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调查研究分析

调查研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调查研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调查研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教师 课堂 非语言 调查研究 策略

0 前言

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语言符号学家艾伯特·梅热比对人际传播中信息表达的情况做出研究后,提出一个公式:传递一项信息的总效果 = 语调(38%)+表情(55%)+语言(7%)。就是说,信息沟通的效果93%是源于言语以外的因素。这种通过非语言、非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信息的方式,我们称之为非语言沟通或交际。

在任何沟通场合,非语言因素总是和语言一起在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研究的是在课堂教学这一沟通情境中,教师应如何使用非语言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1 调查研究

1.1 调查概况

为了了解教师非语言沟通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笔者在某高职院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布于七个系,每系各抽取样本50个。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实际回收342份。调查问卷由单选题、多选题(封闭式)和填空题(开放式)组成。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手势、面部表情、微笑、肢体语言、副语言、服饰、化妆、体味和空间距离等。

1.2 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和理论分析

1.2.1 关注内容

据调查结果(详见表1),在342位调查对象中,关于学生对教师非语言信息的关注内容,按被选择次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面部表情、眼神、服饰、头发和声音。由此可见,排在前两位的非语言信息都集中在面部,这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关注的焦点。

1.2.2 客体语

(1)服饰。当问及“教师是否有必要穿正装上课(体育课除外)”时,有2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7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可见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穿着上可以有相对自主的表达。

在问及“不喜欢女教师穿戴什么上课”时,有37人(10.9%)选择了“有文字或图案的衣服”,有201人(59.5%)选择了“领口低的衣服”,有104人(30.8%)选择了“紧身的衣服”,有92人(27.2%)选择了“无袖衫”,有14人(4.1%)选择了“七分裤或五分裤”,有79人(23.4%)选择了“膝盖以上的裙子”,有120人(35.5%)选择了“较大的首饰”,有180人(53.3%)选择“凉拖”,有9人(2.7%)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领口低的衣服、凉拖、较大的首饰、紧身的衣服和无袖衫。(注:凡是比例之和超过100%的均为多选题,百分比为该选项选择人数占有效样本数342的比例,下同。)

(2)化妆。当问及女教师的化妆时,在342位调查对象中,除2个缺失值外,有2.3%的学生认为女教师可以化浓妆,有80.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化淡妆,有16.4%的学生喜欢教师不化妆。由此可见,八成以上的学生喜欢女教师化淡妆上课。笔者认为,化淡妆上课也可算是教师职业化的一种体现。

1.2.3 体态语

(1)微笑。在问及“教师的微笑能否给你带来积极的心理感受”时,有94.7%的学生选择了“是”。由此可见,教师上课时面带微笑,让学生如沐春风,可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微笑对学生的影响,在开放式填空题中,笔者要求学生用词语表达对教师微笑的感受,具体结果详见表2。

(2)不喜欢的表情。在问及“你见过并且不喜欢的教师表情”时,有273人(80.1%)选择了“蔑视”,有261人(76.5%)选择了“冷淡”,有155人(45.5%)选择了“生气”,有72人(21.1%)选择了“疑惑”,有56人(16.4%)选择了“惊讶”,有12人(3.5%)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表情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蔑视、冷淡和生气。

(3)目光接触。关于教师与学生的目光接触,有283人(83.5%)选择了“注视到全班同学”,有101人(29.8%)选择了“注视到认真听课的同学”,有59人(17.4%)选择了“注视到自己”,有39人(11.5%)选择了“低头或看PPT,没有目光接触”,有38人(11.2%)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八成以上学生希望教师的目光能兼顾所有的同学。

在问及教师目光的作用时,有211人(62.1%)选择了 “询问”,有303人(89.1%)选择了“鼓励”,有214人(62.9%)选择了“警示”,有15人(4.4%)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教师目光的作用,学生认为除了有正向的鼓励和询问外,还有负向的警示作用。

(4)手势。在问及“教师应使用哪种手势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有81%的学生选择了“手臂指向同学,手心向上”,有9.9%的同学选择了“手臂指向同学,手心向下”,有2.9%的同学选择了“手臂伸直,食指指向同学”,有6.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看来,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手势应该是“手臂指向同学,手心向上”。

在问及“不喜欢教师的什么手势”时,有119人(34.8%)选择了“手臂下垂在两边”,有44人(12.9%)选择了“手臂放在讲台上”,有168人(49.1%)选择了“手臂相握放在背后”,有231人(67.5%)选择了“手臂交叉放在胸前”,有18人(5.3%)选择了“用一定的手势配合讲解”,有24人(7.0%)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排在第一位的是“手臂交叉放在胸前”,这是一个防御性的姿势,不太受学生喜欢。

调查研究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调查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14-03

贫困生是高职院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标准较低,缺乏经济保障,更有部分贫困生产生自卑、失落等不良心理,给学校学生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也给校园的发展稳定带来影响。高职院校如何做好贫困生工作,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成长现状调查分析

(一)关于调查研究的工具及程序

1.本调查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的1000名贫困学生为研究对象,由各二级学院进行团体施测,最后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3.0 for Windows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问卷共35道题目(6个因子),分别是“经济现状”“贫困认知”“困难与挫折认知”“学习认知”“人际交往认知”“就业认知”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受调查样本的人口学变量概述。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809份,有效率80.9%。其中农村籍占67.1%。其他城市籍占18.2%、乡镇籍占16.1%。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贫困生比例远远大于城镇比例,且农村籍贫困生在二级学院的分布情况也是相对均衡的。

