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破坏生态的现象

破坏生态的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各类生态资源越来越紧张,生态环境修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水利工程施工会对周边的水土保持等产生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及时采取一些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目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措施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生态修复的需求,因此,需要借助生态修复相关理论来预防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的水土流失。

1生态修复的概念

生态修复指的是依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使其能够向有序的方向发展,生态修复过程中一般不会人工干涉,但是特殊情况下可以辅助一些人工措施,帮助一些受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组成了一个稳定的系统,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帮助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称之为生态修复。学术界并没有界定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的区别,但是一般欧美国家采用生态恢复的说法,一些亚洲国家则更加倾向于使用生态修复的说法,其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帮助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所利用。

2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2.1以点或线状分布

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土石方工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地面上的植被能够起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一般位于偏远的山川或者河流地区,且施工占用面积较大,导致水利工程施工不便利,难度增加。大兴水利,修建水库、大坝等设施,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地面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导致土地大面积的暴露出来,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一般呈现出点状或者线状分布。

2.2被破坏的植被难以修复

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需要修筑一些构筑物,这些构筑物的修建需要永久的占用部分土地,被占用的土地被构筑物长久挤压,导致该地区的土壤弱化,土壤的肥沃程度降低,水土保持性能降低,不利于植被的恢复。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降低,辅助人工措施后往往也难易恢复被破坏的植被。

2.3水利工程设计的多样化

水利工程的设计范围较大,主要包括防洪、港口、农田等多种类型的区域,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的水土流失类型不同,因此水利施工过程中生态修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水土流失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水土在重力作用下可能产生滑坡、塔防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

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作用

3.1减少自然灾害发生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使得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被破坏的植被得以修复,同时能够增加土壤的肥沃程度和蓄水能力,避免在在水利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水土保持还能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

3.2促进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

水利工程的兴建就是为了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控制和调配水资源,但是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属兔流失现象,水资源的含泥量较高,导致水资源数量减少。在水利工程施工时,同时进行生态修复,能够保证水库中的水资源充足,提高水资源的需水量,延长水利工程相关构筑物的使用年限,提升其经济效益。

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分析

4.1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针对不同原因产生的生态破坏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防治。一些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条件,采取引地表水或者打井、禁止放牧等措施帮助构建利于植被恢复的环境,在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应当对不同的区域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实行分级分块的生态修复,确保生态修复的质量和效果。

4.2过渡垦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针对过渡开发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需要退耕还林。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对于25度以上的坡地,都应当退耕发展生态林草,严格控制坡度大于25度的农田的开垦,做好坡地的生态保护工作。对于15度以下的坡地,根据坡地周围的环境,在靠近人、村和路的地方进行改造,在保证农民基本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水土保持耕作。针对由于樵采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的可以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对遭到破坏的地区进行一定时间的封闭,封闭时间一般可以为3年、5年或者8年,具体需要封闭的时间参考生态系统类型、气候、地区等因素综合确定。除此以外,封山育林还可以辅以补种植被等措施。

4.3沿河生态修复技术

不断减轻导致生态破坏的驱动力,对生态系统加以修复是沿河生态系统修复的重点工作内容,与此同时,还要避免河流生态环境的单一性过高,单一性过高的河流生态系统容易出现破坏,应当保证河流朝着多元性、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且要确保河流的连续性和连通性受到破坏后能够及时恢复。必要时可以设置复合断面形态,包括主河槽和护堤地,如果施工条件允许,也可以提前设置马道或者季节性河道。

4.4经济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

对于由于经济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可以采取粮果、林果间套种植的方法帮助恢复土壤原有的肥力,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坡度进行植物的种植,增加土地的使用效率。采取植物轮作的方式,提升植物的产出率。对原有生态系统生物链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措施模拟原有的生态链,逐步建立农田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物链的良性循环。

4.5开发建设生态退化修复技术

水利工程的施工会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由于早先的水利工程对于环境修复这部分并不重视,并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针对这种水利工程项目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找出生态环境破坏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防治。比如,施工范围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种植一些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的植物进行生态修复,能够起到很好的水土保持的作用。适当加强区域的生物覆盖,避免出现施工过程中大量水土流失的现象。

4.6减少生态植物的破坏,维护原有生态系统

水利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扰动较大,尽可能的保护原有生态植物不被破坏,维护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于一些必须要进行砍伐的植被,在其被破坏后应当适当的采取措施,替代其丧失的生态功能,防止裸露的土地产生水土流失。水利工程施工是应当尽量避开植被茂密的区域,控制整个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第2篇

1.1森林资源破坏的情况我国森林资源虽然每年都保持着持续上升的现象,但是森林资源破坏的现象非常严重,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被破坏,已经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枯竭,必须加以重视起来。

