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范文第1篇

一月

1.做好年个人工作总结及工作总结

2.组织完成对护士长年终考核登录档案

3.制定年工作计划(包括进修、继续教育、分级培养、专科培训、三基三严、质量管理等)

4.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5.召开护士长例会

6.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7.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8.评选优秀工作者

9.启动护士长助理的计划,安排护理本科生来护理部轮转

10.开展以“温馨护理站”为主题优质护理服务竞赛活动的动员工作

11.总结医疗辅助运转中心工作,开始双休日值班

12.完成疾病护理常规的编写

13.大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二月

1.节前护理安全检查,安排节前护理人员值班

2.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3.召开护士长例会

4.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5.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6.护士长管理培训

7.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8.大外科护理业务查房

三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招聘护士的面试考核

6.组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考试

7.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8.心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年第二季度护理部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组织“5.12”护士节活动及表彰大会,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总结临床带教工作。

四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5.12”护士节活动计划,科室相关工作布置

6.妇产科护理业务查房

五月

1.组织“5.12”各种活动及表彰大会

2.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3.召开护士长例会

4.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5.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6.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7.门急诊护理业务查房

六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组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考试

6.新分配护士的岗前教育

7.制定新护士轮转计划

8.总结实习生带教工作

9.组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考试

10.大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年第三季度护理部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

七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6.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7.自考本科生的理论答辩

8.大外科护理业务查房

八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申请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6.加强护工管理和病人的基础护理,降低陪伴率

7.心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九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6.组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考试

7.节前安全工作布置及检查

8.门急诊护理业务查房

年第四季度护理部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10.1期间安全,加强病房管理,保证医疗安全,总结“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经验。

十月

1.节日期间工作安排

2.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3.召开护士长例会

4.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5.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6.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7.大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十一月

1.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

2.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3.召开护士长例会

4.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5.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6.提交护理部用人计划

7.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8.迎接省卫生厅质量管理年的督导

9.大外科护理业务查房

十二月

1.完成护士年终考核

2.各科室提交明年业务学习及培养计划

3.年终质控工作总结

4.总结开展“温馨护理站”的经验暨表彰大会

5.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6.召开护士长例会

7.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8.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9.组织年度医疗差错、事故及缺陷讨论会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用药安全;护理管理

心血管病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病情复杂多变,合并症较多[1]。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对疗效的观察处理,及临床护理的安全规范,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康复,也是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主要措施。另外,随着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逐步增高,且心血管患者年龄较大、病情不稳定,用药品种多,用药剂量不同,护理人员很难熟练掌握,在临床中,常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以致出现生命危险[2]。因此,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对不同药物的药理药性、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用药剂量的严格掌握,符合临床治疗的安全规范。

1一般资料

临床病历选自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心内科住院患者,共3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0例,男74例,女76例,年龄在40~80岁,观察组150例,男70例,女80例,年龄42~8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严格的护理方法,包括按时按餐发放药物,保证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严格保证输液用药的无菌概念;随时记录输液速度并巡视病房;平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用药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用药加大管理和教育,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采用的定期考核制度[3];精确用药;明确各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各药之间的配伍禁忌[4]。

3统计分析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太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两组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对照组中,治愈者108例,治愈率为72%,复发率为55.6%,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一般。而观察组中,治愈者138例,治愈率为92%,复发率为10.9%,几乎无不良事件的发生。两组对比后,P<0.05,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5结论

患者及护理人员对用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吸收和代谢过程、不良反应等用药安全的掌握,及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的加强,可以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6讨论

6.1心血管病人用药特点

心血管病患者年龄偏大,高龄患者常有多种并发症,服用药物较多,耐受性差,易出现不良反应。另外,老年人血管弹较差,静脉输注时易出现药物外渗、组织坏死,易出现心率血压等的改变,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5]。心血管药物使用用药复杂,药物品种较多,且服用方法多变,有严格的适应证,用法用量错误或副反应处理不当,会造成较严重的不良后果。

