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院;医保管理;医保事业发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rengthen and develop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care in hospital.Methods Highly emphasizing on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care, ensuring the integrity of medical care Framework, and improving the medical care System. Results Enhancement of the general competency, build-up of the brand image, and increas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for the hospital.Conclusion The core of medical care implementation is to reinforc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 Hospital; Medical care management; Medical care development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唐山地区唯一的省级医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探索医院发展道路过程中,主动适应医疗保险改革大局,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结合 “构建和谐医院”的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保管理体系,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 方法

唐山市医疗保险运行模式为市县两级统筹。本院在成为市本级定点医院之后,相继同唐山市管辖区内的18家县(市)区级医保单位签定了就医协议,8家医保单位同我院进行联网,医保患者的就医人次也有飞速的增长,2008年医保患者门诊就医达到了11万余人(次);住院就医达到了11145余人(次)。

本院建立了一个以市医保管理为中心,丰南、丰润、乐亭、南堡、古冶、唐海等联网医保单位参照市医保管理,兼顾各家政策特点的管理模式,形成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管理方法,探索了一条以一家医疗单位为载体、服务市县两级参保职工的医疗保险管理之路。

1.1 高度重视是做好医保工作的思想前提 随着医疗保险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险逐渐成为医院补偿的主渠道。这种形势下,医院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保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全院职工参加的医保工作专题会议,并且把会议内容印制成册,发放到每位职工手中,使全院职工提高了对医保工作的认识,转变了观念,认清了形势,增强了自觉做好医保工作的自觉意识,为做好医保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思想前提[1]。

1.2 健全机构是做好医保工作的客观保障 健全的机构是保障医保工作顺利开展的立足点,为了实现医保工作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健全了机构。一是建立领导体系,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主管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科长)为成员、医保科负责组织实施的医疗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强化医保科内部建设,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医保科,把财会、医学、药学、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充实到医保科中,使医保队伍实现了专业化、年轻化、高素质;三是把机构建设延伸到科室、病区,规定科室、病区要明确一名工作人员为医保专管员,负责本科室医保工作,作为本科室与医保科联系的纽带,使全院上下形成了由院领导到至各科室、病区的完整的管理人员体系。

1.3 完善制度是做好医保工作的坚实基础

1.3.1 建立培训制度 首先制定了并坚持了每季度一次的全院各科室主任、医保专管员参加的医保政策、制度学习制度,集中学习医保政策、制度规定;其次印制了《医疗保险指南》、《医疗保险相关政策问答》、《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补充规定》的小册子,下发到各科室、病区,使广大医务人员可以随时学习医保知识。

1.3.2 确立职责分工制度 对财务科、信息科、门诊部、住院部、病区等直接医保服务部门,以质量体系认证文件的形式规定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制成宣传牌上墙公布,同时,明确了医保科长、结算人员、医保审批人员、信息人员、医保专管员、医保质检人员、住院处人员、收款人员等人员职责。

1.3.3 对医保数据实行量化分析 医保科每月对医保收入、医保就医人次及患者日均、人均费用、医保与非医保患者费用对比等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地量化分析,找出提高或降低的原因,结合医保患者反馈信息及各科室在医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医保科汇总后直接向院长和主管院长汇报,院领导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医保工作信息及医保患者就医的动态情况后,对医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1.4 内部管理是做好医保工作的核心

1.4.1 市本级医保管理 市本级医保由于就医患者多、工作量大,成为医院医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行患者住院的全程监控。患者办理入院手续,跟踪核实患者的身份、病情,严防冒名顶替和不符合病情的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我们对特检特治项目的审核批准严把第一道关,查看是否符合病情和要求;对用药及时监督,严防不合理用药;建立自费项目管理制度,医保患者根据实际病情需用自费药品、自费检查项目、自费治疗时医生必须向患者明示,患者同意,并本人签字。实行对住院费用网络监控。对于患者住院的费用,每天通过医保网络进行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到病区查阅病历,对不合理的费用、病历记载不全、记账不合理等现象,及时纠正。

1.4.2 做好各县(市)区医保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医保管理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以及分散性等特点,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参照市本级住院患者管理办法,制定了适合各县(市)区医保的管理办法。

按区域分别管理。在门诊按各县(市)区医保分别设置收费窗口,按各县(市)区医保单位名称刻成章下发到住院部和各病区,住院部办理住院手续时在病历袋和住院首页加盖医保类别章,患者住院后各病区再依据住院患者的医保类别,在“住院患者卡片”和“床头卡”上加盖类别章,以便区分住院患者所属医保单位,按各医保单位的不同要求及规定进行分别管理。印发相关政策。把各县(市)区医保政策有关规定印发到各临床及医技科室。协调联动。由院领导牵头,各部门协同合作、交叉监督,医保科、物价科、医政科、护理部等部门实行相关工作检查结果的相互通报制度,成功的解决了单个科室负责医保工作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

2 体会

2.1 健全的管理体系对于医院本身的作用[2]。

2.1.1 医疗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参保职工逐年增长,医保形成的医疗市场也随之扩大,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同时日渐激烈。这种形势下,健全内部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树立医院品牌形象,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

2.1.2 健全的管理体系可以合理配置院内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营造优良的就医环境,从而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

2.1.3 健全的管理体系可以促进责任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机制的形成,为构建和谐医院创造先决条件,使医院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稳步推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2 健全的管理体系对于医保管理部门的作用。

