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

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1、宝华水库工程进展情况

宝华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水库坝高54m,总库容168.0万m3,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281.61万元。工程于2007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工期为24个月。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100万元,大坝心墙开挖单元工程通过验收,已完成灌浆砼盖板浇筑工程和隧洞开挖工程。并计划于今年7月底完成帷幕灌浆工程,11月开始大坝填筑,各项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顺利开展,预计2010年6月将完成施工任务。

2、永兴二级电站工程进展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县永兴二级电站列入全国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0kw,总投资为2479万元,(其中:代燃料装机为2000kw,投资1246.13万元,16个自然村,2270户),工程于2007年12月22日开工。电站内主体工程(主副厂房、压力钢管道和前池泄水工程)已全部完工,5月份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待交付使用。

3、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220号文件精神,××县2009年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0.5903万人,计划总投资297.4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7.8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515号文件精神,下达××县2009年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1.1000万人,计划总投资554.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43.3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发改委和州水利局共下达我县2009年饮水安全工程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资金851.6万元,解决人口16903人。截止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已到位资金237.89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尚未到位;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尚未到位。于2009年6月23日在蒙自做饮水安全工程管材招投标工作,目前工程正在准备动工。

(二)项目的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工程前期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工作已完成;(2)阿扎河水库库区淹没耕地达到50%以上的有1310人,287户。移民生活区安置点选择在县城旁红土坡移民点和莲花大道延长线以处,普所龙村以东,小多科以西片区,水、电路、通信、场地平整建设已完成,现已安置到红土坡移民点有73户,计划剩于部分农户在2009年内安置完成;生产区安置点选择在迤萨镇大黑公村委会土锅石缸国有荒山和石头寨乡困岭梁子片区,荒山面积3750亩,已开垦荒地2200亩,未开垦荒地1550亩,××至南沙油路经过生产区,生产区交通便利;(3)下发《××县人民政府关于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的决定》,明确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4)与州水勘院签订编制《初步设计报告》的协议,目前正在抓紧编制,预计2009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5)2008年11月26日至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评审;(6)2008年12月18日由水利部珠委审核评审,并已经拿到项目建议书的评审意见;(7)2009年4月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评审;(8)2009年5月13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评审。

2、大黑公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大黑公电站工程,由××广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做坝址地质钻探等前期工作,现已完成坝址钻探13个孔,进尺1000多米,该电站预可研于2008年3月24日在蒙自评审,但预可研审查没有过,根据有关专家人士分析,大黑公电站大坝很可能往下移。

2、南昏河和藤条江梯级电站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2009年6月,南昏河梯级电站《规划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评审;藤条江在我县境内可开发的主要有五级电站,但是经过专家论证,由于单位投资过大,指标高,原来准备投资建设的开发商已放弃,所以目前正向社会招商中。

(三)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县2008—2009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257万元,投入工日70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80万个,修复水毁工程960处,疏浚河道10公里,清淤渠道400公里,完成土石方80万方,新增防渗渠道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0.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5万亩。新增除涝0.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15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87万人。

(四)防汛抗旱工作

1、旱情及抗旱工作。旱情:作物受旱面积0.406千公顷,其中轻旱0.21千公顷,重旱0.186千公顷,干枯0.01千公顷;水田缺水面积0.21千公顷,旱地缺墒面积0.23千公顷;因旱人畜饮水困难0.29万人、大牲畜0.34万头。抗旱工作:抗旱投入人数0.56万人;投入机动运水车辆4辆;投入抗旱资金10万元,其中地县级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抗旱用油1.5吨;抗旱浇灌面积0.24千公顷、0.3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2万人、大牲畜0.15万头。

2、防汛工作。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强化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乡镇、各水库的防汛责任人,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水库到各乡镇进行汛期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防汛工作。

3、库塘蓄水工作。全县16座水库、86座小坝塘,上半年蓄水总量达0.2583亿立方米,多年同期0.2379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增加7.89%。

4、水毁修复工作。修复堤防7处、7公里,修复闸涵1座,河道清障8处、5公里,引水渠63条55公里。

(五)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水土保持法宣传情况。共出动宣传车辆2辆,宣传人员8人次,在县城跑马路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1800份,在法律法规咨询台工作人员还对群讲解有关法律法规。

2、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年1—3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县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4月份定稿并上报州发改局和州水利局,5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云南省西南诸河流域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工程迤萨镇项目区(××县)勐龙河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3、对二oo八年审批的架车乡阿扒铅锌矿水土保持方案和迤萨镇曼车石膏矿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了检查,并要求这些个体企业在不够到位的地方继续做。

(六)水政工作情况

1、开展“五五”普法和水法规宣传情况。我局结合今年全县综治维稳法制宣传月活动和“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开展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州水利局举办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宝华乡俄垤水库、迤萨镇勐龙一带以重点宣传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水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监督的各取水大户、工矿企事业单位、矿山、砖厂、采石、河采砂点等开展了水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使他们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20辆次,召开座谈会10次,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宣传布标10(条),粘贴宣传标语7000余条,受宣传人数达22万余人,宣传面达85%以上,共投入宣传资金0.8万元。从而保障了水法宣传工作的开展。

2、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征收水资源费219735.13元.

3、集中力量,强化水行政执法。根据州水利局红水办[2006]40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政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成立由局领导为组长,水政、水保、防汛、水政监察大队等人员组成的××县水政监察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重点监管河道、采沙、采石、采矿、取水户、砖厂等进行监管检查,发现违法案件及时查处。使××县水事管理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和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县第六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密结合水利工作特点和党员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我们总结了第一阶段工作经验,认真听取了县委实践办、第六指导组和群众意见建议,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按照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进展,从5月9日开始转入“分析检查”阶段,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宣传动员。3月25日,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于3月27日,我们水利局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事项。会上,李正云同志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好各阶段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2、多种措施,强化学习。为了达到“真学、真懂”的要求,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3、围绕主题,深入调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加快水利科学发展,服务××奋力崛起”这个主题,结合本职工作,都深入到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点和基层一线,确定调研课题,开展调研工作。分别围绕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关建设、人饮工程等工作,形成了有现状、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副科以上领导撰写了4篇专题调研报告,全体党员每人提交了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4、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4月20日,我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水资源管理上做好水文章”主题开展了大讨论,每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谋划,通过深入讨论,就如何做好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2009年水利工作,最终提出并形成了我局2009年的工作计划。

5、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活动。局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架车乡牛威(州水利局挂钩),河莫(县水利局挂钩)和新农村建设指导点三村乡,一是征求群众意见;二是宣讲惠农政策;三是努力为群众办事实;四是走访困难群众;五是跟农民交朋友。通过这样听意见、解难题、办事实,基本实现了“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目标。

6、及时召开“分析检查”阶级动员大会。5月12日下午,全局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及时传达了县委动员大会的精神,研究水利局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5月18日下午,我局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会议,李局长首先回顾总结了水利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传达了全县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精神,就县水利局如何切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7、扎实抓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材料;三是组织群众评议。6月22日,我局组织了群众评议,参评人员有水利局(含水勘队)的全体党员、退休干部代表。评议内容主要是水利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提出的举措行不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实不实。评议大会上,由李光发副局长解读《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然后由参评人员进行讨论,填写评议表,提出评议意见,开展评议后,我们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研究评议的意见,修改完善《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目前正在做转段准备工作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宝华水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隧洞地质条件和2008年雨水偏多的原因,在隧洞开挖中(6月—11月)洞内多次出现坍塌,隧洞进出口处出现较大的滑坡面,地质松软、破碎,塌方严重,地下出水量大,所以,隧洞工程施工难度大,投资增加,进度缓慢,工期延长,导致了不能按原计划完成隧洞导流任务;二是宝华水库工程概算投资为3281.61万元。目前,除州级一次性补助1200万元和省级补助700万元,秦光荣省长到××调研期间安排500万元外,尚缺口资金有881万元。

2、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根据国家水利等三部委联发的发改农经〔2007〕第1752号文件通知规定,“在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中管材必须采用pe管材,不得采用钢管”,但我县部分自然村水源途经石崖、农田、村内道路硬化、河流、滑坡地段等不可预见因素而导致不能下埋pe管的部份而不能采用钢管,加之群众对采用pe管材认识不足,不受欢迎等,致使实施难度非常大;二是我县大部份自然村较为贫困,按比例要求集资部分难以足额完成,给工程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三是水源纠纷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畜饮水解困推进工作。

(二)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我县财政困难,财政自给率仅6.7%,导致水库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

2、小水电站(主要为:大黑公、南昏河、藤条江)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境内乡村公路不畅通,影响了水电开发工作进度;二是电力管理体制不顺,电站和电网建设协调配合不够;三是缺少水电开发前期工作经费,影响水电开发前期工作进展步伐。