2.高职院校贫困生在校经济状况分析。关于学生在校期间个人经济状况主要是通过家庭经济情况、个人支出、受资助情况、消费观等几个维度来进行评价。具体分析如下:从家庭经济来源看,受调查学生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田或种田兼打工者占最大比重,共占65.5%,其次是打工占23.4%、工资收入占8.3%、经商占2.7%、办企业者占1%。从学生生活费来看,贫困生每月生活费用以400元-600元居多,占44.3%;200元-400元、600元-800元次之,分别占24.4%、占22.4%;200元以下以及800元以上最少,分别占5.2%、3.8%。从学生在校消费状况来看,主要用于“吃饭”者占最大比重,占35.2%,其次是“日常用品”30%、“学习”29.7%、“娱乐”2.3%、“其他”2.8%。从贫困生受资助情况来看,国家助学金最多,占53%;学校补助次之,占31.6%,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政府奖学金所占比例相同,均为3.6%;其他社会资助最少,占8.2%。从学生对消费观的认知方面来看,贫困生更愿意以学业、能力上的优秀证明自己的占59.5%,认为自己从不与他人攀比的占34.7%,认为自己习惯与他人攀比者占2%,想攀比但无条件者占3.8%。

上述统计结果结合其家庭经济情况表明,高职院校贫困生在校生活水平较低,确实“贫困”,“经济因素”对于贫困生成长仍然是一个阻碍,但从消费构成、消费观念来看总体是比较合理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部分贫困生确实存在攀比心理。

3.高职院校贫困生贫困认知分析。贫困生具有什么样的贫困观是本调查展开的主线,也是本文的核心。从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贫困认知教育,缺乏对贫困现象系统的思考,因此他们对贫困的认识与理解还处于“初级”水平,我们称之为“朴素贫困观”。关于高职院校贫困生所持的贫困观,我们通过调查统计发现:

第一,贫困认识方面,主要是以自己椴握盏恪Q生认为自己家庭虽然比较贫困但是非常温馨的占多数,占79.4%,认为自己家庭富足且温馨的占16.6%,认为自己家庭较贫困且成员关系冷漠的占2.8%,瞧不起自己家庭的占1.2%。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贫困生绝大多数认同并热爱自己的家庭,而且能够正视自己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但仍有部分学生无法正确理解、看待贫困,尤其是家庭。

第二,贫困成因认定方面。学生认为是地处贫困地区属于客观因素的占28.6%,认为是子女多花销大造成的占21.4%,认为是因病致贫的占20%,认为是自然灾害导致的占5.7%,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24.4%。调查结果显示正常,至于具体原因需要实际调查后才能得知。一般来说,贫困的形成是人、自然环境、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症下药”。

第三,如何看待贫困生方面。认为贫困生不应该拥有高档手机、平板、电脑等物品的占52%,认为这和贫困生身份不相称,甚至因此可能怀疑其贫困程度的占20.4%,但认为贫困生有权拥有的也占17.1%;其他认为这是他人的事情,有钱就可以买的占10.5%。调查结果属于正常理解范围,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我们应该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辩证看待任何事物,把握好“度”。贫困生尽管经济上有限制,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正常需求,必要的休闲娱乐也是应该有的,如果刻意限制难免为违背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四,如何应对贫困方面。从学校角度看,在学校应该开展哪一类贫困生活动学生会参与方面,认为自己会参加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占45%,认为参加开展职业培训的占33%,认为参加评先评优的占19.4%,对什么不感兴趣的占2.6%。关于学校在贫困生工作需要加强方面,认为应该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的占41.8%,认为应多关心学生生活的占22.2%,认为应多增加国家及社会各类奖助学金等的占21.1%,认为在其他方面多努力的占5.6%。从学生个体角度看:在国家奖助学金的作用方面,认为起到巨大作用的占38.3%,认为有帮助的占33.4%,认为只有少部分有帮助的占24.5%,认为没有帮助的占3.8%。在关于哪种支持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更为有效方面,认为多提供勤工助学或就业机会等,帮助其自立的占81%,认为应该结对交流,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占13.6%,认为应该多捐款的占2.8%,认为其他帮助更有效的占2.6%。在贫困生最需要什么样的反贫困机制方面,认为是自我脱贫的占47.6%,认为是政策帮扶的占33.7%,认为是救济式的占8.8%,认为是社会资助的占7%,认为是开发的占2.8%。综上所述,贫困生在如何缓解贫困方面的认识较浅,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个体努力改变,但更注重勤工助学、资助等“物质”层面的支持,对如何应对贫困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较少。

综合上述统计分析,高职职院贫困生所持的贫困观念接近于积极贫困观,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第一,自信、健康、乐观的态度。第二,认为贫困状况可通过努力而改变。秉持积极取向的贫困观大学生,遭遇贫困时,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他们着眼于未来,坚信通过自己、家人、社会的共同努力,生存状况可逐步改善。第三,能够辩证看待贫困对人的影响。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接近于积极贫困观不等于就是积极贫困观,这种自然形成的“朴素贫困观”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果不能及时纠正部分贫困的“误读”,很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方向。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挫折认知分析

挫折的形成一般有三层含义:第一,挫折情境;第二,挫折认知;第三,挫折反应。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关于贫困生遭遇挫折来源的调查显示,贫困生认为感到最大受挫的是就业竞争太激烈,压力很大,占33.6%;其次是个人学习与经济问题,占26.2%;再次是无法成功占10.9%;最后是无法适应宿舍生活占3.1%。学生认为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习,占32.1%;其次是经济与技能方面,均占25%;再次是心理方面,占14.1%;最后是情感问题,占3.8%。贫困生所面临的挫折与压力主要来自学习、经济、就业三个方面。

在贫困生遭遇挫折情境时所呈现出的反应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遭遇困难与挫折时认为自己能够积极解决的占49.9%,认为自己不能解决的占50.1%;认为自己敢于在大众面前承认经济贫困并勇于表达的贫困生占47.5%,只敢私下承认或者泄露给他人的占23.7%,表示没机会讲的占21.6%,不敢讲的占7.2%;在遭遇具体经济困难时,认为会通过个体努力(勤工助学)解决问题的占26.2%,量力而为的占61.8%,其他途径占9.7%。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将近50%的贫困生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能够进行积极应对的能力都相对较差,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所呈现出的更多是与理智性积极反应相反的近似情绪性反应,如退缩回避。