1.2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1.2.1生长量远远小于消耗量我国对森林资源的过量砍伐,造成了森林资源枯竭,甚至出现森林砍光的现象,由于林业的建设还不到位,集中采伐使森林资源迅速减少。

1.2.2非计划用材量过大一些居民用柴、城乡工业烧柴都不是国家计划用材,消耗森林资源已经占全国森林资源的35%,大大影响了林业的发展。

1.2.3森林病虫害和火灾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很大,火灾是森林的天敌,并且一旦发生火灾都必须要8~10a的时间去恢复。病虫害也是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发展农业,选择毁林开荒,大片森林被砍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3森林资源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森林资源减少破坏了生态结构,生态平衡严重失调,随之生态功能减弱,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大面积的森林被采伐,气候发生改变,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水土流失,土质沙化,还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森林在生态平衡起决定性的作用,森林资源的破坏引起生态环境的质量迅速下降。

2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森林是全球生态系统的核心。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森林资源,反之,没有了森林资源,就没有人类,更没有人类文明。由于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引起了温室效应,而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森林可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很少,仅仅是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由于滥砍滥伐的现象比较严重,水土流失也更加严重,水涵养的功能也就随之减弱。据测定,森林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涵养水源,保水能力极强,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因此,森林资源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森林资源还可以防风固沙,我国有很大的荒漠化的土地面积,而对于治理荒漠化土地,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种植大面积森林,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其生态环境,并且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调节气候,改善小气候条件。森林资源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林业与农业相结合,建设农田防护林,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因而作物产量逐渐上升。森林资源现在也逐渐发展为可供观赏旅游的产业,人们可以在森林这个大自然中,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我国的生物具有多样性,许多物种都要在森林里栖息,森林是动物良好的栖息地,在热带雨林中就有上万种的生物,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物种基因库和宝库。

3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

国家应对森林资源现状做好勘察调查,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落实到位,做到森林资源的效益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四者协调平衡发展。国家应完善有关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和年度计划。禁止对森林滥砍滥伐,过量采伐,禁止为了经济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而毁林开荒。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计划用林,对于一些浪费资源的行为要加以制止。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要做到计划造林,扩大森林的种植面积,增加森林资源。国家应大力宣传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生态环境的意识。号召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行动中去,同时充分发挥人民对环保工作的监督作用,促进其落实到位。

4结语

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塌陷区;治理;对策

收稿日期:2010-12-31

作者简介:尹伶俐(1981―),女,安徽巢湖人,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093-02

1 引言

近年来煤炭生产迅猛发展,大面积开采造成地下矿层采空矿层上部的岩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随之产生弯曲塌落,以致发展到地表下沉变形,形成采煤沉陷地表变形开始形成凹地,随着采空区的不断扩大,凹地不断发展成凹陷盆地,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土地荒芜等,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1]。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会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无法想象的破坏和影响。塌陷区的形成也跟自然因素有关,像淮南煤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区,下伏岩层多为砂岩、泥质岩等,当遇到构造断裂时,容易造成地层塌陷。除此之外,人为活动的因素也非常重要,高强度的开采加剧了塌陷区的形成,同时人类工程的活动在采煤疏排地下水时,破坏水系统的平衡,也会导致塌陷。

2 塌陷区对环境的影响

2.1 塌陷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煤矿生产过程中无废水排放,在旱季井下很少有地下水涌出,但在雨季,由于地表渗滤,井下开采中会有地下水的涌出。地下水随地势的高低,由高处流向低处,造成局部区域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化。另外,由于煤炭开采中大量煤矸石堆存及煤炭露天堆放造成雨季淋滤下渗,使区域地下水化学组分超过地区背景值,对当地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虽然采煤废水尚未构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有害物质污染,但由于悬浮物质增加,使地表水体生态功能下降;同时,由于采矿作业使浅层水被疏干,使区域饮水井干涸,耕地失去灌溉条件,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导致居民被动搬迁。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区域性塌陷,山体倾移、下沉、裂缝,导致严重缺水,建筑物下沉等[2]。

地表塌陷可以破坏土壤的结构、土壤成分,使地表发生一系列的变形和破坏,造成土地贫瘠化,特别是对耕地的破坏,同时造成土地地表水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地表塌陷的形成改变了原地面形态,塌陷区范围内特别是塌陷坑、塌陷盆地周围水蚀和重力侵蚀加剧;沟谷、岸坡的塌陷可诱发崩塌、滑坡;槽状塌陷坑若形成于沟谷两侧,且走向与沟谷平行,必然使沟谷进一步下沉和拓宽,而槽状塌陷坑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沟道,流水侵蚀会不断加剧其发育;塌陷发生的特殊区域会出现垮坝引起的山洪、水库渗漏现象。

