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针对汾河河道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时期对水利工程的新要求,汾河中下游水利工程由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转型至生态环保型水利工程建设,从工程立项、初设就在水利工程的质量、经济角度考虑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工程施工过程中也由单纯的施工管理转变为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全面管理;实现人水和谐、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自2008年以来汾河中下游全面启动了汾河生态修复工程,主要的大项目包括:汾河疏浚整治工程、人工湿地工程、堤路林工程、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库区清淤工程、防洪工程、水质监测建设工程。主要内容:河槽疏浚、主槽控导;堤防加高培厚、堤顶路面硬化;堤坡生物防护;修筑潜坝增加水域面积;布设潜流、表流湿地净化水质。

二、汾河治理的初步成效

枢纽区:兰村一坝枢纽鱼嘴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保证了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了节水、用水功效。枢纽的除险加固工程:一坝兰村区、二坝清徐区、三坝平遥区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从初设、招标、施工等不同程度进行,对汾河河道生态用水、灌溉用水及防汛等起到基础保障作用。通过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各项目的逐步实施,汾河清水复流工作已出现明显成效:汾河太原尖草坪段地区的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多年来季节性干涸的汾河中游河段有了常年流淌的生态基流。汾河中游兰村-平遥段,主河槽疏浚完成,水流顺畅;增加了表流湿地水域面积50万m2,种植了香蒲、菖蒲、睡莲等多种水生植物,绿草盈盈,水鸟遍地,鱼儿嬉戏,有力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堤防增高培厚且路面铺筑混凝土,加固了堤防,方便了交通,保证了防洪抢险的畅通;堤坡种植紫穗槐,起到了防洪固堤作用。汾河下游特别是汾河中游段的防洪减灾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有效地为我省汾河中下游区域的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

三、建设过程中薄弱环节

水利工程建设是民生水利基础建设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是较长期性的、综合性的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危害水源及工程设施的现象。

1.水生态方面

1)河道内私自采砂、取土、栽植树苗、开荒种地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2)仍然存在着往河内隐蔽性的排放生活及工业污水;弃置堆放污染水源的垃圾现象尤为严重,附近村民不管不顾,肆无忌惮地往已整修好的堤坡倾倒垃圾,堤坡种植的紫穗槐被羊群糟蹋毁苗,人为拔草毁苗,春季火烧,严重危害了植被生长。

2.工程建设方面

1)河道附近区域的村民保护水利设施及在建工程的观念意识淡薄,存在破坏现象。

2)在建工程施工中附近个别村民阻扰严重,通过强行送高价工程建设材料、收取高价管理费等问题引起施工中断、施工工人被打等很多事端,影响工程施工。

四、开展现代化建设与管理

结合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化水利建设与管理。

1.水生态方面

1)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力度,提高排污对水源影响的重大危害的认识,防止人为破坏水源,增强保护生态水利的意识,对沿河两岸的居民更有必要强化水源保护意识。重点建议:地方政府、乡村加入河道维护,尤其是汾河附近的村民,要提高保护母亲河的意识,爱护公共水利设施,爱护水资源,认识共建美好汾河是山西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通过水生态修复工程,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以及排污设备处理水中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通过实施汾河干支流和排污口水质监测项目建设,量化水质,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保证水质安全。

3)加强堤、路、林的管护工作,配备管护队伍,使道路畅通,防洪抢险有保障,槐花飘香护堤防,打造水美、景美、环境美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2.水资源管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保护在建和已建水利工程的要求,取缔不合理的取水设施,控制沿河私自、无证、无序取水的泵站,修复退水口,使水流通畅、洁净,推进水资源严格管理。

2)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探索用水效率控制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3.工程设施维护

1)做好沿河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警示教育,加强巡河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对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好公共水利设施,尤其是沿河村民要树立爱护公共水利设施意识,组织乡村领导保护组,建设和谐水利。

2)多部门加大查处涉河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水事正常秩序。

五、现代水利化蓝图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水污染 水生态环境 水资源保护

一、湖北水污染形势严峻

随着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水体污染形势严峻。自2007年底到2010年初,作为水污染指标的化学需氧量,湖北生活污染源排放占总量的45.88%,工业源占16.72%,农业源占35.87%,呈现生活污染近半、工业污染相对较轻、农业面源污染比重大的特点。其中,农业水污染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超过化肥和农药,在多湖多水地区造成普遍污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逐年提高。而工业污染的行业与地域相对集中。黑色金属冶炼、火力发电、化工等六大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气,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造纸、食品、纺织等七大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武汉、黄石、襄樊8个城市的主要污染负荷,超过全省总量的80%。

1、湖北城市水污染依然严重。从2005―2008年,湖北城市废污水排放总量及废污水入河量均增长了9.6%。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污水处理率为52.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近一半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了城市水体及附近的湖泊、河流,点源治理尚未完成。流经城市的河流污染较严重,城市湖泊、水库的水质大部分不能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十堰、襄樊、随州、天门等城市已无COD剩余环境容量,严重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湖北农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2002年,湖北就被列为全国8个农业面源污染高风险地区之一。2007年,湖北农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超过全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占全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50%以上,湖北农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3、湖北农村饮用水安全任重道远。由于存在大量因生态移民、突发性事件等因素新增的饮水不安全人口,湖北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规划指标与实际需求的缺口较大。已经建成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不能实现长效运行,盈亏平衡的仅占36.9%。随着农村面源污染的扩大,水源保护难度增大,饮用水安全任重道远。

4、湖北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凸显。一是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由于围湖造田、围栏养殖、修建闸坝、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湖泊大量减少和萎缩,湖泊的自身调蓄能力、自我净化能力、污染消解能力、生态修复能力大为削弱,加剧了洪涝旱灾的发生,也带来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二是河流生态系统退化。湖北的主要河流上都建有水库,由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部分水库下泄不足等原因,出现了一些河流断流、下游河道萎缩的现象,导致河流生态功能衰减。三是地下水生态问题开始显现。襄樊、孝感等地因超采地下水引发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四是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农业部确定的“十种最有害杂草”中的水葫芦和水花生在湖北恶性蔓延,覆盖水面,堵塞河道,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严重地危害了水域生态系统和渔业生产。

5、湖北水资源供需缺口日益增大。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用水的增加导致用水需求不断增长,其中工业用水量年均增长9.01%,生活用水量年均增长3.66%。按照相关标准衡量,全省资源型、污染型、工程型缺水城市已达30个。受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水污染的双重影响,湖北缺水现象日益严重:中等干旱年,缺水达55.7亿立方米;特大干旱年,缺水120.8亿立方米。到2020年,在充分挖掘节水潜力的影响下,全省农业仍缺水52亿立方米。

