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的特点

新农村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农村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第1篇

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建设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传统与特色,对新农村的建筑进行修复、扩建、恢复能够丰富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实现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传承,要遵从以下两项原则:

首先是功能性与美观性、延续性相结合。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是新农村的主要特点。新社区规划中恰当的布置幼儿园,菜市场、超市、银行、社区医院、休闲娱乐场所、图书馆等。这些设施极大的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的规划、修复、改建是应建立在当地乡土的自然景观、建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这些极富当地特色的景观和建筑,如当地的“祖坟”、“风水林”等。新农村的建筑既要与时俱进借鉴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更要好好利用农村的原始建筑,与当地传统的历史文化接轨,让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历史韵味。例如仙桃市沔城镇,作为历史上沔阳州的州府所在地,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案中就充分考虑了地方历史传统文化要素。

其次是生态化与现代化并重。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还要遵循现代化与生态化并存的原则。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的状态“村落从选址开基,一般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俞孔坚,2004)。所以,当地的河流、池塘或者湿地这些具有清洁和改善错落气候功能的小生态区都应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被尽量利用。

2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办法

首先是文化背景保护。对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背景进行保护是实现传承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建筑及景观文化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其传承的环境密不可分。在对土地规划及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交通、特色建筑、土地利用及区域景观这四个方面。结合原有的道路格局尽可能的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现存的特色建筑进行保护和维护,既能减少大规模拆建浪费建筑资源又可以突出当地的建筑特色,增强其社会效益。

其次是既存空间扩展。保留并且扩展极富文化特色的既存的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这些建筑景观的修复及扩展也是非常的有必要性,能够让人们对其内部体系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再次是文化符号抽取。符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由于不同的符号和语言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及景观特色,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语言对人们日常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特色的建筑及景观里的文化符号人们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及文化传统提供一定的借鉴资料。抽取建筑和景观内的文化符号,使之与新时代的新文化和新精神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彰显传统文化更能够促进其更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用既存的建筑及景观的特色文化符号特征进行转换和变形,运用比喻的手法,让大众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传递传统文化的特色信息。

其他注意事项。朴素美也是农村的建筑与景观重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极富当地特色的建筑和景观的建设对村民的生产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农村功能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创造出极富文化特色的、环保、生态的农村建筑及景观。

3新农村建筑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重建设的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事先进行合理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进行统筹的发展建设。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在建设中的传承与保护。还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形势做到因地制宜的编制安排。不能改变农村的原有特色风格,做到延续性发展,同时要保护农村里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

第二要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要对不同文化和类似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理解,将这些文化特质融汇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的景观建筑要体现出多元融合的精神,同时还要彰显出自身的独特死那个。对国内而言要将地方特色做到位,对国外而言,要极力弘扬自身的民族特色。要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将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展现出来,体现其文化价值。同时,文化的发展集成也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保留传统但也要注重发展。

第三要调动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还要发展支撑产业。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是历史任务也是现实任务。要将新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化的生活相结合,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发展和保护措施。这就要动员每一个农民积极参与这项工程,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保护意识。不仅要注重物质载体的传承保护,还要关照生活方式精神传统的保护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产业作支撑,那么这项工程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因此还要发展地区产业,用产业的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展望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第2篇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互动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关系

1、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新农村的建设从2005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提出这个概念,到2012年十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化,说明新农村的建设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国对新农村的建设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地增大,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一直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幸存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地深入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地科学技术和制度上的保障,在乡村的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乡村生态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态旅游的发展直接受益的是当地农民,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农民可以通过推销生态农产品,加盟生态旅游项目等方式增加收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有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乡村的生态旅游建设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传递给农民,提高农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养。乡村的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民以土地为生的传统理念,促使农民产业的变革,增加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可以在农民中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3、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我国广泛的群众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它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旅游资源将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持,也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有效地减缓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为农民致富增加了新的途径和发展的契机。

