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范文第1篇

第一条  为统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推动规划工作的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规划、市(地)级规划、县级规划和乡(镇)级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均应遵守本办法。

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后备土地资源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规划期内的土地利用目标和基本方针;并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提出各类用地的控制性指标;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以及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和步骤。

第四条  编制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第五条  规划的期限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相适应,一般在10年以上。同时应对土地利用的远景目标,作出轮廓性的展望。

第六条  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规划按行政区域分为全国、省级、市(地)级、县级、乡(镇)级5个基本层次。在各层次之间,还可以根据需要,按自然区划或经济区划,进行跨省的、跨市县的、跨乡(镇)的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一级规划是下一级规划的依据和指导,下一级规划是上一级规划的基础和落实。规划编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亦可采取两级规划同步编制。在上级规划未编制时,也可根据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先行编制本级规划,并把规划成果及时向上级反馈。

全国和省级规划是土地利用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的指导性战略规划;土地利用比较单纯的地区,也可不搞地区规划,只把省级规划的指标分解到县。市、县规划要和城市规划相协调;县级规划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规划;乡级规划是实施规划的基础,其重点是把县级规划中提出的各类用地规划指标分解到村,落实到地块。

第七条  编制规划遵循的原则:

(一)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统筹安排各项用地;

(二)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三)要兼顾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原则;

(四)坚持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两者矛盾时,前者应服从后者;

(五)实行公众参与和充分协调;

(六)注重规划的实施。

第八条  国家土地管理局是全国规划的主管部门,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是本级行政区规划的主管部门。各级规划的范围包括该级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土地。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规划。组织有关部门成立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对规划工作的具体领导和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规划办公室,挂靠在土地管理部门,负责规划具体编制工作。

各有关部门派联络员参与规划的编制,向规划办公室提供有关资料和本部门用地规划,反映本部门对规划的要求和意见,参与规划的研讨。

第十条  规划的基础数据必须准确可靠,符合规划所需精度要求。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一致。

第二章  编制程序与规划内容

第十一条  规划工作一般可分为准备、编制、审批等三个阶段。

第十二条  准备工作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广泛收集已有的现状和规划相关资料等。

第十三条  规划办公室根据上级规划控制指标以及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结合当地土地资源实际状况,初步提出规划任务、目标和基本方针,经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据此确定编制规划的重点和具体要求。

第十四条  编制规划通常包含以下工作内容: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通过现状分析,提供土地利用的基础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总结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指明土地利用当前存在的和规划期间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二)土地需求量预测。一般由各用地主管部门提交规划期间各部门用地变化预测报告和用地分布图。规划办公室对预测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校核。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土地评价重点了解各类后备土地资源和用途需作调整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适宜性,为分析土地利用潜力、确定土地利用方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供依据。

(四)确定规划目标和方针。在进行土地利用的现状、需求、潜力分析研究基础上由领导小组制定规划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基本方针。

(五)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根据规划目标和用地方针,对各类用地的需求量进行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各类用地,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统筹协调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措施。

(六)土地利用分区规划。通过土地利用分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控制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把规划目标、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及实施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规划的实施。省级以上规划的土地利用分区,提出各区土地利用的特点、结构和今后利用的方向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措施;县级以下规划的土地利用分区,提出土地利用的具体用途、要求和措施;市(地)级规划分区可结合具体情况,参照省级或县级规划要求进行。

(七)分解下达下一级规划的各类用地的控制性指标,为编制下一级规划提供依据。

(八)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各种行政、法律、技术和经济的措施,保证规划的实现和落实。

规划内容的核心是编制各类用地规划平衡表和划分土地利用规划区。前者反映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各类用地数量平衡,后者反映各类用地空间布局。

第十五条  规划方案要经过与有关部门和上、下级政府充分协调,必要时也可依据不同侧重点编制2~3个待选方案,进行比较论证,确定最后推荐方案。

第三章  规划成果

第十六条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主要图件及附件。

(一)规划文件:包括规划(送审稿)及规划说明。

规划(送审稿)是政府的法规性文件,要求文字简炼、准确,避免论述性、说明性文字。规划说明是对规划的具体解释。

(二)规划主要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图件比例尺:省级为1/20万~1/100万,一般为1/50万;市(地)级为1/10万~1/50万,一般为1/20万;县级为1/2.5万~1/10万,一般为1/5万;乡级一般为1/1万或1/5000.(三)规划附件:包括专题研究报告、部门用地预测、其它图件、有关的现状和规划资料等。

第四章  规划的审批

第十七条  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审定的各级规划(送审稿),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通过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并报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作适当调整和变动。涉及重大原则性问题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五章  附  则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土地规划;综合分区研究;实证研究;茅箭区

[中图分类号] F205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5-0083-04

一、引言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编制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区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1]。《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区划》把全国分为了4个一级区,反映了全国土地利用最主要的地域差异,12个二级区反映了农林牧等部门不同的地域组合和生产水平的差别,54个三级区和 128个四级区 , 反映了作物组合或牧畜组合、种植方式或放牧方式,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等方面的差异性。20世纪 80年代初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在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 》的编制过程中提出9大土地资源潜力区划思想[2]; 80年代后期,中科院地理所编制了1∶400万土地合理利用区划图[3];这是我们土地利用分区实施的开始,具有重要的意义。80年代以来,省市县级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也开始进行调研和编制。

