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文明的含义

现代文明的含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现代文明的含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文明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沈从文;洞穴原型;洞天福地;柏拉图;洞穴喻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一、湘西文明的母腹

湘西不但有雄奇险峻的高山,忽隐忽现的地下水道,更多的是神秘莫测的溶洞和天坑,没有人知道湘西到底有多少山洞,甚至于有些地方就是以境内的山洞命名的。在沈从文的小说中多处提到了山洞。湘西人认为山洞都很不寻常,都有神灵停驻其中。“常听说镇上许多少男少女夭死的都为此洞神所取。”[1]在散文《湘西•凤凰》中,沈从文提到了湘西少女的落洞现象。落洞是指洞神爱上经过此洞的少女,并向少女求婚要求终身占有她。落洞和洞神的传说即是湘西人神错综的一种形式。在沈的小说中山洞不仅具有神秘色彩,而且是最有意味的象征意象之一。 在房屋没有产生以前,人类住在洞穴里,我国的山顶洞人和柳江人等先民大都栖身于足以躲避风雨的岩洞之中。[2]人们在洞口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在烤肉时防范动物。洞穴同时也是他们精神寄寓的场所。沉沉的洞穴,透着宁谧的幽光,神秘地吸纳了所有的困顿、疲倦,抚平了许多忧伤、愤怒,带来一种纯净无瑕、不惹尘埃的新生。在他们的观念里,洞穴就像是孕育希望的子宫。他们在漆黑的洞中用各种形式虔诚地祈祷,表达着对于母亲的膜拜与礼赞。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经指出:“石洞可能是大地母亲子宫的象征,成为转变和再生可以出现的神秘地方。”[3]由于妇女在早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由于原始人只知道女性的生殖作用。所以几乎每一种文化都将生殖女神当作自己的始祖女神,当作该文化的象征。汉族的始祖女神女娲造人的传说也在湘西主要的少数民族苗族和土家族的地区流传。[4]所以笔者认为,作家将湘西文明比喻为楚楚动人的生殖女神。洞穴是湘西原著文化的母腹的象征意象。四川的普米族、广西的毛南族、[5]台湾高山族、佤族、苗族[6]等许多民族都将山洞看成是本文明女神的子宫。沈小说中提到的那个老虎洞,就是对这种岩洞生殖崇拜的一种反映。

在当时的湘西社会,住在山洞中的野人与住在码头的文明人同时存在,他们成了代表不同文明主体的象征。洞中的野人象征湘西原始文化,由于山洞具有母亲子宫的象征意蕴,所以山洞也成了湘西母体的原始土著文化的象征。在作家看来是现代的外来文明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带来了腐朽堕落的病毒,这显然是一种原始文明的失落。《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的故事弱化了洞中生活的贫苦,强调了洞中生活的浪漫。山洞增添了青年男女放纵野合的功能。同时在迎春节,那些怀念原始生活的人们自发的来到洞中狂欢。母体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个偏远的地方恰好形成鲜明的对峙,现代文明在吞噬着原始文明,而原始文明却无力挽回被剿灭的命运。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洞穴意象实质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心理原型,洞穴大多具有深层心理仪式功能,大部分的洞穴具有如下的特征:即空间上的封闭性、时间上的凝固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具有死亡隐喻的人物。洞穴指向的是一段历史,它与历史相通,洞内的人几乎停留在湘西文化的原始状态。这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崇古文化精神相契合,这样洞穴便具有了作家个体与文化传统相融合的特征,是集体无意识心理空间的隐喻,把主人公与一段具有死亡隐喻的历史相联系这正是中国古代文化对集体无意识形成的独特影响。《媚金、豹子与那羊》中的媚金与豹子双双死在洞中。《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与《医生》则是介于现实与传奇之间的两个情节上有连续性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无疑描述的是湘西母体文化衰落的悲剧,死去的女人没有能在山洞中救活,说明母体文化在外来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已经无法复苏,即使掌握现代医学的医生也无能为力,在作家看来现代文明不能激活湘西的原始文明,只能导致其死亡。当湘西的本土文化面临外来的冲击时,死亡与再生的原型再次为作家提供一种神秘力量以对抗现代性引起的精神异化和困惑。相信文化母体的子宫或者大地母体的子宫具有死而复生的神奇魔力是原始人的共有思维模式,多个民族都有岩洞裸尸葬的风俗,[7]实际上这两个故事也是这种葬礼的一种遗风。人们相信死者可以在母体的子宫中重生,死亡不是生命的终了而是达到再生的过渡。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中死者没有再生,象征着死亡与再生的神话原型没有实现,神的时代消逝并且一去不回。

二、作家的自我救赎

洞穴仙境是人类初始时候大同世界在人类头脑中世世代代的记忆蕴藏,也是仙境传说在主体心理体验的不断积淀。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贫富之分,人人劳动、平等自由。不论是洞穴仙乡还是洞天福地都是人们所向往的世外桃源。其实在沈的笔下湘西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具有世外桃源的仙乡色彩。他的笔下确实写了一些在其他地区已经消失很久的美。这里有质朴的人情,《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中的野人们会把多余的兽皮送给全乡最勇敢美丽的男子,又会为顶美丽的女子猎取白兔,剥皮给她们制袖笼;这里有浪漫的爱情,《龙珠》中的爱侣用歌唱来表达爱意;这里有忠贞的爱人,《月下小景》中的爱人会为了爱情而双双命赴黄泉;这里有人欲的释放,相爱的小儿女们会在惬意的《雨后》野合。

