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重特大火灾;火灾危险性;消防安全监督

0引言

近年来,从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火灾起所发生的一系列重特大火灾来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影响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是实现建筑节能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是不可逆转的时代主流。为此,在总结火灾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剖析了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起火成灾的根源;分析了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和火灾防控的内因与外因关系;立足实际提出了可以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不同类别建筑外墙保温设计技术措施的运用,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督促指导施工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配齐灭火设施器材等方面入手,实现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防控。对于我们遏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几起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引发火灾的思考

从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火灾起,到后来发生的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济南奥体中心、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沈阳皇朝万鑫酒店等一系列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有关的重特大火灾来看,由于易燃外墙保温材料的普遍使用,施工工地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是导致起火成灾的主要根源。

分析这几起大火,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相关联,又都是在外因的作用下引发了火灾,而并不是因为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自身引发的火灾。除此之外,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在施工的中后期,由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进场施工,也极易因其引发火灾。总体来看,引发火灾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进场后的堆垛期,这时发生火灾多半是因为乱丢烟头或火种管理不当引起的;二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安装施工期间,这时发生的火灾主要是因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没有落实,施工进度安排不合理,多工种交叉作业。如哈尔滨经纬360、济南奥体中心等安装外墙保温材料和焊接作业同时进行,且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造成的火灾;三是安装完外墙保温材料,建筑物竣工投入使用或接近完工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因外界各种原因引发的火灾,如央视大楼因燃放烟花引起的火灾、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因外墙施工围网着火引燃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而发生的火灾、沈阳皇朝万鑫酒店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等。

2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及其火灾危险性

2.1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是建筑节能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建筑节能是我国实现低碳绿色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国策。迄今为止,国内外普遍认为:在实现建筑节能各项措施中,运用保温隔热材料是防止建筑物能耗损失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2.2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分类及火灾危险性

目前,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材料从材质上可以分为: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和复合保温材料三种。

有机类外墙保温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副产品,以聚苯乙烯和聚氨酯为主要成分,包括膨胀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聚氨酯喷涂(SPU)以及聚苯颗粒等,属于可燃(B2级)材料,存在引发火灾的危险。在我国,有机类外墙保温材料占据了当前市场份额的75%以上。

无机类外墙保温材料通常是指由岩、矿棉制作而成的外墙保温材料,岩、矿棉中含有的金属氧化物为稳定氧化物,在火灾过程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不存在火灾危险,是理想的不燃材料。国外大量采用岩、矿棉作为高等级、具有防火性能的外墙保温主体材料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有成熟的产品质量标准。我国目前的无机类外墙保温材料大部分是使用高炉炼铁矿渣等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矿渣棉,在产品质量、外观上与大规模用于墙体保温材料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而近期大量出现的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主要是指玻化微珠、闭孔膨胀珍珠岩、岩棉、矿棉、玻璃棉、水泥基或石膏基的无机保温砂浆及轻质砌块等无机类外墙保温材料。

复合外墙保温材料,这种材料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为主要原料,属于难燃材料,不具备对火焰的传播性,本身不存在火灾危险。

3应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

3.1尽可能选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由于无机类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属于不燃材料,不存在火灾危险,从消防安全角度来讲,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是首选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但就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而言,难以完全满足节能保温及节约成本的需求,尚得不到广泛使用。

3.2运用技术措施实现火灾防控。目前,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已经成为一类新的火灾隐患,我国尚无完善的关于使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行业标准和设计规范。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切实把好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火灾防控源头关,2009年9月25日,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了《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对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并对墙体、屋顶、金属夹芯板材使用的保温材料和不同类别民用建筑外墙使用不同燃烧性能等级的保温材料时应当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填补了国家对建筑保温材料使用约束上的法律空白,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作用。2011年3月,公安部消防局又发文要求,在新标准前,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为此,急切期盼有关单位深入调研,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节能效果、火灾危险性、现实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使用性质、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论证,尽快修订出台符合我国实际和民用建筑使用规模、性质、用途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新技术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运用和监管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3.3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要严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或审核备案)源头关,筑牢遏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事故的防线。公安消防部门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时,要严格依照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及暂行规定,对建筑外墙保温设计(包括选用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采用的防火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审核,杜绝建设工程“带病”开工。

二是要加强对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治各类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近几年,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大多发生在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和改扩建工程项目中,并且大多是因为违章作业、违法使用明火或燃放烟花爆竹、防护措施不到位而引发火灾。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下发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中,也对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及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此,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大力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行为,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好建筑外保温系统火灾防控措施和相关要求,坚决遏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是认真落实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配齐灭火设施和器材。施工单位要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动火、用电、易燃可燃材料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施工现场具备消防安全条件,保证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前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和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等完好有效。同时,针对施工现场用火用电频繁、火灾危险性大等特点,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使施工人员切实掌握消防基本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1.引言

由于燃气场地设置的不合理安全措施的设计施工不规范及操作不当等原因火灾泄漏及爆炸等严重事故屡有发生为提高公众消防安全的可靠程度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供读者参考。

2.民用建筑燃气管道的铺设问题

在民用建组中,燃气的安全使用,是一项重要的安全问题。无论是城市燃气输气管道,还是独立瓶组间输气管道进入民用建筑物的使用场所都应优先采用室外架空沿建筑物外墙、支柱敷设的方式。单元式住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1.1.2条规定“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向屋面,且在屋面设置单元间的专用通道,不被屋顶绿化或私家花园占用。

笔者认为,应对燃气场所处于民用建筑物内的布局加以控制(如厨房、锅炉房),尽量减少燃气场所使用输气管道在建筑物内敷设的长度。对于一些特殊建筑物内使用燃气的场所(如超高层建筑物顶层设置的旋转餐厅的使用燃气),其输气管道的敷设方式和采取高新技术检测防范措施应提出切实可行规范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技术规程,消除一些先天性的消防隐患。燃气设计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应纳入建筑总体设计之中。强调设计人员的用户安全意识,对已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物& 超高层建筑物新增设燃气使用场所" 燃气设计" 特别是燃气管道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现有的布局" 杜绝只为燃气使用场所方便" 不为建筑物整体消防安全考虑的片面的设计方案" 严禁无设计方案的施工作业。对于拟新建的公共建筑物,在明确了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就输气管道的布设方式进行调整,若采用暗设方式,管道井的布局可统筹兼顾,建筑防火和技术防范措施保证消防安全。