(三)水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领导对依法管理水资源,依法缴纳水资源费的认识不够,给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四)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防汛抗旱经费困难,办公设备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工作正常开展。

2、水库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防御工作较难。

(五)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水保工作人员不够,给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监督检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二oo九年下半年的工作意见

(一)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意见

1、争取2009年7月底完成帷幕灌浆工程,2009年9月底完成导流隧洞工程,2009年11月始大坝填筑,落实宝华水库建设缺口资金881万元。

2、争取年内解决16903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投资851.6万元。

3、争取立项开工坡耕地治理工程。

4、争取开工建设红旗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5、争取开工建设1—2件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6、争取开工建设一件以上干支渠防渗处理工程。

7、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编制工作。

8、完成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工作。

9、开工建设垤玛河堤水毁修复工程。

10、继续做好干支渠防渗处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

11、继续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编制工作。

12、继续做好防汛抗旱规划、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以及州级下达各项任务。

(二)项目前期工作意见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意见:一是结合当前中央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良好形势,抓住目前大中型水库建设面临的历史机遇,加强前期工作领导,适当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积极推进水库前期工作;二是抓住时机,力争在今年底前将《阿扎河水库初步设计报告》审查并出批文;三是积极做好项目区施工进场道路、导流临时建筑物所涉及的用地、林地使用申报、审批工作,为新开工项目“三通一平”及导流建筑物的实施创造条件;四是抓紧做好库区的移民安置,年底前将剩于部分农户安置完毕。

2、大黑公电站工程前期工作意见:积极推进大黑公电站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审批。

3、小水电开发工作意见:年内完成永兴二级电站建设验收工作,开工建设南昏河五级电站工程。

(三)防汛抗旱下半年工作意见

1、继续加强防汛值班工作。

2、是进一步开展汛期安全检查工作。

3、加强河道治理,提高防洪标准。

4、认真做好库塘蓄水工作。

(四)水行政执法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水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

2、继续加强对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

3、进一步加强水行政综合执法工作。

4、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

(五)水土保持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争取下半年全面完成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任务。

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退耕还林;费用有效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066-05

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以来,已经在全国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 800多个县展开,2001-2005年中央财政累计用于“退耕还林”工程的资金达1 132亿元。退耕还林工程有改善生态、缓解贫困及发展地方经济等多重政策目标。作为我国目前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重、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其全面实施对工程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着深远影响。虽然目前难以对退耕还林的费用有效性进行总体评价,但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角度分析影响其费用有效性的因素及影响方式,将有助于退耕还林政策的改进,因为“合同水平上的费效损失,在项目水平可能导致巨大的费效损失”[1]。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之一,相关分析也将对其他生态工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借鉴。退耕还林工程包括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两部分,本文主要从政策目标实现的角度分析水蚀地区退耕还林的费用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以贵州和宁夏为案例进行说明。

1 退耕还林费用有效性及其核心影响因素

费用有效性通常是指:为使资源配置有效,达到同样目标所需费用最小,或者反之,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的效益或达到更好的效果。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主要由中央财政支持,中央财政承担的费用包括退耕还林中支付给农户的退耕还林补助与实施中的配套和支持费用,相较于退耕还林补助,配套和支持性费用所占比例很小。

生态治理和贫困缓解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两个最重要的政策目标,其中,生态治理居优先地位,水土流失治理是生态治理的核心目标。在本文分析中,把效益/效果目标界定为:以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的生态目标,以农户收入损失最小、社会经济损失最小和贫困人口生计改善为核心的社会目标。

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中,退耕还林的有效性主要从退哪些地、种什么树,是否存活三方面保证。其中“退耕地选择”以合适的“退耕”确保工程实现“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目标”,是工程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还林”的基础。树种选择和成活/存活率则从造林(还林)方面影响和决定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需要指出,退耕还林总体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由“退耕”与“造林”环节同时保证。

因此,本文将在中央财政支出一定的前提下,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工程不同环节费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提出费用有效性的改进建议。

2 退耕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2.1 退耕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退耕地的选择是退耕环节的核心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对退耕地的选择给予了很大关注。选择不同类型耕地退耕可产生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理想情况下应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水土流失治理潜力最大的耕地退耕,但这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持,目前在我国还难以实现。实践中在降水差异不大的区域内,水蚀主要受到坡度的影响。流域坡面侵蚀量随坡度的变化规律是,在流域坡度较小时坡面上坡度越陡,土壤侵蚀量就越大,一般情况下临界坡度超过25°[2]。考虑到退耕还林工程所兼具的社会目标,在坡度优先的原则下还应尽可能选择产量较低的耕地退耕,以使生态目标实现,同时农户损失最小。

通过对退耕还林执行过程的分析,退耕地的选择主要受四方面的影响。一是退耕地选择的决定权。二是退耕地选择标准。三是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容性。四是退耕地选择的反馈和调控机制。

2.2 对费用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退耕地选择的费用有效性:其一是宏观层面,即“国家―省―县”的退耕还林任务面积分配;其二是微观层面,即“县―农户”任务面积在不同坡度地块中的分配。

2.2.1 宏观层面:国家―省―县的退耕任务分配问题

选取全国水土保持区中的水蚀区域,对退耕还林任务面积的分配特征进行描述。

全国坡耕地总面积1 871万hm2,其中陡坡耕地(>25°)面积608万hm2,1999-2004年全国总体退耕还林任务面积667万hm2。根据国家林业局“十五”期间(2001-2005年)退耕还林的目标“确保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陡坡耕地基本退下来”和生态优先的退耕原则,退耕还林任务分配应根据各省陡坡耕地面积进行。同时,如各地区实施中依照坡度进行退耕地选择,则在当前任务面积下所有陡坡耕地可实现“基本退下来”,且有少量缓坡耕地也可退耕。但从统计数据上来看,退耕还林任务面积分配相较各地区坡耕地面积显得很不均衡。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质山区,其退耕还林面积都远远超过其陡坡耕地面积。东北黑土区的退耕还林任务面积甚至是其陡坡耕地面积的8倍以上(分别为65.7万hm2和7.7万hm2),则即使优先退耕的都是坡耕地,仍将会有近26.7万hm2的平地被退耕。同时,西南石质山区退耕还林任务面积(186.6万hm2)却只有其陡坡耕地面积(291.7万hm2)一半多,即使参与退耕的全是陡坡耕地,将还会有超过105.1万hm2的陡坡耕地无指标退耕。各省之间、由省及县的任务分配也都存在着类似问题。

自上而下的任务分配的偏差,使得各地普遍出现生态效益高的坡耕地没有机会退耕,生态效益低的土地反而退耕,甚至导致了部分地区的基本农田退耕的现象。如宁夏固原市就在西吉县还有大量陡坡耕地无指标退耕的情况下,将原州区城郊和部分公路侧平地退耕还林。一方面这是地方出于自身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退耕地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坡耕地面积只有西吉1/3的原州区作为市政府所在地获得了与西吉同样规模的退耕还林任务量,也为不合理退耕提供了条件。

之所以存在任务分配的偏差,原因在于:首先,退耕还林是一项受到广泛欢迎的政策[3]。其次,由于退耕还林总体任务面积是一个确定值。在各级政府都想争取更大任务量更早退耕的情况下,同级政府之间退耕还林任务面积的申请具有竞争性。此时,明确的退耕还林规划和可操作的退耕地选择标准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国家规定“水土流失严重的、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等”作为退耕地的选地标准以及省级依据自身特征提出的选地标准模糊而宽泛――例如宁夏退耕还林实施方案中退耕地选择偏重“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的区域,风景名胜区以及党政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技术力量强的乡镇”,由上而下的边界模糊的退耕地选择标准,没有划分出应退耕地的边界。同时,退耕还林规划没有具体到年、到地区,每年的退耕还林任务面积都在前一年上下级政府的协商中才得以确定,有很大主观性,不能保证合适的耕地退耕。退耕过程缺乏对退耕地选择情况的反馈和调控,也使得这些偏倚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

2.2.2 微观层面:从县到农户层面的平地退耕问题

案例地区水蚀特征为:退耕前陡坡耕地的侵蚀强度高于缓坡耕地,缓坡耕地的侵蚀强度远高于平地;退耕后耕地转变为林或草地,不同坡度侵蚀模数接近。这表明优先选择坡耕地退耕尤其是陡坡耕地退耕将能够更大程度地减少侵蚀,提高生态效益。同时,案例地区调查发现坡度越陡耕地产量越低,则优先坡耕地退耕,就是使产量最低的耕地先退,能最大程度减少农户的损失同时增加社会效益。