6、湖北大型水利工程负面影响显现。近年,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水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库区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问题严重,水污染逐年加剧;水库下游出现新的防洪安全隐患,清水下泄对河床的冲刷,致使堤脚失稳,堤岸崩塌加剧;水环境容量减少后,长江及汉江支流的“水华”频现,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及河流生态安全;库区及其下游地区的河流断流、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墒情迅速下降,水生态环境急剧变化。

二、湖北水污染问题的原因分析

1、水资源保护效率不高。水资源保护是全社会全过程控制与参与的系统工程。在湖北,水资源保护仍是政府主导的一元模式。这种单一模式的缺陷显然:水资源保护责任基本集中于政府,政府不堪重负;水资源政府职能分工及协调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与冲突;企业和公众缺乏社会责任感;水资源保护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推进。

2、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状况不理想。一是建得慢。一些规模大的污水处理厂,容易吸引投资,而小厂则很难引进资金,许多污水处理厂半停半开甚至白白闲置。二是污水处理厂的效率较低。湖北是丰水地区,由于雨污不分流等原因,进水口的浓度不高,与北方城市相比,污水处理效率相对较低。三是管网配套建设跟不上。目前湖北已建的61个污水处理厂中有42%左右是利用BOT方式建造的,而管网建设除极个别地区外,均依赖政府出资,建设速度较慢。一些污水处理厂即使建成了,但没有与之相连接的管网。四是污水处理费征收困难。许多拥有自备水源的单位不交纳污水处理费,使得一些污水处理厂难以正常运营。

3、尚未找到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农村面源污染是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而造成水体污染的发生源,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等特征,同时又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解决农村面源污染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至今尚未找到十分有效的控制方法和途径。

4、农村饮用水安全矛盾重重。首先,湖北农村饮用水安全人口的规划指标与实际需求的缺口较大,主要原因是:湖北各县市调查上报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经审核上报后未能完全纳入国家总体规划;在全省许多地区,列入规划的饮用水不安全人口同未列入规划的饮用水安全人错分布,两类人口难以明确区分;没有充分考虑反复或新增的饮用水不安全人口。其次,湖北许多已建成的农村饮用水工程缺乏长效运行机制,主要原因有:第一,农村水厂供水规模有限,管网漏损率大,水费回收率低,供水水价偏低。第二,与其他产业相比,在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工商管理费等税费方面,农村水厂并没享受优惠,致使实际运营费用偏高。目前,大多数农村水厂的用电按照工业用电价格结算,同时还要承担约10%的变损、线损,农村水厂实际用电价格每度高达0.6―0.9元,尤其是一些水厂因交不起电费而倒闭。农村水厂的年送检费最低也要3000―5000元,受检测费用高的因素影响,农村水厂的安全检测难以到位。第四,农村水厂对占农村总人口5%的特困户水费征收困难。

5、水资源大量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湖北水资源总量为1027.8亿立方米,只占全国的3.5%,人均水资源量1732立方米,列全国第17位,低于全国平均值,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严重缺水警戒线。然而,湖北“千湖之省”的美誉掩饰了缺水的省情,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据统计,湖北人均每天生活用水0.23吨,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在0.2吨左右,人均用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生活中过量用水,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加剧了湖北水资源供应的压力。

三、加强湖北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1、打造“两圈一带,人水和谐”。“两圈一带,人水和谐”既可突出“两圈一带”水资源优势,又可凸显湖北生态立省的特色,能将“水保护”、“水经济”、“水文化”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落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生态环境规划纲要》有关要求,遏制水污染,营造优良的水环境,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成立湖北水资源保护专项办公室。随着湖北“水文章”的逐渐做大、做强,政府各部门在水资源保护上各管一块,多龙管水的体制弊端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全省性的沟通与协调的水资源保护专项办公室,进行综合决策与部门合作,负责全省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具体措施是:加强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推动单一的政府管理向水资源公共治理的转型,建立水资源保护的全社会参与机制,聘请水质监测、财务审计、资金使用效率监管、示范工程运行情况监督等独立机构从事第三方监督与评估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管;推动制定《湖北水资源保护条例》,解决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之间重叠、交叉、缺乏协调性的矛盾。

3、构建武汉城市圈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基地。构建武汉城市圈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产业基地十分必要。第一,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规划纲要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群的具体要求,这要求湖北自身有较强的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的能力。第二,武汉城市圈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不甚理想,需要通过发展相关产业破解这一难题。第三,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产业是“水文化”与“水经济”相结合的朝阳产业,发展这一产业,以增强水资源对于湖北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湖北产业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构建武汉城市圈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产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争取国务院在武汉成立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产业的改革试点项目;整合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的政策激励及优惠措施,形成一个整体,吸引资金及技术进入环保产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的市场开放程度,将各类科教、商业资源整合在一起,做成产学研销大平台,提高环保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重点开发附加值较高的技术,推进水污染防治运营市场化和服务专业化。

4、推进四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国家级试点区建设。为了探索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技术,湖北环保厅已制定《四湖流域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试验区建设规划》,将湖北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四湖流域这一著名“水袋子,虫窝子”作为面源污染防治试点,以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体制,系统研究面源污染防治立法,探索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对策,完善淡水养殖污染防治机制,研究推广农业节水。在取得试点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湖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国家级试点区。

5、推广农业两部制水价,实行基本水价财政直补。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北,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仅2008年湖北农业灌溉用水量为高达250.42亿立方米,占全省总用水量的56%。因此,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大。与周边省市相比,湖北城市节水的特色并不突出,但其水价对农业节水的制约效果比城市明显。所以,湖北可以推广农业两部制水价为突破口,推动丰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黑臭河道;综合治理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河道整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工程。提升河道整治品位,打造精品河道,改善水环境、美化人居环境与实现人水和谐,是河道治理工作的思路和发展目标。

1、工程实例

昆山西河联圩黑臭河道整治,圩区北起太仓塘,南至娄江,西起东环城河,东至青阳港。联圩总面积1.932km2,其中水面积0.102km2,属于半高田圩区,地面高程均在3.6米(吴淞)以上,圩区排涝流量12.5m³/s。圩区包含小二河、牛湾泾、祝家厍、东门塘河等几条河道;目前区域内几条河道已全部完成黑臭整治,整体水质提升还是相当可观的,目前水质检测情况均达到景观IV类以上。

