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监管;市场合作;经济市场

前言:国际金融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对于阻碍创新发展、完善金融合作的事项,我们是坚决要杜绝的,国际金融市场也是出于此种目的将原有的监管事项进行相应的调整的,在新型的监管手段的呈现过程中,也是针对那些原有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开设的,在短期内也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所以以下将其对我国的单边发展与全面合作在国际金融监管的促进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一、国际金融监管具体内容及特点

首先,我们要介绍清楚国际金融监管的具体内容与相应的优点与缺点,以供我们更好地研究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哪些。

(一)国际金融监管具体内容分析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全球化的金融工具、金融结构域金融市场之间的合作与依赖性也在加剧,这就促使各国间的合作在日益加深的同时,能够彼此都获得更好的机遇与自由化的加深。但是,金融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对于金融结构在交易中的电子化、金融虚拟性、金融一体化的全面发展,势必也会将风险蔓延开来,为了使这些风险都认识清楚,在长期的国际金融监管的相应改革中,获得更好的促进、提升、监督的渗透办法,所以要设立全面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来进行制约与监督。建立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则与标准、是金融监管更加透明化、监督监管人员的行为、促进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其重要的手段与目的,所以要在相应的监管手段的;灵活运用下,采取更加科学的办法,这就是国际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

(二)国际金融监管优点及缺点演绎

优点:通过对全面的国际市场的细节中重要部分的认识与监督,不断发现新型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在全面的升华过程中,对相应的建设标准也提升上来。在国际间的合作中,起到监督与统协的作用;在金融全面规划中,起到积极出谋划策的作用,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前做出预估,使全球性的金融合作提升到一个更加和谐的位置上来。

缺点:俗话是“百密总有一失”,世界金融结构众多,国际金融监管系统必不能全都捕捉到,在进行全面的规划与发展中,各金融机构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国际金融系统对如何创新改革、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全面改善,还是比较紧迫的,所以,如果没有教好的创新意识,没有全面的统协手段,在电子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中没有建立起教好的监管手段,同样会使金融市场失去平衡,可能还会使众多金融组织由于缺乏监管,不断变得“自由化”,促使经济犯罪的大面积产生。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还是要进行全面关注的,以免发生在我们身上。

二、中国金融发展与国际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金融发展是需要国际金融监管系统来进行管理的,我们要将两者的关系认识清楚,就必须看清两者之间的“双赢”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才能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所在。

(一)我国金融发展中需求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因

1.我国的金融市场,不论是内部自身发展,还是在外部的交流与合作中,都是比较广泛的,所以有可能存在较多的漏洞,所以在细节性的规范促进中必须需求一个全面、严格的监管系统来进行渗透。而国内的监管制度与系统又是比较单一的,随着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全面强化,我们势必要从其中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一好处就是管理与促进;2.中国金融机构尚处于发展阶段,在许多事情上还是比较单一化的,根据国际合作在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还是要在电子化、自由化的途径上来发挥自己的长处的,但是对于这些技术,或者说这些系统的具体应用,我们又是比较匮乏的,必须有一个全面协调与控制的机制来指导和监督我国金融结构在这些事项做出的努力,所以国际金融监管系统可以在相应的渗透中,可以带动我们的全面发展与进步;3.我国要想在国际金融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在全面的发展中,能够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就必须遵守严谨的国际间合作的最佳制度与相应的管理办法,从自身的金融形象与相应的合作态度上出发,为其他的国家,尤其是在欧美一些重要金融先进国家的眼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须遵守这样的全面规划的组织机构的监管制度,在全面的自我约束与促进中,使自己能够更好的得到全面进步,为自身的发展也做好准备;4.由于经济危机的发生,全球金融机构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牵连,我国也不例外,在国际金融监管系统的影射下,我们必须团结在一起,加入到其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困难与解决国内、国际危险局势。