然而,北京大学环境经济学与政策研究小组的调查发现:宁夏固原和贵州毕节在实际退耕中,都存在陡坡耕地尚未完全退耕却有不同程度的缓坡耕地甚至平地退耕的现象。在宁夏固原,截止到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万hm2,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其中有8.37%为平地退耕。而事实上,固原至少还有超过14.7万hm2坡耕地未退耕(根据国土资源厅2000年调查数据:固原坡耕地面积超过24.7万hm2)。且调查发现固原6个平地退耕的村中有4个都因耕地在公路沿线作为政府“绿色通道工程”纳入退耕还林,另一平地退耕村是作为重点扶贫对象而退耕的。这使得预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打了折扣。估算得到,当前退耕方案下每年损失的侵蚀量的减少量为4.12万t(根据不同坡度坡耕地退耕的侵蚀量的减少量计算得到),同时农户每年多付出了至少1 235万kg的小麦产出的代价(根据不同坡度耕地产量计算得到)。

在贵州毕节,到2003年共退耕还林5.7万hm2,按此任务量如果优先退陡坡耕地,则至少还有超过12万hm2陡坡耕地(42万hm2坡耕地)难以退耕,缓坡耕地和平地绝无指标退耕。但根据调查,当前退耕地中却有3%的平地及13.2%的缓坡耕地退耕,调查核实到该地区选择平地退耕理由为公路沿线、旅游开发地区、易监督土地等。估算毕节因平地和缓坡耕地退耕造成至少88.5万t的可减少的侵蚀量的损失(云南大姚县水土保持实验结果,退耕还林地的侵蚀模数可以降到3.68t/hm2。毕节与大姚自然条件相似,假设其侵蚀模数可以降到4.0t/hm2),且农户为此需要多承担448万kg玉米的损失。

结合案例地区访谈及调查,发现如下过程造成了工程费用有效性的损失。退耕还林执行中,当地政府不同于中央政府把生态目标作为第一目标更关注当地经济发展等其他方面效益。而在国家和省级层面缺乏明确的退耕还林规划和可操作的退耕地选择标准的情况下,完全掌握有县级层面退耕地选择权的相关部门就有可能在不违背大原则(因为退耕还林的多重目标,这里的原则是相当宽泛的)的前提下进行符合自身利益的退耕地的选择。如贵州毕节地区退耕还林规划中将“风景名胜区”作为优先退耕区,贵州赫章县退耕还林规划提出“优先选择县城周围、公路沿线耕地”退耕,宁夏固原市选择重点扶贫村退耕以及将公路沿线耕地退耕的“绿色通道工程”等都是出于优先发展地区经济的考虑。徐晋涛的研究也提到了类似情况,他认为偏向于靠近公路的退耕地选择可能是考虑到便于检查验收的因素[6]。

因此,正如以上案例所表明:非生态优先的退耕地选择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一方面影响了生态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部分高产的平地和缓坡耕地优先退耕,造成了农户层面更大损失,甚至引起部分农户不满,造成较大的社会成本。

根据上述分析,从退耕地选择角度改进费用有效性,将有赖于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①更明确的具体到区域和省甚至更小范围的分年度的退耕还林规划。②指标清晰、边界明确、可操作性强的退耕地选择标准。③建立退耕还林过程中更完善的反馈和调控机制及管理信息系统。④对当地退耕户退耕还林中的利益损失给予关注,在生态效益目标优先的前提下,选择使农户损失最小的耕地退耕。

3 造林的影响

3.1 生态林/经济林比例

相较于经济林,生态林更有利于水土保持[7],有些经济林的生态效益甚至不到生态林的30%[8]。生态林/经济林比例意味着不同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退耕还林条例》要求以县为单位核算退耕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但相关调查发现部分地区退耕造林中生态林比例不能满足政策要求,如先行试点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中经济林比重达64.1%,一些地区经济林甚至达到了80%~90%,过高的经济林比例无法实现水土保持目标。学者分析认为,经济林、生态林的比例失衡的本质原因在于“国家要生态”与“农民要经济”的矛盾冲突[9]。如果上级对下级生态林比例不能够严格控制和监督,将会影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实现。

3.2 保存率/成活率

造林合格标准以造林成活率来反映,造林保存合格标准以株数保存率来反映,保存率是决定造林生态效益的最重要指标。株数保存率需超过80%(干旱半干旱地区株数保存率≥65%)或郁闭度≥0.20才能实现造林目标。宁夏固原和贵州毕节的调查表明(表2),各县成活率基本达到80%的要求。但是,很多文献也提到其他地区存在着保存率或者成活率不达标的问题[10]。保存率/成活率在政策执行中受如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树种。《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的通知》中列举了现阶段的大部分适宜树种,保证了规范的树种选择;但对树种选择限定后,使得许多适合当地的乡土树种不能作为退耕还林造林树种,而部分引进树种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条件出现了成活率不高的问题[11]。

其次是种苗供应与质量。一些地区林木种苗生产准备不足,导致种苗生产供应紧缺,特别是生态防护效能高、抗逆性强、生长快的种苗短缺严重,影响了成活率。种苗的质量同时受到种苗供应方式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地区根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总体规划,根据适地适树和群众意愿,在物价等部门的监督下,由林业部门直接向农民提供苗木[12]。部分地区,由于此举种苗质量得以保证,而在另一些地区,由于政府种苗供应过程中管理不善等问题,种苗质量不高,反而降低了退耕还林的成活率。

再次是农户技能缺乏。非林区农户由于长期从事自给性种植业,退耕还林还草后要转而经营林草业和牧业,经验和技术缺乏,加之很多地区忽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或者有的县即使重视也无奈技术服务力量过于薄弱而无法实施[13]。同时,因国家政策规定中的补植经费难以到位农户无钱购买补植种苗[14]等也影响了补植的正常实施。

退耕还林的管护一般由农户自己承担,一些相关的管护问题也影响了退耕还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一方面,一些地区鼠兔害的防治难度相当大[15],另一方面农民缺乏管护的基本素质与知识,造成管护不够。而现行政策没有明确退耕地造林管护资金的来源,直接造成还林还草后的管护难度加大。在宁夏一些地区,采取的是从农户生活补助中扣除1~3元作为护林费,遇到较大规模的病虫害资金常常无法满足。一些地方采取的是“管护责任制”[16],即对退耕还林还草后的林草地,要按照“谁造谁管护”的原则,或在群众协商、自愿的前提下,组建个体林场、乡村林场和其他股份合作制等组织经营形式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行管护,但由于管护机制本身的局限性及管护能力不高、管理不严、有的农户责任心不强等原因[17],管护难以很好的实施。

上述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退耕还林实施的相应配套体系缺乏造成的,特别是①配套资金体系:包括补植经费、管护经费、技术支撑和培训经费等。②配套的技术支撑体系[18]:包括结合当地情况进行的树种选择的研究和试验、造林模式的选择与实验及对退耕农户在种植、补植、管护等技术环节的培训等。③适合地方情况的管护机制。

4 小结和讨论

退耕还林作为一项典型意义并已大规模实施的生态工程项目,由于缺乏长期的和有效的退耕还林规划以及相关措施和政策的缺失,使得退耕还林费用有效性的损失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广泛存在,而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不相容性是影响工程有效实施的基本矛盾。有必要在退耕还林中确立明确的规划、清晰的退耕地选择标准,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控制机制,构建协调多方利益的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改进退耕还林工程的费用有效性。

致谢:感谢吴丹、翟国梁参与暑期调研工作以及相关研究的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Baerenhlau Konneth A.Cost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ervation Reserve Program:Dicuss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5,87(5):1256~1257.

[2]张光科,方铎.坡面径流侵蚀量随坡度变化规律初探[J]. 水文,1996,(6):45~48.[Zhang Guangze,Fang Duo. Regulation of Runoff on the Sloping Land According to the Gradient [J].Hydrology,1996,(6):45~48.]

[3]Xu Jintao, Eugenia Katsigris. Thomas A White Implementing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and the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Lessons and Poliey Reaomnondations[R].Research Report submitted to 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CICED),2002.

[4]黄志霖,傅伯杰.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与降水变化的水土流失分异[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4):11~18.[Huang Zhinglin,Fu Bojie. Differentiation of Soil Erosion by Different Slope Grades,Land Use Pattern and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Loess Hilly Region[J].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5,3(4):11~18.]

[5]何腾兵,解德蕴.贵州旱坡地水土流失状况及其整治[J].贵州大学学报,2002,21(4):280~286.[He Tengbing,Xie Deyun.Statu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of Slopedryland andCountermeasures of Re alignment in Guizhou Mountainous Region [J]. 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2002,21(4):280~286.]

[6]徐晋涛,曹秩瑛.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3,(3~4):55~60.[Xu Jintao,Cao Zhiying.The Sustainable Problems of SLCP[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3,(3~4):55~60.]