4、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业的本质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基础的有力的支撑,农村文化的开发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建设方面的支撑,而且也有利于农村形成新的文明风尚。发展生态旅游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的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成为文明卫生的公民。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村容村貌的改变。旅游对于环境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改变乡村的风貌,建设文明的新农村形象,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整个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发展乡村的生态旅游业、改变了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传统面貌。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系统的指导理论,它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系统理论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协调,注重两者之间的整体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把握两者而发展之间的切合点,强调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相互之间相互调节。第三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注意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的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变。

2、城乡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要求从整体上看待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建设,并从整体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的结果。在发展的过程总,逐渐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居住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推进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向城市一体化进程方面发展的进度,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乘数效应理论。

该理论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出现了乘数效应。乡村生态旅游的乘数效应的出现使得产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化发展,并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增加新的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让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一)构建理念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都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理念。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发农村的生态资源的建设。开发生态的体验和教育的功能,保证游客的各种生态需求。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为新农村的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占到了一个有力的切合点。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

1、生态旅游建设要惠及所在社区的农民。

发展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惠及当地的农民,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得农民得到最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作为服务的主体以及开发的主体,最后发展为利益的主体,享受发展的成果。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兼顾农村的现实条件:农村的生产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多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让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就业。要保证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报酬的保障,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充分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让农民可以利用生活资料来通过旅游经济来转化为生产资本,进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在旅游业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农民的思想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利用本土的风俗文化为生态旅游和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的观念和良好的风尚。

2、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突出地方的特色。

乡村的生态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活动和精神审美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品位。我国农村的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宏大,而且品种多样。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当突出乡村的自然风光的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业,从而满足旅客的审美需求。以生态旅游为发展的中心,结合乡村的生态旅游资源,达到两者之间的充分的整合,以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中环境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建设乡村的旅游品牌,发展品牌效应,从而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乡村的旅游资源单一,开发力度不够导致地区相对贫困的状态,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带动企业的发展,让村民参与其中,建立起新农村建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融合发展的保障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的市场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政府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旅游业向精品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要保障新农村的建设稳步前进。

(二)做好科学的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环境规律,在开发农民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设,处理好两者发展之间的规划,同时也要满足农民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发挥当地的特色,推动农村的建设在合理化的轨道上向前迈进。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地区的差异以及发展的规律,对产业进行民缺德定位,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的同行,应当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增强开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乡村的生态旅游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做好环境建设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字:发展农村文化 五大意义 三条措施

文化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共同愿望。

我们所要构建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具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宏伟目标的新农村。构建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各个领域整体着眼,全面推进。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文化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

一、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的意义

1.对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宏大目标是否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农村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的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战。

农村文化具有认同功能。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建设新农村的理想,宣传构建新农村的主张,使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农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认同中国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建成“两个社会”而共同奋斗。

2. 对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

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否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新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具有规范功能。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农村文化是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已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3. 对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

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基础。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是根本不可能构建新农村的。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新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具有传授知识功能。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承载体。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发挥才智,取得教益,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传授交流效能、社会教育效能、乐中求智效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4.对社会心理危机的缓和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安定的社会秩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起来,再扣除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再加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造成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情绪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机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

文化具有沟通人际关系、宣泄人们情绪、调剂精神的效能。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可以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可以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缓解两极分化后部分农民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

5.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的“乡风文明”。

农村文化具有强大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但其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本身必须是强势文化。纵观农村文化的现状,虽然由于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它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的农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显偏小。首先,国家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有失公平现象。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数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如2003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农村文化只占28.1%;加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责任承担者的乡、镇党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农村文化的现状如果不改变,就不能承担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况且新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农村,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农村中必须发展农村文化。

二、如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

如何发展农村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落实发展农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以此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 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

发展农村文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克服重城市、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要明确并牢固树立发展农村文化,保障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天职的执政理念;要切实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文化发展的设施和经费问题,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确保农村文化经费有较快的增长;并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

2.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在农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要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和服务层面的延伸,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文化室),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还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和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各方共建、共享农村文化的新路。

