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第1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逐步完善。与此相适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由全能型政府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基础的公共财政体系。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首先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

为改变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的状况,就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首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其次,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除免除农业税和农村义务教务免费外,要尽快构建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逐步提高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要着力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与公共交通、电力供应、农业水利与防灾设施及服务、病虫害防治、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气象和通讯设施服务等。第三,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具有扶贫济困性质的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第四,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好地面向困难群众,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外,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还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公共财政体系要促进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特别是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列出部分限制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包括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等,还列出禁止开发区域,其中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3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森林公园565个、国家地质公园138个。上述这些地区,如果没有公共财政的投入和支持,当地居民的生活就会有很大问题,这些地区的功能定位就会受到很大冲击和扭曲,从而不利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也决定了公共财政体系必须在支持和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逐步完善。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第2篇

一、黄石市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及特点

(一)中央及省近年来对黄石市的转移支付情况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2004―2008年,中央、省对黄石市转移支付总规模达到103.68亿元,其中2004年转移支付额为11.87亿元,2008年转移支付额为32.21亿元,年均增幅达28.34%。转移支付按照资金性质分类,分为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包括体制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及结算补助等项目)和一般性转移支付。2004―2008年中央、省对黄石市财力性转移支付为81.73亿元,年均增幅19.4%,其中体制性转移支付34.89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46.84亿元:中央、省对黄石市专项转移支付为21.95亿元,年均增幅74.1%。(见表1)

(二)近期黄石市对下转移支付情况

2004年湖北实行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以后,市级对下转移支付的对象主要是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湖北省财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市财政逐步加大了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建立困难性转移支付机制。对城区人均财力低于一定水平的地方,市级财政给予困难性转移支付。二是建立激励性转移支付体制。对城区及开发区当年的财政收入进行考核,按照相应的转移支付计算公式和系数计算应得的激励性转移支付。三是对城区及开发区的增值税5%、营业税20%,市财政不再集中财力,新增部分按体制留用。四是将原属市级收入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与城区共享,对于新增财力市与区按比例分享,调动城区的积极性,促进城区建设和义务教育发展。2008年,黄石市财政对四城区及开发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为3.82亿元,较2004年1.07亿元增长357.8%,年均递增37.5%。(见表2)

(三)黄石市转移支付的特点

1、中央、省逐年加大了对黄石市的转移支付规模。2008年达到了32.21亿元,与2004年11.87亿元相比增长了171%,年均增幅达28.3%。黄石市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每年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转移支付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一般都保持在60%左右,这表明转移支付在对黄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见表3)

2、财力转移支付比例不断下降。财力性转移支付是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政缺口,均衡地区之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由省财政安排给市县的财政性补助资金,不规定具体用途,市(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安排使用,是最具公平性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央、省对黄石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例由2004年91%下降到2008年68%,下降了23个百分点(见图1)。

3、专项转移支付呈逐渐上升趋势。专项拨款补助即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及省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委托市县一些跨区域的公共事务而进行的一种补偿资金,侧重效率兼顾公平,是具有政策倾向性和宏观意图的转移支付制度。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必须按照特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挪作他用。近年来,中央及省对黄石市的专项补助增长很快,专项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例由2004年的9%上升到32%,上升了23个百分点。(见图2)

4、体制性转移支付占财力性转移支付及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中央、省对黄石市的体制性转移支付主要由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结算补助三部分组成。2008年体制性转移支付中税收返还为5.77亿元,体制补助为1.16亿元,结算补助为0.80亿元,占财力性转移支付比例分别为26%、5%、4%。与2004年相比税收返还下降最快,降幅达1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体制性转移支付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税收返还的变化。(见图2、图3)

二、黄石市财政转移支付中面临的问题

(一)转移支付中的各种转移支付所占比例不合适

从图1、2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央、省对黄石市的转移支付存在财力性转移支付增长慢、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专项转移支付增长快、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2004年中央、省对黄石市转移支付资金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占90.51%,专项转移支付占9.4%;而2008年财力性转移支付比重为67.83%,专项转移支付比重为32.17%。在目前县乡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财力性转移支付尚无法完全弥补县乡财政收支存在的硬缺口。

(二)转移支付规模偏小

黄石市转移支付资金支出需求规模很大,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压力相当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转型和企业改革改制的深入推进,黄石市呈现出产业结构失衡、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棚户区改造任务艰巨、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负担重等矿产资源日渐枯竭及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增多等困难局面,市财政面临巨大的支出压力和承受着巨额的债务风险。一是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现象日趋严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缺口累计达3.6亿元。二是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多。750家企业改制。负资产企业610家,无资产企业80家,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缺口及财政相关债务达21.85亿元。三是可用财力不足。2008年应列未列支出高达10亿元,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财政困难将进一步加强,无法抽出资金来保证各项增支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解决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四是财政债务潜在风险增大。截至2008年底,市级财政债务余额为43.3亿元,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任务十分艰巨。

