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子认为,名正而后言顺,言顺而后事成。探讨“社会文明”,首先有必要彰显“社会”之本来含义。“社会”的本义是指在“社”——祭祀土地神主的地方举行的集会。原初意义的“社会”是为了感恩、礼拜生育我们的大地母亲而举行的聚会。其中富含深义:从易学的角度分析,“土”为“中”,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社会”蕴含“尚中,追求大中至正、中庸和谐、中和位育”的价值理想,“温良恭俭让,无过无不及”的行为方式;“土”主“信”,因而“社会”内含信心、信任、信仰等信念追求;“土”藏万物,象征着厚德载物的宽广胸襟以及生生不息的包容性智慧。“土”也代表大地、地球,因而“社会”具有尊重地球、效法大地之德的潜在意蕴。“文明”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概而言之,社会文明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的标志,也是一个动态的变迁的过程。
社会文明是一个整体系统,具有复杂的构成。若利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分析,社会文明可以看成由四个部分组成: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是自然的人化;生态文明是人类保护自然的成果,是人化的自然;精神文明是内心认知活动的柔性成果;制度文明是外化行动所应遵循的刚性规范。其中,前两者侧重处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后两者侧重处理人与自己、人与社会的关系。
用“四象”分法反思当今的社会文明,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文明整体达到空前的发展水平,是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文明,但也蕴藏着深刻的危机。这些危机不仅表现为温室效应、酸雨侵害、沙漠扩张等生态问题;也表现为过度开发、贫富两极分化的生产消费问题;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的精神问题;以及西方文化霸权、国际规则不公平等制度方面的问题。扭转危机,开启今后社会文明的晋升之旅,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全方位的努力。
物质文明方面,在充分承认物质文明使得人类远离野蛮状态、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物质享受空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对自然的蚕食和破坏,当今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都与物质文明发展有关。未来物质文明水平的提升之道,主要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快速增加和极大丰富,而关键在于物质财富方面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即是否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所谓“取之有道”,是指物质财富的获取不应危害自然以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危及人类可持续的未来。所谓“用之有道”,是指高效率地利用资源,不浪费一丝一饭,不空置房屋、场地和设备。其中的关键在于物尽其宜,开发有度,运用得当。
生态文明的晋升,需要我们在对天人关系深刻认知和把握的基础上,本着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态度,合理生产,理性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努力使整个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关键词】弘扬传统美德 政府政策 相关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弘扬传统美德,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1978年召开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也使中国公众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新形势表明,能否在我们建设与巩固物质基础和各项制度等硬件的同时,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成文化和道德等“软件”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优秀美德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优秀道德思想宝藏,必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旋律。对我国而言,继承这一宝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我国取得丰硕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在道德方面暴漏了一些问题,这对与我和谐社会的构建非常不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旧的道德观念被冲垮,而新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确立,再加上法律、制度等层面的转型,造成道德选择过程中人们的盲目性,导致道德代价。许多学者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形成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利益导向性;计划经济时期对个人意识的压制,使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叛逆;当前转型其中的贫富差距、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却小人格主体性与安全感,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严重;片面的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唯有经济建设,忽略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
本文认为,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其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本文中根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全国各省市区的响应为例进行说明。而弘扬传统美德的进展在未来又会对政府政策的决策产生影响。
二、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起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力与政策决策力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行政部门自身作为上层建筑,是建设精神文明中尤为重要的力量。在文献[1]中,华中师范大学的贺东航认为,改革开放后,政府的行政作用与政策的执行对公共领域中各类事物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广播宣传、国土、环保等公共部门的政策影响力日益增强,其行政职能迅速扩张。这一切都有效地提升了政府的自主意识和执政能力,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通过弘扬传统美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弘扬传统美德可以保障社会精神文明领域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发展相适应的,帮助树立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增强他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公民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2013年1月17日,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的《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做出了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在中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号召下,许多央企与政府部门的年会进行了“瘦身”甚至干脆取消。全国各个省市区召开会议,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如何制定切实措施,用来狠刹铺张浪费之风。中央的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各地顺利展开,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由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政府政策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与弘扬有着重要的影响,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三、弘扬传统美德促进政府进行政策的推进与改革
弘扬传统美德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出台与解决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从政府决策人员的角度看,政府政策的出台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截断。从政府决策结果即政府出台的政策看,它虽然是以现实社会问题为基点或切入点,但其自始至终都聚焦在未来的某一时空中变化发展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社会现象与政策之问的关系概括为三维时空中动态链接关系。这一关系告诉我们,政府决策者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背景,以及问题出现的程度与范围的判断时,需要充分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过去、现在、未来中这些问题发展的轨迹,对症下药。同时对传统美德的弘扬的效果,以及相关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使政府政策对应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衍生出多套具有实时针对性的备选方案,对现有的政策进行继续的推进的同时,做出相应的改革。
例如,在2004年,我国公款吃喝总金额达到了3700亿元,但是在2005年,全国公款吃喝金额迅速增长至3951亿元。今年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开展的情况,根据该政策在未来是否可以有效地遏制全国公款吃喝的情况,对该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
四、总结
本文主要对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并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政策在全国展开的情况,以及该政策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改革,说明了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白晋波,胡凯丽,侯嘉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代价问题的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2.
