳、柽柳、柳树、黄柳和杨树内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通常在秋季与冬季进行,这时树木的生长季节结束或者早春树液萌动,用刀把插条切成下端斜形,上端齐平的光滑切口,可以马上浸水处理或者扦插后应用。为了将其效率提升,应该通过倒坑的方法进行插入,这种方法就是一边挖坑一边将条插入进去,然后将第2个坑挖出来,向前一个坑内填入,逐层的踏实,之后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往下面的坑扦插。

3.5 高杆造林法

在丘间地和背风坡的下部比较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选择具有较强萌发力的品种,例如,杨树或者旱柳等,这些树种不但耐沙埋,成率高,而且具备较快的成材速度,牲畜对它们带来的危害也较小。通常对长2m以上、小头直径3m以上、3~4a生的苗木进行选择,在水中放入植株浸泡后,在有浅黄色或者白色物质从树皮上凸起后,就可以继续种植。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风沙问题日益严重,极大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防风固沙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防沙治沙过程中,植树造林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种植适宜的树种后,不但能够发挥防范固沙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发挥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对于防沙治沙造林配置方法和技术要点就需要认真的进行掌握。对此,文章通过上文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究,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鼠虫害;草原生态环境;危害;治理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212

害鼠挖洞掘土、害虫蚕食牧草,威胁到草原的正常生长,大量草原植被被破坏,草原因植被覆盖率的降低、表土等造成荒漠化、沙化的日益加重。据报道,我国北方的草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鼠虫害,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如:我国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赤峰、通辽等地区草场在蝗灾的影响下,大量牧草被啃食一空,加剧当地草原的退化、沙化、荒漠化。

1 鼠虫害对草原生态带来的危害

鼠虫害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草原鼠虫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草原退化的持续发展并加重,而草原退化又促进了鼠虫的繁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人类的滥捕滥杀等活动使得鼠虫的天敌减少,进而促进了鼠虫数量的增加,进而引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严重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不利于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农牧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保障。据了解,专家结合今春气象状况以及2014年冬天调查数据、鼠虫害发生特点等,预测内蒙古地区今年的草原鼠虫害将会中等偏重发生,预计鼠害危害453.56万hm2草原,虫害危害566.95万hm2草原,尤其是在锡林郭勒盟、赤峰、通辽等地区将会出现局部偏重鼠虫害,严重威胁到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内蒙古的畜牧业发展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必须重新审视草原的功能,加大对沙源地、水源地、疫源地等关键位置的鼠虫害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势头。

天然草原荒漠化加重。在鼠虫害的侵袭下,内蒙古地区的干旱、半干旱草原大部分发生荒漠化现象,尤其是在农牧区交接地带。草原荒漠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加上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破坏,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给农牧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草原畜牧业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农牧民的生存带来重大威胁。

鼠虫害给退牧换草等项目建设带来不良影响。草原鼠虫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的黑土滩等草原退化严重区域,害鼠大量啃食牧草,造成草原的退化,同时其也对草原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带来困难。黑土滩是由鼠虫害、水土流失、超载放牧等因素导致的,其中,鼠虫害是最为直接且影响最大的因素。草原严重的鼠虫害影响到退牧还草、黑土滩综合治理、养畜工程等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遏制住鼠虫害,才能保证草原保护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牧草损失,提高草原的植被覆盖率以及产草量,使草原得到休养生息,提高其生产例,进而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鼠虫害防治措施

在鼠虫害的治理上,还存在资金不足、研究滞后、治理方案不合理等问题,还需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鼠虫害的治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根据当地鼠虫害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监测预警体系,开展监测工作。首先设置观测点,布设监测网络,统一部署安排鼠虫害的监测时间、频率、内容等,并强化监测的领导,精心组织鼠虫害监测工作,为鼠虫害的防治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各个监测地点必须具备代表性,可选取当地业务能力高、责任心强的农牧民为测报员,启动农牧民测报网,每1次的鼠虫害情都通过农牧民测报员上报给市站,循序渐进的做好鼠虫害防治工作。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鼠虫害监测工作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将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鼠虫害的监测预报中,不断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近些年来,鼠虫害的发生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必须加强研究,为鼠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当然,随着退牧还草等工程的顺利进行,内蒙古地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工种草,而这也带来了人工草地的虫害,必须加强人工草地虫害防治的研究。在鼠虫害的防治技术上,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小,但是对鼠虫的杀伤力较小,且药效稳定性差,故而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化学制剂的研究,在大面积突发鼠虫害治理中,运用化学制剂消灭鼠虫。总之,在技术研究上,应将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结合起来使用,起到最佳鼠虫害治理效果。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鼠虫害防治技术的进步,我国要正确认识到鼠虫害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的重大危害,加强技术的研究,并将先进技术、设备运用到鼠虫害防治中,构建起完善的鼠虫害防治网络体系,各个部门联动,保持信息的顺畅流通和共享,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鼠虫害防治方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鼠虫害防治能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推动农牧区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在内蒙古召开草原鼠虫害专业化防治现场会[J].吉林畜牧兽医,2011,32(8):51-51.

