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Abstract: Aiming at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takes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Our program is positioned clearly to meet the logistics engineering talent demand after comparing with logistics engineering of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on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dvantages of disciplines of our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planning and positioning, curriculum systems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are built to embod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to combine with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关键词: 物流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校特色

Key words: logistics engineering;undergraduate program;curriculum system;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61-03

――――――――――――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物流教指委项目(JZW2012083)和2012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项目(A-2600-12-0000-19)资助。

作者简介:李军涛(1974-),男,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 “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备受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仅仅有72所[1]。由于各高校依托的基础千差万别,对物流工程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且当前教学计划的制订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的设置有很大的重复性和零散性,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持续进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1 我国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缺乏系统;课程与教材不匹配;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1.1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12月,简称高校物流教指委)多次组织和指导有关专家学者对国内各高校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改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物流类专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调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外在环境制定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性差。

1.2 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 物流工程高校教学计划大都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组成。物流工程类设置课程门类较多,系统性欠缺[2]。没有紧紧根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确定其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往往按照知识点知识单元课程课程群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的。这样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过分注意了专业的知识点,而缺乏系统的整合,导致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

随着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高校数目的迅速增加,物流类教材建设步伐尤为加大,各出版社、各层次的学校、各层次的编著者、各相关专业均竞相制定不同名目的系列丛书,虽一时缓解了教学燃眉之急,繁荣了图书市场,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3]。

1.3 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能力的综合提升 虽然多数高校院校对物流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室投入不足,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过去,在相关的物流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多把实验环节设置在具体的专业课内。例如,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等课程,每门课均设有6-8课时不等的实验课,实验教学显得很分散、不系统,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升[4][5]。

2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上海市教委对我校物流工程专业进行了检查,为了促进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加强本科生的培养,利于学生就业,我们根据物流行业人才需求要求,集中调研、明晰定位,对“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在修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总结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其他院校成功的经验,本着体现本校特色的原则,通过多次开会讨论,听取专家意见,制定了新的 2012级物流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比较相关院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2010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现代物流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要推动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可见,加强制造业领域中物流的研究与发展对降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根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指导性文件中,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及基本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调研了物流工程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同济大学(定位:轨道交通物流)、上海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西南交通大学(定位:铁路物流)、大连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定位:制造业物流)。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并结合学校定位和食品学科优势,明确了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定位:培养面向制造业、食品行业所需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使之具备从事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以及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

2.2 课程体系中课程融会贯通,形成课程群 依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中有关课程的设置要求,以及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定位,在对有关高校调研的基础上,我校把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梳理分类整合为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培养的课程群。

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具体操作逆向进行。由此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完全可以消除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也必将是一种比较优化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整体的优化。

根据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及我校培养计划中三大能力培养的要求,按照三大能力培养模块分别进行了梳理和调整。

①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

调整后,新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物流机械制造技术”、“人因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物流装备”以及“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绘图”、“食品包装技术”。学分:28,学时:448。

②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

调整后的方案中,支撑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数据库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现代自动识别技术”、“控制理论基础”、“物流自动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冷链物流”。学分:2时:464。

③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

新的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的主干课程为:“管理学概论”、“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与运作管理”、“现代流通学”、“国际物流学”、“物流法律法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项目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运筹学与系统工程”、“运输经济学”、“食品仓储与配送”。学分:29,学时:464。

结合三个能力的培养,调整后的培养计划中,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情况与教指委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对应情况,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也较好地满足了物流教指委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匹配度好。

在物流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基础上,本着“体现特色”并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错位培养”的原则,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原则,依托学校在“食品科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体现“食品冷链物流”学科发展特色,力求满足食品行业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直接体现专业特色的主干课为:“食品仓储与配送”、“食品包装技术”以及“食品物流管理”,“冷链物流”。学分:6学时:96。

2.3 综合实验的开展能力的提升 物流是实务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专业,因此学校的物流教育不仅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物流人才。物流实验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设定物流实验课程体系,并建设满足培养目标的物流实验室是其中的关键。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158学时的独立课程实验外,还有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物流工程认知实习”(1周)、“金工实习”(2周)、“物流机械与技术课程设计”(2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设计实践”(2周)、“物流系统仿真”(2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2周)以及“物流工程毕业实习”(3周),“毕业论文”(20周)等实践教学内容,满足了三大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满足了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物流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要求。

同时加强建立实习基地,直接和专业相关的4个企业签约学生实习基地,加强了教学与实践部门的联系,在学生实习环节的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将进一步提高,切实达到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

3 结语

目前,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受物流教指委2012年基金课题(JZW2012083)的资助,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对物流工程培养计划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鼓励,但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绝不是一劳永逸,应当根据时代市场的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实践,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慧.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8):80-81.

