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__县国土资源局,执法支队,局属各分局、科室:

今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为促进全社会充分认识土地国情国策、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结合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实际,特制定如下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宣传主题,精心组织,积极创新,深入宣传国土资源政策法规,积极引导全社会知晓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使保护耕地红线,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依法管理、依法用地的良好氛围。

二、时间安排

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从2013年6月24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

三、宣传形式

(一)悬挂宣传标语。在局机关及各分局在办公场所悬挂横幅;各国土所自行选取繁华街道悬挂横幅。

(二)电视专题宣传。市局制作一期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电视宣传片,宣传周在__电视台播放。

(三)网站宣传。在局网站登载6.25宣传方案及宣传活动内容。

(四)现场宣传。6月25日,市局在和平鸽广场繁华地段设置咨询台,现场向群众散发宣传品,开展国土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活动。

(五)开展有奖竞答活动。与移动通信联合在6月 13日__日报国土专刊刊登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答卷,向社会各界发放,回收答卷后批阅,确定名次与获奖人员,在6.25土地日特刊公布,奖品为手机话费。

(六)编辑出版__日报6.25土地日特刊。

1、市长、局长署名文章(办公室负责)

2、以三县区政府或国土分局名义发署名文章(__局、大武口分局、惠农分局负责)

3、各级领导重视、支持和关心国土资源工作及国土资源工作成效的图文资料(办公室负责)

4、重点工作介绍

①、采煤沉陷区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工作情况(资环科负责)

②、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工作情况(土地整理中心负责,惠农分局、__局配合)

③、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工作情况(土地科负责)

④、三旧改造试点项目工作情况(土地科负责)

5、各科室工作政策解读

①、土地科

A、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形势

B、耕地保护工作解读

C、建设用地报批供应服务情况

D、工矿废弃地治理解读

E、城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解读

F、“三旧改造”项目解读

②、矿管科

A、我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现状

B、矿产资源管理政策解读

③、执法支队

我市当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情况

④、政策法规科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宣传

⑤、地籍与测绘科

测绘管理工作政策解读

⑥、综合科

关于加强重大项目资金管理的相关工作情况

⑦、地籍站

A、当前我市土地登记相关政策

B、优化窗口服务、推进行风政风建设情况

⑧、土地整理中心(储备中心)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解读及我市耕地储备情况、占补平衡项目实施情况。

⑨、信息中心

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化保障情况

⑩、矿产资源储量和地质环境科

A、地质灾害相关知识解读

B、我市地质灾害工作情况

6、邀请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代表视察国土资源重点工作,召开行风政风建设座谈会并进行民主测评。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实施时间和范围

实施时间:2009年--2011年

实施范围:全市公办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举办的所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工作目标:通过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开展抗震加固、提高中小学综合防灾能力,使全市中小学校校舍达到国家规定的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主要任务:从2009年开始,三年内重点完成:1.对洪涝灾害、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完成迁建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任务;2.对存在消防和雷击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的设施完成整改任务;3.在选址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对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完成集中重建、对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完成改造加固任务。

三、工作步骤

(一)对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排查鉴定。按照国家的校舍安全技术规范,集中全市的专业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对各级各类中小学现有校舍(不包含在建项目)进行逐栋排查鉴定。做到"县不漏校,校不漏幢",并逐校、逐幢形成评估鉴定报告,建立每幢校舍综合安全档案。

校舍排查工作要于2009年8月31日前完成。校舍鉴定检测工作必须在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

(二)科学制定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和方案。根据排查、鉴定结果,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正在实施的破旧校舍维修改造,科学制定校舍安全工程三年总体规划和分年度的实施计划。2009年度加固、改造计划在2009年8月31日前编制完成,三年总体规划及2010年、2011年加固改造计划在2009年12月31日前编制完成。

(三)区别情况,分类、分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校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根据评估分析论证结果确定治理或避险搬迁;对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进行加固改造;对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进行集中重建;对根据学校布局规划确应废弃的危房校舍,确保立即拆除;完善校舍防火防雷等综合防灾标准,并严格执行。

校舍安全工程要按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建设。新建校舍选址必须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规定,并避开有隐患的河流水库、淤地坝、蓄水池、尾矿库、储灰库等建筑物下游易致灾区。

部门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校舍安全工程由举办方负责实施。

四、资金安排和管理

政府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纳入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予以保障;高中段学校按隶属关系和办学体制统筹落实校舍安全工程资金。部门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校舍安全工程资金由举办方负责,政府给予指导和实施监管。

按照"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管理,规范使用校舍安全工程经费,杜绝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款。学校举办单位要保证按工程进度拨款,不得拖欠工程款。制定和落实有关规费的减免政策,切实节约投资。

要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跟踪监督。对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项资金、违规乱收费或减少政府投入以及疏于管理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校舍安全工程实行国务院统一领导,省政府统一组织,市、县政府负责实施,充分发挥专业部门作用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为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市政府成立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市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排查鉴定组、项目实施组、资金筹措组、监督检查组等若干专业组,由相关部门领导担任组长,具体负责。

市校安办和各工作组要在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举全市之力,统一组织对校舍的逐幢排查和检测鉴定,审核每一幢校舍的加固改造、避险迁移和综合防灾方案,具体组织工程的实施,落实施工管理和监管责任,按进度、标准验收,建立健全所有中小学校、所有校舍的安全档案。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的校舍安全工程。

各有关部门要抽调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按时完成所分担的任务:市教育体育局负责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的总体协调,校舍的迁建、重建和加固改造;市国土资源局、水利局等负责校址避开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有隐患的河流水库、淤地坝、蓄水池、尾矿库、灰库等建筑物下游易灾区的排查鉴定和整改方案制订;市建设局、建管局等负责中小学校舍结构、质量安全的排查鉴定和检测,逐校、逐幢形成评估鉴定报告,提出加固改造建议方案,协助市教育体育局完成D级危房的重建和C级校舍的加固改造;市气象局负责校址避开台风易灾区和存在雷击安全隐患中小学校舍的排查鉴定和整改方案制订;市消防大队负责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中小学校舍的排查鉴定和整改方案制订;市科技局负责存在地震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的排查鉴定;市财政局负责校舍安全工程所需资金的筹措和拨付;市监察局、审计局负责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的监督和审计。其他部门负责相关任务的完成。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一、实施时间和范围

实施时间:2009年—2011年。

实施范围:全县范围内公办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举办的所有中小学校。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工作目标:通过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开展抗震加固建设,提高中小学综合防灾能力,使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达到国家规定的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台风、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主要任务:从今年起3年内,对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险校舍完成集中重建,对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危险校舍完成改造加固任务;对台风、洪涝灾害、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完成迁建避险任务;对存在消防和雷击安全隐患中小学校舍完成整改任务。

