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物流运输分析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逆向物流;家电回收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73-02

一、设计目的

本家电回收闭环物流系统的核心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家电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管理和组织逆向物流各环节的实施。这不仅有利于对家电产品使用和报废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有效监控,而且还能进行高效的回收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同时也将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本物流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包括:

1.根据流程分析,清晰化家电回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素。

2.利用管理售息系统对家电市场进行信息的有效管理和资源整合。

3.实现逆向物流系统的规模化,低成本化。

二、构成要素

(一)一般要素

人:消费者、回收中心、第三方物流、处理中心、制造商、政府

财:流通环节的各项利润,制造商和消费者得到的政府补贴、回收后用于制造所节约的成本、政府付出的补贴。

物:全生命周期的家电

(二)流动要素

流体:全生命周期的家电、资金、物流信息

载体:物流渠道、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三)支撑要素

体质、制度:组成整个闭环物流系统的各企业签订合同。

法律、规章:政府制定的补贴制度及整个物流系统的监管制度。

(四)物质基础要素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各种物流设施设备

三、运行流程

根据家电产品闭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指导思想,设计目的,以及所要实现的功能,其业务运行流程图如下所示。

上图可见,本物流系统的完整物流过程。其间,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提醒消费者更换已达到经济使用寿命的产品或出现重大运行问题需维修的产品(若为较小运行问题则与消费者进行联系,上门解决),进入回收阶段。回收阶段的重点是对运送至处理中心的物料进行处理分类,维修后达到环保及经济标准的家电发回给消费者,可用于再生产的物料发回制造商,其它物料发往废品站等地做其他处理,形成整个基于物联网的家电回收闭环物流系统。当然,系统中所有企业都签订合约来规范行为和利益分配。另外政府监管整个物流系统,并按照一定的制度给企业和消费者进行补贴。

图1可见,首先进行信息采集,检查错误并处理后,根据消费者、家电产品及传感器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关联,使之成为可用的有效信息。

其次,根据采集回来的信息,监测家电运行状态,判定是否损坏或报废。

(1)对于功能已损坏或处于报废状态的家电分析其原因并进行分类,得出分析报告和分类报告。根据分类报告,产品分为两类:一是待维修产品,经消费者同意回收处理后进行回收统计,若未同意则返回继续监测直至报废强行回收为止;二是报废产品,这部分产品的环境影响较大,需进行强制性回收。

(2)对于功能完好的产品,同时提取家电产品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信息和成本信息,计算绿色回收周期T和经济回收周期t。根据计算的结果,判定家电使用时间是否达到绿色或经济回收周期,对于未达到的返回继续监测其运行状态,对于已处于回收周期的则根据所处的回收周期进行产品分类并得出分类报告。分别对两种回收周期不同的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确认是否同意回收并进行分类统计或定时提醒再次沟通。

接下来,根据分析回收的家电产品的类型和特点,政府为消费者、制造商执行家电延伸责任情况制定奖惩措施,并监管整个物流系统。制造商制定维修维护解决方案。结合回收产品的分布情况,制定回收计划和最优运输路线,指派回收中心上门收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并记录跟踪收集和运输信息。根据反馈及系统知识库中的信息,制定家电产品的综合处理方案,并指派处理中心进行检测、维修、拆解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指引二手家电、零部件、原材料、最终废弃物的处理工作。

最后,为制造商提供不同品牌、种类、型号的家电产品的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报告,指导其进行优化设计,使家电产品在研发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外,为处理后的可再使用、再循环的资源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及再分销方案,进行相应的运输、仓储和销售,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四、利益分享机制

利益相关者:消费者、回收商、处理中心、第三方物流、制造商、政府利益分享机制:

注:箭头表示箭头的上端向箭头下端(三角形端)收取箭头上所指出的费用(连接政府的两条线除外),连接政府的两条线表示政府对该过程进行补贴。

图3可看出整个系统的利益流向。原料商通过向制造商收取原料费用获得利润,制造商通过对分销商收取制造费用获得利润,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对分销商、制造商收取运输费用获得利润,分销商通过对零售商收取销售费用获得利润,零售商通过对消费者收取销售费用获得利润,回收商通过对制造商、处理中心收取物料费用获得利润,处理中心通过对制造商收取物料费用获得利润。另外,政府按照相关法规对制造商和消费者进行补贴。形成系统的利益流程。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BI;决策;系统

BI(Business Intelligence)即商务智能,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将企业实际运营数据、预算绩效数据、预测数据和业务规则进行整合及分析,依靠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多层次、多维度、及时的向使用者反应企业的运营状况,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目前,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商务智能系统中的数据来自企业其它如CRM、SCM等业务系统。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经营实际情况,成功通过BI构建了符合自身需求的决策支持系统,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开滦公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简介

开滦集团始建于1878年,迄今已有134年历史,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之称。伴随着百年开滦的发展,开滦物流相伴发展,历经从小到大、由传统到现代,经过了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成功转型,目前,又完成了由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到煤炭专业物流的升级。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为开滦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承担着发展开滦物流的使命,下辖铁路运输公司、港口储运公司、进出口公司、香港公司等15个子分公司,形成了布局合理的综合物流产业体系。