[2]王忠伟,庞燕.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46-148.

[3]马建,李晓霞,胡大伟,王来军.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2):111-113.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 培养方案 构建

一、研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2014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转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2015年2月西昌学院被批准为四川省第一批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构建,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的关键,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现状分析

西昌学院体育学院在2008年申办了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主要参照其他院校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结合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资状况。这势必造成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规格的方向不明确、定位不准确。虽经过重新修订,始终没有脱离体育教育专业的束缚和影响,未突出本专业特色和课程体系,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本质区别。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时数基本相同、专业选修课合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教案,甚至考试内容都是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几乎一样,完全没有区别两个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不同。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扮演一个几不像的角色,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及岗位需求,缺乏就业竞争力。这也是为何我国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感觉高校教育问题凸显,人才匮缺的原因。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规格的不明确、课程设置的不科学、教学内容及课时的不合理,严重影响社会体育服务与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看不到希望,存在很多的不理解、不明白,不知道毕业后自己到底能干什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出现历年报考本专业的人数减少现象。

因此,必须重新制定社会体育与服务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重在为地方、企业、社区培养应用性人才。通过前期的考察调研和与企业的研讨,为适应社会及岗位需求,根据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师资队伍现状及专业特色,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可以在社会体育范围中的商业健身与休闲、体育旅游、公益性大众健身及其相关领域中,从事健身服务、指导、经营、管理及老年运动与康复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到体育健身俱乐部(中心)、游泳池(馆)、社区养老院或学校,从事俱乐部大众健身指导和游泳教练与救生员、老年健身康复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师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突出应用型及实践性

强调以应用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教学,保持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行“注重实践、强化应用”的培养模式,结合教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将实习实训时间纳入教学总体安排。采用集体集中实习方式,让学生实训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三)构建联合办学模式

1.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针对健身行业及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健身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岗位需求,主动适应地区人才需求。在地方、企业、社区专家参与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预测,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市场和企业的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技术、技能及综合能力。学校与企业或行业专家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共同实施教学活动。校企共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采用所学专业与相同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用人单位岗前培训,直接上岗。

4.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将职业规划纳入全程教育和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针对企业及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共同编写就业指导实训教材。在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及岗位体验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和企业需求,实习结束后继续签订就业合同,共同寻求和推荐就业岗位。

四、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等,是通过所学习的课程和内容完成和达到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职业核心能力、专业素质拓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几个方面进行。特别注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同时结合市场发展及岗位需求,确定专业方向。

(一)通识教育模块

教育部规定全国高校统一执行。包括了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检索、思想及特色理论、应用与写作、中国近代史纲要、军事理论、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基本原理、就业指导,共计11门课程。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

社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重点必修课程,其中专业主干课程是根据市场发展和岗位需求而设置的。通过学习,完全具备作为健身行业服务与管理、教练员及老年运动与康复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同时具备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素质。课程包括了专业理论、专业术科、专业选修、产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理论:人体解剖、运动生理、教育心理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推拿与按摩、社区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健身概论。术科: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游泳、武术、健身健美操、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体育舞蹈。

专项选修课是就业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通过学习取得专业教练员资质,从事该专业服务与管理及教练员工作。主要包括:健身俱乐部(中心)服务与管理、健身教练、游泳教练与救生、老年健身康复与管理、小球项目(羽毛球、网球、乒乓球)。

产业实习是进入社会市场及企业岗位的体验式工作,了解并熟悉岗位流程及所需知识、技术、技能,同时检测自身需要完善知识,提升岗位适应能力,产业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5-7月,集中再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则是毕业生结合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选择性的到健身俱乐部岗位进行的适应性实习,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安排在第八学期3-6月。毕业论文:在第八学期结束前开始。

(三)专业素质拓展模块

通过选修课形式完成。拓展体育知识,开阔视野,一专多能,多渠道就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课程包括理论和技术部分。理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社交礼仪、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术科:身体素质及训练方法、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学说课、专业大联赛、团体操组织与编排。

