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设计;服装设计

继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 我们进入了经济生活发展的又一个阶段——体验经济。在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 体验设计应运而生,并广泛地渗透到各个设计领域。 服装作为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主体文化,毫不例外地受其影响并发生着改变。

1 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形式,类似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是产生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顺应社会需求及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什么是体验呢? 《现代汉语词典》里面,体验的定义是这样的: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这一概念是指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的意识中产生的美好的感觉。但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体验”(experience)通常被看成是服务的一部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象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

“体验经济”最早可追溯到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 1970 年发表的《未来的冲击》一书。在托夫勒看来,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制造经济、服务经济等浪潮以后,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 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更高层次,是以创造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获得利润的。

2 关于体验式服装设计

所谓体验式服装设计就是通过突出品牌风格、主题,创造出品牌体验的服装设计。体验在这里是服装设计师同顾客进行全面交流的纽带。在体验服装设计中,不但注重顾客的理性需求,而且更强调其作为一个“人”的感性要求。它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对顾客从“人”的角度去考虑,突出了顾客感性价值的重要性,它试图带给顾客更生动的产品,为其创造更完善的体验;二是注重利用体验创造服装品牌与顾客的情感联系,充分考虑顾客的个体生活方式及其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在诸如感知、感觉、思维、行动等多方面触动顾客的感受,引发顾客对品牌行为上的投入,最终激发顾客对品牌的忠诚;三是考虑顾客的消费情境,将设计紧紧地与顾客的生活方式相连,从顾客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为顾客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

2.1 主动感受和满足顾客现存的理性与感性需求。

这里的关键词有:现实性、主动感受、满足需求。

也就是说体验式服装设计是在现实性主动体验消费者需求的层面上开展设计理念和设计行为的。例如:服装设计师通过对现代人使用手机现实情况的分析,寻找出服装设计的创新点,专门在服装上设计了放置手机的小袋,并选用防辐射材料的纺织品,上方还有一个孔,可以让耳机线穿过,深得服装消费者的欢迎。这些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体验需求,而设计出来的服装产品调动了消费者理性与感性并对服用后的效果产生联想,由此打动了消费者。

主动体验,快速对客观现实做出反应,赢得了商机,点拨了消费者的意识、理解、态度,最终转化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质上,体验式服装设计就是服装快速反应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2 创造人的需求与需求感受。

实际上,这是体验式服装设计的深层次或高级表现形式。它是将现实性的需求体验上升到更高层次,服装设计挖掘和满足的是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审视,可以说它是一种“超体验”,超越现实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体验设计。创造出的需求具有超前性和引导性,应该说属于服装快速反应的高级形态。例如:体育运动的风起云涌,使得健康休闲生活成为现代大多数人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休闲运动类服饰的广为流行。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不能被动地顺应其潮流,而是要主动出击,了解、研究、体验服装受众的生活方式、感性要求,努力使设计更能体现对消费者的呵护,给他们带来舒适和愉悦。创造需求是建立在了解、体验(可能是虚拟式的体验)之上的,创造出的需求是潜在的和超前的,而这种潜在和超前正体现了服装快速反应的实质。

3 体验式服装设计创造服装的流行

体验式服装设计的基础是对所定位的消费群体的现实和潜在需求的寻找和挖掘。由于它反应的是消费者的心理、情感等诸方面的倾向,因此,它是创造服装流行的有效途径。应该说,体验式服装设计并不是新的产物,它在世界服装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是之前人们没有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研究和认识。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迪奥洞察并体验到了到了潜伏在广大妇女内心深处期盼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他率先站了出来,将所超前体验到的妇女们的愿望转化为对潜在需求的创造,推出了“新外观”服饰,创造并引领了服饰的流行。

4 结束语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体验”开始发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整个设计领域,形成了“体验经济”、“体验文化”与“体验设计”。 体验设计融入服装领域就出现了体验式服装设计。 在人们的需求已经发生巨变的今天,常规意义上的服装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消费欲望, 相反提升服装的无形价值,通过服装设计带给消费者美妙的享受和愉悦已成为新一轮服装设计和品牌竞争的焦点。作为设计师的我们要做到真正理解设计,理解顾客,适当吸收国外先进的服装设计思路和方法才是提升我们服装设计水平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服装设计教学

服装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集政治、文学、自然、数学、历史、地理、美学、心理学、人文学、商品学、市场营销学、美术史和服装史、材料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一体。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只有根据学校师资、生源素质、设备现状加强学生的文化和艺术素养教育,正确定位,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服装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服装设计专业技术人才。

一、更新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传统理念

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提炼出理论知识中的精华部分来进行课堂教学,为服装的设计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且审美能力和对人文艺术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对于服装设计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掌握好线条的弧度,图案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等技巧,对美进行恰如其分的阐释。同时,教师应该开放传统的课堂,让学生了解那些设计非常成功的品牌中蕴含的品牌文化和创作理念,汲取精华为自己今后的设计创作积累素材。在深入市场的过程中,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进行具体的作品设计时能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 摘 要:服装设计教育从起步到发展,已风雨几十载。服装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中国服装企业从简单的产品经营向复合品牌转型,这使得服装产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给服装设计专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服装设计教学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与时俱进的、富有创新思维的作品。

二、立足学生就业,确定服装设计教学总体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服装企业从事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经营管理等技术岗位上工作的高素质中、初级专门人才。学生中90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除了流水操作工以外,还兼有服装打板、服装裁剪、样衣制作、CAD制板、款式设计、放码、跟单、质检、服装产品生产流水线的组织与技术管理、服装产品推广渠道管理等工作岗位。这些岗位虽不要求从业者有扎实的服装美术设计功底,但也要求具备一定的服装审美能力,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绘画表现基本技能。基于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能力要求,结合学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会把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服装美术设计理论知识和线描服装效果图的绘画表现技能,熟练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的绘画表现和电脑绘制款式图的综合能力,确定为设计课教学的总体目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服装设计教育改革的保障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从学校到学校的从业经历,使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教学与企业工作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如果教师不了解企业岗位的工作要求与质量标准,在教学中就很难将实训要求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学生在初入职场时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将影响企业对教育质量的评价。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院校要加大力度从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专家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对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的构建出谋划策。其二,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的常态化,促使教师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中职院校应从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上进行整体规划,从制度上规定教师每年到企业顶岗锻炼时间,承接企业横向课题数。量化的指标要求敦促教师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开展广泛介作,在服务企业的同时将技术和经验及时带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其三,加强教师对外教学研讨和教学交流。教学研讨和教学交流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校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一,通过交流与研讨,能使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四、款式造型与结构的一体化教学