2.2.1 定点医院形成了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必然会最大限度减少违规现象的发生,使医保管理部门管理难度降低,节约人力、物力消耗,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医保扩面、完善政策中去[3]。

2.2.2 医院违规减少之后,必然会最大程度减少基金浪费,确保基金合理使用、安全运行,使医保工作健康发展,从而保障全体参保职工的利益。

2.2.3 医保管理部门将医院健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创造的管理经验进行推广,能够提高整个统筹地区的定点管理的水平,提升医保工作整体管理水平。

2.3 健全的管理体系对于参保职工的作用。

2.3.1 可以有效的降低参保职工个人负担率、药品自费率等指标,减轻参保职工经济负担,切实保障参保职工的利益。

2.3.2 可以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使参保职工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2.3.3 可以使各定点医院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所有定点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参保职工选择医院的空间必然会随之增大,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经济能力、医疗需求的参保职工就医需要。

当前,医保工作由于开展时间短、政策不完善、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形成的医、保、患三者之间的矛盾还将是一个时期内困扰医疗保险制度的难题[4]。医院形成了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就能够促使院内各项工作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医保管理部门管理水平提高,参保职工获得的必然是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因此,化解医、保、患三者之间矛盾的重点是细化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管理体系建设步伐。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医院,创造人文管理环境,为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赵红梅,金英子,詹碧华,等.医疗保险机构在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6(20).

[2] 王鸿勇,尹爱田,钱东福,等.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体系间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中国卫生经济,2006,5(9).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1.医院医疗保险费用管理现状

目前医院住院医疗费用的结算实行“总额控制、按月结付、节余留成、超支负担”的总额预付制,每年根据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医院门诊、住院工作量和均次住院费用以及床位开放和使用等情况,核定医院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总额和最高控制限额。

基于这一总额预付制,医院也相应地实行临床科室医保总额管理制度。从实践看,在现有对医院实行总额预付制的结算方式的条件下,医院对临床科室进行医保费用总额管理较为可行。首先,其管理成本较低,对当年每月医保支出可进行预测,在数值测算上实现医疗保险费“收支平衡”。 [2] 其次,能约束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医疗行为,促使医院各临床科室主动采取措施控制过度用药和过度检查,降低成本,在医保费用控制上效果比较明显。第三,由于总额测算是以数个体现医院运营效率的关键指标为参考值,可引导临床科室在管理中注重核心效益指标,实现良性运转。

2.医院医疗保险费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总额预付制已成为医疗保险结算模式的发展趋势,但还应该看到对临床科室实行医保总额管理制度的局限性。

2.1缺乏服务效率激励机制

由于医保费用总额固定,临床科室的收益并非随着医疗服务工作量的增长而增加,而这显失公平。甚至于因医保超支被扣减绩效后不仅没有收入,还要承担成本。而且总额管理的关键是医保预算额度的确定,但合理核定临床科室医保总额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对临床科室确定的总额预算偏低,会影响到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并诱发一些不规范行为,增加道德风险。

2.2不能杜绝医保费用超支

尽管医保总额管理制度的初衷是有计划地安排医保资金,防范医保费用“收支不平衡”,避免医院实际医保费用超过对医院核定的参保医疗费用控制总额。但事实上,医院对临床科室设定的医保总额并非不可逾越。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病人数量的增加、高新技术的应用、突发事件的影响,或者是科室管理不力等,仍然有部分临床科室不能将实际发生的医保费用控制在预定总额内,导致全院医保费用超支。

2.3影响高新技术应用发展

通常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伴随着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医疗服务的成本也在上升。而医保总额管理基于均次住院费用测算,并且限定了临床科室可用总额,使医务人员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有所顾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技术的推广,致使某些患者可能享受不到新技术带来的益处。

3.医院医疗保险费用管理应考虑有所改变

在医保费用主管机构对医院实行“总额预付制”的情况下,医院仍需对临床科室的医保费用进行总额管理。但在管理模式上可有所改变:

3.1尝试引入诊断相关组分类法(DRGs)

在对临床科室的医保费用管理中,可以总额预算方式为基础,适当运用建立在病例组合基础上的资金分配模型,引入诊断相关组分类法(DRGs)的理念与方法,作为核算和考核临床科室对医保总额预算执行情况的辅助手段,即疾病诊断相关组分类――总额结算方式。在目前我院已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基础上,这种医保费用管理的新方式值得尝试。而且我国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开始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诊断相关组合和成本核算等方面研究,为实施按病种支付方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虽然澳大利亚使用的诊断相关组分类法DRGs体系包含了665个DRGs,并且运用这一模式有效地对医院进行了资金分配。但在改变医保费用管理的初期,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病种进行DRG试点,等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广。我们可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法,将一些试点临床科室的住院病人疾病按诊断分为若干组,每组又根据疾病的轻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分为几级。结合循证医学依据,每个DRG被赋予一个能反映平均治疗成本的权重。通过临床路径测算出单病种每个组各个分类级别的医疗费用标准,作为向临床科室某组某级疾病诊疗全过程核算医保费用的依据。

3.2实施医保费用过程管理

对临床科室医保费用进行有效控制,是医院医保管理的目的,更体现了过程管理的结果。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对临床科室的医保运行情况要做到“日监控、周检查、月评估、季分析、年总结”,及时予以指导和监管。医保过程管理可以实现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在现有工作状态下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调整,使得过程环节有效衔接、管理体系上下连动。过程管理对医院医保工作有着前瞻指导作用,通过对当前医保费用使用情况的监控,推进实现总额控制的目标。