[7]陈礼清,赵安玖.四川退耕还林发展中经济林若干问题的思考[J].四川林勘设计,2001,(2):31~37.[Chen Liqing,Zhao Anjiu.Thinking about planting Economic Forest on the Stopfarming Land [J].Sichuan Forestry Exploration and Design,2001,(2):31~37.]

[8]闫丽珍,闵庆文.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概念和比例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50~52.[Yan lizhen,Min Qingwen.Discussion on Concept and Proporion of Economic Forest and Ecologic Forest in 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4,11(3):50~52.]

[9]张力小,何英.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价[J].林业科学,2002,38(1):130~135.[ZhangLixiao, He Ying. Farming and Reafforestation Policy Efficiency Review and Analysis of West Development [J]. Forest Science, 2002,38(1): 130~135.]

[10]徐晋涛,秦萍.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Xu Jintao, Qin Ping. Case Study on the Socioeconomic Efteets of Conversion of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land and Protection of Natural Forest Resources[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4.]

[11]但新球,喻更生等.关于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3(3):7~9.[Dan Xinqiu, Yu Gengsheng. Discussion about Problems of SLCP in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J]. Co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2004,23(3): 7~9]

[12]赵鸣骥.关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几个政策性问题[J].林业经济,2001,(6):8~10.[Zhao Mingji. Discussion about the Policy Problems of SLCP[J]. Forestry Economy,2001,(6):8~10.]

[13]虎久强,安永平.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治理模式、问题及对策探讨[J].甘肃林业科技,2002, 27(1): 57~59. [Hu Jiuqiang, An Yongping. Discussion on Management Models Problems and Contermessurey of Changing Farmland into Forest(grass) Land Project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Areas of Ningxia Province[J]. Journal of Gan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27(1): 57~59.]

[14]许志农.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5,(2):39~40.[Xu Zhino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Execution of SLCP in the Western Area of China[J]. Sh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2): 39~40.]

[15]路民生.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调查报告[J].甘肃农业,2002,(1):14~15.[Lu Minsheng.SLCP Survey Report of Gansu Province [J].Gansu Agriculture,2002,(1):14~15.]

[16]张洪明.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调查研究[J].林业建设,2002,(1):16~20.[Zhang Hongmi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Experimental Execution of SLCP in Sichuan Province[J]. Forestry Construction, 2002, ( 1 ): 16~20.]

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林区营林;水土保持;营林意识

在新的时期之下,由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理念的提出,林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在国家强大的资金与政策的扶持之下,现代林业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就当前现状来讲,我国林业仍未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现行分布不均的森林资源现象,我国现代林业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本文将从现代林区营林的方法与措施入手,分析营林的实际意义,旨在不断提高国人营林意识,有效解决现存条件之下的各种林业问题,实现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1 现代林区营林的具体作用分析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林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层面,那么其究竟有何具体意义,笔者认为,大致可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林区营林可有效提高水土保持率。我们知道,如果植物覆盖率低,一旦遇上雨季就极有可能导致许多泥沙进河,毁坏田地,从而抬高河床,淤塞入海口,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要想有效控制水土的不断流失,植树造林必须提上日程,由于林木的生长需要庞大的根系来维持,它能有效将周围土壤牢牢抓住,达到固定土壤的目的[1]。

第二,营林可以有效防风固沙。除了水土流失之外,风沙也是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风沙所及之地,大部分田园将被掩盖,城市也会成为废墟。而防护造林的有效开展,可以减弱风速,抵御风沙侵袭。据相关数据表明,防护林的引用,可以将风速降低大约70%至80%之间。尤其如果在一定间距之内,排列许多的护林带,同时也覆盖上特殊草种,还可有效降低风尘沙粒的扬起。

第三,林区营林可清除空气污染。相关的环境数据表明,在一年之内,一亩树林大约可吸收2至6万千克的灰尘,平均每天可有效吸收二氧化碳67千克,并可释放出数量为48千克的新鲜氧气,特别是类似于松柏之类的物种,其两昼夜可以释放出大约2千克左右的杀菌素,而这些杀菌素可以杀死痢疾、肺结核等病菌。

除了上述功能之上,林区还可以降低噪音污染,保持人生平衡与美化环境,为人类的娱乐、生活提供理想环境。

2 林区营林当前存在的不足

虽然植树造林具有重大作用,然而就当前的林区营林工作来讲,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行条件之下我国营林工作开展的基础地位稳定性较差。由于传统林业主要以木头经济为主,从营林工作来讲,其主要重视的只是索取而非培育工作,也就是说,还未能将营林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基础的方针进行有效施行。再者,营林工作相对来讲工作条件较为艰辛而且报酬较低,且其本身对于工程质量要求较高,这种不协调的营林方式会动摇营林积极性,进而导致营林工作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第二,机构还需健全,现行体制之下的营林队伍也需要不断完善其业务能力。我们知道,营林工作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是一顶对技术及责任心有着较高要求的工作,而就现行营林工作者来讲,大部分往往并非专业出身,这样就导致营林队伍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从根本上来讲,限制了营林工作自身发展。

第三,林区经营方式较为粗放。部分林业在其经营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某些经济方面的诱惑,容易不断将人工进行更新,反而将最为重要的林木天然更新有所忽视,造林结构欠科学、植被也太过单一,因而林分的质量也较低。“成材高产”现象还没有完全解决,大多数都只是重造轻育,结果导致造林不少却无法提高其保存率,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成林面积也是少之又少。

3 在现行体制之下优化营林工作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探讨

根据营林工作存在的不足,在现行体制之下,要想不断优化当前营林工作,可从以下几点来开展工作。

第一,优化当前我国林业自身经济结构,不断促进新型现代化林业朝着和谐可持续性方向发展。优化林区营林经济结构模式,促进其产业不断变革与发展,这是现代化林业实现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保证。具体而言,从第一产业层面来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快速推进一些周期性短的原料林以及速生产林等经济林方面的建设力度。从第二产业层面来讲,可以提高新产品自身的开发力度,加快低层次的加工转向综合型高精尖方面的转变步伐。而从第三产业层面来讲,可以大力发展花卉业及森林业方面的发展,不断调整产业布局,改造传统企业,淘汰一些较为落后的企业,加快产业重组力度,以此解决各类产业不合理的现状,达到营林事业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2]。

第二,建立健全的与林业相关的一系列法律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现行林业立法的条件下,仍未能全面将生态要求有效反应出来,也未能真正全面贯彻保护资源、优先生态的现代化立法思想。基于这点,一些发达国家当中的立法可为我所借鉴,笔者认为可引入优先环境保护原则,也就是说,当经济利益同生态利益相互冲突之时,必须优先将生态利益进行考虑。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采取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措施,有效控制过量消耗森林资源的现象产生,加大森林管理力度,健全森林管理机制。其次,强化林林管理力度,采取总量控制与用途管制制度,对于乱占林地与毁林开垦等行为要进行依法严惩。再次,严格遵循凭证运输制度,加强对木材加工及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

第三,建立一系列的生态补偿制度。对于当前而言,可以采取构建“环境财政”的模式,并将其视为我国公共财产当中的有机构成体,不断提高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当中的生态补偿的具体力度。对于现行条件之下的环境税收策略,可以开征环境税,健全资源税收;实行以政府为主、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环境建设融资体系,增加环境保护当中的各类融资渠道,并要加大力度探讨市场化的当中的生态补偿形式,确保各方力量都可参与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当中去;除此之外,还可开放当前生产要素的市场体系,培育新型资源市场,促使生态及资源的资本化,确保价格真正可以将环境要素的稀缺程度有效反应出来[3]。

4 总结

笔者认为,要想不断优化当前林区营林,必须将其摆在一个正确高度之上,只有充分对其进行了解与认识,才能真正打造出与现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林区,切实满足社会所需,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必须不断强化林区营林的重要性,确保其地位的不可动摇性,方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真正实现林区营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玮.青山绿景相辉映 森工大地绘丹青――记全国绿化劳动模范、黑龙江森工总局营林局局长张同伟[J].国土绿化,Land Greening, 2012(05).