2.2塌陷对水资源的影响

当地下煤层开采面积达到一定范围后,移动与变形将波及到地表,使地表产生大面积塌陷,从而导致塌陷区内水系遭到破坏,引发农业地质环境的变化,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布局重新规划。长期的水体采煤,易造成采动范围内重要的水体发生河道变化,严重影响区内农田的水利灌溉;受水体下采煤影响的堤坝可能产生裂缝,甚至最后导致坝体直接产生沉降[3]。

2.3 塌陷对生态环境和植被的破坏

塌陷区地表裂缝处植物生长环境被破坏,植被明显减少,塌陷坑深度为2m以上,出现地表塌陷导致植物根系拉断,枯萎死亡;其次,地表张口裂缝、塌陷漏斗、塌陷盆地造成地面大量土层松散,加剧水土流失,破坏植物、生长环境,如不加以治理甚至招致植被大面积死亡,加剧风蚀和沙漠化,塌陷破坏了地下水体,降低了地下水位,使植物的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甚至死亡,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4]。

2.4 塌陷对居民的影响

采煤塌陷和村庄搬迁用地导致耕地日趋减少的现象十分严重。以淮南市为例,自1960年建市以来,全市仅煤炭建设一项耕地面积就减少1.7hm2,市辖3区农业人口20.37万人,仅有耕地0.8hm2,人均占有耕地仅0.04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的最低临界点0.05hm2。造成人均耕地0.01hm2以下农民15.32万人,25万多农民无地可种,而且随着煤炭开采量的不断增加,采煤塌陷地还以每年近万亩的速度增加[5]。

我国矿区多位于远离城市的乡村地区,基础条件较差,建筑物及道路地基的变形能力小于采空区地表塌陷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值,故塌陷区域内的村庄应及时搬迁,道路应加固地基。被征地的农民虽然可以获得补助,但毕竟数量有限,这就促使这一部分农民涌入城市,客观上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1]。

3 塌陷区的治理对策

3.1 科学重建塌陷区生态环境

人类耐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显然非常重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综合效益为中心,按照把塌陷区建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发基地的总体思路,本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注重效益、规模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地方性塌陷区治理规划,为矿区生态环境的重建打下良好基础[6]。

3.2 以政府为主导,全面落实采煤塌陷区治理责任

(1)政府明确采矿企业对采空区的现实危害及潜在危害的责任,组建采空区地质监测,采空地质灾害赔偿、安置、动迁实施条例,规范采空塌陷土地治理、复垦和土地资源的再配置行为。

(2)把采空塌陷土地治理纳入国土资源开发规划之中,引入市场机制,将“以企业为主”的治理模式转变为“破坏者赔偿、社会化治理”的新模式。

(3)建立采空塌陷区地质灾害赔偿和治理保证金制度[7]。

3.3 积极探索治理新思路

在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种植经济树种、农作物;在由塌陷区形成的塌陷塘内养鱼;这不仅解决了塌陷区周边的环境问题,也给塌陷区周边的群众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这一点淮南地塌陷区做的非常之好,潘集区的潘一矿建立了后湖生态园;八公山区的新庄孜煤矿建立了农业和畜业区,农作物长势良好,鸡肥牛壮。

3.4 坚持以人为本

塌陷区形成后,随着塌陷区面积的增大,治理和恢复势在必行。塌陷区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也要考虑,像淮南市对塌陷区的治理专门成立了“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将那些居住在受塌陷区影响和即将受到影响的居民转移到安置房,这些安置房由政府牵头外加矿上的支持,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保障和实惠。

4 结语

煤矿资源毕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煤矿的开采,塌陷区的面积也会越来越大,如何对废置的塌陷区进行综合有效的利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只有对塌陷区的整治和恢复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这样才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走和谐社会的必然之路。

应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有序开发、优先保护、注重效益、规模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真正地重建矿区的生态环境。对具体的塌陷区要做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游则游,建立示范单位,学习先进示范点取长补短,从而进行田、塘、水、林、路综合治理,切实做到5业并举。

参考文献:

[1] 刘荣琼.浅议我国煤矿塌陷区的生态转型[J].科技创新导报,2008(6):77~78.

[2] 郑希伟,宋秀杰.北京西郊煤矿采区及塌陷区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3,5(4):164~166.

[3] 徐良骥,严家平.煤矿塌陷区地表水系综合治理[J].煤炭学报,2007,32(5):469~472.

[4] 庞乃勇.煤矿地表沉陷综合治理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7):204~205.

[5] 赵瑞平.煤矿塌陷区综合利用与矿产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2,(5)31~34.