(三)转移支付体制不适应新形势要求

现行转移支付体制仍保留了原体制性转移支付,不利于区域间差距的缩小,维持既得利益的体制性转移支付,如两税返还与税收收入的增长挂钩,实际上起到了逆向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区税收增长较快,体制性转移支付就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税收增长较慢,所获得的转移性支付就越少,地区间横向差距越拉越大。

(四)专项性转移支付不规范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侧重于财权调整和收入划分,政府问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基本沿袭改革前

框架。随着财政职能和支出重点的变化,各级政府事权增多、支出项目增多,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清的矛盾凸现,而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工作没有及时跟进,财政分配调控职能过多地压在转移支付上,造成政策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多,项目间不协调情况增多,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难以体现对财政支出引导和调控。一是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设置不合理,项目交叉重复、管理部门众多,偏离政策目标,不利于发挥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整体效益。地方配套压力大,中央、省下达的专项性转移支付项目,很多都明确规定了地方配套资金,在加重地方财政负担的同时肢解了地方自有财力。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央、省出台的转移支付政策不仅对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较大的局面不能缓解,反而影响了地方财政支出的方向和重点。

(五)地区发展中的显性问题得不到解决

黄石是湖北省老工业基地,过去为湖北省及全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转型及企业改制的影响,大部分国有企业处于停产、破产状态,企业职工需要安置,企业改制后负资产需要财政弥补。近几年财政通过各种方式对企业剥离办社会问题,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及改制企业负资产弥补等问题投入了大量资金,到目前为止,黄石市财政已经支出企业改革改制费用12.03亿元,还存在各类费用缺口27.32亿,元。其中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及与财政相关债务21.85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医疗资金缺口达3.84亿元,落实国家出台的涉及企业财政政策资金缺口1.63亿元,已严重影响到市级财政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而中央、省对黄石市这种老工业基地的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力度太小,黄石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举步维艰。

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按照现行的结构分类方式,应进一步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压缩专项转移支付比重,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中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逐步压减直至取消财力性转移支付中体制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逐步压缩专项转移支付,将专项转移支付中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及一般性扶贫等项目支付调整为财力性转移支付。通过结构调整,提高转移支付均等化力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二)整顿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一是规范配套政策,对属于中央及省级事权的项目,由中央、省全额负担,对属于上级与下级共同事权的项目,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配套比例,尽量少出台让地方配套资金的政策项目。二是清理现有专项转移支付,对情况已发生变化,名不副实和无法体现政策作用的专项转移支付坚决予以清理。清理出的资金转为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地方统筹安排。三是整合重复交叉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统筹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避免各自为政,从而提高资金效益。四是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和绩效评价制度,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情况跟踪问效、全程监管,确保资金按照规定用途落实到位,发挥应有效益。

(三)适当调整现行财政管理体制

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配套措施,科学合理地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当与调整完善现行财政体制配套进行,在保证中央和省所需财力的情况下,妥善调整收入划分和事权划分,明确地方政府职责,适当增加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简化财政体制形式,将体制性转移支付中的体制补助、固定不变的结算补助及一般性转移支付合并固定下来,扩大地方可支配财力规模。这样,既可以调动地方积极性,又有利于上级财政调控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第3篇

一、坚持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作为开发区创新发展的龙头推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做好这样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省人大《关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的具体落实工作,用足用好“决定”赋予综改示范区行政管理权限。二是全省各开发区凡有条件的,应参照省人大“决定”,赋予开发区必要的行政职权。三是完善开发区属地市级政府部门与开发区对口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机制,协调开发区的经济职能、“决定”中授权行使的行政职能与所在地政府社会事务及其他行政管理权限的相互关系,积极探索开发区驻地区的管理模式。

二、从战略上谋划行政区划调整,更好地发挥综改示范区的“示范”作用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规划,我省已经确定力争到2020年,全省开发区创造的增加值占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5%以上,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再经过5年,占到全省的50%以上,成为山西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主引擎。实现这样的目标,突破行政区划的瓶颈刻不容缓。目前,山西包括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在内的3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没有一个构成单独的行政实体,这无疑成为影响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可以大胆进行三方面的探索。一是在现行行政区划基础上,以目前综改示范区中相对集中的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晋中经济开发区、山西榆次工业园区、山西科技创新城、山西大学城等园区为主,试行准市级政府行政管理模式,行使包括市级政府社会事务在内的全部行政管理权限,既解决管理人员的身份问题,也能够彻底消除开发区管理的行政交叉地带,同时有利于对综改示范区工作的综合性考核。二是在进行上述试点的同时,围绕综改示范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准备工作,向国务院申请,撤销晋中市,将目前综改示范区中相对集中的几个园区和榆次区整合为太榆新区,同时由省人大积极考虑出台《太榆新区条例》,从法律上赋予其市级政府应有的行政权限。三是对目前晋中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其它县区进行调整,在将昔阳、寿阳、左权、和顺划归阳泉市,榆社划归长治市的基础上,考虑设立平遥市,辖介休、平遥、祁县、太谷、灵石五市县在内行政区划,建立全省独具特色的市级旅游特区。