[2]贺东航.文化传统与政府引导—晋江市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其启示.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7,(1).
摘 要: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努力摆脱世俗桎梏,执著追求自由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画家。而作品中的另一位画家施特略夫无法也不愿走出世俗世界,最终沦为平庸。前者代表了追求艺术和自由的理想,后者成为西方物质文明的牺牲品,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通过对两位画家的对比,探讨造成两者不同结局的社会根源,表现在物欲的重压下精神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斗争,表达社会与艺术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呐喊。
关键词: 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人物对比 物欲与精神 自由与束缚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以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经历为蓝本,讲述主人公画家思特里克兰德如何“逃离文明社会,挣脱道德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真实、自由和美的故事”。[1]作品中的另一人物施特略夫也是一位画家,由于受外部世界的影响,在绘画上奋斗了多年依然碌碌无为。在对待环境、朋友以及感情的态度上,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兰德处于相对立的两面。
这两位画家的对立,实际上是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与精神荒芜的一种对立,表现了在物欲的重压下精神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斗争。两位画家不同结局的对比,表达了社会与艺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渴望和呐喊。
一、物欲与精神的对立
作者毛姆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Burgess认为:“从许多方面来说,它是一个进步的时代,……然而它也是一个充满了怀疑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贫穷,太多的不公,太多的丑恶,以及太少对信仰和道德的关注。”[2]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传统的秩序瓦解,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尖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关系中,物欲与精神的对立是最突出的。在物欲的重压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沉闷无趣,人们渴望从“日复一日无聊呆板的日常生活中逃离出来”。[3]在作品中,物欲与精神两者的对立表现为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兰德两人的对立。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热爱艺术,愿意抛弃一切去追寻自己的精神艺术王国。相比之下,与这个物欲世界和谐共处的施特略夫则单纯得多,他的感情基调是平稳的,不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处在感情的两个极端,极度排斥物欲的世界。施特略夫平和友善,热心地对待朋友和家人;对待艺术,他的感情如一股涓涓细流,从容地表达着他对这个物质世界温馨浪漫的印象。他热爱这个物质的世界。
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态度始终是嘲讽不屑的,他认为施特略夫“是个蹩脚的画家”。[4]他对施特略夫的挖苦,对勃朗什的玩弄,对施特略夫家庭的破坏,都将自己置于施特略夫的对立面上。恰恰相反,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无比推崇,他总是在劝说画商买下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作。对施特略夫来说,与物质世界的和谐共处则是他最大的追求。“比起分离的痛苦来,他宁愿忍受妒火的煎熬”。[5]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鄙视无法平复,正如极端的精神追求处于世俗物欲的对立面,两者水火不容。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推崇,体现的是当时物欲世界对于构建精神家园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必须通过类似思特里克兰德极端的逃离行为才能够得以实现,也正说明物欲横流的世界对人类精神的严重干扰和破坏。
