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泛在学习;“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153-02

1背景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已是当今人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所谓泛在学习,就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智能终端,进行随时随地学习。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下,现在的中等职业院校基本具备了移动互联网的教学环境,正在迈入泛在学习的时代。基于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正在变革着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衍生出依托互联网传播的“互联网+”教学,正在引领着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潮流。

2“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革命

众所周知,时代的信息传播技术决定着时代的教学方式。传统工业化时代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基于印刷技术传授知识的集体教学活动,实施传统课堂教学;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式,将是以学生、问题、活动为中心,依托互联网技术获取知识的协同教学活动,实现“互联网+”教学。这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革命,也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新开端。何谓“互联网+”?是指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整合融汇,衍生出新领域的新生态。“互联网+”不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在变革着我们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趋势,正在引领着教育改革创新的新常态。

3“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技能,注重学用结合,在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所谓的“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网络技术与课堂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深度融合,衍生的“互联网+”教学模式。

3.1“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即基于互联网的传播,通过教学视频的理论教学和现实课堂的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交替、直观与抽象的教学交错,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呈现出教学时空、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价值优势,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最有应用前景的教学模式,也是中等职业院校教学创新的热点和教学实践的重点。

3.2“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创新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催生了教学的跨越时空,实现了课堂的即时交互,与传统理实一体化教学相比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2.1教学形式多样化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虚拟现实课堂相交替、在线离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媒体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跨越时空,还能即时交互,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3.2.2教学资源富集化

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云计算技术,可以富集网上教学资源。“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依托互联网,获取教学所需的在线资源,包括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服务于教学活动,不但资源丰富,而且与时俱进。

3.2.3教学互动多元化

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互动交流,除了传统的师生交互途径,在线交互便是主要渠道。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分布在生产现场的设备和仪器,都能快捷地连接到教学活动中,使得教师、学生和学习对象既能随时连接、即时交互,又能多向连接、多元交互。

3.2.4教学要素动态化

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过程所形成的大数据,可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价形式等教学要素,使得教学要素动态化,做到因课制宜、因材施教。

3.3“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价值优势

从“互联网+”的角度出发,将有价值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互联网传播技术与课堂理实一体化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具有课堂教学的价值优势:一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在线理论教学,内容少、数量小、时间短,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符合视觉的驻留规律;针对知识点、关注小问题、聚焦小策略,目标明确,易于教学,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理论教学的高效性。二是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课堂实践教学,由于将理论教学前置于课前的视频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延长了课堂的实践教学时间,不但能有效地组织项目任务的技能操作,而且还能高效地运作项目实施的交互体验,具有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4“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构建过程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知识内化的基本原理,根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学情分析,针对以项目任务为教学单元的知识技能,进行选择性的碎片化处理,分别设计为视频教学的知识传授和实践教学的技能操作。在教学活动中,秉承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突出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利用教学视频,在课前完成知识技能的理论教学;通过项目实施,在课堂完成技能操作的实践教学;构建理论实践相交替、直观抽象相交错、在线离线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生成“互联网+”理一体化的教学课堂。

3.5“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环境支持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云计算技术,获取网上相关的所需资源,把在线学习资源和离线教学资源有机地整合,将课堂的教学活动由单向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多向的知识获取。利用云计算的大数据技术,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将课堂的决策评价,由经验主观化转变为数据智能化。因此,组织实施“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支持。

F在的职业院校,基本具备了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教学环境,当今的中职学生基本普及了智能手机网络化的日常应用,为“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实践创造了先决条件。依托微信或QQ交互平台,即可实现虚拟现实课堂的教学交替,生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课堂。况且,在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热潮下,一种集管理、建设、应用、研究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应运而生,创造了“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一站式服务环境,许多职业院校都已具备了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教学设施,这为开展“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环境支持。

4“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为了探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电子技术应用》课程中的“整流电路”为课例,进行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期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教学案例。

4.1教学视频的理论教学

课前,教师根据“整流电路”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知识点和重难点,针对教学知识点,创建教学视频且配以任务指导文,内容包括表1的视频素材,并将有关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和整流电路工作原理的教学视频,推送教学平台或班级微信、QQ群。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在线点播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或进入班级微信、QQ群,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学习。通过在线理论学习,完成相关知识技能的理论学习。

4.2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

课中,首先在理实一体的教室中,在线重播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用动画的方式,模拟了二极管PN结的单向导电过程;用图像的方式,描述了二极管整流电路的整流原理。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后,组织分组讨论和教学交互。师生间通过微信或QQ,利用智能终端进行在线交互,解决教学问题。学生间通过讨论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化解学习瓶颈。教师在检阅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突破“空穴”导电、单向导电性、交流电变直流电的教学重难点。