沈拥有着对其湘西母体文化命运的忧虑,和对汉文化现实处境的忧虑。如果说前者带给他的是性格上的、情感上的痛苦,那么后者更多的是来自理智的痛苦。在潜意识中洞穴是母亲子宫的象征,是最深度安全的栖息谷。洞穴感历经代代遗传成为人人都依恋的洞穴情结。作者在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美的失落不可阻挡的情势下,对现代文明的来临像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又怀疑又恐惧,于是湘西世界的描绘成了他回归文化母体子宫的一种洞穴情结,这里是他的洞穴,这里使他觉得温暖。《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中指出,男人在压力与疲累之后,会习惯性地回到自己的私人洞穴,他需要心灵的抚慰,需要力量的蓄积。沈有几篇作品描绘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恐怕大多也是自身生存困境的某种影射吧。在困顿的生活中作家急需回归自己的洞穴疗伤。梦幻中的湘西世界就是他的山洞,这里虽然不完美但是在作家看来比虚伪的都市,腐朽的现代文明要温馨得多。

三、柏拉图洞穴喻的启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在知识论层次上洞穴生存被比喻为人的被蒙蔽状态,然而在沈从文的笔下野人安于洞穴中的生活,精英的拯救意愿被视为一种骚扰,封闭生活的宁静对他们的吸引远大于对新生活的渴望。沈先生身上的平民意识使得他在走出湘西的洞穴后,没有领略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内心深处的矛盾。湘西是他心灵可以得到母亲般抚慰的洞穴,然而作为走出洞穴的自由囚徒,他也真切地看到了湘西的落后,这里有童养媳和买卖婚姻,有沉潭这种残忍的方式对者的惩罚,有对相爱的男女权的剥夺。但是他就如他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对新生活的来临也充满狐疑和担心。“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上等纸烟和各样罐头在各阶层间作广泛的消费。抽象的东西,竟只有流行政治中的公文八股和交际世故。”[8]作为知识精英,沈先生本应像鲁迅等其他先锋一样引领洞穴中的愚民迎接洞外的阳光,可是沈先生不认为洞外的世界强于洞内的世界,沈先生对明天一定好过今天的进化论的时间观非常怀疑。认为新生活可能带来的是更大的破坏。

西方语境中洞穴意味着“堕落”和“坠落”,它是“人类堕落到一个周而复始的世界,在那里,每一生命都以死亡告终,而且惟有变成另一形式,生命才能获得更新。……堕落的主题仅反映在趋于死亡、坠入地狱。”[9]洞穴在中国当时的语境中确实具有洞天福地与愚昧落后这双层的含义,而沈先生的写作正表明了他这种世界观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有人将其创作定名为非现代性的写作。在沈看来,现代性认为在新生活到来时人人都倾向于理性行动,因此凭借个人理性,人们能根据社会成员的合理需求而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无疑是一种致命的自负。知识与理性都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确定了人类潜能与智力发挥的边界。沈从文看到都市工业化摧毁了传统农业社会模态中美好的值得保留的一面,并导致了技术主义的盛行与都市文明病的产生。沈从文对爱与美的追求导致了回瞥的现代性体验,其文化反思具有一种超现实的建构理想。沈从文的独特价值,在于他一方面注目于中国文化整体的现代性与现代化追求,另一方面特别清醒地意识到了现代性的内在悖论性。沈的文化反思眼光显然具有一种对现实的背离及分裂,回瞥情结使他对传统文化在一种回忆与追守中进行了一定的美化与简单化,由此导致了他文化反思及其建构的某种乌托邦性质,这是沈作为乡下人的文化局限与视野盲点。

自由囚徒走出山洞,就好比是现代知识分子从落后的乡村走向城市。当知识分子走出“山洞”,一部分人选择了留在洞外,并希望解救洞内的人,一部分人选择了返回洞中。前者是以鲁迅《故乡》和蹇先艾《到家的晚上》和师陀为代表,当他们带着启蒙新视野回到乡村后,看到的是乡村的破败和落后,《祝福》中的鲁镇人单单是老了些,没有任何其他的改变,骂的还是康有为,读的还是《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翻的还是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就连杀鸡、宰鹅、点香烛、放鞭炮的祝福大礼也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师陀笔下的乡村也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不过人把它变了个调调儿,但总是一样的。”[10]返乡的游子借助启蒙的新视野,掀去乡村宁静、生机的面纱,逼视出了它枯萎、凝滞的面目。沈笔下的乡村则是原始社会的某种遗留,与中国境内的封建村落不同,他反而认为湘西从原始社会渐变为封建社会是被动现代化的结果。叶绍钧《悲哀的重载》是与沈一类的还乡叙事,乡村在现代化逼迫下的凋敝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乡村人并不能鲜明地感受到,倒是生于乡村受教育于城市的还乡游子,能够一下子发现记忆中那个殷实、温馨的乡村颓塌变成了什么模样。两种不同的还乡叙事表达了洞穴隐喻的不同含义。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槐化镇.沈从文全集•一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6][7]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荣格,张举文,荣文库译.人类及其象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4][5]宋兆麟.民间性巫术[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8]沈从文.题记.长河.沈从文全集•十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现代文明的含义范文第2篇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既有对光荣传统的发扬与继承,也有对现代文明的创造和发展。荣辱观包容了小学教育教学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全部内涵。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含义深刻、充满期待、深怀希望,更是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教导和要求。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班主任教师,所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儿童。身为基层教师,我们平日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更是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文明素养、民族精神的未来社会人。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等思想品德教育。

弘扬爱国主义,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小事情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它关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映出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底树立得如何。因此,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并落到实处,为孩子们打下正确荣辱观的基础。

