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虽然对于什么是数字博物馆,至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但从世界各国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建设实践来看,数字博物馆建设就是一个大型的、综合的信息化工程建设,是一个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由一个个阶段性建设目标走向总体目标的不断累积递进的建设工程。数字博物馆建设是一个单靠博物馆自身无法完成的工程,是一个必须借助社会力量,以项目的方式通过投资方(甲方)与承建方(乙方)共同协作完成的工程。

随着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内容、复杂性的不断增加,随着项目投资,承包商与相关人员的不断增加,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做好项目的建设规划?如何估算项目成本并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何有效地控制项目的进程?如何保证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项目风险?如何实施项目相关人员的有效管理?凡此种种,都是作为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甲方不可回避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数字博物馆建设就少走弯路,顺利进行,领导满意、用户满意、承包商也满意。因此,作为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甲方代表,博物馆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项目管理,用先进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指导项目管理实践,以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正确发挥项目管理中的甲方作用,保证数字博物馆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数字博物馆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项目的定义

项目(project)是为提供某项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进行的临时的一次性努力。确切地说就是用有限的资源(人、财、物)、有限的时间为特定客户(投资、确定需求并拥有项目成果的组织或个人)完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二)项目管理的定义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三)数字博物馆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数字博物馆,至今并没有一个权威且明确的定义。本文所指数字博物馆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数字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技术,将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与博物馆内部信息网(局域网),将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方式与计算机网络上的数字化协作方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实体博物馆的职能在现实与网络虚拟环境中都得到充分实现。

(四)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特点

从系统功能上看,数字博物馆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平台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建设)、办公应用平台建设(藏品管理系统、展览管理系统、研究管理系统、OA系统以及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等)与信息平台建设(内部门户网站、国际互联网的官方网站)。数字博物馆项目既有通用信息系统项目的共性,又有博物馆的专业特性,如虚拟展示技术的实现、高精度图像采集、存储与应用管理等。

二、数字博物馆项目甲方管理的内容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各大博物馆相继成立了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数字博物馆相关项目的规划、实施与使用的全周期管理。博物馆是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中的甲方,博物馆中的信息化主管部门是甲方利益保护者。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数字博物馆各个项目的建设任务,是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贯穿于项目周期的始终,具体表现为以下七个阶段:

(一)意向提出阶段

通常情况下,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意向提出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业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建设的需求,并提出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期望;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数字博物馆建设总体目标与业务工作现状提出项目建设意向。

意向提出阶段是项目启动的开始。一个项目的启动必须经过意向提出,但不是每一个意向都能够进入开发、实施。

在意向提出阶段,项目管理的重点应是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可行性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的可实现性(技术可实现性、环境可实现性)

3、投入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4、与已建或在建项目的关系与影响

意向提出后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数字博物馆项目建设初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经过充分可行性分析的建设意向才是好的意向。

(二)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是数字博物馆项目管理中甲方管理的重点,需求分析的好坏,直接关系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失败。什么是需求?对于一个项目来说,需求应包括两个方面:项目(自身)需求、产品需求。项目需求是指项目包含的工作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满足什么业务需求,交付什么成果的总和;产品需求是交付成果的特征,即产品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总和。为保证需求分析的质量,避免需求的频繁变更,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业务部门细化需求。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自定或邀请外协单位)完整、清晰、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方案)。

了解项目需求的过程是项目管理与用户的沟通过程,沟通渠道是否畅通、沟通内容是否充分,用户需求是否充分表达,项目管理者是否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等等,都是影响项目需求调研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数字博物馆项目甲方管理的代表,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长,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一个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方案)应包括:当前业务流程分析、未来业务流程分析、当前业务与未来业务的差异分析,信息系统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运行环境需求、安全需求),各项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以及需求的优先次序等。

需求分析报告(方案)形成以 后,需要得到使用者和业务主管的认可。

这个需求分析阶段基本是由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组织应用需求部门进行的前期需求分析。当然,信息主管部门也可要求开发公司或软件专家参与需求分析。完成的需求分析报告(方案)将会以需求书的方式出现在项目招标文件中。

(三)承包商选择阶段

1、自选承包商或邀标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在确定采用自选或邀标确定供应商的办法以后,选择供应商就成为甲方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也是极为费时费力的工作。供应商能否选好,直接决定项目的成败。选择供应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技术领先原则,潜在承包商可提供的产品应是采用当下最先进的技术,产品符合各项国际、国内标准;二、综合评价原则,在制定供应商选择评估标准时要本着综合评估的原则,要从商务、技术、价格、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

此阶段甲方项目管理工作应包括:一、选择潜在供应商。通过市场调查、业内用户咨询、专家咨询等方式划定潜在承包商范围。二、接受潜在承包商项目解决方案。三、制定承包商评估方法与评估标准。评估标准应包括解决方案评估(对产品功能、性能、体系架构、规模、核心技术、成熟度、市场占有率、产品化程度、用户友好性、市场评价、费用等进行综合评估)、软件产品运行环境评估、项目实施评估(包括实施方法、实施费用、实施周期、相似案例等)、培训与售后服务评估(包括培训方式、费用、售后服务方式、响应时间等)、商务评估(企业规模、业绩等)。四、完成潜在承包其他相关调查。如公司实地考察、研发团队调查、用户满意度调查(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公司对本项目重视程度考察等。对于通用程度较高的产品开发,或技术较成熟的产品,接受承包商解决方案同时可提出产品试用或根据需求的演示性搭建,以得到对产品更直观的认识与感受。

2、公开招标

对于选择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建商的项目,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需求书的撰写上,对于投资大、功能复杂,系统集成、应用集成要求高的综合应用开发项目,甲方应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主持或帮助完成需求书的编写。

选择承包商阶段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商务谈判。在一定的策略指导下,通过与承包商反复谈判,确定最优价格与服务条款,最大化地维护甲方利益。商务谈判可以在立项报告审批阶段继续进行,但签订合同必须在立项报告审批之后方可进行。

(四)启动阶段

合同签订后,项目进入了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启动阶段。做好项目启动管理是甲方细化需求分析,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该阶段工作应包括:

1、确定项目干系人(利害关系者)。项目不同的干系人对项目有不同的期望和需求,关注的目标和重点也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例如,领导可能关注时间进度,用户更关注系统是否好用,能否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明确项目干系人,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与希望,是项目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要素。干系人需求与期望得到满足,积极性得以调动,项目才能成功。

2、成立项目组

成立甲方项目组,确定相应职位人员,明确各自职责,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并终获成功的一项重要工作。

甲方项目负责人应是技术素质与管理素质兼备人员,项目组成员应由信息、主管部门技术(系统实施)人员、业务需求人员组成。业务需求人员负责组织业务需求细化、确认,组织编写业务管理规定、系统使用培训等。系统实施人员负责系统架构、性能确认,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以及安装调试协调等。

3、细化需求

在项目进入实施之前,甲方项目组应与承建商一道,共同完成项目需求的细化工作,在得到应用需求部门(甚至是上级领导)确认后,形成新的需求报告。

功能需求明确后,系统架构也就能够确定了。系统运行环境等非功能性需求也在这个阶段确定,并由此确定其他产品的采购计划。

4、确定项目计划

在细化需求的基础上,甲方应对所需开发项目的最终目标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明确目标与需求的基础上,双方制定完整的项目计划。制定合理的时间表,明确工作划分,确定责任人,以及项目里程碑(关键点)。

制定项目计划的同时,甲方要制定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如:项目例会制度、通报制度、计划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沟通流程,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等。

签订合同需要在本阶段进行。

(五)开发实施阶段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甲方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项目计划监督乙方项目开发进程,严把阶段验收、上线验收、竣工验收三关,将项目实施风险降至最低。

阶段验收:甲方信息管理部门要在现状分析调研、系统设计完成、产品测试等关键阶段进行阶段验收。

上线(测试)验收:系统测试完成时,甲方信息主管部门要组织上线(测试)信息管理部门、产品使用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及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

竣工验收:完成上线验收、文档汇编后才可进行竣工验收。

(六)使用维护阶段

数字博物馆系统竣工验收后进入使用维护阶段。各博物馆应根据本单位情况决定维护方式:本单位自主维护或委托专业公司维护。此阶段甲方管理的任务是根据运行、维护的目标与原则规范运维流程、制定运维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按照各项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向项目建设单位反馈系统问题与用户意见,为系统升级做好充分准备。

三、数字博物馆建设对甲方管理人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都是由博物馆中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来承担。甲方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人的素质对项目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合格的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广博的知识储备