6.2心血管患者用药安全与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嘱与病情不符:部分医生不明确药物的配伍禁忌,在用药时未对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具体化,在执行医嘱时就要求临床护士有敏锐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协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6]。(2)配伍输液选择不合理:配伍用药不合理,联合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沉淀、结晶、颜色变异、杂质污染等,或发生不良反应,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护理人员对新药缺乏认识,而出现护理的安全隐患。(4)对危重病人用药缺乏足够观察。心内科危重患者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高,若缺乏经验加之关注不够,会出现急性心衰或休克等情况。(5)护患沟通不到位,使患者出现误服、漏服药物的现象,从而出现效果降低或严重不良反应。6.3加强心血管用药安全与护理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查对,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由分管院长负责,护理部、药剂科和临床护理单元共同参与,形成临床安全用药三级管理小组。查对环节是执行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严格执行用药告知:让患者得到正确的药品信息是符合合理用药标准的,也是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中来。护士在进行用药指导前,要做好护理评估,了解治疗目的,收集基本资料,了解病人是否有某些药物的禁忌症及用药能力,如视力、记忆力、精神状态,对所用药物的信任度等。护理人员应执行用药告知制度,新《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有医嘱把关的责任。如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心律平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等生理、病理变化,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告知患者的实际情况,协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3)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加强药品通用名的学习,加强安全用药知识培训。提倡对通用名的学习和使用有助于辨别药物,杜绝医疗差错的发生。药物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方法、时间、剂量、配伍禁忌与不良反应的观察均是由护士执行,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监护者。因此护士的责任心、安全意识非常重要。(4)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规范反复抽吸药物处理。对于口服、外用以及注射用等药物进行分区存放并贴标签以区别。对于高危药品、急救药品以及反复抽吸药品应当独立存放,标明警告,避免造成药品损毁、污染等情况,这就要求心血管科进一步加强对用药安全的监管[7]。调查结果显示,反复抽吸药物的处理居安全用药风险的首位。为此,应重视患者常用造影剂、胰岛素等反复抽吸药物的处理,规范操作流程,即从药物开启后标注时间,用后立刻封存,确保抽吸药物时的无菌操作等[8]。(5)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心血管患者病情复杂、反复,情绪易激动,对治疗和护理不配合[9]。护理人员应以真挚态度与患者交流,多尊重鼓励他们,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6)组织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应加强“三查七对”,落实交接班制度,做好医嘱录入查对。护理记录要客观、准确、真实、及时、完整,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记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记录的质量得以提高。安全用药理念延伸至家庭管理[10],心内科很多患者年龄较大,服用药物较多,理解和记忆能力较差,护士在住院期间反复宣教,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强化记忆。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是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完善用药安全制度,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并改进管理措施,提高护理效率。根据患者个人的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份等情况准确地选择药物,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注意用药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用药。医护人员也要努力掌握药物相关的药理、药效、药物间的作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等,采取针对性的用药策略,加强临床安全用药宣传,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加快疾病的痊愈,减少复发率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邬艳瑛 包丹霞 单位: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

参考文献

[1]刘少玲,李薇,李小红.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35-136.

[2]曾良花.神经内科安全用药护理分析[J].临床护理,2012(16):152-162.

[3]雷敏.心内科护士给药安全的探[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3):10-11.

[4]杨树涛.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8):1942-1943.

[5]屠娟花,周娟华,程晓涛.心血管病人用药安全及护理质量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2(6):47-49.

[6]陈登高.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0(30):54-56.

[7]武善芬.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29.

[8]庄丹霞.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对患者用药安全知识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8):1223-1224.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范文第3篇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心血管专业,积极开展了冠心病防治研究,在临床上率先开展了心电图运动试验及运动试验,联合潘生丁试验对冠心病早期诊断价值及其疗效评价的探讨,目前已应用4000余例,使大量的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得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使总医院在冠心病诊断方面处于本地区领先水平,该项研究成果荣获中原石油勘探局199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成功实施了本地区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疗法,随后他带头组织心内科广泛开展了中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配合转换酶抑制剂等综合疗法的临床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00余例,使住院病死率由原来的15%降至7%左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写出临床研究报告参加了河南省第三届心血管学术会议进行大会交流,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在临床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他很快成为心内科的学科带头人。作为总医院心血管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熟练地处理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而且能牢牢把握本专业理论、技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积极学习、探索新疗法、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和开展临床科研工作,为总医院心血管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手段,是心血管专业电治疗学的重要技术之一,基层医院由于受技术和条件限制而很难开展此项工作,司定然主动向院领导建议,积极创造条件,查阅有关资料,并根据自己读研究生期间积累的经验,带领科内同志克服重重困难,于1994年开展了本地区第一例临时心脏起搏术,术中由于血管鞘管与导管型号不匹配(因条件所限),造成局部出血不止,他在手术台上积极开动脑筋,果断采用输液器接头代套管封堵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终于将起搏电极导管置入心脏,起搏成功,使这位生命垂危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转危为安;在此基础上,他又带领大家完成了更高难度的床旁经气囊漂浮电极临时心脏起搏术的技术攻关。同年,经过充分的技术准备,他组织开展了技术条件要求更高、更复杂的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术,更加拓宽了这种先进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

目前,他已为126例各种危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起搏治疗,成功率达100%,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濮阳地区的空白,而且在适应症、起搏方式选择及生理性起搏方面居河南省领先水平。为了促进心血管专业技术的更大发展,为医院创名牌、争效益,为职工家属解除疾苦,司定然向院领导提出了在总医院开展心血管疾病最尖端诊疗技术之一——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在得到医院领导的同意与支持以后,他亲自带人于1995年8月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研修介入心脏病学,半年后归院,即投入了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为了尽早开展工作而不额外增加医院负担,他提出立足于医院现有条件,不等不靠,将胃肠透视室作为导管室,利用现有的旧x线透视机替代大型c型臂血管造影机,自行制造器械消毒槽,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准备工作。于1996年5月1日开展了具有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两项新技术,从此结束了以往这类疾病手术创伤大、药物疗效差而依赖外转求医的局面,此疗法既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或显著好转,又为勘探局和职工家属节约了大量费用,目前治疗患者96例,成功率97.7%,直接经济效益176万元。上述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使总医院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跨入了省内同级医院先进行列,为创建“三甲”医院产生了积极作用,使当时在本地区独家掌握这些新技术的油田总医院的声誉和影响得到了大大提高,已经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冠心病介入治疗是当今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最复杂、难度最大、危险最高而效果最好的尖端技术之一。总医院大型血管造影机的引进为心内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司定然不失时机地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相关技术,使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顺利在我院推广开展。20__年,他主持开展了濮阳市首例经皮插管冠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已为成功完成近千例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上述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使总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跨入了国内同级医院先进行列。

