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教育政策

高校教育政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校教育政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教育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政策研究

0 引言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高等教育学校。民办高等教育重新恢复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的民办高校应该包括民办学院、独立学院和对外合作办学等形式。截止2006年底官方统计,我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278所,独立学院318所,两类在校学生达到280.5万人,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本科院校28所(现有40所)[1]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对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办学过程中因为它特有的性质和民办高校学生特有的特点,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给民办高校的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逐步被认识,被重视的发展过程,对于民办高校起步更晚,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具体如下:

1.1 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和力度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普通高校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民办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却晚了近10年,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而且不平衡,不少学校至今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已经开展的民办高校许多是凭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个人努力在推动,缺乏相关支持,使得心理健康工作难以提高质量。

1.2 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缺乏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调查,绝大数民办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相应的保障条件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效果不佳。

1.2.1 重视程度不够,即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心理健康工作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优化个性品质,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发展,这项工作对高等教育目标能否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但是,目前的民办高校仍有一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加油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误解,尤其是在经费支持上,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没有一个民办高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经费支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最底层,认为只要做到学生不出大事就好,比如:跳楼等自杀事件。更多的经费花在实验室的建设,多媒体的建设,心理健康咨询室简陋,基本上没有心理测试的软硬件,即使有也比较落后,得不到更新。

1.2.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规范管理,体制不顺,人员流失严重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审等保障机制都提出了要求,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是个重要的方面[2]。但在有心理咨询室的民办高校中,机构设置比较紊乱,归属不清楚,在调查的20所民办高校中,12所有心理咨询室,7所归在学务处或者在团委,3所在共科部,其他2所挂在其他部门,基本上都是行政人员编制,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职称晋升,专职人员很难在现有岗位上寻求发展,兼职人员待遇往往得不到落实,大部分人员工作量大但报酬低,目前心理健康教师处于一个不良的环境中。还有些民办高校根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1.2.3 心理咨询教师缺乏 国外高校一般每2000名学生就拥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美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而我国高校通常的比例是:1:10000,对于我国的民办高校连1:10000都达不到[2],在调查的20所民办高校中,50%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此外兼职的人员均由辅导员来担任,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出现用德育的工作方法代替心理咨询治疗方法,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德育教育。

同时,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对心理疾病相关因素有深入的了解,在欧美国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都是硕士生或者是博士生,在我国,从业人员按照要求也必须是具有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方法。而多数民办高校心理教育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心理学,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即使培训,目前的培训工作也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要求,培训时间长短不一,缺乏实习和督导,培训机构鱼目混珠。甚至有些根本都没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知识,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也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学历低。因此教育的专业化是影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缺乏心理素质教学的开展 心理学课程是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心理学课程能普及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增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自觉意识,正确认识现实中的挫折,及时调整心态,而在我国90%的民办高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至于定期举办心理学专题的讲座更是寥寥无几,有个别民办高校开设了心理学课程,但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在教学方法上,所采用的也只是课堂灌输,有针对性的活动开展的还不够,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尚未得到普及,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较差。

1.4 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而在民办高校各个部门人员都比较精简,所以部门职责比较明确,而且传统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事情,缺乏全员育人意识,往往其他部门都这项工作了解不多;而且咨询中心和各个院系之间配合也不够,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不能得到很好的反馈,互相掌握的一手资料不能提供对方参考,也就是没有很好的衔接,无法及时纠正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5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欠灵活 面向学生的发展性辅导还未开展,目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主要以个别辅导为主,职业辅导主要以提供就业信息为主,丰富多彩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等活动开展的很少,职业心理辅导不普及。而团体合作的精神和技能是大学生成长所必需的。综合来看,目前民办高校面向全校学生的发展性辅导还处在发展初期,而且由于人手和专业的限制,使现有的辅导工作仅仅处在表面上,不深入。

心理健康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命线,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公办高校一样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所以必须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转贴于

2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研究

对于任何性质的学校来说,政策资源将是最大的资源,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民办高校将不会有今天的发展规模,政府出台了系列法规支持民办高校,有1982年的修订的宪法中规定允许社会力量办学;有1987年的《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有1993年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民办那教育促进法实施条列》[3],在这些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民办高等教育也一步一步走向规范化和法规化。关于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改善从业人员待遇低,职称评审无保障的局面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审保障机制提出了要求,涉及到人、才、物等方面,尤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而心理健康教师的流失主要也是待遇和职称方面无法得到保障。对民办高校来说,现在还没有针对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条款,更无法确保教师的质量和心理工作开展的效果。所以必须通过相应的政策完善各种保障机制,才能提高心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民办高校心理健康的有序发展。

2.2 改善教师待遇不公局面 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民办高校与公办教师享有同等权利,不过,由于对民办高校教师在任职、辞职、免职、处罚条件等方面没有细化,使得民办教师在医保、住房、职称评审等方面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2.3 改变招生不公,学生待遇不公局面 在我国行政法规明文规定,所有教育机构均有享有招生自主权。但是在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中,公立院校优先、民办高校最后录取原则[4],现在的民办高校基本上都是三本院校,按照录取的顺序,一本、二本录取后才开始三本,使得民办高校的招生质量受限,恶性循环,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永远跟不上公办学院的学生质量,无形中就会增加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所以应贯彻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在招生、教学、行政管理和发放毕业证等方面均享用平等权利,尤其应改革招生制度,允许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平等的参与不同层级的招生,改善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5]。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待遇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从毕业生毕业证书的实效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奖学金等方面可以看出有差距。

2.4 加强监督环节的政策落实 民办高校培养的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强化对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定期派专员深入各个民办高校了解情况,可以督促作用,同时,将民办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作为下阶段各个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参考依据,建立评估体系。

2.5 建立心理健康督导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 督导制是由专业人事组成督导小组,定期到各个民办高校现场督导、组织专业研讨制度,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候,可以与督导组联系,得到指导。

资格认证可以由教育部门规定考试科目,制定考试大纲,具备较高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的人员才能取得资格,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6]。

参考文献:

[1]金劲彪.民办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廖迎春,周爱云,曾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力原因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3]卢彩晨,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2007(3B).