3.液化石油气独立瓶组间的安全防火间距

我国有关燃气的安全技术规范中涉及的防火间距,是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和参考国外资料、规定的基础上设定的,至今仍采用加大燃气设施的防火间距这种消极(被动)防护理论,主要技术指标缺乏科学依据,较少强调科技和质量等技术措施。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场所主要反映在独立瓶组间的设置位置即防火间距的问题,规范要求设置的独立瓶组间与民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至少在8m~10m。对于民用建筑燃气使用场所在严格控制总使用量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民用建筑物的性质和采取的技术防范措施来确定独立瓶组间与民用建筑物不同的防火间距问题。独立瓶组间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以不限,这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的防护措施采取积极主动预防措施的体现 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有关燃气的安全技术规范中涉及的防火间,因素的限制 采取现有的技术检测防范措施难以实施一旦出现输气管道泄漏燃气产生聚集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独立瓶组间向建筑物敷设输气管道一般由使用业主确定随意性较强施工敷设输气管道的方式控制难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建筑设计单位在建筑设计之初应按使用燃气的要求把建筑结构通风 用气设施的位置等进行统一布局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涵盖面融会贯通相关的规范条款,使设计的深度、广度满足安全供气用气的要求,特别是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燃气设计应走在第一步,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检测防范措施保障安全的需要。建筑设计审查不予通过,不能进入下一步建管程序,有关政府监督部门应加大对已投入建筑物新增设燃气使用场所检查力度 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4.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设计

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大体量的建筑。燃气使用场所如厨房锅炉房空调直燃机房等是商业建筑物中一个使用功能单元" 其内设置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一个报警区域。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控制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可避免地出现误报的现象"联动控制设备截断电磁阀的启动造成燃气输送不能连续地供给气源" 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操作人员一般采取联动控制设备处于手动启动状态(是为防止自动消防设施误动作造成相关设施启动的一种措施),在这种情况下,若可燃探测器报警,常采取派人去现场或与现场人员通讯联系的方法进行确认,再启动相关联动设备。由于可燃气体的易燃易爆特性,延误时间启动联动设备造成可燃气体的聚集,对使用场所构成严重的威胁。

5.燃气报警系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所知,民用建筑物的物业管理者和燃气场所的使用者分属不同的组织体系,燃气不能正常连续供给,影响到正常的经营活动,使用者就会经常停用联动设施造成系统瘫痪,在燃气报警系统和联动设备的施工中,输气管道上的截断电磁阀一般安装在输气管道进户前端输气管道进入建筑物处,截断电磁阀启动关闭后在确认排除了燃气故障后,燃气设施的现场使用者无法对控制截断电磁阀进行复位,延误时间启动联动设备造成可燃气体的聚集,对使用场所构成严重的威胁。

结束语:通过许多的实例考察笔者建议,民用建筑燃气使用场所设置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为提高报警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应该改正现有的联动控制体系,提倡设置独立的报警系统,还应当在消防控制室,燃气适用场所设置控制复位手动装置。并且要提高建筑物燃气使用的科学合理性。通过实用科学有效地手段,让危险远离民用建筑,使居民的生活安全问题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但学文.民用建筑燃气使用场所消防安全问题的探讨.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31(2).

[2]薛林.浅谈我国燃气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3).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公寓,防火

 

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科教兴国政策的实施, 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材,各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招生以及各学校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促使了大量学生公寓的建造, 以满足不同学生求学住宿的需求。然而, 由于现行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涉及学生公寓的条款不完善, 使得我国目前学生公寓防火在设计和管理上, 简单地遵循普通的民用住宅的防火设计规定, 脱离了学生公寓的实际特点, 导致学生公寓存在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因此, 笔者针对学生公寓普遍存在的防火问题, 尝试作以下分析和探讨。

一、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及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

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共发生火灾700余起,死亡30人,烧伤70人,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

2002年11月,南京大学成教院发生火灾,9辆消防车奋战近半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但宿舍内物品均付之一炬。

2003年3月,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学生宿舍突发大火,该宿舍楼30多间寝室均遭火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

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友谊大学学生宿舍起火,11名中国留学生魂归异乡。

2003年12月,东北大学第4宿舍发生火灾,得益于日常的消防训练,近2000女生机智逃生且毫发无伤。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公寓楼602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

由此可见高校火灾事故主要是发生在学生公寓内的,这其中有的是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客观防范不力造成的。主客观行为的存在,给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工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许多障碍。

1.1可燃物多。学生公寓虽然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大量的室内设施和陈设用具, 如电脑等电器、木材和棉、麻、丝、纸制品, 这些都是可燃物, 增加了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

1.2人员密集, 易造成重大伤亡。学生公寓内的学生,一般一个房间最少住2 名学生, 多者达到12名学生。一座公寓往往住几百名学生, 若发生火灾, 必将产生大量烟雾及有毒气体, 加上人员心理紧张, 很容易引起混乱,造成重大伤亡。

1.3电器使用不规范,缺乏管理。在公寓内使用电饭煲、电炒锅、电熨斗、电吹风、热得快等违规电器,且用电量大,超负荷用电问题时常发生;乱接拉电气线路(电线板上再串接电线或线路通过床铺使用等)问题较突出;电视、CD、VCD机、洗衣机等使用后不切断电源,充电器长时间无人看管进行充电问题尤其突出,长时间通电极容易引发火灾。

1.4学校治安管理和消防安全存在矛盾。目前, 很多学校一方面为了安全, 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 在公寓的楼梯间或对外出口均设置了铁栅栏门, 使安全疏散通道不能保持畅通, 一旦出现火灾及意外事故, 给学生安全逃离火场及组织人员施救将会带来很大困难, 学校管理和消防要求之间的矛盾显得特别突出。

二、学生公寓的防火措施与对策

2.1严格学生公寓防火设计审核,杜绝先天火灾隐患。

学生公寓是居住建筑, 但毕竟与普通住宅是有所区别的。因此, 笔者认为从学生公寓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来看, 其防火设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学生公寓应属于公共建筑, 与一般的居住建筑有所不同, 它是学生活动的公共场所, 从卧室可直接到走道, 没有更多的隔墙进行隔断, 而且从单位面积上的人数来说是属于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 所以不能简单的按照普通住宅的标准进行防火设计。另外, 由于学生这个特定的人群, 有其好动、自控能力较差等特点, 学生公寓建筑的防火设计应在通常情况下适当加强。

2.1.1确定学生公寓的建筑性质。学生公寓从建筑本身的性质上应按公共建筑来定性, 超过24米归为高层建筑, 超过50 米或每层面积超过1500 平方米就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这样进行定性后, 再按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合理的在消防总体布局, 消防供水, 自动消防设施, 消防供电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不能简单的套用普通住宅的条款。论文大全。