然后,开展学生的分组实验,内容包括发光二极管演示的单向导电实验和示波器演示的半波、全波整流实验。教师结合实验操作,演示操作关键;学生分工合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其间,教师巡查指导、现场评价;学生交换操作、互相评价。完成实验后,学生总结实验现象,提交实验结果。

最后,学生按组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教师结合实验评价和实验结论,总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知识要点,归纳半波、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布置拓展性学习任务,提供在线学习资源。

4.3多向交互的复习巩固

课后,通过创建的班级微信、QQ群,进行多向交互的复习巩固。学生可将拓展性学习任务的作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线上传或拍照提交。教师可在线答疑、点拨关键;学生可在线讨论、分享方法,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还可在课后点播教学视频,温故知新,拾遗补漏;甚至反复点播,融会贯通,创新应用,做到个性化按需复习巩固。

4.4教学效果的评价总结

“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程教学应用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4.1提升了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在线理论教学以教学视频为载体,跨越时空,不受时空场所的限制,且有暂停、重放和永久存档的教学功能,有效地弥补了学生个体学习进度和认知能力的差异,促进了学习效果,提升了教学效率。

4.4.2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说明,在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虚拟、现实课堂的优势互补,不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连接生产,而且实践对应市场、技能对应岗位。降低了学习的认知负荷,激活了学习动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4.4.3优化了课堂结构

教学实践表明,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由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多向的知识获取过程,课堂成为多向连接、多元交互、多样体验的教学空间。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作用和地位,优化了课堂结构。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是模式上,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教学效果不够明显。没有采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模式,不能满足实现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目标。

2教学改革

2.1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充分考虑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别性,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学分依据理工、经管、文法、艺术、师范等类别进行了区分设置。坚持从“工具论”上升到“方法论”,从单纯的“实用技能”转变为“思维训练”与“能力训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理念,以“互联网+”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互联网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

2.2构建课程体系

由于“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行动的推进,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将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所有的专业共同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依据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的课程。理工类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财经管理类专业和文法类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艺术类和师范类开设《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根据专业的目标,后继将要开设1—3门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师范类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学专业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有关算法的课程、自动化专业开设有关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课程、制造类专业开设有关物联网技术方面的课程、财经管理类开设有关电子商务网站的课程。通过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的应用能力。

2.3教学内容改革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中,理工类专业课程内容侧重信息检索技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跟踪学科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经管类专业课程内容侧重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文法类课程内容侧重Internet基础与应用,培养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能力;艺术类课程内容侧重多媒体技术,培养音频、视频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增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开设的第二门课程应依据专业类设置不同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尤其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有关的专业,探索与互联网+的实际应用问题,通过算法实现和设计满足专业需求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求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

2.4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案例来组织课程讲授知识点,以应用为主线加强能力训练和思维训练,坚持理论够用和注重算法实现的原则;采取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互动教学,边讲边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巩固学习效果。课堂教学通过精彩教学案例带动知识点,讲、学、练相结合,实现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物联网等有关最新技术发展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最新应用技术,开阔了视野;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讲”。针对专业不同开设的实验项目,如In-ternet实验、高级排版实验、PPT多媒体作品实验、电子表格实验、多媒体应用实验、迭代递归算法实验、二分查找实验、计算积分算法实验、数据库应用实验等项目。通过实验项目完成相应的案例,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采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方式,探索“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结束语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体系 内容安排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162-03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内涵不断扩展[1]。目前业界普遍认为: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2-5]。

物联网可以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发和带动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引擎[6]。近年来,在“两化融合”和“感知中国”等国家战略背景下,物联网发展受到了我国政府、科研、教育、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蕴含巨大的物联网应用潜能,众多行业对物联网技术人才需求旺盛[7]。为此,中国传媒大学于2012年通过教育部审批,依托理工学部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开办物联网专业方向,成为全国较早面向本科生开设物联网专业方向的高校之一。

1 课程教学目标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是网络工程系物联网技术专业方向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对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典型应用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了解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框架,明确物联网工程各个专业课程的意义和课程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因此,《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的讲授成功与否关系到物联网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进程[9]。

2 课程知识体系及内容安排

2.1 知识体系

物联网的架构分为3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1]。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是联系物理世界与虚拟信息世界的纽带。感知层中的自动感知设备包括:RFID标签与读写设备、传感器、GPS、智能家用电器、智能测控设备等;感知层中的人工生成信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等。