(二)国际金融监管形成与中国经济市场之间的关系

在全面的金融发展延伸中,我们必须将自己的市场打开,对先进的科技与全面的经济交流技术进行相应提升,这就要靠合作手段的全面提升,与相应的规划协调中找到较好的实施办法。从根本上出发,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将这种不足之处在国际化的金融合作中,找到相关的融合点或者促进点,才能使我们在将来的发展中,取长补短、不断进取,我们应该站在全面的角度来看问题,做好准备,在国际化与自由化的经济市场中,找到更加协调的发展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分不和谐的问题;并且按照全面的发展思路,不断解决国内经济交易中的问题,在团结奋进中,确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技术办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一就更能够促使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伟大地位,使我们更好地发展下去,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国际间的密切合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中的内容强化与技术标准的完善提升做好准备。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思想政治教学

一、素质教育呼唤创新式教学

我国基础教育正深化改革,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也向思想政治课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鲜明提出:基础教育就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并且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思想政治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素质教育的全局中具有特殊作用。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居于全面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决定着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根据《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对教学内容有三方面基本要求:识记、理解、运用,识记是对知识的“知道”、“了解”,理解就是“领会”,运用就是联系实际分析说明问题。

而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师生都以考高分为评价师生教与学的质量标准,这造成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政治课就是讲条条、记条条、背条条,出现随便一个老师都可教的情况,这种状况削弱政治课地位,也束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过去封闭式教学之下,学生是难以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在分析材料题过程中表现出束手无策,回答问题不能一针见血,常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绕题现象,思维处于封闭单一状态,因而思想政治课呼唤新的教学方式――创新式教学。

创新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产儿,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而创新式教学就是面对全体学生,以课堂为基地,把学生引向社会,课堂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学习方法为主。在创新式教学中,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自主学习,教师以指导学习方法在先,分析材料在中,师生共同归纳在后的教学过程。

二、 思想政治课创新式教学的实施

课程改革精神为思想政治课创新式教学提供良好契机。目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根据正在草拟之中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具体目标:

(1)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此课改产生的深刻变化将最终反映在教学实践上,这次课改一定要有利于学生单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教学是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应该轻结论重过程”,“教学应是创新的学习过程”。因此,课改的实施为思想政治课实行创新式教学提供了最好的理论依据。

这种方式主要缺陷是教师依靠语言传递信息,学生接受信号的感官单一,学习效率不高。而且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容易使教师成为教学中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它有助于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局限,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片面强调系统的理论教学,忽视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的状况必须改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把理论知识教学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形势和任务的教育教育、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表现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改造。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内涵与特征 体育教育 改革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落实“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即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学生获得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文化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相对后进学生的做法。树立强化普及教育,淡化选拔教育的观念,使受教育者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倾向,而在智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必须得到改变。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辨证关系。这种关系,就个体而言,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是共同发展与个别发展的统一。

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优秀的创造性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外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型、实验型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创造性的培养是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是弘扬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已经多次改革,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所提出的最新培养目标与以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更为全面和宽泛,但仍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体。培养目标虽追求全面性,但不坚定、不明确。这一点在教育与受教育两方面都得到反映。由于近年高校大幅度扩招,中小学体育师资需求较小,毕业生就业难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同程度地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产生动摇。因此,高校的部分决策者从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未经深思而采用的一些举措,明显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反映到现实中就产生了这么一种现象,那就是体育教育专业自身不够完善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就匆忙在本专业的基础上或基础内拓展其他专业,使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出现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部(委)就体育教育专业陆续修订颁布过4个本科教学计划(课程方案),对体育教育专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如课程设置、专业化程度、教育目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课时分配、内容体系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需求。新的教学计划没有体现根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这一特征,没有体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特征,只是对原有课程设置的一个缩减,对提高培养体育教师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反观这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计划的修订,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难于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的需要。

(三)培养方法不得当

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时,只注重了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只注重了运动技能的获得和学习,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文化内涵、健身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作用的理解,在让学生学会如何“教”的方面显得很薄弱。当学生刚刚步入教师行列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举足失措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转贴于

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

(一)办学思想逐渐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渡与改革

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思想要从单纯培养具有体育教师能力的人才,向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转变。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明确,人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各方面协调全面的发展,是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共同进步的全面发展。这一以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观,要求我们在不断深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加大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时数的同时,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确实使学生获得以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在转变的方法上,要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制定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模式、方法、内容、评估体系,使素质教育成为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根本的意义上讲,并没有跳出传统的课程设置的模式,依然是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加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课程,把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学生以考试合格为标志完成一门课程学习的结束,至于学生是否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而获得继续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很难说了。由于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弱点,没有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标准化的教授,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教授每门课程的方法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体育教育界急待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首先教师要思想重视,更新教育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教育与提高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要求,使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成为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实施的工作,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必备的能力,积极探索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职责。只有如此,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才能持之以恒,取得好的效果。

