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Department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摘要: 重庆科技学院自2011年获得工程硕士授权以来,在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研究生的现场实践锻炼,切实提高了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的能力。

Abstrac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btained the engineering master´s degree authorization in 2011, and since then, it actively explores the training. Based o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enterprise ab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is university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base in and around the school and the filed practice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oper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al the engineer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关键词 : 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参与;工程实践能力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h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284-02

0 引言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在2009年招生计划中新增的一类研究生[1]。与以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相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提高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比例。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实习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重庆科技学院2011年获得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权,目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层面主要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这一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该校继续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坚持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模式,继续为我国石油行业、地质矿产部门及其相关行业建设服务,为其培养相关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了增加研究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一起参与研究生的入学、授课、现场实践及毕业实践等环节,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

1 企业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

1.1 企业参与研究生的招生过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包括油气田开发、油气井工程及油气储运工程3个研究方向。尽管各个研究方向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有些差别,但对每个学生工程实践标准要求一致。在招生过程中,坚持校企共同招生,重点考察考生综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职业发展潜力,并需要用现场的实践问题面试学生。该方法建立了一种符合本领域研究生教育特点的选拔标准,完善了招生办法,加重了学生在复试中的实践环节考核,加强了对考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

1.2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制定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要求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在人才方案制定及修订过程中,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及相关行业专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作用及校外导师在研究生个性化培养计划制定中的作用,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课程内容,突出课程与技术进步相协调,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评价标准的有机衔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与特定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机衔接,逐步实施专业学位授权与相应职业资格有机衔接。

1.3 改进课程教学

创新教学方法,重点加强案例教学。通过校内外的授课教师的案例库建设,逐步实现专业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全部实施案例教学。其中,案例库建设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行业及企业专家参与,将目前的工程问题带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项目的形式支持和鼓励校内教师、行业企业教师和专家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共同编写特色系列教材,鼓励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到现场进行教学。

继续坚持校企共同授课制度,确保由企业行业专家授课的比例不低于专业课程的30%。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全面实施“双及格制度”,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着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1.4 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

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为核心的实践教育基地既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企业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该校已与河南油田、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中石化西南工程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作为研究生的实训平台。同时,根据研究生发展的需要,适度地扩展了工作站数量,确保了每个研究生在学制期内累积不少于一年的专业实践经历和不少于2项的完整工程实践项目的研究经历。

为了使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发挥更大的实效作用,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建站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好研究生管理委员会及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在站期间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研究生在站的学习实效。

1.5 加强校企双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校企双导师作为学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需长期坚持。进一步完善导师遴选与考核办法,明确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责任权利,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完善导师考核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

1.6 加强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的管理

研究生的科技创新、科学研究题目来自于现场生产实践。学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实行到企业去寻找工程实践问题、回到学校或在现场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与研究,再到现场进行实验确定是否已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同样,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尽管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来自于选场生产实际,完成的研究也必须解决现场问题,确实可以企业的生产带来好处。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在学校时,校内导师作为主要的导师进行指导。在企业工作时,校外导师作为主要的负责人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在论文的审查与答辩过程中,必须有三分之一的校外导师参与论文的答辩过程,确保论文的工程实践性。

2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1 着力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充分发掘校企在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大学校实验教学研究院的建设力度,完善和巩固新进教师工程实践制度,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优化师资的学员结构和专业技术职称结构。

首先在进校选拔教师时就要充分考虑是否有现场工作经历、是否有从事过现场生产项目的研究或者是否到现场进行了不少于1年的工作锻炼。同时,校内导师每年必须到现场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并以专兼职的方式从企业引进和聘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参与教学工作,使专兼职教师的人员比例达到专业教师队伍总数的30%以上,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任教师比例在60%以上,构建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

2.2 转变教师绩效考核方式

通过对普通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科研骨干的考核实现由主要考核教学业绩向工程实践能力的转变。不仅要有工程实践项目的支撑,还必须要有实验室的建设过程。建立基于教学效果与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激励制度,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比重。

明确规定没有企业工作或企业锻炼经历的教师必须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与企业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机制,联合审理挂职或顶岗工作岗位,教师挂职或顶岗期间待遇不变,在考核和各类评优和晋级中,对具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优先考虑。对工科教师由副教授晋升教授的条件中增加需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要求。形成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措施、控制、考核闭环,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3 构建产学研的合作新机制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协同创新”的原则,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多元一体化的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及育人模式,实现校企协作办学、共同研究、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重点解决好行业企业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问题。

学校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科技服务、解决技术难题等,找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兴奋点,让企业有“利”可图。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校内实践环节,降低企业接纳学生专业实践的风险和成本,使企业乐意为学生的生产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4 结语

通过企业的合作,让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过程、培养过程以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论文的完成及毕业答辩等过程,真正地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现场问题的发现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企业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找到的“平衡结合点”、找到“利益”点,双方乐意的配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研[2009]1号.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S].

[2]关于制定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S],1990.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导师团队;职责;A-B角色;评价指标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简称,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担负的时代使命。本文针对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原因,对基于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导师团队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本导师团队所在学院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重庆市建设重点学科。以材料与化工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为主,从培养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意识、构建优势互补的“A-B角色”导师合作机制、建立科学、全面的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指标,以及权重系数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我校、重庆地区乃至全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职责为根本任务的导师队伍建设奠定基础,并提供理论依据。

1构建优势互补的“A-B角色”导师合作机制

在导师团队中引入1~2名学术造诣高,并且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和指导过程中,针对立德树人职责对年轻导师和研究生进行指导和引导。建立“A-B角色”模式的导师团队时,可以利用校内不同专业导师、与科研院所或者与校外导师联合等多种方式组建,导师团队成员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4]。青年导师与高年资导师比例逐渐上升,推进老中青“结对子”,形成“传—帮—带”模式,高年资导师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引导青年导师的师德养成,青年导师的蓬勃朝气激发高年资导师的活力[5]。同时,注重性格互补的导师间的“A-B角色”合作,如,性格偏强硬的导师与性格温和的导师合作。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导师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给予研究生适宜和有效的指导、沟通和交流。实践证明,通过导师“A-B角色”优势互补模式,确保了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的充分指导,更有助于产生创新的“火花”,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能促进相互激励、相互约束和相互学习的导师团队构建,实现了导师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的优势互补,提高研究生指导度和研究生成长效益,促进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立德树人职责的履行和能力的提升,以及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加强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方面的建设