司定然同志不仅有孜孜不倦地学习运用新技术的精神,更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他常对同志们说,既然我们做了医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就是我们的天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到中原油田的第一天起,他就以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事业之中。他所在的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也是全院最大、最忙,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的科室之一。作为科室负责人,他总是第一个到工作岗位,并常因为病人诊治而耽误了休息时间,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出诊会诊,总是随叫随到。刚端起饭碗、刚躺下睡觉就被邀会诊的情况不可胜数。从事心脏介入治疗需要在x线透视下确定导管电极的位置,医生要暴露x线直接照射下工作,会受到数倍于患者照射剂量射线的损害。由于长期的射线照射,他的白细胞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右手也发生了放射性皮炎,每次手术前后,科室的同志们无不为他担心,捏着一把汗,都劝他在台下或室外指导,可他总是上台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即使被别人替下也不离开导管室,观察病人、指导下级医师工作。每次手术结束后,

他总是回病房逐个诊察术后病人,确认无并发症后才放心地最后一个离开病房。有一次,手术一直从早上7点进行到晚上9点,结束时发现机器出了故障,其他同志都回家休息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手术,他亲自陪同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修理机器,直到深夜12点将送工程师回住处他才回家,第二天同志们上班时,发现他已经又做好了当天手术的准备工作。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带出了一只作风过硬的队伍。不论工作多忙多累,心内科的同志们从无怨言,尤其是介入治疗小组的医护人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使科室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医院的前列。在他领导下该科多年被评为院先进单位、院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中原石油勘探局模范集体、文明单位。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司定然在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注意不断地总结经验,近年来先后编著了《现代实用心脏病学》(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在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29篇,其中《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一文参加了第四届国际转换酶抑制剂研讨会大会交流,《生理性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分析》等三篇论文参加了第三届长城国际介入心脏病学研讨会交流并为《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录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术》、《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血浆内皮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对其影响的临床研究》、《联合药物干预对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影响的临床研究》、《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ptca+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等五项成果先后获得中原油田及濮阳市科技进步奖;1998年应邀出席了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七届亚太地区介入心脏病学研讨会。

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司定然并没有故步自封,而又把眼光集中到了更重要的课题,20__年他承担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联合组织实施的协作研究项目——《中国第二项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治疗研究》及由加拿大、印度和中国共同发起的国际性协作研究《评价低分子肝素和代谢调节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的部分研究工作,为两项大规模临床试验提供了一定的循证学依据,受到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20__-20__的三年里,他带领的心内科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医疗质量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双先单位,他也连续三年被评为院“优秀管理工作者”,“局劳动模范”,“局十佳青年”,20__年初被提拔为中原油田总医院业务副院长。

20__年的春天,非典型性肺炎肆虐中国大地,一场抗击非典的战争在全国打响,当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治非典的这场战争。刚刚上任业务副院长的司定然同志在这危难之际自告奋勇地担起组织指挥抗击非典一线工作的重担,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连续七天吃住在工作现场,协调相关科室和部门,组织行政、后勤和医务人员,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成功创建了发热门诊、非典病房,购置了防护服装和消杀物品,做好了防止非典的一切准备工作。在抗击非典最艰难、最危险的日子里,为了明确诊断几名非典疑似病例,司定然同志常常连续几天忙得回不了家,他不顾个人安危,一天奔波于非典病房和发热门诊之间数十趟,亲自给病人查体和询问病史,亲自为病人盛饭送水,亲自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在他的带领下,所有疑似病例均痊愈出院,整个油区没有一例非典感染病人,圆满完成了抗击非典的光荣任务,受到中原石油勘探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表彰。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范文第4篇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工作性质相似、相近或者性质互补的基层工作人员自发组成的以持续性改善质量管理为目标的组织形式[1]。研究表明,品管圈在医院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工作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质量[2-3]。我院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患者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4例高血压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将2014年1月~2014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4例高血压病患者设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降压药使用剂量、频次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培训 自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我院对心内科护理人员分批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采取全员培训与个别培训相互补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并且,在培训期末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进行考核。

1.2.2 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主题 成立品管圈QC小组,设立组长1名(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1名,记录员1名,组员8名,确立主题为“品管圈活动在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3 组织讨论,找出传统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健康教育是为了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利于生命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项社会活动。但是传统的健康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护理人员观念滞后,对护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程序化,缺乏有针对性的个体健康教育;主观认识错误:认为健康教育只是责任护士应该做的事;没有正确估计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他们的承受能力;健康教育知识缺乏,临床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除了具备基础的临床医学护理知识外,还应掌握相应的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4]。

