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文明的核心

现代文明的核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现代文明的核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文明的核心范文第1篇

比较三大世界性文明,很清楚,西方现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有信仰的文明,当然西方现代文明不等于基督教文明。我们知道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有一条特别重要的规定:国会不得立法建立国教。但西方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基督教文明和新教文明的基础上的。伊斯兰文明更不用说,这两个文明特点都是一神教,这和犹太教也是一样的。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犹太教文明是世界上三个最重要的一神教文明。犹太人认为他们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正因为犹太教的这种信仰,导致即使犹太人失去了祖国,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他们仍然可以作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再来看伊斯兰教文明,它主要讲两个概念:一个是特慈,一个是普慈。特慈是对一个群体,即穆斯林,独特的慈爱,而普慈则是对所有人慈爱。现在看西方文明,西方文明讲“普世”,连“特”都没有了,而是普世的慈爱。

中华文明或者准确地说汉文明是没有信仰、没有宗教的文明。什么叫宗教?宗教是以信仰为中心的一整套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的坚定不移的相信。比如相信某个科学真理,它是自然规律不能叫信仰;或者相信某一个道德信条,这是社会行为规范,也不能叫信仰。

按照这个标准核定,我们汉民族有信仰吗?没有。第一,我们不存在超自然、超世俗的存在,我们没有创世神话。我们没有创世神,就没有终极创造者,没有终极关怀,就没有彼岸概念,因此我们无信仰。我们有没有信的东西?有,我们信神、信佛等等。但我们这个民族对这些东西的相信是实用主义的,比如我以前在农村看到神龛里面供奉着的有观音菩萨、太上老君、如来佛祖、土地公公、妈祖、自己的祖宗,除这些之外,还贴着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种信仰即无信仰,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我们有一句话叫“信则灵”,翻译过来是灵就信,不灵就不信。有人说,某某庙你要拜一下,很灵的,诸如此类。我们的崇拜是实用主义的,有那么多崇拜的对象,而且这些神灵各有各的分工。基本上各种班子都齐了,这是实用主义的崇拜。这样的一种行为好意思叫信仰吗?

所以汉民族的文明特点是有鬼神无宗教,有崇拜无信仰。这样一种特点从西周就开始产生了,因为西周为我们的文明奠定了一个基础: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立序、以乐致和。我们的文明是这样的文化系统。这样的文化系统虽然经历了从春秋到战国、秦汉的国家制度的变化,但有些东西没有变,例如家国一体没有变,祖宗崇拜不变。既然是这样的系统,那么我们不可能产生对超自然、超世俗存在的坚定不移的信仰。

那么,我们是靠什么延续至今的呢?

现代文明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根本动力 先进的现代文明

一、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取得的进展

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手段,也必将为世界文化的多元交融和共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以来,至2009年底已在全球建立272所孔子学院及282个孔子课堂(许琳2010);到2010年10月已建立322家孔子学院和369所孔子课堂;至2012年8月已在全球建立389所孔子学院,520个孔子课堂。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得到批准并逐步扩大招生;大规模的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师资培训在国内外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研究生开始招生并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些成绩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正蒸蒸日上,也表明有关部门作出了巨大而富于成效的努力。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与根本动力

在喜人的形势下我们应当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文化战略基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令人鼓舞的形势下应该作更长远更深入的思考。反观英语等其他语言在近代以来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的历程和情况,可以深化我们的认识,给予我们启示。

近代以来英语等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伴随着殖民主义进行的。除去这一特定的历史因素,这些语言得以扩张的背后是英美等国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应用技术,即语言扩张的背后基础是先进优秀的现代文明。这一点非常清楚,但在认识上却很重要。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有以下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1.语言崛起不能仅以传播古代文明为基础。

语言崛起依靠的是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应用技术,不能简单寄希望于该语言承载的在历史上创造的古代文明。英语等语言的扩张依靠的正是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而不仅仅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反观汉语国际教育,目前偏重的仍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介绍、传播和输出。孔子、京剧、功夫、中医等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海外汉语教师很清楚,目前的中华文化课程基本上仅仅局限于制作几个中国结,唱上两段京剧,或者练几笔书法,摆几个太极拳的架势,等等。这实际上是寄希望于一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及中华古代文化表层的兴趣甚至好奇。由于对汉语、汉字乃至中华古代文化不了解,英语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as difficult as Chinese(像汉语一样难)。换言之,目前我们的文化传播定位还停留在西方国家对远东陌生异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上。要真正以汉语国际教育为桥梁和平台达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的,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扭转。

