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现状;对策建议;重庆市

南川区休闲农业作为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品质生活的有力支撑,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方便城乡居民体验农耕乐趣、品味农业情怀、享受田园生活、感知民俗风情。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到农村享受悠闲与宁静,发展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1发展现状

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是主城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黔北地区的联结点。南川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农业资源富集,全区耕地面积6.53万公顷,乡村户籍人口39.2万人,境内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近年来,南川区坚持“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着力塑造软硬环境,休闲农业全域开花,“十二金钗大观园”成为重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名片和示范。2019年,南川区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6%。

1.1基地支撑

建成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和南川米“3+1”产业为主的标准化示范园100个,高标准农田达到3.2万公顷。重点推广适宜种植的12个中药品种,常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2.33万公顷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茶叶种植面积达到0.73万公顷(其中大树茶666.67hm2)。不断加大低改提质力度,发展方竹笋基地1.49万公顷。以中高档“南川米”为主,建成绿色精品稻米基地0.33万公顷,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13万公顷。此外,依托山地农业优势,发展蔬菜2.2万公顷、水果0.77万公顷。

1.2产品支撑

粮食产量34万吨,名优茶产量800t,年产方竹鲜笋2.2万吨,蔬菜产量56万吨,水果产量7.4万吨。年出栏生猪60万头、肉牛1.24万头、肉羊3.81万只、家禽592万只,水产品产量1.17万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26个。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玄参之乡”“中国特色竹乡”“中华蜜蜂之乡”等称号。推广区域品牌“金佛山”“生态大观园”,达标产品免费使用。

1.3主体培育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0家、农民合作社1433个、家庭农场793户。大力培育发展“农家乐”“林家乐”,形成风景游览型、生态休闲型、花果观赏型、农家园林型的农家乐风格,建成星级以上农家乐300余家。

1.4主要模式

1.4.1产业带动模式休闲农园以产业基地、特色农产品为亮点,开发旅游活动。例如:位于木凉乡汉场坝村的艾伦茶叶公司自有茶叶基地66.67hm2,建有3000m2标准厂房和“香炉茶艺山庄”四星级农家乐,茶园具备赏茶品茶、养生休闲、会议教学、科研科普等多种功能。

1.4.2村镇旅游模式依托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与建设美丽乡村有机结合,集中打造周边环境。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土特产吸引游客吃、住、玩、购。例如:位于金佛山南麓的金山镇龙山村森林覆盖率95%以上,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发展农家乐82家,常年接待游客在2万人次以上。

1.4.3民宿风情模式以精品民宿为载体,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节庆活动等,体现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例如:位于河图镇骑坪村的“漫居有点田”慢生活农旅项目,海拔800m,森林覆盖率64%,四季宜居,是南川区首家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民宿。

1.4.4亲子田园模式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提供特色亲子体验场所,增强孩子对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村生活的喜爱。例如:南平镇永安村的懒懒山谷是主打亲子游玩、旧食、DIY体验的亲子体验农庄。

2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整体规划

小规模农业生产者在整个休闲农业主体中占绝大多数,南川区尚未制订针对休闲农业的专项规划,已有的规划对于发展休闲农业的相关内容存在不实际、不合理的问题,操作性较差。在业主方面,很多没有规划,即便有规划,也是独门独户、单家独院的规划,不能发挥群体优势,加之各休闲农业景点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无法形成整体景观效应。

2.2融合程度较低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休闲农业类的产业模式多以“农家乐”“采摘园”为基础,以自然风景、田园游览为主要卖点,形式简单,链条不长,产业融合度非常低。

2.3文化挖掘不够

农业是一种文化,农村饮食、穿着打扮、节庆习俗、建筑风格、民歌民谣、古法工艺等都能成为一种原始吸引力。目前的休闲农业项目能够有效挖掘农业文化内涵的还不多,特别是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基本没有,地域特色没能充分发挥,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也难以真正达到多重体验功能。

2.4增收能力不强

休闲农业覆盖农户较多,但大多数缺乏品牌塑造及营销理念,高品位、高档次的休闲农业景点较少,致使休闲农业的户均增收效益发挥不明显。

3建议对策

紧紧抓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契机,抓住全市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机遇,探寻成渝休闲农业合作空间,促进南川区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真正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的休闲服务,让休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3.1高标准制订专项规划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人文特点,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挖掘文化资源,制订专项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特色园区等,将休闲游景点连线联网,把休闲农业纳入到全域旅游业当中去通盘考虑,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农业生产、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和谐统一。研判市场需求,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体现参与性、多功能性,对农业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加强休闲农业与其他行业的相互渗透,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使休闲农业形成一个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联的共同发展产业。

3.2实施片区式开发

充分发挥旅游、农业、国土、文化、交通等部门作用,以政府整合资金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通过水、电、路、气、讯、卫生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带动周边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综合性的精品休闲农业区。结合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依托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气候,兴建一些休闲、娱乐、文化设施。游客不仅可以体验传统的观光、采摘、农作等乐趣,还能进一步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村意趣。

3.3打造休闲农业线路

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起点,在大观—河图—木凉—兴隆—神龙峡景区沿线,结合农综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梅园、玫瑰园、香草园、蓝莓园等观光农业示范点,打造生态白茶茶园、标准菜园、特色果园等采摘体验休闲基地。以金佛山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在大有—庆元—古花—合溪—德隆—头渡—金山沿线,以发展彦州生态农业园、药材园、古树茶基地、万亩高山晚熟李基地等为重点,打造高山避暑纳凉、观光采摘、自驾游等养生农业示范基地。

3.4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发展休闲农业必须重视挖掘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休闲的价值不只在于实用,也在于文化。通过挖掘农业文化特质,设计内容新颖、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项目和文化主题活动,为乡村建设注入文创力量,用文创换价值,用文创换效益,积极培育农村文创业态。通过开展文创招商,引入休闲农业的“新村民”,以文创经营活动来实现农副产品、体验服务等溢价收益。

3.5借力借势新媒体宣传

整合信息资源,搭建多媒体多层次信息平台,借力“互联网+”,借势“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视频APP和“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载体,持续推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休闲农业节,全方位开展宣传,展现亮点、形成焦点、集聚人气、保持热度,继而达到提升形象、增加效益的目的。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一、镇基本情况

镇位于最北端,距县城23公里,与交界,地处两市四县八镇交汇之地。全镇幅员面积81.88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户数15492户,总人口39317人,耕地面积39901亩,总蓄水量达3200万立方米。主要农作物有优质水稻、油菜,特色水产有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等,多经产业有青花椒、水蜜桃、蚕桑、杂柑等。

二、镇工作亮点

一是根据镇的产业分布特点及优势,将农业规划分为“一区、四地、多点”,建立镇领导联系园区、基地和农业新兴经营主体制度,促进产业快而稳发展;二是有力抓实县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和“鱼米之乡人居环境”建设项目,联合永太等乡镇已成功申报县级“鱼米之乡”;三是成功举办镇第三届青市桃花节,镇第三届龙虾美食活动等,吸引游客6万余人次,带动旅游发展,进一步推动我镇乡村振兴。

