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化特点

工业化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业化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业化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人类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发展模式是可以多样化的,这是一种“历史的多样性”。有中国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人类文明多样性中的一种。这里仅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特点和内在主要支撑,谈一些看法。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五个特点

一个国家发展模式之优劣、成败,关键看是否适合于这个国家的国情,是否给这个国家的公民带来福祉。中国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三重属性出发,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有特点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点,以增进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公民福祉为核心。因为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公民福祉又是发展的核心。目前中国人口存量已超过13亿,达到13.1448亿。近几年,年出生率12.1‰左右,年死亡率6.8‰左右,年自然增长率5.3‰左右。按此计算,年人口净增量近700万,十年净增人口近7000万。中国的发展以13亿人的价值和13亿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13亿人的基本需要,并促进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实在是举世无双的事情,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应强调这一点。

第二点,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有若干质的规定性,这个制度是有潜力的。在所有制问题上,在调节机制问题上,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中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种新的体制模式,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中,大致只有三个,中国、越南和老挝。应该说,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上,中国是最早的国家。这种“内在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正在释放过程中,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又一特点。

第三点,努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作为后发国家三大优势。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中国16岁以上,60岁以下且已就业的劳动者约有7.6亿多人,劳动力队伍庞大且成本较低,这是很大的优势。二是拥有广阔的市场。从商品市场来看,近几年中国每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七八万亿元人民币,2006年进口货物8000亿美元。从资本市场来看,29年来,中国引进外资7000亿美元,相当多的国外企业到中国大陆投资,就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大陆的市场。三是后发优势。随着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的到来,无论是老的工业化国家,还是新的工业化国家,都处于同一个起点上,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我们正在发挥并利用这种后发优势。

第四点,着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四轮推动”,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这一点后面专门分析。

第五点,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建设,即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五位一体”的建设,基本宗旨是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自己的贡献。研究发展模式,应该有此广阔的学术视野。

紧扣一个核心,整合两种制度,发挥三大优势,实行“四轮推动”,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四轮推动”

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力量。

(一)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支点。它不仅表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结构中比重的上升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现代文明渗透到经济社会领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主要依靠的动力是工业化。尤其是最近几年,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持续高于GDP增长速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2年的44.4%提高到2006年的53.8%。目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3.1%;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全社会物质总产值的比重是67.4%。按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期工业产值应超过40%、制造业产值应超过60%的经验,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中期,并且加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拒绝复制前工业化国家“危机转嫁”等传统模式,使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探索新路。这里所说的“新路”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要有别于当今世界别国的工业化,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道路。这种“新型工业化”与“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交叉结合,即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概括为下列“五个结合”:第一,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把工业化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重在提高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是区别于以要素(主要是资本)大规模投入为特征的旧式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同时,鉴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特点,努力寻求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的结合点,以此形成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多层次工业发展格局,进而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工业化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区域发展 产业政策

现阶段,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新型工业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实质。

新型工业化的实质与内涵

新型工业化究其实质就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突出表征的工业化,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总体而言,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以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发展背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正在引起全球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巨大变革。“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体现了现阶段我国工业化的全新发展环境,是在新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背景下的新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科技不断进步以及促进科技成果在工业领域的广泛运用。它强调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可以说,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广泛地综合运用的过程。

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发展条件。目前,我国城乡尚有数亿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同时,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因此,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既符合我国城乡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的现实国情,也符合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以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是以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为主线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这些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多是以消耗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由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地方就在于,我国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工业化,是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人口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质量型和低成本的工业化道路。

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进行区域产业政策创新

从新型工业化的实质与内涵来看,新型工业化是把传统工业化、后工业化和信息化三个阶段的任务“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新的工业化过程,也是一个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过程。这对产业政策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东、中、西部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正视这种差距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指导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不可能等同或一致。因此,各地区必须立足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进行区域产业政策创新,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来满足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从内容上看,产业政策可分为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四个方面。因此,进行区域产业政策的创新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产业布局政策创新。区域产业布局是指地区产业及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或配置状况。影响和推动地区产业及企业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或区位选择的政策,即为区域产业布局政策。它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地区产业及企业的优化布局,实现空间经济的效率与平等目标的和谐统一。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在新型工业化时期,区域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不应单单局限于促进地区产业及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以取得空间集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平衡发展,还必须采取适当政策以促使地区产业及企业在本区域内部的“适当分散”,以实现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原因有二:其一,在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集聚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并不能无限制继续下去,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出现;其二,从区域经济的整体考察,产业及企业集中于少数几个地方,势必造成边缘地区、相对落后地区发展机会的丧失,使其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产业结构政策创新。实施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该区域形成“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明显、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使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合理化并向高级化发展,从而使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主导产业更替,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主导产业。在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应立足于本地特色和要素禀赋特点,而不能盲目追求高技术产业。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传统产业仍然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如果脱离区情,不适时宜地放弃传统产业的发展而片面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把有限的资源过多地配置到那些在相当长时间还不易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中去,就会导致资源消耗过大、发展成本过高,过早地丧失比较优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此外,产业组织政策还应注重发展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部门,使各个紧密相连的产业部门在地域上有机的结合起来。