2.语言崛起应打造包含经济因素在内的多层面、多维度的需求格局。

不可否认,语言的崛起应该包含经济因素在内的多层面、多维度的需求。200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会议指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汉语热’持续升温”。但应当看到,造成这种需求局面目前主要依靠的是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出口已经上升到第三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张国祚2009)。经济的发展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贸易往来,这当然需要语言的沟通,会扩大汉语的需求。但经济上促成的汉语需求只是一条腿走路,单纯依靠经济维度,从长远来看汉语的需求空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目前已经显露出来。据2006年5月22日国家语委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年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据国家汉办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按1:20的师生比估算,届时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将达到500万。但目前全球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是否已经达到1亿,恐怕很难给出精确的统计数据。可以预见的是,单纯依赖于经济的语言需求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达到饱和和极限。经济层面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要不断扩大汉语国际传播的成果,必须下大力气逐步打造多层面、多维度的汉语需求局面。

3.先进的现代文明是语言传播的坚强基础和根本动力。

现代文明的核心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在中国社会激进的现代性浪潮的格局下,鲁迅和沈从文以不同方式参与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的完善中去。鲁迅站在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的立场上来批判传统,要求该“改造国民性”和精神解放;沈从文则一种“反现代文明的现代性”的姿态,希望以自然人性来实现民族精神重造。尽管关注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地为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轫于启蒙时代的现代性,因其优越的现代化文化,对中国近代及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1](p4)中国文学也从那一时期,顺应时展变化的律动,开始了现代转型。但是,由于现代性自身内涵的模糊和不确定性,故而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也呈现出来了不同的范式。本文试以鲁迅的《故乡》和沈从文的《丈夫》为例进行比较,来探讨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样式。 

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鲁迅无疑是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从《狂人日记》的写作到创造和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四大模式,可以说鲁迅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不过,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展,却并非止步于鲁迅。马泰·卡琳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曾这样说道,“现代性(常常被视为理性)的双重冲突——一方面是同传统,一方面是同它自身(或同一种对立的对抗现代性)——所导致的那些悖论。”[1] (p337)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和沈从文可能恰好发展了现代性的这两个分支。 

“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核心是启蒙,反对封建文化和儒教纲常,批判专制制度,维护和张扬人的个性以及世俗生活的快乐,呼唤人的解放,构成了是中国现代文学主导性启蒙潮流。”[2](p2)鲁迅的文学创作呼应了这一历史要求,他开始了终其一生的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索和“改造国民性”的探索实践之路,从而也使国民性话语成为“一个现代性神话”。《祝福》正是这一思潮下的产物。 

《祝福》中以年关之夜从外地匆匆回到故乡鲁镇的“我”为视角,展开了整个故事叙述。文中的“我”显然是一个“现代化”的、拥有现代性精神资源和话语体系的“外来者”,尽管鲁镇是“我”的故乡,但“我”所接受的文化与环境与鲁镇势必迥然不同,所以才会对鲁镇的守旧和封建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才会对鲁镇的陈腐感到更深层的悲哀! 

常年在外生活的“我” 与遵循中国封建思想和传统礼教的鲁四老爷自然毫无共同话题,所以鲁四老爷一见到我,除了寒暄就是“大骂其新党”。鲁四老爷对新事物——或者说是非传统事物的敌对情绪,还有鲁四老爷书房中的陈抟老祖写的“寿”字、《近思录集》、《四书衬》等,让“我”看到了一个国民性的非现代存在——一个沉浸于传统文化而自得其“恶”的老者形象。 