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沙漠地区;生态屏障建设保护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其中各类沙漠及荒漠化土地面积占94%。在地理环境梯度上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是全省乃至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区域之一,其荒漠化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在全国同类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11年国务院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从全国主体功能区分布图来看,石羊河流域处于“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北方防沙带”,武威正处在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甘肃省定位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安全区”,并将“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定为全省的战略定位之一。甘肃省政府2012年7月印发了《甘肃省生态功能区规划》,提出要积极构建“三屏四区”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其中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及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分别被纳入“一屏”和“一区”范围。

1 生态屏障保护建设取得的成效民勤县以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积极探索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措施、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生态屏障行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1 地下水位抬升。全县用水总量由2006年的7.44亿立方米减少为2012年的3.5051亿立方米,亩均灌溉定额由585方/亩降低为410方/亩,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由5.17亿立方米减少为8515万立方米,全县地下水位由规划实施前的年均下降0.637米变为2012年的年均上升0.085米。2012年,蔡旗断面过水总量达3.48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为8515万立方米,《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2020年蔡旗断面下泄水量达到2.9亿立方米以上和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8600万立方米以内的两大约束性指标提前8年实现。

1.2 森林覆盖率扩大。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2.81万亩,累计发展特色林果18.96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1.43万亩,完成工程压沙37.13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封育成林78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7.8%提高到2012年的12.08%,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1.3 荒漠化趋势遏制。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分析,2005-2009年五年间,全县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45万亩,其中极重度和轻度2种类型荒漠化土地分别减少106.8万亩和8475亩,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发展。

2 主要做法

2.1 强化宣传教育,建立公众参与体系。利用“3・12”、“6・17”、“12.4”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生态县情教育、建设治沙展览馆、制作系列专题片、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开设专栏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水权水价制度改革、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防沙治沙宣传教育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知名媒体高度关注民勤生态建设,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及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省绿化基金会、省工商联等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踊跃参与民勤生态治理。

2.2 严格水权管理,全面落实调水方案。建立完善“明晰水权、定额管理、节约有奖、转让有偿”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地表水、地下水、天上水“三水”联合调度制度和水电共管、轮次控制、预算审计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价格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以超定额累进加价、节约水量减价征收为核心,制定出台农业、城市、工业用水价格管理办法,推进水权水价改革。2010年蔡旗断面过境水量达到2.617亿立方米,是自1987年2.57亿立方米以来首次突破2.5亿立方米;2011年蔡旗断面过境水量达到2.796亿立方米;2012年蔡旗断面过境水量达到3.48亿立方米,较规划近期目标2.5亿立方米多9800万立方米。2010年以来,有计划地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 2012年形成水面15平方公里。

2.3 实施生态项目,建立绿洲防护体系。立足自身生态的脆弱性,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组织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统筹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省列防沙治沙专项等生态项目,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基本形成“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格局。2006年以来,以绿洲夹河乡麻岗沿、青土湖、南湖、红沙岗等区域天然植被抚育管护为重点,实施封沙育林25.1万亩,管护国家级公益林102.38万亩。以青土湖、老虎口、龙王庙、西大河、昌宁西沙窝等风沙口治理为重点,完成工程治沙24.55万亩,营造防风固沙林34.49万亩;以民武、民湖等主干道路、村镇周边、农田渠系、现代农业示范区绿化为重点,完成农田防护林网6.41万亩,通道绿化1500公里。

2.4 实施关井压田,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将各类农林场、移民迁出区、风沙沿线和绿洲内部二轮延包土地以外的耕地确定为重点区域,严格按照申报、核查、确认、关闭、验收、建档等程序落实关井压田任务,累计关闭机井3018眼,压减配水面积44.18万亩。加强关井压田区域后续管理,制定落实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野外防火“五禁”措施,深入开展林政执法百日行动,全力巩固治理成果,促使植被自然修复。夹河黄案滩封育区7眼已关闭机井自流成泉,10万亩芦苇及沙生植被蓬勃丛生。大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至2012年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8.63万亩,累计发展特色林果业18.96万亩,建成1000亩以上高标准示范园12个,500―1000 亩的示范园21个,培育腾格里、成功农业、恒康、酒钢(集团)紫轩等林果加工企业,酿造葡萄加工能力达到5万多吨。2012年,日光温室棚均产值达1.57万元,养殖暖棚棚均产值达2.3万元。主体生产模式增加值占大农业的比重由2006年的3%提升到34.5%,农民来自主体生产模式的收入由2006年的48元增加到2266元,净增22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3582元增加到7035元,净增3453元。

2.5 积极探索实践,建立科技支撑体系。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保护生态的核心举措和长效机制,配套出台年度实施方案、技术规程、扶持政策、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组建不同层次的专家团队,激发县农技干部、乡农技干部、县聘农民技术员、村科技助理员、村农民技术员“五支队伍”活力,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担任特色林果业发展顾问,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特色林果业实用技术人员20名。不断完善林技服务体系,成立特色林果产业中心和葡萄、红枣、枸杞、治沙研究所,加强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积极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大力推广“麦草沙障+梭梭”、假砾石滩地开沟造林等治沙造林新模式和“九统一分、三当日一集中”的特色林果定植模式,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制定《民勤县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办法》,完成农户承包治理经营35万亩,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3.2万亩,建成勤锋滩沙产业试验示范生态园1处、占地1.34万亩。坚持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传统模式与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相结合,在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建设防沙治沙示范区,完成技术示范20多项、5000亩。

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第4篇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04年监测××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

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

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

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xx、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

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第5篇

1.1积极解决灌区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对灌区的水资源要坚持统一管理、规划和调度的原则,将现有的灌溉工程体系充分利用起来,以实现对灌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配置,这对促进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严禁盲目开荒、认真落实退耕封育政策盲目开荒被作为发展经济的唯一手段,这一错误思想导致走上了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灌区的经济要大发展,农业要大丰收,其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节水的重点要从渠道防渗田间节水逐步向高新节水转变,即采用喷灌、滴灌、管灌的方式进行节水。采用节水措施,对缓解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紧张状况具有显著的效果。

1.3强化灌区水资源的依法管理当前,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主要有《水法》、《自治区水法实施细则》、《水污染防治法》,要加强对这些法律的落实和监督检查力度,运用法律手段强化灌区的水资源管理,对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要加强依法治水、管水的宣传,从根本意识上加强人们对于保护水资源的认识,树立起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社会风尚。