产业组织政策创新。区域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企业在本区域内的合理竞争,实现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协作的有效结合,形成适合产业技术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组织结构。因此,产业组织政策不应片面追求产业及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因为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对于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固然应该形成以少数大企业(集团)为竞争主体的适度垄断性市场结构;而对于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甚至规模不经济的产业,区域产业组织政策的导向则应该转向鼓励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形成企业数目较多,规模适当,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协作的竞争性市场结构。

产业技术政策创新。区域产业技术政策是基于各地区自身特点而确定的,旨在引导和促进区域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其技术基础一般也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差距。因此,区域产业政策应着眼于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在不同产业上的引进、应用和发展,使之不仅能迅速改变该地区在技术上的落后状况,而且能大幅提高该区域重点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在实施产业技术政策时,要摒弃过去“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发展模式,而应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实施技术原始创新的鼓励和促进政策,加快组织实施重点产业的前沿性技术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着力提升产业研发水平和产品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大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

区域产业政策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新型工业化时期,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有赖于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的创新,区域产业政策的实施则应注意以下问题:

正确处理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关系。地区是国家的局部,区域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和与全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区域产业政策既要反映区域自身的发展特点,还必须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总体要求。因此,单从地区的角度来说,区域产业政策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进行,把保证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区域产业政策的首要任务,在全局的发展中谋求局部的发展。

工业化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业化;建筑

(1)建筑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四化一改);工业化建筑的类型。

(2)砌块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常用砌块的类型及砌块墙体构造。

(3)大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内外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类型(材料受力复合);节点构造,外墙板缝防水构造(材料防水构造防水)。

(4)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骨架结构系统,框架结构特点;按材料分类,按施工方法分类;结构布置及传力系统;柱网形式及常用尺寸;框架节点连接;框架结构外墙构造,外墙的类型及材料(砖砌块板材及幕墙),外墙的搁置位置与建筑立面造型,外墙与外墙外墙与框架的连接;板柱结构系统及其外墙,板柱结构组成形式和力的传递,板柱的节点连接,墙体材料及构造。

(5)大模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类型墙体材料及节点构造。

(6)滑模建筑:特点设计施工要求及类型。

(7)升板建筑:特点施工要求;楼板类型及构造节点。

(8)盒子建筑:特点及类型;组装方式与构造。

建筑工业化:

1.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

1.1建筑工业化是指建筑业要从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即以技术为先导,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生产,培育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的中介机构,使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走上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1.2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模数协调、公差与配合、合理建筑参数、连接等),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2.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发展较快,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主要吸取我国几十年来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的有益经验和作法;考虑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现状、地区间的差距,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应发展建筑市场和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是房屋建筑,特别是量大面广、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住宅建筑。

3.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措施

建筑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要让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实行工厂化作业。一是要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施工上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装配式方向发展;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二是要加快施工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主要是在模板、支撑及脚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创新,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新型模板支撑和悬挑脚手架有所突破;在新型围护结构体系上,大力发展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三是要加快“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减少施工现场手工操作。在积极推广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这十项新技术的转化和提升力度,其中包括提高部品件的装配化、施工的机械化能力。

在新型结构体系中,应尽快推广建设钢结构建筑,应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研发复合木结构建筑。在我国,进行钢结构建设的时机已比较成熟,我国已连续8年世界钢产量第一,一批钢结构建筑已陆续建成,相应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已出台;同时,钢结构以其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等特点,在建筑中应用的优势日显突出;钢结构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面积4%以上,工期大大缩短;在工程建设中采用钢结构技术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生产,促进冶金、建材、装饰等行业的发展,促进防火、防腐、保温、墙材和整体厨卫产品与技术的提高,况且钢结构可以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工业化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保障房;新型工业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41

1.保障性住房的新型工业化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经济以每年GDP递增10%的高速增长,再加上婴儿潮、 投资投机需求剧增等因素,使得中国的房价暴涨,导致大部分工薪阶层买不起房。为了抑制过热的房地产需求和增加住房供给,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涉及收缩信贷、改变税收状况、公共住房体系等多项内容。特别是2 0 0 7年末,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多层次住房市场化体系,尤其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在“十二五”期间,建成1000套保障性住房。但是,由于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如果以传统的建造方式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目标很难达到。通过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政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提高住房质量,改善住居环境。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由政府主持,建设标准比较固定,建造规模很大,它正好是实施工业化保障房的绝好对象。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作为政府主导型产业,在推行其建造体系时要考虑环保因素,工业化保障房可以节约社会资源、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当前工业化建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分析。

2.1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紧迫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约0.95%,随着新一届城镇化大幕已经开启,预计未来1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仍将达到1个百分点左右,每年会有1000多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低收入者、棚户区居住者、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自农村的城市务工人员都梦想在城市里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然而,鉴于目前中国大部分人收入低下,城市房价高企,许多人即使不吃不喝几十年也买不起房。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大规模地建造保障性住房已经迫在眉睫。

