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做好口才演讲

如何做好口才演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如何做好口才演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做好口才演讲范文第1篇

语文课前演讲就是语文课实施教学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活动。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心理素质的专门训练,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一、课前演讲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心理的有效途径

演讲是一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提升自我的口语表达方式。对学生而言,演讲实质就是在群体中的公开自我展示。教师把课前的特定时间留给学生演讲,这无疑很符合当代初中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表现欲都很强,都具有不甘落后、急于表现自己才华的心理特征。而且讲演内容一般不局限于课本,而是让学生广纳博采,突破授课内容的局限,这样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演讲时学生依据个体特点组织材料并以富有个性特点的方式进行演讲,把学生个体的内心取向和实践欲望都充分展示出来,激发了学生个体能动性。演讲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调动他们的情趣。此外,在群体中进行富有个体差异的演讲,能营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使他们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甚至是乐意接受学习要求,内心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课前演讲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追求新奇和挑战的心理,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找出心理缺陷,并不断进行实践训练,让他们稚嫩的心理素质和品质得以提升。

二、语文课前演讲教学设置的心理与认知的形成机制

(一)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品质特点。初中生不仅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又具有很强的自尊心,这就形成了初中生特有的第二青春期心理品质。语文课前实行演讲活动,恰恰满足了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性。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不会害羞,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得非常热烈。而到了初中,随着身体和心理发育,他们变得害羞起来,含蓄起来。但是一个人的胆量也是逼出来的。当所有人都必须上台演讲时,他们没有选择。第一次演讲后,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尝试了当众施展才华的欲望,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激发和锻炼,一两次的演讲后,他们的信心就更足兴趣更浓了。“课前演讲”活动为他们搭建了表现口才的平台,激发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内动力,也是他们心理成熟和稳定发展的孵化器。

(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他们正处于性格转型和知识提升的阶段。由于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模式比较单调,风格单一,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学生产生了积极寻求一种崭新学习模式和风格的心理趋向。学生迫切要求能够担当课堂学习的主角。希望站在讲台上的也应该有他们的身影。而课前演讲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的活动,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

(三)演讲虽是短短的几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学生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为了能搜集有意义的题材,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随时随地收集、分析、总结所见所闻,这就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也会自发组建小组,分工合作,共同设计演讲稿和演讲形式,为演讲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对演讲所涉及的知识由一知半解变为更系统的了解。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四)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演讲内容题材多样化,涉及面很广泛。学生通过演讲准备和公开演讲谈社会、谈理想、讲兴趣、讲故事、说笑话、评时政,从而启发了他们的心智,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语文课前演讲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一)要制定演讲活动的教学计划和整体目标、实施措施

课前演讲就是一项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有一个整体计划,要循序渐进。要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知道从何说起,并有计划地在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收集资料以及演讲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二)要有合理操作性强的演讲流程:课前准备,课前实施演讲,演讲后师生点评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为自己的演讲做准备,语文课开始的前三至五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及评议。演讲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评议活动。评议有教师评议、听众评议及自我评议等。所有的评议活动要始终围绕一个目标: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水平。评议时切不可只挑毛病,要多给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可以知道自己演讲存在的不足,知道努力改进的方向,提高参与演讲活动的兴趣。每一个阶段完成后,给优秀学生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三)演讲的主题、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彩

演讲内容主题和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采取相应的主题和形式。教师可根据活动的具体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来选取。

由于时间和教学任务的制约,课前演讲一般每节课一两人,全班按序轮流。演讲稿的准备,倡议教师组织学生自己撰写,即使是摘录的美文奇文,也要写出向大家介绍的理由。每一轮结束后,把这些演讲稿装订成册,放在教室里给同学们点评、回味。

四、结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师执着探索的问题。成功的语文课前演讲,是学生们都会满怀期待、积极参与的一种语文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协京.对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J].教育评论,2006,(1).

[2]张廷凯.几个国家普通高中阶段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9,(3).