第一,数字博物馆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信息化建设工程,要求管理者必须掌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知识,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资源管理技术等技术有基本的了解;第二,数字博物馆建设是围绕博物馆各相关业务展开的信息化工程,因此,对博物馆业务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了解是数字博物馆甲方管理者必备的知识储备;第三,甲方管理是构成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应遵循项目管理规律,应执行现代管理标准,符合现代管理要求。因此对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基本了解,也应是数字博物馆项目甲方管理人员必备素质。只有做到以上三个基本了解,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甲方管理才能得心应手,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丰富的管理经验

项目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是在多个成功或失败的项目管理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就可以使项目建设,特别是前期建设少走弯路,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使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使项目投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良好的沟通能力

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人员既是甲方用户需求的调研员,又是甲方与乙方工作的协调员。需求调研过程就是与用户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得好,需求调研就全面、细致,需求分析的依据就准确可靠,系统设计就少走弯路,项目成果就能较好的满足用户要求。

甲方与乙方是一个项目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两个不同利益体为了一个建设目标走到一起。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让项目投资风险减至最低,让甲方利益得到保护,是数字博物馆项目中甲方管理的重要职责。因此,为了高质量履行甲方职责,甲方管理人员不能仅仅依靠合同这个防控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积极主动,加强与乙方管理人员与实施人员的沟通,将监控落实于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在项目进程中控制风险。与甲方单位内部沟通相比,甲方与乙方之间的沟通更需要方法与技巧。

因此,对于数字博物馆项目管理的甲方人员来说,掌握甲方用户需求、营造良好的甲乙方关系,良好的沟通能力必不可少。

(四)旺盛的学习热情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一年来,该同志以学习党的十精神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重点,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提高了践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自觉性。现将该同志2012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业绩

(一)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民俗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坚持常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2012年参观人数18万人次。先后接待文化部非遗司、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民俗学会、省史志、省电视台等单位领导的考察和参观。为省民俗学会、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山东工艺美院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学术研究方面的支持。请山东工艺美院张从军教授帮助编写《***民俗展陈列方案》,做好改陈的准备工作。

(二)认真做好古船保护与修复工作。协调***文物保护中心派员来***启动古船保护修复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古船主体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邀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和中国船史研学会专家、考古专家参加 “***古船保护修复工作中期评审会”,与会专家对中期保护修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后期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复原式修复的意见。预计2013年4月份古船保护修复任务可全部完成。

(三)参与定陶汉墓保护工作。根据局领导的安排,参与了定陶汉墓的保护工作。参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秦俑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就定陶汉墓保护方案以及子方案的编制和研究工作。参与了定陶汉墓出土文物保护工作。帮助定陶县文物局修改请示、纪要、汇报材料23份。配合省、市局而做好定陶王陵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争取工作。

二、科研工作情况

(一) 4月份参加中国民俗学会在金门组织的“2012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谈鲁绵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开发利用》。

(二)9月份参加省博物馆学会在济南举办的“石椁画像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成武出土汉画像石的调查与研究》。

(三)10月份参加省民俗学会成立25周年学术研讨会, 并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民俗博物馆民俗文物征集与保护工作的思考》。

(四)12月份撰写了《***民俗博物馆民俗展改陈大纲》。

(五)古船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国内最著名的船史研究专家认为:***古船修复工作“认真、细致、有据、求实”,复原施工工艺具有创造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国内出士古船修复复原的典范。

三、2013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搞好《***民俗展》改陈工作。目前山东工艺美院张从军教授正在主持编写《***民俗展改陈方案》和陈列艺术设计工作,争取四月份牡丹花会期间改陈后的《***民俗展》正式对社会免费开放。

(二)搞好民俗文物征集工作。为配合《***民俗展》改陈工作亟待征集一批民俗文物,以适应改陈工作的需要。

(三)建立健全***民俗博物馆馆藏民俗文物档案。

(四)做好古沉船脱水保护工作。四月份召开一次古船修复工作验收评审会。

(五)配合定陶县人民政府,做好定陶汉墓保护方案的编制和出土文物保护工作。

                    ***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字]博物馆;志愿者;培训;激励

志愿者又称义工,志愿者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博物馆志愿者大多由在校学生、退休干部和社会有志之士组成。志愿者是文博事业发展的需求,志愿者来自社会,能够提供之服务亦是包罗万象,不仅可以弥补现有馆内人力的不足,也为馆内节约了许多开支。此外,志愿者的责任感与素质较高,又能与参观者平等交流,有利于实现教育和传播知识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博物馆志愿者的多少反映了这个博物馆管理理念、开放意识和员工素质,也是衡量一个馆管理成功与否的标尺。

在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志愿服务开展较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体制已十分成熟。近几年,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才刚刚兴起,理论与实践水平难与发达国家媲美,它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作者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认识谈谈博物馆志愿者的培训与激励机制,以期对博物馆志愿者的使用和管理有一些参考价值。

1 我国博物馆志愿者队伍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不仅担当博物馆的导览和基本讲解工作,还承担起宣传、幕后等工作。由此可见,博物馆志愿者均具有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人员构成多元化满足了博物馆不同岗位的需求,志愿者已成为博物馆重要的人力资源。

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的标准比较宽泛,凡是对文博事业感兴趣并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都可参加。由于没有对志愿者专业做出硬性限制,有时也会给志愿讲解工作带来一定“隐患”。一些志愿者自身素质有限,在讲解过程中不自觉会说错一些知识,降低了讲解质量;一些志愿者认为只要熟记讲解稿就行,讲解中很少掺入自我感受,讲解效果不甚理想。关于志愿讲解水平的问题,作者认为关键不在志愿者身上,更主要的在于博物馆自身。(1)不重视志愿者培训。当前,一些博物馆不大重视志愿者培训工作,很少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大多博物馆没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长远眼光,只会在重大活动或工作任务繁重期间启用一些志愿者,由于时间紧,大多志愿者缺乏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最终获得社会满意度不够。(2)对志愿者激励不够。众所周知,志愿工作一个最明显特点是为理想、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工作,博物馆志愿者也是一样。但是,我国博物馆普遍对志愿者精神激励不够,甚至有些馆连最基本的关心都达不到要求。首先,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多采用指令模式,志愿者的任务基本是博物馆单方面的分配,很少有自主处理权,更谈不上提出任何建议。博物馆一言堂的做法使许多志愿者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有些博物馆管理者对志愿者工作不够重视。由于志愿者队伍组成复杂,人员素质高低不一,没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精神奖励,使得他们的工作得不到重视,慢慢失去了工作热情。

细致分析博物馆志愿者培训与激励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存在以下原因:(1)人员招募方面。博物馆志愿队伍流动性大,必须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但博物馆在志愿者招募中往往忽略人力资源规划,造成志愿人士供过于求。博物馆也没有对志愿者的工作性质、社会角色等进行细致分析,一些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后并不能胜任工作。(2)培训方面。首先,资金来源成为最大瓶颈。博物馆主要资金来源有财政拨款、社会捐助等非自创性收入,由于这些资金总额是有限的,应付日常支出已显紧张,更别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志愿培训工作。其次,一些博物馆未端正态度,对志愿者不够重视,认为他们是廉价的劳动力,不需要投入费用。再次,培训风险大。志愿者流动性很大,博物馆如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在他们身上,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博物馆宁愿增加全职员工数量和资金投入,也不愿将精力放在志愿者身上。(3)激励方面。志愿者大多是为了心灵的一种满足,采用物质激励的手段显然不太合适。但是,不需要物质激励并不等于没有费用,如志愿服务中产生的电话费、车旅费、餐费等,这些费用是志愿者的基本保障。志愿者的精神需求增加了博物馆的激励难度,往往博物馆与志愿者之间沟通不利,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2 国外博物馆志愿者招募、培训和激励的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志愿者工作,义工甚至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在国外,博物馆每年会定期招募义工。由于义工服务情况比较稳定,招募的数量极其有限,所以许多人报名以后很长时间都未能如愿。志愿招募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它们通过对应征者的专业知识、经验、兴趣以及特殊技能等合理取舍,诸如一些家庭主妇、退休人员等单纯为打发时间的人不一定能够入选。经过繁复而严格的甄选,入选者几乎都是学职俱佳的优秀人才,因此博物馆也无偿得到了一个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