(四)高职院校贫困生学习、人际、就业现状分析

1.学习现状分析。从学习动机看,91.6%的学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对奖学金没有想法的只占7.2%;另外有80%的贫困生明确表示对学习有过设想,只是还未进行具体规划。从学习效果看,76.7%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92.23%学生成绩总体排名中等以上,97.2%的贫困生学习成绩比非贫困生优秀。从学习影响因素看,64.2%学生认为主要是自身的原因,除此之外也有15.9%的学生认为经济问题是困扰自己学习的主要原因,说明贫困生自身(心理)问题、经济问题都与学习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

2.人际交往现状分析。从交往意愿看,83.3%的贫困生乐意与其他人交往,希望广交朋友;83.2%的贫困生能够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逐步扩大交往圈;从交往对象看,贫困生积极扩大交往,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72.9%,到目前为止拥有知心朋友2个以上的占80.7%。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愿意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扩大交往,并效果良好。但也有部分贫困生选择不乐意或者想要交往都受到排挤,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在遇到困难时求助对象调查中53.6%的贫困生会选择同学,其次是独自解决(29.5%)、向老师寻求帮助。调查结果既体现了其独立性也表明贫困生的支持资源较窄。

3.就业现状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贫困生问题的凸显以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处理好贫困生的就业以及相关问题已经不仅仅关系个体家庭的健康成长,更牵动着整个学校与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正视这个问题,认真思考,从更高的角度来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观。从就业需求看,贫困生认为学校应该多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占53.9%,认为应多提供专业课程学习指导的占29.3%,认为应该多提供生活资助的占14.2%,认为应该开展教育活动的占2.6%;从就业方向看,70%的学生认为会选择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17.9%的准备自己创业;从就业准备看,45.7%学生希望不断提高综合能力,24.5%学生希望提高知识水平,12.1%学生希望改善自己品质。结果显示,贫困生大部分热爱所学专业,愿意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能够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能主动从各自角度出发提升自我,为就业做准备,这是值得肯定的。

综上所述,贫困生无论是在学习、人际交往,还是对待生活、就业方面,都呈现出积极向上,有强烈的成长愿望,是奋发向上的一代。但是,长期的贫困生活与背景对贫困生学习、生活潜移默化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改善贫困生成长环境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减轻经济压力

经济问题是造成贫困生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更好地处理贫困生问题。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为政府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完善资助体系提供参考。如积极完善“减、贷、补”相结合的保障机制,为贫困生能完成学业创造条件;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形成“以工助学”“以工养学”的良性循环;建立完善的奖学金激励机制,鼓励贫困生。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美丽校园”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开展贫困生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简单直接“仪式”文化的熏陶与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逐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校园里形成艰苦奋斗等正确的舆论环境,逐步形成抵制和克服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的风气,创造积极向上、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良好局面,建设“美丽校园”。

(三)从自身做起培育积极贫困观

从目前实际看,积极贫困观还比较“新”,缺乏“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社会“土壤”。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贫困观的形成及其功能发挥,都要以相应的社会“土壤”为背景和基础。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外部社会环境的营造和内部心理条件的缔造两方面着手:构建适宜于积极贫困观生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应当信任并激励贫困群体的建设性力量,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而不是把贫困群体视作社会的“负担”、社会安定的潜在威胁力量,应当肯定、激励贫困群体的努力进取,给予他们善意的社会支持,而不是孤立、歧视贫困群体;构筑适宜积极贫困观生成的内部心理环境,强调的是对心理规律的遵循。心理学认为,动机与行为效率成倒U型关系,维持适度的动机就是一种适宜的心理环境,而进取心在许多时候,可能会导致动机过强,反而会降低行为效率。

(四)加强挫折教育,提高贫困生挫折认知以及承受能力

面对高职院校学生挫折意识方面的具体表现,我们不能简单归纳为学生个人原因,除此还有高职院校的办学经济功能凸显、高职院校对挫折教育规律缺乏系统研究、高职院校挫折教育与实践结合不深入等诸多原因。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挫折教育,我们首先应让学生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其普遍性和客观性,再引导贫困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其次,我们可以尝试一方面把挫折教育等相关课程纳入必修课、把挫折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大学必修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不断丰富挫折教育的宣传渠道,除了充分利用黑板报、校报、V播站等旧式挫折教育的宣传方式外,网络尤其是“自媒体”也应该成为挫折教育宣传的新型阵地。最后,通过生活实践,加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顺利走出挫折误区。

(五)加强贫困生自尊、自立、自信的主体意识培育

自尊、自立、自信是一种精神需要,是贫困生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和成长的重要品质。为了增强贫困生的精神力量,我们建议在提高自我评价中不断提高贫困生的自信。老师和同学对贫困生的肯定性评价,可以激发并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但要注意两点:一是评价要及时;二要评价要恰如其分。在自我积极暗示中培育自信,多鼓励、支持学生的正常交往,让学生在交往与集体活动中了解自己,完善自己。通过交往与活动从中体验到成功,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肯定的自我评价,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自信心的形成。鼓励在贫困生当中成立自立协会,鼓励其自主创业,通过社会实践,帮助贫困生开放潜能,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成功的感觉,不仅能帮助他们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增强其创业精神,而且实实在在地帮助贫困生做到“自尊、自立、自信”。

总之,改善高职院校贫困生成长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对贫困生除了经济上扶持的同时,更应当注重精神上的关怀与疏导,使其走上健康的人生路途,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大兴.贫困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应对方式的应对及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

[2]甘良梅.高职院校贫困生自尊、应对方式对心理复原力的影响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0)