现代文明的含义范文第3篇

初夏的时候,有些像牵牛花的藤和花,在清晨的阳光和露水里晶莹闪烁。仲夏以后,有一些叶子细长,枝茎粗细有致,均匀盛开的紫蓝色花。到了秋天,在那几乎看不到泥土的细缝里,竟然长出一丛丛三四尺高的小白花来。这些花,在我们家后园的树林里也有,可是这几棵却长得有点特别:枝茎朱红微带透明,叶子细小翠绿,每朵花直径约四分之一寸,有着深黄的花心和白色的花瓣。花瓣一片片摊平地围着花心,成为一个个像用圆规精心着意画出的圆圈,开得满枝桠都是。

每次走过,看到这些野花,挤在糖纸、烟头和啤酒罐、可乐罐里,开得那么恣意灿然,心中总感到人类渺小而宇宙伟大,自然洒脱。在上下班的路上,常常有许多发胖的中年人在做健身跑。他们流着汗、喘着气,拖着一身上上下下多余的肌肉,一抖一跳地跑着。这情景总使我为文明带来的矛盾感到可笑。现代人发明了洗衣机、洗碗机和许许多多只要一按电钮就可代替人工的机器,以为从此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日子了,怎料缺乏运动的身体发了胖,反又得把用机器省下来的时间和力气还原出来。自然规律是不能用科技来违反吧!

每个时代,因为承受了先人的经验,都会创造出一份独特的进步,可是每每因不自觉或不自省而走上极端,人类变得越来越盲目和愚蠢。现代人的愚蠢是太崇信科技,傲视宇宙,睥睨自然。每次看到肯尼迪太空中心发射人造卫星,心里总怏怏不乐。望着那火箭冒着几里白烟,划破长空而去,就好像看到一个抽烟的人,把还烧着火的烟头,往青绿的草地上一扔,污染了自然!

文明科技,原是人类从观察自然里创造出来的,而今,它却变成一堵墙,隔离了人和自然,而自然,应是生命和智慧的源泉啊!三天前,在朋友客厅坐着时,忽然听到一阵似是音乐、但又不成乐章的声音,转头往那边一看,但见几点红光,在那阴暗的角落里跳动着。再定神一看,才见到她13岁的儿子,跪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个像砚台般大的电动玩具,聚精会神地按着控制钮。

我问他在玩什么,他答道:“我在踢足球。”

突然间,我好像看见他的头愈来愈大,身体愈来愈小。不禁想起三年前在纽约看毕加索画展,四五个钟头看了几百张毕氏的方块人像。后来走到街上,我只觉得每个纽约人都是不成比例的:有时一只大眼睛生在脑后,有时手脚横长,曲曲折折,像装错了部位的机器人。

若是电脑再继续发展下去,人类无条件地把它应用到生活的每一角落,那么,毕加索就不只是个划时代的大画家,更是个预言人类将来命运的先知了。

但愿我只是多忧多虑吧。自然也许有着菩萨心肠,不会让人类自暴自弃的,不然,水泥地上怎会开出这么多美丽的野花呢?

(选自《中华散文鉴赏文库》)

【训练题目】

1.野花到处都有,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地描写停车场水泥地上的野花?

2.“望着那火箭冒着几里白烟,划破长空而去,就好像看到一个抽烟的人,把还烧着火的烟头,往青绿的草地上一扔,污染了自然!”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3.“若是电脑再继续发展下去,人类无条件地把它应用到生活的每一角落,那么,毕加索就不只是个划时代的大画家,更是个预言人类将来命运的先知了。”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4.结合全文,分析文明科技、自然、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⑴以停车场水泥地上自然地生长出野花这一现象突出自然的伟大和洒脱。⑵铺垫,以引出下文对现代文明(科技)的感悟和议论。

2.⑴描绘肯尼迪太空中心发射人造卫星的壮观景象,形象地表现了现代科技给时代和社会带来的进步。⑵把火箭发射产生的几里白烟比喻为抽烟的人往青绿的草地上扔烟头,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崇信科技、傲视宇宙、睥睨自然的厌恶和否定。⑶渲染了作者怏怏不乐的情绪,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现代文明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现代课程 后现代 前现代 冲突 融合

图尔明在《回归宇宙论》中提到:“我们必须调整自己……认识到我们不再生活在‘现代’世界。‘现代’世界如今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后现代世界’尚未发现如何以是什么来界定自身,目前仅仅能以不再是什么来界定。适当的时候,从现代到后现代科学的转变将通过哲学和神学的相应变化来呼应”。图尔明的话是后现代主义支持者的心声,仿佛一切都在更替,一切都陷入未知和不确定。后现代给人一种无所不包的感觉,它本身思想过新,过于多样,甚至还无法定义自身,也是任何一种分支都无法予以代表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它的影响力。毫无疑问,后现代主义已波及到文学、哲学、数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后现代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观的明显冲突让很多从事教育的人不知所措:是屈从于长久以来既定的事实和观念,还是接受尚在发展中且不确定性明显的新思想?在这个开放性的社会,接受新兴观念似乎已成为惯。但是,是不是真的契合发展需要,抑或后现代教育观适合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环境,这一点值得深思。

前现代范式是自古希腊文明开始并得以发展完善的,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来体现前现代秩序便是“道德品质是一种中庸,居于两种恶性之间,一种是过多,一种是过少。之所以如此是德性指向中部”。从这位古希腊文明杰出代表的话里我们可以窥探出前现代的含义――它强调一种平衡、均匀、完美,这一点恰好和儒家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工业化发展迅速,让现代文明得以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本身的思想根源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充斥着现代文明和号召推进后现代文明的今天,前现代思想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着一种迷茫和混乱,在自身文化并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和消化的前提下,过于猛烈推进效率至上的现代主义课程观,抹去了人文主义的厚重感。而在后现代文明尚未明确,甚至还和现行的素质教育有所冲突时,现代主义教育观受到来自前现代和后现代双方的冲击,它们都有合理性,也都存在不合理性,所以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后现代课程思想与现代课程的对立与融合