三、镇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部分村社居民、牲畜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大多数村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不够;三是中绵路(段)路面损坏严重,扬尘过大,已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陈文志,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勒伟,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

刘永恩,女,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副书记。

摘要:随着旅游者求知欲望的日益强烈,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的热点之一,旅游经营者要大力发展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雅安宝兴县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其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宝兴;文化旅游;旅游深度开发

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文化成为旅游业最富魅力的卖点,在旅游中积累文化知识,追求文化享受,成为一种新的旅游需求。国家旅游局从1992年开始策划中国旅游主题游活动,吸引不同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如“94中国文物古迹游”、“ 95中国民俗风情游”、“ 2005红色旅游年”、“ 2011 中华文化游”等,其中大部分主题旅游项目都体现了中国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一、概念界定

(一)文化旅游

近年来,学术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颇多,分别从旅游经营者、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产品构成等角度阐述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最为典型的是美国旅游人类学家史密斯(1977年)指出文化旅游是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残余。 郭丽华(1999年):“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刘玉等(2000年):“从旅游者旅游动机、旅游者活动内容角度出发,将旅游分为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特种旅游,特种旅游包括娱乐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其中文化旅游是指集文化、经济、科技、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大旅游。” 蒙吉军等(2001年):“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

归纳起来,文化旅游即是指旅游者对异地或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引发的,前往异地进行以增长文化知识、体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过程。

(二)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形成文化吸引,并能被旅游业利用,产生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的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旅游资源按时间维度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现代文化旅游资源;按景观存在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文化旅游资源和无形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文化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财富,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除了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特点外还具有其更加鲜明的特点。如,可持续性,知识密集性,启迪创新性,强参与性,强垄断性等。

二、宝兴县旅游开发的优势

(一)地理区位优势

宝兴县是四川省雅安市所辖的一个县,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1933年置宝兴县,因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取《礼记.中庸》“宝藏兴焉”之意而命名。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雅安市北部,东邻芦山县,南界天全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小金县接壤,西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相连。县城穆坪镇距成都市210km,距雅安市80km,距四姑娘山风景区155km,距碧峰峡风景区76km,位于从九寨沟黄龙寺红原四姑娘山夹金山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峰峡的旅游环线上,是四川西部生态旅游大环线上的重要部份。

(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宝兴县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奇异的自然风光,古朴的原始生态,独特的藏乡风情。“大熊猫”是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宝兴县作为世界上第一具大熊猫模式标本的产地和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是展示大熊猫旅游品牌的重要场所。宝兴境内夹金山是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的丰碑,是精神的见证,是进行文化旅游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宝兴是始自汉代的民族迁徙走廊的必经之地,其典型代表是硗碛的藏族风情,在其民族语言、服饰、饮食、藏家山寨、民族节庆、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折射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硗碛作为距成都最近的藏族乡,是展现藏族风情及藏汉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宝兴,古代为青衣人居地,历史文化丰富。同时,宝兴生态资源好,有宜人的气候和山青水秀的良好环境,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三、宝兴县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宝兴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宝兴县是四川省列为优先发展旅游的12个重点县市之一, 1995年,夹金山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同年,成都花水湾温泉公司与县国资公司联合投资,组建了四川夹金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夹金山风景区进行开发。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宝兴县作为汶川地震重灾县,抓住了灾后恢复重建机遇,成功推出了神木垒和东拉山景区,迅速成为全省旅游的热点,实现了生态旅游产业的突破发展,被评为全省生态旅游十佳县。2012年,福建省正兴集团与宝兴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陆续投资10亿元人民币重点打造铁坪山、扑鸡沟、熊猫古城等旅游景点,进一步提升宝兴旅游品牌影响力。

宝兴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味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宝兴县的旅游资源大多处于待开发状态。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处 :

景区(点)名称

分类依据

按资源类型分按产品属性分按旅游目的分

蜂桶寨大熊猫自然产品观光型

硗碛乡藏族风情人文产品娱乐型

铁坪山云海佛光自然产品休闲型

夹金山生态观光、红色旅游人文产品 观光型

邓池沟熊猫文化人文产品 观光型

神木垒自然景观、民族风情自然与人文产品观光、体验

东拉山大峡谷生态景观自然产品观光型

近几年旅游接待情况如下:

年份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2009年44万2.154亿元

2010年81.45万人次41500万元

2011年101.5万人次5.45亿元

2012年125.66万人次6.85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1.旅游进入性差,严重制约旅游发展

宝兴县交通以公路为主,对外通道单一,贯穿县境的主干道仅S210线一条,多雨季节,道路塌方事故频发,致使宝兴县可进入性差。其次,县内景区之间未能形成环线,使自驾游不畅。受“4.20”芦山大地震影响,318国道和210线路交通不畅,使得宝兴县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

2. 旅游文化挖掘不够,游客驻留时间短

宝兴县的景区开发以自然资源的初级阶段开发为主,旅游文化只停留在观光层面,没有充分体现出旅游的价值,现阶段的开发只是直接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组合,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创新,尤其在开展游客旅游互动上缺少有力的产品开发,缺少游客体验和互动参与的旅游项目,旅游内容过于单一,景区游客仅是被动的进行旅游活动,难以激发游客的回头率和旅游活力。

同时,宝兴县接待条件最好的酒店是夹金山大酒店,其余多数为个体宾馆和老百姓自主经营的农(藏)家乐,没有一家旅游接待龙头企业,难以满足高消费、高享受层次游客需求。

3. 旅游商品可购性不强

近年来,宝兴开发了一些石雕工艺品和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一些纪念物品,但旅游商品仍存在品种单一、制作粗糙、附加值不高、纪念意义不强等问题。加之宝兴县在大型的旅游购物超市等场所建设上长期滞后,给外地游客购物带来不便,综合消费体现困难。

四、宝兴县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建议

(一)挖掘宝兴旅游文化底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进一步做大做强“熊猫老家·传奇宝兴”这一品牌建设,充分挖掘宝兴的熊猫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藏乡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丰富完善旅游景区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加强宣传营销力度,加快推出一批品位较高、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培育“红叶节”、“上九节”、“冰雪节”等旅游节会品牌;进一步促进有机农业、中草药、汉白玉石材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高山、蜂蜜、中药材、茶叶饮品、汉白玉工艺品、特色食品等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品牌包装及宣传力度。

(二)拓展旅游合作空间,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

宝兴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大熊猫的窗口,雅安市和四川省旅游联接世界的纽带,宝兴县需加大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加强和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树立大熊猫文化之源的形象,将大熊猫作为必不可少的的文化节点,真正促进宝兴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宝兴县旅游业受到重大的打击,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宝兴县经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连续报道关注,知名度骤然提升,应以此为重要契机,狠抓城市宣传营销工作,培育和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围绕核心品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宣传推介,围绕核心品牌规划开发点、线、面的旅游产品。重视改善硬环境,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改善软环境,提升服务层次,健全服务体系,切实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软实力。同时,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规范旅游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旅游高端品牌,树立和强化全域旅游、立体旅游的理念,对宝兴县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在旅游产业中处处体现文化内涵,精心做好宝兴整体形象的塑造,丰富旅游线路和内涵,对暂未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使宝兴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三)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要加快宝兴县文化旅游的开发,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将对宝兴县旅游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文化内涵。