如何做好口才演讲范文第2篇

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大了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学生活动是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结合现阶段高职学生的特点,将项目管理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提出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高职;学生管理;项目管理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全面性应用人才,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项目管理理论探讨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1.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高职院校学生高考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基础非常薄弱,而且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很大部分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上没有明确的目标。1.1不注重传统活动。很多传统学生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等,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要举办的,这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口才,但是当下90后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对这些活动无缺乏参与积极性。1.2学生活动娱乐性太强。现在90后学生对娱乐性活动积极性很高,这种消遣式的活动虽然能吸引他们的眼球,但是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作用微乎其微。1.3创意性活动很普遍。由于90后学生的自身特点,创意性活动在学生群体很受欢迎,尤其是一些动手操作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参与校园活动的热情。1.4更关注团队性活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到大学后,逐渐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多参加团队性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集体意识和协作性活动能力。2.学生管理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可以看出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程。做好学生管理能保证高职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前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只是一些常规性的方法,甚至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并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管理人员要为这个目标协同工作。2.1学生活动针对性不强,活动效果较差。学校各种团体还有各级部门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参与度也很高,但是有些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缺乏活动主题和目的性。有些甚至为了完成任务强制学生参加活动,这种活动使得学生缺少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往往造成活动效果很差。2.2学生活动随意性太强,活动内容单一。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没有计划性,缺少长期规划,活动内容也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活动前期准备不足,活动结束后也没有做总结,活动效果很差。2.3学生活动覆盖面小。大部分学生活动是由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策划组织,组织者往往是几个学生干部,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因为缺少合理的规划设计,各个年级的学生参与性有很大的差别,往往这些活动都是新生参与。2.4学生活动各种资源无法做到合理利用。由于很多学生活动规划不合理,导致在活动过程中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有时候甚至活动所需的设备不能及时到位,缺少科学调配,都影响了开展学生活动。2.5很多活动并没有尊重学生的意愿。其实学生活动的策划、事实、管理等过程都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工作由他们来开展,但实际情况总是活动责任人制定好计划活动,学生被动执行,不利于学生主体意愿的发挥。

二、高职院校采用项目管理的意义

1.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就是在时间、成本、质量等指标的限制下,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2.采用项目管理的意义。把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是为了将学生管理的工作进行量化、培养工作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只要是能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活动,都应该作为项目管理的对象进行科学化管理。把项目管理理念应用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相关学生工作的活动视为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设计、规划、实施、控制、收尾、考核评估,培养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项目管理的实施

1.项目启动。高校学生管理项目启动就是确定项目需求和项目目标,学生是学生管理的核心,所以在项目启动阶段要调查学生现状,搜集到准确并完整的数据有利于有效的识别项目需求。然后对项目进行描述,确定项目目标、项目人、实施手段等内容。在确定项目目标过程中要考虑项目实施条件和风险系数,对所需资源进行简单估算,从而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学生管理需要委派专门的负责人,在从事学生活动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主要工作有编写项目制度、规划项目活动内容和进城、拟定项目方案等。2.项目开发。项目启动后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接下来就是检验项目开发是否正确,并能制定出一套可行性项目计划。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团队的关键人员,如总负责人、二级负责人和三级负责人的归属,明确各级负责人的项目任务和工作。3.项目实施。项目计划实施首先要成立项目组织,结合项目的具体特征,考虑多方面因素,为项目选择合适的组织机构。如学校进行教学改革、职业指导等多个大项目时,在校内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一般要采用矩阵型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确定好就要进行项目组织的开发和建设、完善项目的技术、撰写项目绩效报告等一系列工作。这个阶段各级项目负责人要按照计划时间提交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的形式也尽量多样化、各级项目负责人要按照撰写好的绩效项目报告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考核,针对制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分层次考核,考核对象包括项目组织者、实施人和学生。通过上面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在整个学生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优化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达到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4.项目收尾。项目的收尾是整个学生管理项目过程顺利结束,交付和验收产品、归档文件的工作。归档文件后对项目评估,总结项目工作经验。学生管理项目可以按照学期、学年或者三年时间为一周期,对结束的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优质项目,评定出不同的等级,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可以锻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实现项目化管理主要是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职业能力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玲.关于在学生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法的探讨.时代教育,2010(03).

[2]王兰文.项目化管理在高校学生活动中的应用.前沿,2012(6):96-97.

[3]郭磊.如何在大型学生活动中运用项目管理方法.成人教育,2008(5):87-88.

[4]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90-91.

[5]虞昌亮.基于项目管理的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管理研究.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3-77.

[6]薛松.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特点的研究.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2-14.

[7]姚岐芳.项目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11:19-20.

[8]张海华.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科技咨询,2016(4):96-97.