2.1.2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灭火系统, 在火灾中, 实际使用效果往往比室内消火栓系统还有效。因此, 在高层学生公寓的房间及走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确保火灾突发时, 学生的安全。

2.1.3公寓的防排烟设施。众多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 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 往往都是吸入火灾中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窒息而死。而学生公寓人员密集的特点, 使我们不得不在建筑的防、排烟的设计上未雨绸缪。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公寓的内走道一般都比较长, 每层房间数量较多, 如果不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一旦发生火灾, 走道上必然烟雾迷漫,严重影响学生的迅速疏散, 特别容易导致学生的大量死亡。因此, 笔者认为设置机械排烟, 在学生公寓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作为重点设计项目来考虑。

2.1.4火灾报警设施。从我国学生宿舍的火灾发生情况来看, 大多数火灾都是在夜间学校统一熄灯后发生。火灾发生时, 绝大部分学生已入睡, 故火灾不容易被及早发现。为此, 笔者认为利用火灾报警系统来探测火灾和及时报警, 是预防火灾, 减少损失非常有效的方法。而火灾探测器设置的位置应考虑到探测火灾的有效性, 每间宿舍均应设置。学生公寓的走道一般不装修且无可燃物, 因此, 在经费紧张时,走道可不设置。

2.1.5内部设施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公寓在设计中应更加人性化, 既能方便学生的使用, 又能保证安全。从很多学生公寓火灾发生原因来看, 很多火灾都是由于学生违反学校的规定造成的, 如熄灯后使用明火照明, 点蚊香, 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而目前学生自身条件的提高, 对在校学习生活的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用电设备成为学生在校必不可少的家具, 针对这些情况, 在建筑的电器设计上,可以考虑调整用电负荷和调节用电时间, 使每位学生都能有专用的足够的供学习、生活使用的电源接口。

2.1.6疏散通道的管理应从消防角度出发。论文大全。学校为方便管理而将疏散通道锁闭的做法非常普遍,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防盗还是从人员进出管理上说, 都不能将涉及大多数学生安全问题的消防疏散问题忽略不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的设计疏散楼梯的布局, 确保每个分隔区域都必须有两个楼梯能够直通地面, 室外出口处人员值班必须要24 小时在位, 同时借助一些先进的报警设施, 在紧急情况下, 能迅速开启室外出口处的门。

2.2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全面做好公寓的防火工作。

2.2.1、学校领导必须重视消防工作,切实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院校的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防范意识,普遍实行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和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层层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确定各级消防安全负责人,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在日常管理中,要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同时,院校要注重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不同部位的火灾特点和致灾因素制定合理的防火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随时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院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义务或专业的消防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和扑救火灾的任务,从而提高院校的火灾自防自救的能力。

2.2.2做好公寓消防工作,重在管理。学生公寓应当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公寓消防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组织其每日按时进行防火巡查,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随时畅通,消防设施、器材完整好用,应当不定期的对学生公寓进行检查,对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和私自使用明火、乱扔烟头等行为进行纠正、教育,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院校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第二款之规定关于“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的要求,结合新生进校后的军训活动,定期对向广大师生学生开设专题消防知识课。并依靠共青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学生社团等组织,经常性地利用内部的有线电视、广播、板(墙)、固定宣传栏、消防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把消防常识、消防技能、消防科学和消防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去,让院校师生通过参与活动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了解消防常识,学习消防知识,培养消防技能和认识消防文化。

总之,院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为此院校各级负责人必须认真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切实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加大对火灾隐患整改的力度。加大消防基础施建设投入,完善各类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器材完整好用。论文大全。加强对学生公寓等重点部位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和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高院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工作的效果,为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 浅谈校园学生公寓消防安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徐惠益; 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金文义; 高校大学生宿舍防火工作特点及对策[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李战军 ,冯晓滨; 浅析高校学生公寓防火隐患及其预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消防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中民用建筑的高度也越来越高。然而,紧随其后的便是逐步暴露的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民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建筑在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中涉及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建筑物类别和防火防烟分区、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和空气调节系统,消防电梯、疏散楼梯和疏散楼梯间、消火栓、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配电和消防电源、应急照明系统、疏散指示灯及其他灭火设施。这些消防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消防设施是否健全、性能是否良好,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完善,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我国民用建筑的消防设计问题

(一) 消防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以前建造的民用建筑并不符合现代的消防规范要求与标准,却仍在使用中。这些建筑在消防设计上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旦发生火灾,十分不利于人员的疏散和火灾救援工作。设计缺陷问题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在对旧的建筑物进行拆除以前,尤其需要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对建筑物实施调查与维护,尽量地减小火灾隐患,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

(二) 消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住户在入住民用建筑中后,往往容易忽视消防设施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很关注消防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往往造成消防系统管理的缺失。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备往往难以迅速进行关联,各消防设施间无法配合着发挥消防作用,从而阻碍消防工作的有效进行。故而,加强民用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老化和损坏的消防设备需要有专人坚持不懈地进行查探和管理,使消防设施能够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三) 躲避室的欠缺

火灾发生时,楼层的高度如果超过消防云梯能够进行施救的高度,一般来讲,此时通过外部援救的方式对困在楼层内的人员进行救援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这就要求建筑内的居民必须进行自救。虽然民用建筑内基本都有安置消防楼梯等疏散装置,但火灾发生后,人们很难迅速地到达地面,这就需要在一些高层的民用建筑内设置避难间,以供人们进行暂时的躲避,为人们提供暂时的安全保障。目前,大多数民用建筑中基本都缺少这样的避难间。

(四) 发电机房与变配电室存在的问题

目前,采用柴油作为动力的发电机房比较多,这些发电机房的灭火工作是不能采用普通的水淋系统进行灭火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7.6.6.1条规定:燃油、燃气的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宜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结合条文说明,应是宜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许多设计同行包括比较权威的审图中心都按规范的字面意思,理解成了普通的水喷淋,这是不对的,柴油发电机房不应用普通的水喷淋系统来灭火。此外,民用建筑的配电室一般都采用无油干式变压器,消防设计时采用水喷雾灭火还是气体灭火的方式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探究,需要根据具体的造价来进行设置,基本要求是要能够满足配电室的消防需求。