被录取以后将正式成为义工,博物馆会根据具体情况予以一日以上的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然后到岗位上再进行数月的在职训练,直到能驾轻就熟地执行任务为止。另外,博物馆还有专门义务协调员,负责义工的调度、监督和考核。据有关资料,美国博物馆通常要求义工每周工作四至七小时,最少不低于二小时,实际上很多义工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这一要求。纽约自然博物馆拥有六百名义工,每年服务高达十万小时以上,为此馆方节约了巨额费用。芝加哥科学博物馆与当地大学合作,规定大学生参加义工工作两年可拿到导游执照。美国是非常重视义工人权的,义工的甄选范围小至14岁的儿童,大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并规定了义工服务年限和终止服务的条款,他们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为了激励义工,国外博物馆还给义工“报酬”。虽然义工不是以报酬为目的,但一定的犒赏是对他们业绩的肯定,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许多博物馆会在“义”的标准之下尽可能给他们一定的好处,如日常消费折扣,各种聚会的荣誉券等,还会颁发荣誉勋章挂在他们胸前,将他们的名字或服务成就发表在博物馆的刊物之上。另外,政府也会给义工很多优惠,如交通(包括油料、损耗、停车等)、膳宿、服装、娱乐等,可于纳税时据以减除。总之,博物馆会尽可能想着如何满足义工的精神需求。

3 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和激励的对策建议

我们看到,国外志愿者流失是非常小的,这跟他们的志愿服务发展阶段有关。我国志愿服务才刚刚起步,必然不会像国外一样,志愿者流失也在情理之中。但既然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找出了差距所在,我们就应当积极去完善和改进,不断将志愿服务向成熟推进。

3.1 科学有序地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

3.1.1 严格甄选志愿者

博物馆可根据志愿服务领域的需求严格甄选志愿者,尽量保证志愿者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具体来讲,根据服务项目及服务方式设计志愿者岗位,然后分析岗位需要志愿者有什么样的技能,将这些作为招募志愿者的基本依据,从而实现志愿者供给资源的有效配置。

3.1.2 志愿者同样可成为馆内管理者

现代博物馆需要有英明、睿智、意识超前的管理者,这样的管理者完全可从志愿者队伍中选拔,其优势在于:他是志愿者中万里挑一的精英,有足够的能力担当管理者;他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了解志愿者的心理,更善于沟通;他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必然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管理者。

3.2 加强志愿者的培训

3.2.1 对新志愿者进行引导培训

上岗引导培训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博物馆基本背景知识,有利于消除他们对博物馆的陌生感和焦虑感。引导培训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简单介绍博物馆工作,第二阶段在较长时间里对博物馆有深入了解,第三阶段则更长时间上岗实习,了解博物馆现状、远景、服务领域、服务理念和宗旨等内容;对具体岗位作针对性教育,让志愿者对自身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3.2.2 科学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有两点好处,一是降低成本,二是促进培训实施效果。具体分析内容是:(1)需要志愿者提供真实的档案信息,博物馆对志愿者兴趣、爱好、工作状况、学业情况等有整体掌握。(2)组织志愿者开展讨论,通过沟通了解志愿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时间。(3)培训要考虑博物馆的经济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3.2.3 加强拓展培训

(1)对从事某项服务的志愿者进行专门的拓展培训,如根据不同的观众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面对突发事件又该如何自行处理等。(2)聘请国外专家。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志愿服务已非常普及和成熟,为了更好地吸取国外优良经验,可聘请国外从事志愿管理工作的专家,更多了解国外的培训方式方法,以提高志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重视志愿者外派交流学习。国内博物馆应当联合起来,组织志愿者之间多交流,互相学习双方的先进经验(4)定期变动志愿者服务项目,培养他们对新岗位的适应能力。

3.3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3.3.1 志愿者的内在激励

(1)博物馆应制定一些荣誉奖章或奖项,这些殊荣不仅肯定了志愿者的服务历程,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同时,还可以举办表彰大会,在志愿者心中树立榜样典范。(2)要给志愿者一些自主处理工作的权力,这不仅是对志愿者的信任,还是一种尊重。志愿者有了自,就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也会更强烈。(3)为志愿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可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3.3.2 志愿者的外在激励机制

(1)政府要积极配合对志愿者的激励。博物馆具有教育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政府要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根据国情现状,政府可根据志愿服务年限在升学、医疗、乘坐交通工具上给予志愿者更多优惠。(2)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志愿者最期望看到服务对象满意的微笑和社会公众支持、肯定的目光。因此,社会各界要广泛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公共的认知度。另外,志愿者的人格是最值得尊重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有这样的精神和勇气难能可贵,社会公众要给予积极的肯定,使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总之,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博物馆将越来越面向群众,服务社会,也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和支持,可以说,志愿者已成为现代博物馆的基本标志之一。随着志愿服务管理的进一步成熟,志愿者必将成为博物馆教育宣传的金色桥梁和重要力量,必将为和谐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汛清.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 王亚利.美国博物馆义工的考察报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馆展品;展品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探讨

引言

科技馆的魅力来源于展品,人们进入科技馆的主要目的是参观展品,展品作为科技馆的核心内容,需要在建设前做好精心准备、在建设中投入较多人力与物力,鉴于展品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建设工程复杂等特点,需要制定出周密的、科学的质量管理策略,目的是抓好展品项目建设质量,使得展品项目建设在有效管理参与下,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也为打造优质科技馆、提升科技馆档次奠定基础。

1科技馆展品概述

想要充分认识科技馆展品及其属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了解,分别是与博物馆展品的区别和展品在科技馆中的地位,内容如下:

1.1科技馆展品与博物馆展品的区别

展品是科技馆特有的物品,也是科技馆独有的财富,是科技馆的灵魂,更是科技馆的文化象征,虽然博物馆也有陈列的展品,同样有着观赏价值,但是两者仍旧存在差异,两者仍旧有着较大区别。博物馆展示的展品,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产物,有考古价值、有研究价值。如在自然史博物馆展示出来是自然环境中遗留下来的物品,如矿物、植物、动物标本等,那是经历地球气候变化、地壳变动、时间推移下的具象自然产物;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展示出来的展品大多是工业时期流传下来的产物,是一种文明推进过程中的产物;历史博物馆展示出来的展品大多是伴随人类发展、朝代变革下的残留文物,包含文化价值,包凝聚着人类的智慧。科技馆展品不同于博物馆展品的历史悠久,科技馆展示的展品并没有经历时间与历史的洗礼,是原本不存在的物品,是当代人们制造下的产物,凝结着当代人的智慧,是当代人类智慧的结晶。虽然科技馆展品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它是对当代科技的反映,也是客观世界在我们大脑中的反映,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随意制造,同样对于人们有启发作用。

1.2展品在科技馆中的地位

展品是科技馆的核心,也是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馆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也是其它物品所不能够取代的。这就相当于展品是科技馆的基石,没有展品,也就没有科技馆。但是展品也不是科技馆的全部,没有谁可以代表科技馆,其中的展览主题正是科技馆的主导者。展品与展览主题交相呼应、相互衬托,展品的存在价值与作用,就是借助观赏者对展品的兴趣达成衬展览主题的目的。科技馆中的展品好似一种文字,一种无形的文字,在感染与影响着观赏者,使得展览主题更为鲜明;而展览主题就好似横批、标题,概括着展品的内容,两者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这种联系不可分割,更像是组合,失去其中一方,就会不完整。正是由于展品与展览主题的相互配合,才打造了科技馆特色、加强了科技馆魅力。在某些时刻,某人会产生突发灵感,会构思出某个展品,纵使这件展品制造的非常出色,其价值也只有在展览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由此说明,是展品成就了科技馆,也是科技馆造就了展品,两者分开,都将是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展品在科技馆中的地位有多高。

2科技馆展品项目建设质量标准

所谓专家给出的评判与标注能不能代表实际建设中对质量的要求,公众才是做出评判及标准的主体,科技馆展品项目建设质量只有获得公众的认可、获得公众的喜爱,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也才能一直保留下去。不管怎么说,科技馆面向的群体是公众,就算科技馆展品再高科技、再绚丽多彩,公众不买单仍旧是徒劳,这样的后果就是展品失去了它的欣赏价值,也失去了它在科技馆中存在的意义。为此,在科技馆展品项目建设之初和建设过程中,建设主办方都应将目光集中在公众兴趣点、喜好点上,只有这样,建设出来的成果才是喜人的、才是受欢迎的。科技馆的主要建设初衷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避免浮夸、没有涵养等建设问题出现,充分将展品应用到极致,建设的有内涵、有意义。此外,还需要在其中多加入科学元素,并在体验中渗透知识与精神,使得公众能有所收获。另外,还需要多加入有科学元素的展品,营造科技、知识、思想氛围,打造科技馆多元文化。尽管科技馆主要建设目的是搭建知识普及平台,尽管科技馆展品已经极尽展现知识、文化与科学精神,但是仍旧有一部分人抱着娱乐的态度加入到了科技馆的参观中,目的是开拓眼界、满足好奇心,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减缓压力。因此,在科技馆展品项目建设中,应避免复杂、杂乱的建设现象出现,建设更多吸引人的亮点科技、亮点内容才最合理,有效抓住公众的眼球,也协助公众放松身心。而便于操作也就因此成了展品项目建设质量的标准。