1.后现代主义

从思维方式的变革来看,“后现代主义”主要指一种发散性、多维化、逆向性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线性思维方式不同,它更强调不确定性、不连续性、质疑性,去否定性和去中心化。如果拥有信念,那么拥有的信念应以怀疑性而非确定性为基础。无论做什么,在作出行动前甚至在做行动时都要怀疑做的可能是错误。存在并非都是合理的,万物也不具备确定性。一切都建立在怀疑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随时可能被而从头再来。绝对的正确也是不存在的,现代主义者强调的普遍性、确定性、准确性、正确性,在后现代领域中都是无法被感知的。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下做的特殊决定。我们希望它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会一直正确下去,只能说在当时当地是合理的,而未来的一切却无法预知。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主义来说,与其说是冲击,不如说是恐惧。如果说一切都不再确定,一切都无法预知,也不存在绝对性的真理,那么我们之前建立起的所谓的理性世界随时都将会。

2.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想而来,它不同于现代教育观强调着科学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线性因果这样的思维模式,教育目的也是试图追求一种具有确定性的量化结果。后现代教育观不认为目的能够以具体的、量化的结果表示,它认为“目的只能以一般的,甚至是‘模糊’的词汇来描绘”。通过后现代教育家的著作,可以看出他们的表达形式、内容和现代主义教育家大相径庭,很多后现代教育家以诗歌、童话、隐喻等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这类文体不同于议论或叙述,它们是开放式的,具有启发性的,只有通过此类形式才能让教育目的保持下去,而逻辑性、精确性话语是封闭的、呆滞的,不具有生命力的。因此,以此为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后现代课程中就应该具备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去中心化等。只有这样的课程观才能符合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思想,在此课程观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应未来那种不确定的世界。

3.对立与融合:合理与不合理的交融

在多尔的《课程愿景》一书中,不乏将现代主义称作幽灵的说法。泰勒模式、斯金纳程序、布卢姆目标在后现代者眼里都是幽灵,因为它们是理性主义与精确性的产物。后现代主义者视察目前的教育系统之后,认为这些幽灵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遍布在整个教育系统之中。像实验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以及各种分支的教育学正在逐渐蚕食真正的教育,将教育划分为一块一块,使其“支离破碎”。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把控着目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方向。现代主义的教育生怕一旦放松了控制的弦,整个教育体系就会崩塌,尤其是在课程领域,丝毫不敢掺杂除现代主义外的思想。客观来看,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另一方面,在教育目的上,现代主义很容易忽视真正的内在目的,也就是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多尔也认为现代主义思想的运作以确定性、封闭性和非转变性的框架为前提。因此,尽管现代主义在大机器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却无法有效地处理人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在追求极致的精确性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却没有跳出来看看这样做是否正确。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指导不能够为人类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因此与后现代思想的相遇将成为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契机。

后现代教育的观点是对现代教育存在问题的正视与抨击,后现代教育针对目前教育过于工具理性化,一切教育任务、教育过程的背后都有功利性目的,且课程分科过细可能会导致学生不会自我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概念和知识,整体意识不强,缺乏逻辑推理与思辨精神。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一味地鼓吹后现代主义理论,其不良结果也显而易见。

首先,后现代课程理论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这样无形中就是反对学科的存在,要求消解学科之间的界限直至完全融合。他们认为现有学科教材体系已经很难容纳无限膨胀的知识,如果仍是延续以往科学知识的分科体系,将只能学到片面的、碎片化的知识,而无法整合起来。认识到知识的爆炸性从而改革课程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一想法敏锐地把握了目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动向,也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以此为依据要求取消学科甚至不同类别知识的边界是需要商榷的。

其次,后现代教育强调过程,不允许预设价值和目标的存在。这一点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允许教育目的明确化、确定化是很难推行的。现代教育的确存在在教育目的设置方面忽略了“人”,也就是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状况,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要求彻底抛弃预设价值观。这样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失控,也就是教育的无效化。

由于现代主义教育发展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它的理念在不断地扩充和巩固,并广为传播和接受。因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而后现代教育观在此时跳出来也是时势使然。当然由于它本身不如现代主义教育观成熟,它的局限也更为明显。如除了上述,还有认同不确定性的知识观消解了一切真理,这很容易滑向虚无主义并导致最终信仰的缺失等。所以说,不是学科的划分就是错误的,而是要思考如何设置学科或者分配学科的比例最为恰当是关键;不是要讨论教育无目的是对是错,教育重在过程不要结果这样的说法也是因时因地而对错不同的。在现代主义教育势头正劲,而后现代主义教育也言之有理的情况下,坚持‘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都会有片面性,因此,以自身的教育状况采纳不同教育观才是明智之选。

二、前现代课程与现代课程的矛盾与冲突

1.前现代文化教育观

前现代文化于我们而言就是传统文化,前现代教育就是人文主义为主的教育观,它充斥着融合的氛围。古人喜用“是……也是……也是……”的句式来表达观点,这是一种对多种属性认同的全局式的观点,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特征。反观西方,古希腊时期则注重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观:真、善、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而它们三者也是不可分的。从这些思想可以看出,前现代的教育理念重视整体性、均衡性、对称性,并且求知、求真、求美。古人学术思想的表达往往采用“隐喻”“叙述”“例示”等方式,而不是思辨“分析”“推理”“归纳”等,因此前现代的教育思想是不具备系统的、明确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知识状况和古人所持的学术思想是浑然一体的。前现代思想目前来看并没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大,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2.前现代课程教育的缺失

我们经历了前现代,处于现代,又开始受后现代影响。尽管历史久远,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遗忘前现代的文化观和教育观。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历史环境影响,我国没有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而如果连仅存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亡,我们国家的前途是令人堪忧的。因为一个抛弃自己文化放弃自己根源的人是没有办法立足于世界的。

