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范文第1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遵循。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具体规定“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最为根本的法理渊源。

宪法之下的多个部门法从不同侧面、不同维度构建起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法律框架。一是民法通则的一般规定,宣示了法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包括企业登记、经营、分立、合并等,这当然适用于混合所有制企业。二是公司法的系统规范,其中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的具体规定,特别是对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是防范“国资流失”或“民企被吃”的有力工具。三是企业国有资产法的专门界定,不仅明确了加强国有资产保护的具体法律条款,更从企业及其管理者、出资人权益重大事项等方面筑牢了制度屏障。四是刑法的底线惩戒,对“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的行为设定私分国有资产等罪名,形成事前的震慑与事后的惩戒。此外,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制度安排还散布于一系列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以及部门规章、地方法规之中。

可见,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性质、边界,既有中央精神和方针政策的支撑,更有宪法、法律从基本制度到企业制度、从一般规定到专门界定、从民商事责任到行政、刑事责任的全面、系统规范。坚持国资、民资法律地位平等,严格依法推进改革,守住改革的法治红线,这应当成为社会各界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共同认识。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基本法律框架已经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成败关键看细则。比如,对“混合”准确的法律界定,有关各方地位与权责的明晰;对企业类型的划分,公益、非公益,服务类、功能类、竞争类,究竟如何划分便于监管、更能激发企业活力等,都应在法律层面确定下来。又如,人们最为关注的股权比例问题,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资、民资、外资的结构如何确定,底线设定与区间管理哪个更优,也应在分类基础上逐一明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的问题更为根本。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如何兼容,员工持股怎样成为有效的产权激励等,相关法律规范均须进一步完善、细化。

清理不适应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陈规旧法,化解法律冲突,是当务之急。比如,内、外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规定存在不一致之处,应加以改变,为不同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统一的法治环境。再如,央企集团化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不允许分公司自主与他方成立合资公司,另一方面集团总部又只能“借壳上市”,股权多元化的实现路径亟待依法拓宽。此外,在纳税、行政审批等环节也存在负担较重、程序繁琐的痼疾。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自由、平等、公正理应成为各类企业的共享规则。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范文第2篇

法制环境是非公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

近十几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有些省市还远高于这个比例;为一大批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税收贡献逐年增大;增强了市场活力,逐渐造就多元竞争的发展环境;适应了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要的能力,推进了市场繁荣。

在现实中,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重要力量,它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日渐宽松、日渐改善的法制环境作为必要的保障。这个法制环境有四项重要的体现:首先是宪法几经修改,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宪法原则,也是最基本的法律依据。第二是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最具权威性的是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还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这些规定对非公有制经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其发展铺设了宽广的法律大道,是非公有制经济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法律总框架。第三是以宪法原则为依据,十多年来陆续制定了一批体现基本经济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法律。比如,从以所有制立法转变到以责任形式、投资形式立法,制定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据以构建多元的市场主体;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制度,日渐确立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法律原则;坚持推行市场的公平竞争,逐步形成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优胜劣汰的法定规则,这些法律规范的确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清除了许多制度性的障碍。第四是逐步形成了一批传导宪法原则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制度、具体运作体制、具体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有些地区、有些领域营造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为宽松的环境,激发和保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收到了成效。自从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以来,涉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达四十多部,行政法规、法规更是数以百计,从市场主体、市场规则、资源配置、生产要素使用、权益保护、市场秩序等多个方面,创设制度,建立秩序,排除障碍,鼓励发展,有步骤但又是积极地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关系,营造能促进这种发展的法制环境。

当然,这样的法制环境形成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融合在一起的,现实的发展推动着法制建设,法制的建设又为发展提供保障并促进进一步的发展。历史的经验证实,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在一个日渐适应发展需要的法制环境中实现的,而实践也表明,一个从基本面能起促进作用的法制环境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必不可少的保证条件,应当充分重视这个环境的形成和改善。

营造更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在我国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在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实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不但要有相应的经济、技术措施,而且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营造更有利于其发展的法制环境。这个环境简单地说,就是指围绕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以法律、法规形式出现,诸多制度性因素综合形成的外部条件。或者进一步地说,这里所指的法制环境是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运营、发展、权益保护等有密切关系的,由一系列法律规范或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外部条件,它能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或者有直接影响。法制环境的这种特性,包括其内涵与表现形式,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外部条件的需求,对国家管理职能给予支持、保护的依靠,对其内在发展需求转化为发展现实的期待。这些都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有国家的支持、引导,而国家的政策方针则需要演进为具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也可以说,这是实施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保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

当前,营造更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制环境,应当树立的观念和应当遵循的原则为:一是从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现状出发,立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对待所有制问题;二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所有制形式,两者不是对立的;三是应当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共同的规则,同样地受法律保护;五是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六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政府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事业,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条件。总之,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是坚持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消除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按照上述的观念和指导原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应当具体到包含下列主要内容:

1、建立鼓励、支持创业的机制,为多种所有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励人们创业的积极性,消除由所有制造成的创业制度方面的障碍。

2、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具有平等的地位,不以所有制的不同论高低,不因所有制的差别而受到歧视,实施差别待遇。

3、各级政府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按各自的职能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政企分开,建立提高市场效率的机制。

4、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确立为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所需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体制以及有关的调整、组合制度。

5、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公正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让合格的各类主体有机会进入市场竞争的领域。

6、建立全国统

一、开放的大市场,从制度上破除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保障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各类企业在统一的大市场中参与竞争。

7、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各类市场主体按各自条件自主配置生产要素。

8、各种所有制的投资权益受法律保护,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形成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的环境。

9、形成鼓励、支持社会各种人才在各种所有制之间自由流动的制度,各显其能,公正地承认他们获得的成果,不因所有制的不同从制度上给予不公正的待遇。

10、形成鼓励、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的体制,有机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1、推进形成公正执法的环境,对各类市场主体和当事人,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都公平对待,遵循非歧视原则,平等保护其合法权益,不以保护某一种所有制的权益而损害另一种所有制的权益为代价。

12、形成以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结合为基础的,有助于维护法律环境的观念和原则,如法制观念、共同发展观念、公平竞争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消除差别待遇原则等。