服装设计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强化服装款式造型设计与结构对应变化的训练,掌握服装设计的主体核心。

1.以此为目的,从教学方面上讲,如在款式图的绘画教学时,同步进行的是男女裤子、男女衬衣的结构和缝制工艺的教学,款式图的绘画表现教学重点就放在男女裤子、男女衬衣的表F上。在表现款式图时,对款式的结构、比例,以及省道、分割线和门襟扣子的位置的确定,缝制工艺特征的表现,都要体现裤子、衬衣的结构制图、缝制工艺的要求。设计理论课的教学实训的课题也要注意结合同步进行的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设计综合实训模块更应将服装设计、制板、工艺、融为一体。教学内容的交叉整合,极大地克服了设计课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从教师方面来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款式造型设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服装工艺技术水平。这并不等于说设计教师必须要把服装做得如何精致,但起码的缝制工艺要有所了解掌握,尤其是对服装结构的设计、分析,要有很强的能力。不仅常规服装的结构、裁制要懂,还要能运用服装结构原理,随意变化出新的结构形式。做到能以绘画表现款式、造型,以款式造型来设计结构,再以结构验证款式造型的合理性。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款式造型与结构变化的能力。

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中职服装设计教师,应首先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训练,加强修养,强化技能,亲自参与社会调查,亲自去服装企业轮训,体验生产一线与教学一线的差异,以便于从中汲取经验,服务课堂教学,教育主管部门和中职学校应根据职教发展的需要,为广大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便利、创造机会,我们相信,中国的职业教育必将成为国家工业发展、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3篇

对于消费者而言,服装不仅仅具有对身体的保护功能,同时也具有社会功能。服装的社会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达社会信息,如社会地位、职业、道德与宗教连结、婚姻状态、以及性暗示等;二是表达个人爱好及审美倾向。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服装的社会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般而言,服装的社会功能所占的比重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正比。不同的消费者要传达的社会信息和表达的审美倾向是不同的,而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要传达的社会信息和表达的审美倾向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消费者期望不断地有新的服装产品来满足其差异化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为此,服装企业需要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在众多服装产品中,新颖的款式、不同的色彩组合和饰品的不同搭配等服装设计的创新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重要亮点,也是服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任何一种创新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投入,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创新出符合消费者审美要求的服装产品,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投入。如何使得这种创新投入得到合理的利益回报,是每个服装设计创新者要面临的问题。在这个“山寨”成风的产业里,服装设计创新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呢?我们将深入行业内部进行探寻。

高成本维护

在服装市场发展初期,服装设计创新企业为了保护其创新利益,通常在其产品未获得交易合同之前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只有获得授权许可的生产企业才能复制其创新产品。对于未经授权许可而复制其创新产品的模仿者,服装设计创新企业则会通过司法途径对其行为进行限制。

用高成本维护服装设计创新利益的做法是服装设计创新者保护其利益的一种基本做法,在不同服装市场发展时期都存在,只是它的使用范围大小不同而已。服装设计创新者是否使用这种方法取决于它的使用成本,以及使用这种方法的成本收益比。前几年,汉派服饰公司的新品会上,为了防止其新款产品被抄袭,派了大量的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严禁客户偷拍。2006年的中国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服装及用品博览会上,上海某知名童装展厅里展示的只是些缺乏新意的童装,而真正的新款力作都藏在与展厅一江之隔的生产企业样品间里,只有确认对方真的有订货意向后,才会让客户观看其雪藏的珍品。

为了防止创新产品被仿造,影响到其利益,服装创新企业会申请产品外观设计专利,通过法律手段对未经授权的复制行为进行限制。2006年杭派服装品牌江南布衣,就状告过女装品牌山水人家抄袭,并获得法院的支持。不过由于对服装设计的抄袭界定比较困难,除非是完全照抄原版作品,否则很难被法院认定为抄袭;另一方面,申请专利时间周期比较长,运用法律武器时也需要一定的成本,而服装款式的流行周期很短,对于服装企业来说,除非特别重要的产品,否则申请服装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的意义不大。因此,很少服装企业会对服装设计创新申请专利保护。

降低创新成本

正是因为限制仿造者未经许可对服装创新产品复制的成本很高,许多的服装企业采取另外一种思路来保护它的创新利益:降低服装设计创新的成本。降低服装设计创新的成本一方面可以降低整个服装产品的成本,使回收成本变得比较容易,另一方面也压缩了仿造者的利润空间。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便是西班牙快速时尚品牌ZARA(飒拉)。

ZARA是西班牙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2005年第一次登上Interbrand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2006年,ZARA的品牌价值达42.35亿美元,在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上的排名已经仅次于Adidas(阿迪达斯)。ZARA没有顶级的设计师,只有近400名平均岁数只有25岁的设计师团队。聘请这些没有成名的年轻的设计的人力成本很低,这400名年轻设计师的人力成本可能还没有一两名世界著名设计师的人力成本高。这些年轻的设计师们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观看服装秀,从世界上上万件原创作品中提取适合自己品牌风格的时尚元素,然后设计出新的产品。作为中低端服装设计创新产品,一款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只要将设计师、市场专家和生产经理等相关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进行一个短时间的交流讨论,大家达成共识之后,新产品就可以进入生产环节,并最终流入销售终端。与其他服装企业服装产品生产流程相比,ZARA少了很多的商务环节,因此其商务成本很低。正是因为这种服装设计创新的低成本,ZARA的款式更新速度很快,一年推出的中低端产品超过12000款,平均一天推出30多款,每周补货上架两次,每隔三周就能对专卖店的服装进行全面性的汰旧换新。正是这种廉价、快速的快餐式的创新设计方式,使得它能快速地回收服装设计创新成本并获得额外收益,从而不惧仿造者的竞争,等对方模仿的产品出现之后,对于ZARA来说,该设计已经“过时”了。