4.医疗保险费用管理改变对医院工作的促进

4.1引入DRGs促使临床科室加强内部资源管理

基于医院现状,结合国际上通行的有效控制费用方法,实施疾病诊断相关组分类――总额结算方式,在给予定额资金的基础上,较为合理地补偿了临床科室的医疗资源消耗。可以鼓励临床科室通过增加工作量、缩短平均住院日等提高运行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这就促使临床科室自觉进行内部管理,按照临床路径确定诊疗流程,控制费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4.2合理补偿促使医疗服务模式变化

不管是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疑难杂症的治疗,还是为更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都能依据DRGs得到相应的医保费用补偿。临床科室不再局限于医保费用总额,医务人员更专注于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同时,因为对临床科室支付方式的改变,病床周转率、设备使用率都将上升,患者就诊将更为便利。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1.新会计制度下A医院财务的主要变化第一,A医院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报表体系,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及成本报表,将收入支出总表改成为收入费用总表,财务情况说明书包括了业务开展情况、资产利用、负债管理、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核算及控制情况、绩效考评情况、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等,财务报告体系更加完善。第二,核定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夯实了医院的资产数据。第三,A医院合并了医疗、药品的收支核算,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第四,A医院设立改进了报表的项目及结构,按照不同的资金来源,对收入、支出、结余进行列示,能准确的反映财政补助资金和单位自有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使报表结构更清晰,更便于进行财务分析,更为合理的反映医院的收支补偿机制。第五,新制度明确了医院的科研、教学收支的会计核算渠道和方式,突破了医院以往科研和教学经费核算的瓶颈问题和混乱状态。第六,按照新制度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建投资的同时,A医院将基建数据并入医院“大账”。这样不但可满足内部和主管部门的财务管理需要,也加强了全面收支管理,强化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第七,为了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摸清医院家底,增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公信力,防范财务风险,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等。

2.新财务制度下A医院财务的主要变化第一,加强了对A医院财务管理的领导,A医院在院领导班子中设立总会计师职位。总会计师进入决策层,强化了统一管理,提升了财务人员地位。第二,为加强成本管理,A医院专门成立了医院财务主管领导牵头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下设专职成本会计专业人员,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有关制度。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为规范绩效评价奠定基础。第三,A医院强化了预算约束与管理,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既维护了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又杜绝了随意调整项目支出等问题,从而促进医院规范运营,在明确医院预算管理总体办法的基础上,做到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

二、实施新财务管理制度的效果与新出现问题的分析

1.实施新财务管理制度的效果A医院在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了对财务状况的分析与实施新财务管理制度效果的评价。从上述财务分析可看出,A医院落实新财务管理制度总体效果良好,确保了医院财务状况的正常运转。

2.结合A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对财务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一,财务制度基础仍有待完善。一是医保结算差额处理亟待解决。医院内部没有明确医保结算差额确定标准,导致医保拒付、预留数额过高,更没有明确处理时限。从会计制度的角度讲,年度资产负债表中,该差额仍然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计入资产类科目,造成医院资产虚增。二是公立医院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缺乏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及计量反映,而是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是目前会计制度不完善的体现。三是缺乏一个医院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以资产运营指标、总资产周转率为例,总资产周转率=(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总资产×100%。但是有的医院因为总资产较少,会造成指标参考价值不高。第二,预算的作用与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预算机制可作为政府从医疗机构外部对其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家的医疗改革试点内容其中一条是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这时候控制预算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如果想要扶持非公立医院发展,就必须更加严格的控制公立医院的预算支出,否则相当于让社会资本与强大的国有资本进行市场竞争。我国非公立医院发展情况目前并不乐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控制。国有资本投入不加以限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设备精良,随之而来病患扎堆涌入,医疗收入快速上升,公立医院发展进入所谓“良性循环”,与医疗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第三,成本核算在起步初期,在与实际接轨的过程中问题凸显。比如:成本核算软件还不十分完善,可操作性需要改进;原始数据的采集不够准确,相关参数不能及时更新;成本核算不能和绩效挂钩,各科室缺乏动力,不能积极配合;存在HIS数据、财务数据和成本数据的不一致性;科室收入数据与科室成本数据在财务系统和成本系统中不能对应相符。

三、对A医院完善新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议

1.完善预算管理机制第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一是应转变医院职工的预算管理理念。医院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基于医院的发展战略和长远发展目标,使全体职工统一到医院的预算管理理念中。二是应结合医院预算管理的现状,对相应的组织体系进行完善,期间需要组建预算管理相关的委员会、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等,这些都是预算管理组织架构的组成部分,使预算管理能有效地协调和控制,最终实现预算目标。第二,采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应改变预算编制方法滞后问题,可采用固定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动态预算法等,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第三,加强预算执行力度。预算执行是A医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加强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对发挥预算管理的指导功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可通过完善预算审批制度,增强医院管理层及职工的约束力,规范组织和职工的个人行为。同时,应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对确需调整预算计划的,要进行逐级申报,并按程序进行论证后方可调整,这样就较少出现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超预算现象发生。

