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信息化发展史

教育信息化发展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育信息化发展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信息化发展史范文第1篇

一、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职教师范生教育转型为了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趋势,世界各国都对本国各种类型的教育尤其是其相对应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全新要求,当然包括职业教育和职教教师。2002年Hawkins曾给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赋予了三种属性:(1)拥有信息素养,处在全球联网世界中劳动力最突出的能力是“信息推理”能力,即能够识别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并能有效地获得信息资源、理解信息、应用信息和交流信息。(2)具有必要的合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信息共享能力,能够对多种观点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和综合,有能力在跨文化和跨语言境遇中有效地与人沟通。(3)能够快速学习,适应持续变化的工作环境。全新的劳动力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并且能够快速地获得新的技能。[4]由此可见,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业教育在未来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超越单纯的技能训练的新要求。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作岗位能力的变迁,要求新的职业教育特别关注未来劳动者的信息素养、合作创新能力以及快速学习的能力。信息时代就呼吁首先需要特别关注职教教师的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关注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当前人类已步入了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各方面深层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同时为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空间。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2012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电子政务能力、数字化校园的水平以及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职业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该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信息化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分析可知,要使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形成新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职教教师的因素至关重要。因为一种新的技术要形成新的文化氛围必须经过一个不断地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推动力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作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体的职教教师,不仅要具有基本的信息素养,更需要具备应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的能力,将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课堂转变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者互动、合作的信息双向交流的课堂。

(三)职教生全面发展要求职教师范生具有教育技术能力当前,我国步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正在围绕转换方式、调整结构,精细化、规模化地推进各行各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深度融入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产品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设施以及业务管理过程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含量也在大幅度提升,由此,对在职职工以及新生劳动力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结构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教教师队伍做支撑,因此,应顺应信息技术给职教教育带来的深刻改革,不断提高职教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不断加强师资教育技术培训,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职业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提高职教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核心能力及其发展目标

基于职教师范生的角色特点来看,其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公民,应能满足未来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即具有一般的信息素养。其次,职教师范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主体之一,为促进职教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各门学科的学习,围绕着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要素,职教师范生应该具备环境创设能力、学科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学业评价能力,即将技术融入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最后,职教师范生也是一个主动建设学校教师群体文化共同体的成员之一,为促进教师共同发展职教师范生还应该具备以教学研究能力为基础的教师领导力,即一定的教育技术研究能力。由此可见,构成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能力包含三个要素,分别是信息素养、技术融入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研究能力。基于对教育技术内涵的认识。基于职教师资的特殊性,这里的学科教学能力既包括理论课的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还包括实践课上的虚拟实验和虚拟设备的使用能力。这三个核心能力内涵构成了一个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的框架。基于此,我们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职教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有三个:(1)在认识层面上加深职教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支撑下的职教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加强教师正确使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在能力层面上,提高职教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技术工具的能力,促进职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3)在科研层面上,提高职教教师教师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其培养的途径,发展职教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职教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三、职教师范生理论课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索

作为合格的职业教育的职教教师,一方面,要具有理论课程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具备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立足于职教师范生作为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三个阶段促进其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一)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之形成—混合学习视角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方式培养职教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学习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的有机整合。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解决问题,其目的就是要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5]混合学习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6]职教师范生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由四个方面构成:(1)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等;(2)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社会责任等隐性的决定技术应用成效的能力;(3)整合设计、教育研究以及应用创新等方面的能力;(4)技术型操作性很强的技能。不同的能力要求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这里采用混合式的学习方式培养职教师范生这四方面的能力。1.学习基本理论和技能—自主答疑式学习模式。处在学习阶段的职教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采取自主学习的模式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如网络工具的使用体验,教育技术的相关陈述性知识,教育技术的发展史、定义、基本理论等。教师将分布在教育技术学科资料库或网络中的各种学习资源嵌入到自主学习任务列表中,并将任务通过网络分享给学生,然后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任务列表的要求完成任务,学习者在课内或者课外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通过网络提问,教师及时为学习者答疑解惑。这样学习者可以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可以培养未来的职教师范生独立自主进行网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遇到困难求助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加深了学习者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隐性能力—交流讨论式学习模式。交互讨论式学习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自学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知识的教学模式。[7]意识与态度等隐性方面的能力,如果教师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印象会不够深刻,而且可能产生抵触心理,但如果采用讨论的方式,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对这些隐性问题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网络上传一些案例或者一些讨论的主题并提供讨论的细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提高学习者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等隐性方面的能力。3.发展教学设计研究及应用能力—协同设计式学习模式。协同设计学习模式是一种小组协作主动探究完成任务的学习模式。教师首先通过网络提供学习任务的指导,然后学习者通过沟通分组并确定每个小组的作品主题以及每个人负责的任务模块,在相关软件的协作下,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并将作品到网络平台上。这不仅有利用实现过程性评价,而且通过作品的共享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小组之间的互评,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4.提高技术型操作性技能—操作示范式学习模式。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软件制作技术、多媒体教室的设备使用与维护,以及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使用等操作性较强的技术,需要采用操作示范式的学习模式。这是一种基于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向学习者介绍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规则,在课堂上,教师讲解并示范设备或者软件的使用以及制作技巧等,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进行练习操作,并将操作过程制作成视频上传网络进行同伴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以及纠错。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批判性能力。基于网络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对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对学习者的自控能力要求也很高,因为网络学习容易让学习者分心并且学习的反思深度不高。

(二)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之提升—非正式学习视角当前,一些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主要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培养职教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但是,从一些学生的反馈来看,《现代教育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却由于该课程的学时有限,而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这种短期的学习不能够真正提高其教育技术能力。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或者继续教育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方式,是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8]非正式学习不同于正式学习,开展非正式学习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非正式学习技能。首先,必须具备与教育技术能力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习得。其次,学习者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式学习能力,这些学习能力有助于学习者在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时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作为正式学习的继承和补充的非正式学习,这里的学习过程具有亲历性以及反思性,即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用心灵去体验,是一种“做中学”的过程。[9]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或者虚拟的学习情境中获得学习体验,在体验结束后通过对具体体验的反思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论,同时,总结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式和方法,然后将其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即将非正式学习过程分成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验证四个阶段。[10]如图1所示,四个过程周而复始,不断往复为学习者提供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机会。非正式学习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偶发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造成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加强学生相关的非正式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之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视角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虚拟学习环境,强调信息技术工具、学习资源为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服务,关注共同体成员、资源、工具、活动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为基于问题学习、协作知识建构、凝聚集体智慧、促进群体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11]网络学习共同体,一方面,为学习过程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空间;另一方面,为各成员间的交流和分享价值观、情感等提供了一个学习家园。这里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主要由职教师范生构成,针对个人的发展需求,建立了不同目标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成员来源广泛,为各成员的相互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由学习共同体成员在交互式的网络平台上共同的研究主题,如提供一个课堂实例,针对实例的某一个环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结合理论指导,开展交互式讨论,分析其中的优缺点,通过共同体的成员的互动交流不断促进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作为职教师范生,高水平的教育技术能力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其教育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进程。因此,职教师范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课教育技术能力,还要掌握足够的实践课教育技术能力,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虚拟现实的实验技术。