3.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助推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新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促进农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合,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要组织好春节、端午、中秋等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活动。要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扭转目前农村文化供求脱节、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的局面。让人人享有农村文化,让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家乐;休闲体育;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4-02

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休闲体育经济、休闲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体育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文将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影响,主要指在加强农民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休闲体育建设,引导农民依据自身资源和需求开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加强组织和宣传,形成新农村休闲体育发展有效机制。农家乐体育休闲发展推动政府引导与农民自身发挥作用相结合,作为推动农村经济与体育文化等建设的新兴产业,政府加强对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发挥出政府的调控功能;同时还要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使新农村体育经济文化得以积极健康的发展。

农家乐休闲体育方式的形成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农民的健康意识,促进了农民对身体健康的需求,在农村营造出和谐健身气氛,同时也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参加到体育健身的热潮中。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农村有效健身机制。政府在农民体育健身热潮中引导群众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带动群众参与形成长期有效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政治建设提供基础。

二、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是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休闲体育资源蕴涵着独具魅力的地理和民族文化特色,从而吸引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前去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和投资,这些休闲体育活动和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农村环境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农家乐休闲体育的立足点,通过推进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特色产品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休闲体育产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三、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在满足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基础上,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提升农村的环境和发扬农村的整体精神风貌。从提升综合环境的角度,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开展增加了农村体育健身设备、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建设,可以优化农村的综合环境。从发扬农村精神风貌的角度,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以其老少皆宜、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精神内涵,强身健体、实现自我的功能作用,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人群需要,必将对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体育文化对人口素质作用分析,农家乐休闲体育对体育文化建设最直接作用是吸引农村人口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中,提升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从而让他们更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另外,每个人的业余时间是有限的,农村人口从事了体育健身活动,就自然把闲暇时间从扑克、麻将、甚至赌博等活动中脱离,把拼搏进取的精神融入自身,从而显著提升内在素质。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

四、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影响主要指在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经济、文化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休闲体育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休闲体育产业制度,以农家乐休闲体育产业解决农村就业等社会问题。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在农村的农家乐休闲体育消费和投资对农村地区来说形成了一种外部的经济注入,这种外部的经济注入在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家乐休闲体育在给农村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解决了许多就业问题,农家乐休闲体育具有就业门槛低,数量大,受经济衰退影响小等特点。由于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迅速和广泛,其工作岗位增多,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就业机会,也可为不具备太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中、低层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有着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吸纳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是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五、结论

休闲体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增长的体现和客观需求,而农家乐体育休闲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农村广泛开展农家乐休闲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农村休闲体育工作,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加强农村体育组织建设,活跃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为全面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谢雪峰,曹秀玲.中国体育生态研究现状与思考[J].上海体学院学报,2006,(1).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第5篇

    然近年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也有这特点,但就目前而言,其覆盖范围远远低于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加之我国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农业人口众多的特点,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是远远比不上广播电视。

    因此,要建设一个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播电视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正确定位新农村建设中的广播电视作用

    (一)宣传作用:发展好广播电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作用。让群众了解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宣传重要性,因在新农村建设宣传过程中,务必将\"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要落实到各个地方去。这一项政策宣传涉及范围面比较广,只有新闻媒体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好广播电视的宣传作用,才能对新农村建设政策做到认真把握、及时宣传、正确引导。在宣传的同时,不但要将党和政府的心声予以认真传达,还要将农民的心声予以及时的反映,听取民声,让各级政府根据民情做出及时的调整策略,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引导作用:新农村建设中的广播电视就是正确掌握宣传原则引导社会舆论。由于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不是短时期内完成,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所以,广播电视媒体在大众群体面前,务必遵守正确宣传的原则,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将宣传的力\"度\"落到实处,而许多地区没有正确把握住宣传的\"度\",在宣传典型与实际情况时相差甚远,学习发达地区并非去学思路、学精神,而是生搬硬套其先进的经验,对自己本地区的发展而言,毫无意义。所以要特别注意广播电视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宣传引导作用。

