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范文第1篇

编者按:太湖蓝藻暴发,无锡饮用水危机引起广泛关注。据了解,在太湖总氮总磷污染源中,工业污染的比重趋于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比重趋于增加。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而其中餐厨垃圾就占了一半多。因此,根治太湖污染,就要从源头上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包括餐厨垃圾,而生物治污技术正是这方面安全绿色的方法之一。推广生物治污有三个关键:一是选择适用的先进技术,二是设计有效的商业运作模式,三是政府配套政策支持。这份报告在对宜兴环科园国豪公司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政府配套政策支持,积极推行TMC模式,促进餐厨垃圾和其他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加快推广应用。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餐厨垃圾,指的是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单位供餐活动中产生的食品残余和加工废料。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一般的大城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3000吨以上,其中餐厨垃圾约占50%。如何高效快捷地处置餐厨垃圾,一直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近年来,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带着如何推广这项新技术的问题,我们对宜兴环保科技园国豪生物环保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到,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餐厨垃圾,方向正确,技术成熟,可操作性强,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但也存在近期内使用成本高、推广难度大等问题,迫切需要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

一、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明显的优势

利用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是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新型垃圾处理技术。日韩等国有相当一部分餐厨垃圾靠微生物技术处理,我国北京、上海、大连、厦门等城市也在逐步推广应用。

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的核心技术是对菌种的选择与控制。现在国内同类产品所采用的菌种也是多种多样。宜兴国豪公司生产的宜豪牌餐厨垃圾处理机,引进日本“BIO-TECH21”微生物菌群,采用好氧工作原理,通过加热、机械搅拌和强制通风等手段,在60℃~80℃的高温下,经过24~48小时的快速发酵和干燥、脱水、除臭、排毒,有效降解餐厨垃圾中的盐分、脂肪,将动物蛋白、植物蛋白转化为菌体蛋白。根据不同的需要,每台设备日处理能力通常为2.5~500公斤。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这种复合菌种对人体、群体、环境无影响,无毒性,遗传稳定性好,具有理想的市场适用价值。

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露天堆放和堆肥处理投资少、操作简单,但产生的气味和污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填埋处理是大多数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不仅占用土地,对环境特别是地下水资源也构成严重威胁。焚烧处理可将垃圾减少约90%,但一次性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可回收资源浪费,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还存在“两高一低”(含水量高、有机物含量高、热值低)的问题,这主要是由餐厨垃圾引起的。如果将餐厨垃圾分离出来运用微生物处理,就可以大大节约能耗,提高焚烧效率。

微生物降解技术将餐厨垃圾就地处理,一是处理彻底,安全性好,无臭味异味,无二次污染;二是处理后的垃圾总量减少90%,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三是处理后的残留物可以制成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如果这项技术得到普及,我国的城市将成为安全无害的有机肥料大工厂,农业就能大大减少化肥施用量,走上循环经济的道路。这是一项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技术创新。

二、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潜在的效益

微生物技术处理餐厨垃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其自身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可观的经济效益。

减量化为城市垃圾瘦身。据统计,北京日产垃圾1.2万吨,年产400万吨,其中89.5%填埋,其余以堆肥、焚烧等方式处理,不仅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增大了人力、资金和土地的耗费。反观日本,1989年起东京全面推广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十八年少产生垃圾2000多万吨,节省各种处理费用100多亿美元。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加上饮食文化特点,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和占生活垃圾的比重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大力推广微生物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有利于城市垃圾的大量减排,为城市生态化作出贡献。据宜兴国豪公司的调查,北京市即使全面配置快速发酵有机垃圾处理机,也仅相当于两个日处理1500~2000吨焚烧处理厂的投资,可以大大降低政府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成本。

无害化为人类健康造福。餐厨垃圾中的主要成分有粮食、蔬菜、油类、肉骨等,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是名副其实的“宝贝”。由于处理过程中监管不力、方法不当,一些地方泔水进入私人作坊回收体系,除了喂猪之外,还有部分被少数不法分子用来提炼食用油,流入食品市场。“垃圾猪”和“地沟油”难以杜绝,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通过微生物技术的有机处理,可以变有害为无害,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环境质量。

资源化为循环经济增色。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物经济。德、法、美等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就体现在废弃物循环利用上。西方资源再生产业在20世纪末产值已达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增加到6000亿美元。据2002年行业统计数据,美国从事资源再生的企业有5.6万家,提供110万个就业岗位,行业规模与美国的汽车业相当。据有关方面测算,我国有机垃圾处理的潜在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并可带动生物工程、机械制造、有机肥料等多项产业,间接产出至少500~600亿元。目前我国废弃物循环利用尚未形成健康有效的运行体系,特别是餐厨垃圾没有被有效地再利用。微生物有机处理技术将餐厨垃圾资源化,可以改变垃圾处理由政府包办的现状,减轻政府负担,还能有力地推动环保事业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实现“有限资源、无限循环”的目标。

三、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现实的难题

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是一项利国利民、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大事,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面积推广还有一定困难。

一是前期投入大,规模效益难以显现。从厂家的角度来看,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尤其是前期技术、人力和市场开拓需要大量投入,批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一台日处理能力100公斤的设备售价高达20万元,降价走进千家万户尚待时日。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囿于观念束缚和经济利益考虑,一方面认为垃圾处理是环卫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另一方面餐饮企业大都将餐厨垃圾卖泔水赚钱,现在要出资购置设备,还要花钱维持运转,一时难以接受。

二是使用成本高,市场拓展难度较大。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设备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对宜兴国豪的设备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平均每百公斤餐厨垃圾每天耗电近30度。上海使用同类产品的单位测算,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每吨平均使用成本超过1000元,相对于填埋处理每吨20多元和焚烧处理每吨40多元的成本,代价过高。同时,设备所采用的微生物菌种要定期更换,每年需要数千元的支出,长期使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垃圾处理产生的有机肥料,市场认知度较低,推销难度较大,形成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单体规模小,近期难以完全替代传统方法。以南京市为例,现有的三个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约4000吨,其中一半是餐厨垃圾。如果采用微生物降解法,按照目前最高日处理能力500公斤的设备计算,至少需要4000台机器满负荷运转。加上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尚未到位等因素,运用微生物技术集中处理城市餐厨垃圾还比较困难。

四、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推广的模式

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技术的推广应用,涉及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领域,产业链条长,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设计一个切合实际的商业运作模式。针对目前微生物技术处理餐厨垃圾的困难,综合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建议采用“TMC”模式来推广这项技术。所谓TMC模式,即Trash Manage Contract(垃圾处理合同管理模式)的缩写。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集高科技、金融、财政、税收政策为一体的有机垃圾处理平台。

TMC的基本思路是:选择优秀的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银行或基金提供资金,财政提供政策支持如补贴、税收优惠的激励,用户只需投入少量资金或基本不出资金即可获得生物有机垃圾处理设备,然后以垃圾处理费和财政补贴分期支付设备款和服务费。这样,就可以加快推广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的步伐。

五、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应对的举措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变废为宝”。微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技术的推广,既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也应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促使其早日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环保意识。餐厨垃圾处理事关百姓健康和环境保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应严禁使用泔水直接喂猪,严禁泔水私拉私运。这就要求城市政府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餐厨垃圾处理进行规范,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从支持环保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度,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推广微生物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打破目前存在的餐厨垃圾处理利益链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典型引路,坚持由点到面推广。微生物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运行成本虽然偏高,但具有选址容易、基本不占用土地、安全度高、环境污染小等优势,特别适合餐饮企业和学校、工厂的大型食堂以及居民生活小区使用。可在省内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采取相应鼓励措施,在具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企事业单位食堂和高档住宅小区先行推广,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努力把餐厨垃圾解决在源头。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范文第2篇

