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价值;作用

一、前言

学术界指出:人类生长的关键阶段在于学龄前。这一时期是人培养性格和学习能力,培养智商和情商的重要阶段,是人生的教育基础。如果这一时期儿童性格不够完善,精力难以集中,十分不利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因此重视儿童学前阶段的系统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社会交往以及情商建立,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二、学前教育对儿童自身的意义所在

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龄前是认知能力形成和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0-2岁时儿童的运功感觉阶段,儿童逐渐形成、发展识别事物发展顺序、维度及逻辑的能力,为之后的社会性定型、人格发展方向奠定基础。人类智力最快的阶段在10岁之前,因而学前教育决定儿童的智力发育程度。

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人格品质的养成。人格品质是人类个体素质的重要表现形式,人格、品质形成最早并且尤为关键的时期就是学龄前阶段。依据埃里克森的阶段发展学说,7岁之前是儿童形成性格、习惯、情感的关键时期,因而这一时期培养儿童诚信、友爱、交往合作以及分享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教育还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前教育注重引导、教育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注重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自理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儿童的体格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学前教育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儿童在这一时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认识到学习对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为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对家庭的意义

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基础和保障。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元素,而学龄前儿童能否健康成长是家庭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说开展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家庭和谐的基石,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尽管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欠缺专业性和针对性,因而必须由专业的学前教育机构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纠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无论是物质环境、师资条件还是人文氛围,学前教育都具有家庭教育不具备的优势。

学前教育有助于减轻家庭的教育压力。当前社会,家庭面对的经济压力和社会都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已经被打破,儿童的母亲也要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由母亲专职开展学前教育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形势。而伴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专业学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家庭教育的压力随之减轻,妇女因而得到解放,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全面体现。

学前教育还能够促进家庭的人际交往。当前学前教育机构经常性的开展亲子活动,充分调动家长带领儿童参与家庭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家庭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家庭的人际交往因而更加广阔和深入。

四、学前教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学前教育能够起到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中国学制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后续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甚至终生教育的基础时期。教育界已经认定,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为儿童开始漫长的学习生涯做好扎实的铺垫和准备,有助于儿童适应能力的形成,从而实现由学龄前到小学阶段的顺利过渡。

五、开展学前教育的措施和手段

一是注意把握学龄前儿童心理特点。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智力水平,儿童都和成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开必须充分认识、把握儿童的特征,尤其是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前教育,才能实现预设的目的。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好动好问,二是对抽象事物认知能力有限,三是模仿能力强,四是无意识行为较多。因而开展学前教育时,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注意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要有意识的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化,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二是科学开发智力。智力的发展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取决于开发和锻炼的力度和方式。我们不否认天才的存在,但是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可以通过后天科学的开发实现幼儿自我的提升,学龄前阶段是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因而幼儿教师要注重训练学龄前儿童的动作发展、语言能力,注意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大量的生活体验,提高兴趣,激感,进而培养智力。

三是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家园配合,共同引导儿童杜绝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杜绝依赖行为。要坚持科学的教育方式,选用正确的教育载体,确保学龄前儿童生活习惯的形成。

六、结束语

学龄前儿童是家庭、民族乃至国家的希望所在,在学前教育阶段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能力,有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升,因而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而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还要家庭和要学前教育机构的通力合作,要从资金、技术和人员等多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更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的影响,才能最终确保学前教育实现科学化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克勤,张晓辉.学前教育价值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

[2]庞丽娟,胡娟,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3.

[3]陈帼眉.生活知识的学习最重要[J].幼儿教育,2003.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学前教育在《纲要》第二轮征求意见中得到最多关注这一事实说明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已迫在眉睫,再放任不管的话可能会出现“学前教育已沦为社会分层器”的骇人局面。然而,教育工作的重心到底该落在哪里?或者说,教育公平①的重心应置于何处?是前伸还是巩固,抑或后延?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目前,在“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压倒一片的呼声中,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更加彰显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首先明确学前教育公平的意义何在。