2.2 当前工业化建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行性

2.2.1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空间

保障房建设需求巨大。保障房建设规模越大,标准化程度就越高,用户个性化需求较低,为其工业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保障房建设以政府为主导,易于形成标准化的特点恰好符合工业化的要求。从今后发展保障房情况看,发展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的保障房是政府的战略目标,保障房建设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要实现保障房建设目标,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

2.2.2.个别地方已经出台了推进保障房工业化的政策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河北、江苏、宁夏等个别省市通过了推进保障房工业化的一些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例如,北京在2012年8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五个部门联合《关于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保障房产业化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全面推进保障房工业化和产业化,到2015年产业化建造方式的保障房达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的30%以上,累计示范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

2.2.3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已经积累了良好的经验,为进一步全面推广保障房工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经过多年来试点示范工程的实践探索,各个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工业化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积累了良好的经验。比如.深圳万科龙华保障房项目,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项目设计总户数4002套,分为35平方米、50平方米、70平方米三种户型。该项目采用了工业化建造技术,为今后全面开展保障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4 保障房工业化目前已经具备较好的技术支撑

我国目前通过“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保障房性能认定制度”的实施,建设了很多“节能节材节地型”保障房,这使得房地产开发商以提高保障房品质为出发点,有力的促进了保障房质量和性能的的提升。通过已经批准的27个“国家保障房工业化和产业化基地”,逐步形成了支撑保障房工业化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规模化实施能力。这些现有的技术体系包括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房屋工业化结构体系、木结构房屋工业化结构体系、CSI保障房建筑体系。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保障房工业化集成技术和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它们都为保障性住房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奠定了实践基础。

2.2.5 建材等相关产业的保障,为保障房工业化推进提供了动力

在保障房工业化建造中,选择性价比合适的预制构件材料非常关键。2011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关于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的通知》。通过信息平台,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便宜的建材产品。

3.当前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行工业化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保障房建设中,推进工业化的建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保障房工业现代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扶持和激励政策不够、标准制定落后于实际施工等。

3.1 对保障房产业工业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从各地方进行保障房建设实际情况看,很多保障房建设管理部门对保障房产业工业化发展重视不够,缺乏推动其发展的良好机制。因为保障房建设是否节能环保、是否技术先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不是保障房建设管理部门的考核重点,绝大多数保障房相关机构总是忙于为应付各种检查准备报告,忙于在短时间内以较短工期完成建设任务量,忙于保障房建设资金筹措,很少有地方政府意识到保障房建设工业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缺乏推动保障房产业工业化发展的激励政策

由于我国目前保障房产业工业化发展还没有做到规模化,保障房建设工业化建造方式的造价高于传统建造方式,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利润很低,大部分大资金不愿意承担采用工业化建造所增加的成本。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等)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但是全国范围缺乏全局性激励政策。这些激励政策包括财政3.3 保障房工业化标准、规范滞后于标准、规范的制定严重滞后于3.4缺乏与保障房工业化匹配的技术人员

当前,参与保障房建设利益主体,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保障房工业化不了解和不熟悉,导致在实际工程上出现一些问题。同时,保障房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技术人员在保障房工业化相关技术储备上不足也严重不利于建设保障房,代建企业及其建设人员不熟悉预制结构体系,设计及建造过程中难以应对新出现的问题。

3.3 保障房工业化科技攻关工作资金支持不足

保障房工业化建造方式目前还是个新生事物,在发展的初期缺乏政府科技攻关投入,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会导致前期阶段的工作举步维艰,比如无法请专家制定标准、规范,很难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参与保障房工业化建设。

3.4 推进保障房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与我们现有的评价体系是矛盾的。

目前在保障房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是最低价招标,建筑施工模式已经实现了对成本的最优控制,而保障房工业化则需要大量前期的建设投入,在竞价中并不存在优势。

4.新型工业化建造保障性住房的建议和措施

4.1 积极引进、推广适合我国保障房工业化建造的国外先进技术。特别是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技术、构建产品工厂化生产技术、构建安装和管理技术。在对这些技术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按照中国不同地域的特点,开发适合各个地区的工业化建筑体系和成套技术。

4.2建立与模数相协调的标准化体系,不断推进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的设计标准和相关规范的建设,特别是预制装配式结构节点设计规范及其相配套的设计标准图集和计算软件,不断完善工业化建造保障房建筑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

4.3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以优秀的工业化建造保障房工程项目作为示范基地建设。根据目前中国工业化建造保障房的现状,优先选择一批量大面广的保障房建设项目作为推动其工业化的示范工程,特别是

成片建设的廉租房项目和经济适用房项目,引导工业化建造保障房按计划有序的发展。鼓励构建产品生产企业、预制装配式结构设计单位、构建安装企业在建设示范基地过程中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广自己的成果,引领行业发展。