以上十二项内容是根据已有经验和现实需要列举的,虽然还不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全部内容,但也力求反映其发展的基本需求。在营造这样的法制环境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并不是要求为非公有制经济另立一套行为规则,另行制定若干从所有制出发的法律法规,而是应当强调一体遵从反映国家意志的共同行为规则,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对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公平对待,平等保护,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也并不是企求去违背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宗旨,以一种差别待遇代替另一种差别待遇,消除一种制度的过程中又造成新的制度,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的。当然,从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就某些与所有制有关的特定的事项由国家立足整体利益统盘考虑,制定法律法规,这也是并行不悖的,总的目的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当前法制环境不适应的九种表现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法制环境,从而在肯定发展成就,感受一个较为有利于发展的环境的同时,又根据党的十六大的方针以及对进一步发展的期待,审视当前法制环境中不适应之处,就是一种发展的需要,并且在对这个法制环境的内涵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更有助于寻找差距,促进改善。

现实中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于下列九个方面:

首先,在能对法制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观念上有一些是不适应的,比如,对基本经济制度认识模糊,对非公有制经济有偏见,以所有制划线论高低,思想没有能从所有制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观念上的滞后导致缺乏冲破制度的勇气,从而影响法制环境的营造。

其二,在一些领域、一些制度中仍然留有歧视性的规定,相同的事情、相同的行为,因为所有制不同就实行不同的待遇,比如税收、技术改造、财政支持方面都有事例。

其三,对非公有制的合法财产权益法律保护力度不够,私人财产权的保护制度不完善,侵害非公有制企业财物的情况较多,乱收费、乱罚款,自立名目伸手索要钱财,而一般的非公有制企业处于弱势,难作拒绝。

其四,市场准入不规范、不透明,对非公有制经济限制较多,不同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市场准入范围不一样,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经营等领域,对非公有制进入擅自设立,增大难度。

其五,各类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缺乏具体的制度保证,甚至从制度上限制了平等使用,在生产要素的流动、配合上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比如在资金融通、土地使用等方面都还难以做到实际上的平等使用。

其六,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仍有不少障碍,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仍存有束缚公平竞争的陈规旧习,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干扰建立全国开放、统一的大市场,往往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在竞争中求发展。

其七,执法不公,随意性大,一些执法活动中,未能使各类企业享有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权利,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和当事人,会在执法中出现不同的结果,与之相联系,还有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更易于损伤以非公有制居多的中小企业。

其八,一些政府机构行政干预过度,审批事项过多,审批行为不规范,审批环节繁杂重复,有些审批条件是针对所有制而设立的,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压抑了运营活力。还有些是该管的不管,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应当有作为的而不作为。

其九,有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缺乏职业道德,不讲诚信,不尽社会责任,搞不正当竞争,损害了自身的形象,招致社会的指责,降低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任程度,为营造促进其发展的法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应当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在营造这个环境的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在积累,而不适应之处会逐步显露,这是发展的轨迹,消除不适应部分,排除制度制定和实施中的弊端,将是进一步发展非公经济和推进法治进程的当务之急。

改善非公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十二条途径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前提,衡量这个法制环境的基本标准为,它是否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相适应,或者说它是否具体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根据这样的前提与要求,所要努力的是积极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完善更富有活力的、更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机制,完善相关的制度。当然,在作这样的努力时,大力倡导转变作风、更新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它还不能代替法制环境的营造、制度的建设,包括制度的创新和消除制度。最佳的方式是作风、观念的倡导与扎实具体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有效地传导宪法原则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

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当前应当考虑的途径是:

1、完善规范市场主体的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在现有的规范企业三种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平等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法律原则和具体制度。

2、坚持实施政府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的原则,形成相应的制度,对现有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中歧视性的规定及做法尽快清理,废除陈规,创立新制,管理经济的各项举措立足于调动各类企业积极性,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3、积极营造鼓励创业的机制,特别是扶持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者创业,建立创业服务体系,提供便利,加强引导,方便设立,不在法定的条件外设置障碍、增添审批事项,从发展的起点上即改善环境。

4、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市场准入标准依法制定,公开透明,有关技术、质量、环境、安全等标准,各种所有制企业同样执行,对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自然垄断行业等领域严格执行法定的准入条件,消除地方、部门以至于个人设置的壁垒。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在市场准入方面各种所有制应当有同样的待遇。

5、完善对各种所有制财产一律依法保护的法律制度,包括各种所有制经济对各种企业形式的投资,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在各种经营中取得的合法经营成果,都在法律上予以同样的保护。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征用非公有制财产的,应当建立法定的制度,依法进行,给予补偿。财产权的保护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关键部分。

6、采取法律举措,遏制侵害非公有制企业权益的行为,首先强化法律手段治理乱收费、乱罚款,禁止摊派,限制自立名目向非公有制企业伸手要钱要物。从制度设计上支持企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严格防止一些机构滥用公共权力为小团体利益而侵害非公有制经济。

7、以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比如,完善担保制度,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放大担保能力,支持解决贷款难问题,鼓励民间资本设立社区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人才流动机制,引导人才进入各种所有制领域等,这些都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法制环境应有的内容。

8、完善已有的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包括中小企业促进法中的扶持规定应当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一些法律中已确定的平等竞争的原则,应当有可操作的制度保障;某些有利于推进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措施,需要明确实施途径,完善操作机制。

9、营造公正执法环境,加大执法力度,增强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的安全感、稳定感、信任感。在执法活动中打击犯罪、制裁违法、定纷止争,为非公有制经济排忧解难,对各类企业和当事人平等对待,依法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正常运营,不受侵害。

10、政府依照法定职能处理与各类企业包括非公有制企业的关系。维护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权益,企业有权依法选择企业形式、管理形式,有自主经营和投资决策权,政府不应违法干预甚至替代企业作出相关决策。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很不平衡与多层次,其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只要是法律所允许的,就防止过度干预,并承认其合理存在。

1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规范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质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需要改善外部条件,而且需要自身增强运用这种条件的能力,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各类企业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不应企求是非公有制经济而有例外,只应自觉地纳入法制轨道,立足于社会,参与公平竞争。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范文第3篇