(四)建立教师专业化培养标准是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成功的保证

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教师职业尽快标准化和专业化,即使教师工作由社会普通职业发展成专门化职业,亦即以专门化的岗位,确定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标准,以专业化的标准来建立专业化的教学,以专业化的教学与训练来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教育成为一种有自身独特培养规格、内容与标准的专业化工作,使其成为像培养医生、律师一样的、其他教育类别无法替代的培养模式。体育教育专业的管理机构,就必须特别重视本专业教师的进修与培养,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提高,始终具备培养合格教师的能力。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全面素质的教育与提高,教师教育的结果,最终决定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成败。

结论

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作为师范院校体育学院在培养未来合格体育教师的工作中更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兆厚.高校体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范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62-01

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现阶段而言,师范院校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其他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师范语文课堂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文化水平”这一理念作为其教学的重点。语文课堂文化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能力,并且要善于把握情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因此师范院校要想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出社会实用型人才,必须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践与创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师范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转变教学模式的观念

师范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能够做到大胆的取舍,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使学生能够大胆思考和质疑。教师要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胆理解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教材内容,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时,要把教材内容落实为很多例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由于语文课堂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的篇目进行重点讲解,其他较为简单的篇目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讲解,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必须要使学生能够拥有大量的时间来仔细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自己阅读、感悟以及理解课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阅读体验。例如学生在学习《繁星》这篇文章时,利用配乐以及画面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阅读文章中的重点部分,并且教师可以对文章及作者进行简单介绍,概括文章内容,成立兴趣小组,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对文章的形式、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的构思进行思考分析,同时教师在对文章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对其质疑,请学生进行朗读等。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深入剖析教学内容

首先对全文进行仔细解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学生在学习长篇课文《骆驼祥子》时,在对课文进行研读后,就会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构思,知道这是在讲述一个古老民族人民的精神蜕变以及下层贫苦人们的悲惨命运。其次是掌握好文中的重难点,理解其基本意思,最后是对其每个段落进行归纳概括,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在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掌握后,就必须要着手研究文章的技巧以及思路,对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中心思想能够充分把握,并要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从而来确定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交流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要是平等的关系。师范院校的教师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活动中教师会较容易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能够显示出教师的亲和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一般都能够得到其他同学的积极配合,教师可以积极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与学生一起互动,进行平等和民主的对话,与学生公平辩论。一般师范院校的学生思维较为跳跃,很容易对新兴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这种特点来教学。一个小知识点就能够引起学生不同的思考和提问,因为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使学生能够扩散思维,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加强教学反思

师范院校要想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能够顺利开展,必须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水平,加强教学反思。不可否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必然需要不断实践,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师范院校的教师必须要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的设计,多听取同行的意见以及建议,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并且课后进行认真总结反思,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体为师范院校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依据,以往的教学评价标准的重点放在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上,仅仅只限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师范院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围绕教师与学生来展开活动,师范院校不仅要科学引导教师去开展课堂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评级为主,摒弃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促进师范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教育课程的改革,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师范院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堂文化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适当开展语文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加强学生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博.谈师范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4,25:114.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职业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揭示了教师职业的价值标准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关系。

一.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楷模

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千万不能把教育对象当成实验品。要在传道、授业、解惑与发现、研究、创新中不断的历练自己的品德,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要全面理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了解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治教,维护教育的尊严和地位。要有宽大的胸怀,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以情感育人,以道德育人,以智慧育人,以人格育人,充分体现崇高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情感和职业责任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高尚品德,极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教育、研究对象是“人”,其职业职能不能规格化、规范化的重复工作,而是动态化、发展化的创造性工作。面对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能随时做出理智的思想、不断完善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能力。社会是发展的,只有顺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先进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在科学和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专项”的教师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综合型、创造型、复合型、创新型才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