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第4篇

1矿产开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1.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土地资源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性现象,尤其是矿产的开采,一般是以地表的坍塌以及矸石山压占为主要途径,在矿产的露天开采过程中很多都是按照直接性的挖损以及外排土场为方式,按照笔者的调查了解到,我国正在自燃的矸石山体大约有200多个,在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气体,这些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还有氮氯化合物等等不仅对土地会产生污染,而且还会阻碍土地上植物的生长,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由于矿山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可能造成酸性废水的产生,还会有洗煤厂所产生的废水等等在,这些排放到外界就会让周围土地或者农田受到诸多的污染,在地下开采的地面上也会产生更多的坍塌事故,造成废石的堆积现象,也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

1.2对水资源的破坏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对于水体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主要是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会有多方面的人为疏干排水工作,也会使用机器进行煤体内部含水层的自然疏干,让地下水的面积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矿区的供水出现减少,甚至出现枯竭的现象,地表严重干涸,很多植被因为缺少水分的滋润而被破坏,让生态环境和自然农业产量都下降,更为严重的还会引起地表的土壤沙化现象。除此之外,因为开采造成非常严重的地表水污染现象,矿井当中含有的煤粉以及盐粉等等悬浮物,极大的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1]。

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恢复和治理

2.1对现有环境的保护

治理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为了能够对现有生产矿山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好监测性的工作就需要矿山产生的废渣、矿石还有废石等等进行环境的影响性评估,尽量减少因为大气的悬浮物造成的污染现象。严格的监督相关煤矿企业在废水、废液还有废气的排放方面需要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如果是露天的开采就需要极大的进行剥离开采制度的使用,强化对一些危险性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以及治理工作,如果出现了一些巷道,就需要做好回填工作,已经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也需要做好更加全面的治理,这样做能够更好的对地下的水资源进行保护[2]。

2.2矿山土地的复垦以及生态建设

首先,土地的复垦技术。这项技术需要在矿区进行土地复垦的研究,因地制宜,并且按照复垦的基本条件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复垦的植被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经济效益要高,另一方面是生态效益也要突出。土地的复垦能够对采空地区的环境进行治理,例如,地面的沉陷以及排土场还有闭坑露天的采伐,这些对于矿山当地环境的改善都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还能够更好的恢复土地的完整性,强化对土地复垦工作的研究,让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够让矿区的环境得到更为全面性的恢复,保持土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3]。其次,对露天煤矿的复垦方式研究。在露天的煤矿复垦背景下需要对不同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一种是农业资源的类型,例如,抚顺的西露矿,阜新海州矿等等。我国很多大型的露天煤矿都是处于东北地区或者是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不是非常大,但是也会有较多的蒸发,有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极大的阻碍了生态的发展。这些地区复垦的方向基本是使用有利形势的建设用地进行水产养殖以及粮食作物的种植等等,林业用地以及娱乐场所用地也可以建设,形成一个生态工程的多种利用形式。生态在重建的过程中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则,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带进行恢复,不能出现类似的煤矿开发活动[4]。

2.3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坚持让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防治结合的策略,并且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体系,让管理体系能够更加有效的监督,制定环境影响和评价报告的制度。开展矿山生态的环境保护以及评价性工作,要有重点的区域还有地区,强化矿区的有效性规划以及管理,让地质灾害的评估更加有效和依法的进行。做好矿山的环境检测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避免在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再出现其他的灾害,对于灾害及时的预防,一旦发生分析性质,做好治理措施。矿山土地的复垦力度也需要强化,让耕地和建设用地保持平衡,大力开展造地复田的活动,让矿区的走向综合性治理的方向上,强化对废水废气的治理措施,严禁有毒的物质被排放到空气当中,强化废水中资源的有效使用[5]。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治理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上述措施之下还需要实施更为清洁性的生产策略,不断的降低污染的发生,尤其是对生产设计进行改进,能源和原材料的产出更加清洁,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存在,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也能够避免出现生产和服务的脱节现象。

作者:黄励 单位:平顶山市地方煤矿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赵文廷.矿山对生态环境的“黑洞与白洞”效应假说[J].四川地质学报,2013,14(3):325~327.

[2]王楷.矿山安全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18):164.

[3]李海东,沈渭寿,卞正富等.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害与监管[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3):345~350.

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植被建植

中图分类号: U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我国经济高速持久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减小贫富差距的需要,近年来通往山区的公路建设项目不断增多。随着山区公路里程的增加,山区公路边坡破坏现象随之变多,每年在边坡防护养护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收到人们的重视。为保证山区公路边坡及周边环境的稳定,研究边坡防护技术、寻找更加经济合理的形式和方法尤为重要,而生态防护技术是使生态和工程结合的最佳途径。

2 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重要性

山区公路边坡地域特征明显,具有带状分布、坡度大、挖填量大、植被自然恢复能力差及对公路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山区公路边坡一般情况下含土质较少,边坡填挖作业破坏了原有的稳定状态,其内部结构破坏不易及时发现,隐蔽性很强。如若发生破坏的边坡遭受风化、水流冲击等气候,很可能发生剥落、滑坡、塌方等现象,造成道路的堵塞破坏,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虽然在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时会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公路沿线植被破坏、地貌变化不可避免。如果不采取边坡防护手段,会造成破坏,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是植被更加难以生存。