1.2.4 护理措施 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健康教育、检查健康教育、治疗健康教育、生活健康教育、出院健康教育。对照组: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出院用药教育。观察组:①入院健康教育:热情主动地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减少陌生感,产生对医院和科室的信任感。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患者患病以来的血压波动情况、用药情况,并且针对高血压病的危害向患者做健康宣教。②检查健康教育:向患者解释检查的项目及目的,查看并告知患者检查结果,进行相关的宣教。③治疗健康教育:为患者打印服药单,简单注明药物作用,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严格做到服药到口。对于发药时碰巧不在的患者,放置温馨提醒牌,叮嘱患者回病房后及时来取药。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对于患者、家属的疑问,在第一时间给予准确解答。④生活健康教育:根据真实的病例,为患者讲解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病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醒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时间、清淡饮食、戒烟戒酒、加强锻炼、保持平和的心境,避免因情绪波动引起血压升高[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可以为患者制定健康营养、口味清淡的套餐,避免患者摄入过多的钠盐,导致血压升高。鼓励患者多到户外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⑤出院健康教育:接到出院通知后,整理病历,做好出院用药教育。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对降压药使用人次、血压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平均血压

2.2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3 讨 论

3.1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主管负责提出解决对策,基层人员负责执行。通过组建品管圈,遇到问题时一改以往靠主管负责解决的管理模式,而是让员工自觉地参与进来,使他们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4]。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组织成员对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自主制定改进措施,使他们有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通过定期讨论,提高了大家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护理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个体信心。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范文第5篇

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满意为目标,在徐州市率先推行了“一医一患一诊室”的门诊就医模式。专家全天候坐诊,节假日不休。同时开通预约门诊专电83956365。

医院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在江苏省率先实行医疗组长负责制,为病人提供体检――门诊――住院――康复等医前、医中、医后一条龙服务;率先成立住院病人服务中心,为住院病人提供衣食住行等温馨如家的非医疗服务。

医院设施设备齐全,拥有能早期发现肿瘤病灶、鉴别诊断肿瘤良恶性等功能、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派特――CT等高精尖医疗设备810余台(件)。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设有心脏病诊疗中心、肿瘤诊疗中心和微创中心,强强联合,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对骨关节、骨创伤、骨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心率失常等疾病,提供最专业的治疗;在近视、美容、生殖等方面积极探索,为人们的生活锦上添花;积极打造心血管病研究所、肿瘤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紧跟国际国内学术前沿。目前医院拥有省市临床重点学(专)科12个,分别是:心内科、核医学科骨科、影像科、肿瘤专业、ICU、普外科、泌尿外科、康复科、口腔科、妇产科、神经外科。

医院始终坚持一流的人才、医院始终坚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医院,让党和政府满意、员工满意、患者满意和社会满意,先后获江苏省两届“十佳医院”、江苏省卫生行风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医生为轴心、以服务献爱心”的服务思想,为病人提供了优质、高效、安全、方便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获得江苏省两届“十佳医院”、江苏省“卫生行风先进集体”、“江苏省卫生行风示范点单位”、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江苏省首批基本现代化医院等荣誉称号。2008年门诊量达110万人次,出院病人4.67万人次,手术病人1.80万例次,业务收入突破6.2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市实现老工作基地振兴提供了有力的医疗保障。

第一章:医院发展现状及成效:硬件设施全省领先;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医疗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满意度逐年提高。

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徐州医学院临床学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徐州专署门诊部、徐州专区医院,1983年地市合并后更名为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03年经批准增挂徐州市中心医院牌子,2006年3月更名为徐州市中心医院。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医院已发展成为目前淮海经济区规模较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大医院。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设施设备建设发展迅速。

拥有固定资产4.72亿,建筑面积8.8万多平方米。现代化门急诊外科大楼高19层,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实现了办公、通讯、信息、消防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拥有一流病房设施和按国家级标准装备的ICU、CCU、NICU、EICU病房,具有较强的院前、院内综合急救能力。拥有荷兰飞利浦PET―CT、64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心血管造影机、瑞典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等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810余台件。

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果丰硕。

市中心医院现有在编职工1571人,其中高级职称301人,中级职称47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3人。设有29个病区,36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3个研究所,12个硕士生培养点。徐州市医疗急救中心、交通事故抢救中心设在我院。

心血管内科、核医学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核医学科、骨科、影像科、肿瘤专业为徐州市医学重点学科。ICU、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口腔科为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

三.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建立起精简高效、权责统一的管理体制,全员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干部竞争上岗,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离;建立起职责明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坚持院科两级管理体制,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的行政、医疗管理和科研教学、科室发展工作,科主任对院长负责,主诊医生向科主任负责;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多元化分配激励机制,充分体现高技术、高责任、高风险的劳动价值。

四.医院规划日趋科学合理。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决策、超前设计、分期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对医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一心两翼三带”为主线,注重功能布局合理,对医院建筑空间和轮廓设计进行家庭化、园林化、艺术化处理,营造了情景如画的外部环境和温馨平和的空间情调。

五.医疗服务满意度高。

成立住院病人服务中心,帮助病人从入院、住院到出院全程生活服务。在全国率先实施住院医疗费用一日一清单制度清单制,把病人满意作为第一目标,让病人感受到医疗服务的优质、高效、安全、价廉和方便。积极开展医患沟通,充分尊重病人知情权,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综合满意度分别达到95.4%、95.6%。

第二章:确立新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实施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三名”战略,实施质量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和从严治院的办院方针,让社会满意、群众满意。

总体目标 :把医院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省内一流、淮海经济区领先,具有品牌影响、能够适应徐州市特大城市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医疗保健机构,全面达到服务观念现代化,设施设备现代化,医疗技术现代化,人才队伍现代化,医院管理现代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医院服务观念现代化。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适度扩大医院发展规模,采取多种形式开办医院分院或其他医疗联合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加强医患沟通工作,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增强职业忧患意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加强门急诊建设和医技科室管理,优化门急诊流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积极开展医前、医中、医后全员全程全方位优质服务。加大对社区医疗、农村医疗的援助,促进城乡医疗的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患者的满意度、忠诚度。