    (三)监督作用:在建设新农村中,对广播电视进行定位就是将自身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积极进行舆论监督工作。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复杂,同时还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有来自于不同的资金投入,就会出现许多的资金问题。所以,我们要发挥好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对各级各单位是否正确履行职责、是否存在失职行为、是否有腐败行为等情况进行监督。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广播电视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传媒,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着重要责任。

    二、正确看待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宏伟工程,广播电视在这一历史长河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广播电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从以下方面建设好广播电视:

    (一)创建良好的对农播出节目平台。首先,中央台主导着我国广电系统应带头引导对农节目的创建,让其空间与资源更加充分。农村广播电视要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充分发挥宣传的引导,及时传达、准确解释、努力促进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农村落实。充分发挥沟通和协调作用,畅通渠道,解疑释惑,致力于促进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在农村形成。另外要创新办台理念,搞好节目定位。做到始终把服务对象面向市场、面向农村,选准报道的重点,寻求亟须突破的难点,找准报道的切入点,不断拓宽宣传领域和空间。让各级政府都来关心和支持对农播出节目,为对农播出节目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精心组织策划创办精品节目。一直以来, 记者在报道农村节目方面比较少, 节目质量通常显现的粗枝大叶。有的记者认为,对农播出的节目不需要过于讲究,事实上, 要想做好对农节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个好的农业节目,两个方面的因素很重要:一个是内容,即它记录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农民,是农民切实需要知道的,关心的政策问题。另一个是它的形式问题,即一定要采取通俗易懂的,甚至带有娱乐性的,把娱乐和政策的普及结合在一起,这样才有助于为大家所接受。现在,随着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民角色的转换,在农村中最看重的节目还是主要集中在实用服务性的节目方面,因此,在栏目设置上要把着力点放在搞好政策服务、法律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以及农业气象、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将  中央与各级政府在扶农、支农以及惠农政策方面予以大力的宣传,将各行各业对新农村的关心与支持准确的传达给老百姓。针对农村群众的收听收视热点,尽可能开办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对农栏目。 (三)努力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努力锻造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一定要注意内外结合。对内,努力培养与指导现有编辑记者。主要方法是:一方面

    通过开创一些培训班,主要培训的目标为思想正确、热爱农村的记者。另一方面,将有经验的对农报道老记者请过来予以指导,让他们帮助资质较浅的记者丰富他们的经验。最后,就是建立奖罚机制, 奖罚分明。奖励表现十分优秀的编辑记者以及优秀的作品,让他们感到报导农村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为多方面的培养人才以及精品节目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外也就是在社会中选拔适合在电视台工作的人才。要求所选的人才要农业发展形势, 农业的经营管理,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等方面。由于现代农业复杂多变并日益趋于高科技化,所以他们应确保对农报道具有准确性与空间性。还可通过请教一些农业院校以及农业部门中资深的专家教授予以询问,并请其对广播的节目做出一定的指导。    

    三、正确采取广播电视对建设新农村的策略

    我们务必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将广播电视所具有的优势得以充分运用,努力为建设新农村予以各类信息支援。

    (一)根据\"三贴近\"、\"三深入\"的相关规定,以及我们的实际工作,对于各个方面予以大力的宣传报道。要结合新时期在建设农村过程中农民自身的主要特点,从建设新农村的自身实际出发,针对农民的发展情况全面开展宣传服务的工作。当下,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进行报道时,全面将调整农业产业化、创建文明、培训劳动力、建设小城镇以及整治村容等惠农工作得以全方位的展现。将党推行的新农村政策,以及先进科学的经济理念以及文化理念予以大力宣传,这样,各级政府与全体人民群众都会对农业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让发展新农村建设、强农富民的策略在人们心中扎根。

