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命力;创造思维;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08-01

作为普通的生物教师,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整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上有所作为。

一、让课堂、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处理教材,对教法、教学模式更要精心设计,要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要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触摸”,让生物课永远富有较强的生命力。

1.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电视、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等。它可恰当地呈现大到生态系统,小到生物分子结构的图像,也可以把复杂的或微观的生理活动、生命现象简洁地、直观地表现出来,让课堂更活起来,更有生命力,更富想象力。

2.生物教师要把书面教材无法承载和变化、发展了的有关生物科学知识,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材料经过精心筛选后及时引入课堂。如细胞学说的创立史、达尔文和进化论、关注海洋、克隆技术、DNA重组技术、保护臭氧层、控制“白色污染”、赤潮成因及防治等等。

3.以各种生物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爱护一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让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二、培养生物学科基本观点

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

1.唯物的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如生命现象的物质性——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解释。

2.辩证统一的观点。自然界、生命、生命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如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生物有明显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但一切生命均由非生物界中的普通元素组成,且与非生物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而生存着的生物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环境,正是这种既斗争又统一的各种复杂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建立了动态平衡。

3.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如细胞和生物个体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激发学生主动联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的形象,但它却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维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通过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

2.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生物教师要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

3.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须十分重视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有关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 实验、反向实验及有关生物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有意、有效、有发现地观察,如何规范、科学、有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学会完整科学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类逐步正确地了解自然、了解自己、了解生命,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乃至献身生物科学事业的决心和精神动力。

2.在达成认知、技能目标的同时,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更富于爱心,关心他人,热爱生命,关爱自然,乐于为社会服务。

3.重视生物学科教育社会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关于价值观的社会争执、科学的伦理道德等问题,如人口控制、安乐死、库、克隆羊等问题,从而引发讨论和价值判断。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观察力;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30-01

培养观察力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对于基础自然科学,观察力尤为重要。自觉有效的进行观察,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积累对生命现象的感性认识,是进一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一、观察力

观察力是构成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直觉能力。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条件,是学生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科学探究是重要的研究方式,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从长期的科学研究中总结出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观察的重要性。初中学生观察能力较小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观察的精确性、概括性、自觉性都有待提高,尤其是观察有些较复杂的生物现象时,不能看到其内在的联系和本质的特征,需要在教学中逐渐的训练和提高。

二、观察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这是培养观察力的基础

感知是人脑通过感官对刺激物表面特征的反映。教学中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具体的观察对象,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认识观察对象,并借助工具帮助观察。例如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蚯蚓的运动,引导学生通过看,观察蚯蚓的体型、躯干、分节,通过触摸感觉体表特点,借助放大镜观察腹面刚毛,通过设计实验观察蚯蚓的运动特点等等。在感知觉的基础上提高观察力。

2、树立观察意识,激发观察兴趣

学生的观察力存在个别差异,有的学生能够主动观察,而有的学生则缺乏观察的意识。例如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很多学生只限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细胞,却没有意识去观察它的结构。观察蚯蚓的运动时,有的学生只是觉得很好玩,仅仅按照步骤将实验做完,却没有意识观察蚯蚓的运动与其结构的关系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和指导。比如介绍孟德尔实验时,引导分析孟德尔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渗透观察的意识和观察的重要性。

观察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前提,缺乏兴趣的观察是被动的没有灵魂的观察。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点,及时鼓励和引导,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

3、明确观察目标,指导观察方法

观察是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首要步骤,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显著特点。生物世界纷繁复杂,生命现象多种多样,明确每一项观察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才能有的放矢,将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最主要的方面,以抓住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观察,眉毛胡子一把抓,观察的杂乱无章,缺乏细致性、精确性、概括性。所以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是培养观察力的核心内容。

比较是观察中常用到的方法,《生物的特征》一节课中,提供学生熟悉的一些生物与非生物,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找出生物具备的共同特征。《技能训练》中,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将学生分成两个组,第一组——组织学生先制定观察计划,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头部到尾部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它们在形态上的区别,要求设计表格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在汇报中,学生能够有条理的列出观察对象的不同之处。第二组不做指导,由学生自己讨论观察,结果是有的学生能够说出外型上的一些区别,但缺乏条理性和细致性,有的同学则什么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不一样”。