甲方:XXX

乙方(处置)方:XXX

处置方法及地点:运回自家喂猪

受甲方委托,乙方负责收运、处置甲方产生的餐厨废弃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相关法规,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合同履行期限

双方商定收运、处置期限自20XX年2月11日至20XX年1月31日止。

第二条甲方工作

1.餐厨废弃物实际产出数量乙方必须全部运出。

2.乙方自备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外表清洁安静,且收集容器无破损并配上外盖。

3.应妥善安置管理好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保证环境卫生整洁。

第三条乙方工作

1.负责上门收集(运输)餐厨废弃物,每日1次。

2.应按时、保质、保量作好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工作,运输中不滴漏,避免二次污染。

3、按照甲方的要求,严格将餐厨废弃物运回自家进行喂猪处置,不得将废弃物转送给第三方,更不得卖给第三方。

4.乙方收运作业后应保持现场环境整洁,若因为作业时造成污染的,责任由乙方承担。

5、若乙方将外运的废弃物转给他人,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甲方概不负责。

甲方(盖章):XXX

乙方(签字):XXX

代表人(签字):XXX

20XX年2月11日

学校食堂餐厨垃圾处理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规范单位餐厨垃圾清运管理,根据《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以及市、区政府有关餐厨垃圾处理工作要求,甲方安排餐厨垃圾清运服务,乙方配合甲方清理餐厨垃圾。

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就有关餐厨垃圾清运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

1、甲方负责落实餐厨垃圾清运合作单位,并落实合作标准。

2、甲方负责安排规范餐厨垃圾处理及清运场地。

3、甲方根据餐厨垃圾总量确定垃圾运量,确保垃圾正常清理。

二、乙方责任

1、乙方根据甲方要求,做好餐厨垃圾收集、分类、搬运等日常管理工作。

2、乙方须将餐厨垃圾装入绿色120L(升)标准的收集容器内(见《垃圾收集容器产品技术要求》),并保证餐厨垃圾装载不外露,保持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外观干净、整洁、无破损。

3、乙方负责根据上述标准及垃圾量,相应购置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如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因破损等原因影响正常使用的,乙方应及时更换。

4、乙方严禁将塑料、纸类、金属、玻璃、织物、建筑垃圾等非餐厨垃圾装入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内。

5、乙方应严格按照甲方要求,将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存放在指定餐厨垃圾处理及清运场地,并规范码放。

6、乙方不按本协议中明确约定的餐厨垃圾分类标准清理垃圾,影响甲方餐厨垃圾整体清运工作开展的,乙方应承担因此产生的经济损失。

三、餐厨垃圾清运量

乙方每日需要餐厨垃圾清运量为个标准桶(120升),乙方餐厨垃圾清理数量发生变化时,须提前3天告知甲方,甲方根据乙方需求协调解决餐厨垃圾清运。

四、餐厨垃圾清运费用

如在本协议有效期内,政府出台新的收费政策,重新签订清运餐厨垃圾协议,协商未果原协议终止。

五、本协议有效期为:

201年月日至201年月日

六、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另行协商。

七、本协议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负责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签订日期:签订日期:

学校食堂餐厨垃圾处理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防止食堂废弃物乱扔乱倒,污染学校及周边环境,甲方经研究决定,由乙方收购并处置方食堂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相关规定,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双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自备餐厨废弃物分类收集,并存放于指定地点。

二、甲方工作人员每天将师生食堂的剩饭剩菜、未变质的食品和原料等废弃物收拾整理并放到指定地点,等待乙方收运。

乙方从胜利小学食堂带走的必需是营养餐加工所生产的废弃物,不得带走可再利用的食材。

三、乙方应按时、保质保量做好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工作,每日上门收集甲方的餐厨废弃物,作业后应保持现场环境整洁,在运输中做到不滴漏,避免二次污染。

四、乙方只能按照甲方的要求,将剩饭剩菜和潲水等废弃物拖回家中用于生猪喂养,不得转让、出售、改变用途,不得用来加工地沟油,不得转赠他人,不得食用;

不得遗弃到其它地方而产生二次垃圾。以上四条规定乙方必须接受食堂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和广大众的监督。一旦有人检举,经查证属实,合同自然终止。如因乙方将废弃物处理不当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与甲方无关,如有违法违纪行为,乙方将负完全责任。

五、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即行生效。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餐饮垃圾;循环经济;处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66-03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饮食业的快速发展。在餐饮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现。其中突出问题之一是餐饮垃圾大量产生。政府部门每年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污染水资源、造成“泔水猪”、“地沟油”等威胁人类健康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而科学处理餐饮垃圾,不仅需要垃圾处理企业具备过硬的技术条件,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实施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协调激励机制。

一、辽宁省餐饮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一)餐饮垃圾产量现状

2011年8月,沈阳、大连市被列为国家首批33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之一,统筹餐厨废弃物和废油脂的一体化处理。据数据显示,目前沈阳市有注册餐饮企业近2万家,这些数字还不包括机关学校等单位。每天沈阳市能产生大约1500吨的餐饮垃圾,而这些餐饮垃圾中所产生的垃圾油能达到40吨左右。但目前沈阳市具有合法资格回收餐饮废物的企业每天回收的餐饮垃圾量只能占总量的50%左右,即每天都有20吨左右的垃圾油去向不明。根据大连市环卫“十一五”规划,大连市到2010年全域日产餐厨垃圾约580吨,其中市中心区日产量约500吨。但实际结果却远不止这些,据有关部门对全市3739个餐饮服务单位进行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市餐饮行业日产餐厨垃圾量已达830吨。

(二)餐饮垃圾分类处理难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厨饮垃圾水分较大,因此如果没有足够高的热值,清洁高效地焚烧则非常困难,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垃圾前期不分类,后期处理的困难就更大。目前辽宁省城市垃圾还未推行分类回收措施。主要困难在于:一方面餐饮企业对垃圾分类知识匮乏,没有相应技术设备支持。同时企业对现行处理方式产生的环境危害缺乏认识和重视。另一方面,没有相应的强制性法规和激励措施,企业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会提高企业成本和费用,故缺少分类处理的动力。

(三)餐饮垃圾正规渠道回收难

目前辽宁省主要城市大型餐饮单位餐饮垃圾的去向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政府统一收集,运到专门的垃圾处理场地后,与普通垃圾一同集中通过焚烧或者填埋处理;二是交由政府委托的专门负责餐饮垃圾处理的资源回收利用公司,分类后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三是被一些地下加工厂或郊区养殖厂收购,提炼地沟油后流入市场或用于养猪。据初步调查,目前,其中后两种是主要去向。以大连市为例,市内四区日产餐厨垃圾638吨,其中只有少部分实现了集中收集和处置,其余大部分流向复杂,很多被私人收购用于喂猪或提炼成“地沟油”。小型餐饮单位餐饮垃圾的去向则更为复杂,大部分混入生活垃圾,其他的部分除卖给地下加工厂以及养殖厂以外,为了方便起见,有的单位往往把餐饮垃圾扔入下水道中。

(四)垃圾处理过程资源再利用程度低

目前辽宁省主要城市在餐饮垃圾正规处理方式中存在资源再利用程度低的问题。一方面餐饮垃圾运到专门的垃圾处理机构后跟普通垃圾一样的处理,无论是焚烧或填埋都会浪费垃圾中的可回收利用资源,餐厨垃圾也是制造肥料的宝贵资源。以2008年日本的餐饮业、食品加工企业的废食用油利用状况为例,30万~35万吨废食用油中,约有20万吨被加工成饲料;4万吨被作为肥皂、涂料、油漆等工业用原料;2万吨被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约有4万吨~9万吨未加工利用被直接焚烧、填埋。另一方面,交由政府委托的专门负责餐饮垃圾的生态产业公司,分类后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但由于正规餐橱垃圾回收企业只是免费负责垃圾收运,而把餐饮垃圾交由政府统一处理,还要交纳处理费。一些“油水”大的餐馆或者学校、机关食堂被一些“黑作坊”盯住后厨,出于自身利益,他们的“油水”垃圾基本上不给回收企业而只专供“黑作坊”。在这种状况下,相关餐饮垃圾资源化企业日益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由于长期面临亏损,许多企业难以为继,因而也限制了餐饮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二、餐饮垃圾处理技术比较分析