在导师团队中,引入了一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如,辅导员、副书记或书记等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定期对团队研究生或导师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素养、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辅导和培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研究生学业进度、道德、品行和职业规划的重要引导者。辅导员尽管分工不同,但也都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学风建设、学术道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导师应当占主导地位。将研究生德育工作纳入到导师考核内容中,促进导师在过程中学习和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培养能力。辅导员要全力配合导师展开“立德树人”工作,强化研究生培养的德育目标,进而构建起导师、辅导员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导师与辅导员的协同育人作用[6-7]。

3开展导师立德树人培训

3.1加强导师学习立德树人相关规定和意见学习。组织导师们学习教育部颁布的“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相关意见和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范围和基本内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1]。《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要求,强化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明确导师之德与培养研究生之德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德行”培养“德性”,达成“树人”的根本目的,实现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讲座形式的学习有效提升了导师政治素养、思想品德、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等意识。3.2举办师德师风和学术规范讲座。请年长、学术严谨,且具有丰富研究生指导经验的教授专家,为导师和研究生开展专门的师德师风和学术规范讲座。详细讲解了导师师德师风和学术规范的具体事项,结合现已发生的案例,分析讲解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师德师风和学术不规范的具体问题和表现。让导师能清楚师德师风和学术规范的内涵,以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言和行,更好地实施研究生的立德树人教育。3.3开展法制讲座。帮助导师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内涵,提升导师们的法制意识,明确区分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的法律界限。通过学习,导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法制观念的引导,并将适用的法律知识通过教学活动传授于学生,也可促进研究生形成正确的法制意识。使其明辨是非、分清正恶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合格人才[2]。通过集中讲授、导师组专题学习等形式的能力培训,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立德树人工作的必要性和先进性,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工作标准,规范自身行为,做到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的相互统一,为社会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3]。其次,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导师自身政治素养,以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有效提升导师指导业务能力,使其更好地成为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的传道者和学术精湛、治学严谨的力行者。

4建立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指标及权重系数

4.1建立科学、全面的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指标。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科学有效地推进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履行,必然要求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与之配套。立德树人评价指标是评价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履行情况的依据,是导师履职评价体系的核心。结合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和意见,以及重庆工商大学和同类兄弟院校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分门别类建立了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评价指标。包括导师的政治素养、法律意识、师德师风、学术业务能力、学术道德、研究生学业指导能力、沟通能力和研究生成长效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升度)等过程考核指标。破除了过去以单一的学术成果为主导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素养、师德师风、研究生指导度、研究生成长效益、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等隐性指标,同等纳入导师评价机制。与此同时,导师团队通过广泛咨询相关教育专家、企业行业专家、同行专家和征求研究生意见,细化了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评价指标。从教学与科研、导师与研究生、学术与品德、导师用心度和投入度等不同角度和层面,构建更加完善、合理和科学的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指标体系。4.2确立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现行的导师考评体系基本都包括学术水平、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等多项内容,但明显存在考评内容及其指标权重失衡的问题,如,重导师自身科研能力轻研究生培养能力;重科研成果指标轻教学成果指标;重导师学术指标轻师德师风指标;重研究生学术成果轻道德品质等。然而,这些评价指标可分为“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显性指标,如,学术业务能力,容易通过学术成果进行量化而评价;而隐性指标,如,政治素养、师德师风、研究生指导度、研究生成长效益、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等,很难量化而不便于评价。借助“权重系数”来衡量导师立德树人的隐性指标和显性指标,从而达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履行情况的目的。立德树人履职的“隐性指标”评价,如,政治素养、法律意识、师德师风、研究生学业指导能力、沟通能力和研究生成长效益,结合导师、普通教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研究生行政管理领导、研究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等全面调研,通过积分制建立更具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导师立德树人隐性评价指标。针对学业指导方面的“隐性指标”,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评价入手,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实践”、“中期检查”和“答辩”环节的评价和考核,通过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这些环节分析,结合学生评价,能更有效地体现出导师在研究生指导工作中的参与度、用心度和指导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百分制”或“十分制”,建立各项“隐性指标”在导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系数。通过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将“隐性指标”凸显出来,达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导师立德树人履职能力的目的。

5完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奖惩与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导师的奖惩与激励机制,结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制订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奖惩和激励机制,在教学、科研、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聘期考核中,加重“立德树人”权重。把握好开头关,在导师遴选时将“立德树人”职责要求纳入其相应条件中,作为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同时,将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履职情况用于导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用、评优和奖励的必要条件,摒弃凭学历、凭资历、靠年头、论资排辈等传统奖励模式,在导师评优评先的激励模式中凸显立德树人职责。建立和完善导师立德树人奖惩机制,对立德树人职责履行表现突出的导师团队或者个人,要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甚至树立典型和榜样。对立德树人表现不佳的导师,及时劝诫,并督促及时整改;对立德树人失范的导师,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建立健全导师立德树人考核档案,将立德树人考核结果与导师的聘任、晋升、工资、评优、绩效和招生等直接挂钩,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完善导师立德树人问责机制,切实实行“立德树人优先”制,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基本职责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6取得的效果

本项目的开展依托所在学院的材料与化工、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专业得以实施。实践证明,建立导师立德树人的“A-B角色”模式,其优势互补效果显著;通过学习与讲座等形式多方位的培训和训练,提升了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意识与导师育人技能。项目的实施优化了基于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导师队伍建设,提高了导师队伍素质水平,使其成为研究生学术道路上的指导者、人生引路人和尽职尽责的人才播种者。为我校、重庆地区或全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职责为根本任务的导师队伍建设奠定基础,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2010-11-17)[2019-09-23].

[2]孔鹏皓.加强高校研究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5):85-86.

[3]赵纪飞.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J].德育研究,2020(3):34-35.