2.完善成本管理及核算体系第一,成立成本核算专门机构。通过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机构,设立A医院专门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由医院财务主管领导牵头,下设专职成本会计专业人员。进一步完善成本核算小组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有关制度。组织开展成本核算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进一步明确成本核算范围并加强核算。明确成本核算范围是准确计算成本的基础,应严格界定并进一步加以明确。根据新制度的规范化要求,成本范畴内不需要技术以下的支出内容:固定资产购置出、固定资产建造、无形资产购入、其他资产购入、对外投资、科研科教开支、罚款、赞助、捐赠、基金列支费用和其他国家规定不能列入成本范围的支出。第三,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通过建立成本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约束医院职工,使职工自觉养成节约费用开支的意识。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科技创新缩短住院天数,加快病床周转率;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使医院的成本控制有序开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第一,强化内控的重要性。内控是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内控工作,将促进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健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如细化程序和职责分工等,确保A医院的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工作中推卸责任现象的发生。A医院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医院的内部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医院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医院长期健康发展。第二,让医院财务核算、全面成本核算、全面预算为内控提供依据。A医院应根据组织扁平化原则,重新构建组织机构。精简、职责分明的内控机构是消除内部人控制的前提。不断完善医院各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是在建立会计制度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加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通过综合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问题,通过构建优秀的内部控制管理文化等有效措施,全面优化医院的财务内控环境。第三,不断加大监督力度。结合A医院的内部管理实际,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引导医院各科室部门进行自我监督,落实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重要业务的监督、评审工作。同时,不断强化医院的内审工作。内审是A医院一项重要的内部管理工作,在医院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按时进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不断完善医院的财务制度。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保基金 拒付风险 预控管理

现阶段实施的医保管理机构常态化管理措施之一就是医保基金拒付。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致使基金拒付风险以及基金资源出现流失,其原因就是定点医院检查不合理、用药费用的增加,同时还会因医保病历质量存在一定缺陷致使不合理收费现象滋生[1]。基于上述原因,在定点医院实施预防管控医保基金拒付问题具有一定必要性。

1.加强组织机构以及拒付风险预控机制

1.1对机构设置和功能的分析

可采取成立医保拒付风险预控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并设立主管院长以及职能科室。以相应的医保政策作为依据,与医院自身运营状况为前提,从而采取一定的风险管控方案[2]。同时,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对医院的诊疗情况以及医疗服务水平进行有效监督;此外,还需有效评估基金运营环节以及风险,对拒付现象进行有效的管控;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使拒付风险水平获得最大化的降低。

1.2对拒付风险的预警以及通报进行分析

成立风险预控管理委员会,并适时的举办医保工作会议,主要讨论临床科室医保服务的质量问题以及医保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对综合实际对现阶段的医保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将现阶段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隐患进行辨别,从而制定预防措施,并召开会议在全院进行通报,以使全员做好应对准备,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及规避,使基金支出更为合理化,并能够提升医保管理质量[3]。

2.对拒付风险原因的分析

2.1对违规费用的分析

对于定点医院而言,一般都存在超范围用药和检查、未实行对症用药以及检查、多次重复性收费、没有完善的病历记录、不在医保范围内的疾病却按照医保的标准办理等多项违规行为,其同时也是拒付费用项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其中,最为重点的项目就是超范围用药以及检查。

2.2对超定额费用的分析

现阶段的定点医院中,对于医疗保险的项目也逐渐地增多,加之各种其他因素的制约,导致医疗费用不断增加,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人均统筹费用超标。除此之外,还需在贵重药品以及高支耗材的应用上加强控制,以使医疗成本以及超定额费用有效地降低[4]。

现阶段的医保结算体系中,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定额结算、项目结算以及单病种付费方式。其中,在医保拒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定额超标现象,因其所涉及的金额较多,且涉及的医院也较多,所以对管理造成了更大的难度。

2.3对用药超标现象的分析

医保政策具有相关的规定,对于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开药量不得大于30天。而现阶段医院中,在医生做出诊断后,对患者的病历没有进行完全的记录;此外,因门诊病人过多,导致没有办法对其药品的开药量进行统计;医务服务人员对于医保的政策也不是很了解;医保所涉及的人群待遇水平不一,致使患者出现多开药的违规现象。此外,在患者住院期间,多使用辅药品,违背了医保的规定[5]。

2.4未有效实施之前同意制度

医保制度中,有相关规定说明,在患者应用自付或者部分自付药品费用时,必须获得患者或者其家属的同意,并需签订知情同意书,若未进行签署,患者有权力对不知情费用的支付进行拒绝。此种现象,在医院中也曾有案例发生。

3.对拒付风险进行有效干预的分析

3.1对拒付风险教育的分析

对医务人员做好拒付风险的相关培训,从而使其对拒付风险的因素以及根源有透彻的了解,并系统的学习病历质量、临床用药方法、治疗检查、合理收费以及门诊特病等,与此同时,还应深入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与医疗损害相关的内容,使医务人员的拒付风险意识以及责任得到强化,将法律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避免拒付风险现象的出现。

3.2对拒付风险质控的分析

完善责任制度。在医院中,需详细的制定医保绩效管理守则,实施科主任负责的制度,使其对医保管理指标进行重视,并在药品所占比例、平均住院日以及均次统筹费用上加强监控,从根源上遏制医院的不合理收费,使宏观调控制度发挥其一定的优势。

抓住重点。在医院中,还需对主要干预的项目加强关注力度,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出现过度治疗的现象,导致拒付风险的发生率增大。以达到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提高的目的。与此同时,还需对监督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总结分析,并实施公示制度,以达到警示全院的效果。