两位画家的对立,形象地再现了维多利亚王朝的时代情绪,表达了人们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厌恶、反感和恐惧。在施特略夫的衬托下,思特里克兰德的逃离给人以震撼,正如一道霹雳闪电撕开黑暗的天幕,振聋发聩的轰隆声唤醒了人们对社会精神荒芜状态的关注,号召人们抵抗物质文明对人类精神的奴役和腐蚀,重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自由与束缚的对立
在十九世纪末期,社会的变革促使“人们开始对维多利亚时期以物质主义和进步为信念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艺术家越来越感到,这个社会充满了虚伪、欺诈,充满了痛苦、磨难、幻灭、绝望”。[6]物质文明的进步打开了人们的眼界,Bradbury认为:“在这个充满矛盾的年代里,将过时的利益制度与新的政治生机、将个人的天性与对物质的需求统一起来是几乎不可能的。”[7]人们急于打破陈旧的传统价值观对人类思想的束缚,尤其是社会陈规对人的约束和伤害,追求人性的自由。
思特里克兰德挣脱世俗束缚追寻内心自由的过程是艰难的,他渴望与自然同在,他要寻觅的是与人世隔离的乐园,他希冀人性的自由能够抚慰他焦躁的灵魂,给他带来永恒的宁静。他几经流离辗转,才找到了梦中之地塔希提。同样作为画家,施特略夫无法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超脱,他沉溺于这个嘈杂的世界无法自拔,就连他的画作,体现的也多是这个庸俗的世界。他努力地表达凡夫俗子的生活场景,而没有意识到正如绵延不绝的生活所带给人的陈旧感一样,他色彩失真的作品毫无新意。
思特里克兰德的艰难与施特略夫的沉溺,体现的是他们周围遭受强大的社会束缚,以及找寻自由的不易。甚至在世界闻名的艺术之都,思特里克兰德都无法获得自由创作的灵感,无法表达出自我的真实艺术感受。思特里克兰德奋力打破精神上的一切束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的行为,是人本身的天性使然。他找寻自由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探索自己作为人的本质意义和出路的过程。他的艰难探索,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氛围下人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探索,是对人性回归本源的一种渴望。镣铐越沉重,有志者的反抗越剧烈,无反抗意识或者反抗失败者如施特略夫之流也越多。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走向工业化、民主化的进程中,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9],在机器的轰鸣声,以及经济繁荣的社会表征下,生命的真实被异化,人们渴望拨开这些错综复杂的迷雾,摆脱社会置于人精神上的枷锁,去探索“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性自由的本源。因此,思特里克兰德特立独行的逃离是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而处在思特里克兰德对立面的施特略夫作为大多数人的代表,习惯了外界加之于人的束缚,已经没有了逃离意识。作为外部喧嚣世界的牺牲品,他只能在浑浑噩噩的平庸状态中度过余生。
三、结语
思特里克兰德和施特略夫的对立,实际上是在物质飞速发展而精神发展滞后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精神渴望逃离物欲的控制、摆脱社会束缚获得自由的一种表现。思特里克兰德对这个社会产生的异化感和绝望感驱使着他不断艰难地进行逃离,他的逃离,是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主导价值观毁灭的象征,是人们对这个“嘈杂喧嚣的世界以及无力找寻人性真实”[10]不满心理的一种折射。作者毛姆通过塑造思特里克兰德逃离和施特略夫沉沦的形象,不遗余力地表现了西方文明的沉沦,暴露了维多利亚时代文明衰弱和精神瘫痪的社会危机,唤醒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回归生命的真实。
参考文献:
[1]Elyas,A..The Horse’s Mouth and The Moon and Sixpence in the Light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ism and the Blakean Philosophy[J].Journal of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Arts and Humanities,1989,(1):19.
[2]Burgess,A..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4:180.
[3]Baldick,C..The Modern Movement[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4:214.
[4][5]毛姆著.傅惟慈译.月亮和六便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6]颜学军.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4):17.
[7]Bradbury,M..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1878-2001[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72.