三、消防设计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 设计合理的消防路线

一般来讲,火灾发生时,人们往往从着火房间跑出来,进入到公共走道中去,在进一步通过走道转到用于疏散的楼梯间,最后再向室外或其他安全地点进行转移。这种步步有序的消防路线比较安全,不会产生人员逆流等情况,因此也被称为安全的疏散路线。因此,在进行疏散路线的设置时,要力图使路线的设计简洁明了,这样能够方便人们进行寻找和辨别,此外,人们也不会因此受到逆向人流的影响。设置合理、便捷、有序的疏散路线对人们生命安全的保障意义重大。

(二) 合理设计疏散出口

疏散出口的设计应尽量避免单一,人们总是在受到惊吓时习惯性地向熟悉的方向或明亮的地方跑,如果疏散出口只有一个,当人们遇到烟雾阻挡时,就会掉头向其他地方跑去,不仅容易发生混乱的踩踏事件,而且完全不利于消防避难。所以在设计疏散出口时,应在建筑的每一层至少设置两个以上的疏散出口方便人们进行撤离。如:广西来宾的裕达大厦在负一层地下室设计时设置了四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都小于四千平方米,并设置自动喷淋。其中,每个防火分区都有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并在每个防火区内都配有一个可以直接到达室外的出口通道。

(三)合理设计疏散楼梯

火灾发生以后,安全疏散楼梯是安全疏散通道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计疏散楼梯,有利于居民撤离危险地带,减少人员伤亡。疏散楼梯间的分布应结合经常使用和行走的路线,做到简捷明了,便于寻找和辨别。疏散楼梯一般包括两个不一致的方向,若这两个方向距离较近,则在疏散时容易出现人员混乱、拥堵的情况,同时也可能由于距离较近,被烟火同时封堵的可能性较大,使两个疏散出口都无法使用,最终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应在满足规范的基础上,使两出口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人员安全、迅速地撤离。

如图1:珠海南屏文化中心在疏散楼梯的设计上就做到了各疏散楼梯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同时保持了合适的间距,在遇到紧急事故人员撤离时,能更好更快速地达到疏散人员的目的。

图1 珠海南屏文化中心疏散楼梯设计

(四) 合理设计疏散宽度

在对民用建筑的疏散门等进行设计时,应尽量保安全出口及楼梯数量与宽度互相统一,这会对民用建筑内的人员疏散起提供便利。疏散门系统可配接火灾探测器,具有自动报警、语言提示、场内场外双向手动开门(火警时)、接火灾信号后自动开门、火警时自动开启排烟风机等综合防火、防盗、逃生功能。

某会会展中心的设计就十分合理,其疏散宽度设计见表1:

表1 某会展中心疏散宽度

(五)注重排烟系统的设计

民用建筑中应设置防排烟系统。在发生险情的时候可以将烟气尽量控制在防烟区域内,并及时排放到室外。如果防烟楼梯间不利于排烟,那么可以设计独立的加压送风设备,同时还要注意建筑物自然的排烟效果。在防排烟楼梯的前室以及消防电梯的前室,可开外窗的面积在两平方米以内,合用前室则在三平方米以内,对于建筑中的一般性部位,则采用自然排烟设施即可。此外,每两三个楼层都应设置一个加压的送风口。同时应注意,各系统风管速度控制要求,在金属管内,风速不得大于20m/s;非金属管内,风速不得大于15m/s;关于各系统风口的风速控制,则送风口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口风速不得大于10m/s。

(六) 取水口的设置

消防水池上是否应设置取水口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考量。首先,当消防水池处在消防车吸水高度范围内时,无论水池内是否储有消防用水都应设置取水口。其次,当消防水池不处于消防处可吸水的高度范围内,水池中又没有储存足够的室外消防用水时,是不需要设置取水口的。最后,当水池不处于消防车可吸水的高度范围内,水池中又储存室外的消防用水时,应设置专门的加压泵,使消防水池可以直接向室外的消防管道供水,此时,将取水口形式设计成与室外的消火栓一致即可。

四、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向大型化、高层化、地下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建筑中人员较为密集,结构也比较复杂,疏散起来较为困难。一旦发生了火灾,就会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对民用建筑进行建设以前,应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消防设计;同时,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减小火灾隐患;并且应加强消消防系统的管理,增强管理人员的消防理念以及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了解消防系统能有效关联的重要性。使民用建筑消防系统在火灾时能充分发挥作用,为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保护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05SJ811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蒋济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8,34(1):125-126.

[4]郑雁秋.消防科学与技术[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28(10):735-738.

[5]高合义、孙绍玉、岳涛.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门的现状与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4):30.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在《高规》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我国的高层住宅分为三种:一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高层、商业用楼和综合楼三种。一般的高层建筑的垃圾管道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在建造的时候要安装自动灭火装置来防止火灾的发生。就目前的建筑而言,已经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但还未完全避免火灾的发生。造成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业主在装修过程中对房屋的结构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做了随意的改动,使房屋的排烟系统被隔绝以至于存在火灾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在装修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易燃的,并且发生火灾之后还会产生有毒的烟和气体,严重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本文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简要地分析一下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问题。

一、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一)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

首先,物业和业主对房屋的消防工作都不是很重视,也没有切实履行自己的消防责任和义务。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对消防投入的不管是财力还是物力都远远不够以致消防系统的运营也远远达不到标准。另外,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修都还不是很完善,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备就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其次,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不是很强,消防人员的技能也需要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等等都还是有所欠缺。

(二)消防扑救面与消防车道的设置不合理

高层建筑在使用和平面布置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发生火灾后的扑救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困难。比如,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的设置不合理就会严重制约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高层建筑,消防车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这在控制火势与救援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高规》中有规定高层建筑的外周应该设置环形的消防车道,高层建筑与消防车道的中间不能种植树木和设置架空管线等。这些规定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消防车扑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具体责任未落实,管理单位未尽职责

在消防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因为多产权而使得高层建筑的各个管理部门不能彻底落实本部门的职责,形成不了统一的物业管理部门。除此之外,有些单位虽然有专门的消防管理部门,但并没有在工作上与其他部门统一。这导致高层建筑的公用消防设施在出现隐患之后,不能及时地进行整改,其职能也就仅仅是解决单位内部的一些问题。与此同时,即使高层建筑有具体的物业管理部门,但业主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没有明确消防管理方面的职责,因此消防安全的管理也就成了摆设。

二、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对烂尾楼进行再开发

近年来,一些开发商已经开始重新开发烂尾楼,在重建的过程中,也已经按照规定,增设了建筑的消防设施,使得烂尾楼的消防达到了标准。对烂尾楼的再开发不仅可以使资源得到重新利用,解决资源,还可以及时地消除烂尾楼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使得社会的防控火灾能力得以提升。

(二)贯彻落实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经营使用,建筑产权等单位要严格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承包、租赁或委托经营等,具有产权的单位要提供符合消防安全的建筑,合同中也要明确各方消防安全责任。对于公共的区域比如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等应该由产权单位或委托单位统一管理,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应指导其管理,或聘请专业的物管公司并落实好相关的责任。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消防意识

提高全民消防意识,首先要对消防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鉴定,严格采取持证上岗的办法,全面提高消防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比如高层住宅的建筑工人和消防管理人员,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并且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和相关的法规,比如开展宣讲活动,张贴海报、墙报等,提高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

(四)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严格遵循法律,督促各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并且要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保证消防设备完好有效。做好监督工作首先就要在建筑设计、施工阶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其进行监督,杜绝先天的隐患,其次在建筑投入使用后积极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落实单位职责,建立相关档案,明确消防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许晓燕.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4(04).