我们现行的教育基本上是民国时期确定下来的科目再加以丰富,纯科学科目基本都在,与我们本身文化息息相关的目前只剩下语文一科。我们并不缺资源,但是这一方面的教育却越来越差,应该说在一开始没有把这个点作为关注点。毕竟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已经太多太多,所以在一开始教育得以呼吸外来的新鲜空气时就潜意识地将传统暂时搁置一边甚至是持抵触怨愤的态度。而到了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把学校也变得像工厂一样生产学生。数学、物理、化学,这样学之有用且见效迅速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重,最经典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文学这样的人文主义学科底蕴深厚,且学习起来费时费力,在短期内只能作积累之用的知识就有被淘汰的趋势。更可怕的,因为环境的影响,国学方面的大师越来越少了。由于传统文化在目前课程体系中的缺失,不少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尽最大的可能让文化在教育活动中传递下去,所以目前的课程现状就是前现代与后现代共同影响的现代课程的变革。

3.如何看待前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

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的矛盾简单说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因为很多经典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也同样具有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如果想让具有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嵌入现代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行的,二者之间不存在根本性质的对立。所以想要二者兼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实践取向和生活取向,一定要让它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一种形式或者仪式的概念。前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虽有明显差别却又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看上去前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所有思想的融会贯通,一个字“合”,而现代教育正好和它相反,是“分”,但是它们之间的作用却是相互渗透的。前现代文化教育追求真善美,力求平和之美的目的是去除现代教育中浮躁和寡薄之气所需要的。只有处于低层次的教育观才会不自觉地将二者分开,要想真正地做好教育,不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对立,更要调和矛盾,毕竟根源性的东西是不能被抛弃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前现代教育和后现代教育观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尝试构建三种观念和平共处的局面,这当然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愿景。现代教育的现状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不要固执地认为某种趋势或观念一定会永存,现代教育已亡论、后现代教育式微论这些观点都是过分看重了某种教育观。教育现状在发展,教育现状自然也会改变,教育终究会向它本该前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文明.后现代教育观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与背离[J].当代教育科学,2010(8).

[2] 王玲,周小虎.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3] 姚文放.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J].西方哲学研究,2011(4).

[4] 刘复兴.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现代文明的含义范文第5篇

本学期我校国学兴趣小组开展了诵读的活动,活动中学生们热情很高,学生们记住许多名篇佳作,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取得了一定得成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为了使学生能有所收获,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对于学生所选的篇目我们严格把关,如《三字经》和《弟子规》,以及名诗人的文章,确保诵读的质量。学生们在诵读中熟悉古文、了解古文、为诵读古文创设了氛围。我们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尽量背下来,为激发兴趣还为诗文配上音乐,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活动中形式多样,有精彩的节目,如小品、演唱、古诗擂台赛、古诗吟诵等,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

国学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出花、结出果。

现代文明的含义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中国当代文学中,迟子建营构出了较为独特的文学世界。温情书写、塑造畸异人物与回归自然是三个核心因素,从不同侧面把她的价值立场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超越精神角度反思了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价值局限,指出可能的超越之路。

    创造独特的文学世界往往是作家的夙愿,支撑着此世界的就是他的价值立场。如果说一般读者可以沉迷于文学形象世界,开阔视野,更新体验,丰富精神,那么研究者就得深入把握隐含在文学世界中作家的价值立场,显扬其普遍性与独特性,掘发得失,瞻望可能。迟子建作为当代大有作为的作家,已积聚二十余年心血建构了颇为独特的文学世界。通观她五百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神韵生动的小说,笔者认为,书写温情、塑造畸异人物与回归自然是三个核心因素。那么,这三个核心因素暗示出迟子建文学世界的何种价值立场?它能给我们带来何种启示?局限何在?可能的超越之路又何在?

    一、温情书写的价值反思

    对人性温暖湿润部分的执着关注构成迟子建小说极为引人注目的特质之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情主义。迟子建小说中的温情主要是指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宽容、谅解、体贴、同情、关爱等蕴含着鲜明道德色彩的正面情感。这种温情就程度而言具有鲜明的儒家所弘扬的“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中庸风格,是与乡土社会中日常生活高度相融的情感,是对日常人性的呵护。从总体上看,迟子建小说中的温情是中庸温文、和谐优雅甚至略带忧伤的情感,它没有内在冲突,没有炽热力度,具有鲜明的安柔守雌的女性气质。这也是迟子建对人性的期望。但真正需要追问的是,迟子建小说的温情具有内在的真实性和价值建设意义吗?

    其实,温情书写的局限性首先是从迟子建钟爱的温情人物身上显现出来的。像秦山(《亲亲土豆》)、吉喜(《逝川》)、徐五婆(《鸭如花》)等人物形象最根本特点就是缺乏主体性人格。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自由,也就是说,存在于精神整体之中的一切本质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它们的权利。”[1]主体人格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创造性人格。但迟子建的温情人物都是些随遇而安的被动型人格,与生存环境间没有任何反思的距离,也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他们都是被人情的磁力场包围着的乡土人物,生命特质主要是安宁、祥和、单纯、自然。当迟子建仅专注于正面素质时,她就有意忽略了乡土人物生命的另一面。其实,残缺的另一面已经被鲁迅等启蒙作家揭示得较为充分,那就是麻木、封闭、自大、萎缩、沉沦,最根本的是缺乏主体性。把残缺一面纳入生命的整体,迟子建就无法像现在这样进行温情书写了。说到底,迟子建的乡土温情往往不是具有主体人格的人之间富有热力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交流,如那些能提升人生境界的爱情和友情,更多只是抚平创伤、安慰人生的弥补性情感;不是把人生导向健动有为、动态超越的创造性存在性情感,而仅是被动守成、静止凝固的重复性生存性情感。这才是迟子建小说的温情的真正实质。