提高仿造成本

服装设计三要素中包括款式、色彩和材料。这三者的有序结合才能创造出美的原创作品,为了保护服装设计创新不被模仿,进而使服装产品的创新利益不受到损失,一些服装企业在设计服装产品时会采用专门的面料或者专门的制作工艺,未经授权许可的仿造者没有专门的面料或制作工艺就无法模仿其款式,即使模仿了也不能达到原创产品的效果。

著名的奢侈品品牌阿玛尼的衣服之所以昂贵,除了阿玛尼的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售后服务外,还有精细的做工、上乘的面料,最重要的是,其产品的面料有的是特有的。阿玛尼通常会和意大利著名的高等级面料生产商签订合同或者协议,指定某种面料专供阿玛尼,不能向其他品牌出售,阿玛尼服装中一种带莱卡的面料便是其中的一种。阿玛尼通过这种方式加大了其服装产品的仿造难度,增强了阿玛尼服装产品的独特性,进而保证了阿玛尼服装产品设计创新的利益。其他的奢侈品服装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保护服装设计创新的利益,如:Prada包具和服装所用的特殊尼龙面料、LV包具所用的印花真皮,都是他们品牌各自专属的面料,别的品牌采购不到。最近我国最大的纺织服装企业雅戈尔集团推出了一款免烫衬衫,这款衬衫所用的面料为雅戈尔集团的专利产品,这款面料对外限制供应,因此其他的竞争者没有办法生产类似功能的衬衫。

控制销售渠道

一些具有很高知名度并拥有稳定的消费客户群体的服装企业,为了维护其产品创新的利益,会实行正品专卖制度。通过控制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消费者确信,只有通过指定的销售渠道才能购买到正品。由于指定渠道的不可复制性,就可以避

免模仿者对其产品市场构成利益威胁。即使仿造者可以完全复制出原企业的产品,因为不是从指定渠道销售,不能替代正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这类服装品牌企业他们往往可以放弃对服装设计创新的保护,任由模仿,而通过品牌和其代表的文化符号来获得客户的认同。

在这个方面,国际顶尖的奢侈品品牌LV(路易威登)做的比较成功,为了维护其品牌形象,防止侵权产品对其收益的冲击,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多年来,从不通过批发零售形式寻找商或者在其他商场设立专柜,而是一直将其直接开设的专卖店作为LV产品的唯一销售渠道。尽管市场上有不计其数的印有LV标志的手袋和衣服,也有相当多的“山寨”货模仿得非常逼真,而价格只有正品的十分之一,但是LV的忠实消费者都明白,只有到指定的专卖店才能买到正品的LV产品。LV正是通过控制销售渠道的方式将真假路易威登产品的消费者区分开来,让正品LV产品的消费者付高额费用,模仿的LV产品的存在不但不会对正品LV产品的销售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反而会扩大LV的知名度并为它积累潜在的客户。

订单生产

服装企业创新产品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并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创新产品出来之后,如果能确保其产品能直接到达目标消费群体手中,那么这一创新的利益诉求便很自然地得以实现。通过订单生产来保护服装设计创新的利益的方式广泛存在于职业装、团体服装市场领域和高级定制服市场。比如服装企业为某个企业集团设计工作服,为学校设计校服,或者为军队设计军装,为社会名流量身定制高级定制服等。对于大多数职业装和团体服装的生产企业来说,获得客户的订单是最主要的,它是创新利益能够实现的根本保障,其他的如提高产品的品质,提高设计能力和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客户订单一样都是手段。获得订单之后,其他模仿者对其创新产品的模仿不会对他的实质利益造成影响,甚至会增强创新者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样对于高级定制服装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当年香港明星李嘉欣大婚时最抢眼的价值500万的婚纱,在她穿出之后仅几天之隔,市场上便出现那款婚纱的仿制品,标价为888元。而那位婚纱的原创者之所以能容忍廉价仿制品的出现,主要的原因是该设计师已经从他的客户明星李嘉欣那里获得了他应得的创新利益。

建立创新声誉

对于一些刚出名的服装企业或者设计师来说,设计出一件或者一系列的创新服装产品往往并不期望它能给自己带来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是通过现在的服装设计的创新建立创新声誉,而这种声誉能为服装设计创新者带来远期的交易合同。纵观国际国内知名的设计师,无不是通过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产品,积累声誉以获得市场和社会的认可,从一个无名小辈变成著名的设计大师,并获得应有的物质利益回报的。

2006年9月,由中国商务部主办,杉杉、庄吉、耶莉娅等企业参加的米兰时装周――中国服装品牌联合活动中,中国的服装企业将其最新的服装设计展示在世界面前,很多的国际知名品牌对中国服装企业的设计风格、理念进行模仿,并将中国元素加入到其产品中去,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LV2007年春夏时装会上的一款“红白蓝”系列手袋,其设计酷似中国火车站常见的5元钱一个的“蛇皮袋”。

中国的服装企业亮相四大国际时装周的作用是,将中国元素带进了国际时尚圈,让中国元素得到国际服装品牌的认可和使用,使其成为国际时尚的一部分,为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此后,中国服装品牌的设计创新也成了国际时尚的创新,中国服装民族品牌就变成了国际的高端品牌,这样中国的服装产品出去了,价格就上来了,服装设计创新的利益就更有保障了。现在,参加各地的国际时装周,展示企业最新的创新产品,成为各大品牌服装企业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获得产品订单的重要形式。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3D打印技术;服装设计;技术创新;应用优势;优化策略

