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业人才引进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范文第1篇

一、__县人才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至20__年底,__县的人才总量为27603人,其中党政人才735人,专业技术人才18212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27人。

(一)人才总量不足。

一是人才密度低。__县84万总人口中,平均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为328人,人才密度为3.28,纵向比较,低于全市378人和3.78的平均数,更是低于全省423人和4.16的平均数(如图1)。

图1

二是急需的专门人才缺。随着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技术含量的提高,按照发展效益农业、改造提高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缺乏相关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适应各个产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优质高效农业、信息、外贸、法律、管理等专门人才均显不足。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

专业人才技术占人才总量的66,党政人才占2.7,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2.3。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重过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明显偏少。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集中在事业单位,而企业却人才匮乏。教育卫生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占48.9,90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在建筑及交通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业企业和支柱中构成的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__县的皮革、塑编、机械三大支柱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只占了0.11,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图2 人才分类及职称情况图

(三)人才素质整体素质不高

全县各类人才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了45.9,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11.2(如图3)。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的层次比例(高、中、初)为1:12:45,与通常公认的1:6:14的技术职称比例结构差距较大,具有高级职称人才偏少。在工程、会计、经济和农业四大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尤为缺少(见图2)。除了教育卫生系列人才外,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只占4.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主中,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几乎没有。

图3

二、原因分析

改善人才资源状况的途径主要是两个,一是对现有人才进行培养,二是引进外来人才。造成我县人才资源目前的局面,笔者认为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方面

我县在培养、培育人才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对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对我县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缺乏规划。二是培养与实践相脱节,人才培养往往带有盲目性和功利性,过于和片面追求人才培养工作表面成绩,忽视培养效果,人才培养还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造成学非所用、学无所用。三是重使用、轻培养。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企业主不舍得花大本钱培训员工。各类人才缺乏继续深造的机会,新知识得不到及时补充,知识更新速度慢,专业知识严重老化,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

2、人才引进方面

一是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我县的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尚在雏形阶段,还远不够成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户籍、档案、身份、住房、社会保障等体制性因素,客观上形成了吸引外来人才进入的壁垒。

二是人才吸引政策不完善。我县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迄今为止仍是1999年出台的《__县引进人才暂行规定》,其中对吸引人才的各项优惠规定非常粗线条,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导致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人才使用环境不理想。在分配制度,我县企、事业单位仍普遍采用的是大平均、小差距的分配制度,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贡献、效益与分配不能成正比,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不能参与分配,优秀人才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引进的外来人才在工资待遇、住房、社会保障方面得不到保障,难以安心留在我县工作。

三、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的比较转摘自

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其优点是可以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人才较稳定,缺点是时间长,成本大,见效慢,不适应日益变化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更新的要求。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其优点是成本较低,针对性强,见效快,企业较乐意采用。缺点是人才流动性大,人才的归属感不强,不易溶入本地的社会和生活圈子。

笔者认为,从我县的情况来看,最为缺乏的是经济建设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要在短期内改变人才资源的现状,以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近期内(5年左右)采取人才引进的方式应是主要手段。本文仅对如何人才加强引进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SWOT分析

如何制订切合实际人才引进政策,这里采用公共管理学的SWOT工具对我县在人才引进方面 的形势进行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特色产业。我县民营经济活跃,尤其近几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多个特色的产业集群。以昆阳、郑楼、宋桥、萧江、麻步为主要基地的商务礼品、服饰、汽摩配产业群体,以水头、腾蛟为主要基地的皮革制革、印刷、宠物用品产业群体,20__年产值达到100多亿元。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

2、人文环境。__县具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东南小邹鲁”的美称,民风淳朴,历代名人辈出,如元代画家黄公望、清末思想家宋衡、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棋王谢侠逊等。同时又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国家旅游风景区南雁荡山和纳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的南麂列岛等,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来平创业。

(二)弱势(weakne)

1、相对周边县市而言,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如图4)。

引进人才在工资待遇水平方面相对较低。

图4 __县与周边县市20__年度经济实力对比图

(单位:万元)

