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e article constructs the measurement system of competitiveness of software services outsourcing industry, including 6 aspects and 45 variables, such as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factors, human resources factors, financial resources factors, technical resources factors and market resources factors based on the inner ecological niche, outer ecological niche and ecological niche situational theory. It calculates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es based on the entropy method. Then the paper calculates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Jiangsu province's 13 citie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niche situational theory and ecological niche calculation formula, and analyzes and prioritizes six aspects of the 13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ir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关键词: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测评;竞争能力

Key words: Software Services Outsourcing Industry;Ecological Niche;Competitiveness

中图分类号:F2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024-03

0 引言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软件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服务外包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产业分工不断细化、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服务外包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软件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具有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双重特征[1]。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总销售收入、合同接包金额和执行金额、产业出口等各项指标均位居于全国前列。虽然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江苏省13城市各自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各不相同,而且各市盲目效仿,造成重复投资,恶性竞争等后果[2]。

生态位理论是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持续发展的理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可用生态位理论进行分析。本文借鉴生态学用于旅游产业或其它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将区域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看作整个生态系统,各个城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看作子系统。如果某城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子系统所拥有的生态位越大,那么该城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竞争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1 生态位态势理论

我国学者朱春全(1997)提出了生态位态势理论。任何生物单元(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都以一定的状态存在并对周围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即包含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因此,生态位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单元的态,如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智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二是生物单元的势,即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能量和物质变换的速率、生产力、增长力、经济增长率、占据新环境的能力[3]。

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可以看作其态和势的综合: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态指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当前的状态,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过去的发展中积累的结果;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势指的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它决定品牌未来的走向。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态位态和势的结合就是其生态位的宽度,即生态位的大小,体现了某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计算公式[4]为:

Nij=(Sij+APij)/■(Sij+APij)(1)

其中,=1,2…m, =1,2…n,Nij为城市i的j项指标的生态位,Sij为i城市指标j的态,Pij为i城市指标j的势,A微量刚转换系数。

2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表1)

根据生态位理论,某物种的生态位包括内生态位和外生态位。内生态位与外生态位是指生态元在环境供给和竞争资源条件两个维度所占据的位置。内生态位具体指的是物种生存必须占据的由环境提供的基本条件,如果不能提供这些条件,物种就无法存活,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于这种生态位主要来自物种内部的生物学要求,而不涉及物种竞争,故称内生态位。外生态位是描述不同生物单元在生态系统中,相互竞争而形成的资源占有和分配关系[5]。外生态位理论认为,物种在与其有相同资源利用谱系的物种进行竞争时,如果该物种对外界资源的利用能力越强,其占有的生态位宽度就越大。

根据内生态位和外生态位的概念和“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启示,并充分借鉴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中队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着科学性、数据易取性、整体性、可比性、代表性原则,本文构建了包括6个维度45个指标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内生态位是指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形成和存在必须具备的基本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个维度,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外生态位是指不同城市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整个系统中,相互竞争而形成的资源占有和分配关系,是支持该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包括人才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四个维度,是该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

3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3.1 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江苏省政府及各市政府公布的2011年官方数据,当数据有冲突时,以最高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为标准。

①城市区位指数是反映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指标,便捷的地理位置可以使软件服务外包产品更容易接近消费市场,会增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包括自然区位优势度、交通区位优势度、经济区位优势度、政治区位优势度、文化区位优势度。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协会:http://

②其他数据来自:

a) 《江苏统计年鉴2012》 B1-B16,E3-E6

b) 中国江苏国际服务外包网 A1,C1,C2,E7-E9

c) 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网 C1,C2

d) 江苏科技统计局 D1-D5

e) 江苏统计局 F7-F9

f) 南京服务外包网 E1-E2,

g) 中国苏州国际服务外包网 F1-F6

h) 中国无锡服务外包网 F1-F6

i) 中国常州服务外包网 F1-F6

j) 宿迁市服务外包网 F1-F6

k) 各市政府网站、统计网站、政府经济公报 F1-F6

l)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网 A2

3.2 初始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指标量刚和单位不一致,所搜集的数据大小以及代表的意义也不相同,所以在进行权重确定之前要对要研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的方法很多,本文选择商法标准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xij=aij/amaxij(2)

其中,aij为第i个城市第j类指标;amaxij为第j类指标中i个城市最大值。对于逆向指标用其倒数来代替其本身的数值:xij=aminij/aij。

3.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在信息系统中,信息熵是信息无序度的度量,信息熵越大,信息的无序度越高,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小;反之,信息的效用值越大。所以某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取决于该指标的信息熵与1的差值[5]。对m个样本的n个评价指标信息熵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对由公式(2)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yij=xij/■xij 0≤yij≤1 (3)

则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表示 :

ej=-k■yij1nyij(4)

其中,k=(1nm)-1,因此,某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为:wj=1-ej。于是,第j项指标的权重为:

aj=wj/■wj(5)

首先按照公式(2)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带入公式(3)(4)和公式(5)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2。

4 江苏省各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测评

4.1 江苏省各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测评 将根据公式(2)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得出每个城市每个指标的生态位,然后在将计算的各指标生态位的值代入公式(6)得到某城市的综合生态位(见表3)。

Ni=■ajNij(6)

其中,i=1,2…m,j=1,2…n,Ni为城市i的综合生态位,Nij为城市i的j项指标的生态位。

4.2 江苏省各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比较 由表3所示,江苏省各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综合生态位平均值为0.2809,最高为苏州市的0.8282,最低为连云港市的0.0946,最高城市为最低城市的将近10倍,说明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发展说平还较低,且各城市发展水平相差较大,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城市的优势加大连云港等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的发展,以缩小发展差距,获得均衡发展。

从整体来看,社会经济环境生态位和资金资源因素综合竞争力相对来说发展水平较高平均值分别为0.3514和0.3496,社会经济环境竞争力各城市差距较小,但是资金资源因素生态位的差异性却较大,偏差值达到了0.0717,相关部门应该协调各省市在资金投入方面不断缩小差距,鼓励投资较低的城市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资金进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同时加大政府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投入。

基础设施环境和市场资源因素综合竞争力相对来说较低,平均值分别为0.2909和0.2962,且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这两个指标各城市竞争力相差较大,方差值分别达到了0.0885和0.0946,这说明在决定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核对市场吸引力方面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也是造成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江苏省13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才资源因素和技术资源综合竞争力最低,平均值分别只有0.2336和0.2211,这不仅是江苏省独有的特点,也是整个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拯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和技术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不断培养这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也可以不断提升技术发展水平。

在人才资源方面南京的竞争力水平较高甚至出现了人才过剩的状况,但是其他城市却存在人才紧缺的困境,因此其他城市需要制定相关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政策以提升人才资源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本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文章基于生态位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建立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13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力大小进行了测评和,但本文是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研究仅限于现状的分析,今后可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各城市产业特色及客户需求的差异化研究不同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差异化定位及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蔡璟.镇江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0:12-13.

[2]江苏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J].2009-2012, 3-4.