2012年8月,宝兴县教育局与广东省中山市某知名学校共同策划和实施了宝兴 “四化三旅” (四化:熊猫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三旅:发现之旅、体验之旅和爱心之旅)主题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宝兴县文化旅游资源与青少年“三观”教育的主题旅游项目结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初现了宝兴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雏形。宝兴县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蕴含着较大潜力,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还需继续探索。

(四)整合文化资源,大力促进功能升级

要用差异竞争的理念,整合商贸、民俗、文化旅游,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施文化与商贸的联姻,以提升文化配套功能为突破口,精心策划,举办展销会、交易会、促销会,开展节日庆典,戏剧演出等文娱活动,促进其他与商贸配套功能的完善,形成以商带旅、以旅促商的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的双赢。以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条件吸引全国各地商业巨头,大型经销商、商来这里创业和发展。(作者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雅安市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A20130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宝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 梅青孙淑荣李国昊:论济南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张涛 :论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云南大学学报,2008年5月

[4]张占福:关于武川县文化旅游产业特色深度开发的思考,2009年9月

[5]胡春丽:论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河南大学,2011年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林县旅游转型升级发展;路径研究

石林县地处云南省东部,分别与泸西县、弥勒县、陆良县、宜良县接壤。常住人口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回等2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3.6%。经过多年发展,石林旅游业从最初的自然景观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较强的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但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本文将根据旅游发展新趋势,结合石林县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分析石林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路径,对类似县域旅游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石林县旅游现状

1.自然景观资源现状

石林县初步形成了“二林、二洞、三湖、一瀑”自然景观区,即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奇风洞、长湖、月湖、仙女湖、大叠水,其中大小石林景区接待游客数占全县80%以上,是“门票经济”的主力军。

2.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石林县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撒尼文化,被誉为“歌舞之乡”、“摔跤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彝族撒尼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大三弦舞》、《彝族撒尼挑花》、《彝族摔跤》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3.乡村旅游现状

石林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平台,大力发展都市农庄,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初具规模的旅游产业包括花卉产业园、休闲观光农业园、国际养生度假村等。

二、石林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开发不充分

旅游产品开发不充分;主要表现是.一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石林旅游资源利用率低,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与石林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气候环境、便捷的交通区位不相符。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过度依赖“门票经济”,门票收入比重高,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则相对较少,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仍处在起步阶段,无法满足旅游市场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旅游需求,影响了旅游的发展水平。二是旅游产品体验度不高。旅游开发与经营粗放,精品名牌旅游产品不多,绝大多数旅游产品以观看、听讲解的静态展示为主,游客亲身参与的动态体验旅游产品不多,游客的兴趣和重游率不高,消费内容和消费环节相对较少,影响了旅客积极性。三是旅游商品不精。石林虽开发了一些名土特产、风味食品、民族服饰和民族工艺品等旅游商品,但石林专门从事旅游商品开发的龙头企业不多,一些小企业由于存在资金少、技术低下、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低等问题,生产出来的旅游商品质量低下、包装粗糙、附加值低、缺乏艺术品位及文化内涵。

2.旅游带富作用不明显

石林旅游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配套,购物、娱乐、餐饮等环节薄弱,游客平均滞留时间不足1天,“留不住客”的问题依然突出。旅游产业链不长,乡村旅游发展缓慢,旅游乘数效应没有得到充分显现。旅游产业综合经济效益较低,全县床位数仅6768张,入住率不足25%,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仅29.1亿元,分别比世界自然遗产地重庆武隆县少58.97亿元、贵州荔波县少23.13亿元、四川九寨沟县少32.68亿元,导致当地群众从旅游及相关产业获得的收益较少:且景区开发模式滞后,像四川九寨沟农民入股开发景区的模式还未得到普遍应用。

3.市场开拓力度不足

市场开拓力度不足主要表现:一是旅游市场细分化不够。石林县旅游市场细分化不足、差异化不够,旅游市场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旅游市场拓展缓慢,特别是受宏观政策影响,2014年游客数量出现回落现象。二是国外市场拓展乏力。针对国外旅客爱好和习惯的研究不够,一些徒步、自助游等个性化景点开发不足,住宿、餐饮、酒吧等名称和菜单缺乏中英文对照,熟练掌握外语的导游和服务人才不多,导致国外游客增长缓慢。三是信息化服务还没有全面渗透到旅游产业之中,智慧旅游建设步伐缓慢,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面还不够广泛。

三、对石林县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考

石林县旅游转型升级要实现突破,就要摈弃固有观念,积极拓展“商、养、学、闲、情、奇”六大新要素,不断创新文旅互动、农旅互动、体旅互动、商旅互动、工旅互动等旅游新产品,打造“石林假期”品牌,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激活旅游投资和消费亮点,催生新业态,提升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综合竞争力。下面将从八个方面做出发展路径思考。

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开发。一方面是进一步扩大都市农庄规模,发展差异化、精细化市场运作,在现有基础上,建设养老养生、度假休闲、旅游观光、户外拓展等基地,并探索性的进行高端旅游娱乐项目开发,开展高尔夫、马术、直升机、热气球等旅游活动体验,发展节庆、主题聚会、特色会展等精品旅游产品。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景观农业、田园风光、农业花艺、农活体验、垂钓捕捞等农业休闲旅游产品,结合村寨特色,推出一系列风格迥异的餐饮、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高品质的民族村寨。

2.积极发展体育休闲

推动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政府应积极设计骑行、徒步、登山、划船、攀岩等体育休闲路线,并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引导企业完善相应配套服务,大力开发自行车(山地车、公路车)、溯溪、徒步、登山、攀岩、宿营、户外拓展等体育型旅游产品。

3.积极发展旅游养生养老

研究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的发展趋势,可针对性的开发旅游疗养产品,发展休闲中药种植业和庄园旅游,通过药浴、熏蒸、食疗等手段开发养生产品。借助石林县良好的气候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服务,积极发展养老产业,并将养老产业与养生、体育健身、休闲度假等产业结合起来,最大力度满足游客的休闲疗养需求。

4.积极发展研学旅游

依托石林地质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红色旅游景点、特色农业园、太阳能光伏、旅游商品加工等项目,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中小学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建立大学生假期实践和毕业实习基地,结合地质博物馆,开展相关主题的参观学习,逐渐延伸研学产业链。

5.适度发展旅游房产

突出本土文化,吸收异域文化,推进星级酒店和度假酒店的品牌化经营,适度发展满足避暑、疗养、养老等不同需求的度假旅居型酒店,鼓励发展设施齐全、服务完备、可进行农家体验的乡村住宿,探索家庭旅馆经营和房屋租赁经营。

6.大力开发特色餐饮

积极引进各地著名小吃,提升和重塑腐乳、乳饼、骨头参、荞品、云耳、鲜花饼等特色餐饮品牌,加大餐饮业发展力度,同时深度开发便于携带、保质期长的饮食产品,让游客坐下吃、带走吃,全面带动石林的餐饮业。