二、项目建设背景

强大的信息系统是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基石,2003年公司实施办公OA软件,实现了无纸化办公,2005年实施浪潮财务软件,财务管理实现了集中管控。2007年9月,由浪潮集团利用其GS5.0管理平台,开发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套系统覆盖了煤炭销售、物资供应、铁路运输和港口储运等业务范围,是开滦最大的软件项目,于2008年底完成。综合物流信息系统成功运转后,所有物流业务和物流节点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的统一,成为开滦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里程碑。随着系统使用的深入,各软件系统积累了海量的财务数据和物流业务数据资源。

三、系统设计原则和建设目标

(1)系统设计原则。第一,安全性原则。要求使用业界技术成熟的产品,采用安全可靠的系统架构,利用完善的安全策略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第二,先进性原则。服务器系统、网络产品、数据库产品等要选用业界领先和主流的产品,既要着眼于目前系统的需求,还要面向未来的发展。第三,可靠性原则。要求系统具备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很高的平均无故障率。第四,开放性原则。可与目前公司总部采用的其他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可以方便抽取各下属公司的数据,把关键指标装载到决策智能分析系统的住居仓库中,能够提供完全符合业界标准、主流的接口。(2)系统建设目标。通过BI领导决策平台的数据挖掘、展现和分析工具,快速获取与关键业绩指标相关的业务数据,从多个层次、多维度对业务数据进行OLAP(联机分析处理)分析,揭示指标运行质量,有效及时地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依据。

四、系统解决方案

1.系统架构。

图1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由运营系统、数据仓库系统、应用系统、信息门户四个部分组成。(1)运营系统指目前运行在国际物流公司的物流系统、财务系统、交易系统等,是为业务运营管理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统,运营系统是此次BI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基础和数据来源。(2)在运营系统基础之上是数据仓库系统,数据仓库系统包括数据采集(ETL)、数据管理、数据展现等功能,是此次BI决策支持分析系统的心脏。(3)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可发应用系统,提供报表管理系统、查询分析系统、综合分析系统、管理驾驶舱系统、移动商务系统、文档管理系统等应用,BI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应用在这一层面,关键报表、指标的收集会采用报表数据收集平台来完成。(4)最上面一层是公司内部的信息门户,内部信息门户为用户提供风格一致化、内容个性化的业务信息界面。内部信息门户是运营系统、数据仓库系统及应用系统的拓展和延伸。

2.主要功能描述。主要功能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报表生成类和辅助决策支持类。(1)报表类生成类。第一,报表管理。报表产品结合了报表、汇总报表的特点,承袭EXCEL风格,实现灵活的报表编制、报表公式定义、计算、汇总、查询分析等功能。提供所见即所得的页面设置、预览及打印功能,提供多种图形分析形式对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展示。支持集团化的标准报表编制和数据集中处理,为集团用户统一数据中心和信息集中提供基础数据。第二,报表分析。根据统计报表数据,在时间和组织纬度上对报表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提供底稿查询、数据趋势分析和任意分析。可查看此数据公式数据构成、单元数据构成、数据趋势,同级单元数据分析等。第三,万能查询。万能查询模块就是为满足用户个性化查询需求,提供的一个灵活定制查询的工具。可以自行方便定义客户需要的查询。万能查询是BI产品中多维数据分析工具的集合,提供报表查询、历史报表查询。以变动报表的形式,通过分析公式的设置,灵活的展示查询数据,实现数据的钻取、切片和旋转。(2)决策支持类。第一,指标分析。对客户关心的敏感数据,可以定制专门的指标,对指标数据进行多个组织和多个区间的查询分析,提供指标横向和纵向多维分析。可以提供指标趋势分析、指标单位构成分析、指标期间构成分析、指标同期对比分析、单位同期对比分析、单位指标分析、预警指标分析等七种分析功能。第二,领导查询。通过系统预制和菜单设计功能两种方式结合,可方便的把管理者关心的查询组织在一起,形成操作简洁、个性化的查询模块。第三,管理驾驶舱。以驾驶舱的形式,通过各种常见的图表(速度表、音量柱、预警雷达、雷达球)形象标示企业运行的关键指标(KPI),直观的监测企业运营情况,并可以对异常关键指标预警和挖掘分析。可以对各单位的数据进行监控和装载,轮流显示在雷达图展示区域。

图4 管理驾驶仓

第四,短信预警平台。对收入、成本、单项控制指标、大额资金流动、应收应付账款等领导关注的KPI指标进行实时扫描,发现问题实时预警,领导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及时掌握公司的经营动态,提高了决策的失效性和准确性。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瑞典(Sweden)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北欧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于西南通过厄勒海峡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欧第一大国家,64%的国土由森林覆盖,人口密度低,84%的人口居住在只占国土面积1.3%的城市里;瑞典为一个现代且自由、民主的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量的生活标准,政府亦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今天,瑞典被视为具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且极力追求平等的国家,二战后大多数时间是左派社会主义政党执政,设立许多社会福利制度,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运输目标以人为本