    (二)强化调查研究工作,从基层开始着手并深入进行研究,及时攫取鲜活的新闻资源,掌握建设新农村中农民的自身情况,在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采访,了解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实际情况,倾听民声,掌握民意,积极进行上传下达工作。集中报道农民的焦点问题以及其重点关注的情况,如,农村较重的家庭教育负担;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村不完善的小型基础设施;农民难于进行贷款的问题;农民缓慢的合作组织发展进度。通过我们对以上所反应的问题进行广播电视宣传,得到媒体以及大众对以上问题进行共同关注,这样就加快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速度,让农民朋友对广播电视技术更加欢迎与信赖。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第6篇

一、农村居住区的现状

新时期下我国对于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是我国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居住条件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很多地区并不是十分重视居住区的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

1、同村住宅差异性较大,建造水平参差不齐

同一乡村的居民由于生活水平,经济条件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的原因,住房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点。这固然体现了各家的特色,但从全村的整体发展角度而言,却显得混乱不堪、参差不齐。

2、建筑布局不合理

有的居民住区界线模糊,加上执法薄弱,很多村民随意将房屋建造在自家承包地,这样的现象在我国南方比较普遍,势必造成居住区布局不合理,并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且得不到有效利用。

3、基础设施欠缺、薄弱

在很多贫穷或经济水平不高的乡村,基础设施欠缺、薄弱,如道路坑坑洼洼,缺乏路灯、排污管道、垃圾收集站等,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4、新房无人住,危房待改造

现如今的农村青年普遍进城务工,新盖的婚房或准备用作婚房的空置大半年以上;而留下的老人和儿童大多住的是旧房或危房,造成资源的不平衡和浪费。

二、新农村居住区的设计策略及建议

为更好的改善农村风貌,贯彻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新农村居住区的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统一规划新农村居住区,形成整体风貌

新时期的农村居住区一定要进行统一规划,这样不仅使农村看起来更加整齐划一,也会让被闲置和浪费的土地重新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但是在规划过程中,建造者一定要注重保存农村原有的乡土风貌。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在很多地区试行模范村,这些新农村为周边地区的农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作为新农村的代表,华西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居民住宅整齐划一、布局合理,为其他新农村的建设树立了典型。

2、利用本地野生植物营造新农村特色景观

农村地区大多生长着很多野生植物,可将当地的野生植物用作绿化,既体现了乡村的田园野趣,也降低了养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多方面的平衡。

3、向居民承包居民区附近的绿地

很多农村居民除了拥有大片的农耕田地外,还经常在自家院子里种植蔬菜水果。居民住宅区进行整合后,庭院种植面积减小,农村独有的耕作人文景观减弱;针对此问题,可将居民区周围的绿地承包给小区居民,让他们在承包范围内种植蔬菜、花卉等,并进行奖励性的评比,这样既可以保证居住区绿地得以很好的维护,又传承了农村的耕作人文景观,并且提升居民对自身居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景观小品的设计与乡村生活相结合

可利用景观小品的表现能力强这一特性,通过景墙、雕塑等景观小品展现乡村的耕作和生活场景等。再比如居民区的空间划分可采用具有乡村特色的篱笆用作围栏,在道路两旁设置农村风情的座椅等。

5、小区道路的设计需体现田园风情

农村的乡间小路对城市人来说是一种美妙的意境,同时也承载着农村居民对乡村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情感。因此,新农村居住区道路的设计应尽可能体现田园风趣,如用不同颜色的石子铺设路面或是在路面上刻画出体现乡村生活的图案或图画。

6、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有些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良好,地形、地貌独特,可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新乡村景观,并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为村民创收。

三、新农村居住区设计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1、融入环保理念

保护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居住区的设计也要坚持这一原则,绿色环保的理念应落实到每一个设计的环节中,比如可将禽畜的粪便回收到沼气池用于发电,加强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等。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

现如今的城市,人情越来越冷漠。这个社会问题也引发各界人士的关注,因为这个问题会导致其他社会问题的产生,盗窃行为更加猖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等。建筑设计大师王澍也开始研究一种能够加强邻里之间交流的新型住宅楼,让城市居民能够像农村人一样进行亲切的交流;而新农村居住区的设计要避免走城市住宅发展的老路,在景观更新的同时不要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归零。