观察之前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对象,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步骤,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左向右,由外向内等进行顺序观察。指导学生设计记录表格或者记录格式,做详细的观察记录,这样利于观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也能促进观察的细致和准确,同时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实物观察、实验观察、图示观察、模型观察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要在实践中锻炼和发展。观察伴随着思维的活动,通过观察与思考,提出并解决问题,将观察到的现象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而认识到本质特征,这是观察力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中,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之后,组织学生制定观察计划: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按照什么顺序观察?所观察到的现象之间有没有联系?结合课本插图,按照一定顺序记录观察结果,记录什么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蛋壳、壳膜具有什么作用?从生物的基本特征考虑,蛋壳是密不透气的吗?怎样观察或证明?卵白和卵黄起什么作用?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卵黄膜?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雏鸡?与其结构有什么关系?等等。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与细致观察达到实验目的。

三、观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观察力的培养要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是同步的。

2、观察结果要如实记录,实事求是。

3、不同的实践活动,指导观察方法的侧重点不同。

4、观察力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想要通过一次两次的活动就达到目的是不现实的。

参考文献: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苏科版 《生物》教材 教材内容 求知欲望 本质规律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但要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探究性活动的魅力和乐趣,体验到思维方法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而且要能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凡事要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养成尊重科学的道理和重视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把握教材体系,熟悉教材内容

苏科版《生物》淡化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各自特殊性,将植物学、动物学和人体生理学的知识按生命的主要特征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经典的动、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动、植物生理学知识和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学的知识,而且包括动、植物学的现代进展,还包括遗传学、进化论、生态学、现代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科学知识,并重视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由于强化了生命的本质特征,强化了知识的综合性,也使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大大加强,最终保证初中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生物的营养”部分,教材在肯定“植物、动物和人都必须依靠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所有的动物和人都必须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作为食物,是异养生物”之后,先讲述“植物的营养”,再讲述“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最后讲述“动物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由于先讲授了“人的消化和吸收”知识,对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知识仅仅讲授“家兔对食物消化的特点”、“家鸽对食物消化的特点”和“蝗虫对食物消化的特点”三部分。这样不仅减少了过去教材中详细讲述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和吸收”等重复的知识,而且使初中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生物的“营养”及“动物和人的消化和吸收”的共性和特性知识。

二、手脑互动并用,激活求知欲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才可能进行创造。探究性学习必须给学生提供既动脑又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身经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从而获得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等各种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创新精神,并养成独立思考和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在生物学课外探究性活动中,我注意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在课程里安排了一些小发明、小创造等既用脑又用手的活动内容。同时注意诱导他们做好用脑和用手之间的衔接,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个性。

我在生物科技活动中尝试让学生设计一顶适于野外捕捉昆虫用的帽子,要求该帽子集捕虫用具于一身,做到一帽多用。具体的设计方案由学生自定,其中有一个小组是这样设计的:普通的草帽用迷彩布装饰,外观大方,帽的上方装有捕虫网,捕虫网的柄还可当拐杖用,帽的下方连有雨衣,随时装卸,帽的边缘缝有五个带有拉链的口袋,内装放大镜、手电筒、指南针、地图、笔、笔记本、口罩和白纸等一些捕虫用的辅助用具,并取名为《多功能捕虫帽》(获2009年徐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这样,学生通过用脑―动手―再用脑―再动手反复交替,体会到有时想来很容易的操作问题,实际做起来不简单;反之,有的思考时很复杂的步骤,在实际应用熟练后,跳跃几步即可到位。强调动脑又动手、动手又动脑的教学方法,其结果不但灵活了学生们的双手,而且活跃了大脑,给了他们跳跃式思维的体验,为学生日后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基础。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学习。

三、选准比较因子,探寻本质规律

比较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很广泛,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用来作比较的。只有具有比较意义和条件的双方,才能确立为比较对象。一般要符合如下比较的基本条件:

1.同类不同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一种植物体与另一种植物体;一种动物体与另一种动物体;一种植物群落与另一种植物群落;一个动物类群与另一个动物类群。它们分别隶属于同一大类中的不同小类。比较的目的:求其异同,寻其特点。

2.非同类事物的比较。非同类事物的比较,属于借比。如:双子叶植物叶脉呈网状,栅栏组织像栅栏,海绵组织似海绵等。比较的目的:借以说明某些难于想象的事物,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事物。

3.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动物进化原因与植物进化原因;呼吸作用实质与光合作用实质等相比。