2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策略

2.1加强对现有植被资源的保护植被对治理土地沙漠化具有显著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植被的覆盖率达到30%以上时,土壤的风蚀就会消失。因此要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坚决打击毁林开荒行为。要保证水资源的充足,因为水是保证植被生存的关键。需要继续加强对塔里木河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保证植被生长可以得到充足的水资源供应。在保证生态用水充分的情况下,保护好乔、灌木林,重点抚育和扩大流域幼林、青壮林,有计划地更新成熟林,对残败林、枯木林也不能破坏,以发挥这些树木优良的防风固沙功能。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都存在过度放牧的现象,这样导致草地植被的严重破坏,要治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实行有计划的限制性放牧是重要的措施,这样可以有效保护草地资源,从而减轻土地承载力,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可探索种植人工饲草料和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畜,以部分替代天然草地游牧,发挥天然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活燃料问题是目前农牧区居民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可以大大减少樵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对此,可划定由专人管护的樵采范围,严厉打击越界樵采。要积极寻求多种能源解决方案,在这些地区逐步推行太阳能、风能、沼气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因能源问题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第6篇

1前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伟大战略决策,2000-2003年,中国工程院特选派了35名资深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在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院士的带领下,会同西北六省(区)130多位领导及专家,历时近2a,对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撰写出了一份详尽的调查研究报告———《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简称《西北水资源战略研究》)[1]。该报告送交国务院之后,立即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总理曾两次主持会议听取汇报,并对项目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遏制牧区土地荒漠化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

《西北水资源战略研究》首先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作了总的评述,明确指出,当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是土地荒漠化,其次是城市工矿区的水环境污染。而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从而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进而造成了土地的退化乃至沙化。

《西北水资源战略研究》名义上是针对整个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提出来的,但实际上主要是针对西北地区的牧区情况而提出来的。因为西北地区的土地大部分属于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就甘肃的情况来说,虽然全省仅有牧业及半农半牧县20个,只占县级区划总数的1/4,但土地面积却占了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5.3%;自产水资源总量占了全省自产水资源总量的46.12%[2]。还有一些县虽然没有划入到牧业及半农半牧县的范围,但其间不少土地仍然属于纯牧或半农半牧区域,如河西走廊及中部干旱地区的大部分县差不多都属于这种类型。真正适合农作物种植的土地仅占了整个西北地区总土地面积的极少部分。以甘肃的情况为例,全省总耕地面积仅占牧区草原面积的29.8%[3]。而在现有的耕地中,实际上有相当部分本来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适宜发展畜牧业,但为了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的粮食问题,不得不将这些土地变成了耕地。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已造成或有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地区几乎全属于牧区,因为这些地区基本上都属于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内陆干旱区,年降雨量不足400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乃至于1/3,有的地区甚至不及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0[4]。正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也就决定了这些地区只适宜发展畜牧业,不适宜发展农业或其他产业。这种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土地的退化或荒漠化。

3遏制牧区土地荒漠化首先要加强牧区水利建议

虽然整个西北地区都属于水资源相对紧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但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却不存在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历史上曾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描述,这是当时牧区水草丰美的佐证。那么,为什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对大自然的驾驭能力显著增强的今天,反而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呢?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十年来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种不合理性集中表现在对自然资源投入太少,而索取得太多,从而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日益枯萎或衰竭。

众所周知,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只有不断地吸吮“母亲”的乳汁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但为要从“母亲”那里吸吮到更多的乳汁,首先必须使“母亲”有健康的体魄。为此,首先必须赋予“母亲”以更多的营养,才能使“母亲”不断地保持生态或生理平衡。回顾这几十年来的情况,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要求发展经济以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人类从大自然“母亲”那里吸吮的乳汁也就愈来愈多;反过来,由于种种原因,人类回馈给大自然的东西则相对愈来愈少。特别是生态条件原本就非常脆弱、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广大牧区,投入的东西则更少,从而造成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严重失衡。据调查资料统计,截至2003年,我国用于牧区水利建设的投资每亩还不足2元[4],甘肃2000-2008年每亩可利用草地的水利投资仅为0.32元[2](2000年以前投入的资金则更少);而喂养的牲畜数量则有成倍的增长。1954年,甘肃省肃南县共有各类牲畜19.3万头(只),折合26.4万个羊单位;2000年,全县各类牲畜已达83.53万头(只),折合114.45个羊单位,相当于1954年的4.34倍[5]。由此不难看出投入与产出之间严重失衡的状况。

由于长时期以来对牧区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牧区的承载能力显著下降。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发展经济愿望的日益增强,依赖单位可利用草地喂养的牲畜数量自然会愈来愈多,从而造成了牧区的严重超载。在甘肃省20个纯牧业及半农半牧县中,除了阿克塞县目前尚存少量的余度之外,其余19个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超载现象。其中瓜州县超载率达90.5%,天祝县达98.5%,靖远县竟达134.8%,全省总的超载率达43.6%[2]。由于牲畜的严重超载,自然造成天然草场的不断退化,乃至于荒漠化或沙化。

其次,有些地方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过分注重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而忽视了畜牧业的发展。由于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耗水量大,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只好在河流的上游修建水库,以拦截本应流入牧区的河水,从而使得牧区的水资源量愈来愈少;还有一些地区由于不适当地大力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牧区草场的退化,也就进一步加剧了整个牧区的退化及荒漠化。如20世纪70年代在民勤县掀起的打井抗旱热潮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虽然解决了民勤县暂时的农作物需水问题,但却造成了该县大片的牧区草场退化及荒漠化。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土地荒漠化,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务之急,必须大力增加对牧区水利的投入,加强牧区水利建设,坚决制止人类对牧区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

4松山滩牧区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牧区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但人类对牧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是无限的。只要开发利用得当,只要给予牧区适当的投入和补偿,就会在有限的生存空间内生产出无穷多的物质财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也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牧区超载过牧及荒漠化的问题。我省天祝县松山滩草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就是最好的例证。