三、工作步骤

县政府统筹协调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工作。县有关部门负责做好县本级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

(一)对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排查鉴定。排查鉴定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校舍安全技术规范,坚持全覆盖,不留死角,做到“县不漏校,校不漏幢”,建立每幢校舍综合安全档案。

排查鉴定工作要在2009年8月底前完成,排查鉴定结果由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后报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20*年5月以后已经排查并形成鉴定报告的校舍,可不再重新鉴定。

(二)科学制定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和方案。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排查鉴定结果,结合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编制校舍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报县政府研究确定后,上报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对通过维修加固可以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校舍,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改造加固;对经鉴定不符合要求、不具备维修加固条件的校舍,按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重建;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校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根据评估分析论证结果确定治理或避险搬迁;对根据学校布局规划确应废弃的危房校舍可不再改造,但必须确保拆除,不再使用;完善校舍防火、防雷等综合防灾标准,并严格执行。

校舍安全工程要按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建设,严格执行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以及相关的抗震设防要求。新建校舍选址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规定,并避开有隐患的河流水库、淤地坝、蓄水池、尾矿库、储灰库等建筑物下游易致灾区。

四、资金安排和管理

政府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校舍安全工程资金由举办方负责,当地政府给予指导、支持并实施监管。

按照“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管理,规范使用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经费,杜绝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款。学校举办单位要保证按工程进度拨款,不得拖欠工程款。制订和落实有关规费的减免政策,切实节约投资。

要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跟踪监督。对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项资金、违规乱收费以及疏于管理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组织分工和监督检查

校舍安全工程实行国务院统一领导,省政府统一组织,市、县级政府负责实施,充分发挥专业部门作用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为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县政府成立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县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县各有关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县教育局:牵头协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工作。会同县相关部门做好县本级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的排查鉴定、规划制订、项目实施等工作。

县发改局:统筹协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落实;从快、从简审批程序,加强项目监管,制订和落实有关规费的减免政策。

县科技局(县地震局):参与中小学校舍抗震设防的排查评估;负责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审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标准。

县消防大队:负责中小学校舍消防安全整改技术指导,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负责中小学校舍建设工程消防行政许可、施工现场检查;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的平稳、顺利实施。

县监察局:负责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程序的监督和各职能部门效能的监督;负责对有关职能部门履行安全责任的监督。

县财政局:统筹协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资金筹措和管理;负责免征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涉及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县规划建设局:负责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规划选址和规划审批;牵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排查工作;负责对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依法实施监督。

县水利局:负责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的水保审批;负责指导开展学校周边防汛防台安全隐患治理。

县审计局:负责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监督。

县安全监管局:负责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督。

县房管局:具体牵头县本级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工作。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的用地审核报批;负责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

县气象局:参与中小学校舍防雷的排查评估;负责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迁建、重建项目的行业监督。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涉及到的土地、校产历史遗留问题,各有关部门要特事特办,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争创教育强县的决定》(泰委〔20*〕8号)要求给予办理“两证”;各职能部门要给予办理土地、规划、立项、招投标、质监等基本建设所需各项手续,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各乡镇、村(居)委会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重点做好政策处理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统一组织对校舍逐幢排查和检测鉴定,审核每一幢校舍的加固改造、避险迁移和综合防灾方案,具体组织工程实施,落实施工管理和监管责任,按进度、按标准验收,建立健全所有中小学校、所有校舍的安全档案。

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程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因学校危房倒塌和其他因防范不力造成安全事故导致师生伤亡的乡镇,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改造后的校舍如因选址不当或建筑质量问题遇灾垮塌致人伤亡,要依法追究校舍改造期间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建设、评估鉴定、勘察、设计、施工与工程监理单位及相关负责人员对项目依法承担责任。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cuobie100”为你整理了这篇自然资源局“六稳”“六保”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自然资源局“六稳”“六保”工作总结

一、助力脱贫攻坚

(一)坚持脱贫工作重心下移

坚持工作重心前移,服务重心下移。局领导、帮扶责任人和有关股室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脱贫工作联系点,结合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和具体措施,驻村工作队员坚持在村同吃同住同劳动,摸清民意,写好脱贫工作日志,及时向局报告脱贫工作进度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二)建立督查机制

建立脱贫工作督查和定期总结制度,局办公室、人教股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帮扶联系村检查工作人员任务完成情况、驻村工作队员在岗情况、工作情况、局各项脱贫措施的落实和完成情况等,检查结果列入局相关股室和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依据,进一步增强脱贫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形成“扑下身子、深入一线、真抓实干、克难攻坚”的良好风气,全面推进脱贫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积极争取项目扶持

在加大对脱贫联系村的脱贫项目建设的同时,利用部门优势,积极向上级或相关部门进行汇报衔接,为帮扶联系村争取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项目建设,努力改善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对脱贫工作做实功、用实劲、求实效,抓紧研究和对接政策脱贫,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发挥基层国土所和驻村干部作用带头作用,盯住目标、狠抓实干,确保我区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四)优化项目用地保障

坚持靠前谋划,精准服务,抓好脱贫项目用地选址和审批服务,为帮扶联系村基础设施和学校、医疗点、乡村舞台文化场所等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完成帮扶联系村农村土地及房屋的确权、登记、颁证,明晰农村土地权属,支持农户在不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五)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

抓住关键时间节点,举办一些重点突出、影响力较 大的主题宣传活动。帮助贫困村做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帮扶村送栽景观树苗,清理道路杂物,美化村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户贫困户(监测户、边缘户、重点户)等进行户容户貌提升。推动扶贫办公场所、人员和经费有效落实。继续强化扶贫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扶贫工作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与执行力。

(五)积极做好疫情防控

驻村工作队全力主动配合所驻村做好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到村到户、到家到人,不留死角。局班子成员深入到帮扶村,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值守人员,送去了方便面、火腿肠、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同时,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优先保障畜禽养殖等设施农用地需求,确保疫情期间市场供应。

2020年,我局扎实做好大东乡大东村委会以及金安镇光乐村委会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共有建档立卡户21户78人,已脱贫21户78人。

二、保障被征地合法权益

(一)征地拆迁开展情况

完成征收土地1086.72亩,一是完成金安加油站项目5.17亩、文化变电站项目61.63亩、文化工业园区4号路49.7亩、中节能文化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17.19亩、良华屠宰场86.85亩、文化金马建材搅拌站34.79亩、七河搅拌站项目115.13亩,漾弓江流域生态治理及城市防洪工程项目(护城河)116.26亩,新团片区600亩的征地工作。二是积极配合涉及征地拆迁的束河、金山、祥和、开南等街道开展了西山片区、尚义片区,八河片区、祥和片区,金山工业园区、新团片区、文化片区等地上附着物的赔偿工作。