而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无疑给了“我”更大的刺激。当“我”看见祥林嫂从一个“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脸上有些白胖的女工,变成如今头发全白、瘦削不堪,乞丐般的形容时,大为震惊。但是,这样的祥林嫂却把“我”视为一个“见识得多”的出门人,神神秘秘地来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等问题,所以“我”才会有“诧异”、“悚然”、“疑惑”、“吃惊”等反应。形如枯槁的祥林嫂关注的并不是现实自身的温饱问题,而只是对地狱有无深怀恐惧,封建宗法和传统礼教制度对她的迫害程度可见一般。也因此,“我”才会从祥林嫂那“间或一轮”的“瞪着的眼睛的视线”中,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悲哀;才会在得知祥林嫂在年关之夜死后依然被四叔大骂为“谬种”时,发出“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的喟叹。 

以有着现代文明价值体系背景的“我”为视角,来观看、反思鲁镇,无论是讲理学的四叔,饱受磨难的祥林嫂,伙同祥林嫂的婆婆逼祥林嫂改嫁的卫老婆子,主观帮人但客观是帮凶的柳妈,还是鲁镇上消遣祥林嫂的众人……在传统的家族伦理道德和精神文化浸下的中国国民的素质、精神和状态的非现代性皆暴露无遗,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奴役下所形成的“精神奴役的创伤”——种种“国民性”的病象和弱点也得以发掘和呈现。 

如果说鲁迅是在“任个人而排众数”、“掊物质而张灵明”,以启蒙者的姿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以西方现代性精神文化作为启发国民觉悟和改造国民性的良方,那么沈从文则开出了另外一张改造国民性的药方,他以田园牧歌的形式走出了一条反现代性的“现代性”道路。 

沈从文认为,“西方、现代和城市在腐蚀败坏着民族的‘德性’,生成着病态的个体人格和整体的国民性格,致使民族失去活力,陷于萎靡不振,而民族固有的优美健康的品质与德性,存在于远离现代文明和城市的乡村边塞和乡民边民身上”,[3](p36)所以才有了沈从文笔下的那个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宛若世外桃源的湘西世界——那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在那里,即使“出现了有如‘觉醒’、‘抗争’之类的事情,打破了固有的宁静平和,也不是‘阶级意识’或‘阶级斗争’使然,而是人性阻遇引起的小小波澜”。[3](p137)《丈夫》就是这样的一曲人性的牧歌。 

现代文明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哲学;敦煌哲学;精神实质

现在人对于敦煌哲学的精神思辨,整体和对中国哲学的思辨状态与方式大同小异。其中,便有人提出质疑,即中国归根结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等,而将后者的质疑放置于敦煌哲学这个层面上,那些庸常之士往往依然做一本正经状,不假考衡的进行问题衍生,敦煌是否存在哲学,是否有敦煌哲学这一哲学范畴等。但是,只要对哲学的“多义性”展开了解之后,再讨论类似敦煌哲学这类的问题,就相对轻松、清晰多了。

1.敦煌哲学的由来

1.1对敦煌哲学的思考

无论是思辨哲学的诞生,又或是唯物哲学、科学哲学以及各个民族哲学的形成,都是不尽相同的存在思维,由于其哲学思路及哲学代表范式不同,也直接导致哲学精神在建构的阶段也必然各异。故而,现代人对敦煌哲学理解的多样度与不同的思考,从某些方面而言也是必然结局,也因此对于以学科概念存在的敦煌哲学的理解也绝不会保持一致。一方面,敦煌哲学可以存在于早期思辨哲学的视域里;另一方面,敦煌哲学也能够成为世界意义上的哲学。

敦煌哲学既可以当作成为人们对规律及理论的一种思考,也可以当作成为带有地方性知识体系及民族文化的哲学精神。敦煌哲学的精神背景的历史文化的积成表现主要是“敦煌文书”、“敦煌壁画”以及诸多的文物遗迹。敦煌学主要以整理、规划、保护、研究敦煌的历史文化作为旨归。因此,现代的诸多学者,通常都根据敦煌文化及敦煌学为奠基之石作为对象,进而来建构敦煌哲学。