4.4大力发展钢结构的保障房工业化建筑。

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安全、低碳环保符合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建筑用钢量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5 %~4%,其中钢结构用钢量只占总用钢量的1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钢结构用钢量占建筑用钢量的30 %~40%,占钢产量的 1 5 %~ 2 5 %。当前我国的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可以利用工业化建造保障房的发展契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

4.5 推行结构装修一体化的节能保障房。新建保障房必须达到建筑节能标准,并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节材、节水的新型材料和部品,鼓励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杜绝建筑毛坯房的销售,推动精装修保障房建设,在形成保障房工业化的同时提高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

4.6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保障房工业化研究中心,组织科研院校、高等院校、企业单位进行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加强保障房工业化技术标准、管理模式、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另外,将保障房工业化建造的内容纳入到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考核、教育培训中,建立保障房工业化建造的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认证和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纪颍波.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7.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保障性住房产业化成套技术集成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54~56.

[3]刘长发.日本建筑工业化考察报告(节选一)[J].二十一世纪建筑材料,2011(3).

工业化特点范文第5篇

2)砌块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常用砌块的类型及砌块墙体构造。

3)大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内外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类型(材料﹑受力﹑复合);节点构造,外墙板缝防水构造(材料防水﹑构造防水)。

4)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骨架结构系统,框架结构特点;按材料分类,按施工方法分类;结构布置及传力系统;柱网形式及常用尺寸;框架节点连接;框架结构外墙构造,外墙的类型及材料(砖﹑砌块﹑板材及幕墙),外墙的搁置位置与建筑立面造型,外墙与外墙﹑外墙与框架的连接;板柱结构系统及其外墙,板柱结构组成形式和力的传递,板柱的节点连接,墙体材料及构造。

5)大模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类型﹑墙体材料及节点构造;

6)滑模建筑:特点﹑设计施工要求及类型。

7)升板建筑:特点﹑施工要求;楼板类型及构造节点。

8)盒子建筑:特点及类型;组装方式与构造。

建筑工业化

(一)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

1。建筑工业化是指建筑业要从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即以技术为先导,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生产,培育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的中介机构,使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走上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2。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模数协调、公差与配合、合理建筑参数、连接等),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发展较快,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主要吸取我国几十年来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的有益经验和作法;考虑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现状、地区间的差距,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应发展建筑市场和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是房屋建筑,特别是量大面广、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住宅建筑。

(三)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措施

建筑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要让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实行工厂化作业。一是要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施工上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装配式方向发展;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二是要加快施工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主要是在模板、支撑及脚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创新,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新型模板支撑和悬挑脚手架有所突破;在新型围护结构体系上,大力发展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三是要加快“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减少施工现场手工操作。在积极推广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这十项新技术的转化和提升力度,其中包括提高部品件的装配化、施工的机械化能力。

在新型结构体系中,应尽快推广建设钢结构建筑,应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研发复合木结构建筑。在我国,进行钢结构建设的时机已比较成熟,我国已连续8年世界钢产量第一,一批钢结构建筑已陆续建成,相应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已出台;同时,钢结构以其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等特点,在建筑中应用的优势日显突出;钢结构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面积4%以上,工期大大缩短;在工程建设中采用钢结构技术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生产,促进冶金、建材、装饰等行业的发展,促进防火、防腐、保温、墙材和整体厨卫产品与技术的提高,况且钢结构可以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工业化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工业化发展;相关度;土地政策优化与调整

中图分类号 F0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081-04

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推进,已经进入中期阶段[1],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用地压力巨大,土地需求异常强烈,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克服目前存在的大量耕地的非农化,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鉴于韩国同属东亚,研究它们在走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 韩国工业化发展中土地利用变化概况

1.1 工业化起步阶段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韩国工业化进程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 在60 年代初至70 年代中期这段工业化的起步时期,韩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均收入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中,城市化水平达到50%,人均GDP也超过了1 500美元。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963-1976年,韩国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2],由于产业发展迅速,工业用地需求急剧扩大;同时,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住宅需求也开始大幅度增长,工业和城市用地需求的增加,激发了土地需求的增长。但由于韩国严格执行农地保护政策,农地占用受到较大限制,且韩国政府还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垦、填海造田等增加可用农地,使得农地数量减少并不明显。

1.2 工业化加速时期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20世纪70 年代中后期到80 年代中后期,是韩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韩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韩国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扶持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造船、电子和机械工业等。但工业化加速的直接效应就是土地需求剧增,从而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国际经验表明, 城市化水平在30%~70%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3]。在韩国则更加明显,韩国工业化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是30.5%,而到1976年达到49.7%,年均提高1.48%。而在工业化加速时期,城市化水平更是从1977 年的51.6%提高到1987 年的68.5%, 年均提高1.69%,比前一时期增加了0.2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丧失约10 119 hm2耕地, 这对于一个只有990 万hm2土地的韩国来说已经很大了。