二、基于茅箭区的实例研究

(一)十堰市茅箭区概况

茅箭区地处湖北省十堰市城区东部,位于武当山的西北麓,属秦岭、大巴山的东延余脉,处于北纬32°20′—32°40′,东经110°10′—110°30′;东与丹江口市毗邻,西与张湾区相连,南与房县接壤,北与郧县搭界;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30公里,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茅箭区建立于1984年,现辖1个乡,1个镇,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个街道办事处,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国土面积536平方公里

十堰市茅箭区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87.62%。由于丰富的林地资源,十堰市在2007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被划分在鄂西北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区[4]。笔者认为这种分区是以全省的角度宏观分区,充考虑了十堰市独特自然资源条件,但对于十堰市在全省的功能定位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较少,忽视了其工业城市的定位。

(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原则 [5][6]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利用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发展造成危害[7]。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也就是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必须要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似性原则

茅箭区林地广布,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其中河谷平地和山间盆地是本市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的重要区域。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制约着土地利用的分区,所以,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是决定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主导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地利用结果的体现,并制约着土地利用的内容、方式和程度。人口、劳动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地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布局。所以社会经济条件也是决定土地分区的主要因素。

3.土地利用结构的类似性原则

土地利用结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它既受土地属性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从十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耕地在土地结构中的比重也大;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恰好相反。因此,作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集中反映的土地利用结构,也是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的重要因素。同样,任何一种土地利用结构,都有它适应自然规律的一面和不适应自然规律的一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就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分区时,就应将问题类似的区域划分到同样的地块,以利于针对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和具普遍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利用好土地。

4.土地开发利用方向的共同性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不仅要反映土地利用现状,还要反映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因为土地利用现状,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人们认识自然、发挥生产力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目标的调整,土地利用的方向也要不断地调整,在土地利用分区时,就必须根据土地利用的程度和利用潜力、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土地宏观调控和开发利用方向,从而将土地利用方向的一致性作为分区的原则之一。

5.行政村界线的完整性原则

土地利用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其开发利用、经营管理,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的。保持村级界线在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中的完整性,有利于政府利用分区成果合理进行村庄发展定位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作为土地管理学重要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性可以判别土地的主导利用方式,定量可以对同一利用方式土地分等定级。

(三)主导土地方式布局分析

1.耕地资源布局

茅箭区耕地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十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开发区和南部的大川镇和茅塔乡。由于所辖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开发区地处十堰市中心城区,作为十堰市工业区,主要发展汽车及其他相关工业产业,所以这两个开发区内的耕地逐步退出,耕地主要集中布局在大川镇和茅塔乡。赛武当自然保护区主要作为十堰市生态保护区,主导土地利用为生态林用地,所以可以保持少部分耕地,不作为耕地的主要布局分区。十堰市茅箭区耕地布局图见图1:

2.林地资源布局

十堰市茅箭区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在87.62%(布局图见图2),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

茅塔乡、大川镇、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赛武当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在国有赛武当林场、国有五条岭林场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生态林地遍布全区,是十堰市的“绿肺”。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植物178科1316种。由于中低山生态林资源丰富,赛武当保护区主要作为为生态林保护区。茅塔乡和大川镇主要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山势较缓和,海拔600米以下,加之环境质量良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是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开发的重要区域。

3.建设用地布局(布局图见图3)

茅箭区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二堰街办、五堰街办、武当路街办、东城开发区、十堰市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形方面,北部区域属于低山丘陵,地势相对比较平坦,适宜于建设。水利资源方面,百二河、马家河、茅塔河贯穿其中,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把中心城区分为三部分。本区域处于十堰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茅箭区的工业区。

(四)对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分区的评价

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即《茅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在土地分区一章中把茅箭区划分为农业用地区、园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等6个分区,这种分区只是做了土地用途分区的划分,而没有提出具体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这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不完备的。十堰市农业部门在80年代编制的《十堰市农业区划》中有关于十堰市茅箭区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但是当时由于技术力量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对落后,而且论述较为粗略,显然不能满足目前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所以在本轮规划修编中对十堰市茅箭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可为十堰市茅箭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十堰市茅箭区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根据对十堰市茅箭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主导土地利用方式的研究,结合十堰市茅箭区国民经济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农业区划成果,将十堰市茅箭区分为北部建设用地区、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南部森林生态保护区三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见图4):

1.北部建设用地区

区域范围:属市城区,涉及武当路沿线及以北区域(百二河下游、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下游),包括五堰街办、二堰街办、武当路街办的部分地区和东城经济开发区。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该地区是茅箭区的城区,地形相对平坦,起伏较小,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是十堰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集约程度,本区除武当路街办门神沟保留工业企业外,现有工业企业逐步向东风工业园区集中。依托东风公司的国际合作和战略重组,做大做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把东风工业园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位置、具有一定影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专用车生产基地,完善火车站商贸经济圈、城市商贸消费服务网,以北京路为轴线,加强行政集中区、高校园区和精品文化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交通网,为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中心和生态城镇提供良好的服务。

2.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

区域范围:属于低山丘陵,涉及百二河中上段、唐家河、浪溪河、黄家河流域,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中段,包括二堰街办的百二河村、武当路街办的马家河村、茅塔乡的王家村、廖家村、康家村、台子村、莫家沟村、大坪村以及大川镇的大川村、浪溪村、段家村、卡子村、唐家村,共13个村。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该处属低山丘陵,山势较缓和,海拔600米以下。环境质量良好,生态涵养,水土流失较轻,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是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开发的重要区域。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等环境友好建设,加快规模养殖小区发展步伐,使畜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合理开发并优化配置水资源,把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做好各景区主干路和几条沟的旅游路和沟域的护坡工程,保障游客和村民安全。