瑞典交通运输部总体目标就是为全国公民、商贸企业、政府机构和各类社会团体组织提供卓有成效、经济实惠、稳定可靠和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服务。

瑞典政府已经决定2010-2021年期间规划交通运输基础总投资额达到220亿瑞典克朗(SEK),为有史以来瑞典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新高。瑞典交通运输政策总目标必须确保全国各条交通运输线路市场经济功能最佳、各类交通运输模式效率最佳、年年获得经济效益持续攀升、运营安全稳定、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最好、社会公众旅行者和企事业交通运输用户满意度最大。瑞典政府交通运输部于3月的政府议案中再次强调瑞典交通运输政策总体目标不变; 6月,瑞典国会已经讨论通过该交通运输政策,其内容大致为:瑞典境内水、陆、空和地下等任何交通运输系统的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到其无障碍通行功能,其范围包括该系统基础设施质量高超,客货运输能力潜在开发能力强,让全国人民,而不是仅仅少数人方便、安全和满意地使用。交通运输系统应该是男女老少等社会公众沟通来往的公共场所,其环境必须和谐、平等和安全。

重在实施细节

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就是确保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三大质量要素,均必须列于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划首要考量范围内,也就是说必须消除人为或自然等因素造成的任何灾难性事故的可能性。这当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瑞典交通运输系统的设计规划者、营造者和经营管理人尽职尽力。瑞典政府交通运输规定从2007-2020年,瑞典道路交通系统事故死亡率降低50%,重伤率降低25%;商业航运和游览船事故伤亡降低50%;铁路和航空交通运输事故伤亡率必须年年有所降低;交通运输行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瑞典全国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节能减排是瑞典交通运输行业目标任务的重中之重,将对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征收温室气体排放税;持续增加发动机排放功能优越的机动车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也必须严格遵循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在税收优惠等方面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优选节能减排功能最佳的交通运输工具,动员全社会人人高度重视环保功能最佳的绿色交通运输模式,尤其要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尽可能把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道路运输货物转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但是规模经济大的水运模式。

瑞典提出绿色交通运输走廊,要求包括持续提供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物流服务平台;一体化经营管理海陆空多式联运:统一、和谐、透明和创新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国内和国外交通运输网络畅通无阻;不同模式交通运输转乘站和转运枢纽选择地段必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瑞典交通运输部门要求减少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提倡使用风力、太阳能、天然气,逐步壮大非柴油或汽油驱动的客货汽车运输队,逐步减少机动车对柴油和汽油等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全民共同参与

瑞典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必须根据瑞典建立在全国、地区和当地三位一体的民主制度制订,着眼于长期规划,任何地方规划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原则,服从于全国交通运输规划,严禁一哄而上盲目乱搞形象工程,任何地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必须纳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考量,以方便全国交通运输用户为原则,地方与中央可以展开平等协商和对话,共同达成协议,坚决反对以任何理由的交通运输系统地方割据现象的出现。 因此瑞典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严格遵照瑞典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基础设施战略规划: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运输统计机构是实施运输统计工作的职能单位,是运输统计工作的承担组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统计工作量非常巨大,发挥统计职能的专职人员很少,基层统计人员基本是兼职,统计力量的薄弱与工作量的繁重产生很大矛盾。因此参照美国和欧盟的运输统计经验,在各级运输管理机关建立专职的运输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才能完成繁重的运输统计工作。

    1.1国外运输统计机构的现状

    美国运输统计局(BureauofTransportationStatistics,BTS)的职责,是努力获取数据并客观地分析解释数据,这些数据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运输的深入理解,将用来帮助政府决策和管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BTS致力于3项中心活动:创造、管理和共享运输统计知识[5]。(1)创造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设计和管理运输调查,收集、解释来自于私人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的运输数据。(2)管理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提取和编辑的数据来自于许多资料源,以提供专业、最新的运输信息。(3)共享运输统计知识。每个年度出版运输统计报告和有关分析报告,使得BTS的合作者以及私人和政府组织能够共享这些运输统计知识。欧盟统计局(Eurostat)是欧洲联盟的一个统计机构,它的任务是提供给欧盟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它收集和分析来自欧盟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并且在欧盟内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更为明确地实施和分析欧盟的政策。欧盟统计局主要统计的内容为:常规和地区统计;经济与财政金融;人口和社会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农业和渔业;对外贸易;交通运输;环境和能源;科学和技术。欧盟统计局的框架为:法律;欧洲统计系统(ESS);统计委员会;在线共享数据系统(RSS)。欧盟统计局将交通运输统计和环境报告统计编撰在一个年度统计报告中。而且利用RSS系统及时更新每个成员国的运输统计信息。同时也不断出版新的有关运输统计数据分析,运输统计方法探索的出版物。