1.3 工业化后期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20世纪90年代后,韩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土地需求进一步增加,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韩国开始放宽耕地转用限制,把一部分耕地转化为工厂和住宅,一方面来降低土地价格,同时来解决土地短缺问题。尽管20世纪末,韩国人均GDP已达到8 711美元,城市化水平也高达81%,但农地资源消耗速度相比前几个阶段不仅未下降,反而出现大幅度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到了工业化后期,如果不能继续实施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农地资源消耗速度不会自动进入农地资源消耗的平稳期。

2 韩国工业化推进中的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关度变化分析

2.1 韩国工业化加速阶段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韩国工业化加速阶段耕地变化与GDP、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分别进行一一对应回归分析,并经过检验,结果均显著。而在回归过程中,我们分别进行了绝对变化的相关度和相对相关度弹性两种分析。目的在于考察绝对弹性系数和相对弹性系数,也即影响度或影响系数。

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加速阶段,在耕地面积减少667 hm2情况下,影响度最大的是服务业增加值是6.1亿美元,其次是工业增加值3.7亿美元,再次就是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影响为2亿美元,对GDP的增加影响最小为0.1亿美元。

从相对弹性系数影响度来看,耕地减少1%,带来增加幅度最大的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达到了38%,其次是服务业增加值就会增加21.7%,再次是工业增加值增加21.5%,增加幅度最小的是GDP增加19.8%。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韩国,耕地减少对投资影响弹性最大。

2.2 韩国工业化后期阶段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韩国工业化后期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耕地绝对变化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增加值,即耕地减少667 hm2,服务业增加4亿美元,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为2.7亿美元,再次是工业增加值为2.4亿美元,最后才是GDP增加0.07亿美元(见表2)。这与韩国在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影响度排序基本一致。尤其是服务业最高,GDP影响度最低。所不同的是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影响度的排序有所变化以及影响度大小有所差异。

第二,从相对弹性系数影响度来看,耕地每减少1%,

引起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幅度最大为5.9%,而很有意思的是它对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和GDP增加的影响幅度均为4%。这一特点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相对弹性系数变化是很不一样的。

3 我国耕地及其建设用地变化分析

3.1 我国耕地变化的阶段性考察

通过对1949-2005年我国耕地变化考察,可以将其分为1949-1995年和1996-2005年两个阶段,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可以发现以下特点:①1949-1957年,我国耕地面积是急剧增加的,在1957年达到高峰,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缓慢减少。但总体上在1979年之前,耕地面积总体上还是增加的,之后呈现缓慢下滑之势。②1996年以来我国的耕地总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从1996年的1.300 7亿亩下降到2005年的1.220 7亿亩,9年累计下降了0.08亿亩,下降幅度达到6.15%。1996-2001年变化比较平缓,在1998年的时候甚至耕地数量还有所回升,2002-2005年下降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下降的幅度比较大,其中2003年达到最大,耕地数量减少了2.01%。人均耕地数量变化比较平稳,几乎呈线性递减,从1996年的1 060m2到2005年的933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下降幅度达到12%。

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经济的发展对建设占用耕地需求长期存在,加上生态建设对生态退耕的要求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耕地总量下降趋势明显,在短期内难以逆转。

3.2 我国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概况及特点。

对比分析建设用地比重的变化,可看到建设用地总体比重的上升很大一部分是由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带动的,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比重变化并不大(见表3)。

注:取建设用地占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为100%,考察建设用地分别占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比重;取建设用地占农用地为100%,考察其中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比重;括号内为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建设用地在各自部分所占的比例。

表3数据说明:①在所有新增建设用地中,农业用地占80%~85%,并且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未利用地占15%~20%,整体上呈下降趋势。②建设用地增加主要是通过占用农用地尤其是耕地,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大约60%左右,2003年达到67%。③在新增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占了近80%,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建设用地占用不到20%。

4 从韩国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中获得的启示

(1)从绝对弹性影响度来看,不管是工业化加速阶段还是工业化后期,耕地的单位绝对量减少,对服务业的绝对增加量影响最为明显,对GDP绝对量影响最小。从相对弹性影响度系数来看,不管是工业化加速阶段还是工业化后期,耕地减少1%,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影响最大(加速阶段是38%,后期是5.9%)。而从工业化两个阶段相比较,土地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在工业化加速阶段相对弹性影响度系数很强,而到了工业化后期,影响度则比以前大大减弱。