3.南部森林生态保护区

区域范围:该功能区地处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范围,是百二河流域,马家河流域,茅塔河流域上游,以中低山为主,峰岭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海拔(普陀峰)1722米,该区由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的小川村、营子村、锅厂村、黄家村、阳坡村,茅塔乡的东沟村、坪子村、大沟村、岩屋村,共9个村组成。总面积约21203公顷,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由于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过渡性气候和有效地保护,使保护区内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涵养,水土流失较轻,植被发育良好,海拔基带的植被保持了很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坚持保护好过渡地带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物种多样性,特别重视濒危物种及林间保护;严格管理区内森林和河流,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库前水源涵养地;要以保护为主,与资源持续利用相结合,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为目的,充分考虑自然保护与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合理利用区内的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等。

三、结语

作为湖北省工业重镇,茅箭区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于编制仓促,未能对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进行阐述,本轮土地利用规划中在GIS技术支持下,充分利用全国土地资源调查二调成果,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思想指导,综合考虑了十堰市茅箭区工业用地时空拓展的要求,对十堰市茅箭区土地进行科学分区,目的在于为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区域土地功能定位参考。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中国农业经济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10.

[2] 黄秉维.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J].科学通报, 1959(18):594-602.

[3] 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J].地理学报, 1954(4):379-394.

[4] 吴胜军,洪 松,任宪友,等.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38-142.

[5]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11-116.

[6] 濮励杰,彭补拙.土地资源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9-15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范文第3篇

今年,我院承担了《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安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作为我院新拓展的业务范围,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岗位要求履职人员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资源与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学科背景,要求掌握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及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和较好的写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三个月来的主要工作

1.《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工作

①制定了《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技术方案

②协助刘工,参与了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研工作

③设计了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④在郭德记和字明春同事的帮助下,完成红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专题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专题研究四红古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分析及保护研究、专题研究五红古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及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和郭德记同事共同完成了专题研究二红古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用地规模预测、专题研究五红古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及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目前部分专题仍在修改中。

⑤目前正在编写《红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大纲》。

①在院长、刘钢组长的领导下、协助胡明霞同事完成了皋兰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说明。

②参与了皋兰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重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调研工作。

3.参与的其他工作

①在院长、刘钢组长的领导下、联系了西北师范大学暑期未回家的同学作为二调工作临时工作人员。

②协助院长联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领导,促成了我院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院业务及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合作。

三、工作体会

1.单兵作战能力已经不适合院里发展的需要

规划项目对编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大型规划项目编制需要有良好的大局观、合理的编制思路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以及建立能够相互协作配合的团队。作为规划项目组的成员,我认识到除了能独立完成子项目,在规划项目编制过程中还要能够做到对项目整体的把握和对任务的有效分解,跟委托甲方及合作单位积极对接和联系、与院内其他同事有效沟通和衔接,对项目组的工作进度和工作内容要熟悉,此外,对领导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沟通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实现与领导的有效沟通,及时推进项目进行。

2.项目完成不只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注重增加项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在《皋兰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过程中增加了对未利用地示范区的研究内容,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也使得规划成果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完善的规划思路和丰富的规划内容也得到了甲方和专家、领导的认可。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与

1、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处于雏形阶段,由于我国土地利用规划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和要求,因此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是当务之急。可持续发展理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从环境角度衡量规划实施后资源的可持续性,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减缓、补救措施或替代方案,为最终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环境依据,并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规划环境评价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2月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ICAR)、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Rodale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可将其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正确实施提供重要的指导。

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2.1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分析,即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的关系;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等;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方案(含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及可持续性的影响;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开展公众参与;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编写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2.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结合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我们将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上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工作,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主要收集包括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环保、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有关资料。第二阶段: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规划方案草拟并制订替代方案,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编写报告书阶段,编写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下面着重分析第二阶段。①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识别及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土地承载着人类的各种活动,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利用活动有关。同时,区域的环境问题是多种类、多样式的,包括水质、大气、噪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影响或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累积性的环境质量问题。

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3.1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就是要在众多的原始数据或评价信息中筛选较为灵敏的、便于度量的及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在选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无论是引用或者研究发现,都应该遵循如下原则:①科学性,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具有明确的科学内涵、较好的度量性,便于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②综合性和主成分性,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与规划、相应项目联系,做综合性分析考虑,同时,指标体系须具有一定的主成分构成,即具有代表意义的、内涵丰富的指标;③可操作性,指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易于从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相关部门资料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现有资料中获取,便于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使用;④动态性,即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复杂性以及公众参与反馈信息的不断补充,指标体系应该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满足发展需要。

3.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个层次:总目标层,即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目标层,即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找出的环境主题和环境目标;指标层,即具体反映环境目标的多项指标,包括对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用以反映某区域生态质量状况的指标和衡量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

3.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其评价技术方法也同样是出自于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技术方法体系。

4、关于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的相关建议和举措

4.1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空间体系

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和所针对的问题不同,与此相对应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为此,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体系的建立是首要问题。土地利用规划通常分为3个层次,即国家级、地区级和地方级,分别对应着国家的战略性问题、地区性问题和跨地方方案、地方的具体项目。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性与此基本对应,因此,建立科学的与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体系相对应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体系非常重要。