1.2敦煌哲学的构建

可以肯定的说,敦煌哲学无疑属于现代中国哲学存在的一部分有机体,也大可不用质疑敦煌哲学的精神必然会变为现代中国哲学的追求及构建的具体坐标之一。敦煌哲学的精神构建自主的承担了现代中国甚至世界哲学精神及人文情怀的资源责任,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类文明所极力渴求的内在追求以及人文精神气质的有力扶持。敦煌哲学的精神因其具备的广博性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主体精神之一,这不但赋予敦煌哲学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同样也给予现代人在其文化建设中,找到了富有底蕴的人文精神哲学。构建敦煌哲学的精神固然属于哲学本身的多义性所赋予的一种哲学维度,同样,也应当属于敦煌哲学构建的进路。

2. 敦煌哲学的性质分析

2.1敦煌哲学的研究对象

敦煌学的内在依据属于内在思考及思想冲动的范畴,必将形成反身自问。譬如,“敦煌文学是什么的时候……”这种问题便属于反身自问类型;“敦煌哲学所形成的区域”,这种提问便哲学之问,而相对的,该思辨就是哲学[1]。显而易见的是,此类哲学构建的本质思路属于“物理学之后”的思维模本,这和先哲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形而上学”的建立具备相似事物发展情形与逻辑依据,都属于对具体认知范围的知识及学科展开深入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2.2敦煌哲学的内在依据

探讨敦煌哲学的精神实质,就必然需要涉及对敦煌哲学存在的可能特质进行分析与揭示。季羡林先生在临终前之时,依然念念不忘对敦煌文化完成内涵丰富的总结,且反复宣称敦煌文化应当是世界的。敦煌哲学必然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凡是对敦煌哲学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中国哲学的再认识。以季羡林先生的理念,敦煌哲学特质并将逐步深化现代人对中国哲学的进一步研究,同理,中国哲学存在的整体特质,也必然涵括着敦煌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中有许多重要的价值取向,例如重视伦理纲常、重视天道,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衍生了古代先哲对于人间孝道与仁爱范畴诸样阐发。能够肯定地说,在敦煌哲学的精神实质里,“和”的价值内涵是属于根本性,原则性的,也正是敦煌哲学的内在依据存在统摄敦煌学的功能,当然,这也是敦煌哲学的精神核心。

3. 敦煌哲学的精神核心

3.1具有人文精神

敦煌可以说是古代全部文明的汇聚地地,让几乎所有的文明存在形式都烙印了它的印记。无论是我国的儒家哲学、希腊文明、印度佛教亦或是伊斯兰文明,皆在敦煌存留着各式各样的痕迹,也都写下自身文明的诗篇。甚至,在早已退去或消逝在历史长河所存的其他古老文明,也都在敦煌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上述所说的古代文明依靠敦煌石窟与敦煌藏经洞作为哲学载体,各个文明形式甚至是亚文明都可以在敦煌寻找到过往的足迹,敦煌的人文精神的包容与精神支持对于文明价值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2]。敦煌不但是单纯的将众多文明做了简约的杂糅搅拌,也并非作为简单的文化集散地存在,而是建造出了属于具有敦煌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即敦煌文化,这也最大程度的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充实。以敦煌石窟为敦化文化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里,其展现的不单单是纯粹的佛家的处世理念,而是人们所常常言及的儒家圣贤、道家神仙,这种凡圣有别的边界被突破,将人类世俗的一面和所谓的神圣整齐划一,甚至在希腊文明、伊斯兰文明的理念也得到了相对的反映[3]。

3.2具有现实精神

世界之大,唯有敦煌可以利用地域来为精神形式进行命名。在敦煌哲学生成之时,四大文明的主要形式皆早已各自成熟。一个文明形式的成熟,则可以说明着他方的拒斥,这种特质尤其在宗教文化更是显而易见。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绝对性,这也就致使存在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古往今来,这在人类历史中是表现得最为常见的状态,特别是欧洲,其欧洲史也可称之为宗教战争史。而敦煌哲学精神中的现实精神恰恰完美的包容了不同的宗教与信仰,文化与文明的各种形式。因此,只有现实精神才可以让文明对立之时剑拔弩张的氛围逐渐变得柔软,这种消弭的张力,可以说只有中国做到了,只有敦煌做到了。