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矿业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17-0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1985年,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4年和2000年分别批准为环境工程硕士点和博士点,2007年批准博士后流动站,已累计培养本科生360人。环境工程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学科,也是我校“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矿业特色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影响。继续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专业,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突出我校矿业环境保护特色,以“重视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实践、崇尚创新”为教学重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培养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2008年版本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强调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环境工程复合型人才,并将人才知识结构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全目标培养、有限目标发展,使学生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保设备研制与开发和环境工程管理以及环境工程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环境类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及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培养方案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国家需求和矿业行业发展、学校资源及人才培养优势、就业形势等因素,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又与行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明显矿业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

紧密结合我校2008版本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通过“整合、精简、增加”,在课程体系中删除了《环境气象学》,增加了《给水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通过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形成了教学体系的一条主线。

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特色、介绍前沿课题的原则,加大了选修的力度,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和调整,开设了就有我校行业特色的课程,如矿山环保概论,矿山水土保持、矿山环保经济等课程。结合教师科研方向增加了一些有我校行业特色的选修课,如《矿山水土保持》、《能源环境工程》等。同时精简了部分课程的内容,将以往内容较宽泛的《化工原理》和《流体力学》,精简为《环境工程原理》和《环境流体力学》,使课程体系中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实现进一步的协调。依托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的四个科研团队,即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生物方向,对教学计划的教学工作进行重新的分配,保证了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高,在某一领域保持领先的特点,让学生除了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传统理论与技术,对于一些新技术、新理论也有所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以新教师为主,积极鼓励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结合最新科技发展趋势开展教学活动;对开新课和新开课严格进行试讲制度,不让一名不合格教师走上讲台。

三、突出实践环节

在近十年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我们一直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巩固理论知识的实验课、培养工程设计能力的设计课、提高运行管理能力的实习课这三块。在第五学期开设“科研训练”,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熟悉科研过程,对科学研究的本质有初步的认识。由我专业指定优秀的教师首先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和程序,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仪器的使用、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学生参加科研训练采取指导老师负责制,首先由环境工程系组织教师结合科研申报课题(根据老师科研需要随时申报),然后组织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对调研型科研训练采取提交调研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创新型科研训练采取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参加科研训练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保送上研究生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灵活的特点,鼓励科研能力强,承担项目多的教师,抽出时间指导有精力的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近两年,我系共获得指导14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生参加的积极性高,课题全部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

四、教材建设

随着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飞速发展,人才市场对就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一技之长者;随着新兴高科技的发展、科技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和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者工作流动性与职业更换频率逐渐加快;科学知识的综合化趋势,使传统学科体系及行业的界限逐步被打破。所有这些都将使未来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具备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因此,要求教材内容新颖,信息量充足,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科技进步的脚步,及时更新内容,把当前所出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发展情况引入教材,介绍给学生。专业课程所用教材绝大多数选用的是公认的优秀教材或近三年出版(或再版)的教材,并组织自编了部分实验讲义。我们也规划并编写了下列教材,如《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环境生态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生物学》、《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大气颗粒物控制》等。

五、毕业环节

毕业环节是大学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而且时间较长,适合结合科研实践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型培养。毕业环节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制。我们狠抓毕业选题工作,每届毕业选题的数目均大于学生人数,并采取填报志愿,双向选择确定最后的选题;严格答辩制度和程序,抽签决定答辩分组和次序;自2006年开始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采取个人申报,指导老师推荐,学科建设岗负责人审查,采取集中答辩的形式进行。集中答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分组答辩带来的误差,保证答辩过程的公正。我们一直很重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自2000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招生以来,生源质量较好,每年招收本科生60~70人,录取线平均高于所在地区重点线30~50分,第一志愿录取率高达95%以上。自2004年首届环境工程专业毕业以来,培养的本科生应届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均在41%左右,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矿山环境方面专业优势明显,每年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与矿业有关的国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并逐步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绿肥;江苏张家港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189-03

土壤有机质是评价耕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1]。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水平对作物的供肥能力、土壤耕性、通气性以及透水性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自然环境的改变,肥料施用和轮作方式的不同,都会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如果土壤缺乏有机质,则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可恢复[2]。因此,研究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对掌握当地耕地地力情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张家港市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1980年和2008年2次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为张家港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区域概况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江苏省东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1°43′~32°02′、东经120°22′~120°52′。张家港市总面积998.48 km2,其中陆地面积785.55 km2,占78.67%,长江水域面积212.93 km2,占21.33%。张家港市的土壤发育于全新统海积冲积物和全新统泻湖相沉积物。地貌类型属三角洲平原,地形南高北低。农用土地总面积4.220 3万hm2,其中,耕地3.458 8万hm2,园地0.121 1万hm2,林地0.071 7万 hm2,其他0.568 7万hm2。耕地中灌溉水田2.981 8万hm2,水浇地0.053 5万hm2,旱地0.423 5万hm2。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133.1 h,无霜期251 d,年平均气温15.2 ℃,年降雨量1 039.3 mm。境内地质属第四系沉积覆盖,覆盖层厚度为90~240 m,是全新统现代沉积。第四系覆盖层的可耕层为2~3 m,耕层下面是砂质黏土、黏土层,厚度为50~70 m;在地面以下70~150 m之间,有细砂层、黏质砂层、中砂层、砾石层;在地面140~240 m以下便是砂岩、灰岩、砾岩层[3]。张家港市共分为八镇两区:杨舍镇、金港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南丰镇、大新镇、塘桥镇、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双山岛旅游度假区。

1.2 研究方法

张家港市耕地面积4.092 2万hm2,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共设调查采样点2 193个,样点平均代表面积18.66 hm2。共设耕地环境调查采样点557个,样点平均代表面积73.46 hm2。土样于2007年、2008年秋收前后10月中、下旬采集。采样深度为水稻土0~15 cm、潮土0~20 cm。本项目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油浴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有机质的现状和空间分布

据2 193个耕层土样的化验分析,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2.2 g/kg,按第2次土壤普查时的分级标准,处于较高水平的下限。其中,>25 g/kg的样品占27.2%,20.1~25.0 g/kg的样品占33.3%,15.1~20.0 g/kg的样品占31.9%,12~15 g/kg的样品占5.7%,

在不同土壤类型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水稻土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高于潮土地区(表1),水稻土区有机质平均含量25.9 g/kg,高于潮土区的20.4 g/kg。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行政区域间也有较大差异,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塘桥镇,平均为26.75 g/kg;含量最低的是乐余镇,平均18.29 g/kg。土壤有机质由高到低在镇间的排列次序是:塘桥、凤凰、金港、杨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新、锦丰、南丰、乐余(表2、图1)。

2.2 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

与1980年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相比较,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较1980增加2.2 g/kg。对1980年和2008年土壤有机质采用插值法处理的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面积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了0~5 g/kg,约有8 000 hm2的土壤面积上升了5~10 g/kg,占土壤总面积的10%,仅较小面积的土壤有机质有轻微的降低。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幅度较潮土快,水稻土平均增加了3.8 g/kg,潮土平均增加了1.1 g/kg。潮土中有机质含量在20~25 g/kg的土壤面积上升了5.78%,水稻土中有机质含量大于25 g/kg的土壤面积上升了27.15%(表3、图2、图3)。

耕作制度和土壤有机质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着重要的影响。据对153个相同采样田块1980年、1996年、2008年3个不同年份有机质含量的分析统计,平均含量分别为19.2、19.5、1.2 g/kg,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

但在不同土壤类型的年份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潮土区101个田块,3个年份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7.3、17.0、18.7 g/kg,1996年比1980年下降0.3 g/kg,其中有机质下降的57个田块,占56.4%;1996―2008年,扭转了土壤有机质下降的趋势,平均含量反比1996年增加了1.7 g/kg,有机质下降的田块数也减少到35个,占34.7%(图4)。

其原因主要是从1982年开始,该区有3个镇的耕作制度长期实行麦棉轮作,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1996年以后,种植模式发生变化,增加了水稻种植,实行水旱轮作,对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稻土区由于长期实行稻麦轮作,加上该区农业机械较配套,多年进行麦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更为有利,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上升幅度和平均值都明显高于潮土区。52个田块平均,1980年有机质含量23.0 g/kg,1996年上升到24.2 g/kg,2008年又上升到26.2 g/kg。从土壤有机质上升的幅度比较,1996―2008年的12年间,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增加了2 g/kg,多于1980―1996的16年增加值1.2 g/kg(图4)。

其原因是前16年秸秆还田的方法以传统的人工方法为主,秸秆的还田数量和面积受到限制;后12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增加秸秆还田的数量和范围提供了条件,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的幅度也增大。

3 结论与对策

土壤有机质对培育土壤地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土壤养分库的重要部分,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养分;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能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和调节土壤酸碱性;具有吸附和络合作用,防止某些金属离子对作物的毒害和DDT等残留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等。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抓好秸秆还田和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绿肥。

3.1 结论

根据2193个耕层土样的化验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与1980年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相比较,2008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增加2.2 g/kg。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幅度较潮土快,水稻土平均增加了3.8 g/kg,潮土平均增加了1.1 g/kg。