(二)建设用地报批情况

根据区政府的安排和具体建设项目实施的需要,为进一步及时保障古城区重点项目用地,2020年以来己审批了两个批次共6.1507公顷,组织了上报三个批次用地件共计10.7916公顷(161.874亩),下一步根据项目需要还须及时组织相关用地报件,进一步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工作。

(三)土地供应情况

通过网上拍卖供应四宗11.5494公顷(173.241亩),成交总价26362.44万元。目前组织的两宗77.33亩土地的供地方案,经区政府同意方案已经上报市局进行审批。同时组织了网上公开拍卖出让四宗0.6737公顷(10.11亩)国有建设用地。

(四)认真开展好征地过程中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严格执行征地法定程序、征地补偿安置区和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等相关政策,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三、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20年3月,我局委托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结合汛前排查对我区范围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并于2020年4月、5月及时向各责任单位下发了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相关通知,协同古城区应急管理局编制了古城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急预案。通过汛前排查,我区确定在2019年的基础上核销8个隐患点,同时新增5个隐患点,故我区2020年隐患点有98个。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江一线,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在汛中,我局在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排查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监测的隐患点,重大建设项目,学校、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了专门排查,新增了1个隐患点。在排查明确了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区域及隐患点、危险点后。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建立了区、乡、村、村小组四级监测网,积极与气象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及监测信息网络,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传真等方式,确保每一位监测员能及时接收到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为保证对重点区域的监测,各个乡镇村都设有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员,古城区2020年设置监测人员102名。同时加强应急值守,保证24小时通讯、信息畅通,保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能及时发送给到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以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能提前做好应急准备。今年我区未发生大中地质灾害等严重事故。

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为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我局采取挂图督战、局领导亲自抓、亲自管的工作模式。按照目标上图、任务上图、进度上图、责任上图的督战方式,严格落实工作阶段任务,做到各项工作可量化、可考核、可督查。

一是加紧实施金沙江流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国家下发古城区符合条件纳入生态修复任务的是53个矿山97个图斑,治理总面积186.57公顷。范围为古城区文化街道、大东乡、金安镇、开南街道、七河镇。本次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从2019年底开始,至2020年9月底结束,分为摸底排查、综合治理和检查验收三个阶段。古城区生态修复工程分为六个施工标段,目前已全面进场施工,已完成28个矿山近120公顷的修复任务。

二是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正在实施的项目有:文化等两个社区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规模为170.8033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4.6738公顷,项目预算总投资833.15万元,工期六个月,已如期完成全部施工建设,正进行设计变更。七河前山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254.0373公顷,新增耕地12.4178公顷,项目预算总投资869.48万元,工期六个月,已如期完成全部建设,现正进行设计变更。古城区开南街道办事处良美等2个社区国土综合整治(体质改造)项目,本项目建设规模为294.7260公顷,计划新增耕地1.0360公顷(全部为水田)该项目预算投资为3000.00万元,工期六个月,现已完成监理招投标及施工招标。

五、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

(一)百村行动计划

丽江市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乡村振兴“百村行动计划”第一批示范点名录中古城区有4个示范点,分别为大东乡建新村委会江边村民小组、金江乡金江村第三村民小组(邑马珍村)、金安镇增明村、七河镇金龙村。再增加综合条件较好的七河镇北排村打造为古城区乡村振兴的示范先行村。本批乡村振兴规划“百村行动计划”共5个村。我局全体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各职能股室的配合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提升服务,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切实履行规划管理职能,加强和推进乡村振兴规划工作。

(二)丽江市古城区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先行”机制,被认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亮点。中央也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抓紧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

(三)全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用地保障

全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2个,一是文化街道鲁准罗集中安置点,安置48户179人(其中15户47人为建档立卡户,33户132人为随迁安置户),安置点总面积为89.29亩,拆旧区面积为37.72亩。二是金江乡普勤北山集中安置点,安置29户104人(其中6户23人为建档立卡户,12户38人为随迁安置户,11户43人为插花安置户),安置点的总面积为43.85亩,拆旧区面积为17.12亩。为全力支持古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用活城乡建设用地项目政策,我局前后组织编制并上报了两批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及拆旧复垦方案,两批方案共涉及448.971亩的拆旧复垦工作,用于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新区用地133.14亩。目前,第一批增减挂钩项目已完成外业复垦及内业资料整理工作,并已通过区级自查自验及市局初验,正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同时于2020年6月,实施了第二批增减挂钩项目的外业工作,现已完成70%,拟于年底申请市级验收。

(四)全面完成建档立卡分散安置户拆旧复垦复绿工作其余分散建档立卡安置户为32户,涉及大东乡、七河镇、金江乡、金安镇、文化街道,拆旧面积为9.3189亩,目前已完成复垦复绿工作,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率达到100%

六、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我们坚持“严”字当头,严格审批程序,严把“一书三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关。一如既往严格按照《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开展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工作,坚持统一规划、节约用地、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严格遵守规划法和行政许可法程序。累计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9282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491份,出具首套房证明4039份,公租房证明2004份,核税单1059份,日常查询证明3008份,司法查封及解封360件,遗失公告54份。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展顺利,通过云宅调信息采集工作已完成,作业单位正在用航拍的方式进行外业测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53件。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限的要求,将一般登记、抵押登记时限分别压缩至5个、2个工作日,涉及企业的一般登记及抵押登记压缩至2个、1个工作日。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为照顾和方便老弱病残孕、军人等特殊群体办证,专门设置了办证绿色通道,针对符合登记条件的老弱病残群众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共提供上门服务15次,赢得了办事群众的好评。古城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便民服务再升级,即开启不动产登记证书EMS快递寄送服务,除原有的自行领证方式外,外地群众还可以选择EMS寄递服务,即可省去第二次跑腿的麻烦,实现EMS上门送证服务,上半年共办理27本证书EMS快递寄送服务。加快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抵押登记受理窗口前置到银行,目前已经在古城区农信行、工商银行及玉龙农商行设立了3个便民服务窗口正式办理业务,并实现了1个工作日办结。实行回访制度,每个周随机抽取上个周任意一天当中的10个业务对办理人进行电话回访,另外对办理过登记业务的56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或电话回访,进行满意度调查,征求对登记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截止目前回访满意度为100%。进一步优化“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与房管、税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已经实行房屋交易、缴税、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目前设置两个综合受理窗口,专门受理存量房交易转移登记业务。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一、全面夯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加强了土地管理工作

1、认真抓好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一是落实了耕地保护责任。在3月27日召开的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全县耕地保有量指标97.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48万亩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成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刚性指标。并明确要求各乡(镇)要对辖区内实际新发生的用地负责,不断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和措施,确保各项指标不能突破。结合全县各项目标责任半年和年终考核工作,对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同步考核,确保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实现。