[9]付萍.浅析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科技经济市场,2012(1):77-78.

如何做好口才演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自我评价

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是在初中的教育过程当中就已经被分离出来的群体,而且这一群体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基础偏差、自卑心理、意志薄弱、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习惯差等。面对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校的整体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材普遍都超出了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总结上面的这些问题,中职学生似乎全身都是缺点,难道就没有任何优点可言了么?其实上面这些对于中职学生的认识都是带有偏见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信一句话:“没有教育不了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电子商务专业以男生居多,大多数学生胆子较大,对机器没有畏惧心理。部分学生比较好动,可以适应一般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些都是学好电子商务专业的优良品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职学生完全能够学好一门适合自己的技术。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开展现状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立地位已愈来愈被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健康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身体健康是基础,心理健康是核心,行为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外部体现,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在竞争与风险相伴而行的商战中,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工作,克服自身自卑的心理,重新树立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良好就业心态,为将来走进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便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缙云县职业中专作为丽水地区职教的代表,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的尝试与实践,也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实施经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调查以及心理咨询机制,在学生的心理干预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实际情况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虽然大部分学校已经建立起了心理健康工作的体制框架,而且也普遍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专兼职教师,虽然从表面上看,各个学校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大部分学校都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规章制度制定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存在着用兼职教师替代专职教师的现象。这些原因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中无法顺利开展以及活动质量受到影响。据有关方面调查,开展心理测试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的学校还不到25%,虽然大部分学校班级都有心理联络员或心理互助小组,但是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三、如何让中职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在文化知识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将很难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在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的同时,还需要有强大的自信心,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做好就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开展好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成为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因此,如何运用心理学来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成为中职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日常教学当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就显得迫在眉睫。

四、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

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简介在传统智力理论当中,认为智力是语言和逻辑数理两种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能力,智力的核心往往围绕着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展开。针对这种仅徘徊在操作层面,而未揭示智力全貌和本质传统的有关智力的狭隘定义,智力理论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对智力的构成进行重新分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Stenberg)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即: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多元智能理论被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之后,将智能表述为: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类有八种主要智能: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语言智能、运动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还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理念,他主张的“情景化”评估,对学生的能力评估进行了拓展,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纠正,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智能理论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2.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方法

(1)职校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的观点在职业教育当中应当特别被强调,正如开篇所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在初中毕业时就被分流出来的群体,而分流的依据往往只是中考的成绩。众所周知,中考的分数两个重头便是语文与数学。而在加德纳的多能智力理论中,语文与数学相对应的只是八种主要智能当中的两种,语言智能与逻辑—数理智能。在实行素质教育多年的我国,仅仅依据这两种能力来区分学生的优秀与否显然是不够科学的。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我们必须对以往唯分数论英雄的错误的学生观进行彻底的改变。(2)职校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往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在备课、上课以及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停留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上,没有重视学生的特长以及兴趣等潜能的开发,没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以分数为基本评价标准,使中职学生又回到了普通应试教育的怪圈,对中职学生的能力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在日常教学当中运用“多元智能”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只能从改进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上入手,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例如:运用电商美工、摄影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自然探索智能;运用客户服务、演讲与口才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运用电子商务创业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运用财务管理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运用电子商务PS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同时在教学环节上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在教学环节上设置教学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智能。

如何做好口才演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生 重要性 对策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展的特征,根据自己职业所学及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提前规划和主动实践。能否未雨绸缪、规划在先,则取决于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执行能力。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职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高职生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自己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施展个人的才华,谱写辉煌人生,奉献社会。

一、加强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一)能激发高职生发挥出潜能

调查发现,没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很容易沉陷于繁杂事务中,学习工作无侧重,且容易分散精力、丧失自信心、缺乏斗志。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高职生集中精力,树立奋斗目标,建立自信心,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虽然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惟有善于激发个人潜能,才会为了理想中的奋斗目标,有重点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从而使职业能力得以提高和锻炼。可见,职业生涯规划能使高职生明确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发挥,使自己的职业目标得以实现。