松山滩是一个拥有110万亩天然草场面积的大草原。但前些年由于掠夺式的开发利用,造成草原沙化、退化十分严重。沙化面积已近达7万多亩,且以每年1.5万亩的速度向南推进。其次是生产力下降,载畜量由过去的3~4亩/羊单位下降为现在的15亩/羊单位。从而造成了草原的严重超载过牧,适宜载畜量本为8万个羊单位,而实际载畜量却高达12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达50%,每年因冬春缺草造成牲畜死亡率达10%~20%。从2002年开始,国家先后投资769.22万元,共发展10800亩节水灌溉面积。几年来,松山滩草原节水灌溉示范区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无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1)经济效益:原有灌溉饲草地1330亩,示范区建成以后灌溉饲草地面积已达4800亩,新增3470亩,并对原来的1330亩灌溉草地进行了改造和优化。经灌溉后的人工草地,相对于天然草地来说,亩增产可达674kg。原有饲草地产草量只有69.20万kg,仅供项目区牲畜冬春舍饲喂养37d;项目区建成后产草量可达323.7万kg,舍饲喂养时间已延长达172d;牲畜出栏率由过去的20%提高到了38%。

(2)生态效益:以目前示范区内的载畜量来计算,年需青干草861万kg,需要18万亩草场面积才能解决牲畜的承载问题。而目前示范区面积仅为16万亩,如无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必然导致草原超载过牧,牲畜冬春舍饲不足,出栏率低。示范区项目建成后,人工饲草地可供牲畜舍饲喂养的时间显著增长,年食天然牧草已减为455万kg,草原放牧的理论面积减为12万亩,彻底解决了草原的超载过牧问题。

(3)社会效益:促进了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牧业由过去的粗放式经营转变成了舍饲或半舍饲的现代式经营,增加了牧民的经济收入,减轻了牧民的劳动强度,特别是缩短了牧民放牧的时间,为牧区的文化建设及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因超载过牧而造成的草原边界纠纷,促进了牧区和谐社会的发展。[6]

从松山滩草原示范项目的建设不难看出,加强牧区水利建设是解决牧区超载问题,进而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的根本途经。加强牧区水利建设,首先必须大力增加对牧区水利的投入,解决牧区水利建设中的资金问题。从甘肃的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牧区水利的投入年年都有增加,特别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根据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牧区水利建设将有较大幅度的发展。甘肃省水利厅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已于2009年编制出了“2009-2020年”期间“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全省20个纯牧及半农半牧县用于饲草料地建设的总投资将可达24611.02万元,相当于2000~2008年9年实际投资总额的5.38倍。如果这个规划得以付诸实施,甘肃牧区状况将有较大程度的改观。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上甘肃牧区范围广,单纯依赖“十二五”期间的水利投入显然不足以彻底扭转牧区超载过牧,进而根治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牧区水利的投入,同时还必须建立一套正常的机制,使投入与产出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5牧区水利建设要与适当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

在加大牧区水利投入的同时,还必须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牧、还草的政策。据最近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甘肃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几近乎零。其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近几十年来全省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农业,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由于农业(即种植业)耗水量大,加上过去长时期以来不注重节水灌溉,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解决农业的用水需求,几十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甘肃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以开发利用现有的水资源。但由于缺乏统筹兼顾的思想,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着眼点主要是放在发展农业方面,而忽视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未能解决牧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还把本属于牧区的水资源用到了农业或其他产业的发展上,从而加剧了牧区水资源的紧缺,影响了牧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按照甘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以目前20个牧业及半农半牧县为例,土地面积虽然占了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5.3%,但自产水资源总量已占了全省自产水资源总量的46.12%,超过了总土地面积的占有量。如果分配合理,作为牧区来说,根本不存在水资源过度短缺的问题。但由于长时期以来实行的“以农挤牧”的政策,从而使得大片牧区成了最干旱缺水的区域。以目前的水资源分配格局来看,某些牧区即使投入的水利建设资金再多,一时也解决不了牧草的灌溉问题,因为已无水资源可以利用,除非从其他流域引水,正像目前国家正在抓紧进行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建设方案一样,但这毕竟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当务之急,在加大牧区水利投入的同时,还必须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牧、还草的政策。

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第7篇

今年2月18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地区出现今年首场沙尘天气;3月3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出现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锡林郭勒盟等3个盟市出现沙尘暴;4月15日,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酒泉市敦煌、瓜州等多地出现沙尘天气,瓜州县出现了黄色“沙尘墙”,当地市民看见了“滚滚沙墙吞噬县城”的罕见景观;4月16日,甘肃民勤出现今年首场沙尘暴,天空变为昏黄一片。

到了5月份,沙尘暴依旧挥之不去。“五一劳动节”期间,西北地区出现沙尘天气,波及青海、甘肃、内蒙古等6省;5月11~12日,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河西、宁夏、陕西北部等地再度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

沙尘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面积地表荒漠化和沙化是重要因素。去年底,国家林业局公布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称,“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当前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5月14日至17日,记者跟随阿拉善SEE基金会“一亿棵梭梭”项目组进入被称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之一”的阿拉善,探寻荒漠化治理之策。

沙尘源区的牧民们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里的草很高、很多。当时我家里养了1000多只羊。”16日,阿拉善左旗苏海图嘎查(注:嘎查,系蒙古语,行政村之意)牧民沈永保开着一辆皮卡,带着记者在自家的草场上转悠。

而此时,要想在草场上找到一棵绿草已经很困难了。记者放眼四周,尽是荒漠和戈壁。由于干旱少雨,又缺少植被,草场上沙土松软。车行过去,尘土飞扬。

一位牧民向记者描述了在阿拉善常常见到的景象: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照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