7.加快发展智慧旅游

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旅游资讯、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积极探索制作发行全域旅游“一卡通”、优惠年卡和电子门票。开拓发展互联网+旅游,实现景区、车站、公园等公共服务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推广主要旅游APP及各种电子通信产品的应用及普及,积极引导景区、车站、交通服务、餐饮、住宿、农家乐等旅游配套服务加入网络营销。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人口,要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让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现阶段我国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但大部分的政策都是“输血式”的帮助,“造血式”的帮助还比较少,办法不多,效果也不明显。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贫困户返贫风险,就需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扶持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村的“造血”功能,建设一条为贫困人口长期“输血”的通道。

县乡有五个市级贫困村,共900户2215名精准扶贫对象,是不发达乡镇的典型代表,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发展经济的难度非常大,有效办法不多,一些看起来好的办法,由于每个经济区域的条件差异较大,可复制性不强,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显得有些“水土不符”,成效不大。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对类似于县乡这种浅丘乡村经济发展的研究非常少,所以通过调研,本文将结合县乡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希望能做到“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二、县乡乡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乡位于县中东部,距县城38公里,与县镇、凯河镇、镇接壤,与本县镇、镇、通山乡毗邻,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乡。全乡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辖2个居民委员会,11个行政村,2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226人,是一个偏僻的非轴线农业大乡。全乡共有4个小型水库,人民渠和左干渠穿过11个村,乡内支渠100余公里,共有堰塘200余口,供全乡农业用水,耕地面积24599亩,山地林地面积13812亩,区域内有一条6.5米宽草油路面的省级道路三金(县到金堂县)路通过,各村的路面大多是3.5米宽的水泥路。

全乡的村社集体经济较少,发展相对落后,有的村社除了部分固定资产出租收入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的集体经济收入,导致了村社公共财力不足,服务能力低下。

全乡以农业经济为主,发展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自己散户种养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工业经济主要是以简单的手工业为主,集中在乡场镇所在地,总的参与人数不到500人;服务业长期从业人数不到1000人,这其中包括餐饮,小家电,维修,小商户等。据统计,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16%,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6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18%。从中国全国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GDP比重的15%、52%、33%;从世界平均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GDP比重的5%、31%、64%;而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GDP比重的1.2%、19%、79.8%;由以上数据可见,越是发达的经济体,它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越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越低。

由此可见,乡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不高。需要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来达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的协调发展。

全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675元,收入来源超过75%是外出务工收入,全乡外出务工的人数有1498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一半,年轻人很少有人留在家乡,这也就导致了本地区的发展出现缺人,缺人才,缺钱,缺技术,缺知识的现象。

由于都是发展的传统农业,手工业,所以,这里的生态环境没有破坏,依然是绿水青山,风景秀丽,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条件。

三、县乡乡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公路里程少,硬化比例低,毛坯路多,路面状况差。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道路不通,造成很多的不便,一是“出不去”,特别是到了雨季,当地生产的农副产品运输不出去,本地区的市场容量不大,无法完全消化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农民生产的瓜果、蔬菜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收入,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二是“进不来”,外面的车开不进来,外面的东西运输不进来,外面的好货物也送不进来,虽然目前电商发达,但物流运输困难,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障碍。

2.水利设施老化。全乡4座小型水库中有3座为病险水库,渠道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有少数不能通水,收取农业水费困难,水利工程正常维护费用不足,这也进一步加速了水利设施的老化。人畜饮用水大多来自于井水,规模小、设施简陋。有1个水厂,仅仅供全乡场镇人口基本生活用水。

3.农村通讯设备落后。农村通讯事业虽然发展迅速,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手机,电话普及率为95.2%,但是,现在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各村的宽带发展速度还是比较滞后。由于农村用户分散、线路远,单户造价高,导致经营农村宽带效益不好,给电信公司发展农村宽带带来了困难,除了场镇以外,最多的一个村有30户人用上了宽带,还有很多村民用的“棒棒机”,不能上网了解信息,不能上网购物,仅仅能通话、发信息。

(二)科学技术运用程度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管是在农业生产还是企业发展等方面均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本乡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运用程度很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生产过程中,机器的运用很少,比例很低,还不到总量的20%,全乡对购置农机进行了补助,近三年来,虽然做到了应补尽补,但是购置农机的依然较少,一是由于本地区属于丘陵地区,机械耕种不是完全适合,二是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机械化收割上来。

2.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到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以及自然因素的限制,本地区农户农业生产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差,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使得农业生产依旧存在严重的低效率。

3.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手工业为主,技术含量低,效率低下,产品的附加值小,乡区域内还没有一家以生产线、生产车间等有科技含量的公司入驻。

(三)人员素质整体较低

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其所从事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本乡乡村经济发展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到6年,乡内没有专业的技术培训机构,全乡60岁以上6810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4.1%,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较低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发展产业的业主和从业人员学历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不足,很难在经营过程中对市场变化进行准确预期,存在很严重的盲目经营和发展的情况,从而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生命力周期不长。二是农民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思想难以转变,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难以运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具,致使农业生产活动在技术层面上相对落后,效率低下。

四、县乡乡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好与不好的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的基本形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会使农村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长期受益。所以基础设施的投入至关重要,县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基础设施:

1.充分抓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机遇,一是综合利用“一事一议”道路奖补政策,扶贫项目等,加大投入,兴建乡村道路。二是用现有的集体资产承包收入,进行投资改善基础设施状况,例如:一个社的堰塘需要整治,但是社集体又没有资金进行整治,就可以通过引进承包人的办法,提前预支承包费用,用提前收取的承包费用,对该堰塘进行整治,整治好的堰塘经营权在一定时间内归承包人所有,这样也可以降低承包人的成本。

2.运用农村公共服务资金,做好水利设施的维护。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是通过省级财政下拨到每个村,着力解决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突出问题。这笔资金每年每个村平均5万元左右。对于渠道年久失修,渗漏严重,不能通水,收取农业水费困难,水利工程正常维护费用不足等问题就可以利用农村公共服务资金,作为基本启动资金,再通过筹资筹劳,每年对渠道等设施进行整治,除淤等处理,使农业用水得到正常提供。

3.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改善通讯设施设备落后的状况。通讯设施设备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递速度,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就是生产力,所以,加快改善通讯设施设备落后的状况是非常必要的,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培训、考察等,引入通讯企业,以最优惠政策为本区域建设通讯设施,达到改善通讯设施设备落后的目的。