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研究中,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的习惯;既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又有健康的心理审美意识,更有巧妙的教育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教师要能用美的教育文化、艺术、情操、品德去影响学生,陶冶学生,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善于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发现学生的语言美、行为美、思想美,进而去肯定、欣赏、赞赏他们,使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又能获得美的享受;使自己真正成为引领学生走向成长,走向成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楷模。

二.做具有开拓能力的专门人才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品质。良好的教育品质是形成教育开拓各项能力的前提。教师的教育视野及其视域内涵决定了教师良好教育品质。从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自觉学习,不懈追求,努力创新,追求卓越的职业习惯;从教育的多维的视角来说,对当代的教育教学思潮、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流派、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背景式的、全景式的、反思式的、回应式的、挑战式的梳理和归纳,为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寻找切实有效的依据;从专业实践的个性化发展来说,不满足于现在的书本知识,而是把书本知识化为感性知识、体验性知识、生活性知识,甚至是问题化知识、智慧化知识,实现知识观和知识传授的飞跃;不满足于传道、授业和解惑,而是自然、巧妙、有效地把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与情感、态度、习惯、融合起来,转识为智,转识为能,转识为情,实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飞跃;不满足于对学科知识或实践活动的建构,而是通过情感性思维、建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使独特的思维见解、开放的创造心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和品格的全方位提升,实现人才观和教育理性的飞跃。

三.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的职业与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精神:一是人生的义务感。教师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最终是一生为人的成长、成功服务;二是历史的责任感。教育是关乎民族、国家前途的大业。千秋功业,系于教育。三是育人的使命感。人是民族之本、国家之本,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人类赋予教师的最为神圣的使命;四是强烈的人生抱负和理想追求。

教师不但需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素养,而且需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更需要有丰富的情感素养和不断的创造素养;不但要有效地进行知识传授,而且要有效地进行情感传递,更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创造欲;不断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理解、认识科学文化知识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但要面对全体学生,而且要面对各种身心素质、智力发展条件有差异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动机,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和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体察学生的心灵世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但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情感的传递者,智慧的播种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学习者,课程改革的探索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要成为建设人力资源的参与者。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3]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岳麓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6篇

一、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整体进步的重要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小组,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的恰当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

二、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分层教学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面向全体不是“吃偏食”偏优弃差,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关爱学生,分层设置教学过程和目标,使不同学生都有所收获和进步。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是分层教学的核心,作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智力、生理、平时的学习,再结合课程标准把学生分类,在备课、上课、布置练习、作业上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分类评价,让他们都能学有所成。

3.目标性原则

目标引领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在分类之后,要帮助学生制订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合理适中的目标,激发学习的动力。

4.启发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时,我们教师常常有许多的困惑和问题,诸如,一些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为老师歧视他们,破罐子破摔,像这样,老师要及时在合理的环境中对学生加以引导,激励促进其兴趣的提高,这是分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方法。

5.分合性原则

分层教学并不是一味的分缺少合的部分,有分无合会使教学脱节课堂混乱,有合无分体现不出因材施教,适时的合分可以改变“一刀切”的现状,又可凸显因材施教的特点。

三、分层教学实施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应当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方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按课程标准把它们分为基础层次、中等层次、提升层次,依次为A、B、C三层。A层是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或聪明但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B层是中等成分,能完成课本内容,但理解欠佳,对提升拓展题有困难的学生;C层是我们经常说的尖子生,这类学生出类拔萃,可以给予A组、B组学生极大的帮助,且自身可以拓展、探索,有很大突破,对竞赛题目也有一定的涉猎。

2.教学目标分层

依据课程标准,分层设置教学目标。在备课过程中,分清哪些是整体要求,哪些是层次目标。如:对A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要简单化,题目的表现形式应单一,帮助这类学生逐步提高,能学会当堂的主要内容达到基本情感能力要求即可;B层的设计问题应有点难度,注重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拓宽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C层的优等生可以在理解运用上多下功夫,让他们对变式题有较高的认识,拓展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发展特长。

3.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如何能在有限的“40分钟”内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这中间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全体学生要“同等看待、区别对待”,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课堂充满活力,不同问题适当提问,有难度的C层回答;适中问题和要点问题,B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A层回答。时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艺术,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4.作业分层

