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健康的认识

对健康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健康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健康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保护

高考之前,家庭对学生的期望肯定都是希望他们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学校,起码也要是一所本科院校。当没有考上这类学校,学生在进入了高职院校后,不得不承受这样的挫折,更有甚者,这种高考的失利将成为他们心中难以祛除的阴影。由于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在进入了高职院校之后,往往存在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排斥社会、对许多事都充满了逆反的心理,结果在学校里茫然无措,甚至是沉迷在网络游戏中,缺乏必要的自立、自强的能力。这种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对高职大学生来说,其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拥有健康的情绪

健康的情绪包含两个指标,分别是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心情愉快表示的是人的身心活动的一种和谐满意的状态,表明了人此时的心态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稳定的情绪,表明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协调状态,没有处在大起大落,或者情绪波动变化大的状态之下。一个大学生保持情绪稳定,不是太过于变化莫测的话,对于其人际交流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

2.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们在接受知识方面的能力。大多数的大学生其智力都处在正常的水平,因为天才和弱智在社会一般都属于少数的。而智力正常和智力的超常发挥等都可以说是人心理健康的表现。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这一点同时如此。若是智力低下,或者智力不能够正常的表达出来,则是心理不见看的表现。

3.健全的意志

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的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个过程就体现了意志的健全性。其首先要求人具有目标,其次是保持恒心采取行动。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决断能够果敢而行,不草率从事,做事能够持之于恒,自我约束能力强,不恣意妄为等都可以说是大学生意志健全,心理健康的表现。

4.适度的行为反应

人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做出的内在心理变化和由心理的变化产生的外在反应都可以被称之为人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行为也应当是适度的,比如,首先符合社会的规范要求,其次对社会和生活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最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也与其学生身份和自身年龄相符合。如果学生的行为与其自身的年龄不相符,例如暮气沉沉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由于高考的失利,许多学生开始产生自卑心理。所谓自卑心理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心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自卑心理,除了考试失利的原因之外,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因素、个人生理缺陷因素以及对就业前景不看好等因素有关。当然,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多会谈恋爱,恋爱受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老师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帮助他们摆脱这种自卑的心态,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的保护工作。比如,教师在平时鼓励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坐在前排和鼓励他们当众发言,引导他们正视别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要学会笑对人生。

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

高职院校不可能会出现那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不然其也不太可能进入大学了。不过,在高职院校却并不缺少那种患有轻度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人,可以说,这类人还比较常见。因此,对于存在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善加引导和保护,甚至治疗的话,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帮助学生建立自我防卫的心理体系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当对心理健康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意义、作用、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能有较细致的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心理防,运用自我防卫机制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为此,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形成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减少因为挫折而出现颓丧心态的出现,并积极应对挫折,克服困难,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情绪。

2.正确对待心理失衡和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必觉得可耻,因此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并非患者所愿。当发现患有心理失调或者心理疾病的时候,不要隐晦,而是应当积极寻求治疗,不然的话,将会使得病情更加严重。对于心理失调或者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对于周边的人际环境等本就适应不良,如果病情还比较轻微,那么就应当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相认吐露真情,将心中的烦恼和忧虑都吐露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改变不良适应行为,使病情好转。与之相反,如果对人都是采取防备姿态,对病也不医治,那么即使再微小的病症都会变得严重起来。学生还应当搞好心理保健以及心理辅导咨询,对心理失调和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3.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

高考的失利已经过去,接下来的生活才是高职大学生应当积极面对的。所以,不要再为过去的失败耿耿于怀,要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兴趣等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了解了自己,接受了自己之后,再通过现实中的自我,积极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自我。

4.认识现实并面对现实

一个正常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与现实的关系是比较良好的,倘若出现了逃避和脱离现实的现象,那就是不正常的表现了。高职大学生其年纪处在一个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年纪,想事情多从理想角度出发,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令理想符合社会实际要,对理想实现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也应当认真考虑,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空想,导致一无所成,给心灵造成无法治愈的创伤。另外,要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在所难免的,但要在困难和挫折中积极面对,去克服困难,改变受挫情境,努力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应当需要正确认识什么样的大学生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其次,针对科学的健康标准,确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策略和方法。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芯.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因素[ J].航海教育研究,2002(4)