[3]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6(9):23-27.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生态环境效应;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6-0055-007

伴随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序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城市带)在积极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明显经济收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连锁冲击。[1]统计资料显示,作为全国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均领先全省,产业承接态势良好。[2]其中,2013年皖江城市带生产总值达125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幅比全省高出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9652个,占全省比重约为6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59.9亿元,占全省的68.5%,比上年增长14.6%。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业承接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包括皖江城市带在内的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稳速发展的关键因素。[3]大力推进各项经济指标与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努力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逐渐上升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4][5][6]

关于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大多从国际产业转移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各国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与跨国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及“污染避难所”假说的正确性检验等问题[7][8][9]。Walter (1979)和Oates (1992) 最早提出“污染避难所”假说。然而技术方法等局限及测度计算等误差使得争议的存在不可避免,Bauml and Oates (1998)、Akbostan Ci (2007) 等学者先后通过理论或实证检验了假说合理性,而Wheeler(2001)、Liang F.H (2005) 等学者却持有相反意见。国内学者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产业承接模式创新以及承接地政府政策导向等方面。陈刚、张解放(2001)运用C-D生产函数将区际产业转移经济效应分解为优化、扩大和发展三个效应源。[10]刘友金、吕政(2012)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实践的现实矛盾出发,提出创新产业承接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 程李梅、庄晋财等(2013)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产业链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均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陷阱”突破提供路径选择。[12] 而类似于何龙斌(2010)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困境研究则较少涉及[13],可见这一领域研究价值依旧存在,而且这方面研究在现阶段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极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为主线,首先从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转变与生态环境质量三者间相互作用出发,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形成机理展开深入解析;在此基础上借助AHP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及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构建,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展开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形成机理

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在积极承接西方发达国家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必然伴随当地原有产业结构转变[14];由于不同产业结构污染密集度及其相关政策倾向、监管力度等存在差异,进而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15][16],即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始终存在。以下主要就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转变与生态环境质量三者间相互作用展开深入分析,整体解剖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形成机理。

首先,承接产业转移必然伴随产业结构转变。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类型产业项目逐渐转移进来,与当地产业融合发展,伴随相关产业竞争优势日益突显、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绩效差距日益拉大,承接地原产业结构将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17][18]而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转变相互协同演化,既可能带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积极效应,又有可能产生要素配置失衡、经济发展停滞等消极效应,其间呈现鲜明的非线性逻辑关系及路径依赖。[19]通常情况下,这一效应结果不仅取决于各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等客观因素,还依赖于转移动机、承接意愿等主观因素及政府政策导向等环境条件。胥留德(2010)在其研究中曾将产业转移涉及的产业总结为四大类,分别是淘汰产业、濒危产业、废物回收加工和资源开发项目。[20]可见,发达国家或地区受自身利益驱使,大多优先考虑将污染型传统产业转移出来。而承接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来说既是一个招商引资的过程,又是一个推进资源配置合理化、区域分工专业化的过程。[21] [22]为最大限度获取规模经济收益,外部投资倾向于在其具备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集聚,因而为推进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必须严格设置准入门槛、科学选择产业项目、明确把握承接重点、逐步改善融资环境。[23]

其次,产业结构转变必将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各产业本身要素配置密集度、资源利用效率、技术工艺、生产集约化水平等存在差异,第一、二、三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24]在此基础上,伴随区域产业结构转变,三次产业按特定比重、分布重新组合,直接关系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或恶化。此处我们采用图1所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加以分析。EKC曲线通过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指出环境污染程度与产业内部结构高度化水平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25]工业化初期OA段属于轻工业发展阶段,呈现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此时第一产业占主体,第二产业中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污染密集度整体偏低。伴随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类型演变为AB段的“二、三、一”结构。此时为工业化中期,第一产业份额下降,第二产业中石油炼焦、煤炭开采、金属冶炼、钢铁化工等资源密集型重工业占据主要比重,在创造明显经济收益的同时,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工业化后期BC段产业逐渐趋于电气化、信息化,呈现鲜明的“三、二、一”结构,这一结构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最优结构,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最优结构。[26]此时第三产业上升为主体,第二产业中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不断涌现,区域环境效益得到强有力保障,生态环境质量趋于改善。

最后,产业结构转变是承接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影响效应的重要桥梁。其内在联系如图2所示,以下主要从三条路径展开具体分析。第一,承接地初始产业结构基础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结构如何转变,进而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这一结论归因于外部投资在规模经济效益驱使下逐渐向其优势产业部门集聚的一般规律。[27]如果承接地污染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明显,则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均逐渐趋于污染化,生态环境质量也将进一步恶化;反之清洁型产业占据优势,将推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第二,外部投资结构作为承接地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推动力,将直接决定其产业结构转变方向,进而影响当地生态环境质量。[28]如果承接地吸收投资大多集中在资源密集型等污染产业,产业结构整体污染密集度加深,环境污染程度必将加剧;如果外部投资倾向于技术、知识密集型等清洁产业,伴随产业结构优化、污染排放强度降低,承接地生态环境质量将趋于改善。第三,政府环境规制政策、企业环境准入门槛等作为承接地科学选择产业的明确标准,为产业结构合理转变、优化升级提供了方向,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承接地生态环境质量。[29][30][31]一般来说,政府设置较高的环境准入门槛,制定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缩小企业生产的环境外部性,必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有利于承接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反之将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综上所述,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转变与生态环境质量三者间相互作用、层层递进、互为因果。承接产业转移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转变,而产业结构如何转变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或恶化。通常情况下,如果承接产业污染密集度相对较高,产业结构逐渐污染化,必将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如果技术、知识密集型等清洁产业占据主要比重,必将有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实证研究

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承接规模不断扩大,但石油炼焦、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电力及热力供应等资源密集型产业承接接近总体的80%,正面临大气污染、水污染、植被破坏、“三废”排放等一系列环境冲击。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创新性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指标,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展开实证研究。

(一)测度模型

借鉴北京大学彭建博士区域产业结构分类思路,本文将承接产业类型分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五大类展开研究。[32]通过AHP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及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构建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展开定量测度。

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即按照以下步骤确定权重系数,也就是各产业生态环境影响指数:首先建立A1―A5共5个指标层次(表1),依次代表上述五大类产业;

其次构造判断矩阵,将上述5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5阶判断矩阵B如式(1),

B=b11 b12 b13 b14 b15 b21 b22 b23 b24 b25b31 b32 b33 b34 b35b41 b42 b43 b44 b45b51 b52 b53 b54 b55(1)

其取值采用1―9 数值标度法(表2);接着进行层次单排序,采用特征根法求解判断矩阵B的特征向量矩阵W=[W1,W2,…,W5]T,将其归一化得到权重系数矩阵;最后通过CR比例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33]

在上述权重系数测算结果基础上,基于各产业吸收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外商直接投资或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进行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测算:

IIISNE=■IRi×Wi(2)

其中,IIISNE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Ri为i产业吸收投资比重,Wi为权重系数矩阵中i产业对应的权重。数值结果依据表3区间标准判断其生态环境效应相对强弱。依据各年度IIISNE结果,综合评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

■(3)

其中,SE为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幅度;IIISNEt1、IIISNEt2分别为t1、t2时期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ISNEt2-IIISNEt1为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波动值。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在确定各产业权重系数时,通过向50位权威专家发放函询问卷(由于文章篇幅限制,问卷内容在此省略),收集、统计问卷得到上述五大类产业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程度两两比较结果,结果以五阶判断矩阵形式给出。在此基础上对判断矩阵依次进行层次单排序、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权重系数矩阵。在收集招商引资数据过程中,综合查阅了安徽省、各市统计年鉴及统计局、招商局、发改委网站,还曾求助于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皖江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感谢。皖江城市带整体招商引资数据整合结果如表4示(考虑文章篇幅,皖江城市带各市统计数据在此不以图表形式给出):

(三)结果分析

统计、整合专家函询问卷结果,得到如下五阶判断矩阵B:

B=1 1/6 1/3 1/4 3 6 1 4 2 73 1/4 1 1/2 54 1/2 2 1 51/3 1/7 1/5 1/5 1(4)