(2) 严重的导致山体滑坡,冲毁道路,威胁行车安全,甚至带来经济和生命损失。

(3) 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改变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例如流失土壤淤积水库,土壤沙化风沙变大等。

为防止以上现象发生,工程上一般采用骨架防护以及坡面封闭式防护措施,虽然可以防止边坡破坏,但后期维护费用大易破坏,且对生态环境没有起到改善作用。生态防护即在边坡上种植植被以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生态防护经济性好且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可以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降低噪声、沙尘、强光等污染为司机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调节公路沿线小气候。因此,对山区公路边坡进行生态防护是边坡防护的必然趋势。

3 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形式

山区公路边坡防护方式分为多种,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条件。在实际公路工程建设中,必须根据具体的施工地质条件、边坡坡度、坡面侵蚀情况、气候条件、经济能力等选择合适的生态防护形式。

3.1 直接栽植

直接栽植即在公路护坡上直接种植植被,不经过其他工程加固措施。

(1) 种草护坡

坡面种草不适于岩石边坡,且边坡坡度要小于1:1。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分为撒播、沟播、穴播、植生袋、铺草皮、液压喷播等集中方式。此方法施工简单、成本低,且能够美化和保护公路环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栽植根系发达植物护坡

比如香根草、象草等根系发达、粗壮的植被,扎根深稳强度高,适应能力强,后期养护简单。一般用于坡度小于1:1的土质边坡,在南方温暖湿润地区应用较多。

(3) 干根网状护坡

将干材埋入公路坡面上挖好的方形或菱形网格中,使干梢间断暴露在外。植被生长干材生根扎入土壤,暴露在外的干梢生干长叶成林。这种方法植被的成活率高,能够很好的防护坡面,但需严格的筛选树种。

(4) 藤蔓植物护坡

主要采用扦插的方式种植爬山虎、五叶地锦、常春藤等藤蔓植物,适用于稳定性好且坡度超过1:0.3的岩体边坡。此法植被单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覆盖边坡。

3.2 挂网喷播

通过固定表土或者回填客土使植被更茁壮的生长,与网缠绕形成网系,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1) 三维植被网

三维植被网是原料为热塑树脂的三围网状物,化学稳定性强,与单纯种植植被相比有更好的土壤和随时防护效果。施工前要进行坡面平整,确保网格的强度和韧性。施工时网格紧贴坡面,不能褶皱、悬空,搭接留有充足的反压量。分层回填土壤冰洒水浸润,确保网格完全埋于土壤之中。该方法技术性强、施工繁琐,其防护效果受施工影响较大。适用于土质贫瘠和沙石混合型边坡,坡度1:1.5为最佳。

(2) 客土喷播

客土喷播技术从日本引进,关键技术在于配备适用于施工地质条件的植物生长基质和种子,其配方影响到对客土是否发生开裂及后期植坪成功率。客土喷播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此方法要求作业机械化程度高,对于条件恶劣的岩石边坡行之有效,但是成本相对较高。

图1 客土喷播施工工艺流程

(3) 土工格室植草

土工格室包括喷播和三维网技术,在坡面上展开固定土工格室并进行客土填充,然后进行三维植被网和喷播施工。此方法能够约束土体滑移,抗变形易修复,适用于寒冷地区坡度小于1:1的岩质边坡。但此方法工序复杂,实施麻烦。

(4) 厚层基材喷射

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基材、纤维、土壤及植被种子按比例混合,利用混凝土喷射机按厚度均匀喷射到公路坡面,多使用在岩石边坡上。其基材包含有机物、肥料、稳定剂、保水剂、消毒剂、团粒剂及调节剂等,能够形成适宜植被生长的结构形式,施工工序相对简单,但防护强度较差,后期养护工作和费用相对较高。

4 山区公路边坡植被建植技术

4.1 物种选择

物种选择作为植被建植的基础,对最终边坡的防护能力影响很大。首先要进行本地植被的考察,全面了解植被特性后初步筛选备选物种;其次考察公路边坡的地质特性和水、气、土、营养、光等、温度等环境,遴选适于工况的物种;其次根据边坡防护的目标及长期效益进行物种适合程度的比较,综合选择;最后进行物种防护试验并修正方案。

4.2 植物助长

植物助长主要是种植前的坡面处理、种植、施肥、浇水、保水及后期的养护,目的在于是植被茁壮成长,发挥其防护功能。

物种选择和植物助长组成了植被建植的过程,物种选择后进行试验,而后根据不理想的部分进行物种和助长技术的修正,并进行新一轮的试验,如此反复直至方案最优。

5 结语

山区公路边坡进行生态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中要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生态防护方式,并制定相关的建植计划,才能达到优良的湖泊效果和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乐.山区公路边坡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