4.贴近学生思维要求。运用比较法时需“驾轻就熟”,“就地取材”,不要找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对象,更不要找那些比本体还要复杂,令人费解的对象。如:比较蜂群中蜂王、雄蜂、工蜂的区别。引导学生分别从三种蜂的身体大孝卵的受精情况、蜂房大孝幼虫期食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职能等加以比较。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武术 情趣 审美 气质

【中国分类号】G852

大学生由于文化层次的提高,审美观念发生变化,眼光由外转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把自我分化为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以及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注意内省,注重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图理解自己情感、心理变化,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对于动作的理解和接受也很理论化。单纯的从游戏的角度的很难提高兴趣的。必须更深层次的挖掘其潜在的动力才会有效果。

一从武术的角度更新审美观念

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同构的共生体,一切人事活动只有顺乎自然,遵循其运行规律,生命才能得以存在和健康的发展。人们习武练拳必须遵循自然的变化,服从客观规律,并与之保持适度的和谐,追求武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无论是武术的技术原理、招术或动作等都充分展现了武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武术是在对生命现象的无限和谐中建构自身的,是注重身心的内外运动,符合生命的自由运动。身心关系这一范畴体现在武术中就是形神关系,它最能反映武术审美的本质特征。因为,武术运动是身心共同参与的,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中华武术强调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和谐美,既注重练形,又注重练神。练形是非常重要的,但形美是初级的、肤浅的,而神美是高级的、深奥的,由形美到神美是由量的积累所获得的质的飞跃。练形是一种长期而又艰苦卓绝的练功过程,形体之阳刚美和阴柔美是武术审美的基本特征:神美是一种境界美,是在形美的基础之上对内在性的超越,表现出“静”和“虚”的审美特征,是武术审美的本质特征。武术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根基是气,而气分阴阳。武术中阴阳二气的运化是极其丰富的,表现为开合、刚柔、仰俯、起落、进退、屈伸、蓄发、呼吸、吞吐等,但武术美的基本特征不外是形体之阳刚美与阴柔美对立统一。中国古典美学认为,阳是主动的,武术中的阳刚之美是与动态分不开的。武术动作有快慢之分、大小之别。大动作,肢体要充分舒展;小动作,肢体要尽量裹缩。动作在空间层次、方向、位移上千变万化,层出不穷,错落有致,高如鹰击长空,低似鱼翔浅底,就其劲力而言,刚劲有快、猛、狠,发力短促,快速多变。武术中无论哪一拳种都具阳刚之美,如南拳因勇猛、快捷而具阳刚之美,即使是偏重阴柔之美的太极、八卦、形意拳也不例外。阴柔之美则与武术中的静态动作密切相关。静态指动作与动作之间相对静止的定势美。就其劲力而言,阴柔之美指柔劲、化劲、螺旋劲、滑劲、粘劲、绵劲等。最能体现出阴柔与阳刚之美的拳种莫过于太极、八卦、形意拳。在武术的演练过程中,特别是传统拳种,其阴柔美与阳刚美的和谐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太极拳从刚到柔、从柔到刚的刚柔相济运动,使刚柔和谐统一,阴柔美、阳刚美相储并蓄,相互转化,构碑了一个动态的、完美的境地。阴柔与刚阳之美分别从动作的运劲过程中和动作的落点上表现出来,其变换则是通过神态上的隐与显表现出来:隐则柔,呈阴柔之美;显则刚,呈阳刚之美。

武术之美集自然、人、社会(主要是指武德之美)三位一体,表现出辩证统一的特点,具体为:第一,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表现出自然仿生性、动物仿生性和合自然规律性。第二,形美与神美的统一。表现出阳刚美与阴柔美的统一、静之美和虚之美的特征,静之美和虚之美是武术审美方式的本质特征。第三,追求善与美的统一。