始终坚持品质第一的要求,大力推进设施设备现代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1万平方米内科医技大楼和2.1万平方米科技教学综合楼建设步伐,改善供应室和制剂室条件,改善科技进修、教学、实验室条件,调整病床设置,通过4-5年左右的时间,全院实际开放病床数达到2500张以上。在现有医疗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购置256CT、3T核磁共振、平板数字血管造影机等大型仪器设备。更新和新增常规监测检查、治疗仪器设备和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项目所需设备投入。对麻醉科、ICU重症监护仪器、检验设备、彩超、呼吸机、监护仪临床和检验设备及时更新换代。

始终坚持创新一流的思想,大力推进医疗技术现代化。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打造“拳头产品”,创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优势项目和新的技术支撑点,瞄准微创医学、急救医学、脏器移植、生物工程等医学前沿。积极支持今天的核心业务技术,大力培植明天的增长业务技术,精心培育后天的种子业务技术。建设以内科为基础,外科为龙头,以省市重点专科、优势学科为重点,带动其他学科全面发展。对省、市重点学(专)科给予重点支持、政策扶持,力争3-5年内再创建5-7个省重点专科,5个市医学重点学科,12个市重点专科。全力做好推荐心内科申报全国重点专科工作。在心内科、心外科、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心血管病医院。积极筹建介入治疗研究中心和心衰治疗研究中心。在肿瘤外科、胸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肿瘤介入科的基础上,组建肿瘤医疗中心。加强院急救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核医学中心学科建设,形成学科集群力量。建立科教发展基金,每年按业务收入的0.5%增长。中标省级及其以上科技项目6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7―8项;获市科技进步奖每年不少于5项,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每年不少于5项。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大力推进人才队伍现代化。

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大实施人才战略的力度。培养15―20名省级、国家级学科领域具有领先水平、有一定知名度的医学专家;培养选拔30―50名在本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50名左右35岁以下的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要求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占研究生人数的20%以上。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灵活的用人机制。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做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心内科、骨科、急救医学、肿瘤、消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等专业科室重点引进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博士人员每专业2―3名,引进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能促进专业发展的学科带头人3―5名。新遴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0人,创建3―5个硕士学位点。争取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积极申报护理研究生的带教基地。始终坚持科学管理出生产力的观点,大力推进医院管理现代化。加大医院营销战略,树立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危机意识,尽快构建全方位覆盖淮海经济区的医疗发展五大联结通道。

一是成立对外联络服务中心,建立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通道。以徐州为圆心,加快对半径100公里周边城市的辐射。所有医保、农保均实行双向转诊,积极为他们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使淮海经济区到徐州打工的农民工和到徐州创业的老板医疗有保障。

二是成立疑难病症会诊中心,建立疑难病人诊治绿色通道。开展远程医疗会诊,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业务关系,邀请国内一流医学专家参加,建立疑难病症专家库,就疑难病患者的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与专家联系,开展疑难病症诊治,既便捷又经济。同时由我院各学科带头人牵头定期组织淮海经济区疑难病会诊,提高各学科水平,解决老百姓到大城市看病难的问题。

三是成立学术活动中心,建立学术交流合作通道。充分利用徐州区位优势,组织全院各科与我市及周边城市各医疗机构建立学术活动中心,定期、不定期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共同提高学术水平。

四是成立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人才培养使用通道。充分利用我院专业技术人才优势,急基层医疗机构之所急,帮基层医疗机构之所需,成立基层医疗人才培训中心,加大对我市及周边地区基层医疗人才的免费培训工作。

五是成立中心实验室,建立科研攻关通道。将院心血管病实验室、核医学实验室、生殖医学实验室、肿瘤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中心实验室,对外开放,与国内外先进实验室联合,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提高医院整体科研水平。

健全有效的医疗护理管理体系。畅通管理网络,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安全。健全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新标准,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行单病种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与效率。

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医院管理部门办公自动化的实施,逐步实现数字化医院。对HIS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逐步完善PACS系统和LIS系统,争取在2010前通过国家信息化示范医院评审的验收。加强网站建设,扩大对外医疗信息,提供医患交流平台。

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提炼和宣传具有中心医院特色的价值观念、医院精神、医院信念、医院宗旨、医院理念、医院规范等,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创建“学习型医院”,精心打造中心医院品牌,营造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

第三章: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广泛深入地开展“双争双创活动”,改善就医环境,完善就医流程,开展优质服务,落实整改见成效。

徐州市中心医院作为我市卫生系统的排头兵,在“争创人民满意的医疗服务窗口、争做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活动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社会满意为目标”,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凡是病人有意见的,有建议的,都认真调研、尽力解决,让病人满意。各科室、各部门则牢牢树立服务病人意识,服从大局观念,统筹安排、团结协作,人人关注病人、处处关爱病人、事事方便病人、追求病人满意。