[关键词]梁启超 艺术情感教育 当代意义
“情感”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对“情感”问题的解读贯穿了其美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早期梁启超所提倡的情感,是从救国新民的立场出发,侧重于情感的社会功能;发展至后期,他更多的是从生命意蕴的角度来解读情感,侧重于情感的人生价值方面。虽然梁启超对“情感”问题的解读在前后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在主张从艺术审美中激发欣赏者健康、优美的情感上,则是前后一致的。梁启超对情感与艺术情感的重视,最终归结到一点,就是艺术情感教育的实施。
在梁启超看来,艺术情感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艺术,二是艺术家。梁启超认为,作为情感的重要表现方式,艺术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艺术就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利器,而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主体,自然就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承担者。
(一)关于艺术情感教育的实施,梁启超明确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因为艺术能将“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它令它随时可以再现”,可以“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们的‘情阈’里头”。由此可见,艺术不仅可以再现过去的情感,还可以将个性的情感打入“他心”。因此,梁启超认为艺术就是实施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并以小说(文学)、书法(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为例,对其陶情作用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梁启超关于文学移情的论述主要体现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的四种“力”:熏、浸、刺、提。“熏以空间言,浸以时间言”,它们的作用方式在于“渐”,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作用于审美主体,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产生移情效果。“刺”是刺激之义,不同于前两种力,它的作用原理在于“顿”,讲究的是使审美主体“骤觉”,使其“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熏、浸、刺这三种力都是自外而内,是将审美对象内含的情感力量作用于审美主体,从而引发审美主体在情感上的共鸣。而“提”则是“自内而脱之使出”,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融合为一,被动地接受转为积极能动地提升,是审美主体内在情感的自我升华,这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前三N力是小说移情的基础,到了“提”的层次就达到了移人的效果,正如梁启超所说:“文字移人,至此而极。”
梁启超认为中国书法艺术应划入美术的类别,因为书法具有四种美: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与个性的美。这四种美就是美术的要素,譬如个性的美,也就是通过美术作品展现个性,表达内心情感。书法艺术饱含作者的情感,所以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魅力,书法的精要就在此处。梁启超认为“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不同于唱歌、跳舞、听戏这些娱乐方式,写字可以使人收摄精神,到一个静穆的境界,令身心感到舒畅。他甚至将爱好书法的人尊为品德高尚的人,这种观点虽有些绝对,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书法艺术的确具有陶情养性的作用,写字的人可以在书写的过程中舒展身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观赏书法艺术的人可以通过书法的线、光、力和个性之美感受作者高尚的品格与优美的情趣。由此可见,梁启超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同样是从情感教育的实施出发的。
(二)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主体,是情感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因为艺术“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们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所以艺术家责任重大,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修养自己的情感,将其往高洁纯挚的方面提升,还要用美妙的技术把它表现出来。因此,作为情感教育实施的主要承担者,艺术家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情感的修养,二是表情技术的提升。
关于艺术家自我情感的修养,梁启超认为第一要件是“真”,梁启超说:“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强调艺术创作必须注重真情实感,因为“真事愈写得详,真情愈发得透”。“真”既要求文艺作品情感内容的真,又要求艺术家自我情感的真,“真人”才能创作出真情,真情方能打动人心。因此,艺术家必须拥有真挚的情感。第二要件是“善”,梁启超在评价杜甫时,曾说“他是个极富于同情心的人”,因为“他的眼光,常常关注到社会最下层”,这种由同情心发出的情感是极善的,这类表达善的情感的作品常常更易触动读者的心。因此,艺术家要具备善的情感。第三要件是“美”,梁启超对“美情”的倡导,是基于情感的真、善,梁启超认为“真即是美”,求美先从求真开始;又接受孔子的美善观,美必须具备“仁”的要求,即具备善的内涵。因此真、善既构成美的内容,又与美一道成为艺术家自我情感修养必须的要件。
对于表情技巧的分析,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作了专门的归纳分类,分别论述了五种表情法:第一种是奔进的表情法,“凡这一类,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这种表情法适用于表悲痛;第二种是回荡的表情法,这是一种极浓郁的情感,是数种情感的交错纠结,这种情感专从热烈方面尽量发挥,在人类情感中居多:第三种是含蕴蕴藉的表情法,这种表情法是温和的、内敛的,既可以用节制的方式表达,又可以用烘托、象征的手法表达;第四种是浪漫派的表情法,这种表情法的特色在用想象力构造境界;第五种是写实派的表情法,这类是作者收起自己的情感,纯用客观态度描写别人的情感。五种表情虽没有完全概括出情感表达的方式,但对于艺术家提升自我表情技巧极具意义。
梁启超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梁启超要求艺术情感求真、向善、爱美,因为真善美的统一不仅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也是人类精神的永恒追求。梁启超倡导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就是要以真善美的艺术情感净化、提升人类情感,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激发人们美的善的情感,淘汰丑的恶的情感,从而培养人们积极健康的情感取向。培养求真、向善、爱美的情感,固然是艺术情感教育最切实的目的,但是,艺术情感教育更深远更崇高的目标,则是教人超越忧患,乐生爱美,实现一种趣味化艺术化的生活境界,也就是梁启超所说的“仁者不忧”的人生境界。