在苏海图嘎查牧民胡开竟的家,记者看到,屋后的羊圈里空空荡荡。“我们家早已经不养羊了。这里前些年就实行禁牧,靠买草料养羊不划算。”胡开竟说。

由于超载放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苏海图的生态环境就变得越来越差。草场退化,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沙尘暴。胡开竟说:“在草场好的地方,几亩地就可以养一只羊,而在沙化草原区,需要100亩地才可养活一只羊。但过去是养的越多越好。”

记者此前在阿拉善乌达木塔拉嘎查采访时看到,村里有的牧民还养着羊。牧民赵文志说,“现在牧民们舍不得杀羊,甚至连羊奶都舍不得挤。因为挤了奶,羊就少膘了,卖不上价钱。”

由于草场沙化严重,近年来,在牧区甚至冒出了一项新的职业――“抖羊沙”。有人专门帮牧民清理棚圈和院落里的沙子,帮羊抖去身上重达几斤甚至十几斤的沙子,防止沙子吸热后烫伤羊皮。

站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赵文志和记者的脚下却是细细的黄沙。不远处,几只瘦骨嶙峋的骆驼在觅食。“记得当年,在草地上开一块地架起蒙古包,割下来的草就能装上一车。那时候,骆驼趴在地上,动一动脖子,周围的草就够吃上一天了。”记者注意到,赵文志说这番话时,他的眼睛里放着光芒。

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去年12月编写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荒漠化防治战略与项目评估报告》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阿拉善地区土地出现严重退化,不仅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也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主要沙尘源区,阿拉善地区的生态危机也威胁到了相邻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波及到华北、西北,以及更远的江淮地区。”

早在十多年前,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就参与到阿拉善的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当时一项调查显示,阿拉善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贫乏,数量稀少,结构简单和营养极少,并随水量减少,植物种类、密度、盖度和质量不断锐减。

由于超载放牧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阿拉善地区的草场每年以2.6万亩的速率递减,退化面积达334万公顷以上,原有的130多种植物种现仅存30多种;植被覆盖度降低了30-80%,大面积的草场已无草可食;180余种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一、二、三类珍稀动物)或迁移他乡,或濒临绝迹,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

林业厅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阿拉善盟的沙化土地面积为20.4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7%,居内蒙古第一位。

阿拉善境内分布有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过去几十年来,三大沙漠一直在扩展,乌兰布和沙漠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前移,巴丹吉林沙漠也以每年20米的速度推进。

沙尘暴频次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危害程度也越来越重,不仅给阿拉善地区经济社会带来极大危害,而且也波及到其它地区。

2009年,中科院向国务院呈送的相关报告称:“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沙尘源区,也是我国抗御风沙侵袭的第一道重要生态屏障。阿拉善的沙尘现象不但影响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以及华北和京津地区的安全,而且还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甚至北美地区。”

变迁的生产生活方式

记者在阿拉善采访时了解到,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如今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根源在于蒙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被破坏。

传统社区蒙族人的游牧有三种方式:多次迁徙(最起码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迁往不同的草场)、二次迁徙(一年之中搬迁两次,前往冬营地和夏营地,目前牧区的主要游牧方式)以及走“敖尔特”(临时迁徙,解决草场受灾时的草畜矛盾的问题)。

无论采用何种的游牧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利用草原地带各个草地的季节差异,以便更大限度地获取牧草,同时又使草场得到合理的保护。

草场由家庭承包后,分给每户牧民的草场都包括冬盘和夏盘两块草场,使得游牧的方式得以继续。但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定居,采用游牧方式的牧民就减少了。

之后,各家各户都建了围栏。拉了网之后,牲畜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围栏里的草不是被吃完了,就是被践踏完了。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生态学家刘书润对记者说,“牲畜对草场的作用,践踏一般强于采食。”他解释说,经常移动的蒙古包周围由于放牧较轻,加上牲畜粪便的滋养,草原很快恢复,甚至长得比原先还好。而围栏内和居民点附近的草场很容易就被牲畜踩坏。定居点周围没了草,就更增加了牲畜走动的距离和时间,加强了践踏力度,退化面积和强度越来越大。

历史上,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们有许多养护草原的措施,比如在搭建蒙古包时,不能将包内的草皮铲掉,当收拾起蒙古包迁往他处时,草场依旧,同时也要把垃圾烧掉并且掩埋;交通工具不能乱走以免破坏草场;将草场上晒干的牲畜粪便捡回来生火做饭、取暖,这样既不污染草场又解决了燃料的问题。

在阿拉善蒙族社区,有丰富经验的蒙族牧民总是能把牲畜数量调整到适应草场最佳承载量的状态,否则牲畜带来的收益就会减少。每当春季接完羔子,牧民总要处理一批老的牲畜,使得牲畜的数量保持稳定的最佳状态。

据记者了解,阿拉善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农耕生产方式的“入侵”。

“我和胡开竟的祖辈都是甘肃民勤的,当初因为民勤没法生存逃荒过来的。”沈永保对记者说。

“大约是60年代,很多民勤汉人来了,他们砍了很多树和灌木,盖房子、盖羊圈、砌井……以前羊圈都是用木头干柴盖的,井里面的一圈都是用木头砌的,后来木头没有了,就用水泥做了。人多了以后,羊也越来越多,草场上的树和草越来越少。”苏海图嘎查牧民乌兰扣的妻子对记者说。

“大集体”时期,当地政府在“农业学大寨”、“牧民不吃亏心粮”等政策的推动下,纷纷在草场上开荒种地,寻求粮食自给。阿拉善盟最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右旗地区也积极开荒垦种。史料记载,1964年,全旗播种面积732亩,总产量7.8万公斤,单位面积产量平均75.5公斤。期间,各公社、生产大队相继开荒,大办农业。1968年,全旗播种面积1508亩,比1964年增加1倍。1974年,全旗播种面积4842亩,是1964年的6.6倍,10年增长561.5%。

记者在阿拉善左旗腰坝镇沙日霍德嘎查采访时看到,那里基本上已经成为典型的农业耕作区,种植了大量的玉米。许多牧民用抽上来的地下水,大水漫灌式地浇地。

《阿拉善地区蒙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生态环境保护》调查报告称,农业对当代蒙族社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证明其并非是恢复生态的最佳方案,没有使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建立和谐的关系,只能作为转移牧业带来的贫困危机的权宜之计。

该报告说,“目前,农业对生态的破坏还没有被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所重视,而农业如果在生态危机面前也难以为继的时候,草原路在何方?”

