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第1篇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二、海恩法则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

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这种程序化体现在道口的安全管理上就是一次接车作业的规定程序,一次应急处理的规定程序和干部、工班长一次检查或跟班作业中需要检查的项点和每个项点应达到的标准等等。其目的就是对工作和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程序、步骤的完成情况与规定标准比较,可以度量出没有达到标准的某个环节,找出执行者在作业、管理中某个环节步骤与标准要求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对工作者和管理者进行考核的依据。这个差距就是事故征兆。

如一次接车作业的程序主要包括出场时间、关杆(门)时间、与下一道口联控的时间、开杆(门)的时间。如果关杆(门)过早,就会影响公路交通,造成行人、驾驶员与道口员的口角。如果关杆(门)晚、遇有特殊情况又会发生道通事故。这就需要根据道口的繁忙程度、通过机动车辆的车种车型、道口的自然条件(坡度、曲线、铺面平整度),给每一处道口制定个性化的出场时间、关杆(门)时间、开杆(门)时间和与下一个道口的联控时间。这个时间的确定,必须在《哈尔滨铁路局铁路道口管理办法》(哈铁工【2014】204号)文件规定的框架内,通过对道口实际考察确定,不能图省事、拍脑门确定。

如干部、工班长一次检查或跟班作业安排中,应包含检查道口的具置、检查的具体项点、检查的频次、间隔的时间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弄明白要看哪些项点,每个项点合格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项点除设备、备品等固定的物品外,还要对道口员的技术业务素质达标情况,应该知晓的形势任务和临时工作完成等情况有具体的要求(既有时限又有标准),没有达到要求和标准,就是干部、工班长的工作不到位,综上所述,干部、工班长每月必须制定明确的检查、抽查计划 ,并明确达到的标准,完成的时限,月末追踪计划的落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事故的征兆。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责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从铁路道口工作的实际看,失责就是隐患,失责就可能导致事故。纵观近几年来发生在道口的交通肇事,道口员没有履行责任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如道口间联控是道口员互相提示有列车通过的主要渠道,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可这项措施在事故发生的前一段时间内若不执行,各级检查人员没有发现,最终在道口员不能自控、又没有他控的情况下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其他一些典型道通肇事的主要原因有道口员出场接车关杆(门)晚、不执行“先防护、后处理”原则、应急处理不会等造成的。事故的根源就是工作者和管理者没有尽到责任。工作者没有尽责发生事故,管理者失职是促使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件事故,只要认真分析研究,都有许多失责的环节,这些环节都体现在日常的执行标准的过程中。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在日常检查职工作业过程中发现这些失责的环节进行纠偏,这样才能促使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落实到每个环节中。责任是分层级的如干部到道口检查发现道口员作业标准不熟悉或应急处理程序方法不会,要追工班长对道口员培训教育的责任,同时,干部必须教会道口员标准化作业和应急处理程序。

我们强调的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就是让职工在安全的形势下,认识到不安全的诱发原因,也就是尽责、落实标准作业程序和失责、不执行标准程序得到的不同结果。让管理者(干部、工班长)认真做事,即树立责任意识、培育责任能力、落实责任行为、健全责任制度、得到责任成果。即: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

3.根据作业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干部职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敏感性在科技领域是指昆虫对某些低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他物理因子能迅速地引起反应的特性。

可能性应用到道口作业程序中就是指作业程序的某个环节频繁出现脱离规定的标准后可能导致事故的结果。这个可能性就是事故的先兆。每一事故都会发生多起未遂的先兆,对这些未遂的事故先兆的感觉、感知就是敏感性。如在关闭栏杆(门)这个环节上,列车机车司机反应哪处道口经常抢放车辆或添乘干部发现道口多次抢放车辆,就说明这个道口出现了事故的先兆,如果没有引起各级管理者的重视,没有采取措施杜绝抢放车辆问题的发生,遇到抢放状况不好的机动车辆就可能在坏在道口上,若应急处置不当,就一定发生列车与火车相撞事故。每名管理者(干部、工班长)一定要有发现和处置事故先兆的敏感性,决不能对事故先兆视而不见或当做耳旁风。在关闭栏杆(门)这个环节,只要在栏杆(门)关闭状态,无论机动车辆怎样闯进道口与列车相撞或在列车即将到达道口前撞杆(门)进入道口,没有足够时间按预警应急处置造成列车撞机动车辆的事故,都不是事故先兆引发的道口责任交通事故。也就是说栏杆(门)能否及时关闭是杜绝事故先兆的关键。有了关闭晚、抢放机动车辆的先兆,就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保证标准化作业程序由道口员落实。检查的方式、多长时间检查一次、什么时间检查、检查的项点、由谁负责等问题都要用制度规定下来,约束管理者及时深入作业职场,发现标准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进行研判,发现事故的征兆,纳入重点控制项点。各级管理人员,深入作业职场能否及时发现脱离标准的问题,是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的综合体现。《哈尔滨铁路局铁路道口管理办法》(哈铁工【2014】204号)中对干部、工班长检查和发现问题都有明确的定量要求。