[4]张胜利,曾文.浅析教育与公平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高校教育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税收优惠政策;高校收入;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5-0163-0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扩招及其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收入来源多样化,经营性收入比重增加,高校由过去不纳税、少环节纳税,发展到现在成为纳税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依法纳税成了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长久以来因为受“税收不进学校”观念的影响,高校的财务人员未完全树立依法纳税意识,也缺乏对税收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发生纳税义务后不及时办理税务登记,各种形式偷漏税行为时有发生。有鉴于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纳税筹划,严格涉税业务的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此外,高校在进行科教活动及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可以通过纳税筹划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降低高校整体税负,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

纳税筹划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却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纳税理念,展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对企业理财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无论是会计制度还是核算方式均与企业有所不同,如何进行纳税筹划更是相对陌生的事务。而且在税收政策方面,高校除享有一般的优惠待遇以外,国家为鼓励高等教育发展,于2004年出台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2006年出台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等,这些教育税收优惠政策涉及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10多个税种,高校税收筹划存在很大的空间。

但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高校在涉税业务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包括纳税

意识差、

管理层认知程度较低、税收知识缺乏、税负计算未进行相应筹划等[1-2]。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指出高校应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并进行税收筹划[3-4],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高校收入纳税筹划的思路,如叶欣等从高校技术创新的营业税角度阐述了科研经费收入的有关税收问题[5];冯萍针对高校个人所得税的特点,阐述了高校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法及其制约性,提出了高校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法的相关对策[6]。龚敏希等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税收筹划进行了分析[7];龙凌云从高校后勤企业的组织形式、营业收入、税前扣除项目三方面探讨了纳税筹划,以降低后勤企业税负或延缓纳税[8]。但以上文献主要是从单一税种角度提出了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由于高校收入类型庞杂,尚鲜见从高校多收入税种角度考虑如何系统筹划收入纳税。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税收筹划工作将越来越为高校所关注并重视。2010 年“两会”期间,据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09 年,中国高校贷款规模已超过2 500 亿元,其中地方高校贷款近2 000亿,部分高校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因此,高校纳税筹划应区别于企业[9],通过科学的方法安排自身的筹资、投资、生产经营以及利润分配等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本文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税收优惠政策,在划分高校实际收入类型及纳税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校涉税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和提出不同收入类型的纳税筹划目标、制约因素与方法,并通过列举高校纳税筹划的具体案例,对高校收入纳税筹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高校收入分类及纳税分析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高校收入大致分六大类,包括财政和上级补助收入、科研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代收费项目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其中财政和上级补助收入主要是指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经费、基建经费以及其他各项拨款。科研收入包括通过承接科技项目、开展科技协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和其他科研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包括学费、住宿费、考试费三大类,具体收费项目详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的相关文件。代收费是高校为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在自愿前提下,替提供服务的单位代收代付的相关费用。附属单位缴款是高校附属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给学校的收入。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捐赠收入、利息收入、房租收入以及宣传费、罚款、赔款等服务性收费项目。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重庆地税局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文件精神,高校实际收入类别及纳税情况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拨款、上级补助收入

高校取得的财政拨款以及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不征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二)教育事业收入

1.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入

高校为列入规定招生计划的在籍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劳务取得的学费、住宿费、考试报名费收入,其收费项目标准经由市财政、市物价局审批,属于市政府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入,免征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2.服务性收费

高校为在校学生提供由学生自愿选择的服务而取得合理补偿的收费自2006年1月1日起按属于应税行为的教育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

3.代收费

高校收取的各种代收费,以学校支付给相关单位后的余额征收营业税。

高校教育政策范文第3篇

1.1面对高校发展趋势,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当今面对着国际与国内形势的众多局势变化,全世界的很多国家的高校在招生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尤其不是名牌大学,很多二流学校招生要面对很多挑战,所以就必须要增强高校教育管的创新意识。显而易见,国于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为了应付这一局面,能够更好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人才做为保证,而人才如何培养,这就给高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是否能培养出好的创新型人才,这主要依托于有效的教育管理,就目前而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和现行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不符,从某种程度上对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障碍。总而言之,当前高校发展需要进行教育管理创新来适应形势的发展。

1.2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学生教师人数成指数增长,学校的办学规模也逐渐扩大,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也加快了步伐,那么高校教育管理必须要紧紧跟上,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必须要与之相匹配,这就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当下,在各大高校都在搞“学校重建”运动,这项运动的开展,会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的发展需要高校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1.3面对以往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从前高校教育管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高校教育管理往往都是靠领导的一句话,同一件事情不同时期结果不一样,不按标准和制度办事;第二个问题是高校教育管理观念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是喜欢按照所谓的经验来管理高校,处理和解决管理问题思维方式比较老套;第三个问题是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低下,高校教育管理质量不高。

