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政策概述

教育政策概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育政策概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政策概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武术段位制;武术教学

一、中国武术段位制概述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为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全面评价习武者的武术水平而制定的等级制度。武术段位制分为3级9段。初级分为1、2、3段,中级分为4、5、6段,高级分为7、8、9段。武术段位制的确定依据是习武年限、技术和理论水平高低、武德修为以及对武术发展所作的贡献。

二、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开展的必要性

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开展的必要性:(1)加强系统化武术教育,培养武术后备人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2)推动武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加强中小学生武德、武技及武理等综合素质的发展。(3)弥补了应试教育中的缺失,加快了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

三、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的现状

1.我国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的情况

早在1915年,有识之士就提出要将中国旧有的武技推入新兴的近代学堂、学校。然而,时至今日,学校武术教育状况并不容乐观。2004年3月30日,、教育部联合声明要求从2004年9月开始,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内容。但由于种种因素,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一书表明:“在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华南七地区中小学中,各有65.6%、73.7%、77.3%、75%、73.4%、60.4%、70.4%没有开展武术内容”。这印证了人们对武术教育需求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2.武术在江苏省中小学开展的情况

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这标志着武术迈入了进入中小学的步伐。武术操推广后,江苏省各市也相继开展了中小学武术操比赛,为了促进武术的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体育局等部门为武术进课堂做出了重要努力。然而从总体来看,武术教育在江苏省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四、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段位制推广的改进措施

1.武术部门与教育部门加强协作配合

教育主管部门是学校的上司和领导,负责向下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传达政策、发出任务、组织监管,如果没有对武术段位制内容教学进行统一安排或宣传,仅靠鼓励和学校自主参与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同样,武术主管部门对武术段位制和相关政策的宣传要深入到学校,作用在学生主体上。

2.加强武术师资建设

江苏是武术人口大省,针对武术师资力量的不足,应该从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也是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法,二是招聘专业武术教师,三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聘用武校和武术俱乐部的教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等。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当前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教育比较普及,但是教学内容少、教学频率低满足不了学生需求;武术段位制进校园可以增加习武人数,有利于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有利于提高练武者的积极性;武术段位制在江苏省中小学的推广是可行的;武术主管部门的重视是促进江苏省武术段位制进校园实施的有利因素;对中小学生宣传不够,缺乏激励措施,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制定相应措施等,是影响学校开展武术段位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2.建议

武术管理部门应继续与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合作;教育部门制定措施,给予优惠政策;加强现有体育教师培训的同时,应对社会武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将武术段位制教学纳入校本课程,或成立武术俱乐部,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教学,先解决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的第一步;在解决段位考评,学校和武术协会进行联合,根据开展的程度、练习的人数统一组织考试、比赛。

参考文献:

[1]洪浩.武术段位制引入中小学教学必要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

[2]艾泽秀,姚孔运.中学武术段位制推广模式与策略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2012(2).

教育政策概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活动;一、概述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当前,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上看(如下图),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学校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政策与制度不完善,无法确保课外体育活动有章可循;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不到位,以致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起来较为混乱;体育活动场地与环境待优化,使得现有的课外体育活动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较单一,直接造成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严重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活动监测与考评被忽视,极大影响着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因此,探索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策略势在必行。

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二、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水平,在了解浙江省大学生课外活动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完善学校政策与制度支持

完善学校政策与制度支持是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策略之一。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而言,学校在国家、地方相关政策、法规基础上,应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相关政策与制度建设,以规范、制约组织行为,确保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章可循。

2.充分发挥组织与管理支持

充分发挥组织与管理支持对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组织与管理的支持,在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构建中,充分发挥体育部、学工处、各系体育部等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在具体做法上,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分别是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其中,学院体育部应安排专人负责学生体育组织活动的协调工作,鼓励并积极引导开展各项健身活动。在分工负责方面应不定期地给予单项协会竞赛规则讲解、组织编排协助等专门教师协助开展工作,保证各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帮助各学生体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的同时,离不开各系部、学生体育组织的大力协作。只有这样,课外体育活动在组织与管理上才能建立良性的健康教育运行机制。

