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文第1篇

1河南省城乡发展研究概述

若将城乡发展相关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来考察的话,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定性研究主要进行了河南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的探讨,以及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劳动力及发展机制与途径等问题的研究[1-3]。对于河南省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量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李春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进行分析[4-5];二是张竟竟等通过构建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度河南区域城乡发展差距[6-9]。当前国内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探讨和城乡一体化规划模式上[10],目的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城乡联系,改善城乡关系[11]。系统的定量分析研究基本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12-13],且主要是以朗迪勒里(Rondinelli)等国外学者的城乡关系论为依据,对城乡关系的发展水平、协调状况,或从社会、经济、空间、生态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设计,或从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城市化水平、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评价[12,14],评价指标的选取涉及了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其中,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城乡恩格尔系数最为常见,且多采用均值指标和密度指标,以区域指标衡量城乡发展水平造成了各类评价基本上是在以城市为主导的情况下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从区域系统的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应用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准确判断城乡两大区域系统的协调程度及制约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对河南城乡协调发展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的有益尝试。

2城乡协调度模型

2.1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城乡协调发展表现为一个地域社会经济过程,是一个城乡协同度、融合度日益提高的过程[15]。综合运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并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动态性、可比性、代表性等原则选择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为了衡量和评价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根据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及原则,建立了一套由目标层、系统层、控制层和指标层所构成的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见表1。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作为目标值,对于城市和乡村系统层次,又分别从城市生态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水平3个方面选择城市协调度指标;对农村协调度的反映则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3个方面选择相应指标。

2.2城乡协调度基本模型

区域城乡关系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且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确保城乡协调度计算结果的科学性,综合现有的协调度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3类:距离协调度、变化协调度和综合协调度。目前的协调度模型多用于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评价。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距离协调度和变化协调度相结合,并应用于城乡区域系统的协调性评价,是对城乡发展进行定量研究的有益尝试[9]。由于城乡协调度存在合理的区间,最理想的状态是城市、农村以及系统的整体发展均保持最优;反之,若部分与整体都处于最差发展状态,人们是不能接受的。根据这样的思想,定义协调度计算公式为:B=1-S/Y……………………………………(1)Y是平均值,S是标准差。B越大,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配合得越好,即协调度越好,反之亦然。该模型可用于2个以上子系统间的协调关系评价,因而根据以上模型分别进行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的评价,可以判断出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在各年度城市和农村各自发展状况,并可以进一步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状况、生态设施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条件等各子系统之间的配合程度,找出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而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促使区域城乡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健康、协调地发展。

在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计算的基础上,构造城市与乡村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ìíîïïüýþïïf()X×g()Y[f()X+g()Y2]2K………………………(2)f(X)、g(Y)分别为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显然,从理论上分析,f(X)与g(Y)的离差越小,城市与乡村协调程度越高。式中C为协调系数,0≤C≤1。K为调节系数,它用来反映当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为使城市与农村的综合协调度最大,即f(X)与g(Y)之积最大,城市与农村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等级,K≥2,在河南省城乡协调度评价中取K=2。为了全面反映城市与农村的协调程度,利用C、f(X)和g(Y)再构造协调发展度函数:D=C×T……………………………………(3)T=αf()X+βg()Y……………………………(4)式中,D为协调发展系数,C为协调系数,T为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它反映了城市与农村的综合发展水平,α和β为待定权重,T∈(0,1),D∈(0,1)。显然,协调发展度D综合了城市与农村的协调系数C及其综合发展水平T的信息。案例分析中认为城市协调度与农村协调度对城乡协调度同等重要,因此,取α=β=0.5。该模型适用于两个子系统间的协调度评价,可以准确把握城乡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其发展阶段。