教材分析

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初步明白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应该怎样规范市场秩序。本节课知识内容丰富,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对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把握其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要以生活逻辑来贯穿呈现知识逻辑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融入教学情境,切实感受市场配置资源在我们身边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道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了解市场调节、市场体系的含义;懂得市场调节的必要性和存在的缺陷。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市场调节的方式和优势,并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出市场调节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做到从正反两方面阐释道理。

3、通过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分析市场调节存在的缺陷,理智认识市场的作用,为下一目充分理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好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

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

2.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发生作用的过程;市场调节的弊端。

3、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第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对我们了解中国的经济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第二课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每天消费的产品都是利用各种资源生产出来的。要更好地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离不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什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理解这些问题,就会明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何能够成就中国经济的奇迹。

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一)、市场调节

学生活动: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得出结论:生猪紧缺,供应量减少,需求增加或者不变,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一定时期猪肉的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人们对猪肉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人类社会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是相对有限的,人类的需求是多样的、发展变化的。

知识点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

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这对矛盾要求社会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更好满足人类多方面需要,提高利用效率,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知识点2:配置资源的手段。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材料一: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是经济周期的实例。“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材料二:供求,即供给和需求。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二)市场调节如何实现资源配置

1.价格机制

探究活动: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

各组分别以果蔬、服饰、手机、汽车或者其他商品为例,通过其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分析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当商品的生产超过需要时,市场上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当价格跌到价值以下时,利润率低于平均水平,商品生产者就会缩减生产,使市场上供给减少,求大于供,价格又会回升。进而总结出市场调节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来实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要辩证看待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明确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是主要方面,弊端是次要方面。

通过学习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参与主体要遵守法律,树立诚信观念。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范文第4篇

第一个要素看土地。在很多讨论中我都一再强调:事实上,我们国家农村的土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在下降,再加上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它不可能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可以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这使我感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在中国农村很难找到适用的前提。一是由于人均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二是由于土地承载的双重功能。在农村政策研究领域中,人们都知道大包干以后国家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而转由土地来承担,这样就形成了土地的双重功能。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双重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为主。

人们20年来约定俗成的共识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可以被简化为“大包干”。但什么是大包干?

我在去年出版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一书别强调了一个观点:大包干其实是一种形成制度改变的交易。80年代初期政府集权控制的解体、允许农民以集体所有的名义分户承包土地,农户实际上占有了土地的完整使用权和大部分收益权。政府之所以同意做这样根本性的制度改变,是由于在原来的制度框架内交易费用太高。在这种以土地为中心的财产制度创新中,政府在放弃对农村土地和其他资产的控制的同时,也放弃了对占中国人口70%左右的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例如对村社的行政管理、抚养乡村鳏寡孤独,以及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公共品的供给等;这些公共责任作为农民占有土地使用权的代价转移到土地上。因此,在我们中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农村土地不能被单纯地当作一种生产资料来完全交给市场处理。

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劳动力严重过剩,是清末以来的长期问题,本来不是建国以来才有的现象。其实,人们只是对中国近代史上追求工业化导致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差别扩大引起更多的关注。现在中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年龄人口。另外,上到6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下到半大小子,他们只要能动,总要到地里去干活,所以,农村整、半劳动力加起来不止五亿,估计有六亿以上。农业需要多少劳动力呢?一亿多。那么总共有多少劳动力需要转移呢?至少三四个亿。往哪转移?因此,如果劳动力不能转移或者转移得不那么顺畅,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也不能增加,那么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效用只能递减到零以下。尽管如此,劳动力仍然不可能减少,怎么办?农民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只能被迫减少劳动时间。按现行法律规定一个劳动力一年应该劳动300天,然而却只能在农业上劳动20多天,那剩下90%以上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没有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吃饭,不消费,结果呢,一个活劳动所有的消费,也就是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过程,都得由土地产出来保证,假如他没有外出打工的话。因此,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提高,不仅不能提高,实际上这些年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下降,大幅度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在有些资源严重短缺的地方,农业甚至连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不行了。

第三个要素看资金。在上述情况下,作为龙头要素的资金当然就进入不了农业领域。因为资金投入必须要产生利润。但是,农户家庭经营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负效益的,导致每年农业资金至少净流出几千个亿。为什么农业资金会流出呢?农业生产连平均利润都达不到,资金怎么会进来呢?有人说,可以通过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用政策性的政府资金来加强农业投资,但这也是杯水车薪,且不说增加投入并不能增加产出,也不能增加产出效益,如果产出效益不增加,投资敢增加吗?就算政府真投了,那高度分散的2亿多农户到底应该投给谁,怎么投才能到那些真正需要的户?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是,投入大多数下达到有关部门,转变为部门收益和乡村基层负债的增加。

而且,90年代以来农业的硬成本每年增加10%,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业的主产品几乎没有国际竞争力,大部分高于国际价格。这是硬投入方面。

软投入呢?软投入就是所谓服务,也同样有成本问题。例如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技术含量,等等。硬成本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每年增加了10%,软成本年平均起码增加了9%,其结果是农业的负效益越来越严重。农户调查显示,1997年以后,家庭经营条件下,农业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比逐年递减,纯收益已经是负值,1995年种植业亩均可以获得340多元的现金收入,而到了2000年,亩均只能得到161元,下降了一半以上。如果农民真的以土地收入为主,那么在那些占全国1/3的农村人均土地不足一亩的地方,实际上一年一个人就只能收入100多元,这还没有把劳动力的投入成本算在内。这样看来,农村种植业人均每年一两百块钱的现金收入水平,怎么能保证农业的正常发展呢?