4.2开展一种“决策前评价”的工作模式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初始阶段,借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利用比较熟悉的评价方法和程序,使得规划环评容易进行,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规划环评实行的依然是“决策后评价”,即决策方案大体确定之后对其进行评价。由于集中在决策审批前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这种方式仍然是被动式的评价,会直接影响环评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我国规划环评发展的初始阶段,应该促进“决策前评价”的发展模式。

4.3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研究

只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大量的案例分析(尤其是国家级区域的规划环评),才能建立既科学又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展试点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针对目前规划环评的研究多侧重于方法和技术路线的理论探讨,案例多为地市级区域的现状,吕昌河等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角度出发,构建了适合全国和省级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价指标。

4.4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工作量很大、形式单调、分布范围广,因此,公众参与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多、费用高,加之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公众一般不具备完整的知识背景、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中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要让不同的公众代表参与评价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信息的畅通无阻,切实发挥公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克宁,栗滢超,陈伟强等.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J].资源・产业,2005,7(1):39-4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乡镇综述国内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8-134-03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责任,目前随着省、市、县级规划指标分解工作的逐步完成,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将进入实质性的编制阶段。截至2006年底,我国有19369个建制镇和14119个建制乡。从行政级别来看,乡镇虽然其处于中国政府中的最低层次,但其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客观地讲,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水平直接关系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牢固与否,对于自上而下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及系统开展土地的调查、登记、统计、评价等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在新一轮乡镇规划即将全面开始编制时期,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的文献和专著,尝试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已有研究和实践进行细致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提供些许借鉴和帮助。

1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地位和特点

目前,在我国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处于最低一个层级,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控制指标最终都必须通过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得以落实。因此,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地位与特点。沈曙文认为与县级规划相比,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最直接的依据,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欧名豪认为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处于规划的最低层次,属实施性规划,其内容应能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应为用地管理提供直接依据。徐邓耀等认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家、地市、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具有难度大,工作量大,定性、定位、定量要求高的特点。

与其他级别规划相比,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作为用地控制管理直接依据的“刚性”要求与其可操作性等要求的“弹性”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为此部分学者也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此外,诸多学者还直接或间接地理清了乡镇地处基层所具有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劣势及由此导致的基础资料不足的特点对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但总的来讲,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地位也相对模糊。

2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划分土地利用区,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据此,不同学者又做了诸多阐释:

王万茂认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的基础上落实分区界线和区内每一块土地的用途,进一步的指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要制定分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并统计不同用途土地面积。沈曙文认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进一步强调“四定”,即定量、定位、定性、定序,“四定”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欧名豪认为乡镇级规划的重点应是在县级规划总量控制与用地分区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土地用途编定,但在用途编定时应避免把用途划分得过细,为市场调节留下足够的空间。

则结合“四定”的方法,在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县级规划的指标安排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土地进行土地利用分区规划和研究探索。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重要表现是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图,乡镇规划图是土地用途管制最基础的图件和直接依据,是规划任务和内容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和保障。然而现实中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图编制水平总体不高,突出表现为数、图、表、文不一致等;由于规划操作性不够以及随意修改也导致规划内容和任务落实的不够理想。

3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阶段和方法

对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阶段和方法选择,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沈曙文认为“四定”既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又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四个具体步骤和方法。徐邓耀等则认为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应与乡镇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同步进行,相互协调。为此,在各乡镇编制规划之前,县规划组应完成全县人口时空分布预测,主要部门用地需求预测,土地生产力诸要素预测,土地详查及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资料、图件,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功能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思路与目标设想并制作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南。

王静认为,由于规划区范围、规划对象的不同以及内容侧重点和深度有别,因而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模式、方法等都不尽相同;并在海口市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时,按照距离城市远近和性质不同等将乡镇分为不同的类型城市扩散型、服务城市型、农业型,进而分析了各类型乡镇的土地利用特点、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编制规划内容等。

在王静研究基础上,邓晶认为城市扩展型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是合理安排和布局建设用地及其配套设施用地,农业型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用地以及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安排,生态保护型乡镇则应当利用“反规划”的理念。

童菊儿、吴次芳认为分为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资料收集分析阶段、规划编制阶段、上报审批阶段。

尹凌等认为可达性作为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指标,如将其应用到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分析与评价中,可以从时空角度量化规划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状况,辅助规划者和决策者科学决策。

石英、程锋认为遗传算法是一种辅助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优化方法,并针对乡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如何将确定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方案优化配置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提出了辅助产生可供选择的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方案的数学模型和遗传算法求解方法。

4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制图问题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最终落实需要体现在图件上面,为此童菊儿、吴次芳认为基础图件应采用1∶5000或1∶2000的变更调查图,同时增加地形图制图的部分要素,如地形、地貌、建构筑物界线等,在此基础图件上进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规划图件为便于管理可以采用1∶5000或1∶10000的比例尺。

而目前乡级规划图件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00,这主要是考虑到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图件显然还达不到按图审批用地、划用地红线的程度。此外,由于规划基础数据不实以及规划技术手段落后、人才资金限制等原因,造成规划图件、表格和文字说明与实际数据等不一致。这就使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不到保证,对于规划的有效实施十分不利。

针对以上问题,彭芳对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着重论述了利用GIS技术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步骤和方法,重点讨论了如何在文图对接中做到图数一致,并以重庆市江津区2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