针对该区域几年的河道整治,通过截污控污、河床清淤整治、河道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工程管理五个部分完成河道整治,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内沿线排放口截流、部分小区、企业改造分流、污水管网改造完善、河道清淤整治、河床及岸线整治、河床底质预处理和河道水生动植物生态修复及景观配套工程。

西河联圩内黑臭河道整治2010年3月开展实施以来至今,目前整个区域为竣工阶段,河道水质已达景观IV类水质。

2、黑臭河道成因分析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周边企业、小区、商业的迅速增长,市政管网规划不完善,错排直排现象严重,导致排入河道中的污染物逐年增加,水体负荷已远远超过自身负荷能力,使得河道黑臭越发严重,河体黑臭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过量的外源污染物进入水体,包括未截流的生活污水、以及油污、垃圾等面源污染物;

2、底泥污染;

3、河道生态系统的丧失,河道纳污和自净能力超限;

4、水系不畅,水动力不足。

3、黑臭河道综合整治探讨

南方河道水系发达,河网密集综合交错,仅治理一条河道很难改善整片区域的水环境;综合河道黑臭的成因,结合南方水系特性,考虑治理难度,河道治理建议主要体现以(圩)片区必须以相对封闭水系作为治理单位,分单项、分期实施。在进行治理之时主要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式。

3.1、截污改造

截污是河道黑臭治理的根本,针对整个区域进行污染源调查,对区域内所有企业、小区、商业进行全面排查并实行截流(近期目标),远期目标进行分流;完善片区垃圾处理设置,提升片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彻底截断河道污染源头截污改造是城市水环境整治的前提条件,通过截污措施,可以对河道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并结合河道环境治理的其他措施根治城市河道黑臭现象。

根据城市河道的定义、功能及分类标准,原则上河道截污改造应覆盖全部城市河道,应按河道分类标准、周边截污改造条件分清主次、难易程度进行逐一改造。河道截污改造基本流程:污染源调查污水出路选择排污口改造管道敷设;在城市发展及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增加推荐项。

3.1.1、污染源调查

在河道截污改造过程中,应组建专门工作小组,严格按照普查、排查、详查、复查的检查流程,对河道内雨、污水排放口(点)进行逐一检查,并记录各河道内排放口(点)位置、管径、材质、标高、类型、排污口浓度、状态等信息。

3.1.2、污水出路选择

污水出路的选择应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程度、市政配套设施中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的建设规划、周边配套污水管网建设现状等因素决定。城市污水出路选择按排水体制分可以分为雨污水分流制系统、雨污水合流制系统、混和制系统等3种;污水出路的选择按处理体系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截流式3种。

3.1.3、截污改造

管道敷设在河道截污管道改造中,应结合城中村、老新村、背街小巷、商圈改造、地块开发、道路新建及大修等,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并加快雨、污分流制改造实施,从源头控制生活、工业等各类污水排放入河。河道边有空间敷设改造埋地管道的情况下,应采用开挖及非开挖施工手段,将排污管道在其进入河道前进行截流,并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河道边没有空间敷设改造埋地管道的情况下,可在临河建筑一侧、驳岸压顶上、驳岸临水侧架设污水管,转至有条件敷设管道位置,再排入污水管网或处理设施中,并对架设管道予以美化。

3.2、河床清淤

全面开展圩区内河道河床清淤整治,河床清淤整治有条件的河道以干河施工为主,采用水力冲挖,清淤主要包含河道内建筑、生活垃圾清理及淤泥清除;淤泥的处理必须有效的控制,根据不同河道底泥污染的程度进行分类处理,对于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淤泥必须进行集中进行有化工处理资质工厂进行处理,对于普通的淤泥必须经过相关部分审批确认堆放点后再行处理,对于淤泥的处理必须慎重小心,避免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3、河床及岸线生态种植床整治改造

对水域面较宽不影响排涝过水能力河道可适当营造水生植物平台,河床整治主要为河道主流槽改造,使河道主流槽线型避免直线过长,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形成急流与缓流相间,深潭与浅滩交错,为各种水生植物及生物提供相应的生长环境。

根据河道宽度、河床深度、通航条件以及生态修复布置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河床及岸线种植床整治可采用以下一种做法:

河床整治断面示意图

3.4、河床底质预处理

河道河床由于原有底质富含大量的腐殖质,有毒污染物,需对底质进行预处理,主要采用微生物制剂和消毒剂来降解底质中的有害物质,消除河底发黑、发臭等不良现象,重塑一个清爽的底质。为后期生态系统构建提供条件。

3.5、微生物修复技术

曝气复氧:在河段底部安装微孔雾化曝气管,由两个固定式充氧站提供充氧,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每天间隔运行。生物填料设置,生物填料垂挂于曝气管下形式设置结合复合菌剂投加:按照每天去除COD配比计算,投加一定量菌粉,投放方式为人工均匀泼洒。水生动物控养:投加鱼类和螺蛳若干。螺蛳为本地物种,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加的鱼类主要为鲫鱼等杂食性鱼类。

3.5.1、透明度和DO治理前

2009年6月,水体透明度小于10cm,水面有从底部泛起的黑臭泥浆。治理后,根据常年监测情况统计,河道水体透明度常年大于35cm,在治理区最大值能达到80~90cm。201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位于未实施工程牛湾泾中心段DO1.0mg/L左右,而项目区的小二河中心段DO达6.0~10.0mg/L,这与曝气复氧有关。

3.5.2、化学需氧量

2013年实施治理以来,COD前3年(2010-2012)仍然较高,大部分时间都处于Ⅴ类或劣Ⅴ类,2014年显著下降,水质提升至Ⅲ~Ⅳ类,总体上反映了这种综合技术需要一段时间的运行和维护,才能够逐渐修复河道生态系统,使好氧性初级生产占主导,从而降低水体中的还原性物质浓度,有效改善了水质。由2010-2013中期间的季节变化来看,冬春季的COD含量显著高于夏秋季,由于冬春季同时为枯水期,夏秋季降水则较为充沛,能够稀释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另一方面,温暖季节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初级生产也消耗一定的有机物,导致了COD含量的削减。

西河联圩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目前河道水质还是得到很大的提高,目前水质一直稳定于景观IV类水质,河道内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已随处可见,极大的提高了该片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品质。