三、进一步创新人才管理和使用机制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第4篇

20*年,我市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我委《关于我市体改工作的几点意见》,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攻坚破难,积极稳妥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继续稳步推进。

(一)企业改革继续推进。我市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初步建立,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国有、集体资产从一般竞争性企业中逐步退出。经济成份由单一的国有、集体所有制向多种经济成份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个体私营方向发展,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1、县属企业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截止目前,全市县属企业762家。其中,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企业565家,占74.15%;国有、集体资产部分退出的企业123家,占16.41%;国有、集体资产尚未退出的企业74家,占9.7%。全市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国有、集体资产已经在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格局已经形成,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2、以6家困难工业企业解困为重点的市属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市属74家企业(不含房地产、公益性等企业)中,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46家,占62.16%;国有、集体资产部分退出8家,占10.81%;国有、集体资产尚未退出的企业20家,占27.03%。市属工业企业(经委系统)23家,通过改革,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的14家,占60.9%;尚未改制和改制不到位的企业9家,占39.1%,其中国有独资企业6家(华鲁恒升、德棉集团、石油化工、德森集团、宏力集团、三棉),国有参、控股企业3家(*制药、*锅炉、泰康药业)。市属6家困难工业企业改革在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全力推进。轴承公司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经结束,正在解决遗留问题;锅炉公司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准备实施;宏力集团已经进入企业破产程序,正在进行职工安置的准备工作;三棉正在进行企业改革方案的准备工作。

3、粮食系统企业改革全面推开。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全市粮食企业改革工作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和有关政策。市属粮食企业和各县市正在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因地因企制宜积极推进,争取按照确定的时间进度完成任务。

4、公用事业单位改革已在市燃气公司安排试点,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根据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省政府《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起草了《*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已经各部门会签,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核。

建委、林业、农业、交通、公路系统的企业改革正在逐步推开。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一是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我市进行了以“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税费改革后,全市农民负担由71464万元减为52382万元,减少19081万元,全市人均减负44元,减负率为26.7%。2004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特产税,“两工”使用数量由原来的20个降为10个,农业税税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今年农业税税率在去年的基础上,又降低了2个百分点,由原来的3%变为1%,农业税附加同步降低,有条件的地方全部免征了农业税。二是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两级管帐一级管钱”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市德城区、陵县、平原、夏津、武城、禹城、临邑、经济开发区8个县市区已全面推行了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实行了微机联网监控,提高了我市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三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目前全市有耕地的8302个村,已有8068个村完成了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占总村数的97.18%,全市已有110.75万户颁发了土地经营权证书到户率达98.41%。四是完善农村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了以林地、林木拍卖承包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把属于集体的沟渠路四荒地按20-30年承包期不变的形式一次性拍卖给愿意植树的个人,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规划植树。五是利用经济杠杆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拉动林业的发展。几年来我市禹城的贺友、陵县的中茂圣源木浆造纸、晨鸣人造板、小枣加工、葡萄酒生产、宁津、乐陵的家具生产等一批大企业的建设,带动了木材价格和果品价格的上扬,促进了林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调整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从20*年起将乡镇中小学教师工资支出和乡镇离休人员“两费”统一上划到县管理,重新核定乡镇收支范围和基数,合理确定乡镇财政体制。二是全面推行以“村财乡管”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在保证村级资金所有权、支配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镇代管村级财务,实行专户管理,核算到村,明细到项,严禁截留、挪用或以任何形式改变用途。三是积极推行乡财县管试点改革。20*年进行了“乡财乡用县管”改革试点,努力做到“预算统编、账户统设、资金统缴、支出统核、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六个统管。四是开展国库管理制度试点改革。改革现行的财政性资金拨付方式,20*年成立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五是深化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改革。通过事业单位改革,最终实现财政供给由按单位人员拨付经费的“以人拨款”转向“人事并举”的目标。

(四)事业单位改革正在进行试点和基础工作。省委、省政府2004年5月下发《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后,今年省政府又召开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方法都已经明确。我市的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尽管没有进行部署,但是,已经进行了对改革方案进行了仔细研究,待条件成熟后就可以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五)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进展。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取得重要进展,加强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提高并举,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职业、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根据市政府分管领导的意见,就市中医院改革工作进行了研究,根据市中医院的具体情况,提出在市中医院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

20*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破难的关键性阶段,一些老大难问题阻碍了企业改革的进展。市属困难工业企业的改革,虽然从上到下尽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多年积累的一些棘手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继续推进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等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等单位的改革涉及单位利益调整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改革的政策性强、情况复杂,要加强有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推进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等单位的改革。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发改委机构改革后,县(市、区)的机构改革工作没有到位,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市直单位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