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事故是事故先兆和安全隐患积累的结果,隐患存在是事故的成因。安全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问题、缺陷、故障、苗子都是外露性的,有现象表现出来;事故隐患则是内涵性的,要透过现象才能分析判定。因此,事故隐患呈现了内在本质的薄弱点(或称危险点、危险源)。

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①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②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电气装置带电部分。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

(4)维修、调整不当:设备失修,铺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5)作业场地环境不良:①望条件不良,照明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土弥漫造成视物不清,光线过强;

(6)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滑,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未按标准作业。

管理上的缺欠:主要是各项规定、要求不落实,制定的办法、措施不全面。

隐患也是变化的、动态的,有生产活动就会出现隐患,老的隐患解决了,新的隐患又出现了,有的隐患会反复产生,有的隐患是直观的,隐患有着不同程度的危险性,认识隐患是预防隐患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求道口员在作业中发现隐患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干部要运用监测监控(监控录像)手段、管理的手段、技术手段,做好预防隐患的工作,对发现的隐患想出对策措施予以整治后消除,把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

如道口铺面不平有坑或平台长度不够的问题,是导致机动车辆在道口故障的主要原因,如果这种安全隐患不排除,遇到关闭栏杆(门)晚或者预警机故障或者道口员应急处理不会,就一定发生道口列车撞机动车责任交通事故。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如联控―出场―关杆(门)―接车―开杆(门),这一次接车作业过程人人皆知。但是每一个环节中的细节和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就不一定人人皆知了。

如联控环节。道口联控后,列车距道口还有多少公里,需要多长时间到达道口。这个环节可能出现忘记联控、对讲机无电无法联控等问题。如果联控不上怎么办。

出场环节。什么时间出场,出场后需要观察那些项点,出场后需要做些什么。这个环节就要视道口的具体情况确定。

关杆(门)环节。出场就关杆(门),还是轧响报警关杆(门)。“道机”联控的道口是联控后关杆(门),还是联控前关杆(门),联控后列车距道口的距离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司机不联控什么时间关杆(门)等。这个环节容易出现关杆(门)过程中机动车辆闯进道口,也可能通过或故障,也可能出现杆(门)故障无法关闭等问题

接车环节。列车距道口多远时举旗,什么时候转身,转身前和转身后观察列车什么等。这个环节中容易出现机动车撞杆(门)进入道口,可能通过、可能故障、也可能与列车相撞等问题

开杆(门)环节。视单、双线不同,道口视线不同而不同。单线道口列车通过后即可开杆(门),双线道口必须确认临线没有列车开来后方可开杆(门)。如果是曲线段道口,列车必须通过可视临线有无列车开来后才能开杆(门)。这个环节双线道口最容易发生不看临线有无列车开来就开杆(门)放行机动车辆造成列车与机动车相撞的道通肇事。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和方法,当道口发生上述情况时,都能迅速应对,防止束手无策、不会处置的问题发生。

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4.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5.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6.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1]

四、海恩法则的警示意义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 前期 业主 安全 管理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业主单位应遵循法制化、制度化等原则,优化安全管理框架,提升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管理达到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加强对工程的协调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与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以及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有效运行。

一、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解析

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以及防范措施不得力。

首先是管理方面的原因,表现在施工企业对安全施工重视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安全设施上的必要投入;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包代管的方式,一包了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在企业机制中,削弱安全管理机构,减少安全管理人员,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不够;不重视安全培训教育,私招滥雇无安全防护知识的民工,并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教育;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预防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重点部位动态管理不严密,工地安全检查与班组作业前对作业环境的检查不仔细。对施工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的处理往往采取下不为例的作法,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无法起到有效作用。

其次是操作人员自身的原因,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不够重视,工作中图省事而冒险作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知识,不了解本工种作业中哪些方面可能产生安全问题,如何采取防范措施,这点在农民工与新工人中表现突出;

另外,有些操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某些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违反规定无证上岗,还有些人员即使了解法律、技术规程,却轻视麻痹,并不严格遵守,抱有侥幸心理,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第三是安全措施方面的原因,通常表现为安全设施配备不足,工人安全防护装备质量低劣,未能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二、业主单位加强前期安全监管的建议

1.抓安全投入,严结算控制

现在实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虽然安全措施费在招标时规定为一个固定数或者固定百分率单列,不允许竞争,但多数费用太少,加之中标价过低,施工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经营,往往挤占安全费用。这种做法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因此,业主单位应加强安全管理部门与工程、计划合同等部门的沟通,在分期结算中,按照真实发生的安全费用进行结算,而不是按计划进行支付。这样有利于有效督促承包商加大安全投入。