二是切实加强了土地利用计划工作。我局严格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对于非重点项目,一般不得调整规划;切实加强基本农田监督管理,除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任何项目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进一步加强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坚持实行集体会审制度,严格遵守《禁止供地目录》和《限制供地目录》,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用地标准,对建设项目中有关土地利用方面的内容,依法进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全年上报市局并通过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用地预审7宗,总面积137.76亩,从而落实了耕地保护的各项具体措施,坚决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有效地防止了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从源头上控制建设项目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三是强化了土地执法监察。按照省、市安排,我们全面开展了“案件查处年”活动,在对去年开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的情况进行“回头望”的基础上,继续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认真贯彻执行动态巡查制度,坚持每日进行巡回检查,切实加强了土地利用监测,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将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加强了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努力建立部门协作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严格执法监察工作目标责任的考核和奖惩,坚决扭转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案件居高不下的被动局面。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对一些农村村民未批先用、批少占多、占用耕地修建住房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查处,共查出农村土地违法行为3起,非法占用耕地3.96亩,已作出严肃处理,全部结案,从而全面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四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全面推进。经过认真组织实施和严格监督管理,20*年市级投资项目3个和县级投资项目26个已顺利通过市专家组验收,总规模面积5393.85亩,新增耕地面积3677.4亩。同时,20*年县级投资项目楼坪乡王沟塌等4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工程全面推进,总面积为4443.45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3891.3亩;2007年市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4个也已全面实施,总面积1584.3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495亩。省级投资*县砖窑湾等(4)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已经省厅批准实施,总规划面积7452.45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281.55亩,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招投标方案,将于近期正式组织实施。另外,我局还组织各有关部门认真进行现场踏勘,全面组织编制我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为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得以实现作出了不懈努力。

2、认真做好了征地和报批工作

一是规范了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按照“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集约节约”的原则,我们积极支持有利于结构调整的项目建设用地,保障了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确保经济发展必需用地。并按照新的报件要求,严把规划、权属、地类等十个关键环节,既认真审查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到位,又认真审查实体内容,确保依法依规做好每批每宗用地的审查,坚决杜绝打着各种旗号规避政策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用地。全年共上报批次用地*县2009年第一批次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靖西天然气管道*阀室改建分输站用地2宗,总面积225.70亩;上报长庆油田公司和延长油田公司20*年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用地共10个报件,总面积3237.79亩,充分发挥了土地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应有的作用。

二是加强征地实施管理。在实施重点项目征地过程中,我们正确处理国家、建设单位、农民集体和被征地农户的利益关系,更多地考虑农民群众的利益,把工作重点放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征地补偿安置办法,严格实行“两公告一登记”的征地程序,落实了征地听证制度,在县政府的指导下初步建立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并及时足额兑现了农民征地补偿安置费,使农民失地不失业,有条件再创业,确保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三是积极为建设项目提供优质用地服务。我们采取协调沟通、政策法规教育等办法妥善解决征地中的突出问题,并严格执行国务院和我省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了国家和省、市、县级重大工程项目用地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解决了县城靖西天然气管线迁移、延长油矿郝家坪—永坪输油管线、长庆沿河湾—阳山输油管道、长庆第三净化厂—延安姚店工业园区天然气输气管道和石油天然气开发等建设项目用地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完成了2007年长庆、延长油田公司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用地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努力为建设项目用地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3、全面推进了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一是切实加强了土地供应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要求,我们全面落实了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严格界定划拨与有偿用地界限,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制度;坚决落实房地产市场土地调控政策,确保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建设用地;建立健全了划拨用地公示制度,加强了划拨土地供应管理;切实加强了批后监管,严格禁止长期批而不征、征而不供和占而不用的现象存在,坚决把住了土地供应的闸门。全年划拨供应国有土地18宗,总面积8.9880公顷;协议出让国有土地11宗,总面积4.9247公顷,收取土地出让金459.1万元,挂牌出让国有土地1宗,总面积0.1393公顷,成交价格172万元,土地出让收入全部上缴国库,没有违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有关规定、土地出让收入征收管理和使用有关规定的问题存在。

二是初步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针对当前划拨国有土地私自出租、转让和改变用途等突出问题,与县纪委、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管理的通知》,明确政策界限,强化措施,切实加强了对土地市场的监督管理。对一些原划拔用地改变用途和存在土地交易行为的,坚决按照规定收取土地出让金,加强了划拨土地管理。同时,还认真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和闲置土地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

三是切实推进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除三类用地可以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外,其他项目坚决不得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建设项目,及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对农村村民建设使用土地的,我们严格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的规定,坚持会审制度,坚决实行“三到场”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切实推进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4、狠抓了各项基础业务工作

一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推进。根据国务院和省、市的要求,我们积极筹措经费,购置办公设备,抽调精干力量,组织技术培训,并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招标活动,在认真实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展开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土地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50%以上的调查工作量,预计到12月底能确保完成60%以上工作任务,2009年能如期完成调查任务,从而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

二是乡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制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顺利开展。按照市六部局的安排,我县及时对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活动作出了安排,并切实履行职责,确定了宣讲人员,购买了培训资料,加强组织协调,制定了培训计划,全面组织开展了培训工作。培训历时一个月,开班14期,全县210个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共405人参加了培训,一些乡镇干部和村民小组长也主动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人数总计593人,其中村级干部469人、乡镇干部124人,培训率达到了100%。同时,我们在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将新出台的政策、法规积极主动地向县乡各级各部门和有关领导报送,并利用召开会议等机会发放有关资料,争取领导的理解支持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各基层土地所也充分利用农村集会、下乡办案和用地协调等各种有利时机,向农村广大群众发放学习宣传资料,宣传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年内共组织干部职工上街宣传3次,悬挂横幅30多条,散发传单5000份,还多次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并举办了纪念第19个全国土地日“国土杯”有奖征稿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了遵守和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三是测绘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继续加大了对测绘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不断加强了测绘行政工作,认真整顿规范了地图市场秩序,并严厉打击取缔无资质测绘违法行为,初步理顺了测绘管理工作体系。继续全面开展了测绘业务工作,重点做好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对长庆第三净化厂中美合作延安燃气电厂输气管道工程化子坪首站和长庆、延长油田公司石油天然气开发等建设项目用地进行了勘测定界,勘测面积2800多亩,编写勘测定界成果报告7份,制作勘测定界图762幅,不断增强了测绘业务工作能力,为建设用地报批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四是土地登记发证和土地估价业务工作逐步开展。从我县的实际出发,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县城土地登记发证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开展了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并对延长油田公司杏子川采油厂石油天然气用地进行了登记发证,共登记发证769宗,登记面积123*79.88m2,其中出让土地14宗共58734.93m2;划拨土地755宗共1172144.95m2,为加强国有土地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城镇地价修订调整工作成果全面开展了土地估价业务,共评估国有土地使用权8宗,其中住宅用地4宗、商住用地4宗,总面积8.68亩,为土地使用权抵押和土地出让金收取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估价业务能力。