经AHP层次分析法测算得到各产业权重系数如图3所示,以此为基础对皖江城市带整体及各地级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测度。其中CR=0.0398

选择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外商直接投资分别测算皖江城市带整体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和国外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34],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所有指数结果均位于区间x0.30,0.45y内,即各年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均为中等;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最低值0.3331仍大于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最高值0.3299,表明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相对更大;除0.3575>0.3545外,各年度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对其生态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正逐年减弱;但各年度基数值依旧维持在0.30以上,进一步优化产业承接结构、推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仍需引起重视。同时,由式(2)测算得到各时期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幅度分别为-0.48%、-6.07%、0.85%、-6.32%和-0.54%。除2011年对2010年变化幅度为0.85%外,其他时期内均为负值,进一步验证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程度正逐渐减弱。

基于固定资产投资分布对皖江城市带各地级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展开测算,结果如图5所示(由于皖江城市带仅覆盖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在此对六安市不予考虑)。就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来看,除滁州市外,大部分地级市指数值均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皖江城市带各市承接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正逐年减弱;但各年度下降幅度并不显著,指数基数值依旧维持较高,截至2013年,仅合肥、马鞍山两市指数值低于0.30,表明各市产业承接的生态环境压力依旧不容忽视;同时各地级市间指数值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可见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各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并不均衡,其中池州市指数值最高,基本维持在0.35左右,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程度为中等,而合肥市已低至0.2601,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弱。就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幅度来看,大部分地级市变化幅度均为负值,同样验证了皖江城市带各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正态环境负面效应正逐渐减弱;受地方环境管制政策、环保投入力度、环境准入门槛等因素影响,滁州、池州等市在2012―2013年度出现正值,表明皖江各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其自身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并不均衡,仍需科学选择承接项目、大力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展开较为全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综合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承接产业转移不仅产生社会经济效应,也必然伴随生态环境效应。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2)由于不同产业间存在要素禀赋、生产工艺、资源配置等方面差异,产业本身污染密集程度不同,因而产业承接环境效应与各产业投资比重密切相关。通常第二产业所占投资额比重越大,生态环境负面效应越大。(3)受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动机影响,内资、外资在承接地三次产业间投资比重分布并不一致,导致承接国内、国外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承接国外产业转移负面效应相对更大。(4)随着产业承接结构调整,较高的环境准入门槛严格遏制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来,皖江城市带整体及各地级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负面效应均逐年减弱,生态环境质量有望逐步改善。(5)尽管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降低幅度并不显著,各年度指数基数值依旧维持较高,可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负面效应仍将长期存在,产业承接的生态环境压力依然不容忽视。[35]

为全面推进包括皖江城市带在内的整个中西部地区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提升,各级政府、环保部门、企业、公众都必须积极参与进来,综合采取各项举措强化环境监管,实施防污减排,进而优化环境质量,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36]首先,必须逐步完善环保法律体系,提升监管法治水平。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大多重点发展经济,环境监管法制建设投入远远不够,致使法律基础薄弱、法治建设滞后、环保工作开展缺乏法律保障。因而必须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修订各项环保法律法规以填补立法空白,合理分配环境监管权限以提高执法效力,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法治水平,控制并解决产业承接带来的各项污染遗留问题[37]。其次,必须大力强化政府监管机制,提升区域绿色产值。就如何协调经济与环境效益同步提高,各级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38][39]。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急需逐步完善政府环境监管机制,将环境绩效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提高环境标准加强生态效应评估,构建环境税收体系强化污染防治,并将各项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努力提升区域绿色产值。最后,必须努力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公众作为环境监管主体之一,在监管过程中掌握信息不对称,付诸行动无保障,将直接导致环境监管机制难以高效运行。[40]因而必须逐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扩展公众参与渠道,加强信息规范管理以防止公众参与不足,维护公民环境知情权以保障公众参与有效,最大限度发挥公众对于环境监管的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1]张乐勤.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中潜在环境风险的思考――基于“外部性理论”条件下[J].中国发展,2010,(3):69-74.

[2]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空间差异分析 [J].经济地理,2012,(3):43-49.

[3]安虎森,徐杨.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下的区际产业转移[J].山东经济,2011,(5):5-12.

[4]Xing Y,Kolstad C.Do Lax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2,(21):1-22.

[5]Combes P,Overman H.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J].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2004,(4):1-78.

[6]Anonymous.On the Profound Problems of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ial Transfer's Acceptance in the Central-and-Western China [J].China Textile Leader,2010,(6):24-28.

[7]Afash S,Laplante B,Wheeler D.Controlling Industrial Pollution:A New Paradigm [M].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6.

[8]Suri V,Chapman D.Economic growth,trade and energy:impli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Ecological Economics,1998,(25):195-208.

[9]Cairn L,Alan C.B,Ron P.G.Assessing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s of Industries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5,(13):373-385.

[10]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 [J].华东经济管理,2001,(2):24-26.

[11]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 [J].经济学动态,2012,(11):21-27.

[12]程李梅,庄晋财等.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 [J].中国工业经济,2013,(8):135-147.

[13]何龙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困境与出路[J].经济纵横,2010,(7):65-68

[14]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 [J].经济学动态,2012,(11):21-27

[15]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 [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2:33-39.

[16]汤姆・蒂坦伯格,琳恩・刘易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7]蔡P,王德文.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J].中国社会科学,2002,(5):32-35.

[18]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 [J].中国工业经济,2002,(8):37-44.

[19]于倩,江晴.协同演化视角下承接产业转移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互动机制研究 [J].宏观经济研究,2012,(10):90-95.

[20]胥留德.后发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环境影响的几种类型及其防范 [J].经济问题探索,2010,(6):36-39.

[21]Dunning J.H.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31.

[22]Lee W.B.Industrial Policy & Technology Transfer:a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 [J].Department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1998:28-45.

[23]贺清云,蒋菁,何海兵.中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 [J].经济地理,2010,(6):960-964

[24]乔为国,周卫峰.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及解释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36-43.

[25]高宏霞,杨林,付海东.中国各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与预测――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 [J].经济学动态,2012,(1):52-57.

[26]凌志雄,潘妹.三次产业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经济问题,2011,(11):15-17.

[27]李国政.比较优势、产业转移及经济发展――兼论四川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J].华东经济管理,2011,(2):36-40.

[28]张世贤.论产业投资效率与结构变动方向 [J].中国工业经济,2002,(12):28-34.

[29]魏玮,毕超.环境规制、区际产业转移与污染避难所效应――基于省级面板Poisson模型的实证分析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8):69-75.

[30]郭丽娟,邓玲.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经济纵横,2013,(8):73-76.

[31]杨国才,潘锦云.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应转向 [J].经济纵横,2014,(5):71-76.

[32]彭建,王仰麟,等.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5,(5):798-806.

[33]徐晓敏.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J].统计与决策,2008,(1):156-158.

[34]李惠茹.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5]张士杰.区域经济增长的能源尾效分析――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3,(7):58-61.

[36]戴凡.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超越――一个利益博弈的视角[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9,(16):299-302.

[37]刘慧卿.国外环境监管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环境保护,2014,(13):30-32.