2.抓文化建设,严教育引导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统率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但是现实中由于承包商与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文化比较难形成。

一是树立“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现实中许多事故,都是因为企业只顾自身利益,轻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业主单位应该加对施工承包单位人本文化教育与引导,充分认识人的安全价值。在管理理念上要从以生产过程为管理的主体转变为以人为管理的主体,重视人的因素,才能有效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二是树立“以法为主,法情结合”的安全管理理念。

在水电建设前期,由于管理还不够规范,就需要用“法”来约束参建各方的行为。但是,鉴于水电建设的特殊性,业主单位需要管理协调多个不同的个体,往往只有“法”是不够的,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因此,业主单位在日常的管理中既要强调“法”对安全的规范作用,又应重视“情”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及在安全中的引导性、感化性作用。通过沟通交流的效应,使参建单位、人员主动接受安全法规、条例,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3.抓资质审查,严准入关卡

在我国目前工程实践中,尽管绝大部分项目业主已对总包商的资质提出资质要求,但由于市场中分包比较普遍,分包商的能力良莠不齐,没有足够能力或资质的分包商更容易发生事故。而且,“以包代管”现象普遍,代表业主单位行使管理职能的监理单位,管理水平也普遍不高。为此,在前期建设中,应将施工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业主单位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由业主承担起安全生产全面监管的责任,加强对分包队伍的安全资质审查,如有不符合规定要求,不管其来历如何都坚决不予使用,根本目的在于规避安全风险,减少潜在的危害,确保业主单位自身的财产不受损失。

4. 抓安全检查,严隐患治理

在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人们概括出这么一条“事故法则”,也有人称它为“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想消除这一起严重事故,就必须把这1000起事故隐患控制住。现实生活中无法检验这一原则的准确性,但是,随着人们与自然界斗争的经验逐步丰富成熟,诸如重大人身伤亡这样的事故的确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思想上是否重视,行动上是否按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把治理和消除隐患工作落实到位。现实中承包商人员更换频繁,个人安全技能、思想、意识等难以准确把握,开展定期检查,能够及时了解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操作水平,根据检查结果,利用LEC法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来自管理上造成的缺陷。

业主开展安全检查的频率,反映了业主在施工阶段参与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表明了业主对待安全的态度:业主非常重视项目安全,这对促进承包商的安全意识和改善项目安全文化会产生积极影响;其次,通过开展安全检查一方面可以直接参与现场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可以监督承包商的现场安全管理,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施加必要的压力。

三、 结语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安全制度,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狠抓落实,那么我们工程建设的安全事故必将大大减少,不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勇胜.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若干问题浅析.建筑安全,2008。

[2]田林,赵军,曹中信,梁世连.关于加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分析与研究.大连大学学报,2007。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第3篇

专家说这次事故是个“低级失误”,完全是从技术角度说的。确实,这个事故没有多少“科技含量”。报纸的报道说得浅显易懂,这个事故并不涉及什么高难度的技术,与施工管理有关: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操作。

其实,从技术角度看,安全事故基本上都是“低级失误”。是不是有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暴露出我们原来不知道的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技术难题?这种可能性太小了。而从管理角度看,更应该认为,所有安全事故都是低级错误,安全事故最大的原因都是有章不循,无视操作规程,因而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能避免的。上海“一一五”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也不是什么“高级错误”,也是管理上的各种“低级错误”碰撞出了“火花”引发。

曾有专家感叹“我们在安全生产上犯的错误越来越低级”,其实技术失误的“低级”背后,藏着更令人担心的东西。我们强调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没有高级失误,总是低级失误,不仅在于要还事故一个本来面目,揭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更在于从中获得启发,警示我们预防事故的重演。一方面,事故的发生没有可以原谅的借口,都是本来不该发生的低级错误:另一方面,事故的预防不需要什么尖端的技术,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可以办到。当然还有第三条,主管部门如果连这样的低级错误都难以避免,难道不应该被追究责任吗?

应该懂得,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低级失误,但产生的后果却并不“低级”,可能相当严重。仅仅因为没有固定钢箱梁和颠倒了施工的顺序,就让7名施工人员死亡。难道我们的工程管理者就没有发现如此严重的隐患?海恩法则提出,在航空界飞行安全中,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它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如果在实际操作层面得不到落实,依然无法阻挡事故的发生。

[相关链接]

调查组认定的事故三大原因

1.曲线铜箱梁吊装后.未及时对受拉支座锚栓灌浆,造成梁体与桥墩之间无锚固连接,使得拉压支座无法发挥作用。

2.在未对铜箱梁压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道工序防撞墙混凝土的浇筑。

3.浇筑外侧防撞墙护栏混凝土时.产生了不利的偏心荷载,加之浇筑混凝土时,泵车导管可能撞击梁体,以及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冲击力引起主梁偏心受力,从而引发铜箱梁侧翻坠落。“一一・二六”事故3责任人被批捕

日前,从雨花台区检察院获悉,该标段项目部副经理梁某、总工程师邵某及监理杨某因在建筑施工和监理过程中违反安全管理的规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其行为已触犯刑法,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三人忏悔――真对不起死去工友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第4篇

面对着重、特大事故的多发,我们必须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安全管理至今不能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呢?