国内外常用的餐饮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厌氧消化、热解、微生物资源循环利用、蒸干做饲料等,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如表1。

三、餐饮垃圾循环处理模式的机理

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内容的运行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减量化原则属产品加工输入端控制方法,旨在减少进入每一个生产工序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产品消费过程性控制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时间,减少一次性用品造成的浪费;再循环原则属产品加工输出端控制方法,即产品消费过程性控制方法,是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轻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构建餐厨垃圾的“源头减量—集中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闭路循环体系。餐饮垃圾的循环经济处理模式如图1。

图1 餐饮垃圾的循环经济处理模式

四、餐饮垃圾循环处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餐饮垃圾分类制度,实现源头控制

首先,政府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上应加大力度。每年年初,市政府可以将新一年的《垃圾清运时间表》以及《垃圾分类的说明》逐户投放企业。在《垃圾分类说明》中,将垃圾分成食物垃圾,纸张,金属,惰性物质,玻璃,细小杂质及其他有机物。同时,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企业环境意识。其次,建立餐饮垃圾分类标准。对于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餐厨垃圾,其含有附加价值较高的营养成分,经资源化处理后可获得较高收益,因而在餐厨垃圾回收时,按照正常企业系统的运行应向产生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原材料费用,即按餐厨垃圾收购价格回收;对于质量一般的餐厨垃圾,虽然能够进行资源化利用,但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后,经济效益不显著,只能维持企业系统的正常运转,为达到收支平衡,可采取在回收时不向产生者支付或收取任何费用;对于质量较差的餐厨垃圾,由于其直接排放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巨大,处理需要较高的技术成本,因此在回收时需要向生产者收取一定的处理费用。最后,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混合垃圾的处理费用要高出单独垃圾的2~5倍,从而促使企业自觉地将垃圾分类。

(二)正确估算餐饮垃圾产量,鼓励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实现源头减量

建立餐饮垃圾申报登记和备案制度。凡餐饮企业都要通过申报、备案制度,从而实现对餐饮垃圾的生产量的源头数据档案的建立。餐饮垃圾产量一般按经验数值估计为10Kg/100m2•d。按目前已建立的模型估计,酒店宾馆等餐饮类的餐厨垃圾与网点的营业额、座位数量等因素有关。各餐饮业网点的营业额对餐厨垃圾产量有显著影响,一般各区都有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可作为分析各餐饮企业垃圾产量基数的重要依据;食堂等供餐机构不同于餐饮网点,营业额数据难以收集,因此不宜把营业数据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但食堂和市场的餐厨垃圾,与相对固定的供餐人数有较大的相关性,且与生活垃圾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宜把生活垃圾和供餐人口数量作为食堂餐饮垃圾产量基数的估算依据。

通过建立绿色餐饮认证制度,鼓励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对于大型餐饮企业可以通过建设集中加工、采购、贮存和配送的中心厨房。对原料进行统一加工来减少浪费,在物流配送环节要避免产生包装物污染,包装应选择可降解材料。在点菜过程中应适当提醒顾客注意饮食合理、适量搭配,并能在餐后主动提醒客人打包。可以试行餐饮企业的后厨安装油水分离器,这对于后厨的环境卫生将起到非常大的改善作用,不但下水道不会经常堵塞,而且厨房内也不会因为餐饮废物淤积而产生病菌。最重要的是,油水分离器因为有锁,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餐饮企业外销餐饮废油。

(三)构建餐饮垃圾闭路循环的市场运作机制

成立一个由回收者与加工者联合的合作组织。以餐饮垃圾为核心,以股份制形式,通过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回收体系运行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集散中心与上游的回收摊主联合入股,掌握稳定的货源,当具备一定市场势力后再吸纳下游的加工再利用厂商,形成统一的利益联合体,具备高效的信息流、物质流和资金流优势,为产业发展和政府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讲,这种回收体系的组织形式可以依靠规模化促进技术进步,改善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依靠标准化保障货源稳定和产品质量,降低污染处理成本。从餐饮垃圾管理来看,通过资金机制和回收价格经济手段提供利益刺激来规范回收者行为,严格分类标准。如日本为促进废弃油脂回收工作,德岛市政府决定,每回收1公斤废弃食用油,政府将奖励12日元。回收后的废弃食用油被制成生物柴油燃料,供给市内3台垃圾回收车和2台市营公共汽车使用。总之,合作组织实现了资源再生产业由分散到统一的产业组织形式变革,为减少餐厨垃圾污染,促进垃圾源头分类,降低二次污染提供经济动力。

(四)加强餐饮垃圾循环处理的规范和监督

要推动餐饮行业采用餐饮垃圾循环处理模式,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声誉激励。这对主动实施餐饮垃圾循环处理并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利于在行业中竖立标杆,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其次,政策激励。一方面通过正向的税收减免、专项基金及补贴、信贷优惠等措施,减轻餐饮企业初期投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违法的惩处力度。提高企业违法餐饮垃圾处理相关法规的成本。但由于餐饮网点数目多,地理位置分散,执法监督成本高制约了法规条例的贯彻执行。因而有必要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的多方面的监督信息渠道。在消费者、企业员工及公众的参与下,建立对餐饮垃圾管理的信息披露和平台,多渠道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督。例如对餐饮生产企业垃圾处理定期进行考核,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通过设计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对企业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和监督;还可以建立餐饮企业信用共享网络,对垃圾处理不合格餐饮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考评,并将信息进行披露和曝光,促进企业规范经营。

[参考文献]

[1]王莉,刘应宗.城市餐厨垃圾分级回收处理模式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董传杰.餐饮垃圾饲料化处理的影响因素[J].环境卫生工程,2007(3).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范文第4篇

食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解决不好还会造成重大的社会危害,引发社会危机。近年来,我国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事故层出不穷。继“三鹿毒奶粉”、“双汇瘦肉精”等恶性事件后,地沟油事件再次把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随着城市餐饮业快速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提升,餐厨垃圾近年来正迅猛增长。由餐厨废弃物产生的“地沟油”、“垃圾猪”等食品安全问题,让居民谈之色变,直接冲击消费者消费信心,使得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此前相关处理措施不规范、处理能力不足等原因,我国的餐厨废物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已成为食品安全和城市环境的“大敌”。当前,建立科学完善的餐厨废弃物物流回收体系,促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是政府和社会急需合力解决的问题。

二、餐厨废弃物物流及管理现状

餐厨废弃物主要是指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废物,是饭店、食堂及居民生活等食用残余垃圾的总称,俗称泔水。餐厨废物的产生涉及到食物的生产、包装、存储、运输、加工、销售、冷藏、消费等各个环节。食物从种植或养殖生产基地到加工企业,通过包装、仓储、运输,最后到消费者的菜篮子,再到消费者的餐桌,尤其生鲜食物极易腐烂变质,食物的损耗不可避免,成为餐厨废物产生的重要来源。据统计,在供给人们消费的食品中约有1/4最终变成了废物。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在食物生产、流通、消费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消费阶段产生的损耗和浪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一项研究表明,最终的餐桌浪费占到浪费总额的50%左右[1]。餐厨废物主要产生于企事业单位、学校、农贸市场、超市以及餐饮服务行业,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餐厨垃圾的物流回收体系尚未建立,绝大多数城市存在着对餐厨垃圾管理无序、任意处置的问题,严重影响环境。特别是这些废弃物如不进行无害化收集、处理,危害性很大,被一些不法商贩用来生产地沟油或直接作为猪饲料生产垃圾猪,给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重大社会危害。因此,积极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餐厨废物再生利用管理理念和方法,合理回收处置餐厨垃圾并使之资源化,推动餐厨废物回收再利用的产业化已成为我国餐厨废物管理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从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看我国餐厨废弃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9月,我国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特大系列案件,摧毁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这条黑色的利益链条,首先是饲养者通过个体身份搜集泔水,简单加工成泔水油后将其出售给二手油贩子,油贩子再将泔水油运到饲料油厂。格林公司这样的非法企业转而将泔水油加工成食用油,贩卖给食用油厂,最后通过与合格油的勾兑或假冒其他品牌进入市场[2]。这起案件也充分暴露了我国餐厨废弃物管理及地沟油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回收意识淡薄,收费管理模式不现实