3.积极营造场地与环境支持

积极营造场地与环境支持是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重要环节。体育场地和体育环境是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当前学校体育场地和环境不足以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加大对体育场地和环境的投入,积极营造适宜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环境,为大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环境。具体来说,一要发扬传统,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活环境;二要适应时代,优化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三要更新观念,拓展健康的教育空间环境。

4.不断优化内容与形式支持

不断优化内容与形式支持对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大有裨益。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革新,大学生体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在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构建中,勇于创新,优化健康的教育形式,打破传统,丰富健康的教育内容,不断创新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

5.注重推进监测与考评支持

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策略,还表现在注重推动监测与考评支持方面。监测与考评是控制和反馈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对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而言,注重推进检测与考评支持,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体质监测,充分利用每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并结合“体质测试管理系统”中学生体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要狠抓考评改革,优化健康教育。如课外参加传统体育项目练习并被选入参加校运会表演的大学生,则体育课传统体育项目考试记满分。

总之,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而言,应完善学校政策和制度支持、充分发挥组织与管理支持、积极营造场地与环境支持、不断优化内容与形式支持、注重推进监测与考评支持,与时俱进地探索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支持体系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水平的提高,进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馨,曾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天中学刊,2014(6).

[2]杨培基,周学兵,于晓东.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6).

[3]陈科宁.宏观教育视域下基础体育建设的思考[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4).

[4]任卫华.高校定向运动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5]马爱民,颜军.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1).

作者简介:张健伟,男(1977.9-),浙江义乌,讲师,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教育政策概述范文第3篇

结题报告是一项课题研究结束,研究者客观地、概括地介绍研究过程,总结、解释研究成果,向有关部门(机构)申请结题验收的文章。它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最主要的依据,其基本结构包括:

题目部分——标题、署名。

正文部分——

(1)序言(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动机)。

(2)理论依据。

(3)研究目标。

(4)研究方法(采用哪些教育科研方法)。

(5)研究的主要内容。

(6)研究过程概述。

(7)研究成果(概括性描述、列出图表、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结论与建议。

(8)存在的问题或研究的局限性。

结尾部分——注释、参考文献、附录。

结题报告要注意基本格式的规范化。根据具体情况,在体例上可作适当调整,我们反对格式呆板化,但也不能违反基本格式。接下来着重谈谈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题报告题目的表述要有明确性

结题报告的题目一般格式为:《……》课题结题报告。

关键是该课题题目应具体明确,准确地概括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且有新颖性。具体要求是:①应有价值、有新意。②范围既不会过于宽泛,也不会过于狭窄。③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围、对象、内容、方法。④题目内容最好涉及两个变量。⑤题目不要用疑问句形式。⑥题目要避免价值判断。⑦不宜用过分修饰、文学化的题目。⑧用词规范,切忌杜撰。

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发现题目不当或该研究没有价值,就得终止研究,重新调整研究课题,并呈报立项审批单位。在结题报告中应写新的课题,并附上说明。

三、理论依据的选取、运用要准确

理论依据即本课题研究的科学依据,是选题论证的依据,是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预先赋予某种假设的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过程的理论依据。

选取理论依据要防止三种情况:①无“论”可依;②有“论”难依;③大“论”小“依”;④有论不依。所选取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和理解的深刻性直接关系到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

教育理论都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有的还存在其局限性,运用时不能拈来便用。

四、教育科研过程要作客观、清晰的概述

对研究过程的概述必须符合研究类型特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多种划分标准,因而教育科研有多种类型,诸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发展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追因研究;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等等。对于各种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应明确界定。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中小学教育科研大多数是应用研究。

实验研究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过程。教育实验可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推广性实验(当前我国进行的有学校整体改革实验、引进国外教育理论的验证实验、教育政策决策的实验、课程教材的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

这里有必要讲讲教育行动研究,它与教育实验是有区别的。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决策者、校长、教师主动利用有关理论、知识、方法解决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它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合作,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对实际工作进行反思。

在研究中也常有二者交融渗透而以一为主另一为辅的情况。不同研究类型,其研究过程是有不同的。教育实验研究与一般性教育研究在研究过程的表述上是不同的。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教育实验研究过程的表述应体现三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选定课题、形成实验假设、确定实验自变量和因量、下操作定义、制定控制无关变量的措施、选择被试、分配实验组或对照组、选定测量方法工具、形成方案和工作计划。