    迟子建曾说温情的力量就是批判的力量。温情批判的矛头始终指向两个目标,一个是乡土社会内部威胁温情的因素,另一个是从根本上威胁着乡土社会的外来现代城市文明。前一个因素,迟子建在小说《白银那》中有充分的展示,马占军夫妇的发财欲望试图摆脱乡土温情的控制,便严重威胁乡土社会的温情世界。后一个因素,迟子建在《晨钟响彻黄昏》、《九朵蝴蝶花》、《银盘》、《热鸟》、《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小说中就竭力批判,现代城市文明对于迟子建而言意味着温情的反面。其实,迟子建的温情批判更是一种迷思。首先,威胁温情的乡土社会负面因素和乡土温情构成了乡土社会的一体两面,都是乡土社会缺乏主体人格的表现,因此这种批判的根据和批判对象的根据是同一的,从而导致了批判的无效。其次,迟子建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批判实质上是站在乡土社会的正面价值立场上来批判现代城市文明的负面因素。这种批判是对于乡土社会的负面因素和现代城市文明的正面因素的双重遮蔽。迟子建的温情批判不是使乡土社会更充分意识到自身不足,从而走向开放与创造,而是使乡土社会加强了自身的封闭和保守。

    当迟子建守护乡土社会的温情世界时,她没有真正直面乡土社会的欠缺。首先,乡土社会无法应对外来的暴力与邪恶。对内部的暴力与邪恶,乡土社会往往采用人情化的策略,如《白银那》所展示的;但对外来的暴力和邪恶却无法应对,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所展示的。其次,乡土社会中的人由于沉溺于狭小的个人生活,缺乏主体性,对稍微广大点的世界,如超出家庭和村落的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精神问题不感兴趣,就最容易滋生专制体制。当专制体制一旦形成,无法制约的权力往往就会反过来摧残乡土社会。那时,所有温保存而不得,所有逍遥欲实践而不能。更根本的是,乡土社会由于封闭保守,把人的精神和心灵需求极大简化,不利于人的发展,迟子建欣赏的那种简朴与纯洁是人性发展的最低阶段,这种简朴和纯洁是以对精神的丰富和心灵的多姿多彩的牺牲为代价的。此外,由于缺乏实质的精神主体性,乡土社会中的人若无法获得乡土温情的照顾或对乡土温情不满时,就很容易堕入彻底的物质化、欲望化和实利化中,例如,《白银那》中的马占军夫妇,《一匹马两个人》中的薛敏母女。 

    二、畸异人物的价值反思

    对畸异人物的酷爱是迟子建小说的鲜明特点,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恐怕无出其右者。几乎没有哪部迟子建小说中没有畸异人物,从《原始风景》中痴憨有福的傻娥到《雾月牛栏》中精灵般的宝坠,从《雪坝下的新娘》中反衬出现实世界丑陋的刘曲到《采浆果的人》中保守天道相视而笑的大鲁、二鲁,从《树下》中漫步乡村的大欢、二嫚到《》中大放异彩的阿永、拳头,再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似有大智慧的安道儿、安草儿和西班,真可谓星罗棋布,星汉灿烂。

    塑造畸异人物是基于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理解。迟子建散文《必要的丧失》叙述作者在云南大理看到个精神失常者,凭眺桥下流水,旁若无人,嬉笑自如,为人友善。她注意到,精神病者大都快乐安详、平和宁静、超然独处,不像功利世界中的正常人那样劳心憔悴、忧愁郁闷。她甚至由此透视人生,得参妙道:真正的人生需伴以必要的丧失。短篇小说《盲人报摊》就颇能体现迟子建这种“必要的丧失”的人生观。难道迟子建的畸异人物是暗合生活之道的吗?可以把迟子建的畸异人物与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疯疯癫癫的弄人、陀斯妥耶夫斯基《白痴》中梅什金公爵简单比较一下,各自的精神特点便一目了然。

    迟子建把畸异人物的自然人生确立为价值理想的局限极为鲜明。首先,畸异人物的自然人生是逃避超脱型的。他们对人生矛盾采取一种逃避超脱态度,没有解决人生矛盾的能力与意愿,而是彻底否定矛盾的存在,以精神病、弱智、失忆症等形式构筑着人生逃避的堡垒。像陈生(《青草如歌的正午》)、杨玉翠(《岸上的美奴》)等人不就是在把现实世界中的矛盾拒之门外才能肆意挥洒吗?而莎士比亚的弄人等展示的是直面人生矛盾的超越型人生。《李尔王》中弄人对现实世界具有深切洞察力,他带领李尔王在旷野中承受狂风暴雨的打击,是为了让李尔王能更清晰认识人性的深层状况,不要再执迷不悟。《白痴》中的梅什金公爵,更是怀抱着对苦难世界的深切之爱,深入现实世界,对娜斯塔霞等人的灵魂的震撼力大得惊人。其次,畸异人物的人生意义低于功利境界的人生。虽说功利世界会导致人的欲望无度、人性的畸变,但它也确曾使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萌生,能在他人与自然面前慢慢确立起精神独立性。但是自然人生使人在没有经历复杂性时就安于简单,自我意识无法建立,人生的主体性与精神性无法达成。迟子建的弱智者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是自然赐予的人生,而不是精神创造的人生,没有实质的意义,也不具备道德的实践性。莎士比亚的弄人等因为敢于坚持理想,能建立起独特的主体人格,并超越于功利世界之上。再次,畸异人物是自我瓦解的。迟子建欣赏他们的快乐宁静、超然自失的一面,看到他们的心地单纯、感情真挚的一面,但与这些素质相伴生的另一面,如头脑简单、心胸狭隘、眼界窄小、精神稚弱等,却有意忽略了。当面对世界的复杂性时,这些畸异人物将不可避免地被命运碾碎。而莎士比亚的弄人等却能直面人性的矛盾与人生的基本困境,把人生确立为自我超越的过程。正是由于畸异人物的局限性,迟子建的许多小说才会展示出较悲惨的结局。