忽视源头,“养痈成患”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也是如此。由于忽视了广泛存着的小问题、小违章、小隐患,最终育成了大灾难。

据媒体报道,江苏某电视台将摄像机架在路口,拍摄行人过街的图像,准备对那些没有闯红灯的行人进行奖励。三天下来,一连拍了5000多人过街,竟无一人不闯红灯。对这种行为,当事者毫无内疚地说:“这是小事一桩,一是没有危险;二是省时、省力。何况,大家都是这样,又不是我一个”。就是在这种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的作祟下,在不同行业、不同层面、不同的人群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诸如此类的违章行为。最为常见就有以下几种:

随地吸烟并乱扔烟头;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进入车间不戴安全帽;进入生产现场不穿工作服,不走安全通道,在吊物下方行走等;特种作业不持证上岗;机动车驾驶员无证驾驶、超速、超载、酒后驾车……

上述违章行为,不仅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而且对周围的员工也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制止,很快在其它员工中得到效仿,尤其是对新员工更是这样。这种行为,由师传徒,由甲传乙,由侥幸变“经验”。结果是,习惯成自然,直至发生事故后才恍然大悟。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待违章行为的态度上,往往是只重视打“老虎”、抓“硕鼠”,抓“大”放“小”;在对待事故的态度上,只对那些造成危害的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非常重视,甚至会“大轰大嗡”地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而对那些大量的“事故征兆”或“事故苗头”,却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由于忽视了源头管理,养痈成患,最终只能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了。

要“见微知著”和“防微杜渐”

“海恩法则”认为,“一起重大的事故背后有29个小事故,在每个小事故的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这就是说,事故的致因与那些被我们忽视了的小问题、小违章、小隐患紧密相关。小的问题不纠、小的违章不反,小的隐患不除,就会纵容它任其发展,必然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远离事故,就必须“见微”而“知著”、“防微”来“杜渐”,就必须从小违章、小隐患抓起,从消除事故的苗头入手。

中国有句俗语:“事以密成”。这里的“密”就是小心、周全、细致的意思。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许多事故的致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这个“密”和“细”。

古人云:“智者见于未萌”。唯天下之静者,才能“见微”而“知著”。然而,“见微”而不能“知著”者大有人在。在四川泸州曾发生一起天然气爆炸事故。事发前9天,当地居民就闻到了刺鼻的天然气气味,并报告了天然气管理站,但未引起重视,最后酿成悲剧。

可见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就应加以防止,把预防的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理,强化对微小违章行为的查除力度和微小事故隐患的整治力度,挖掉滋生事故隐患的“土壤”。惟有如此,才能赢得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治久安。

要防微杜渐,必须对违章“零度容忍”

“零度容忍”就是视违章如“仇敌”,凡违章必纠正。1995年,美国对治安状况很差的纽约实施了“零度容忍”,即对一切违法行为,不论是大、是小,都要进行打击,结果是这个城市成为美国治安状况最好的城市。

不久前,我国有的城市在整顿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时,掀起了一股对一切违章行为实施“零度容忍”的整治风暴,为“零度容忍”的管理理念引进安全管理领域开创了历史先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违章行为实施“零度容忍”,实际上是强调了一个质与量的关系,它的特别意义是,一点也不能违章,一次也不能违章,只要是违章,都不能容忍,都要查处。大违章、小违章都是违章,其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在调查和处理力度上是不一样而已。要防微杜渐,就必须在“零度容忍”反违章理念的引领下,实施多种措施并举,使一切违章行为无藏身之地,从而达到远离事故的目的。

“零度容忍”基于全员参与

泰戈尔说:“一个人要容忍别人作恶,不加反对,就等于奖励作恶。医治罪恶的正确方法,是与它进行斗争。”

有一位交通事故的肇事者沉痛地讲:“贪杯误事”和不能“酒后驾车”这都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可是,在高兴的时候,在友人的百般友好纵容之下,自己就失去了警惕,认为只喝一小口,没有关系,结果从一小口,到一大口,从一次到多次,最后发展到逢酒必喝,最终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真是“渐渐的可怕,而在不知不觉中。”