3D打印技术是2D打印切片逐层黏合的三维产品制造技术,通过采用工业印刷技术,能够避免人工誊抄的错误问题,还能够提高信息传输时效性与准确性。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传统的设计技术局限性逐渐暴露,被称为可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开端的3D打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服装设计模式。通过采用3D打印技术,使得服装设计方法得以全面创新,相比于传统的设计方法而言,3D打印技术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全面推动服装设计创新。

13D打印技术简要分析

3D打印技术是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一项快速成型技术,对于部分具有黏合性的材料,利用2D打印方法对基础三维物体,相比于二维打印技术使得空间维度增加。

1.13D打印技术的基本概念

3D打印技术应用在服装设计领域中,能够使得服装设计构思与最终成型实现一致,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够利用数字控制的方式完成,且所有形状与结构都能过每一层的逐层变化界面与前一层自动连接制造三维形态。现阶段,3D打印技术主要包括挤压技术、线装技术、粒末技术、粉末层喷头技术、层压技术以及光聚合技术等多种形式,挤压技术主要是利用对具有热塑性材料进行逐层挤压的方式进行打印;线装技术通常可以在合金中进行应用;粒末技术主要应用在技术、陶瓷等粉末打印中;粉末层喷头技术也就是石膏打印技术,只在石膏材料中应用;层压技术的打印材料对象较多,包括金属膜、纸张以及塑料薄膜等;光聚合技术的打印材料主要为硬化树脂,利用对光的控制逐层硬化液态材料,使其能够成型。利用3D打印技术对产品进行生产,需要对产品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处理,之后通过分层技术将模型进行切片处理,每一片路径打印后都需要进行黏合[1]。

1.2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在2010年前后,荷兰某时装设计师开始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服装设计中,在其作品中展现出了3D打印技术的良好造型能力,极高的精度无法通过传统工艺实现,从而使得具有极强立体感的服装开始出现。尽管服装无法达到具有立体建筑感的立体主义设计效果,但是所设计的固装产品质地较硬,难以实现正常的穿脱,只是作为展示性展品在模特身上进行组装,拆卸后则成为零件状态;在2015年的时装周中,某设计师采用3D打印技术,应用了柔软的质感,在贴合人体曲线的基础上,展现出了3D打印技术的效果,所设计的服装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同时具有实用性。3D打印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从无法正常穿脱的硬质服装逐渐发展到可以穿脱的柔性服装,3D打印技术采用的设备、方式以及材料等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图1。我国3D打印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当前较为领先的为龙尼科技打印的3D服装,可以打印硬质与柔性两种不同材料,所以我国3D打印服装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整体发展速度较快[2]。

1.33D打印服装材料分析

现阶段,3D打印技术在服装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以FDM、SLS以及SLA三种工艺为主,FDM是指将塑胶材料进行加热熔化后,利用机器挤压到固定位置凝固成型;SLS技术是指将粉末材料加热后,利用高效激光进行烧结打印处理,使其能够成型;SLA技术是指通过紫外光对液态材料进行扫描处理,每一次扫描都会形成一层较薄的切片,从而完成三维模型构建。不同技术对应的材料具有一定差异,比如PLA材料的打印温度在195~210℃范围内,具有不易变形、立体感较强以及完成度较高的优势,但是柔韧性较差,且质感较为僵硬;ABS材料的打印温度在230~250℃范围内,具有不易变形、立体感强的优势,但是柔韧性较差,质感较为僵硬,且不适合家用;TPE材料的打印温度在220~320℃范围内,具有不易变形、质感柔软以及韧性较好的优势,但是造价较高,且当前接受度较低;未来8000树脂材料的打印温度在210~230℃范围内,具有时效性较好、立体感较强以及完成度较高的优势,但是质感较为僵硬,且容易出现破碎问题;塑料粉末材料的打印温度在180~200℃范围内,具有利用率高以及不需要支构等优势,但是产品结构较为疏松,且存在一定的有毒粉尘[3]。

2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服装设计中,首先需要完成服装设计方案的图纸绘制,对服装的外形、尺寸以及弧度等数据进行初步设计;之后需要在三维软件中构建服装产品的立体模型,模型设计需要考虑到服装的支撑力、最优厚度以及产品最终效果,支撑力是服装产品能够成型的决定性因素,最优厚度是保证服装设计效果以及打印技术应用效果的基础,产品效果对于三维图纸的设计方案具有指导性作用;之后需要将服装产品进行打印处理,不同产品对于打印设备以及材料的要求不同,为了确保服装3D打印整体效果,需要做好服装产品、打印设备以及打印材料的统一化处理;最后,需要对服装产品进行优化处理,主要是修复3D打印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型问题,并构建实际服装产品与三维设计方案数据库,为后续的服装打印生产提供基础。

2.1确定3D打印设备与材料

服装构件的3D打印材料、3D打印设备分别采用未来8000树脂与3D激光固化打印设备;打印材料为液体状态,聚合固化条件设计为350nm波长的紫外光,打印精度能够达到100um。未来8000树脂材料具有打印成本较低、精度较高、时效性良好以及装配性良好等优势,打印后产品表面较为光滑,打印可以利用丝印技术、电镀技术以及喷漆技术等方式进行处理;未来8000树脂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为45℃,抗拉伸强度为46MPa,弯曲强度为66MPa,吸水率为0.5%;所采用3D打印设备能够打印的尺寸较大,且精度能够满足需求。

2.2零件成型处理

在服装3D打印技术应用过程中,其基本流程为:(1)对服装产品的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处理。(2)采用分层技术进行切片,每片路径数据经过扫描后,能够精确地控制在激光器与升降台的工作模式,在激光器紫外线光大道固化套件后,利用计算机数控方式照射液态未来8000树脂材料表面,使其能够固化为一层切片,之后升降台会下降到第二层切片的位置中,按照该顺序规划构成每层切片,实现与上一层的黏合,在服装产品打印完成后,从液体中整体拉出。(3)最后需要做好后期的优化处理,在服装产品全部打印完成后,用砂纸对其进行细化处理,使得服装产品的各个立面更加光滑,保证其良好的光泽度。