[2]李世芬.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教育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 2002, (3)

【摘 要】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应当需要正确认识什么样的大学生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其次,针对科学的健康标准,确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保护

高考之前,家庭对学生的期望肯定都是希望他们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学校,起码也要是一所本科院校。当没有考上这类学校,学生在进入了高职院校后,不得不承受这样的挫折,更有甚者,这种高考的失利将成为他们心中难以祛除的阴影。由于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在进入了高职院校之后,往往存在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排斥社会、对许多事都充满了逆反的心理,结果在学校里茫然无措,甚至是沉迷在网络游戏中,缺乏必要的自立、自强的能力。这种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对高职大学生来说,其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拥有健康的情绪

健康的情绪包含两个指标,分别是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心情愉快表示的是人的身心活动的一种和谐满意的状态,表明了人此时的心态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稳定的情绪,表明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协调状态,没有处在大起大落,或者情绪波动变化大的状态之下。一个大学生保持情绪稳定,不是太过于变化莫测的话,对于其人际交流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

2.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们在接受知识方面的能力。大多数的大学生其智力都处在正常的水平,因为天才和弱智在社会一般都属于少数的。而智力正常和智力的超常发挥等都可以说是人心理健康的表现。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这一点同时如此。若是智力低下,或者智力不能够正常的表达出来,则是心理不见看的表现。

3.健全的意志

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的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个过程就体现了意志的健全性。其首先要求人具有目标,其次是保持恒心采取行动。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决断能够果敢而行,不草率从事,做事能够持之于恒,自我约束能力强,不恣意妄为等都可以说是大学生意志健全,心理健康的表现。

4.适度的行为反应

人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做出的内在心理变化和由心理的变化产生的外在反应都可以被称之为人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行为也应当是适度的,比如,首先符合社会的规范要求,其次对社会和生活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最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也与其学生身份和自身年龄相符合。如果学生的行为与其自身的年龄不相符,例如暮气沉沉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由于高考的失利,许多学生开始产生自卑心理。所谓自卑心理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心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自卑心理,除了考试失利的原因之外,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因素、个人生理缺陷因素以及对就业前景不看好等因素有关。当然,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多会谈恋爱,恋爱受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老师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帮助他们摆脱这种自卑的心态,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的保护工作。比如,教师在平时鼓励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坐在前排和鼓励他们当众发言,引导他们正视别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要学会笑对人生。

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

高职院校不可能会出现那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不然其也不太可能进入大学了。不过,在高职院校却并不缺少那种患有轻度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人,可以说,这类人还比较常见。因此,对于存在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善加引导和保护,甚至治疗的话,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帮助学生建立自我防卫的心理体系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当对心理健康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意义、作用、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能有较细致的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心理防,运用自我防卫机制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为此,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形成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减少因为挫折而出现颓丧心态的出现,并积极应对挫折,克服困难,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情绪。

2.正确对待心理失衡和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必觉得可耻,因此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并非患者所愿。当发现患有心理失调或者心理疾病的时候,不要隐晦,而是应当积极寻求治疗,不然的话,将会使得病情更加严重。对于心理失调或者心理疾病患者来说,对于周边的人际环境等本就适应不良,如果病情还比较轻微,那么就应当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相认吐露真情,将心中的烦恼和忧虑都吐露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改变不良适应行为,使病情好转。与之相反,如果对人都是采取防备姿态,对病也不医治,那么即使再微小的病症都会变得严重起来。学生还应当搞好心理保健以及心理辅导咨询,对心理失调和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3.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

高考的失利已经过去,接下来的生活才是高职大学生应当积极面对的。所以,不要再为过去的失败耿耿于怀,要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兴趣等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了解了自己,接受了自己之后,再通过现实中的自我,积极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自我。