3.2 对策

3.2.1 稻麦秸秆全量连茬机械还田。麦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过程。张家港市作为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常年推广“1+X”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以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为主,同时积极探索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工业原料化等多种利用形式。①旱耕(犁旋)水整秸秆还田作业。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适当留茬收获小麦、麦秸秆切碎匀抛施基肥(增施氮肥)旋耕机旱作灭茬还田(犁旋一体复式机还田作业)放水泡田平田整地水稻机插秧。作业要求:要求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15 cm,秸秆切碎≤10 cm,并均匀抛撒于田间,旋耕机作业深度≥15 cm(犁耕深度≥22 cm)。机具配备:联合收割机加装相应的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一般采用51.45 kW 以上拖拉机,匹配相应幅宽的旋耕机(犁旋一体复式机)、秸秆还田机械(水田埋茬耕整机)。②水耕水整秸秆还田作业。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适当留茬收获小麦、麦秸秆切碎匀抛施基肥(增施氮肥)放水泡田水田秸秆还田机耕整地(2遍作业)水稻机插秧。作业要求:要求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15 cm,秸秆切碎≤10 cm,均匀抛撒于田里,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15 cm。机具配备:联合收割机加装相应的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一般采用51.45 kW 以上拖拉机,匹配相应幅宽的秸秆还田机械[4-10]。

秸秆还田用机械化全程作业,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季节与劳力紧缺的矛盾,确保了农村其他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秸秆采用机械化还田突破了传统人工还田还草量只能达到22.50~33.75 t/hm2的范围,实现了稻麦秸秆全量就地还田,提高了还田质量,并且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多余秸秆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3.2.2 麦子(油菜)套播水稻秸秆自然还田技术。从2000年开始,在借鉴扬州地区超高茬麦套稻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水稻免耕套播技术的社会效益表现在有利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节约水稻生产的秧田用地,使复种指数提高7%~10%;简化了水稻生产农艺,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大大地节约了生产用工;减去了土壤机械耕作,有利于节约能源。

生态效益表现在有利于水稻前茬小麦、油菜秸秆的全量自然还田,使秸秆中的养分重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参与再循环,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并有利于防止土壤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另外,由于免耕套播的施肥量比常规移栽节约了31.2%,也同时减轻了化肥使用带来的面污染。因此,水稻免耕套播技术也是一项有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技术。

3.2.3 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商品有机肥是有机肥的一种,是将畜禽粪便经堆制发酵加工而成。商品有机肥含有植物所需的各种大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质,有机质中的氨基酸、酰胺和核酸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质中的糖类和脂肪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4]。

以青菜施用情况为例。青菜施用商品有机肥3 t/hm2,其产量较单独施用化肥有所增加,增幅在9.94%~29.2%。施用商品有机肥能够有效地降低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提高作物安全品质。

在张家港市,每年至少推广商品有机肥8 500 t,主要施用于经济作物,少量施用于水稻和小麦。其主要原因是张家港市稻麦种植面积较经济作物甚广,而施用商品有机肥的人工成本相对较高。综合比较,施用在水稻小麦方面的商品有机肥则较少,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稻麦体系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此,更应该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在稻麦田块的施用,并且大力发展机械化施肥技术。

3.2.4 大力推广绿肥施用技术。绿肥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料,翻压后可以丰富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富集土壤中养分,提高碳素营养,防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防止植物病害和有害的生物和化学的影响[5]。长期施用绿肥等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以及紧结态腐殖质含量。而单施化肥不但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持,而且容易造成土壤原有有机质品质的恶化,使土壤有机质逐渐老化,不利于调节土壤中的养分供应。

自2009年,张家港市已连续7年推广绿肥项目。经过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以及鼓励农户种植,绿肥提升农产品品质、节肥增效等重要性性已深入人心,不少农户主动种植。为了进一步做好推广工作,助力生态农业建设,张家港市每年保持种植蚕豆、黄花苜蓿666.67 hm2以上。同时,免费发放种子至各镇,并且跟踪绿肥种植情况,确保黄花苜蓿等绿肥生长正常,为绿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提供保障[11-15]。

4 参考文献

[1] 杨景成,韩兴国,黄建辉,等.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的动态响应[J].生态学报,2003,23(4):787-796.

[2] 曾招兵,汤建东,刘一峰,等.广东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J].土壤,2013,45(1):84-90.

[3] 张家港市年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

[4] 刘秀梅,罗奇祥,冯兆滨,等.我国商品有机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报告[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4):49-52.

[5] 沈洁,陆炳章.绿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土壤,1989(1):32-34.

[6] 王应,袁建国.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探索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增刊2):120.

[7] 陈敏智,钟文挺,谢丽红,等.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方法探讨[J].四川农业科技,2015(5):45-46.

[8] 陈能柱.高台县土壤有机质提升现状与发展对策浅析[J].农技服务,2016(3):118-119.

[9] 蒋毅敏.桂林市提升土壤有机质技术简报[J].广西农学报,2009(4):53-55.

[10] 刘宏伟,薛兆银.固镇县土壤有机质现状及提升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9):300-301.

[11] 杨世琦,张爱平,杨正礼,等.黄土高原果园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9(1):27-31.

[12] 杨世琦,张爱平,杨淑静, 等.典型区域果园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6):1124-1127.

[13] 徐艳,张凤荣,汪景宽, 等.20年来我国潮土区与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对比研究[J].土壤通报,2004(2):102-105.

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一、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机制的确立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地跨皖浙两省,是钱塘江正源、浙江千岛湖最大的入境河流。新安江流域总面积11674平方公里、干流总长359公里,安徽省境内面积6262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3.6%。其中,在黄山市境内流域面积5545平方公里、干流长242.3公里,其入湖水量预占总入湖量68%以上,水质总体优良,且比较稳定。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质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千岛湖水质的好坏。2011年3月,财政部、环保部印发《关于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的函》(财建函〔2011〕123号);9月,财政部、环保部正式印发《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期限为2012―2014年。同年12月,开展第一期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联合监测工作。

二、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进展情况

自新安江流域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机制以来,安徽省、黄山市等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落实资金、项目到位,全面推进流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确保了新安江流域水质持续稳定优良。

(一)“两个”到位

1、资金到位

截至2014年,安徽省累积获得补偿资金17.5亿元(其中,2010年0.5亿元、2011年2亿元、2012年5亿元、2013年5亿元、2014年5亿元),资金全部安排至黄山市和绩溪县(按照黄山市90%,绩溪县10%),其中,截止2014年9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资金到位16亿元。

2、项目到位

按照快实施、早见效,成熟一批批复一批,干一件成一件的要求,安徽省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抓手,统筹推进新安江利用综合治理,围绕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等12个方面,截止2013年底,已实施综合治理项目353个,其中,黄山市从2010年起重点支持生态环境领域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工程,共计实施生态补偿项目194个,完工124个。

同时,在生态补偿试点机制项目基础上,安徽省启动了全面推进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截止2014年8月底共完成投资431.6亿元(见图1)。

(二)“六个”全覆盖

村级垃圾清洁全覆盖。流域67个乡镇“组收集、村集中、乡镇处置”的垃圾处置体系全部建立,年处理垃圾25万吨。建立村级保洁队伍,以流域84万农业人口为基数,每300人口核定一名保洁员,黄山市共定额2791名。

河面打捞全覆盖。建立河面打捞日常清洁管理―支流集中整治―干流河面打捞三级设计体系。其中,休宁至街口沿线成立了12支打捞队,配备人员48人、船只24只,常态化开展打捞清洁行动。

网箱退养全覆盖。试点机制实施以来,新安江干支流累积退养6088只网箱,2014年预计将继续退养支流网箱309只。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严厉打击各类药鱼、电鱼等行为,共开展增殖放流50余次、投放鱼苗3300万尾。

主要干流支流综合治理全覆盖。对新安江及横江、率水、漳河、丰乐河、布射河、浮溪河等16条重点干支流,实施了以防洪堤岸、沿江截污、河道疏浚、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治理等16项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工作。

采砂洗沙治理全覆盖。对流域125个河道采砂场进行规范清理,累积取缔采砂场989个(2013年73个,2014年25个),目前正对其余27个采砂场进行规范整顿,并查处了陆地违法采砂石企业15家。

重要支流水草治理全覆盖。根据重点区域水草滋长情况,实行专项治理与日常打捞相结合,及时清除河面漂浮水生植物,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三)“四个”强力推进

强力推进重点区域环境风貌整治。对新安江沿线30个关键区域环境风貌开展全面整治提升;以“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为重点,推进流域66个美好乡村环境风貌整治;完成1336个绿色质量提升点建设;山场造林37.13万亩,退耕还林82.31万亩。

强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通过雨污分流、沼气池和生态发酵床等治理措施,整治了5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2014年将继续整治完成27个。实施了27个千亩以上生态农业污染整治项目,推广使用太阳能捕虫灯、捕虫黄板、有机肥等,进行减药减肥整治,2014年年内计划继续整治完成30个项目。