黑臭河道整治是个综合性强又复杂性的工程,必须针对每条河道,每个片区,每个区域情况的不同做相应的治理措施,根据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程度治理措施,适当采用生物、曝气技术、水生植物种植、污水处理厂尾水利用等,对有条件的河道护岸进行改造,采用生态形式,透水护岸形式,有利河岸两侧绿化生长,水水植物生长,对河内水质起到一个净化作用;经常采用换水,通过排涝站、闸的引调水对圩内片区水进行换水,第一起到活水作用,引入圩外河道干净水源,对提供水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结语

河道综合整治应充分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出现问题的源头抓起,重视河道水质改善、河道驳岸改造及河道周边整体环境整体提升;在此基础上,应同时加强对河道功能的改善,满足河道蓄、用水、生态景观、旅游、人文等要求;保护河道沿线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做到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东莞生态园;湿地生态;景观节点;水体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背景

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社会经济双转型”的发展战略,坚持产业升级与城市升级相统一,由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全面推进产业发展由“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并进一步向“东莞创新”转型的战略决策。

东莞生态园位于东莞市北部六镇交界处,范围涉及寮步、横沥、东坑、企石、石排、茶山六镇,规划总面积30.54平方公里。东莞生态园以水治理和水环境营造为先,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营造,为生态园高端招商做好铺垫,吸引高科技人才加盟。中央群岛湿地公园位于生态园中心区,总占地面积165公顷。东临月塘湖公园,西临燕岭湿地,北面为南畲塱排渠,四面分别与6、7、10号路和生态园大道毗邻。中央岛群是生态园水系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规划目标

中央岛群以湿地生态为主题,以湿地观赏、湿地体验、湿地休闲、湿地博览、湿地娱乐为主要内容,服务本地居民及其外来商务休闲观光游客,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人工湿地公园。中央岛群湿地公园是生态园的生态核心,是生态园的灵魂。

综合考虑湿地效益与投资,处理好水系统,确保排水、蓄水安全,重点进行湿地景观建设,力争把中央岛群打造成湿地生态为主题,具有休闲、求知、娱乐功能的旅游景区。

3建设总则

3.1指导思想

秉承“绿”“静”“美”的理念,着重于生态园的总体协调,强化园区生态绿轴,凸显东莞生态园中央岛群生态核心。

3.2景观控制要点

布局控制——多轴线组合风景序列,创造疏密有致;步移景异的动态湿地景观效果。

生态控制——生态保育区域只设置科考点,不设休闲、娱乐设施及场所。其余区域选择性地设置对生态影响较少的休闲、娱乐设施及场所。

竖向控制——营造丰富的水岛格局。

种植控制——完善湿地生态系统,营造空间层次丰富的植物效果。各个小区域创造优势群落,管理和控制湿地生态演替进程。

3.3设计手法

顺应南方气候绿化特征——大树,有色灌木,湿地植物组合的大气、丰富的多层次空间。

发扬生态园的大空间肌理——水天一色的湿地天际线;蓝水绿岛的生态肌理。

传统岭南文化的现代表现——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娱乐旅游设施。

4需求分析

4.1生态的需求

妥善处理岛岸与水体关系,生态保育与生态休闲娱乐旅游关系,湿地动植物关系,湿地动植物与人互动关系;做到中央岛群各个区域间的景观形态风格各异,又协调统一。

4.2传承展现岭南及本土文化的需求

与生态园整体风格及周边规划相协调,传承场地原有的本土文化,体现及岭南园林特色。

4.3市民、游客及科学考察学习人员的需求

为公众营造高品质的休闲,娱乐,旅游,科普,科考的湿地生态环境,并提供娱乐、旅游、等功能设施。

4.4环境的需求

充分尊重场地现有,规划及周边环境,完善场地生态系统。强调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植物与人的和谐统一。

5景区规划

秉承“岭南风,水少情,叙绿岛情怀;百越雨,莞城韵,谱时代新曲”的设计主题,将中央岛群分为 “岭南水乡观光带、生态保育区、湿地体验区、生态观光林带、湿地花卉岛链”及这五个区陆地区围合的水景区(见图一)。依循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双生态设计原则,完善场地生态系统,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合理安排休闲、娱乐、旅游设施。打造具有东莞特色,充满岭南文化及艺术韵味的多功能湿地环境和生态园旅游景点(见图二)。

图一(功能分区)

图二(鸟瞰图)

5.1岭南水乡观光带

位于场地南面半岛链,以岭南风格及东莞地方文化特色的元素来演绎景观空间,将人们熟悉的场景景观化,来唤醒对场地原有乡土文化的记忆和联想,使人与自然与岭南文化相融合。园林建筑及小品融入岭南文化元素。临近市政路以陆生高大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大草坪来形成公共开放绿地,使其与临近水岸的湿地景观空间统一协调,同时又别有情趣。其主入口位于6号路与7号路交汇处,通过环状花池围合成莞香广场(见图三),入口处设计以现代材质表现的岭南风格门廊,两侧种植莞香树,融入莞香叶片造型作为地面铺装主元素。

图三(莞香广场效果图)

在最佳观赏点设置有两处观察欣赏水中央生态保育区鸟岛、水鸟的观鸟屋,该屋采用木结构及岭南园林中亭的元素,在提供观鸟、休憩场所同时,使场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

在内南侧半岛处,用片植竹配以湿生水生植物,营造竹林静语效果。碎石路在竹林中绵延至深处,设置临水草堂茶室,于竹林深处品茶赏四季景。布置农耕文化主题小品雕塑散布其间,如可脚踏的水车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休闲娱乐设施。

5.2生态保育区

由湖中央鸟岛、周边滩涂湿地、数个无人岛屿构成,构建完整稳定的生态链,保留部分明水面,种植树林密集灌木丛以吸引水鸟,并为水鸟提供安全巢穴,让鱼类为水鸟提供食物,水鸟聚集为观鸟提供可能。区域内无任何休闲旅游设施,只在大鸟岛设置一座木质科考码头及生态环岛小径,做为偶尔科学考察及管理用,防止了人的行为干扰生态系统。

5.3湿地体验区

位于场地西侧,临靠生态园7号规划路。布置湿地生态体验馆和湿地生态展示馆,作为湿地生态的室内科普教育和娱乐体验用。湿地生态体验馆入口广场两侧,种植花叶丰富的树阵,来表达对游人的热情欢迎。在湿地生态体验馆东南侧设置互动体验园,提供一个可允许游客近距离观赏触摸湿地动植物的场所,并以植物围合成一块开放空地,让游人自己动手种植湿地植物。利用4米园路作为骨架和主要观赏体验线路,整个区域由南至北设计为:“水生植物群落一湿生陆生混合过渡状态植物群落---顶级植物群落,”的生态演替之路。加设休闲娱乐旅游设施,使之成为休憩,观光,考察,学习,体验,湿地生态科普之路。