(四)综合素质提升模块

通过综合素质课程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课程有理论及技术部分。理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营养学、体育经济学、康复心理学。术科:基本体操、散打与拳击、太极拳、定向越野、器械健美、瑜伽、轮滑、门球、民族舞蹈。

五、结束语

西昌学院做为四川省首批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承担起重任。各专业学科需通过不断地摸索、探究和创新,科学合理的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企业岗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转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夏明忠.新建应用型本科办学特征西昌学院第一届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讲话,2014.04.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一、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背景

“十一五”以来,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职业教育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培养一大批“用得上、下得去、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以现代产业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为依据,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发展的对接度,优化专业设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更新课程内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三是面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合理确定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同时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四是为了实现学生由一技之长向全面发展转变、由阶段性发展向终身发展转变,迫切需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没有相对统一并具体的人才培养要求,这使得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无标准可依,人才培养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江苏省在《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194号)中明确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职业教育各专业大类教学指导方案,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为江苏职业教育提供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的导向,也为在新的形势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综上所述,制订全省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措施。省级层面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对于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基本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相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和特征

(一)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各专业的特点,在市场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指导和管理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是各专业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成应包括专业概述、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结构及主要课程要求、教学质量评价、开设专业基本要求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概述包括专业名称、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入学要求、学制等总括性描述。培养目标和规格包括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具体包括可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与职业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及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又分专业平台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包括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设专业基本要求包括教师基本要求和基本实训条件要求等内容。作为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必须是基础性和框架性的,既要起到规范性、指导性的作用,又要为职业学校结合具体情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留出一定的拓展空间。

(二)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特征

1.指导性。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面向全省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标准,是江苏省对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性、纲领性教学文件,是职业学校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基本建设水平、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和蓝本。

2.关联性。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职业资格标准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职业资格标准是制订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规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职业资格标准也是科学制订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保障。

3.贯通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包括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因此,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具备贯通性,即充分考虑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诸方面的衔接,使之成为相互贯通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基本标准。

4.动态性。社会是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要素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其本身也是处于发展状态中的。作为一个规范性的指导文件,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便职业学校有所遵循,又要定期进行动态修改,以保持它的先进性和规范性。

三、关于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建议

1.研读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学校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价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职业学校要认真研读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培训,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树立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把握基本要求,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基本建设水平,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制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是面向全省职业学校的,是基础性的教学指导文件。职业学校应加强市场调研,研究分析本地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岗位设置对人才结构类型的需求、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根据学校的客观情况,合理制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3.科学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在实施新的学制分段前提下,深化教学方案改革,严格控制班额,职业学校每班原则上不超过35人。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当下职业学校所执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班额有较大的差异。为此,职业学校要根据专业要求,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基本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4.深化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改革。职业学校要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岗位教学,改革评价方式,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专业技能考核相融通,引入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质量评价。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厦门理工学院;高校转型期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分类改革的需要,应用技术大学应运而生。2014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高校,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创建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的办学理念,进一步促进地方发展、产业复兴与技术改造,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厦门理工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向强调亲产业,注重校企合作,在此定位指导下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国际化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

1 环境工程专业转型升级剖析

应用技术大学秉承了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及培养方式,依托专业技术优势为特色、应用技能为前提搭建的创新教育模式。应用技术大学的教育理念是:灵活依靠科学方法、产教深层次融合,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具有创新和科研能力,能完成新项目的开展及开发;能引进新方法、新工艺,并优化及监控其在技术性生产中的使用[1]。可见,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就业质量高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因此,转型发展成为诸如厦门理工学院地方普通本科大学顺应本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方式,同时成为区域政府向区域内高等院校提出的紧迫条件[2]。厦门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作为校重点建设的工科专业,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有基础且有必要进行转型,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1 有必要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应用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涵盖广、综合性强等特点,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及重要性决定了其就业面的广泛性及覆盖面[3]。但目前放眼全国来看,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相关度并不尽人意。实际上,通过对市场的广泛调查,通过走访我院相关的合作企业来看,对口的、上岗后尽快上手的环境工程人才的需要量还是很大的。而且作为朝阳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类企业对环境工程人才需求也在增加[4]。可见,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同质化发展严重,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突出,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5]。同时,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就业选择意愿局限于厦门市和福建省,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就业倾向于厦门市的达71%,福建省总共高达88%,这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因此,如何培养出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人才是关键。因此,环境工程专业转型是有必要的。