一.在诊断服务上下功夫。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让诊断服务有连续性,市中心医院从今年7月起全院所有科室推行全天候门诊。医院所有科室均实行全天候的专家门诊。这样做就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让诊断服务有连续性。为了方便群众周日看病,市中心医院开始实施周六、周日专家门诊制,在双休日安排著名专家坐门诊,并特别针对消化科、儿科、妇科等群众需求量大的门诊科室安排多名专家, 为上班族和从外地紧急赶来的患者开辟一条新的就医通道。

二.在出院病人随访上下功夫。

强化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化建设,将医疗服务从医疗延伸到病人家庭。徐州市中心医院进一步建立完善《出院病人电话随访制度》,由主治医生负责在一周内对出院病人进行专业康复指导,同时专门设立随访中心,对主治医生是否开展随访进行核查监督、并积极主动征求出院病人意见建议,受到出院病人的广泛好评。

三.在检验报告上做文章。

实行24小时出取检验报告、检验报告人性化发放。长期以来,医院检验报告的发放一直是医院服务的体现之一。从为路远的病人邮寄检验报告,到检验报告通俗化,再到服务台检验报告,医院总在不断地改进服务。作为医院管理者,我们不应该责怪病人要求高,而应该转换角色、转变工作方式,以更好的服务应对更高的要求。24小时发放检验报告,实质不过是改进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正常工作日病人在门诊综合服务台取报告单;下班后病人到急诊服务台领取报告单,对医院没有增加一点负担,确实实在在地方便了病人。为保护患者隐私,我们又率先将检验报告装入蓝色的信封,一个小小地改变,病人更踏实、也更信任我们了。

第四章:组织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人民日报刊发的《发展,永无止境》一文,开展大讨论,引导全院职工树立新的差距观,居安思危、努力进取,永远向前。

日前,《人民日报》刊发了总医院树立新的“差距观”,推动科学发展纪实的文章--《发展,永无止境》。我们组织全院职工认真研读这个文章,进行集中学习讨论,引导全院职工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3-01

所谓护理安全,指的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护理的全部过程中,没有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之外的心理、机体结构以及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者死亡。护理安全的指数是反应护理质量好与不好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优质服务和良好护理的保障和基础,是维护社会治安和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重要因素。在护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在近年来,护理纠纷也不断的呈上升趋势,因此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怎么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这是心血管内科护理全体人员所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护理安全的一些状况,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对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和防范措施进行简要的论述。

1 影响护理安全工作的因素

(1)人力资源:由于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不足,因此在职护士总是在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工作,这就很容易产生身心疲惫综合症,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行为变慢、工作质量下降,导致了护理纠纷的增加。

(2)自我保护意识浅薄:由于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浅薄,在接待病人的时候由于说话不谨慎容易说错话,或者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而引起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的不信任,引发了医疗纠纷,有些护士对临床护理的资料书写不及时不规范。

(3)敬业精神的缺乏:有些护理人员由于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遇事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4)规章制度不完善:有些医院由于缺乏完善有效的医院规章制度,有些医院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5)管理层及其他因素:护理安全管理是其质量管理的核心,,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则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发生。外界因素包括媒体社会等对医疗机构及人员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能令人满意,还有一些直接影响因素就是院内感染烫伤坠床跌倒、输液渗出、坏死、食品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等等。

2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一般方法

(1)生活护理:护士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要协助其个人卫生以及生活的起居。

(2)饮食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上不能吃不易消化的东西,要吃高维生素食物,少食多餐,避免刺激。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功能不全者要注意钠盐食物的限制。

(3)排泄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鼓励他们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养成每日解便的习惯。让患者多运动,并指导他们进行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肉的运动,便于促进排便。

(4)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护士要熟练的掌握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药物剂量方法,以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不同的个体状况合理用药。在心里护理上,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体贴关心鼓励患者,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和平衡的心态,有助于患者身心早日康复。

3 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

(1)认真做好入院评估:由于不同的个体病情不同,因此心血管内科的护士必须根据患者病情的缓急轻重,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还是安排在普通病室,在普通病室中有分为离护士站近的还是远的,一般对于重症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安置在监护室,根据患者的情况是否留陪伴。患者入院时就要严格的执行查对制度,,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保证所执行的护理过程准确。

(2)重点环节管理要到位: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重,且部分患者疗效相对较差,病院年纪较大,身体较弱,用药特殊,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

(3)心理康复指导:许多心血管疾病不容易治愈,经常反复的发作,这就需要进行长期治疗,除了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之外,还给患者的精神上带来了较大的负担。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的让患者参与到护理的过程中来,在心理上帮助他们正确准确的认识自身疾病的特点和本质,让他们的心里冲突得到缓解,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其不良情绪的影响,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4)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护理纠纷的处理和索赔,科学地分担风险,更好地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发挥各级护理治理人员的职能作用,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护理安全治理网络,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质量控制护士三级组成,明确职责,加强监控,有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防止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足度。

(5)加强护士专业培训: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医疗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科室除按护理部要求的相关培训外,还积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同时不断培训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护士的沟通能力,并定期组织理论及操作技术的考试和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在连贯的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要眼看、耳听、口答,避免患者对操作过程的猜疑,这样既增进了护患亲融性,也使患者感受到知情权。时刻提醒护理人员,我们服务的对象是生命,只要造成伤害就要承担法律责任。由此,护士长要利用一些范例,典型教育护理人员,要明确护理的纠纷是与护理的质量的高低成正比的,在技术操作水平中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等,服务态度中观察病情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中,都会涉及法规内,因而要求护士长要在对护理质量监控中融入法律意识,严格监控病区护理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范文第7篇