[4]韦汉吉.构建和完善基于团队合作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J].教育观察,2017,6(17):125-126.

[5]彭耕,王青.“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的建设路径[J].德育研究,2019,8:17-19,27.

[6]贺才乐,张哲榕,秘金雷.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3):35-39.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1+1+1”专业导师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新科(1966- ),男,河南上蔡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理论;王斌(1969- ),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和职业教育理论;杨润贤(1979- ),女,陕西西安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气控制理论。(江苏 扬州 22512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36-03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技能型创新人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岗位技能,还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手脑并用,边干边学”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如何立足学生个性特点,突出学生个性发展,以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和复合性为特点,设计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为试点,立足学生个性特点,探索在高职教育中引入专业导师制,并实践基于“1+1+1专业导师制”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一、“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随着教育规模扩张阶段的终结,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等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随之带来学生个性发展受抑,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因材施教成空的问题。为此,要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国内外以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也开始探索并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师制教育教学模式。

文章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思维定式,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势,实现教学培训资源共享、教学生产项目共建、教学生产人员互聘。基于工学结合,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出具有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1+1+1专业导师制”。为构建“1+1+1专业导师制”,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借鉴系统控制思想,运用系统论方法实现顶层设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核心,立足学生个性特点,分析学生个体差异,从学生全面成长的规律出发,实现三个“1”阶段划分,以专兼职双专业导师引导功能为主线,以制度设计为起点,通过方案制订与实施、成果响应与反馈,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全覆盖,构建“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1+1+1专业导师制”以其充分严谨的理论依据、科学完整的系统设计、认真严格的过程实施和严密细致的质量监控,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一是校企双导。以校企专兼职双专业导师相互合作为途径,实行双向选择,为每名学生配置一名专职专业导师和一名兼职专业导师,通过导学、导业、导能功能,贯穿学生学业发展的全过程。二是三个结合。导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个性发展与不同指导模式相结合。三是全面发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凸显个性化培养方式,实现学生在三个“1”阶段的成功转换,带动学生在专业和素质方面的整体提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1+1专业导师制”的组织管理。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由学院董事会负责统一实施,设有学院、系(部)和专业三级组织机构,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协调、实施与建设、验收与评估等工作。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构建以双专业导师为特征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全程监控为特征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以项目工作室为特征的物质保障机制,建立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系统。其次,要加强机制建设。为确保专业导师制的成功实施,学院制定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作用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立深层次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及《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并予以实施,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将经历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期、大学生学业精进期、由大学生向企业员工角色转换期的三个“1”阶段,学院“1+1+1专业导师制”遵循双专业导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专业指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导相结合、个人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专业兴趣相结合的引导原则,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角色转换的特点,设计十个“一”典型的实践任务,形成“1+1+1专业导师制”的核心内容,如图2所示。

三、“1+1+1专业导师制”实施的指导模式

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智力水平、培养潜能等,设计普通指导模式和拔尖指导模式。以深度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订单式培养、专业特长学生培养为目标,引入双专业导师和培养学生的竞争申报和公开选拔机制,实施“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模式,如图3所示。

(一)“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的普通指导模式

首先,专兼职专业导师发挥“导学”功能,实现成长指导。学生由中学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成为一名大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身份和全新的要求,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专业、认识自己,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必须遵循两个方式:一是“学业发展计划”引导式。每位学生的校内专业导师,要在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的配合下,充分发挥导学功能,通过专业介绍、学习社团活动、与高年级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等,指导学生制定一套“学业发展计划”实践任务,从“如何学、怎样学”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二是“认识实习”带动式。每位学生的校外兼职专业导师,要带领学生在岗位上熟悉生产流程及工艺要求,指导学生完成产品生产实践。通过深入“一个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实践任务,让学生体会和了解自己的专业应用,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了解职业岗位技能对专业学习的要求,从“为何学、学什么”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创新意识潜质的有效开发和长足进步,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专兼职专业导师发挥“导能”功能,实现专业指导。学生进入大学生学习稳定期,根据个性特点,对专业理论学习的理解与把握,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与提升,专业特长的定位与发展等,要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必须采取四种方式:一是“科研项目”激发式。双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一个科研项目”实践任务。双专业导师通过主持或承担科研项目为平台,使学生以研究助理的角色完成部分内容,既是导师将学术水平转化为教学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真题真做”、将课题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的过程。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等。二是“专业作品”提升式。根据作品难易程度分阶段实施。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课题、小发明和小制作等,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为例,完成“一件专业作品”实践任务。以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自主实现为主,双专业导师辅助为辅,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成才道路上的“弯道超越”。三是“技能大赛”拔高式。以院、市、省、国家级专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和平台,双专业导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从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出发,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参加“一项专业技能竞赛”实践任务,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四是“社会实践”丰富式。专业导师利用暑期,组织和带领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任务,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社会意义的理解,进行就业方向的思考,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他人服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最后,专兼职专业导师发挥“导业”功能,实现发展指导。进入第三个“1”阶段,学生由一名大学生向准社会事务工作者角色进行转换,面对“找什么样的工作,哪种岗位适合自己,自己能力是否能胜任岗位要求”等就业和择业的困惑以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职业定位,必须遵循四种方式:一是“职业生涯”规划式。专业导师引导学生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任务,在专业导师“导业”的引导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以个性特点为根本,以职业定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职业证书”推动式。专业导师引导学生在进行职业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拟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从专业知识与实践水平进行准备,获取“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实践任务,使学生以更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更好的自信心为就业做好准备。三是“毕业设计”联动式。完成“一个毕业设计(论文)”实践任务是对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双专业导师从学生专业学习特长及职业定位出发,从选题和方案设计等方面给予建设性意见指导,全程监督学生课题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毕业顶岗”实战式。毕业顶岗实习是学校学习的教育延伸,在兼职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企业顶岗实习”实践任务,将学生投入到就业前的职业岗位操作演练“熔炉”中,对学生进行一次真正全面的“熔炼”,使学生完成准社会事务者角色的真正转变。