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完成情况。作业分层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制定适量适度的作业,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由量变达到质变,即“下有底线,上有发展。”

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同时可以使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环节得到优化,更具针对性,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维能力;课程改革;思维能力

一直以来,课程改革引起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教材内容的更新,改版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且所选文本也更加贴合现实,更加具有当代特色,这不仅给我们以教学上的启示,更让学生从中受益。但是出于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反馈,教师已然把教材变成束缚学生思维的工具,偏离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堂标准。这样对二者都是无益的,因此教师要创建新型多媒体课堂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从以下两点来进行说明。

一、准确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来创新思维模式,拓展思维角度,最终增强思维能力。开展思维能力培养不仅是为了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固有接受方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思考和论证,改变原有的僵化思维。教师通常采取两种方法:学生主体对教材内容的个人学习和学生围绕共同主题展开的同伴互动交流与讨论。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入先进方法来辅助培养。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以多媒体手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增强其感官意识,使其对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模式

我总认为思想政治因其知识跨度广、内容丰富,并涉及各个方面而富有趣味和意义。思想政治教材虽满载经典,但能呈现给学生的知识仍很有限,所以我们应该把课本当做放大镜,以课本内容为指导,链接出一系列相关的知识,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把零散的知识串联成一套完整的足以应对高考的体系。因此学习思想政治的过程应是自由放松的、灵活多变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活跃的思维来激发其学习热情。设计一些趣味与知识相结合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自然理解的状态下获得知识与能力。实践活动就是锻炼学生的有效方法,它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但突破了单一的思想政治教学,还很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上课前教师通过网络给学生传送一些资料,帮助他们预习,并大致了解该项活动的内容;课堂上教师运用投影仪、电视、电脑等设备给学生讲解活动详情,并让学生借助音频、视频、PPT等多种媒介进行展示;课后再利用网络在老师和学生的终端之间传送作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能更好地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演讲、辩论会、调查报告、诗歌朗诵等等,我们把这些方式和好的多媒体手段结合起来,再经过教师的认真思考,就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切实得到能力的提升。此外,还要把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常规任务,辅以图片、音乐、视频资料等来加深高中学生的印象和理解,每周都可以在思想政治课上选择一个主题讨论,之后让学生准备。这样反复进行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教师的灌输。还有,给足学生准备时间,并进行简单指导,让他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充分表现,以增强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大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是思维培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为更好地学习奠定了头脑基础,学生在自主地对教学内容有所研究后,再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这样不但把每个人的想法很好地汇总,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沟通和探讨,对知识就有了更好的理解,不仅使自身能力得以提升,还促进了班级的进步。

此外,我们的教学模式还要与传统课堂有所区分,因为高中是一个完全自主的探究型环境,而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学习技能和习惯,那么多媒体的运用则会给教学平添负担。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地为学生安排内容和时间,以保证高效地完成任务,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现状,我们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为此一旦找准方向就不要受其他因素影响,切实树立创新意识,把思想政治课堂变活变灵。对学生负责,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我们教师永远的重任。

对全面发展的理解范文第8篇

一概念的界定 

对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含义,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通才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通才教育包含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双重内涵;而狭义的通才教育强调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保证下,同时加强文理科的基础教育,要求培养知识面宽的人才,而“专”与“博”都被认为是真才实学。通才教育主要以美国“通才”教育模式为代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对一些学者的论文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凡是有重大成就的学者大多拥有广博的知识,从而倡导实施广博的文理教育。[1]这种通才教育注重知识的“博”,倾向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是国际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 

而专才教育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强调专业性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这种专才教育偏重于实际的应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迎合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专才”教育模式主要以“苏联模式”为代表,[2]在前苏联,对于“通才”教育持批评立场的学者,则强调指出过于注重通才教育,容易失去“专门化的翅膀”,社会实践需要“专才”的服务。中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为此将许多综合大学分解为单科院校,以便培养专门人才。这种专才教育注重专业应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取向。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对相关的教育范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强调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一种价值层面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是一种对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价值选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更注重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设置。本文亦倾向于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看成是两种重要的教育价值取向,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实际价值抉择的主要依据是社会需要。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融合———实践的观点 