5.4生态观光林带

该区域北面为南畲望排渠,原有场地有少量水杉林群落。大面积种植水杉等高大湿生乔木,形成中央岛群的生态绿屏,临近4米园路处配以草本花卉,岸线处种植水生植物。在林带中设置栈道,林中放置喷雾器,营造森林晨雾效果,并设计小型生态绿屋。

5.5湿地花卉岛链

湿地花卉岛链位于观光林带东段,数岛首尾呼应,犹如一串宝石散落在水面。设计一条栈道如珠链般的串联起来,岛上主要片植不同色相、季相的湿地花卉,配以营造浪漫气氛的小品雕塑,形成独具特色的湿地花卉群岛(见图四)。花卉群岛西侧为沙洲,洲上设有“沙洲细语”景点,提供一个游人驻足的地点,该岛视野开阔,遥望群岛如片片渔舟。

图四(花卉群岛效果图)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洪,水体自净能力,生态治理,人水和谐

一、广场东沟整治的必要性

济南以泉多而闻名,泉水是济南市的重要水源和旅游资源。整洁秀美的河道环境能充分体现泉水的价值。济南主城区的河流主要有广场东沟、广场西沟、兴济河、工商河等65条河道,均排入小清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河道整治的力度未能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河道断面窄,河内淤积严重,部分河道未砌护岸,不能满足河道防洪的要求,给防汛造成极大的压力,河流的景观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态功能和运输功能等遭到严重影响]。河道整治势在必行,广场东沟是其中重要的整治河道之一。

广场东沟位于济南南部,北靠金鸡岭,东临西姑山。周边用地以高档居住社区与学院为主。由于该段河道位于济南市城区的上游,南北高差92米,现状坡度大,水流急,给下游城区的防洪设施造成极大的压力。另外,水质差、河道淤积、河道景观与周边不协调等问题突出。根据周边用地规划情况,未来河道周边人气将剧增,对河道的环境景观要求将会大大提高,河道生态治理迫在眉睫。

二、广场东沟整治设计思路

针对广场东沟存在的河道内垃圾、防洪、水质污染、挡墙危旧、生态差的问题,根据提出的广场东沟生态治理的目标,对防洪工程、景观工程等进行设计。

1、治理目标

对河道排污口实施截污,同时完善河道周边雨污水管网,确保雨污分流。

清除河道淤泥及垃圾等杂物,修砌护岸,打通瓶颈,确保行洪畅通和河道清洁。

建设古坊及拦水坝,确保行洪,保证河道下游城区安全。

引水补源,确保河道水景观。

沿河适当造景绿化,节点生态治理,打造沿河宜居环境带,带动周边的发展。

2、设计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南起金鸡岭,北至经十路,全长4.2公里。

3、设计原则

(1)依据济南市排水规划,改善广场东沟河道的环境质量,力求获得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2)依据工程学、景观学、生态学多学科支持,进行河道环境的总体改造,建设滨水绿带,打造城市滨水景观带。

(3)景观方案顺应城市发展需求,并遵循“美观实用、经济合理、管理简单”的原则。

(4)河道景观工程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建立一种低能耗的河道水质管理模式。

4、设计内容

针对广场东沟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主要考虑防洪工程、景观工程设计。

4.1防洪工程

广场东沟隶属西泺河河系,执行五十年一遇标准,入南圩子壕河口流量为137m3/s。根据《济南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08年版),采用汇流计算的方法,计算广场东沟防洪数据,主要进行谷坊及拦水坝设计研究。

谷坊及拦水坝的作用:起到缓蓄、消峰、防洪的作用,有效地减轻山洪对下游城市的威胁;同时,洪水中挟带的泥砂在谷坊前沉积下来,水流从溢流口溢出后集中进行消能;由于降低了流速和冲刷能力,从而防止了沟底下切和沟壁坍塌,有效地减小了山洪的破坏力和含砂量。

4.2景观工程设计

广场东沟景观工程范围南起舜耕路桥北至经十路桥,全长780米,本段河道设计的主要内容为木栈道建设、河道绿化和局部节点设计三方面。

4.2.1木栈道设计

根据广场东沟现状,为给市民提供休闲的场所,设计考虑在马鞍山路至经十一路之间设置木栈道。木栈道上部使用50*50塑木龙骨支撑,高度为6cm。上铺5cm塑木板,下部为10cm水泥板结构。

4.2.2绿化设计

1、设计构思:增加河道内水生植物栽植,强化沿线节点、绿地的绿量,丰富季相景观。

(1)河道种植槽的水生植物栽植由丰富多样的乡土水生和湿地植物构成。

(2)沿线挡墙上栽植蔷薇以及迎春弱化河道的硬质感,单位入口等节点形成组团绿化,点植景石、景观树,形成视线焦点。

(3)滨河绿地保留现状乔木,局部补种,加大绿量。下方增加地被花卉,丰富季相景观。

2、绿化配植设计:

根据植物的色彩、尺度、质感、季相变化以及生态习性,乔、灌、草有机搭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创造舒适宜人的四时绿化景观。

挡墙处种植蔷薇、迎春,通过悬垂枝条弱化岸线;河道内可保持景观水位的位置,选用黄菖蒲、千屈菜、水葱、睡莲等形成滨水植物景观;河道内季节性区域,选择千屈菜、芦苇、红蓼等,同时保证旱雨两季的景观效果;沿线绿化以雪松、银杏等乔木为主体树种,种植银杏、红叶李、红枫、花石榴等植物,搭配大花金鸡菊、三七景天等宿根花卉形成滨水绿地景观[33]。

3、植物栽植原则:

(1)功能性原则:

根据不同的场地功能,在不影响建筑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提供多层次的植物景观,满足视觉功能要求的同时,提供良好的遮荫效果。

(2)生态性原则:

根据不同树种的生态习性,合理搭配,将喜阳、耐旱树种栽植于高处,耐荫树种适当栽植于林下。

(3)艺术性原则:

栽植过程中把握"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原则,使植物景观富有情趣。

(4)施工中可根据实际购买情况及地物位置对苗木进行适当调整或避让[34]。

4.2.3电视台主入口节点设计

电视台沿河桥下停车场严重阻碍了河道行洪断面,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取消此处停车场,同时,为了满足济南电视台主入口的景观需求特改造为景观节点。