(二)“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的拔尖指导模式

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层次的不同,专业技能水平的不同,使得在大众化人才培养的同时,对专业特长学生在专业导师引导模式实施的基础上,增加了拔尖指导模式,在专业导师和学生的选拔上引入了竞争申报和公开选拔机制。专兼职专业导师发挥“三导”功能,实现拔尖指导。

学院按照“公开申请、竞争选拔、总量控制、限额指导、双向选择、注重实效”原则,学生在第二个“1”阶段,完成专业作品实践任务后方可进行申报,以学生已完成的五个实践任务质量、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和双专业导师的评价等为依据,确定学生人选,一般不超过本专业学生总数的15%;以专业为实施平台,建立专业导师团队,具备专业导师资格的教师进行公开申报,以学生指导成效、导师教科研能力和被指导学生评价等为依据,确定拔尖人才培养专业导师队伍,以每届拔尖学生培养数来决定专业导师的人数,且每名专业导师指导拔尖学生人数不超过3人;以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操作水平、专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与水平等的进一步提升为突破点,以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和专业导师的横向课题等为重点,专才施教,为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

四、“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学院因“1+1+1专业导师制”项目201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并获得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模式创新,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强化,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显著增强,学院的专业实力明显提升,学生、企业和家长给予了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十个“一”实践任务并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服务,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水平、增强了竞争力。

“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模式创新系统化,过程实现最优化,双导引领全程化,能力提升层次化”为主要特色,以普通模式和拔尖模式为实施重点,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育理念,实现了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在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与技能、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娟.导师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2011(1).

[2]李华明,李莉.基于项目实训的高职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3]王松武,王伞,王利敏,等.课外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毕业设计;教学实践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前的综合实践训练。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等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专业,注重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实践型人才,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实践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湘南学院环境设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教学、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形成自我特色、强调与企业合作”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环境设计专业学科建设,同时以湘南地域文化特色研究为基础来开展教学改革、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项目。下文是湘南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具体实践。

一、毕业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一)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盲目性

1.没有体现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统计近3年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发现在毕业设计项目所属地点中,郴州市本土项目的比例为34.8%,而湖南省内项目的比例为58.6%。在郴州市本土项目的毕业设计中,与本土经济发展相关的如旅游业中的酒店室内设计、乡村规划与建设、公园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由甲方委托设计的实际在建项目占15.7%,仅仅借用项目图纸而与项目建设没有实际关系的占56.8%,属于虚拟项目的占27.5%。数据分析表明,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在项目场地与项目内容的选择上,没有贯彻“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原则。

2.没有体现出行业企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目前,环境设计行业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体现在要有创新性的设计理念、熟练运用各类设计软件、掌握扎实的施工技术、能熟练运用各种材料等。但学生的毕业设计将重点放在了图纸效果的表达,忽略了设计本身,方案设计缺少创新;在扩初设计中,材料运用混乱、不科学,对大样结构不了解。3.教师引导不够,学生主体性不突出。当前毕业设计主要是由导师拟题,选题往往是教师自己擅长的领域或已完成的工程项目,目的是便于指导,并力求“实战”的效果。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缺少对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层次等的了解;部分学生在选题时盲目追求热点、从众心理强,导致选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二)学院制定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学院制定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共分为以下阶段:指导教师选择、下达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展览。在实践中,毕业设计实施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实施阶段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如指导教师选择与下达任务书集中安排在9月中旬,学生选好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还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情况就必须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而开题报告阶段安排在10月份,与学生专业实习课程时间冲突,学生无法按要求参加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实施方案无法充分调动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毕业生迫于实习单位的工作或考研或公务员考试等压力,对毕业设计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调查,53.2%的毕业生对于毕业设计答辩只希望合格,缺少更高层次的追求。而指导教师由于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任务较重,且毕业生都在企业实习,无法面对面沟通交流,部分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三)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无法监控整个毕业设计制作过程,无法对毕业设计做出全面的评价。在答辩过程中,评阅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价缺乏统一标准。毕业生答辩完成后,没有按答辩过程中评阅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导致毕业设计答辩仅仅走了过场。不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毕业设计评价流于形式。

二、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改革措施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

1.合理安排毕业设计各阶段的实施时间。给毕业设计每个阶段预留足够的时间,协调好每个阶段与其他课程、实践项目的关系,确保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2.教师对毕业设计选题要积极引导、认真论证。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选择符合学生专业特征、与本土实际工作项目相结合、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关联的题目,组织好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通过集体讨论审查认真把控。

3.学校应充分调动师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首先,学校要加强监管,定期检查导师的指导工作及学生的设计工作的进度,督促师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其次,将毕业设计与科研、实践项目结合,通过科研课题、社会项目的形式来促进师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同时,积极向社会推介设计作品,举办高水平的毕业设计作品展,邀请行业、企业相关人员参与毕业设计答辩与作品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组建导师组,实施毕业设计、实习一体化

学校加强与本土环境设计企业的合作,鼓励毕业生在实习期间结合所参与的企业项目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学生可通过参与企业项目,了解自己的设计兴趣与优势、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设计主题创作,在实习工作中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学校可组建导师组,实行双导师制,与设计单位合作,要求企业推荐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出众的设计师担任校外导师,将校内专业导师与实习单位设计师联合起来,从与甲方沟通、场地调查与分析、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材料运用、施工工艺等方面深入研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三)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1.明确考核内容,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的建立上,应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通用能力为评价对象。专业技术能力主要通过毕业设计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职业技术能力、软件操作能力等;专业通用能力主要是评价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场地调查与分析能力等。

2.注重过程,分阶段考核。根据毕业设计各阶段的时间、任务安排进行阶段性考核,监控整个毕业设计活动的教师指导与学生完成情况,发现毕业设计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第一阶段为开题审查,主要考查毕业设计选题、学生的前期工作准备情况、项目构思与概念性方案;第二阶段为中期检查,主要考查双导师的指导情况,并邀请企业设计师与指导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的中期设计、图纸表现形式、图纸表现效果等进行综合考核并提出建议;第三阶段为毕业设计完成阶段考核,主要考核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文本制作、作品展示、答辩汇报整体思路及相关材料等。