2.如何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2.1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进到高等教育管理中,确保高校教育管理标准化。因为ISO9000质量体系能够帮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我们就要把它引入到教育管理中去,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对ISO9000质量体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要把教育归类为服务业,并且按照服务业的要求,然后逐一对照ISO9000质量体系中的标准,最终制定出适合高校的教育管理的各项标准。只有这样,高校的教育管理才能当好教职工和学生的勤务兵,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将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能够使高校在现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2着手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确保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建立需要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了这一平台就能使高校及时有关教育管理的政策规定,这样相关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及时的跟高校沟通,并把相关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传达回高校教育管理者,具有实时性,是教育管理双方很好的纽带,提高了工作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呢?第一,高校要明确建立平台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初步拟定关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时,要逐步增强认知意识,以保证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的有序进行;第二,高校必须知道使用平台者的需求,并且要按需建立简单、整洁、便于使用的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第三,高校既要不断地加强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从而能使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更随心所欲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高校教育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扶持;发展;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数量在不断增多,而民办高校的创建就缓解了升学的压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民办教育还处于配角地位,经费问题一直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政府在其经费的筹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财政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资助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资助政策缺失或不协调

就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来看,有的地方还是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不够完善,很多个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不能够真正地起到激励的作用。

在税收的优惠政策上,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立法和政策之间达不到协调的关系。一般民办教育机构的收费都没有归纳到政府的财政管理预算中,不论是学历还是非学历教育都不能够享受到免税的优惠政策,而且更多的是对它们进行限制。就这些看来,国家在宏观上对民办高等教育是大力鼓励的,但是政府对管理比较重视,而扶持的力度却不够,可见微观上的限制还是比较多的。

而在土地的利用方面,经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政府提供的资助显然是对公办高校的比较多,而民办高校只占据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公办高校是以政府主动提供的优惠为主,而民办高校几乎没有这样的待遇。

2.经济资助缺位、比例偏失或结构不公平

就我国的现状看来,我国民办高校有的学校教育成本的筹集上出现了困难,但是政府并没有尽力将其解决,替其分忧,这样民办高校就要通过其他更多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就表现地更加市场化,其公益性就缺乏保障。

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公共资源在公办和民办高校中的分配也是很不平衡的,尽管说,民办高校的学费过高,为了让一些贫困的学生也能够上的起学,政府提供了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的政策等等,但是在这些资助方式的获得率上民办高校依旧明显比公办高校低,所以还是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的。

政府在经费的资助方面没有明确的体系,而且缺乏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就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来看,政府的补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中央财政几乎没有把这一部分直接列入到国家的财政预算之中,而只是比较关注公办的高校。

二、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

1.对民办高校实行财政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的贴息可以投入少量的财政资金,而通过这些资金引导得出更多的社会资本用到政府的鼓励领域中去,这样财政资金的使用功效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就公共财政这方面的内容来看,实行财政的额贴息政策也就说明今后的财政资金其使用方式要朝着这一方向进行改革,同时通过这个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支持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政府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还是非常必要的。

2.设立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预算投入政策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民办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几乎没有被计算在国家的财政预算之中,所以就国家预算的管理制度应当进行如下的调整:首先,在国家的预算中,要增添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支持的科目,每年都要适当的安排一些辅助的资金。其次,要理顺政府间的财政体制,将各级政府由于高等教育方面而产生的利益冲突进行妥善的解决,保证下级以及基层政府在发展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上的积极性,使得国家整体得到最大的利益。最后,关于对民办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的辅助方向应当把重点放在比较贫困的地区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3.扩大对民办高校学生的资助

在高等教育阶段,要保证民办高校的学生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要鼓励和支持优秀的学生接受教育,所以政府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民办大学的学生进行资金上的辅助。但是就目前来看,银行几乎没有在民办高校开展有关的业务,所以根据这些,政府应当开展更多的形式来加强管理,加大对学生的贷款支持,其中可以是通过担保或贴息等形式,还要加大政府的相关补贴,通过使得银行的获利增加从而增强其积极性。同时还要设置一些奖学金以及特困生辅助等等,另外,不应该使得民办和公办的高校享受不同等的政策待遇,要保证公平。

4.实行市场导向的收费标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要鼓励民办高校提高其自身的效率以及效益,就现在各个地方的民办高校基本上实施的收费标准是审批制,办学的成本包括基建费折旧和事业费等,所以说各个地区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收费标准也都不一样。但是,就一个教育领域来说,如果两个高校的质量和学费的水平都比较稳定,相差不是很大的话,那么所交的学费也一个当是差不多的。当然在这样的条件下,质量较好的学校收到的学生就会比较多,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也会相对来说较高一些,所以政府对于民办学校的学费收费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控制,由市场来进行一定的调节。

5.加强对民办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支持

总的来说,加强对这方面的支持可以使得民办高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高等学校的创建是为了传播知识和学术研究,所以,可以说高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学术研究活动,所以政府必须在这方面加强支持,加大财政拨款,支持民办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和教材开发,提高其某些领域的水平和能力。

总结

伴随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的地位不断提高,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也逐渐加大。但由于对民办高校的认识存在偏差,高校在资金的筹集和运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这就需要政府的进一步扶持,为此提出相应的财政政策,促使民办高校的更好发展。

高校教育政策范文第5篇

加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特别是加强政府对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管理和扶持,是进一步深化民办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公共产品理论、“第三部门”理论及教育公平理论,对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公共政策制定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公共政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民办高校作为民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对民办高校办学的认可度也逐渐增强。根据《2015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目前共有民办高校734所,其中含独立学院275所,在校生610.90万人,比上年增加23.7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在校生509人,本科在校生383.33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227.52万人。民办高校高层次办学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办高校整体学科水平的薄弱,没有高水平的学科为支撑,就没有高层次办学能力的根本保障。