综上所述,人们现在之所以终于接受了三农问题的提法,是因为“好一个农业了得”。这么多矛盾错综复杂地搅和在一起,使得我们至少在政策层次上不可能再讨论纯粹的农业问题。

学术界一般性地跟我们这些长期搞农村问题研究的人谈市场经济的ABC,本来就意义不大。我们是1988年最早提出农村改革是市场经济取向的,那时面上的提法还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市场如何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道理,当时我们就已经说得很清楚,有兴趣的人不妨翻阅一下当时的资料再参与讨论。但是,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十几年过去,以现在这样的国情矛盾制约,怎么搞单纯农业领域的市场化?在目前这种三要素不能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情况下,假如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跟不上的话,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筑其上的高成本的管理制度在农村中如何体现?市场的话语在农民和农村经济的语境中变得很尴尬。而我们现在强调的这些政策,请问有多少在这样的三农问题上是不尴尬的?人们应该知道,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中,农业其实从来就不是一种符合计划经济特征的生产,因此才有所谓“改造农民”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农村改革的认识过于意识形态化,以为农村改革就等于市场经济。其实,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无法根本解决与分散小农的交易问题。但当人们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话语放在这里的时候,似乎对现实问题就失去了解释力。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前人们提出的失去解释力的那些认识误区。

当前第一个重要的认识误区是私有化。切不要以为,只要土地私有化就能解决农民问题,就能成规模地集中土地,而只要规模经营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这个道理看上去逻辑完整,实际上似是而非。现在中国人均土地就是这么少,在南方有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都低于0.8亩,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于一亩。土地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农民的社会保障,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把社会保障私有化?而那些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一亩的地方多在北方,然而北方缺水严重,旱魔肆虐,经常是数以千万亩的土地遭受干旱,中国水土资源都严重缺乏,总体上水太少。尽管有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缺乏,仍然不能以所谓的耕地私有化来形成规模经济,来提高生产能力,不可能依靠提高规模效益来参与国际竞争。这些所谓用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考量农业问题的思路,在目前我们这样的资源环境中都要碰壁。

有人问,为什么不革新农业技术?靠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效益。需知,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前期成本,这些前期成本谁来付?现在讲知识产权保护,因为前期成本高才要知识产权,技术是要拿来卖的。更何况,分散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哪个单家农户能够成为这种技术和投入的载体?

又有人说,为什么不提高产业层次?只有搞产业化才能解决农业的出路问题。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在我们这里,农业主要投入品中,资金、化肥、农药、种子等,以及产出品的加工、购销领域基本上被垄断了,产业层次如何提高?进一步看,能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与负效益的农业结合起来吗?当大部分涉农经济领域几乎都是被政府下伸的部门和政府控制的国有部门垄断、并且凭借加强垄断获取利润的时候,农业能产生利润吗?再说,搞产业化经营是要成本的,假如在不产生利润的农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组织成本从何而来?

所以,以前约定俗成的看法,在今天复杂的三农问题面前都要重新思考。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上,我提出,要“慎言三农”。为什么要慎言呢?因为学术界已经多年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做调查研究,往往习惯于在两个极端上跳舞,往往缺乏对国情问题的常识,因此会犯一些幼稚的错误。

我说慎言三农,并非要占有话语权。虽然首先应该感谢大家关注三农,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我哪怕再谦虚谨慎,有时候也会不耐烦十几年来总被人家“耳提面命”;不愿意听“今天的你我还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因为,人们往往用基于各种理论的约定俗成的概念来套到三农问题的解释上,这的确有可能帮倒忙。如果没有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的积累和政策经验的积累,套上去会出现很多问题。其实我们现在遇到的复杂局面,在一定意义上与长期照搬照套的做法有关。所以我大胆向学术界呼吁慎言三农。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范文第5篇

(2015•龙岩中考)时政篇(14分)(1)阅读上图,你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回答两点,4分)时事二:2014年9月9日,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请你运用九年级所学知识,说说这段话蕴含的道理。(回答两点,4分)时事三:“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出的战略规划。按照规划,我国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三大转变。(3)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都只有一字之变。这“一字之变”对我们有何启示?(从国家和青少年角度回答三点。6分)

二、考查要求

1.命题立意此题为2015年龙岩市中考题的第29题。试题以最新三则时政素材作为背景材料,紧扣“2014年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北师大讲话”、“中国制造2025”等热点,素材新颖,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考查知识广,设问开放,综合考查学生审读图表及理解、分析、综合、应用、探究层次的思维能力。审读图表、理解的能力属低阶思维,分析、综合、应用、探究的能力属高阶思维。试题共三题,计14分,在整份试卷中属难题。2.知识考点命题涵盖了九年级经济、文化、科技等专题的知识,涉及以下知识点: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和影响;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和要求等。命题对应体现了《2015年考试大纲》中的下列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了解中华文化;(3)了解我国科技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和要求。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图表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分析运用的能力;(2)学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增强文化认同感;(2)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解题讲题