②实施阶段。执行实验程序、方案,观察实验对象,记录所需资料、数据并加工整理。在执行实验程序、方案过程中,有前测和后测设计(即对被试进行的测量),前测有时会给实验带来麻烦,所以并非所有实验都要前测,但后测却是不可缺少的。

③总结阶段。对资料数据的分析,概括研究结果,形成研究结论。(包括判断有否充分的实验控制、实验结果可否实际运用、可否与非实验班组比较、所得数据资料能否确保检验假设、能否充分反映实验效应、是否有相关变量的干扰、实验结果有否代表性、可否大范围推广)。

2、一般研究过程的概述内容应包括:

①简介研究的时间、地点、对象和参与研究的人员。

②对问题、设计和行动步骤、过程措施的回顾;对观察到、感受到的有关现象的描述、整理。

③对行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根据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探讨规律性的东西并进行论证(只有研究过程而没有分析论证,因而得不出有价值结论的研究是无效的研究)。

概述时应强调态度客观,以事实为依据,对事实的描述要明确,遣词用句以中性为原则。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五、研究成果与结论的陈述要简洁、符合科学性

研究成果需作概括性描述,诸如解决什么问题、认识有何提高、师生得到哪些发展。

对于所撰写的一些文章(著作)的观点、要点应归纳说明,所发表的文章(论文、教学案例、资料选辑)列出图表。

主要研究成果如果是巨篇宏论,则应列出该文的纲目结构。

在成果的表述中一般有讨论与分析,即讨论该研究的局限性、尚待解决的问题、应用的价值和推广的可能性。

教育政策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创新创业教育;高等学校

一、“三螺旋”理论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三螺旋理论概述

三螺旋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提出的一种创新理论和新范式。该理论将政府、产业、大学看作是创新组织中的三类创新主体,三者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合作基础,通过各自组织结构再调整、制度的再设计,推动优质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共享,达成一种非线性螺旋式上升的新型创新关系。要实现三螺旋动态平衡,一是要求三个机构领域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即每个自适应体在保留自身原有功能和独立身份的同时,又支持其他两个自适应体功能的完成。二是要求各主体内部的革命性变革,即每个主体在增强自身功能的同时,延伸和扩展其他功能,一定程度上发挥其他组织主体的作用,从而为各组织主体协同创新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合作基础。

(二)“三螺旋”理论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征

三螺旋理论作为创新的一种新的范式和理论,其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创新的特征表现如下:一是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涉及多种要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可以作为三螺旋中各方长期协作的共同目标,促使政府、高校、企业三者协同起来,通过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和提高系统效用的集成强度。二是教育主体的互动性。三螺旋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引入政府和产业两个主体,三者互动并行,强调政府和产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三是系统的开放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是一个由诸多要素共同参与的开放过程,如高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企业的各种平台、政府的政策与资金等,三螺旋理论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要求原本政府、大学、企业中的要素摆脱之前孤立、分散的局面,以合作共赢为合作的契机,打破各要素之间的壁垒,探索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三螺旋理论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短板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尽管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初步探索时期,仍存在着一些困境和问题。

(一)政府制度和政策保障不完善,资源投入不足

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条件的提供者和创业环境的维护者,应动态把握和跟进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但当前政府应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职责仍有待改善:一是政策体系不完善且落实力度不够。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诸如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限制条件较多且系统性差,许多政策缺少具体实施方案,政策执行和落实力度明显不够。二是财政投入不足,创业融资支持不够。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投入周期长、风险大,需要有力、系统的资源保障,但目前我国政府在双创管理上侧重于行政化,且我国创业融资体系不完善,社会投资积极性低,各种风投和担保机构不发达,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仍是一大瓶颈。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不完善,资源紧缺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积极探索新模式,但似乎仍未在传统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活动体系不完善,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相关课程开发和设计较零碎,缺乏科学性、梯度性设计。二是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尽管当前许多校内实践平台、创业孵化中心和创业大赛应运而生。但囿于高校创业理念、资金等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不能与理论课程很好结合,双创教育实践活动并未提升至可持续效应的高度。第二,资源匮乏明显。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不足,我国双创教育课程大多由从事经管、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教授,大多缺乏企业管理和创业实践经验,双师型师资队伍较为紧缺。此外,高校在双创实践平台硬、软件建设上虽有所投入,但由于资源分散和效益不高,仍无法满足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企业参与积极性低,支持不够