2.3城乡协调度计算步骤

首先分别计算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①对按照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采用级差标准化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X̂i=Xi-XminXmax-Xmin………………………………(5)X̂i=Xmax-XiXmax-Xmin………………………………(6)X̂i为标准化后数据,Xi为原始数据,Xmax为原始数据中最大值,Xmin为原始数据中的最小值。当指标越大越好,即正指标采用式(5)计算;相反,当指标越小越好,即逆指标则用式(6)计算。②对标准化后数据,采用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赋权法对其赋权,即对指标体系中控制层的各子系统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得到的因子得分系数及其贡献率进行数学处理,使其和为1,将其作为对应指标的权重,记作λi。③将标准化后数据与对应权重乘积,再求和,即Mj=∑λiX̂i,分别得到城市的生态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水平的综合得分,记作Mj(j=1,2,3);以及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记作Mj(j=4,5,6)。④应用公式(1)求出f(X)和g(Y)。公式(1)中Y是Mj(j=1,2,3)的平均值,S是Mj(j=1,2,3)的标准差;当j=4,5,6,按同样方法计算。B越大,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配合得越好,即协调度越好,反之亦然。⑤按照公式(2)、(3)、(4),对f(X)和g(Y)进行处理,得出城乡协调度D值。

3河南省城乡协调度动态评价

3.1河南省城乡协调度动态演变分析

应用城乡协调度模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1998—2007年河南省城乡协调度的动态评价分析,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1999—2008年),结果见表2及图1、图2和图3。单从城市发展来看,城市生态设施状况在1999年和2000年出现波动,原因是这2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较高造成的。其他时段城市生态设施、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因而其综合发展指数也呈现出上升态势,表明各子系统间配合得当,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系统整体的快速发展;这与近年来河南省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单从农村发展来看,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呈现同步发展,可是2003年以后农村经济水平提高更快,从而导致农村发展指数的波动。究其原因,2003年农村总产值较之前有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河南省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确实为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做出了贡献,而且各项惠农政策也初见成效,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由此不难看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体来看,城乡协调度是在增长的,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城市与农村两大区域系统总体上是朝着协调发展的态势迈进的,但也有所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发展指数的波动造成的,这也表明农村发展速度与城市发展速度还存在一定差距,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业和农民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才能促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2河南省城乡协调度与城乡收入及消费差距比较分析

单从河南省城乡收入和消费的绝对水平进行比较,与当前普遍结论相似,即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然而,只要是采用了一套指标体系进行城乡发展的相关评价的却均显示城乡关系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河南省城乡协调度也证实了这一点,见表3。这表明单用收入和消费的绝对数值来判定城乡相互关系问题是不全面的,城乡区域系统是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及农村、农民、农业的一个复合系统,收入和消费水平确实能从一定层面简单了解城乡发展状况,却难以综合评价城乡区域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当前出现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差距仍加大,而协调度却在增加的现象与中国近年来所出台的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紧密相关。如近年来河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发展,村村通基本实现,农村电网等均已实现,只是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一定时期才能显现,农村社会应谋求全面发展,而不只是经济指标的增长。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关联评价;川东北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042―03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城乡发展关系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围绕城乡发展关系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城乡网络化”、“城乡融合”、“城乡协调”等观点,并取得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2000年以来,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讨论与研究使城乡关系问题在新形势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又一热点。

1研究区概述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东、南邻重庆,北接陕西、甘肃两省。境内有涪江、嘉陵江等重要河流,其中,嘉陵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区,在重庆市与长江汇合。该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元、广安、巴中六市,这六市地缘相邻,地多属丘陵,地貌相似,条件相近。六市自然、经济、文化的关联性与相似性,使川东北经济区在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同成都平原经济区、川西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并驾齐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板块(图1)。特色产业主要是以化肥为代表的天然气化工,以丝麻纺织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油橄榄、优质粮油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该经济区人口约占全省的1/3,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省农产品主要生产地区。目前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值的63%,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各经济区后列。该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封闭、差异和摩擦问题相对突出。同时,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城乡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因此,从城市和乡村区域系统的角度出发,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相关概念

2.1城乡关联

城市和乡村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诸多学者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对城乡联系做了相应的诠释和研究。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的诠释都存在着基本的特征,即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在城乡空间的流转和配置。

所以,城乡联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促使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得以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的过程。

2.2城乡关联发展

城乡关联发展可以理解为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城乡互动,使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2.3城乡关联度