二、进一步规范矿业权秩序,全面加强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1、认真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回头看”行动。根据国家和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全面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行动,认真制定了《“回头看”行动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责任,并由县国土、林业、水利、安监、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从4月1日起,利用1个月的时间,以砂、石、粘土矿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全面的清理清查。经过清查整顿,原有110处砂、石、粘土采矿点中,30个砖厂和9处采石、采砂点全部持有采矿许可证,剩余71处非法采矿点现已关闭56处。对仍在生产的15处采石、采砂点,采取政策引导教育和强制关闭相结合的办法,坚决予以关停。同时,我们还对照验收标准查漏补缺,特别是认真清查了非法转让采矿权和污染破坏矿山环境的行为,建立了部门协调配合的矿产资源管理机制,坚决防止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出现反弹,巩固并不断扩大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成果,为确保整规工作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奠定了基础。

2、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我们进一步规范矿业权管理,加快矿业权市场化建设,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按照《物权法》的要求,加强对矿业权从设立到灭失的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继续加大采矿权市场配置的力度,停止以行政审批方式授予砂、石、粘土采矿权,加大了砂、石、粘土矿的市场出让力度。同时,还按规定足额收缴纳采矿权价款,加强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力度,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810万元,已全部上缴国库。

3、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管工作。按照突出重点,重在治本的原则,针对非法采石、采砂等比较突出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对矿产资源执法检查工作力度,将执法巡查职责落实到各基层土地所,并建立了矿产督察员制度,早发现、早制止,重点打击和查处非法采矿和非法转让、倒卖矿权的违法行为,加强了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工作的监督管理。同时,认真做好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工作,对全县33家矿山企业进行了年检,逐步实现了矿产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监管。另外,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修编工作也已全面启动实施。

三、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加强了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我们十分重视对农村广大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于4月22日举办了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培训班,就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的内容、方法和有关法规向各乡镇主要责任人和各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进行了辅导讲解。同时还采取发放资料、悬挂横幅等办法,切实加强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

2、落实了防灾责任。

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编制了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2009年度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并在明确各级行政领导的防灾责任的同时,落实了各基层土地所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与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签订《防灾目标责任书》41份,建防灾工作明白卡41份,填发防灾避险明白卡417份,并在各监测点设立警示牌1块、组建抢险队伍1支,确定了遇险信号、撤离路线和遇险信号人,建立健全了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网络体系。

3、加强了动态监测。我们落实了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和险情巡查三项制度以及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反应的各项制度,及时传递信息,加强了动态监测。发放《监测记录本》55本,做好了监测记录,并先后发出防灾紧急通知6次,认真开展了春季融冻期和雨季汛期的地质灾害排查、监测工作,把易发性强、活动频繁、危及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监测防治的重点,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摸底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6份督促进行整改,还对工程建设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实施了削坡减载等措施予以消除隐患,并落实了重大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制度,有效防止了人为因素造成新的灾害隐患点。我们对于报告的灾情及时赶赴现场,采取相应措施杜绝了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国土资源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国土资源工作全面进步

1、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我们抓住干部职工培训教育这个重点,注重培养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过强的国土资源干部队伍,将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集体学习与自学、辅导讲课与讨论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党的十七大精神同国土资源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在每周五党日活动时间进行政治学习,每周三进行业务学习,特别是认真组织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促使全体干部职工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变成自觉行动,真正提高了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2、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健全了系统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了工作、学习、生活和廉政建设各项制度,重点加强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单位预算管理办法》、《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等四项制度,并严格实行招待费、车辆维修费审报制度,从钱、权、人、事各个方面加强监管,完善了干部监督约束机制,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工作合力。切实加强了基层土地所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省厅《关于加强基层国土所建设的意见》,在全系统开展了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站所”活动,努力提高基层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国土资源方针政策的能力,形成政令畅通、执法严格、服务优质、廉政勤政的好风气,初步建立了一支品德好、靠得住、会干事的高素质国土资源干部队伍。

3、进一步加强了国土资源工作。我局高度重视和维护稳定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实行月例会制度,建立了国土资源联办制度和督办工作制度,及时处理问题并将办理情况反馈给人,保证了所有案件都能及时妥善地解决,避免了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认真抓好了初信初访工作,在作好登记的同时,通过详细了解掌握上访人员反映的情况,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稳定上访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了群众上访接待和答复工作。特别是增强了基层土地所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上交,努力把初信初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重点做好了因征地引发群众上访的排查、预防和劝解疏导工作,尤其是切实做好了对问题复杂、涉及面广的征地补偿安置等群众性上访问题的调查核实和沟通反馈工作,坚决防止由于征地过程中政策、程序不到位造成的群众上访问题产生。全年共接待来访人员8次19人,主要反映农村宅基地纠纷、农村乱修建及石油、天然气开发等土地征收征用方面的问题,现已基本上全部予以解决。

4、切实加强了行业作风建设。我们将行业作风建设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从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入手,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转变作风,转变观念,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服务意识,争取工作主动,帮助基层解难释惑。加强基层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全面落实行政为民“十项措施”、工作人员“五条禁令”和从业誓词、工作守则、服务守则,坚决杜绝工作中推诿扯皮、吃拿卡要和不负责任等问题的产生。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法行政,特别是在土地和矿产出让、审批、登记及项目招标工作中坚持原则,照章办事,防止现象发生,坚决纠正在征收征用土地和资源管理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有效地防止了利用职权参与土地、矿产非法交易,从中牟利等行为的产生,取得了我局在20*年度政风行风测评中位居行政管理部门第三名的好成绩,树立了国土资源部门依法行政、热情服务、廉洁高效、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新形象。

5、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增强廉政勤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坚决抵制不廉洁行为的产生。把反腐倡廉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问责问廉问效工作制度和警示训诫制度,初步构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全程监管和管人管钱管项目等重点岗位的监督管理,促使全体党员干部正确对待、慎重使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勤政廉洁,推动了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6、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全面扎实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规范了支部组织生活,健全了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决策能力。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培养吸收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壮大了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并认真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进一步扩大了政务公开范围,加强民主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推动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市国土资源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各项工作,为开创我县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做出了新的贡献。然而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耕地保护责任落得不够扎实,还局限于落实责任的形式,真正的责任还在于国土资源部门,县乡村各级组织仍不能切实负起保护责任。