[38]张建伟.关于政府环境责任科学设定的若干思考[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8,(1):193-196.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第3篇

本文首先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做了深入分析,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做了详细阐述。接着笔者又详细论述了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其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做了观点性的论述分析。最后,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研究经验,对完善现阶段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改良性建议并对今后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展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概念性分析

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所谓生态城市,指的是社会、自然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都是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高效的利用能量、物质以及信息,人类聚居的地方具有生态的良性循环。理查德在他的著名作品中曾经提到生态城市的意义,主要是对人类与自然的活力与健康的追求,他认为生态城市也就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充满活力与激情,不但节能而且能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聚居地。

二、目前我们国家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国家的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九八五年的城市化水平只有百分之二十三,而到了二零一零年已达到百分之四十七,城市的个数也在不断的增加,由原来的一百九十个增涨到六百五十五个。在未来的二十年,我们国家的GDP还会继续增涨,预计到二零二零年,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会超过百分之六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对能源需求也在增加,对环境来讲造成很大的压力,而我们国家对于资源的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偏低,这就导致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此一来,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的必经之路。

三、目前我们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严重的表面化现象。由于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的影响,城市政府过于强调的是生态城市的表面,也就是只改善城市外在的环境,在建设生态城市的中,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只是盲目仿照,建设出来的人文景观与当地的人文环境不相符,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带来严重的影响。还有一些城市为了达到生态城市的外在的一些指标,把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停止在景观生态化的层面,只靠对城市的绿化来改变城市的质量,这样的做法是无法达到生态城市的良性循环的。其次,对于生态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没有合理的布局。我们国家在产业的结构布局方面比较落后,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还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一部分产业具有较大的能耗,非常严重的污染,也没有健全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增长,环境却在不断的恶化,资源越来越短缺,这些问题越来越严峻,城市的资源满足不了城市的发展,两者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很多企业没有先进的工艺,设备比较落后,还有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这对于城市的环境以及资源的质量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我们国家高技术产业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密集度资源,但却有很低的附加值的产业。而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就是对技术含量严重缺乏的组装产业。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零部件都得依赖进口,在对生态城市进行建设中,对GDP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把精力都放在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上,无法突出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我们国家产业结构低度化越来越严重,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资源的消耗,在这样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增长还要继续维持的话,肯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四、对完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策略

第一,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第二,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五、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未来策略展望

首先,要改善人居环境及有关的领域就要在科技上不断创新,人口与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就是城镇,这也是污染较为集中的地方。要想做好建设的规划工作,就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对气象环境进行不断的研究,对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间的关系进行改善,才能使因城乡的建设活动而带来的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了使人居环境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在科研方面一定要加强,除此之外,在技术的集成以及技术的推广方面都要不断的加强。其次,为了城市人居的环境得到改善要在大力进行绿化的建设,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中,对城市绿化建设的加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绿地面积进行扩大,使城市绿化水平得以提高。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对绿化用地的面积进行严格的划分,对绿化的布局进行科学的安排,形成花草结合,点线面相连接的绿化系统。要想城市绿化的建设得到推进,就要对客观的规律进行遵守,根据实际情况对树草进行种植,另外,城市的绿化工作中还要做好节水技术的利用,在进行绿地养护中要减少对水的消耗。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还要提高绿化建设的水平。最后,在城市环境的治理方面还要不断的加强力度,对于旧城的建设要加快脚步,尤其是对于人口比较集中,公共设施比较紧缺,交通比较拥护,而环境也比较脏乱的问题上,一定要做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那些对城区造成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关停或移出城区,对于一些违章建筑要依法清除,对于建筑节能的技术要大力推广,在市民所用的燃料结构方面也要大力改善,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人都与城市的环境治理有关,所以,需要社会的全员参与进来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

六、结束语

总之,人类在对生物圈中的每一种资源进行利用,并且以此来创造物质财富的时候,都不要忘了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规律与特征,同时,也要对因人类的活动对每一种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有足够的重视,生物圈是有生命的,它不只是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资源库,同样,需要得到人类的保护。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在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各种资源的时候,要对大自然有足够的尊重,为了生态的平衡要对其进行保护,这样,大自然才能持续的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宝贵的财富,人类社会才能实现持续性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我们要坚守它的可持续性,看待问题的眼光要保持可持续性,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更要保持可持续性的战略思想,这样,我们的国家经济与城市的经济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持续性的改善,人类与大自然才能更加和谐的共存下去。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 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美)理查德•瑞吉斯特. 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3-24.

[3]沈清基. 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 [J]. 城市规划汇刊, 2001(2):76-80.

[4]陈易. 生态城市的理论与探索[J]. 建筑学报, 1997(4):20-21.

[5]荆其敏,张丽安. 生态的城市与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6-37.

[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加坡生态城工作组.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 年)[Z].2008.4.

[7]邵俊. 中国典型生态城市建设反思[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

1、张作杰 诸城市规划局 村镇科科长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山西省地级以上城市主成分分析生态经济效益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在内的复合人工系统。产生城市问题的根源在于三个系统的不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低廉的自然资源,而经过社会经济系统最终大多以废物的形式滞留下来,耗竭自然资源的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1]。研究山西省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经济效益为认识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改变过去仅仅以GDP论英雄的错误观念。

一、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主要从城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建立城市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反映山西省各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很好地反应环境的保护程度,即能综合反映山西省各个地级市和太原市的生态经济效益。

城市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除包括上面三种效益的指标外,还应包括反应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例如:绿化增长率、单位投资增加绿化覆盖率、单位投资增加城市维护建设费的增长率、生态经济效率的相对增长率等,但因为综合指标较难定量,原始数据较难获得,本文不予考虑。具体指标体系的建立如表1。

二、山西省生态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和处理方法

选取山西省11个地级市和太原市2015年的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6年《山西统计年鉴》。

在表1所讨论的指标体系中,存在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值越大,所表示的实际成果越大,逆向指标则相反。同时,各项指标量纲不是统一的。为了使所处理的指标都具有正向指标的性质,并消除量纲带来的不合理影响,对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二)山西省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利用SPSS16.0软件的因子分析功能进行分析,计算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主成分负载(见表2)。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不同城市每个主成分的排名和综合排名并不一致,甚至还有很大差距,但综合排名可以反映山西省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经济效益。太原市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排名第一,究其原因: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尤其是三产业发展迅速,能够吸纳较多的人口就业,在山西省经济效益最好。太原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效益也远远高于地级市,但生态效益排名第三,仅次于大同市和长治市。

忻州市生态经济效益排名倒数第一,且经济、社会、生态经济效益都最差,忻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最低,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也最低,因此经济效益最低。且社会效益方面,一产从业人员比重大,在岗平均人数仅高于朔州市,职工平均工资仅高于临汾市等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因此社会效益最低。

三、提高山西省生态经济效益的若干建议

首先,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很大程度影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经济过程中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提高三产比重,拉动劳动力的就业,且经济发展的同时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和零售商品价格总额,从而提高山西省的经济效益。

其次,控制城市规模,控制人口密度。不同规模城市都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超过城市承载能力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问题,城市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城市密度过大,会对城市资源、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必须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控制人口密度。

第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公交、煤、电、水的合理配置都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社会效益的提高。

第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受思想惰性、体制刚性、财力不足、政策缺位和区域壁垒等多因素的影响,山西省的地级以上城市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状况仍然存在,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煤炭产品供过于求,挤压现象仍然存在,对环境的破坏现象也屡见不鲜(大同、临汾和吕梁等)。因此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环境的改善,不断减少二氧化硫、废水、垃圾的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山西省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徐仲敏.城市生态经济效益及其评价计量初探[J].上海社会学院学术季刊,1988(2).