(二)强化政府引导,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在乡村经济落后的地方,因为主要是以农村散户种植、养殖,不成规模,没有自己的品牌,经济收益不高,效益不好,所以必须要用政府的引导来统筹,才能不盲目地发展经济,才能少走弯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县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柚,创建本地农产品品牌。柚以独特的风味著称,果大,皮薄,可食比例大。果肉乳白微黄,质地脆嫩化渣,酸甜适度,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有止咳,化痰,顺气,平喘的药用功能。2019年9月,、2个乡镇联合申报了柚扶贫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乡的紫桥、群龙、玉溪、普陀、左街等5个村,栽植柚48910株1191.08亩,目前万亩柚现代农业园区栽植规模基本完成,2019年通过绿谷博览会、电商平台等渠道,柚的销售额达到了2300万元,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重点挖掘特色产业“柚”的发展价值,加强园区后续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业主统一管理,建设田间生产作业道、滴灌工程,初步达到作业道路网、灌溉体系、病虫害防治措施三网配套,有效提升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综合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计划在德遂高速沿线5个村再发展柚800亩,全乡柚预计达2000余亩。加快推进柚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产业发展标准化、品牌化、效益化,最终实现柚在助农增收、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2.农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小镇。重点打造乡石河村千亩精品梅林基地,推动万亩“、柚扶贫产业园”建设,以梅林+柚为依托,将乡打造为特色旅游小镇。“乡石河村千亩精品梅林基地”位于县乡石河村,距县城中心42公里,德遂高速穿境而过,区位优势突出。整个村栽种梅花品种主要以杏梅为主,骨里红梅、白梅、青梅等多个品种,目前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2018-2019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梅花节”,引爆了石河村乃至全乡干部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激情,下一步要把石河村千亩精品梅林基地作为乡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引擎来打造。以举办梅花节为依托,探索“基地+专合社+农户+电商”运作模式,加快建设千亩精品梅林基地和苗木示范区,撬动相邻村连片发展四季观赏花木,发展生态、休闲、观光等绿色旅游文化产业,达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好效果。同时结合农工发源地、秦皇宫历史文化,讲好故事,实现农旅融合,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3.引入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手工业。在本乡区位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发展大型工业企业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让农民增加收入,增加就业,合理有效地利用农村剩余劳力,一是适量地引入部分小型微型企业,从事手工编制藤椅和其他简单的工艺品,这种劳动不需要长时间的培训,成本低,简单易行,风险低,投资小,利润丰厚。二是积极引入电子厂业务企业,就业灵活,人员多少不限,由农民将铜线领回家进行手工绕线也可,在场镇集中劳动也可,这样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实现了在农闲时间的就业,使本地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4.发展绿色养殖,助力乡村旅游。在本乡金湾村,发展了融合绿色养殖、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服务项目。该项目是由返乡农民工投资,乡政府的帮助下开发的。一是承包了100亩农田,通过整理改建,发展水产养殖,年产值可以达到150万到200万元,水产全部用本地生产的粮食和绿色草料喂养,这样生产出来的鱼、虾等,肉质鲜嫩,口感极佳,经济价值也非常高,价格是一般鱼、虾的三倍左右。二是开发娱乐、餐饮性项目,客人可以在这里垂钓吃到最新鲜的鱼、虾等水产品。同时还开发了200亩的林地,种植不同季节的水果,让客人可以在这里自己采摘最新鲜的水果品尝。自从开发以来,受到很多城市客人的喜爱,效益不错。既发展了生态养殖,又发展了乡村旅游,既得到了经济收入,也赢得了品牌价值。

(三)注重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源也是最宝贵的一种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才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镇企业业主及从业者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技能,增强对市场经济的理解,能够对市场经济有清晰的认识,以市场经济理论来指导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2.强化农民对科技和市场的认识,依托“农民夜校”“农民大讲堂”,让他们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使其在农业生产中从原有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中解脱出来,不断增强其认识水平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钦州;乡村旅游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利用乡村田园景观、原生自然生态、农业生产过程和乡村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旅游度假、乡村休闲、观光娱乐、农事体验、康养服务、购物消费、度假游乐等多种服务的新型产业形态,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钦州乡村旅游借助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契机飞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格局正在形成,对提升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乡村产业培育,助推乡村振兴进程,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钦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钦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海、林、岛资源组合,地处著名的湘桂地理走廊与广西最南部的弧形山系的交汇区,地质构造独特,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拥有中华白海豚、茅尾海等优质滨海类资源,五皇山、八寨沟等高等级山林生态资源,还有浦北香蕉园、钦北金华果场、滨海红树林等“绿色”旅游资源,是知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大蚝之乡”。钦州乡村旅游是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活力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化的重要支撑点。经过多年的发展,钦州乡村旅游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钦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旅游号召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钦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先后出台了《钦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钦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关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钦州市抓住自治区提出的创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有利契机,充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计划。近年来,大力发展星际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推进乡村旅游试点示范工程,推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和效益型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消费能力逐步在提高,对乡村旅游美好体验的要求不断在提升,乡村旅游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钦州市找准文化旅游发展需求与民生期盼的结合点,挖掘生态资源、历史古迹、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田园观光、农事采摘、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游等内容的乡村旅游,基本形成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体验型等旅游产品体系。截止2020年12月,钦州市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7个,自治区传统村落13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3A级旅游景区18个,2A级旅游景区2个;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25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1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5家。2019年钦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456.3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7%,占全市接待游客量的49.16%;乡村旅游消费约240.32亿元,同比增长50.94%,占全市旅游总消费的46.65%。

三、钦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不温不火

人气不旺、流量不高,“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的景点罕见。回头客较少、回游率较低,吸引力不强。多以本地游客的“一次游”“一日游”为主,时间安排多以半天或一天为主。

(二)乡村旅游体验浅显单一

旅游体验全链条挖掘不充分、旅游项目单一、设计不精致,多以“吃农家饭”为主,“住农家房、干农家事、观农家景”还在起步阶段,有的仅仅是“吃农家饭”,无全链条的系列产品,不能充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心理体验。

(三)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充分

钦州市乡村旅游现有的产品层次低、影响力小、开发主题不明确,表现形式也单一。目前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还处在“田头采摘园、村头农家乐”的“两头”初级阶段,典型的有钦州牧歌田园、北部湾花卉小镇、钦北梨花谷等。未能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个性化不足、规模化欠缺,种类少、品质低、层次低、链条短,体验感差,营销能力不足,文化意蕴欠缺,地域特色不明显,附加值不高。

(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近年来,钦州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很大,但通达不便利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有的乡村旅游景点距离主干公路较远,游客多以自驾为主,班车不能直达,即使能够直达,道路也较为狭窄,遇到节假日,堵车比较严重。

(五)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狭窄

乡村旅游的精致打造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钦州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多以个体为主,资金不雄厚。实力强、专业化、资金多的投资主体少。

四、钦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对策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钦州要抓住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牢固树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科学分析乡村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推动钦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一)推动旅游顶层设计落实落地见效

发展乡村旅游,统筹布局和规划引导是重要前提。一是定位明确,政策充分。钦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储备比较完善,高起点编制实施的系列规划为科学务实、有序规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在于不折不扣地将好政策落实落地见效。二是明确职责,合力推动。从纵向看,发展钦州乡村旅游涉及市、县(区)、乡、村;从横向看,涉及发改、文旅、农业、自然资源、规划、交通、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职能部门,其中文旅部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部门。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促进发展。三是活力迸发,竞争有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多种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对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示范点,要“扶一把、送一程”,竭力巩固现有成果,争取建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要鼓励乡村旅游市场主体结成联盟,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自治的功能,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四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原则,在全市规划四个示范带和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四个示范带即灵山县打造龙武乡村振兴荔枝特色农业示范带、浦北县打造五皇山—越州天湖乡村旅游示范带、钦南区打造三娘湾滨海风光示范带、钦北区打造贵台镇八寨沟生态体验片区示范带。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即三娘湾-大环渔家风情体验游、七十二泾-茅尾海十里蚝排海洋生态体验游、环五皇山长寿养生休闲游、环八寨沟壮乡农家生态风情游、中国荔枝之乡民俗风情体验游等五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注重乡村旅游的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