3.3具有神圣观念

一部经文可以通过多种文字完成书写,一块石碑可以由多种文字进行镶嵌,这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实质于敦煌随处皆可一观。换个角度来说,各式的文明形式都可以于敦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脉络,而且,都成长在鲜活的体质中。敦煌是诸多文明的汇流,更是诸多文明完成融合、成长的地方。取百家所长进而独树一帜,这充分说明了敦煌哲学中神社观念对诸多文明所产生的巨大的粘合力及再生力。

4.结束语

敦煌哲学的精神并非简单的元素堆积,更不是原子变量之间力量拉扯或是力量制衡,而是处于动变状态中的一种此消彼长,是取长补短,而并非敌我决斗[4]。敦煌哲学的建立正是基于这种毅然决然的特质,包容地将中国哲学中和的观念进一步激发与演绎,使之极致,敦煌哲学也向世人昭示,尽管各种信仰与文明皆不尽相同的存在着、对立着,但敦煌哲学进一步提示人们,文明与信仰是能够共处的,也是能够完成共赢,共生的。(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黑晓佛.敦煌哲学的独特性、问题域及研究范式[J].甘肃社会科学,2013,(06):35-38.

[2]刘进宝.敦煌学通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现代文明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精神文明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于前段时间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中央地方投入比例不合理;财政投入城乡和区域比例失衡;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反文化现象突出;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村、社区没有充分履行文化供给功能。如果要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无非就是处理好几个关系,如“送”与“建”的关系、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的关系、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和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的关系。如果换个思维方式,从战略的层面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如城乡文化的交流路径、农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外延等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只有在发展战略上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针对现实问题和把握宏观走向而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可能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是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对整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划分。这种区分只能是近代以来的产物,传统意义上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即意味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不言而喻,农村文化是不断受到城市文化冲击与改造并最终被取代的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战略问题之一。而要实现两者的互动,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必须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

传统的现代化观点把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作为最终目标与终极模式,换言之,这种观点更多地强调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冲突与彼此对抗的矛盾性。然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却对传统的城乡文化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关照下的城乡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它强调了城乡文化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潜共生的新型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农村文化指的是新农村文化,即是以先进文化为趋向,着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同时也坚持从农民的现实素质出发,注重运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即在坚持农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文化再造。

一方面,城乡文化之间是和谐共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新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要建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协调的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从区域文化角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城乡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设主体,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不同的内在特点,在新的发展战略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

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代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成果与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注重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先进文化建设主要指的也应该是建设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在不丧失自身基调的前提下更应该从城市文化中获取现代价值观念与意识,努力在知识水平、道德素质、公民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更契合现代化的要求。在中国,农村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城市文化的发展并不以排斥农村文化为前提与终极目标,相反,是对农村文化的宽容与借鉴。

(二)必须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

新型城乡文化关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性以空前规模扩大,这为两种文化的交融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城乡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农村文化注入现代文明的新因素,城市文化包容了民主、科学、法治、公平竞争等现代价值观,是新因素的主要承载者。城乡文化互动新机制必须着眼于以下两点:一是城市文化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自身范畴,为农村文化培植新因素。二是农村文化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接受与植入新因素。

一方面,城市文化掌握了最主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城乡文化如何互动?所谓“电视进入了村,节目不姓农”,以及对于“三下乡”、“五下乡”的争议实际上就是上述问题的突出反映。症结在于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够,公共话语对于农村发展关注不足。根本出路在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文化场馆、图书出版等等向农村市场的覆盖,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同时还要特别注重传播的内容、质量与针对性,加强“三下乡”等活动的长效性、制度化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农村流动人口这支庞大队伍己成为城乡文化互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是一道特别的文化景观,是一支特殊的文化建设大军。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把农村流动人口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使他们成为现代文明的使者,而不是城市文明的流浪者。

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与牵引,从而广泛地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广大的县城是区域中心,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承载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应该把县域文化的建设问题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树立打造县域文化枢纽,建设小城镇文化中心的战略思想,把县域文化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中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示范中心与指导中心。

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新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是一个民族发展不能割断之根,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新农村文化结合起来,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生相伴,荣衰共享。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漫长的前现代社会人类文明成果的总汇,也可以说是非工业化时代所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农耕是其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见,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农村文化是传统文化存续的主要空间,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统文化的成熟程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农业文明色彩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浓郁。因此,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先天有利的条件。