3.多方参与创新考核形式,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学校通过毕业设计作品展,邀请兄弟院校的师生组成评价小组,以教学要求为基准对毕业设计进行评价。邀请企业行业的专家、设计师组成行业评价小组,以用人单位要求为基准对毕业设计进行行业评价。也可通过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的形式,如湖南省高校优秀设计作品展、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设计作品展等,由各类赛事组委会进行专业评价。

三、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密切相关,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在学校内的最后一门课程“毕业设计”,我们只有用改革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去应对,才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最终达到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龙飞.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对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启示[D].重庆:西南大学,2015.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所以,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个主要培养目标,实践能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合作单位共同建设,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校外培训基地,并形成一种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1]。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偏理论且弹性不足。很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实践性不强,且缺乏灵活性。无法真正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有些高校涉及实践应用能力的课程较少,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安排了一系列实践课程,但多数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二)双导师制度不完善。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双导师制,但大多数高校的双导师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校外导师多数只是挂名、签字,没有履行指导的职责,而学校导师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无法在实践问题给学生做指导。此外,校内外导师的权、责、利不明确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企业实践不能有效落实。

进入企业实践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校导师与相关企业有项目合作,导师介绍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并完成具体项目,项目结题后,学生的实践工作也将中止,无法保证学生实践的稳定性。二是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践,学生只作为临时实习人员,无法接触到企业项目的核心部分或者技术部分,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二、建立校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必要性

(一)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研究生在培养创新基地参与项目研发,能够提高基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恰恰是企业引进人才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与其他未进入基地的研究生相比,他们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进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2]。

(二)弥补导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所以需要为研究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有些导师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指导研究生,而企业内部有大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将这些人才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实践教学能力匮乏的问题。

(三)缓解高校教学资源紧缺。研究生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造成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短缺 [3]。通过校企共建基地,可以整合校企双方实验室资源,推进教学、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缓解高校教学资源紧缺的状况。

(四)推动企业科技进步。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搭建起校企合作桥梁,企业通过吸收高层次研究生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重大项目研发,利用学校的技术、智力优势参与企业课题、帮助破解技术难题,加速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校企培养创新基地培养过程中,让研究生充分参与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及实际科研和工程问题,将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对策

建设校企培养创新基地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企业实践不能有效落实的问题,课程设置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导师制度不完善能够在培养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解决,因此,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创新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专业学位培养创新基地构建过程中,首要的是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组织机构与培养模式,合作培养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基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合作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组织机构是对研究生有效管理、科学培养的有力保障。培养模式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培养创新基地的培养过程。

(一)构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管理组织机构。

1.建立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

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以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为主任,研究生处长、相关院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学科负责人和合作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为委员。基地管理委员会应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签订合作协议、落实基地协作机制、制定保障基地运行的相关制度,决策基地重大事项等。

2.建立基地管理小组

基地管理小组可由对基地研究生作具体工作安排与指导的企业项目负责人组成,一般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职工组成,具体负责管理制度的制定、对基地研究生进行日常管理等工作。

3.建立学校管理小组

学校管理小组可由对基地研究生作具体理论指导的院系教师组成。具体负责对基地研究生的理论指导、解决基地研究生研究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工作。学校管理小组还需要定期和基地管理小组对基地研究生的科研、学习、生活的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将基地研究生的情况反馈给学校导师,并根据学校导师的指导意见对研究生进行理论指导。

(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选拔研究生――开展特色课程学习――进入培养基地――研发实践――评估反馈――自主管理的“六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1.选拔研究生。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评审、企业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4]。在选拔工作中,要重点研究生的考核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企业导师、基地管理小组确定入选名单。

2.开展特色课程学习。根据企业科研项目的需要、研究生个人兴趣选开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既要有系统的理论深度,又要反映行业前沿和市场需求。可以以开设讲座的形式介绍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研究成果等,为进入培养基地做好基础准备。

3.进入培养基地。课程学习成绩符合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申请即可进入合作培养基地。由基地管理小组根据前期理论课成绩并综合考虑个人兴趣、特长及人生规划选择适合的基地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4.研发实践。进入基地后,研究生即可按照基地管理人员的安排,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在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项目研发实践。

5.评估反馈。基地管理小组根据基地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情况、日常工作表现、取得的科技成果等方面建立绩效评估体制,根据评估结果的不同为基地研究生制定不同的基地发展规划。

6.自主管理。基地的研究生除开展和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外,具备独立研发能力的研究生还可以独立主持或全面参与省和国家的研究课题,实现研究生自主研发、自我管理。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对策

1.完善“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需要双方在管理上做好沟通、监督的工作。双导师制的实施使得传统教育中的导师制有了一定的变化,不再是一对一的师生关系,而是两个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如果学校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机构没有做好导师间信息渠道的沟通工作,就会出现培养监管职责不明的状况。因此,在“双导师制”的实施中,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只有导师之间相互配合好,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

(1)学校导师的职责

学校导师应和校外导师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负责指导的学生课程学习,保持与校外导师紧密、有效的联系,并且在需要时就学生实践的情况给出指导意见及建议,并负责学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

(2)企业导师的职责

校外导师应对学生实践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具体指导,和学校导师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以保证学生前期学习的课程能够为以后的实践、将来的工作服务,并提供学位论文需要的相关项目材料以协助学校导师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

2.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可确保创新基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制定《基地导师遴选办法》、《基地研究生遴选办法》,选拔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制定《基地课题申报与管理办法》,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依托企业科研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资助、科研训练的实习实践模式。制定《基地建设管理机构及职责》等,强化日常管理,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转。

3.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提升利益各方的积极性

对于学校导师,除了发放津贴外,还可以在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秀的导师一定的倾斜政策。对于企业导师,企业可以给与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于学生,若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应用到项目中去,和实际挂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能提高,企业还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费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与学习的积极性。

4.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积极性

企事业单位可以把高校、科研院所作为创新的理论源头和人才来源,在创新产业链的上端,更多地利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借助国家多年的教育和科技投入所累积的大量智力和技术成果,进行技术创新,真正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本文针对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构建培养创新基地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建立起合理的运作机制,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就能够破解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困境。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2024),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试点子项目(JGXM_NEPU_201203)

[参考文献]

[1]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6月。

[2]吕洪艳,刘贤梅,李荟,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2013(6),第二十九卷,第五期,pp:116.