二是业务基础仍然比较差,主要是信息化管理和城乡地籍规范化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三是执法监察工作比较薄弱,违法案件查处难,执行更难,特别是农村村民违法修建的势头难以遏制。

四是对一些采石、采砂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行为难以有效管理,规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矿产资源整合工作难以开展。

五是建设用地上报程序过于繁琐,资料要求不统一,时限难以保证。

六是由于办公地方紧张,无法实行集中统一办公、无法推行窗口办文制度,且干部管理体制还未理顺,不能有效地对干部职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提高和完善,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扎实地搞好国土资源各项工作。今后主要应搞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夯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耕地保护的各项措施,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耕地保有量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不得突破市上下达的任务。

二是围绕全县经济工作重点,积极为重大建设项目提供用地保障,确保经济发展必需用地。落实土地调控管理政策,严把土地供应闸门,控制建设用地增量,规范土地征收征用管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大土地收储工作力度,坚持会审制度,严格规范管理,确保建设用地规范、有序。

三是加强地质灾害汛期值班,严密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情况,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成果,继续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坚决纠正滥采乱挖矿产资源的行为,建立矿产资源开采利用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维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五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严格管理,规范实施,加快进度,实施完成2009年全部项目。认真规划设计,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好2010年市、县级项目的踏勘选址和评审论证工作。并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质量标准,确保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六是加强国土资源基础业务建设,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规范开展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土地登记、土地估价等基础业务工作;全面实施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信息工程项目,并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现有的现代化设备,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七是落实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制度,加大动态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坚决防止违法现象的扩大和蔓延。严格实行问责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做到既查处事又查处人,注重在处理责任人上下功夫,严厉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搞好国土资源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切实维护国土资源管理和利用秩序。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6篇

一、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争取土地点供和独立选址用地指标,保障全区重大项目及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全年力争争取土地点供和独立选址用地指标各300—400亩。认真做好地票交易工作,根据全区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积极参与市地票市场交易。

二、主动做好用地服务工作。积极为全区重点项目做好用地预审、征地、挂牌、供地等用地服务工作,全年争取报批土地不少于2000亩,供地率不低于70%,经营性土地出让不少于800亩,合同出让金不少于8亿元。认真做好耿车循环经济用地服务工作,及时完成涉及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用地报批等工作。

三、持续开展土地清理工作。以开发区、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为重点,持续开展存量闲置土地清理工作。亿元以下招商引资项目,尽可能安排使用存量土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根据情况依法收取土地闲置费,闲置满2年的坚决收回土地使用权,全年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不少于500亩。继续做好拖欠土地出让金清理工作,督促有关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缴纳土地出让金。

四、深入推进两项试点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试验区建设。按照项目区三个乡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实施方案,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年内完成项目区内零散居民点搬迁并启动土地整理工作。二是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申报2013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力争完成挂钩任务500亩。

五、严格抓好耕地保护工作。一是落实共同责任机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二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年力争复垦新增耕地不少于600亩。三是突出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按时完成基本农田划定任务,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四是抓好耕地保护基础业务,建立健全图、表、册、台账等,全面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五是推进土地综合整治,认真编制《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全面落实上级土地整治规划重点,明确全区土地整治规模等。

六、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认真开展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抓好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努力实现“双零”目标。继续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区”和“土地执法模范乡镇”创建工作,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努力营造依法依规用地的良好氛围。强化土地执法监管,及时发现、制止、报告、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七、认真抓好基础业务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及时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确保数据成果的现势性和准确性。二是进一步抓好测绘管理工作,促进测绘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八、高度重视群众维权工作。严格遵守征地程序,落实“两公告一登记”、征地补偿预存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认真做好土地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大局。抓好矿产资源管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范采矿取土行为,加强砖瓦企业等隐患点排查,建立健全动态监测、预警应急等工作机制,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7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段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的动员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局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就我单位转段工作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

学习调研阶段是顺利完成整个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局党组高度重视这项活动,3月25日全市动员会召开以后,多次召开党组会、领导小组成员会、专班会研究,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整个学习调研阶段,方案具体、动员广泛、学习深入、活动丰富、效果显著。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要求。5月12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对我局第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给予了100分的满分评价。

(一)制定方案,全面动员。为确保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立了“项目实施上规模,服务水平上台阶,保障资源促发展”的活动主题。3月31日召开了全局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了总体安排,各二级单位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和动员部署,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积极营造活动氛围,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都参与的可喜局面。

(二)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我局制定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安排,在活动中统筹兼顾,注重做好“五个结合”,即开展活动与业务工作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领导讲课与专家辅导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深入调研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扎实推进活动开展。在学习调研阶段,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了科学发展观知识的学习,市局集中组织学习4次,集中交流1次,党员干部撰写学习笔记平均在1000字以上,心得体会2篇以上,组织理论知识测试1次,各单位均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了对二级单位的检查指导,组织专班到二级单位检查2次,召开专班负责人会议1次,调阅了部分党员干部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此外,我们还积极接受市委指导组的指导检查,在我局召开现场会1次,参加我局活动2次,从而确保了活动规范有序,做到了“规定动作”抓落实,“自选动作”有特色,上下步调保一致。

(三)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在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了“我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献一计”的征求意见函,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找出目前影响和制约国土资源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共收集119份、182条意见和建议。目前市局活动专班已进行了整理和归类,我看后深受感动和启发,很多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如地价所张京球同志建议全局要建立涵盖土地招拍挂、测量、评估、用地审批、内部管理、征收任务等指标的科学考核指标体;直属分局雷伟、覃仕新等同志提出的要加大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发现的遗留问题处理力度,解决商品房分户登记发证率不高等问题的建议,等等。说明我们的党员干部高度关注、经常思考国土资源事业发展问题,对这些建议,我们党组将认真对待,深入研究,根据实际进行处理。

(四)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市局印发了学习实践活动调研32道课题,机关及二级单位均组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形成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破解工业用地瓶颈》等16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执法大队组织专班,围绕我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和困难、措施与建议等方面进行调研,形成了12页、6000余字的调研报告;矿管所吴泽民同志,克服平时材料写作少的困难,根据自已的工作实际,深入到矿山企业进行调研,撰写了《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征收管理的思考与建议》。对于这些调研报告,我们将汇编成册,下发到各单位进行学习,并开展评选,优秀调研文章将推荐到相关刊物上进行发表。