一、义务教育的前伸应优先于后延

持后延论观点的学者不乏其人。有学者根据相关调研结果列举了实行12年义务教育(后延至高中)的四大理由:避免中国经济陷入“低技术陷阱”;缓解未来就业压力;为贫困家庭子女送去“知识资产”;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1]其中,义务教育后延三年对缓解就业压力和有利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这两点从表面上看无疑是极有说服力的。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国家对普通高中贫困生的教育资助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之下,义务教育后延可以使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高中阶段的教育,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村孩子。此举可以消除教育不公,体现出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另外,如果让所有的农村学生到19岁才离开学校,将延缓农村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这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增强有很大益处。还有学者从论证可行性的角度出发肯定了这一设想[2],另有学者据此认为义务教育后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完全可行。然而,在透过现象对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之后,义务教育前伸之于后延的种种优势更值得我们重视。

(一)从学前教育教育重要性的角度出发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作为一个人今后接受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是一个起点公平的问题。而对于高中教育,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把它定位于“在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3]也就是说,高中教育是一个过程公平的问题。因而从起点与过程的重要性上来讲,学前教育的发展比高中教育要重要。许多人不重视学前阶段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前教育发挥的作用往往到小学或之后才会显示出它对学习或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容易看到即显的成败效应。而布鲁姆在1964年所做的研究表明,智力差异多半在儿童进入小学时就已经存在。因此,在起点上比另外一些儿童更加平等的儿童,将可以更好地利用在教育制度内部实行的统一体制[4]。另有研究在肯定了“接受过一定程度与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相比,入学后接受能力和成绩存在一定差异”之后进一步指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及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起点公平比发展公平更为重要。

(二)从补偿教育的角度出发

在《教育法》规定的四个独立学段中,唯有学前教育还没有专门、独立的高位阶法律来保障,学前教育的职能定位、目标任务、途径等都没有法律依据,导致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缺乏保障,而学前教育的收费也成为法规的盲点。另外,不同于地方政府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远大于对学前教育的作为。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现状使得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投入力度也不大。在我国用于公共教育的经费中,只有1.3%左右被用于学前教育,而其中大部分用来扶持公办园。这些不能不说是造成今日怨声载道的“入园贵”“、入园难”问题的根源所在。很多优秀的幼儿园向有权有钱的阶层开放,而处境不利儿童,包括低收入家庭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甚至面临失学等问题。对幼儿来说,本应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却难以实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此外,早期儿童养育与教育是一项人力资本回报率很高的投资。2005年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投资时期是学前教育阶段,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也以学前教育阶段最高;学前教育时期的投资回报率,相当于此后所有年龄阶段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之和。他说:“很少有哪个公共政策能够既促进平等和社会公平,同时又能促进经济生产率的提高。投资于处于不利条件的早期儿童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政策。”[5]因此,从制定教育政策着眼,重在建立能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机会的教育制度,也就是说,不论其社会出身,人人都能够不受限制地根据机会平等的原则受到教育。因此,从补偿教育的角度出发,应该优先发展学前教育。

(三)从教育成本的角度出发

由于义务教育目前没有包括学前教育,导致一些地区上幼儿园的费用高于大学,特别是优势园高昂的赞助费(或各种巧立名目的费用)令普通家庭难以望其项背,使家长不堪重负。据调查,当前我国较好的幼儿园要花费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乃至更多。北京一般幼儿园各项费用每年近3万元,相当于北京居民家庭年平均收入的1.5倍。[6]而公立高中教育,由于物价部门的指导,每学期的学费基本在600元左右,家庭承受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小。更重要的是,由于高中阶段属于非义务教育,家长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而大多数小学将学前教育作为入学的前置性条件,家长对承受学前教育的高额负担没有选择的自由。[3]不公平不正义的现状不仅破坏现行的社会秩序,而且遗患未来。学前教育的不平等复制了社会的不平等,强化了社会的不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均衡器的作用,使得整个学前教育领域逐渐变成一个利益角斗场。当教育不公从幼儿园开始存在,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因此,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通过倾斜政策保证普通家庭,尤其是保证弱势群体有机会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恢复学前教育的补偿性和公益性,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就显得极其必要了。

二、学前教育的普及应优先于义务教育的均衡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目前大规模普九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纲要》明确指出要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长袁贵仁也表示,各地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此前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在实施义务教育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义务教育的前伸或后延,而是要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解决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和均衡发展的问题。然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最为薄弱的阶段,其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教育覆盖面来说,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而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已达到了90.8%。如此低的入园率和以下种种不公平的表现反映出我国学前教育极为不公的现状。显而易见,学前教育的普及能为更多的幼儿提供教育的机会,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一)入园机会的不平等