强力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在安徽省率先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黄山市累积关停淘汰污染企业170多家;整体搬迁企业90多家;优化升级工业项目450多个;拒绝进入污染企业180多家。2014年关闭企业1家、搬迁18家、优化升级60家;7个工业园区建成污水处理管网126公里。

强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垃圾渗沥液处理、污水配套管网等城镇治污工程,建成管网182.8公里;推进城区流域污水处理厂一级B至一级A提升改造;对新安江干流和13条支流102个入河排放口进行全面排查,实施截污改造49个,2014年年内预计继续完成25个;整治洗车店污水处理36家。

(四)“六项”机制创新

建立推动机制。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新安江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一号工程”,建立了常务副省长主抓,财政厅、环保厅等省直部门和地市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对黄山市弱化经济指标考核,加大生态环保考核权重。黄山市委市政府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见图2)。

健全联防机制。在环保部和财政部的协调下,流域上下游建立互访协商机制,皖浙两省多次互访会商(省级层面2011年2次、2012年1次、2014年2次),致力顶层设计,协同推进试点工作,全面加强流域联防联控。黄山市和杭州市淳安县建立了联合检测、汛期联合打捞、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机制,截至2013年12月底,共对新安江省界断面开展了24次联合检测。

落实综治机制。黄山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决定》、《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意见》、《水环境补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河长制”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和延伸办法、国开行项目偿贷机制、全市禁磷、全面保护方案等40多项制度文件,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机制保障。

规范管理机制。编制了《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规范项目申报,资金跟着项目走;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和竣工验收制等。规范资金管理,严格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创新投入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渠道加大资金投资,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200亿元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融资协议,黄山市城司作为融资承接平台、区县作为还款责任主体,目前已经发放贷款56.5亿元。同时,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拓展和提升项目的联带效益、后续效益和经济效益。

完善参与机制。政府门户网站专门建立新安江保护专栏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公布试点工作动态,开展意见征求和有奖举报活动。黄山市组建75支志愿者队伍,各级领导带头参与,常年开展“保护母亲河”支援行动。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实行分段保护责任制。

通过机制创新,推进部门联动协同,探索出能切实提高行政效能的部门联动协作模式,倡导、营造协同协作精神,强化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运转协调、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协同协作,形成有效的工作落实机制,推进形成促进流域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见图3)。

(五)“一个”持续稳定

“一个”持续稳定,即保持了新安江流域水质持续优良和稳定。2011―2013年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跨省界街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环保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与2008―2010年三年均值相比,2013年街口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年均值分别下降1.2%、6.9%、11.3%,氨氮浓度略有上升但处于一类水质指标,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2008年P值-2010年P值=0.850、2012年P值=0.833、2013年P值=0.828,见图4)。2014年初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对黄山市试点中期绩效评估报告中分析,2011年千岛湖营养状态出现拐点,营养状态指数开始逐步下降,并且与新安江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明试点对于保持和改善新安江水质的环境效益逐渐显现。2014年1―9月,根据安徽和浙江联合检查结果,新安江出境断面水质四项指标均值分别为高锰酸盐指数1.971mg/L、氨氮0.094g/L、总氮1.202mg/L、总磷0.019mg/L。2014年1―9月,新安江流域均值补偿指数为0.787,与2013年底相比下降了0.041,与2012年底相比下降了0.046,即水质在优于基本标准的情况下,持续好转。

三、面临的主要压力和问题

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全国其他的大江大河治理一样,具有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在流域水质和环境治理过程中,正且将长期面临着来自资金保障、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等方面的压力。

(一)现有财力投入难以巩固提升保护成效

要实现新安江流域保护和发展目标,所需投入巨大。黄山市2011―2014年试点期间排定项目400个,投入达470亿,仅2014年就要投入125亿。黄山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用财力有限,第一轮试点时间短、资金少,在可持续投入能力不足,投入回报效益低的情况下,通过国开行融资投入新安江保护公益项目的贷款偿还压力巨大(已经批贷56.5亿元,年还息3.7亿元),农村污染防治、企业关停搬迁等投入明显不足,已经建成的村级保洁、河面打捞、环境监管、污水处理等项目的日常运行维护成本需要持续投入。

(二)流域水质恶化反弹的风险依然存在

新安江流域内山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两岸仍居住着18万农村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上新安江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尚不高,农业生产对农业化肥依赖性较大,禽畜养殖场(户)污染治理亟待加强,农业及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导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和各种污染物增加的可能性增大,一旦遭遇极端天气,水质就难以控制。如果试点停止,更将面临巨大的反弹压力。

(三)“饿着肚子”守护青山绿水

出于水质保护的需要,上游地区在工业企业关停并转、优化结构上付出了很大成本,牺牲了很多发展机会。例如,有3000多名渔民退养后面临新的生活出路问题;沿江大量搬迁农民纳入城镇体系后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现行的生态补偿主要补助污染防治工程,未涉及为保护而牺牲的成本性补偿。目前,上下游发展水平差距很大,黄山市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仅为近邻杭州市的1/3,城乡居民指标仅为杭州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几项指标甚至大大低于在浙江尚处于欠发达地区的淳安县(见表2)。上游居民脱贫致富的愿望极为强烈,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

(四)补偿对象及范围有待扩展

目前生态补偿对象为安徽省政府,具体为安徽省黄山市的7区县和宣城市的绩溪县,补偿资金主要用于黄山市7区县和宣城市绩溪县的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项目,而没有将补偿区内的渔民、林农、山区居民等纳入到补偿对象里面。另外,自新安江流域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机制以来,没有专门针对林业生态保护与恢复实施有效补偿,但流域森林对于水土保持和涵养具有重大功能。

(五)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方式单一

当前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只采用了财政资金补偿的方式,补偿方式过于单一,与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的要求不相适应。财政资金主导的补偿项目实施主体大部分是地方政府,由于补偿标准低,大部分项目补偿资金不到项目投资额的50%,项目的实施需要地方财政大量配套才能完成。黄山市各区县本级财力严重不足,项目配套资金捉襟见肘,难以全面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一些针对群众个体的补偿项目(如网箱退养)的实施,造成一部分群众丧失劳动场所,彻底失去生活来源,又不能单一依靠财政资金补偿方式解决其后续发展问题。

四、对策建议

为确保新安江一江清水永驻,需要立足现存的压力和问题,加强制度设计,破除困境,加快促进从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转变为长效机制,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实现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统一。

(一)延长试点期限,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在2014年试点结束后,继续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试点期限与《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同步,即2015年至2020年,相关的项目建设可与《综合规划》和当地的“十三五”规划同步。通过试点,建立健全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制度,实现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推动全国其他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完善产权制度,进一步明晰补偿对象

建议率先在新安江流域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通过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产品的“主人”,从而进一步明晰补偿对象。补偿资金除了侧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外,建议适当向自然资源资产的实际使用人(承包人)倾斜,可以对网箱退养的渔民以及异地搬迁的山民开展后期扶持,对将经济林转变为生态林的林农给予补助。

(三)加大补偿额度,积极拓展补偿资金渠道

建议在新一轮生态补偿试点中进一步加大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投入,中央财政补偿资金由每年3亿元提高到6亿元,安徽浙江两省补偿资金也同比例扩大,即各扩大到2亿元,形成共计10亿元的补偿资金总额度。除了财政资金之外,积极拓展补偿资金渠道,可以探索在下游地区的水资源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生态补偿。此外,研究将生态补偿资金转为生态补偿基金的可能性,为建立稳定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奠定基础。

(四)引入市场机制,不断丰富补偿方式

建议除了财政资金补偿外,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水权交易、碳汇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推动全流域发展一体化。同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契机,依托现有的长三角合作机制平台,进一步加强安徽浙江两省在政策、技术、人才、项目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例如在黄山设立浙商产业园,引导鼓励下游地区向上游输出高新产业、人才、资金等,该“输血式”生态补偿为“造血式”生态补偿,努力实现流域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赢,走一条预防为主和保护优先的科学发展之路。

(五)增加发展机会,拓宽生态补偿范围

充分考虑上游地区为保护水生态环境而丧失的发展机会成本以及水生态的市场化价值,拓展补偿资金用于上游地区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加大体现生态补偿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提高流域上游地区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以有效解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缩小上下游地区的发展差距。

注:

说明:本文未经特殊注明的数据均来自安徽省发改委、黄山市发改委等单位提供的资料整理所得。

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异常尖锐,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具体应用,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一种集约化的增长模式。所以说,发展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根据**省、**市农业区划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我办对我市的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农业基本情况

我市位于**省东北部燕**麓,北倚长城,西顾京城,南临津唐,东**沈,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境内地貌呈“三山两川”之势,平原、丘**、山地各占三分之一,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2个街道,648个行政村,总人口72.3万,其中农业人口61.6万。近年来,**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板栗之乡,国家园艺产品示范县,国家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国家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环京津蔬菜生产基地,中国香菇之乡等。