3科技馆展品项目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具体方案

在科技馆展品项目建设中加入质量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最大程度监督建设质量、把控建设质量,使得展品项目最终达到建设预期。建设负责人应当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投身于质量管理中,只有这样,才能更顺利、更出色的完成建设任务。方案设计是展品项目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为紧要的建设环节,展品建设质量好与坏较大程度取决于方案的设计。只展现科学元素,还不能达到吸引公众的目的,想要提升展品魅力,就需要设计出合理的展出方式,在保证科技化特点的同时,也间接采用多种其它元素加强其自身吸引度,实现全方位的呈现,打造多元化的魅力。一是需要对公众进行探访及现场调研,把握公众的期待与欣赏兴趣点;二是明确科学主题,直接、间接的引导公众投身于科学知识领域的探索。在两者的基础上,还需对展品展出方式多花心思,多做一些巧妙设计,在形式上进行一定创新。一般来说,交互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观看表演、手动操作和亲身体验,科技馆需要尽可能的创造公众交互机会,打造这三种交互,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吸引公众参与其中,才能引发公众对科技馆的好奇与兴趣。当然,最受公众喜欢的交互方式仍旧是动手操作,虽然这种交互在科技馆展品建设中展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需要将其考虑在建设标准内,工作人员应当充分结合展品主题内容、展品自身特点,创造更多公众动手操作机会,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展品建设才是得人心的,展出效果也能得到保证。在产品研制单位选择方面,需要做到“货比三家”,不断考究厂家的研制实力、研制周期与售后服务,找出与科技馆相匹配的合适研制单位,进一步协科技馆人员展开建设工作。在“货比三家”过程中,要对研制单位的资质进行考察,对研制单位的各类证件多做了解,并对研制单位以往的工作成果、工作业绩做多深入评判,需要考察的还有设计水平与制作水平;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研制单位提供的建设方案进行考察,确保方案合理、合情,且充分符合科技馆打造的特色,由此可以为展品项目建设质量增设多一层的保障。综合以上考察内容,需要科技馆工作人员认真审核并筛查研制单位,研制单位的筛查成功,也就意味着展品项目建设质量目标完成了一半。一般情况下,任务书中会罗列出对展品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这些要求不会受到过多重视,这需要科技馆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对任务书的重视程度,按照任务书中罗列出来的标准与要求,进一步将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建设环节中,切实保证展品建设质量。在建设展品项目时,科技馆工作人员应当实现管理、运行、维修齐头并进,将设计放在建设首位,只要设计是合理的、科学的,才能保障后边的建设陆陆续续开展。如展品操作台的高度设定,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的80cm进行施工,过高与过矮都不利于公众操作与观赏。另外,在确定建设方案时,科技馆工作人员还需考虑到放置、调换展品便捷性,当然,这是以展品制作工艺、展品研制技术手段为前提的,便于科技馆开馆后展品的调换与安置。因此,要确保科技馆展品建设质量,需要对以上提及的内容多做把关。资料验收是科技馆展品质量管理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展品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便于公众进行观赏、进行体验、进行交流,展品是展示的主体,更是互动的载体,需要在验收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展品的质量、管理及维护方面,看到或是想到不合理的建设问题,需及时提出并记录在验收报告中,保证科技馆展品质量再一次得到提升,也确保技术资料的全面、准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符合公众审美,为了满足公众需求,科技馆中的展品项目建设仍旧需要投入较大精力、付出较多心力,用合理且有效的管理去抓取建设质量,只有质量抓的好、抓的牢,才能加强科普、体验、互动效果,这也侧面证实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如此一来,科技馆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彩峰.探究科技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5):182-183.

[2]林文俊.浅谈科技馆展品项目建设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8):87.

[3]郑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科技馆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2):170-173.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台湾少数民族,现普遍称为原住民,是台湾岛最早居住的民族。大约在五百年前,当汉民族的闽南人、客家人大量移民至台湾岛的时候,从平原到山地,全岛各地区都有原住民居住。当时,他们有二三十种不同的族群分支,有各自的习俗和语言,也有各自的音乐表现方式及其特点。

在日治时代①,日本人根据原住民的生活特性,划分平地居民和山地居民两种。所谓平地居民,也叫平埔族,当时约有十族之多,主要是:凯达格兰、雷朗、道卡斯、拍暴拉、巴布萨、和安雅、巴则海、西拉雅。这些族群由于散居在汉族居住地区,或与汉人融合、通婚,因此,除了葛玛兰、巴则海等族还有极少数人保持着自己的言语和习俗外,其余大多人都已完全汉化了。所谓山地居民,也叫高山族,主要生息在中央山脉各深山树林地带,其地域偏僻,长期以来也与外界不往来。在政府来台湾初期(约1945年前后),有资料显示,山地居民仍然延续着早期人类所使用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他们以氏族为单位,各自有严格的社会结构和组织,有自己的宗教礼仪等。此外,在语言、物质文化、社会组织、祭典礼仪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

但是,进入20世纪后,台湾原住民文化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有所变迁,昔日以部落为基础的生活内涵,因为与其他族群、汉族的接触和交流,逐渐产生融合并且吸纳了外来因素。而原住民的音乐也在新形势下面临挑战,尤其是面临现代音乐文化,更使其音乐的传承受到冲击。

台湾山地居民目前被认定的共有十四族,它们是:阿美、泰雅、排湾、鲁凯、卑南、布农、赛夏、邹族、达悟、邵、葛玛兰、泰鲁阁、撒奇莱亚和塞德克。学者们认为,在他们的音乐文化里面透视着早期人类音乐发展中的种种迹象,是研究早期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活例证。

二、台湾原住民的音乐研究

台湾原住音乐同其自身的种族延续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中央山脉地理复杂,过去对外交通不便,所以,他们彼此之间交往封闭,对外也很少往来,故此,其音乐也保留有早期人类音乐文化所具有的一切特点:音乐与原始宗教紧密结合;音乐崇尚集体性;音乐强调节奏性且具有原始纯朴的特性等。

其实,台湾原住民的音乐文化脱离不开他们的思维形式,这与部族赖以生存的地理、自然环境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密切相关,也与其维系社会群体的文化活动、农耕生产、生息蕃衍、部落之争相互适应。因为,在他们看来,音乐是娱乐的象征,是凝聚部族力量的手段,也是替之于文字内在心智的表现,因此,在台湾原住民生活中,无论小孩还是老人,几乎无人不会唱歌跳舞。

对于这样一个非常注重音乐的少数民族群体,在日治时代,就有学者开始对其有所关注。之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批留洋归国学者也投入其中,把着眼点放在挖掘、收集、整理原生态的音乐文化方面。近年来,又有许多博士生、研究生也把选题放在原住民音乐文化的专题研究上,使其研究更加专题化。

(一)日治时代的原住民音乐研究

在日治时代,对原住民音乐展开研究的首推岸边成雄先生。他从1922年4月始进入台湾,以调查原住民音乐为目的。当时,有些原住民部落还留有砍人头的习俗,非常危险,后又因交通不便,仅仅停留一个月有余。回日本后,他只把接触到的原住民音乐做了录音,并写了调查报告。其二是竹中崇雄。他于1931年至1932年在台南州嘉义高等女子学校任音乐教师。由于工作的地缘关系,他开始对原住民音乐产生了兴趣。他先后到新高山、阿里山、雾社等地进行山地音乐的田野调查。之后,还撰写了与原住民音乐相关的文章多篇,有代表性的是:《台湾番族音乐的研究》、《台湾番族乐器考》、《台湾番族之歌第一集》、《番地音乐行脚》等。其三是黑泽隆朝。他在20世纪40年代也开始对台湾原住民音乐进行调查。最后,他还花了十数年的时间完成了巨著《台湾高砂族的音乐》。该著近600页,共有三部分:其一是序论,主要是从人种学和分类学的角度,对台湾原住民的种族、人口、音乐习性,以及歌唱样式、音阶等进行分类探讨。其二是高砂族的习性与歌舞,主要是实地调查的记录。该部分共分九节的篇幅,分别论述原住民各族群的音乐。其三是高砂族的器乐和乐器,主要叙述原住民的乐器种类、型制,并进行比较分析。该部分涉及到的乐器有口琴、弓琴、五弦琴、纵笛、鼻笛、横笛、铃类、体鸣乐器、农作用发声器等。《台湾高砂族的音乐》资料极为丰富,有文字、乐谱、乐器、图解、表例等,称得上是一部台湾音乐的百科全书。