[3]邱晓玲.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的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4]张春燕.高职院校大学生挫折教育刍议[J].职教通讯,2014(23)

[5]欧阳晓莺.高职院校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张家界:吉首大学,2013

[6]尚久.贫困观的内涵及要素[J].考试周刊,2012(60)

【基金项目】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4 年校级立项课题“提高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的实践研究――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4-XA01)

调查研究分析范文第3篇

1.研究对象

初中女生共300人,初一、初二、初三女生各100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

(2)访谈法:通过对部分体育老师代表进行访谈,以了解初中女生上体育课的一些现状。通过对部分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她们的运动观。访谈内容自行设计,当场记录。

(3)文献法:查阅一些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文献,以了解研究的一些现状与背景。

二、结果分析

1.初中女生的运动观

通过调查得知,300名初中女生有266人喜欢体育运动,占88.7%,但是与此对照,300名初中女生中只有120名女生喜欢目前的体育课,只占总数的40%,有180名女生在体育课上不主动去运动,甚至不去运动。由此可见,初中女生大部分是喜欢体育运动的,但是大部分的初中女生在体育课上是不愿意去运动的。

2.部分初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1)生理方面的因素

生理因素较大地限制了初中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兴趣。因为生理因素而不喜欢运动的总人数是45人,占总数的25.1%。初中女生进入青春期阶段,她们的体形、机体的代谢能力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呈现出一些青春期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的暂时下降等。总体来说,是运动能力较差导致初中女生不喜欢运动。

(2)心理方面的因素

心理方面是制约女生不喜欢运动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心理因素不喜欢体育课的初中女生高达101人,占总人数的56%。初中的女生在青春期阶段情绪多变、羞涩、缺乏自信、对自己持有怀疑态度,她们的心理处于半成熟状态。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怕热、怕脏、怕苦,对稍微有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心理。同样还有一部分的初中女生不希望男老师给她们上课、也不希望在其他男同学面前展示,在男性面前表现出害羞、内向。这些种种心理因素严重地影响了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

(3)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因素

在体育课中,学生的锻炼方式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问题。从表1来看,有27名学生是因为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满意,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心理。这样的学生占总数的15%。

(4)学校体育设施方面的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因为学校体育教学设施而不喜欢运动的是0人,也就意味着学校的体育设施还是很到位的。

(5)体育老师自身方面的因素

由表1得知,有7名学生是因为体育老师的态度不好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占总人数的3.9%。这对体育老师本身的素质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出建议

1.教师自身方面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要在体育课堂中间构建一种和谐的氛围。其次,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另外,体育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游戏中,这样可提高体育课堂的氛围。

2.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关于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符合初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例如,我们选择排球项目,可以在练习排球运动的同时加上一些发展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的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教学组织方面

首先,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特别是对于初中女生。要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学好基本技能,再进行下一步教学。其次,在组织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赛的运用,对于初中女生,要让她们去体验成功感、满足感。

4.课堂教学实践方面

(1)准备活动要区别对待

初中女生和男生相比,肌肉力量和速度耐力等素质都相差太远,因此我认为准备活动也要区别对待,可以适当减少女生的运动负荷,使其有精力、有信心参与到后续的学习中。

(2)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设置的目标要因人而异。对于初中女生来讲,降低其要求,也可以降低练习难度,同时要寓教于乐。如篮球运球和传接球,将这两样技术结合起来放在快乐的游戏和娱乐中,让初中女生在不知不觉中强化自己的技能。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激励

正确认识激励的效能,并把它很好地应用在初中女生的体育教学中,对于提高初中女生上课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初中女生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目标激励、信心激励、情感激励、竞赛激励等一些激励方法,来激发初中女生体育课的积极性。

(4)小结点评要因人而异

在最后小结点评的时候,对初中女生“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来进行小结点评,而且对初中女生要以诚恳的态度而不要以训斥为主,要注意初中女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受到伤害。

5.男女生分班教学

对于一些师资力量雄厚和体育设施完善的学校可以在初中实行分班教学,从而来提高对于初中女生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1.初中的大部分女生喜欢运动,但是大部分的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

2.通过调查,制约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运动的三大主要因素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因素。

3.根据初中女生不喜欢运动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组织、提高课堂教学实践、组织男女生分班教学几大方面来改善初中女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从而提高初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来提高教学效果,让初中女生在体育课堂上运动起来。

参考文献:

调查研究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特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41-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三五规划再次将创新创业提上日程,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可见创新创业对我国发展之重要性。高校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培养高校学生的发展创新创业意识,促进高校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是整个民族的必修功课。然而高校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笔者将以经管和工科类专业为例,分析基于高校本科专业特征的创新创业模式,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缺陷

目前,各大高校都响应十三五号召,陆续开展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数量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现象

据调查,常州市高校都有邀请名师来校做创新创业教育报告,各学院组织学生参观创新型企业,并且部分学校也开设了创业学、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创新创业类课程。除这些平台之外,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寥寥无几,创新实验室等开放式平_设置较少。高校创新创业任务大都取决于学生自己的主动性。

除此之外,调查报告显示,学校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兴趣所在,虽然多数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例如建设创业者网络家园、举办高端企业家讲座、提供免费创业电子期刊等,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差异

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和具体的培养模式,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常州部分高校为例,经管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在课程培养和学科竞赛体系方面具有很大差异。

经管类专业注重社会实践,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大多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宏观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占有极大比例,但是缺乏创新创业类课程。对于培养逻辑思维的数学类学科,相对于工科类专业,教师会放低难度要求,这对于培养经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相对于经管类专业,工科类专业在理论和科研方面投入精力较多,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可能性也较大,因而在课程设计等培养模式方面,高校更注重培养工科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大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为必修学科,却很少涉及经济管理类学科,其管理沟通能力和撰写论文的能力相对于经管类学生也是大大缺乏的。