5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协调问题

“政出多门、协调不畅”一直是中国各种规划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亦不例外。欧名豪强调乡镇级规划是村镇居民点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基层融合点,为了从体制上保证规划体系的整合与协调,必须要对目前的城镇规划与土地管理,建议尽快将乡镇一级的村镇建设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合并,把矛盾消除在基层。

童菊儿、吴次芳认为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主要应解决基础数据包括城镇现状用地规模、人口、城乡用地规模、图件等的衔接问题。

刘志刚认为由于多数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在投入少、无体系规划指导、无相应基础资料、无专业技术人才的情况下各地各自为政形成的,在时效、空间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加之基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力量的薄弱,这就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积极与小城镇总体规划互相衔接中难免存在弊端。

李伟芳认为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不协调的原因是五个“不一致”:规划的指导思想不一致、规划的用地分类标准不统一、规划在建设用地规模的定位上不一致、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不一致、规划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认为“两规”衔接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布局、城镇规模的定位、村庄撤并和整理等方面,衔接途径包括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统一资料口径、实现资料共享、统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加强城镇建设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的配合等。

6前两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价

蔡玉梅等认为我国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各级规划理应具有不同的目标、内容、方法和保障手段,然而现实中是各级规划在内容上层次性不突出、职能分工不明确,大多是宏观上过细、微观上过粗。

童菊儿、吴次芳认为目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明确的编制技术的思路、缺乏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要点提示、编制规划的基础条件差、规划的科技含量低、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困难重重等。林素容也认为目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存在诸多弊端,如权威性不够、基础图件和资料不实、刚性强、与其他规划协调不足等,建议更新规划理念、加强规划衔接、促进公众参与、提高技术如GIS应用水平等。

郑伟元等认为各级规划的编制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主要指标自上而下逐级分解下达,指标的确定实行从严控制的方针,使得规划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刘志刚则认为由于客观上的需要、主观上的促进以及制度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小城镇土地规划跟着项目走。

郭春华等认为由于基层土地管理技术、条件的限制导致地籍资料的准确性、连续性、系统性都比较差,同时乡镇土地管理水平不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滞后,这些都导致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水平不高;此外乡镇土地利用规划随意调整现象也比较突出。

7小结

虽然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学者们对此关注和研究严重不足,以此为研究主题的论文竟不足20篇(依据中国期刊网2009年7月对题目中含“规划+土地+乡/镇”的搜索,去除非研究类文章,包括西南大学刁承泰导师2008年四位学生的硕士毕业论文),且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王青峰、李光认为由于全国各地乡镇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乡镇规划作为我国五级规划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编制的理论和技术却往往被忽视。现有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未来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加强对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如对于GIS技术应用和制图、数学模型和方法的应用、规划模式、不同规划之间的协调和融合、规划的多目标协调问题、规划弹性与刚性、公众参与、规划后监管与反馈等,从而提高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6年)[EB/OL]省略/yange/2006.htm#tj.

[2]王万茂.定性、定量、定位、定序关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思路的新思考[J].中国土地,2002,(06):21-23.

[3]沈曙文.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四定”的内涵及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3):27-30.

[4]欧名豪.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05):41-44.

[5]徐邓耀,翟有龙,李朋东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用技术[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7(2):86-94.

[6]戚海英.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性”与“弹性”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分区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王静.关于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的探讨-以海口规控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3):41-45.

[9]邓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双福镇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童菊儿,吴次芳.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1999,15(03):128-132.

[11]尹凌,李满春,陶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1):62-66.

[12]石英,程锋.基于遗传算法的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方案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04):380-384.

[13]郑伟元,唐程杰,肖霖等.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新思路及问题探讨以北京市大兴县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1999,13(03):15-17.

[14]彭芳.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方法探讨[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刘志刚.“小城镇土地规划跟着项目走”之我见[J].小城镇建设,2004,(06):76.

[16]李伟芳.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衔接的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14(3):47-50.

[17]蔡玉梅,郑振源,马彦琳.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5):31-35.

[18]杜莺.完善我国土地规划体系的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06):36-39.

[19]林素荣.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完善与实施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05):113-11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石家庄市

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结合最为密切的方面[1-2],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能体现人类活动的过程,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作用机制的认识[3]。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研究,二是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研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是研究其驱动力的基础[4]。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找到影响其变化的驱动机制,对可持续利用土地有着重大的意义。

1.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图1―1 研究区范围

1.1 研究区概况

石家庄市地处东经113°18@~115°30′,北纬37°30@~38°40@之间,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距首都北京283公里,为河北省省会,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城市,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研究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区,东部为辽阔的华北平原,气候本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温差大,四季明显,人口达1000万以上,成为特大城市,GDP破5000亿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均居全省第一。

1.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三期LandsatTM遥感影像,将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研究区的三期影像,如下图:

图1-2 研究区2000年、2005年、2010年TM遥感影像

通过人工解译和野外数据验证,得到研究区的数据,依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提出的分类标准,考虑信息源的空间分辨率和石家庄土地利用的特点,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居民点、林地、草地、园地、工业用地、采矿场、交通用地、河流、水面用地、运河/水渠和未利用地。

利用多张同地区不同时段的遥感资料,运用图像处理工具,研究方法和过程,本研究选用的时间跨度为2000年到2010年,选取了3个时段,得到3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特征[5-6]。

2.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结构变化和空间变化等。面积变化反映在不同类型的总量变化上,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量变化,可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2.1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从表2-1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10年间,石家庄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表2-1 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变化(hm2,%)