[2]刘宾.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计量研究[J].生态经济,1988(10).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字:临空经济区;临空产业;区域经济;中部发展;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武汉,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蕴育了江城千百年来的厚重历史,也赋予了这座承接南北、纵贯东西的特大型城市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拥有“九省通衢”的核心枢纽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立体交通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致力于创建以武汉临空经济区为核心动力的国际空中门户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规划关注的不仅仅是建设层面的解决方案,我们更倾向于产业的定位研究、环境的生态保护和人文的历史传承,在城市的原有肌理上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个性与特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现代临空经济区。

一、区域认知

1、规划背景

“速度经济”时代下临空经济区成为区域发展增长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会城市,不沿边,不沿海,要参与国际竞争,航空是最便捷、最高效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将武汉市打造成为真正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才能更多地利用全球性资源,来发展临空经济,从而支撑和推动中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2、区位分析

目前我国正在接受第三次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两个“三角洲”地区之间的中部省区,中部将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10年12月,国务院以46号文件下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构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给中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临港经济区的范围初定为规划区与控制区两个层面,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包括围绕天河机场的武汉市东西湖区、黄陂区、孝感市(闵集乡)的“两市三区”范围,即以机场为中心,半径10公里以内区域;控制区面积735平方公里,范围涵盖整个东西湖区、黄陂区部分和孝感市部分。

4、现状问题

(1)产业规模小,未形成产业集群

缺乏临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各园区产业规模小,地均产值不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率低,未形成合力;

(2)公共设施不足,新城格局不突出

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新城格局尚未形成,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新城中心格局不突出;

(3)交通优势未发挥,基础设施不足

“铁水公空”交通优势作用未充分发挥,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4)生态环境特色应用缺乏

生态资源丰富,但板块特色不够鲜明,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

二、项目策划

1、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临空经济区依托机场,尤其是国际性、枢纽性大型机场,利用其对人流、物流的聚散优势,快速成长并且聚集了强大的资金流和信息流,随之带动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临空经济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临空产业(机场经济福利外溢);

发展阶段――机场城市结合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和积累);

成熟阶段――机场的城市(形成完整的依托机场经济的城市框架)。

(1)临空经济产业分类

临空产业是以机场客流和物流为中心、具有现代化服务性特征与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兴产业。主要分为三类:

直接产业――航空物流业、航空食品业、航空维修业、航空公司行政总部、航油航材总部、航空培训中心等;

延伸产业――商务/商贸经济、会展经济与购物旅游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航空关联产业;

高新产业――对鲜活保存和时效性有很高要求,以及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2)临空经济的布局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5公里范围内,主要是航空物流业、航空食品业、航空维修业、航空公司行政总部、航油航材总部、航空培训中心等直接航空产业。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5-10公里范围内,主要发展延伸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如商务/商贸经济、会展经济与购物旅游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航空关联产业。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10-15公里范围内临空经济的影响在这一区间会递减,产业发展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2、发展战略定位

围绕现状基础、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需求,我们研究总结了武汉临空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生态基础良好、环境特色鲜明,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高端人才聚集,形成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产城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滨水临空智慧城。

3、发展策略

区域协同策略――依托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共荣。

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崛起发展必须依靠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彼此间的服务与支撑。武汉市将临空经济区建设视为武汉市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因此,要实现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崛起发展必定要依托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发展的分工协作,整合各类资源,扩大规模效应,参与区域竞争。从而,最终实现武汉临空经济区从区域承接区域变为区域发展核心。

功能复合策略――功能复合集聚,提升产业能级。

武汉临空经济区作为武汉市的重要发展板块,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门户区域,因此,构建功能复合集聚的城市新功能是提升产业能级的基础条件。

在大力推动临空产业发展背景下,强化不同产业的功能复合与集聚,本次规划分别构建临空类产业、临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研发等多重功能片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带动武汉临空经济区高效有序的开发建设。

生态保障策略――设计结合自然,维护生态环境。

规划采用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在维护现有生态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片区景观格局。武汉临空经济区内现有丰沛的水系资源及良好的自然环境,规划保留并强化现状的水系河流,凸显以水为特色的景观特征,形成城水交融的生态网格格局。

通过生态环境的营造,大力提升地区形象,从而吸引高素质人才导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规划框架

1、规划愿景

武汉市提出,到2015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到2020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和50万吨,力争进入全国机场前10名,开通国际航线40条以上,真正成为中部地区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2、空间格局

武汉临空经济区空间格局为:

“一核两心、三区多园”

“一核”是指以天河航空枢纽辐射半径5公里形成临空核心圈层;

“两心”指盘龙新城中心、吴家山新城中心;

“三区”指黄陂临空发展区、东西湖临空发展区和孝感临空发展区;

“多园”指在三个临空发展区的基础上,形成航空企业总部区、走马岭保税物流园、横店临空产业园等13个产业园区。

3、产业布局分析

本轮方案重点研究5-10公里辐射半径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发展整合,增加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主要以服务型产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金融业、教育业、公共服务、会议会展等为主。为了完善产业链发展,我们通过现状产业分布分析,结合本地发展需要,补充完善了以下几项发展产业:

(1)中小企业总部基地

武汉的区位优势,决定了不仅可以吸引大型企业来此设立总部,还可以在一些商贸、物流便利的区域设立新型民营总部基地,并着力创建成为全国首个为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设立的总部区。社区化的民企总部集群,免除了企业自建车队、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的经营成本,又结合了就近商贸物流业的产业规划,是总部经济体新的发展方向

(2)健康养生产业园

健康产业是一种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是指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产业的统称,主要包括与健康相关产品的制造业和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与健康相关的制造业涉及行业领域有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体育健身用品等;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则包括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康复疗养、休闲娱乐、老年监护等。

(3)国际商务商贸会展综合服务区

通过城市商业发展格局的分析,商务商贸会展服务区是对黄陂临空经济区的一个重要补充内容,拥有汉口北市场群的商业基础和周边高科技产业园的支持,借助优越的航空区位,打造一个新的商务商贸交易平台,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链升级。

(4)精致农业产业园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基地农业向产业链上游提升,除了保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还可以通过食品加工、旅游观光等由农业所带动的产业为本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高附加值有机农作物打开新的市场。

(5)教育培训产业基地

主要包括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创新教育、教育配套服务、北部网络教育中心、新型人才培训基地等教育产业,形成培训、生产、创意研发、管理一条龙的教育产业体系。

3.4生态环境构建

(1)水敏感分析:自然分洪区和城市分洪区综合考虑发展,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自然排洪排涝的系统。雨涝季节,城市积水能够迅速通过人工模拟的生态沟渠或景观系统排入到自然河流和湖泊中去,干旱季节,可以通过湖泊和河流回灌给城市景观水体作为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持续的水体自我调节系统。

(2)生态绿楔功能保护:主要包括武湖生态绿楔功能区和府河生态绿楔功能区,在严格保护水系沿线生态湿地及林地功能的前提下,局部适度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功能。

(3)风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有目的的构建大尺度城市通风廊道,保证自然风得以在城市中流通,将郊区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和新鲜空气引入中心城区,带走城市中心区的热量和废气,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降低城市内部温度和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

结语: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规划就是一副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宏伟蓝图,赋予它的不仅是时代个性的彰显,文化脉络的沿袭,更是历史发展使命的精神传承。

参考文献:

[1]华夏。武汉临空经济的发展及影响浅析[J].物流技术.2011(09)

[2]张蕾,陈雯。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以长三角枢纽机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2(12)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生态化;协调度;变异系数;佛山市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39-04

一、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及其相互闻的耦合发展

城市化(Urbanization),亦被称为城镇化,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逐步变迁过度和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城市化的维度,至少包含着人口城市化(亦即人口的增长)和空间城市化(亦即空间的扩张)以及经济城市化(亦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城市化(亦即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四个维度。