(三)学科竞赛差异

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必然会引起经管和工科类学生在参赛类型方面的差异。经管类学生大多参与ERP、商道和创业之星等与企业模拟运营操作有关的比赛,而对于数学建模、工业设计大赛等具有工科特征的比赛望而却步,工科专业类学生则与经管类学生恰恰相反。经管类学生大多重在“创业”。经管类学生由于较注重就业与实践、继续深造比例较少,因而在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挑战杯比赛时,多注重于培养创业能力,项目申请书主题普遍倾向于创业计划书。除此之外受专业能力限制,其科技基金项目也多倾向于调查报告类。工科类学生则大多重在“创新”。由于科学技术等专业知识丰富,工科学生多注重于“创新”并以实际科研成果为参赛作品。专业特征的差异引起学科竞赛的差异,这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是不利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方向和创新模式。

(四)导师团队缺陷

以常州高校为例,学校为部分优秀学员配备了相应的导师,有助于培养其学术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但另一方面,从配备模式出发,学员只能在学院内部跨专业选择导师,不能跨学院选择导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员跨专业跨学科培养自身的科研学术创新能力;从导师自身实践能力出发,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毕业后直接留校工作,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且创新创业话题在近些年才被推向,多数导师在学生时代并未真正接触创新创业类训练项目,因此导师在指导学员参赛时仅从理论出发而缺乏一定的实践指导。在培养计划方面,导师大多仅起引导作用,导师在做项目和发论文时一般只会交给学生非技术性任务,学生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接触到核心内容。大多学生能否真正培养其创新能力则取决于自身兴趣和努力。

(五)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呈现出波动性、功利化倾向

创新创业平台、课程体系、竞赛体系和导师团队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已经大打折扣。除了学校制度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培养对象,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目的性也值得商讨。

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学生抱着为参评奖学金、获得荣誉或保研加分等提高自身就业或升学竞争力的目的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只有少数学生是为了通过参加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水平,而希望通过比赛获得对自己的创新创业方案支持的学生人数更是微乎其微。缺乏兴趣、目的性强和功利化趋势使得学生难以深入创新并发挥潜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比赛和训练项目的效果,并且偏离了活动最初的目的。

二、对策与建议

基于不同专业特征所存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差异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组织管理

为大力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顺从社会创新创业趋势,学校方面应该在针对不同专业特征设计学生培养方案时,多考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以专业特征为标准降低其他类学科的难度。

(二)课程体系

从长远来看,在设计不同专业课程体系时,应鼓励学生在选修、辅修甚至修双学位的同时兼顾经管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的课程,主动为不同学院增添其他学院的相关专业课程,以弥补各专业自身的不足。学校应增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增加创新创业平台数量并保证其开放性,在一定的强制力下使更多学员接触创新创业、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其主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三)导师队伍

高校在为优秀学生选择导师时,应为同一学生配备不同学院的导师进行交叉培养;在学科竞赛和创业比赛方面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导师,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引导更多学生进入创新模式。

(四)项目拓展

学校应引进更多比赛项目,大力宣传、鼓励并培训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相关的创新能力竞赛。其次,学院应主动组合不同专业学生组建创新队伍,使其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真正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减弱功利化目的,真正为向社会输出相关人才做准备,实现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共赢。

三、结语

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社会主流的时代,高校学生无疑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新鲜血液,高校则是为社会制造和注入新鲜血液的心脏和血管。各大高校只有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特征综合培养各专业各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结合、工科与经管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课程学习、创新实践、创业就业的内在关系,才能使营养的血液注入社会,为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做出长远持久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石伟和.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91-92.

[2] 陈帆,张鹏.工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49-250.

[3] 顾骅珊,汪浩鸿.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55-58.

调查研究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

当前,体育舞蹈课程在普通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随之而来的教学问题也趋于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以2015级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分析。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根据确定的研究主题,笔者通过知网等相关网站查阅数10篇有关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现状的资料,了解该领域现有的部分最新进展以及所获得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获得与本研究所需的相关信息。(2)专家访谈法。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研室的5位体育舞蹈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3)问卷调查法。本文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及意义设置问卷。发放问卷合计30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为98.3%。其中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100%。(4)数理统计法。笔者通过使用Excel软件对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对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作用,作为本研究的相关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

1.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开设的现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是2004年由体育部舞操教研室开设并主要负责的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现在的体育舞蹈专项课程主要由学院体育系体育舞蹈教研室负责。开设课程时间集中在学生的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每学期课程都是以俱乐部选修的课程形式进行分班上课,每班人数集中在56~62人。(2)体育舞蹈教师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发现,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大部分为年轻教师以及部分副教授,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研室现有教师10人,2男,8女,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一级助教3人,研究生90人,本科生1人。体育舞蹈相关专业教师4人,其他相近专业6人。由此表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不是很健全。经过专家访谈发现,因学生专业程度不同,所需高技术层次的教师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故申请兼职教师3人,副教授1人,助教2人。(3)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课程的基本情况。通过实地调研,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公共体育舞蹈开设课程时间集中在学生的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每学期课程都是以俱乐部选修的课程形式进行分班上课,每班人数集中在56~62人。以俱乐部的形式上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多位体育舞蹈专家的讨论,笔者发现影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教学方面:一是体育舞蹈相关专业教师自身队伍建设不健全;二是体育舞蹈教学中所需要的教材、教学大纲不具有科学依据;三是课程所设置的考核以及评价标准不系统。(1)体育舞蹈教师队伍不健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一方面,体育舞蹈教师要满足学生对公共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体育舞蹈教师要对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予以满足。同时,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参与、组织、策划关于体育舞蹈的各种形式的比赛、演出等其他活动,这就对体育舞蹈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的建设看,其专业教师力量不足。(2)体育舞蹈教学所需教材基本依靠自编。普通高校所制定的教学大纲以及所使用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首要条件,其功能不单单是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涉及有关学科的建设和育人功能等方面。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仅满足了教学方面的需要,并不能在全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高校教师编写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内容,因为受到教师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和认识能力不同的限制,很难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不出现问题。由于没有专家的客观评价,体育舞蹈教学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3)体育舞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失衡。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主要是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率的一种反馈方式。教学过程中考核评价体系如果不准确、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就难以对教师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做出公平合理的反馈。普通高校教师在职称、学历、科研方面倾斜很多,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没有表现出来,造成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失衡。笔者通过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研室的访谈发现,大部分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侧重于科研、学历、职称方面,在技术方面投入较少。