上述的案例并非个别,而是司空见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要实施“零度容忍”的反违章理念,就必须全员参与。

作为个人,在操作中,一定要克服松懈思想,如履薄冰、高度警惕,从每一个操作细节做起,防微杜渐,远离一切违章行为;作为团队,一定要打造安全生产的“责任链”。安全责任要落实到全过程中,就像一条链子,是逐级的、分层面的,环环相扣和缺一不可的。一级抓一级,一级查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班组要联保,个人要自保,安全检查要细,隐患整改要及时。

“全员参与”就是人人都是安全主角,人人都是安监员,不仅要扫好自家的“门前雪”,也要管好他人的“瓦上霜”,对身边的微小“三违”现象和很小的事故隐患都要善于和勇于纠正、警告和举报,对任何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形成一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

“零度容忍”的核心是“监管”

从现在的法规、制度,以及相关措施来看,只要是认真落实了,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问题的关键就发生在落实上,根源在于管理上。

所谓管理,就是“管”和“理”的统一体。所谓“管”就是监督和控制;所谓“理”,就是指导和服务。从管理的本义来说,管理的核心就是监管,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对人性的弱点进行约束。当初,某城市的机动车乱闯红灯现象非常严重,但自从安装了“电子眼”后,其违章行为在市区内基本上绝迹了。因为,司机知道这种违章行为带来的成本太高了,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对于各行各业也是这样,要按“零度容忍”的反违章理念,强化监管,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人不敢违章、不能违章、不想违章。

有的企业对违章行为,发现一个,制止一个,纠正一个,决不护短,决不搞下不为例,做到三个百分之百:“习惯性违章百分之百登记、百分之百教育、百分之百处罚”。还有的企业针对个别职工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建立了《安全违章积分考核制度》,对职工的遵章守纪行为进行量化评分,为违章人员建立违章积分档案。实践证明,这对遏制习惯性违章,实行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操作性很强的好办法。

总之,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严格监管,做到守土有责;忽视监管,不抓落实,就是失职、渎职!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第5篇

选煤厂  韩进利  李小东

1.引 言

本质安全是从《煤矿安全规程》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演绎扩展而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观念创新。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本质安全。它是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核心。二是物(设备、设施、材料等)的本质安全。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物始终都能够处在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就选煤厂而言,选前翻车、局车装卸、胶带运输、机电设备、防尘、防火等,这些主要系统本身都应该没有隐患或缺陷,并能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四是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并能规范运行,以实现管理上的零缺陷。创建本质安全型选煤厂,归根结底在于培育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

本质安全人就是培育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员工。想安全就是具有强烈的自主保安思想、自我保安意识,时刻警示自己搞好安全生产,自觉坚持一切安全规章制度,时刻不忘遵章守纪,按章作业;会安全就是具有驾驭安全的丰富经验和熟练的技能;能安全就是创造的生产工作环境能够有效地保证安全。

打造本质安全岗就是做到岗位无隐患、操作无失误、管理无缺陷。岗位无隐患就是通过超前防范,及时消除岗位隐患;操作无失误就是严格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和程序认真操作;管理无缺陷就是要全面提高安全执行能力,严格管理,精细管理。

在目前选煤厂安全生产中,如何通过进一步做好培育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工作,创建本质安全型选煤厂,结合选煤厂的实际情况,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创建安全文化是实施本质安全的必要途径。创建安全文化抓住了本质安全的关键因素。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安全管理的本质因素。人的行为不确定性是安全中的一个极大变数。我国煤矿所发生的70%-90%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所以说,抓住了“人”,就抓住了安全管理的根本,就抓住了本质安全的关键因素。安全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的提高作为其根本宗旨,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从而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创建安全文化必将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的整体合力。安全文化以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为基础,把现代管理手段、防护设施和人的精神力量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安全管理功能整体优化,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环境和氛围,为实施本质安全提供保证,使安全管理的整体合力不断增强。 

3.建树全新的安全理念

首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安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先于一切”,抓生产时时刻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安全为天”、“安全是第一责任”、“不安全,不生产”,当员工人身安全与企业的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等其它方面发生冲突时应无条件的服从安全工作。其次是要树立“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观念。企业实现安全才能确保稳定的生产秩序,没有可靠的安全作为屏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将无法正常进行。“安全不能决定一切,但能否定一切”,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最大效益。第三要树立“所有安全事故都可以预防,一切事故风险都可以控制”理念。在认识到安全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同时,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去通过现象发现本质,树立战胜事故保安全的信心。安全工作中注意运用“海恩法则”、“木桶原理”、“链条理论”、“球体斜坡理论”等去查清隐患,堵塞漏洞,防患未然。第四要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安全不仅是企业的重要工作,而且也是每个员工的事。企业对安全工作、对员工生命的关注不仅强调生命的可贵,更应关注和关爱员工,不仅要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更要对员工进行情感和精神的关怀,使员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牢记“员工是第一牵挂”,为员工提供一个本质安全的环境,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获得充分的体现。每一个员工也都要充分认识“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重要意义,要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实现自我管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实现家庭幸福与企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4.强化教育和培训,塑造良好的员工行为规范