科学全面认识乡村旅游的本质,准确把握乡村旅游的定位,时刻保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农字牌”。一是突出乡村旅游的本色。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开发包装、房屋风格、道路建设、用料用材等方面不片面追求城市化风格,坚持因地制宜,不让城市化遮蔽乡村性的本色。建筑要就地取材、就地利用,杜绝崇洋、不古不今、不城不乡、不土不洋。让游客真切地体会到乡风淳朴,品尝到乡村气息,欣赏到建筑风格,品味到历史韵味。二是扩展乡村旅游认识视野。不能简单地将吃粗粮、品野菜、尝野味与乡村旅游划等号,更不能让农家饭成为乡村旅游的代名词,农家乐成为喝酒、钓鱼、打牌的休闲地。这些仅仅是乡村旅游的一项功能,不能以偏概全。要注重模式创新,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项。乡村旅游过程中的康养、休闲、研学和运动等旅游形态,无疑让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也是一种生活品质的改善。乡村旅游向深度发展,农民也应当享受更高层次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从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效率创新上,进行跨界融合,重塑产业业态。依托钦州特色农业资源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依托森林、水域、医药等资源发展康养旅游,建设森林人家、田园综合体、水利风景区和乡村康养小镇;将科普元素融入乡村旅游,推进文化科普基地建设成为乡村研学旅游目的地,打造科普乡村旅游品牌。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特色文化,加强古村落、古建筑、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三是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以管理吸引人,以服务暖人心。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超前的经营意识,提升管理服务质量,转变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等硬件设施吸引游客的狭隘观念,在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休闲环境等软环境上下功夫、求突破。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家族式”管理经营服务者的综合素质,争取引进专业管理经营服务团队,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三)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注重旅游产品的整体性规划。打破乡村旅游以个体、家庭或村落发展为主要方式的窠臼,更加注重整体性、协同性,推动集团式发展、集体式竞争。二是向打造绿色有机生态乡村旅游产品转变,提升产品层次。突出农业属性、凸显农村本色,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深度挖掘钦州农业潜力,全力打造休闲式农业、订单式农业、观赏型农业,增加游乐、观赏、体验、感受等元素,寓农于乐、寓乐于游,让游客享受“乡愁”之美。三是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加大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种类。重点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牢牢抓住游客的味觉感受,让游客空车而来、满载而归,开发加工特产食品、原生态农产品、特色餐饮、纪念品、高档礼品、养生保健品等具有“乡村味”的地方特色产品,变低端为高端、让产区变景区、农产品变礼品、农民变商人,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四是注重融入文化特色,变单纯的旅游产品为复合的文化产品。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味,张扬个性、挖掘深度、善于包装、注重创新,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电影电视、文艺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等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满足游客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的需求。修复保护提升一批特色民居,遵从“修旧如故”原则,展示乡村建筑美学,在保证农村风貌不变质的前提下,对住房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功能,打造乡村民宿,变农民房为客房。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突出问题导向,求解思维,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有变化,打通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一是实施乡村旅游道路通畅工程。尤其针对乡村旅游景点与主干道距离较远,要结合实际建设等候站、接驳点,进出道路要适当加宽,注重精细化管理、景观化建设,做到人车分道,确保大巴车双向通行、安全通过;自驾游客进的来、出得去;散客上下车方向明确,一站式到达。二是实施公共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保证“水电暖网”畅通,紧密结合乡村“厕所革命”机遇,升级改造乡村旅游区域内的厕所,配套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等设施,为游客打造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现代的环境。三是实施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工程。人性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区域内功能设施完善,推进停车场、餐饮店、娱乐场、运动场、旅游标识标牌、购物场所等集吃、住、游、娱、购等一体的配套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便利、舒心的环境,让游客来了不想走、去了还想来。

(五)拓宽乡村旅游投融资渠道,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引进专业化程度高、经验丰富、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以“农户+基地+公司”“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二是鼓励农户以个人承包土地、住房入股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与龙头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让农民变股东、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三是有重点、有侧重地整合林业、农业、生态保护等部门资金,扩展乡村旅游资金池,对特色鲜明、经营有方、前景广阔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实施重点支持。四是探索试点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创新投融资机制,组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和中小旅游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引导金融机构以经营权、使用权抵押贷款,向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解决后顾之忧,更多地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就是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自然生态美景为基础、以本土文化品牌为特色、以体验产品为卖点、以产业融合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规划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真正依托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欣.基于乡村旅游视角分析乡村振兴[J].商业经济,2021(1):124-129.

[2]刘萍,姜涛.乡村振兴视角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9(11):10-11.

[3]吴静激.浅谈后疫情时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N].钦州日报,2021-04-21(002).

[4]闫雪梅,黄幼霞,陆遥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1(1):33-37.

[5]王俊婕,何珍.乡村振兴背景下李家染坊村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21(21):89-90.

[6]杨美霞.新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2-3.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7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悉心指导下,******乡镇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乡镇成立于2012年11月28日,前身为石桥片区办事处,总面积约25.9平方公里,辖白泥、石桥2个居委会(其中:石桥12平方公里、白泥13.9平方公里),26个居民小组(白泥社区12个,石桥社区14个);户籍人口7651人。

******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已脱贫72户256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建档立卡在校学生30户56人,享受教育扶贫资助16户23人,其中未脱贫贫困户6户9人,已经全部获得教育扶贫资金;建档立卡劳动力63户156人,实现就业63户77人。

(二)取得的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了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市、开发区关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了《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乡镇夏秋攻势行动方案》、《******乡镇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乡镇2018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动员、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规范程序、精准识别、精准脱贫,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按照《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七个方案的通知》(六盘水扶领办发〔2018〕24号)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严格遵循“五定五看”统一标准、全面调查、精准识别;坚持做好“四访”,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把收入低于收入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我们坚持“六个到村到户”,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台帐实。

    3、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

(1)产业扶贫成效明显。春风行动开展以来,******乡镇始终坚持“六个引领”,牢牢把握好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一是以“三变”1+N为引领,采取“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成立合作社5家,先后实施种植红豆杉、刺五加、白芨、草莓和培育羊肚菌、人参育苗等项目,流转土地1139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实现脱贫72户256人,脱贫率达到82.5%。二是以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167.86亩,涉及260户,发放产业结构调整资金350358元;完成退耕还林1692.37亩,发放退耕还林资金846185元,新增退耕还林面积1100余亩。