(二)研究意义

国家新一轮民办教育改革的启动,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机遇。经过几轮规模扩张后,我国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基本固定,民办高校间新一轮的竞争焦点也以规模为代表的“量”的竞争转向以学科水平为代表的“质”的竞争。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民办高校内涵建设逐渐成为民办高校办学重点,成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办高校

是指国家教育机构以外的社会个人或是社会组织,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根据相应法律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

2.学科建设

一般来讲,学科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第二种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该论文所指学科主要是指第二种。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高校学科布局、学术方向凝练、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研究水平、学术队伍及学术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因素。

(二)基本理论阐释

文章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市民社会理论以及公平理论。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将人们生活所需的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一般由市场来提供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如立法、司法、国防等属于这类公共产品,它必须由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如教育、铁路等,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

2.“第三部门”理论

第三部门就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为宗旨的独立部门。它是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社会组织,又称为非营利组织。

3.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是概念内涵广泛,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可以把教育公平定义概括为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还可以具体解释为教育机会均等、受教育权利和公共教育资源的占有平等。

三、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分析

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缺失和实行乏力,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不公平的体现。具体表现在:

(一)政府学位点审批政策严控,造成学科建设起点不公平

2011年,教育部批准了五所民办高校硕士生培养权,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在研究性人才培养方面的突破。经过五年的发展,从《2015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的数据来看,我国目前共有民办高校734所,610万在校生中,仅有硕士研究生509人,民办高校平均每年招收研究生数量100人,民办高校硕士培养发展非常缓慢。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实行申报审批制,而我国民办高校按照国家规定,根本不具备申报资格。研究生培养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硕士点申报方面,政府对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实行的是差别性政策,造成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起点的不公平。

(二)法人属性不明晰,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实践中民办高校被划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这一属性划定成为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障碍。由于法人属性不明确,直接导致民办高校产权性质模糊,加上《民促法》中对民办高校取得“合理回报”规定含糊,使民办高校的投资人缺乏应有的财产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法律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办高校投资人的办学热情,由于缺乏产权激励及相应的权益保护,使得民办高校投资人对学校建设缺乏长远打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学科发展。

(三)教师权益保障政策缺失,民办高校学科支撑乏力

由于民办高校法人属性不明确,在身份认同方面,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教师待遇不公平。是否具有国家事业编制身份成为教师在“公办”、“民办”高校间选择的一大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民办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带来困难。由于缺乏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撑,成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另一个障碍。

四、促进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适当放宽教育审批权,为民办高校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根据国家对应用性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定位,到2020年全国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将达到1:1。民办高校凭借其灵活的办学机制,以及多元的投资主体,使民办高校在校企联合开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政府应适当放宽对民办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审批限制,批准更多有能力的民办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包括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社会提供更多高层次教育产品,更好地满足大众高层次教育需求,更好地发挥民办高校的公益属性。

(二)确认民办高校法人属性,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民促法》要在协调各部门利益的前提下做好总体规划,要有一定前瞻性。对明显冲突的法律法规,则应当按照《立法法》规定的程序予以系统解决。民办教育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民办教育促进法》之中,还涉及教育领域的其他法律,要对《民法通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教育法律同时修订,彻底解决民办高校产权问题。民办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法人地位应在法律层面予以规定,解决投资人合理收益权的法律和公共政策保障问题。

(三)适当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其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从公益性的角度看,保护和扩大社会公共利益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公益性程度是政府财政支持与否的重要依据,公益性程度越高,政府支持的力度应该越大。

(四)允许民办高校适当营利,确定民办高校合理收益比例

必须承认高等教育的营利性。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又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但毕竟有别于义务阶段教育。从一定意义上将,民办高校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促进正是其公益性的另一个体现。但是,这并不能取代民办高校营利性一面。“非营利”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并不等于否定民办高校投资人取得“适当合理收益”的权利,这也可以算是政府对提供公益性物品的私人一种补偿性激励。

(五)消除民办教师身份歧视,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建议政府尽快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即将修订的《高教法》的范畴,依法尽快明晰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同是“事业单位”的法人属性,并尽快依法明确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事业单位身份,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同时出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人才在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间正常合理的流动,加快解决医疗、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解除民办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结束语

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前提保证。在《民促法》即将修改的政策背景下,明确民办高校法人属性,客观、合理地解决民办高校营利性与公益性的问题,消除民办高校教师身份歧视,将有力地促进民办高校学科建设。

作者: 武宝贵 单位:三亚学院管理学院 三亚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

[2]李玲,周兴平.民办学校“合理回报”标准测算及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3]肖俊茹.论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4]李望国.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

高校教育政策范文第6篇

关键词 “985工程” 文献综述 政策目标 政策执行 政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历来重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提交的《面向21实际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我国“985工程”的建设正式拉开序幕。随即,我国率先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内顶级高校中开展了“985工程”的一期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985政策”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我国政府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利用政策优势建立起强大的科研队伍和高校平台,培育了大批推动国家发展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强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但与此同时,“985工程”院校对政府资源的依赖程度非常严重,由此还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因此“985工程”的实施也面临了很多质疑。举例来说,基于已有的文献成果,笔者将这些部分主要问题归纳到下表1:

表1:“985工程”面临的部分主要问题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985工程”教育政策的“存废之争”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刘强,2015;刘佳、方兴,2016)。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后发现,目前学界对“985工程”教育政策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这些成果往往是零碎分散的,没有对它们形成系统性和结构性的整理与反思。在笔者看来,时值“985工程”和“双一流”高校建设工程的交接之际,对我国“985工程”政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反思是有巨大的时效性和必要性的学术工作。因此,笔者回顾了近10年来发表在我国cssci核心期刊上从不同角度研究“985工程”的重要文献,并尝试对其政策目标、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价等维度进行结构化的清晰整理与评述,指出已有“985工程”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形成促进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发展的理论贡献。

但笔者必须强调,学界讨论“985工程”的文献众多,本文难免挂一漏万。因此,本文只能作为一条已有文献的参考线索,还请读者明鉴。

1“985工程”的政策目标

要想系统地整理并分析我国“985工程”的政策目标和发展导向,首先需要了解高水平大学的一般特点。针对这一点,已有的文献已经形成了一些方面的概括,包括一所高校是否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否能产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具备高效的社会服务水平以及是否能形成国际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张亚群,2015)。如果一所“985工程”高校连这些基本的判定标准都没办法达到,它将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国家对人才与科技的需求。

沿着这样的分析思路,已经有学者提出了“985工程”建设的宏观目标,即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建设一批具有高功能性与高竞争性的强综合能力大学(刘春荣、李红宇,2012)。然而,类似“高功能性和高竞争性”的政策目标相对宏大,本身不具备高操作性,所以有学者提出了相对中观的“985工程”政策目标,比如要为高校提供一流的软硬件教学设施与政府资金支持等物质资源,改革国家的教育体制,形成高校自治环境,以此培育高校的长远责任与世界视野等价值导向(孟凡,2010)。显然,这些政策目标的实现不可能立竿见影,它们还需要一些更加微观的基础条件作为铺垫。

为了阅读的方便,笔者同样将以上关于“985工程的政策目标”M行列表整理,并形成如表2:

至此,笔者已经对国内关于“‘985工程’的政策目标与发展导向”的研究成果做了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上相对系统的整理。我们必须肯定学者们对此做出的探讨具备丰富的学术价值,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在笔者看来,这些文献都在很大程度上将“985工程”教育政策的政策目标和发展导向做孤立的探讨,这就很难避免教育政策分析过程中的片面性问题。一项国家政策要能实现高效的运转执行,它需要和其他不同的国家政策之间形成良性配合。类似的,“985工程”也不是一项孤立的教育政策(陈学飞,2006),我们分析“985工程”的政策目标与发展导向时还要结合国家宏观发展的政策方向,用整体性的眼光看待教育政策,以此校准“985工程”的政策目标定位。笔者认为,这是对学界提出“关于‘985工程’乃至其他教育政策的政策目标与发展导向”研究的更高要求。

2“985工程”的政策执行

回顾“985工程”的建设历程,国家为了让最初制定的政策目标落到实处,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给予了相关高校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过去20多年“985工程”政策执行的时间内,全国30所顶级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管理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巨大的教育投入初见成效。因此,“985工程”的政策执行也势必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维度,笔者也将对此做重点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首先,在“985工程”的政策执行过程中,高校在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面上取得了突出成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985工程”高校的科研平台的建设上面。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从校内的基础设施发展情况来看,“985工程”院校获得了大量国家科学基金的支持,这些资金为高校科研平台的搭建和整体科研实力的上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唐晖、童桦、李娟娟、吕群,2009)。依托这样的高校科研平台,学校内部的不同院系之间形成了联动发展的新模式,“985工程”高校科研队伍的工作水平不断上升,形成了以老带新、团队合作等良性发展体系(詹逸思、耿睿、刘响,2014)。然而,以上的讨论主要都是针对高校内部的科研平台建设现状。更进一步的是,部分学者的研究视野已经超出了学校内部,通过定量模型分析了我国“985工程”高校校际科研合作现状。研究表明,我国的“985工程”高校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合作模式,部分高校甚至能积极“走出去”,和国外高校形成学术对话(郭崇慧、王佳嘉,2013)。以上都是我国“985工程”政策执行中“基础设施建设”维度的主要研究成果,笔者将其整理成表格,如表3:

另外,在“985工程”的政策执行过程中,高校的管理体系建设也是重要方面。对应以上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分析,高校需要配备相应的高质量管理人才,引入全新的管理理念(王允修、宗刚,2006),否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发展阻力(周霞、何小文、张骁,2016),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系统有“两套班子”,分别是党委机构和行政机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合作。其中党委机构主要负责把握高校的思想方向和人员任用等方面,而行政机构则主要负责行政高校行政事务的管理(高桂娟、刘地,2013)。“党政双轨制”是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固然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很多潜在的管理问题。举例来看,一方面就党委机构的管理人员来说,部分“985工程”高校党委书记的素质有限,尤其体现在学术素质方面(罗云、孙志强,2011)。因此,这些学术素质低下的985高校党委书记参与的教育研究工作比较少,管理工作随意性比较大(罗云、孙志强,2013)。另一方面,就行政机构的管理人员来说,尽管我国“985工程”高校的校长普遍来自国内发达城市,具有良好的教育经历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李中伟,2016),但也存在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和国际交流水平等方面的不足(莫玉婉,2013)。还有学者处理更加细化的研究问题,考察“985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内部专门负责教学管理的教务处处长,发现部分处长同样存在管理专业素质低下等问题(罗云、李琳琳、孙志强,2013)。当然,以上的文献整理主要都是针对高校管理体系内部,部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看到了其外部效应。研究发现,部分“985工程”高校的管理系统内部存在党委的政治领导权和校长的行政管理权冲突的问题,这影响教师学术权和师生民主管理监督权的有效运作(李景平、程燕子,2015)。因此,有学者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呼吁,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体系的信息公开工作(许晓东、饶彬,2013)。