1.2 有基础

首先,该专业有先行先试的基础。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定位下,该专业一直以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此,不管是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校企合作,都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展。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实践课程比例占到总课程的35%。其次,办应用型专业离不开产业支撑,厦门市环境工程类的大企业虽然不多,但中小企业较多,成长型企业的好处是可以和学院一起发展,一起成长。该专业与厦门市3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学习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1.3 有难度

一是,建设一支适应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师有难度。如何合理搭配内部培养和外部补充的比例,促进专任教师既保持高质量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占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是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大多从高校到高校,近年来虽然逐年送部分老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但因时间短,与真正在企业工作过多年的教师还是有一定差距,如何让老师在短时间内真正成长起来,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校企深度结合有难度。如何使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真正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愿意真正的容纳学生较长时间的实习,共同培养学生,是个需要和企业认真探索的问题。企业可以接纳学生实习,为学生做讲座,但如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操作过程中,让更多的企业高工成为学生导师,还需要进一步和企业沟通。

2 探究转型期环境工程专业办学模式

高校转型总要历经漫长、充满挫折与矛盾的进程,难免将触碰到同科研机构学术研究紧密相连的总揽全局的链条性问题[6]。因此,学校转型期环境工程专业的办学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调整。笔者通过多次与同行专家的探讨,对环境工程专业转型办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

2.1 明确办学定位,紧抓办学特色

应用型本科不是一种新层次而是一种新类型,其教育层次属于本科,既不是学术型本科的较低层次,也不是高职高专的加强版[7]。因此,首先要意识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不是高职高专的加强版,应着力于应用型、地方性,同时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根据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师资学历高、有海外留学背景比例高等特点,结合我院新开设环境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各种国际合作项目多等特点,将专业办学定位于“应用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突出实践训练,注重职业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培养学生国际化水平,增强学生科研开发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深造潜力。

2.2 多元发展,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造就创新应用型学生需要专业教师作为有力保障,师资队伍培养是决定高校能否华丽转身的首要条件[8]。厦门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具有学历高、青年教师多、有留学背景的教师比例高的特点,但多数老师是从高校到高校,缺少企业工作的经验。这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要使教师具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首先自己要下到企业锻炼。学院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相关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同时,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培养学生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交流。另外,可不定期的聘请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交流,强化教师对企业工作经历的了解。

2.3 转变思路,注重实验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普通本科大学较比应用技术型大学产生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在于设定培养目标各异,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核心目标是基于学术底蕴和综合素质之上,着重强调实践能力的训练。实践能力的开发脱离不了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教学任务,换言之,广泛吸纳兼具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力量。团队良好的管理水平和规划质量,会充分对实验实践拓展项目发挥作用,催化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工作能力培养路径的螺旋式上升[9]。故而,转型期内推进实验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实验量较大的化学实验的建设也在环境学院。因此,必须转变思路,提出更好的方法来加强环境专业实验队伍的建设。首先,转变思路,实验员的引进应主要考察其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而不是学历。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实验队伍的培训,对实验人员应提供和其他教师同等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更新的同时更加热爱和珍惜岗位工作。另外,可以提供专项资金,供实验员进行相应的科研研究,发挥其天天在实验室的优势,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4 拓展校企深度合作,推动合作办学机制转型

厦门环境类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了不少一起成长的合作企业为实习基地,但主要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为主。转型期的环境工程专业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比如制定政策让更多的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见习或实习,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专业,同时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解决现在学生临近毕业还对自己的未来甚为迷茫的问题。甚至可以同意学生休学打工和创业。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均有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请他们提了不少宝贵意见,但目前为止,没有与一个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可以与个别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企业进一步探讨培养方案,设立部分专业方向定向培养学生。除此之外,还可与合作企业进一步探讨工程硕士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和工程硕士论文指导增强企业进修人员与学习师生的互动关系。

3 结论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战略发展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转型期专业办学模式的转变是高校转型的重要工作,必须立足于办学理念的创新,依托实际办学情况,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我院环境工程专业转型期的办学模式须立足于“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实践队伍的培养,拓展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机制,更好地走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设计,加强理论指导,强化实践探索,走特色办学、协调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龚斌,熊拯.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制药专业企业实习的建议――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4,29(2):35-38.

[2]隋俊,袁丽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贸易,2014(6):132-133.

[3]李宝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与路径――以武夷学院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4,33(1):1-4.