梁启超在论述人性的圆满发达时曾指出,“知育是教人不惑”、“意育要教人不惧”、“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梁启超认为,情感教育最高目的是教人做到“仁者不忧”。何谓“仁者不忧”?“仁者不忧”出自中国古代先哲的人生观,人格的完成就叫做“仁”,体验到我的人格与宇宙无二无别就叫做“仁者”,“仁者”就可以得着一种“仁”的人生观。梁启超认为这种人生观蕴涵了两种主义:一是“知不可而为”主义,二是“为而不有”主义。“知不可而为”主义,是我们在做这件事之前就明白它无法达到我们期待的结果,但我们抛却成功与失败的念头,依旧热心去做;“为而不有”主义,是不以占有为目的,只为劳动而劳动。梁启超认为忧虑来自两端:一是忧成败,二是忧得失。做事时忧心成败,事后计较得失,所以这样的人生过得十分痛苦。得着“仁”的人生观就能达到“不忧”的境界,首先是因为“仁者”超越了小我、大我,进入到了无我的境界,体验到了宇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宇宙。然而宇宙是不断变化的,处于永不圆满的状态,既然宇宙都是永不圆满的,人作为宇宙的一个断片,终极的圆满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我们所做的却能推进这种圆满的进程。体悟到这个道理,那么只要肯做事,它就都是成功的;其次是因为“仁者”将做事看做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将得失作为做事的标准,不论做什么总是想我能得到什么,人生就有无尽的烦恼。“仁者”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这样自然“不忧”。
那么这种“仁”的人生观是怎样养成的呢?梁启超认为这种人生观只能靠情感体验的方式才能获得:“这绝不是用科学的方法可以研究得来的,要用内省的功夫,实行体验。体验而后,再为躬行实践,养成了这付美妙的仁的人生观,生趣盎然的向前进。……。孔子曰‘仁者不忧’,就是这个道理。”正是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人们才能领悟到宇宙万物之理,我们的生命才会生趣盎然,意蕴饱满,我们才能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进而养成一种“仁”的人生观。因此,梁启超认为,使人超脱狭隘的个人情感,向着无限的宇宙拓展,实现“仁者不忧”的人生境界才是艺术情感教育的最高目标。
档案是国家的财富,是人类记忆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保存的档案年代是否久远、数量是否浩瀚,是这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研究和探索档案价值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是档案学理论的重要课题。
档案价值论的建设,不仅对档案学理论发展和档案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消费主义;基本特征;理性消费;影响
消费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主义却有着许多消极的因素,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多危机,但并不是要废止消费,而是要矫正已经出现的过分追求享乐、爱慕虚荣、资源浪费的错误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
一、消费主义的概念
消费主义是指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流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社会现象,有关道德。它对人们在消费这方面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情绪、愿望及实践有着指导和调节的作用。具体来说消费主义就是人们追求体面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把这些消费观念作为人生活的价值。它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不断丰富,消费主义也广泛流传起来。
二、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
消费有着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之分,那么,对于这里说的消费主义它是一非理性消费。
(一)享乐主义。人类既有物质追求,也有精神追求,通常物质追求是为了更好地去实现精神追求。当物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地去满足自身的精神享受,也是合理的。消费主义不是为了一种需求而去消费购买,而是为了享受而消费。物质欲望不会得到满足,而是在下一个阶段被不断地放大、变形,产生一种畸形的享乐主义。
(二)爱慕虚荣。消费主义认为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不重要的,而它的象征意义才最重要。商品不是商品,而是一种符号的象征,一种身份、地位和能力的象征,成为了一种显示社会等级的手段。一般来说,女性的虚荣心比较强,爱慕虚荣的人表面上表现为强烈的虚荣,而其内心就是一种心虚、自卑的表现。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内心却是非常空虚。在这样一种环境状态下,消费一些不必要的商品确正是爱慕虚荣的表现。
(三)资源浪费。消费主义带来一种直观的感受就是资源挥霍。它所倡导的是一种享乐的消费、象征性的消费。这种消费必然会带来资源浪费的现象。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对于攀比的看重,哪怕是物品仍在使用,也会被当做废品来扔掉,名表、豪车等等,都是还能使用的物品,也会被更新换代掉,这样,就会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破坏和浪费。
三、消费主义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客观上来看,消费主义在一般情况下强调的都是它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它给我们社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消费主义所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消费主义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必定会提高我们的消费水平,消费主义就是人们执着于物质追求,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品、衣着、居住、文化娱乐和医疗等方面,不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这些消费领域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不断地提高着。而这种变化正表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极大的改善。