3、便民和节约土地资源平衡考虑

我国在前些年的城市化运动过程中,拆迁了很多农村并将村民“赶上”楼房,很大的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农民的耕作工具和储粮放哪儿?而如果盖成“小康村”的形式又太浪费土地资源;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居住区设计时,要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考虑便民性,如可将储粮室和农具室统一安排等。

4、注重乡村文化的展现和传承

因各地区的乡村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民俗风情,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新农村居住区设计的过程中,如何保留当地民居特色和历史文化,而又与时俱进是在考验设计师的智慧。

5、新农村居民楼的结构创新

目前居住楼大多都是单元式,一个单元1层2~4户不等,出门就是电梯或楼梯,没有公共交流空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邻里交流困难;因此,可考虑对新农村居住楼进行结构上的创新,每一层或两层设置公共交流空间,居民可以在此聊天、种花、刺绣、剪纸等。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第7篇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促进城乡人才合理流动的可行途径,当前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进行研究,就目前我国制约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就业;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好这一要务,重点在农村、在农民,难点也在农村、在农民,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有关研究表明,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既满足了新农村建设需要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双赢。

1.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导致农村劳动力价格低,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付出的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不成比例,这样容易产生恶性循环。地方高校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大量技术人员,教师以及行政管理人员,为农村的发展带去新技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不单单是授业解惑,更是教书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的文化文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高校为农村的政治建设提供了优秀人才,有创新思维,对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认识的比较深刻,能够实现村务的公开、公平、公正,持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1.2有利于农村经济文化政治全方面综合发展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中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短缺,而即使是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其管理能力和水平依然较低。地方高校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管理人才,为乡镇企业管理层注入了新鲜血液,针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革,对外招商引资,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由于受营养、卫生、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民身体素质的总体水平偏低。在农村贫困地区,许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还存在着营养不良、饮水困难、住房条件差以及卫生、医疗设施匮乏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地方高校为农村提供了大量的医疗服务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向农民传播卫生知识,引导农民科学健身,从而切实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1.3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人口众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农村群众。农村的生活水平现状直接反映了国家的生活水平。所以,农村的综合发展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发展道路,有利于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中国目前的小康并不是全部民众的小康,而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全方面发展,与时俱进,推动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利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开发人力资源的不足

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发展,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以及在现实环境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各地区实际案例的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2.1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体系不健全总体来说,服务机制不完善是当前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政府关于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不健全,对地方高校和毕业生的思想引导缺乏主动性,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考核机制不明确。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可以让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动力机制,即便有参与者也是在学校的组织号召下才参与的,而且这种活动大都是阶段性的、不具备长期性,成效较慢,甚至有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中,普遍存在时间短、延续性差、缺乏长效机制的问题。对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整个流程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够完善,对在服务建设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没有后续保障制度。

2.2定位不准确,缺乏积极性受制于舆论与利益驱使,人们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对高校的基本职能缺乏认识,对发挥社会职能关注度较低。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学校侧重于学习基础理论,关于应用性研究兴趣不足。即使在开展应用性研究中,也更倾向与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缺乏热情和积极性。更有甚者,许多地方高校存在误解,认为服务社会主要是部属重点高校的职责所在,跟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培养人才就可以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培养人才的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许多毕业生会认为去基层工作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觉得工资低,生活没有保障,对自己以后的事业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定位不准确,积极性不高,致使优秀人才无法流向农村。

2.3服务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地方高校对服务新农村建设了解不够全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政策认识不够透彻。认为新农村建设仅仅是需要提供农业技术支持,而这些技术支持则需要农林院校提供即可,毕竟自己并不是专业人才。其实不然,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建设,更多的是政治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建设。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能单单依赖经济实力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更重要的是文化软实力。而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根本则是全面提高文化水平。所以,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每所高校的使命所在。