[4]郝庆菊,江长胜.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探讨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20-1723.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专业负责人,从学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角度来讲,首先是一个岗位,而且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专业负责人岗位的设置,时间并不长,应该说是中等以上学校随着办学自的扩大,随着开放教育体系的逐渐形成,随着直接面向社会能力的增强,同时也随着学校内部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而产生的。传统意义上和这个岗位较接近的有系、科主任,教研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等。过去的系科主任或教研室主任岗位都是单一的,行政性很强,是“官”的一种。而“专业”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包容性,既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专业负责人岗位的这种复合性,则更加有利于学校的决策层可以更多地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大胆起用一些在专门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士,从而更有利于学校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职能的实现,也更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更能体现承担者责任意识、责任能力的岗位。专业负责人,没有系、科主任的行政权力,但其职权相对于教研室主任而言,则又大得多。这既使得他少了一点“官”的架子,但同时也使他多了一点“行家里手”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因而,专业负责人这个岗位也就更能调动起承担者的责任意识,挖掘其责任潜能,发挥其学者型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1 专业负责人的职责

1)制(修)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1)做好专业设置前期准备工作并负责组织制(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编写的指导意见,组织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主干课程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并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审定;(3)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方案;(4)根据教学实施情况、专业及行业发展动态,对实施性教学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包括课程的调整、课程标准的修订、课程内容的变化等,并提出书面意见。

2)制订专业建设规划

(1)制订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2)制订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3)制订专业的课程建设规划;(4)制订专业的教材建设规划;(5)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工作,组织、培育重点专业和精品专业,形成专业特色,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6)积极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方案,会同专业所在系(部)组织实施。

3)组织本专业教师实施教学,保障教学任务顺利实施

(1)组织实施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负责各个教学环节的指导、组织安排和考核评价工作;(2)依据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协助系(部)抓好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3)负责本专业的教材建设,负责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加强与本专业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发现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解决;(4)每学期要组织召开本专业学生座谈会,并写出总结分析报告。

4)安排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提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联系本专业校内外实习的有关事宜,并对实习内容提出具体意见

(1)参与本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协助系(部)联络校外实训基地;(2)负责联系并落实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项目,协助本专业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工作;(3)提出本专业对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计划和要求,协助安排指导老师,组织答辩和评定成绩等。

5)参加本专业的教学评价:(1)负责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2)制订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方案并协助系(部)实施,要求在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每年进行一次。

6)负责本专业的教研教改:(1)协助系部或教研室主任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本专业教研会议;(2)组织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本专业建设的学术研究和教研教改工作;(3)积极探索创新适合学校和地方产业发展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方案;(4)掌握本专业在教学改革、就业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2 如何做好专业负责人

1)基本条件:(1)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五年制高职办学点为高级讲师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5年以上;(2)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行业产业和本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经常性参加行业企业的相关活动。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1)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并结题,或有3篇以上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2)主持或参与技术研发或技术服务并获得市级以上奖项,或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奖项,或市级专业带头人,或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或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

2)两个视野

教育视野:职业教育的动态关注、专业与课程开发、教育管理

专业视野:专业发展前沿具备专业技能与服务专业职业体验

3)注重摆正“五个”定位

目标定位:专业负责人=学者+研究者+管理者+行动者

任务定位:本专业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和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角色定位:系部主任的助手、专业建设的负责人、领头人

观念定位: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实践创新、与时俱进

岗位定位:要在系部主任领导下,统筹管理本专业的教学和教研工作,以保证本专业专业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运行,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促进专业的长促发展。

4)注重提升六项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文字书写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第6篇

数字艺术产业正在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朝阳产业,在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数字艺术产业都是该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中国,数字艺术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和大连等地建立了19个动画产业基地,3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和4个网游动漫产业基地。

今年5月,财政部、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快速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并指明要把动漫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目前,《劳动部数字艺术类新职业建议书》正在审核过程中,数字艺术作为一个新型职业,其全新的国家职业标准正在制订中,我国的数字艺术产业正迎来全新的发展纪元。

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未来几年内数字艺术人才缺口将达30万人。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全国有500多所院校开办了数字艺术专业。一方面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人才培训机构,另一方面却是巨大的人才缺口,症结何在?