第(1)题“你从图表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属图表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分析图表的基础上综合所学知识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分析”、“综合”。该题4分,我市考生平均得分1.31分,得分率低;区分度0.33,属于难题。学生已有能力发展区是能从柱状图中提取表面信息,有待提高的能力发展区是分析、综合能力欠缺,无法提升到一定理论高度。考生答题或就图答图,未运用教材观点作答;或作答角度较单一,只从“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角度作答,没有从两点拓展作答。原因为考生对教材知识不熟悉,日常教学中对图表题的训练存在明显缺陷,导致考生审图不仔细,只从大体上把握,未深入观察、发散思维。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可指导学生分三步解答:(1)审图表。先审图表的标题,“2014年我国各类企业出口情况”,提炼关键字词“各类企业”、“出口”,初步了解该表的主要内容。再审图表的项目和内容,明确图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三类企业介绍出口情况。最后对图表内容横向和纵向比较,在数据比较中,提炼基本信息:“国有企业的出口总额最高”、“外商、民营企业的出口持续增长”。(2)看联系。看图表之间的联系、图表与教材的联系,将图表反映的基本信息与教材知识相联系,找到切入点:“国有企业的出口总额最高”,“外商、民营企业的出口持续增长”分别体现了什么观点?什么原因?从而提炼到“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知识点。(3)巧作答。从上述知识点中回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经过以上指导,提高学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表类试题尤其重要的是审清图表并找准与教材的切入点。第(2)题“说说这段话蕴含的道理”属观点概括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理解”和“应用”。该题4分,考生平均得分2.46分,区分度0.65,属于中档题。学生已有能力发展区是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但有待提高的能力发展区是归纳概括得不深入、不全面。考生答题出现下列状况:或无从下手;或分析得不全面;或照搬课本、资料,答偏。主要原因为学生对材料理解不到位,未深入读懂材料,应用知识的能力薄弱,过于依赖参考资料。对此,可以这样指导:(1)认真审题,抓住中心意思。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找出关键词“很不赞成”、“去中国化”、“经典”、“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等,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有两层:不赞成“去中国化”;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初步感知此题与“中华文化”知识相联系。弄明白材料告诉我们什么(即“是什么”)。许多学生未抓全关键词句,只提炼到第一层意思,导致分析不全。(2)仔细思考,明确概括方向。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后,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归纳概括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从“为什么”、“怎么样”方向概括:为什么“不赞成去中国化”?怎样“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3)回归教材,概括整理答案。前一问为什么“不赞成去中国化”可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影响”分析。怎样“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涉及民族精神的传承问题,可从“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做法”归纳。观点概括类试题重在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后,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归纳概括出蕴含的知识点。一般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规律概括。第(3)题“一字之变对我们有何启示”属启示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分析”和“探究”。该题6分,考生平均得分2.8分,得分率低;区分度0.73,属于难题。学生已有能力发展区是能分析材料,结合材料回答。有待提高的能力发展区是分析探究能力。考生答题出现下列状况:不理解“制造大国制造强国”的含义,答题存在阐述空泛的大道理,答案大包抄现象;能从科技方面作答的只从“怎么做”(做法)入手,面过窄,未从“国家”、“青少年”两个角度梳理,导致未答到三点。原因为学生审题不清,角度单一,对材料分析不到位,运用迁移知识的能力较弱。该小题可按照“示—理—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解题思路指导学生解答:(1)读懂材料,明确材料反映的现象(是什么)。找出材料关键词“制造大国”、“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中国智造”,明确材料反映的是“科技战略转变”这一现象。(2)弄清设问的指向,明确回答内容(为什么—怎么做)。先找出设问中的关键词“一字之变”、“启示”等,从“一字之变”中突破,明了“一字之变”是“大”到“强”、“制”到“智”的变化,尤其引导学生思考“大”到“强”、“制”到“智”的实质是什么?即“重视科技创新”,进而明确要回答的是“科技创新”方面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为什么要强调科技创新”、“怎么样科技创新”,即“科技创新的原因、做法”。(3)回归教材,组织表达。“为什么要强调科技创新”可从科技国情、创新重要性等角度回答。而“怎么样科技创新”要求“从国家和青少年角度”回答。试题要求回答三点,每点2分,计6分。启示类试题的关键点在于明确从什么方向回答启示,可套用此模式: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经验或教训)?怎么做?

四、变式拓展

1.拓展延伸知识此题可拓展延伸到下列知识:“如何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化”、“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党的基本路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2.拓展设问(1)第1小题。可将问答题拓展为选择题或辨析题;或将图表文字材料拓展为漫画材料;或将设问拓展为直问直答型“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2)第2小题。将设问拓展为“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理由是什么”?或“有人认为教材内容必须去‘外国化’,全面‘中国化’。你的看法呢”?(3)第3小题。将设问拓展为“为什么要强调科技创新?”“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或”青少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拓展时事材料时事二三可拓展联系以下热点材料: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动、我国自主研制的C9型客机正式下线、十八届五中全会等。

五、试题价值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范文第6篇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没有受到严重损害,使得经济危机的风险因素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基于此定义,可以设计出国家经济安全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地定义国家经济安全概念的内涵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条件。国内已有的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方式,混淆了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以及产业安全、区域经济安全等概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混淆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等不足,使它不能在国家关于经济安全的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混淆三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首先在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方式不准确,这直接影响了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两级评价指标的选择。

一、对已有定义方式的比较分析

学术界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尚未有定论,大致可以分为状态说、能力说等几大类。能力说侧重于动态评价,状态说侧重于静态评价。动态评价优于静态评价之处在于,它不仅着眼于今天,而且着眼于未来;不仅评价现在的能力,还可以评价未来的能力即潜力。缺点是能力只是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手段而非国家经济安全本身,因为有无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或能力大小,还要通过国家经济安全的状态来检验,具有强大的能力,只是具备了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可能性,不等于国家经济就安全了。例如,人们曾经认为美国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是最强的,但2007年,美国却不能预测和阻止次贷危机演变为全面的金融危机。当然,从静态上说,能力表现为状态;从动态上说,状态也是一种能力。例如,现在国家经济安全的良好状态是实现未来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之一。但未来国家经济安全是否良好,仍然不能用手段来证明。

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不仅是物质力,也包括变可能为现实的主观力,因此,评价能力难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客观数据的支持,许多指标只能依靠主观打分。例如,关于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一个国家经济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1]的定义,其中,第二、三个指标就很难主要运用客观数据进行评价。而状态作为结果,大部分可以用客观指标来反映,从而使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更为容易,更能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而这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过程。例如,当我们对若干时间点的国家经济安全状态进行连续测度时,就可以得出某个时期国家经济安全变化的走势图,从而把握其实现或者受损的规律。但是,过程说依然以状态说为基础,因为每个测度点都是对这个时期国家经济安全状态的评价。

二、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再研究

虽然传统的状态说在国家经济安全定义方式上比较科学,但它在定义内涵的选择上却因为过于宽泛而缺乏可操作性。例如,状态说的多数定义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破坏和威胁的状态”[2],或者“指国家的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内外诸要素的安全”[3],这就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内涵混淆起来了。没有国家经济发展的确没有经济安全,然而仅仅有了经济发展,并不等于就有了国家经济安全。把国家经济安全等同于国家经济发展,其结果是,许多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换个名称就可以变成国家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反之亦然。这种概念的混淆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评价的准确性。

国家经济安全也不是国家一般的经济利益不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破坏和威胁的状态,而是重大特别是根本经济利益没有受到破坏和威胁的状态。赵英认为:“能够提到国家经济安全层面来认识,并由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甚至采取强硬手段予以支持的,只能是国家经济利益体系中的重大国家经济利益。”[4]雷家骕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指一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的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5]因此,如果把一般经济利益受损也列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经济安全研究就会因为漫无边际而不得要领,或者因为负担太重而影响其主要功能的发挥。

重大特别是根本的国家经济利益主要是指那些事关一个国家的经济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利益,而能够对它们构成严重威胁的莫过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受损和经济危机发生这三个主要方面。