网络层分为接入层、汇聚层与核心交换层。接入层通过各种接入技术连接最终的用户设备。汇聚层的功能为:汇接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与交换;根据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优先级管理,以及安全控制、地址转换、流量整形等处理;根据处理结果把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交换层或在本地进行路由处理。核心交换层为物联网提供一个高速、安全与保证服务质量的数据传输环境。汇聚层与核心交换层的网络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构成了传输网。

应用层可以进一步分为管理服务层和行业应用层。管理服务层通过中间件软件实现了感知硬件与应用软件物理的隔离与逻辑的无缝连接,提供海量数据的高效、可靠地汇聚、整合与存储,通过数据挖掘、智能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计算,为行业应用层提供安全的网络管理与智能服务。行业应用层由多样化、规模化的行业应用系统构成,包括: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此外,涉及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共性技术包括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对象名字服务与服务质量保证等。

2.2 内容安排

《物联网技g与应用》课程的内容安排[10-12]如图2所示,其中,各部分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6]以下几方面。

物联网概论: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技术背景;物联网的定义与主要技术特征;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

RFID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背景、条形码简介、磁卡与IC卡的应用、RFID、RFID应用系统结构与组成、RFID标签编码标准。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与标准。

嵌入式技术:智能设备的研究与发展;集成电路;嵌入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RFID读写器与中间件软件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可穿戴计算研究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智能机器人研究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3G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定位技术:位置信息与位置服务;物联网中的位置服务;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定位技术、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定位技术、基于RFID的定位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物联网海量数据存储与云计算;物联网数据融合技术;物联网中的智能决策。

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四个重要关系问题;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研究;RFID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

物联网的应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物流。

3 课程教学方法

自2014年春季学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首轮授课起至今,笔者已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将课堂内外相结合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即自主规划学习内容、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可以通过看视频讲座、听播客、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与其他同学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

在该课程的讲授方式上,笔者尝试引入“翻转课堂”模式,转变以往授课过程中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教学实践中小班授课、学生人数较少的优势,使每位同学都有机会走上讲台,轮流充当“教师”的角色,过一把“教师瘾”,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的实施过程为:首先,请每名学生选取物联网学科中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一项具体技术作为自己的讲授对象,通过广泛查阅书籍文献资料、上网搜索最新科技资讯等方式了解该项技术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及发展前沿。然后,请学生自制课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向大家讲解艰涩枯燥的具体技术内容。其间,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问,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由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其讲解的优缺点,并补充完善知识点内容。学生的个人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门课程的个人结课成绩。通过3年来具体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们搜集资料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了笔者的预期。作为老师,在授课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新知识,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3.2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师授课过程中应避免简单生硬地照本宣科,而应以自身的科研经历和科研体会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联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每轮备课时都要加入新的科技进展,对于教师来讲,在科研方面需要不断地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及时更新知识,极具挑战性。就笔者而言,由于一直从事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在讲授第八章《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时,就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关电视节目受众收视情况的数据挖掘研究课题,以实验中具体的数据、模型为例,为学生讲解数据挖掘技术的具体流程和其中的关键步骤,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技术的理解程度。

3.3 “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走出去”是指教师应当经常参加国内外相关教研机构组织的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的培训班、研讨会等,广结同行,吸取其他兄弟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与国内一些专业从事物联网技术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到企业实地参观相应的产品生产线,以便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概念、原理联系起来,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实习或选派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物联网技术、熟悉了企业的运行模式,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13]。

“引进来”是指教师应当定期邀请国内外物联网专业的权威教授、相关技术人员走进课堂、走上讲台,为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此外,在教材选择方面,教师应当不局限于国内出版的一些经典教材,还应当广泛引进国外的外文教材,追踪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14]。

综上所述,文章从“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体系及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由于物联网技术是近年来的新兴技术,该课程也是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自2014年首次引入的新课程,一切还在逐步摸索过程中,因此,探寻一套适合本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方案任重道远。

4 结语

此文是笔者近3年来参加物联网专业建设研讨班培训、备课、授课的心得体会。由于笔者的验有限,考虑问题难免有失偏颇,望与各位读者共同探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未来仍然需要逐步沉淀,不断思考、总结、实践,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物联网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功宜,吴英.物联网工程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王志良,石志国.物联网工程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 王汝传,孙力娟.物联网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 张凯,张雯婷.物联网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版社,2012.