三螺旋结构中,产业的参与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推动者,由于创业教育的特殊性,“产业”有着丰富的创业教育实践资源优势,但目前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参与环节较弱。三螺旋视角下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着资金支持者、平台搭建者、信息提供者等角色,它不仅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战平台,还可为其创业实践提供资金和人才保障,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有效开展。但由于市场非理性本质,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和商业价值评判,其在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并未尽到需履行的职责,这一定程度上造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链条出现了严重脱节。

三、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方面

1.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理论基础。高校必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并使其具有实践导向性和层次性。其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依据自身条件适当增设MOOCS课程教学,促进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建设。2.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完善实践体系。课程和实践体系的有机结合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资源和优势,在与政府、企业协作的基础上,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和实践项目的开展和建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同时,高校应通过创业种子基金、提供实践场所和基地等措施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支持。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双创教育的实施者,要积极通过挂职锻炼、深造等方式开展实践锻炼,高校相应地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引入具备创业、产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成功企业家、风投家和政府高参来校进行创业指导、政策解读或兼任创业导师,强化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4.高校应完善考评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政府、企业、高校应在合作基础上适当建立针对学生、教师的考评规则和机制。清华大学的清华创+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引入市场规则,通过引入启迪创投、天使投资等多家投资机构入校,让企业来评判项目好坏,使企业发挥教育功能。高校还应积极加强和鼓励科技成果对外转化,带动学生创新创业。

(二)政府方面

1.强化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中居于主导地位,应通过自身优势,制定和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落实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一是应加大学生创业贷款扶持力度、适当降低创业准入门槛,精简审批手续,改善社会保障机制,为创新创业创业活动扫清障碍。二是应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中央专项、地方配套、社会募捐、产业加入、风投参与等多元化的支撑体系。还可通过整合各专项基金来强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培训和国际交流等投入。2.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政府应建立专门机构、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项目咨询和培训、项目对接、决策参考等一站式服务。二是政府应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引导扶持校企合作建立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创新创业园区、企业孵化器等载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同时发挥政校企三方合力,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三螺旋理论下三方互动合作的效应最大化。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一是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企业、高校参与成立专门的创业创新教育管理机构,自上而下地有序统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二是应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创业创新教育联盟,通过相应的指导、监督和评价,促进各参与主体的共管、共建的工作机制的形成,加强相关扶持和推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实质性开展。

(三)产业方面

1.市场信息资源的提供。产业作为市场过程的参与者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推动者,理应加强与高校信息要素的流动和顺畅沟通,其利用自身优势将最新的市场信息、技术资源向高校适时对口开放,为其传递前沿市场信号,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和人才培养贴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风向。2.提供资金支持和导师支撑。一是产业应在评估高校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注重长远投资。通过设立有关补偿基金和贷款担保资金,减少政府财政负担,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资金保障。二是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足,应利用自身优质人力资源,使具有创业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人才进入高校兼职创业导师,充实高校师资队伍、提供导师支撑。3.注重平台搭建。一是产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校企合作下利用各方资源合作共建科技园、孵化器、实验室等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市场、商业机会,促使其更好地创业。二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成果转化率较低,企业应自觉搭建知识、技术成果转化平台。积极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市场运用,并建立相应配套的收益分配、成果改进等机制,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实处。

四、结语

教育政策概述范文第5篇

区教体局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制度和文件精神,切实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做好教育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和中小学办事公开工作,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领导

区教体局从强化领导入手,扎扎实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建立起相应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小组。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从组织上、制度上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全面地贯彻落实。

(二)规范执法,认真梳理行政执法事项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全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知识讲座和相关行政执法培训活动。局机关全体行政执法人员都按要求参加了培训和考试,并获得行政执法证。

按照区法制办要求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并编制行政处罚流程图。在政务公开行政处罚事项中,及时进行了更新、添加行政处罚事项34条。