[\&2000年\&2005年\&2010年\&\&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耕地\&749967.99\&53.03\&693803.46\&49.06\&675839.49\&47.79\&居民点\&155586.16\&11.00\&163896.71\&11.59\&171057.70\&12.10\&林地\&381250.59\&26.96\&388101.00\&27.45\&393234.53\&27.81\&草地\&96827.21\&6.85\&110395.16\&7.81\&106651.84\&7.54\&园地\&9810.36\&0.69\&32724.66\&2.31\&40570.64\&2.87\&工业用地\&1497.96\&0.11\&2917.00\&0.21\&5192.22\&0.37\&采矿场\&446.67\&0.03\&467.26\&0.03\&479.41\&0.03\&交通用地\&4673.54\&0.33\&5913.68\&0.42\&7911.38\&0.56\&河流\&1666.99\&0.12\&1688.05\&0.12\&1076.38\&0.08\&水面用地\&9177.47\&0.65\&12686.01\&0.90\&10282.75\&0.73\&运河/水渠\&1180.43\&0.08\&310.03\&0.02\&310.03\&0.02\&未利用地\&2016.65\&0.14\&1198.73\&0.08\&1495.64\&0.11\&]

2.1.1 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1)2000年,占主体地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林地、居民点和草地,上述四种地类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3.03%、26.96%、11%和6.85%,四者比例之和达到97.85%(表2-1)。

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如下主要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居民点主要镶嵌在东部平原区;林地和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太行山地^;园地主要分布在位于东南方向的赵县和晋州两个县市;采矿场分布在西部井陉矿区(图2-1)。

图2-1 2000年石家庄土地利用现状图

(2)2005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化速度有所加快,在城市化拉动下,耕地数量开始减少;居民点面积增加;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指导思想带动下,园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未利用地也呈快速减少态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运河/水渠面积大幅度减少。由于自然土地的快速减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下降。上述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是2000年~200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突出特点。2005年,占主体地位的土地利用类型依然是耕地、林地、居民点和草地,上述四种地类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9.06%、27.45%、11.59%和7.81%,四者比例之和达到95.91%。这一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明显的是园地,由2000年的0.69%增加到2.31%,几乎是2000年的四倍。在主导用地类型中,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用地面积继续保持优势地位(表2-1)。

图2-2 2005年石家庄土地利用现状图

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如下主要特点:由于居民点和建设用地呈摊大饼模式发展,主要由原来的分布区向四周发展,4%的耕地转化为居民点和工业用地;在退耕还林(草)的生态工程影响下,西部山区的林地和草地有所增加;在比较利益下,园地比耕地的经济效益更高,因此这一时间,园地在2000年的基础上迅速扩大(图2-2)。

(3)2010年,这一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仍延续耕地减少的趋势,交通用地、居民点用地、工业用地等建设用仍是增长的趋势。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开始出现,导致河流大幅度萎缩;同时在比较效益作用下,园地数量呈增长态势。上述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是2005年~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突出特点。2005年,占主体地位的土地利用类型仍然是耕地、林地、居民点和草地,上述四种地类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7.79%、27.81%、12.1%和7.54%,四者比例之和达到95.24%。在主导用地类型中,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用地面积继续保持优势地位(表2-1)。

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如下主要特点:在粮食安全的引导下,耕地面积减少趋势变缓;园地、工业用地面积继续增加;伴随着几条重要高速公路的通车,交通用地面积迅速增加,占据了部分耕地;今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有以下可能走势:东部地区在比较效益等市场力影响下土地利用在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园地之间转化,西部地区在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下,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增幅有限(图2-3)。

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由图2-4可以看出,2000年~2005年主要地类是耕地、居名点、林地和草地,这四类在2000年所占比例为97%左右,其他地类总和所占比例低于3%,到了2005年,仍是以这四种为主要用地类型,但是所占比例有过下降,将至95%左右,这也是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特征。在各地类中,耕地、河流、运河/水渠是转出大于转入,其他类型用地是转入大于转出。

转出面积最大的是耕地,转出面积为56164.53公顷,占2000年耕地总面积的7.49%,另外两种主要转出地类为运河/水渠和未利用地,比例分别为73.74%和40.56%。

园地是转入面积最大的,转入面积为22914.31公顷,比2000面积增加将近4倍(图2-5),主要原因是市场因素。

图2-5 2000年~2005年园地所占比例(%)

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也是增幅较大的,增加比例为94.73%和26.54%;居民点、林地、草地也成缓慢增长趋势。

图2-6 2005年~2010年主要地类所占比例(%)

2005年~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点:耕地减少速度放慢,河流和水面用地减少速度较快,其他用地则是增长趋势。

耕地主要转出为居民点、园地、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较少面积占2005年面积的2.59%,可见耕地减少速度变慢,这一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耕地得到一定的保护。河流、水面用地仍是快速减少的趋势,这是石家庄地区缺水的反映。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园地仍是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两者增加的比例是2005年的78%、33.78%和23.98%,@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居民点、林地等其他地类的增加比例在1%~4%之间。

3.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7],在短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系统的自然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非常小,通常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人类生产经济活动中,因此文中主要从人文社会经济因素考虑。