笔者认为,目前对“985工程”政策执行中的高校管理体系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不同管理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现状的描述,还远没达到学理性分析的层面。在笔者看来,这是以后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为此笔者将“985工程政策执行过程中高校的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下表4:

表4:“985工程政策执行中的高校管理体系建设”维度的研究成果整理表

显然,以上提到的“985工程”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是国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的维度。可以肯定的是,国家政策的巨大投入和高校水平的快速发展是社会有目共睹的。然而,将近倾“举国之力”发展建设的“985工程”高校在政策实践过程中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吗?未来“985工程”高校的发展前景是什么?近10年来,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不断对此做深入反思。

3 “985工程”的政策评价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学界对“985工程”的评价内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主要包括对“985工程”高校的教学情况、高校的科研学术能力与管理绩效等方面做出评价。同时,学界使用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工具也具有多样性。这对我们科学认识“985工程”的政策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

关于“985工程”高校教学情况的评价方面,学者们对全国范围内的“985工程”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有学者从师资队伍、学生情况、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等方面对全国的“985工程”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做出了系统的评价(邱均平、董克,2013)。令人可喜的是,我国“985工程”高校的本科生教育呈现出培养体系的综合化和多元化趋势,本科生教育发展取得了突出进展(黄敏、陈炎辉,2012;李硕豪、何敏,2012)。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985工程”高校的本科教育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方说“985工程”大学面临着本科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吴凡,2014);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模糊(李红慧,2012);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的质量非常有限(罗云、韩阿伟,2013)等方面的问题。

与此同时,不少学者也关注了“985工程”高校的研究生专业建设水平,运用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其建设现状给出了科学的评价(翟亚军、王战军、彭方雁,2012)。研究表明,我国“985工程”的硕士研究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学者特别提到了体育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涉及到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低下等问题(汤启萍、段吉安、张昊,2013;田祖国,孙麒麟,2015;张小波,2013)。

相较于以上提到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建设水平分析,目前学界对于 “985工程”的博士研究生专业建设水平的探讨则相对较少(罗尧成、朱永东、杨扬,2009),研究的参考价值相对较少。

同样地,笔者将“985工程高校教学情况的评价”维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表格,如表5:

关于“985工程”高校科研学术能力与管理绩效的评价方面,学者们已经对此做出了非常深刻而细致的探讨,使用的评价指标也是丰富多样的。从宏观的面上看,部分中国“985工程”高校的总体科研水平相较于政策实施前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一点突出反映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表和中国大学学术排名表上面(程莹、杨颉,2016;邱均平,欧玉芳,2016)。关于这一点,学者们已经在教育政策的实证分析中尝试用不同的指标对此进行评价和分析说明。这些衡量“985工程”高校科研学术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如下表6:

表6:“985工程高校科研学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维度的研究成果整理表

以上的研究成果表明,尽管部分评价高校科研学术能力的指标存在缺陷,但中国学者们在对“985工程”高校科研学术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既参考了国内外先进的评价体系,也根据不同高校的发展现状做出了对性的调整,从而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这是良好的发展势头。基于以上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很多学者已经对我国“985工程”的政策执行效果做出了系统的评价。

研究表明,“985工程”实施以来,中国“985工程”大学的学术影响力、技术长兴能力和学科发展能力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内乃至国外都有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赵俊芳、齐芳,2015;鲍威、陈杰、万蜓婷,2016),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笔者发现,我国“985工程”高校科研能力的快速发展是政府和学校强力投资的结果,甚至在一些时候是不计成本的投资。“985工程”高校科研能力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代价。实际上,“推动‘985工程’高校科研水平发展的资源投入产出之间存在巨大缺口”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不少学者研究成果的证明(张慧妍,2014;王健,2015)。更进一步来说,影响“985工程”高校科研效率的因素非常多,既包括高校科研资金投入、高校教师水平、高校地域分布等因素(姜春林、王友强,2009;丁岚,2012;王树乔、王慧、李锋、于永芳,2016)。由此可见,我国“985工程”的科研学术能力之绩效水平依旧存在很多的不足,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学界对“985工程”高校的教学情况、高校的科研学术能力与管理绩效等方面已经做出了非常系统的评价。笔者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晰认识“985工程”的发展现状,还能为我们系统地评价其他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4一个简短的总结

在本文中,笔者回顾了近10年来发表在我国cssci核心期刊上从不同角度研究“985工程”的重要文献,并尝试对其政策目标、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价等维度进行结构化的清晰整理与评述,指出已有“985工程”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实际上,我们看到不仅仅是“985工程”本身,整个中国的教育政策发展都呈现了一种新趋势。显然,任何的教育政策都有自身的时代局限性,“985工程”也不例外。因此,它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政府教育部门对此做不同角度的调整和优化。同样的,学界对于“985工程”乃至其他教育政策的研究也都应该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研究分析框架和研究的思路方法等方面,这是教育学界应有的时代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莉华.我国高等教育的绩效专项经费改革及完善思路――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09):35-38.

[2] 周建民,丛军,高云.985工程政策执行中的委托关系探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342-346.

[3] 任增元,刘元芳,大学潜在制度伦理问题与匡正思考――以211和985标准的滥用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5):43-54.

[4] 莫甲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概念模型与基本特征――基于全国15所985工程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9):69-76.

[5] 谢梅,毛一玲.西部985工程建设和学校科技创新的特点,难点及其存在的问题[J].天府新论,2009(06):280-283.

[6] 姜彤彤.985高校科研效率测算及区域差异对比[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4):35-40.