2.3服装制作采用

3D打印技术处理的服装,其构件质地较硬,无法与人体实现良好的贴合,需要与传统面料进行结合,在保证服装产品科技感的基础上,提升3D打印服装穿着舒适度。在本次设计中,服装采用的面料特点与花纹,能够与3D打印材料、纹样保持一致;采用双层螺纹织物方式,具有良好的弹性,不仅能够与人体实现良好的贴合,同时具有充分的韧性,使得3D打印服装不会出现变形问题;采用花纹设计感较好,底色和镂空的3D打印衣片融合,立体造型能够透出底布的特点[4]。

3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问题与发展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明确,3D打印技术已经在服装设计领域取得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3D打印技术的应用实践经验缺乏,与传统设计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3D打印技术的优势难以无法全面发挥。

3.13D打印技术应用局限性分析

首先,发展3D打印服装打印技术受到成本的限制,较高的成本使得3D打印服装难以顺利浸入市场,尽管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在不同质感、不同材料的服装设计中应用,但是3D打印服装的市场价格依然较高,使得3D打印服装难以进入群众的生活,无法成为主流服饰。其次,3D打印服装设计师与模型建造师难以对服装产品达到一致意见,所以要求3D打印服装设计人员能够熟练地应用3D打印技术以及相关建模技术,3D打印服装的设计对于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当前大部分设计师都无法熟练应用3D设计软件,需要较高的学习成本与时间,从而导致3D打印技术难以在服装设计领域中普及,虽然3D打印设备可以实现家用,设计师能够按照自身的想法完成服装设计,但是通常设计师无法自主建模,从而导致3D打印技术的推广难度较高。最后,3D打印服装与传统服饰的制作方式不同,3D打印技术的三维扫描方式能够对高精度产品进行复制与打印,还能够没有误差地对服装进行打印,从而会导致服装设计版权受到侵害,在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着一定局限性问题,容易引起知识产权纠纷问题[5]。

3.2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创新策略

虽然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具有众多的优势,但是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问题,为了能够推动我国服装设计领域创新发展,需要明确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发展性,具体包括如下几项优化措施:(1)3D打印服装产品价格会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而降低,从而逐渐被群众接受与认可,在基础生产设施与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针对3D打印服装领域的投资会不断提升,从而形成3D打印服装产业模式,3D打印服装的生产成本自然就会降低,所以需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并加强对投资的吸引,使得3D打印服装的生产成本能够得到均摊,进而降低与优化3D打印服装市场价格,使其达到群众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是促进3D打印服装行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具有广阔市场消费空间的基础上,能够推动3D打印服装产业发展。(2)在3D打印技术日益成熟的形势下,3D打印服装的虚拟试衣技术更加人性化,通过虚拟试穿技术能够实现3D打印服装的网络化定制,符合当前服装行业网络化发展的趋势,通过虚拟机器人模型,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虚拟试穿服务,从而能够按照消费者的自身需求,对3D打印服装的细节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升3D打印服装市场竞争力,还能够降低传统服装领域中模型、仓储等环节的成本支出,进一步降低3D打印服装的生产成本,能够按照消费者的身体特征,对3D打印服装的具体细节进行优化,拉近3D打印服装设计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还能够提升沟通交流效率,使得3D打印服装的建模处理等难度不断降低,所以需要加强对虚拟试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6]。(3)需要做好3D打印服装产品的产权保护工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保证3D打印服装产品设计知识产权能够得到保护,从而能够激发设计人员积极性,在3D打印服装领域形成以创新为推动力的发展模式,避免3D打印服装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在法律以及法规方面不断进行完善,确保3D打印服装领域健康发展,避免抄袭、侵权等问题发生,引导3D打印服装行业不断向前发展,需要相关部门以及管理人员做好基础性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内涵与应用现状,并结合具体实例对3D打印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当前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应用存在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服装设计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帮助作用,不断提高3D打印技术应用水平,推动设计理念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思懿.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评《3D服装设计与应用》[J].印染助剂,2020,37(005):1.

[2]薛博文.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产业,2020,000(13):2.

[3]王斯佳,唐红玉,鲍伟,等.3D打印技术应用于服装设计的研究现状[J].纺织科技进展,2020,36(006):4.

[4]严洁如,黄玉冰.3D打印技术对服装设计范式的改变与重构[J].美与时代:创意(上),2021.12(10):4.

[5]陈常娟.3D打印技术在纺织服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纺织科技,2020,48(008):5.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5篇

文化荔湾 载誉启航

作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荔湾不仅以其孕育的广绣文化技艺闻名于世,而且也深具悠久雄厚的服装商贸基础,从清代唯一的外贸通商口岸十三行到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从站前路服装批发市场集群到中山八路童装专业市场集群乃至日前开业的广州世贸服装城,荔湾承历史之流变,领风潮之更迭,正全面开启传统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新篇章。而在现代服装产业体系中,荔湾目前更凝聚了众多知名服装品牌及设计师力量,如有“中国男装品牌黄埔军校”之称的广州美国银行中心,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得主李小燕的工作室所落户的海角红楼,以及聚集唯品会、梦芭莎等众多著名服装电商企业的电子商务园区等标志性集群。而自去年8月份由荔湾区委、区政府主办的“霓裳广绣”从米兰载誉归来后,荔湾的时尚影响力更再次掀起了传统文化技艺与现代服饰融合设计的新热潮。

转型升级 设计引领

首届服装设计文化节在传承荔湾深厚悠久的文化传统与商贸基础上,以加快服装设计人才培育、转变商圈经营方式、推动电子商务应用为核心,以节庆活动促进市场繁荣、拉动消费需求为手段,进一步引领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引导服装产业向服装设计、品牌的潮流基地与生产服务外包基地发展,全力打造服装设计总部之都,为荔湾服装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新风貌。

据悉,本届广东(荔湾)服装设计文化节的主会场设在广州世贸服装城,而海角红楼、流花站前服装商圈、上下九步行街服装商圈、十三行地区服装商圈,中山八黄沙大道童装商圈等也同时成为活动分会场并同步开展系列活动。