产业生态化(Industrial Ecologization)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高级的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仿照自然生态系统而构建产业生态系统,从而应用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所存在的物质和能量“闭路循环”的思路和模式,在对产业经济的生产活动进行安排时,既要考虑到遵从产业经济的本有规律,另外又要考虑到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实现产业系统的生态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物质利用的循环化以及废弃物排放的减少化,从而逐渐消弭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产业生态化的评价维度,主要从产业化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以及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抗逆能力并考虑到生态效率等共五个维度进行分析。

耦合(Coupling)是指两个或以上的系统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而互相影响以至于最终它们会联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整体大系统的现象。而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可以分别被视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大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两个子系统,它们相互之间通过各自内部的各种因素和耦合元素而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以致相互妥协与协调,这其实就是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之间的耦合联动关系。具体地说,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之间的耦合发展就是城市化的四个维度与产业生态化的五个维度之间的各种关联关系的总和。

二、基于变异系数的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协调度测度模型

协调度是测度一个系统由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的一种趋势,是对系统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属内部的多个子系统或者多个要素之间和谐程度的定量的度量。协调度测度模型的核心内容包括测度指标体系、功效函数和协调度测度函数三大部分。

(一)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测度指标体系

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的筛选,应该符合科学性的原则、完备性的原则和独立性的原则以及动态性的原则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据此分别考虑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以及社会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四个维度而共选用24个指标来建立起城市化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借鉴吸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的有关科学研究成果,并结合考虑到生态效率的内涵和测度需要,分别考虑产业化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以及生态抗逆能力和生态效率五个维度共选用27个指标来建立起产业生态化的测度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和表2所示。

(二)功效函数

以决策论的视角来看,因为城市化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化子系统都由多个要素构成,若将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对整个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贡献看成为整个系统发展变化的一个具体的子目标,则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的耦合发展其实可以被当作为一个多目标系统决策的问题。

而功效函数即为描述功效系数Ui与其具体的子目标gi(x)(i=1,2,…,M)之间的关系的函数,亦即Ut=Gi[gi(x)](i=1,2,…,M)。若设定总功效函数为K=K(U1,U2,…,UM)(其中0≤K≤1),则可将之用以呈现出该系统的总体功能,其中的K值愈是大,则说明这个系统的协调度愈发高,协调性愈发好。

若将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大系统中的第i个子系统的第f个测度指标用记号表示为uij(i=1,2;j=1,2,…,n),而其具体数值则为xij(i=1,2;j=1,2,…,n),又假设将该系统的稳定的临界点上的测度指标的上限值表记为αij,下限值表记为βij,则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大系统的测度指标对该系统的有序性的功效函数可用如下的方式来表示:

对于正的功效指标来说,其指标数值愈大,则对该系统的正贡献将愈大,有: 对于负的功效指标来说,其指标数值愈大,则对该系统的负贡献将愈大,有:

在上面的式子中,U(uij)表示该系统的测度指标uij对整个系统的有序性的功效函数,并用U(uij)的值的大小来反映和表征该系统的测度指标数值相对于目标数值的满意程度,若取值为U(uij)=0,则表示为最不满意,而若取值为U(uij)=1,则表示为最满意,因此,总有0≤U(uij)≤1。

基于上述的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大系统的测度指标对该系统的有序性的功效函数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通过采用数学集成的方法(比如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来分别计算而获得城市化子系统、产业生态化子系统以及整个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大系统内部的各个测度指标对该系统的有序性的总功效函数,假若分别用X和Y以及K来表示,我们可以有:

在上式中,用来ω1j表示城市化子系统中各个测度指标u1j的权重,用ω2j来表示产业生态化子系统中各个测度指标u2j的权重;而用α和β来分别表示城市化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化子系统的发展变化对整个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大系统发展变化的影响程度的权重。

(三)基于改进的熵值法的测度指标权重决策

测度指标体系中所采用的指标的权重一般意即该指标在整个测度指标体系中所占有的比重。本文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来进行权重决策。

1.熵值法(Entropy Method)赋权的基本原理

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提出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的概念:H(X)=-∑[p(xi)lnp(xi)],其中的H(X)亦被命名为“平均信息量”,p(xi)为xi出现的概率,0≤p(xi)≤1,且有∑p(xi)=1。因此,我们有:H(X)≥0,其表征的是该系统中的随机变量xi的无约束的程度。信息熵H(X)愈大,说明该系统的无序程度愈高,亦即愈混乱,故而该信息的效用值会愈小;反过来,若信息熵H(X)愈小,则说明该系统的无序程度愈低,亦即愈有序,故而该信息的效用值会愈大。

由此,借用信息熵这个理论工具,我们可以依据各个测度指标各个年度的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对该测度指标进行赋权,从而为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2.原始数据指标值的标准化

对于不同的测度指标xj(j=1,2,…,n),其原始数据值的量纲不完全相同,难以统一处理,由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量纲的统一化处理,亦即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的n表示协调度的层次系数,一般取值为n=2;而对于K=αX+βY式中的α和β,我们认为在整个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大系统中,城市化子系统X和产业生态化子系统Y拥有同样的重要性,因而取值α=β=0.5。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协调度0≤Ct≤1,其值愈大,表示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协调性愈好,反之,则表示其协调性愈差。

三、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分类体系及其判别标准

因为Ct协调度的值愈大,表示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协调性愈好,其值愈小,就表示其发展的协调性愈差。因此,依据协调度Ct值的大小,我们应用均匀分布函数的方法,可对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协调性划分为7个不同的等级,如下表3所示:

依据协调度Ct值的大小,我们将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协调性7个不同的等级归集为3个大类。又因为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调发展不仅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大系统的K值和协调度Ct值要比较大,而且要求城市化子系统的X与产业生态化子系统的Y之间的差异程度比较小,因此,若X和Y之间的差异不大于0.1,则将二者视为同步的发展,而若X和Y之间的差异大于0.1,则将二者视为不同步的发展,由此城市化子系统的X与产业生态化子系统的Y之间的对比关系可以分为3个基本类型,因此,综合起来,可以将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细化地分为21个基本类型。如表4所示。

四、广东省佛山市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协调度研究

按照前文建立起来的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和产业生态化测度指标体系,收集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数据。借助SPSS 13.0 for Windows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依照改进的熵值法的操作流程,计算各个测度指标的权重,按照协调度测度模型,分别统计出广东省佛山市2002-2007年的城市化综合指标值及其产业生态化综合指标值以及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协调度,并据此判断广东省佛山市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类型,结果如表5所示。

我们可以发现:

1.基于协调度发展变化的角度。总体上来说,广东省佛山市城市化与产业化耦合发展的协调度愈来愈高。若分阶段来研究,我们发现,佛山市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小的阶段:在2002-2003年的阶段处于失调衰退类型状态,在2004-2005年的阶段则过渡到勉强协调发展类型的状态,而到2006-2007年的阶段则开始进入到协调发展类型的状态。

2.基于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发展变化的角度。总体上来说,广东省佛山市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亦都呈现出上升的势头。尤其是其城市化的进程,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每年都有大的推进。但在产业生态化的进程方面,则出现了一些周折。在2002-2007的6年时间里,佛山市的产业生态化程度提高0.39,而同期的城市化程度提高0.44,高于产业生态化程度13%,据此可见,在这期间,佛山市的城市化进程快于其产业生态化进程,但总体上来看,其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生态化进程基本上还是同步发展的。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庆; 生态城市; 低碳