义务教育普及以来,所有学龄儿童都有同等的机会进入学校就读。虽然在这过程中存在着学校间不平等的问题,但学龄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受教育权得到了保证。然而,在九年义务教育正由“做到”迈向“做好”的时候,许多处境不利的学前儿童,却因其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限制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环境和机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现实社会中,家长的社会地位、职业和经济状况等均会影响幼儿的受教育机会。有研究表明,教育制度已趋向于具有“再生产”的功能,也就是说,教育制度在维护甚至加强现有的社会结构,而不是在促进因天赋能力所引起的社会流动,更不是在激励人们具有利用这种能力的动机。[7]在我国,最有“特权”的幼儿园是机关园,机关干部的子女理所当然地进入这类幼儿园接受教育。另一有“特权”的幼儿园是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单位人员子女享受的也是收费低而质量较好的学前教育。如果孩子的家长不在公办幼儿园所属的单位上班,孩子要上公办园则要缴纳大笔的赞助费。此外,许多条件好的民办幼儿园往往依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作为入园的门槛标准。因此,将目前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加快学前教育的普及进程,维护幼儿受教育的权利”上来,更能体现社会的公平。

(二)区域之间的不平等

据统计资料,通过对各地区中小学入学率差异分析,虽然我国初中、高中生的入学率差异还较大,但小学生的入学率差异逐步减小,其入学率已经基本上趋于均衡状态。[8]相比之下,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原因,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学前教育的水平差别很大,而且这种差距还在加剧。从各省市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指标就可看出这种差距:第一片9省市发达地区学前三年教育一般在80%以上。如江苏浙江两省学前三年的入园率2000年为80%,农村正推行学前两年和三年教育;第二片13省市为中等发达地区,如河北、湖北等地,学前三年教育基本上在50-70%,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在50-70%左右;第三片9省、自治区是欠发达地区,如内蒙、广西、宁夏等,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基本上只能定在35-50%,没有农村学前一年教育指标。[9]由以上数据可知,不同区域的学前儿童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为保障不同区域的幼儿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亟需目前教育工作重心的倾斜。

(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重要性;开展

儿童早期教育是父母一直关心的话题,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期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而学前教育又是促进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想推进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重视一切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广大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认可。儿童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学前教育是每个人终身教育的起点,对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初步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为儿童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从而促进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

一、学前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学前教育对于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学前教育作为我国系统学制教育的第一环节,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持续不断的影响。首先,学前教育可以让儿童掌握语文、数学等科目的一些基本知识,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舞蹈、手工等多种艺术教育,可以让儿童从小就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儿童良好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各种艺术教育,儿童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自身的兴趣所在,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艺术道路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再次,学前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学生以后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并且,儿童通过与教师以及其他儿童的交往,也可以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懂得一些社会生存的法则,从而使儿童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标准,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总之,学前教育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突出学前教育的特色

学前教育不是为小学服务的预备性教育,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出学前教育的特色。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重对儿童成长过程的记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记录下每个儿童的成长情况和性格特点,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应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其所生活的社区的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提高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另外,我们应该根据儿童、家长等的反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据此对我们的教学行为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前教育始终保持“学前性”的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随着学前教育的逐渐普及,幼儿教师在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因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表率。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注重加强与儿童的情感交流。教师应满怀爱心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蹲下来和学生交谈,从而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儿童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儿童的选择和判断的权利,把自己摆在与儿童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加强与儿童心理上的沟通,并在终身教育观的指导下,积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全身心地为儿童的健康发展而奋斗。

三、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投入体制

我们应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同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方针,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多渠道投入相结合、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是学前教育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应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学前教育领域的监管力度,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学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开创学前教育的新局面,推动学前教育的大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学前教育能对儿童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学前教育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泛,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协调儿童、家长、幼儿园等各方面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全身心地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而奋斗。作为学前教育的基层工作者,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机遇,突出学前教育的特色,创新多种教学手段,为儿童的健康茁壮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孙碧华.信息技术对幼儿园礼仪课程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