的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人的能动的对象性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与检验真理的标准。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实践的需求,离开实践即使拥有再充分的理论作为其支撑,也只是空有其表、纸上谈兵。而只有充分、合理与有效地利用二者的理论资源,同时保证二者的积极融合,才能避免通才教育走一条路,专才教育走另一条路,二者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集这样一直走下去,只会越走越远。因此,只有让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效融合,并将其理论“养料”去滋养实践的土壤,方能结出人类社会教育的理想之果。 

认为,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的反应现实,就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一样,就是争论一些脱离实际的毫无意义的繁琐问题。那么,我们在面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时,既要考虑通才教育的“博”,又要考虑专才教育的“专”,同时注重“人的感性活动”,即具体实践与理性活动的有机结合,保证其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教育“人”的培养目标。而对于一味的强调通才教育抑或单一的重视专才教育均是不可取的,这种非此即彼的价值取向,既缺乏理论上的依据,也有害于具体实践。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融合———全面发展的观点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劳动者由片面的发展逐步转向全面的发展,从而具有高度文化水平及多种才能的人。过去有些人对全面发展学说曾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解,这种误解就是将全面发展与通才教育画等号,认为全面发展就是通才教育,片面的理解通才教育和全面发展,这是不可取的观点。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家、思想家罗伯特·M·赫钦斯(RobertMaynardHutchins)主张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基础教育,从而培养“通用式人才”,强调追求真理,培养“完人”。同时,赫钦斯指出人类的作用并不仅仅是适应世界,而是改造世界。教育要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改变社会现状,推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3]然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走近实践,理论走进实际,从而实现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这就要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效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从而为实现人的全方位的发展搭建理论与实践的平台,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辩证统一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相互孤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面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时,既不能完全否定通才教育,也不能完全否定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强调通才教育并不是完全的拒绝专才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若将通才教育中的“博”的部分细化,那么其所细化的部分就同时也可以作为“专”的“组件”,而“组件”与“组件”之间的合理整合就形成了所谓的“博”。那么这种所谓的有一定限度的“博”放置在一定的大环境、大背景中,其“博”与“博”之间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构成了一种具有“博”的特性的“专”,而这种“专”也可以说是某一领域的“专”。如若从某一领域的至高点来看这种“专”,那么这种所谓的“专”又成为其领域的“博”,而这种“博”与“专”之间的微妙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当然,如若谈起专才教育也不是说就要避开通才教育,专才教育也需要通才教育为其提供广博的理论基础及文化背景,这正是进行专才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有效开展专才教育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专才教育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可以说,通才教育是能够和专才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孤立的看待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就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其所追求的教育宗旨,就难于通过教育保证个体的健康发展和促使社会的整体进步,同样,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取向,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曾经指出,大学要“融通文理两课之界限”、“破学生专已之陋见”。而中国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梅贻琦也曾指出通才教育旨在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同时在实践的操作上融入了美国的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相关制度及措施,强调通、专结合与文、理渗透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性。 

三“通才”与“专才”何去何从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随之扩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高校数量的增加速度却远远比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致使学校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由此产生了相关的教育质量问题,这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然而,社会就业系统中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而高校学生每年的毕业人数却在不断地增加,其相应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的就业人数不成比例,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而学校则要为学生就业困境“买单”。当前,教育质量问题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则成为学校与社会共同的关注点。从本体论出发,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只有全面了解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问题的解决才有明确的方向。 

与此同时,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那么,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究竟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才”抑或“专才”?“通才”与“专才”何去何从?从表面上看,高校的办学方针、学科的划分、专业的细化很明显的表明我国高校是培养“专才”,但是,若从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来看,则具有通识性,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的空间,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学校在培养“专才”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通才教育。社会需要“专才”,但不是绝对的“专才”,需要以其通才教育背景为依托。当然,社会也需要“通才”,但不会有绝对的“通才”。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并不是单纯的看其是否是“通才”或“专才”,往往是考虑其“专才”能力的前提下,考察其“通才”的能力素质。通常是那些既专又博的人能够得到并胜任社会分配的相关职位。也就是说孤立的所谓“通才”抑或是孤立的所谓“专才”均无法在人类社会中持久地生存,只有二者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才是其不断前进与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克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