本处节点占地120 m2,以台阶、花池座椅、特色铺装以及木栈台围合而成,正中心花池位置,以植物扎花的手法制作济南电视台台标,沿河木栈台距景观水位约0.5 m,临桥位置设置山石坝,山石、跌水、木栈台以及水生植物交相辉映,相互依衬,组成一幅特色画卷。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范文第6篇

刚才晓安厅长作了重要讲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高度,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要性、紧迫性,规划的定位、要求等作了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我厅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规划修编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我从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技术角度谈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规划修编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指导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流域综合规划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规划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的政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三个方面的变化,使得现有的流域综合规划严重滞后,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整体缺位。有些河流没有流域综合规划,不能有效指导水利建设与管理,难以规范涉水涉河行为。

二是内容缺位。有些流域虽有流域综合规划,但规划内容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

流域综合规划必须及时修编,解决整体和内容缺位的问题,从而解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流域性重大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使流域综合规划能够更好地适应我省发展阶段的变化,反映流域水系所发生的变化特征,满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二、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

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新思路,把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修编的主线。在不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各项水利改革,尤其是推进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通过全面建设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保障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和流域综合管理体系,推进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防治水害,推动流域水利发展与改革,促进流域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规划修编工作的主要内容

规划技术框架体系包括22项内容:首先是基础工作、然后是问题分析、需求分析,接下来提出总体规划方案和水资源配置方案、然后进行专项规划和相关涉水行业规划,包括防洪规划、治涝规划、河道整治规划、岸线利用与管理规划、河道采砂控制规划、节水规划、灌溉规划、供水规划、水力发电规划、航运规划、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水利血防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大工程安排意见和流域综合管理体系,最后对整个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

各河流以及洞庭湖要根据这个规划体系来开展修编工作,确定规划报告的主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作适当的调整。这个规划体系的主要工作可分为基础工作、总体规划方案、重要专业规划、涉水行业规划意见以及流域综合管理等五个方面内容。

(1)基础工作

首先是要开展综合调研,包括我省水利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水平及对水利保障的要求;然后是基本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和水文分析计算,对于重大工程,视基础资料情况开展必要的地勘工作;收集相关专业规划成果,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及有关专题研究最新研究成果等;收集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国土资源、建设、农业、交通、环保、林业等部门的相关规划。重点是要对已有的专业规划及行业规划等相关规划成果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协调与衔接,评价已有流域规划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发展要求的适应性。

(2)总体规划方案

1、总体目标制定。针对我省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形势下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拟定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总体目标。

2、流域河段功能定位和控制性指标制定。目前有关专业规划已经完成水功能区划、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河道湖泊采砂控制的区划工作,即将展开的还有岸线功能区划工作。河流具有多种功能,应该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在对各类区划进行综合平衡、协调衔接的基础上,对各种河流河段功能区划进行归纳分类,确定河流河段的功能分区与定位。按照维护河湖健康、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研究提出开发利用限制条件或控制性指标,包括防洪区红线划定、岸线功能区红线划定、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控制性条件制定、水功能区控制性指标制定、水资源或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控制性指标制定等。

3、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主要任务分析。在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等基础上,根据河流功能区划和控制性指标,分析研究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主要任务以及不同功能区的主要任务。

4、总体布局和规划方案制定。统筹考虑流域总体目标、分区功能定位及其控制性指标,合理确定防洪减灾的总体布置、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格局等,研究制定流域总体规划方案。

(3)重要专业规划

主要包括防洪、治涝、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等重要专业规划。对于防洪规划,要根据我省流域防洪减灾的实际情况,对已经完成的防洪规划进行核定,要将山洪灾害防治、城市防洪规划、河道治理、病险水库治理等内容纳入流域综合规划。特别是要根据三峡工程建成运行等工情变化情况,复核论证防洪减灾总体布局方案;治涝规划,对于山区,重点是合理选定治涝标准,搞好城市治涝和四水尾闾地区的治涝规划;供水规划,重点复核重要城镇、长株潭城市群和灌区的供水水源配置总体方案,提出供水水源应急方案;灌溉规划,应以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基础,重点复核衡邵、湘南等干旱区主要灌区设计保证率、水源布局,引水规模、灌溉用水定额等;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规划,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水平年各行业各地区对水资源的合理要求,根据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要求,提出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目标及工程布局、对策措施。

(4)涉水行业规划

主要根据流域综合利用和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要求,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航运等相关涉水行业规划成果进行必要的复核,提出有关的规划意见。

(5)流域综合管理

本次流域综合规划修编要突出强化流域综合管理这方面的内容,要根据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不同河流河段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研究提出有效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的制度、政策措施等,形成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总体框架。

四、规划修编工作的安排

(1)工作范围

本次规划共要完成湘、资、沅、澧、汨罗江、新墙河、洞庭湖、省内珠江流域部分共8个规划报告,最后省里要归总形成一本综合要点报告。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或有规模较大的水利建设项目的河流,规划成果要纳入综合报告。

(2)工作分工

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综合规划具体修编工作由省里负责,市州配合省里开展调研,提出有关建议,并提供与规划有关的资料。3000平方公里以下的由市州负责,跨市州的河流,以占河流流域面积较多的市州为主,其他市州配合。如果30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在修编过程中市州之间存在矛盾、不好协调,交由省里负责。县(区)里也要开展辖区内中小河流的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3)工作重点

根据各河流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流域规划修编工作的重点。我省流域综合规划要突出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研究制定三峡工程建成后我省面临的防洪形势和对策,完善近、远期流域防洪减灾总体布局方案。

二是结合我省主体功能区区划,根据河流水资源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划定我省各类河流和河段功能区划,然后定出其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功能定位和目标,根据河流河段功能区划,要按照维持河湖健康的要求,提出与河湖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控制性指标,为制定流域综合管理制度框架奠定基础。

三是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分区划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控制性指标,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

四是研究提出流域综合和各专业规划方案,研究极端气候条件下防洪和水资源应急供给保障体系。

五是提出保障不同功能区功能有效发挥的政策措施。

(4)时间进度

要统一认识,修编工作迫在眉睫,要增强紧迫感,研究问题,提出对策。明年2月份要基本完成洞庭湖综合规划修编的主要工作,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主要支流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省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流域综合规划体系。各级应按全省统一的时间安排规划编制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编制任务。

五、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总体技术要求

一是要深刻领会国务院、水利部、长江委以及省领导小组、水利厅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各项要求。今年1月5日,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讲了对规划修编的四个迫切需要,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保障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政府科学治水、依法管水的迫切需要。矫勇副部长自20*年1月以来,针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先后做了多次重要讲话,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功能定位和本质要求、工作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和要求。我省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泰波副省长和副组长张硕辅厅长对我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刚才晓安厅长又提出了很多详细具体的要求,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另外,对于我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任务书和工作大纲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吃透相关内容,以利尽快开展工作。