[6] 黄东军.物联网技术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7] 詹青龙,刘建卿.物联网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8] 石志国,王志良,丁大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9.

[9] 陈明,王锁柱.物联网的产生与发展[J].计算机教育,2010(12):1-3.

[10]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1] 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1):26-29.

[12] 桂小林.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6):1-3.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融媒视域;新闻采访;课程;改革

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固有格局的改变,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逐渐被互联网传播所替代,新闻媒体人如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时俱进成为其能否立身于新媒体变革浪潮中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新闻采访刻而成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就业时实践技能较低,职业竞争力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院普遍对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新闻采访课程教学特点

新闻采访写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课程通过有机结合新闻采写、课堂操作、课堂教学、实践演练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及学习电视采访写作的方法、特点及技巧等,强化学生在新闻采访每个环节中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胜任新闻报道的各项工作。目前国内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开办时间均比较短,存在经验不足等现象,而新闻采访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有中文专业路子,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

2.融媒视域下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2.1 专业涵盖面较狭窄

新闻采访课程在广播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等专业方向均有设置,然而专业方向的特色并不明显。新闻采访作为前导课程,需要通过采访来获得新闻内容[1],然而新闻图片、文字、摄影或摄像等在新闻的呈现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新闻采访课在教学时只注意到学生采访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影像或摄影等能力,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2.2 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课,必然会与特定的职业岗位相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这职业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需要通过量化来实现要从基础入门到逐步自主采访的渐进过程[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于一些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可引导其接触更高层次知识,促进其能够快速成长,从而带动其他学生。

2.3 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脱离实践

这是我国从小学到大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且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高校教学以向社会输送人才为目的,新闻采访课程时新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这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灵活性及社会性,然而目前高校在这一专业的教学中普遍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中虽然将尽量使学生开展采访作为主要内容,然而由于受到实践基地、资金等限制,较多学校在这一课程教学时仍然是将理论知识作为全部内容来讲解,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单一[3]。

2.4 学生主观能动性被忽视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更多的倾向于学生的“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舞台,使其能够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纵观国内高校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均是将教师作为课堂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者,目前高校缺课、课堂睡觉、玩手机等现象较多,这与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有着很大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

3.融媒视域下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3.1 重视课堂价值,结合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闻采访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专业实践的训练,可采取情景教学及案例分析等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尽可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每节课堂前将需要掌握学习的理论知识告知学生后,引导学生对经典案例中采访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分析[4]。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其自己设计小情景,比如作为记者面对不同的方法环境及状况时,应该如何进行采访;对于性质不同的采访事件,应该如何设计问题;对于不同的采访受体(学生、医生、警察),应该怎样给与受访者进行沟通,对于采访过程中的不配合者、突然出现的状况等,因此如何应对。通过这种情景模拟,能够让学生身处采访环境中,初步了解新闻采访,积累相应的采访经验,提高其采访情况出现变化时的应变能力。教师要对学生情景模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问题发生的原因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性所在。

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发现对方的不足,并在学习及以后采访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教师要关注时事,对于不同类型与风格的采访节目均有接触,不断研究现代社会的热点新闻,实时掌握专业前沿课题。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融媒时代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多种素材收集的手段,教师可从网络、广播、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介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并举一反三[5]。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鲁豫有约》,对鲁豫在节目中与受体沟通与交流的方法、风格等进行分析,如面对健谈与不善言谈的对象时,鲁豫当时如何设计问题的;对于录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鲁豫当时如何处理的。可选择角色差别较大的两个角色来分析,比如影视演员与农民,在视频资料结束后,可在网络搜集鲁豫在节目前所做的准备、积累的知识等。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研究鲁豫在节目中将理性问题与感性情感自然结合的方法、提问风格及技巧等研究,通过小组讨论等,由学生再次模拟访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具体的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的技巧,从而为下一课程的良好学习提供条件。

采访是一门谈话艺术,然而受到课程的限制,这一特性并不能够被表现出来,然而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世界各国不同风格具有不代表性的记者的访谈节目来引导学生学习。如奥莉娅娜・法拉奇在采访时的犀利和深刻、张泉灵在不同危险采访现场的勇敢及及时、王志在现场提问时的尖锐及质疑、范长江在采访时的聪明及机智等,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人物的访谈来掌握大量的采访技巧。^看新闻会能够更为深刻的提高学生的现场感,如观看2016年林丹在巴西奥运会失败后新闻会、两会新闻会、外交部新闻会等,要求学生对不同性质新闻会的政治导向及现场感觉进行分析,指出在各类新闻会中应该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问、如何克服现场的各种困难等,组织学生模拟新闻会,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的平台,使其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及技巧,从而更好的实现新闻写作。