长期以来,餐厨废弃物被认为是无用的废物,我国居民对餐厨废物回收利用的意识不强,对其环境危害认识不足。居民生活产生的餐厨废物直接袋装丢弃在垃圾箱(桶)中,同其它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由于餐厨废物含水量高、流动性大的特点很容易将其他垃圾污染,给分拣工作带来难度。公共餐饮垃圾更是不科学地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给人民生活健康带来威胁。人们尚未普遍树立起缴纳餐厨废物处理费的观念,从产生餐厨废弃油脂的大小餐馆来说,处理餐厨垃圾是常规工作,如果把餐厨垃圾交给环卫部门,得向环卫部门交纳数额不菲的卫生www.gesep.com节能费;但是如果卖给私人回收者,每年反而会增加几千至上万元的收入[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按量收费模式在我国是不现实的,在回收收费模式上需要认真考虑。

2.回收渠道不畅,回收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收集、运输、处理体系,还没有建立统一的餐厨废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体系。由于回收途径的不通畅,多数人将其混入生活垃圾中扔掉,使得餐厨废物以非预期的方式被回收和处理,垃圾回收体系缺乏统一管理。目前从事餐厨废物回收工作的主要是城市近郊养殖户、个体商贩等,由于技术和设备的缺乏,不具有深度处理的能力,不仅严重影响市容,污染环境,还给不法商贩提供可乘之机。同时,从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大型企业,对餐厨废油的加工需求很大,但由于回收体系不健全及成本高昂而受困于原料不足,一些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为此,建立餐厨废物统一的回收体系,集中处理,刻不容缓。

3.监管不力,高效常态化监管机制缺乏

餐厨废弃物处理目前还缺乏联动的、全覆盖的可持续监管机制,涉及多个环节的地沟油犯罪往往成为监管盲区。警方侦破的这起地沟油案件中,在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餐厨垃圾处理归口于市政环卫部门,没有对餐厨垃圾违规排放的执法权;工商部门只检查票据、证照是否齐全,无法知道是不是地沟油,还为某些地沟油生产商颁发各种证照;质量问题归质监部门,而其监督基本依靠“市民投诉”。体制上的壁垒及监管不力,让政府管理部门对餐厨垃圾疏于管理,任由小商小贩拉走。建立起各部门相互配合、全面覆盖的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机制迫在眉睫。

4.标准缺失,检测体系不完善

完善食用油监测标准是杜绝地沟油流回餐桌的有效办法。目前尚未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地沟油”检验方法。食用油检测标准的不完善,使得无法及时发现利用地沟油非法炼制食用油的问题。从外观、色泽上看,用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与正常的食用油很难区分。如果只是按照现有的食用油标准,甚至会得出地沟油符合标准的荒谬结果[4]。食用油检测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则意味着市场上利用地沟油非法炼制食用油的问题将得以快速发现。

5.出口不畅,绿色产业链不完整

地沟油事实上就是废弃油脂,可以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等化工产品的原料,也可以成为有机饲料和有机肥料的主要成分,完全可以变废为宝[4]。但由于目前企业炼制的生物柴油基本上没有销路,在没有规范完善的“绿色出口”的情况下,成本极其低廉的“地沟油”在加工后岂能不流向餐桌?没有一条畅通、环保的资源化开发利用产业链,利润丰厚的地沟油收集、加工、销售等利益链条就难以打破,就无法根治地沟油流回餐桌这一顽症。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餐厨废弃物流管理体系

杜绝地沟油的关键在于建立餐厨废弃物基础回收网络,规范整合回收渠道,制定和试行餐厨废物分级回收质量标准,强制实施餐厨废物资源化产品的质量检测制度,构建一个健全的餐厨废物物流体系。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餐厨废弃物的排放处理问题,大力提升餐厨废弃物的消纳处理能力,实现短运距、密闭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1.建立全覆盖的基础回收网络体系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首先要解决餐厨垃圾“回收难”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餐厨垃圾回收体系,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才有落到实处的基础,才谈得上城市餐厨垃圾处理的机制化和可持续化。餐厨废物产生地点较为分散、无序,量大面广,使得餐厨废物物流在时间上和数量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餐厨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须采用分散回收、集中处理的基本思路,建立一套适合的餐厨废物回收处理体系。餐厨废物回收体系应包括专业的回收网点、回收中心、资源再生企业、最终无害化填埋场四个层次,分别负责对餐厨废物的收购、分拣作业以及存储、分类运输和餐厨废物的加工、处理作业。在居民区和商业区餐饮服务单位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餐厨废物回收点,专门回收该区域内包括各饮食单位、超市、菜市场以及居民生活在内的餐厨废物,餐厨废物收集容器需设置统一标识,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做到统一化管理。回收中心是与回收点配套的回收中转站,负责本辖区内回收点的管理、经营,并兼有集中存储、整理、运输的功能。回收中心对各城区内所有回收点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并与资源利用企业建立收运关系。资源再生企业是参与回收利用后的再加工企业,是保证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无害化填埋场是实现最终废物规范化处理的最终机构[1][3]。只有规范整合现行餐厨废物回收渠道,建立餐厨废物回收利用的基础回收网络,才能减少对城市环境卫生造成的威胁,保证资源再生企业有足够多的加工利用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目标。

2.构建基于第三方的物流回收模式

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由于餐厨垃圾产生的广泛性、分散性、混杂性以及生产者及产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其回收利用需要有实体网络和网点的支持,再生资源企业自身难免难以做好餐厨废弃物流,其可通过委托回购商(专业收运公司)负责回收餐厨废物,并以一定的价格从回购商处采购再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再生产品投放市场,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而从生活垃圾收运特点看,其产生、运输具有相当的稳定性、长期性,完全满足第三方物流对于需求方和供应方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求,应将第三方物流应用于生活垃圾收运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规模生产和成本优势,可以同时为多个生产厂家服务,配备更多的回收、检测机构,优化物流距离,能通过提高各环节的利用率以节省费用,降低物流成本,使企业从中获益[5],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合理化处置、最大限度资源化利用,从而提高垃圾处理效益。

3.构建社会管理合作联动机制

跨省地沟油大案的告破,也击中了该领域的监管软肋。如果相关责任部门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则多部门、多头管理的监管机制往往会造成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餐厨垃圾的管理涉及工商、环卫、技监等多个职能部门,应有效整合各部门的管理资源,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从源头控制到产业链建设,建立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对餐厨垃圾进行全过程、无缝隙监管,共同做好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工作。首先,可以由处理企业出资成立协会,原有的餐厨垃圾回收者成为协会会员,共同维护回收市场,保证餐厨垃圾进入正规处理渠道。其次,在管理和执法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一方面,通过引入生产者责任制度,要求餐饮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市容环卫部门如实申报餐厨垃圾排放量,非餐厨垃圾应与餐厨垃圾分类存放,把餐厨垃圾减量及回收处置的目标向源头延伸,使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内部成本,逐步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和回收完全化;另一方面,加大对餐厨垃圾非法处理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更高的代价,对餐厨垃圾收运实施强制措施,凡是把餐厨垃圾私自交给无资质企业处理的酒楼、饭店,可以采取罚款、责令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处罚[6]。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科学消费,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开展对餐厨垃圾处理管理的相关报道,形成保障食品安全和餐厨垃圾处理管理的良好社会环境。