1.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区分开来的重要一级评价指标。由于国家属于上层建筑,使得国家经济安全风险不仅来自于生产力领域,而且首先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郑通汉认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是个制度问题”[6]。

西方制度经济学家在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时,也按照他们的价值观,把“自由在未来不会遭受侵害”[7](P96)作为一个重要标准。经济制度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国家经济发展属于生产力领域,它涉及经济体制而不涉及经济制度。

2.经济

经济是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对内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自主制定权、经济活动的管辖权、重要资源和战略产业的控制权等,对外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平等制定权、国际市场的自由利用权等。

首先,经济是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区分开来的又一种一级评价指标。因为当一国经济受到侵害时,该国经济往往仍然在发展甚至因为外资大量涌入而出现一时的繁荣。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史以及西方《剑桥中华民国史》关于1927年到1937年是中国“黄金十年”的说法,主要根据就是这十年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但这十年恰恰是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大买办资产阶级相互勾结疯狂掠夺中国的十年,中国不仅经济而且政治都受到了严重侵犯,其间先后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的“”和“”。20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国家依附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盲目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一度取得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但却付出了经济受到较大损害的代价。这些情况表明,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安全,如果一国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导致经济不安全,就迟早会影响经济发展。

其次,把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独有的一级评价指标,也有利于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区域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区别开来。因为区域经济作为一国的地方经济,它的安全一般不涉及经济问题;非战略产业安全较少涉及经济问题,战略产业安全涉及经济问题但不能独自维护它。例如,应对国际经济禁运和封锁就非某个具体产业或企业力所能及,它属于国家经济安全甚至国防安全的范畴。再如,粮食和石油在产业安全的视角下,主要是一般商品,但在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下却主要是公共品甚至是国防公共品。

3.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风险状况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独有的一级评价指标,因为经济危机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暂时中断。经济危机风险状况指标还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稳定区别开来。国家经济出现不稳定并不等于经济出现危机。从两者产生的原因来看,导致经济不稳定的因素相对要多一些,但烈度要小;导致经济危机的因素相对要少,但烈度却要大许多。在两者的应对手段上,治理经济不稳定主要靠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法律等措施,而治理经济危机则主要靠宏观调控中的计划、行政等措施。在实现机构上,国家经济稳定主要靠宏观经济部门,而国家经济安全除了宏观经济部门之外,还需要有政治、外交乃至国防部门参加。

因此,国家经济安全在内涵上指的是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没有受到严重损害,导致经济危机的风险处于可控状态。这一定义及一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再选择,使我们能够较好地把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以及区域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等区别开来,从而为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再选择奠定基础。

三、国家经济安全二级评价指标的再选择

除了定义方式和内涵方面的原因外,国家经济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容易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相混淆,还同经济安全状况和经济危机风险状况下的二级评价指标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之间存在着联系有着直接的关系。

下面分别展开分析。

1.经济安全状况下的二级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1)经济方针政策的自主制定率。它可以测度一国自主决定本国经济发展方针的状态。

(2)重要国际经济组织的投票权重。它可以测度一国是否能够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定。

(3)重要海峡无危险通过率。它可以测度一国自由利用国际通道的程度。

(4)重要资源的外资勘探率和开采率。它可以测度一国有效掌握自己重要资源的状态。

(5)战略产业中的外资比重。它可以测度一国有效掌握自己战略产业的程度。

(6)被歧视性反倾销率、被歧视性反补贴率、对外投资的非国民待遇率。它们可以测度一国自由利用国际市场的状态。

上述指标中,有效掌握本国战略产业的指标似乎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中的垄断程度指标相重合,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较大的不同。因为反垄断规范的对象不仅是外资企业,也有内资企业,维护的是国内市场的竞争秩序,而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与国家经济安全不是同等的概念。因此,尽管美国先后颁布了《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哈特·斯考特·罗迪诺反托拉斯改进法》等反垄断法,但仍然于1988年通过了修正《1950年国防生产法》第721条的《艾克森-弗罗里奥国家安全法案》,2007年又通过了《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

再如,自由利用国际市场的指标似乎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中的进出口和投资、引资指标相重合,但细分下去仍然是不同的。国家经济安全中的“自由利用国际市场”主要不是从进出口和投资、引资数额方面来评价,而是通过被歧视性反倾销率、被歧视性反补贴率、对外投资的非国民待遇率等二级评价指标来判别的。而自由利用国际通道的二级评价指标更是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中所没有的,因为从一般的进出口额上分析问题,能否自由利用国际通道的因素已经被抽象掉了。

也可以考虑将有效掌握自己的重要资源、有效掌握自己的战略产业、自由利用国际市场这三个指标合并,设立GNP(国民生产总值)这个综合性指标。该指标作为一国国民在本土内外的所有产值,可以较好地反映外资对该国重要资源、战略产业的控制情况以及该国国民在国际市场遭受歧视的情况,而GDP指标在这里是无能为力的。2.经济危机风险状况下的二级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1)GDP负增长率。因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GDP负增长是其最重要的表现。

(2)采购经理指数、失业率。这两项指标可以进一步测度经济危机对企业和就业的损害程度。

(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率。这也是经济危机的重要表现,因此,扩大对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成为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

(4)财政赤字率。经济危机爆发后,政府采取各种扩大公共开支的措施,势必造成或者加大财政赤字率。相对于前几个指标虽然有时滞性,但财政赤字率提高却是经济危机发生后的普遍现象之一。

(5)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率增加、税收减少,一般会促使政府采取通货膨胀的措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一些已无利率可降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实行的所谓“定量宽松”政策,就是实施通货膨胀的委婉说法。

(6)物价指数。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虽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后者是前者最为直接的结果。(7)金融资产缩水率。在全球化时代,虚拟经济迅速膨胀,经济危机越来越表现为金融危机,因此,金融资产缩水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危机的最重要现象之一。

(8)贸易收支赤字率、资本收支赤字率。这两项指标对一些加工贸易型的国家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9)外汇资产安全率、外债偿付安全率。这两项指标可以测度经济危机对一些外向型国家的损害程度。