(三)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区教体局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原则,即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全部及时向社会公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设“专栏窗口”。在重要文件政策的基础上,区教体局也注重相关信息的配套提供。如:为使教师招聘工作成为“阳光工程”,向公众提供招聘时间、招聘程序、咨询服务、监督投诉等一系列信息。努力将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置于阳光下规范运作,如中、高考政策宣传、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教师招考、教育收费等政策解读,进一步深化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区教体局按照《条例》、《意见》,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积极做好主动公开工作。截至12月31日,本局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6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其中,机构信息1条,占0.08%;公文法规32条,占25.34%;行政执法事项37条,占26.37%;法律法规事项13条,占10.32%;办事服务事项13条,占10.32%;民生信息11条,占8.73%;人事信息4条,占3.17%,其他应公开的信息15个,占11.90%。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区教体局根据《条例》、《意见》确定的原则,围绕公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重点主动公开二类政府信息:一是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政府信息,如教师资格认定、教师招聘、中小学招生、教育收费等信息;二是教育政策信息、规范性文件及时在网站上全文公开。

更新教育信息网信息25条;更新在市教育局中小学办事公开系统的信息386条;开展了6次常态化访谈活动。

(二)政府信息公开方式

以政务网和教育信息网作为主渠道,及时更新维护区教体局政府公开信息。此外,还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一是网上家长学校。区网上家长学校,设有中考成绩查询和招生政策解读,便于学生、家长及时查询中考成绩,及时了解招生政策。二是市教育局网。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及时更新市教育局中小学办事公开资源库中我区中小学办事公开信息。三是通过在线访谈与服务对象进行互动。四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政府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区教体局未收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报告。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收费。

四、咨询和投诉情况

区教体局共受理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现场群众咨询1082人次,在线访谈117件次,教育热线104件次,区长公开电话转办190件次,“我与区长话”109件次,教育信息网点击率238779次。咨询的主要内容为教育收费、招生入学、教师招考等方面的问题。

本年度无因政府信息公开而投诉的情况。

五、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区教体局无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六、工作人员和费用支出情况

(一)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情况。目前区教体局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为1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支出情况。无

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目前,我局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在基础性工作、公开内容方面存在不足。下一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工作。

教育政策概述范文第6篇

生存教育以生存、生活、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命最宝贵,安全大过天。生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二、国外开展生存教育的概况

国外对生存教育开展的时间较早。美国教育遵循的原则是“关注生命,培养每个人的能力”,德国的生存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节约能源的教育,而日本则把生存能力列为青少年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

三、国内开展生存教育的概况

1.普通高校生存教育现状

(1)大学生对生存教育意识淡薄。赵效江等人对蚌埠医学院、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学院和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对于“你了解生存教育吗?”,选择“非常了解”的仅有127%;对于“学校体育课上是否涉及生存教育的内容?”,仅有87%的学生选择了“经常”。唐泽民等人通过向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眉山中学、国张中学、雅安雨城区第八中学、芦阳小学等学校发放生存教育情况调查问卷,了解到“对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的感触”,有18%的学生表示“感到非常害怕”,有375%“表示感到害怕”;对于“是否经常关注灾害逃生问题”,仅有148%的学生表示“经常关注”;对于“对生存教育的了解”,仅有97%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对于“是否自学过生存常识、技能”,多达410%的学生表示“从未有过”。(2)高校生存教育工作开展不足。黄蕾等人通过与部分体育教师、学生交流了解到,在生存教育的开展上没有相关政策和文件;课程教学活动中既没有对学生讲解生存教育的相关内容,也没有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学生并不知道生存教育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如何应对突发灾害。刘丹宁等人对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农林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本专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当代大学生应急生存防范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生存教育缺乏专业性、系统性,有效的教学仅仅针对部分学生,目前只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操作技能练习。

教育政策概述范文第7篇

一、环境会计概述

如同许家林和蔡传里(2004)指出的“虽然环境会计是围绕着环境问题而展开的,但人们对环境会计的具体概念与本质却有不同认识”。目前国内外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环境会计由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构成,宏观环境会计主要是指国民经济环境核算;微观环境会计则是指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所从事的与环境有关的业务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管理(耿建新,房巧玲)。U.S.EPA(1995)给予环境会计一个较为权威同时具有较为广泛外延的定义:“在国民经济核算的范畴里,环境会计指的是自然资源核算,可以提供一个国家或地区可再生以及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消耗、存储量、质量以及其经济价值;在财务会计范畴,环境会计是指根据通用会计原则(GAAP)为外界信息使用者编制和披露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当环境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组成部分时,它用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资本投资决策、流程或产品设计决策、业绩评价以及其它各种前瞻性的经营决策活动。”