城乡关联度是用来比较、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状况的一个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越大,表明城乡联系越密切,其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三者之间相互对应。需要指出的是,关联度只是一个相对值,需要在相互比较中分析城乡关联发展状况。

3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

3.1评价方法

本文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城乡关联度作为表示城乡关联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即通过因子分析将所有指标所代表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指数。城乡关联度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关联发展的水平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利用mapinfo等GIS作图软件将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进行表达,以增强分析结果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3.2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自于《四川统计年鉴2011》、《四川农业经济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及研究区各个地市的统计资料等。

3.3评价指标的选取

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通过人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相互交流,从而构成复杂的城乡巨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基础设施为物质载体,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关联和功能关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从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两个方面选取人均耕地、人均邮电业务量等18个分析指标来构建川东北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结合川东北的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趋势、发展潜力;(2)简明性和全面性。指标既能较全面反映评价对象,同时也要简明易于操作;(3)可获取性。所选指标应便于收集。

3.4评价步骤

对按照城乡关联发展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级差标准化。

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城乡社会经济水平两个层次的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2,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水平前三个因子和社会经济水平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的概括,所解释的方差分别占总方差的87.88%和80%,保留这几个因子能够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最后结果确定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分别提取主成分个数为三个和两个。据此,分别可得Y1,Y2,Y3与X1,X2…X9的关系式和Y4,Y5,Y6与Y10,X11…X18的关系式:

将标准化后数据代入上式,得川东北6市因子得分。因子Y1,Y2,Y3的得分基本反映了各市的城乡基础设施水平,Y4,Y5的得分则基本反映了城乡社会经济水平。虽然Y1,Y2,Y3和Y4,Y5基本综合了原信息,但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各地市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可根据表2和表3将Y1,Y2,Y3和Y4,Y5分别以其方差贡献率为系数,加权求和分别得到一个衡量各地市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因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同样重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因而对其取均值作为城乡关联度综合得分值,即:G=(M1+M2)/2。

4结果分析

4.1城乡关联空间分布分析

从川东北6市的城乡关联度来看,遂宁市、达州市、南充市相差不大,分别位于第1、第2及第3,将其划分为第Ⅰ级;广元市和广安市分别为第4和第5,巴中市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位居最后(图1)。

具体来讲,南充市是川东北交通通讯枢纽,川北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国家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享有“川北心脏”之称。其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较齐,科技教育发达,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与成都、重庆主城三个四川盆地的区域中心城市构成的成南渝黄金三角经济区域。达州市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有着中国气都和中国苎麻之乡的美誉。遂宁市是四川盆地的几何中心城市,是四川农作物主产区之一,三产比重分别为22%、51%、26%。广元市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二、三产比重相近,分别为39%、37%。广安市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二、三产比重分别为48%、31%。巴中市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都比较落后。

4.2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社会经济水平比较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川东北6市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城乡社会经济水平基本一致,这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与城乡关联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元市基础设施水平排第1,社会经济水平排序第5,表明该地区还未完全发挥其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应寻找其中原因,促进其城乡协调发展。遂宁市基础设施水平排名第4,而社会经济水平排名第1,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基础设施水平,表明基础设施水平制约了其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其余各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其中巴中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则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其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打好基础。

4.3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分析

从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较为一致的有广元市、南充市和巴中市。这表明三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应的较高,必然有利于该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因而其城乡关联度值也应该较高,反之亦然。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安市城乡关联度和城市化率位次分别为第5和第6,远低于人均GDP位次第1,表明该市城乡区域系统的发展受制于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建设,广大的农村区域不具有与城市较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制约农村了的发展,限制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达州市的城乡关联度位次和人均GDP位次一致均为第2,远高于城市化率位次。表明这类区域城乡关联度值虽然较高,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实力的支撑作用,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这类地区可适当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结语

(1)界定了研究区,并在概述其自然、社会经济的基础上,指出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构建了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的城乡关联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判断一个地区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应在相互的比较分析中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同一区域的动态纵向比较。由于收集资料的困难,本文只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做了横向对比分析,有待日后进一步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期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春,张竟竟等.基于时空理念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2):915.

[2]段娟,鲁奇,文余源.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7681.