[3]刘芳、刘贤梅,吕洪艳,研究生导师中的“马太效应”探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6月。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全面收费;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发展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绝无先例的跨越式、超常规的规模扩张[1],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高一级教育,它的地位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他层次教育的发展,乃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提高[2]。

本文以硕士研究生招生全面收费为契机,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总纲,分析了收费后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剖析了现今考试招生制度的弊端与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招生考试改革的具体思路和路径。

一、收费后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教育部规定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征收学费。2014年报名人数为172万人,相比2013年增长率为-2.27%。2015年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相比2014年增长率为-3.80%。可知从2014年研究生全面收费开始,报名人数出现下滑,这其中既有收费的因素,也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现今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二、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种类繁杂,损害考试公平公正

目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并存着全国统考,全国联考,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

推免制度源于建国初期,人才匮乏生源不足,此阶段实行“个人申请、学校推荐”的政策[3]。在过去招生人数不多,招生竞争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对于提高本科生学习热情,稳定优质生源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当报考人数达到160余万,这一制度的公平性和公共说服力越来越受到质疑。就推免比例而言,很多学校的本校推免人数占总推免人数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65%。2011年4所国内一流大学部分专业甚至全部招收推免生[4]。其次,很多一本二本院校获得的推免比例很低,甚至没有资格对外推免。推荐免试缺乏统一规范有公信力的衡量尺度,人为因素较大,为招生录取中的违规操作和权力腐败提供了生存空间。单独考试初衷是为艰苦工矿等行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培养优秀技术人才,而到今天,很多基础差的人为了拿到研究生学历,通过一系列操作利用单考大门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其次很多学生学成之后并没有返回原单位工作。

(二)考试内容不统一产生质量问题

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为外语、政治、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不同高校同一专业在命题时侧重点不同,它产生的最大弊端是,各招生单位尤其是非重点类大学,为保证招生指标不受损失,在命制本校负责的专业课时,往往降低要求,试题难度比重点大学同类试题小得多。

(三)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一年考一次。一次考不上,一年的努力前功尽弃。由此导致学生为了提高初试分数,往往大一大二开始准备考研。就出现“央视新闻批部分大学考研成风 沦为考研基地”的负面情况[5]。

(四)复试缺乏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统一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现行的复试制度至少存在以下几个不足:第一,思想政治素质考察走过场,考生在面对考官提出的问题时,不论心里如何想,最终都会给出主流的看法。形式主义和考生主观作弊突出。第二,专业课考察有效性较低,有的单位笔试内容往往与本单位本科教学或者优势科研项目联系紧密,对外单位考生有失公平。第三,面试的组织、提问及评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科学合理的设置问题。第四,导师在招生中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综合面试时间短,导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难以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发展改革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改革总体方向是取消单独考试和全国联考,改革推荐免试,增加考试次数,减少和改革统考初试科目,增加复试权重,改革复试办法。

(一)取消单独考试和全国联考,改革推荐免试

笔者认为应取消单独考试和全国联考,并且对推荐免试进行切实改革。首先,限制本校生推免比例,本校生推免比例过高,不利于科学研究中创新性、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推免范围应该扩大至更多的二本,三本院校。只保留全国统一考试和推荐免试,统一性的考试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监督,使招生透明简约,也有利于国家认同感的形成[6]。

(二)科学合理安排初试时间

结合《教育规划纲要》指导意见:“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为了保证本科培养人才的质量,降低考生的风险与成本,有必要从现在的每年一次调整为每年两次,一次为目前的时间,另一次安排在每年的九月份,9月份考生已经完成了三年的学习,这样的安排避免了本科生为考研放弃校内专业课学习的情况,同时考试结束后学生可以马上投入找工作,降低考生成本。

(三)改革初试内容,初试科目4门改为3门

初试改革切入点是改变目前全国统一命题与招生单位自命题并存方式为全国统一命题,按照《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探索有的科目“实行社会化考试”的要求,英语可以采用现行的大学生英语四六级成绩和WSK、托福雅思成绩。政治理论考试放入复试阶段。同时从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设置考试内容,避免初试还停留在本科课程考察阶段。

(四)改革复试机制,发挥导师积极作用,提高复试公平公正

复试的功能是补充在初试中不便考察甚至没有考察到的知识、能力等。笔者认为复试应该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面试结构化,在同样的时间,以同样的顺序,问同样的问题,考察考生在面对相同问题时回答情况,能够有效避免复试形式主义,导师提问随意的情形。其二,扩大导师积极作用,将导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放在导师工作室,通过导师更加专业的分析和考察,来最终决定一名学生能否满足导师培养的最低要求。其三,实践性强的专业复试设置实验操作和专业技能考察环节,文法类设置自主研究报告陈述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考察考生专业素养等。其四,外语复试设置若干名考生组成的讨论小组,由2名左右的专业英语教师担任评委,让考生们就同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内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考察学生真实语境下信息把握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四、结语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还处于转型期,许多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总的来看,应在维护公平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统一和多样,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结合,逐步摸索和完善一套适合现阶段国情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参考文献:

[1] 朱虹.高等教育改革须突出六个重点[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4):1-5.

[2] 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

[3] 陈睿.对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回顾[J].中国考试,2006(4):33-35.