(2)“组组通”项目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乡镇始终把“组组通”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建设“脱贫攻坚致富路”为目标,全力打好公路脱贫攻坚战。******乡镇涉及“组组通”公路5条约16.38公里,主要涉及辖区海坝组、罗家寨组、石桥八组、十三组、十四组,目前均已完工投入使用4条12公里,未完工的1条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90%,预计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3)易扶搬迁动员效果显著。******乡镇2017、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125户640人(贫困户30户118人)。其中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45户197人(贫困户30户118人、非贫困户15户79人);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80户443人(贫困户0户0人、非贫困户80户443人)。工作开展以来,组织召开易扶搬迁培训动员会、群众院坝会累计50余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明白卡200余张,出动宣传人员120余人次,宣传覆盖群众累计1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中已签订搬迁合同41户185人(贫困人口29户116人);已搬迁入住42户191人(贫困人口28户114人),完成率是91%;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16户2456平方米,拆除率35%,预计12月底达60%。

(4)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全面落实。******乡镇始终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支持力度,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实。一是按照应助尽助原则,争取教育帮扶贫困学生9人,获取补助资金5530元。二是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合作医疗参合资金37200元,申请临时救5000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医疗救助问题。三是将住房困难群众125户640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通过异地扶贫搬迁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4、多措并举,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特惠贷”优惠政策,采取“贫困户+政府公司”的运作模式,贫困户人均可贷款5万元,资金由政府开发投资公司统筹运作,贫困户不承担风险,资金收益有保障,投资收益分配暂定3年,收益为投资金额的3%,目前完成特惠贷任务28户72人,贫困户年末可分红达10.8万元。二是通过上门服务企业,向企业汇报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形成扶贫联动,计划争取企业帮助解决就业18户39人,目前已经解决就业16户30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三是按照“五级包保”的帮扶原则,结对帮扶104户312人。户均制定帮扶计划3个,落实帮扶措施3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达50万元。四是统筹实施低保兜底政策。完成低保兜底23户32人。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和低保扶助两项制度衔接。五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生态效益、贫困户及低收入群众增收“双赢”,力争在2018年年底退耕还林3000亩。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导致易扶工作推进缓慢。二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管理等有待加强。三是贫困户就业困难,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40岁至60岁的劳动力占比超过50%以上,就业非常困难。四是三块地盘活方面的问题。群众担心不能及时获得退耕还林补偿资金,担心得不到第九年以后的占股比分红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扶贫先扶志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帮扶措施,不断加大“三变”改革力度,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户脱贫规划,重点完成“五个三”中的盘活“三块地”、落实“三个保”、确保“三个就”,集中火力打好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1户1就业工作硬仗。让贫困户逐步靠勤劳致富,最终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一是进一步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落实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同时探索发展城市“三变”,保证一村至少发展一个良好的“三变经营主体”,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

三是充分利用开发区吸纳就业的优势,充分挖掘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巩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成果。

四是实现脱贫攻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把退耕还林工作与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长效发展机制。退耕还林打造万亩红豆产业园,前期推进青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园旅游综合体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山地旅游与休闲度假、农业生态观光、民风民俗体验融合发展,形成脱贫规划长效发展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和农户持续增收。

二、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工作

根据《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文件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实施方案。我社区积极对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的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现就整改情况分项汇报如下: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搬迁贫困户的就业、就医、孩子读书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2017年度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45户197人(贫困人口30户118人),目前已完成搬迁合同签订41户185人,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的贫困户中,已完成引导就业22户,其中有3户贫困户因年事较高无劳动力,已督促子女进行赡养,其中有1户贫困户全为在校学生,已于2016年纳入低保户进行政策兜底,现在正在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目前剩余4户搬迁贫困户正在积极引导就业。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搬迁的贫困户因各种原因暂未完成引导就业。

    3、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石桥社区将继续注重引导该4户贫困户进行就业,以帮助搬迁贫困户能够安居乐业。同时,2017年度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户于2018初由开发区代缴新农合医疗保险,目前,参加搬迁的贫困户的基本医疗全部保障到位。对于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石桥社区服务中于2018年6月完成搬迁户孩子就学意愿的统计工作,并将统计结果上交开发区社事局,目前,上级部门正在对接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

(二)贫困户脱贫存在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

石桥社区所有脱贫的贫困户均在满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以及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标时才进行脱贫,未发现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

2、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贫困户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居住石桥社区山上的六个组的少量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

3、整改情况。针对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的问题,******乡镇已多次向发区社事局写报告,寻求帮助,目前,正在协调处理中。接下来,我社区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及基础生活设施改进工作,不断改善辖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三)“三变”改革及产业扶贫工作抓得不够认真,抓得不实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以农村经济组织推动“三变”改革工作,目前在石桥辖区两个村参与“三变”改革的经济组织共有5个,包含3家合作社和两家企业,5个经济组织共计流转农户土地约1100亩,包含贫困户土地约200亩,目前完成红豆杉种植约630亩,草莓种植约50亩,刺五加等中药材种植约340亩,独角莲等中药材种植约70亩,支付土地流转金约53万元,包含贫困户土地流转金约10万元,引导农户到“三变”改革经济组织务工约110户120人,包含贫困户约20户20人,发放工资约30万元,包含贫困户务工工资约6万元。引导参与“特惠贷”贫困户28户72人,共计贷款360万元,2017年底发放该28户贫困户“特惠贷”分红金10.8万元,人均分红1500元。辖区两村的“三资”清理工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已与2018年1月开始开展,目前完成1个村的“三资”清理并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约2500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石桥社区参与“三变”改革的产业发展周期长,短期很难产生效益。如红豆杉种植产业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长,需生长多年才可用于发展红豆杉附加产品。二是对“三变”改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对“三变”改革工作不理解,仅同意将土地流转于合作社或者企业,不愿意将土地入股承担风险,导致“三变”改革扶贫项目对群众的覆盖面不广。三是自然条件限制。石桥辖区属于开发区统一规划开发区域,大部分土地用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剩下的土地较为贫瘠,不利于种养殖产业开发,同时,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导致现有的“三变”改革产业发展不理想,目前仅有白泥村裕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草莓种植销售额达到15万元左右,其余项目,暂未出产品。

    3、整改情况。加强“三变”改革工作政策宣传,让群众加深对“三变”改革工作的理解,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三变”改革工作中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监管,督促辖区经济组织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寻求技术指导,对辖区闲置土地进行同意规划使用,项目规划时进行严格技术测试,确保“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

   (四)驻村结对帮扶不扎实、流于形式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办公地点位于辖区白泥居委会及石桥居委会交界位置,同时和两个居委会联合办公,离群众较为接近,能达到驻村的效果。目前辖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4人,该104户贫困户共有结对帮扶责任人125人,包含开发区级结对帮扶责任人55人,涉及8家单位,在帮扶单位中仅有一家单位为学校(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涉及帮扶责任人7人,该7人帮扶的贫困户均已脱贫,目前正在稳固脱贫效果,未对该7名教师造成较大压力。社区在帮扶过程中力求“扶贫扶志”的效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劳动改善生活,同时对于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引导参与“特惠贷”等国家优惠政策,并将上级针对贫困户的政策积极落实到位,并为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目前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88户245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帮扶责任人思想意识不到位,对帮扶公共还在流于形式,未对贫困户采取具体帮扶措施,同时部分帮扶责任人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够,导致帮扶结果不理想。