四、职教师范生实践课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索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1989年美国的J.Lanier提出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环境,该种虚拟的环境通过计算机等技术构成的三维空间,或是把其他现实环境模拟到计算机中去产生逼真的“虚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专用的设备让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从而使得用户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实时交互解决了学习者对学习媒体的情景化及自然交互的要求,是对传统教学实验的有效补充并且可以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设备、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应的必须要培养职教师范生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力。作为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虚拟现实技术,主要采用“练习与反馈”的方式培养职教师范生虚拟现实技术的能力。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主要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主,教师则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在虚拟实验系统中,练习与反馈法最初表现为对虚拟环境的熟悉、虚拟仪器的使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反馈学习者可以掌握一定的虚拟现实实验的技能,比如如何选择实验参数,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及正确处理技能训练过程中的某些突发事件。在不断的练习与反馈过程中,培养职教师范生熟练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践教学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发展史范文第2篇

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的深远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正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开始民用,从90年代起,互联网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形成崭新的领域格局,同时网络和信息化也必将上升至影响国家乃至世界格局的重要地位。

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的第五空间。传统上我们把国家的定义在有形空间上,如领土、领海、领空等三个空间。靠科技的发展,少数发达国家正在争夺太空的控制权,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家的第四空间(或称领宇)。计算机代码控制了互联网的运行规则,并决定网络空间的规制(或称领网)。尽管国家的第五空间没有有形的边界界定,但它靠知识产权、文化和价值观念、技术壁垒等来界定。尽管开发第四空间的起步较早,但第五空间发展得比第四空间要快得多。互联网是一场无硝烟的国家争夺战,而且日趋激烈,我们也应在这个战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将不断提升,互联网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也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为信息互联阶段,主要是解决人类知情权的平等;第二阶段为消费互联,刚刚起步,主要为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提供方便;第三阶段为生产互联,服务于人类就业和事业发展;第四阶段为智慧互联,帮助人类实现对知识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今天我们所讨论的MOOC(慕课)对教育的巨大影响发生在这一阶段。对个人来讲,今天的学习质量决定着今后的生活质量;对国家来讲,今天的教育水平可能决定着今后国民素质的提高,今天的科研水平决定着今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互联网最终会发展成为生命互联,满足人类健康长寿的愿望。

我们或许认识到互联网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但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给我们人类提供了一种伟大的精神。21世纪之所以说是合作的世纪,因为互联网产生了这样的精神:合作共赢,共建共享。互联网不仅仅改变教育,还将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文学进入无经典的时代,艺术成为雅俗共赏的时代,教育成为互为师生的时代,学术将迎来开放存取的时代,新闻真正自由,政治充分民主,历史将会趋于真实。

教育信息化要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撑环境

1987年9月14日,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由北京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钱天白发出。1988年,世界银行贷款,北大、清华、中科院建立了北京局域网。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启动。1995年,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三金工程”启动,即金卡、金关、金桥。1997年,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06年3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2012年,党的十报告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2014年,中央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亲自出任组长。

围绕目前MOOC的兴起,再回顾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三基本两显著”,即: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最终要求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有了互联网才提到“教育信息化”,在这之前我们称之为“电教”。“教育信息化”这个词用了不到20年,有了互联网才有了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的重点工作。十几年前学校的重点是能够接入互联网,后来发展到互联网为学校提供各种管理支撑,直到现在形成互联网与教育的真正融合。

回顾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历程,或许我们会认为昨天与今天的差别不大,但去年与今年的差距却很大,更不用说十年的跨度。因此,对于MOOC的出现我们应有急迫性,要有紧迫感。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限制,推动教育体制、思想、观念、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探索并推广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新型信息化教育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条件和基础支撑环境。

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教育的本质对全人类而言,是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发展;对国家而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国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提高国家竞争力;对个人而言,则是追求个人生活素质水平的提高,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教育和学习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角度表述,我们的学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是人际交往类的学习:如语言、礼仪习惯、品德养成、管理有效等。这一类的学习是靠模仿和习惯养成,学习的环境很重要,有了好的学习场景,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在教室内学习的效果比场景学习效果差很多,这一类的学习不应该成为学校的主要功能。

第二类是知识传承类的学习,如文字、历史、文学、数学、逻辑、运筹等。这一类的学习靠师传面授,需要前人对知识规律性的总结、推导、归纳、系统分析、约定认知等。课堂教学效率高,应该成为学校的主要功能。

第三类是文明发展类的学习,如科学探索知识、工程技术、哲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这一类的学习需要系统的基础知识,需要灵感和洞察力、想象力,需要有批判精神,相互讨论、启发等,也需要实验场地、仪器设备、模型验证等。

从以上3个学习类别来看,MOOC更适合高等教育,学习者是成年人,有主动学习的渴望,具备应用网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MOOC可以有力推动知识传承类的学习,为人际交往类的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学习环境,文明发展类的学习成为今后传统大学的重点。而中小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同时更是人格与道德的培养等,MOOC可作为补充的手段,但不适合全课程学习。

MOOC的兴起及带来的变化

MOOC于2012年在美国兴起:注册、讨论、辅导、完成作业、参加考试,提供教学全过程管理。提出微证书概念,是大学本意的回归。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真正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在2012年之前,人们一直探索IT与教育结合的方式,但收效甚微。E-mail和E-Learning是同时出现的概念,但E-mail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邮件系统,而E-Learning仅仅是教育中的一个小小补充。MOOC的出现,很可能将是变革“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模式的一个革命性的契机。它所带来的主要变化将是:传统教室将成为学习的会所,集体做作业、答疑;教室在云端,学校在云端;教师成为会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的时间增加;教师以研究为主,优秀教师可能成为自由职业者;学习内容以学生自选为主,考试针对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体量小,分知识点学习,讲课精,可重复学;大班授课转变小组讨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为师生;学习过程可在任何地方,学习方式灵活;留学变得简单,或者将不再有留学的概念;在线作业、在线考试等等。学习不再是几十个人同一进度,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MOOC:教育风暴来袭

MOOC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方式,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MOOC的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特点,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MOOC不需有学校的学籍,只要按要求注册后就可以使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也没有课程人数限制。