(二)能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最终要走向社会,去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在高职毕业生离校阶段,他们和他们的亲友最关心和敏感的问题可归结为就业去向、情感归属和学习所得等问题,其中以就业压力最为巨大。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下,高职毕业生的心态极其复杂难以言表。当其情绪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就会产生更多的矛盾、焦虑、激动、自卑、自我否定的不良情绪,随之更容易出现反常的行为举止。这时学校可以对存在就业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充分了解高职生心理状况,通过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使高职生增进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心,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生涯规划。从而使高职生调整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优化自己的择业心理目标,不能“三心二意”“、眼高手低”,可以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方法,先找到一个工作积累社会经验,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找到最终的理想工作岗位。

(三)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

据了解,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仅能提供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或是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教高职生一些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等常识,对于高职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很少触及。显然,这种状态不利于高职生就业,也不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为此,高职院校要知识此项工作,因为就业率是社会评价一所高校的硬性指标。高职院校帮助高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在促进高职生顺利就业的同时,也提高了本校自身的社会声誉及竞争力,从次层面上讲,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这就要求职业指导教师通晓就业政策,接受专业培训。职业生涯规划一般是由辅导员来进行指导,应重视辅导员职业指导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以及求职择业技巧等。通过培训,引导辅导员转变职业规划观念,掌握职业指导必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将职业规划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方面帮助高职生认识自己,认识外部职业世界、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并付之于行动;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咨询和职业测评服务,帮助高职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困惑和难题,同时结合职业世界的不断变化对高职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满足高职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需求。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

将职业教育的理念真正贯穿于高职生整个学习过程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就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 将科学的理念内化于学生。同时,应引进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进一步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意识。 2014年3月22日,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2000年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新的工作部署,提出了职业教育到 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此后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些,对于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为此,加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综合性、实践性强,特别是能够促进高职生职前职后衔接的教育课程迫在眉睫。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每一位高职生的必修课程,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

(三)构建企业全程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

企业等用人单位是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的最终用户。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同企业联系与合作,共同制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第一阶段,围绕现代企业需要何种素质和能力的高职生等问题,可聘请企业领导及人力资源部人员来校开展讲座和交流,使高职生从入学起就明确应该注重哪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第二阶段,通过组织高职生到企业现场参观,让高职生真切感受到企业有哪些工作岗位及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了解到本专业的前瞻性知识和发展趋向,从而激发高职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在第三阶段,通过聘请企业人事经理介绍企业招聘人员的常规工作流程及要求和现场招聘等形式,使高职生明确应聘注意事项和应聘技巧,提高他们对自己职业远景规划的能力与技巧。

(四)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工作主要由职业指导机构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开展。这主要是基于职业指导机构的工作职责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性考虑。仅仅如此,并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得到有效、深入的开展。除此之外,还需要教育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及相关项目培训部门,甚至家长、校友的配合与参与。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由学生工作处统筹,团委、教学系等多部门联动,学生工作者、专任教师、校友或行业成功人士、学生干部或学长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每学期由学生处牵头、协同多部门共同制定《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方案》,教学系具体执行落实,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手册》要求制定三年或五年《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并定期从课程学习、能力发展、素质拓展等维度,通过个人对照小结、学生互评、导师评价等途径开展生涯规划评估,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规划人生。同时,高职院校应系统地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建立实习基地,使高职生在实习中了解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与素养,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此外,还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拓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时空跨度,为高职生了解职业世界、了解社会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五)自我定位、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大师雷恩・吉尔森说: “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中国社会调查(2012年)所完成的一项在校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50%的高职生因为没有目标而对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41.7% 的高职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 8.3% 的高职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由此可见,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就读期间,每位高职生应首先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将来想做什么? 我现在学到了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 要准确回答以上问题,高职生着重要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需要、价值观等,然后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再结合社会环境,如市场人才供需、社会资源等,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规划活动

在全面系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去帮助高职生掌握一定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引导高职生提高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高职生职业指导课、心理与行为课、礼仪交际课、公共关系课、口才课等课程,从内在心理、外在形象、语言表达、社交关系、工作认真态度、团队协作意识等多个方面去训练高职生。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高职院校的校园网上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网站,开展网上指导,从而使得高职生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利用网络资源有选择地自我删选。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知识大赛、主题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让高职生生参与进来,在潜移默化中融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文化氛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还关系到职业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是高职生毕业后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就业为导向,做好以上六个方面的工作,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系统地帮助高职生规划好他们的职业生涯,帮助高职毕业生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匡霞.对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6,12(12).

[2]刘华菁.对做好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5,6(6).

[3]汪永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探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