    3、整改情况。在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社区将会加强各帮扶责任人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帮扶责任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同时加强帮扶责任人的业务培训,针对不同贫困原因贫困户制定合理帮扶措施,努力提升帮扶效果。

(五)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所有贫困对象在纳入贫困时均是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族评议、一公告、两公示”等程序进行评定,再将结果进行上报,在评定贫困户过程中,因社区权限有限不能精确查询贫困中的“四有”人员,仅能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核查贫困生产生活状况。同时社区对贫困户的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进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人口情况等信息积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动态更新。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协同发展;云浮市

中图分类号:G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019-03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和旅游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相互联系,彼此交融,共同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的一种生活文化现象。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本质,不包含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旅游是以一些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其核心内容即为文化,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最富内涵、最为生动、最具魅力的部分[1]。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同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旅游协同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在文化旅游领域有了很大的建树。国内很多学者对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季玉群、黄鹍[2]从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方面进行了研究。朱文林[3]对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进行了思考。白长虹等[4]对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作了研究。顾艳芳[5]对河南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进行了研究。曹晓鲜[6]从协同论的视角对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方面进行了阐述。侯国林、黄震方[7]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与数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方面进行论述。王斌、陈慧英[8]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方面和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进行了研究。

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不过他们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上以实证研究为主,没有给予一般性的理论探讨。本文尝试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含义、理论方面及其机制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

二、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著名物理学家哈肯1974年于西德斯图大学创立了协同理论,它又被称为协同论或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描绘出它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规律,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2]。文化和旅游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在协同发展中运用一定的理论予以支撑。

1. 比较优势理论及实践意义。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其理论开始是用于两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之中,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相对差别以及它们相对成本的差别。该理论对文化和旅游结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具有比较优势,在文化和旅游的开发中如何进行文化创意是重点和难点,同时欠发达地区文化和旅游开发如何发挥自己比较优势,增强旅游竞争力也是个问题。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他《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它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它是一个客观规律,有一个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退或复苏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和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业发展阶段开发和推出不同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关键点。

3. 可持续发展理论。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发委员会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其核心是经济发展要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等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其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属于生态和资源依赖型产业,一旦开发不好,会对生态和资源形成很大破坏。

4. “增长极”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主要观点是把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使其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文化和旅游协同开发“增长极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把文化和旅游重点培育成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优先选择文化和旅游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开发,使其成为极核,而后带动其他边缘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5. 系统理论。1968年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确立了系统理论的地位。系统论认为,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其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该理论核心思想是,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和旅游在一个系统中两者共同发挥着作用。

三、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1. 在工作机制上,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协调。文化和旅游属于两个不同部门职权管辖范围,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属性和特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综合性产业,它们也都具有地域性、消遣性、经济性、传承性等特征。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工作机制,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指导。发展文化旅游的地区都相应制定了规划,加强了该地区文化和旅游的紧密合作,开创了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2. 在互动机制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相促进彼此发展。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一般与旅游产业结合延伸为文化旅游产业,由此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力。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能使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各个地区发展旅游,都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地区的文化品位,丰富和保护了地方文化,也给旅游带来了极强的体验感。

3. 在两者联系上,把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功能。文化和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方面从旅游资源开发来看,其具有极高的文化含量。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渠道,经过开发后,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其内在价值。旅游是文化兴旺重要支点,它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文化大繁荣。另一方面,从文化资源开发来看,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支撑,旅游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过程也即是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

四、案列: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考

(一)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

云浮虽然是个年轻的地级市,但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云浮有禅宗文化、石材文化、南江文化和温泉文化等,将其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旅游对地方经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目前,云浮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都认识到协同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并积极发展各县区文化旅游合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合作为云浮文化旅游提供了协同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云浮位于广东西部,连接着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是著名旅游风景名城,“城中有山,山中有水,绿树花香,山水相映”是它的特色。其旅游佳景不胜枚举,佛教禅宗圣地——新兴国恩寺、闻名遐迩的龙山温泉、风景秀丽的蟠龙洞名胜区、历史悠久的罗定摩岩石刻等,令人流连往返。云浮市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无山不石,无石不洞,无洞不奇。云浮区域文化也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如佛教文化、古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尽管云浮区域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其协同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近年来全国范围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云浮地区也逐步建立了一些产业协同发展的试验区,特别在文化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上通力合作,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云浮地区一直重视区域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工作,加大文化和旅游的深度开发,努力将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广东省、全国甚至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一是禅宗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成功落户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了禅宗六祖文化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带动了文化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南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南江流域地区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南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结合发展,构建成了和谐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提升了云浮社会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为其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动力。

2. 云浮地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云浮文化旅游的协同一般只是对现有文化的展现和保持,区域障碍没有突破,共同的协同发展目标很难树立,这严重阻碍了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没有进行系统地规划,导致它们处于一盘散沙的境地;云浮文化旅游协同开发仅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层次的表达,因此也降低了其自身应有的价值;云浮一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外界对其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缺乏兴趣,因而导致云浮地区缺少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空间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快捷畅通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从而导致该地区可进入性较差。

(三)优化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路

协同相关理论认为,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系统,这些系统看起来似乎完全不同,实质上却存在着深刻的相似性,各系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合作,导致了各不同系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了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据此,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发展思路很多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 促进云浮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及融合创新。地方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发展旅游必须依赖地方文化。推进云浮旅游发展,要与云浮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快使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以此促进旅游发展,进而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云浮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提炼资源的文化元素,以此提升旅游品质,旅游发展了,更进一步加强文化的发展。

2. 推广云浮文化与旅游宣传。在协同相关理论看来,文化和旅游是两个分开的系统,要想使它们得到进一步宣传推广,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统一宣传。“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将两者结合起来宣传是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的需要。因此要打造宣传平台,弘扬文化旅游,普及文化旅游知识,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云浮现有的宣传设施,来挖掘云浮文化旅游的宣传品味、质量、影响力。

3. 推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目前,云浮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较低,竞争力和吸引力比较弱,要使云浮文化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推进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品牌是一种知名度,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会提高云浮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和永续更新性等特征,它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极大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云浮文化企业品牌和旅游品牌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广大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动力。

4. 重视文化旅游人才战略。云浮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旅游人才的重要性,将人才战略作为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实行“人才兴旅”战略,旅游行政部门、文化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要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小组,加大文化旅游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需要文化和旅游各方面人才,培育文化旅游人才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重点所在,特别要制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

五、结语

文化旅游成为新世纪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文化和旅游的合作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对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等进行研究,对文化旅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云浮以后必须要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利用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彼此的协作。发展文化要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平台开拓文化市场,发展旅游需要文化提供动力,将旅游和文化协同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云浮文化旅游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康伟,李玉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以绍兴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季玉群,黄鹍.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5,(1).

[3]朱文林.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思考[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1).

[4]白长虹,邢博,孟繁强.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五力驱动、产业协同、滨海先行[C].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2011.

[5]顾艳芳.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8,(2).

[6]曹晓鲜.基于协同的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7]侯国林,黄震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与数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C].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2011.

[8]王斌,陈慧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1,(12).

Culture and Tourism: Thinking of Joint Development

Wu Bai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