(五)突出特点,初见成效。我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注重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在抓工作落实、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方面搞好结合,坚持边学习边工作,学以致用,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一是大力申报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正在实施的项目进展顺利,斯家场等五个乡(镇)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和陶家冲联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南海镇(血防)土地整理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0%。申报的4个土地整理项目资料已准备就绪并上报省厅,预计可争取资金1亿元以上。二是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及时处理多起突发地质灾害,出资5万元对纸厂河十字岭土质滑坡进行了工程治理。积极开展刘家场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第二期工程实施的筹备工作,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已通过省厅审批,即将组织招投标;三是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组织申报新增建设用地,围绕重点企业、校舍改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用地等,提供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四是加大了国土资源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借“电影下乡”平台送政策到农村,组织开展了基本农田协管员培训,参加广播电台行风评议节目接受社会咨询,在全市春季局干班上进行了政策宣传;五是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机关制定了帮扶方案,规划院积极帮助联系村申报土地整理项目,执法大队投入1.5支持联系村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六是大力推行优质服务,直属分局结合二调工作实行送证上门,已发证6000余宗;交易中心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耐心、细致做好拆迁户工作,实现了和谐拆迁。

综上所述,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特点鲜明、初见成效。特别是在联系我局实际开展学习、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上,呈现出细致主动作风,开展了一系列讲实效、重创新、有特色的活动,为开展下一阶段活动打下良好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局各支部、各科室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局党组表示衷心感谢,你们辛苦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实事求是地看到活动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国土资源局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和政府重要工作部门,各项业务工作非常忙碌,虽然在两结合、两促进上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但仍感觉工学矛盾压力较大;二是个别党员干部对活动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由于学习阶段时间短、内容多,学习在联系实际求实效上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有待于在第二阶段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扎实推进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的统一部署,这次大会后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将正式转入活动的第二阶段,即非常关键的分析检查阶段,也是从思想层面向实践层面、从务虚层面向务实层面转变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环节不减、标准不降、要求不变,真正把这一阶段的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实效。

(一)明确总体要求,坚持统筹兼顾

分析检查阶段是整个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扎实推进。在第二阶段都要重点围绕“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广泛接受群众评议”三个环节,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深入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形成高质量分析检查成果。

(二)抓好关键环节,完成各项任务

按照有关要求,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准突出问题、完善发展思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进一步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完善发展思路。概括起来讲,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继续深化思想认识。广大党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化思想认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不断增创新优势、取得新发展;充分认识本阶段的承上启下作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稳步提高。

2.、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要在第一阶段撰写调研报告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广大党员参加分析检查,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切实把制约和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准找实,为有针对性提整改措施、促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3、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检查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推动国土资源工作的健康开展;各单位要组织广大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会,结合上一阶段查出的主要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专题民主生活要充分准备,确保质量;班子成员要认真撰写发言提纲,相互交流谈心,会后认真梳理总结,形成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

4、认真做好检查分析总结。要重点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过去,查找问题,谋划未来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检查报告要紧扣科学发展主题,从我局工作实际和服务地方经济两个重点问题出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查找问题中要清醒地认识困难和挑战,不为成绩自满;清醒地认识差距和不足,不为经验束缚;清醒地认识前进中的变化和特征,不为机制所困。

5、认真组织群众评议。要认真组织好群众评议,广泛合理确定参评代表;采取灵活多样方法进行评议,并公布群众评议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群众对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针对群众评议的内容,我们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6、始终突出实践特色。实践特色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特征,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抓住学习与实践的结合点,以学习推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做到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

三、加强领导,确保实效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克服松劲情绪,带头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创新实践,发挥先锋示范作用。领导干部要坚持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班子成员经常深系单位指导学习实践工作。局学习实践办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活动情况的具体指导,注意掌握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工作建议,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2、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我局网站、宣传栏、简报等宣传阵地,深入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及时反映活动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大力宣传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迹,全面展示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效果,同时还要积极向外进行推介和宣传。

3、坚持标准,勇于创新。在活动中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既要抓好“规定动作”,又要善于创造“自选动作”。要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党员的特点,精心策划组织各种有创新、有实效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整个活动有声势、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8篇

(一)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和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加快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既要抓新兴产业培育促增量,更要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存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求实效。

一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尽早批复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试点工作方案,分解落实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任务和责任,精心筹备全省海洋经济工作大会,推动规划和方案的落实。尽早完善并上报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海洋新兴产业规划和海岛利用保护规划。大力促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编制实施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启动实施一批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大力争取国家先行先试和保税、土地、用海等倾斜政策的支持,抓紧拟定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意见。抓紧组织沿海各市县编制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意见,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和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

二是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实施。组织实施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和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指导各市抓紧编制各产业集聚区功能分区规划,明确产业培育重点和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集聚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大项目大企业。加快启动实施产业集聚区重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认真落实产业集聚区相关支持政策,推动制定土地保障、财税支持、环境容量等具体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产业集聚区工作协调机制和考核评价办法。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深入实施开发区(园区)生态化改造。

三是大力推进服务业体制政策创新和集聚示范区、重点企业培育发展。抓紧制定2011年全省服务业工作要点和服务业发展目标分解方案。研究拟定促进服务业体制政策创新的意见。编制实施服务业十大重点行业“十二五”规划和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着力培育全省108家服务业重点企业,加大创建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做好杭州、宁波两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按季统计直报和服务业重点企业监测分析工作。

四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推动落实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牵头编制年度重大工业项目计划,大力推动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实施。积极争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专项项目和资金支持,抓紧制定全省重点产业布局规划。加快制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协调推进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任务的落实,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基地、重大科技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和资金支持,培育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扎实推进国家和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支持块状经济和龙头企业发展。

五是推动农业“两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动农业十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实施。促进公共建设资金、重点项目安排向农业“两区”建设集中,支持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万亩、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同区310万亩,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力争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930万亩,确保农业稳产增产。突出推动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位一体”规划和项目资金争取工作。着力推进滩涂同垦和低丘缓坡开发。

(二)大力扩大民间投资和培育消费增长点。努力优化需求结构。在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把促进民间投资、培育消费增长点作为突破口,促进需求结构优化,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一是大力推进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建设。制定并实施年度“二三个千亿”工程为主体的重大建设项目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计划、项目前期计划、省级政府投资计划等五大计划。计划安排“三个千亿”工程投资1670亿元,推进项目155项:省重点建设投资1380亿元,建成投产76项。加快推进杭宁、杭甬、杭长客专、金温扩能改造铁路项目、杭州、宁波铁路枢纽以及嘉兴至绍兴跨江通道、萧山国际机杨二期扩建、嘉兴电厂三期、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钦寸水库、舟山大陆引水二期等一批续建工程:争取新开工建设“九线一站”铁路项目(九景衢、杭黄铁路、商合杭客专、通苏嘉城际、沪乍杭城际、湖苏沪城际、衢宁、金台、甬金铁路和杭州站)以及六横电厂、苍南电厂、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京杭运河“四改三”工程、台州朱溪水库等一批铁路、能源、公路、航道、水利项目。扎实做好“国批”、“省批”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和监管工作,加大投资项目的稽察力度。