二是要深入研究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中的重大问题。要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变化、以及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认真梳理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演变,有针对性地研究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中急需解决、并且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对于一时难以协调一致或者难以得出明确结论的复杂技术问题,可在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三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成果。现有流域综合规划是开展本次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基础,已完成报批或基本完成的流域防洪、水资源等规划为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奠定了良好基础。要认真总结、评估现有流域综合规划实施情况,充分利用已编制完成和正在开展的相关规划,防止一切从头来的做法。对于已经完成的有关专业规划,要按照防洪、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的可直接纳入综合规划,不符合要求的应结合流域实际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是要处理好流域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流域综合规划是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总体部署,要体现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专业规划、区域规划是在综合规划指导下的深化,分别履行不同类型规划的功能和作用。对于流域综合规划中还未编制的专业规划,其规划深度应该是提出相关专业规划的目标、规模和宏观布局等相关条件或控制性指标,满足流域综合管理的要求,并指导今后专业规划的编制。

五是要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流域综合规划要与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与水电、航运等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要做好与“*”规划的衔接,及时利用“*”期间流域新的水情、工情以及经济社会变化的新资料,研究相关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六是要合理分工加强协作。根据事权划分确定各类河流的规划主体,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市(州)县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协调机制的作用,协调好市(州)县之间、行业之间的关系;各部门、各地区、各规划编制单位之间要分工协作、密切沟通,按要求完成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工作。

七是要坚持科学性和民主性。要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的要求,建立健全规划修编工作体系。要完善专家论证和咨询审查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对规划论证、评估等环节的技术把关,推进科学民主决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增加规划修编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勇于创新,提高规划修编的质量和效率。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范文第7篇

    关键词:象山县 水环境保护 水环境建设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多功能的自然资源,水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和环境不仅是紧密相联并互为因果,水环境对大自然的健康运行十分关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良好的水环境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任何形式的水污染、水系破坏都将导致水环境的恶化,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失衡。水环境问题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因此全球范围的水资源紧缺、洪涝威胁、用水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

    1. 水生态背景概述

    象山陆域面积为1175平方千米,以“七山一水二分田”基本格局组成,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56%以上,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吸收与散发热量收支平衡,是人居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但台风活动频繁,常伴有狂风暴雨,水系源短流急,独注入海,工程调蓄性能弱,而且河网密度低,潜伏旱涝灾害隐患。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463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径流总量9.33亿立方米,降雨径流时空分布呈现自西北东南递减,集中在梅雨、台风期间,为双峰型。年际变化极度偏离均衡,变幅最大为2.83,以及工程地质、地形、淹没移民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水环境问题更加突出:1、水源紧缺2、水体污染3、旱涝灾害。尤其是近年的旱情所造成的损害,表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支撑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迫使我们重新思索和探究水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问题。

    2.水环境现状问题

    象山县水环境核心问题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有序建设,现状表现为水资源利用量的供给紧缺、浪费严重和水域萎缩;水体污染直接、间接和累积影响着用水安全与健康。

    2.1 水源短缺堪忧

    象山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743立方米,处于全国警戒值水平。但是由于象山的特殊地形条件,可开发或利用的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为4.9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929立方米。象山境内可开发的蓄水工程潜力不大,估计在现有蓄水工程1.31亿立方米情况下,尚可开发的水利工程蓄水量仅为0.60亿立方米左右,总蓄水容量为1.9亿立方米左右, 90%保证率供水量仅为2.8亿立方米左右,年人均仅为523立方米,而优质水仅为2.1亿立方米,年人均为350立方米,这就是象山水资源的总承载能力,属资源开发条件较差的缺水地区。

    从万元产值用水量比较分析,离建设节水型社会差距较大。据调查2000年全县总用水量为1.33亿立方米,用水结构:生活用水0.17亿立方米,生产用水1.1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0.9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1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417万立方米,就生产用水而言,国内生产总值73.86亿元,万元GDP用水量151立方米,是以色列的4.8倍,日本的6.7倍,美国的2.4倍,德国的6倍。其中农业用水量占73%,农业总产值35.5亿元,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274立方米,耕地亩均综合用水量325立方米,相对偏高。说明用水效率低下,并且得不到合理利用,浪费严重,节水潜力巨大,有待于挖掘。

    蓄水工程建设滞后。近3年内县城用水量以20%左右速度增加,但主要蓄水工程仍由70年代建设,近10年内仅建成2200万立方米蓄水库容(占16%),目前年人均供水能力仅为374立方米。

    用水结构不合理。目前未按照优水优用的原则,科学划分用水类别,工业、农业用水占用大量的优质水源,而适合于工业、农业用水的河口水资源缺乏系统规划利用,分质供水还未得到实施。

    2.2 水体污染严重

    象山县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其次是工业污染,污染物主要是COD。污染面广量大,尤其是农业施用有害化肥、农药,使农作物农药残留量超标;污水直接灌排,城镇、乡村雨污合流,污染循环累积加剧,从而削弱河网水体自净和纳污能力;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开发污水资源化回用势在必行。

    依据2003年度《象山县环境质量报告书》,从地表水的16个监测站位及近海海域4个监测断面分析:我县10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库中,除仓岙、三家村水库水质为Ⅱ类,满足象山县地面水功能区划分要求外,其余均为挥发酚、总氮、总磷超标,10个水库中其中营养化的为8个(富营养为4个);河道水质与2002年相比有所恶化,其中南大河流域(东大河、西大河、南大河及横河)水质为超Ⅴ类,淡港流域水质为Ⅳ类,大塘港流域水质为Ⅴ类;象山港、大目洋、三门湾、石浦港近海海域水质均为超Ⅳ类,主要是无机氮、无机磷超标,其它指标尚能满足Ⅰ类海水水质标准。

    2003年全县污水排放总量为1392.56万吨,其中生活污水为727万吨,占总量的52.21%,工业废水为665.56万吨,占总量的47.79%;农业废污物排入水体约1亿立方米左右,是氮磷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农村地下水由于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也污染严重,大部分水井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源。