二、2006年工作初步意见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加强对各项改革的总体指导、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做到改革方案周密稳妥、工作推进深入细致、风险防范及时有效,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深化和完善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继续深化和完善企业改革。一是继续推进市属企业改革。做好市属困难工业企业改革和解困工作,尽快研究锅炉公司的改革方案并实施;积极稳妥地进行宏力集团破产工作,保持社会稳定;认真做好三棉的改革准备工作,适时进行改革工作的实施;研究好泰康、德森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好德棉集团、石油化工总厂的改革准备工作。理顺已经改制企业的产权关系,对人均持股的改制企业,指导企业依法搞好股权结构调整。二是稳妥推进粮食企业改革。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搞好粮食企业改革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维护职工权益,按时完成改革任务。三是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引导市政、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稳妥地搞好改革。要引入竞争机制,放开经营限制,允许外商和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领域参与改革和发展。四是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引导其摆脱家庭式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股权多元化,形成有力于企业发展的股权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是搞好建委、林业、农业、交通、公路等系统的企业改革工作。六是大力推动企业战略性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强力推动作用,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推动社会资本和资源加快向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聚集,做优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消农业税,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加强农村财务代管中心建设,加大农村财务审计和财务公开的力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全部实现我市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提高我市的农村财务管理水平。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土地延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土地流转制度,引导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县域经济,进一步深化以林地、林木拍卖承包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等林业资源体系建设。

(三)继续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市级以下财政体制。按照公共财政改革方向,合理界定市、县、乡财政关系,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县乡责权关系。二是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在财政重点扶持县全面推广“乡财乡用县管”改革试点,努力做到“预算统编、账户统设、资金统缴、支出统核、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六个统管。三是全面开展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在今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将全部单位都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县(市、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明年全面展开,将县(市、区)的所有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

(四)做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教育投入,落实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努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教育内部活力。坚持“凡上岗必竞争”、“精简淘汰与新进补充”并举的原则,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改革分配制度,按照绩效挂钩,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原则,落实以“课时补助”为主要形式的绩效工资。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中心卫生院基础设施完善后,在人事管理制度、经济分配制度、人才建设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继续推进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在不断扩大省、市、县试点单位和参保农民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家庭帐户设立、基金封闭运行、统一用药目录、强化经办机构建设、推进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建立公示制度等工作。逐步推动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医疗单位布局,力争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上有所突破。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第5篇

主题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体现4个要求把握4个方面

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推进又快又好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发展意识,抓住发展机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强化经济增长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推进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倡导和睦相处,健全民主法制,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改善民生,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农村城乡一体化

主题词:顺应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化,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新农村建设10大抓手:

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强龙兴农”工程,农业10大科技专项,1500万亩标准农田、400个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15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批环保型畜牧业养殖场和100万亩标准养殖塘建设;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中心镇培育工程;

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乡村康庄工程、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

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

农民健康工程;

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

万村文化阵地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

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浙江农网”、“百万农户农民信箱”等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农村综合改革。

自主创新优化结构

主题词: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推动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走出一条互动互补、集聚集约、创新创优、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地区。

着力整合提升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合力打造中高档纺织、品牌服装及皮革、电子信息及电气等10大产业集群以及20个左右国内重要的制造基地,培育100家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1万家专业特色强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提升战略地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壮大提升6大优势服务业:

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做大做强现代商贸业;

着力创建物流枢纽和物流配送中心,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

推进金融创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

打造文化、生态、海洋、商贸、休闲五大旅游品牌,做精做特旅游业;

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及高技术文化企业和基地,积极扶持文化服务业;

以改善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为重点,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培育发展4大新兴服务业:

网络传输与增值并重、软件与系统集成并举,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教育体系,扶持发展科教服务业;

推进市场化改革和规范化管理,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

围绕便民利民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展城乡社区服务业。

打造5个现代服务业高地:

杭州、宁波、温州等11市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

宁波―舟山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长三角现代物流和国际航运枢纽;

“数字浙江”及杭州国家级信息服务和软件基地;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现代商贸流通中心;

杭州国际休闲旅游等十大旅游区。

优化格局区域协调

主题词:明确主体功能区划,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使山区经济和海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区域空间布局明确主体功能区划

明确4大开发区域主体功能: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环杭州湾和温台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密集区,以及金衢丽地区开发强度较高的城区。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园区)、城市新兴工业功能区块,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港口物流和临港工业发展区,金衢丽地区具有开发前景的低丘缓坡和河谷盆地。

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森林覆盖地区、江河水系源头地区、重要湿地生态系统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是指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主要任务是依据法律法规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任何开发活动。

推进陆海联动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海洋经济强省建设4大目标和重点:

经济总量。调整海洋捕养结构,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积极拓展海洋服务业,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

发展水平。深入实施科技兴海,重要海洋产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舟山大陆连岛、杭州湾大通道、洞头半岛等“三大对接工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防御体系。

海洋生态环境。实施“310海洋环境工程”,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达到31%,主要河口、重点港湾、滨海旅游区等重要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要素保障

主题词:着眼于适度超前,着力于综合提升,以水利、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5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及其目标:

水资源。“四水工程”建设,水系及小流域综合治理、防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海水淡化日处理规模超过20万吨工程。