2.潘日文,侯桂兰.儿童教育心理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金日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03).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健康发展 家庭 幼儿园 共同努力

学前教育是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各种环境都会有意无意地成为积极或消极的教育信息来源,都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幼儿建立一个更加健康、和谐、平衡、开放、安全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也是人类社会的责任。

1 家园共育的意义和目的

1.1 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种促进需要家庭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主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1.3 家园共育可以提高社会整体对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的认识,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支持关系。

1.4 家园共育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情感、态度、观念、内容、方法、行为上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从而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

2 家园共育的形式

2.1 个别方式——家访、个别交谈、家庭联系本、电话、信息、网络等。

2.2 集体方式——家长会(班级、年级、全体)、家长委员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家长学校、科学育儿报告会、专题辨析会、家长开发日、活动日制度、各种宣传(宣传栏、展示栏、黑板报、陈列室)、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亲子社会实践活动等。

3 家园共育的任务

3.1 家园共育中幼儿园的主要任务。

3.1.1 积极主动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教育任务,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父母的职责,介绍一些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的科学知识和育儿经验,定期汇报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工作中与幼儿园配合一致。

3.1.2 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及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对儿童的期望、教养态度、奖励方法及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生活经验,入园前健康、智力、性格、意志等原有水平等等,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按照各个儿童的特点来进行教育。

3.1.3 家庭是幼儿园的主要合作伙伴和依靠力量。幼儿园会定期向家长汇报工作中的成绩与问题,征求改进工作的建议,定期向家长公布食谱和伙食账目,同时,请求家长积极参与园所的各项教育活动。

3.2 家园共育中家长的主要任务。

3.2.1 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父母的职责。现代家庭主要有六各方面的基本功能:①性生活和生育子女;②共同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功能;③闲暇时间的娱乐享受功能;④家务互助、情感互慰的合作生活功能;⑤教育、抚养子女及其他年幼家庭成员的功能;⑥赡养失去劳动能力的父母或其他同住的年老家庭成员的功能。

3.2.2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怎样的教育对儿童是正确的?就是培养幼儿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为他们将来提高素质提供所需要的个性和能力,其本质就是提升及组合儿童以后有能力吸取及活用知识的学习能力,点亮孩子的智慧明灯。

3.2.3 树立终生学习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并不是天生的老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家长需要“终生学习”,不断“继续社会化”,与孩子共同成长。

3.2.4 和教师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平等关系。家长和教师在儿童教育方面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都要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只有二者的真正合作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3.2.5 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

3.2.6 为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

儿童的心是一块洁净的土地,种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种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种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种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幼儿教育事业关乎人类的繁衍、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未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等.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2

2 封莉容等.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幼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随着新时期社会的而不断发展,幼儿学前教育从局部至整体,从高龄至低龄进行转变,对于幼师的专业要求日益严格。为此,需要加强幼儿教育改革。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教学课堂的研究,深化教学内容,使得教?W效果得以改善。幼儿是新时代的人才,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人类社会的繁衍与延续,因此需要注重幼儿的培养和教育,而学前教育可以为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或者是提升全面素养奠定基础。

2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在此发展阶段,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更高,尤其是幼儿学前奇偶阿姨。人才培养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一代从幼儿阶段就是开始注重幼儿学前教育工作的实施,并且将其作为学习教育的重点。幼儿阶段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以及接受度较高,且孩子的性格容易被塑造[1],因此幼儿学前教育在整体教育中至关重要。

3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幼儿学前教育定位不合理

很多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幼儿园教学主要是陪孩子玩耍,但是在玩耍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技能知识以及智力的开发。同时,没有合理设置学前教育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注重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单一方向的灌输,不注重品德教育,这种不科学的教育目标的确立使得幼儿学前教育忽略了幼儿个性化特征、道德、情感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学前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2]。很多幼儿教育机构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开设了蒙氏数学课以及利益教育课程等,并且专门定制编写了相关的学具、课本,造成教育费用过高,与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不相符。

3.2家庭和幼儿园教育脱节

幼儿时期孩子对于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但是理解能力欠缺,且不能判别是非。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主体,也是主要的教育环境。但是因为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较为滞后,和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出入,双方的沟通和交流也十分匮乏,造成孩子在接受教育时会产生迷茫和不安,也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成果,幼儿学前教育的功效无法发挥。