[4] 滕朝阳.大规模“推免”的悬疑[N].南方日报,2010-11-24(2).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125

[中图分类号] F279.2;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239- 03

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有模式的主要弊端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有的模式主要是:“传统教学+创业大赛”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高校自己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高校自己的教师采用传统教材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知识。但高校教师本身的创业经验不足,课程模式封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受师资、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仅凭书本知识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目标。创业大赛模式,是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国家、省市的各项创业大赛,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指导,进而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但比赛机制的设计,仅能使小部分参与学生受益,而大多数学生无缘参与,无法满足“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也无法营造大学创业教育的氛围。

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因此,现有的“传统教学+创业大赛”模式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做支撑,大学生无疑是这股支撑力量的主体,大学生的知识优势、科学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尝试新的模式,从“供给侧”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创业学习的机会。

2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努力构建以“创业社团+创业大赛+创业课堂+创业实训+创业孵化”为主线的、以“学者型企业家”和“企业家型学者”为教师团队的贯穿“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思维的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上述创业教育模式,需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创业社团+创业大赛+创业课堂+创业实训+创业孵化”为主线

2.1.1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社团

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社团,形成常态化、梯度型学生创业组织架构。学生社团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大学生创业社团因其广泛参与性、自主性、个性化、协作性、实践性等特点,弥补了课堂教育缺乏自主实践的不足,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社团,是指在学生社团中,以“互联网+”为项目策划、以“众创空间”为机制和场所的学生创业社团。以“互联网+”为项目策划,意思是创业需要项目做为支撑,“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并不是“互联网”的这一部分,而是“+”号后面的那部分。形成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是项目的重要内容。以“众创空间”为机制和场所,意思是在项目的思考、交流到形成过程中,需要创业团队组织架构、资金和场地,而“众创空间”正好满足了学生社团创业项目的需求。“众创空间”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空间,而是物理、资金、人才、机制上的空间。“众创空间”满足了学生社团资金和场地的需求,同时以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形成的常态化、梯度型学生创业社团,也满足了“众创空间”人才方面的需求。

因此,“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社团,目的是形成以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形成的常态化、梯度型团队、以“互联网+”为项目策划的、以“众创空间”为机制和场所的学生创业社团,使学生的创业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2.1.2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大赛

构建“互联网+”创业大赛,引领学生创业思想。虽然国家、省市的各项创业大赛,从比赛机制的设计上看,仅能使小部分参与学生受益,而大多数学生无缘参与,但大赛本身所起到的引领、示范和宣传作用,是其他手段无法达到的。一般来讲,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要求水平比较高,加上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专家的参与,使得创业大赛更像是一个个项目的“路演”。通过高水平的年度创业大赛,可以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同时激励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2.1.3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课堂

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课堂,系统化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虽开了创业教育课,但由于创业实践性强,需要具有综合性知识,而教师恰恰缺乏创业经验,由他们单独讲创业是否合适值得思考。“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课堂,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得学校学生在课堂上以MOOC、SPOC等线上形式系统学习创业知识,这时候,高校教师起到组织、交流、辅导等辅助作用;在校外,结合社会上的“众创空间”创业实践,同时和创业导师线下面对面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社会资源方面,例如阿里巴巴公司的“外贸圈”、“全球速卖通大学”和敦煌网的“敦煌大学”等,均是国际贸易专业很好的创业课堂。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课堂,高校一方面需要构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仍应加强自己的创业辅导教师团队的建设。创业辅导教师的职责应为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线上或线下的交流,检查学习情况,要善于引导、鼓励和指导学生创业。

2.1.4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实训

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实训,全方位建设综合实训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建设创业实训室,例如国际贸易实训室、商业银行实训室、证券交易实训、商战沙盘等打造创业实训平台。目前国内很多大型软件供应商在实训软件上发展的较为成熟,例如“用友VBSE”,是用友新道针对财会类专业为学生提供高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而制作的财务处理流程教程;网中网的“财会商圈”,是以3D技术,仿真现代商业社会的销及工商、银行、税务等外部环境,同时配套了实际商业环境中,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商业社会,多维度地体验企业的实务流转、内部控制、角色分工、工作交互,从而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并全面提升自我的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搭建无缝对接的桥梁。

但创业实训不仅仅指通过3D技术在校园仿真教学实训,还应该依托企业、“众创空间”等孵化基地,由高校教师组织、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从原料到产品的生产流程,再到销售实现的管理过程,因此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实际的知识面,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工作要求打下良好基础。

2.1.5 “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孵化

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结合我国目前“众创空间”现状,本文将“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分为两类:以高校为主体运营管理的“产品驱动型” 互联网+众创空间和以社会(企业)为主体运营管理的“混合驱动型” 互联网+众创空间。

以高校为主的“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其特征是指“众创空间”总部在高校,结合社会资本。高校重在产品研发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资本重在项目投资参与和投资回报的结果,其实质是重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兼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的优势是研发技术等软实力,选取一批有市场价值的成果,从高校内部相关部门合理认定后,到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资金、政策支持,同时考虑通过众筹、PE、VC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以互联网为手段,完成“产品+资金+政策”的匹配过程,将会使这种类型的众创空间更加充满活力,运行更为有效。

以社会为主体运营管理的“混合驱动型” 互联网+众创空间,其特征是指“众创空间”总部在“社会”,结合高校资源。可以细分为“金融业制度创新型”、“跨境电子商务”和工业制造企业产业升级等“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企业本身就从创业而来,因而是创业的“老手”。以社会为主体运营管理的“混合驱动型”互联网+众创空间,其主要目的在于“项目孵化”。而项目的孵化,从开始到推出市场,均与“互联网+”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从项目报告、立项到资金筹集、项目孵化、营销、实习工作、文件管理等具体工作。创业最后的结果不是都100%成功,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套很好的创业教育模式被保留和延续。特别是互联网巨头与大学的共同办学,积极推动微课堂教学。而企业将自己链条的一部分放到大学,例如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带动大学生参与到真实创业中去,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同时打通了“从大学课堂到企业实践这一条路”,产生了一套很好的创业教育模式。

2.2 培养“学者型企业家”和“企业家型学者”充实教师团队

本文“学者型企业家”的概念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企业中高层。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真正的企业家是短缺的,其特征之一是企业家本人会更多地会专注于本行业,时间也很难与“定期”的讲授安排相匹配。因此,符合“学者型企业家”特征的应是大型企业中层,其本人也具有非常深厚的创业知识,加之其岗位肩负着“团队培养”的责任。“企业家型学者”,是指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以往创业的经历,或者对未来创业具有很浓厚的兴趣的教师。