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第6篇

1 煤矿地质灾害特征

1.1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潜在的灾害特征

1.1.1 山体滑坡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会堆放大量的矸石,对坡体的原始应力平衡造成破坏,这也是山体滑坡崩塌的主要原因。根据资料显示,这类灾害每年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抚顺西露天矿,因为矿区复杂的地质构造,导致在采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山体滑坡的现象,在1914年间,发生了无数次的滑坡现象,并且在长达5.5km的抚顺西露天矿之外也出现了山体滑坡的现象。根据资料的统计,直至1935年,抚顺西露天矿一共发生了50多次山体滑坡现象,最大的塌方量达到了129万m3,并且在1993年的山体滑坡中,还出现了泥石流的现象,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1.2 地面沉降和塌陷

在煤矿开采之后,常常出现地面沉降和塌陷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开采过程中对采空区的围岩造成破坏,以致于采空区岩石冒落和破碎。此外,在开采的过程中,将采空区的地下水进行不断的排出,扰乱采空区地下水的分布格局,加大采空区的水力坡、出现大面积的降落漏斗现象,导致地表出现沉陷的现象。如牛马司、短陂桥煤田,因为煤矿的开采,导致地面出现了沉降现象,使水田中的水无法排出,在水侵泡下,房屋墙体出现了开裂现象,房屋的地基出现了塌落陷洞现象。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国有煤矿区出现了很多小型的煤窑,回采“保安煤柱”矿区是出现最多的一个地区。若地面出现了沉降现象,那么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加大煤矿地质灾害的破坏力;致使采矿重叠区的出现,出现一系列的赔偿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

在1994年8月24日,大同县黄土坡煤矿发生了建筑物塌陷事件,事件的发生造成了21人死亡,40人受伤,1748万的经济损失。从上面陈述出来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塌陷事件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矿区的土地资源造成重大的威本文由收集整理胁。

1.1.3 瓦斯突出

在储气封闭系统中,瓦斯能以游离状态和吸附的状态存在于煤层的缝隙之中,当人们调整对地应力进行局部调整时,就会将储气封闭系统予以破坏。在人为活动和自然条件的作用下,瓦斯就会出现爆炸现象。根据资料的统计,在1984至1995年间,我国发生的瓦斯爆炸现象至少10万次,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1991年4月21日中,我国山西省红洞县三交河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现象,死亡人数147,还有无数的受伤人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1.2 煤矿在闭坑后采场潜在的灾害特征

因矿山灾害治理的措施的实效性较短,并且存在着很多的不可预见因素,导致在采矿之后,还会遗留一些隐患。主要表现为山体崩塌和滑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露天开采之后,出现了一些高边坡,虽然很多开采人员在离开之前会使用废石进行填补,但是还是会留下一些高坡,尤其是开采较深的地区,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之下,出现了山体崩塌和山体滑坡的现象。

对于低下开采地区而言,留下的潜在灾害主要为地面裂缝、地面崩塌、山体开裂,因地面受到的破坏性过大,导致山体受到破坏,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之下,会出现山体坍塌、滑坡、泥石流等现象。这些灾害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开采的过程中,不会快速的发生,但是在长时间之后,就会频繁的出现。

2 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恢复措施

2.1 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止措施

2.1.1 加强地质灾害宣传教育,让人们形成防灾意识

各地政府和有关政府应该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人们形成防灾意识,在出现灾害时,人们能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自我保护。此外,各级领导和矿业管理人员应该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灾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各种防灾方法、减灾方法进行全面的掌握,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将这些应对措施传授给广大群众。对于出现国灾害的地区,要对灾害的出现予以及时的预测,并提出全面土体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多的减少人员的伤亡,降低造成的经济损失。

2.1.2 合理开采煤矿资源,保护地质环境

在我国颁布的《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中,对地质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予以了明确的规定,人们在开采矿产时,应该对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力度,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煤矿在开采之前,应该对开采地区进行合理的分析,尽可能避开人口密集地区、建立有生命线工程设施的地区、建筑群较密接的地区、山体稳定性较差的地区,此外,还要在开采地区进行保安煤柱的设置。就矿业部门而言,应该对煤矿的开采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保证煤矿的合理的开采。

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土壤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114-02

土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土地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土地的生产力,在土地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但是土地的可再生性决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对土地进行掠夺性开发。由于频繁的社会活动,经济迅猛发展、人口的增多,土地的利用强度持续增加,从而使得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环,严重威胁到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尤其是在部分地区,土地生态平衡表现出很大的脆弱性。

1 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时,需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避免盲目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促进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护生态平衡。若缺乏宏观和长远思维引导,不仅会破坏土地资源,也将导致环境污染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恶化。