MOOC:全球风起云涌

目前比较成规模的三大MOOC平台是Coursera、Udacity、edX:Coursera――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在2012年创立的非盈利性网站,目前已有108所多家大学加入,这其中包括了美国很多的常青藤大学,以及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莱斯、加州理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分校、伯克利音乐学院等,拥有700多门课程。有些教授会为学生颁发自己签署的结业证书。Udacity――致力于建设独立于大学之外的全新的知识传播体系。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办的盈利性网站,没有大学结盟,33门课程,主要覆盖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商务等,每门课程包含多个单元,每个知识块都有对应的练习及详细的课堂笔记。所有课程网上免费,有些课程需支付150美元的学费,学生需支付89美元参加期末考试。目前,该平台拥有来自120多个国家超过75万名学生。edX――致力于研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提高线下传统校园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由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联合于2012年5月推出的非盈利性网站,加盟学校包括伯克利、德克萨斯大学系统、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34家全球知名大学、13家机构;175门课程、400多教师、10多万微证书。

Futurelearn:由英国12所大学联合发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发起人包括利兹大学、伦敦国王大学、伯明翰大学和英国远程教育组织等在内,欲打造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英国高等教育品牌。2013年初,新增5所大学,成员扩展到17个。

日本的创业公司Schoo近日宣称已从三大风险投资公司筹得150万美元来发展其在线课程事业。Schoo总共提供130多个课程,主要目标受众为日本国内年轻的上班族群,并且逐渐向学生族群扩大。

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于2013年3月21日正式。Open2Study是由澳大利亚私人远程在线教育机构――澳洲开放大学创建的。

巴西的Veduca作为首个拉丁美洲地区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品牌,不仅提供圣保罗大学等拉丁美洲当地知名学府的教学视频,还提供配备葡萄牙语字幕的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的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

此外,还有欧盟OpenupED,法国FUN,德国iversity,美国NovoED等等。

MOOC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MOOC迅速发展的五大原因:(1)MOOC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使得照此模式批量制作课程成为可能。(2)出现了多家专门提供MOOC平台,降低了高校建设MOOC课程的门槛和经费投入,也刺激了更多的一流大学加入MOOC课程内容提供商的行列。(3)普通老师自己制作MOOC课程成为可能,短时间内众多高校教授加入。(4)大量风险基金和慈善基金进入。(5)一些大学开始接受MOOC的微证书,承认其学分。最重要的是方便了学习,提高了效率、公平受教育的机会。

其带来的颠覆性改变主要体现在:(1)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学课程,实现真正的受教育机会公平;大学本意的回归。(2)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组建变成教学团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终将出现教学导演职业;课程质量大大提升。(3)加速大学国际化进程;留学时间变短或不再有留学概念。(4)课程互补,解决理工、文科院校课程结构短板问题。(5)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

MOOC在中国的发展

2013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盟edX;7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加盟Coursera;2012年,“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在线教学服务平台运行,30多所高校加入该中心联盟,提供了30多门课程;5校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推出EWANT平台,课程于2013年8月18日;2013年10月,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等等都是MOOC实践的先行者。另外,由深圳大学组织成立的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目前已有56个成员高校加入,卓越联盟高校也在进行积极筹备。此外,大家应意识到:大企业在准备,大资金投入会改变教育业界的形态,希望大家能有所关注。

MOOC在中国的发展将是多个因素的融合。决策者的重视程度、观念跟上时展最重要;课程本身来说,需要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就从业者来说,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知识准备和观念转变;从硬件上来说,需大大降低网络使用成本。加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推动宽带网络普及。具体而言,需具备6个条件:第一,整个国民的信息化素养提高。第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提高,重点是信息化观念的转变。第三,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信息化国家需要的大量专门人才。第四,决策者的重视程度,观念跟上时展。第五,国家政策、标准、考评、证书认定;企业用人标准。政府应当尽快制定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如何制定科学的政策,MOOC如何与现行学历认证挂钩;如何制定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规则,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成果认定,如何让企业认同这种学历;如何激励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升,推动课件资源的丰富,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如何为MOOC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此外,还需要引导性资金投入。第六,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和便利获取。

MOOC未来发展的六大挑战

(1)如何应对变革之痛:结构延续的惯性将成为最大阻力。

(2)大学是否能提供足够规模的优质课程资源:开放资源不是面子工程,本校学生MOOC学分带头认可。

(3)关键不是平台技术,而是商业模式如何运作:没有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MOOC将无以为继。盈利还是非盈利,这是个难题。

(4)在线学习文化建立:有价值的学习,如何成功地让人参与。

(5)信任问题:考试、评估,新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6)数字鸿沟远大于思想观念的鸿沟。

大学作为文明社会中的重要组织结构,保持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经久不衰。大学不仅传承了知识文明,也改变了它所处的时代。由于大学的荣誉地位和使命崇高,大学的任何重大变革都会引来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因此MOOC的兴起,将叩问传统大学:如果学生能用极低的费用在网上完成学业,大学就必须向社会证明,大学所能提供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的价值何在?人们为此付出高额学费的意义何在?

教育信息化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化/大学教育

【正文】

人类正在迈入一个充满梦幻的新世纪。这个新世纪将以独一无二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全球网络化。人们已经看到了这样一个并非梦想的现实:“地球上每一个人将随时随地都可以同另一个人自由地进行联系。正是这个简单的事实,犹如工业革命把农业的中世纪改造成为过去的二百年的工业文明一样,将使整个的世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1]如果说,80年代初,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曾给刚刚打开国门的人们一个令人“虚幻”的技术世界,那么,今天,站在世纪末的门槛前,人们已毫不怀疑计算机和电信革命对人类正在或将要产生的深刻影响。大学教育也在这一影响之中。现在的问题是:信息技术革命对未来大学教育的发展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是否做好了迎接它的准备?

一、网络化的革命性意义

在讨论信息技术革命对大学教育影响之前,有必要认识这场革命对社会和人的影响及其本质特征。

(一)网络化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化是指用Internet(包含了数字化、多媒体)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

比尔·盖茨这个名字已成为因特网和微软的代名词,也成为20世纪信息技术革命的代言人。他创造了一个进入梦幻世界的捷径,把人们带入充满想象与现实结合的电子时代。尽管我国目前尚有23.6%的大学生从未接触过电脑,51.7%的学生从未使用过网络[2],但由于大学生们对先进知识和技术特有的直觉和敏锐,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网络化时代的追求。

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8月2日一期文章中认为,因特网的使用正在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据美国研究网络业的eMarketer公司预测,至2003年全球经常使用网络者将达3.5亿人,比1998年底的9540万人增长26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99年7月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当年6月30日,中国使用国际网络(互联网)的用户数已达400万(1997年,只有64万人上网)。据国际数据公司预计,到2001年,中国的网民将达到2700万人。可以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革命正在通过“1”和“0”组成的一串串“比特”所代表的数字化,静悄悄地进入我们的生存空间。它对社会的震憾将视如18世纪第一台蒸汽机那样,以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必然和象征。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其著名的“数字地球”概念中对信息时代的本质作出了精辟的论断:“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推动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是一场革命性的变迁。”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还没有过任何一种技术能像“网络化”这样,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打下如此深刻的烙印。