4.认识现实并面对现实

一个正常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与现实的关系是比较良好的,倘若出现了逃避和脱离现实的现象,那就是不正常的表现了。高职大学生其年纪处在一个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年纪,想事情多从理想角度出发,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令理想符合社会实际要,对理想实现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也应当认真考虑,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空想,导致一无所成,给心灵造成无法治愈的创伤。另外,要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在所难免的,但要在困难和挫折中积极面对,去克服困难,改变受挫情境,努力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应当需要正确认识什么样的大学生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其次,针对科学的健康标准,确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策略和方法。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芯.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因素[ J].航海教育研究,2002(4)

对健康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体育教学;实施初探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1、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1.1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理想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1.2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优人之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3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中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

1.3.1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1.3.2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1.3.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1.3.4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个中小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管别人怎样的解释,他总是固执己见,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4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

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2.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2.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2.4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3.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我们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份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在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学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我校每年举行两次的心理健康讲座,受到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效果很好。

3.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4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

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对健康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育 心理健康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中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中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人民日报》2006年8月15日报道杭州市《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2961名中学生中,16.79%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从我校对4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学生18%的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中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2.1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里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2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2.3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2.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优人之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

2.5.1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2.5.2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2.5.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2.5.4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个中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管别人怎样的解释,他总是固执己见,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6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

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3.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3.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3.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3.4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4.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4.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份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2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中学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我校曾尝试性的举办了两次心理健康讲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效果很好。

4.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中学的中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4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

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秋菊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2005.2

对健康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宫外孕; 健康调查表; 护理教育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320 Cases Ectopic Pregnancy

Abstract: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connected of the health concept of womem of patients with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 320 hospital patients with ectopic pregnancy from Jan. 2006 to Dec. 2006 in dept.of gynecologic in our hospital with modified women health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statistics software. Result: It’s generally that lacking daily health care of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320 patients. Conclusion: It’s existing that weak health care of reproducetion and shorting of daily health care knowledge of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of the 320 patients. All of them should be reinforce education these directions.

Key words: Ectopic pregnancy; Women health questionnaire; Nursing education

宫外孕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病人性命。近年来;宫外孕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虽关于宫外孕与各种妇科疾病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报告较多,但对女性健康观念与宫外孕之间潜在的关系的研究却并不多见。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调查表,在此,我谨以引用女性健康调查表[2]并稍加修改来调查并做一显浅的分析。

1 临床资料

接受调查者是我院2006年1月1日至12月21日期间的妇产科住院病人中的 320例宫外孕患者,年龄21~40(27±1.6)岁,均有生育史或有流产史,6例有绝育史,17例有腹部手术史,2例有子宫肌瘤病史。职业分布有农民、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学历: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不等。

2 方 法

2.1 采用修改过的女性健康调查表,对受调查者进行调查。调查表有32个问题,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 对自身健康的管理意识:①生活中最影响女性生活健康的因素是什么;②目前对自身健康最苦恼的是什么;③曾患过哪些妇科疾病;④患妇科疾病时采用哪种治疗方法;⑤希望得到哪些服务。

2.1.2 对生殖道的常见妇科疾病[3]以及患妇科疾疾的日常保健的认识:①宫颈炎有哪些症状;②引起宫颈病变和阴道炎因素有哪些;③子宫肌瘤的前兆是什么;④对子宫肌瘤有何认识;⑤人工流产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2.1.3 对生殖健康的认识:①对清洁女性外阴的认识;②是否能采取积极方式预防意外妊娠;③对预防生殖道感染[4]的认识。

2.2 本文是描述性研究,以发放问卷为调查形式。以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发给受访者,统一指导语,要求填写时独立回答,不查阅相关书籍,如实填写,统一回收。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20份,回收率100%。

2.3 结果用统计方法计算。

3 结 果

40例宫外孕患者的女性调查结果统计结果如下:

3.1 320位异位妊娠患者都普遍对自身健康的管理意识不足。

表1 -表5 略

3.2 大部分异位妊娠患者对生殖道的常见妇科疾病的认识不足及患妇科疾病后的日常保健认识缺乏见表6。

表6 略

3.3 320位异位妊娠患者生殖健康观念薄弱。

表7 略

综上所述,这次调查结果得出320例异位妊娠患者对妇科日常卫生保健意识或多或少有着某方面的欠缺,反映了受访者们的生殖健康观念薄弱。

4 讨 论

任何防碍受精卵正常进入宫腔的因素均可造成异位妊娠[5]。根据学者Jean Bouyer 、Joel Coste,、Taraneh Shojaei等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一文中提出[6]:生殖器感染和输卵管手术史、吸烟史、高龄妊娠、自然流产史、宫内避孕器使用史、不孕不育史、人工流产史等都是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刘瑞贞等[7]报道:宫外孕的年龄分布较广,宫外孕发病的高峰:其职业分布主要以工人、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且对妇科疾病的认识不足及日常保健缺乏。而本文对320例宫外孕患者做的调查也反映了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提示我们妇女对自身健康的管理意识、对常见妇科疾病的认识、对生殖健康的认识、对患妇疾的日常保健认识等的不足,形成了女性健康观念的薄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易患妇科疾病,也造成宫外孕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从而也提示我们要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技能,增强识别异常症状和体征的能力,主动检查,及时就医。特别对基层的广大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6]。而自我护理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教会人们自理知识和技术,将是对护理人员的新要求[8]。针对调查所得的情况,我们对这320例住院病人做了以下的护理教育。

4.1 提高自身健康的管理意识。①提醒患者患妇科疾病时最好到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去,以免耽误了病情。②提醒患者要定期做妇科检查。③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白带、月经的改变与妇科疾病相关知识。

4.2 提高对常见妇科疾病的认识及日常保健。

4.2.1 加强对常见妇科疾病的认识。开展小讲课,交谈得到的形式进行常见妇科疾病的表现的简单讲解。

4.2.2 提高患病后的保健意识。①在患有生殖道疾病时要注意卫生,注意休息和营养。②严格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③注意放松心情,与周围环境融合。

4.3 建立正确的生殖健康观念。生殖健康表示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 有生育能力, 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和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9]。性生活前要先清洁[10]。建立文明的性关系[11]。平时要有良好的女性清洁习惯,勤换内衣裤,正确清洁女。实施并做好正确有效的避孕措施。要控制那些过早、过多、过密、过晚的生育[7]。经教育后,320例患者都表示对这些方面知识的渴求,各种观念或多或少都有着改变。那么至于通过加强女性健康教育是否会降低宫外孕的发病率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章淳,董志华.宫外孕病人健康知识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8,12(12):36-37.

[2] /readnews.asp?id=1941.

[3] 腔镜微创技术研讨会在新东方女子医院举行[EB/OL].ool. net/news,2006-6-2.

[4] 妇科疾病.主妇最易发疾病排行榜[EB/OL]./20060116/n241425837.shtml,2006,1:16.

[5] 郑修霞,主编.异位妊娠.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07-111.

[6] Jean Bouyer ,Jo l Coste, Taraneh Shojaei ,Risk Factors for Ectopic Pregnanc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ased on a Large Case-Control,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France[J].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03,157:185-194.

[7] 刘瑞贞,肖功莲,刘瑞琴.虎门镇异位妊娠患者生殖健康状况及其相关知识调查[J].护理学报,2006,2:22-24.

[8] 沈宁.2000年护理展望[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5,1(14):12-13.

[9] 郑晓瑛.计划生育、妇女地位与生殖健康—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探讨[J].人口与经济,1996,6:34-36.