一亿棵梭梭能带来什么?

在近年来的固沙过程中,人们发现“梭梭+肉苁蓉”的固沙模式可以带来较高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因此被公认为理想的沙产业治沙模式,在广大沙区进行推广。

“在阿拉善防治沙漠,阿拉善SEE也曾经做过多种尝试,但在总结过去十年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最终选择种植梭梭。”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项目负责人庞宗平说。

他介绍,阿拉善地区历史上曾有的800公里以梭梭林为主体的荒漠植被带已经严重破坏和退化,而荒漠区梭梭的天然更新速度是十分缓慢、艰难的,因此,必须采取人工促进的方式来恢复这片天然生态屏障。

2014年10月,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项目启动。计划在未来10年,种植一亿棵梭梭,恢复200万亩以梭梭为主体的荒漠植被,构建阿拉善绿色生态屏障,阻断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的交汇握手,从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梭梭的衍生经济价值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使1000户牧民从传统的牧业转向沙生植物产业,并增收致富。

其实,种植梭梭,给牧民们增收最大的是肉苁蓉。这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树根部的植物,有“沙漠人参”之称。在胡开竟家,他找出几根干肉苁蓉对记者说,市场上一根新鲜的肉苁蓉能卖到百元,有的还能上千,而肉苁蓉的种子卖到2万元一公斤。

胡开竟告诉记者,2010年,他就尝试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之后他加入了阿拉善SEE发起的社区梭梭种植项目。

按照阿拉善SEE社区梭梭种植项目的规定,牧民们到苏海图合作社报名,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梭梭种植和验收,再由SEE进行抽查复验。同时SEE还会对牧民进行种植培训,一对一辅导,牧民收获的肉苁蓉通过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整个执行过程十分严格,对牧民的要求也非常高,种出来的梭梭只有达到标准,牧民才能拿到种植补贴。

胡开竟家有1.7万亩草场,1万亩种上了梭梭。16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在胡开竟家的梭梭林看到,早些年种植的梭梭树已经有2米多高,将要成熟的肉苁蓉随处可见。“去年我家卖肉苁蓉的收入有20多万元。”胡开竟说。

沈永保家去年的收入与胡开竟差不多。采访时,他主动提出给记者演示一下专业挖坑机是怎么为梭梭种植打坑的。只见拖拉机开动后,一个旋转头钻入地下,只需要几秒钟,沙地上就出现了一个直径约50厘米、深约60厘米的坑。

沈永保说他仅机械设备的投入就超过15万元,梭梭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去年,他家收获了第一批人工种植的肉苁蓉,共800多公斤。“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家肉苁蓉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

“从整体上来说,SEE目前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为主要目标,以植被恢复和农业节水为主要任务的战略选择基本适合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实际需求。”中国科学院上述评估报告认为,但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以便能够实现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记者从阿拉善SEE了解到,过去10年,SEE已经在阿拉善地区种植22.5万亩梭梭。

中国科学院专家团队通过遥感监测、野外考察及典型区各项主要环境指标的观测,发现阿拉善地区整体植被覆盖度、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空气湿度表现出增加趋势,而人工梭梭林内的风速显著降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40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

但评估报告也表示,阿拉善地区的三大沙漠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这三个沙漠及其之间的戈壁和山前冲洪积扇的地理空间分布是由当地的地质构造、地表特征和风场所决定的。广阔的沙砾质戈壁因有适宜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为过境风提供了良好的输沙场,使得沙物质不会在此积累,因此才能保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没有出现三大沙漠在此“握手”的现象。

“利用梭梭固定活动沙丘或增加沙化草场的植被,有利于沙漠化土地的治理,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但是在原生戈壁上种植梭梭,则会破坏地表砾石层,造成下覆的第四纪疏松沙质沉积物出露,在风力作用下就地起沙形成新的沙丘。”评估报告说:“如果把三大沙漠之间的戈壁带全部种上梭梭,会真的通过人类作用导致三大沙漠握手。”

调查发现,虽然在SEE的规划中,没有把所有的原生戈壁种上梭梭,但是从项目规划图和实地考察中发现有大面积的戈壁滩已被改造成人工梭梭林,地表砾石层遭到显著破坏,就地起沙的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专家调查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梭梭本身是耐旱的沙生植物,在成活后不需要灌溉,但是要嫁接肉苁蓉获的较好经济效益的话,每年每亩梭梭至少需要灌溉100方水,也就是说200万亩梭梭的耗水量每年大约是2000万方。由于该区降水极其缺乏,又没有地表径流,主要靠抽取地下水灌溉。

“长期下去,地下水位势必下降,不仅会导致人工梭梭林覆盖度降低,原生植被死亡,还会影响周边绿洲的地下水位,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评估报告建议,对项目区的可行性进行专业科学论证,在沙漠边缘利用梭梭和肉苁蓉营造固沙锁边林,以防止沙丘活化前移为首要生态保护目标,其次兼顾经济效益。在项目规模的制定中严格按照区域的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科学设计,切忌违背自然规律,出现不可持续的现象。

相关链接:

为什么是内蒙古草原?