    1.2我国运输统计职能部门的现状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下设统计处。运输统计机构的级别较低,人员配备极少,难以应付全国繁重复杂的运输统计任务。主要是从各司局那里直接获取数据信息,加工整理的力量薄弱。各司局则从各省厅的对口部门内获得数据信息。基层的运输统计人员力量就更为薄弱。省级运输管理局综合规划处其中的一项职责是负责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报表及抽样调查报表的下达、汇报及上报,统计工作很多是单人负责,最多配备一个帮手。各地市(县)的运输管理处(所)中的运输统计人员基本就是单人,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更换频繁。基层单位统计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基层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总之,承担公路运输统计具体工作的运输管理部门,从人员配置上很难满足运输统计工作的要求。

    1.3建立各级公路运输统计机构

    要建立运输统计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对现有的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应整合综合规划司统计处的职责范围,将水运局的统计职能纳入统计处。建议在统计处内部成立道路运输统计中心、水路运输统计中心,分别负责全国道路、城市道路和城市公共运输以及内河、港口、远洋运输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省、市两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口成立运输统计处、统计科,分别负责本省、地市的道路、水路、港口运输统计工作,进行运输统计数据的逐级收集、处理、管理、上报工作。根据目前基层运输管理现状,县级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协助统计工作,而运输统计主要由交通运输部和省厅、地市负责完成,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建议将交通运输部统计处的工作职责定为:①负责调大运输统计项目。如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6]。②运输统计信息的收集。收集交通运输部各职能司局的运输业务数据;开展与交通运输部之外统计机构的合作,获得相关统计数据。③运输调查的组织。将涉及行业外的运输调查项目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不亲自调查,而主要负责检查、监督调查工作,回收、处理、分析数据,调查结果。省级运输统计处和地市级运输统计科的工作职责是配合部里的运输统计工作,完成本省、市的重大运输统计项目;收集省运输管理局、地市运输管理处职能处室的业务数据;监督检查本省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的统计项目。这种统计管理模式除了尽可能保证运输统计工作的成效外,也可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因工作经验、兼职繁忙、工作调动等因素造成的基层统计工作薄弱的问题。

    2完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运输统计指标分布于各统计报表制度中,随着社会和运输业的发展,指标体系需要完善和整合。发达国家运输统计指标完整而成熟,其中一些指标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每年出版年度运输统计报告,统计指标和图表完整,数据挖掘分析充分,统计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国内运输统计机关也应借鉴国外经验,出版中国的运输统计报告,真正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

    2.1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BTS每年出版的年度《国家交通运输统计》,依照该交通运输统计报告,获得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列出几级指标层。第一章交通运输系统:①交通基础设施;②汽车、飞机、船舶数量清单;③交通运输设施使用状况;④出行和货物运输;E.交通运输运行管理状况。第二章交通运输安全:①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状况;②航空运输安全;③高速公路运输安全;④货物转运安全;⑤铁路运输安全;⑥水路运输安全;⑦管道运输安全。第三章交通运输与经济:①交通运输与宏观经济;②交通运输与消费者支出;③交通运输业的营业收入、就业和生产率;④政府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财政收入。第四章交通运输、能源与环境;①美国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②不同运输方式的能源消耗;③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强度和使用效率;④空气污染;⑤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7]。

    2.2欧盟能源与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欧盟运输统计局每年出版年度《欧盟能源与运输的统计数字》,这里也只列出几级指标层,总体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的运输统计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点只是分类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第一部分:常规统计数据。①常规统计数据;②GDP;③就业\失业率;④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⑤人口数;⑥欧盟成员国对外贸易:进口\出口;⑦欧盟与世界其他国家统计数据的比较。第二部分:能源。①总体信息;②能源概括性信息和供应安全;③能源产品税收;④电力;⑤能源产品价格;⑥成员国能源统计;⑦候补国家和其他欧洲国家能源统计;⑧世界能源消费统计。第三部分:交通运输。①总体信息;②货物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③旅客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④货物和旅客运输(非周转量统计方式:航空、水路);⑤交通基础设施;⑥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数量;⑦运输安全[8]。

    2.3我国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

    截止2004年,经原交通部审批正式生效的公路交通统计调查项目一共10项,都是以报表制度的形式,由综合规划司等4个司局负责填报。现行的交通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同报表的一些统计指标有重叠,容易出现数据“打架”现象;第二,部分指标内容陈旧,需要更新;第三,统计报表只有表,没有图,缺乏直观性;第四,不同统计报表数据的信息是分割的,没有一个平台将报表数据放在一起,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数据的利用率低。发达国家运输统计主要集中在运输生产指标、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输安全、运输与能源环境保护等若干方面。根据国情和数据可得性,借鉴性国外经验,完善丰富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运输指标体系涵盖以上5大类统计指标。通过这些基本指标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扩展指标。建议对现行的10项公路统计报表进行整合,将报表制度中的指标归类到5大类指标中,同时更新指标和添加部分新指标,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指标体系由综合规划司统计处负责统计数据的分析、挖掘。定期月(季)度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分析报告,年度交通运输统计报告,难度高的报告可委托行业专家撰写。