二、美、英两国环境会计教育现状

下面关于美、英两国环境会计教育现状的分析基于两项经验研究成果。一是Yakhou和Dorweiler(2002)向全美国660个大学的会计系主任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的回收率为19%(共收到122个有效回复)。问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考察开设环境会计的大学如何将环境会计课程与传统会计课程相融合;第二部分考察了各大学对教学内容重要性的评价。二是Stevenson(2002)向英国各大学中对环境会计感兴趣的教师或研究人员以及会计系主任发放了问卷,该调查收到了44份有效回复(回复率为44%)。与Yakhou和Dorweiler略有不同的是,Stevenson的研究主要关注研究生阶段的环境会计教育问题。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询问环境会计在被调查的学校是否被作为研究生的课程,如果不是,其原因是什么;第二部分询问了与会计教学有关的27个具体问题,例如环境会计是作为必修还是选修科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学术背景和兴趣的问题,其目的是增加问卷调查的有效性。

(一)环境会计课程的开设情况

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在英美两国大多数大学的会计系均讲授环境会计的有关内容。在教学大纲中规定环境会计内容的大学会计系在英国为71%,而且呈一种上升的趋势;而在美国几乎所有回复调查问卷的学校均在课程中设置了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内容。

尽管讲授环境会计内容已成为大学会计系的必然选择,但是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课程的学校比例却低很多。在美国仅有3%的学校开设了单独的环境会计课程,尽管如此,开设的课程名称和内容仍反映出环境会计的丰富内涵,课程名称包括:“环境会计”“政府、商业和自然资源”“环境会计过程”、“环境会计高级专题研究”等。对于不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的大学,大部分的环境会计内容是融合在其他会计学课程中讲授的,最常见的涉及到环境会计的科目包括: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由此可见,大部分学校讲授环境会计的立足点是环境会计对传统会计学分支的影响以及如何将环境会计的内容有机融入现有的教学框架。这种将环境会计作为传统会计课程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势在美国可能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因为调查问卷显示,仅有11%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将环境会计从现有的课程中独立出来,调查显示英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二)环境会计的教学内容

美、英大学会计系讲授的环境会计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环境会计概述,主要是与环境会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环境问题对企业经营的潜在影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及其内容、政府环境法律与政策及其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环境管理会计,也就是如何使用环境会计信息支持企业内部决策;三是环境财务会计,即环境会计信息的对外呈报。下面根据Yakhou及Dorweiler和Stevenson的研究列出了美、英两国大学所教授的环境会计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大学没有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课程,下属内容一般是结合在某些传统的会计教学科目中来讲授的。例如,很多学校在讲授财务报告时会涉及到在财务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披露的方式和内容以及现行实务界的做法,还可能讨论单独呈报环境财务报告的有关问题。在讲授审计报告时,将会安排专门的章节讨论出具审计报告时需要考虑的环境问题,例如,由于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持续经营假设是不恰当的,此时可能会导致否定的审计报告;再如,由于环境问题,公司的资产已经发生减值或者没有计提足够的或有负债准备,此时可能导致保留意见等。

1.环境会计概述的教学内容

(1)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评估方法;(2)企业环境政策概述;(3)企业环境发展和监控系统的构建;(4)企业经营对环境影响的评估;(5)公司环境审计与评估。

2.环境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

(1)垃圾处理、污染及资产废置的会计问题;(2)环境问题预算与绩效评估;(3)环境投资评估;(4)与环境有关的研发、预测和设计会计;(5)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成本研究;(6)企业并购与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3.环境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

(1)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2)独立的环境财务报告研究;(3)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及会计差错更正问题;(4)与环境有关的支出与承诺的会计处理问题;(5)与环境有关的借款、所有者权益及保险问题;(6)审计报告中可能涉及到的环境问题研究;(7)与环境有关的资产(如存货、土地等)价值评估问题。