能源。水火核气并举、全省人均电力装机达到1个千瓦,加快推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综合交通。杭州地铁、沪杭、杭宁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沿海铁路大通道贯通,铁路建设和改造1500公里,电气化率达到75%,其中新增营运里程5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总里程3500公里、准四级以上标准化公路通村率达到98%;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标箱,四级以上航道达到1000公里;全省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3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达到40万吨。

信息化。建设“数字浙江”,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15%以上;全省城区基本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促进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三网融合。

防灾减灾。提高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和地震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火灾、交通事故、化学污染、核辐射等重大公共事件应急避险能力。

循环经济生态省建设

主题词:全面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逐步形成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施循环经济发展10项重点项目: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企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示范工程;

垃圾焚烧发电、废旧金属回收等废弃物处置与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机器设备翻新等再制造技术示范工程;

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节水示范工程;

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等节地示范工程;

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生态湿地和海洋生态保护示范工程。

到2010年,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40%,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确定4个市、10个县(市、区)、20余个工业园区(块状经济)和100余家企业作为工业循环经济首批试点,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和治理7项主要目标:

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标准以上比例达60%;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比例达85%;

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292天/年的比例达8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72%;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5%;

废放射源收贮率达100%。

社会事业文化大省

主题词: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实施文明素质等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卫生强省和体育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繁荣先进文化

文化建设8项工程

文明素质工程;

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研究工程;

文化保护工程;

文化产业促进工程;

文化阵地工程;

文化传播工程;

文化人才工程。

文化4个一批建设:

――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

省、市两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县级、社区、农村三类基层文化设施;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文化旅游四类文化信息网络设施;文化演艺、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旅游、出版发行五类经营性文化设施。

――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

出版业、发行业、印刷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会展业、文体用品制造业七类优势文化产业;网络文化服务业、动漫业、广告业、体育服务业、文化经纪业五类新兴文化产业;文化演艺业、休闲娱乐业、艺术品经营业三类特色文化产业。

――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区块

横店影视、杭州滨江两大高新文化产业区块;戏剧、工艺美术、金石书画三类传统艺术产业区块;现代传媒、文体用品制造、文化旅游、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文体用品专业市场五类优势文化产业区块。

――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

若干大型综合性文化集团、专业性文化企业和外向型文化企业。

突出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发展4项重点任务:

――基础教育抓均衡

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和学前三年教育;实施农村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建立素质导向的招生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抓质量

培育20个“重中之重”学科和200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25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争取若干所高校进入国内一流大学;办好高教园区,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抓结合

建设80个与支柱产业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15所全国和省级示范性高职学校、200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60所中职学校。

――终身教育抓体系

建设一批社区学院和农村化学校;开展学习型社区、机关和企业创建活动。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人才培育和开发的10个载体:

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

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钱江学者”计划;

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推进工程;

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

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

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大力推进全民健身

卫生强省建设6大工程:

农民健康工程。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健康体检制度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以及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和报告“五大体系”。

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浙江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科教兴卫工程。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科教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强院”工程。形成以三级特等、三级甲等医院为龙头,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

中医药攀登工程。加强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和谐社会平安浙江

主题词: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民主政治、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加强社会管理四个着力点,建设“平安浙江”。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设“法治浙江”,加快形成民主完善、法制完备、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公民权利切实保障的法治社会。

完善10大社会和谐促进机制:

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机制;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机制;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

基层民主自治机制;

社会组织表达诉求与自律管理机制;

公共安全监管与社会危机应急处置机制;

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

公正执法监督机制;

法律服务和援助机制。

对外开放经济国际化

主题词: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拓展外贸“四个多元化”,加快推进资源、产品、产业和市场的国际化,充分发挥外经贸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努力实现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开放型经济发展7个重点领域:

培育若干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和生物医药出口基地,扶持软件、仪器仪表和微电子产品等高技术产品出口;

扩大进口我省急需的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引进一批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大力支持文化艺术、动漫产品、音像创作、中医药等传统文化服务产品等扩大出口;

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导外资投向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加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扩容和水平提升;

加快推进能源、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境外合作开发;

促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体制改革职能转变

主题词: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的要求,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着力点,加快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以新一轮的改革促进浙江经济社会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发展。

体制改革10项主要任务:

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明确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和重点领域;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实施财政预算和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高效规范、公正透明的网上并联审批系统,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国企国资改革。加快省级授权经营企业集团的改制重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积极探索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体制。

规划体制改革。发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统领作用,建立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综合协调管理。

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建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完善政绩考核与干部使用挂钩机制。

地方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建立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完善水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发展资本、人才、劳动力、技术市场。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第6篇

对于开发区未来走向,有关专家指出,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产物,其历史使命远未完结。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将为福建省开发区带来又一次先行先试的巨大机遇!