(2)虽然一般来说耕地利用结构及其规模变化将经历与工业化的“倒U”型变化类似的耕地减少速度先慢再快再慢的变化曲线。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一种自然的变化过程,在工业化后期仍然会出现耕地减少速度加快的现象。因此,加强土地调控与管理并不能因为“倒U”变化趋势而有所减弱,相反必须不断加强。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倒U”型变化。伴随这一过程的土地利用变化也会呈现出相对应规律,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土地资源消耗主要由第二产业的发展引起;在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时期,土地资源消耗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为改善居住条件而引发的居住用地需求增加。据测算,单位产值的第二产业用地要大于第三产业用地,所以,到了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时,如果人口增长维持在较低水平,土地资源的消耗也因产业用地的减少而减少。这样,与工业化的“倒U”型变化类似,在人均耕地资源较少、后备资源有限,而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那么,耕地减少(或者建设用地增加)同样呈现出以下变化规律,工业化前期,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耕地量的速度快于耕地资源消耗(建设开发利用)速度。工业化加速时期,即经济发展快速阶段耕地减少速度大于耕地增加速度,而在工业化后期农地的消耗速度逐渐缓慢。但从韩国土地利用变化看,在工业化的初期,由于农地保护政策,农地资源占用受到较大限制,而且韩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垦、填海造田等增加了部分可用农地,使得农地数量的减少并不明显。直到从1970年开始,韩国农地的数量减少现象才显现出来,在1971-1975年期间,韩国农地每年平均减少0.87%。但在随后的30年中,韩国已有20% 的耕地消失在大片的城市住宅和高速公路网中, 平均每年丧失约10 119 hm2, 年均减幅0.21%, 占全部土地面积的比重由期初的22.96%降到期末的22.48%, 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又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农工争地矛盾加剧,所以,农地资源的消耗速度相比前几个阶段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大幅度的上升。由此可见,即使到了工业化后期,如果不能继续实施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而过分强调平抑地价,降低土地供给成本,那么农地资源消耗速度仍将持续走高,不会自动进入农地资源消耗的平稳期。

(3)经济发展政策必须实现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确定土地利用规模变化,转向到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战略转移。工业化必然带来土地利用结构新变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证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过程就是农地面积大量减少,二三产业用地比例提高的过程,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度发展必然伴随着农地高速度消耗的现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制定土地资源利用政策和农地保护政策时,必须正视并尊重这一规律。只要能将农地资源减少的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就是农地保护政策的成功,强求耕地减少零消耗(建设用地零增长)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和不现实的。但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是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也昭示着控制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要以两个主线来进行。其一是制定合理、科学、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保证工业化增长方式先进且低耗、工业化推进速度适度、产业结构高效配置。而且,产业经济政策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例如在投资政策上就要符合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规律,通过土地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调整与互动,实现由“以经济增长速度定土地利用”到“以土地来确定经济增长速度”转化,从“以投资定土地”到“以土地定投资”的转变,力争以最少的土地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摆脱要素拉动型尤其是土地要素拉动型的低效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耗费少、要素利用率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二要制定适合中国的实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就业率的提高,无论是资源依托型还是产业集聚型或者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均要以高效土地利用、减低土地资源消耗为前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晓西,张琦.新世纪中国经济轨迹[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83.[Li Xiaoxi, Zhang qi. The Economics Track of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M]. Beijing: People Publishing Company, 2006:3~83].

[2]刘新卫.“黄金发展阶段”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土地利用浅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6,(2):51.[Liu,Xinwei.Landuse Analysis of Japan、Korea and China Taiwan in Golden Development Stage[J].Intelligence of National Land, 2006,(2):51.]

[3]刘丽.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消耗[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246~300.[Liu Li. The Consumption of Land Resource in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Important Countries of the World[M].Beijing: Land Publishing Company of China, 2006:246~300.]

Analysis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u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dvancement in South Korean

ZHANG Qi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Resourees Manage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工业化特点范文第7篇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加强的过程.通过对安徽省2000-2012年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进行定量和协调度分析,得出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并未形成协调融合发展,具体表现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协调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联系安徽省实际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城镇化;协调融合发展;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11-04

1 引言

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加强的过程.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为城镇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其他必要的发展条件;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发展平台,没有城镇化所提供的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就不会实现真正的工业化.根据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协调融合,过度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三种关系.若出现过度城镇化,则会造成大量城市人口未在非农业产业就业,从而造成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严重贫困人口增多等后果;若出现滞后城镇化,那么在农村中就会存在大量闲置的劳动力,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显然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融合发展是最有利的一种关系,所以研究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否协调融合发展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十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融合发展.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推动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融合发展对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 安徽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镇化率来表示,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和状况.工业化水平的测定通常采用的是工业化率、人均GDP、非农化率、劳动力工业化率等指标,为能够更好地反映工业化的内涵,本文采用工业化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指标来反映安徽省工业化水平的评判指标.

测度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通常可用IU 比和NU比两个指标之一.本文将采用IU比(即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作为衡量安徽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关系的评判指标.建立了如图所示的表1、表2.