    2.3 旱涝灾害频发

    河流综合整治是减免旱涝灾害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工程措施,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达到净化水体目的,并且赋与一定的生态所需最少合理流量,以满足水体的纳污能力。根据《象山县河道整治规划报告》水系基本格局,河网面积12.7平方千米,占全县平原谷地面积的2.26%,总长度710千米,密度为平方千米1.26千米,正常调蓄量1870万立方米。淤积沉淀底质污染严重,调节性能比较脆弱,河道遇旱干涸,遇洪积涝,是我县河道基本状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土地利用价值的提高,河道、水域被人为侵占或者缩小,甚至因水体污染发臭,干脆填埋了事,导致水面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加重了旱涝发生的机率。保护水面,还河流以空间,是我县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绿化用地面积不能低于建设用地面积的30%,水面面积不能小于绿地面积的5%,象山的河网水面率严重不足,并且淤积堵缩普遍,难怪旱涝灾害交替频发,为此必须疏浚拓宽,达到水面率最低要求。

    3. 水环境防治对策

    根据“生态立县”战略思想,考虑“安全、资源、环境”要求建设一个与水和谐的良好环境。针对象山县水环境现状和发展需求,要彻底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会随经济发展而增长。自觉推行“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社会筹资,共担风险”的机制,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高效增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确立防治水环境的基本指导思想:开源与节流统筹;供水与用水协调;利用与保护并重;用水与排水配套;集中与分散结合;理论与实际兼顾。保护与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功能特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生态、空间景观、心理行为、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特性,真正突现“显山、露水、映绿”的水生态环境。

    3.1 城乡水环境建设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和刻意建设,逐渐成就了当今城镇和乡村。同时,集结在一起的相当人口和经济实体,彻底改变了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最为明显的是人类的极端功利化活动,使城乡水面率降低和河道水体遭受污染,原有起储水滞洪作用的河流、湖泊、库塘等水环境载体被填平或埋管填平,城区河流变成开敞式的“下水道”,水环境状况严重恶化。

    水环境在营造城乡环境舒适性中的作用和地位无可替代,清澈、丰富的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城乡舒适环境全部要素存在基础,水使人类感到心旷神怡,触水、亲水、提供富有情趣的水环境、水景观对城乡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优先保护公众密切关注的水源地,治理生存环境的水体,体现治水生态理念。

水生态修复主要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环境;作用及浅析

引言:主席高度重视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并且发表了“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大力构建“海绵城市”。目前海绵城市理念在多个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都发挥了巨大的功效,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相对较晚,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设海绵城市,是实现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重大举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推动我国城市发展早日走上生态化、持续化的道路,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了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这一“吸”一“收”的过程中实现了城市内部良性的水循环系统,还能自动吸收水系统的污染物质,保持城市水土。

2.海绵城市的特征

第一,注重城镇化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对城市地下水、自来水等进行存储、排放、使用时不是依靠传统的地下管道而是依靠城市自然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吸收、存储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进而缓解城市的洪涝问题;第二,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不仅注重恢复和保持城市内部的水系统,更注重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重视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第三,转变了排水防涝思路,海绵城市彻底摒弃了“快排式”传统的排水模式,在城市排涝过程中始终坚持“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第四,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海绵城市构建了一个良性的水系统。

二、分析“海绵城市”对城市环境的作用

根据《指南》的相关规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充分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二是对已经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及水体进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的建设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调节地下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等发挥了巨大功效。

1.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起初就是从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出发,发挥着雨洪调蓄、雨水资源收集利用与地下水涵养等作用,完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海绵城市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单纯使用市政地下排水管道和泵站的现状,侧重于依靠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来吸收、存储、排放降水,综合利用自然生态调节和人为调节措施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群力雨洪公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的一大成功案例。该区域在历史上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保护湿地为原则,巧妙的将其打造成收集雨水、储蓄雨洪、下渗雨水、补充城市地下水、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在具体实施的环节中,尽量保持原有的湿地区域,群力雨洪公园成功的运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湿地公园的开发,为调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群力雨洪公园的成功案例实现了缓解城市内涝带来的问题和危害,增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通过协调市政道路和地下排水管之间的关系,增大城市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完善城市水系统等措施来达到排涝的目的,确保在雨季时城市市民依然享受安逸的生活。

2.形成良性的水循环系统

海绵城市的建立,不仅有效的减轻城市洪涝灾害,还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水质恶化的局面,为建立良性的水生态系统提供助力。

武夷新区践行“海绵城市”在此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其主要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对森林生态的修复工作,闽北地区原生态的森林在被人为的滥砍乱伐之后正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鼓励当地林农还林于上,加大对林业种植的补贴力度;二是城市生态修复同样不可忽视,一些贴近地面的建筑如广场、硬地、建筑等工程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通气、透水性较好的;三是恢复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扩大生态用地的面积,净化水资源,淡化水质,减少暴雨对城市的影响。

笔者认为,海绵城市就像被放大了的“湿地”一样,最大程度的修复城市原有的水生态系统,注重开发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等综合作用,实现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维持着一定的径流量。森林植被、湿地等大大提升地下水的涵养能力,净化水质,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确保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安全性,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降水三者之间的平衡循环。

3.保持城市水土

不可否认,城市水土保持是实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提供动植物栖息地等的关键,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又能够给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雨水控制环节提供便捷。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做到了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始终坚持低影响开发的原则,城市水土保持离不开对雨水的控制。

比如,我国投资建设的重庆海绵城市,其建立了完整的防水控制,也因为重庆地处高原,山地较多,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发展了绿化工程,让绿色植被对城市的水土进行保持。雨水较多季节植被能够吸收水分,保持水源,对于雨水能够做到有效控制。并且,绿色植被与重庆城市的人文特征相符,也是海绵城市与其人文气息相得益彰构建之处。

鉴于此,笔者从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水土保持出发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结合海绵城市建立起合适的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做到真正的系统优化;二是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纠正雨水控制期雨水控制的不当之处;三是注重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水土保持临时排水措施相结合;四是政府部门要积极引进和开发雨水利用控制系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等。

4.改善城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在实施“建设海绵城市”的规划策略时,对居住区和城市道路进行分割,增大了建设绿地的用地面积,合理的修建了广场,广场铺装多采用透水式铺装,城市道路人行道也采用了透水式铺装的方法,增强了城市内部的水循环系统;另外,城市内湿地、公园面积增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嘉兴海绵城市的建设,便是对居住区和城市道路进行有效规划,开垦绿地面积,增加绿化建设,让百姓在享受到其“海绵”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美丽景色,增添了城市的人文气息,美化了城市的自然景观,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标杆,也得到了全国各地的争相效仿。

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化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力克服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当前,无论城市规模的大小,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是大势所趋,其推动了新型城镇的建设,在城市化发展中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给水排水,20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