2、虽然有特色产业群,但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民营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为数不多,无法吸引高层次人才。

3、区域位置较偏僻。我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二面环山,一面临海,离高等院校集中的大城市较远,距离温州市区也有50多公里,目前仅有公路相通,交通不够便利。

(三)机会(oortunity)

温州中心城市产业实施“退二进三”政策,第二产业特别是一大批生产基地纷纷向周边县市转移。我县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成为其最佳选择之一。至20__年6月底,已有50多家各类制造企业迁入我县轻工业园区,为我县吸引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四)威胁(trend)

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周边的县市区都加大了吸引人才的力度,纷纷出台了比我县更优惠的政策措施来广招人才。如乐清、瑞安两市都已出台政策,由财政专门拨款一次性给予引进人才最高达5万元的住房补助。

(五)备选战略

1、SO:抓住温州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机会,做好招商引资,进一步丰富特色产业内容,做大产业集群规模,拓宽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和空间。

2、WO:做好轻工园区的规划,在承接温州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对入园的企业进行认真选择,多引入一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有发展前景的事业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ST:打好文化名县、旅游名县两张牌,加大在各种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平创业。

4、WT:建立引进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不但在生活上,还要在政治上给予相关的待遇。通过为引进人才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以克服物质资源、地理区位的缺陷和不足,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五、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对策及建议

1、尽快制定__县人才资源发展五年规划。立足__实际,明确人才定位和引进重点,重点抓好三大支柱产业急需人才的引进工作。

2、进一步继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制订更完备的引进人才配套政策措施和优惠政策,大力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实行引进人才“零门槛”制度。

3、大力建设人才市场,通过市场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4、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事业单位自主引进人才引进机制。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柔性为主、刚柔相济”,借脑和引才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引进方式。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范文第2篇

至2003年底,**县的人才总量为27603人,其中党政人才735人,专业技术人才18212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27人。

(一)人才总量不足。

一是人才密度低。**县84万总人口中,平均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为328人,人才密度为3.28%,纵向比较,低于全市378人和3.78%的平均数,更是低于全省423人和4.16%的平均数(如图1)。

图1

二是急需的专门人才缺。随着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技术含量的提高,按照发展效益农业、改造提高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要求,缺乏相关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适应各个产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优质高效农业、信息、外贸、法律、管理等专门人才均显不足。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

专业人才技术占人才总量的66%,党政人才占2.7%,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2.3%。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重过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明显偏少。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集中在事业单位,而企业却人才匮乏。教育卫生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占48.9%,90%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在建筑及交通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业企业和支柱中构成的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县的皮革、塑编、机械三大支柱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只占了0.11%,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图2人才分类及职称情况图

(三)人才素质整体素质不高

全县各类人才中,中专以下学历的占了45.9%,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11.2%(如图3)。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的层次比例(高、中、初)为1:12:45,与通常公认的1:6:14的技术职称比例结构差距较大,具有高级职称人才偏少。在工程、会计、经济和农业四大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尤为缺少(见图2)。除了教育卫生系列人才外,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只占4.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主中,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几乎没有。

图3

二、原因分析

改善人才资源状况的途径主要是两个,一是对现有人才进行培养,二是引进外来人才。造成我县人才资源目前的局面,笔者认为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方面

我县在培养、培育人才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对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对我县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缺乏规划。二是培养与实践相脱节,人才培养往往带有盲目性和功利性,过于和片面追求人才培养工作表面成绩,忽视培养效果,人才培养还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造成学非所用、学无所用。三是重使用、轻培养。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企业主不舍得花大本钱培训员工。各类人才缺乏继续深造的机会,新知识得不到及时补充,知识更新速度慢,专业知识严重老化,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

2、人才引进方面

一是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我县的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尚在雏形阶段,还远不够成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户籍、档案、身份、住房、社会保障等体制性因素,客观上形成了吸引外来人才进入的壁垒。