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与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既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迫切需要,更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长远需要,必须把发展新农村文化纳入到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文化的大战略中去考量。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农村文化是沙漠”,意思是说没有生长的基础和可资利用的资源。从现状看,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存在大量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一些人“富了钱袋,穷了脑袋”;一些发达地区由于文化建设的滞后,赌博现象滋长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败坏社会风气,最终经济严重滑坡;由于文化设施不足,不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黄赌毒泛滥,引发大量社会不稳定现象等等。但是,上述问题并不能证明农村文化就不能大有可为,暴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误解甚至排斥的负面认识,反映的是我们对于重视开发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进而调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的严重不足。文化是传承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既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如和文化、孝文化、节俭文化、爱乡文化、尊师重教、睦邻乡里的文化以及长期积累而成的乡规村约,等等都是建设新农村文化可大力开拓的宝贵资源。

现代化进程包涵了工业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发展,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评价指标是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因素之一,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同样需要农村文化的繁荣。历史上中国的农村长期与城市相隔绝,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使农民形成了一种狭隘的观念,效率意识低下,主体意识、革新意识、民主意识淡薄。通过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效率意识,在民主进程中提高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识,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农村与城市差别的重要体现就是农村文化的落后所导致的农民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讲卫生的意识淡薄,农村娱乐庸俗,赌博、封建迷信、丧葬奢华等不良生活习惯在农村盛行,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发展繁荣健康、积极向上的现代文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落后和愚昧状况,促使农民追求现代化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化事业,还包括文化产业。积极构建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中心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同样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吸收和引进社会资金,完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以及着眼于发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之外,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发挥各地民间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

四、构建新农村大文化体系

新农村建设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过程,其对于文化建设提出的中心要求就是如何培养现代农民,重构农民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建立以教育为先导,以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及社会改造为重点,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立体化体系。

首先,相对于千头万绪的其他农村文化的建设来说,农村教育应该起着先导的作用。具体来说,现今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情: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尽快普及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教育,这是培训和教育农民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让更多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懂得如何规划与建设新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卫生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质,增进现代意识,培养时代观念,充实精神生活。

其次,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塑造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即是对于这种环境建设要求的高度概括。要营造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有利于新型农民生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就必须广泛地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这样,才能把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各项文化建设的设想落实到实处。社会改造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与文化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来扎实推进、检验文化建设的理论与一些认知。

最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润泽村民精神家园。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体系,就会人心涣散、迷失方向,人们也会无所适从。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基础上,要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展要求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用好文化的钥匙,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教育引导村民善于学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掌握现代文化知识,传播现代文明理念,摒弃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针对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文化活动要凸显农村改革发展的主旋律,突出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文化的力量将农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条件、环境,采取不同的有力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成果,消除其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以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胜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始发: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6/04

[2]陈明: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贡献,探索,2010/02

[3]孙斐娟:进入现代世界的农民文化命运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文化认同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06

[4]冯晓阳:农村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基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理论月刊,2010/12

作者简介:县祥(1982- ),甘肃天水人,博士,经济师,管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战略管理。

现代文明的核心范文第6篇

废墟成为沃土

关于这些问题,学术界有过很多解释。其中,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写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他认为,西方长期遭受穆斯林、日尔曼人、匈奴人、马札尔人和维金人的侵略,所以其旧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正是这种破坏把西方的旧文明变成一片废墟,所以在西方,新的文明成长就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其生长受到最小的阻力,正是因为如此,西方在近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的这一观点可以归纳为文明发展的“废墟法则”。

我们把人类文明分为三个阶段。最早是古代文明,以中东的两河流域最为发达。然后是古典文明,以中国、印度和欧洲为代表。然后就是现代文明,英、美等西方国家走在最前列。回顾文明的发展,我们发现,古代时期,世界原创力的中心在中东,几千年中,此地传出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发明。而到了古典时期,中国、印度和欧洲成为世界原创力的中心,而中东却远远落在了后面。其原因恰恰是因为中东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侵略中幸存下来,而边缘地区的文明却被毁为废墟,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地方的古典文明最早出现。