伴随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乘国务院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之东风,海峡西岸20个城市的开发区共同吹响了整合升级、统筹协调发展的号角,并已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开发区使命远未完结

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先行先试、具有示范作用的开发区,在福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福建省开发区已成为吸引内外资的重要载体、外贸出口的主要基地、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和新经济增长区域。然而,近年来福建省开发区正面临着发展的苦恼:管理模式受到挑战、发展空间受限等。

自1985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建省第一个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福建省的各类开发区最多时达140多个,几经整合,现有各类开发区78个。

然而,开发区数量过多,开而不发问题突出。目前福建省各类开发区中,开发比较成功,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并不多。一些省级开发区,由于创建初期对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产业结构雷同,没有形成自己特色。此外,各地还自行设立了相当一批不同级别的开发区,办得过多过滥,不仅造成重复投入和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开发区建设的声誉。

福建省开发区规模偏小,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福建省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但与开发区发展快的省份相比,总体规模还有明显的差距。

福建省开发区质量不高,经济技术水平总体偏低。由于各开发区起步的时间不同,建设条件差异较大,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开发区经济技术水平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经济超常规发展主要是依靠增加投入和铺设新摊子,实行的是高外延式扩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较低。多数开发区未能形成与自身产业和区域特色相适应的整体发展格局。

开发区体制没有理顺,管理不够规范。在开发区的管理上,目前没有统一的模式,绝大多数开发区是由政府设立管委会进行开发建设管理。与开发区建设初期享有的一些特殊政策和经济管理权限相比,近年来,福建省开发区的体制优势有所弱化,体制障碍比较突出。

开发区的发展缺乏法律保障,全国、全省尚没有一部统一的开发区法律,对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管理职权和运行机制进行明确界定,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仍依据地方政府规章运作,部门与开发区之间的管理冲突日益突出。

在管理体制方面,工商、建设、土地、环保等职能部门对开发区实行垂直管理,财政、人权一般在行政部门手中,开发区的改革措施和政策难以落实。

在财政体制方面,大部分开发区没有建立起一级财政,没有理顺与当地政府的财政分成比例,属于设区市财政体制的开发区,还要将新增财力的20%上缴省级财政,没有形成有利于开发区发展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福建省开发区吸引投资能力有所下降。去年上半年,全省开发区新批外资项目271个,同比减少三分之一;新批项目合同外资13.3亿美元,同比下降13%。

分析人士认为,引资能力下降的原因是发展空间受限,福建省已有30个开发区国家核定的规划面积已经开发完成,由于暂停扩区,无法及时补充进一步发展所需的适量土地,一些好项目难于落地。

同时,开发区之间的无序竞争加剧,开发区政策优势正在弱化,一些对优惠政策依赖性强、市场适应能力差的开发区,仍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引资,甚至于采取免费提供土地的做法,进行不正当竞争,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还造成企业投资的短期化。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福建省开发区的出口能力有所减弱。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直接影响到开发区商品出口和出口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人民币增值、出口退税政策和金融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提高等,对生产型出口企业影响较大,也影响了以“出口为主、外资为主、工业为主”的开发区健康发展。

资金瓶颈制约开发区的发展。一方面,土地开发成本提高。例如,耕地占用税额标准上调4倍左右,人均耕地1亩以下的地区,每亩增加费用0.6-2.7万元。另一方面,去年初以来中央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建设周期较长的开发区得不到银行有力支持,资金问题更加突出。

对于开发区未来走向,有关专家指出,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产物,其历史使命远未完结。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将为福建省开发区带来又一次先行先试的巨大机遇!

福建开发区转型升级

去年,福建省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44.6%,实际利用外资占比37.7%,外贸出口占比51.7%。开发区已成为福建省吸收外资、产业集聚、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不久前,科技部认定77家全国高新基础产业化基地,福建莆田液晶显示、南安光电信息和三明大型机械装备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上榜。

伴随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乘国务院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之东风,海峡西岸20个城市的开发区共同吹响了整合升级、统筹协调发展的号角。

去年年底,福建省外经贸厅牵头制定了《福建省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拓展提升方案》和《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开发区开始全面升级。

根据方案,福建省按照突出重点、对接台湾、集约发展、注重规划的原则,推进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发区扩区新设和整合升级。近期重点做好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新设的申报工作。同时,积极指导莆田和三明设立台商投资区的前期工作,条件成熟时向国务院申请。

福建省将推动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和整合,同时推动一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包括推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东山湾开发区整合并更名;整合龙岩经济开发区与龙州工业园区,并申请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好泉州经济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促批工作。

该方案提出,将平潭主岛全岛设置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福清(江阴)出口加工区和江阴港区的部分区域,设立福州保税港区;简化象屿保税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和东渡港区之间货物往来的通关手续;推动海沧保税港区无纸化通关;推动泉州出口加工区、福州(马尾)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在晋江、龙岩、沙县、武夷山建设“无水港”。

此外,福建省还将发挥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和近台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闽台海关特殊监管区业务对接和产业合作,促进两地货物便捷通关,发展加工转口贸易和外贸物流。

据称,福建省近期将重点做好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新设的申报工作。同时,指导莆田和三明设立台商投资区的前期工作。