显然,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革与影响主要是通过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1.在经济生活上的影响。

(1)经济增长理念的改变。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将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进步和进入信息时代将使经济增长保持持续发展的趋势,使人们奢望的“收益递增”成为可能,由此导致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重新选择过程。社会将进入一个以知识生产、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2)经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产业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龙头产业。无所不在的网络将从一个全新角度重新考查企业与其供应商、客户、合作企业、竞争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重新选择经营方式、竞争形式和生产途径。

(3)经济组织形式的全面改组。企业外部如供销关系、用户关系、合作关系等,企业内部如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都将发生质的改变。虚拟企业诞生和多变的动态组织结构将把人、技术和管理等资源优化配置为最理想状态,以适应全球市场环境的突变和富有个性需求的竞争挑战。全球网络将使新型跨国企业和“超国界经济”的企业战略联盟组织成为全球经济的垄断,使虚拟经济和虚拟经济组织充塞整个世界市场,使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运行机制网络化。

(4)经济的消费方式和财富的分配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以实体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参与财富分配的格局已经形成,而后者参与的比重将趋于增大。网络使得企业供货商、制造商、经销商和零售商以及传播媒体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消费者有可能直接参与产品的策划与生产、销售;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经营战略的主导思想。

2.在政治生活上的影响。

(1)政府运作方式由于信息的流动、传递与交换方式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双向信息传递使公众意愿的表达更直接、准确、广泛;缩短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公众的自主性和团体的自治性增强,决策过程更加多元化;政府机构的设置在层级上更为简化,综合性增强;公众对政府行为和政治家的监督检查更具体,更透明。

(2)原有的权力结构和权威模式正在受到挑战:一国政治制度受全球化信息的牵涉和互动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权力的组织结构、管理范式将发生质的改变,政治家将日趋平民化,社会分权化趋势将日趋明显,并逐步向社会的分层化发展,引起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新的变化。

(3)政治生活的开放性和民主化程度加快:人们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可以看到世界任何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既是目击者,又是监控者;既可以自由表达不受限制,又可以对国家重大决策进行直接干预。

3.在文化生活上的影响。

(1)现代信息技术将促使一个新的行为特征、互动规则和思想意识的新质网络文化诞生。这一网络文化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导产业。它从为少数人欣赏的曲坛走进成亿上千万个家庭,成为百姓文化餐桌上的每一道精神大餐。其中,一种人类共同需要研究的“虚拟文化学”正在诞生,人们既要对传统人文学科进行再造,又要对人类新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进行理论阐释。新质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正在改变人的生活,可以预言,人类思想文化进程将出现跃进式的变革。娱乐产业将大幅增长,成为闲暇人们的精神需求。

(2)由文化团体和主办者支配读者的时代成为过去。在网络时代,他们将以读者的口味来决定产品的内容、生产的周期和形式。读者自主选择、自由欣赏文化内容并支配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形式的格局正在形成。

(3)文化部门和文化产业组织形式和角色界限日益融合。过去的文化部门和单位(如文艺团体和出版业)彼此间的概念和界限很清楚,当他们的关系和产品都变成了数字的单元,其各自角色就显得不再重要了。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由于产品内容、形式的变化而发生融合和变通。

(4)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往、各国的文化整体流正在成为现实。通过网络正在消除种族隔阂、民族成见,但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文化挑战的危机已经出现,使得保存、传播、继承和弘扬最优秀的、民族的、传统的精品文化的任务日趋紧迫,大众文化与个性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冲突将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兴奋点。

上述领域的变革正在或将要对人类生活发生重大影响。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看社会的历史化进程,社会技术变迁必将引发社会形态变迁并由此逐渐形成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当我们步入信息文明的社会形态时,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将发生重大调整,这主要包括人们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等。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人类生存方式的最显著变化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沟通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时空概念淡化,人们的交往、工作、学习、娱乐将不再受时空“异步”障碍的影响,人们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人们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

第二,由于人们用于物质资料生产的时间相对减少,自由闲暇和自主支配的时间增多,由此,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日益增强。网络自身所显示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这种追求和选择得以实现。人们的生存质量由于多样化和丰富性而不断提高。

第三,由于“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人们将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控制。作为信息技术的创造者——人再次转化为信息技术的异化物,而成为“人—机”对话中的情感迫害者和生存孤独者。人作为征服自然的胜利者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战利品——虚拟技术的奴隶。

(二)网络化对人的影响

信息革命对人的影响除了上述已涉及到的生存方式带来的影响变化外,其本质影响可归纳为三点。一是人对自然的影响力。人是自然之子,人对自然的征服体现为人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的大小,而人对自身潜力的认识和挖掘开发是与之相伴随而不断深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是人征服自然的又一成功标志,体现了人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以及由这种体验而产生的自信。二是技术对人的影响力。无论比尔·盖茨还是尼葛洛庞蒂都反复申明,物质世界都可以简化为数字“比特”,而人也将被数字取代,成为数字化的“人”,数字化的“社会”。这种简化从审美角度上看是一种简洁,而从哲学意义上看则是人性的虚无。难怪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早在70年代就预见:“人类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既是对自我的延伸,又是对自我的截除。”技术就像一根梦幻的魔杖,它既顺从于人又可能给人以假象;它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给人们幸福,也可能带去意想不到的灾难。它制造虚拟世界,使人们沉湎于失真的生存空间,并由此产生一种虚幻的虚拟情感和体验。人对自身价值的崇拜被对技术(机器)的崇拜所取代,以至于人对物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人的兴趣,物(机器)成为人的主宰;人们在征服自然界的同时,有可能对自身力量产生动摇和失望,由此导致人的精神世界最终发生危机。三是人对超自然的影响力。现代信息技术的逼真性和再现性,即虚拟世界的可视性,使人们似乎难以分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这种生存状态将强制人们在不断追求和探索理想王国的同时,因一时得不到现实的成果而沮丧,或迫使自己成为虚拟世界的一分子,试图摆脱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或以一种超自然的生存状态对待现实世界,抗拒逃避,甚至不负责任。人可能再度陷入神秘主义怪圈中,成为技术世界的现代异化物。我们不能不担忧,人的存在将被人所虚构的超自然影响力所淹没。

德国作家尼古拉斯·鲍恩说:“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或别的什么人能够拒绝或想拒绝这个电子文明世界里的怪物。她新奇的自由性、便利性、快捷性和挑战性,掩盖了她潜在的性和危险。”“从根本上说,人的所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工作和创造性活动,都是为了让生命有一种存在的需要和感觉。但现在,电脑和网络将在不知不觉中剥夺去人类的这种生命个体的独立性知觉。她正在制造一种潜在的人的生命知觉危机。她用高速运转、变幻和无限的“海量”比特,制造出一个光怪陆离、充满煽动性和诱惑性的,让人一接触到她就不顾一切地一头栽进去,失去理性和自我。她的危险在于,她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他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她利用所有人类的交流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3]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本质特征