二多媒体教学

录像式电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武术情趣,主要是电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接受的信息更为一致,教学信息传递更加标准化。由于学习武术要求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专项基本功。传统教学法使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性增大。选用具有权威性的录像带、VCD等影像资料进行辅助教学,教学信息就更为一致、更加标准化。 因为它可以提供生动、形象、有趣的信息,使教学氛围得到改善,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课堂变的富有情趣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三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武术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技术、技能方面的知识,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是武术教学担负的双重任务。从武术的性质和特征来看、它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审美情趣的艺术。既讲究动作安排。攻防布局、虚实变化.又涉及到哲学。宗教。音乐;既讲究强身健体、防暴自卫,又要求动作有节奏感、姿态美、刚柔美。审美兴趣的渗入及集中反映.起到了吸引和诱导作用,因此武术教学有培养学生兴趣的内在要求。其次,从武术的实用性来看,武术兴趣的培养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我们处在高速运转的社会当中,生活节奏的加快,给人们生理和心理都增加了沉重负担,随之而来的是后病的缠身。如果长期坚持练拳,不仅能驱除病魔,强身建体,还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而且在社会竞争力极强的今天,还是谋生与竞争的手段和特长。所以,自觉培养武术兴趣,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是武术教学中应注重的外在要求。

四气质培养

武术教学对大学生气质的培养有着独到的作用,通过武术学习,增强了学生体质,塑造了健美的身型,增强了自信,并在武术运动中体会武术动作独有的韵味,由此建立了良好的审美情趣;通过武术技击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击技能,提高了防身自卫的能力,在此过程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不畏艰难、机智勇敢的作风;武术动作需要长期努力刻苦训练才能掌握,更离不开老师、同学的指导与帮助,因此,独立自强、团结互助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崇武尚德”是武术教学中的优良传统,大学生们通过武术的学习明白习武修身的道理,将武术训练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以武会友,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形成武林儿女那独有的飒爽英姿。武术练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儒家的刚健有为,道家的自然飘逸,佛家的悲悯情怀,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文武双修的独特精神气质。

结语:兴趣的培养,总结起来有以下内容:一、根据学生爱好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拳种,是培养兴趣的基础 要对武术产生浓厚兴趣,并持之以恒的坚持,练成一身高深的功夫,不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拳法是不行的。大学生喜爱散打。随着武术散打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喜爱散打运动。据统计,已开设散打课的普通高校中喜爱散打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已占公共选修课的前几位,选择散打的人数几乎占三分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武术散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这是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散打的重要基础。将散打和套路融为一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各有所获,从而发挥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本章是在学生初中阶段初步学习过细胞的知识,以及在前一章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中阶段的关于细胞的知识。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高中阶段有必要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高度,进一步讲述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主要功能的知识,以及有关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的知识。

本章包括三节教材: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细胞增殖》;第三节《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内容很丰富,共分三小节:第一小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本小节内容以及章的引言和第一节的引言,共需用3课时教学;第二小节《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需用2课时教学;第三小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共需用2课时教学。第二节《细胞增殖》,需用1课时教学。第三节《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需用1课时教学。此外,本章有两个学生实验。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分成小节讲述之前,用了几小段文字和一些图表,先介绍了几点有关的内容:观察细胞内部的精细结构,必须应用电子显微镜或其他更为精密的仪器;细胞的种类繁多,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功能也不相同;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细胞虽然微小,但是有非常精细的结构和复杂的自控能力,这些是细胞能够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复杂得多,因此,首先学习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第一节的第一小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讲述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明确提出细胞膜是一层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有的蛋白质分子排布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层;有的蛋白质分子部分嵌插或贯穿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这种特点对于细胞膜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再有,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叫做糖被,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重要功能。第二方面,关于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主要讲述细胞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而对细胞膜的其他多种功能不可能都加以介绍。由于细胞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教材本着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精神,主要讲述了自由扩散方式和主动运输方式,略去了其他运输方式。教材强调指出,自由扩散是被动运输的方式;主动运输方式的特点是必须有载体蛋白质的协助,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接着,在讲了上述两种运输方式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细胞膜的通透性特点: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第一节的第二小节《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讲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内容有: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无机的和有机的化合物;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存在着多种细胞器。第二方面,关于细胞器的内容,占了本节的大部分篇幅,重点讲了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主要说明这两种细胞器在动植物体中存在的部位、在细胞内的分布、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这些知识是学习后面有关章节必备的基础知识。此外,还简要讲述了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这5种细胞器。本节教材最后强调指出,在活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是相互协调的,各种细胞器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的。,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一节的第三小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讲述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三点内容。第一点,关于细胞核的结构,简要介绍了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的知识。第二点,关于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强调了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因此它是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第三点,关于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很简要地介绍了原核细胞在大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这几个方面与真核细胞不同的特点,并且强调指出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第二节《细胞增殖》,在节的引言中指出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基本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方式。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以大部分的篇幅讲述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方式;另一方面,简要介绍真核细胞无丝分裂方式的特点。