日治时代,对台湾原住民音乐的研究有一个特点:其一,研究者都是日本人,文章的撰写均为日语;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它们多是概括性地对原住民所有族群的音乐以及相关的物质文化进行归纳性描述。在这个时期,尽管参与研究者不多,但他们开拓了原住民音乐研究的绿洲,对外界了解原住民音乐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台湾学者的研究

台湾学者对于原住民音乐的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主要是吕炳川。他于1966年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在小泉文夫的引导下开始步入民族音乐研究之途。在就学期间,时常借回台湾之际,着手调查原住民的族群与音乐。1966年,他以《台湾土著族音乐的比较音乐学研究》为题,获得了硕士学位。1973年,又以《台湾土著族音乐――比较音乐学的考察》为题,获得了博士学位。吕炳川对台湾原住民音乐的研究总共花了十四年之久。他不仅调查了所有的原住民族群,而且还走访了110个村落。其著作除对过去的研究成果做了总结外,还对原住民的渊源及其音乐也做了细致的研究。此外,在他的著作中,还有大量原始音响资料和解说词。在对原住民音乐进行田野调查研究中,由于吕炳川的成果相当出色,为了对其有所鼓励,1977年,日本胜利唱片公司曾授予他特奖,同时,台湾也把其著作翻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

进入80年代后,在台湾研究原住民音乐者增多。主要原因是:其一,这个时期,台湾传统音乐和原住民音乐的音乐研究机构相继成立②;其二,此时期,台湾相应地出现了科学发展委员会、建设委员会?穴简称文建会?雪等组织。它们以提供研究经费为主,并鼓励从事原住民音乐研究。在有了研究经费保障的基础上,不仅投入原住民音乐研究者倍增,而且研究领域也逐渐往专题方向发展。从近年来发表的文章及专著看,有些文章以单一民族为考察对象,也有些是对乐器或对仪式音乐进行专题研究。其研究者有些是研究所老师,而有些则是硕士或博士生。他们的研究对象包括艺人访谈、生命史、采谱与分析、乐器制作法等。

在台湾,原住民音乐的研究是一个重要领域。近十几年来,与此相关的课题大多数均得到政府的资助和鼓励。其结果是:大量原住民音乐得以录音、录像,并加以保存;原住民歌手也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不仅在台湾各地演出,而且也由政府组织,经常参加国外原生态音乐会演出,受到主办方民众的热爱欢迎。

三、台湾原住民的音乐课程

原住民的音乐课程主要集中设置于大专院校。同关注原住民音乐文化研究一样,把其引入课堂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但是,由于各大院校教师群的专业背景不同、科研重心不一,所以在教学中,重点、方法及其内容并不平衡。总体来看,它有几个特点:其一,偏重传统音乐教学的省立与私立大学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因为这些院校的教学宗旨或目的是保存发扬中国音乐传统,所以在传统音乐的课程设置方面自然也涉及到民谣研究、民族音乐学、台湾原住民音乐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有文化大学中音系、台北艺大中音系、台南艺院中音系、南华大学民族音乐系等。其二,综合大学的音乐系从80年代开始,随着本土文化受到重视的风潮,也把原住民音乐纳入教学计划,如台师大音乐系、东吴音乐系、辅仁音乐系、实践音乐系等。其三,师范类院校。该类型院校乃以培养小学师资为目的,所以大多课程仍以欧洲艺术音乐为教学的内容。但是,进入90年代后,随着小学实施“乡土音乐”回归教学之后,有些师范院校也开始增设台湾本土音乐的相关课程。最早引入原住民教学的有台中师范大学音教系、竹师音教系、东师音教系、嘉师音教系等。

在原住民音乐课程的设置中,艺术大学和综合大学比较突出。与之相比,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系在传统音乐与原住民音乐教育方面还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们所开设的与此有关的课程往往为选修,且属学期学分,因此对学生产生的作用不大,与此相应,在该领域的研究者也是寥寥无几。

关于原住民音乐的教学内容,依笔者旁听南华大学“原住民音乐必修课”来看,课时为一学期,每周两节课。它的目的是透过台湾原住民各族音乐的介绍,提供给学生一个了解台湾原生态文化的机会,并藉着台湾原住民音乐相关议题之讨论,增进学生对音乐与文化关系的理解。该课程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原住民各族“传统”音乐;第二部分,讨论原住民音乐之相关议题。在教学方法上,以音乐实例赏析与相关文章阅读方式进行。此外,还要求每位学生做口头报告两次(每次报告十五分钟)。最后,还针对题目,让学生寻找课程以外有关原住民音乐及其文化资料,写一份文字报告和一份影音资料汇总心得。

四、支持原住民音乐的研究机构

台湾原住民音乐研究在近十几年来能取得丰硕的成绩,与政府部门对于研究所实施的相关奖励措施分不开。该领域是原生态艺术,与时代潮流相差甚远,其学术研究更是毫无经济价值可言,所以说,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援助,对于学者而言,很难舍弃生活而不顾,全身投入该领域的调查研究。针对这个情况,1980年以来,科学发展委员会、教育部、文建会、县市政府以及民间基金会等相继投入预算,资助学术研究。

在所有资助学术研究机构中,文建会和县市政府有专项研究补助。只要项目申请人合乎资格要求,课题得当,均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经济资助。而科学发展委员会也涉及有传统音乐、原住民音乐文化的奖助项目,但对象主要为大专院校的专任教师。以其所拥有的经费数量而言,又分为中央级和地方级两种。中央级指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以及它的附属机构省立艺术中心、民族音乐筹备处等;地方级则指各县市政府文化局。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科学发展委员会资助了不少传统音乐、原住民音乐研究的专题项目,其研究成果多数被出版,也得到公众的认可。当然,其它地方性的资助研究机构也支持了不少传统音乐、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课题,其资助及其成果均可在各自的网站上查阅。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台湾原住民音乐的研究多数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经济上的补助。特别是近几年来传艺中心筹备处、民族音乐筹备处等也开始对有关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资助,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研究的兴趣,也对下一代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打好了基础。

五、由政府资助建立的原住民展览馆和文化村

台湾对原住民音乐文化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对其音乐的挖掘、整理及其研究方面,而且对于其文化的传承、艺术的保护也有一套相应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其一,原住民展览馆、原住民文化村、原住民文化园区的筹划和建设;其二,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原住民音乐文化学术讲座、原住民乐舞比赛等活动;其三,设置原住民电台、电视台?穴2005年7月1日正式开播?雪,体现原住民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的共建价值。

就目前所见,与原住民有关的博物馆有:省立台湾博物馆、台湾省文献会博物馆、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乌来泰雅民族博物馆、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博物馆、大同泰雅生活馆(泰雅族母语展示的博物馆)、中研院历史文物陈列馆、原住民数位博物馆、台南县文化会馆、台东史前馆等。这些博物馆除了积极从事台湾原住民文物搜藏保存之外,也藉由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促进原住民文化的推广;馆内的展出,均忠实地呈现原住民族的丰富的物质文化。此外,为尊重原住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诠释权,博物馆内也常年举办“与部落结合”的特展,采取与单一族群部落合作的方式,共同规划特展内容,彰显独特族群的主体性,提供原住民族文化展演的场域,使博物馆成为多元文化的发声管道及论坛。

而在屏东县玛家乡开发的原住民文化园区及南投县日月潭畔的九族文化村则是另一种风格的收藏及保存、宣传与展示。在设计上,它们突出其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所以更像是户外原住民博物馆。在园区内,除展示民族的建筑精神、衣饰工艺、生活型态等文化传统外,还展示了它们的食、衣、宗教、音乐、艺术等传统文物。此外,也还开设工艺馆、原住民歌舞场,让参观者可直接参与到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中,去寻找原住民的传统轨迹和体会原住民文化的风情与韵味。

结 语

同大多数汉族音乐相比,台湾原住民音乐及其表现方式纯真、朴实,保持着原生态的音乐特点。尽管在急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代社会潮流的影响下,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台湾音乐学者在挖掘整理、传承研究以及重视原住民的社会地位方面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其成绩显而易见。反观大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教学,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开设问题。目前,在大陆的大专院校,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在“西化”教育模式基础上建立的教育体制,所以,长期以来,大部分院校均“重洋”而忽视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体制会导致恶性循环,使得我们的教学中始终缺乏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师资。