    三、回归自然的限度

    同样颇有意味的是,迟子建的畸异人物的首要特征就是对大自然的亲近。《青草如歌的正午》中,精神失常者陈生就葆有动人的自然情感,他会拣着栅栏旁阴影走路,生怕把均匀散布在路中央的月光踩出疤痕。回归自然的主题同样表现于迟子建小说的城乡书写。在小说《关于家园发展历史的一次浪漫追踪》中,迟子建曾说:“城市是地球上最大的罪孽”[2]。对城市的严厉态度一直沉淀在迟子建心中。与之相对的是,迟子建对乡村有着明显偏爱。迟子建欣赏的那些人物,如宝坠、天灶、丑妞等,都是乡村世界的贡献。说到底,对城市文明的批判就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迟子建始终未曾以乐观的眼光来瞻望现代文明。迟子建回归自然的价值理想对现代文明的自我反思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但回归自然的限度却不得不加以明确反思。

    人之为人,本质就在于他能不断地超越既定的现实世界。大自然对于植物和动物而言,就是全部的生存世界;对于人而言,却是必须加以超越的对象,不可能仅是回归的对象。

    首先,人性的基本矛盾无法在回归自然中被勾销,因此像迟子建塑造出来的那些理想人物,如《雾月牛栏》中的宝坠等,仅是人性的沦落,而不是人性价值的生成。所谓回到自然的野性、单纯和快乐状态,也仅是作者的幻想。吴炫曾说“:人性对自然、文明对原始的超越,就既包含着对野蛮的征服,也包含着对纯朴的遗弃;野性和纯朴的审美含义,也只是人类在摆脱了野蛮和无知的桎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但这种审美,从来不具备独立恢复的功能,充其量只能作为一种价值的材料,参与新文明结构的建设。”[3]迟子建所希望的那种回归自然状态,就像她的畸异人物那样,同样不具有赋予这个世界新意义的功能。 

现代文明的含义范文第7篇

摘 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妄图征服自然,认为理性能够取代信仰的作用,殊不知理性与自然是一个维度上的两个方面。只有将理性与信仰结合找回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实现地球万物和谐的根本。

关键词:信仰,自然,理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活动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金钱成为人与人、国与国交往的纽带,人的本质被定义为经济动物。我们不难看到,由于物欲的极端膨胀,人们精神家园的贫瘠,导致这个社会道德观念淡薄,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此时信仰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着力探讨的就是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信仰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现代文明需要怎样的信仰。

信仰与理性之辩,可以追溯到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时代被称为“理性时代”而中世纪则被称为“信仰的时代”或者是“蒙昧的时代”。西方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大旗,认为中世纪是黑暗的千年,对上帝的盲目信仰蒙蔽了人类理性的双目。启蒙思想的大潮对人们头脑的冲刷,使一些人片面的误解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错误的认为理性与信仰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信仰代表着愚昧而相对的理性代表了进步。其实不然,信仰与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