大庆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在资源紧张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大庆人民充分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大庆市正在努力建设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绿色环保之城。本文基于对低碳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解,分析大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以低碳理念来指导大庆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为大庆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1大庆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1取得的成效

(1) 经济成效。近年大庆经济在政府全力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取得很大成效。大庆一直处于全国百强城市前列,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2008大庆市年人均gdp名列全国城市第六位,位居东北之首,是哈尔滨的2.86倍。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120亿元,人均gdp达75 660.24元。2010年上半年大庆市地区生产总值1 447亿元,同比增长12%,gdp增长12%,创下近年同期最好水平,2010年大庆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有望再次提升。

(2) 环境保护成效。全面开展生态化园林城市建设以来,大庆市市政府针对油田开采区草原荒漠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等情况,以“治水、复草、还林、净气”为工作重点,实施了林业生态、草原生态、主城区绿地建设、油田植被恢复、地面水环境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开发等十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日前,大庆市主城区建设绿地达1 4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1%,并建成了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处理厂,启动了黑龙江大庆龙凤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使大庆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生态园林化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3) 社会生活成效。自从大庆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以来,大庆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庆市居民物质生活状况和城市人居环境大幅度得到改善。目前,大庆市人口初中教育普及率达100%(超过国家目标值99%),大庆的城市化水平已接近70%(超过国家目标值50%),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7%、39.8%(低于国家目标值30%~40%),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80%(略低于国家目标值85%)。可见,大庆市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使得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国家目标值,社会发展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1.2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庆市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成绩、有变化、有亮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 大庆市经济发展速度不够快,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与辽宁、吉林的一些发达市县比,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与南方发达市县比,差距更大。比如,张家港只是一个县级市,2004年gdp达到了57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并成为2005年全国十强县老大,而大庆市四县gdp最多的还不超过20亿元。二是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总的看,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着一产大、二产小、三产弱的问题,三个产业之间部局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说,传统农业比重较大,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比重较小,商贸、金融和旅游业发展较慢,还较为滞后。

(2) 大量的石油开采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大庆是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的主要特点是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随着资源的高度开发,因采油造成的油渍污染和植被破坏很难得到恢复;水资源严重匮乏,地下水年超采量近1亿吨,大庆西部已经形成5 500多平方千米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同时,石油资源的高度开发也会污染环境。20世纪80年代后,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时期,每年需要处理2亿~3亿吨的采油污水,消耗大量的各种化学试剂,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在勘探、钻井、采油、油井和水井维修、原油运输过程当中,稍不注意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庆,生态城市建设的全民参与度尚显不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没有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公众参与仍然属于政府倡导下的参与,参与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宣传教育方面;参与的过程主要侧重于事后监督,事前参与还不够;从参与的效果来看,流于口头的多,付诸行动的少。所以,大庆市急需建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

2以低碳理念指导大庆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

大庆市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应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从总体上实现“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行为文明”的目标。以此高度来审视大庆生态城市建设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将低碳的理念和思路融入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去,具体来说必须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

2.1经济生态建设策略

经济生态建设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大庆三次产业严重失调,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一、第三产业比重过小,产业中存在明显弱项,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大庆如果按单向石油经济运行,经济发展必然有一个极限,即石油资源枯竭,经济系统将停止运转或者崩溃。因此,大庆市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增加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并达到三次产业的协调已成为推进低碳型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三次产业调整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产业发展应立足于大庆草原资源。我们所拥有的天然绿色资源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吸收一部分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第一产业的发展在建设低碳型生态城市建设中也至关重要。第一产业发展要坚持走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同时兼顾牧业,重视乳业发展,加大中草药资源利用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链。

第二产业是大庆生态城市建设的经济支撑和依托,为第一、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创造外部发展环境,使大庆第一、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可能。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要避免资源浪费,力争做到能耗少,水耗少,废物排放少,碳排少。

第三产业是大庆生态城市战略的关键。从生态城市战略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大庆的生态旅游具有发展潜力,生态旅游需求弹性大,附加值高,具有稳定和广泛的资源供给,对其他产业拉动作用大,潜在市场扩张性强。大庆的生态旅游以大草原、大湿地、大湖群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石油文化和蒙古族人豪爽、奔放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为主要特征,有望成为省内及国内的生态旅游热点。

2.2自然生态建设策略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就是要不断降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co2的净排放量,以减缓气候变暖,全世界采取直接减排和间接减排两种战略措施来降低co2的净排放量。目前,大庆市的生态系统正在不断被破坏,城市的空气净化能力在减弱,因此要重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自然生态建设,改善城市环境,降低碳排放量,还人们一个 “自然融于城市,城市归于自然”的真正的生态城市。市区内的自然生态建设包括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油田生产区生态建设、开敞自然化空间生态建设。具体如下: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大庆市区内土壤类型变化复杂,风沙土、盐碱土和黑钙土相间或交错分布,在盐碱土分布区绿化应以草本植物为主,选用适宜本地生存的羊草等耐盐碱草种,风沙土和黑钙土分布区则适合林木的生长,应进行乔灌结合植树造林。

油田生产区生态建设:油田生产区分散于城市之中,占大庆市区总面积33%,基本构成大庆城市景观的背景。油田生产区的生态建设,主要是恢复它的原生性生态环境,即恢复草甸草原植被类型和天然的湿地景观。要重视草原植被、湖泊及湿地的恢复和重建,生产过程中要地下石油开采和地表生态环境保护兼顾,遏止草原退化,土地盐碱化、沙化的发生和发展,避免地表水体污染,有条件的地方可建人工草场和渔业生产基地。

开敞自然化空间生态建设:包括城市中开阔湖泊湿地、草原和自然保护区等,它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的整治和连通工程,要避免过多的人工建筑。湖底不要硬化,干渠和湖岸要有水生植物生存,这有利于水体的自净和与地下水连通。保存市区内现有湿地,特别是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市区中的草原要恢复和治理并重,也可建造人工草场。

2.3社会生态建设策略

社会生态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人是整个社会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从根本上讲,生态城市就是建立一个以人为本,体现对人性尊重,维护社会公正平等的机制。为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安居乐业,实现社会公正,培养公正社会风气,政府应加强对社会公共领域的管理和投入力度。同时全民参与,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改变固有的消费方式和观念;遏制奢侈消费,减少浪费;提倡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最终养成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政府还应鼓励建立低碳经济社区、循环经济社会、生态社区,建立低碳示范区和低碳示范城市,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减少浪费、合理消费的行动中来。

主要参考文献

[1] 原会秀.武汉生态城市的综合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20.