3.2 拓展课堂,实现校内实践

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并不具备校外实践的条件,不能像部分重点大学一样采用“大篷车”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6],然而高校可积极组织学生校内实践活动,拓展教学的空间。由新闻专业每教学班学生自愿组织,至少一个星期在校园内开展一次实践采访,对象可以为学生、教师、校外人员及其他学校校友等,在学生进行校内实践时,教师可陪同现场,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采访,并在采访结束后对学生采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了保证校内实践的高效顺利完成,在实践开始前,教师要求学生选定采访主题、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等,使学生亲自参与到采访的准确工作,比如采访提纲、采访问题的设定,现场沟通交流方法等。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新闻媒体组织或社团(校园网、校广播站、校报、广播电视台等),尽可能的参与到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有关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现场的条件,鼓励支持学生自己办网站、报纸等,从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观察及写作能力。

3.3 开展校外实践,实现学校与新闻单位联合

教师向学校提供每个学习不同的课程进度,在一个课程阶段成功完成后,申请学校协助开展大型课外采访活动,从而将课堂从教室、学校延展到校外。在课程任务完成后,教师可带队,组织学生对当地的不同机构如戒毒所、工商局、企业等进行实地采访[7],在采访前使学生充分的了解采访对象,并制定针对性的采访计划。在采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现场观察、提问、记录及后期的写作等情况进行监督,并分析总结学生在实践中的缺点及优点。学校可与当地电视台、广播站及网络平台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寒暑期实习基地,实现学生真正的从学校进入到校外,体验新闻采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中,体验到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积极性,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实战提供基础。在校外采访这一实践环节时,可开展竞争机制,要求各参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比赛内容主要有采访次数、采访质量、采访后撰写的新闻稿件,由小组间评出最佳小组,组织小组间互相观察,总结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各个小组间对采访经过、感受、遇到的难题等进行交流。

3.4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全国课程联网

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高校教学要实现与时俱进,就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增加教学手段。网络媒介在新闻传播时,涉及面更广,同时实时性更强,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这一特点,对课堂、实践过程中无法触及的新闻及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扩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来掌握新闻专业的最新发展、研究及动态,紧跟专业最前沿动态。同时各个学校可实现校与校之间的联网,实现不同学校之间学术交流与教学经验的交流。

4.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注意事项

新闻采访课程要以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重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个人采写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教师在教学改革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虽然需要尽可能的压缩、删减理论内容,增加实践部分教学,然而并非完全抛弃理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抛弃了理论教学,将教学重心完全放在了学生的实践课程的学习上,这虽然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然而没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持,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偏差,在遇到问题时不能依照理论进行解决。②因材施教与科学互补相结合。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性,其性格、擅长的领域、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首先教师在分配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任务时,可以针对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来进行分配,使其优势得到发挥。当学生在这一领域已经足够熟练时,可针对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来进行调配,并在课堂教学时加以纠正与强化。③改革考试制度,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方式,考试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向有着很大的指向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时也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唯一检测标准的方式,将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与其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参与情况挂钩,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融媒时代的到来媒体形态更加丰富,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网络等众多平台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平台,新闻媒体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纵观我国高校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能够发现,目前国内媒体专业教学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脱节,因此高校必须要推进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全面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毛艳青.高职院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1,(8).

[2]陶虹,江宏.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协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0,(9).

[3]]夏文蓉 .新闻教育反思中的”传播学“话语[J].新闻大学,2009,(4).

[4]朱丽萍.新闻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应用[J].新闻传播,2011,(09).

[5]田嘉,周燕.让学生做主角 将课堂变作坊――谈谈清华大学“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教学[J].新闻与写作,2011,(08).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技术;综合韩语课程;韩语课程教学

一、为什么要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引入综合韩语课程教学

1.综合韩语的教学现状

综合韩语课程是韩语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韩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这也是韩语听力、对话、阅读、写作等韩语教学的基础课程。

目前,部分学校的综合韩语课程存在着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一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课堂实际效果。导致部分学生课上学,课下忘,课堂效率比较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学生都有QQ、微信、电子邮箱等通讯软件的账号,每个班也有自己的QQ群。这给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

(1)调整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于传统的韩语课堂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教学手段非常丰富,可以从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多个方面,把韩语单词、语法等知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韩语课堂的教学质量[1]。