福州台商投资区国家核定面积1.8平方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发。根据方案,福建省将把这一投资区扩大到罗源湾南北两岸,扩区规划面积43.01平方公里。其中,罗源湾南岸区域(连江县大官坂)规划面积20.3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化、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罗源湾北岸牛坑湾片区规划面积8.2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和港口物流业;罗源湾北岸松山片区规划面积14.4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机械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

厦门现有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国家核定面积95.22平方公里,区内可供建设用地基本开发完毕。福建省拟把厦门台商投资区扩大到厦门全市,并争取全市享受经济特区的各项政策。岛内重点发展地区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岛外主要作为制造基地。

拟新设的泉州台商投资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分为光电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高端研发服务中心等。同时,规划控制范围扩大到200平方公里,包括惠安县的洛阳、东园、百崎、张坂4个乡镇,为今后发展预留空间。

拟设立的漳州台商投资区地处龙海角美镇,与海沧台商投资区接壤,规划面积60.2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38.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消费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光电电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

分析人士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城市间合作,对内来说,整合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对外来说,通过整合海西区内开发区抱团出击,各区域发挥自己的特色,整体对外,对接台湾产业和国际产业转移,将极大地提升协作的整体水平。

台湾产业转移聚福建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实施5年多来,随着闽台产业对接步伐的加快,台湾产业开始呈现整体性、行业性转移趋势,相继形成了海沧、集美、杏林、马尾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台商投资产业集聚区;台资从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石化、汽车、精密仪器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拓展;合作领域由第一、二产业延伸到物流、金融、资讯、教育等第三产业。

至今,福建省共吸引台资项目2000项,累计利用台资140多亿美元,已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福建省为进一步优化台商投资环境,服务闽台间的产业转移,推动对台各项交流与合作向宽领域、高层次、纵深化方向发展,出台多项扶持政策。

《福建“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提出,着眼于提高福建金融业发展水平和服务闽台经贸合作需要,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前来投资设点,在银行、保险、证券、创业投资、货币流通等领域加快推进闽台金融对接。

去年4月出台的《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25条具体措施,从信贷支持、政策扶持等四个方面加大吸引台商投资力度和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如今,以台资为主的电子、石化、机械等行业占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成了福建省的三大支柱产业,其产业链效应还在不断彰显。

电子行业形成了以冠捷电子、捷联电子为龙头,华映光电、韩国LG、日本NEC、JVC等为配套的显示器产业链,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冠捷电子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供应商;机械行业以东南汽车为龙头,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吸引了100多家配套厂商,形成年产值100多亿元的汽车城;石化能源行业的华阳电业、厦门翔鹭等龙头企业多年来一直跻身大陆外资企业500强。

台湾是福建第一大进口市场、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七大出口市场。闽台贸易的快速发展及福建省深化两岸产业对接思路的更加明晰,进一步推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投资热潮的掀起。

近年来,台湾机械、电子、食品等企业按行业整体性迁移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情形多次出现。为服务深度对接,福建在信息产业、石化产业、机械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扎实推进强化和提升工作。这些工作在服务台商投资海西和台湾产业转移中正在发挥作用。

截至2009年底,福州开发区已引进台资项目233个,总投资达17.68亿美元,其中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有41家。

多年来,福州开发区充分发挥对台经贸和民间交流“前沿”、“窗口”的作用,积极运作,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两岸产业对接、经贸文化交流等持续先行先试。

在对台贸易上率先实现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登陆参展销售,还建成了海峡农产品批发市场、台湾商品市场等;新建台轮停泊点和海关监管仓库,率先实现马尾至基隆海上滚装直航,建立了两岸邮政速递物流配送中心,去年新大陆公司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率先实现了陆资赴台投资。

此外,首创了马尾与马祖直接往来的“两马协议”和“两马经贸合作五项协议”,率先承载了大陆居民赴马祖、澎湖地区进而到台湾本岛旅游。另外,还创建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并首创了“红灯呈报制”、“全程无偿代办制”、“企业服务110”等8项服务机制,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推行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这些经验都先后在全省、全国得到了推广。

至今,已引进台资项目233个,总投资达17.68亿美元,其中,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有41家,是全国台商投资密集的地区之一。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第7篇

刚才,财政局明国同志对这次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这些意见很好,我完全同意。后面新宇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借这个机会,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搞好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大意义

这次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清产核资,是万州区行政体制调整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清产核资。搞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搞好这次清产核资,是摸清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家底的需要。万州区行政体制调整后,各部门、各单位的国有资产及债权债务情况较为复杂,一些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资产状况底数不清,家底不明,不便于下一步的管理和经营。及时开展清产核资,有利于全面准确掌握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部门各单位所有的国有资产,理清国有资产基本情况,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搞好这次清产核资,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产权不明、多头管理、经营不活等突出问题,国有资产没能很好地发挥效益。开展清产核资,界定资产权属,理顺产权关系,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加强财产监管,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盘活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全区财政压力。