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行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自身的生存环境。我国的土地利用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东部沿海以及环北京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集中,土地利用程度相比全国其他地区要高,干扰程度也最大。环北京地区以及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因为处于农牧交错区和沙漠边缘地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整体已经十分脆弱,这个区域也成为对土地扰动较强的区域。

导致我国湿地变化直接原因是挖塘养鱼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这种现象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等湖泊广布地区。我国沙地变化呈现南北两大区域分异特征。南方地区由于洪涝灾害的影响,在长江中下游耕地损毁、沙化与治理并存。而在北方地区变化最为剧烈的是陕西,其区域沙地治理效果比较显著。

2土地资源破坏现象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各个城市用地量的需求日益增加,不可避免的使得一部分耕地或者湿地遭受破坏,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各个城市土地生态环境都造成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1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造成耕地水土流失的类型众多,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水力侵蚀、植被破坏、风力侵蚀等方面。我国长江流域、海河、淮河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带降水量大且多暴雨,雨季降水量常达年总降水量的60%~80%。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具有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但是由于滥砍滥伐森林,砍完之后未及时栽种,使得树木锐减,地表,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有的地区片面追求粮食产量,把作为林用和放牧的土地也开垦为农田,进行作为种植,忽视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的规律。还有一些区域大量开垦陡坡,导致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引发生态系统恶性循环。

另外,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个别地方政府没有长远的良好规划,单纯追求高GDP,盲目的批地、批项目,将农业用地转换为商业用地,也造成了水土流失的加剧。

水土流失会抬高河床使洪水泛滥成灾,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黄土高原地区就是因为各种原因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水土流失将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等元素约5000多万吨。大量作物所需要的化学物质白白地流入大海或沉积在深谷。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会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到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以及交通设施的安全。

2.2土地开发利用忽视土地生态价值

我国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有经济原因、法律原因和观念原因。多年以来,单纯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大大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在这种粗放式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一切以高速发展经济为最终目的,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土地的生态价值,很多土地类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功能。其中土地生态恶化最为严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引发的沙尘灾害已经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 例如:由于草场退化引发草原沙漠化,在陕西、环北京地带以及内蒙诸多城市已经遭受到了多年的沙尘暴侵袭。

3 综合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合理地利用土地,必须以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为基础,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科学管理。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既可以使土地退化,也可以促进土地进化。在农业生产这块,必须走农、林、牧、副、渔密切结合综合发展的道路,建立与农业生态平衡和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合理用地结构。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国外成功的经验,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大力发展卫星城市和乡镇,合理的调节各地的人口,尽量不占用耕地或少占用耕地,综合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合理开发山区、建设山区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人口占全国1/3,耕地占全国2/5,粮食生产占全国1/3,并且拥有全国1/2以上的县。山区地形崎岖,土层浅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若开发不当,势必影响整个生态环境,威胁农业生产。合理开发和利用山区土地资源,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需要不断改善被破坏的土地生态环境。通过恢复植被、建设梯田等流域治理经验,合理利用土地,,持生物治理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通过大量治沙的典型经验,进行种树、种草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沙、防沙的措施,调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向。

4结论

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全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护土地资源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尤其是保护优质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需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要求我们确立土地生态价值观,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规范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根绪,程国栋,钱鞠.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9).

破坏生态的现象范文第8篇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保力度,坚持走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文明

为了调查牡丹江市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及牡丹江市的环境状况,宣传并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2010年12月22―25日笔者对20位牡丹江市民,20位宁安市大生村村民,20位柴河中学学生及20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主要调查了牡丹江市市民环保意识及影响市民生活和工作的主要污染类型,是在牡丹江市区和宁安市,以及中学、高校以调查问卷并分析调查结果的形式完成。

一、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者共85人,年龄段分布中10―20岁有20人,20―30岁有28人,30―40岁分别有26人,40―50岁11人。文化程度的分布中,本专科以上学历35人,中专/高中文化有17人,初中学历20人,小学学历13人。职位或身份的分布中,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人,自由职业者5人,农民20人,在校学生45人。

二、调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对牡丹江市区市民调查过程中,认为牡丹江市目前的环境状况和5年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的人数占95%,5%的市民认为没什么改变;在对宁安市大生村调查后统计得出,90%的村民认为目前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0%的村民认为环境状况一般。通过对城市与农村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部分高污染企业在农村的建立及部分村民的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因此,农民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

第二,城市与乡村都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高,80%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整体上城市环境污染高于农村。

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增强,环境污染程度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调查显示,政府虽然对保护环境采取有关措施但是力度不够,80%的群众对城市环境不满意,75%的农民认为农村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林地变为耕地。以前很多的动物现在也几乎见不到了。