3.3幼儿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很多幼儿园一个班级只要一名教学老师,承担的责任较多,且不能定期参加培训活动,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十分落后,最终造成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相对较差。例如,部分老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准确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对于幼儿学习活动的认知也不深入,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遵循幼儿的教育规律,使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在课堂上也容易疲劳或者是情绪低落,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很多教学机构选用的教师都是初高中毕业生,没有经过专业的岗前培训,也没有教师资格证,不能胜任幼儿教育工作。

4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4.1科学定位学前教育内容

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需要在注重“三化”教育,即民主化、环境化和个性化。民主化就是基于幼儿发言权,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相关规定。这样孩子可以自觉遵守课堂规律,并且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对于表现优异的孩子可以基于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鼓励其他孩子参与讨论。环境化教育就是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连续性学习,并且提高自我监督的能力。

4.2幼儿园和家庭紧密合作

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关系紧密。家长的教育理念需要和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或者是组织家庭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家长与教师的联系,向家长宣传正确且先进的教育理念[3]。在幼儿回归家庭时,家长可以就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避免幼儿接收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幼儿产生困惑。

4.3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

需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而幼儿学前教育机构在选择教师人才时就需要选择业务能力和思想等整体素质较高的人才。另外需对在职教职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从师德建设入手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师培训体系。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必要性 可能性

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我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义务教育的延伸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2009年3月,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关于义务教育的延长问题,拟将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问题一提出便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义务教育前延,即向前延长三年,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另一种是义务教育后延,即向后延长,包括高中三年。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我认为实行学前义务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实施学前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迫在眉睫

我国是人口大国,0―6岁的婴幼儿多达1.3亿,占世界同龄儿童数量的1/5。通过早期教育开发这些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还比较落后,发展水平也低于其他教育阶段,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广大人民对学前教育资源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1.思想方面重视不够。

我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忽视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对幼儿启蒙教育的作用了解甚少,很多家庭甚至不将孩子送入幼儿教育机构,认为有人看着孩子就可以。另外,不少人对学前教育机构不够了解,认为学前教育机构仅仅是照顾孩子,忽视了其真正的教育作用,影响了儿童的发展。

2.经费不足。

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经费不足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据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教授介绍,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只占到公共教育经费的1.3%左右,而国际平均水平要占到3.8%,有些国家占到了11%,泰国甚至占到了16.4%。①幼儿教育事业开支没有在我们国家的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另外,中央财政对各类教育都有专项经费,惟独幼儿教育没有。由于经费和办学成本等问题,学前教育机构资源紧张,设施落后,缺乏一些培养儿童特长、启发儿童思维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另外财力不足也影响了儿童的餐饮质量,影响了儿童的发育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公办幼儿教育机构资源紧张,一些家长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花高昂的费用让孩子进入好的幼儿园,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无形中剥夺了他们的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3.师资不足,师资质量不高,教师待遇较低。

首先,学前教育机构里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较少,特别是在一些民办的教育机构,教师仅仅起到看孩子的作用,而启蒙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其次,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使得学前教育机构很难留住教师,幼师资源紧张,幼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更换频繁,儿童很不适应。教师是幼儿生长环境中的“重要他人”,教师是如此状态,幼儿学习的环境如何便可想而知了。

4.立法不全。

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法规没有很好落实,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甚至有法不依,缺乏监管。我国在幼儿教育的立法方面一直缺乏独立性,至今没有一部法律能完整、明确地界定和规范幼儿教育。

(二)学前期的重要性和学前教育的关键作用决定了必须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将学前教育纳入我国义务教育体系,是由学前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所决定的。《纪念中国幼儿教育百年学术论文集》中有这样的观点:“‘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水准的一个标志!”