(三)搞好这次清产核资,是推进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施“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财政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充分体现预算的公平性、公开性、透明性和完整性,是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开展清产核资,在摸清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家底的基础上,对国有资产实施统一管理,可为财政编制部门预算提供真实可靠依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为加快我区财政预算改革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上来,齐心协力搞好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绝不允许走过场,应付了事。

二、明确要求,扎扎实实搞好清产核资工作

为实现清产核资工作的预期目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全面、扎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实施工作,努力做到“三注重”。

(一)注重清产核资工作的严肃性。区委、区政府对这次清产核资工作高度重视,以区委办、区府办的名义专门下发了通知,对清产核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天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文件及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决不允许各行其是。

(二)注重清产核资工作的准确性。清产核资结果必须真实准确,才能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各主管部门要按照清产核资工作要求,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户数进行认真清理,确保清产核资对象不重不漏和全面准确;要采取“以帐对物、以物查帐、见物就点、见帐就清”的方法,对帐内外、地上地下、单位内外的资产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查,把实物盘点同帐务核查结合起来,把资产清理同负债核查结合起来,真实反映情况,如实暴露问题,真正做到“不留死角,不打埋伏”。

(三)注重清产核资工作的全面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专业清查与群众清查结合起来,做好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公物还公家”活动,发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财产清查工作,把那些被个人或单位无偿占用的财产积极清理收回,确保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彻底。清理过程中,不但要疏理资产数量,还要对清产核资中出现的债权债务等问题进行清理,查明原因,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研究并写出具体分析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三、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领导

这次清产核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确保顺利完成。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为确保这次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区里成立了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清产核资工作,并下设办公室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作组,具体负责清产核资的日常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务必从大局出发,真正把清产核资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负第一责任。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并建立由行政、财务、基建、后勤、设备管理等相关科室参与的清产核资工作班子,集中一段时间,专门负责清产核资的业务工作。原开发区部门主要领导要列为各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班子成员,以便于工作开展。总之,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做到清产核资工作组织周密,责任明确,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积极动员,抓紧做好部署培训工作。各部门、各单位除抓好本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外,还要负责组织好下属企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此次工作会后,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会议精神,及时开好动员会,认真研究部署,细化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良好氛围;要统筹人员安排,抽调精干力量参与此项工作;要加强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清产核资的统一政策和办法,为整个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范文第8篇

一、基本情况

xxx镇位于鄂前旗西部,是自治区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之一,是鄂前旗融入大银川经济圈的前沿阵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全镇总面积3871.21平方公里,下辖17个嘎查村,1个国营牧场,农牧户总数为2085户,总人口9884人。全镇水浇地总面积8.5万亩,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45.3万头只,个体工商业户66户。

二、财政体制

今年我镇严格执行“镇财旗管”政策,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票据统管,由旗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我镇财政收支,促使我镇走出困境进而加快发展,有利于规范和制约乡镇支出,也有利于控制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和债务的不合理增长和膨胀等。嘎查村财务我镇按照上级要求,执行村财民理镇代管政策。

三、债务情况

(一)镇级债务情况。全镇累计负债1011.94万元,其中银行信用社贷款87.99万元、向上级财政部门借款100.40万元、占用旗财政周转金54.50万元、占用旗农综办专项款29万元及其他应付个人、干部的各项款740.05万元(附表)。

债务形成的原因:

一是在过去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膨胀的同时,工资标准又在不断的提高,各种名目的培训和各部门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次数较多而又是强制性的,仅工资和公务费累计欠债110.84万元。

二是我镇经济发展缓慢。由于可用财力不足,境内的畜牧业增收慢,工业对财政贡献小,服务业起步较晚,造成财政收入止步不前。为培植税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企业无偿提供工业用地、支付移民搬迁和征地费用欠债79.60万元。

三是为使教育“两基”达标,实施教育工程负债20万元。

四是为了更快的发展地方经济,投资10万元建设移动网络设施;投资64.67万元修建了108公里乡村公路;投资7万元改造了农网线路;投资30万元新建两处农贸市场,四项负债111.67万元。

五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负债投入防五经费3.64万元。

六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居住条件,仅生态和环保投入44.29万元。

七是为了正常有序、快捷开展工作,购置交通工具投入28.54万元。

八是由于政府的搬迁工程,重新修建办公场所、购置固定资产、办公设备以及修建政府街道等工程,导致举债465.96万元。

九是偿还到期债务104.98万元,同时支付利息42.42万元,两项负债147.4万元。

由于地方税源窄,年实现个体工商税收不足30万元,要完成各项目的实施,只能通过举债和高成本的“引税”来完成,导致负债达1011.94万元。

(二)嘎查村债务情况。乡村债务较重,消债化债难。在我们所调查的11个嘎查村各嘎查村负债总额53.26万元,在税费改革前全镇11个嘎查村累计负债375216.40元,负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农牧户举家外出,常年在外,“三提五统”经费无法收回,仅此一项嘎查村通过金融系统、包扶单位和村干部个人垫资上交此项经费375216.40元。在税费改革后各村兴办企业、维修活动阵地、“防五”支出和支付干部工资负债116382.04元(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