铱天万合教育技术公司总裁郭明认为, 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缺乏实训环节是目前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短板。目前数字艺术教育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存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差的特点,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数字艺术横跨艺术、技术两个领域,要求行业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艺术、技术的结合,同时也要兼顾原创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阶梯培养。但现在工科院校单纯重数字技术应用,而艺术院校只重艺术创作能力培养的弊端已经显现。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就业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两大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一线的工作者,为了满足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因此,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

一、为何要实施中高职—体化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继续学习然后进入高职或大学,另一个则是进入中职,接受相应职业能力培养,步入社会。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正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20年,我国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将要达到3900万,人才需求的旺盛,必然失去职业教育的发展。

2.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有利于中职和高职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教育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中高职一体化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公民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如何建立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研发、创新形成的,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首先是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院现有的条件,制定可行的、高效的、可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方案要保证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序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首要问题需要保证中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3.教学计划要满足课程体系的合理衔接。教学计划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核心。而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中、高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实习实验条件,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设置,又要努力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实现课程衔接的逻辑性、连续性、可学性。使学生成为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三、保障机制如何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

1.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培养出合格人才保障之一,因此对于中、高职业院校而言,应建立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能充分运用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多样的双师型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保证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2.在学生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从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因为无法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都有不是很足,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给了这部分学生再学习的机会,使中职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空间,这对于充分调动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向更高目标奋斗的信心,也用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3.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中高职一体化是中、高职两所学校教学的对接,为此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也就是从招生开始,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内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等环节上要环环相扣,密切协调。这就要求合作学校,协调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的监控体系与监督机制,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促进一体化教育有效运转。

4.把好出口,保障就业。就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而言,就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从人才市场看,职业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需求旺盛,缺口很大,然而并不是每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有稳定可靠的就业保障。因此在进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合作时,应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进行合作,保障招生和就业的畅通,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保障学生的就业。

四、结语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是探索出一条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之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一些职业院校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如构建怎样的理论指导体系,中高职教育资源如何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如何最大的发挥中高职院校教师的潜力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社会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随着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及职业教育发展对国家的贡献率,存在的问题都会逐一得到解决,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得到完善,真正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杰.《中高职一体化模式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8)

[2]张平.《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电大学报,2012.(9).

[3]王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2).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 高职 一体化 办学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发展趋势,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解决好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显得更加重要。2012年初,各省相继制定并公布了关于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工作方案,对中高职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发展思路,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在全国全面展开了。

一、建立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办学机制

要加强中高职政策机制和管理机制的衔接,强化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的职能,健全中高职一体化管理机构,结束中高职管理各自为政的现状,使职业教育中的中、高职教育管理能形成交流协作、统筹兼顾的中高职一体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对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发展能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各级政府还应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改革与实施,逐步放开中高职试行一体化办学的权限。

二、制定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统筹协调中、高职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两个阶段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纲领性措施。要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中高职学校为主体,联合劳动部门,邀请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结合培养目标和职业标准,通过试点,逐步建立各专业大类的中高职一体化分阶段培养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高职和中职教育教学的整体设计,明确中职和高职各自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各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方法和考核标准。

三、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面向中职学生的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直接关系到中高职在课程上如何衔接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认真研究中高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统一的高职教育入学资格要求的考试标准,并兼顾职高、技校、中专三类学校的教材,制定出一个指导性的考试大纲,使中职学生应考时有章可依。为了避免中职教育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宽进严出”、“注册入学”、“自主招生”、“免修免试”等灵活方式。

四、优化资源配置

目前中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专业失衡、布点过多、资源重复建设和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要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品牌院校为龙头,集合区域内或行业内的职教资源,组建职教集团或职教园区,促进和推动中高职院校之间及其与企业行业间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有利条件。在中高职院校合作中,高职院校尤其要充分发挥辐射功能,将自身的实训教学资源、课程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进行梳理,为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也要积极将中职院校的优质资源充分整合吸纳,为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共享。

五、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学制

为了给中职生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和选择,甘肃省计划从今年开始进行中高职“2+2+1”(中职2年、高职2年、企业1年)、高职本科“2+2+1”(高职2年、本科2年、企业1年)和本科后硕士研究生“4+2+1”(本科4年、硕士2年、企业1年)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试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管理体系、教学模式、课程和教材设计、实习实训等方面实现衔接,中、高职学校分工负责。

六、构建中高职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中高职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是提高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职要提前介入中职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中、高职教育质量监控评价网络,建立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机制,把发现的问题、对中职的教学建议等及时向中职学校进行反馈,实行质量监控前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推进贯通式培养模式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

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员,我们肩负着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主线,按照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步走”(2011~2012年重点推进中高职的统筹与衔接,2015年初步形成体系框架,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建设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N].2008,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