[2]刘星,陈银雷.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问题与治理对策[J].科技传播,2013(23).

[3]刘祥君.“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讨论[J].科技促进发展,2010(S1).

[4]杨先刚.黔东南州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02).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外墙;装饰;保温系统;消防安全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lated units for building exterior insulation and fire control safety problems deepened research, which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 actual have not resolved. If the insulation and outside the building exterior decoration materials no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also is direct fire safety prevention work progres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to the exterior insulation system of fire control safety issues discussed.

Keywords: exterior; Adornment; Heat preservation system; Fire control safety

中图分类号: 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影响建筑物外墙装饰与保温系统消防安全的主要因素

(1)存在大量的电气火灾隐患。建筑外墙装饰为追求灯光和广告效果,大量设置装饰灯具、敷设电气线路,这样就分布着大量电线和电缆,而室外环境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严重,如风吹、雨淋、日晒、霜冻、雪封、酸性腐蚀、自然氧化等,这些会加速电器设备和电线、电缆绝缘层老化,容易造成绝缘击穿、接触不良、漏电和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2)外墙装饰、外保温材料防火安全性差。现在外部装饰材料很多采用木材、塑料、玻璃幕墙等材料,外墙外保温材料多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或贴砌浆料等有机保温材料、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这些材料的防火安全性都比较差。木材和塑料制品都为易燃可燃材料,极易引发火灾并容易迅速扩散。外墙外保温大量使用的EPS板、XPS板、PU的耐火性极差,在80℃就产生熔融变形滴落,严重影响人群安全。

(3)跨跃防火分区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现在很多外部装饰及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玻璃幕墙、大量可燃材料将整个楼面或楼体四周都包上;有些大型广告和宣传牌,往往跨越多个楼层或防火分区,甚至整个楼层,这样就严重跨跃防火分区并且封堵外墙门窗,这些都破坏了窗槛墙、窗间墙及裙墙的防火分隔作用和外墙门窗洞口将烟火、热量有效排至室外的作用。多数外装材料为可燃、易燃物,一旦着火,将有助火势横向或竖向蔓延,形成立体燃烧,后果不堪设想。

(4)影响人员安全疏散。一方面许多室外装饰和大型广告装饰会封堵外墙门窗,对于有些需要自然防排烟的楼梯间、前室、走道或其他部位没有可开启的外窗,防排烟作用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当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气不能有效排出,严重影响到人员的及时有效安全疏散;另一方面,许多室外装饰封堵外窗影响建筑的自然采光,当发生火灾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内能见度,尤其是对未设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应急照明的部位或者当火灾应急照明出现故障的部位,将直接影响到人员的安全疏散。

(5)施工现场管理不当、施工队伍素质不高。建筑外装饰及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可燃易燃装饰材料堆放杂乱;电气焊作业,无证上岗,无安全措施等。装饰队伍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不了解本工种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和扑救措施,不能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这就存在很大的隐患。

二、建筑物外墙装饰与保温系统消防安全对策研究

(1)建筑外部装饰及外保温系统采用防火构造措施。三级、四级耐火等级的厂房(仓库)非承重外墙可以为难燃烧体,四层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非承重外墙可以为燃烧体,而难燃可燃建筑外部装饰材料及有机外保温材料通常价格便宜,施工简便,美观,保温性能好。因此可在上述两类建筑中大量使用,但也应根据建筑耐火等级的要求采取必要的防火构造措施。常用的防火构造措施主要有三种:防火分仓、防火隔离带可阻止火焰的直接传播;防火保护层能有效防止热辐射并减少热释放速率峰值,提高系统防火性能;空腔构造会加速火焰传播,空腔越大,越连贯就越不利于防火,无空腔构造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具体采用哪种防火构造措施建议在窗口火试验(火焰竖向传播性)和墙角火试验(火焰水平传播性)等实体火试验基础上,结合建筑耐火等级的要求进行确定。

(2)严格限制易燃可燃建筑外部装饰材料及外保温材料的使用。根据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对民用建筑非承重外墙的燃烧性能的规定: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的民用建筑,其非承重外墙要求为“不燃烧体”,只有耐火等级为四级的民用建筑,其非承重外墙才可以为“燃烧体”,建筑外部装饰材料及外保温材料显然属于非承重外墙的范畴,因此防火性能应符合上述要求。尤其要说明的是,有机外保温材料无论采用哪种系统(如:无网现浇系统、有网现浇系统、帖砌聚苯板系统或喷涂PU系统等)即使经过阻燃处理显然也达不到“不燃烧体”即:GB8624-2006中的A1和A2级的要求。所以,在耐火等级要求高的高层民用建筑和部分多层民用建筑中,应使用不燃建筑外部装饰材料、无机外墙外保温材料及系统,不应使用有机外保温材料及其系统。

(3)做好建筑外墙防火分隔,确保防火分区的作用。为防止蔓延严禁控制玻璃幕墙、广告宣传牌、有机外保温系统跨跃楼板及防火分区,因实际需要确实要跨跃的,应按照规范标准要求严格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3.0.8条规定建筑幕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无窗槛墙或窗槛墙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注意电器和装饰灯具着火。严格按照国家电气安装要求敷设电气线路,按规范注意电气线路套管的选择、导线的连接方式及灯具的选择和布置。一是穿过外装饰的导线,应用钢管、硬质塑料管或瓷管保护,以防绝缘层损伤,引起火灾。二是安装线路时,导线与导线、墙壁、金属构件以及绝缘子之间,应有一定的间距,并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以便在短路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三是装饰用的一些照明灯具表面温度很高极易将附近可燃物引燃,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采用金属保护罩,用非燃材料与周围的吊顶等可燃材料隔离。