[3]罗雅丽,李同.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871.

[4]战金艳,鲁奇,邓祥征.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4):495501.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文第3篇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三农发展新目标任务有哪些亮点重点

主要有四大亮点重点:

一是首次明确提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的目标,凸显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把农民增收放到首要位置的新考量。

二是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出位置,凸显了新时期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新态度。

三是提出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以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为抓手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凸显了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谋略。

四是全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把促进欠发达地区跟上全省发展的步伐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凸显了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路子的新导向。

“十二五”规划提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的总体要求,为实现这一新要求,在战略上有什么创新之举

根据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提升的新阶段,规划提出了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联动推进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方略。具体来说,

一是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机制,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创造基础条件。

二是要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的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差距。

三是要形成公共财政进一步向农业投入和农村民生倾斜的机制,提高公共财政和土地出让金用于三农的比重。

四是要形成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机制,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产业的集约发展、集群发展。

五是要形成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机制,使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十二五”规划对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

“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是要解决好现代农业在哪里发展、由谁来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纲要提出了以粮食功能区域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要建设载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以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整体推进农业体制创新、科技创造、文化创意、能人创业和生态创优为战略举措,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思路。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把“农业两区”建设与构建以集约化家庭经营和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相匹配,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和做强做优特色精品农业为导向,使“农业两区”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具中国特色、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十二五”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什么样的前景,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十二五”规划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加以统筹规划是一大创新亮点。规划把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作为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主抓手,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心灵美、社会和谐服务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要求,把中心村为重点的农村新社区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农村也能共享幸福民生。为此,规划提出了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建设任务与工作举措,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文第4篇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好蓝图,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无锡经济已经站在万亿级的新平台上,唯有高质量发展方能稳中有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存在差距,唯有高质量发展方能补齐短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唯有高质量发展方能更好满足。追求高质量发展,是走在前列的鲜明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开创新局的关键所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蓝图绘就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发展、抓发展的根本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用高质量的发展实践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用高质量的发展实效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用高质量的发展实绩交出优异的新时展答卷。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无锡的产业结构加快调高调优。无锡作为经济大市,经济的“底盘”已经较大,推动无锡经济发展,既要进一步做大总量,更要加快做优结构、做强动力、做高效益。要着眼提高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无锡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向现代经济强市跨越。要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大力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互结合,积极倡导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推动无锡的实体经济形成更为明显的领先优势、比较优势、特色优势。要围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既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更多企业掌握技术“杀手锏”;又要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消除产学研各自为战现象,健全科技资源共享与成果转化机制,打通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十八湾”,真正形成产学研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全面增强创新驱动力,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要坚持以现代金融为保障,大力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功能多样的融资支持,努力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要以建设无锡人才新高地为目标,大力推动“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的实施,切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创新驱动、产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无锡的改革开放不断拓深拓广。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无锡走过了持续发展进步的40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对无锡的改革开放再谋划、再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鲜明的正向激励,推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努力在改革开放上迈出更大步子、取得更大突破。深化改革关键要加快营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重在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的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有效突破工业项目施工许可等难点环节,推动江阴县级集成改革省级试点取得先行先试成效,努力以一流的制度供给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行稳致远;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开放关键要拓展发展空间,重在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要抢抓对外开放机遇,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引资引智引技,实现产业发展中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的突破;通过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同步提升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效益;通过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支持柬埔寨西港特区加快发展,增强利用国际资源、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更多更好分享全球化发展机遇。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无锡的城乡区域趋于协调协同。无锡城乡、各区域发展虽然都处于较高水平,但还存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区域之间发展不协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锡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和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要着力打破各种体制障碍,积极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城市农村共兴、一体两翼共进、各个板块共荣的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下好全域规划“一盘棋”,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统筹打造“一轴一环三带”“一体两翼两区”和“一城两核三片六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区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特色发展。要畅通一体发展“主骨架”,以推进锡澄锡宜一体化为重点,建立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担共享机制,加强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各区域互联互通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标准、承载规模、通达程度,形成覆盖全域的综合交通体系。要坚持城市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双驱动”,加大老城更新改造力度,完善太湖新城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的发展能级和建设品质;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引导更多要素资源向农村流动,全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在乡村振兴中推动无锡农村走向富强美丽。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主体;经济;空间;城乡统筹;矛盾;公平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6-0031-03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的推动与协调作用,即把看似相互孤立存在的城市发展与“三农”问题有机地统筹在同一社会经济发展框架之下。在同一地区,如果城乡统筹有效,意味着城市与农村之间能够实现人口的平等流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空间利益的合理划分,亦可称为城乡之间实现了主体统筹、经济统筹和空间统筹。然而,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实现城乡之间各种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还需较长时间。因此,从主体、经济和空间等三个维度厘清城乡统筹在实施过程中所遇瓶颈,并探讨其产生根源,对于加速城乡统筹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重矛盾:城乡统筹之瓶颈