    3落实运输统计信息联系制度

    运输统计所需要的数据涉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单靠运输统计部门实地采集数据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内外都建立了运输信息联系制度。发达国家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完善的法律规章,保证了制度的实施。我国的运输统计报表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与企业的信息联系制度。所以,落实运输信息联系制度是实施运输统计的保障。

    3.1美国的运输统计信息联系

    美国运输统计局通常数据收集的类型包括:需要调整的数据资料的收集,与行政部门合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调查[9]。美国运输统计局已经与美国国家普查局、能源部、环保署、劳工部、商务部、联邦公路局、国土安全部等都建立了信息交换和联系制度。另外美国典型的运输信息报告制度如:国家运输数据库(NTD),公路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RS)等。这些系统都是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收集运输数据和信息。

    3.2加拿大运输数据库

    加拿大运输部所属的运输数据处负责数据收集、维护和传播与运输系统相关的数据。为了有效地履行收集这些数据的职责,开发了数据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运输数据处选定实施的数据库项目包括:航空运输数据电子收集系统(E-CATS),运输项目字典(TOD),国家路边调查(NRS)[10]。其中连接重要航空公司和机场的ECATS系统的数据已经作为国家管理航空运输和安全的重要参考,NRS的数据是加拿大货物运输量和货物流向的主要数据来源。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钢铁; 物流业;跨界融合

一、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钢铁使用最多的国家,钢铁物流业已成为主导产业之一。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钢铁行业物流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10年中国钢铁物流量超过30亿吨,居中国国民经济行业物流量之最。前几年,我国钢铁企业已投资建设集合仓储信息、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为一体化功能的大型现代物流园,物流市场规模达千亿元,钢铁物流业呈现规模效应。

二、我国钢铁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缺乏规划

我国钢铁物流业目前还缺乏整体规划,主要表现在物流的布局不合理,物流环节不流畅,物流方式单一,流通成本高,市场不规范等等。现阶段,我国钢铁物流企业不像钢铁企业那样成规模,企业整体偏小,而承担的功能太多,涵盖流通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国许多钢铁企业布局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环境容量、运输条件、能源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其配套物流业的发展。这造成消费与需求的脱节,北方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而南方需求旺盛,却产能不够。作为物流的使用方,最大的前10名钢铁企业市场份额不足40%,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依然较低。

(二)专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钢铁物流业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均具有自身的钢铁物流企业,虽然较全面,但并不专业,运行依托原有的钢铁企业,物流专业化比较低。在功能上,钢铁物流企业虽然也有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但技术水平非常落后,亟待建设专业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通过专业化的设施和配套的建设来现代物流的要求。目前的钢铁物流业这种状况,影响了其进一步的拓展和发展。

(三)急需的物流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业发展的瓶颈,培育和培训已成为钢铁物流业的一个难题。钢铁物流人才是既具有钢铁行业知识,又具有现代物流专业技能的跨行业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智力支撑的作用。要推动钢铁物流发展,必须保障钢铁物流企业人才的成长,目前,钢铁物流业还没有建立相关的培训体系,培训和培养人才均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

(四)信息化程度不高

我国钢铁物流业信息化程度低,给钢铁物流企业带来了技术瓶颈。目前,钢铁物流业已建立了自身的运营模式,但其信息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钢铁物流企业在出入库、保管保存、仓储等各个环节还是依托于传统的方法,许多企业还停留在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等较低层次的运营模式上,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物流。

三、我国钢铁物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钢铁物流重视不够

政府对重视钢铁企业的发展,但对于钢铁物流企业则重视不够。在钢铁物流成本逐步上涨的今天,企业自身无法将这部分成本完全转移出去,有相当部分钢铁物流成本被企业以降低利润为代价而形成自耗,这些需要政府去协调和整合。同时,钢铁物流业所需的金融贷款等相关扶持措施也未能有效制定实施。这种专项金融政策的不配套使相关钢铁物流企业面临尴尬境地,也致使目前我国钢铁物流成本普遍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对钢铁物流行业的整体规划,需要政府自主自发地推进,目前政府的重视声音并不强烈。

(二)物流配送体系没有形成

专业化的形成,需要完善的物流配套体系,但经过观察,我国物流配送体系还没有形成。目前我国相关钢铁物流企业也具有其他物流企业所具备的特征,但无形之中使资源浪费,而在市场竞争中,我国物流企业的这种形态和配送模式在与国际专业化配套化的企业对比中,完全处于劣势。我国钢铁物流业配送体系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完善,而中西部地区则落后很多,也使得中西部地区物流成本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高,这种不均衡的状态,使得我国钢铁物流联运体系流通受阻。

(三)钢铁物流人才培训缺乏

我国钢铁物流企业人才缺口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物流人才培训体系还很欠缺。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训体系尚处于初探阶段,我国的高铁线路网的改造和铺设都无不需要强大的钢铁物流予以实现,而钢铁物流领域人才相对匮乏,需要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予以支持,这不仅需要对物流有一定的了解,还需对此类大宗商品采购生产及运输有一定的见解。所以需要专业化和全面化的人才,从整体的角度上统筹整个钢铁物流,而这部分人才正是我国相对匮乏的。