(2)方便学生掌握课堂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把相关知识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梳理基础知识,从而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课堂知识。

二、怎样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引入综合韩语课程教学

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引入综合韩语课程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预习

一些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从综合韩语课程教学实践来看,不预习的课堂效果远远落后于预习的课堂效果。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教师可采取以下手段。

(1)教师可以将下一课时的重要单词、短语或者句型总结出来,让学生造句,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将自己造好的句子发送到教师的邮箱,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2)教师可以在课文中找出一些重要句子,让学生翻译。

2.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综合韩语课堂教学也一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课堂的改革。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师可以课前精心准备一段韩国电影、电视剧的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并找学生翻译剧中人物的对白,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

(2)将课程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做成精美的课件,制作课件需要注意的是课件内容不能太单调,要多插入一些图片,并且文字的字体和颜色要多样化。这样更能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3)教师可以选取部分学生的预习作业在课堂上进行讲解。选择一部分好的造句和翻译进行讲解,指出好在哪里;选择一部分差的造句和翻译进行讲解,并指出问题所在。并在网上寻找一些与本堂所学知识相关的韩语考试题,让学生当堂练习。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巩固当堂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4)学生可以自编自演韩语小故事或者情景对话,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传到韩语学习的相关网站上,与其他的韩语学习者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提高自身的韩语水平。

3.课堂学习效果反馈

目前我国课堂学习效果反馈的主要形式还是课后作业。在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手段得到反馈信息。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提交课后作业,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韩语打字水平[2]。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弥补了传统韩语课堂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 娟.如何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引入综合韩语课程教学[J].才智,2013,5(4):11.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111-02

1 前言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被誉为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产业,已被我国列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行业对人才需求与物联网人才的缺乏形成鲜明的对比。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只有充分利用资源,构建专业建设生态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行业需求的物联网专门人才。

2 了解产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在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物联网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物联网产业涉及的重点领域有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可以说几乎包括了各行各业。随着物联网的大规模产业化,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职人才。经过深入调研企事业单位,归纳总结出需求高职物联网专业较多的就业岗位有物联网产品的生产、制造与设备维护、物联网项目实施与管理、物联网项目售后服务与维保、物联网项目解决方案辅助设计、物联网产品的辅助设计与测试。专业建设紧跟物联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行业企业,形成基于能力本位、提升职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3 物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技术是一个包含电子、通信、网络、软件等跨专业多门类的综合性学科。物联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物联网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负责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包括条码标签和识读器、传感器、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等设备或技术。网络层负责信息传递和处理,包括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领域技术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利用智能手机、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等终端实现应用。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紧密围绕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4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专业要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和物联网系统的构建方法,具备物联网相关产品辅助设计与生产、系统集成与测试、设备操作与维护技能,能从事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辅助设计、制造,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施工管理,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物联网项目售后服务、维保与管理等工作,成为适应物联网设备的辅助设计、生产、安装、运营维护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深化“课岗融通、双标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对物联网行业及典型企业工作岗位调研,确立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维护、物联网产品生产及技术支持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基于工作过程确立典型工作任务,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归纳行动领域。然后根据行动领域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岗位工作能力与课程教学模块相融通,实现教学任务岗位化。在教学实践中,将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保证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实现双标融合。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①以“项目为引领”,改革专业基础课,夯实专业基础。根据对顶岗实习生的企业调研反馈,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导致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因此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物联网专业围绕专业建设的需求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过程或业务流程为顺序组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仿真教学软件,优化教学过程。在物联网工程课程建设过程中,以视频监控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围绕物联网工程系统规划、系统搭建、调试测试、升级与维护工作任务技能要求,设置四大情境:IP监控系统规划、IP监控系统搭建、IP监控调试测试、IP监控升级与维护。课程的实践平台采用校企共建的业界领先的平台,设备采用主流的视频监控中档设备,培养学生对IP监控系统基础理论、核心技术、业务流程、工程技术等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对视频监控网络平台搭建与维护,视频监控图像的实时监控、存储,报警业务等技能,真正围绕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培养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双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开发、工程实施等业务,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通过教师到企业锻炼、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各类培训与竞赛等途径,加大对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以此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同时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强化实践育人,建设多层次的专业实践基地 立足行业,面向企业,以项目合作为切入点,创新校企合作运行与管理机制,促进办学内涵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彰显特色化办学的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改革、丰富内涵,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分层建设、分类管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根据双方合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院校企合作关系分为核心型、紧密型和半紧密型三个层级。专业依托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各类技术性讲座、论坛、短期实训营、就业实战班、体验班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第7篇