二是人才吸引政策不完善。我县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迄今为止仍是1999年出台的《**县引进人才暂行规定》,其中对吸引人才的各项优惠规定非常粗线条,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导致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人才使用环境不理想。在分配制度,我县企、事业单位仍普遍采用的是大平均、小差距的分配制度,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贡献、效益与分配不能成正比,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不能参与分配,优秀人才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引进的外来人才在工资待遇、住房、社会保障方面得不到保障,难以安心留在我县工作。

三、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的比较

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其优点是可以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人才较稳定,缺点是时间长,成本大,见效慢,不适应日益变化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更新的要求。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其优点是成本较低,针对性强,见效快,企业较乐意采用。缺点是人才流动性大,人才的归属感不强,不易溶入本地的社会和生活圈子。

笔者认为,从我县的情况来看,最为缺乏的是经济建设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要在短期内改变人才资源的现状,以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近期内(5年左右)采取人才引进的方式应是主要手段。本文仅对如何人才加强引进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SWOT分析

如何制订切合实际人才引进政策,这里采用公共管理学的SWOT工具对我县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形势进行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特色产业。我县民营经济活跃,尤其近几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多个特色的产业集群。以昆阳、郑楼、宋桥、萧江、麻步为主要基地的商务礼品、服饰、汽摩配产业群体,以水头、腾蛟为主要基地的皮革制革、印刷、宠物用品产业群体,2003年产值达到100多亿元。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

2、人文环境。**县具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东南小邹鲁”的美称,民风淳朴,历代名人辈出,如元代画家黄公望、清末思想家宋衡、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棋王谢侠逊等。同时又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国家旅游风景区南雁荡山和纳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的南麂列岛等,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来平创业。

(二)弱势(weakness)

1、相对周边县市而言,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如图4)。

引进人才在工资待遇水平方面相对较低。

图4**县与周边县市2002年度经济实力对比图

(单位:万元)

2、虽然有特色产业群,但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民营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为数不多,无法吸引高层次人才。

3、区域位置较偏僻。我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二面环山,一面临海,离高等院校集中的大城市较远,距离温州市区也有50多公里,目前仅有公路相通,交通不够便利。

(三)机会(opportunity)

温州中心城市产业实施“退二进三”政策,第二产业特别是一大批生产基地纷纷向周边县市转移。我县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成为其最佳选择之一。至2004年6月底,已有50多家各类制造企业迁入我县轻工业园区,为我县吸引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四)威胁(trend)

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周边的县市区都加大了吸引人才的力度,纷纷出台了比我县更优惠的政策措施来广招人才。如乐清、瑞安两市都已出台政策,由财政专门拨款一次性给予引进人才最高达5万元的住房补助。

(五)备选战略

1、SO:抓住温州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机会,做好招商引资,进一步丰富特色产业内容,做大产业集群规模,拓宽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和空间。

2、WO:做好轻工园区的规划,在承接温州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对入园的企业进行认真选择,多引入一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有发展前景的事业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ST:打好文化名县、旅游名县两张牌,加大在各种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平创业。

4、WT:建立引进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不但在生活上,还要在政治上给予相关的待遇。通过为引进人才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以克服物质资源、地理区位的缺陷和不足,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五、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对策及建议

1、尽快制定**县人才资源发展五年规划。立足**实际,明确人才定位和引进重点,重点抓好三大支柱产业急需人才的引进工作。

2、进一步继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制订更完备的引进人才配套政策措施和优惠政策,大力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实行引进人才“零门槛”制度。

3、大力建设人才市场,通过市场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4、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事业单位自主引进人才引进机制。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柔性为主、刚柔相济”,借脑和引才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引进方式。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范文第3篇