我们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楚信仰和理性的内在涵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信仰的含义是指对某人或者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理性”概念的形成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包含着复杂的含义。在中世纪神学家看来,“理性”指的是“上帝之理性”即人在上帝面前是渺小而无知的,只有上帝掌握了这人世间的真理。而经过了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的洗礼上帝已经走下了神坛。自然界的规律,成为人们追逐以及渴望掌握的真理,这里的理性是“自然之理性”。而及至今日,我们探讨的“理性”指的是“人之理性”,即是人具有的运用语言进行描述、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的能力。人的理性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科学的理性;二是哲学的理性。人类需要运用理性的思维掌握人生、社会甚至是宇宙的“真理”来指导规范我们的人生道路。因此真理的价值就是能够使人们了解掌握未来,并提前做好安排。然而在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比较简单,人类可以凭借常识来进行预测,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复杂化,人们仅凭自己的常识,很难规划自身的生活。于是科学与哲学应运而生,科学与哲学是体系化的知识,科学与哲学优于常识,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体系化了的知识,而且它们引入了抽象概念,正确时抽象概念就是我们现在称的理论。理论的出现使我们的现实世界变得规范化。在启蒙运动展开之前,科学与哲学是一体的,它们统称为哲学。现代文明的发展使科学与哲学趋于分离。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科学理性与哲学理性呈现不同的特征。首先科学理性坚持实证的原则,在理论假说成立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证,而考证的依据就是被认定的经验事实。实证性原则保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其次科学理性坚持数学原则,数学原则不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数学的计算功能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物质文明的进程。相对的,哲学理性也具备不同于科学理性的特征。第一,如果说科学理性是对世界的理解进行细化的过程,哲学理性则是一个融合的过程。哲学理性遵循着一定的逻辑原则构建庞大的人的信念体系。第二,如果说科学理性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的自然世界自然规律,哲学理性则回归到人类自身,它是对人生意义、人生存在的价值进行的终极追问。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可以说是对科学理性与哲学理性两个维度的形象概括。两者应当是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理性与信仰也是互相依存的,理性所追求的便是最可靠的信念。信仰归根结底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同时也是人的一种思维状态。从信仰是人的思维状态这个维度来讲,信仰与怀疑相对的。怀疑是理性精神存在的依据,启蒙运动的先哲笛卡尔,他提出的普遍怀疑法则影响了整个西方现代哲学。其基本含义是不管信念或者是观念来源于哪里,都要以怀疑的精神来审视你所接收到的一切。但是怀疑一切与理性思维的运行这是一个悖论,因为理性思维的运行需要一定的逻辑方法,这个逻辑方法简单地说可以归结为两类。即是演绎与归纳。但是逻辑方法使用的前提是要有认定为真的命题,笛卡尔虽然对一切都抱以怀疑的态度,但是认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是无可怀疑的,他便以此为依据,用演绎的方法推演出其他的命题。而且笛卡尔在推演其他命题的正确性时,但仅凭借“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不可能推出所有的命题。推演真理的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我们的“前理解结构”,就是在我们形成成熟的怀疑、批判能力之前,指导我们生活、学习的社会赋予我们的“潜意识”。这种从童年时期就逐渐形成的“潜意识”必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而在我们形成成熟的怀疑精神之后,不过是对这“潜意识”中某些部分进行扬弃,并不可能完全的摒弃它。而且我们的怀疑精神最终会有一个意义性的指向,就是为了建立更好的真理体系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建立更为合理的信仰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说信仰是我们运用理性思维的气体也是最终的目的。因此理性与信仰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人们之所以认为理性与信仰不能相容,是因为他们将科学理性认定为理性的全部,忽略了哲学理性对人类的指导意义,这样就会造成“终极实在”的消失。“终极实在”是一个宗教范畴的概念“在宗教意识中,终极实体意味着一个人所能认识到的最富有理解性的源泉和必然性。它是人们所能认识到的最高价值,并构成人们赖以生活的支柱和动力”①在传统观念里,个人精神与终极实在实现合一是人生境界的最理想的状态。敬畏与悲悯是终极实在两种性质,这也是“终极实在”具备的理想主义特征:它具有超验性,它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体验到的;它具有主观性,人们不能用科学理性所把握的,必须饱含着敬畏之心体悟造化万物的博爱与慷慨的源泉。很多秉持理性主义的人,常常认为“终极实在”是无源之水,他们从科学理性的实证主义出发,认为只有经过科学家推演出的事实才是真正存在的事实,这样的论断存在着极大地谬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能够被科学所掌握的事实无疑是不全面的,历史上和现今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是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终极实在的存在对于解决形而上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受片面的实证主义的影响,在我们现今社会,人们已经逐渐摈弃了对终极实在的追寻,这势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人们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人生境界变得浅薄化。即人从社会秩序中游离出去,追求片面的“个人”自由。在科学技术极度落后的古代或者是原始社会,人类对于自然界怀着强烈的敬畏之心,他们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可以自在的和谐相处。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自诩掌握了自然的秘密,企图从自然秩序中脱离出来,并以主宰者的身份来面对自然界将自然界看作满足人类自身欲望的工具,并且尽力的压榨自然界的价值。然而人类知识无论进步到什么程度,都无法真正的了解大自然的秘密,大自然永远掌握着惩罚人类的权杖。

历史的发展证明了靠人类的自律不可能达到道德的完善,人们应当正确认知人类的有限性与自然的无限性之间的关系,寻求在理性的指引下敬畏自然之路。(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现代文明的含义范文第8篇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刚刚弄懂了什么是小资,最近忽而听说小资已经落伍了,现在流行的是BOBO。才有点小资样子的我,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立马上网搜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归搞懂了什么是BOBO。

BOBO:(译作波波或布波)即“布”,布尔乔亚(Bourgeois)+“波”,波西米亚(Bohemia)。这一新生词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戴维・布鲁克斯在其大作《天堂里的BOBO族――新社会精英的崛起》中首度提出,是即赞成资本主义的布尔乔亚,又崇尚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是即拥有高学历、丰厚收入又讲究生活品位、注重心灵成长的一族。BOBO品味包含着流行兴谱的多样面貌,他们能在最原始的森林腹地里呆着,仍生活得舒适,讲究品味、专业、形象式、高科技地消费着从林假日――随身携带的小型卫星定位系统、旅行也离不开的手提电脑在放逐的同时连通着文明世界;用来流浪的毫华四轮躯动旅行车里装着应有尽有的一切:时髦的衣饰、精致的咖啡研磨机、各种旅行的工具、名牌帐篷、电子眼…他们典型具有双重个性:一方面是社会精英,享受富裕成功;另一方面又渴望心灵自由,追求不羁与流浪;一方面深入蚊虫肆虐的热带密林做艰难的旅行,一方面又享受卫生定位系统、名牌帐篷、Expresso咖啡等现代文明的产物。

弄懂了BOBO含义之后,心中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反观自身,纵然身上的银子不多,其实早就具有了BOBO的特质。据说BOBO使用的是最新的高科技产品,我的身边,而且很多人身边,都有这种高科技产品,不管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时髦的衣服,抑或是居家旅行的轿车;据说BOBO爱消费丛林度假,其实我也经常每半个月要回到我的家乡,深入大山,享受原始的山野。他们去丛林后,还要把带去的东西带回来,而我不,我在我们老家的别墅里,早就按上了卫星电视,卫星电话,还有台式电脑。我也不知道他们到丛林里折腾什么,而我去大山后,可以采回山,为母亲缝制枕头;可以采回很多的防风、柴胡等药材,为儿子泡制感冒药物;可以抓回大把的活蝎子,为父亲制作治疗关节炎的药酒;而最关键的,在这其中,我找到了童年的影子,放松了心灵,甚至是驰骋了心灵……

前段媒体炒做小资,作为思维活跃的人,不由自主的跟了一把,但跟的很累很累。而今,媒体似乎又要炒作BOBO,我不知道我是需要跟进,还是放弃。

因为作为小资,你可以按照目标,谨小慎微的追求。而作为BOBO,却不是追求那么简单。毕竟他张扬的是失个性的解放,你追求了,你就不是BO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