1.物联网背景下的嵌入式系统教学课程

1.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的物联网,主要是针对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技术支持。这个新型的概念和技术出现后得到了理论和工业界的充分关注。

1.2嵌入式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

嵌入式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RMffC: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和前沿发展等内容。以嵌入式开发技术掌握为教学目的。具体的授课内容包括;系统概述、微处理器的原理;实用操作、移植交叉开发、物联网在嵌入式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等。物联网应用背景下的嵌入式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2.物联网基础上的嵌入式系统实验概述

2.1理论结合实践

物联网基础上的嵌入式系统实验设计采用的是层次化的实验环节,包含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等。例如,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上,主流的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GPS全球定位系统模块,总线接口等等。这些接口和物联网的应用背景是通过层次化的实验设计展开的。内部包含了实验的要求和实践阶段的不同设置,整体层次的设计从浅显到深入,实验层次不同,对应的组织形式也不同。例如基础性实验的目的用于熟悉物联网,实验层次的循序渐进,为了实践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了基础。而综合性的实验和实践是为了提高物联网的应用能力。

2.2实践与合作相结合

在物联网中间层的嵌入式网关设计中,根据模块接口的采集,终端的经纬度信息得到无线数据手法模块中的传感器的温度和日照等的环境信息,通过ARM处理器打包成UDP数据包,将之通过以太网网络接口传送到基站的服务器中。

整个流程为,从以太网网络进行接入,将数据传送到嵌入式处理器,通过GPs模块接口进行无线数据的收发,再传送到嵌入式处理器中,最后到达外部存储器。

在物联网的技术支持下,学校组织学生成立了第二课堂,组成了以物联网为主题的学习小组,对项目进行模拟实践和开发。例如GPS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课题小组,要对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的移植、多任务的GPS模块的接口数据进行打包,UDP数据包发送到网络等众多内容进行实践。在团结合作中,兴趣小组的同学各自有分工合作,最终实现了将终端传感器传送了了基站的网络服务器的实验目标。

3.嵌入式系统教学的现状

坚持对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的创新进行探索,包括课程设置、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学软硬件平台的搭设、实践教学的组织等等。目前在教学中存在以下特点。

在嵌入式系统的教学中,课程定位的方向以及应用不同。有的院校侧重于底层和系统文件的构建,有的院校侧重于应用以及软件的开发。

在嵌入式系统教学的课程中,由于院校课程定位的不同,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偏重于硬件的设计,有的以电路设计为主,有的偏重语言程序的设计。

在嵌入式教学的学时分配上,有的院校侧重于课程的要求,有的院校侧重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的院校侧重专业的通识课程设置,有的院校将其作为辅修课程,因此在学时的安排上各有不同。

在教学内容上。嵌入式系统课程中理论和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对于知识体系的架构来说,积极性不高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同时嵌入式教学平台目前的种类偏多,但是配套的操作系统却没有跟上。

嵌入式教学体系具有若干缺点,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过强,教师只会将教材中的章节进行讲解。但是基础理论往往于实践脱钩,使得理实一体化难以实现。有限的课程中,教学内容多用于理论学习,能够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较少。

嵌入式系统教学中以网路协议栈、文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媒体压缩和解压缩系统等等的数据实验平台众多,但是真正能够以为学生提高学习成效,加强软件基础为目标的课程设置不多。

4.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架构

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对教学项目进行构建,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往往是围绕着工程能力的培养展开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嵌入式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必须也有相应的调整,才能应对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及实际的应用价值,是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参照的依据。高等院校培育的学生,必须要获取实践机会,提升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并且能够制定物联网系统规划,培养对物联网项目的u估能力。

嵌入式系统教学的知识点一般较为碎片化,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将这些碎片加以重组。例如,在物联网企业的要求下,教学项目设立了一个以某企业的产品为主项目的子项目,在子项目中将任务具体化,分解到每个学生身上,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成为教学的主体,在真实的企业生产情景下,感受到物联网学习的氛围以及学习内容。

项目启动后,课程被分解为小组学习的模式,学生担任项目中的角色,大约4~5个学生分为一个项目团队。项目中,学生成为企业员工,担任开发程序中的角色。在实习中,学生的角色可以进行轮转和互换,以便于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对项目的全部流程有深刻认识。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的实际能力表现都是项目考核和评价的内容。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以及工作成果都被记录下来作为将来接受课程评价的依据,学生的能力也通过项目的开展不断提高,为将来进入社会成为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具体的项目教学中,学生以开发成员的身份进入项目小组中,根据实际项目设计目标研究项目任务书,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项目的设计、项目的实现和系统测试。