第四,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不断推行城镇化建设,为了扩大建设所需的用地,就会占用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等,就会造成土地生态损失的特点。由于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各种环境问题也会不断涌现,例如,由于人口的聚集,生活垃圾增多;车辆、工厂增多导致的大气、噪声、水污染严重;活动的废物排放在地域点上也集中起来,从而形成明显的负“外部性”等。

(2)价值观念、教育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价值观念反应了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观点,决定他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在调查中发现,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仍然占重要地位。例如:15%的人认为环境保护与个人无关,个人在环保实践中作用不大;40%的村民认为焚烧秸秆方便劳动,对环境影响不大。教育水平的高低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有很大差别。例如,在对中小学及高校调查显示,30%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45%的学生会践踏草坪,1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环保意识。对大学生调查过程中,90%的大学生对环境破坏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中。

第五,目前人们虽然对生态环境不满意,但是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不得不并且不断地将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泄到环境中去。根据调查发现,影响牡丹江市环境的主要有:按造成污染的性质分:物理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等;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目前牡丹江经济不断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增长和资源浪费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地区仍然注重经济指标,忽视了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开始加大,但指导思想偏离生态系统方式,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甚至出现生态环境不断破坏的恶性循环。如,在对柴河镇调查过程中,人民反映目前当地的树木资源已经严重匮乏经济发展缓慢,因为柴河是以林业发展为主导的地区,可是长期以来人们乱砍乱伐严重,不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造成目前当地林业资源严重匮乏,环境也不断地破坏。

第二,由于人们长期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环境问题不断地涌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环境是公共物品,这就产生了“搭便车”现象。人们都想只消费而不对环境进行付款。只希望别人去治理而自己可以不用负责。在对宁安市大生村调查中,有的村民就反应,为了扩大种植面积,收成更多,部分村民就毁林开荒,破坏树木植被,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村民乱砍乱伐以扩大耕地面积。

第三,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力度不够。虽然在调查中,居民对政府近5年对本市环境治理上有明显效果,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然严重。政府在各项关于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仍不很健全,执法力度不强,这就很难从宏观上改善环境。

第四,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关系到很多利益方面的选择,这也是在保护环境和处理各种破坏行为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环境保护的过程就是各个利益主体及人与环境“博弈”的过程,在环境保护研究领域,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现象化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应博弈、人与自然环境博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博弈、管制者与被管制者博弈等。

第五,“权力寻租”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只要有权力的存在,只要这种权力缺乏制衡或制约,就有寻租的可能。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牺牲环境来取得的,监督不力更是是滋生寻租的土壤。[1] (P.8-9)政府官员为创业绩或企业的高层领导为得到更多的利润占用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以权力为依托,严重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六,我国公众环保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当中,在环境保护中呈现“搭便车”现象。明明知道通力合作对谁都有益,但最终还是只盘算自己的“小九九”[2] (P.128-129),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一直是政府主导型,并且这种趋势与日俱增。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0%的公众都政府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体。诚然,行政导向下我国环保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这一机制也在一定程序上滋生了公众对政府的“环保依赖感”――这也是我国公众环保“只说不做”的主要成因之一。由此可见,公众环保的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其实公众的“搭便车”倾向与环保意识越淡薄,生存环境则越恶劣,对于习惯于政绩考核的行政部门而言同样是压力。[3] (P.87)

四、措施及建议

生态环境的好坏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20实际中叶以来,环境危机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要树立以生态为中心的环境思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第一,社会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如各种行为准则,各地区的合作等,但更重要的是加强环境伦理道德建设,使之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导。

第二,要以为指导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科学社会主义是的核心,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我国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加强环境立法建设。承认和尊重环境的内在价值,确立生态环境立法理念。用环境法来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使人们从思想理念上确立“生态主义”的环境理念。

第四,加强科技宣传和技术支持,面向市场建厂,合理利用农药化肥,发展生产,减少污染。

第五,避免“搭便车”现象,削减我国公众环保行政导向的纵深度,行政部门应当做的,是环保激励与制衡体系的建构,应当通过系列激励与惩治措施推进环保的市场化改革与全民性参与。和谐生存环境的主要保卫者,必须是社会大众。加大宣传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学习环保知识,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切身实践保护生态环境。

第六,各级政府部门做好监察工作,合理运用权力,切断“权力寻租”的链条,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此外,要加强环保宣传力度。

第七,在制定环保政策措施、建立环境法制体系和环境经济政策体系过程中,必须采用决策分析手段,认真分析作为决策主体的博弈各方,其行为发生直接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同时,要避免经常采用威胁策略,因为其他博弈方也会采用反威胁策略,导致各方利益受损。博弈论为正确协调、处理环境保护矛盾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人是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体,因此人人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3] (P.201)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我们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就是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继承了我国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又反映我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我国自古就倡导天人合一,因此在长期发展中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以加快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实现人类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单成前.放松管制遏制寻租[J].ASPT来源刊,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