2、消费主义推动了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消费主义就是一种物质的占有,而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就表现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上。那么物质文明,是人类物质生活的一种进步,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消费主义所激发出来强大的物质需求,促使了整个社会在生产物质的过程中呈现了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同时,市场竞争的激烈在客观上提高了物质生产的效率,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二)消极影响
1、消费主义阻碍了精神文明的提高。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方面尤为重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这些传统的道德正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个人利益的得失,欲望的满足。人们勤俭节约的美德也被淡忘,物质财富的占有也成为人的根本追求,反而一些勤俭节约的人开始被嘲笑。这种消费主义还破坏了诚实守信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契合了消费主义追求物质财富占有的本性。再加上社会转型阶段,安全感的天然欠缺,在消费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社会氛围中,一些人觉得只有抓住一些眼前利益才是最实在的,于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地利用资源和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甚至以牺牲社会责任和诚实信用为代价。
关键词 群众 文化工作 重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做好群众的文化工作,提高群众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许多地方忽略群众文化工作,只是强调加强经济建设,群众文化素质比较低,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具体分析了加强群众文化工作、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措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能够更好地提高群众文化修养,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一、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是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现在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因此,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下边具体分析了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群众文化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需要广大人们群众的共同努力,只有群众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文明的进步,广大人们群众的综合素质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提高群众文化建设,这是文化工作的重心所在,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本质特征。重视群众的文化工作,提高群众的文化道德修养,这是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的根本任务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不断强调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提高群众文化水平。通过提高群众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二、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
群众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断加大措施来提高群众文化建设。但是,许多地方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只是流于形式,侧重加强经济建设,使得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长期被搁置,这些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地方精神文化建设,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措施,以此能够不断完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提高群众文化修养。
1、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首先,要抓住各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把地区性的文化特点与文化宣传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不会让群众感到陌生,易于接受。群众熟悉当地的历史文化,相关部门可以将先进思想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赋予群众文化活动新形势、新意境,让广大人们群众充满兴趣,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新思想、新文化。比如,现在西方思想冲击比较严重,大多数年轻人都已经忘记了我国一些传统节日,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可以采用联欢、举办文化展等形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增加群众传统文化思想意识。
2、发展地区广场文化。文化广场是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和综合文化实力的重要标志,可以极大地提高群众文化修养。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要加大财政投资,修建广场文化,为群众精神娱乐提供场所。群众可以空闲时间集聚在不同的文化广场,可以通过下围棋、戏剧、健身等方式来放松自己,无形中也提高了自身文化修养,结识不同人群,学习一些娱乐知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都有利于群众文化建设。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提高群众文化修养,文化广场显得格外重要。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建设,地方性投资主要投向经济建设,同时还要加大文化建设投资,注重群众的文化建设。