培育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必须强化员工教育和培训,塑造良好的员工行为规范。培训和教育是提高管理者、劳动者素质的基本途径,通过教育培训和强化技能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术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纯依靠简单劳动和经验管理,难以保证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系统、科学、规范的培训。只有坚持培训日常化、时间固定化、方式多样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才能达到全员安全素质的整体提高、塑造良好的员工行为规范目的。

塑造良好的员工行为规范,是培育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重要举措:

①要塑造职工良好的安全职业行为。职业文明是对职工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安全规范。要以高尚的人格彰显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优秀的职业形象推进安全工作稳步前行。

②要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提倡文明检修,文明操作,施工中要全面严格检查职工的操作行为,使职工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

③坚持开展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活动。通过三级安全动态辨识与控制,增强职工超前预防能力和危险源的封闭控制能力。搞好三级安全动态辨识与控制活动,真正使职工对当班的生产现场情况、安全工作重点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威胁正常安全生产、造成事故的危险源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④坚持开展安全系列活动。要坚持开展“保安全、保稳定、保效益”、“手指口述”、“班前宣誓”、“‘三零、六化’星级班组”竞赛、“安全生产月”、“党员安全岗”、“准军事化管理”等活动,在竞赛中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活动收效与一体化考核挂钩,奖优罚劣,激浊扬清,引导职工养成强烈的安全自主意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的工作态度,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塑造职工良好的安全职业行为。

5.建立健全以职业安全健康体系为重点的管理体系,推进本安型选煤厂的创建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运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标准的执行程序,通过PDCA循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螺旋式提升,实现对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的高效运行。虽然三大体系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最终体现在“人、机、环”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上,与“本质安全”的宗旨相吻合,与企业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三大体系中,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尤其与安全生产更为紧密,以危险源识别、风险辨识与控制为主线,通过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实现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和安全生产持续改进的承诺。大力推进以职业安全健康体系为重点的三大体系有效运行,将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开展单元要素管理。该微观管理模式和三大管理体系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细化岗位作业职责和标准,减少作业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安全、高效、优质、低耗和清洁、文明生产。单元要素管理法最大的特点是规范岗位操作和管理的程序及标准,使职工明确职责范围,增强责任意识,为提前发现、整改安全隐患奠定了基础。通过作业流程的规范细化,建立各部位业务流程体系,协调部门间工作衔接和部门内业务活动,明确单元要素责任人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真正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积极主动打造“本质安全人”,创建“本质安全岗”,促进本质安全型选煤厂的稳步推进。

6.结语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第6篇

在“三个体系”建设工作中,档案安全体系是指档案安全保障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的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由档案安全基础设施、技术支撑、组织管理、法规标准等若干部分组成。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非常繁重,涉及众多方面,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显然涉及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把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今年中国档案学会相继召开的“三个体系建设高层论坛”和“2010中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笔者曾就此作过一些探讨,笔者以为,不妨把风险评估作为一个切入点和着力点,带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

应对危机、化解风险,首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危机和风险的存在。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引入风险评估机制,研究制定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实施办法,并且抓紧开展相关试点,适时在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全面推开,对于推动档案安全体系的科学健康构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有句俗话,叫做“风起于青萍之末”,说的是凡事均有先兆。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人们对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征兆往往容易忽略,甚至发现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导致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如何紧密跟踪初起之“风”,及时发现档案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呢?我们应当及早研究和建立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对档案安全状况开展风险评估,指导各单位立足于防患未然,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并为处置安全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一个档案部门如果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往往出在管理工作的某个薄弱环节。短板理论认为:“一只木桶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板。”也就是说,一只木桶再高再大,如果有一块板不够高,最终也只能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木桶装水的多少。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主要矛盾,只有明白事务的薄弱环节,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对档案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评估,就是为了及时查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或隐患,弄清楚本单位安全管理的“短板?所在,有针对性地及时把各种漏洞予以堵塞,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些短板,可能不是一大块,而只是一个小窄条,但其危害同样是致命的。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一些似乎不打紧的不安全因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以及著名的“蝴蝶效应”,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殊不知,“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指的是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档案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任何细微隐患,如果不加以及时察觉并及时消减,也有可能演变成大的漏洞,甚至直接导致灾难性后果。安全隐患,无论大小,必须一律加以解决,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相关要求