(5)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对建筑外部装饰及外保温系统的消防技术规范标准这是解决建筑外装饰及外保温系统的首要问题,有了标准规范,生产企业可根据标准生产相应符合耐火性指标和材料燃烧性能要求的产品;施工企业可根据不同火灾危险性的建筑采用相应等级的防火材料和相应的建筑防火构造;消防监督部门可以按照规范严格监督执法,及时指出改正不安全隐患。这样各个环节按照规范标准做好相应的工作,可有效避免和减少建筑外装饰及外保温系统火灾事故的发生。

(6)加强施工队伍管理。一是要严格检查施工队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对未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从事施工作业。二是应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消防知识培训,尤其是临时招募人员要开展经常性培训活动,教育他们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懂得本工种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和扑救措施,合格后方能上岗。三是加强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可燃材料管理并远离火场、电源使用。四是施工现场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如临时消火栓、手提式灭火器等。

三、结语

总之,因建筑外墙选用易燃、可燃性的保温材料或外墙装饰防火措施不当所导致的火灾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损失,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在今后的外墙施工中采用防火性能良好的建筑装饰与保温材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外墙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进行严格的规定,只有从源头上做好预防,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泽春。浅谈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消防安全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1,(8)。

[2]张涛。建筑外墙装饰与保温材料的防火应用[J]。科学之友,2011,(5)。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层商住楼 火灾危险性 火灾隐患 对策

一、高层商住楼火灾危险性高,人员疏散、救援困难,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005年修订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8条明确指出商住楼是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其使用性质为商、住两用,一般底层或数层为商场、商店、商务场所等,其余为住宅,它融合了高层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又将大型商场、超市、及大型商务会所等一系列人员密集场所与居民住宅融入在一起,一旦发生火灾便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火灾危险性不容低估。

2.火灾发生时,烟气才是造成人员伤亡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据统计,火灾中有85%的人员死亡情况是吸入了烟气中有毒气体造成的。烟气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慌性,给消防救援和被困人员的安全疏散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高层商住楼与普通住宅和具有单一使用性质的高层建筑相比,存在的可燃物多;装修形式多样、材料复杂;建筑内电梯井、电缆井等竖井多;吊顶内电气线路复杂多样,底层大空间吊顶跨度大,建筑物本身洞口分隔完善,缝隙及穿管处的封堵要求较高,所以存在火灾初期火势蔓延隐蔽,不易被发现,而在火灾发展和猛烈阶段火势蔓延快、蔓延形式多样、蔓延路线复杂的显著特点。在室内时,烟气水平扩散速度为0.3m/s,在火灾猛烈燃烧阶段,水平扩散速度为0.5m/s-0.8m/s, 烟气在室内竖向扩散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其水平扩散速度达到了3-5m/s,而高层商住楼内多有竖井结构并贯穿于整个建筑,比如电梯井、管道井、楼梯井、中庭等,其造成的烟囱效应使烟气竖向扩散速度明显加快。有数据显示:以100米的建筑为例,在火灾猛烈燃烧阶段烟气以3-5m/s的速度竖向扩散,达到顶层的时间大约为25-35s,这更加剧了火灾的蔓延速度,而这还未考虑到烟气在室外扩散的问题,若烟气通过窗户进入高一层的住宅内部,它到达顶层的时间会远远少于25-35s。这个时间远远短于100米的高层人员从顶层疏散到地面的时间。

3.高层商住楼底层空间高大,有着大跨度的吊顶,吊顶内部密布各种电线和复杂的装修材料,住宅部分和底层空间的装饰装修复杂,存在大量可燃物和有毒物质,尤其使用有着防火性能的装饰装修材料少之又少,目前市场上的有防火性能的装饰装修材料质量也参次不齐,而高层商住楼主体的耐火结构和防火分区大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洞口分隔较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火灾就极易在吊顶内部蔓延,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难以及时被发现,从而导致火情扩大,另一方面有些施工单位降低设计要求将防火隔墙未砌至主体结构底部,留有缝隙或孔洞,或在缝隙、洞口或重要的管道处未使用规定的防火材料进行封堵,这也加剧了火灾的蔓延。以美国米高梅旅馆火灾为例,此次火灾是“戴丽”餐厅吊顶上部空间电线短路,隐燃了数小时之后才被发现,火势很快发展到邻接的赌场,烟气通过管道处扩散,火和烟通过楼梯井、电梯井、和各种竖向孔洞和缝隙向上蔓延,在很短时间内,烟雾充满了整个旅馆大楼。火灾造成84人死亡,679人受伤,伤亡惨重。

4.高层商住楼火灾荷载大,建筑内有着数量很大的结构材料及装修材料,加之楼层高,房间多,结构复杂,家具、衣物等可燃物多,这些都加大了高层商住楼的火灾荷载,而火灾荷载也直接决定了火灾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空间温度的变化情况。当火场温度高达上千度时,热辐射便会对建筑本身和人员安全以及相邻建筑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目前高层商住楼中采用的防火措施

目前,高层建筑的防火措施主要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国内在高层建筑“主动”防火上运用最多的就是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系统,简称火灾监控系统。“被动”防火措施包括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目前国如何开展高层建筑的外部救援是世界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高层商住楼的自防自救能力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而被广泛采用的上述两类防火措施的好用与否则又是提升高层建筑自防自救能力的关键。

三、高层商住楼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指潜在的有直接引起火灾事故的可能,或者火灾发生时能增加对人员、财产的危害,或是影响人员疏散以及影响灭火救援的一切不安全因素。笔者个人将高层商住楼的常见火灾隐患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类:

1.建筑消防设施类

1)由于人为因素消防水池的进水管长期处于关闭状态不能有效地补水,致使消防水池蓄水量不够或经常处于无水状态,难以保证火灾发生时高层商住楼的室内外消防用水量;《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3.3条明确规定消防水池的总容量超过500m³时应分成两个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可在实际中有的施工单位未将超过500m³的水池分开设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3.4条规定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可实际中消防合用水池生活供水管道经常低于消防供水管道,无法保证正常的消防用水量;一些老工程改造后增设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消防水池的容量却未得到相应的增加。

2)消防水箱进水管关闭使消防水箱经常处于无水状态,无法保证10min的消防用水量,致使在火灾发生初期消防用水量无法满足灭火的要求;消防水箱出水管上未设置单向阀;消防与生活合用水箱,生活用水出水管经常位于水箱底部,导致消防水箱经常空空如也,又不能及时补水自然更无法保证建筑的室内外消防用水量,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用的水箱,应采用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7.2条的规定: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7MPa;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措施,而实际检查过程中却经常发现应设增压措施的消防水箱未设置增压措施即设置增压水泵或气压水罐;更有甚者有的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部门在楼层竣工验收之后便将消防水箱完全当做他用,严重影响了建筑消防设施的灭火功能。