4.完善各项扶持政策

餐厨垃圾回收物流体系的建立,应明确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首先,由政府出面明确正规回收企业的回收渠道,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窘境,鼓励由龙头企业收编现有的农民游击队,统一收购、统一车辆、统一服装,而由此产生的成本,则可以由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加以弥补。其次,建立餐厨垃圾处理激励机制,通过返还处置费等方式鼓励产生单位减量化,采取生活垃圾处理费转移支付等方式,调动收运单位的积极性,加强规范收运,扩大处置规模。第三,餐厨垃圾处理作为一项投入资金多而产出效益慢的产业,属于微利的资源化利用项目,政府应给予餐厨垃圾的回收再生利用企业适当补助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并进一步出台政策措施鼓励扶持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尽快形成一整套让地沟油真正“变废为宝”的通道。

5.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首先,应加快就食用油回流二次提炼行为开展检测技术攻关,完善食用油检测标准,使利用地沟油非法炼制食用油的问题得以快速发现,有效杜绝地沟油流回餐桌。其次,加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探索合理的工艺路线及管理模式,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的技术选型。建立餐厨垃圾处置技术评价机制,做好技术研发、资源化产品安全性评估等工作。鼓励和扶持餐厨废物资源化企业积极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发餐厨废物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引导餐厨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建立产业化处置、市场化运作和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体系,最终实现餐厨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治理 产业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而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是实现“两型”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持。随着科学发展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的餐厨垃圾治理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开始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未来3—5年将会进入集中发展期的严肃课题之一。

通常意义上所讲的餐厨垃圾属于居民生活垃圾的组成部分。餐厨垃圾以其所含成分及处理方法上的不同,主要区分为两部分:厨余和泔脚。厨余指的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泔脚则指的是饮食消费后的食物残余。从一般意义上讲,餐厨垃圾治理的任务遍及城乡每个有人群居住的地方。但是,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密度在不断加大,并仍处在继续增长的趋势中,这就使得餐厨垃圾治理问题在城镇显得尤为突出,所以目前餐厨垃圾治理的重点在城镇。

一、我国城镇餐厨垃圾现状及危害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人口统计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大陆总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为134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占总人口的51.27%;如果以城镇人口每人每天产生餐厨垃圾0.1kg计算,2011年末全国城镇人口每天产生餐厨垃圾6.9万吨,全年产生餐厨垃圾449万吨。若按照我国城镇化率到2020年达到60%的发展预计,届时城镇人口将达到8亿,那么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将达到8万吨,全国城镇年产生餐厨垃圾约合2920万吨。

大量产生与存在的餐厨垃圾,不仅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人居环境,极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卫生水平,而且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人与环境之间循环污染恶性链条的形成,带来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此,城镇餐厨垃圾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我国餐厨垃圾治理产业也成为应时应运之所需。

二、“十二五”期间餐厨垃圾治理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产业发展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初步形成。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了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相应的不断提高。环境、健康、卫生、食品安全等关乎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的词汇已成为当下社会流行的热词,生态文明观念也随之走进当代中国人关注发展的视野。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遵循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良性互动的状态。它虽然是一个1995年才由美国的罗依.莫里斯首次提出的年轻概念,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却并不少见,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为代表的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内容。

在一系列包括“地沟油”、“垃圾猪”等在内的食品安全事件连续曝光后,不仅社会对现代生态文明的认识从理论走到了现实,而且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也重新觉醒,于是餐厨垃圾治理的迫切性日益凸显并成为民心之所系。这表明社会范围内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与日益普及,也意味着社会范围内解决餐厨垃圾治理问题的时机已然到来,昭示着餐厨垃圾治理产业发展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初步形成。

(二)产业发展日益受到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虽然社会的普遍关注给餐厨垃圾治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但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却是有效解决问题、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自1995年中央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后,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导下,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则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十七大再次严肃指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不足,也再次重申了“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并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目标要求。上述发展战略的制定、发展理念的提出、发展目标的明确,都为餐厨垃圾治理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最为有力的宏观政策环境。

在中央对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与建设做了清晰的规划后,国务院进一步对“两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等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和方向。就餐厨垃圾治理问题的解决,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必须从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加强管理、统筹规划、培育垃圾治理产业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的要求,并且提出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三化”治理方向,而且“餐厨废弃物”也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治理要求和治理方向的明确,将促使我国的餐厨垃圾治理由单纯治理阶段进入综合治理阶段,餐厨垃圾治理产业由初级的低水平粗放式发展阶段进入以科技为主导、更加环保的高层次发展阶段。

(三)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自2005年始,餐厨垃圾治理产业发展的相关制度体系开始建立。这一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7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建设部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

2010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已被作为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独立阐述的两章。这两章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具体要求。

2011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十二五”目标和方向。《通知》中提出了到2015年所要达到的一系列具体目标要求。其中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以及全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达到50%的目标;提出了每个省(区)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要求;同时还提出了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同意北京市朝阳区等33个城市(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实施方案并确定为试点城市(区)的通知》,正式批准33个城市作为首批餐厨垃圾试点城市进行餐厨垃圾治理的探索。并且为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还印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餐厨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具体部署,安排6.3亿元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33个试点城市(区)给予支持。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建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240座,处理规模3.0万吨/日。并强调开展分类试点的城市以及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以上的城市都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这些相继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不仅使我国在餐厨垃圾综合治理领域中的目标和措施得到初步具体化,也使我国城镇餐厨垃圾治理的制度体系走向完善。到目前为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法律法规和条例,各省市相关法规也都在酝酿出台和进一步完善的进程中。

(四)产业发展的保障手段开始引入重点。

强有力的保障手段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需。在餐厨垃圾治理产业发展之初,国家同样引入了重典来保障和规范其发展。2012年2月,为确保严惩“地沟油”犯罪的实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严惩“地沟油”犯罪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从事“地沟油”犯罪活动者最高可判死刑。既体现了国家在保障食品安全、打击犯罪活动方面的决心,也彰显了以重典来维护产业发展的正常秩序、保障治理有序进行的思路。

三、“十二五”期间餐厨垃圾治理产业面对的挑战

餐厨垃圾治理产业虽然发展时机已经凸显,产业本身也始见雏形,但是却远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较为系统完善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严峻且长期的挑战。

(一)产业发展所需的文化要素尚不成熟。

餐厨垃圾治理产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持续支持。社会的参与和支持,首先体现在主动意识与自觉行为上。当前,尽管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必然性已被社会认可,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成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长期形成的传统饮食观念与习惯的影响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较欠缺等诸多原因,所以短时间内社会还难以形成推动餐厨垃圾治理产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以及相应文明行为的养成、责任意识的培育等还需假以时日。比如,当前社会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在餐厨垃圾治理问题认识上的差距;社会还未形成有利于餐厨垃圾减少和回收利用的行为链条,包括日常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等;在监督和治理的空白地带,还存在着许多缺少责任约束的不文明行为等等。

(二)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要素尚不健全。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产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当前,餐厨垃圾治理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体系仅只是雏形,距离完善还很遥远。虽然国家已相继颁布实施了一些法律法规及条例,部分省市也陆续有相关法规条令等制定颁布,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制定出台关于餐厨垃圾治理的专项法规。餐厨垃圾治理问题基本都包含在诸如对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的要求中。部分省市所制定的有关法规大多也都属于探索性和预设性的,并非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所以,目前已有的制度体系尚不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的有序发展,所以,逐步、尽快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三)产业发展所需的激励约束要素尚不具备。