作为世界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荒漠化影响着全球1/4的土地和1/6的人口,它不仅直接导致干旱半干旱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饥馑,还威胁着许多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阻碍着全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内蒙古草原面积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74%,占全国草原面积的近1/4。草原生态系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构成了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主体。

《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报告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对于构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份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村环境保护创新团队编著,将于今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对外出版。调查显示,目前,内蒙古退化草原面积占其草原总面积的59%,并且每年还在以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和沙化,草原平均产草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至少减少了30%。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加剧已使草甸草原的生产力下降到原生群落的25%-30%,典型草原的生物量也已下降60%-80%,草群盖度显著减小。

草原沙化退化不仅危及农牧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威胁着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报告介绍,中国北方四大沙尘暴源区中有三个位于内蒙古境内,内蒙古地区沙漠土地已达42.08万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5.7%。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项目组编著的《内蒙古发展定位研究》报告也介绍,作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具有天然的自然地理优势。内蒙古地处北疆,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面积的69.2%,拥有13亿亩草原、3.5亿亩森林、6000多万亩水面和湿地,草原、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不仅是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东北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是这个核心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除此之外,内蒙古草原还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了巨大碳汇。研究发现,内蒙古是碳汇大区,全自治区13亿亩天然草原固碳能力为1.3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亿吨。内蒙古有5.6亿亩可利用的荒漠化土地,可种树1.2亿亩、种草2.8亿亩,可实现碳汇12亿吨。

同时,内蒙古也是减碳潜力大区,全自治区风能资源总储量近9亿千瓦,居全国首位。大多数盟市具备建设百万千瓦级甚至千万千瓦级风电场的条件。年日照时间为2600-3200小时,居全国第2位,具备较好的建设太阳能基地的条件。

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第8篇

1、基本现状:

1.1、基本情况:

武威市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东经101º59''''35"-103º23''''40",北纬37º23''''15"-38º12''''54",东邻古浪县和阿拉善右旗,南依天祝藏族自治县,西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与永昌、民勤两县接壤,属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昼夜温差悬殊。全年日照时数为2967.8小时;气温以7月份最高,为29℃,1月最低,为零下14.9℃。多年平均降水量160mm,年蒸发量2020mm。国土总面积4873.85km2,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0.006km2,人均耕地0.0013km2,(区内土地包括:农用地2063.5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2.35%,其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4.16%、1.54%、2.81%、13.46%和0.38%;建设用地为341.54km2,占土地总面积7%;未利用地为2468.7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0.65%)。流经区内的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是全区的主要地表水源,多年来平均地表径流量为6.80亿m3/a,(1993年~2003年)。区内地下水取水量为5.25亿m3/a,其中90%为河渠入渗量、基岩裂隙水入渗量,近十年来地下水年均可利用量为2.816亿m3。全区地表水、地下水总的可利用量多年平均为9.616亿m3。森林面积达462.16km2(天然林42.47km2,人工林419.69km2),森林覆盖率达9.1%。

1.2、水土流失现状:

凉州区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132.3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3%,其中:风蚀面积1949.26km2,占流失面积的62.2%,水蚀面积1183.08km2,占流失面积的37.8%。

根据凉州区的地形地貌,水土流失主要形式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山区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东部和北部沙漠沿线主要以风蚀为主。水蚀主要由于全区降水较少且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强度与水土流失危害成正比,在发生强降雨和持续降雨的情况下,南部山区径流极易形成洪水、使切沟、冲沟发育强烈,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危害和财产损失,冬春降水较多时,往往在阴坡和凹地形成积雪、春季表层迅速消解,雪水不能下渗,在坡耕地上形成强烈细沟状面蚀,尤其在沿山地带极为明显。经过长期流失冲刷和其它外营力的作用,发育成丘陵起伏,支离破碎的缓坡地段,原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容易随地表径流流失,“跑水、跑肥、跑土”现象严重存在,造成地力衰退;风蚀区主要分布在区境内沙漠和与沙漠毗邻的乡镇,年降水量少,疏松、的表土抵御风力作用较低,容易形成扬失、跃移现象,一遇大风,主要以扬失为主,尘沙飞扬,有时造成大面积沙尘暴天气,严重影响全区及边缘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整个危急到全石羊河流域。

形成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南部山区山坡陡峭,地势起伏、沟壑密集,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加之降水集中,强度大,植被稀疏,容易汇集成地表径流,东部和北部主要受降水限制、风力影响,易形成荒漠化;另一因素主要是人为活动频繁,取土、毁林、毁草、陡坡开荒、开矿、办厂、道路建设等项目工程实施,加剧了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1.3、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采取的做法:

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89.1km2,治理程度12.4%,(其中:水平梯田11.3km2,水保林291.4km2。经济林34.5km2,荒坡种草18.2km2,封山育林15km2,封坡育草14.7km2,沟坝地4km2),完成谷坊138座,沟头防护14处。在农业耕作措施上重点采用少耕、免耕,秸杆还田,水平阶、横坡种植、地膜覆盖等措施。

1.3.1.建立健全了水保法制体系为了有效规范全区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和治理,凉州区按《水土保持法》、《甘肃省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编制完成了《凉州区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凉州区水土流失危害补偿费、防治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规定(试行)》、《凉州区山丘区、风沙区生产建设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定(试行)》,从而有了一套完备的法规体系。

1.3.2.加强了水保机构的建立我区于1985年建立了凉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隶属于凉州区水利局管辖,具体负责预防监督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同时于1993年在沿山和风沙区的13个乡镇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察所,实行分片落实,加强了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

1.3.3.加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近年来,凉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按照“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总体思路,通过广泛深入的勘测,与市水保站调查并编制完成了《武威市小流域成果汇编》,为进行规划设计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同时,为了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区水保站按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步骤,积极争取项目,完成了大甘沟、虎目沟两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2.04km2,同时为其它流域建设总结了技术经验。