1.学前期是人脑和认知等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时期。联合国儿基会提供的资料表明:三岁左右儿童的脑重为成人的2/3,7岁时已基本接近成人,人脑细胞的70%-80%是3岁前形成的。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人才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学前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人的早期生长阶段进行科学的、卓有成效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着长期、持久的影响。每个人的潜在智能开发遵循一条递减的规律。

2.学前期是人的社会、情绪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人们常说:“三岁定八十。”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周围环境和人影响着婴幼儿,使其形成对人、事、物最基本的情感和态度,完成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阶段。学前期也是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等重要的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这些品质的形成将会受到影响。

3.学前教育对于婴幼儿个体和整个教育事业都有重大意义,对家庭和社会的价值也是很明显的。学前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学前教育的不足和缺乏,严重影响终身教育的顺利进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与家庭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帕里学前教育方案”的效益分析发现:对学前教育进行投资,其收益是投资的3.5倍。从投资效益来讲,幼儿教育阶段的投入与产出比高于任何一个学段。

二、实施学前义务教育的可能性

(一)我国的经济状况为实施学前义务教育提供了经济基础

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实施学前义务教育的财力。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如果将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比如5%,那么学前义务教育是可以实现的。近些年我国出现了将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的呼声,但研究表明,后延成本大于前延。首先,师资培养成本大,高中教师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并且科目较多,所要求的师资力量大,对教师的学历、经验都有要求。其次,高中阶段所需的基础设施比学前教育阶段的成本高,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操场、餐厅、学生公寓等。因此,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高中阶段实施义务教育,成本过高,政府负担重。

(二)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实施学前义务教育的社会条件

近几年,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三大问题之一,学前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学前义务教育,一定会受到社会的支持。实施学前义务教育,可以解决适龄儿童的入园问题,会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对那些处于经费短缺状态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来说,更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对于那些处境尴尬的幼师来说,可以解决他们的编制问题和工资问题,同时为社会上大量的等待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因此,实施学前义务教育是合乎国情、顺乎民意的。

(三)国内外实施学前义务教育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我国于1986年4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同年7月1日施行,标志我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积累了丰富的义务教育的经验。并且,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广州已经开始试行学前义务教育,为我国进一步推广实施学前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另外,一些已经实施学前义务教育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实施学前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立法,增加投入,改善幼师的待遇,将学前教育纳入我国义务教育体系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是,实施学前义务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展过程,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实施。总之,实施学前义务教育有利于我国幼儿身心发展,也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注释:

①(来自中国宁波网http: //jypx. cnnb. com. cn/system /2009/04/10/006062948. Shtm,l 2009-04-10/2009-04-20).

参考文献:

[1]谢鸿光.“反哺”要抓住重点:农村中小学教育[J].调研世界,2005,(4):3-21.

[2]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纪念中国幼教百年学术论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万迪人.现代幼儿教师素养新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政府责任;学前教育;公益性

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公共利益性,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为所辖领域提供教育方面的服务与产品,供人们共同使用。学前教育是以公益行为根本的公共产品,学前教育所追求的公益性是教育公平价值。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智力开发以及人格的培养、性格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前教育的开展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探讨开展学前教育的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儿童是国家明日的栋梁,开展学前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一生的认知能力都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学前这一阶段是人的认知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一个时期。学前期的儿童各项学习潜力都很大,但是如果不及时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其潜能,这些优势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良好的学前教育,依据感性经验为儿童创造一个丰富的、多彩的发展空间,这样有利于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使儿童的辨识能力、语言能力等认知不断地得到全面的、合理的锻炼,引导他们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实践中,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认知的层面,这样也可以使儿童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为日后踏入社会,与人接触、交流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大都埋下了伏笔。

二、基于政府责任,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学前教育机构156万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2万余所,民办幼儿园约834万所,集体办园和企事业单位办园约27万所,但是,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仍然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成为了一项社会广泛关注的“难题”。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对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开展学前教育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1利用政府职责,制定发展规划

在社会实际背景中,作为处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与核心,政府的力量是社会其他介质所不能替代的。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存在着大量不公平现象,究其原因,是制度与教育政策的缺失。所以,必须协调发展学前教育,公平对待,若教育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只会更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与教育失衡。基于此现象,政府必须树立教育发展理念,对正义、公平的教育价值予以强化。