关于有丝分裂的内容,主要有三点。在讲述这三点内容之前,先明确指出有丝分裂方式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体细胞的数量,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是有周期性的。接着,讲述第一点内容,即细胞周期,主要讲述了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所占时间的长短。第二点内容,讲述细胞分裂间期,强调指出这个时期是新细胞周期的开始,最大的特点是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紧接着的细胞分裂期准备了条件,因此,细胞分裂间期是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第三点内容,讲述细胞分裂期,明确指出这个时期的特点主要是细胞核明显地发生着染色体的有规律的连续变化。为了研究的方便,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本节教材以较多的篇幅,着重讲述了分裂期各个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在讲述了有丝分裂上述知识的基础上,最后指出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此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关于无丝分裂方式,简要介绍了这种分裂方式的过程,以及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所以叫做无丝分裂。

关于减数分裂方式,仅仅指出这种分裂方式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具体的分裂过程留待后面的有关章节讲述。

第三节《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主要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关于细胞的分化,主要内容有:首先,明确指出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仅有细胞的增殖,而没有细胞的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发育的。接着,讲述了细胞分化的概念,并且说明细胞分化是在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的一种持久性变化,但是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的限度。再有,提出多细胞生物必须经过细胞分化,体内才会形成多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最后,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着细胞的全能性。

关于细胞的癌变,之所以放在本节教材的第二部分来讲,是因为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与细胞分化的知识有密切联系。细胞癌变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提出癌细胞有一些独具的特征,教材中只介绍了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等特征。其次,讲述了导致细胞癌变的三大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同时也提出了致癌基因。最后,简要讲述了从多方面来预防细胞发生癌变。

关于细胞的衰老,首先说明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种常见的生命现象。接着,进一步说明衰老的过程是细胞内生理和生化发生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因而具有细胞衰老的共同特征,教材中提出了5种衰老的特征。最后指出,至今还没有一种假说能够完全揭示细胞衰老的原因。目前的科研工作表明,细胞衰老可能是多种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本章与其他章的联系

1.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特点和功能的知识,对于后面学习《生物的新陈代谢》,讲述物质出入细胞、物质代谢等内容,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2.关于细胞器的知识,与讲述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有直接关系。例如,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与有氧呼吸关系密切。

3.关于有丝分裂的知识,对于后面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中关于减数分裂的知识,是重要的基础。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探究性学习 探究的方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其用意在于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探索者,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均得到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探究性学习首先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产生科学探究的原动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目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刚入学的新生普遍对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首次较系统地接触生物学这门自然学科,上课总能提出许多问题,对老师的问题往往也是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渐渐地学生的问题少了,回答老师问题的积极性也日趋减弱了。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做教师的常常以自己的知识为标准,学生的回答略有偏差,往往就遭到否定。在学生眼里,教师和课本就成了“真理的惟一标准”,久而久之,学生的热情没了,积极性丧失了,问题也就提不出来了。因此,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的关系,变教师是课堂主宰者为师生是“学习共同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其次,好奇心是学生产生问题的源泉,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不管学生所提问题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幼稚的还是较有深度的,教师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倾听,多鼓励少责难,多理解少歧视。再次,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分类思想,关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注意捕捉和思考生活中的生命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这是发现问题的源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开启问题意识的大门。

二、教会学生在调查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学科之一,在学习生物学课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对于生物科学技术的信息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罗列、介绍,必然是空洞无味的,也就激发不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而教材中安排的一些研究性课题恰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在基因工程这一小节的新课讲授之前,笔者布置了两个内容:基因工程的进展、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防治。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①提出主题:教师指定了两个主题――基因工程的进展、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防治。②收集信息:教师首先强调了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便开始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图书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进行信息的收集。应该说,学生收集到的信息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③写出报告: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写报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出版物的名称、出版时间和页码、作者的写作意图,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和事实,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或见解等等。学生在阅读了相关文章后,经过讨论、分析,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④报告的交流和评价:报告完成后,利用一定的时间让报告人进行陈述,而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由报告人进行答辩:在报告的交流和评价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气氛非常活跃。