一、医疗质量管理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重要任务,2010年医务科始终以《Xx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和“两好一满意”为标准,根据年初既定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不断深入。

1、上半年各项工作指标完成状况(截止2010年5月30日)

(1)开放床位数420张

(2)病床使用率:111.3%

(3)全年门诊总人次:19911人次

(4)住院中人数:10541人

(5)平均住院日:7天

(6)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69875

(7)病历甲级率:99%

(8)处方合格率:

(9)入院诊断符合率:

(1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11)ct检查阳性率:

(1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13)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1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5)病理诊断准确率:

(16)开展成分输血比例:

(1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2、严抓管理,促进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零九年医务科继续加大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特别是在全院开展职能科室参与科室交班、查房工作以来,医务科进一步深入到科室,每天参与科室交班、三级查房、分组查房,对科室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使我们在加强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面对科室的危重症患者的重点督察方面,首先要求科室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医务科备案后及时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病历后,具体安排全院或科室内会诊,组织会诊人员和时间并参与会诊全程确保会诊质量,这样就为科室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患者的治疗和会诊资料收集上,有效提高了科室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3、规范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零九年医务科仍每周不定期到科室抽查环节病历,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终末病历,。在环节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大中型手术的术前讨论、为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等。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并联合质控委员会逐步建立全院、科、组三级质控网络。在现场督察反馈的基础上追踪更正情况,对反馈后未及时更正者严格按照我院制定的“医疗文书质量考核奖惩办法”,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相应处罚。截至5月30日医务科共督察环节病历1000余份、终末病历150份,未发现乙、丙级病历,甲级率为100%,总体书写质量较好的科室有:

4、立足自身,加强科室自身建设

只有不断提高科室的自身素质,才能确保科室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零八年全市工作检查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医务科不断自我完善、更新,重点包括: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对于科室反应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在院委会的指导下快速做出解决方案;统筹安排组织科室院内会诊,联系院外会诊或转诊医院,规范会诊邀请函、转诊证明使联系工作规范化;完善和更新各项会议记录和各委员会活动记录,令各项工作均有详细规范的文字记录。

二、医疗安全管理

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和理解病人,在此思想基础上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将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务科在零九年依旧从源头和细节上消除安全隐患,对危重患者实行跟踪式管理,即接到科室上报信息后,从过去单一的备案工作扩大到亲自到科室了解患者情况、医疗信息,安排、组织和参加会诊,并在终末病例中再次检查会诊和讨论的书写质量。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同时在总结出现过的医疗争议中,我们依旧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察力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对填写不完整和空白告知书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疗文书考核奖惩办法”实行处罚。

09年上半年医务科共处理医疗争议起,经市医学会鉴定起,协商解决起,医患沟通不到位,缺少相应临床检查是发生争议的主要原因。

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务科协助院领导制定适合医院的短期和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为医院储备人才。

1、2010年上半年我院共派出四名主治、住院医师分别到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心内科、血液中心、nicu、病理、麻醉等专业。派出各类短期学习班、研讨会共60余人次,对进修结束回院的进修人员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对提高我院的医疗结束水平起到较大作用。

2、2010年上半年我院共接收来院学习人员共74人,其中进修人员11人,1127工程14人,“三支一扶”12人;泰山医学院、杏林医学院、现代职业学院等医学院实习生43人,同时我科专门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结合其教学大纲保证其来院学习的质量。

3、上半年医务科在周一、周五业务学习之外,共组织包括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业务培训和讲座共13次,培训人员达XX余人次;组织全院理论知识考核两次(包括手足口病全员考核),共考核500余人次,合格率99%。

4、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申报工作

自零九年四月份开始,医务科在院委会的指导下开始了“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外、妇产、儿科专业的申报工作。先后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考核、质量监督工作小组,医务科兼任培训委员会办公室,处理各项具体申报筹备工作。五月份为保证基地申报和考核网络化的顺利开展医务科派专人到省红十字会参加讲座培训。截至六月初各项申报表和专科情况数据表已全部提交至市卫生局,保证了我院今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开展。

四、配合医院全面开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救治和防控工作

心内科医疗质量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门诊;突发意外预案

【中图分类号】R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082—02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就诊病人多,流动性大。许多病情危重的病人,由于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或对医院流程不熟悉,往往夹杂在大量的普通病人之中,经历挂号、候诊、候检,少则一二十分钟,多则几小时的等候才能见到医生得到救治。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因体力不支或病情突变发生意外。如何让这类病人在门诊得到妥善的救治,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我院于2010年1月对门诊原有救治预案进行了持续改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日门诊量达2000~2500人次,原有导诊护士9人,设预诊及咨询点6个。门诊病人突发意外,由门诊部急救小组负责救治。

2 方法

2.1 存在问题我们通过自查分析2008~2010年资料和现场查看,发现随门诊量的逐年增长,原有预案存在以下问题:①个别诊断室等候时间长;②分诊咨询点少,导诊人员不足;③候诊环境欠佳,特别是夏季,候诊区温度高,易诱发病情突变。④门诊急救用物准备不够,仅个别科室有急救箱或急救车。⑤门诊医护人员急救协作性差。