以具体的项目内容为例,实践项目要求通过嵌入式uNux系统,进行各个计算机流程的操作,包括系统裁剪、电机控制、驱动文件加载、交叉下移,平台嵌入式编译等等。在模块化教学的情景下,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设计系统结构和接口,在理实一体化的模式下将项目软硬件系统通过设计和编码进行实现。

在项目完成之后,教师、企业、学校组成专门的评价小组,对照工作任务要求,逐项检查项目完成情况。对不足的部分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修改,并要求项目小组内的同学和不同小组的同学开展互相评价、总结,以综合的考评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考核结论。

物联网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职业能力;教学组织;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自物联网作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以来,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而导致大量物联网人力资源的短缺。各大高校及职业院校纷纷设立物联网学院、专业或专业方向来培养物联网相关专业人才。然而,高职院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课程体系究竟怎么构成,如何进行教学组织是摆在广大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难题。我院在骨干院校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便与同行探讨。

一.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1.1 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分析就是将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独立的任务领域,再对任务领域进行分析,获得完成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根据对具体工作任务的分析,可以得到完成这些任务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分析得出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我们通过向重庆、成都、北京、广州、上海等100多家电子通信类企业发放调查表,获得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业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对工作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的细化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针对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是什么。如表2所示。

表2 岗位―能力对应表

1.2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内容以及能力要求的详细分析和论证,得到学生培养目标为:通过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掌握物联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项目工程师指导下,从事物联网工程项目规划、施工管理;从事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物联网项目售后服务、维护保养与管理;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与辅助设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3 岗位能力对应的课程分析

根据对岗位进行分析,得到对应工作岗位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样的能力,针对这些能力要求,对应着哪些核心课程,如表3所示。

表3 岗位―能力―课程对应表

1.4 课程体系形成

作为新一代高职学生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良好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技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我们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之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分析和解决在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最终的课程体系包含三大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和选修模块(如图1所示),其中:

通识教育模块包括三个部分:公共类课程(体育、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职业类课程(如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

专业教育模块包括专业基础类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基础、物联网技术概论、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是针对职业岗位方向的课程(如传感器安装与调试、自动识别产品安装与维护、网络设备安装管理与维护、物联网工程布线、物联网工程规划与实施、物联网系统管理与维护等课程)。

图1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体系框架

选修类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如Android程序设计等提高学生兴趣及拓展知识面的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如音乐欣赏等用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全校选修类课程)。

另外,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教学课时比例约为1:1。

二、教学组织与考核

2.1 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小组协作学习、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模拟教学法、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2 在教学模式上,根据专业课程改革采取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的特点,专业教学模式广泛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教学内容采用企业的真实项目,实现以“一体化、开放式”、“项目导向式”等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2.3 在教学组织上,采用三学期制的大模块课程组织方式,即学生在学习完一门课程后,即可完成对应岗位的相关工作,同时可以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如果合作企业联盟中相关企业物联网应用项目比较多的时候,学生可以安排到实际的工作场景进行企业实践,完成相关项目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反之,如果企业工程比较少,学生则留在学校学习,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到校为学生教授部分课程。这种模式我们称为“旺入淡出”模式。

三、质量监控

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学核心环节的制度及考核评价标准。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强化师生自我监控意识,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从四个方面进行。

3.1 完善教学过程监控

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包括对各环节尤其是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三大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

3.2 完善教学质量反馈

强化教学质量反馈,包括每周的学生意见反馈,每学期进行1次教师测评等,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3.3 完善实训评价体系

构建各类现场实习实训评价体系,与企业共同实施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3.4 完善质量追踪机制

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引入“麦可思”专业调研公司,收集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在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单位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点,每年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召开招生、就业研讨会,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各教学环节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新情况,探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新方法,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四、总结

我院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中,经过大量详实的调研,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从而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并严格规范地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引入买可思人才满意度评价机制,并反馈到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组织过程等环节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平.模糊评价法在高职课程体系评价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3,(5):17-20

[2]彭金莲,胡祝华,郑兆华,陈显毅,钟杰卓,李淑.网络工程专业“3+1”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4-79

[3]逯义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岗位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227-227

[4]刘秋艳.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科技纵横,2013,(4):219-220

[5]陈荣征,罗杰红,邓文剑.基于工作任务的“4-5-6”情景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3,(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