3)消防水泵没有采用自灌式吸水;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只有一条,且未设置阀门;水泵吸水管未设置过滤网,如果被杂物堵塞,消防水泵将无法起到灭火作用,形同虚设;《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5.3条规定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备用消防水泵,可经常有些小区不设备用消防水泵,严重影响了扑灭火灾的能力,极易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水泵出水管上无止回阀、控制阀和压力表。

4)消火栓按钮无法直接启动消火栓泵;按钮启动后不能在消防控制室看到报警显示部位;消火栓栓口生锈无法与水带连接;屋顶未设置试验用的消火栓。

5)湿式报警阀的进水阀关闭;水流指示器前未安装信号阀;在进行末端放水试验时压力表读数小于0.049Mpa。

6)排烟风机打开后经常未复位;与消防控制设备不能实现联动控制。

7)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在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就降落归底,对人员疏散造成很大的威胁;电梯机房、空调机房穿过的电缆、风管等与墙产生缝隙处未用不然材料封堵或封堵不实;消防电梯与其他电梯合用井道,未做有效防火和防烟分隔,威胁人员的生命;消防电梯前室的墙上经常有一些管道穿过,致使其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暂时用于避难的用途;前室的加压送风口设置位置不当。

8)自动消防设施不能联动,自动控制室经常无人值班。

9)建筑外墙多采用易燃的保温材料。

以上这些涉及建筑消防设施类的火灾隐患有的不易被察觉,有的完全是人为造成,但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成为火灾蔓延扩大的隐形原因而在火灾发生后又难以被调查人员发现。

2.消防违法行为类

许多管理部门因为各种原因擅自停用消防设施;封闭、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违法关闭消防电源,这些违法行为给公共安全和人员疏散都造成了了极大地危害。

3.管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对于小区内公用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物业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与维护的义务。可是在我们监督检查中发现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许多物业公司消防安全制度都很难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不清,人员变动大,对小区内的消防设施疏于管理,致使许多消防设施因缺乏维护与保养而不能正常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浪费。许多高层住宅区私家车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比比皆是,而管理部门却视而不见。

四、高层商住楼的防火对策研究

1.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层商住楼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在加强建筑物火灾的主动防御方面应大胆尝试。比如可将图像监控系统与火灾监控系统合而为一并借鉴北京奥运场馆的消防管理模式及奥运场馆消防设施运行的有效监控大力发展消防安全远程联网即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将某一地区各单位的火灾监控系统运行状态通过特殊数据处理或网络联网管理与当地的消防指挥中心系统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提高火灾报警的及时性,缩短发现火警并报警到出警这一过程。当然,这样做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与人力,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有所运用,也许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还需一些时日。

2.在火灾初期尽量利用电梯疏散。目前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如何利用电梯进行人员疏散,研究表明在一些特有的情况下,乘电梯从着火的高层建筑内逃生,才是更为安全也更为有效的疏散方式。笔者认为,以前不提倡利用电梯疏散是因为电梯本身的安全性和运行环境的安全性不能满足疏散的需要,如果将电梯门的耐火极限提高一倍;在电梯轿厢内加装隔热层;设计上提高电梯设置要求以及将电梯井设置至顶层,在顶层安装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并严格保证排出的烟气不会再进入送风口继而威胁疏散人员的安全;利用新型防火阻隔材料对每层电梯井进行防火分隔,提高电缆的耐火极限等等这样的保护措施都能得以实现,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利用电梯疏散会变成不可争辩的事实。

3.高层建筑火灾中,烟气在室外的扩散不容小视,烟气从本层的窗户窜出向上经过上一层的窗户窜入室内直接威胁上层人员的生命安全,烟气通过这种室外扩散的途径向上快速蔓延比烟气通过竖井和空洞及缝隙向上蔓延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认为应尽快制定高层商住楼的门窗、玻璃的耐火等级与防火门统一标准并统一采用乙级。在高层建筑外墙部分利用新型的无卤的环保类碳纤维阻燃剂或不燃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每隔2-3层设置为一个分区。这样会有效防止烟气从外部扩散进入。

4.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有关防火封堵材料的测试标准,封堵缝隙和孔洞不能只是按照现行规范用“不燃材料”,而应对封堵材料的填塞厚度、尺寸、如何验证其与周围贯穿物的界面是否紧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5.进一步督促物业公司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必须由专人落实,对于本文所述的建筑消防设施类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类的火灾隐患应以物业公司为突破口督促其规范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做到自查自纠。

6.合理提高高层商住楼住宅部分的防火设计标准,笔者认为高层商住楼都应按照公共建筑进行消防审核,而不应将公共部分的楼层折成住宅层数而将整栋高层商住楼作为纯住宅进行审核。由于一旦作为公共建筑进行审核,那么住宅部分的许多设计要求都要提高很多,比如楼梯间的设置、电梯的设置等等。这无疑会大大降低住宅部分的火灾危险性,虽然在降低了火灾危险性的同时也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但是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商住楼火灾,尤其是上海2010年发生的“11 • 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来看,提高高层住宅的防火设计标准势在必行。

五、结语

火灾隐患重在预防,提高全民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意识刻不容缓,搞好消防工作也是政府、监督部门和全体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我们监督部门的工作更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李树峻.加强消防技术立法 提高高层建筑护防火安全[J].中国消防,2011,(6)

[2] 赵子新,李进,李引擎等.北京奥运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成因;防火对策

0引言

高层建筑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使用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简称《消防法》)、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切实履行自己法定的职责。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 火势迅猛,蔓延途径多,易产生烟囱效应

高层工业和民用建筑内部的陈设和装修材料大多是可燃易燃物品,储存、使用的可燃物资多,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发生火灾时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越强烈。根据火灾时的温度高低和燃烧速度对烟的流速进行测试,在火灾初期,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5m/s;烟气沿楼梯间或其它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对于一座百米高层建筑物,烟气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只需30s 左右,烟气就能由竖向管井扩到顶层,在很短时间内,整座大楼就可能形成一片火海。