2.2 持续改进举措

2.2.1 减少病人等候时间 如何缩短门诊病人等候时间,使其减少等候过程中的意外发生,我们进行了如下改进。

2.2.1.1 增加诊断室和出诊医生。对门诊病人多的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五官科、消化内科、中医科分别增加专科门诊诊断室,增派专科医生出诊,使病人能尽快得到诊疗,减少因等候过程过长,病人焦躁不安而发生病情变化的可能。

2.2.1.2 增设导诊岗位。分诊咨询是门诊服务流程的第一个环节。我们新增10名责任心强,熟悉医院流程的退休护士或工人担任导诊员,分别在挂号室、药房、检验科、B超室及心内科等病人较多的诊断室增设导诊岗9个,加强了关键地点的分诊咨询,引导病人挂号,选择最优流程就诊,减少不必要的等候,避免因体力不支诱发各种急症。

2.2.1.3 重视门诊开诊前的风险。门诊开诊前是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高发时段,常有高危病人发生晕厥,阿斯综合症等。因此,我们预检台分诊护士由原来2人增加到3人,且提前30分钟上班,对门诊病人进行分诊指导,引导挂号,筛查高危病人,给予及时救治。

2.2.2 营造良好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炎热夏季,因气温高,汗液挥发快,导致体液流失,机体内环境紊乱,血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而且基础代谢率增高,机体耗氧量增加,患者情绪烦躁。声音嘈杂、拥挤、通风不良及空气混浊是导致患者发生VVS(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重要诱因。根据经验观察,在7、8月份上午8~11点,就诊患者多,特别易突发晕厥、心肌梗死等疾病。我们在各候诊区及过道,新增空调2台,饮水机4台,要求各诊区护士要及时开放空调、风扇、配备充足的饮水及水杯,保持空气流通,重点关注心内、检验、B超候诊区的高危病人,一旦发生心悸,头晕等不适,立即测量脉搏、血压、心率或急查心电图,口服糖水,就地展开急救。

2.2.3 加强急救物品管理,保证随时备用我们要求门诊各科均配备急救设施,在各楼层重要部门如注射室、放射科、妇产科、检验科、五官科、消化科、口腔科、内镜室、手术室配置抢救车,病人较多部门如门诊办公室、心电图室、B超室、外科、儿科增加抢救箱,车箱结合,班班交接;每个点氧气枕由1个增至2个,同时将各楼层急救车、箱分布情况,责任人,联系电话公布于众,便于紧急情况时随处可取,为抢救节约时间。

2.2.4 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团队作战”能力 门诊导诊与病人零距离接触,最可能发现高危病人,提高护士的筛查抢救能力则显得异常重要。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培训:

2.2.4.1 加强急救技能训练。我们制定了常见疾病的抢救预案及流程图,组织全体人员(包括门诊工人)学习并现场演练、考核,人人掌握,人人过关。

2.2.4.2 强化急救理念,树立“团队作战”的意识。据统计,病人突发意外的地点多为过道、电梯边、厕所等,一旦发生意外,围观者多,现场拥挤,光线较暗,这对施救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施救者也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我们要求护士发现突发急症的病人,要严格履行“首诊负责制”,立即施救的同时大声呼救,不能等待医生到场才处置,更不能离开现场去找医生;同楼层其他医护人员则要立即协助抢救。在现场形成“急救团队”,一人总指挥,将人员分为几个小组;一组执行医嘱,一组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一组后勤保障,维持秩序,运送急救物品、药品,转送病人。

2.2.4.3 提高导诊护士的观察及判断能力 我们要求导诊护士加强巡视,对候诊病人进行动态观察,及时筛查出危重病人,开辟“绿色通道”提前诊疗。例如,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者在空腹采血时容易发生晕厥,80.7%的晕厥患者发作前可有先兆症状,如短暂的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等。不典型心肌梗塞患者有时仅表现为左上肢疼痛、左侧颈部疼痛、牙痛、咽喉紧缩感等症状,容易误诊。有时心绞痛向肩背部放射,表现为肩背部疼痛,是坏死心肌刺激心交感神经传人纤维。经胸交感神经节而传至大脑,所产生的痛觉向C2-T10部位放射。导诊护士应掌握这些先兆,工作中注意观察,有先兆症状者应立即救治。

3 结果

近3年我院门诊突发意外的相关记录显示,突发意外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门诊量68万人次,突发意外102例;2011年71万人次,突发意外62例,2012年门诊量83万人次,突发意外51例;近三年突发意外率分别为0.15‰,0.09‰,0.06‰,突发意外发生率呈逐年下降。

4 结论

门诊病人多,就诊流程复杂,重症患者夹杂其中,通过对门诊病人突发意外预案的持续改进,使门诊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及时做好各项预防措施,提前识别出急危重者,采取有效救治途径,确保了患者就医安全,使门诊的医疗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瑛.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实践探讨[J].西部医学.2011.23(11):2280.

[2]吴贤芬.门诊开诊前环节质量管理对降低护理风险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9,8(6):530.

[3]冷玉清,李玉芬,商月娥,等。门诊高危患者就诊过程中的风险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08.

[4]乔海英,赵学林。门诊患者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常见原因与护理[J].华北国防医药,2007,19(4):67.

[5]马为,霍勇,童琳。血管迷走性晕厥83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6,14(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