充分应用网络优势。在对患者进行查询时,因患者较多,查询时耗时较长,在此过程中,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查房制度,减少查房耗时。与此同时,在对患者的身份、疾病、收费以及告知书的审核上更加的方便快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拒付风险的出现。

对医院的规章制度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管理中,需要按照科室的顺序,每月定期的统计以及处理全院的医保数据,以使科室在调控管理上更据可靠性。此外,医院还需每半年统计分析临床科室各项指标有无超标的现象,并上报院部,医保管理机构根据医院每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兑付保证金。

4.对医保基金拒付风险预防措施

4.1加强政策培训

现阶段,城乡医保尚未统筹完善,对于保险的管理制度也都不相同。而进行医疗制度的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方法,在新医改的实践中,做好政策的培训是真的基础所在,同时也能够达到使医务人员拒付风险意识强化的效果。在加强培训的环节,需要对风险的管理目标进行明确,有效地进行自我约束,以相关政策为前提,提高对参保患者的服务质量。

4.2加强风险防控

在医院管理制度的运行中,需要有效监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质量,在发现拒付风险的隐患时,及时指出并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使医务人员对风险辨识能力提高的目的,对医院的医疗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拒付风险现象的出现,从而使医保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4.3加强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的职责就是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并对医疗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医疗服务基金的使用上,医院就应该从自身出发,做好自我监督,使医疗质量得以提高。此外,还需对质量控制环境加强重视力度,对不合理的治疗应坚决杜绝,创新临床路径,使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得以减少,并使医院基金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最大化的提升,最大达到医院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目的。

5.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医保制度已经有了全面的实施,但是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医保政策的培训学习,使医保制度能够深入人心,在用药方面加强管理力度,最大化的降低医院的违规操作现象,并与患者间加强沟通交流,获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使医保制度得到更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继伟,夏挺,韩雄等.军队医院地方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指标集的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1,06(12).

[2] 曲刚,崔盛楠,唐加福等.医保基金支出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影响因素分析――以大连市医保基金为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19(2).

[3] 沈世勇,李全伦.论医保基金收支中的承诺兑现――基于制度可持续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4,(1).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来,规避医疗欠费风险是我国公立医院发展面临的严肃课题之一。医疗欠费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政府财政补偿不足;超出医保额度的费用;患者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医疗纠纷及恶意拒付;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文章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规避医疗欠费风险的主要路径,并且指出规避医疗欠费风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社会及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通过公立医院自身的努力,方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保持良好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欠费;风险规避

一、前言

医疗欠费指病人享受医疗服务, 占有医护人员的劳动及消耗医疗物化劳动, 而不能承付医疗费用的一种经济关系。通俗地讲,医疗欠费就是患者在医院通过门诊或住院方式接受治疗之后,不支付医疗费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近年来,我国医疗欠费现象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在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中,医疗欠费主要存在于公立医院。这不仅影响了医院的收益,而且严重影响了医院履行社会公益职能的积极性。因此,研究和探讨公立医院医疗欠费的成因及规避医疗欠费风险的路径,显得十分必要。

二、公立医院医疗欠费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1.政府对公立医院履行公益性职能的支出补偿不足。公立医院是传统的事业单位,在突发重大事故、传染病流行及自然灾害等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需要抢救受伤人员时,医院责无旁贷,应当履行其社会公益职能,但是政府因此而拨付的财政补偿远远不能弥补因此而发生的各项医疗费用,其余部分就形成了医疗欠费。

2.超出医保支付额度形成医疗欠费。据笔者了解,笔者所在城市实行医保总额预付制。“总额预付制”的支付方式通常做法是,当医院全年实际发生的费用小于预定总量时,医保经办机构会按实拨付,而如果实际费用超过预定总量,则形成了医院的医疗欠费,由医院自己承担。

3.患者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形成医疗欠费。我国现阶段城乡经济发展不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到每一个人”的改革目标未实现之前,必定有一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众不能支付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1)农村大部分居民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医疗保障制度与城市相比还不完善,又由于乡村医院医疗水平低,许多农村居民往往到城市求医问药,然而高额的城市医疗费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2)进城务工人员的境遇更加值得深思。他们居住在城市,却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医疗保障待遇,往往“小病不去医院,大病倾家荡产”,成为医疗欠费的主体之一。

4.恶意拒付形成医疗欠费。一些患者由于思想道德意识存在问题,有支付能力却不支付应当支付的医疗费用,我们称之为“恶意欠费”。由于医院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对于该种原因造成的医疗欠费往往无力追讨。

5.医疗纠纷拒付形成医疗欠费。由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弊端,造成医患关系一度成为了令国人瞩目的焦点。医生服务意识淡薄、技术水平差造成的医疗事故,往往是患者拒付医疗费用的间接原因。

6.医院收费制度不健全形成医疗欠费。传统公立医院管理者不重视医院的经济效益,由此形成的医院收费制度、流程不严密也是造成医疗欠费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公立医院规避医疗欠费风险的路径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公立医院形成医疗欠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医院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医院外部的原因。笔者根据上述原因,提出如下规避风险的路径,谨供探讨。