城乡差距是城乡统筹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差距集中体现在城乡收入、城乡教育、城乡社会保障等方面,其共同之处是与城乡主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必然涉及到城乡主体获取利益的权利、支撑城乡主体利益的经济基础以及与城乡主体利益直接相关的生存空间等三个要素,这是各种城乡差距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决定性因素。

1.城乡主体:身份权利不平等。就城乡主体即农民与市民自身而言,其对利益的感知性与需求性最为直接,然而,获取利益的基本前提是具备获取该种利益的身份与权利,或者说,这种身份与权利本身也是城乡主体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城乡主体统筹意味着城乡居民在身份与权利方面的对等,包括社会身份与地位、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等。

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背景下,随着“农民进城”的持续增加,城乡居民在身份与权利方面呈现出差异持续化和分空间差异化的双重特征。前者是指受改革开放前身份社会的影响而沿袭至今的身份标签化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城乡居民在权利上的差异。例如,“城里人”和“乡下人”意味着二者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在同一层次上,以及由此所享受的各种待遇不等,包括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种资源享有的不公。后者是指随着大批农业户籍人口进城谋生,“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身份权利差异在城市空间内得以延续并产生新的特征,由此使得城乡居民的身份权利差异呈现出在农村和城市两个空间并存的现象。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身份权利不对等自然包括了已有的城乡居民差异,除此之外,就业机会与就业待遇的不平等是城市空间内城乡居民身份权利不对等的新特征。由于农民工多是通过同乡亲友介绍进入城市务工,又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并无一技之长,其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建筑工、清洁工等体力劳动,且流动性强、待遇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长远来看,对于农民工而言,一项工程结束之后,如果没有亲友的介绍就意味着失业,在工地上意外负伤则意味着永久失业。由于农民工所享权利和待遇的有限性,他们并未实现就业和身份的永久性转变,更未在心理上实现“市民化”的定位,这意味着同处一个城市空间的农民工和市民远未达到相互融合的状态。因此,从农村空间和城市空间两个角度同时关注城乡居民的身份权利对等问题是城乡主体统筹的必然要求。

2.城乡经济:形态之分离。城乡经济在城乡主体的利益实现中是基本的支撑因素,因此,理想的城乡经济统筹是通过城乡经济各要素的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共同繁荣的城乡经济局面。在这种现代经济形态中,城乡经济是一个发展共同体,而非相互孤立存在;但这绝不意味着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供养关系或扶植关系,农村经济应该有自身的发展能力。

目前来看,城乡统筹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尽管不少地区在统筹城乡经济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些主导性因素包括土地、技术、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的重要作用,但城乡经济本身相互分立的情况仍很明显,这突出地表现为农业生产率的低下。以河南省为例,2010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总产值为3258.09亿元,占全省GDP的14.11%,同年的城镇化率为38.8%,[1]也就是说,占河南省61.2%的农业人口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省GDP的14.11%。对于农民而言,农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把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综合地运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并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将是改善城乡经济形态分离的必然路径。