四、促进我国钢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加强钢铁物流企业的整合

政府在促进我国钢铁物流企业发展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要依照《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整合钢铁物流企业,建立钢铁物流发展规划,并实现与政策相适应。政府要调研企业的需求,根据钢铁物流业的产业形态和目前所处的阶段出台各种补偿性政策,以此来促进钢铁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国务院引发的《物流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中指出:加大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政府要整合资源,积极支持钢铁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行钢铁物流标准化,制定适当的奖惩和激励机制,激励钢铁物流企业自身资源整合,对有潜力,具有区域性的龙头钢铁物流业要在税收、融资、土地等方面制定相对的优惠政策,鼓励钢铁物流企业与原有的钢铁企业和辅业分离,设立钢铁物流企业,也可以建立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行业提高钢铁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在推动钢铁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现代物流协会,可组建钢铁物流业分协会,对钢铁物流业进行专门的管理、监管、规范、指导。当前,我国的钢铁物流企业,无论是规模、品牌、盈利能力、国际市场份额,还是物流服务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与跨国企业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具有核心技术的钢铁物流企业,通常其物流设施与技术设备也具有现代化水平,同时应用效率也比较高。

(三)企业建立完善的钢铁物流平台

在推进钢铁物流业发展中,完善的钢铁物流平台是关键要素。钢铁物流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资源来建立钢铁物流平台。所建立的钢铁物流平台将具有完善的配套物流服务,具有空间立体钢铁物流仓储和配送系统。可搭建第三方物流网络贸易平台,并为其他钢铁物流行业服务,在提高整体行业运行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谋求钢铁物流业专业化

我国当前钢铁物流企业“大而全”的局面,在现代竞争中并不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谋求钢铁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优化钢铁物流产业。钢铁物流企业间的这种专业化贸易活动,可以使每个参与的钢铁物流企业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因为他们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正如伟大的经济学家斯密所说“如果购买一件东西所付出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所付出的代价小,就永远不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材裁制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缝制。他们都知道,为了他们自身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有优势的方面,而以其部分物品或者说是以部分物品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的其他任何物品。”

(五)建立钢铁物流人才培训体系

随着一路一带建设的新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和职业显现,这是时展的需要。促进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发展,必须根据钢铁物流人才的需求建立长远的钢铁物流人才培训规划。钢铁物流企业不仅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更需要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具有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将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建立钢铁物流人才培训体系是实现钢铁物流人才的基础条件,实现钢铁物流人才的专业化、全面化、技能化。

五、总结和展望

21世纪是钢机构世纪’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家,对钢材需求的飞速增长是可以预见的。钢铁需求的增长推动催生了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钢铁物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着实解决缺乏整体规划、专业化程度不高、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是现代钢铁物流企业谋求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加强物流行业的整合、提高相关钢铁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并建立完善的钢铁物流平台,并谋求钢铁物流行业专业化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同时建立钢铁物流人才培训体系等。钢铁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在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效率,为我国高速的建设发展的已有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提供了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量基础建设的成本,使企业得以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整体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钢铁物流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版中国钢铁物流行业研究分析报告-钢铁物流市场调研报告.互联网.

[2]罗雁君,黄柱中.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新疆职业教育研究,45-48.

[3]张龙枝.浅析我国物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M].现代商业,2011(9).

[4]钟新周.发展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M].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5):49-50.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生产投入成本显著上升

美国和俄罗斯所遭遇的干旱与炎热等恶劣天气,引发了市场对粮油产量强烈的减产预期,逐利性游资热炒不断,粮食企业库存增加,国际粮价一路攀升,玉米、大豆等作物价格飙升。从芝加哥期货市场数据的表现来看,2012年6月玉米价格涨幅高达50%,大豆涨幅超过30%,小麦价格同比上涨21%。国际市场间的价格传导效应,导致高企的粮油价格逐步传递到国内市场,使国内粮油和饲料价格以及肉禽蛋相关的几乎所有下游行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

在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必要的投资收益,必然会提高最终产品的售价,从而引发行业间物价的普遍上涨。首先,源于市场对产成品价格的预期,生产者和销售者一旦形成食品生产成本上涨的预期,食品价格就会在游资的推动下逐渐上涨,甚至促使某些产品价格提前上涨。其次,从整个供应链来看,较高的原材料、饲料价格和流通成本,贯穿于供应链的上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对低收入群体来说,即便价格仅仅显露出上涨苗头,也会对其购买力造成实质性冲击,他们生活水平的下降幅度会远远超过CPI所衡量的水平。从目前来看,国内食品价格上涨尚处于预期形成时期,供应链范围的传导停留在少数生产周期性较短的领域。因此,在食品价格尚未进入全面性上涨之前,采取必要的预期管理措施如猪肉的商业储备,对稳定未来的价格具有实质性的战略意义。