所谓档案安全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就是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资源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可能性的评估。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是档案部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确定档案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策划的过程。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目标是,通过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找出档案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此为基础,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对各种要素加以调节,以便最大可能地规避和降低风险,使档案尽可能地保持稳定状态,而对已经处于不安全或不稳定状态下的档案使之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档案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确定风险控制和消减的优先等级;提出和推荐风险防控与消减对策;等等。

识别档案面临的各种风险,了解档案安全威胁源。近些年来,我国一些档案部门遭受了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直接破坏,一些档案部门经受了的冲击,一些档案部门暴露了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安防手段不得力等管理上的漏洞也承受了相应的后果。2009年3月德国科隆市档案馆坍塌,源于城市建设中的地铁施工;2005年11月民族文化宫图书和经卷被水浸泡,源于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导致的水管爆裂。可见,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对档案安全带来直接或间接的风险而构成档案安全的威胁源。

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档案部门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中,有一些属于系统性的风险,而另一些属于偶然性的风险。有一些属于地域性的风险,如沿海地区可能遇到的台风影响;还有一些属于周期性的风险,如长年发生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洪涝灾害风险等。要根据不同风险的类型和特点,确定风险控制和消减的优先等级和措施强度,并提出和推荐相应的风险防控与消减对策。

总之,在档案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确定所保管档案的内在价值;要梳理档案面临的潜在威胁源有哪些,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现有保管条件环境存在哪些弱点而可能易于遭受威胁攻击,程度如何;一旦威胁事件发生,档案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不利影响等。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基线评估法、详细评估法、组合评估法等。在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通常使用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评估,方法,即基线评估法。采用基线风险评估(Baseline Rrisk Assessment),档案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档案保管系统进行安全基线检查,(即拿现有的安全措施与安全基线规定的措施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得出基本的安全需求,通过选择并实施标准的安全措施来消减和控制风险。所谓安全基线,就是在诸多标准规范中规定的一组安全控制措施或者惯例,这些措施和惯例适用于特定环境下的所有系统,可以满足基本的安全需求,能使系统达到一定的安全防护水平。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档案安全基线评估途径的采用,关键在于安全基线的选择,也就是有必要

建立一个系统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档案安全要求指标体系。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搭建,要统筹考虑档案实体安全、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省级国家档案馆和中央国家机关档案部门开展了档案安全专项督察工作,重点检查相关部门档案安全基础设施是否完备,档案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档案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档案安全日常管理是否到位。尽管该项工作还仅仅是初步的、定性的、粗放的,但无疑是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滥觞,是一项有益的探索。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怎样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加定量化、更加精细化、更加科学化、更加规范化。这就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系统全面、导向明确、易于评估、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规范和约束性指标,作为我们开展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线。档案安全基线风险评估,需要的资源少,周期短,操作简单,可以直接而简单地实现基本的安全水平,并且满足档案馆履行功能的基本要求。

在制定档案安全基线相关要求时,要重点关注档案安全管理的环境条件、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应急和抢救机制、日常管理等主要方面。既要关注与档案实体安全直接相关的要求,也要关注与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密切相关的规范。要通过对潜在的各种安全威胁源的精心梳理和相关需求分析,抓住关键和重点,不能“披头散发”,无所不包。与此同时,要遴选和锁定一些必要的刚性指标,如防火等级,抗震等级,温湿度范围,照度,空气质量,容灾等级,等等,便于规范掌握和量化操作。

事实上,选择安全基线可依据和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如《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保密法等。在档案实体安全方面,有诸如《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等等。在档案信息安全方面,比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计划规范》、《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等等。

安全管理的海恩法则范文第7篇

关键词: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倡导安全生产理念

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从国内外的统计分析资料来看,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这些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安全知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良。而提高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改善安全习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一、全方位覆盖“三化”,全过程跟踪“三性”

(一)当前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着覆盖不够全面,教育方式较简单,缺乏专业安全教育培训人员和专业的机构等问题。这些瓶颈制约着安全教育培训向更深层次、更有效、更科学的发展。而“精细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培训能够进一步推进安全教育向有效、科学发展,从而达到通过教育培训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安全操作得到规范的目的。

1.科学施教,使安全教育“专业化”。质量是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工作之一,说白了就是教育和培训的安全知识、技能要求,员工能否愿意听、能否听的懂、能否用的好。焦化厂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把专业人员请进来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专业教育,把特种作业人员送出去培训,提升安全教育质量。如煤气安全教育、急救安全教育都是邀请了相关的安全专业人员或医务人员进行施教,内容即规范也能与生产紧密结合。此外,还要求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即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点,不断提高给员工做安全教育的水平,同时还要把握施教者和受教者的结合点,使受教者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受教者的内驱力,最大程度地消化吸收新知识。