[2]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 2008年度黑龙江省环境统计年报[r]. 2009.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PSR模型;城市化;产业生态化;耦合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90-05

一、PSR模型基本概念及原理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类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取其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通过生产、消费等环节又向自然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改变资源存量与环境质量;而资源及环境状态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系统,影响人类的生存繁衍。

Pressure(压力)-State(状态)-Response(响应)模型最初由Tony Friend和David Rapport提出,用于分析环境压力、现状与响应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对其进行了修改并用于环境报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OECD在进行环境指标研究时对模型进行了适用性和有效性评价;目前许多政府和组织都认为PSR模型仍然是用于环境指标组织和环境现状汇报最有效的框架[1]。

PSR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压力并影响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状态这样一种因果关系。社会通过环境、经济、部门政策以及意识和行为的变化对这些变化进行响应,而这些响应则形成了人类活动产生压力的一个反馈环。PSR模型突出了这些联系,并且帮助决策者和公众意识到环境和其他问题是相互关联的[2]。其机理(如图1所示)。

PSR模型使用“原因―效益―响应”这一思维逻辑来描述可持续发展的调控过程和机理,解释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我们将如何应对”这三个问题,并且在此理论指导下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发生了什么”问题一般用那些表征自然界的物理变化(或生物变化)或趋势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状态指标来描述,这些状态指标用来衡量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特别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变化以及因此对人类的影响。“为什么发生”问题一般用引起环境变化的人类活动的压力指标来回答,比如因为人类对资源的开采或过度利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废弃物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干预活动等而导致的资源耗竭、环境质量恶化等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我们将如何应对”问题可以用人类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方面的响应指标来回答,响应指标用来表示社会为解决环境问题而进行的努力,它衡量的是环境政策的实施状况[3]。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PSR模型形成了社会环境政策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环境问题预测、政策形成和监测、政策评估。PRS框架揭示了人类活动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它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能够动态监测各指标之间的连续反馈机制,是寻找人类活动与环境影响之间因果链的有效途径,因而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与应用。

二、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内涵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城镇化或都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和重要的过程。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系统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城市化不仅意味着农业人口向城市聚集转化为非农业人口,而且意味着非农产业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比重逐渐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居民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 [5]。本文对城市化的界定基本上就是从经济发展(经济城市化)、人口增长(人口城市化)、空间扩张(空间城市化)和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城市化)等四个角度展开的。这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人口增长和地域扩张是表现,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是最终结果或目标[6]。

产业生态化是产业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闭路循环的模式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安排生产活动,实现产业系统的生态化,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减少,消除环境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产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7]。包括产业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抗逆能力、生态效率五个基本要素。

耦合(coupling),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8]。如放大器级与级之间信号的逐级放大量通过阻容耦合或变压器耦合;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是通过磁场的耦合。又如两个单摆之间连一根弹簧,它们的震动就彼此起伏,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单摆耦合。耦合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子系统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

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本文把“耦合”这一物理学概念应用于经济学,将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视作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类似的,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两个系统可以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本文将这种相互作用概括为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

城市化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过程,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空间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最终要体现为居民的行为方式。由此,城市化通过城市居民的行为影响和改变产业生态化的产业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抗逆能力、生态效率五个基本要素,影响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从而影响和改变产业生态化,而产业生态化的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减少、最终促进产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又反过来作用于城市居民的行为,对居民行为提出自己的要求和规范,如此,则前者成为行为过程,后者成为反馈过程。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的总体关系就是这种行为与反馈关系的总和。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城市化过程就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利用与改造过程,在一定技术水平制约下,人们对其生产规模和生活质量过高的追求往往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形成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之间的耦合就是城市化的四个方面与产业生态化的五要素之间各种非线性关系的总和。

三、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PSR模型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是OECD构建的一项反映可持续发展机理的概念框架。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PSR模型可以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加以调整,以反映更多的细节或针对专门的特征。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采用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 force―State―Response Model,DSR)框架模式以更好地反映社会、经济和制度领域的驱动力指标,并且还可用于解释对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欧洲环境局(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EEA)使用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s―Response Model,DPSIR)框架模式将环境的状态和环境的变化区分开来,以更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9]。

在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系统中,人是积极主动的方面,人作为调控耦合系统的真正主人,一方面不断地适应产业生态化系统,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于产业生态化系统,并深刻地影响着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效率。反过来,产业生态化系统则通过产出、资源、环境为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生存空间,并制约人类活动的规模、强度和效果。

城市化过程伴随着城市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社会进步以及人的物质和能量需求不断提高而日益得到强化,所以城市化胁迫产业生态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类活动对产业生态系统施压的过程,城市化规模越大、速度越快,它的驱动力就越强,产业生态系统反映就越强烈。相对而言,在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系统中,产业生态化是消极被动的一面,它对人类活动生存与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其状态与变化又对城市发展产生制约与限制。在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过程中,一方面,政府、企业、居民等社会主体作为感受者和接受者,在耦合系统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可以感受到或接受到耦合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的信息;另一方面,政府、企业、居民等社会主体作为系统的行为主体以及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或自身的行为来对耦合系统的变化作出响应。借鉴可持续发展中PSR框架的含义,本文构建出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的PSR框架(见图2)。

四、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政策建议

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化通过人口增长(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经济城市化)、空间扩张(空间城市化)和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城市化)对产业生态化的产业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抗逆能力、生态效率五个基本要素进行作用,对产业生态系统产生胁迫,促使原生产业生态系统迅速向次生(或人工)产业生态系统转变,其表现往往是产业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下降和生态效率的降低;二是产业生态化的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减少,最终促进产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又通过资本排斥、人口驱逐、资金争夺和政策干预等对城市化发展产生约束,制约城市化进程,其表现往往是产业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效率的维持或改善。

一般来说,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的时序不一定相同。如果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超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消化与承载能力,产业生态系统则出现恶化,城市化进程也将被遏制;如果产业生态系统维护与建设的资金过大,不符合资金利用的最优经济原则,城市化的正常发展速度也会因资金的缺乏而不能跟上,最终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也将失去依托。

为此,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城市产业发展方面,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集约发展。土地、水、能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土地、能源等资源紧缺与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要紧紧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倡导循环经济,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推动全社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和技术改造,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走出一条建立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基础上的低消耗、高技术、高效益的集约发展新路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缓解经济快速增长与有限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

2.环保发展。要从人与自然的矛盾中走出来,形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需要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新能源以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要建立起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培育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同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与环境优美安全的有机统一。

3.创新发展。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是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推进以产业生态为基础的转型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其全过程都离不开创新。要以创新为动力,实施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4.协调发展。和谐社会是我们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协调,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等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必然伴有各种突出矛盾的暴露和改革发展的阵痛,我们必须统筹好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状况,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努力建设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OECD.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Using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 to Develop Indicators of Sustainability[EB/OL].省略/honce.

[2]欧洲环境局,destinet.ew.eea.europa.eu/media_server/files/K/a/OECD_P-S-R_indicator_model.pdf;顾传辉,何晋勇,陈桂珠. 可持续发展量化的新方法[J].环境保护,2001,(8):34-35.

[3]李莉,吴洁,岳超源.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一) [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2):30-35.

[4]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of New Zealand.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framework [EB/OL].ttp://省略.nz/ monitoring/intro-pressure-state-response-framework.php.

[5]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11).

[6]康幕谊.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环境[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7]张文龙,邓伟根.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0,(7).

[8]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846.

[9]周炳中,杨浩,等.PSR模型及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2,(5);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 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毕方英.耕地保护的PSR机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10].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Z],2006-01-09.

[11]Frosch R A.and Gallopoulos N E.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 [J].Scientific Ameriean,1989,(3):144-261.

[12]Frosch R A.and Gallopoulos N E.Towards An Industrial Ecology[M].in the Treatment and Handling of Wastes,B.a.(eds.),Ed.London: Chapman & Hall,1992:269-292.

[13]Frosch R A.Industrial ecology: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S.A,1992:89-803.

[14]Frosch R A.Industrial ecology:Adapting technology for a sustainable world.Environment,1995,(10):16-37.

[15]Graedel T E Allenby B R.产业生态学:第2版[M].施涵,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6]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IEEE),TAB Environment,Health and Safety Committee,White Paper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Ecology [M].1995.

[17]邓伟根,王贵明.产业生态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18]郭丕斌.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12-153.

[19]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11-220.

[20]刘耀彬.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及调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73-155.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Ecologization Based on the PSR Model

ZHANG Wen-long1,DENG Wei-ge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2.Industrial Economics Institute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