2.1 安徽省城镇化现状分析

90年代中期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的建设也有所改善.截至到2012年,全省共设地级及以上城市16个,年末总人口为200-400万的地级城市数有2个,100-200万人口的地级市有6个,50-100万的地级市有6个,20-50万地级市有2个,基本实现了以省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中小城市为主体的城镇体系.由表1、表2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变化有以下特点:

(1)到2012年为止,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6.49%,城镇人口已经达到2784万人.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8%已经增长到2012的46.49%,而且2008年比2007年城镇化率增长1.8%,显然城镇率已经超过了40%的关口,并且正在向50%关口迈进,表明城镇化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2)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稳定,近十几年来呈现加速发展趋势.1991-1995年城镇化增长缓慢,1995年以后开始提速,2000-2012年城镇化率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6个百分点.安徽省各市都自主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促进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3)虽然安徽省城镇化率在逐年增长,但相对发达省份,甚至相对全国的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表四是安徽省与安徽其他邻省城镇化水平及其全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由图可以看出安徽省与全国城市化的平均水平相比,一开始大约相差8-9个百分点,近几年差距有所缩减,已经缩减到6-7个百分点.与安徽接壤的几个省份中除了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平均水平低于安徽,其他省份都高于安徽省.与沿海省份如江苏,浙江等差距进一步拉大,与山东省的差距在逐年缩小.与中部省份湖北省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由原来的相差大约10个百分点,缩小到大约7个百分点.安徽省与江西省的城镇化差距不大,有望超越.

2.2 安徽省工业化现状分析

安徽省是中部欠发达的省份,由于国家对中部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多等因素,使得安徽省工业总量不高.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的安徽省工业化率为30.49%,低于当年的全国工业化率平均水平40.85%.虽然2002年和2004年工业化率有所下降,但2000年到2013年安徽省工业化率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安徽省工业化水平从2000年的30.49%增加到2013年的46.89%,年增长速度约为10%.且工业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其中2013年的工业化水平46.89%与全国水平47%大体持平.

根据钱纳里划分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即人均GDP变动范围在364-728美元时,处于工业发展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变动范围在728-1456美元时,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变动范围在1456-2912美元时,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变动范围在2912-5460美元时,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工业现代化阶段.由表一和表三可以看出,2000-2004年安徽省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2005-2009年安徽省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2010年到现在,安徽省工业化发展已经迈入了工业现代化阶段.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IU比值明显大于0.5,表明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缺乏协调发展,且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表明一部分从事工业劳动的人口留在农村,未能有效地向城镇集中.不过也可以看出IU值在逐年减少,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偏差在逐渐缩小.

3 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度的测定

本文将运用多指标分析法进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分析

由于原始数据在数量级别和量纲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必须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具体方法为

其中:Wij为第j年的第i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Xij表示第j年的第i项指标的原始数据,MINj(Xij)表示第j年的Xij最小值,MAXj(Xij)为第j年Xij的最大值.

综合系数的计算:要计算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综合系数,首先需确定权重,选取权重的方法为变异系数法,具体操作则如下:

(1)计算出标准化后各组数据的均值Wij、标准差δ及标准差系数δi.公式为

(2)由上式标准差系数δi计算出城镇化权数ε和工业化权数η,公式为:

(3)计算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综合系数A,B

(4)计算协调度及协调度系数

协调度则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协调发展状况的尺度,协调度越大表示协调状况越好,协调度越小表示协调状况越差.为了防止在某些情况下协调度难以反映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实际情况,所以引入协调度系数.具体公式为:

其中:R为协调度,D为协调度系数,α、β为待定系数,由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综合系数相差不大,所以一般情况下α、β可各取0.5.运用正态分布函数模型和均匀分布函数模型可将协调度系数分为六个等级,如图表5所示:

基于以上建立的模型,由表1和表4及2000 —2012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了如表7所示的图:

4 安徽省协调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安徽省协调度存在的问题

由表5可以看出,安徽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系数除了个别年份,整体上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但是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随着国家总体工业化的发展,安徽省与全国的工业化平均水平差距逐渐拉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省城镇化综合系数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拉大.从上图可以看出,2000—2012年安徽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度系数在逐年提高,即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程度在逐年改善,但是整体上仍处在不协调的状态,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态.

4.2 协调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工业总体上处于产业的中低端发展水平.制造业,传统行业比重偏大,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薄弱,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设备水平不高,且高污染行业较多,无法实现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外资引入情况较差且利用率不高,市场化水平较周边省市仍有一定的差距,未能很好的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且随着周边地区的发展,价格优势被削弱,资源拥有量不足.

(3)农业人口过多,未能较好实行农业现代化,劳动生产率较低,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使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

5 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发展绿色经济

安徽省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传统产业,要想提高工业化水平,就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发挥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及第三产业,发展例如交通运输、餐饮业等的服务业和商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建立集群化生产基地.还应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及旅游附带业务的发展,尤其是黄山、池州等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安徽省的工业的发展不可以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应当放弃原有的工业化模式,大力发展能耗少,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融合发展.

5.2 促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城镇化的进程

由于安徽省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要想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安徽省的农业生产率不高,这样使得很多农民无法从第一产业中脱离出来从事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机械设备,优质化肥农药及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从而减少农业就业人员,使得土地相对集中,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产业工人和价格剪刀差带来的资金积累,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村人口对城镇产业提品及服务的消费能力,推动城镇化发展.