对健康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课程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58-01

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心理健康,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那么对初中生来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是什么?初中生产生的心理问题成因有哪些?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出现又有什么新的意义?下面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 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初中生是所有青少年中最为特殊的群体。因为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处于少年和成年人的交界处。刚从父母的宠爱中挣脱出的初中生还未处于思想的独立期,有着叛逆的想法却缺少可以支撑的能力和思维,这样很多初中生走上了歧路。这些问题乍看可能是叛逆的表现,但深层次的是心理问题出现的征兆,严重了会导致初中生自残、自杀,甚至伤害别人,走上不良的道路,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所以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引导不仅对社会、对家长、对教师、对初中生自己身,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初中生人群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 成绩的压力

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初中生的期望过高,而且初中生教师往往将成绩作为评价初中生的唯一标准,偏爱一些学习好、在班里担任一定职务、性格讨喜的初中生,使一些成绩较差的初中生变得非常不自信。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往往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进行对比,过分夸大其他孩子的优秀,打击自己孩子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使初中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对心理产生了影响。

(二)升学的心理压力

是服从父母的期望还是完成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方向又在哪里?作为即将升学的各阶段的学生,这些问号每天都充斥着自己的大脑。而以成绩论人的学校制度又在另一方面压制着学生的自我思想。自从成为升学一族,辛苦的学习和自我的兴趣培养产生着严重的冲突。学业的压力,易产生心理问题,轻者产生抑郁症,严重的甚至有自虐、自杀倾向。

(三)爱情萌芽的疑惑

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身体成长的同时,也开始有了爱情的烦恼。学校对校园爱情的打压和反对制度,往往对学生没有进行健康的引导,使得学生出现爱情心理畸形,往往不能正确面对求爱失败等类似的问题,使初中生走向极端的爱情道路中。

(四)攀比心理的影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成年人也难免互相攀比,更不用说心理还未成熟的初中生了。成绩、家庭水平、服装鞋帽、长相身材,一切可以拿来攀比的事物,初中生都会拿来进行比较。在这样的攀比气氛中,一些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相对不是很好的初中生会产生自卑心理,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怕遭到别人的嘲笑。这样的长期压抑会使初中生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疾病,对初中生的发展有着极为消极的影响。

3 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经过了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对各个初中生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也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应该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在初中生教育中,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针对初中生积极进行心理方面的治疗和课程学习。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及初中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由于心理教育教育的缺失,一部分人还没有完全认识心理健康,认为心理有病、精神病的人才需要心理治疗,并对接受心理治疗的人产生消极的看法,使得人们忽视和轻视自己的病情,造成其他方面的悲剧。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助于初中生和初中教师加强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了解,增进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正视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可以得到良好的引导和疏通,帮助初中生健康发展。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能帮助初中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整。

在正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疾病的普遍性以后,初中生往往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心理课程来给自己完整的、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学专家根据初中生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实践制定出来的针对初中生的、切实可行的心理重建、心理建设和心理创伤治疗计划,会帮助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初中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难题,使有抑郁倾向的初中生患者重新面对生活的难题,具有勇于挑战的决心和信心,微笑面对人生的苦难,勇往直前的去奋斗。

参考文献

[1] 袁鹏辉.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21-22

[2] 妮乐.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63—65。

[3] 王义.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09(22)。

对健康的认识范文第6篇

第一,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是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他们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是采取极其负责的态度,因而总是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总是忘我地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对这些人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台阶,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而且总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向他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这类人用他们自己的行动去体验人生的价值,真切而深刻,所以总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反过来更能激起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二,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世界上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如何认识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有“自知之明”,就是说,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学识、水平,既不高估自己,不对自己的一些长处和优势沾沾自喜,也不会自卑,过分地贬低自己,决不无缘无故抱怨、自责自己。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便不能恰当地认同自己,或是莫名其妙地自傲,或是无缘无故地自卑,经常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不足,心理特别敏感、脆弱,失落感极强,经不起风浪的折腾,存在严重的心理冲突,回避矛盾,无法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

第三,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在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有以下这些特点。

1.不仅在理性上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且总是显示一种积极的、乐于与人交往的态度。