一是坚持以更加开放的观念尊重人才。要在全社会强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的观念。广泛开展人才宣传工作,通过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组织“人才工作巡礼”活动等形式,全面总结近年来全市人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深入宣传人才工作的有关形势和政策等。在仪征电视台、《仪征信息》、《仪征人才网》等媒体上开辟“优秀人才事迹介绍”专栏,大力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切实关心各类人才的进步和成长,为他们创新创业搭建舞台,提供空间。深入开展“十佳创新之星”和“优秀创业人才”评选活动,加大表彰和奖励的力度,确保各类优秀人才政治上受表彰、经济上有奖励、舆论上有地位、待遇上有落实,使人才价值得到肯定和认可,努力营造出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认真执行《仪征市人才柔性流动管理暂行办法》,及时发放《仪征市特聘工作证》,落实人才在仪征工作、创业、居住、生活等相关政策待遇。修订完善《仪征市人才引进及奖励办法》,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选拔机制和生活保障机制,重奖为仪征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二是坚持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引进优秀人才。主动顺应沿江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力争把仪征建设成为苏中地区重要的聚才“磁场”。XX年将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首要任务,结合高新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网上招聘等形式,注重引进支柱产业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其中:石油化工150人、汽车及零部件110人、船舶制造60人、高新技术30人,为主导产业加速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把领域里、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引到仪征,切实提高仪征产业层次。深入实施“人才项目采购工程”,坚持以项目带人才、以人才引项目,为持有科技成果、开发项目来仪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平台。采取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实施重大项目合作等灵活方式,主动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借脑”、“借智”,吸引市外优秀人才为仪征经济发展贡献才智。借助经济手段、政策激励等措施,通过“假日博士”、“双休日研究生”等灵活方式,引进一批“候鸟型”、“季节型”高级人才,使他们定期来仪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扩充人才容量,XX年力争引进各类人才1100人;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技术攻关、企业顾问、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柔性人才150人、各类成熟人才100人,尤其要注重吸引仪征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三是坚持以更加超前的意识培养各类人才。全力打造专业技术人才。XX年举办10期专业技术培训和专题研讨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脱产培训不少于72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0学时,确保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率达80%以上。参与省机械汽车行业“313人才工程”、教育行业“青蓝工程”、建筑行业“当代鲁班人才工程”等重点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实施“510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在5个行业各培养10名紧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中专及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在石油化工、机械汽车、船舶制造等主导产业实施“学历提升教育工程”。精心锤炼经营管理人才。成立“仪征企业家协会”,举办“企业家论坛”,打造优秀企业家群体。举办工商管理专业班、经济管理大专和本科班、法律本科班。引进清华大学“远程学堂”教育,在全市设立15个左右教学点,每年引导20家规模以上企业800人到1000人参训。在“仪征市干部培训网”开展“企业班组长系列培训”、“中小企业管理与创新”等培训。加快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重点在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汽车制造与维修、化工、建筑、现代服务等专业实施高级技工培养计划,XX年培养技师150名、高级技师10名;培养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专业的5年制“双证生”1800名。引导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组织技术革新和攻关,开展技能大赛,促进技术工人岗位成才;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探索设立1—2名“首席技师”。扎实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成立仪征市农业科学实用技术宣讲团,每年开展科技下乡、智力支农活动20次左右。出台《仪征市农村实用技术职称评聘暂行办法》,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和职称评定工作。加大农村成人教育力度,抓好农业技术推广、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和农民经纪人四支队伍建设。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范文第4篇

1管理体制多变、专业时间少、工作经费缺

乡镇级畜牧兽医站经历了县局直管、乡镇、局共管以镇为主和乡镇、局共管以局为主几个阶段,每个时期的进人重点、用人方向都有不同。本来乡镇级畜牧部门原有技术人员就少,专业知识相对陈旧狭窄,难适应形势要求,再加上被经常抽调参与所在乡镇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真正从事专业工作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而且,按目前的财政供给能力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谁多工作谁就多自掏经费,因此,就算公益也难规范提供。畜牧服务的“点、线、网”变成了点不亮、线陈旧、网残缺”,很难贴心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2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适当增加编制数,重视畜牧队伍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的基础地位不能变,畜牧对于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达10000人的乡镇配备5个技术干部。各乡镇在农业人口10000人的基础上,每增加农业人口10000人,即增加2个技术干部。

2.2突出解决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少、服务经费无的关键问题为解决畜牧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的状况,一是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多渠道、有计划地吸纳高校毕业生和招录社会上专业对口的有志从事畜牧工作的人才。二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办法,培训提高在职人员,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鼓励在职人员参加进修学习;三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聘请专家教授讲学、调研、提供畜牧业信息、前沿技术,提升畜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四是落实工作经费和效能要求。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畜牧服务条件,所需经费确保到位的同时要确保服务的覆盖面和有效性,推广设备要及时更新和添置,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推广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我县畜牧业服务。