[7] 别敦荣,叶本刚.2005-2010年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源质量统计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04):1-10.

[8] 别敦荣,叶本刚.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源质量――基于2011-2012年数据的统计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3):27-38.

[9] 王光荣,张雪.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探析――基于985院校为例[J].教育科学,2014(05):62-66.

[10] 张小萍,张良.中国高校“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成效分析――以985工程高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3):48-56.

[11] 刘强.关于211工程和985工程存废之争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5(03):90-93.

[12] 刘佳,方兴.211工程和985工程存废争论到底争论什么――对高校重点建设以及高校身份符号的透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6(06):20-25.

[13] 张亚群.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分析――以985,211工程与2011计划为视点[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122-126.

[14] 刘春荣,李红宇.“质量”抑或“一流”――从985工程透视中国式“世界一流大学”的功能性与竞争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2(01):23-26.

[15] 孟凡.从985工程,211工程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几对矛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1).

[16] 陈学飞.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03):83-84.

[17] 唐晖,童桦,李娟娟,吕群.论科学基金与985工程平台建设的良性互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72-74.

[18] 詹逸思,耿睿,刘响.中国985工程院校学习指导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全国39所985工程院校的调查研究[J].教学研究,2014(01):83-86.

[19] 郭崇慧,王佳嘉.985工程高校校际科研合作网络研究[J].科研管理,2013(s1):211-220.

[20] 王允修,宗刚.用现代管理理念审视高等教育项目管理――以211工程,985工程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1):57-60.

[21] 周霞,何小文,骁.社会资本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08):87-90.

[22] 高桂娟,刘地.大学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的实证分析与问题探索――以985工程大学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05):62-68.

[23] 罗云,孙志强.我国985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素质现状调查――基于34位大学党委书记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05):32-34.

[24] 罗云,孙志强.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分析――基于34所985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的新闻挖掘[J].高教探索,2013(06):34-39.

[25] 李中伟.985工程学校现任校长个人特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04):32-43.

[26] 莫玉婉.985工程大学校长的身份特征,素质能力及遴选方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2):82-87.

[27] 罗云,李琳琳,孙志强.我国985高校教务处长教学管理专业素质调查[J].江苏高教,2013(03):68-71.

[28] 李景平,程燕子.大学内部治理的困境与出炉――基于七所985工程高校章程文本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5(08):1-7.

[29] 许晓东,饶彬.985工程高校信息公开的效果分析――基于高校门户网站数据[J].现代情报,2013(06):68-73.

[30] 向东春,唐玉光.985平台中学科互涉的阻力与对策――基于学科文化的分析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6).

[31] 张晓报.我国985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J].高校教育管理,2013(06):24-30.

[32] 文雯,初静,史静寰.985高校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14(08):92-98.

[33] 邱均平,董克.985高校专业建设质量分析――以2012-2013年本科专业评价结果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92-97.

[34] 黄敏,陈炎辉.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985工程大学《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51-56.

[35] 李硕豪,何敏.985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绩效分析[J].教育经济与管理,2012(06):14-21.

[36] 吴凡.我国985工程高校本科生学习成果评估[J].中国高教研究,2014(02):9-16.

[37] 李红慧.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基于985高校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5):72-77.

[38] 罗云,韩阿伟.985高校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3(04):89-94.

[39] 翟亚军,王战军,彭方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数测度方法――对985工程一期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02):79-83.

[40] 汤启萍,段吉安,张昊.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22所985工程高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5):41-46.

[41] 田祖国,孙麒麟.中国985高校体育研究生科研能力计量分析与过程培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6):739-744.

[42] 张小波.基于综合评价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研究――对985工程一期34所高校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09):68-75.

[43] 罗尧成,朱永东,杨扬.我国高校博士生参与课题的现状分析及研究建设――基于三所985工程高校调查问卷的统计[J].复旦教育论坛,2009(06):19-25.

[44] 程莹,杨颉.从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看我国985工程大学学术竞争力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6(04):64-67.

[45] 邱均平,欧玉芳.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985工程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4):57-63.

[46] 樊霞,任畅翔.985工程高校产学研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6):4-10.

[47] 姚乐野,王阿陶.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分析――基于985高校在web of science 期刊发文引文的研究[J].公共管理研究,2015(01):111-120.

[48] 李国良,梅士伟.985大学专利活动的质量考察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整理,2016(02):129-138.

[49] 钱玲飞.985高校文科学报h指数分析――基于cssci2004-2007年度的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9(10):90-94.

[50] 李峰,缪亚军,戚巍.基于nci的985工程高校学科的学术影响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87-91.

[51] 樊文强,刘庆慧.大学教学学术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以985高校为评价对象[J].情报资料工作,2014(06):98-102.

[52] 樊文强,刘庆慧,雷庆,郑晓齐.社会开放取向的大学学术网络影响力评价研究――以985工程高校为评价对象[J].中国高教研究,2015(06):49-54.

[53] 蒋华林,张玮玮.985院校课程认知目标达成度及国际比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75-79.

[54] 李红宇,曾孟夏,吕艳.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高校985工程实施绩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05):38-43.

[55] 罗杭,郭珍.2012年中国985大学效率评价――基于dea-tobit模型的教学科研效率评价与结构的环境影响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35-45.

[56] 乔联宝.基于联合dea模型的985高校科研与教学综合效率评价[J].科研管理,2015(01):210-215.

[57] 赵俊芳,齐芳.21世纪以来中国985大学核心竞争力量化研究[J].中国教育管理,2015(01):30-39.