培养“学者型企业家”和“企业家型学者”充实教师团队,面临的具体问题是:由谁来建设、谁来负担费用、能力水平如何认定以及如何监管等问题。

目前存在的困境是主要在于创业导师身份面临认同危机,创业导师选聘培养机制不完善,选聘上的创业导师仍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原有的工作领域,因为大多创业导师本身选聘上来,本身就是依靠其原有工作领域的成就。

因此,建立创业导师选聘培养机制、建立创业导师人才库、创建创业导师工作室和创业导师团队,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创业教育培训和指导活动,建立创业导师培训管理平台等将是未来培养“学者型企业家”和“企业家型学者”充实教师团队重要的工作。

2.3 贯穿“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思维

“互联网+众创空间”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供给侧改革,而“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则是在教育领域探索一条科学的大学生教育教学和就业创业的新模式。

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创业社团+创业大赛+创业课堂+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建设“学者型企业家”和“企业家型学者”为教师团队,均需要探讨出一套合理的“政府+高校+企业”的运营机制。

政府重在监管和搭建平台,高校重在科研和教育,而企业重在应用和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需要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此,政府创业投入、监管、退出的全流程操作,包括考核目标、考核评价、考核结果、淘汰机制等内容,将是未来更加深入的研究目标。

3 结 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有模式的主要弊端,提出了构建以“创业社团+创业大赛+创业课堂+创业实训+创业孵化”为主线的、以“学者型企业家”和“企业家型学者”为教师团队的贯穿“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思维的创业教育模式,从而将创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创业人才。

当然,“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因素是绝不能忽视的,例如法制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校科研机构事业编制改革、金融改革、官本位价值观思想的改变以及“工匠精神”的培养等。但这些已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5]9号)[Z].2015.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6]7号)[Z].2016.

[3]乔辉,吴绍棠.众创空间对创业孵化器功能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5):112-113.

[4]郭璇. 众创空间的创意共享机制研究――信息共享理论的视角[J].编辑之友,2015(11):45-50.

[5]邹丽.众创背景下创业环境完善机制分析[J].中国商论,2015(32):78-81.

[6]黄彦菁,孙丽江.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11):49-52.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第8篇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却发现自己不喜欢不适合所学专业。而受教学资源制约,高校在允许本科生转专业时,转出和转入人数、申请资格和成绩都有要求,允许转专业的对象往往集中在本科一、二年级和成绩优异者之中。所以,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允许学生转专业,但能成功转专业的可谓少之又少。如何满足广大学生的转专业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大学校长们的一个管理难题。

5月10日,中国科技大学校园网“本科教育”板块上一条并不抢眼的公告,在校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条题为“启动2013年全校专业选择及中期分流工作”的教务处通知,标志着该校已经实现本科生可以100%地自主选择专业,不附加其他门槛。

中国科大的做法是,本科生入学后至少有3次自主选专业的机会:进校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院或学科类;二年级的春季学期可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分流,有接收条件的院系申报计划,由教务处统一公布信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申请;二年级及更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均可个别申请转专业。

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助理杨凡介绍,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如愿调整专业,但也有少数同学因成绩等原因,不能转到自己“钟情”的专业。为此,该校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籍管理分离”政策,针对申请转专业未被接收的学生,只要修完意愿专业认定课程、达到毕业要求,即授予该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受学生原学籍所在学科或专业限制。

“今年‘郭沫若奖’32名得主,有四分之一是转专业的学生。”据介绍,以数学学院为例,每年都有其他学院转入的本科生,比例约占该院学生数的15%左右。大多数转过来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成绩上升较快,学院2010级前10名中,有4人是从其他院系转过来的。自由转专业对大学生的益处显而易见,但从高校而言,可以预见的是在学生心理疏导、制度完善、学科建设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各方观点】

刘志业:以人为本是大势所趋

山东大学高教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经验建立起来的。在这种模式下,对大学生强调的是专业训练。建国初期,国家建设需要大批专业人才,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投资,国家计划招生,国家计划分配。这种模式曾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学生的个人兴趣,毫无疑问地要服从计划的需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难以回避。转专业,为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的是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

目前,国内教育界普遍认为,大学进行教育改革,不能停留在聘名师、争生源的阶段。大学应营造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位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和想象力,回到“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体制上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从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的转变。要培养学生具有有效的思考能力、清晰的沟通能力、明确的判断能力和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能力。

在发达国家,大学生选择专业来去自由,他们前两年一般都是大文科、大理科的通才基础教育,大三才开始分专业上课,或按入校时初定的专业,或按大三选择的专业,只要学分积满了,就可获得该专业学位。或许,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入校后再选择专业,实行自由流动的完全学分制,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转专业,只是过渡阶段的一个有效手段。

李蓓:自由选择专业如何实现

中国科大教务处副处长

自由转专业并没引发学生“潮涌”,或者过度集中转入几个“热门”专业的现象。每年提出转专业的学生人数,仅占每届学生总数10%左右,这说明校内各学科发展的均衡,更重要的是,学生调整专业是在导师指导下的理性抉择。

去年学校成立“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由学业指导专家、专职工作人员构成,其中学业指导专家25人。作为“把关人”,他们为转专业、跨学科交叉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指导,指导学生选课和制定科学的修读计划。

2012年,该中心对校内28名申请转专业暂未被接收的同学逐一进行约谈。专家们在全面了解这些同学的学习状态后,针对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为他们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课程修读方案。

必须统一轨道,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首先是建立在学科统一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为此,我们花了3年半来修订全校本科培养方案,重新梳理课程体系,消除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

在招生方面,中国科大实施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所有新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在同一通修课平台和学科群基础上进行培养。新的课程体系按照知识结构分层重构,分为通修课程、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四个层次。它们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45%、26%、10%、10%。

为了打牢基础,同时方便学生转专业学习,全校低年级课程基本一致,即使是跨学院、学科转专业,由于前两年的课程安排差别不大,学生转到另一学院、学科学习时,只要补上几门课,就能跟上新专业的学习进度。

我们本科生与专任教师比约为5:1,在国内高校十分少见。此外,中国科大长期坚持精英教育,本科生规模较小,学生拥有比较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自由选择专业的空间相对较大。

易靖涛:第二专业――自由转专业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