在广东(荔湾)服装设计文化节开幕典礼暨广州世贸服装城开业典礼上,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首先高度肯定了广东(荔湾)服装设计文化节对于推动未来服装行业转型升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他指出,当前广东服装行业整体面临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考验,如何以创意为核心,提高产品价值的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将是未来服装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荔湾服装设计文化节正是打造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平台。作为省级行业协会,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荔湾区的合作,办好设计文化节,共同搭建促进品牌培育、设计创新、商贸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荔湾区作为服装电商品牌、设计人才孵化基地重要作用,促进服装产业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开幕式上还同时颁发了“2013荔湾区优质服装品牌”、“2013荔湾区优秀服装设计人才”、“ 2013荔湾服装设计推动奖”、“2013荔湾区服装电商示范企业”以及“2013荔湾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品牌孵化基地”等各大评选奖项。此外,本届文化节活动期间还将陆续举办2013荔湾区优质服装品牌联合秀、服装欢乐采购节活动、荔枝湾西关时裳文化活动以及2013广东(荔湾)服装设计艺术沙龙等系列精彩活动。

时尚荔湾 亮点纷呈

在本届广东(荔湾)服装设计文化节上,主办方始终致力于以更具前瞻性与开阔性的时尚视角,集跨界融合与文化体验于一身的多元活动,立体化、全景式、多层次地挖掘、呈现荔湾时尚产业的品牌影响力与文化生命力,并以服装行业的设计创新与文化发展为战略出发点,构筑广东时尚新坐标与新平台,让传统文化、服装设计、艺术概念与潮流生活等现代时尚元素交织共融,深化推动时尚荔湾的文化价值与平台辐射效应,全面打造设计总部之都的新形象、新未来。

据了解,2013荔湾区优质服装品牌联合秀首先于10月10日在广州世贸服装城盛装上演,莱克斯顿、梦芭莎、今生宝贝、力果、YY、宾宝、永安美景等7大品牌携手演绎时尚新品风潮,并联合发挥优质品牌龙头引领作用,进一步呈现优质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与设计创新水平。此外,10月12日在海角红楼举办的2013广东(荔湾)服装设计艺术沙龙也邀请了众多省内服装设计名师及广绣大师等专业人士,分别从不同的艺术角度,就传统文化技艺与服装设计融合、服装设计文化表达等热门话题进行对话与交流,并进一步传播广绣技艺,传递荔湾服饰文化底蕴,引领服装设计新潮流。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6篇

一、服装设计教学与市场相结合的必要性

1.达到教学目的的需要

服装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对穿着的需要,跟绘画和雕塑等纯艺术行业不同,服装设计专业必须与市场相结合,所以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应该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设计师。正是由于服装设计专业这个特殊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将设计原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的现实意义。

2.适应服装市场竞争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化程度逐渐增加,服装市场亦是如此。因此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比较注重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采用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就遵照企业员工的工作模式,使设计的服装有一定的市场应用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快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企业的需求。

3.提高服装实践教学质量的需求

服装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制作出受人们欢迎的服装,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学生能力强,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不仅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能够提高学校的声誉,因此必须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与市场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和质量。

二、服装设计教学与市场相结合的方法

1.合理设置课程教授顺序

职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服装教学的质量,就要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的教授顺序。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服装的立体剪裁,然后再安排一些平面结构设计的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对服装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学习起来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服装设计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和服装企业没有建立起相互之间的联系,学生毕业后不能够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服装设计教学质量的好坏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因此学校必须建立跟企业之间的联系,才能够使服装设计教学打破课程教育的限制,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并且能够更好地了解服装市场的需求,培养自己对市场的把握甚至调控能力,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3.让双师型教师担任教学任务

很多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就担任课程的教学工作,没有经历过服装设计工作实践,基本没有任何实践经验。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要求非常强,如果让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一个实践性较强学科的教学任务,达到的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市场意识,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尽可能让双师型教师担任相应的教学任务。

4.教学内容改革

职校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目前职校大部分的专业都开展了学生就业职业规划,服装设计专业亦是如此。服装设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在以后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各不相同,例如男装和女装在设计时其结构和外观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专业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相结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追求服装设计的商品性,注重设计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追求设计能够转换为产品的价值,并且将其作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培养的一个目标。

服装设计在服装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目的的服装教学改革正在不断进行。为了使服装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顺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强跟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 “以环境为本” 服装设计专业教育 未来发展

论文摘要: 本文从当下社会中的热点时事问题着手,结合我国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对服装设计教育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要求和改善方式,以便使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服装产业链的延伸得到快速提升,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路线,使得学校培养出的大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缺乏与市场之间的密切关联性,设计师在走向社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在传统教学上,老师和学生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是对于学习艺术类专业出身的部分高校老师,在走上教学岗位后,依然不关注时事,不关注社会和环境的真实需求,以及热点问题对于服装设计教学方式的影响。

一、“以环境为本”的社会发展方向

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开始,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深深烙上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影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切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目的,甚至不惜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一切“以人为本”的模式向前发展。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河流污染、臭氧漏洞、动、植物种类减少等破坏自然的现象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为了人类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应该首先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改变,从“以人为本”的理念转换到“以环境为本”的基本思想上。中国古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如果我的环境家园不复存在,生活又将从何谈起,社会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同样作为为人们现实生活服务的服装设计专业,从高校的教学环节上,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思想意识。伴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年会的召开,世界各地频发火山地震,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等诸多时事问题和突发状况的呈现,“以环境为本”的理念重新被社会所认可。

二、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环节中,主要是侧重于老师的理论讲述,课堂上老师讲完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后,给学生留一些形式感很强的作业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这样学生对于服装设计形式和内容的了解就只是个皮毛,根本不能很深入地了解所学的服装设计,在毕业后自己的工作将是什么样的,更不清楚设计对于社会、对于人类本身的真实意义,一连串的问号漂浮在学生的心中。因为,学生不了解设计与环境,与现实生活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而只是盯着老师所讲的课本理论知识,缺乏与现实世界联系的真实性,使得“理想的学习模式”与现实生活需求严重脱节,这无形中就使得刚毕业的学生在开始工作的时候很难融入到现实的生活、工作中,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现实社会、自然环境对于设计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所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关注现实社会中的时化,并及时对相关信息做相应的了解与分析,在社会变化和进步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服装设计相关的课程体系,使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服装设计专业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时尚的行业,瞬息万变,我们就更加应该关注时事的变迁。