1.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以弥补公立医院因履行公益职能所支出的各项费用。针对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已形成的医疗欠费,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应通过合理分担机制一次性给予核销,以保障医院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医院坏账准备金相结合的医疗欠费定期核销制度,对突发事件造成的群体性伤害医疗费用及对无支付能力患者救助发生的医疗欠费等项目进行定向补助,减少由于履行公益性职能而产生的医疗欠费。目前,北京、深圳、太原等地已经有类似实践。此举有利于公立医院盘活资金,保障正常运行,同时也提高了公立医院履行其社会公益职能的积极性。

2.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新医改目标。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每一个患者都能在全面医疗保障制度的支持下看得起病。

3.医院应当对医护人员加强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始终将患者的利益置于第一位,不谋一己私利,彻底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是减少医疗欠费现象的途径之一。如果每一个医生都能做到不开大处方,不仅患者能少花钱,看好病,而且医院自身医疗费用不会超出正常保障额度,从而保证收入不被超额费用所“消化”。

4.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收治患者的各个工作环节的收费管理。(1)门诊患者在挂号时应当提供基本身份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以便做到一人一号,此号码信息应当随着患者的整个诊治过程而被录入到各个医疗及收费环节,从而医院财务部门能够掌握该患者就诊缴费的全部过程,监督门诊医生私自收费、损害医院利益现象的发生。(2)对于住院患者,尤其应当在住院信息中详细记载患者的身份信息。另外,还应当做好以下工作:①住院预收费制度。根据医院患者病情及预先确定的预收费方式先收取部分医疗费用,做到先付费、再消费;如遇到特殊困难患者或其它情况危急患者,应当通过医院专门设置的审批机构审批后,特殊情况、特殊待遇,先消费、再付费或者是只消费、不付费,在不破坏医院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更好的维护困难患者利益。②由财务科设置专门记账员分布在各个病区,记账员每个工作日要根据所在病区每位患者的治疗情况检查其医疗费用使用情况,将催缴费用通知及时送到病人或家属手中,做到一日一清。这样能够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统计患者欠费情况,随时掌握医院的总体的费用支出状况。③建立出院患者医疗费用审核制度。每一个要办理出院手续的患者必须出具其住院结算单据,由专人进行审查核实其费用结算单据并签字后,才能办理出院手续。(3)完善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必须使每一位主治医生通过该系统能够了解其主治患者的费用使用情况,建立主治医生、护理、财务三位一体的住院费用管理机制,及时催缴医疗费用。(4)严格执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每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应按照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对于超过规定期限不能偿还的欠费,应及时根据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核销。

5.医院应当借助国家司法机关的力量,减少恶意欠费现象的发生。公立医院是市场经济主体之一,有权利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遇到少数恶意欠费患者后,公立医院应当摒弃传统“逆来顺受”的做法,果断地寻求司法救济,第一能追回欠款,增加收入,减少损失,第二能够给一些有误解或不良企图的人以警示,告诉他们公立医院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的市场经济主体,公立医院同样需要积累资金运行和发展,最终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小结

医疗欠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只是各种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之一,而对于医院自身来说,却是严重影响其生存发展的严肃课题之一,等待每一个医院管理者去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规避医疗欠费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单凭借其自身的力量只能完成这个系统工程的部分工作,只有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充分关注及支持,才有可能保护公立医院最大限度规避医疗欠费的风险,保证公立医院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伟芹,张 瑞,马安宁,曹伟燕.医疗欠费问题的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卫生软科学》. 第23 卷第3 期.2009 年6 月.

[2]刘福祥.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欠费问题分析.《会计之友》.2010年第12期中.

[3]袁正.完善医疗欠费管理控制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时代经贸》.2008年第6月.第6卷.总第106期.

[4]白芝平.浅谈公立医院病人欠费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科技信息》.2011年第27期.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一、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参保率达到95%以上。统筹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研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的政策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院校参保进程,实现新入学大学生应保尽保。巩固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积极做好城镇低保对象参保和农村五保户、低保人群参合工作。

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由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筹资力度,适度提高个人筹资和政府补助标准。对市区参加城镇居民医保连续缴费3年以上的,按筹资总额10%的比例予以门诊补贴;新农合门诊统筹要达到80%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60%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5%。城镇医保住院费用最高报销限额提高到相应群体当地年收入的6倍以上,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6倍以上。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研究制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提高基本医保基金管理水平。在80%的医保统筹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和报销。研究解决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等管理服务问题。加强城镇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能力和新农合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以及医疗救助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发挥好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二、进一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2月底前,在全市3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年底前,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达到60%。经区、县(市)政府推荐,由省确定我市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确定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有关规定,全部配备、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基本药物及补充药品零差率销售。做好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将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全部纳入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品目录范围,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推进基层医药卫生机构配套改革。合理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和人员结构比例。在因事设岗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全员聘用制的实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实施药品零差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补偿资金足额到位,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依法强化对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加强价格监督检查,确保药品价格下降。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国家及省、市重点支持的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的8个县级医院、14个中心乡镇卫生院、7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600个规范化村卫生所规划建设任务。重点抓好五常市人民医院等8个县(市)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调整及现有机构改造任务,把县(市)政府所在地居民和中医药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覆盖范围,实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覆盖。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根据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员结构、编制结构、素质结构等实际情况,加快制定出台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规划。,安排600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逐步达到每个乡镇有1名支医大学生的目标,尽快建立一支适应基层医疗卫生需要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推进对口支援工程,继续落实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明确受援单位提档升级目标,加大支援成效考核力度。