而古典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过渡也是如此。但这一次,所有地区的文明都幸存下来,唯有西方例外。因此,只有西方能毫无束缚地朝新的方向奋进。在中世纪,西欧发展起了新技术、新制度、新观念,这是这些最终导致了现代文明的出现。

中世纪一向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黑暗年代,然而科学在这一时期不仅得以保持,而且有所发展。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在神学与科学间奇异的主奴关系之中发展的。

到了近代,西欧在中世纪所诞生的这些新的东西,远远胜过欧亚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停滞不前的文明,正如早期农业文明必然战胜部落文化一样,西欧显示了对其它地区的优越性。

在查理曼帝国遭到蛮族之后,西方出现了独特的结构,帝国结构以其古典文明无可挽回地消亡了。这一结果意义重大,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规模的消亡为早应发生的技术革命扫清了道路。一个历史学家对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了如下结论:“侵略给盛极之后停滞不前,似乎注定消亡的文化以致命的打击。这使我们联想起当今世界残酷的轰炸,它摧毁了摇摇欲坠的古老建筑。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可能重新建起更为现代化的城市。”

在世界历史上,在欧亚核心区域的国家处于统治地位,他们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然而,边远地区的游牧民最终践踏了这些文明,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旧文明的废墟中,能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

中国文化也历经劫难,可是却在数次侵略中幸存,得以重生。尤其是在南北朝,中国一度面临畜牧业取代农业,阿尔泰诸语言取代汉语的危险。隋朝统一中国,才使得这一危险化为乌有。而正是这种稳定的帝国结构,也使得中国在近代远远落伍于西方列强。在西方,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却能获得新生,出现一个崭新的开端。这就是“废墟法则”所表现的结果。

后来者居上

“废墟法则”也可以引申出“后进法则”,即后来者在发展上具有优势。不论是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还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二战之后的欧洲,几乎是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而如今,欧洲又是世界高度发达的地区。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正体现了这种后进的优势。

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荀子》中,荀况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学习没有止境和后来居上的道理,成为激励后人学习的名篇佳句。在宗教的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释伽牟尼、这样的开创性人物,都是曾经经历过许多磨难,才对宇宙、人生有所领悟,这才开始传道,并成为一代巨擘。而中国禅宗的惠能大师,近代的弘一法师也都是半路出家。

在物理学上,一代大师爱因斯坦也可以说是一个“后来居上”的典型,在学习期间,他并不是个十分突出的学生,而他发表相对论时的身份还只是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甚至他的老师在得知他发表了相对论时,都不敢相信。有人评论说,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发现相对论,是因为他经典物理学的不好,所以他能够最少限度地受到传统空间思维方式的限制,这导致了他最终发现新的时空观,创立了相对论。而当代物理学弦论大师威腾,早先是学历史的,后来主攻物理,成为弦论专家。作为后来者,因其生疏,不易受到既有框架的限制,所以更容易取得突破。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常常看到这样的事件,一个“后进生”成绩超过了从前的优等生,一只赛前不被看好的球队居然最终夺冠,等等。当然,这些事例并非“后进法则”的强力证据,但至少可以说明,后来者居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现代文明的核心范文第7篇

前不久看到一则公益广告,是去年央视春晚在黄金时段插播的唯一一则公益广告,曾引发了众多华人的共鸣。这则广告名为《筷子》,以一系列共同带有“筷子”这一食具的故事为内容,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祖孙、父母儿女、邻里之间的相处方式,因为充满温情又具有文化内涵,这个广告得到了很高的社会评价。那一年,央视还推出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使“家庭”的传承成为了主流媒体的关注焦点。时至今日,对家庭的关注推崇仍然时不时进入我们的视野。

而这股潮流并非个别现象,熟悉美剧、好莱坞大片的人都知道,对“family”的强调是众多影视剧的核心价值观,哪怕是《24小时》里上天入地冷静强悍的男主角“小强”杰克,也会因为家人而做出妥协牺牲。