1.2 人员疏散困难,伤亡严重

发生火灾后,由于垂直疏散距离远,人员集中,疏散设施少,普通电梯不能作为安全疏散用,而且人的疏散又与烟火蔓延的方向相反。据测试,人在烟雾中能见度约为30m,加之火场烟雾浓度增大,受燃烧物体背景和烟雾种类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很难安全疏散,多数人员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火灾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物内部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极大,尤其是建筑群,主体建筑连接的附属建筑将其包裹在中央,消防车不易接近,消防队员攀登困难,用水量大,有时需要达到80L~120L/ s。受消防登高设备及玻璃幕墙限制和风向风力的影响,难以实施破拆玻璃窗进行自然排烟,降低扑救效率,贻误灭火战机。

1.3 构造功能复杂,火险隐患突出

综合性的高层建筑,设有供电设备、厨房设备、暖通设备、给排水设置、环保设备和交通输送设备,设置的空调风管、排烟排气管道、电缆电井管道、吊顶等纵横交错,是火灾时烟气火势发展扩大的重要路由,因为这些管道内未设排烟防火阀,由于油垢尘埃的影响有时失效不能动作。火灾时,大量的烟光从燃烧层窗口喷出,在窗外风力的作用下,烤裂上层玻璃窗,并引起上层室内的可燃物燃烧。如此层层蔓延,易形成立体火灾。尤其玻璃幕墙建筑遭受这种危险性更大。

2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分析

高层建筑火灾最直接的成因是火源因素,主要是: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不当;自燃、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小孩玩火,人为纵火等。控制火源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降低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但更重要的隐患来自于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

2.1 高层建筑设计上存在的缺陷

建设单位片面地根据满足自身需要和人为设想要求设计单位设计建筑布局,相当一部分高层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一些单位未设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楼梯间不符要求等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在形成后就成了极难整改的固疾,成为重大火险隐患。

2.2 消防审核把关难

建筑防火审核,目的是为了在建筑作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而在一些地区,“三边工程”较为普遍,建设单位为节省投资,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报审,审核未通过,工程已经建了一大半,造成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2.3 消防工程质量不高

一些高层建筑的施工方资质较低,人员流动性大,业务水平低,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一些中标单位挂靠消防资质,而施工仍然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些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消防产品,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2.4 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难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品种齐全,设有自动报警、自动喷淋、防排烟、消火栓和防火卷帘操作系统,有的还有气体自动灭火、雨淋或水幕和自动闭门装置系统,而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不会检测、操作和定期维护各类消防设施,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死,消防问题互相推诿等。

3高层建筑的防火对策

对于高层建筑火灾,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立足于自防自救”的根本原则。这也是由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切实依法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着力提高高层建筑单位自身防范火灾的能力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履行消防安全领导、管理之责任。

3.1合理选择建筑用址和附属建筑的设置

3.1.1 高层建筑应与城市消防站保持便捷联系,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报警,城市消防站能迅速出动并有效地组织扑救。

3.1.2 宜远离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厂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

3.1.3 与周围建筑物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应根据火灾时建筑辐射热对相邻建筑的影响,满足扑救要求和节约用地等因素确定。

3.1.4 高层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高层民用建筑宜与城市主次干道有机相连,使消防车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火场。

3.1.5 合理布局裙房, 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间的出口。便于消防队员,消防车进行灭火救援。

3.1.6 妥善安排油浸变电器,燃气、燃油锅炉房的位置,在总平面布置时,要十分注意防火安全。

3.2加强防火管理,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3.2.1严格电气、燃气管理

要选用安全可靠的电器产品和燃气设备,不使用明火或电热丝的电器和燃器设备器具,电器设备及其线路和燃气设备及其管道按标准、规范要求安装铺设,不得擅自乱接、乱拉、乱装。供气管道在地面进入大楼前应设置紧急切断阀。

3.2.2严格明火管理

对施工、维修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明火作业,必须经审批后方可作业。加强安全监护工作,在作业现场必须安排专人进行监护。对餐厅、餐馆的加热器具使用必须落实专人负责。对吸烟问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规定并落实。

3.2.3严格操作规定

对用火、用电、用气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涉及用火、用电、用气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责任心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3.2.4严格维护保养制度

电气设备、燃气设备、机械设备等,必须定期维持保养,发现故障,及时修复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3.3控制火灾扩大措施

3.3.1水平防火分区

利用防火门、防火墙或防火卷帘等分隔物,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水平面内防火分区面积。

3.3.2竖向防火分区化

火灾不仅能水平蔓延,而且还能沿建筑物外墙各种井道、楼梯间竖向蔓延。对电梯井、暖通风井、燃气管井等竖向井道,必须采用相应耐火等级的防火墙、防火门、防火阀进行防火分隔,将每个竖井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对待进行分隔。对中庭、外墙、玻璃幕墙应设置有效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3.3.3装修材料应为阻燃材料

建筑装修和室内装修采用阻燃材料,是预防火灾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用于高层建筑室内墙面,隔断,地面应采用B1级材料,对于室内顶棚必须A级材料,局部造型装修需要,可采用B2级材料,安全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区(间)等,其墙面、吊顶、地面均应采用A级材料装修。

3.3.4完善消防设施,达到消防自动化

高层民用建筑内,除了安装消火栓,消防软管水喉外,必须按照规范系统,全面地设计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并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选用消防设备,达到早期发现,将火灾消灭在初期阶段。

3.4安全疏散避难措施

3.4.1疏散走道

逃离起火房间的人员进入走道后,应能较好地保障其顺利奔向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和楼梯间,为了缩短疏散时间,疏散走道应力求短捷,便于形成双向疏散。合理细致设计确定疏散通道的位置、安全疏散距离、疏散走道和门的宽度、高度,且不宜设置台阶。

3.4.2疏散楼梯

为保证安全疏散,每幢高层建筑应设置至少两座防烟楼梯间,宜靠外墙布置,必须有采光和防排烟设施,疏散楼梯宜在电梯厅旁设置,应采用乙级或甲级防火门作为前室和楼梯间的门,门必须向外开启,并不应设置门槛。

3.4.3消防电梯

电梯是高层建筑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火灾时电梯是不能用于疏散人员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高层建筑应设置专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载重不应小于800kg。应采用一级负荷供电,其动力和控制电线、电缆采取防火防水措施,电梯内装修材料应用A级材料装修,以提高应急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3.4.4防排烟设施

防排烟设施与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关系密切,它能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必须设计有效的防排烟设施。从确保安全疏散角度,在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间(区)应采用正压送风,在疏散走道采取机械排烟方式。对消防电梯井及其前室应采取正压送风,防止烟气侵入。

4结语

自09年新《消防法》的颁布实施,对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共消防安全水平,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参考文献:

[1] 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汇编[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