其二,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课题申报问题。现在国家级(教育部、教育厅)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课题的审核没有倾斜性。其评审者本身是站在音乐学科研究普遍性的基点上审核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之课题,故此,很难有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课题通过。而在省级科研申报中,要么缺少该领域的研究者,要么就是非省内人员不得申报。

其三,政府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缺乏足够的关怀和资助。就目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来看,尽管自解放以来有一些田野调查报告、民歌集,但从深度方面并没有很大的进展。尤其是缺乏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角度去审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或者说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信仰、民族心理等诸多方面进行立体性考察的研究。

其四,就少数民族音乐及文化的宣传方面来看,缺乏少数民族音乐及其文化的博物馆、影像馆、数位馆,也没有少数民族电视台、电台。

我认为:其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资助与关怀。政府应该从长期的发展规划中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并从经济上、名誉上予以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者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其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师资,大力宣传,并提高少数民族音乐及其音乐家的地位;其三,政府应该扩大投资预算,增设与宣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关的公共设施,诸如博物馆、资料库、数据库、音像库等。

①1894年,清政府在中失败,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范文第6篇

2007年4月20日在天津刚刚邀请冯骥才、马国馨等共同出席“瑰宝”丛书建筑文化研讨会,4月23日京津两地几十位建筑师又聚在天津院图书馆展开了纪念“世界读书日”的非建筑弼读的AT。自3月“风雅运河全国摄影大展”后,申报作品已十分踊跃,为此在“烟花二月”的4月24日下了扬州,确定了可供“大展”的扬州博物馆的场地等事宜。26日滨海新区“京津沪”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研讨会,则体现了一种新思维,它已展示根植沃土的规划师及建筑师滨海新区的作品。同在4月29日,上午看望了文化学大家王世襄,品读了讲述他学兼中西长、盛不衰风范的《奇人王世襄》,下午由BIAD传媒协办且支持的“费菁+傅刚及其中央美皖等学生设计作品”展在泰康顶层空间画廊开幕,我认为,它更意味着一种建筑与艺术的文化教育状态的生成,表达了一批有志向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对文化自觉的追求。

对建筑的理解建筑家有太多的定义,但作家冯骥才的一席话,会使建筑师“吃惊”:“建筑是历史留下的活着的空间,它是一方水土的创造……”这是别有意味的文人的建筑学评说,同样“世界读书日”的茶座,读到建筑师们的“非建筑阅读”的体会,使之相互渗透,沟通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在推进着文化的普及。为此我在“建筑师的书缘”茶座上倡言:我们的努力是希望让城市可读,让建筑可读让建筑师可读。因此,所有这些活动的推进都会营造起最广博且“原创”之沃土

在4月29日造访学辈王世襄老人时,他送我三本书刊有“李庄琐记”的《读书》杂志2007年3期;名家笔下的俪松居主人《奇人王世襄》及由王世襄书的《宋李忠定公荔支前后赋》,当我向他汇报《建筑创作》杂志自2006年11期开始系列刊出“田野新考察报告”时老人连连赞同,他希望这份“报告”应是对“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一个继承,应该成为当下反映中国建筑传统并能思考传统与现代如何结合的“新”营造汇刊。4月18日的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恰恰这一天《中国文物报》刊出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傅熹年的专家建议督促古建筑等遗存调查修缮报告的编写出版,我想,建筑文化考察组所坚持的“田野新考察报告”或许正为此做出了一个有益的实践。

“写在建筑艺术学院成立之时”是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在4月21日《美术报》发表的文章,他提出先生是在一个民族文化行将褪色的时期提出创建艺术大学的理想,他认为中国美院是一所备受活的历史煎养的大学,对于学院的架构,先生早年就提出四大院设想即绘画院、雕塑院、建筑院、工艺美术学院。面列先生构想的实现,讷江认为,建筑学科落户美术学院,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工程学科的跨界和超越,其文化指向必须更为重视建筑的文化品格。这些联想,或许是我们探讨为建筑创作营造原创“土壤”、并最终走向世界的基本立意。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效果均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双变量泰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1-0055-09

一、引 言

作为民主社会最为重要的基本公民权利之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强调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在享用公共文化资源过程中的权利均等问题。显而易见,这种公民权利不应该由于个人所在居住地区、所处社会阶层、所在民族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不应该受到居民收入差距、社会贫富分化等现实条件的约束而有所差异。基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形成文化服务均等享受、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一体化格局。毋庸讳言,深入推进社会文化体制改革,满足社会民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不仅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基本任务,也同样是理论研究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现有财政体制约束下,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事实上成为决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首要客观因素。众所周知的是,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区域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客观导致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则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区域和城乡之间非均衡供给的根源所在。在这种体制安排下,财政能力弱小的基层政府在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艺术表演团体和公共博物馆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显然不足,而这些地区居民的福利水平也要受到相应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在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配置失衡,不但违背了福利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公平原则,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逐年加大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倾斜力度:2015年中央安排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资金为209.8亿元,比2011年增加80.25亿元,4年平均增长15.49%。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大规模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有助于缓解各级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存在的经费不足问题,但同样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等量的公共财政资金是否能够带来等量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公共财政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否能够带来居民享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均等?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应该指出的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策略不应该仅仅是“一刀切”式的财政配置平均化,更要侧重于社会民众公平享用公益性基本文化服务的权利与机会均等,所强调的效果均等标准要更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择效果均等标准作为衡量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标准,通过双变量泰尔指数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评述

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理论界和实践部门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衡量标准的确定。在国外已有的研究中,一些经济学家(Buchanan,1950;Graham,1964)通常以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均等来衡量不同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Hofman等人(2006)认为联邦政府需要通过设计较为合理的财政激励机制,赋予各级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税收自治权实现财政均等的执政理念,所以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考察均采用了财政均等标准。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公共服务的研究也开始提出自己的衡量标准。项继权和袁方成(2008)认为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决定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所以解决公共服务均衡供给的关键在于如何均衡配置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公共财政资金。田发(2011)认为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存在资源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横向财力分配差距,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应该采用财政均等标准来考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王伟同(2012)认为中国政府所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更加注重个人享用公共服务的均衡性,但实际操作却遵循了财政能力均等化的基本思路,所以通过财力均等实现横向公平的均等化是一个合理的选择。陈旭佳(2016)认为优化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促进区域之间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路径。这些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各级政府如何以合理方式配置公共财政资源,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战略。

上述学者的研究将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归因于各级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张桂琳,2009;方摇⒗湎蛎鳎2013;马雪松,2013)认为基层政府财政能力弱小是造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要想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关键在于实现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均衡,所以此后学者们的研究重点相应转到了财政均等的标准之上:王晓洁(2012)以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考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均等化水平。王洛忠和李帆(2013)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体系设计中同样考虑了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影响,以此为标准衡量不同省份和地区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应该指出的是,通过财政均等来衡量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从理论上分析固然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研究思路也存在一定缺陷:财政均等化前提建立在相等的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能够带来等量的公共服务,但忽略了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要素成本对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事实上,Hofman等人(2006)认为财政联邦主义所倡导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衡量标准的选择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第一种衡量标准是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强调的是各级地方政府保持大致均等的人均财力,体现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第二种衡量标准是公共服务的均等标准,强调各级地方政府在考虑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公共服务标准实现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第二种衡量标准更加侧重供给成本对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所形成的制约:在财政支出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供给成本越高,当地政府所能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越少、质量越低。通过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研究采用的是财政均等标准,但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效果均等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国内外已有的成果无论在衡量标准选择上,还是在理论诠释方面都存在可提升之处。首先,现有研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文献,没有基于效果均等建立规范的指标体系测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程度,即使有研究者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也未能在研究方法设计中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其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其次,无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研究,大多是对不同区域或城乡之间单一维度的研究,缺乏同时从区域和城乡两个维度考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在研究视角方面尚未能有进一步的突破。最后,现有文献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考察,都没有关注到居民在享用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综合文化站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效果均衡,对现实的剖析力度依然有待加强。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采用效果均等的衡量标准考察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判断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居民在享用政府基本公共文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测量工具