虽然上述评价指标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有一些重合,但是它们之间的阈值是不同的。如果说经济发展的阈值是“微起微落”,经济稳定是“小起小落”,那么,经济危机则表现为“大起大落”。因此,在指标方向设计上,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正指标,经济稳定以正指标为主,而经济危机则以负指标为主。另外,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除了重合指标外,也有许多经济危机所不具有的评价指标。

四、小结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国家经济安全定义和评价指标的再选择,可以将国家经济安全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概括于表3。在表3的基础上,还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国家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与全面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完整性指的是面面俱到,全面性指的是涵盖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方面,但不是方方面面。表3中的二级评价指标不能说应有尽有,却涵盖了国家经济安全评价的主要方面。未来应根据国家经济安全实践的需要,进一步补充能够提高主要评价方面精确度的指标,但不应该追求面面俱到,因为“预警指标过多,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延长预警周期,难以及时预警,而且还会降低预警效率,降低预警的可行性,难以达到预警的目的”。[9]

2.国家经济安全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如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现在大致有两种确定多指标权重的方法:

第一,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第一级评价体系的指标少,可以采用主观赋值法特别是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权重。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未开放条件下,内源性风险大于外源性风险;在开放条件下,外源性风险则要大于内源性风险。因此,俄罗斯1996年10月公布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体系时,由于既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深深陷入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危机中,因此,24个指标中只有6个是外源性风险指标,其余都是内源性风险指标。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范文第8篇

命题趋势: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多以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或人民生活实际为背景,从微观角度切入。发展生产的意义、公司的类型、兼并与破产、商业银行等属于偶考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投资方式等属于常考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就业等属于高频考点。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加大了对投资理财的考查力度,且融入了计算和图表类命题形式;非选择题多考查企业经营和就业等知识点。

应对策略:2015年复习备考,要从宏观上把握生产与消费这两个社会再生产的环节,把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微观上把握企业与劳动者两大市场主体,理顺社会财富的创造这条主线,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个角度来整合知识。要结合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中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把握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式,以及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立足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认识如何促进就业,把握经济制度与就业的关系、企业经营与就业的关系、就业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关系;结合民间投资多元化、居民收入多元化,认识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

【重难点突破】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促进生产发展的措施和意义

2.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两组易混概念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区别,从哲学上看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主要矛盾的区别。

(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从二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决定我国的经济性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次要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来看:二者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国民经济管理中,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5.就业是民生之本

(1)国家重视就业的原因

①就业的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坏,事关社会稳定的维护、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小康的实现等。②就业问题的严峻性: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劳动者就业观念落后;等等。

(2)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措施

①总体要求: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②根本途径: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应大力发展生产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者就业方面的作用。③党和政府: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④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肩负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就业。⑤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自主创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9.正确认识启动民间投资的意义

(1)启动民间投资,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启动民间投资,解除对民营资本投资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限制,不仅可以改变第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消费增长。

(2)启动民间投资,有利于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启动民间投资,有利于给民营资本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打破单一的依靠政府投资的现状。

(3)启动民间投资,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民间投资的实施有利于打破单一“劳动所得”的局面,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拓宽居民收入来源。

【典型例题】

1.(2014・江苏)某著名手机品牌2014年第一季度亏损6205万美元,其负责人称,主要原因是2013年对市场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高端机型上,忽视了中低端市场。《经济学人》预测,2014年中低端智能手机销量将占智能手机市场的50%以上。这说明

A.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价格优势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

C.回归中低端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种趋势

D.企业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解析:审题时要抓住“对市场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高端机型上,忽视了中低端市场”这一关键信息,它说明该企业的经营战略不正确,A正确。B、D观点正确,但都与题干不吻合,不选。C与事实不相符,不正确。

答案:A

2.(2014・四川)2014年4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终止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有限公司股票(ST长油)交易资格。这意味着已连续四年亏损的ST长油终于退出股票市场,持有该股票的股民也因此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失。ST长油退市事件的警示是

①上市公司应努力改善治理结构,着力提高资本使用效益②上市公司应不断调整资本结构,尽力降低股市融资水平

③投资者应保持理性,越是经营不善的公司投资风险越大④投资者应承受风险,风险越大的公司其投资收益率越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股票价格受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公司经营不善导致退市,警示企业要正确、成功经营,①应选;同时也警示投资者投资股票时应注意规避风险,③应选。②错在“降低融资水平”上。④错在“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上。

答案:A

3.(2012・新课标全国)2012年1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S公司宣布,将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P公司100%的股权。P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S公司并购P公司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业垄断格局

②开拓国际市场③加速资本周转④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以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某公司兼并外国某公司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企业的相关理论对公司兼并这一经济现象的积极作用进行论证和探究。S公司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施对外国公司的兼并,主要是考虑可以利用外国公司的资源(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②)和促进产品升级换代(④)。由材料中的有关信息,可以排除垄断格局(①)和资金周转(③)方面的目的。

答案:D

4.(2013・江苏)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解析:材料旨在表明消费者的需求与汽车大王的出现的关系,消费者的需求是“要一匹更快的马”,而汽车大王的出现是通过生产汽车激发人们新的消费欲望造就的,这表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而非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A正确,D不选。产品开发必须考虑市场需求,B错误。C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A

5.(2013・浙江)2010年5月,国务院“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人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这表明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③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障碍扫清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是尊重不同所有制经济市场地位平等和市场规律的体现,①③当选。国有经济而非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②错误。④夸大了题干材料中举措的作用。

答案:A

6.(2013・福建)图1中是a、b两种理财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率走势图。就这两种产品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a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低收入者投资

B.a产品投资收益率波动大,不适合投资

C.b产品投资收益率上升幅度小,不适合投资

D.b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投资

解析:任何投资都是收益与风险的统一,不同投资方式适合不同投资者,B、C错误。图1揭示的两类投资产品中,a产品投资收益率波动大,风险大,不适合低收入者投资,A不选。相比较而言,b产品风险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答案:D

答题必备:解答投资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股票、债券、储蓄存款的风险性与收益性。投资的收益性与风险性成正相关关系,与安全I生成反相关关系。从风险性上看,股票>债券>储蓄,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从收益性上看,股票>债券>储蓄,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②要特别注意国债的收益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国家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增加支出。③理财产品的流通性是指其交易的难易程度,流动性是指其变现即收回投资的难易程度。④影响居民投资的因素:收益性和风险性、消费支出、收人来源、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收入分配政策等。