2.懂得在交往过程中如何尊重人、理解人,从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他人的身上。

3.能够平等地、宽容地、客观地了解、评价对方,不势利待人,与人相处时,总显示出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积极的态度。

4.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注意他人的长处,能较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5.当他人有困难时,总能采取真诚的、有效的帮助。

6.当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能做到“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不主动出击,不“窝里斗”,能进行较好的沟通,并以理智的、合理的方式解决。

第四,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

情绪最容易反映人的心理状态,也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一般来说,情绪健康的人有以下这些特点。

1.没有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很少有烦恼、不快,精神状态永远是饱满的、乐观的。

2.在自己的人生遇到麻烦时,能做到泰然处之,决不自寻烦恼或自我折磨;

3.一般能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所以很少有麻烦的、别扭的事情引起自己心理的不快。

4.有修养,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想发脾气时或暴怒来临时,自己能够意识到,并将其抑制于萌芽状态。

第五,有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都能平衡发展;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风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态度,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激的情绪和行为;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第六,道德心态的健康。

道德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近几年来对健康内容界定的最新补充。一个道德不健康的人,很难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健康的人。那么,什么是道德心态的健康呢?大致有以下几点。

1.不做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事。

2.不仅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的能力,而且在自己的行为中去实践真善美,并能与假丑恶进行斗争。

3.能自觉地遵守社会的各种规范、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

4.能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可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5.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无条件地服从,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于自己的生命。

第七,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难于处理的。但是心理健康的人并不因此而畏惧、害怕,而是能面对现实、正视现实、改造现实。对这些人来说,往往能做到审时度势,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够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正确对待现实环境,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中,因而能应付比较复杂的局面;当发现自己处于不利的或困难的境地时,也不惊慌、恐惧,而是冷静地处理,将不利转化为有利,将困境转化为顺境,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聪明才智。

对健康的认识范文第7篇

【摘要】现代很多的慢性病是由于人们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这点已经通过了医学证明。健康教育也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往往是减少这类疾病发病率的根本,而在防治工作中健康宣教的又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率,减少病人的负担。有效的治疗慢性病是和健康教育分不开的。笔者通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和分析健康宣教对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疾病;防治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健康卫生状况,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逐渐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笔者就此对这些慢性病的防治工作需要用健康教育来改善进行的价值分析报告如下。

1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

有很多的患者因为自身的经济状况,用一些偏方或者打听到处打听老中医,听信一些广告和传言,想找到一条既省钱有便捷的治疗方法,不考虑那些“老中医”有没有医学尝试或是营业执照和行医资格证,结果花了钱却没有达到治疗的效果,这些患者对对健康的意识淡薄,原因就是缺乏维护自身健康的知识。

2 通过各种因素调节,提高健康水平

2.1心理因素方面培养个人良好的情绪,要有一个好心情,注重个人心理卫生,健全的个性,友好的人际交往会促进提高个人的自尊,自重,自爱,自强和心里健康水平的提高。

2.2生物因素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身体锻炼,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不吸烟,不喝酒。

2.3社会因素方面给自身创造一个干净的整洁的安全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实现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康教育要加大投入和对社会的价值体现,提高人群期望寿命

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那些偏远山区和农村人们普遍缺乏健康知识,也是那些“老中医”得以生存的基础,那里的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匮乏,为科学的健康教育找到了突破口,

所以要加强全社会的健康教育,这能促进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对健康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对社会政治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在健康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健康教育也是社会主意精神的主要内容,增强健康教育会提高全民族健康的水平,是医学工作上的战略重点,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1]。增强自我的保健能力和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教育,改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行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前做好防止疾病的发生,比有了病再去看医生,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不吸烟,不喝酒,合理安排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便会普遍提高人均寿命10年不等,如果只依靠临床投资,让全国人均寿命延长一年,即使投资再大,也是很那做到的,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健康教育的却是一种廉价的保健,收益大投入少是一本万利的好事。