1.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平均日照时数2714.8小时,平均气温10.4℃,无霜期180天,平均降水量748毫米。耕地面积80万亩,粮食总产量25万吨,油料总产量4.5万吨,蔬菜总产量63万吨,其中食用菌总产达12万吨。干鲜果品面积56万亩,年产干鲜果品25万吨,其中京东板栗35万亩,年产近1.5万吨;以猪、牛、鸡为主导产品的畜牧业资源十分雄厚,瘦肉型猪年饲养量130万头;牛饲养量25万头,其中奶牛3万头。畜禽养殖业、蔬菜种植业和林果业成为全市农业三大支柱产业。

2.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近几年,我市强力实施“龙企**”战略,大搞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迅速提高。目前,全市已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4家,其中**栗源食品有限公司和美客多食品集团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野物产实业有限公司、**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山源食品有限公司、平安食品有限公司和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5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蔬菜加工、板栗加工、果品加工、粮油加工、肉类加工和林板加工六大产业群体,年可加工转化果品17万吨、蔬菜8万吨、粮油 6 万吨、肉类3 万吨、木材2万立方米。先后开发出栗仁、栗酒、果奶、酸枣汁、速冻果片、罐头、腌渍菜等20类230多个产品,其中,栗源、山源和珍珠栗仁,广野渍菜,蓝猫酸枣汁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绿色食品和国家级名牌产品,广野渍菜,蓝猫酸枣汁美客多、燕春罐头等12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栗源”“美客多”、“广野”、“山源”、“部落”、“珍珠王”、“燕春”、等8个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特别是“栗源”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3.农业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先后完成了11.2万亩无公害蔬菜和54万亩干鲜果品生产基地环评认证,并建成省内一流的县级农产品检测站,为提高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有5种农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以小包装栗仁、腌渍菜、食用油、水果罐头、小杂粮为主的8大类170多个品种先后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成为**出口创汇主体。

4.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境内有中小型水库22座,总库容1.0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59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可利用地表水1.09亿立方米,地下水1.99亿立方米。平原机井1.5万眼,灌渠灌溉面积15.2万亩,水浇地面积7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1.4万亩。

二、我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与现状

近几年,市政府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新型沼气工程。全市沼气池总量达到5万多个,占适宜建池户的53.3%,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是实施沃土工程。从2006年开始广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沃土工程,推广面积61.2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38万亩,提高肥料利用率2-5个百分点,减少不合理施肥1400吨,增产粮食1.7万吨,增收节支4000多万元。

由于我市各地地形、气候、资源等的差异,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循环农业模式。目前主要四种模式。

1.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和种植业以及加工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植物生成—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连接起来。通过沼气发酵来处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包括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不仅防治了环境污染,而且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还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储粮、保鲜、发电等多项生活、生产活动;同时,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液和沼渣,可以种稻、种菜、种果、浸种育苗、饲养畜禽、养鱼等,起到改良土壤、提高生物产量和质量、生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等作用,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我市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一建三改”模式。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主推模式是“一建三改”。这种模式主要是把沼气利用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引导农民同步改厕、改圈、改厨。产出的沼气用于烧水、做饭、照明;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农作物追肥,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沼液还可用作添加剂喂猪,节约饲料。通过调查,我市的沼气使用率达到86%,“三改”率达到88%以上。我市平安城镇刘各庄村、建明镇高各庄村“三沼”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主要用于沼液浸种、大棚蔬菜、果树叶面喷施、沼液、沼渣做底肥、追肥等,年户均增收节支达到2000元以上。

二是“多位一体”产业模式。这一模式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以农户庭院为依托,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生态农业及设施农业技术,配套进行改厕、改圈、改厨、改院,推行农户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成无害化、农村进步小康化。具体模式包括,非养殖户发展“二位一体”(厕所、沼气池);养殖农户发展“三位一体”即“猪—沼—果(菜)”等模式;规模养殖户、设施农业生产区,发展“四位一体”(厕所、保温畜禽舍、温室大棚、沼气池)和“五位一体”(厕所、保温畜禽舍、温室大棚、青贮池、沼气池)模式。如我市崔家庄乡后**村高海龙将沼气、猪舍、厕所结合,组成沼气“三位一体”综合利用体系,自家5亩葡萄园全部用沼液、沼渣喷施和灌溉,不用任何农药和化肥,不仅实现了无害化管理,还平均亩增产800斤左右,全年增收节支超过13000元。还有我市的小茂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集“酒—牛—沼—果蔬”为一体,在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生产了深远的社会效益,造福于民。

2.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该模式通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特点,能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物类群(如林木、农作物、鱼、食用菌等)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互惠互利,既充分利用了太阳辐射能、土地资源、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又为农作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和生物产品的产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市主要有二种形式:

一是立体种植型。包括各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农林间作等。如我市的团瓢庄乡结合果蔬菜生产现状,从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防治病虫等关键技术入手,在果树下种黄瓜,利用果树夏季遮荫可将生长期从夏季延至秋季,提高了肥料及防治药剂的利用率,不仅提高黄瓜产量,而且保证果园水果产量,达到高效立体栽培的效果。

二是立体种养型。如我市西三里乡老丰沟村在栗树下养栗蘑,刘备寨乡在玉米地里养蚂蚱等。

3.种养加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主要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使种、养、加、贮、运、销、服务相配套,同时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形成以工补农、以农带牧、以牧促农、以农牧发展推进工业生产的生态经济大循环和开放复合式的结构。如我市的国家级龙头企业**美客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即采用此种方式。

4.观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以生态学、系统科学和环境美学为指导,因地制宜的设计融农业生产、示范推广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区,应用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技术,合理构建不同功能区之间和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再生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模式,建立起具有良好持续再生能力的综合生产结构,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一种循环农业模式。它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融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与环境保护为一体,通过大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和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协调农业生产和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该模式主要发展以绿色农业为基础,构建集农业种植、养殖、农业观光、度假、食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发展针对城市居民消费新需求的生态型、科技型观光农业,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如我市兴旺寨乡何家峪村的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园,东**乡和娘娘庄乡的樱桃和香白杏采摘园等,都是由传统的蔬菜、林果生产转向集蔬菜、瓜果为主体的观光农业,并由此带动了餐饮、娱乐等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三、我市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思想认识不够。目前对循环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我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不足,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剧对自然的索取,忽视资源、环境等指标,不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二是对资源利用和开发的价值度量问题认识不足,少数农民缺乏循环农业生产知识,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过度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利用,造成生态失衡和破坏;三是对科学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足,缺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标准和行为规则。

2.缺乏资金投入。资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长远来看符合农民的利益,但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较工业最大的弱势是循环经济的实施者和收益者都是资金缺乏、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农户个体,不仅投资基础薄弱,而且难以满足中长期发展对大量资金的需求。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近年来,在我市农村沼气建设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畜圈、厕所、厨房的“三改”配套率不高,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没有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制度的重要支撑,它包括现代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制度体系、农业质量和环保标准体系、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农业法律保障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市逐步加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从全市来看,这项工作的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有些地方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这种状况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四、我市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科学制定规划。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继续沿用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带动经济的高增长,还是通过发展新经济,以高新技术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而发展循环农业,建立循环农业经济新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把发展循环农业列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长期规划,加强对循环农业主要指标的分析及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推进循环农业发展计划的实施。

2.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的综合,而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因此要加强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和新型控释肥料的应用,大力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等新方法,推广精准施肥等新技术,将微量元素与有机肥混合配方使用,同时结合其他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循环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根本。要完善“猪-沼-菜、猪-沼-果”模式,以养殖业为龙头,沼气建设为中心带动粮食、蔬菜、果业、渔业等产业,广泛开展农业生物综合利用,利用人畜粪便入池产生的沼气作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和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3.健全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乡镇、村级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循环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使农民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运用会议、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节能减排十大技术。要大力示范沼气利用、秸秆气化、稻草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循环农业技术的成果。要积极开展循环农业技术的引进与应用,降低生产成本。

4.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是推进循环农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引导绿色生产、强化农产品安全体系的导向,也是衡量和检验循环农业发展成果的标准。应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使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生产过程都有标可依。通过开展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认定和农产品市场速测等工作,把标准化真正落到实处。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有效阻止有毒有害农产品进入城乡居民餐桌,促进符合循环农业标准体系的农产品生产,实现优质优价。

5.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完善流通体系。要按照循环农业的要求,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鼓励各类企业发展涉农产业,发展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和外向型农业,促进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升级。要加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经纪人购销组织、各行业协会建设,设立农产品直销窗口和直销点,构建循环农业产品销售网络,促进循环农业产品市场化、外向化。

6.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发展后劲。要加大对循环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在财政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要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发挥好国家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对循环农业的投入,促进循环农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