从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在测算原理和结果较为接近的测量工具大致包括以下三种:泰尔指数均等化测量工具、基尼系数均等化测量工具和变异系数均等化测量工具。具体而言,泰尔指数均等化测量工具主要建立在信息熵的物理学原理基础上,侧重于分析不同维度之间不均等程度对总体不均等的贡献,以及不同维度内部不均等程度对于总体不均等的贡献;基尼系数均等化测量工具则建立在洛仑兹曲线测算方法基础上,所强调的是每个维度不均等程度在全体不均等程度所占的比重;变异系数均等化测量工具主要是基于数理统计方法测算整体不均等程度,通过衡量不同维度之间不同数值标准差与平均数相对比值得到整体的不均等程度。上述三种方法最初的设计理念主要是为了测算不同区域以及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但这种对均等化水平的测算工具同样适合于测算公共服务在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的不均等水平。相对于其他两种测算工具而言,泰尔指数均等化测量工具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其一,与基尼系数均等化测量工具相比,泰尔指数均等化测量工具在分析过程更加侧重组群一致性问题与可分解性问题,强调的是按照不同组群标准衡量总体的均等化程度;其二,与变异系数均等化测量工具相比,泰尔指数均等化测量工具在测算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均等程度的稳步降低,更加侧重于分析不均等过程中的传导敏感性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测算将采用泰尔指数均等化测量工具。

与以往使用泰尔指数测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同类研究所不同的是,我们通过双变量泰尔指数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按照测算过程的主要思路,区域和城乡作为考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两个主要变量。依据的Kam(2009)的研究成果,双变量泰尔指数分析实际上包括按层级分解的双变量(Hierarchical Bivariate)分析和非层级分解的双变量(Non-hierarchical Bivariate)分析两类方法(冯海波,2012),而本文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双变量泰尔指数测算采用的是非层级分解的双变量分析方法。所谓非层级分解的双变量分析方法,就是在利用双变量泰尔指数测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将全部的不均等程度在水平方向的维度上按照区域之间的不均等、城乡之间的不均等、区域―城乡内部的不均等、区域―城乡的交互作用的依次层层分解。测算过程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L=Bc+Br+Wrc+Irc (1)

Br=■■log■ (2)

Bc=■■log■ (3)

Wrc=■■■■■log■

(4)

Irc=■■■log■ (5)

QN■=■ (6)

QY■=■ (7)

在上述公式中,L代表总体不均等水平,Br代表地区之间不均等水平,Bc代表城乡之间不均等水平,Wrc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水平,Irc代表着区域城乡内部的交互作用。L、Br、Bc、Wrc和Irc5个指标的取值介乎于0到1之间,取值越大代表着不均等水平越高,取值越小代表着不均等水平越低。Irc用来衡量区域和城乡两个维度交互作用对全部不均等产生的影响,当Irc为负值时,表示测算过程Br和Bc之间存在重叠的部分;当Irc为正值时,表示测算过程Br和Bc之间缺口的部分。Y代表着总体人口数量,Yr代表着区域之间人口数量,Yc代表着城乡之间人口数量,Yrc代表着区域城乡内部人口数量,Yrci代表着第i个区域城乡内部人口数量。N代表着公共服务供给数量,Nr代表着区域之间公共服务供给数量,Nc代表着城乡之间公共服务供给数量,Nrc代表着区域城乡内部公共服务供给数量,Nrci代表着第i个区域城乡内部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上述非层级分解双变量泰尔指数的测算过程,如果我们将L定义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全国范围的总体不均等水平,则可以通过在城乡和区域维度之间的层级分解,得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程度的测算公式。在具体测算之前,我们需要说明的问题是:

第一,对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测算,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在参考中央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界定范围不宜宽泛,综合起来看在现有的各种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应更加关注其中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很显然,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公益艺术表演团体和公共博物馆应该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基本中的基本”。基于此,本文对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的考察,将把目标锁定在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艺术表演团体和公共博物馆这四个方面。

第二,其次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艺术表演团体和公共博物馆各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体系。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主要标准,本文使用的测算指标体系的主要构成如下: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公共图书馆的机构数量、书藏量、有效借书证数量和书刊文献外借数量;群众文化机构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公共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机构数量、组织文艺活动次数、举办艺术展览数量和举办培训班数量;公益艺术表演团体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文艺剧团的机构数量、专业演出人员数量、演出场次和观众数量;公共博物馆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公共博物馆的机构数量、文物藏品数量、举办文物展览数量和参观人数。具体而言,单项指标、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的构成如表1所示。

第三,接下来需要明确区域和城乡两个变量的划分标准。对于区域变量的划分标准,我们使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地理概念,即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区域、中部区域、西部区域三大区域。①对于城乡变量的划分标准而言,我们按照惯例将县及县级市以下划分为农村地区进行研究,而将其余地区划分为城市地区进行研究。从整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来看,这种“一刀切”式的划分标准似乎不能与现实情况完全相符,但在受到统计资料限制的前提下,选择退而求其次的划分标准,可能是比较可行的一种研究思路。

第四,本文测算数据来源于2010~2015年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公布数据。需要指出的是,本文选择的是户籍人口作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测算过程的人口标准,主要原因在于:考虑到包含流动人口在内的常住人口数据缺少统一的统计标准,不同时期对于流动人口的统计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而流动人口一般而言采用抽样方法统计,在统计结果的可比较性方面不具有确定性,因此采用户籍人口在测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往往比常住人口更为合适。

第五,在具体的测算过程中,我们通过构建双变量泰尔指数测算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运用双变量泰尔指数非层级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得到每个单项指标的不均等程度。在将单项指标合并为二级指标方面,本文采用的是加权算术平均法,对不同的单项指标赋予同样的权重,分别计算出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艺术表演团体和公共博物馆等各项二级指标。在将上述四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二级指标合并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一级指标的过程中,我们也同样采用上述合成方法。

四、测算结果

表2报告了2009~2014年公共图书馆的总体均等化水平,数据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机构数量、书藏量、有效借书证数量和书刊文献外借数量等单项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测算得到。加权平均后的指标PL(L)从2009年的0.1360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0.1685,表明公共图书馆的总体均等化水平在逐年下降。从层级之间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PL(Br)和PL(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PL(L)均值的比例为28.35%和25.68%,表明区域之间的不均等要大于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的指标PL(Wr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PL(L)均值的比重为44.77%,超过了指标PL(Br)和PL(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的比重,表明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是总体不均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从时间维度上分析该指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从层级内部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PL(WrcEU)和PL(WrcER)的均值差额达到了0.0079,其均值差额大于中部、西部城乡之间不均等的均值差距,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之间的不均等差距在所有区域的城乡差距之中是最为主要的。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交互作用的指标PL(Irc)为均值为0.0017,说明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与区域之间的不均等并不存在相互重叠的情况。

表3报告了2009~2014年群众文化机构的总体均等化水平,数据通过对公共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机构数量、组织文艺活动次数、举办艺术展览数量和举办培训班数量等单项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测算得到。加权平均后的指标 MC(L)从2009年的0.1338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0.1208,表明群众文化机构的总体均等化水平在逐渐上升。从层级之间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MC(Br)和MC(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MC(L)均值的比例为10.91%和36.86%,表明区域之间的不均等要远远小于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的指标MC(Wr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MC(L)均值的比重为46.28%,超过了指标MC(Br)和MC(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的比重,表明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是总体不均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从时间维度上分析该指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从层级内部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MC(WrcEU)和MC(WrcER)的均值差额达到了0.0244,其均值差额大于中部和西部城乡之间不均等的均值差距,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之间的不均等差距在所有区域的城乡差距之中是最为主要的。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交互作用的指标MC (Irc)为均值为0.0073,说明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与区域之间的不均等并不存在相互重叠的情况。

表4报告了2009~2014年公益艺术表演团体的总体均等化水平,数据通过对公益艺术表演团体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文艺剧团的机构数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演出场次和观众数量等单项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测算得到。加权平均后的指标PA(L)从2009年的0.1678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0.1940,表明公益艺术表演团体的总体均等化水平在逐年下降。从层级之间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PA(Br)和PA(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PA(L)均值的比例为6.44%和17.30%,表明区域之间的不均等要远远小于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的指标PA(Wr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PA(L)均值的比重为63.79%,超过了指标PA(Br)和 PA(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的比重,表明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是总体不均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从时间维度上分析该指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层级内部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PA(WrcWU)和PA(WrcWR)的均值差额达到了0.0068,其均值差额大于东部、中部城乡之间不均等的均值差距,表明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不均等在所有区域的城乡差距之中是最为主要的。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交互作用的指标PA(Irc)为均值为0.0221,说明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与区域之间的不均等并不存在相互重叠的情况。