根据何明升的观点,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4]。美国学者称之为Compunication(计算机通信)。俄国信息专家格莉米扎认为:“在全世界组建全球性信息网络,并将它们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简要地说,建设将世界上所有贮存的信息变成每个人的财富的人类共同体——就是信息化”。何明升把这种信息化的技术特性归纳为四点:(1)数字化——称之为“信息DNA”;(2)网络化——目前人们熟知的国际互连网就是全球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的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干线;(3)大容量——计算机将产生巨大的存储能力和极快的处理功能;(4)高带宽——光纤通信技术是解决信息通道带宽问题的有效手段。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些技术特性在社会过程中的普遍使用而导致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变革,并由此引发的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形态和社会规范体系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社会”或“网络化社会”将与18世纪的蒸汽机技术、19世纪的电气技术一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意义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为:

革命性——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飞跃,而信息技术产生的信息沟通方式的这场深刻革命,将如同牛顿、爱因斯坦的概念框架一样具有革命性,它们会引发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网络功能无处不在。

不可逆转性——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革命性的技术特性,它将迅速扩散为全球性的一场巨变,它将改变所有称之为传统的东西或将传统改造为一种新形态框架之下的东西,“回到过去”或躲避这种影响已成为不现实。网络化像时间不可倒流。

无法抗拒的魅力——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像潘多拉盒中的魔力,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引诱人们不断地追寻并探求这一技术的无限性。网络成了吞噬一切的“黑洞”。

网络世界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生存方式的冲击力以及它自身所具有的本质特征,都表明它必将对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身处在教育的所有的场景中,已经并正在深切感受这一冲击之下的结果,同时充满着对未知影响的憧憬。

二、网络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政府对全球网络化的反应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对教育的影响,除因深刻变革的全球经济对人才资源的重新认识而引发的人才争夺战外,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的根本变革,使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政府和首脑都把超常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特别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划拨巨额预算以支持与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人员的计划,作为参与21世纪全球竞争的重要筹码。各国政府敏锐捕捉到对于一个国家在未来全球战略中致胜的关键法宝:优秀人才,并迅速、积极地作出反应,成为率先变革者。

一是作为时代转折。许多国家政府首脑对信息革命可能带来的广阔发展前景和生存空间的共同认识是:这是别于人类已有社会形态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别于人类传统生活意义的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即这是人类生活在面临21世纪新纪元的一种具有时代象征的转折。为此,从自然资源和资金大战中转到以人才资源和智力大战的新的起跑点上来,这是各国政府顺应时展,在社会生活转折的重要时刻作出的明智的战略抉择。去年卸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称:我们需要一个与信息社会相匹配的学习社会。美国总统克林顿则断言:信息时代首先是教育时代。可以说,各国对“教育时代”和“学习社会”的选择是这一时代转折的历史必然。

二是作为战略重点。人们对人才争夺将成为新世纪来临的首要竞争焦点已形成共识,但信息革命首先反映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竞争则有其特殊性,即这是创新的、顶尖的国际化人才的竞争,推拥有了这样的一批人才,谁就占领了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对此,各国首脑把经济战略定位为一种新的,即教育领先与顶尖人才领先的战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前瞻性的共识。

三是作为国家投资。在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发展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宏大计划的同时,不惜余力拨出巨额预算,投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成了一种不谋而合的行动。他们把这一投资作为国家超常规地对未来战略发展的投资,其根本出发点就是基于既然未来竞争的焦点是国与国综合国力的比较,那么,现在的竞争就是看谁投入最早,投得最多。

从各国政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这一事实,可以得出两点重要启示: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刮起的这股飓风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化的,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不可小视。各国政府争先恐后筹谋投资“建路”并首先重视教育信息化问题,这充分表明了21世纪各国发展、竞争的焦点不再是能源、资金等,而是“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

第二,计算机通讯技术是20世纪人类思维能力得以飞跃和升华的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它启动的将是全新的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变革运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争取起跑线上的同步,都是为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失去这一机遇,就失去了在21世纪参与竞争的资格。

这两点启示应该是已经到来的信息社会对大学教育必定产生影响的历史背景(包括本文前述的相关内容)和逻辑基础。

(二)教育对全球网络化的呼应

各国教育界在继政府决策之后已纷纷有所行动,并把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为教育面向信息革命的重要任务。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通讯为基础的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虽然目前对这种推广和应用的对象、范围、途径、形式、目标等等尚未形成定论,但从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向看,主要体现为教学辅助、科研服务和虚拟教育等方面。按照祝智庭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影响阶段划分,随着PC机、计算机网络(局域网)、Intennet以及未来的无线联网(泛在网:UN.UbiquitousNetwork)依次进入教学领域后,相对的教学形式将发生重大调整,依次发展为从众体教学、个别化指导、小组学习、虚拟教育到学习型社会5个阶段[5]。从现状看,现代教育信息化还只是不完全的初级阶段。在目前教育领域里,许多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教育的辅助作用上。仅“从视听广播教育到计算机化教育,从众体教学到个别化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从在校学习到网上虚拟空间中的学习”[6]这一最低目标看,教育信息化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如果按祝智庭的观点,将人与计算机看做一个“人机共生”的社会,人机形成将经过“多·一”、“一·一”、“多·多”、“一·多”对应关系[7],那么,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后两种人机对应关系将会很快普及。但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化环境是否适应这一对应,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评价等方面是否做出了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化社会的互动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几十年前还不可想象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世界”[8]。“重塑”是一种新质意义上的因素整合。从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看,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一些重大改变,而这些重大改变是基于一种外生力量的影响,即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产生了足以使其变化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知识产业的兴起,网络化社会的形成就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体现。这些因素都显现了这样一些特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与增长的趋势,在时空界限中无限制渗透的趋势,在主体选择上的高度制约性趋势(在多样性选择中的条件制约)。正因为全球化、知识产业和网络化具有这些特征,它们才在20世纪末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一连串的重大影响,其中包括对教育的影响。而这一影响的本质技术特征即网络化,它使全球化和知识产业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当今高等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打破传统年龄和学制界限的终身教育发展趋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可能。这三大趋势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将取决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教育信息化与社会网络化的关系是:前者受制于后者,对后者产生影响,后者决定前者,两者具有连动作用。它们之间的互动无疑已对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和模式提出了挑战。

在这一挑战面前,我们是否应该用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对未来大学的“重塑”进行一次充分地估价?