安徽省是一个大量劳动力输出的省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采取省内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在安徽省内,在十提出的土地可以自由流转的政策下,政府应对有意于扎根城市的农民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来鼓励土地流转,并且帮助这些农民工解决住房,子女教育及户籍等问题.对于那些有意承包土地的劳动力,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对他们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安徽省外,安徽省政府应与接收劳动力的省份协调,建立相应的对接机制,鼓励劳动力的转移;还应联系东部沿海地区的其他省份,构建相应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安徽省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5.3 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要想安徽省工业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就需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安徽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现代中药、纳米技术、生物制药等领域,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产品.为更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具体需要以下几个措施:

(1)政府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及融资的体系,帮助企业解决人力资本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

(2)政府应增强人力资源优势,壮大科研人才队伍.加快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科研人才,所以政府还需要加大科学教育的力度,加大对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的科研投入,并且定期为企业培训员工以此来提高员工素质.

5.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市场作用

为了加速工业化发展,就必须要实施开放战略.政府应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引导省内企业开拓思路并广泛与国内外同行联系,使省内企业得到良好发展.还应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扩大宣传力度和范围,以此吸引国内外企业来安徽省投资办厂.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合力推动,为促进城镇化发展,政府应该逐步强化市场的作用,以市场为辅助力量,通过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来实现要素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赵君.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2):18—19.

〔2〕黄群慧.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6(2):213—214.

〔3〕谭鑫,朱要龙.云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3(5):93—94.

〔4〕雷军,苏风昌,等.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5):112—114.

〔5〕刘菊,赵伟峰.新型工业化—安徽工业强省的战略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08(8):81—82.

〔6〕任志安,赵静静.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04(3):87—88.

〔7〕汪浪,曹卫东.近10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科学决策,2014(2):22—24.

〔8〕刘奇中.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2):14—15.

工业化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 苏联 工业化 强制工业化

中国与苏联作为历史上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发展道路和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工业化道路上,先后开创了苏联工业化模式和中国工业化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学习、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后发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而苏联最终走向了消亡,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而中国与苏联早期的强制工业化尤其对处于相同发展困境的后发型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经验和道路主要分为三类,即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

(一)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具有巨大的示范意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尝试,苏联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巨大的成就

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用了不到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即从欧洲的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欧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整个国家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完整的国家工业经济体系,工业实力雄厚,这些巨大的成就为后来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战胜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存在的问题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过于仓促,国家以行政命令强行启动工业化,其工业化发展并没有很好的农业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的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在工业发展中各产业之间的结构与比例不合理,过于重视和强调重化工业和军事宇航工业,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这些结构性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后来苏联经济体系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1、巨大的成就

1949年之后,中国开始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自己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一五”期间中国在苏联156项重大工业项目协助下迅速建立起了自己门类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这一时期建立的初步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来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问题与苏联类似,虽然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进行了反思并实施了适当的调整,但是仍然没有能够跳出苏式思维。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着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二、中国和苏联发展早期的强制工业化

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早期普遍存在着强制工业化问题,即在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具备工业化前提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强大的国家政权的作用强制启动工业化。

(一)苏联早期的强制工业化

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启的工业化进程属于典型的强制工业化,苏共在工业化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通过国家政权的作用强制启动工业化进程。

1、农业

对农业实行简单粗暴的政策,在农村消灭地主和富农,要求农业服从于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2、工业优先发展

片面扶持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长期维持“工农业剪刀差”,通过转移农业的资源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认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属于落后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赶超式国家发展战略,这其中的重点是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苏联在短短十年内即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家。

3、强制工业化

在这些条件的约束下,苏联的早期工业化道路实质上是一种强制工业化。

(二)中国早期的强制工业化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启动的工业化进程实质上也是一种强制工业化,但是与苏联相比中国具有自己的特点。

1、国民经济恢复

中国在正式启动工业化进程之前首先进行了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在这三年时间里社会得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积蓄了足够的社会力量和能量,为后来开始的工业化进程打下良好基础。

2、

与苏联的做法相比,中国施行的“”极为成功。经过几年的时间用相对缓和的方式完成对新民主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改造资本家,而不是像苏联那样一概枪毙了事。中国的“”完成了基本经济制度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农业集体化

先后经过建国后的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形成了适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农业,特别是农业集体化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社会与政治动员

通过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广泛的政治和社会动员,在资本稀缺的情况下,通过大规模的无偿集体劳动来弥补资本的不足,促进劳动向资本的直接转化。

三、中、苏道路的启示

(一)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属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不同于先发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大部分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很多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前还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的几重压迫,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翻身做主人的愿望,同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一定的警惕性。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早期工业化不得不走上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制启动的工业化道路。

(二)社会主义国家强制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国家早期的强制工业化中存在着一些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问题,例如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工业反哺农业”问题、先进制造业问题、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关系和比例问题、生产资料生产与生活资料生产的关系问题、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