3、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环境或者方式,而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等,这些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空间。我们不能单纯认为群众文化只是广场文化,只是中老年人文化,还包括学生、商人等。因此,我们必须扩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比如,在校园中,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综合型学生。在企业中,在发展企业经济之外,还要树立企业自身文化,加强员工文化建设。总之,我们不能将群众文化局限于一种形式,要多方位、全面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提高群众整体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人才。
4、做好文化宣传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媒体等快速发展,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利用网络、媒体等形式来宣传文化,一些先进人物、感人事迹等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使广大人们群众受到影响,无形中提高群众文化建设。各地区要做好网络、媒体文化宣传工作,一些先进文化或者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进行传播,让群众能够及时的了解。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文化建设,侧重宣传积极、健康的文化思想,对于网上出现不健康文化传播的现象,给予严厉的惩处,提高群众文化建设意识。
三、总结
群众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群众文化建设,提高群众文化修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以此来不断提高我国先进文化建设,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甘河镇政府文化体育广播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明:建筑;产物:载体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3-0045-02
1 导言
进入21世界,“文明”一直处于当今国际学术对话的前沿,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和背景之下其意识形态的内涵迥异。从静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通过法律,规范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而人类文明就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构成的有机整体。文明的代代相传,是借助于不同的载体:文字,绘画,雕塑还有建筑等等。
2 从文明角度来看待建筑 建筑,是人类运用一定工具、技术、工艺和自然界的物质材料,经过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建筑既包括人的建筑活动,又包括建筑活动的成果,即建筑的物质产品。建筑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综合产物。建筑是文明最直观实在的载体,是承载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符号,它不仅记录下了当时的建筑水平,经济水平,发展状态和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更记录下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等。任何建筑都体现了一定的文明内涵,以其巨大的包容性、民族性、时代性、物质性、精神性,汇成为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3 文明各种形态的产物在建筑上的体现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建筑是文明的载体,是加载人类文明发展的史书。如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农神庙,西欧中世纪的教堂,以及我国的万里长城、故宫和遍布各地的寺塔庙观等。任何一幢建筑都不能不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这些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对建筑的影响又是综合的。无论哪种型制的建筑,都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制度文明的产物的综合表现,是建筑与文明同构的历史见证。
3.1 物质文明的产物(自然资源,新技术、新材料等)在建筑上的体现
3.1.1 自然资源在建筑型制上的体现
建筑型制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各地的自然气候千差万别,自然资源、地貌特征各不相同,因此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作出的尝试也是多种多样,这是世界各地建筑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建筑面貌的多姿多彩。由于木材取材方便、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等,木构架承重的建筑在中国一直是使用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但是,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体结构的中国古代建筑,单体栋建筑体量不宜做得过于高大,因此一般由若干栋单体建筑组成庭院式建筑组群。而西方古代建筑则多以石料砌筑。从古希腊、古罗马神庙以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一直到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主要材料都是石材。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比较重视建筑单体的突出,外观造型的塑造,质地坚硬、沉稳。 3.1.2 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上的体现 在古希腊早期,梁柱式建筑即以石材代替了木材。继承古希腊早期梁柱式结构体系和柱式,古罗马人发明了拱券技术和穹顶技术,并且学会使用混凝土:建筑空间变得更加宏大,柔和的曲线对比挺拔的直线,使坚固雄浑的建筑显现出多变的意境。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哥特式建筑,以遍布欧洲各地的大教堂为主要形式,以交叉肋拱、高扶壁、飞扶壁、尖拱等结构。这是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
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认为: “建筑是人们生活的机器”。在工业革命后。大家认为建筑实际上也是一种工业产品,工业化时代的需要和相应的美学观念要求以富有创新精神的、新颖的建筑形式来反映,来响应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如法国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图1)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构成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人类的文明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及各种新型建筑的不断涌现,如北京奥运体育馆(图2)、国家大剧院等(图3),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明的成果和独特魄力。