三、网络化与未来大学的发展

(一)大学在历史中的抉择

仅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视角,我们已经强烈感受到网络化给当今社会的巨大冲击以及面对未来将会引发的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某种结果,这种结果对21世纪人类的命运具有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我们已经看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教育国际化的趋势,由于网络化的推波助澜而变得更加突出。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能够对网络化在大学发展趋势和特征上的影响有所预见和把握,当我们的大学为如何实现跨越,赶超世界一流而寻找捷径时,网络化所带来的冲击与机遇何尝就不是这样的一种捷径?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曾在20世纪30年代初对大学的存在有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评价:“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在人们的心目中,大学始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标志。作为一座精神家园的象征,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不断探索、征服自然之路和不断挑战、超越人类自我的发展史。

追溯大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基本把握这么一条相互依存发展的线索,即大学因社会需求而产生,又因社会需求而被不断改造。它在不断调适并适应社会不同需求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和影响手段作用于社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历史上的每次重大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广泛应用而带来的社会转型,大学作为知识、科学与技术传播、创造和服务的特殊机构,不仅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直接创造者和推广者,而且自身也在不断变革之中。从时间跨度上看,它由传统大学、近代大学演变为现代大学,进而发展为当代大学(注:这里所指的几种类型的大学是以人们约定俗成的概念和以功能变化为主的一种划分。传统大学,主要是指中世纪(12世纪初)在西欧出现的以科学、法学和医学为主要专业,被教会所控制,以培养封建统治和教会所需的骑士和神职人员为主的附属教会的机构。近代大学是指欧洲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初期发展(15世纪—19世纪)阶段以研究和追求科学、人文和哲学领域最高境界为对象,以培养资产阶级特权阶层人才为主的自治机构。现代大学一般指资本主义兴盛发展时期(20世纪—)在各类学科不断分化和新学科不断产生的基础上,以通晓传播高深学问,以纯粹学术研究至上,以培养社会智力精尖的英才教育为主的单一学术研究机构。当代大学指二次大战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推进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以知识探求和传播、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服务国家和社会为导向,以强调机会均等,扩大办学规模、办学形式多样、贴近社会为主要特征的大众化教育的社会机构。),经历了不同时代和社会变迁,经受了各个集团、各种流派、各方利益错综复杂的思想交锋、观念碰撞,以及道路选择,甚至脱胎换骨的改造。从高等教育发展史看,当社会和历史对大学的存在形式发出一种挑战时,尽管向来以学术自由和自治自傲的大学决不会为世俗化而轻易放弃什么,但它在作出某种郑重承诺时,有可能却经历了一种痛苦但又是必需的理性抉择。回到我们的话题,不管当今的大学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未来的技术世界中,大学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全面的挑战,它势必再一次作出抉择,并以一种与社会相呼应的全新的存在形式出现。

(二)未来大学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本文将绕开可能涉及到的有关大学教育的众多理论性问题,通过至今为止人类发展史上的大学存在形态的一般特征的比较,从宏观(大学的理念、大学的角色、大学的目的),中观(大学的职能、大学的组织结构、大学的管理模式),微观(大学的办学模式、大学的教学形式、大学的课程内容)三个层面,描述和勾勒一幅在网络化之下的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以及可能留给我们的某种耐人寻味的结论(见表1、表2、表3)。

从上述大学基本特征的变迁中,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革命都带来了大学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使人们对大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加明确和深刻。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这些变革总的来说都是源自大学本身的一种不断生长和丰富的变化,它们似乎没有质的方面的显著区别,只是在发展演变阶段上的量的差异。但是,当20世纪末的信息革命将其网络的触角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延伸时,我们所预见的未来大学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正像网络必将深刻影响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一样。尽管这种变革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甚至包括过去人们曾经作过的旧有选择。假如旧的选择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了事物本来运动的趋势和规律,那么,这种变革只不过是在不同的运动阶段改变了它的表现方式,换句话说,是以一种新的实现形式来体现那些根本性的规律。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哪些必定要发生的某种变革是事物“质”的改变?或是借以实现的“形式”发生了改变?或是事物自身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产生新质并导向事物发展的另一轨道?网络化下的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是否可以表述为这样四个方面的趋向。

1.大学的地域性消失,代之为“核心地带”与“地带”。

以往大学多以所在城市命名,大学的发展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映成辉,构成独特的大学城文化现象。特别是知名大学,更成为众人仰慕的科学殿堂。但能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将改变这种状况,它可能形成这样两种趋势:一是由某种学科组成的虚拟课程成为全球在学人员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制作将由来自数个大学的全球最好的教授、专家、设计人员来完成。他们的制作基地和教学论坛交流密集处就成为其“核心地带”。这一“核心地带”可能是一种松散联盟的形式,可以在某个大学校园内,也可以不在大学校园内。二是如果把这种类型称为一个教学单元的话,谁拥有这样的单元数量多,谁就将成为主导全球学科和教研交流与服务的中枢站。可以认为,谁先拥有这样的中枢站,谁将是未来大学的雏形。同样如此,以科研项目组成的网间网学术论坛作为一个科研单元,它的实验基地有可能并不在大学区域里,而可能设在技术园区或跨国集团所在的某个地区,这样的集合体也就构成了“核心地带”。这种情形意味着未来大学不再具有当代大学地域上的“中心”意义,它将在教育、科研网络的支配下进行全球的战略性重组。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当今最知名的大学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地带”,如果它依然按照传统模式和理念办学的话。

2.大学的高深性趋弱,代之为世俗化与多样化。

除了中世纪大学笼罩着一层神学的神秘主义面纱外,至今为止的所有大学都以其高深学问为基本单元构成了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门槛。世俗化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现实性和普遍受益性的内在取向,也是推进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基本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大学类型的分化,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出现和社区大学的普及,高等教育世俗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将使大学与社会成员的关系更加密切。大学不再以智商和精尖划界,上大学也不仅仅只为学习一门技艺或专门知识;它不仅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权利,学习过程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乐趣或“成为利用闲暇的最高目的”[9]。当网络化将这种潜在的权利和乐趣变为现实时,对更多的社会成员来说,大学原有的以学习高深学问为核心的单一价值取向就将逐步退居其次。同时,从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看,世俗化就是将神化的人转变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它强调一种以人为本位的取向,尊重人的意愿,主张以满足现实社会中的人的需要为目的。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和人们闲暇生活的质量需求,人们需要更多的精神追求和知识享受,更加重视自身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质量问题,更加重视在现实世界中寻求和创造一个更加适合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正如洛韦尔对大学之所以存在所作的价值判断:“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这一需要是什么?就是社会所有成员的个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大学”将真正名副其实地变成“大家学”。为此,未来大学的理念将发生重大改变,它将重新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合谐统一,在新的层次上为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个性多样化的自由发展提供服务。这将是未来大学角色和目的与当代大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3.大学的综合性丧失,代之为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