4 健康教育对慢性病的治疗

对未患慢性病的人要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增强人们对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认识,提高科学知识水平和自我的保健意识,及时采取预防的防御措施如;改善营养,经常运动,加强免疫等进而达到无病防病的目的。向他们介绍健康教育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些患者认识不到自己已经患了慢性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做到反复,耐心和细致,可是向其介绍所患疾病的知识,给与心里指导,向他们介绍慢性病的危害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人口也在不断的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总人口的10.35%,而在老年人中也有很多的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骨质疏松,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是老年人降低生活水平的主要原因,老年人中的慢性病一般都会有后遗症会造成生活能力降低和机体功能减退,老年人群一般在康复中心或者家里的时间居多,所以健康教育和健康的促进就显得非常重要,多让老人参加社区服务机构开展的卫生知识讲座,建立慢性病健康档案,多和他们互相交流和帮助他们以获得愉快的心情,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自我的保健意识和战胜病魔的信心,这样不对他们的康复会有极大的帮助,以防治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让慢性病进一步恶化,保护好身体的各项机能,向他们积极宣传健康教育,做好全方位的康复工作[2]。随着艾滋病的蔓延,艾滋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在我国艾滋病携带者和感染者中,超过半数是经过感染的,尽管现在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但艾滋病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提高健康教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抗艾滋病最有效的的方法,对抗艾滋病,要做到自尊自爱,珍惜生命,要对患有艾滋病的患者进行多开导,多教育,多帮助不要把他们当另类人看待,不要歧视他们要多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来使得他们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在所有的癌症中,不论男性和女性肺癌的发病率都是最高的,很多人以为肺癌是男人的专利,其实不然,肺癌已经成为男女共同的头号杀手,而吸烟所导致的肺癌占到了85%,同样吸烟也容易导致冠心病,慢阻肺和支气管炎,而冠心病也是美国头号死亡杀手,脑卒中是我国守卫或者第二位致残的原因,吸烟能使人的血管缩窄,从而使得许多吸烟者容易患血管性疾病,所以健康教育的工作和宣传对这些人们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才是防癌抗癌最有效的武器。健康教育很多时候的远期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很多患者在医院接受了健康教育,在短期内对造成慢性病的不良好行为有了改善,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在医院里面获得的健康知识随着返回社会而逐渐淡化,所以健康教育只针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接受健康教育,在这方面医疗机构应该有所作为,如加强媒体宣传,开设专栏或者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健康知识。

随着社会和健康教育上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认识和医疗程序服务的完善会对慢性病有更好的了解,会更好的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对健康的认识范文第8篇

班主任素质简单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教育素质、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又包括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个人品质等。在我国,学校教育是以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而在学校,班主任是直接参与学生管理的。因此,班主任的素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如何培养基本素质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班主任,培养基本素质的前提就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所谓正确的教育理念即是立足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要位置。

班主任要懂得,知识是靠灌输的,而人文教育需要熏陶。要想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发展,就要心系学生,用积极的教育理念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

(二)具备扎实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班主任必备的素养,教书育人也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班主任要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导学生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健全的学生心理。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具备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方面带给学生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健全多样的个性品质

班主任个人素质与其个人品质有密切关系。所谓个人品质指班主任是否在教育方面具有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心境以及各种正能量。这种正面情绪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应该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同时还应该具有意志力,努力克服消极情绪,面对困难进行自我克服,用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相同的心理体验。此外,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班主任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所以班主任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不仅有利于班级工作的指导,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二、班主任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对学生自我认识的影响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才会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班主任这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学生会跟随班主任的引导进行学习和认知,同时也会很在意班主任的评价,这是影响他们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所以班主任的言行和教育方法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变化,如若班主任采取合理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他们就会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若班主任采用不恰当的方法教育学生,那么也会严重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也就是说,班主任会直接地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建立对在校学生非常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必须拥有良好的素质,用积极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如今由于学生中不良的人际关系导致的诸多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班主任对正确引导学生人际关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对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