调查研究分析范文第6篇

摘 要 为切实改善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提高早操的实效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试行早锻炼为期一学年的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体育健身观念,参与积极性较差等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发现高年级情况更为严重。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应根据学生需要,灵活多样的设置早操形式;根据学生专项的选择,开设由不同兴趣小组,并由专项老师指导相关活动;分年级分季节设置早操活动量和活动内容;从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着手,宣传渠道和形式多样灵活。

关键词 山西财经大学 早操 现状 对策

早操作为一种体育锻炼形式,虽然在各大高校都早已被提起,但却很少能做到高效的贯彻实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如何保证高校早操的实施,是我们当前值得关注的教育问题[ ]。本研究主要针对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早操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跟踪,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早操重要性的认识;开设早操兴趣小组,场馆设施开放,调动学生参与早操的积极性;按年级按季节灵活早操时间及形式;按年级按季节灵活早操时间及形式;早操管理方式多维化。旨在改善高校早操实施现状,切实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一、早操相关问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早操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对早操活动的认知;早操活动现状;影响早操出操效率及积极性的因素;调查对象喜爱的早操活动及管理方式。调查结果发现,同学们对早操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大多都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参与早操;早操参与积极性与年级水平呈现负相关,即年级越高,早操参与积极性越低 ;体质健康状况水平与年级水平呈现负相关,即年级越高,体质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越低;同学中普遍存在着早操开展形式多样化管理形式多维化的要求。

调查分析认为,早操出操效率低,学生活动积极性差是由以下原因所致:(一)同学的体育健身观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没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二)学生对早操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认为早操所起到的效果不容乐观;(三)制约学生早操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是管理方式不合理,早操组织形式单一。

早操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但目前的早操形式并没有使得广大学生真正身心受益。相反,有些学生因为考勤负担,或是对早操怀有抵触情绪,或是弄虚作假,反而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这样非但没有发挥早操该有的调动同学们积极性和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积极作用,长此以往,反而会使早操的实施遇到越来越多的阻碍,也会加重学生对早操的不满情绪。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早操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班会,校园网络等多种形式对早操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行大力宣传,使学生了解早操的意义所在,让学生从“让我出操”变为“我要出操”,增强学生身体和学习素质。

(二)开设早操兴趣小组,场馆设施开放,调动学生参与早操的积极性。开设不同的早操兴趣小组针对不同的运动专项教学与锻炼,学生自愿报名,集体锻炼,并有相关的专业体育老师进行指导,这样会极大的提升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对学生们的兴趣调查可知,较受欢迎的兴趣小组由高到低分别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足球、体育舞蹈。为了确保早操有良好的实施环境,学校的体育场馆的全面开放是必不可少的。早操活动的场地资源充分了,早操的执行才能有保障,活动密度才大,学生的受益才能更多。

(三)按年级按季节灵活早操时间及形式。就冬季而言,如果早操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按时上第一节课的话,那么,早读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另外,大部分同学提出的早操影响第一节课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避免。以早操代替早读,既避免了早操的“徒有虚名”,又可以让学生为提早进入课堂状态做好准备。对于高年级或者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时间可能更为紧张,但为了保证他们的身体素质还不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每隔两天出一次早操的策略更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四)早操管理方式多维化。1.量化检查评比制度。检查评比各年级、各班级的早操情况,包括学生出勤率、组织纪律、早操质量与效果等方面的定期公布评比结果,并作为期末考核内容之一。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由学生会、辅导员、学院领导、教务处及学校的五级同意组织,各单位相互协调,各负其责,制定统一可行的早操制度,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早操工作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 晋体教[2014]8号.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实施方案》《〈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细则》《〈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细则》三个文件的通知[Z].2014.06.13.

调查研究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轨迹

一、调查研究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能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而就中国现在的情况来说,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关注的还是大学新生怎样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换,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很多时候也只是流于形式,应付公事;就业指导也是局限于毕业生这个群体和就业这个环节。以职业生涯规划来为大学生的择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策划和设计,实现从学业生涯到职业生涯的顺利过渡。这也是近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者逐步形成的共识和关注的重点。

此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就是:通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制定职业生涯与不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导致的实际职业发展的差别研究,发现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实际职业发展轨迹的差别,从而最终得到其相关关系。

通过此次研究报告,可以真正的让更多大学生更加理性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指导自身更有准备地去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我们的调查方案考虑到,除了研究大学生的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外,还要调查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实际轨迹。我们不仅要调查05-07级的学长学姐们的职业轨迹,还要增加调研00-04级的学长学姐们的发展情况。

1、问卷的发放形式。我们预先设计出一份问卷的初稿,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调查,并且在问卷发放回收后,及时与回答问卷的人沟通。了解问卷存在的不足和疑虑,尽量将问卷完善到位,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搜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资料。我们学校在2006年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的选修课2010年将职业生涯规划改制为必修课程。即有相当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纸质材料可直接获得,帮助我们完善资料。

3、通过网络以及电话联系已经毕业的学长们。先通过辅导员找到每一届学生中的某一位学生的联系方式,然后再通过某一位逐步联系到其他已经毕业的学生,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基本现状。