1.3.4.加强了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落实水土流失的治理,关键要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方针加强预防监督工作,近年来,特别对大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进行了有效的督查,尤其对连霍高速公路、武嘉电气化铁路、兰武二线、西油东送、西气东输西营河三沟、四沟电站等项目水保方案进行了有效督查,促使建设方按“三同时”制度落实了各类水土保持工程。

2.目前全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2.1.水土保持方案落实上难度较大由于区水保站办公地点在张义山区,在全区开展工作时有效性和时效性都不够。特别对全区各类工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其次由于多口管理,水保站对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的实施不能有效的督促落实。

2.2.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步伐缓慢近年来,水保站按“发展抓项目”的思路,积极储备并上报了几条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如《凉州区张义镇长大沟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规划》、《凉州区张义镇上马沟流域规划》、《凉州区张义镇阿林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规划》、《凉州区张义山区虎目沟小流域规划》、《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坡改梯”工程规划》、《凉州区黄羊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凉州区黄羊河流域、清源风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议》、《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规划,但建设项目审批困难,未能立项实施,使水保建设速度相对缓慢。

2.3.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步伐不一致由于全区经济发展基本上都建立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为了追求经济增产,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忽视现象,而且部分地方工程建设对水保方案的编制和落实、规费缴纳重视程度不够。

3、预防治理对策分析:

3.1、提高对水土流失治理的认识

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预防监督、开展林草措施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并存,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承载力加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应看到,凉州区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因此,全区水土流失严重既与人为因素破坏有关,同时也与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对全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应有足够的认识,要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步骤地实施好《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2015年)》中规定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从现在起,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重点要使水土保持工作与林业工作紧密结合,使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沿山区和东部、北部风沙区治理初见成效,进而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尽快实现山川秀美的目标。

3.2、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近年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水土保持法》明令规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退耕、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或者修建梯田”,但这项规定目前还未真正得到落实;二是近年来,项目建设力度较大,但开发项目水保方案编报率低,“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贯彻不力。建议进一步健全与加强水土保持法制队伍,切实执行《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等法律,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同时人大、政府要从健全法律法规的方向出发,加强地方法规健全,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水土资源的强大舆论,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各有关部门、企业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周围水土保持的影响,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坚决制止毁坏林地、草地以及污染水资源等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发生的行为。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行“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按照“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对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以及农民承包的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依照水土保持法规的有关规定限期治理,将受益主体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通过监督执法,有效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3.3、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是水土保持工作多年来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只有强调减蚀减沙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才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但是,从水土流失地区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石羊河流域的全局来看,除了必须把土壤侵蚀减小到允许的程度外(西北黄土高原1000t/km2•a),还需要建立流域允许产沙量的考核指标。随着《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全区将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水土流失,其目的首先是控制侵蚀与产沙,根治“心腹之患”。因此,在小流域治理的规划与成果验收中,要突出减蚀减沙等生态效益,并把它落到实处。不能只考虑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收入、脱贫致富等社会经济指标。一定要把中央提出的生态环境建设“10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落实到不同类型区、不同流域的减蚀减沙指标上。

3.4、改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按区域生态工程类型分工

生态环境建设可以按产业类型划分为农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牧业生态工程等。另外,也可按生态系统类型来划分,如山丘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工程、风沙区荒漠化防治生态工程。为了克服条块分割、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贯彻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整体性原则,建议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水土保持为龙头,大支流治理为骨干,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乡为基本单元,以3大效益为中心,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指导下,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措施等相互配套,农林水等部门相互配合,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发挥综合效益。水蚀区林草措施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及反坡梯田等有效措施。在干旱的北部风沙区以荒漠化防治为龙头,采用生物、工程、农业、牧业措施,对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开发利用。风蚀区造林采用麦草压沙等有效方法。由此,建议全区应成立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一管理,避免互相扯皮,重复统计治理成绩,重复估算治理效益。

3.5、调动群众积极性,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走市场引导的路子.就是要深化农村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施建管机制的改革,“四荒”出让机制的改革,把水土保持工作推向市场,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小型水利水保运行机制.明确所有权、拍卖使用权,保证谁投资、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这样卖旧建新,滚动发展.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租赁开发、承包治理等政策,采取灵活机制,鼓励和吸引各行各业、集体和个人通过投资、投劳参与水土保持治理开发工作,让治理者从市场经济中得到更多实惠,尝到甜头.使广大群众、企事业单位自觉投入到治理水土流失队伍中来,启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多渠道、多元化、多样化的投入,走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路子。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可大胆尝试,实行股份合作,走一条运用股份经营机制治理水土流失的新路子,其一,股份由集体股和个人股两部分构成,入股后不得退股,股份可依法继承和转让;其二,效益分配按照“入股自愿、风险共担,按劳分配、按股分红”的原则,实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其三,开发治理服从村的统一规划,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蓄水保土效益.对于治理好的可以公开拍卖,由各级人民政府签发土地使用证,使其实现使用权的自主性。

3.6、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实施科教兴水保的战略,提高水保科技含量,提高科学技术在水土保持治理开发中的贡献率,是达到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实现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由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由粗放型治理向集约型治理开发转变的重要措施。就目前情况看,科技投入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全区水土保持工作站存在经费紧张、科技人员待遇低的现象,特别是水保人员,地处偏远,条件艰苦;设备落后,高新技术应用少,无力有效地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和对水保人才的重视,是提高水土保持治理水平的关键。全区要在增加水保治理经费投入的同时,应加大对水保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以支持科研推广工作的开展。

4、结语

凉州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必须在认清全区现状的同时,加大预防治理力度,从宣传、法制、政策、措施方面多头并进,进而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建设和谐凉州起到必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水土保持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礼先朱金兆

[2]《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对策》王礼先

[3]《水土保持防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