3.1 人口因素

人口是人类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主体,是土地利用变化中最具活力的驱动因素之一[8],人口增加必然要求更多的居住、交通、服务设施用地等,然而土地总量有限,在未利用地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建设用地必定占用农用地。石家庄市2000年人口数量是9241751人,到2010年增长为10163788人(石家庄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增加了922037人,增长比例为9.98%,同期耕地面积减少了5.24%,居民点增加了9.9%,交通用地增加了69.3%,可见人口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相关。

3.2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往往会改变使土地的利用方式,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人们对食物结构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新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出现,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01亿元,比2000年的1001.2亿元,增加了239.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37个,(石家庄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同期建设用地增加了112.3%。,因此,经济因素也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

3.3 政策因素

土地利用变化受政策的导向,它对土地利用结构影响最为直接。由于各县市大搞开发区建设以及石家庄三年大变样政策是实施,很多市内的污染性企业逐步外迁,使的建设用地比例迅速增加,农用地大量流失。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化通过人口、产业集中、地域扩散占用土地,使土地利用非农化,从而改变原来的土地利用结构。石家庄市2000年城市化水平为24%,到2010年增长为 50%,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对应的生产方式也发生变化,造成了非农业用地的急剧增加。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石家庄市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石家庄市在2000年~2010年间,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河流、运河/水渠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减少,居民点、建设用地、园地面积在增加,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基本稳定。

(2)经分析得出,影响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人口的增长、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

为了保证石家庄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编制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严格保护好耕地,坚持节约用地与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纪远,张增祥,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时空信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2]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7.

[3] 史培军,宫鹏,李晓兵,陈晋,齐晔,潘耀忠.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Li Yuechen. Land Cover Dynamic Changes in Northernchina: 1989―2003[J].Geographic Science,2008,18(18):85―94.

[5] 郑泽忠,范东明,杨武年,等.3S集成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4):409―413.

[6] 李宝华.基于GIS和RS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J].科技信息(教学科研),2007(21):325,340.

[7] 朱义,何书金,张明.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6),670―679.

[8] 王晓峰,任志远,黄青.农牧交错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陕北神木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3,26(4):40.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土地利用;现状;动态变化;策略;山东莱芜;凤城街道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390-02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获取一定的经济、环境或政治福利(利益)而对土地进行保护、改造,并凭借土地的某些属性进行生产性或非生产性活动的方式、过程及结果[1]。土地利用是人与土地相互作用构成的动态系统。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变化,都源于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于用地类型间边际效用的比较[2]。准确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趋势,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 246 km2,人口124万人,辖莱城区、钢城区、1个省级高新区和5个省级园区,19个乡镇(办事处)。凤城街道办事处位于莱芜市中南部,是莱芜市委、市政府和莱城区委、区政府机关驻地,是市、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凤城街道办事处现辖20个村(居)、22个自然村,总面积28 km2,其中城外农村5个,城内村(居)15个,村(居)总人口2.9万人,辖区人口14.58万人。莱芜市区涵盖凤城街道办事处近80%的土地面积,因此研究凤城街道办事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莱芜市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意义重大。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莱芜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破城乡二元化经济局面,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民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287.2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46.33亿元。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国内旅游收入由2006年的7.4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1.14亿元,增加近3倍。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带来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巨大变化。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打造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战略方针对凤城街道办事处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交通运输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变化带来了巨大影响。

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凤城街道办事处土地总面积为2 716.63 hm2。其中,农用地总面积410.97 hm2,占街道土地总面积的15.13%;建设用地总面积2 126.18 hm2,占全街道土地总面积的78.26%;未利用土地总面积179.48 hm2,占全街道土地总面积的6.61%。凤城街道办事处农用地中以耕地所占面积最多,是农用地面积的66.16%;其次为林地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18.44%;园地仅占农用地面积的4.15%;其他农用地占11.25%。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2 035.73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5.74%,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34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16%,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87.11 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10%。未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61%,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少,为7.45 hm2,占未利用地的4.15%,未利用地中其他土地172.03 hm2,全部为河流水面用地,占未利用地的95.85%。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凤城街道办事处土地利用结构中建设用地占主导地位,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比例小,可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稀缺。

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一级地类,凤城街道办事处2010年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比例分别为15.13%、78.27%、6.61%。与2006年末相比,和第一产业相关的农用地在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下降6.22个百分点,和第二、三产业相关的建设用地的比重上升5.88个百分点,未利用地的比重上升0.35个百分点。从二级地类看,2006―2010年凤城街道办事处农用地减少主要是各项建设占用耕地,使得耕地面积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主要原因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的大幅增加,其次是交通运输用地。未利用地2010年比2006年增加0.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间政府对大汶河市区段,即凤城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河道的整改致使河流面积增加。根据以上数据,居民点及独立工矿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的大幅增加反映出近年来经济发展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用地减少凸显了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用地被占用;耕地、园地面积的大幅下滑与林地面积的增加并存的现象反映了城乡结合部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积极性降低,从而导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面积发生改变。

4 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可用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定量描述。目前,土地利用动态度可以分为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3],本文主要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分析。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可以表达区域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比较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和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土地利用动态度计算公式为:

K=■×■×100%(1)

式(1)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为研究期初某一土地类型的数量;Ub为研究期末某一土地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设定为年时,K为该研究区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根据公式(1)计算出凤城街道办事处变化较大的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利用年变化率。