其一,大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清晰表明,20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不断涌现,出现了各分支学科不断融合和渗透的趋势。为了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学生的通识教育,由单科性学院过渡为综合性大学的趋势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一大特征。但是,这一特征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化在教育领域的开发而不断减弱,或者说,网络化将解决因地域的局限所带来的单纯综合性问题。网络化将把无数的学校、研究和学术机构以及企业、商店、医院、办公室和家庭等都联系起来,以解决知识和技术共享,以及科学探索和发现所涉及到的综合性问题。人们不再需要在同一个校园内设置所有的学科,以呈现出综合型功能。20世纪末全球超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合并战略是为了想在大竞争时代取得优势互补和效率化,但事实上并没有事例说明它“对取得竞争优势作出贡献”应该看到,“竞争的真正对手是剧烈变化的市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是能否建立起与顾客进行双向交流的渠道,以及企业内是否有解决难题的能力。这涉及的是企业机能问题,与企业的规模和实业的数量等结构性问题无关。”[10]虽然,当代的企业重组现象与当前我国进行的某些大学的合并并非一个性质,但其出现的共性问题却是值得深思的。其二,未来大学为满足社会成员终身教育的多种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承担的功能将不断泛化,逐步向多样和分散化发展,即由原来少数单元所承担的功能改由多个子单元去承担,这些子单元之间的学科综合将主要依赖网络和新型集合系统的协调(指未来大学的整合功能)。当这些子单元经网络半游离开原有大学的组织系统时,便具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内部组织系统和原则。从组织系统的宏观角度看,这些子单元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的状态,而且将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状态。因为这些子单元可能将以跨校际、省际、国际的形式存在,这将导致大学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上的重大突破。其三,未来大学的高度分化(指上述的多个子单元)使得大学之间的学术观念和思想交流更加迅速、更加开放,也更为充分,同时也使得那些分化的子单元或其之间的教学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知识的更新、融合和传授工作。这将意味着大学未来的组织结构需要一种不同于现有的科层结构和教授自治结构,它将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整合功能。这种功能体现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它不仅将形成有利于激活各个子单元的创新潜能,而且持续不断地激励各个子单元在国际大学间保持独特优势的学术竞争实力。同时,这种整合功能将具有一种粘合剂作用,把众多的子单元优势整合为一个充满个性活力,使大学与大学、大学与社会、大学与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之间的沟通更为协调融洽,并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学术集合体。谁的整合功能强,谁就将成为众多子单元的集合体,即未来大学。

4.大学校园淡出,但大学精神依存。

大学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其生命力之久远,之顽强超过了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机构,原因何在?历史告诉我们的无非是这样两个属于大学特有的品质:一是“它提出了一种毫不动摇的忠诚于探索精神的宗教”[11],二是“始终致力于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不断建立和维持平衡”[12]。在面临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面前,大学从它的社会角色、功能、目的以及组织形式到教学模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革,有的变革将会超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但是,如何使大学这座人类精神的圣殿继续存在?这两个经过历史检验的大学独有的品质将给予未来大学以某种启示:

——当学生不再受时空限制,以多种方式出入无围墙的大学时,大学作为知识之泉的传递功能就不再是唯一的了。但是,作为探索“天地万物之源”并建构人类所需的知识大厦,同时将人类探索知识的方法传递给后人这些功能则是大学独具的。

——一方面,网络化将使大学更趋向世俗化,它将更贴近社会,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它可能会在迎合和服务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失去其方向。长此以往,大学也许将与世俗同流合污,失去个性。因此,大学在不断世俗化的趋势中要找回它赖以长存、永葆魅力的生命点,这就是大学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大学的神圣就在于它具有追求完美理想的使命,保护真、善、美的权利,共享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以及享有尊严的批判精神,这是大学之灵魂。因此,未来大学的学术自治和自由的保持,将是它胜任社会赋予它多种角色和责任的“过滤器”。

——当大学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共和国”[13]时,由于网络化,人们在瞬间可以领略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件,人们可以同时观赏到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当网络文化(尤其是当它被某种文化强国领先占据主导地位时)作为一种世界语和世界文化渗透于地球村的所有居民时,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将被淹没在一种单一世界语的通俗文化之中。未来大学的责任就在于当它自身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学者共同体”时,它将清醒意识到大学在继承、发展、丰富、创新多元文化上对维系这个原本就丰富多彩世界的平衡的深远意义。

——英国雷丁大学控制论研究负责人凯文·沃里克确信,再有50年,机器将征服人类。日本高级通信技术国际研究所硅脑制造工程的负责人雨果·德加里承认,他创造的东西可能会“把我象苍蝇一样拍死”的想法一直搅得他心绪不宁[14]。这似乎听起来像科幻噩梦,实际上,人们已经预见到,由于信息爆炸带来的这个机器世界在给予人们更多方便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更强烈的精神冲击和压力。人们将更加迫切地寻找一种能够摆脱现存信息垃圾带来的精神压力的一种解脱方式。他们不仅需要有一个能够指导他们消费、利用、选择、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且他们更需要寻求一块宁静的思维空间和温馨的情感家园。未来大学应该成为这样的“精神家园”:它将满足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重塑人的自尊,张扬人的个性;它将成为未来技术世界中充满人文关怀和注重人文资源的“飞地”。

(三)我们的准备

对未来大学的命运,本文并没有作科学方法上的严格推论,只是作了一种“猜想”。如果顺着这一猜想继续探讨,可能寻求一种达成共识结论的意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但在追寻这一结论的过程中,我们反倒会从中得到极为难得的创造性火花和探索性发现。恰恰可能是这些“火花”和“发现”对于我们意欲追求的彼岸世界,也许是跨越的一座“桥”。

当初希望能在文章的结尾给网络化影响下的未来大学一个结论。事实上,这个结论至今不知所以然。好在这一命题将会成为21世纪大学教育最有意义的课题,可以肯定,它的“解”应该在它变革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萧琛著.全球网络经济.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网络网得住生活吗.北京晚报,1998—12—10

[3]《代用品与者》Copyright.ITWNewcorp,Inc.1997—1999Allrightsreserved

[4]信息世界,1998(2)

[5][6][7]祝智庭.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技术哲学观的透视.见:丁钢主编.创新:新世纪教育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8]〔美〕国家科技委员会.技术与国家利益

[9][11]〔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89,133

[10]超大规模企业未必具有竞争优势.参考消息,1999—09—13

[12][13]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招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2,10

[14]〔美〕奥蒂斯·波特.21世纪21种设想——机器比人更聪明.参考消息,1999—09—12

教育信息化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技术主义;人本主义

引言

纵观教育技术发展史,其发展历程一直伴随着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条线索。对媒体技术的研究在我国教育技术界一直倍受关注。从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来,现代教育媒体的重要意义始终被强调。一次媒体形式的改变和花样翻新都给教育技术的革新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也使得人们容易将教育技术与媒体技术联系在一起。但是,当我们深入去探讨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时,却发现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并不完整。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是先进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是对教学的辅助,这些认识,都是建立在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技能的运用上,而忽视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所包含的其他内容,结果就是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长期滞后于“技术”的更新。这不仅影响到教育技术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影响到将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是影响教育技术长久发展的因素之一。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确切定义,各种文献中引用较多的有两种:一种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定义教育技术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另一种是被我国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归纳这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从两方面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