运输成本攀升使食品价雪上加霜

从物流视角审视,食品从田间到市场,至少要经过采购、运输、批发、零售四个环节。在整个流程中,经销商为了自身利益,会对各个环节施加价格约束,最终导致进入终端市场的食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自2012年10月以来,全国各地不断出现农产品滞销的新闻。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滞销产品种类更多、范围更广。然而,滞销伴随的并不是供给增加所引致的价格下跌。与之相反,实际的情况是食品零售价格在持续攀升,批发价与零售价相差甚远。

高昂的交易成本与繁冗的中间环节,在批发一零售价格差上扮演了支配性角色。而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运输成本攀升,以及易腐烂、易受冻、储藏难的特性更使食品价格雪上加霜。物流配套设施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市场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农产品产区普遍出现销售难,农民压低价格销售产品;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却面临着高额的售价,承受着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生活压力。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成本;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物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该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部门。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元,可比增长9.5%,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4万亿元,可比增长8.3%,贸易物流业增加值6781亿元,可比增长79%,仓储业和邮政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和35.6%。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物流业被国家视为基础性、战略性的一个行业,被国家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物流业被誉为“市场上的朝阳”。大量资本融入物流的资本市场,物流行业被过快的“拔高”了,物流存在大量的问题:

物流过快发展造成了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资源分散。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要逐步放开市场管制,简化行政管理,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和创业机会,很多人开始所谓的“创业”只是简单的一辆车就可以注册一个物流公司,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以济南市为例,在济南注册的物流公司有20000多家,而真正能够具有中等规模的物流企业不超过200家。物流公司很多只是从事简单的运输,而不能进行专业化的物流活动。各种各样的小物流公司各自为政,拆分了社会上的资源,经营运作效率低,提供不了良好的社会服务,带不来社会效益。

物流发展过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流市场低端化。目前来讲,我国的物流市场是一个低端的物流市场,我国的物流行业虽然以15%的高速度增长,但是我国的物流竞争还是以“价格”竞争的,物流的标准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远远达不到高端市场的需求,我国的高端市场的物流市场长期被国外的国际物流巨头UPS、丹麦马士基、荷兰TNT、日本邮政等占据,这些物流巨头相互联合、彼此协同占据了我国80%的高端物流市场。而我国的物流服务公司因为数量太多,资本长期分散,资源拆分,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国际上的巨头进行抗衡。太多太多的小企业为了各自生存,相互博弈、竞相压价、抢占我国的低端市场,不能有效的形成合力、相互协同,无法进军高端物流市场,这样的发展就和我国的低端物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物流发展过快使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结合不起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各个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经济疲软缺乏消费热点。然而电商的发展使网购成为一个新的消费增长点,仅仅15年的“双十一”一天,阿里巴巴的交易额达到912亿元,一天产生了6亿多个订单,为了配送的及时,各个公司采用各种手段、暴力分拣、包装过度,增加车辆运输、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车辆尾气,严重损害了货物质量、污染了空气环保。这些包装材料和损害的货物一般不能进行有效的回收而是当做垃圾进行处理,进行深埋,危害土壤和水源,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过快发展也使商业失去了部分社会功能。对与社会而言,个人的购物消费,不仅仅是一个鼠标点击的功能,它赋予了更多的社会附加价值。我们在购物过程中,是一个用户体验的过程,我们传统的购物,不是电子商务那种仅仅的面对电脑,而是在自己空闲的时候去实体店感受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售货员聊聊天,购物的最终目的是沟通和交流。我们满足自身生活物质需要的同时,注重对社会联系的一种社会归属感。人是一个社会人,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而电子商务的过快发展,使人们更加倾向于足不出户的获取购物的满足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点击鼠标完成了一单商业交易。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不能不说是商业社会功能的一种倒退。

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做到:

“减速整合”,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现在的物流企业大多为了追求发展速度,盲目扩张,大多都是处于“脏、乱、差、规模小”的状态,设施设备陈旧,物流管理观念落后,不能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不了一体化的服务,市场竞争力不强。整合物流市场各种小型公司,形成战略联盟,大力发展信息化、专业化的平台搭建,努力实现为顾客提供供应链一体化、专业化、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充分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市场分析,提供增值服务。

统一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放下发展速度,慢下来发展标准化体系。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物流车辆的标准化,还有流程的标准化。我们了解现在的物流车辆种类很多,参差不齐。物流车辆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活动中多式联运的有效应用,很多标准化的工具得不到有效推广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影响物流效益。物流过程中流程的标准化也是十分重要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各个环节之间要有一个高效、标准的流程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树立品牌战略,创新思维。在企业运营中,追逐利益是永恒不变的法则,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要把眼光放的长远,树立自己的品牌战略,分析市场环境,重点营销,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改变自己传统的经营理念,开拓思维,创新经营模式,放弃原来“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加强和其它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达到“双赢”。(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董永刚: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J]期货日报,2014-07-22