从图1可以看出,凤城街道办事处6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变化速度最快,变化率分别达到20.07%、16.96%。其次是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地、耕地、园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变化率依次为-9.55%、-8.46%、-7.33%、-6.21%、1.30%。近年来,境内汶河大道、莱城大道、鲁中西大街以及长勺路等主干道的拓宽与修建是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快速上升的主导因素。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增幅慢是由于基数大。林地的增速最大,主要是由于农民种植意识改变,在耕地上植树造林或育苗;各项建设占用是未利用地和相关农用地快速减少的原因。

5 土地利用基本策略

5.1 加强规划,合理利用土地

目前,凤城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城镇土地利用结构还不尽合理,各产业间的用地比例不协调,土地利用率整体较低。今后应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科学合理地引导城市用地。在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要从体制、机制、管理和调控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律地位。同时注意协调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以从根本上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使土地利用趋于合理。

5.2 拓宽渠道,集约利用土地

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是避免城市范围无限扩大、保证耕地保有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凤城街道不断探索实施城市土地“挖潜”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辖区内20个村(居)中已有90%以上开展过旧城旧村改造,节约了大量的土地。今后,再通过旧城旧村改造这个途径挖潜的空间已经很小。未来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就必须积极拓宽“挖潜”渠道,寻找途径,充分发挥土地储备的作用,规范并活跃土地市场。浙江绍兴提出的向闲置、向空间、向时间、向管理、向科技、向规划、向机制、向企业、向置换和向域外要土地的10种集约利用土地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4]。

5.3 科学发展,可持续利用土地

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相比,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从凤城街道办事处的实际情况来看,要使现有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长状况就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少投入多产出。今后必须提高招商门槛,优先考虑占地少、技术含量大、土地集约利用率高的产业。同时要加强集约用地考核评价制度以及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制度的完善与落实。通过科学创新,改变观念,寻找适合当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道路。

土地资源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受历史、政治、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准确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为土地使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服务。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技术等手段对土地供应和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6 参考文献

[1] 李平,李秀彬,刘学军.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J].地理,2001,20(2):129.

[2] 熊惠波,侯会乔,江源,等.扎鲁特旗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3):6-10.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灰色预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建设用地的旺盛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根据相关统计,197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是17,245万人,占当时人口比重的17.92%,城镇建成区面积约为17,245平方公里。到2008年底,中国城镇人口为60,667万人,占同期人口总数的45%,城镇建成区面积为36,295平方公里。除城镇区域外交通、水利、矿山等建设用地外,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仅城市化推进用地就达5,000多万亩。城市化的加快,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使得城市居住用地需求剧增;另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有更多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园林、公共绿地等与之配套,使得城市公共建设用地需求量加大。但是,土地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稀缺资源,特别是在国家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下,使得城市建设土地资源愈发珍贵。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规划不到位,就会出现道路拥挤、交通混乱、公共绿地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土地的有效利用问题。没有规划的乱建可造成5%~10%的土地浪费,甚至会加剧我国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矛盾。而土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因此,对城市土地需求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在大量搜集和整理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重庆市未来几年城市土地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为正确制定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一、重庆建成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重庆市2003~2008年全市建成区面积及各主要功能区建成区面积如表1所示。(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纵向来看,在每年建设用地面积中,居住用地面积占的比例最高,2008年达到37.9%,其次是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横向来看,在过去6年中,重庆市建设用地面积和各功能区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其中增加最快的是居住面积,6年之间增加了79%,年平均增加13%,其次是工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各个功能用地增长曲线图如图1所示。(图1)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大,使得城市居住用地需求剧增,居住用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2、重庆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用地面积需求量稳步增长。这种趋势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

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这点从道路广场和公共设施建成量不断上涨的趋势上可以得到证明。

与重庆城市建成区面积逐年加大的趋势相反,重庆耕地面积却在逐年下降,虽然在国家加大了对耕地保护的力度后,相对于2006年以前,2006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有所减小,但整体上呈现的还是下降的趋势,如图2所示。(图2)

二、重庆建成区土地利用预测分析

为了测算出在现有发展状况下重庆土地未来的需求量,需要以现有数据为基础,运用一定的模型对未来需求量进行预测。由于土地需求量的统计工作量比较大,相关数据获得困难,因此这里借鉴灰色系统理论,运用GM(1,1)模型进行重庆2010~2020年十年建设土地的需求预测分析。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控制。GN(1,1)模型可以弱化原始序列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为灰色模型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所揭示的原始序列呈指数变化规律。(表2)

从预测表上来看,如果保持现有的供地制度,未来十年重庆市建成区的土地面积仍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增长速度在减小,如图3所示,从增长趋势上看,2020年以后建成区面积将保持稳定。每年建成面积稳定在1,320平方公里,是2007年的1.5倍。这说明在未来十年,城市建设依然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图3)

从建成区的各主要组成部分来看,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面积在2015年之前逐年增长,2015年之后则保持稳定;而居住用地面积则保持相对稳定,十年之间仅仅增长了23.8平方公里。

三、主要结论

1、重庆未来十年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需求仍然旺盛,这是与重庆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和城市建设环境相匹配的。重庆一直都把建设成为西部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的现代化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目标,城市的现代化意味着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环境质量和经济水平等各方面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需要有大量的城市土地作支撑,国外现代化城市建设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主要功能用地面积变化预测图如图4所示。(图4)

2、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仍然是城市建设用地中的主要部分,所占比例超过50%。从增长速度上来看,居住用地基本不变,而工业用地也在2019年后保持稳定。这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需求达到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稳定”并不是达到“饱和”,而是“增量”的稳定,即每年需要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量保持不变,大概稳定在400平方公里和300平方公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