4、就近实地采访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以南京及周边地区为主,约见部分毕业生,更加具体详细的了解他们从毕业到现在的发展路线和情况,做好记录,可以在数据之外,作为参考资料和指导建议。

三、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通过数据发现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实际就业轨迹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

1、通过调查了解我校00级-07级的毕业生相关信息,我们发现00-04级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做过正规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数只占我们调查人数的5.2%,原因在于当时学校没有统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个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很薄弱,导致这方面工作的空白。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简单的计划,这样的人有14.8%。其他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空白。而毕业生们的职业发展轨迹证明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做过简单规划或者正式进行过生涯规划的20%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是实现了自己在校期间为自己制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且与同龄人相比是更加有成就的。

再看05—07级毕业生的调查,在校期间做过正规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数占我们调查人数的62%,由于从2005年开始学校开始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会组织学生统一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实际的操作。

最后看,没有任何规划的毕业生中,有78.5%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实现职业梦想,只是找到一份工作在做而已,职业满意度较低。

2、现在09-12届的大学生,包括刚刚毕业的部分人,在大学四年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差异大。91%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几乎无法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而大二大三的学生,有接近37%同学会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以及部分做职业生涯规划有成果的同学的影响下,逐步的认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

而认知最深的是大四的学生。提前规划好的同学,可以有目标的去做事情,考研,考公务员,或者找工作。而大概有29%的同学,因为完全没有规划,所以大四的生活比较混乱,或者准备几天考研,就去找工作,找的不顺利,又去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等等。

大学四年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变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环境,现在很多大学已经开设了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就业指导课程,在理论方面,正式的向学生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意义,方法,等等,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适宜的大环境,同时师资力量也紧跟步伐,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同学们开始接受认知,努力的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学校期间,学生会更加有学习和奋斗目标,更体现在进入职场以后,而且现在很多大企业都要求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修改其中不切实际的部分,力争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大学毕业会开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有职业规划的接近60%的毕业生,在职业发展轨迹上占据明显的优势,因为有规划,他们在找工作时就直接朝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行业与职位奔去,并且因为之前所做的很多努力和铺垫,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可以顺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并且在毕业后的数年中,全身心投入,将自己积蓄的能量进行产出转化,同时也吸收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新能量,进行能量再造,不断的成长成熟,最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获得认可,得到提升。

对于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职业生涯规划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而大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以及实际操作的完善程度将会直接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轨迹,很多时候,理论能够成功的转变成为实际的生产力,主要还是因为规划到位,操作切合实际,不空想,也不死板。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将个人的发展与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结合,为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提前做出指导。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轨迹的建议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首先要重视,并且有计划有想法有主见,同时,学校也要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何去教授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如何适时的进行调整等问题,都需要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建议一:大学生从自己出发,主动去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学习它的各种意义,方法,从内心认可与相信规划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一份自我发展策略。

调查研究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需求分析;后续选修课程;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2-0074-0005

1、研究背景

随着通用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当数量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或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即可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英语水平总体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笔者所授课的2010级旅游管理班为例:全班48人,2010年9月入学,2011年6月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就通过了40人。在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因此,一些学校开始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以满足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经过几年的探索,开设的课程日益多元化,从单一的语言技能课程和考试辅导课程逐渐演变到更加贴近社会和文化需求的专门用途英语系列课程。很多学校后续课程不再作为选修课,而是被正式纳入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作为大学英语的应用提高阶段课程。

2、开设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理论依据

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提前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开设一些专门用途英语选修课程,让这部分学生继续按照他们的兴趣或需要学习。这种英语教学是一个多元的教学理念,其主要依据是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和需求分析理论。

2.1 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

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是一种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学习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语言教学建立在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袁平华,2006:31-36)。

内容依托式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发展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学家Leaver认为这种教学理念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主题核心(subject matter core);②使用原汁原味的材料(use theauthentic contents);③学习新信息(1earning 0f new in-formation);④适合学生的具体需求(appropriate to thespecific needs 0f students)(Leaver&Stryker,1989:269-276)。在内容依托式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学科,其所接触到的学习资料都是真实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给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对新的学科知识的探索既满足了学习者的具体学习需求,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

2.2 需求理论

(1)社会需求

学习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到一定程度后,通过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ESP)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社会需求。目前社会除了对高级复合型人才保持强劲的需求外,对中低层次人才的英语技能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即要求在岗人员具备相关行业的英语应用能力。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曾在全国13省、市共同举办专门用途英语个人综合化考试,使之成为与职称外语考试同等待遇的官方认可的考试。可以看到中国人力市场和社会各部门对专门用途英语的认识和接受程度(郭剑晶,2012:26-27)。

(2)个人认知需求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和就业者普遍认为专门用途英语考试实用性很强,与工作环境紧密相关,具有很高的职业性。因此,为了提高职业或择业的竞争力,为拓宽就业口径,为出国深造学习,很多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或选修各种专门用途英语的培训班,参加各种职业英语的考试,如商务英语考试等,为求职增添了砝码。

(3)课程要求的需要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根据新的课程要求,各门后续课程的学习应当属于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学习。在这个阶段,学生不再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学习目的,学以致用才是这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因此,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应当适应学生集中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社会和学生需求,力求为社会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服务。

3、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课题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就我校学生和教师对大学英语四级过关后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英语后续课程中的学习动机、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等各方面开展了调查。主要问题包括:①是否需要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②学生对四六级考试、英语学习及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与学等问题的认识;③学生有哪些实际需求;④学生对目前的大学通用英语(EGP)教学目标的了解;⑤学生对EGP的总学时数及教材的看法等等。 3.2 调查方法

(1)调查法

问卷调查于2012年5月在2010级各教学班(随机)发放,掌握了各班级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具体人数,了解大学生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后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需求。并于6月对大学英语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师对后续课程的看法和思想准备情况。