三、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专业新思路的探索

服装设计是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的,同时也是为社会、环境服务的,人类对于资源的利用形式和利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最初阶段,基于现代环境中所凸显出来的种种矛盾及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中部分课程设置不能紧跟时代步伐的问题。在此,我提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1.构建新形势下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体系中以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美学、服装史论、结构工艺、面料、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作为辅助,缺乏对于社会时事与服装设计、市场环境等关系的分析类课程。为了更好地弥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与社会实际设计工作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满足企业、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使服装设计更好地为环境的发展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未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应将社会时事动态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固有课程体系相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服装设计形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今天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上,我们更加应该加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

2.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老师习惯于自我陶醉在个人的讲述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很少,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此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改进和交流的机会,不仅是简单地讲讲课、布置作业,让学生交上后老师评个分数就完了,而且应该让每个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能讲出来自己所要传达的含义,给予每个学生再次修改、提升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学生的作品效果会与其本人的想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作品制作效果不理想的同学再进行修改,每个人都记录下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直到每个学生都能做出一套满意的作品为止。如此进行反复的修改后,学生不仅可以制作出一套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可以增强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信心和主动性。而不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一堆的作业,学生忙得一塌糊涂,最后效果一般,老师也只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作业,导致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3.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不能再像古时候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而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首先是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的,设计师如果不关注社会时化,又将如何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产品呢?2009年12月份举世闻名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年会召开,中国著名服装品牌——左岸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洪金山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服装企业代表、服装设计师代表出席了此次年会。从哥本哈根回来后,他就开始着手“计算”下一季的服装,这种“计算”非常独特,他要从面料的源头开始算起,看看他设计的每件衣服的碳排放量究竟是多少,提出了“量碳裁衣”的设计概念。在此之前,洪金山先生在2007年就曾携手保护国际(CI),组织了“拯救地球”主题活动;接着又主推“纸质夹克”环保服饰;再到2008年倡导的“环保自行车”活动等。所以,每个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要更多关注时事动态,了解社会需求,关注科技的发展,更好地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真实需求去设计作品。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是为服装设计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4.完善相关的教学设施

虽然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像理工科的学生那样,需要整天闷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整理繁杂的数据,但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实验形式。我建议:在以后的服装设计教学体系中可以设置几门实验性质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为相关的课程提供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的画几幅服装画就结束了课程的学习。例如:服装面料的再造,传统的手工印染、扎染、刺绣、手工艺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多的开阔视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这就要求高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顺利开展新形式下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设备及师资力量的调整等。

5.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改变考核方式

我在数十年的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想法与自己所做的作品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归结起来,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动手的时间太短,老师和学生之间一直都处在一种“空对空”的状态上。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考核的环节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很多专业课程在考核上都可以实行理论考试和实践作品相互结合的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做出来的成本是多少,用到的材料是多少,对与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有几分,使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学会评估。

四、结语

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式,紧跟时代的步伐,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也应该有所调整,尤其是在当下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下(臭氧漏洞、土地沙化、森林减少、气候变暖、地震、火山频发等)。作为未来的服装设计师,作为为未来培育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高校单位,更多关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的需求,无疑是服装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同时也要为保护自然环境作出自己贡献,为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杨开忠.一般持续发展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

[2]康幕谊.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环境[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3]邹平.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修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服装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服装 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 市场需要

国际全球化的深入,使我国服装企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同时也面临广阔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对于服装教育工作者而言,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掌握知识,开拓思想,为培养服装设计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大实训基地建设,调整课程,使服装教育向产业转化,进行教学改革,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使培养的学生真正快速适应市场,从而确保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这一需要。利用信息社会提供的种种便利,在学校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加大实训力度,以全新的方位,建立适合高职服装专业的实习基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服装设计特色专业已迫在眉节。该专业,其实质就是市场化的设计,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而这正是大多服装学院的缺口、市场的急需。我们在服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1.专业定位

1.1 重新审视服装专业的发展现状。服装专业是高等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重点专业之一,也是培养大量服装生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分析我院服装专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80年代成长阶段、90年代初辉煌阶段和前几年的退缩危机阶段三个时期。1986年我校开办了内蒙古第一个服装专业。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兴起,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专业规模随之发展壮大;90年代成为辉煌时期,班级扩大到6个,可近几年来,服装专业的招生越来越“尴尬”,办学规模也在缩小,2003年已缩减到1个班,只招到19名学生,2012年只招3个班级。考察其它兄弟学院的服装专业,其发展的历程基本与我校相同。因此,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已经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因此,服装专业如何面对现实,进行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今高等职业学院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学院自开办服装设计专业以来,本着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致力于吸纳和培养“双师型”专业师资人才。经过近30年的努力,基本建立了一支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实习基地。

1.2 现有实习、实训条件。目前,该专业正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大胆探索模块式、项目引领型教学新模式;同时,与相关企业签定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按照企业需要开展面向企业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校企合作中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聘请了部分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企业或社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并就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等问题献计献策,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现有的实习、实训情况是:服装设计专业有3个服装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4个,其中一个用于服装CAD教学,素描,摄影实验室1个、展厅1个。其承担了服装设计专业的有关专业课和职业能力课与职业能力体验课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实验室设备比较先进,管理用具及实验用品配置齐全,能满足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室管理规范,专业职责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及教学管理文件齐全。实验、实训课的指导教师均由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2004年12月服装实验室通过了自治区高校实验室合格评估。随着学院新校区的落成,艺术系服装实验室将有1200M2的实训、实验室建成,届时,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