2.4科研项目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不同于重点部属院校,软实力和硬件设施都相对较差,再加上对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用型研究较为轻视。文科类学科主要侧重点在宏观性问题研究;理工类学科,虽然科研成果不少,然而推广应用的不多,科技转换率低下。关于一些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先进耕作方式的研究投入不足,造成了地方高校服务能力相对于重点高校较弱,无法在信息咨询和实用技术等方面更高水平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支持,减弱了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

3.提升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开发人力资源能力的对策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影响深远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富民工程。

3.1建立完善的机制,积极推进科教兴农战略新农村建设要想取得理想的成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政策,改革地方高校提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出台惠民利农政策,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优秀项目提供帮助与支持。对于主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校及毕业生,在开发优秀项目的时候,各地区政府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对于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高校进行一些奖励,以此来鼓励更多的高校参与进来。对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并作出成绩的学生进行表彰,作为坚强后盾,支持每一位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并为其提供相关政策与技术帮助。加强对参与新农村建设学生的生活保障力度,确保生活无忧,集中更多精力在新农村建设上。积极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并将此作为对高校评估的一个部分,促使高校重视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新课题。

3.2政府和高校联合办学,构建农学沟通的桥梁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支持。虽然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具有一定的自身优势,但是,要想让新农村建设得到全面发展更是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作为当地的一家之主,在政治上有自己的权威,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上为服务新农村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而地方高校则是大量汇聚了当地学术以及经济方面的优秀人才,在自身上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特点,二者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相辅相成,可以搭建更加便利有效的服务平台,加强地方高校与农村的联系,面对面地交流科学技术,探讨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选取科技示范户,重点指导,并且发挥其渗透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全面持续稳健发展。组织进行科技知识教育培训,积极构建农学沟通的桥梁。

3.3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及创新功能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下乡进村与农民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提升新农村的文化软实力。加大对科学种田的宣传力度,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对农民群众的问题进行解答。密切围绕科教兴国这一战略,加强对农民群众学习新技术思想能力的培养,提升教育水平,与时俱进。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也有很多值得肯定与学习的地方。而当代大学生缺乏的可能就是对传统优秀民俗的了解。经过交流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不断加以创新,可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将新型科研成果与技术带入农村,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使其更加适用于新农村建设。

3.4培养专业型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高校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以及教育资源是否可以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否切实做到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此过程中,地方高校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求及时作出调整,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对人力资源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既懂科学技术,也要善于行政管理,还要有高文化水平,更要有创新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要逐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思维。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专业型人才,进行科学研究,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带去优秀的科学技术。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就业观,要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来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系列活动,学习并了解相关政策及知识,与时俱进。把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付诸行动,在国家建设和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4.结语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深入进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越加明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人力资源的基本保障、开发提高、后备力量的培养等多方面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德忠.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2012(11).

[2]塔木,滑少枫.地方高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探析[J].科技展望,2015(3).

[3]王鸿政.地方高校服务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教育能力提升研究[J].农业经济,2014(10).

[4]黄鋆.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播与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5]肖勇.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新农村的特点范文第8篇

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切实提高站点利用率

一是在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正常进行的同时,充分利用已建设的175个接收站点,切实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二是按照“建成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见效一个”的要求,认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从源头上杜绝“重建设、轻管理、轻使用”的倾向,提高站点的有效利用率。三是全县各乡镇把充分发挥村级接收站点操作员和专(兼)职电教员的作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采取知识竞赛、技术大比武等方式,切实激发操作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规范管理工作的同时,树立“宁可让设备用坏,不让设备放坏”的思想,确保接收站点利用率不断提高。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县远教办统一下发文件,要求各接收站点按照省、市远程教育工作的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做到教学活动安排系统化、合理化,切实满足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实际需要。一是县远教办通过下发问卷、电话回访、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掌握农村当前实际需求,从而增强了远程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可视性和实效性,进而不断提高远程教育培训、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特点,本着贴近农村群众、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动员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理论、科技、技术的学习。三是通过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政治理论、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知识和致富能力的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了农村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