2.通俗易懂,使安全教育“多样化”。为提高培训的直观性,焦化厂利用图文并茂的直观方法进行培训,把文化补习与安全培训结合起来、针对性教育与系统知识讲解结合起来、形象化培训与老员工“传、帮、带”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安全培训的外延和触角。此外,通过图片、漫画、电教片、演讲以及现场人员正反两方面的实际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安全教育。通俗、活泼、诙谐的语言和局部、细部的具体标准,使员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3.以人为本,使安全教育“精细化”。人是安全教育的目标,安全教育必须围绕着人的因素开展。如面对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用工形式多样等特性,焦化厂结合生产实际,根据不同工种、不同特点、不同内容,因地制宜,以实用管用为标准,灵活多样,不拘形式,重点抓好“薄弱点”、“特殊点”和“困难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有效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安全培训格局。

(二)在安全教育培训上,只有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潜在规律和内在的不稳定因素,抓好“时效性、针对性、规律性”工作,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才能实现效益的提高。

1.结合各阶段工作重点,落实“时效性”。2015年4月份27日,福建三明市梅列区区安监局对煤化工车间进行安全检查。焦化厂围绕上级部门提出项目进行整改,并以此为契机,延续安全大检查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活动,确保活动时效。同时结合集团公司开展的“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建立“焦化厂安全隐患随手拍”微信群,仅四个月时间就发现并整改隐患12处,整改率100%。

2.根据不同用工,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焦化厂针对皮带岗位上患职业病的男员工比例较高的现象,在努力改善作业环境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自我防护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有效防止职业病的产生。同时利用多种方式将职业病体检的必要性与保密性进行宣传,消除员工不爱去不想去体检的心理,让员工从“要我体检”到“我要体检”转变。

3.根据节前、雨季等阶段生产的“规律性”,开展专题专项活动。如结合季节规律性,每年召开“节前综合性安全检查”、“雷雨季节专项检查”以及“电气系统专项检查”、“煤气水封专项检查”。结合使用周期的规律性,开展“有限空间专项检查”、“特种设备和煤气专项检查”和“平台支架、走梯、通道”等为主题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安全隐患排查落在实处。

二、贯彻“三严三实”制度,倡导安全生产“三理念”

多年以来,焦化厂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平台,严格贯彻“三严三实”制度,积极倡导安全生产“三理念”,先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并结合不同区域、不同用工、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生产特点,采取多媒体教学、专家授课、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和观摩学习等途径,全面实施“全员安全培训工程”,确保员工参训率100%。

(一)贯彻“三严三实”制度

“严格的考核制度、严谨的培训机制、严峻的事故反思”和“实惠的效果、实际的收获、实在的感受”让员工安心工作、放心生产、开心获利。

1.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安全教育体系中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是非常必要的。焦化厂在坚持日常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实行考核制度,以不断的考核作为被动状态下强化员工学习的一种形式。将技术考核、安全考核与经济考核挂钩,与上岗资格联系,与个人和班组评先相联系,以真正做到优者奖、劣者罚,形成一套能够触动个人利益的优胜劣汰机制,有效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2.严谨的培训机制。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焦化厂已逐步形成了三级安全教育、转复岗教育、新工艺新岗位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违章人员安全教育的安全教育制度体系。如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分配到车间后进行车间安全教育,再次合格后进行班组安全教育。只有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考核都合格后才能上岗。

3.严峻的事故反思。 每年,焦化厂都会结合全国发生的安全交通事故、化危品管理事故等各类安全事故,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并结合本厂工艺变化及组织机构变化等实际情况,重新修订《焦化厂安全规程》、《焦化厂安全管理制度》、《焦化厂安全生产责任制》,重新识别2类、3类有限空间区域,制定防范措施,完成危险化学品网络登记换证等工作。重新修订的安规汲取以往安规修订至今安全生产事故的经验和教训,更具有时效时和操作性。

(二)倡导安全生产“三理念”

海恩法则:每一起大事故的背后,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事故,1000条事故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树立科学的理念,是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

1.树立“安全无小事”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对安全生产工作来说, 工作落实“差之毫厘”,安全结果就会“失之千里”。因此,落实“安康杯”活动,就不怕从最坏处着想,要从最薄弱环节入手,积极主动寻找安全管理“短板”,力争做到不留任何安全工作“盲区”。

2.摒弃“被动安全生产”理念。焦化厂结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教育引导员工遵章守纪,从引导、培养员工对安全与健康的自愿、自需、自求意识入手,提高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念转变,由“他律”为“自律”的自觉行为。如焦化厂煤化工车间以“安全生产活动月”为抓手,积极营造出“见安全、听安全、话安全”的安全生产氛围,并结合本车间生产实际,开展的以工段、班组为单位的趣味抢答、抽签问答、安全演练等方式,让员工们每参加一次,增加一次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安全知识,同时真真正正地记进了脑海,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