二是促进民间投资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抓紧研究制订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落实的具体分工方案,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设施等领域和节能环保、海洋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推动民企加快转型发展的机制体制,促进资本与实业的互动发展。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扩大直接融资,构筑民间资本有序流动的平台。认真清理现行有关民间投资的审批事项,简化手续,加强民间投资的管理决策、项目咨询、行业准入和审核报批等方面的综合。

三是积极做好央企对接工作。扎实做好加强我省与央企对接合作工作政策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围绕建设重点发展平台、重点产业提升、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创新载体、重点骨干企业,抓紧编制实施我省与央企对接合作项目年度推进计划,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实施和推进,抓紧谋划一批重大推介和洽谈项目,更加主动与重点央企开展沟通对接,争取再签约一批央企对接合作协议。积极构建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的有效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央企对接合作项目全程跟踪和服务制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对接合作成果。

四是大力培育投资和消费结合点。继续促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鼓励消费政策的实施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农资连锁经营、农村电子商务网络体系,

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深入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大在农村用地、农房产权、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公共租赁房、廉租房为重点,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五是努力稳定外需和加大利用外资、境外投资力度。加强对企业开展汇率风险防范和应对的培训指导,用足用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政策。积极推进境外贸易促进平台、出口品牌培育、省级出口基地、境内外营销网络建设,努力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优化外商投资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企业境外投资,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行市场拓展、资源开发,开展以获得市场、资源、技术、品牌为主要目的的收购兼并活动,建立重大境外投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

(三)坚持不懈地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省和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扎实做好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大力推动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工作,努力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扎实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做好循环经济统计试点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杭州低碳城市试点三大国家试点工作。全面推进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支持工业、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示范项目、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三类项目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扎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二是开展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组织编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及时制定年度能源发展计划。积极加快核电发展,推进方家山、三门、龙游、苍南等核电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稳步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积极发展天然气发电和集中区热电联产。加快宁波、萧山、绍兴、江山、常山气电等在建工程建设。积极引导太阳能光伏发电,加快嘉兴、舟山、宁波、台州等海上风电、以及舟山苜蓿制新能源燃料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着力发展电力成套装备、风电装备、太阳能利用装备、核电装备及电力相关配套设备五大产业,全面提升清洁能源产业竞争力。推进我省与能源央企、新疆等能源富集地的合作,争取有更多的安全、清洁的一次能源输入我省。

三是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工程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分解落实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考核办法。强化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和总量双控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支持继续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加快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实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管网改造和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力度,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深化非电行业脱硫工程建设。积极支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四)加强价格监管和市场供应,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充分认识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好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

一是保障重要商品市场供给。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协同有关部门落实好保障粮食、蔬菜、化肥等重要商品生产供应的政策措施;发挥生猪生产成本收益预警机制作用,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抓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落实工作,促进农产品产运销有序衔接。

二是完善市场和价格调控。认真落实各项价格监测预警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掌握重要商品价格动态,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完善价格应急机制,妥善处置突发性市场价格异常上涨: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审慎出台政府调价项目;加强舆论引导,稳定社会预期。

三是加强民生价格和收费监管。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加强学前教育收费管理,继续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加强有线数字电视、电信、保障性住房等公益价格和收费监管。协同有关部门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四是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加强对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串通涨价、恶意囤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价格,开展涉农、涉企、医药、教育、银行、资源性产品等价格和收费等专项检查,加大对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的治理力度。

(五)积极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中心镇改革发展和小城市培育试点、美丽乡村建设、欠发达地区扶持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一是深化中心镇改革发展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中心镇强镇扩权改革,推进财政和投资体制、金融制度等改革创新。实施中心镇“两百双千”工程,落实年度投资计划。督促各地出台落实扶持中心镇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全面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认真编制小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编制并实施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对口援疆、、援青规划,根据年度援建项目计划,加强协调衔接、监督检查,切实完成对口援疆、、援青项目建设实物量任务,继续做好青川灾后援建后续工作。组织和引导浙江企业参与支援地区资源能源开发和经贸合作,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对口支援新路子。按照国家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干部、人才、教育、科技和民生事业等全方位的对口支援工作。

三是进一步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配合有关部门全面启动对6个重点欠发达县的群众致富奔小康三年特别扶持,加快实施一批建设项目。促进山海协作,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对欠发达地区继续在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做好景宁结对帮扶工作,加大帮扶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四是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选择若干工作基础好的县(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整合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房改造、中心村培育、千万农民饮用水、森林浙江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

(六)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就业社会保障,不断改善民生。按照“两个提高”、“两个同

步”的要求,更加注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继续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计划。编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年度实施计划,统筹安排十大工程80个以上项目实施任务,力争提前完成五年总投资计划任务。继续做好绍兴县、浦江县、遂昌县三大联系点的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推进均等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开展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编制实施“十二五”社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试点,重点加强欠发达地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深入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继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教育改革试点。组织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实施红色旅游二期规划,积极打造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重要红色旅游景点三级红色旅游精品。

三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重点工程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深化信用浙江建设,预防和化解区域信用风险。加强系统层级监督,努力化解行政争议。切实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四是推动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动就业再就业的各项工作。继续推进社会保险“五费合征”,建立健全转移接续等基本政策体系。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七)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和各具特色的改革试点。推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重要载体,以更大决心、更务实作风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快推进中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争取国家尽早批复试点方案,制定年度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力争在外贸体制机制上有创新突破,探索建立新型外贸发展方式新途径。创新市场带动、产业联动和区域合作机制,提升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战略地位。深化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小商品国际贸易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政策体系、服务平台、贸易方式,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

二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探索钱塘江流域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电价制度,实施超能耗产品惩罚性电价制度。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完善省市两级排污权交易机构和平台,探索开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交易。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机制。

三是全面完成医改三年阶段性目标任务。着力抓好综合协调、督导评估,制订和完善医改配套政策。在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

四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清理和依法削减前置审批事项和条件,建立新增非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核制度。完善投资项目联动审批机制,推进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正式运行,推广行政审批服务全程制和网上审批制。

五是积极推进金融等领域改革。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优势企业上市。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融资。积极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做好我省发行企业债券的项目库建设。

同时,要加强对全省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尽快出台年度我省体制改革要点,加快“11+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试运行等工作。

(八)以中央和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为指导,切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高水平地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当前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的重要任务。

一是高质量编制“十二五”规划。抓紧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规划政策导向、指标体系设置、战略任务安排等方面,都要始终贯穿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力争编制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的五年规划。抓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办法。抓紧编制“十二五”专项规划,组织开展区域规划工作,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二是加强各类规划衔接协调。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协调,加强本地区、本部门规划与上一级层面规划和区域规划之间的衔接,特别要加强发展目标、重大项目等方面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