实际上,每一个学生的报告就是一个小小的信息库,学生在调查中获得了对学科新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加深了对新问题的认识。在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信息的“互补”、资源的“共享”。通过调查,学生不仅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更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比如在分析生物体六大基本特征时,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又以“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强调了生物的变异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引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说明蛇咬的惊吓和痛苦,在人的大脑皮层形成了条件反射;又引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间桃花始盛开”说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温度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常常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范文第7篇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4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与季节之间的关系,以期最大程度掌握其发病的规律。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律特征,其中以冬季的发病率最高,与其他季节的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季节律;冬季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89-0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 I)的发病时间与诸多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来的4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疾病的发生与季节变化的规律性,以期指导临床,达到预防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48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297例,女189例,年龄38~81岁,平均为61.2岁;心肌梗死的部位:前、侧壁梗死191例,下、后壁梗死128例,心内膜下梗死112例,右室梗死55例;病程:30min~7d;病史:有陈旧性心肌梗塞者121例,糖尿病史者57例,心绞痛病史者45例,冠心病史者43例,高血压病史者220例。治疗给予吸氧、有溶栓适血症者予尿激酶溶栓,根据病情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1.2发病时间的季节律特征全年分为公历1~12个月,依据我院所处气候特征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2月),将4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时间与季节的相关性做一统计分析。

1.3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对组间进行显著性检验,以P

2结果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1月份和2月份的发病几率最高,7月份和8月份的发病率最低;春季的发病人数为113例,占总数的23.25%,夏季的发病人数为86例,相对较少,占总数的17.70%,秋季的发病人数为106例,占总数的21.81%,冬季的发病人数为181例,最高,占总数的37.24%,由此可见,冬季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与其他季节的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

3讨论

生物节律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 I)的发病时间具有显著的季节律特征。但同时节日饮食和情绪变化也是诱发AMI的主要因素,有时也受地理位置,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和职业、性别等因素的影响[1]。从本组资料分析来看,1月份和2月份是AMI的高发月份,从季节上区分,冬季是高发季节,其次是春季和秋季;,AMI发病的季节律形成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首先,人体自身的生理变化与季节的变化一样,存在春、夏、秋、冬之差异,因此,当自然界处于冬季时,人体的血管也发生了应激性的变化,多处于收缩状态,目的是减少热量的丢失而保暖,这样就导致了血压升高,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同时冷空气使人体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血浆儿茶酚胺(CA)水平升高,循环中的A2肾上腺素能CA活性增加,B2肾上腺素能血管受体的敏感性改变,易致血管痉挛,血浆皮质醇增高,使心外膜血管对缩血管因素的敏感性增加,使冠脉血流减少,易导致心肌梗死发生。另外,由于春季气温升高,周围血管扩张,相对老年人植物神经调节功能较差,易造成血流凝滞,心肌相对缺血的发生,在原有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心肌缺氧加剧,导致心肌梗死[2]。其次,人的血脂浓度也随季节温度变化,冬季外界温度下降,人体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却应激性地出现高峰,而夏天人体的血脂浓度随温度升高而降到最低水平。疼痛、缺氧、高温、直立及其他应激状态均可刺激精氨酸加压素的分泌[3],而精氨酸加压素对动脉压的调节是通过直接刺激血管效应,自主神经压力感受器反射,与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互作用的途径来实现的。Crawford[4]通过对气候变化时老年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研究发现,两者均呈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变化,冬季时血小板体积增大、纤维蛋白原增加,所有这些都是可能导致冬季急性心肌梗死高发的原因。综上所述,只有充分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规律性,指导高危人群合理作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天时节气的更替与气候变化,克服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尤其在疾病的高发时间、高发季节更应提高警惕。为此可建议患者在上午服用阿司匹林和B受体阻滞剂为佳,从而预防AMI后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可能性,同时养成早晨起来喝一杯温开水的生活习惯,以稀释血液,避免受寒冷刺激,每日注意饮食,情绪尽量保持稳定,要注意休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战英,靳学雷.急性心肌梗死与季节相关性调查[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0):2078.

[2]秦景艺,赵勇,黄荫薇.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与情绪、季节、时间关系的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42-43.