4.各种教学内容的相对重要性

Yakhou及Dorweiler和Stevenson不仅分别调查了英、美两国环境会计教育的内容,还要求回复者对各项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由此得到的数据可以作为评估现行环境会计教育重点和预测环境会计教育的未来趋势。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美、英两国表现出十分相似的结果。具体而言:首先,环境会计概述在两国均不是重点教学内容;其次,与环境管理会计相比,环境财务会计的教学受到更大的重视,而且对环境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在未来会进一步得到加强,这是由于“各种利益相关者对更多的环境信息披露和呈报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Yakhou和Dorweiler)。

三、对我国环境会计教育的启示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环境会计开始成为大多数大学会计教育必然涉及的内容,尽管目前两国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的大学并不多见。笔者认为环境会计在美、英两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会计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

大学会计教育应当反映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在课程中适当引入必要的环境会计知识。高校应当适当鼓励环境会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这有利于培养会计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将环境会计的教学内容结合到现有的会计课程中进行讲授

由于大部分学者认为环境会计教学的优势在于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加全面和整合的方式看待会计,而且环境会计的内容与传统的分支特别是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联系紧密,因此,通过将环境会计课程内容结合入传统会计分支中,既可以达到环境会计教学的目标,也与环境会计的内容相适应。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的实践和研究现状,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课程既缺乏基础也无必要。

教育政策概述范文第8篇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汉语言文学学习;方法

一、后现代教育思想概述

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教育。在教育改革方面,制定了不少的好政策、好制度。国家提倡后现代教育思想,主张教师教学可以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形式,可以改革创新。旧的教育思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后现代教育思想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突破旧观念,积极创新

以前的教育很呆板。老师教育学生,就像家长在教育孩子。教育方式都是照着书本。老师的观点就是学生的观点,老师填鸭子似的教育,使学生没有兴趣学习[1]。从学生方面来讲,只是机械式的接受老师的教学,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批判性,也没有更多的思考力。国家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教育学生,使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把教育事业推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二)尊重个性发展

我上初中的时候,平时和老师交流的很少。老师见了学生不抬头,学生见了老师更是低着头快速通过,害怕和老师说话。老师不苟言笑,讲课一板一眼。整堂课下来,老师完成任务似的交代几句,学生也跟完成任务似的听完了课,机械的听老师布置作业。没有主动性。

(三)提倡师生以朋友式的方式相处

新思想教育下,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方式更像是朋友相处一样,可以平等的交流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越来越有趣,老师讲课充满了激情,同学们对学习也充满了兴趣。教与学互相结合,课堂上的气氛非常活跃。互动教学,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变的融洽,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二、汉语言文学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迎来了她的春天。如今国家更注重国学教育,孔孟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卷土重来。汉语言文学范围很广。我们从小就学习语文,我们学习诗歌,我们学习散文,我们学习小说的写法,我们还学习工具文书的写法。汉语言文学由字词组成。有一个笑话,说外国人学中文,光是“方便”两个字在不同的情境中就有很多种意思。有时候是上厕所的意思,有时候是有没有时间的意思,有时候是空闲的意思等等。搞得外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表词达意要根据不同的场合理解不同的意思。汉语言文学的多样性,构成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不同的审美方面,表达了语言的美。

三、后现代教育思想下该怎么学习汉语言文学

(一)打好语言基础

语言类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其中包括字、词、组、句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学习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仔细读。因为语境不同,意思会不同。不懂的地方,认真思考,仔细推敲。可以查查资料,也可以请教老师,直到弄懂为止。

(二)有效阅读

这主要是针对成熟作品的阅读方法。我们读作者的作品,就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特征去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意图,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推敲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心声,这种表达方法有什么优点等。

(三)多动手写作

我们要想在汉语言文学方面更快进步,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再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践。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还要能写。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学习写作的技巧,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多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2]。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写写日记,写写感悟等。这样天天练,就会有进步。

(四)多看书

从不同的角度,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多看书的目的是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思维。所表达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

(五)多参加活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活动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性格的人,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反应。多参加团体活动,与更多人在一起,锻炼自己的口才,从别人身上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四、结束语

后现代思想教育,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载体强化学习。老师也在不断的改变教学思路,积极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同学们不断推陈出新的想法。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汉语言文学必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李芝琴.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J].现代阅读,2013,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