(1)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从最基本的黑板、粉笔、文字教材、教具、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视频展示台到多媒体计算机等都是教育技术的硬件组成部分。

(3)教育技术还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诸如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等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教育理念和技术。即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整合自己的教育观念、能力素质、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结构的目的。

二、教育技术的哲学基础

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技术与人本这两条线索的,这两者构成了教育技术的两大哲学基础。所以有必要对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作出阐述。

(一) 技术主义

1、技术的定义

我国的中,是这样给技术下定义的:(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我国的《哲学大辞典》中,是这样定义技术的:技术一般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规律的总和。[2]

2、科学的技术哲学观点

科学的技术哲学观点是从文化哲学、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技术本质的透视,在本体论上把技术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在价值论上把技术堪称是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危害人类的“双刃剑”;在未来观上既反对盲目乐观,又反对一味悲观,而主张用辩证思维指导下的认识论、实践论、历史观把握人与技术的内在矛盾和人类征服自然的外在矛盾,在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深化中,自信的走向更为复杂矛盾运动的技术社会的未来。

3、教育活动中的技术主义

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自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技术要想在教育领域获得成功必须适应它所运用的领域和教育对象。教育活动最主要的特点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直接改变学习者的身心状态,而只有通过语言、文字、表情、神态等来影响学习者的思想和情感,改变学习者内在的认知结构、情感意识结构,并通过这些心理结构促进和影响学习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所以教育技术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而且要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师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教育管理观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通过优化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习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二)人本主义

1、人本主义的主张

人本主义是由多种哲学流派组成的一种哲学思潮,起源于19世纪,反对传统哲学中的个人是对象本体论,而以认识主体为本体,也就是以人为本体,认为人应该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人的意志、生命派生的,认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是人赋予的,科学的方法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不能认识人和事物的本质,只有用直觉的方法,通过体验才能获得对本质的认识

2、教育中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把教育对象看做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追求尊严、民主和自由,需要被理解、尊重和接受。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者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事情,学习者就要成为他自己。对于教学内容,要求要从客观世界转到个人世界方面,鼓励学习者无论做什么,都要把自己的理智和情感投入进去,必须把他们所进行的任何联系和研究的任何问题都与整个自我实现的要求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认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方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学习者自己断定什么是真实的东西。

(三)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不足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人们关注的重心是如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去改变外部世界,于此同时忽略了对人自身和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只见物不见人”,甚至使人沦落为物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人本主义思潮逐渐兴盛起来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是顺理成章的,但人本主义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作为其重要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且存在极端个人主义的哲学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否定教师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以及否定知识的真理性,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三、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的唯技术论

(一)唯技术论现象

目前唯技术论的思想仍处于主流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媒体技术一直是教育技术的代名词。尽管自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被引入国内以来,许多有识之士都声称媒体理论并不是教育技术理论的全部也不是核心(这门学科是叫“电化教育”还是“教育技术”旷日持久的争论便反映了这一事实),但三十年来的教育技术的发展除了给人们带来了教学媒体的花样翻新之外,教育技术并未给教育教学带来其它方面的改变,更未对更新人们的教学观念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至今甚至仍有人凡涉及教育技术言必称计算机,似乎教育技术离开了IT技术便不是教育技术了。这种在理论上讲不通的假设在一些人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

(二)唯技术论的根源

媒体技术论仍处于主流地位的根源很多。除了宣传不足以外,主要原因之一是研究主体的学术背景不甚丰富以及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力度不足。客观一点说,从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科队伍的构成来看,大部分研究主体的教育哲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学术背景不够丰厚。这与国外教育技术学科队伍构成了明显的反差。很多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出身于技术领域,加之国内教育技术发展没有逾越媒体技术这一发展阶段,因而为技术论的思想占据主流地位提供了土壤。

近几年,广大一线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但接触到教育技术之后,很多教师(包括有经验的教师)都反映,除了在设计教学时自觉地完成一些步骤外,教育技术并未给他们太多的指导。我们与其把教师们不能利用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归因于他们的能力不足,倒不如客观地承认,就我们近几年的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问题方面确是软弱无力的。这主要表现在:

(1)教学媒体丰富的同时,媒体在教学中的利用率极低。近年来,虽然各种教学媒体,尤其是计算机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能被教师拿来用于在教学中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极少。

(2)教学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于教学时没有发挥出我们所预想的作用。时常有教师反映,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自觉地(有时是被迫地)部分地或完全放弃了原设计方案,而凭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境来进行教学。[4]

四、几点思考

教育技术除包含技术设备外,还应涉及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念,文化底蕴,历史背景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着重从根本上转变教师观念,认清教育技术发展方向。

(一)改变重“硬”不重“软”的认识

在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存在注重硬件(包括网络硬件),轻软件建设,忽略教师培训的问题。在很多高校,各项硬件设施设备齐全且装备精良,有很多甚至超出本学校承受能力购置的多媒体设备却没有适当的软件教材可用,导致教学内容不适合用网络表达。更有许多教师不了解操作硬件设施的技能和相应的软件教材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技术,使花很多钱购置的设备形同虚设。显然,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纠正重硬件不重软件,尤其不重视人的培训的偏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投资中软件、硬件和师资培训的比例关系,是保障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而且是需要从教育技术的理论深层进行探讨的重要学术问题。

(二)改变重“教”不重“学”的弊端

长久以来,我国主要采用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法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传授——接受式模式: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教学媒体的采用成为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也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回顾20世纪西方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历程,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向: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并且已经在对学生规律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成果。[5]

(三)正确认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教育技术不是教育和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教育、技术两大领域的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如今教育技术正在步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体的新阶段,不仅技术含量大大提高,而且人文背景迅速扩展,这对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素质是极其严峻的挑战,大多数人看到了前者,却往往看不到后者。因而在人员的选择上,往往只重视考察其技术水平,而忽视其人文修养,这种短视的用人观若不尽快纠正,对教育技术学科今后的发展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因为若从社会现代化的广阔视野来看技术,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尤其在以培养人为对象的教育领域,对技术的应用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盲目乐观,要充分估计到技术可能对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五、结语

现如今,教育技术正从教育手段上升到教育改革的核心,并将领导教育现代化的潮流。置身于这样一个重要领域,如果教育工作者只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只懂技术而缺乏相关教育观念,缺乏人文修养,顶多只是一个工匠,不可能成为教育家,也无法承担教育技术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李龙.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