四、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城市达到85%,农村达到30%。全面完成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任务。落实国家免疫规划政策,13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继续落实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政策,实施社区贫困精神病人救助项目,免费救治10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其中800人免费提供药品、200名重症患者免费住院治疗。实施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市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

继续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100%。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人均补助300元项目,孕前和孕早期农村妇女增补叶酸服用率达到70%。免费为农村适龄妇女开展两癌筛查率达到40%。推进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普查人数达到5000人次。

五、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医学科学为基础,对医用耗材的采购、储存、使用、追溯、监测、评价、监督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组织实施与管理,以促进临床科学、合理使用医用耗材的宗旨,建立健全南充医用耗材遴选制度、采购制度、验收管理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临床使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临床试用管理制度、临床应用登记管理制度、使用合理性评价制度、(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12项。

医学装备部牵头分别负责医用耗材的论证、遴选、采购、验收、存储、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医务科牵头负责医用耗材的临床使用、监测、评价等专业技术服务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了医用耗材遴选制度和委员会专家库,审核科室或部门提出的新购入医用耗材、调整医用耗材品种或者供应企业等申请,制订《南充市中心医院医用耗材供应目录》。

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医用耗材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合理使用医用耗材知识教育培训,向患者宣传合理使用医用耗材知识。

下面简单讲一下我院在医用耗材遴选和采购方面的做法:

我院在医用耗材遴选和采购上,严格按照合法、安全、有效、适宜、经济的原则。

《南充市中心医院医用耗材供应目录》从已纳入国家或省市医用耗材1集中采购目录中进行遴选、形成,确需从集中采购目录之外进行遴选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供应目录》内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医用耗材厂家或供应商数量不超过3家。医用耗材根据国家药监局印发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明确Ⅰ、Ⅱ、Ⅲ级管理级别,实行分级别遴选。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医院购买有配套使用医用耗材的医疗设备时,充分考虑配套使用医用耗材的成本,需查询配套使用医用耗材是否在《供应目录》之内,并将其作为采购医疗设备的重要参考因素。

医用耗材的采购相关事务由采购办实行统一管理。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医用耗材的采购活动,不得使用非采购办采购供应的医用耗材。

2对于常用的各种耗材,如果四川省政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医用耗材集中挂网阳光采购系统》中有的项目,均按照要求实行网采。

3针对年用量极少的医用耗材,使用科室科可申请单次采购,一年内临时采购3次及以上的医用耗材,应当按照医用耗材遴选程序及时纳入《南充市中心医院医用耗材供应目录》。原则上只能采购当年供应目录内的医用耗材,但遇有重大急救任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情况,以及需要紧急救治但缺乏必要医用耗材时,可以不受供应目录及临时采购的限制。

采购办根据医用耗材使用科室或部门提出的采购申请,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采用适当的采购方式。

目前,我院在完善内部管理方面:耗材管理已经实现了需求论证、采购、管理、使用环节分离,达到了合法、安全、有效、适宜、经济的原则要求,做到了购买、使用、库存数量上的基本一致。               

在外部采购环境中,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

价格形成与管控也许需要更高层级的部门或机构强力参与,需对价格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究;

院感管理的要求不断升级,客观上加大了各种一次性耗材的使用,增加了耗占比;

如果“量”是刚需,那“以量换价”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患者的“自主选择权”可能是高值耗材使用的助推剂;患者都想用好的材料,而他们判断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价格;

医保内部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结合《克旗医疗机构集中整顿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1、      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顿活动,规范本院执业行为,深入开展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和“三好一满意”文明服务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实现五个方面的阶段性目标:一是改善院容院貌,营造温馨就医环境;二是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人员责任;三是开展作风整顿,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四是强化流程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五是建立防范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      整顿内容及要求

(一)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通过净化、绿化、美化环境,营造整洁、温馨、和谐氛围。

1、标识标牌整齐统一

(1)医疗机构标识牌、医保定点标识牌、民政救助公示牌、科室标识牌做到统一美观;

(2)门厅设置:科室楼层分布图、医疗保险报销流程

(3)专栏设置:设置医疗收费项目公示栏、药品价格公示栏、公共卫生宣传栏、健康教育专栏、创先争优(医德医风)专栏,内容详实;

2、医院文化氛围浓厚

(1)温馨提示醒目,宣传标语到位;

(2)医务人员着装整齐,佩戴标识;

(3)医生座牌统一,标注姓名、职务、电话。

3、上墙制度规范完整

结合实际,对单位上墙规章制度进行一次修订和完善,确保具有简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院办:院长职责、院委会办公制度;

(2)药房:药房管理人员职责、药品管理制度;

(3)治疗室:治疗室工作制度、查对制度;

(4)其他科室:相应工作制度。

4、清洁卫生达到标准

(1)有清扫保洁制度,有科室卫生责任、有专职保洁人员、有垃圾箱(桶)设备;

(2)楼道及墙壁无污迹,无乱张乱贴现象,室内外无垃圾、无污水、无蚊蝇、无蟑螂、无鼠害、无蛛网,卫生间无异味;

(3)室内设施摆放有序。

(二)内部管理井然有序

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1、日常管理。

(1)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按时上报工作简报,每月不少于1期;及时报送卫生局各科室收集的数据。

(2)加强应急值班工作,单位值班电话和院长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

(3)文件档案规范有序。上级来文必须保存电子件和纸质件;各种公文必须用正规格式,特别是请示一律规范格式。                        

(4)定期召开单位各种会议,做到会议有记录,有图片,有简报。按时参加上级会议,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5)制定单位请假制度,签到制度,执行效果良好。