转型时期的中国拥有着复杂斑斓的文化景观,匮乏时期的痕迹尚未褪去,现代文明的果实尚未全面铺展,却又兼容着西方的、东方的、传统的、新兴的文化观念,使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一个飞速发展、即时变化的世界,我们的家庭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父与子之间在语言、趣味、生活方式上的差别已不是简单的“代沟”二字可以概括,那几乎是两个时代的共处。爸爸在儿子说“逼格”、“潘俊薄“黑长直”这些词时不知所云,会认为儿子收藏的山本耀司设计的外套不过是一件黑色大长袍还贵得离谱,至于城市小资热爱的咖啡则是――“苦,喝了还上火”;而反过来,在工业文明里长大的孩子可能对父亲记忆中的田野、牛群、青瓦房全无概念。今天,两代人之间面对的已不仅仅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而是“农耕社会和消费社会”的碰撞,这之间的裂痕势必影响家庭作为一个价值传承体的重要性,因为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文明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已经对继承家庭传统失去兴趣。

但是,越是在变动不安的时代,人们或许越会渴望稳定价值的存在。我们在“筷子”广告里看到的是,时代在冲击着家庭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对家庭的珍重。现代文明带来了生活的舒适和便利,也带来了商业理性对我们生活的全面掌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式的传统家庭和商业社会的理性是相悖的。在奉行“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准则的商业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量化计算的。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饭店里的服务员为你殷勤倒水、商店里的导购为你耐心择衣、楼下的物业把你的垃圾处理掉,都是因为你能够付出足够的金钱,而他们也通过提供自己的服务而获取相应的酬劳,这在商业世界里是无可厚非的自由交换。但是,如果生活全部商品化,所有的微笑和善意都用金钱来计算,未免过于冰冷了。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家”可能留存着最多无法用金钱量化的东西。母亲睡前对孩子的安抚应该值多少钱呢?父亲为教会儿子骑自行车所付出的时间需要多少钱呢?妻子为丈夫做一道好吃的菜又该值多少钱呢……这些活动如果用商业活动的方式来计算的话,其成本与回报是可计量化、可控化的,但在家庭之中,这一切都因为带上了感情、责任,而成为无价的。

20世纪德语诗坛杰出的表现主义诗歌的先驱特拉克尔有一句名言:“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现代都市文明使我们每个人都处于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的大潮中,成为独立却又孤独的个体,这个时候,家庭就像是对我们的来处、我们的历史的守护和记录,给予我们爱与温暖,使我们不致于成为大地上的异乡者。

就像李娟在《我的阿勒泰》里写道:“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我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的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永远地留住了我。”

现代文明的核心范文第8篇

李宗桂教授在《增强理论自觉自信,警惕殖民文化现象》中提出了国人仍具有殖民文化心理的观点,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比如近代帝国主义以洋枪洋炮为支撑的文化殖民主义侵袭;现代某些西方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优势鼓吹“一体化”“全球化”的变相文化倾销;上世纪20-30年代国内喧嚣一时的全盘西化论;近现代的民族文化虚无论;以及我国“后外发生型现代化”过程中长期以西为师的实践等),使国人在长期的学洋师洋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以洋为尊、唯洋是从、自甘人下、盲目崇洋的殖民文化心理,失去了对本族文化应有的自觉与自信,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先生指出:“所谓文化自觉,从字面意义上讲,是指在文化上的自我觉悟和觉醒。从学术范畴讲,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对自己所在的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从这个定义中我们知道,文化自觉概念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二是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即在引进和学习他人文化中,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先生语)。而所谓的文化自信,主要指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有了这种自觉与自信,在外来文化面前,才能做到不自卑,不自傲、不陶醉于过去,不盲信虚幻的未来,在真正的文化与语言交际中,才能大胆自自信,言之有物、收放有度,顺畅自如。

1. 加强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教学渗透

从心理分析而言,造成学生英语交际障碍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盲目崇洋心理和文化自觉自信的缺失。但在具体操作上是过去我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与辉煌的现代文明在教材编写和实践教学中的漏失。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现代文明内容是提高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必由之路。具体建议是在实际教学中注意适当增加以英语撰写的相关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经典故事、成语谚语、古今文学经典以及相关仁义、礼信、平等、博爱等已成为普世价值观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精华。这样就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具内涵,更贴地气,更有吸引力,也就能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英语学以致用的自如和自信,增加学生深切体验中英语言与文化差异的机会,增强学生深层次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

2. 重视民族传统教学方法的传承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