首先,对学前教育经费基本标准予以确定,同时逐县核实财力,以当做确定分担责任的主要依据;其次,以地方与省市为主导运转,对县乡教育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也就是说,地方与省必须根据省标准对公用经费资金进行共同分担;再次,以县为主,做好学校建设、设施投入以及日常维修等教育服务工作,进一步调动城乡教育积极性。对于财力比较困难的贫困地区,政府需要为其分担责任,由上级财政为贫困地区安排所需资金,防止发生配套资金越多,财政越困难的现象。对于财力充足的地区,政府可鼓励该地在对中央教育投入规定予以落实的基础上,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同时,要破解城乡学前教育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将农村义务学前教育和城市学前教育当成一个整体,实现和谐、统筹发展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所以,一定要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约,通过系统思维,以整体谋划的方式,促进城乡教育共同融合与促进,达到城乡义务教育优势互补,最终提升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对各级政府职责予以明确划分。省政府必须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各级政府职责予以明确划分,使市级政府、乡镇政府和省级政府义务教育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以减轻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统筹压力,实现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的全面匹配。另外,实际解决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失衡问题。一方面,必须逐步将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破解掉,构建以“社保证明”和“纳税证明”为主要依据的现代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有担当,将义务教育责任承担起来,将民办简易学校与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归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范畴,以实现统筹管理。

2政府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合理配置资源

办好学前教育不仅关系着亿万儿童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以及民族的未来。鉴于此种原因,政府应当大力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财政扶植力度,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幼儿园有能力购买相关设备,如多媒体、电脑以及娱乐设备等,从而满足广大幼儿对教育的需求。同时,通过捐款办学,合理收费等措施,来增加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为学前教育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要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首要任务就是完成教育资源的公平,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体现出对学前教育权利、机会等的尊重。我国的学前教育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的,所以在经营的过程中国家和政府需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财政投入,并保证学前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将学前教育经费归结到地方财政上,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资源、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资源扩大,提供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原因之一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前教育进行约束,进而导致出现不公平的问题,所以当前随着学前教育在社会中受到关注,需要尽快将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让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有法律作为支持,帮助学前教育有序发展。农村、乡镇地区的发展远不及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可以采取一定的弱势补偿措施,将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进行改善,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到学前教育中,政府需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鼓励并支持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

3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办学导向

以公平为价值取向,保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在学前教育阶段各级政府教育职能都要体现“公平、高效”的原则,坚持正确的办学导向。同时,努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对教师水平进行改善。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更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政府要加大力度,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设的有学前教育专业,为学前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队伍,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改革中还会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所以,需要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校不断研究更加有效的义务教育统筹发展方法,进一步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还体现在学前教育上。利用政府职责来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政府部门要制定并完善学前教育的相关制度,加强教育部门的职能,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得以更好地开展,为国家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1农村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学前教育经济条件相对匮乏,影响教育质量

近几年来,虽然农村学前教育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水平仍然滞后许多。由于一些村镇的经济水平仍然处于偏低状态,产生的结果往往很恶劣,不仅影响学前儿童接受教育,同时导致投向学前教育的经费不断降低,也就是说,政府没有把更多的钱投到改善学前教育中来,从而影响数目庞大的少年儿童无法在适龄阶段接受良好的教育。

1.2教师队伍学历普遍偏低,素质良莠不齐

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工作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素质良莠不齐。大部分教师是高中学历,好一点的读到中专,大专和本科毕业的教师少之又少。低学历会拉低教师的教学水平,降低师资队伍的力量。拥有高学历的人才普遍喜欢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而农村幼儿园普遍是民办的,待遇水平跟不上,教师也不是很受尊重,再加上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导致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跟不上,老师们难以投入全部身心到工作中,渐渐地就会在工作态度上发生偏差,人员流动率越来越高。这样一来,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高学历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即使偶尔有高学历人才愿意去农村幼儿园工作,相比城市幼儿园较高的待遇水平,时间长了,心理会渐渐产生不平衡的感觉想去更好的城市寻找自身价值。教师频繁流动,对少儿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往往是孩子刚刚熟悉一任老师,老师可能就离开工作岗位,少儿会缺乏安全感,从而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据相关统计,农村幼儿教师学历以高中和中专为主,占教师总数的55%,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占的比例大概在33%左右,初中以下学历的教师比例占10%左右,大部分教师和园长没有任职资格,也没有相应的渠道取得任职资格。这组数据清晰地说明一个情况,那就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也没有畅通的渠道鼓励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从有报道说,东北某省在“十五”期间就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了教师教育工程之中,可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农村幼儿教师未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原因比较明了,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者和管理者往往重硬件轻软件,并不重视对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不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上,同时,由于资金实在有限,往往是一个老师带几个班级,每天都要从事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为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最后一点很关键,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大部分农村幼儿园都是民办性质,没有编制,幼儿教师没有安全感,换老师的现象太频繁,往往去年还在职,没干几个月就迅速离职。