[3] 李荣堂,王留义,魏建国.急性心肌梗死712例发病时间的昼夜规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5)∶302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哲学;生态课堂;特征;模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0-0093-02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Computer Course Ecological Classroom Based on Ecological Philosophy

LI Ni1,LI Ying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Hunan City College,Yiyang 413000,China;2.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Hunan City College, Yiyang 413000,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ecological classroom by means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Based on them, the model of ecological classroom is analyz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cological classroom is illustrated .Finally ,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cological classroom is built by results of early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ecological philosophy; ecological classroom; features; model; effectiveness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我们计算机教师开始用生态学的眼光审视计算机课堂教学,认识到计算机课堂就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生态系统[1]。课堂的生态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系统指教学的物质设施和非物质元素(规章制度、班级文化、学风、教学等),教学活动是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不同的课堂主体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与交流。由此形成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改革思想。任何改革都需要哲学的智慧,本文以生态哲学的思维来探讨计算机生态课堂的特征,分析计算机生态课堂的模式与有效性。借鉴本人的教学经历,从三个方面分析,得出在大学本科计算机课堂 教学中建立生态教学模式,适应时代潮流。

1 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生态哲学有自己的思维特色,胡安水先生著的《生态价值概论》一书介绍了十大生态思维[2],用于课堂教学,就可以解读生态课堂的基本思路与特征。为方便读者对照胡先生的原著,本文仍用他的标题与排序。

1)生命中心思维。一切生命处于生态系统的中心,生态课堂既不是只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只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中所有的学生与老师都是生态课堂的中心,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共同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同等的责任与话语权。物质与非物质的环境元素环绕在人的周围。整个课堂系统是运动的、有生命的,它创造了系统所有的能量与生命现象。

2)辩证思维。人与环境是辩证关系,但主要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统一关系。生态课堂中,人与环境之间主要是互补性,教学环境,如教学设施(教室、计算机、网络等)、班级文化(学风、教风等)、规章制度(教学时间、课堂秩序、评价制度等)都是为教学主体服务的。同时好的教学环境也需要人去建设与呵护。

3)过程思维。教学过程是生态课堂的一切。各主体的适应能力是生态课堂运转的第一要素。生态课堂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能否自主学习是生态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主要区别。学习是人的一种基本生物活动,这种活动的自然、顺利实现伴随着快乐与舒适,所以教学过程应当是一种平和、愉快的过程,任何高压、训斥都不利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与开拓创新的热情和欲望。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这种热情与欲望,善于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

4)系统思维。与一般生态系统一样,生态课堂的边缘是相对的,其基本特征是开放性与多样化。生态课堂在空间上不限于教室内,应当扩大到寝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乃至于整个社会,在时间上也不限于课堂。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仅是教材与老师的传授,当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相当普及,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与电脑,学生可以多渠道获取知识,多种方法探讨学问。生态课堂模式的多样化,使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使用,需要的只是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并能结合生态课堂的其他特征协调处理。同时,学生的探讨与见解往往会突破教材的内容,讨论的结果也可能是发散的,多样的,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5)自然思维。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有终极意义。生态课堂的环境元素包括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也包括如教风、学风等“软件”,必须努力建设和利用课堂环境,让它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这不仅是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每个学生的责任。

6)平衡思维。生态课堂需要在各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通常是动态平衡),和谐相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团队精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与交互关系,对于生态课堂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讨论中不要恶语相向,对于错误的意见也不要责罚,要容得下与书本、权威不同的见解,乃至“异端邪说”。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性探索。

7)低成本思维。人类无法长期维持高成本的生活,生态课堂也只能在低消耗的条件下运行。主要是设备消耗与时间消耗,要力求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好的效果。

8)外力思维。人类需要借助外力即环境的力量维持生存,生态课堂的各主体需要借助于外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例如老师的指导,计算机网络工具的使用,同学间的互相探讨,班集体的帮助等等。特别重要的是教师的作用,虽然学生有学习与成长的本能,但是老师的帮助可使他们成长得更好。

9)保护思维。应当将对象的利益即环境的利益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上。生态课堂的每个主体都必须保护其周围环境的元素,这里的环境元素,既指生命物质,也包括非物质的元素。例如,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并以有利于他们的方式与之打交道。

10)未来思维。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所有生命追求长生的本能意识,生态课堂必须立足于课堂主体的长远利益。还要注意这种教学的可推广性与可持续性,短暂的观摩性的表演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2 关于大学计算机生态课堂的模式

由生态课堂的多样化可知,实现计算机课程生态课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定的模式。李建华教授说:“大学教育的最好模式就是‘没有模式’,不拘一格育人,不要把学生教育成工具”。[2]当然,也不是什么教学都可以冠之以“生态课堂”,它要符合前述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下面我们来考察一下目前许多计算机教师推崇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基本过程是“选题―略讲―探究―讨论―总结”。