社会的需求、国家的扶持,是该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产业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所以产业必须在市场运作中来加以发展与完善。因此,遵循市场规则构建产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当属必然。激励约束机制是激励与约束的相结合,以激励来调动各方积极性,以约束来强化各方的社会责任,这两者相辅相成,在产业发展中缺一不可。而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关键要解决五个问题,那就是:激励约束的主体、激励约束的对象、激励约束的方法、激励约束的方向以及激励约束的条件。目前,激励约束主体体系未构建、激励约束对象不明确、有效的激励约束方法没有建立、激励约束的方向不清晰、激励约束的条件也不充分,表明该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激励约束要素尚不具备。

(四)产业发展所需的部分生产要素尚不到位。

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着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总体不到位状态。由于资金短缺,特别是起步资金不足,国家的扶持资金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产业发展起步较为困难。技术水平也总体落后,我国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普遍采用填埋处理方法,这一方法技术含量较低,属于粗放式治理,既不适合中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和环保要求,也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由于我国未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导致垃圾成分比较复杂,所以,完全采用国外垃圾处理技术与工艺,对于我国的餐厨垃圾治理并不完全合适,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因此,现有技术工艺不足以支撑“三化”目标的实现。人才队伍也较单薄,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各层次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较为缺乏,在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上面临的压力同样很大。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曾说过:“中国社会已经到了必须向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智力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关口,这种转变最重要的保障就是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人才。”

综上所述,餐厨垃圾治理产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的形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必然的选择。就当前而言,应就诸如如何构建产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如何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如何促进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如何提升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水平等进行重点思考与解决,以此更好地推动餐厨垃圾治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垃圾收费;收缴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增加,严重威胁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的健康。因此,怎样更好的管理垃圾成为我国目前各大城市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垃圾处理所依循的制度原则及其从垃圾的分类收集、运用的处理技术到经济政策的运用进行简单的分类及总结,以便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着更好的指导意义。

一、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一)法律

我国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法律制度有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其规定了要防治包括城市垃圾在内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2005年4月1日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提出对垃圾要进行分类管理。

(二)国务院文件

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建设技术》绿皮书;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批转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主要从城市建设和改善环境的角度,对垃圾管理提出要求;2010年的《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旨在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使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得到规范。

(三)部门规章和文件

1986年颁布的《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中涉及垃圾污染及防治对策;1992年颁布的《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几点意见的通知》中涉及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具体内容;2007年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了较详细的规定;2011年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做出规定。

(四)地方法规和文件

各地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陆续颁布了一些与垃圾分类收集与垃圾收费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文件。例如,2002年6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通知》、2011年l0月南京市公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试点方案》等。

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给垃圾回收利用提出了较高要求,垃圾的分类显得特别重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即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预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2000年4月,建设部选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虽然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全面展开,但是收效甚微。而且,各地的分类标准也不一致。如2008年2月,上海市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4类收集;2010年,广州市将生活垃圾该分为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3类收集等。因垃圾分类的标准在各城市并不一致,盛装垃圾的容器上的标识也只有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字样,很难引导人们去准确分清垃圾可回收的种类,加上居民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大部分城市在垃圾分类方面还是举步维艰。

我国学者分析了垃圾分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王子彦(2008)分析目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必然带来垃圾污染、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出路是垃圾分类回收;田立娇等(2010)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垃圾的物理成分,再就是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以及地理、水文、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处理。

(一)卫生填埋处理

卫生填埋是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和导气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填埋,以及对填埋气体、渗滤液等进行治理并达标排放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是一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其处理费用低,方法较为简单,但却容易造成地下水和大气的二次污染。目前主要是施工和建设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设计和建设标准。如果能做到分区建设与填埋、雨污分流、场底防渗、填埋气体的收集并利用(发电或提纯)以及渗沥液浓缩(用填埋气燃烧提供热能)或回灌到填埋场,是非常合理及实用的垃圾处理技术。我国城市垃圾大多采用这种处理方法,但是由于占地面积大,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可利用土地的减少,填埋场地选址越来越困难,此种处理方法在我国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已受到限制。

(二)焚烧处理

垃圾焚烧处理是使可燃垃圾与氧进行燃烧反应,将可燃垃圾转换成残渣的过程,燃烧后的残渣量只有原垃圾量的5%~10%。这是垃圾减量化最好的手段,并且垃圾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被彻底杀灭,释放的热量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进行有效的利用。

但是垃圾焚烧主要适用于可燃垃圾,对于无机物含量较高、水分较高、发热量较低、需要添加辅助燃料才能燃烧的生活垃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堆肥处理

堆肥是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可控制地促进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种方式。堆肥是生化处理,是废物的一种无害化的稳定形式。从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构成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垃圾中灰渣含量显著降低,厨余类垃圾成为垃圾中最主要的成分,而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厨余类有机物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使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垃圾大都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很难实现堆肥处理。虽理论上可以通过预分选将厨余垃圾类有机物分选出来,但不仅增加了运行成本,而且也难以保证堆肥产品的质量,加上单纯的厨余类有机物水分高,需要添加骨料才适宜进行堆肥,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堆肥处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对于城市到底应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各学者观点不尽相同:姚为等(2010)结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性质、处理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认为卫生填埋应作为其重点发展方向;而王丰春(2003)认为应因地制宜。如,我国北方地区雨水较少、选址又不太困难,应考虑卫生填埋技术;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土地资源较宝贵,应考虑采用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陈晓艳等(2009)提出应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包括:可用物资的回收再利用、易腐有机物的堆肥处理、高热值不易腐烂有机物的能量利用和灰渣固化处理。虽然目前因为技术问题,利用率较低,但更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笔者认为综合利用的处理方式,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能更好的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四、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经济政策是指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价格、税收、信贷、投资、微观刺激和宏观调节等经济杠杆调整和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的生成、处置,使其最大限度地被综合利用以及处置后对环境形成最小限度影响的政策。

随着环境质量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全人类的关注点,监督者和决策者都在寻找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管理手段。陶表红(2006)总结出当前国际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常用的经济激励机制有价格配给(包括排污收费、产品税、补贴)、责任制(包括罚款、押金退换制度)和数量配给即可交易污染许可证。我国所采用的经济政策常用的是对垃圾收运处理收费制度。我国1991年开始提出要对垃圾处置实行服务收费,1993年规定生活垃圾管理费用要逐步扩展至居民,2002年明确指出要实行城市生活垃圾收费。

目前,许多城市已实行了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按照计费方式不同包括:定额收费、从量收费、水消费系数法。对于上述方式,各学者分别进行了论述和研究。陈科、梁进社(2002)以北京市为例,得出从垃圾收集到堆肥、填埋、焚烧处理的价格,作为计量收费的基础;陈海滨等(2005)提出了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水消费系数法,与收取水费挂钩,并以中山市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优缺点。但目前我国城市大都采用定额按户征收方式;部分城市采用水消费量折算系数收取。例如:中山市、昆明、厦门等。这种方式征收垃圾费可以体现“排污者付费”的原则,实施简单具有可控性。但该方式并不是直接计量收费,折算系数的确定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陈海滨(2005)认为水消费系数法的有利于解决垃圾处理收缴率低和收费成本高的矛盾。目前,我国的垃圾收费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种种不完善之处。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垃圾费与处理成本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

五、结语

目前,生活垃圾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生活垃圾排放总量以大约每年8%-10%的速度激增,因此尽快解决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更好的管理垃圾将刻不容缓。综合目前国内研究及实践,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管理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我国还没有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对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法律制度;其次,我国目前垃圾处理技术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国内学者研究垃圾处理技术的有很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实践性不强,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再次,对于垃圾收费的标准,各个地方都相应地出台了法规来规定垃圾处置的费用,但是收取的费用和处置垃圾的费用还存在很大的空缺,收取多少费用或采用其他何种经济政策可更好的弥补这个空缺,深入研究的很少。而且,各城市的收费标准不尽相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利用税收的强制性来对垃圾征收垃圾税是否可能,鲜有学者来专门研究垃圾费改革或垃圾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子彦.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8(11)