[58] 鲍威,陈杰,万蜓婷.我国985工程的运行机制与投入成效分析――基于国际比较与实证研究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6(03):11-18.

[59] 张慧妍.985高校科技投入与专利产出实证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4(06):12-16.

[60] 王健.我国高校专利转化能力的比较研究――以985工程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5(09):55-57.

[61] 姜春林,王友强.985高校管理学科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2):193-196.

高校教育政策范文第7篇

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于1999年起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2001年高校录取率首次突破50%,2008年高校招生人数创新高。在高校扩招政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还提高了民族地区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其二者间的不协调将会导致一些问题。各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背景等不同,综合评估各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协调性,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本文利用1998年和2012年这两个时间点的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高校扩招政策前后八个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和新疆)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二、选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此处的高等教育特指普通高等教育,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三大块,高等教育规模(学校数、在校本专科生数)、教师投入(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生师比)和资金投入(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教育事业费)。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三大块,经济规模(各地区的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财政收支(各地区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和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三、实证分析

(一)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要检查进行因子分析数据的适当性,即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

(二)相关矩阵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与综合得分

1998年和2012年都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特征值大于0.5为原则来提取因子,使用最大方差法旋转来对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1998年高等教育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和经济发展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2.143%和96.902%;从表4可见,2012年高等教育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和经济发展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4.791%和95.583%。

四、结论与思考

(一)基本结论

第一,扩招政策实施以来,8个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都有所发展,部分地区二者间的协调程度虽相对增强,但仍存在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

1.由不协调转向协调。其一,在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前,云南的高等教育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强不协调水平;但在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云南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在2012年处于高水平协调。其二,新疆在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中低水平协调。其三,贵州、在高等教育扩招前以及刚实施不久时,其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二者处于不协调;由于2008年高校扩招政策有所调整,强调高等教育质量,放缓扩招幅度,2012年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协调。

2.由协调转向不协调。其一,广西在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前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高水平协调,但在高校扩招后,2012年为不协调,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其二,内蒙在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前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协调。但是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内蒙高等教育发展却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其三,青海在扩招政策调整后,即放缓扩招开始,高等教育发展一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其四,宁夏在扩招政策实施前,经济发展水平超前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扩招政策实施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二者一直处于不协调状态。第二,扩招政策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会存在差异。各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虽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有的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有的甚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利于二者的协调发展。

(二)相关思考

高校教育政策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 现状 分析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物质、人力、财力等方面持续加大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投入,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反思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是时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首先表现在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生的增长速度。其次是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稳定性差。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由学生工作人员兼任,缺乏专业训练与职业化管理,并处于随时轮岗和分流的不稳定境况。再次是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对当前国家就业方针、政策与细则不熟悉,就业指导培训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关知识,不能及时发现与解决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有效地加以引导,使得就业指导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存在偏差,针对性不强

最主要的问题是以就业指导信息的提供代替就业指导教育的引导,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并为真正起发挥引导学生就业的作用。其次是在很多的高校里,既重视了相关就业信息的、又开展了就业指导教育的引导工作,但是却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部分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个人主义和享乐观念仍很严重。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式简单

主要以系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就业指导知识,而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等参观学习,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教学,就业指导课缺乏生机与实践性,就业指导教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在遇到矛盾与问题时依然茫然不知所措。此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个性化的指导与教学,忽视学生的兴趣、性格、爱好等个性特质的“一刀切”指导教育必然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就业中的问题。高校应能针对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建立专门的咨询与指导中心,针对学生个人的咨询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以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贯性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连贯性的缺乏,导致学生职业规划难以开展。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以政策解说、信息、技巧指导为内容、以填鸭式的宣讲灌输为形势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中碰到的问题。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就业教育无法纠正学生就业中存在的误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正确而且行之有效的就业观。就业指导教育应该贯穿高等教育的始终,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接受相关的就业教育,在就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的交叉影响中,帮助学生确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与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在大学期间的长期、持久且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教育中开发潜能。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不稳定,专业教师人数少且专业化程度不高,是影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因素,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从强化师资入手,培养一支质量过硬、稳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勤奋、创新的敬业精神;要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外,还应有一定的心理知识和实践经验,能针对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特点,积极对学生进行职业个性与评测辅导、职业能力与职业辅导,能帮助大学生开展职业测评与职业分析、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分析、职业定向分析等等,还应能具有基础的法律知识;作为一名就业指导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就业指导工作能力,熟悉相关政策,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就业指导教育能力。这些能力构成了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基础,在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尚不强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参加进修培训、参加社会调查与就业工作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水平等措施加强。同时高校也需要提高认识,从政策、经费等各方面保障就业指导师资的建设。

2.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内容体系

全面、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十分紧迫的任务,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内容体系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成才指导教育,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综合基恩能够教育;二是就业形势与政策指导教育,包含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分析,国家各项就业政策规范、具体实施细则与办法等;三是择业观指导教育,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好国家、社会与个人发展及利益的关系;四是择业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择业心理,实现顺利就业;五是择业技巧和方法的指导教育;还有就是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将以上述内容为主导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贯穿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始终,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

3.创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除了相关的政策、形势、观念等理论灌输外,还需要结合实践,在实践中注意发挥就业指导教育的渗透性,这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可以将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让学生基本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方法与技巧等;专题讲座是请相关的资深人士或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关系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可以成立就业指导咨询中心作为教学的必要辅助,通过各种手段接受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的咨询;可以举办经验交流会,让成功签约的应届毕业生分享求职、择业的心路与实践历程,传授给低年级的学生以经验和教育,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招聘会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