7.(2014・江苏)2013年,以“××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活期存款利率为O.35%。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

如果你家在银行有10万元定期1年的存款,已存了6个月,你会建议父母此时将这笔钱“搬”入“××宝”吗?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假设材料中的数据保持不变)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是对比两种投资的收益,计算时要注意“已存了6个月”。1年定期银行存蓄收益为100000x3.3%×1=3300(元)。而转存“××宝”收益包括:银行利息为100000X 0.35%×1/2=175(元),“××宝”收益为(100000+175)×5%÷2≈2504.4(元)。总收益为175+2504.4=2679.4(元)。所以建议不“搬”。

C.6.25万元

D.6.30万元

6.“哭泣曲线”描述了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困境,要改变这种困境,应该

①降低工人工资和土地成本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③加快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合理配置资源

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培育知名品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目前,中国正经历三个重要拐点:一是以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开始消失为标志的刘易斯拐点;二是以人口抚养比的止降反升为标志的老龄化拐点;三是以中国内地城镇化率突破50%为标志的城镇化拐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城镇化将创造更多的需求②我国劳动力优势将发生变化③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减小④企业必须转变战略,扩大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一般来说,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必然导致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率也将应声下跌。不过,统计结果却显示,2013年尽管宏观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总体平稳,出现所谓“不对称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经济增速虽减缓,但社会需求扩大,刺激就业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供过于求,利于就业③个人的就业观念转变,比较适应当前经济形势

④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策支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如今随着余额宝、易付宝、百付宝、快钱、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涌现,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回答9~10题。

9.进入余额宝的资金由参与运作的基金公司确认后获得投资收益,其收益远高于同期银行活期储蓄;同时,用户还能依托互联网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某投资者如果选择余额宝,那么他主要考虑的是

①流动性

②安全性

③收益率

④信用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表2是我国一款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主要信息。李某认购了该理财产品10万元,不考虑风险等其他因素,该产品到期后,李某的收益大约是

A.450元

B.901元

C.4505元

D.9010元

11.2014年4月11日,计划发行280亿元的记账式附息(七期)国债完成招标工作,实际发行面值金额207亿元,仅完成了74%的任务,首次“遇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①国债的安全性与受益性都降低了

②金融证券、企业债券逐渐成为“金边债券”③市场上的金融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增强④国债期限较长,其流动性相对不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责任险是指保险人承保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险种,是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欧洲一些保险业发达的国家责任险占财产保险的比重在30%左右,美国更高达45%,而我国责任险仅占财产保险的4%左右。材料表明

①作为稳健的投资方式,责任险有利于减少风险损失

②保险人经营责任险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社会③我国保险业当前险种结构亟待改变

④责任险在我国未来存在广阔发展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图4 2011年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部分数据达国家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为40%~60%。

表3 2011年以来我国信息消费的部分数据

注:2015年的数据为预计数据;目前,我国人均信息消费192美元,美国为3400美元,日本为2400美元,巴西为396美元。

材料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的目标。意见从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以及消除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以扩大民间资本参与等支持政策方面对促进信息消费进行部署。

(1)指出材料一中的图和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解读国务院促进信息消费的意义。

14,材料一“微笑曲线”显示出,随着全球分工的不断深化,最终产品的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链上各环节创造的利润附加值存在很大差异。

材料二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有人说,企业因管理而兴,因管理而衰。目前,我国一些企业还采用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效益不高,难以长远发展。有的企业套用军事化管理模式,员工怨声载道,人员流动性很大。有的企业甚至缺乏基本的劳动安全管理和产品安全管理,严重威胁劳动者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1)从《经济生活》角度,解释“微笑曲线”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并简要说明怎样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题干没有涉及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①③不选。题干说的是新的支付方式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A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①②应选。经济制度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③不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④颠倒了两者的关系。

3.A 题干没有涉及扩大经济规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B、C不选。国有经济控制经济运行态势,D不选。

4.D B公司是上市公司,即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认购的股份为限承担责任,选D,其他说法都错误。

5.B 第1年的贷款利息为60×5 9%=3(万元),第2年的贷款利息为(60+3)×5%=3.15(万元),故贷款期满时小易需支付的贷款利息为3+3.15=6.15(万元)。

6.B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是:内部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环境压力加大,外部贸易环境恶化、竞争加剧。因此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②④正确。①不符合我国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要求以及土地资源短缺的国情。目前部分生产要素成本上涨恰恰是进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结果,③排除。

7.A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开始消失,说明我国劳动力优势将发生变化,②应选。城镇化率突破50%,说明城镇化将创造更多的需求,①应选。人口抚养比止降反升,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增加,③不选。企业不应简单扩大规模,④不选。

8.D 经济增速减缓,社会需求可能会减少,影响就业,排除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供过于求,不利于就业,不构成“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排除②。

9.B 余额宝收益远高于同期银行活期储蓄,体现了收益性,③应选。用户能依托互联网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体现了流动性,①应选。

10.B 注意认购金额为10万元,期限是70天。李某的收益为100000×4.7%÷365×70≈901(元)。

11.D 国债的安全性没有变化,仍是“金边债券”,①②错误。

12.D 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①不选。保险人经营责任险的主要目的在于利润,②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干的意思。

13.(1)图4反映了2011年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表3反映了2011年以来,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增速较快;我国目前人均信息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很大差距。

(2)①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能发挥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拓展和培育新的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结构;信息消费的扩大和升级,又对生产有反作用,可以引导信息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升级,拉动和促进经济增长。②扩大民间资本参与,着力消除各种壁垒,有利于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改革深入和信息产业与信息消费发展升级。③推动信息产业和信息消费发展升级,有利于扩大内需,协调消费和投资的关系;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④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顺应了信息技术和信息消费发展大势,能不断满足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惠民之举。

14.(1)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制造环节投入的劳动、资源密集,成本较低,竞争力弱、可替代性强,在市场竞争中常被压低价格,因此获利较低。而研发和流通环节投入的知识和技术要素成本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因此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