1.3外界对农村幼儿园关注不够

政府职责缺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当前学前教育事业面对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几方面:(1)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专门的制度体系,现有的学前教育制度大多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和层面上制定的,却十分缺乏针对一些细节问题的微观体系,所以很多政策和制度无法得到具体落实,其次,农村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太过有限,在正常情况下,学前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应该让广大少年儿童受益,然而,我们国家在公共教育经费方面的支出十分不均衡,仅有百分之一点多投入在教育方面,而且主要倾向于城市和城镇教育,能够为农村学前教育和农村教育教学提供的经费非常少,所以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如履薄冰,举步艰难。最后,整个社会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不够,稍显冷漠;我们必须承认,整个社会缺少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度,农村教育往往被漠视。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偶尔见诸报端和网络的一些恶性事件会引起社会的关注之外,人们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关注往往不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会变得浮躁,已经不会去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观察一个领域,即使有恶性事件发生,人们往往关注一时,没用几天,就会少人问津,任其自生自灭。政府职责不够到位再加上整个社会的冷漠,自然会让农村的学前教育环境雪上加霜。

2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措施与建议

接下来,根据上述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几方面实际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学前教育总结出一些办法和措施来应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2.1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是保证农村学前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

笔者认为,坚定不移地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是保证农村学前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这么多年来,我国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步伐十分清晰,那就是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有益的方式方法加入,同时,借助各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力量来推动学前教育办学的脚步,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但是,这种良好的政策和办学方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却没有得到开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首先,相比较城市而言,农村本身就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投资相对有限,企事业单位的数量和社会团体的数量确实有限,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农村地区的居民并不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有限,无法负担起孩子受教育的费用。所以,我们坚持政府对农村教育的主导作用,不仅要加大力度宣传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投资的力度,建设更多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为广大适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投标的方式鼓励私企在农村积极办学,奖励是整个企业凡是跟经营相关的业务均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给予这些私人企业家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并且在媒体上大力宣传,定期推出这些企业的相关报道,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办学,给予孩子们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和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2.2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育水平

针对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偏低的现象,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一个普查,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做一个清楚的摸底;然后,打开农村幼儿教师接受高学历教育的通道,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高等师范院校接触,去学习和进修,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有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心愿,如果全国师范类的高等学府能够打开大门,给农村幼儿教师一个更宽容的机会,相信会有许多的幼教愿意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充电,获得更高的学历。笔者认为,幼儿教师队伍的强化,是保证少年儿童获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基础。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学前教育的队伍中来,如通过提高现有工资,加大福利投入,为人才解决住房问题等手段实现目标。幼儿教师流动性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工资偏低,不受重视,工作中找不到价值感,笔者觉得,主流媒体应该加大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宣传力度,定期在媒体上准备版面宣传农村教师的先进事迹,使得每一位教师的付出被社会认同,并且在推出报道的同时可以开展评选优秀教师的活动,使大家更有积极性。

2.3争取更多的外界关注,强化农村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笔者觉得,这点需要志愿者付出更多。在大学里,很多同学都愿意成为一名志愿者,大家可以在空暇的时间里对农村儿童的家庭展开走访并且积极宣传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更多的村民认识到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阶段中不可错过的一步。同时,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媒体负起更多的责任。对于媒体上刊发的农村学前教育中出现的恶性事故,笔者认为媒体应该跟踪到底,并且积极与政府部门取得沟通,不能让孩子受更多的伤害。同时,对于事件的结果也应该积极关注,不能不了了之,一定报道事件的结果,惩恶扬善,呼唤人们心中的正能量,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到农村学前教育这个领域。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热点,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差、资金不足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在学前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步伐,因此,我们应该从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出发,从点滴改变,呼吁整个社会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的领域,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作者:吕东梅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耿海英.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特色发展问题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