1)选题。教师根据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一个课题,它一般涵盖计算机教材上一章或几大节的内容,题型中等,有一定的“嚼头”。

2)略讲。把学生集合起来,由老师向学生略讲有关本课题的基本概念,不详细展开,时间上必须非常节约,以便把主要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这一步的教学艺术在于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索的热情。

3)探究。学生自由组合,自主探索,寻找课题的解决方案。这时不仅要精研教材,还应当充分使用计算机与网络,多渠道获取知识与信息,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与实验。这阶段占时最多,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和学生小组。教师与学生主要利用手机与网络进行交流。

4)讨论。大班讨论。各学生小组提出自己的探究结果,互相比较,互相补充,各抒己见。这时主要由学生发言,教师也可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参加讨论,相互之间完全没有压制,只能以理服人。对于讨论当中出现的“奇谈怪论”,尤其不能轻易否定。

5)总结。最后由老师与学生一道作出适当的总结与评价,可以在大班讨论后立即作出,也可以在课后进行。总结与评价必须注意保护学生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为下一次课保留激情。

对照生态课堂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参与;学生自主学习,同学相互帮助;过程开放性,解答多样性;使用网络工具,讲究教风学风;方法可推广,具有可持续性。如果加上老师的教学艺术,做到节约时间成本,保护学生激情,培植团队精神等等,那就是一种生态课堂。

上面的讨论至少可以说明两点:

1)虽然生态课堂没有一定的模式,但生态思维的智慧可以为构建计算机生态课堂提供一种评价标准。

2)以往老师们的教学改革成果,可为建构计算机生态课堂提供重要借鉴。

3 大学计算机课程生态课堂的有效性分析

1)计算机课程生态课堂实行开放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与自信心,提高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与积极性,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可能发现课本与老师说的,与网上的说法有很大的分歧,自己与同学之间的见解也有差别。谁的意见更正确,需要自己进行辨析,决定取舍与修正。有时,从资料上找不到问题的直接答案,还需要经过自己与同组的同学一番艰苦的探索,才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经过研究才获得的成果,不仅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释放出求知的热情,琢磨的能量和探究的潜质,对于学生的学习极其有利。

2)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人人有创造”,并提出实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措施和方法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生态课堂的特征就是能解放学生的大脑、口、手、时间、空间,所以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还表明,学生在心情愉快、情绪饱满、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易被激活。生态课堂良好、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形成。

3)计算机课程生态课堂以人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他们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体现了现代教学价值观。平等、和谐、互惠、共生的生态教育理念,培育了教师的现代教学能力与学生的现代学习能力,表现出生态课堂的现代性。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即具有创造性、自主性,有责任意识、有知识的人才。

4)计算机课程生态课堂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有利于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学体系,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优良的课堂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成了“高效”课堂的诞生。同时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条件,转化为教师知识更新与知识创新的动力,造成了“教学相长”的形势。

5)计算机课程生态课堂开放性与多样性特征,使生态课堂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有利于大学教育目的的实现。周光礼先生说:“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知识和理性的社会行动者”。[4]他还解释说,可将大学教育目的进行分层处理,包括工具理性层次、道德理性层次、思辨理性层次等。正是生态课 (下转第97页)

(上接第94页)

堂可以将这几个层次的教育全部包容其中。首先,生态课堂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的包容性可以让学生学得职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其次,生态课堂自由讨论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辨能力,提高理性思考的气质,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能遵循理性原则行事。再次,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关心他人的成功,理性对待思想冲突,有利于培养道德理性。让学生形成道德自主意识,进而愿意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生态课堂是实现大学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一种现代教学形式。

6)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构建的课堂教学,它的推广促使生态学在大学教师中的普及,推动大学文化的“绿色化”演变,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其影响可惠及整个社会。

7)生态课堂的主要特点在于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教师的创新能力。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创新素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构建生态课堂,具有现实性、也有前瞻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综上可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创建计算机课程生态课堂,根据以往教育改革方面的成果,总结与升级教育教学改革,更多的实现计算机课程生态课堂,更大的成就正在向我们招手。

参考文献:

[1] 刘贵华,岳伟.论教师的课堂生态意识及其提升[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6):30-34.

[2] 胡安水. 生态价值概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