[2]田立娇,张健,宋静,张传义,袁丽梅.中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环境科技.2010(12)

[3]王丰春,田新珊,蔡广宇.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综述[J].电力环境保护.2003(3)

[4]李礼.如何处理城市中暴露垃圾之我见[J].企业导报.2009(1):109

[5]陈科,梁进社.北京市生活垃圾定价及计量收费研究[J].资源科学.2002(9)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范文第7篇

(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以西宁市为研究对象,对餐厨垃圾的周、月、年分布规律以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餐厨垃圾的动态分布,分析了形成餐厨垃圾时空分布规律的原因,为餐厨垃圾智能收运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西宁市;餐厨垃圾;时空分布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0831-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16

收稿日期:2014-11-2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25B01)

作者简介:肖艳兵(1989-),男,山东临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电话)15951464003(电子信箱)xybdixin_2012@163.com;通信作者,芮小平(1975-),男,江苏苏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电子信箱)ruixpsz@163.com。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餐饮消费需求日益旺盛。餐饮业的分布状况与诸多因素有关,如人口密度、交通状况及商业密集度等,餐厨垃圾作为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弃物,其分布状况与餐饮业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餐厨垃圾营养丰富,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处置方法不当,餐厨垃圾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潜在危险源,如影响恶劣的地沟油就是其产物之一[1-5]。

我国对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及深度利用非常重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相继颁布了关于餐厨垃圾处理的相关规定。《餐厨垃圾资源利用技术要求》为中国第一个餐厨垃圾国家标准,该标准已上报国务院,其实施将结束地沟油收运过程混乱无章的局面,并与正在计划制定中的《国家餐厨垃圾管理条例》[3]一起,构建一套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处理的政策体系。许多城市也已经制定出针对餐厨垃圾的管理办法,并纷纷探索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宁波模式及西宁模式等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4]。

城市餐厨垃圾的处理包括4个主要环节,即收集、运输、中转和处理处置,这4个环节构成城市餐厨垃圾的处理系统。根据研究,餐厨垃圾收运系统(包括收集和运输)所需费用占整个处理系统成本的75%~85%[6],如何减少垃圾的收运成本为重要课题。对餐厨废弃物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餐厨垃圾的时空分布确定收运车辆的吨位和数量,为减少餐厨垃圾回收成本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餐厨垃圾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笔者借助GIS技术,对西宁市近3年来的餐厨垃圾收运数据进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了西宁市餐厨垃圾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餐厨垃圾的智能收运提供支撑。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西宁市为青海省的省会,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下辖地区包括城东区、城中区(含城南新区)、城西区、城北区、国家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湖新区以及大通、湟中和湟源3个县。全市常住人口222.80万人,城镇化率达65.44%。同时西宁市也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移民人口100万之多,有汉、回、满、藏等34个民族,全市少数民族人口57.8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5.95%,其中回族人口36.23万人,占16.26%;藏族人口为12.26万人,占5.50%;土族5.78万人,占2.59%。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5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

由于多民族聚集,西宁的食物十分复杂,如手抓羊肉、酸奶、酿皮、狗浇尿、尕面片、酥油糌粑、甜醅等,均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西宁餐饮店的分布与城区内不同民族的分布状况有一定联系,莫家街、水井巷和大新街是西宁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街。

1.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对西宁城区的餐饮店的垃圾收运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涉及的餐饮店主要分布在西宁城东区、城中区及城西区等多个区域。数据包括收运车辆线路表、产生餐厨垃圾的餐饮店属性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每日各个车辆收运量的记录、每日所有车辆收运总量的记录、每月各车辆收运总量记录及每月所有车辆收运记录等。

2 餐厨垃圾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不同于一般的垃圾,餐厨垃圾为厨房和用餐时产生的垃圾,因而容易产生腐败变质等问题。由于宗教习俗、生活习惯及青海的气候特点,西宁餐厨垃圾每天的产生量不同,对餐厨垃圾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是餐厨垃圾智能收运的基础。

2.1 餐厨垃圾的时间分布规律

从月分布规律、周分布规律及年分布规律3个方面对西宁餐厨垃圾的时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2.1.1 月分布规律 选取2011至2013年每年的2月、5月、8月和11月4个能够代表西宁特色的典型季节月份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对当月每日餐厨垃圾收运量进行分布对比,总结餐厨垃圾月分布规律。所选的4个月考虑到了各个季节的差异,而且也包含了春节、塔尔寺灯节(元宵节)及浴佛节等一些节日的影响,旨在通过比较,更加客观地展现一个月内餐厨垃圾的分布规律。其规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2011年2月3日和2013年2月10日为农历春节,是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传统上这一天以及前后邻近的几天人们多在家团聚,餐饮营业点大多关门歇业,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内餐厨垃圾收运量极少;2011年2月16日、2012年2月5日和2013年2月23日为藏传佛教传统的“跳欠”节日,餐厨垃圾的收运量也相对较少,而随后的元宵节,餐厨垃圾的收运量也较少。5月初受到劳动节假期的影响,旅客和本地人外出就餐较多,垃圾量相应较多。由此推断餐厨垃圾的收运量在时间上的分布受各民族节日影响较大。一些内敛的节日如春节,人们外出就餐减少,餐厨垃圾的收运量也相应减少;劳动节等一些热闹的节日餐饮市场较繁荣,餐厨垃圾的收运量较多。

除受到节日影响外,各个月份餐饮店的垃圾收运量均较为平稳。此外,8月为夏秋交接之际,此时旅游由旺季转入淡季,气温由高转低对餐厨垃圾收运量也造成了影响。

2.1.2 周分布规律 西宁市的餐厨垃圾收运量除了受到节假日影响外,每周的工作日和周末也会有所不同,下面给出每周内餐厨垃圾收运量的分布。

按周对2011-2013年8至9月餐厨垃圾收运量分布进行总结(图5、图6和图7)。选择这个时间段的原因为这个时间段内的节日较少,可避免由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国庆节及回族的斋月等节日带来的影响。

排除节日的影响,可以看到大多数周的垃圾量分布有规律可循。周一垃圾收运量普遍较高,为一周内的最高点;周四产生的垃圾量普遍低于周三和周五,为小波谷;多数情况下,周日的餐厨垃圾量也较少。

2.1.3 年分布规律 通过对2011-2013年每年12个月的当月垃圾收运总量进行比较(图8),可见2月餐厨垃圾收运量最少,自2月至8月餐饮店的餐厨垃圾量平稳增加,8月至12月餐厨垃圾量整体减少,减少趋势较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①对月分布规律的研究已经表明,节日对餐厨垃圾收运量影响大。除了2012年2月不包含春节外,2011年至2013年2月份均包含春节、元宵节及“跳欠”等节日,受到这些节日尤其是春节影响,餐厨垃圾收运量极大减少。②温度对餐饮业影响巨大,2月至8月为温度上升期,外出就餐的人次增加,因而餐厨垃圾量呈上升趋势。8月至次年2月温度降低,餐厨垃圾收运量呈下降趋势。8月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当月的餐厨垃圾收运量最多,2月气温最低,加之众多节日影响,该月餐厨垃圾收运量为一年中最低,且与1月比较下降幅度较大。③西宁市为典型的旅游城市,城市的发展和餐饮业发展受到旅游业的极大影响。夏季为西宁市的旅游旺季,游客数量巨大,冬季反之。这也是造成西宁市餐厨垃圾夏季运输量大,冬季少的直接原因之一。