在农村经济的实际运作中,土地对于农民来讲是生产资料、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统一体,农村经济不可能像城市经济那样只在单一功能(比如生产资料)上来使用土地,而必须兼顾考虑三个层面的土地功能,因此,农村经济的运作不能单纯地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种情况决定了不能仅仅在经济层面上来统筹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而必须兼顾社会、生态等其他层面,在考虑城乡统筹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很多地区在这方面还存在着顾此失彼的问题,不能均衡地实现城乡统筹中的各种效益。例如,不少地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在近郊区开辟“工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其中不乏各种污染性企业,对当地的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代价来实现当地经济增长或所谓的“以工促农”的做法都违背了城乡统筹的根本目标,更难以促成城乡经济的融合。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文第6篇

一、制定指标体系把握的三个关系

(一)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互相联系、前后衔接、由低到高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巩固和超越,并不是简单的量的扩张,而是在发展方式上的根本转变和发展质量、增长动力上的质的提升,发展水平更高,发展全面性更强,发展协调性更优,发展成果分配更公平。

(二)区域现代化与全国现代化的关系。区域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现象,区域率先发展是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国家现代化决定区域现代化的方向和进程,区域现代化依赖于全国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离不开国家对区域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

(三)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系。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以经济发达、科教领先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主,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同步跟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就是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不仅要在经济实力、科教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而且要在民主政治、国民素质、文化影响、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处于国际公认的高水平之列。

二、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与条件

对照2003年省委确定的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2010年全省总体上实现了全面小康。在巩固和发展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苏南等有条件地区不失时机向“第二个率先”迈进,全省进一步明确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条件更加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一是经济基础比较雄厚。2011年全省经济总量7525亿美元,人均GDP达到9545美元。二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江苏在全国较早提出科教强省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经济等战略举措,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不断形成的创新能量将逐步积聚和释放。三是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市场和政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格局已经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的格局初步显现,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业创新创优的氛围更加浓厚。四是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江苏是教育强省,高等院校数、在校大学生数均居全国第一。江苏是文化大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全国前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基本成形,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是基础设施支撑条件显著改善。公、铁、水、空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港口吞吐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能源支撑保障能力大大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六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2.44:1,是全国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区之一。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增强,经济增长连续六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GDP比重不断提高。

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内涵

(一)总体要求。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要体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奋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使创新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驱动力。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五是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内涵。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十二五”时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中地区巩固发展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不失时机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北地区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2020年以后逐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成效,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区域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升。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文第7篇

1探索 :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开拓重庆发展新空间

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各功能区域区县差异发展、特色发展,破解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难题。

创建以考核、产业、财政三大核心政策为支撑的“1+3+N”政策体系,让各区县找准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各区县既各安其位,探寻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最优路径,又联动合作,推动重庆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2探索 :开创“三个三合一”开放体系,打造重庆开放新格局

畅通大通道――开辟“渝新欧”等水陆空国际大通道,挖掘内陆开放区位新优势。

筑牢大平台――创建水陆空三个保税区,搭建服务内陆开放大平台。

建设大口岸――创建水陆空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促进内陆对外贸易便利化。

3探索 :创新内陆加工贸易模式,构建重庆产业大集群

创造垂直整合加工贸易模式,消解水平分工发展模式带来的“冰山成本”。

整合“三个三合一”开放体系,打造加工贸易便利化的大环境。

推动一个产品的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大集群。

4探索 :布局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重庆全新增长极

抓住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更新机遇,进行提前布局。

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作用,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

5探索 :打造“智慧”服务型政府,构建重庆管理新体制

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在体制、机制,就改变体制和机制。

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在政策和管理方法上,就调整政策和管理方法。

资源配置方式固化,就调整资源配置方式。

遇到边界瓶颈,就改变原有边界条件,创造新格局新体系。

遇到利益冲突和利益失衡,就重构利益格局。

启示

区域发展战略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大战略,明晰定位。

区域发展战略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找准路径。

区域发展战略要强化政策配套措施,注重保障。

启示

内陆与沿海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开放的差距,只有扩大内陆开放,才能缩小东西部差距。