(2)实验法

根据调查的情况,对海大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提出一些假设,如在2011级大二下学期(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和2012级大二下学期(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为该学院提前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开设后续英语选修课程。3.3统计结果的描述及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为本校2010级各学院已经提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的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共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教师问卷70份。收回学生问卷884份,通过四级人数为601人,通过六级人数为237人;收回教师问卷59份。

以下是部分问题调查结果的描述分析:

按所选人数及比例看,有55.5%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因为学校开设了这门必修课程,必须拿到学分才能毕业。而只有8.7%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查阅外文资料、7.7%的学生是为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44.2%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36.1%为了找到好工作,这两项相加达到了80.3%,说明就业压力大,仍有相当部分学生将四、六级考试作为重点和目标。还有10.9%的学生是为了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

在希望提高的语言能力方面,关注度最高的是提高听说能力,占73.5%。说明达到了大学英语阶段的基本要求,即通过四级后,学生更希望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数据同时也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与考试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

38.3%的学生认为修完两个学年的大学英语后感觉收获甚微,他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课程设置不好(34.4%),其次是教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0.2%)。同时有34%的学生认为课程结束后还想继续学习英语。

74.8%的学生愿意在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英语课程。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他们希望在完成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后,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有所选择地选修英语课程,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技能。因此学校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后续扩展课程。

从表1可以看到,学生通过英语四级后,选修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运用技能课程的比例最高,占34.3%。学生希望能改善语言知识结构,提高英语水平及运用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这也说明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其今后专业发展的需要。

由表2可见,有266(30%)人希望选择和自己专业有关的课程来扩展英语的运用能力,因此选择最多的3门课程是:①商务英语(276人,占31%);②高级英语视听说(256,占29%);③翻译基础及实践(199人,占23%)。

72.2%的被调查学生希望后续课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而只有6.9%的学生喜欢教师课堂讲授的模式。可见,现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

23.7%的学生认为大二第一学期开设专门用途扩展课程比较合适;21.6%的学生认为通过四级后就可以学习专门用途扩展课程;32.4%的学生认为通过六级后开设专门用途扩展课程比较合适。可见,大部分学生对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关系的认识是正确的,学习通用英语是打好语言基础的过程,只有打好语言基础,才能向专业英语方向发展。

对调查问卷40个问题的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学生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选修内容呈现多样化、集中化和个性化的特点。81%的学生达成的共识是,学校有必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为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开设后续英语选修课程;当涉及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语言技能、语言应用等选修课程时,如法律英语、旅游英语、金融英语,学生的选择呈多样性;涉及考试类选修课程时,如考研英语培训班、雅思英语提高班、托福考试提高班,学生则根据自己是否要出国学习深造进行了选择,反映出学生选择的个性化特征。

4、对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设置的思考

4.1 指导思想

建立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课内外辅助教学手段等。学校职能部门应更加关注后续教学,要有长远规划、统一要求,将后续教学课列为必修课,注重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强调学分要求,保证足够的学时;成立专业英语教研室,稳定专业英语教师队伍;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建立奖励机制,与奖学金挂钩;许可学生提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及早进入后续教学阶段,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的设置要按照ESP的原则来设计。ESP是基础英语到应用英语的过渡,它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一门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授课的对象在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要考虑学生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因素。同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与学生研习相结合、资料阅读与信息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2 后续课程设计的思路

(1)EGP+ESP的课程设计模式

英语教学要想适应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就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面向社会需要,改革课程设置,科学地协调基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某一两项特长,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让他们所受到的英语教育真正能够满足专业、行业、职能的要求(郭剑品,2012:116)。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设计模式可假设为:EGP+ESP模式。根据新的课程要求,各门后续课程的学习应当属于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学习。因此,将EGP课程与ESP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尝试在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开设桥梁型课程,使后续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具备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还能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EGP+ESP教学模式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进行EGP的学习,用2至3个学期来完成;第二阶段以ESP选修课程为主,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修后续专门用途英语,这个阶段可以用1至2学期来完成。这样的课程设计模式既解决了正常教学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矛盾,又充分发挥和挖掘了学生的兴趣特长。

(2)分模块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分模块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l:开设应用专业型英语后续课程,如时事新闻、旅游英语、经济英语、法律英语、商务信函写作、实用英语写作等;模块2:开设实用技能型英语后续课程,包括高级口语、听力提高、演讲、视听说、高级写作等;模块3:开设跨文化知识型英语后续课程,介绍西方各国文化、常识、思维方式、价值观、民俗、礼仪、历史、教育、宗教,对比传授中西文化、跨文化研究等;模块4:开设欣赏型课程,内容包括欣赏电影、音乐、神话、小说、诗歌、散文等;模块5:开设综合考试型课程,包括考研英语、雅思等各类出国考试的培训。

该假设依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文化修养以及专业信息获取能力,适应社会需求。这样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细化了学生对大学英语四级后续选修课程的需求。

(3)优化教材资源

教材与教育想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习理论和实践有着直接的关联,是各种教学理念、路径、方法和手段的体现(夏纪梅,2002:22-25)。现行的多数大学英语教材,从课文内容、词汇到课后练习都属于EGP范畴,而合适的ESP教材是后续课程顺利发展的保证。

ESP教材的选择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授课对象,充分考虑教材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一套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结合完美的教材无疑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企盼的(李莉、李庆新,2002:22-25)。因此,我们要优化教材资源,顺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形势,使教材既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又能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在不违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鼓励教师自行选择材料,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搜集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材料,使课程学习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还是少数,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待改善。同时,这些一线教师的课时多、工作量大,很难再有精力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上创新和学习。这种状况制约了专门用途后续英语课程的展开。因此,学校有必要分期分批地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训不应该是选择性的,而应该是全面的。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应该有接受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接受培训和进修学习也应该成为教师的一份职责和义务。另外,有必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承担后续专门用途英语选修课程。而教师之间应该经常相互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