2.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2.1 实训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现场、真实职业环境,适应行业、技术最新发展。以服装设计师、打版师、工艺制作师、生产主管、服装跟单、市场营销、产品展示等职业岗位能力建设为目标,培养从事服装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在总体设计上要突出开放性,集教学、培训、科研、产品研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服务本校为主体,同时与周边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共享,向社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开发等。探索有效运行机制,在服装设计专业的职业教育中发挥示范作用和骨干作用。

2.2 实训基地建设具体目标。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在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10万基础上,拟建成系列化实验实训室。具体分解为以下 5 个中心:

——完善服装工程基础实验实训室,配置现代化教学设施和相应软件,引入企业化运行机制,建成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教师研发工作中心”。

——设置面料室和资料室,建成“服装设计信息中心” 。

——更新服装计算机软件系统,建成“服装设计 CAD 中心”。

——改造服装生产线,建成集裁剪打板、缝制工艺、整烫和质量检验一体化“生产实训中心” 。

——增加配套性设施功能,建成“服装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

3.服装设计实训基地项目的功能

3.1 承担实训(实践)教学工作。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紧密跟踪行业的高新技术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制定适时的实践实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突出服装职业岗位群和服装技术领域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培养具有专长、敬业、勤奋、合作、开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2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充分利用学院良好的实训设施条件和师资条件,在全院学生范围内及社会下岗转岗、企业在职职工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鼓励学生在校获取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如开展“服装设计定制工”、“服装 CAD ”、各种电脑应用软件等的培训与鉴定。

3.3 开展校内外专业课题研究。利用实训基地提供的良好条件和平台,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课题的研发推广工作。

3.4 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资源共享。学院服装工程实训基地基本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主要有: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打板室、形体训练室、服装 CAD 室、画室、摄影室、立体裁剪室、服装表演工作室。利用上述实验实训条件,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企业提品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产品展示、宣传等项目的服务,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校企双赢;充分提高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今后还将扩大为周边地区及兄弟院校提供实训基地服务的范围。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切实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

3.5 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服饰产品研发 利用实训基地提供的良好条件和平台,利用实训基地在社会上带来的窗口效应,鼓励教师多方面与企业沟通合作,建立横向联系,合作开发有关服装的新款式、新工艺、新技术等,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行业、服务于地方经济。

服饰表演、策划、产品推介 利用学院服装设计与展示专业的优势和实训基地的条件,为推动内蒙古服装行业的品牌效应,可承担时装表演与策划、企业服饰品牌的宣传与推广、企业产品的订货会、各类服装服饰博览会或相关行业(如汽车展销会模特)等宣传及有关服饰商业活动。

订单式培养及岗前培训 结合我区服装行业特点及产业集群,可根据企业和地方需求,开展各种岗前培训和专门技术培训,如操作工培训、各类纸样打板培训、服装设计培训、生产管理培训等等。

4.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的机制

4.1 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4.1.1 成立实训基地管理中心,实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实训基地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由主管教学院领导分管、系部全面负责统筹基地的建设和实训教学安排,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系部进行日常教学管理。系部除正副主任外,还配备有实验室主任专门负责资产管理、日常管理及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等。

4.1.2 建章立制,使实训教学、仪器物资、安全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学院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低消耗,实行使用登记,耗材项目管理,维护、保养工作责任制;为了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规定使用大型、贵重设备、特种设备的实训教师,必须取得相关设备的上岗操作资格;只要有学生在实训活动,就必须有实训教师或管理人员在场指导。

4.1.3 多渠道筹措资金。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多种渠道积极筹措经费,保证财政拨款专项建设经费,同时调动各方力量,借助知名企业、校友会、兄弟院校、国际合作组织等保障实训基地正常运行。

4.1.4 “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是采取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二是从社会上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三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考察调研,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四是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初步成效,使更多人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考评员证书。

4.1.5 实训教学文件建设。实验实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制定及不断总结完善;实训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为配合实训基地建设,组织教师编写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使它们合乎高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职业核心技能的相关要求;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把国内外最新知识和最新技术充分体现到教材和新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尽快适应市场需求;做好实训资料的整理归档,如学生实习实训报告的存档。

4.1.6 职业道德和就业教育。为使学生在实训中能够受到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实训实行严格的八小时工作制和上下班制度,要求学生做到工作环境一尘不染,工作态度一丝不苟;不仅注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而且有意识地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同时在实训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4.2 基地资源共享措施

4.2.1 利用基地资源,与自治区劳动厅保持联系,共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心。

4.2.2 利用学院的地理优势,除为兄弟院校提供实训教学服务外,不断扩大为周边地区和相关院校提供实训教学服务的领域。

4.2.3 利用基地资源,为带动呼和浩特服装产业集群,服务地方经济,并向自治区内延伸。

5.实训基地总体评价

本项目在准确的把握服装人才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全力挖掘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内涵,以培养服务服装产业的实操人才为目的,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院的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

5.1 实训基地与企业经营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服装教学体系中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使用先进的设备设施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技能培养更能接近当今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实际需求,树立服装品牌意识、创建品牌专业。将设计作品转化成产品, 为服装高职教育和企业运作之间寻找一种合作方式。

5.2 通过市场运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设计水平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实训基地建设中,其中包含着很多科研课题,如生产管理、缝制技术以及设计、样板、教学模式、实训教学等等,可以与其他专业互动,就市场急需的服装企业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陈列、服装贸易 、服装 QC、跟单、进行学科交叉。增强教师实践阅历和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5.3 通过产、学合理的持续互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技能型人才,创新服装专业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仅强化学生动手技能,而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对学生按企业岗位需求标准进行技能培养,让学生受到企业环境熏陶;按照企业标准,针对实训的每一个环节明示制作技术操作的规范文件,规范操作,让他们不仅学技能、学经营还要学做人;按照服装职业功能模块教学,由学校在教学(实习)现场进行职业功能模块考核评定;以岗位群、复合技能、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由学校组织命题进行知识与技能考试、考核成绩合格,结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开展工作。

5.4 开展对外培训,提升社会效益。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与中国服装协会、广东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的合作,推行农民工培训,解决农民工就业,缓解广东的用工压力,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和勤工助学的机会,减轻学生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