2、人事管理。

(1)领导班子团结勤政、廉洁自律,发挥骨干作用、模范执行单位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人事管理制度,无私自聘用临时人员、擅自借用人员现象。

(3)内部科室设置合理,岗位职责明晰,工作人员责任落实。

(4)建立和完善职工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应急值班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职工会议制度等综合管理制度。

(5)绩效考核制度切合实际,奖惩分明,能调动单位职工积极性。

3、院务管理。

(1)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公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

(2)严格执行医保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公示就医报销流程和医保补助情况,推行住院患者一日清单制,杜绝骗取、套取医保资金行为。

(3)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和落实医疗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医患纠纷调解预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三)医疗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落实岗位职责,开展人员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确保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1、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度、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转诊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

2、优化入院与出院、诊断与治疗、转科与转院等服务流程,合理布局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3、规范治疗,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4、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措施。手术室、治疗室、产房、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等医疗安全重点部门管理岗位职责落实。医疗废物处理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按要求落实。

5、规范门诊日志、病历、留观记录、实验室检查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记录单、护理记录等医疗文书,做到“全面细致、及时准确、真实有效”。

6、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进行手术、麻醉、必须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订相应的知情同意书,存档备案。

7、加强医患沟通,履行病危告知义务,签订相应的入院告知书。对重症患者及时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医患纠纷处置预案落实。

8、是否建立医疗责任事故追究制度,落实效果如何。

(四)公卫管理取得实效

通过创新思路,落实项目,强化考核,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1、设置公共卫生科,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是制定相关的文件。

2、配备公共卫生档案柜,档案柜上资料信息分村标注清楚。

3、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制度上墙,有公共卫生人员考核制度和本辖区乡村医生考核办法;

4、配备健康教育处方、至少12种宣传资料、6种影像资料;是否配备电视机、DVD等影像资料播放设备;每2个月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

5、有控烟工作相关制度,宣传专栏、宣传资料。单位入口处、厕所、楼梯、等候区等主要场所有禁止吸烟标示。设有吸烟区,吸烟区设置合理,引导标示清楚。单位无烟头、烟灰、烟味,单位职工、病人、病人家属及其他人员无吸烟现象。

7、设有接种门诊,接种门诊必须达到合格门诊要求。

8、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无缺项、漏项,无逻辑错误,居民健康档案合格率达100%。

(五)安全防范落到实处

通过宣传教育,落实责任,查找问题,专项整改,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1、消防设备齐全,标识醒目,专人管理。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

2、健全消防制度,开展宣传教育,组织消防演练,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无火灾事故发生。

3、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现场危险部位安全标识要醒目。

4、加强交通安全,严格按照《克旗卫生局救护车管理办法》,履行收费告知书、转诊意向书,加强“120”车辆管理,调度及时,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5、设备、设施安全运行,防止漏电、漏气、漏水;对危旧房屋和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医德医风明显好转

通过教育引导,激励约束,加强监督,增强职工爱岗敬业意识,提高社会满意度。

1、单位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达到要求。

2、礼貌待人,用语文明,有无生、冷、硬、顶、推脱现象,做到热心、耐心、爱心、细心。

3、诚信行医。做到不开虚假证明,不作胎儿性别鉴定,不泄露患者医疗信息。

4、廉洁行医。无乱收费,无收受或索要“红包”、无商业贿赂、吃拿卡要现象,无推诿病人、向私立医院转送病人收取好处费现象。

5、有投诉意见箱、咨询电话。

6、耐心处理患者投诉,不敷衍,不扩大,不激化矛盾;

7、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将考评结果纳入系统绩效考核,挂钩奖惩。

(七)严抓消毒隔离,杜绝感染事故

1.加强我院手术室、化验室、抢救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及注射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杜绝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

2.加强和规范我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重点环节管理,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并建立记录。建立健全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进货验收登记制度和使用管理制度,索取、审核相关许可证明等文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

3.严格落实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

5.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标识。

三、组织领导

成立同兴镇中心卫生院专项整顿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此次专项整顿活动的领导、组织督导工作。

组  长:李剑锋

副组长:付占文 初景文

成  员:付占友  张丽娜 丁文学  顾险峰  崔士龙 单晓莉  潘秀琴

此次专项整顿工作具体负责人:李剑锋 付占文 初景文

4、      整顿工作安排

本院集中整顿活动时间从5月18日起,至6月25日,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自查阶段(5月20日---5月25日)。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方案并按阶段组织实施。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全体职工会,患者、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全面查找,认真清理各种问题。要敢于亮短揭丑,对存在的问题要深查深挖,深刻剖析。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类,自查总结于6月18日前报卫生局办公室。

(二)集中整改阶段(5月26日---6月18日)。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拿出整改方案,制定措施,逐条整改,一项一项落实,建章立制,公开到人人皆知。同时,对整顿后的情况要来一次“回头看”,再次征求意见,直到满意为止。各单位整改报告于6月18日前报卫生局办公室。

(三)巩固验收阶段(9月20日---9月30日)。集中整改验收阶段,本院领导小组,对各科室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未达标的,要重新整改。对弄虚作假、应付形式走过场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广泛宣传动员,认真制定本单位整顿方案;三是精心组织,保证整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标准。要对照整顿内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做到一次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