开放是一种文化、一种观念、一种制度安排,受地理位置影响不大,要进行大胆的制度创新。

抓好内陆开放,重要的是抓好三件事:大通道建设、大通关建设、大平台建设。

启示

在产业选择上,产业选择要因地制宜,体现地方优势。

在培育方式上,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推动转化,注意引入。

在规划思路上,以产业链为目标,重视产业垂直整合。

在政策扶持上,形式多样,协同推进配套制度建设。

启示

着眼调整生产关系――就是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方法。

着眼优化资源配置――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方式,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着眼打破思维定势――改革一旦突破原有条条框框,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着眼突破利益藩篱――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就能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启示

推动一个产品的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城建设 全城城市化 空间拓展 珠海市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109-04

目前,珠海正致力于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新城建设能够使珠海城市空间得到“质”的扩张和增长,迅速提升经济实力,推进城乡体制改革,推动全域城市化进程,从而全面促进珠海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实施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是珠海在振兴发展进程中,对突破资源、空间制约达成的广泛共识,是落实国家战略。拉开发展框架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珠海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有效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新城与全域城市化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速,城市增长本身带来了新的形态,即形成了我们称之为新增长中心的“新城”。目前,“新城”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热烈探讨的话题。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特大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中无一例外地都引入了“新城”的概念。通过加速新城建设来扩大城市空间范畴、推动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就新城的具体定义而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这种新城中心充满活力,已经或即将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全域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中后期,区域经济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上级政府协调和统一推进的作用下,城市化主要空间过程从少数几个点通过城镇体系扩散到整个区域。从而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通过人口、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一体、协调的城市化过程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其空间范围基本上是以经济城市的空间为边界,在这种新的城乡空间结构中,要素流动得越通畅,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活动越频繁,城市化空间越易于形成一个开放的、弹性的结构体系。因此,目前“全域城市化”意味着中国的城乡结构调整和城市化问题,必须放在都市圈的大空间中统筹考虑。

新城倾向于在城市更广阔的地理范围内发展,它引导大都市区向多中心型城市演进,逐步形成与都市核心区互补与竞争的现代城市结构模式,而这个空间发展模式与我们所提出的“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是相契合的。新城的崛起,不仅促使大都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而且也进一步扩展了城市化的地域表现形式。一方面,原在大都市区内的部分职能逐步分散到了这些新城之中,从而减轻了大都市区空间和经济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新城自身又逐渐形成了组团式的卫星城市结构,从而提高了全域城市化的空间容量,推进了城市区域一体化进程。

二、珠海新城建设和全域城市化的背景和现状

(一)背景

1 珠海城市化发展东西部严重不平衡

实现珠海发展目标,需要破解珠海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均衡问题。从工业发展看。东西部的差距正在缩小。200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734.08亿元,斗门区和金湾区(含高栏港)为191.45亿元,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到2012年,金湾区和斗门区的工业总产值已达1869.7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728.51亿元的68.52%。但从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看。东西部的巨大差距没有明显缩小的迹象。因此,我们认为,为解决珠海市东西部发展的严重不均衡问题,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推进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启动西部新城的建设。

2 珠海建设珠三角西岸中心城市的愿景

2009年,国务院正式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将珠海定位为“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珠三角西岸的核心城市”。整个城市发展将按照“做强看东部、做大看西部”的思路,实施“东高西重、东商西实”的差异化发展策略。珠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珠海城市定位为:区域性商贸、服务和金融中心、区域性海陆交通枢纽,珠江三角洲西部临海产业基地、亚热带海滨风景旅游胜地。今后几年将着力提升东部城区城市品质,快速提升西部地区经济规模。

3 珠海城市空间体系的构建需求

未来几年,珠海市要构建的城市空间体系分布,由一个主城区(中心城区南湾城区)、两个地区中心(斗门城区、金湾城区)、三个新城(临港新城、唐家湾新城、横琴新城)、五个中心镇(红旗、平沙、斗门、白蕉、莲洲)及40个左右中心村等组成。此外,还将重点加快建设“一桥、两轨、双港”(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广珠城际快轨、珠海港、珠海机场),迅速改变珠海的交通区位,从交通网络末梢转化为交通枢纽。增强港澳、广深的辐射和珠江三角洲区域集聚力。为实现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珠海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提出“东延、西拓、强海、优山、美江、活岛”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为实现这样的空间发展战略,新城建设和全域城市化也必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