表5报告了2009~2014年公共博物馆的总体均等化水平,数据通过对公共博物馆的机构数量、文物藏品数量、举办文物展览数量和参观人数等单项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测算得到。加权平均后的指标PM(L)从2009年的0.1125逐渐下降到2014年的0.1084,表明公共博物馆体的总体均等化水平在逐渐上升。从层级之间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PM(Br)和PM(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PM(L)均值的比例为10.52%和27.91%,表明区域之间不均等要小于城乡之间不均等。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的指标 PM(Wr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PM(L)均值的比重为63.17%,超过了指标PM(Br)和 PM(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的比重,表明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是总体不均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从时间维度上判断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层级内部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 PM(WrcEU)和PM(WrcER)的均值差额达到了0.0139,其均值差额大于中部、西部城乡之间不均等的均值差距,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之间的不均等在所有区域的城乡差距之中是最为主要的。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交互作用的指标PM(Irc)为均值为-0.0017,说明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与区域之间的不均等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重叠情况。

表6报告了2009~2014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均等化水平,数据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公益艺术表演团体和公共博物馆等各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测算得到。加权平均后的指标PCS(L)从2009年的0.1375上升到2014年的0.1479,表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均等化水平在逐年下降。从层级之间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PCS(Br)和 PCS(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PCS(L)均值的比例为13.96%和25.91%,表明区域之间的不均等要小于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从时间维度上判断,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区域之间的均等化水平在逐渐下降,但在城乡之间的均等化水平在逐步改善。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的指标 PCS(Wr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指标PCS(L)均值的比重为54.78%,超过了指标PCS(Br)和 PCS(Bc)均值占总体不均等的比重,表明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是总体不均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从时间维度上判断,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区域―城乡之间的均等化水平在不断下降。从层级内部的不均等构成情况来看,指标PCS(WrcEU)和 PCS(WrcER)的均值差额达到了0.0129,均值差额大于中部、西部城乡之间的不均等差距,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之间不均等在所有区域的城乡差距之中是最为主要的。从时间维度上判断,东部城乡之间的均等化水平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代表区域―城乡内部交互作用的指标PCS(Irc)为均值为0.0074,说明城乡之间不均等与区域之间不均等不存在相互重叠的情况。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研究得到结论如下:

1.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有助于解决各级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的经费不足问题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不均等程度理应该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本文的测算结果并不支持这样的主观臆想。从测算结果来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总体不均等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最主要原因在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本在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的差异,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会造成客观约束。在财政支出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供给成本越高,当地政府所能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越少、质量越低。显而易见,等量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未必能够带来等量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策略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财政配置平均化,而要侧重于社会民众公平享受公益性基本文化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机会,所强调的效果均等标准要更具有现实意义。

2.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区域和城乡两个维度的表现各有不同

城乡之间的不均等程度在逐年下降,而区域之间的不均等程度却逐渐提高,但城乡之间不均等要高于区域之间的不均等。应该指出的是,近年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的不均等在逐渐缩小,但各级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差距依然较大,边远地区基层政府的文化设施比较落后,群众文化活动相对贫乏。毋庸讳言,如何让不同城乡和区域的社会民众过上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供给,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必然会被赋予解决文化领域体制性矛盾的重要使命。

3. 从区域―城乡内部不均等的构成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城乡不均等在所有区域的城乡差距之中是最为主要的

这种结果似乎出人意料。按照一般的常理而言,东部地区作为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距会比其他区域小,但测算结果并非如此。事实上,东部地区的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十分巨大,既有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同时也有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②,这些地区基层政府财力的弱小使其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严重不足,而中部、西部内部城乡之间的同质化程度相对较高。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这个使人出乎意料的结论了。

4.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区域之间的不均等和城乡之间的不均等不存在交叉重叠的问题

这种结果说明在全部不均等中还有其他影响不均等程度的因素存在。事实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配置也存在失衡的现状:农民工、孤寡老人、残疾人和低收入阶层等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在现有体制下得不到满足,不仅违背了福利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公平原则,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这应该作为下一阶段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根据上述结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战略的推进过程,要制定基本公共文化的设施标准、服务标准、人均标准、辐射范围、投入标准、人员编制等一系列标准,要按照一定标准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满足社会民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其二,推动更多文化资源向老少边穷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倾斜,按照全覆盖、保基本、促统筹的要求,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同时也要将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文化权益纳入保障范围,形成文化服务均等享受、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一体化格局,

其三,在城镇化具体推进过程中,通过优化调整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建立科学的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社会公众需求有效对接,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其四,在考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本约束的基础上测算不同地区居民的需求标准,确保转移支付制度能够均衡各级地方政府提供标准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能力,在不同区域、城乡及社会各阶层之间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

[参考文献]

[1] BUCHANAN M. Federalism and Fiscal Equ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0 (4):583-599.

[2] GRAHAM F. International Fiscal Relationships: Fiscal Adjustment in a Federal Country[R]. Canadian Tax Foundation Tax Papers, 1964 (40).

[3] HOFMAN H, KADJATMIKO, KAI K, BAMBANG S. 2006. Evaluating Fiscal Equalization in Indonesia[R].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 3911.

[4] KAM K, DENNIS P. Non-Hierarchical Bivariate Decomposition of Theil Indexes[J]. Economics Bulletin, 2009(2): 918-927.

[5] 陈旭佳. 均等化视阈下中国区域间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6(3):34-40.

[6] 方遥冷向明. 包容性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77-181

[7] 冯海波. 农民负担问题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历史的回望与思索[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8] 马雪松. 回应需求与有效供给: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3(10):35-38

[9] 田发. 财政均等化: 模式选择与真实度量[J]. 财经科学,2011(3):58-66.

[10] 王洛忠, 李帆.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指标体系构建与地区差距测量[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1):184-195.

[11] 王晓洁. 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地区间均等化水平实证分析[J]. 财政研究,2012(3):26-29.

[12] 王伟同. 财政能力与横向公平:两种均等化模式关系辨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11):111-119.

[13] 项继权,袁方成.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投入与需求分析[J]. 公共行政评论,2008(3):89-123.

[14] 张桂琳. 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5):44-51.

博物馆考察实践报告范文第8篇

本届大会得到了国际学界的广泛认同。中国作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秉承“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理念,对不同文化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必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依存和兼收并蓄。我们希冀本次大会总结和阐释民族、民间和地方性知识,以探索更为健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的根本需求和发展的内在含义,更深入地探讨在保障生态安全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发展路径的选择,更积极地发挥人类学、民族学在构建人文与自然和谐的世界方面的重大作用。

本届大会日程安排包括开、闭幕式,主旨发言,分机构会议,专题会议,学者论坛,影视及各类展映、展览,学术考察等,其中专题会议是本次世界大会的主体内容。大会还将借助云南省丰富的民族民俗资源,组织与会的数千名学者进行学术考察,考察地点既有民族博物馆,也有原生态民族乡村。此外,大会还将展映24部由学者提供的人类学影视片,举办若干场影视人类学学术专题会议,会议进程间隙将安排有精彩演出和其他文化活动。

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胡小明教授领衔的学术研究团队的策划下,于2007年初着手申请专题会议,2007年6月“体育人类学的国际视野”与“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两个专题会议获大会组委会确认并着手征集专题会议论文。“体育人类学的国际视野”专题,主要是对体育人类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关注体育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探讨各种身体运动文化在世界范围的起源、进化、发展、传播和变异,在人类整个文化制度中的功能以及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专题,关注体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建设及研究成果,全球化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问题,同质化与多样性对民族体育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生态体育与休闲娱乐等。为推动体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开发西部文化资源中的应用,胡教授近期率青年研究人员与贵州民族学院教师组成苗族独木龙舟联合考察队,前往黔东南进行田野调查工作,为专题会的学术交流提供最新鲜的实证材料。

截至2009年4月,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筹备组先后两次征集与会代表论文,共收到日本、韩国、爱尔兰、中国的70余位学者提交的论文议题与摘要。论文经认真评选,并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审核,确定本次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将邀请正式代表30人、非正式代表10人参加。根据大会组委会安排,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将于7月27日参加会议开幕式及主旨报告,28~29日将安排参观云南省少数民族村寨与博物馆。与会学者还将商讨筹建东亚体育人类学研究会等事宜。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Georgia Southwestern State University,GSW)校长、世界第一部体育人类学专著(The Anthropology of Sport An Introduction,1985)的作者肯达尔•布兰查德教授(Pro. Kendall Blanchard),得悉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即将召开的消息后,欣然发来贺信。

专题会议相关信息可登陆本届大会网站(省略)与体育在线论坛“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板块()查询。会后,我们将选择优秀的学术成果,出版会议论文选集。相信本次世界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定将在加强东亚体育人类学学界的联系,促进世界体育文化交流,推动体育人类学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