2.2 餐厨垃圾空间分布规律

本试验所选取的作为研究对象的餐饮店分布于西宁市城东区、城中区及城西区等多个区域,共有14辆垃圾收运车分14条大线路(大线路下又分若干小线路)进行餐厨垃圾收运,这14条大线路基本覆盖了该区域的所有道路,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全面。2011-2013年收运线路无变化。本研究选取2011-2013年6月和12月各个垃圾收运车辆的月餐厨垃圾收运量数据进行研究,从而推断出餐厨垃圾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图9和图10)。由图9和图10可知,6号线路的餐厨垃圾收运量处于较高水平,收运状况较为稳定,自2011至2013年6月和12月一直处于餐厨垃圾收运量较多的状态。由图11可知,6号线路的收运线路为昆仑路、西关大街、新宁路、海晏路、海湖路、冷湖路、西关大街。此处道路通达度较高,餐饮店分布较多,同时为居民聚集较多的区域,因此收运垃圾量多。5号线路的餐厨垃圾收运量逐渐增加,5号线路的收运线路包括五四大街、胜利路、商业巷口等,自2011年以来,这条线路的餐厨垃圾收运量有所增加,与西宁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有直接关系。胜利路和五四大街均为主要街区,道路通达度高,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这几条路的商业密集度和人口密集度增加,大量的餐饮店和住户涌入,导致这一地区的餐厨垃圾增加。

12号线路的餐厨垃圾收运量一直较少。12号线路的收运线路包括开发区、博文路、果洛路、康西二巷、共和路、北关巷、七一路、五一路、坝场路、花园北街、北小街、省医院、建国路、为民巷、滨河路、树林巷、白玉巷和藏民巷等。这条线路虽然路线长、道路多,但均为小路、偏路,人口少和道路通达度低等特点制约了这些线路的商业发展,餐饮店分布较少,因此餐厨垃圾收运量较少。

其他线路虽然不同年份对应的月份的垃圾收运量不同,但是每条线路在历年中对应月份的垃圾收运量以及不同路线之间的垃圾收运量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如4号线路的餐厨垃圾收运量一直较低,8号线路和7号线路历年均为8号线路的餐厨垃圾收运量多于7号线路。

3 结论

西宁市的餐厨垃圾收运工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时间角度分析,受到节日影响餐厨垃圾收运量增加或减少较为明显,每个月的餐厨垃圾收运量较为平稳;每年自冬季至夏季,气温回升,餐厨垃圾收运量逐步增加;自夏季至冬季,气温降低,餐厨垃圾收运量逐步减少。一年中餐厨垃圾收运高峰均在夏季,而低谷则出现在冬季。此外每周的垃圾量分布也存在一定共性,周一产生的餐厨垃圾量普遍较高,为一周内的最高点,周四普遍低于周三和周五,为小波谷,而周日为一周内产生垃圾量的最低点。从空间角度分析,居民聚集、道路通达的地区以及老城区均为餐厨垃圾收运量较多的地区;反之,人口较为分散、新兴工业区、道路通达度较低的地方,餐厨垃圾收运量低。城市主干道如昆仑路、西关大街、五四大街和胜利路上产生的餐厨垃圾最多。

参考文献:

[1] 盛金良,杨志强,朱 强.餐厨垃圾生态循环综合处置方案初探[J].上海环境科学,2009,28(6):242-245.

[2] 姜 军,颜士全,郭 旭,等.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及其处理难点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3,21(4):47-49.

[3] 吴修文,魏 奎,沙 莎,等.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1(12):49-52.

[4] 方国浩,杨海英.浅析城镇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6):60-61.

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范文第8篇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是城乡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改善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做好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原则。树立城乡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理念,全民动员、科学引导,促进垃圾源头减量,推动垃圾分类,健全收运、回收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专业化、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完善法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省每个市、县(市)建成一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达到80%以上,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县级以上城市取消临街放置的非密闭垃圾收集容器及堆放点,建立较完善的生活垃圾密闭收运网络。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县)或示范项目,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市达到50%。加快落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立较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制机制。

创新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小城镇及乡村延伸,加快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及乡村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和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导。各地要按照《省城镇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大纲》要求,2011年内完成本辖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经费列当地财政支出。编制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专家及公众意见,健全设施周边居民诉求表达机制。专项规划经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技术论证,城市政府审批后,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同时要严格控制设施周边的开发建设活动。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中要优先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建设用地供应,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应建设用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前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完善垃圾收运网络。各地要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收运网络和体系。按照分类、密闭、压缩要求,升级改造现有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设施、设备,尽快淘汰敞开式收集、中转和运输方式。重点加快区域性大中型转运设施建设,整合现有资源,扩大生活垃圾收运范围,提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探索线路优化,成本合理、高效环保的收运模式。

(三)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各地要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切实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确保有关设施建设顺利进行。要简化程序,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立项、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环节的审批速度。在建生活垃圾处理场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工。拟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要加快前期准备工作,因地制宜选择先进适用、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具备条件的城市可集成多种处理技术进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实现各种技术优势互补。

(四)加快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各地对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要对照国家规范、标准,逐项检查、整改、达标,确保2011年底前达到国家无害化标准。要优先开展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场所的生态修复工作,加快城乡结合部等卫生死角长期积存的生活垃圾清理。对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及简易填埋场,要严格按照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制定治理方案和计划,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后三年内完成封场并做好后续监管。

(五)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切实提高设施运行水平。各地要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大力推行专业化运营,强化对运营单位的考核。对运营不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罚,在全省通报,直至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准确填报《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系统》相关信息。建立污染物排放日常监测制度,按月向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卫)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建立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岗前和岗上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

(六)积极推进源头减量工作。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减少包装性废物产生,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促进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组织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有计划地改进燃料结构,推广使用城市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灰渣产生。在宾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逐步在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促进生活垃圾减量,促进源头减量。

(七)稳步开展分类试点。2011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工作,支持市、白山市、敦化市、桦甸市、通化县等试点城市(县城)先行先试。通过试点探索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途径,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试点城市(县城)要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特性、处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其他城市(县城)当前重点要稳步推进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等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处理工作,鼓励居民分开盛放和投放厨余垃圾,建立高水分有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循环利用。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

(八)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各地要整合现有废旧商品回收站点,建设规模化废电子器件及废旧家具回收、分选中心或拆分中心,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加强可降解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探索有机垃圾堆肥等先进处理技术。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统筹餐厨垃圾、园林垃圾、粪便、污泥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支持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企业示范项目建设。

(九)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科学编制《省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途径和方法。建立有效的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网络机制,创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鼓励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就地、就近充分回收和分类生态处理、综合利用。可堆肥的生活垃圾就地处置,需要送相应垃圾处理场的生活垃圾,可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加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提高机械化清扫、分类收运能力和水平。加快城市周边乡镇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建设进程,逐步建立健全小城镇及乡村生活垃圾管理机构,成立专业作业队伍,配齐人员及装备。

(十)加强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各地要加强市场准入管理,按要求严格设定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企业资金、技术、人员、业绩等准入条件,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招标投标管理。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运营单位失信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坚决将不能合格运营以及不能履行特许经营合同的企业清出市场。切实加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卫)和环境保护部门生活垃圾处理监管队伍建设。研究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督察巡视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以及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监管。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节能减排量化指标,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十一)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投入以地方为主,省政府以适当方式给予支持。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处理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已建成项目的安全运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补偿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资金不足。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实行省政府负总责、地方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省政府成立城乡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各地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监督指导。各地要把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成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目标完成情况要纳入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予以考核。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环保厅、监察厅等相关部门要对各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对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建立协调机制。在省城乡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高效、务实的协调机制,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相关情况,研究工作措施,推进项目建设,规范运营行为。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建立相应机制,上下联动,积极谋划,齐抓共管,推动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