2.3定岗定员,理顺畜牧服务体系确定岗位,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让一些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同志充实到岗位上,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实行绩酬挂钩,做到定岗定员定职责,进一步理顺畜牧服务体系。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工作思路,围绕工业大项目和科技农业的经济发展引进人才,提供人才服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有力支持。

二、活动对象和时间

1、活动对象:县中小企业局、委机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

2、时间:从2015年6月1日开始至6月31日结束。

三、活动内容

1、走访、联系企业。(6月1日—6月5日)组织全委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力量,以医药产业企业、帮扶企业为重点,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了解情况和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服务月为契机,建立长效人才服务机制,保持与企业紧密联系,各部门做好大项目、好项目、需求大的项目实时跟踪,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引进,培养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2、宣传人才政策。(6月6日—6月10日)深入企业,采取现场解答,发放宣传材料、网络沟通、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大力进行人才政策宣传,提供咨询服务,帮组企业引进用好留住人才出谋献策。使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评价、人才培养、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政策规定。

3、需求人才调查。(6月13日—6月25日)采取分组上门入企业的方式,摸清大项目、好项目等重点企业对人才需求,特别紧缺人才和需求情况,了解掌握企业在人才资源引进、培养培训、职称申报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征集企业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及时梳理、归类、建台立档,对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及时上报,有针对性地完善引进紧缺人才政策措施,优质高效地搞好人才服务。

4、服务人才。(6月26日—6月31日)一是充分调动现有人才有效积极性,搭建创新人才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与大项目的对接,集聚高层次人才智力,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二是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使引进人才留得住,肯发挥,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有关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开设绿色通道;三是根据企业需求,建议县委人才办,组织专场人才招聘会,积极为企业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为确保“人才服务月“活动按时序开展。我委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在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按照”人才服务月“工作要求明确分工,把活动落到实处,确保服务月活动的顺利开展。

2、突出重点、做出成绩。各有关科室要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认真落实活动措施,结合日常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好活动,取得好成绩。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范文第6篇

“+数据分析”,从管数字到用数据。通过分析近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信息数据,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较少、人才类型单一、部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专户,预留高层次人才和引进重点高校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工作用编进人计划;通过分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人员情况,针对编制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师补充难等问题,自2011年以来,在开展两次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机动编制进行核定,利用后备教师聘用制度和教师编制临时周转专户制度,有效缓解编制紧缺状况下专任教师不足状况,努力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为党委政府部门(单位)提供所需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人员信息,为公车改革、信息业务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强化源头”,从分散型到规范化。印发《德州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使用审核与经费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市财政局负责依据《核准单》,办理部门预算、核拨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等事宜;印发《关于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加强用编进人源头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和用编进人程序,从源头上防止“吃空饷”“拿双薪”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将市县年度用编进人计划严格控制在省编委批复数额内,对接近满编的部门单位,从严控制用编进人,防止因干部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出现新的超编;对涉及改革、职能弱化、超编、满编的机关事业单位,一律不再安排用编进人计划;预留机动用编进人计划,以保证政策性安置、高层次人才引进、日常调动及后续用编需求。

“+系统维护”,从传统化到信息化。组织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现网上办公、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按月在线报送;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维护工作的通知》,明确更新维护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调整时限,定期监督检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情况;落实实名制信息公开制度,在部门单位公示的基础上,及时对德州政府网和市编办网站上公示的市直机关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进行更新;与市审计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用编进人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列为重要审计内容。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范文第7篇

985加211大学一所:重庆大学;211大学一所:西南大学。

重庆大学简称重大,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副部级建制,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同建设。重大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设有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简称西大,主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位列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与重庆市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农业人才引进计划范文第8篇

1、南京大学;

2、东南大学;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苏州大学;

5、南京农业大学;

6、南京理工大学;

7、中国矿业大学;

8、南京师范大学;

9、扬州大学;

10、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