3.2 精神文明的产物(思想意识、审美艺术等)在建筑上的体现
从文明角度来研究建筑,就不能停留在它的外在形式、风格和流派的层面,而应该深入到决定它们的深层力量即精神的层次中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建筑中所寓含的思想意识、艺术审美和宗教思想等等。 3.2.1 思想意识在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宫殿建筑,气势宏大,富丽堂皇,鲜明地体现了儒家传统所理想的人间秩序,威严而压抑;而民间建筑实用简朴,纯情剔透,显现“重尊卑人伦,讲道义气节”的儒家思想。古代建筑重山林风水、园林师法于自然,讲求人与自然相互生存的关系,讲求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讲求自然与人文美的和谐,体现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西方建筑思想的基础是对几何与数之和谐的追求。从古希腊建筑开始,建筑美学观念就受到自然科学和相应理性思维的影响,认为:“数是万物的本质”。从维特鲁威开始的建筑师及理论家,都奉几何与数的和谐为美之规则,该规则体现在建筑实体设计上:柱式,比例:体现在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上:严谨的几何构图,在西方古典建筑中,我们很少能找到不被几何形状与数控制的外部空间。
3.2.2 艺术审美在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是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有着一整套完整的建筑型制。与整体建筑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建筑细部,独具特色的斗拱,青琉璃瓦,各种型制彩画的色彩搭配(图4),玲珑剔透的砖雕、木雕和石雕,以及轻巧的门窗木作装饰,形成了古典木构建筑的整体美感。
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性的特征,重视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希腊建筑的不同柱式就是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西方人较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
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等。
3.2.3 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建筑上的体现
任何一种建筑形式都离不开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都要与社会风俗人情、文化底蕴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民族的个性的东西来,激发民族情感。以中国和日本古建筑为例,众所周知,两国古典建筑同属木构建筑体系,中日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中国的唐朝时期,是日本对中国文化最大量、最全面的吸收时期,因此两国的古代建筑和建筑群有着共同的特点,但这种木结构建筑经过不同地域的两个民族的匠师们数千年的推敲和演变,通过对木建筑型制、构造、材料特性、色彩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设计推敲和设计,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木建筑体系,用不同的建筑语言分别体现了两个民族独特的性格、喜好、审美等文化特性。 3.2.4 宗教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 在古代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人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等。我国佛教寺庙建筑的不断发展过程,就是印度佛教不断中国化的过程。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历史背景、和民情风俗不同。佛教寺庙建筑的类型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佛教寺庙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汉传佛教寺庙、藏传佛教寺庙、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至今尚保存完好的有:河南登封的嵩山寺塔、陕西西安大雁塔、浙江杭州六台塔、北京妙应寺白塔等。
古代西方的神学意识非常强烈,在西方基督教发展初期,教会得到了发展。需要有能够容纳大量会众的集会、布道与礼拜的建筑空间,公众集会性具有较大空间的巴西利卡式建筑形式很自然顺应了这种需求。其后,教堂的室内不断的演变,自罗马风到哥特式,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内部空间体系。纵深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内部空间的艺术处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宗教的影响是深厚和决定性的。
3.3 制度文明的产物(政治等级、家庭等级等)在建筑上的体现
3.3.1 政治等级在建筑上的体现
由于传统中国是一个制度、等级分明的社会。因等级制度的森严,统治者的建造行为被限制之后,各级的建筑规模也都被限制下来。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遗留下的皇宫,故宫的庭院式建筑布局集中体现了封建礼制、国家政治制度管理思想。故宫庭院建筑组群是按照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有规律地排列着,所有主要的建筑都排列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按中心对称的原则分布在中轴线两边。把宫域的主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置于核心部位,这种层层“居中为尊”的“择中”布局,象征着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体现着等级规范要求。其中太和殿建筑(图5)用了最高的建筑等级,采用了三重须弥座合基,面阔11开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从建筑形制到建筑规模,在古代建筑中首屈一指。
3.3.2 家庭等级在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庭院式建筑布局,往往是将主要建筑布置于中轴线上,左右布置次要建筑或围以高墙,中轴突出的对称格局,提供了建筑空间的主从构成、内外构成,这些空间构成都被赋予上封建礼制、等级尊卑的意义。
北京四合院分前院和后院。后院是四合院的中心部分,前院是四合院的人口。四合院的主要建筑放置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物对称地分布于中轴线两侧。后院的正房为主人房,两边厢房供儿孙辈居住,前院倒座为客房和男仆人住房,后面的罩房是女仆的住房。这样,北京四合院就是以一种无言却有形的方式体现了长幼有序、男女之别、亲疏远近、内外有别、主尊奴卑等一整套家庭伦理秩序,满足了封建家长制度的要求,从而赋予本无意识的建筑以浓厚的伦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