物流运输分析报告范文第8篇

1、快递业务波动性大,且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快递业务量各月份增长不一,其波动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节假日或者电商企业促销活动引起的。比如2月份,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仅为164.5亿元,其主要原因在于2月往往是我国春节的阶段,快递从业人员也基本回家过年,各大电商也开始收缩自己的业务,使得整体营收下降。与2月份相比,11月份的快递业务量出现井喷式增加,主要归功于“双11”。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截至11月,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1.2亿件,而在过去的“双11”期间,全国快递业务总量为3.46亿件,占据4.26%。可见快递业务波动性有多大。根据速途研究院2013年10月24日公布的《2013年Q3快递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在快递业务量前5大城市是上海以64969万的快递业务量排在第一位,北京以58531万的业务量紧随其后,广东地区的广州和深圳分别以53117万、44060的业务量排在第三、四位,杭州以29920万的业务量排在第五位。这些经济发达城市基本都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卖家多集中地方,而买家大多是在三四线城市。这样就导致了快递公司进出件的业务量不平衡。而且这些大城市的交通运行压力都比较大,拥挤的交通情况经常给快件流通派送带来巨大的阻力。

2、运力配备不足,物流基建缺乏;快递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来完成的。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大多采用货车、集装箱卡车等运载工具,航空运输都是以货机或客机为运载工具。由于快递业务量暴涨只是短暂的,加上市场业务量难以估计,很多快递公司对购置足够运载工具持观望态度。即使那些财大气粗的快递公司新增车辆,自购飞机也不一定能立刻缓解问题,原因在于快递业务量集中区的物流基建不到位,规划不科学。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物流通道不畅。如公路网分布不合理;航班班次少;二是如机场、仓库、分拣中心、物流园区等物流节点的布局、规模、服务能力和水平暂时还无法跟上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从而导致快件在物流线路与物流节点之间的流通脱节,无法实现快件无缝化衔接,大大地影响快件交接的便捷性。

3、人力资源结构缺乏多样化;现阶段,我国快递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充足的人力资源是快递作业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快递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主要分成三层:第一层是一线从业人员;第二层是技术骨干;第三层是管理精英。快递仓库频频爆仓,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一线从业人员的紧缺。目前大部分快递公司的一线从业人员大都是年轻人。一遇到行业旺季,一线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都明显加长,而且经常需要日夜颠倒。而年轻人的吃苦毅力薄弱,导致一线从业人员经常性流失,影响快件分拣派送等作业。一旦快件无法正常分拣、派送,大量快件将停滞或者无法及时流通至下个环节,渐渐地积压在仓里,最后造成爆仓。

4、管理不到位,操作效率低;快递服务追求的是“快”———要用最快、最经济的方式完成物流服务。完成一次快递服务需要经过下单,收件,运输,分拣、封发、派件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一旦任一环节管理不到位,快件流通不畅顺,都会影响整个作业操作效率。例如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引发收发件不力;配套的设施设备不到位,导致快件无法高效分拣。因此对于每个作业环节科学地管理,都关系到能否节约整体转运时间、保证快件质量。

二、快递企业应对频频爆仓的措施

1、联合多方力量;电商业与快递业的均衡发展,需要多方努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健全的行业体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快递业规范经营;优化交通运输线路,加快区域公路运输线路建设,合理设置物流节点,进一步加快网络配送体系建设,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和快件流通效率;行业协会搭建行业信息平台,及时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动态信息;加大宣传诚信经营,引导用户理性消费或错峰消费,减少旺季送货压力。各快递企业应从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加强企业间合作,发展共同配送,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2、制定市场供需不均的解决方案;古人云:“未雨绸缪”。为防止发生“爆仓”情况,各快递企业应提前着手应对,加强与电子商务网站的物流部门沟通,制定促销期间的快递服务保障预案。据有关报道:为应付2013年“双11”的到来,深圳全市主要品牌快递公司改造和新增场地10多个,新增干线班车200多台,临时增加人员5000多人,中转中心发运班次增加2至3个,这样就避免了在任何环节存在快件严重积压情况,快递企业应对从容,快件也流通顺畅了。

3、充分利用多样化的运输仓储资源,保障快件快速流通;众所周知,国内快递大都是以公路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为辅。为应对爆破式增长的订单量,很多快递企业除了增强地面运输仓储保障外,还加大空中输送能力。目前顺丰、EMS、圆通等企业都在大力发展空中业务,也有的快递企业与航空公司合作腹舱带货业务。因此快递企业拥有自有货机,是货运时效的重要保障;适当地租赁货机,不仅对货运临时性暴涨起到缓冲和弥补的作用,而且合理利用运输资源,有利于快件快速流通。

4、加大快件自动分拣力度,提高快件处理能力;相比于快递巨头如UPS等的完全实现机械全自动分拣模式,而国内的大把部分快递企业还停留在人工分拣快件的阶段,自动化分拣程度较低。一遇到旺季,尤其网络节庆或者促销活动,分拣人员基本忙不过来,分拣效率也不言而喻了。着眼未来,提高分拣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设备升级是关键。因此,想在业内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快递企业应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提高作业技术水平;合理配置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流水线等生产处理设备,;引入快件自动分拣设备,减少人力,确保高峰期快件投递、分拣正常运行,提高快件处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