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12)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受市教育局委派,荆门11人赴黄石八中挂职学习一个月。作为一名校长,我深知这次学习培训机会来之不易。为了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切实保证学习效果,真正达到学习先进经验,提升个人管理水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目的,特制定个人挂职培训行动研究方案。

一、培训学习目标

本次挂职锻练学习时间一个月,在黄石八中全方位考察、学习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我们带着自己平时工作的困惑,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队伍建设、教学教研、德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管理流程,从中得到经验与借鉴,反思与运用。结合自己平时在学校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虚心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请教,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管理水平。

二、培训学习内容

1、听取专家讲座《行动研究的特点与策略》,观摩学习行动研究的案例及专家点评视频,拟写一份行动研究方案。

2、听取主题报告《八中校长介绍八中办学理念》、黄石八中管理者作“我所了解的八中”专家发言、教师代表谈对八中“务本乐学”办学理念的感悟;调查八中办学思想支撑下的教育教学行为和黄石其他初中办学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自己学校办学行为,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

3、听取《黄石八中三大队伍建设的策略与路径》;干部谈体会、党员谈体会、教师谈体会;调研八中三大队伍建设和其他初中学校三大队伍建设;反思自己学校的三大队伍建设,初步形成自己学校三大队伍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4、听取主题报告《以教立研显特色,以研促教创高效-----黄石八中以“教、学、练、评四合一”为载体的教学教研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专家发言《抓细节管理,促有效教研》;专家发言《“四合一”教改感悟》。参加八中教学教研的常规工作,参与各学科组教研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推门课、集体备课、说评课等活动,写出调研报告。外出参观黄石城区其他初中和市区一级教研单位,形成自己将在本校实施的教研教改课题。

5、听取主题报告《八中的德育特色》和教师代表结合八中德育特色发言;调查八中办学理念下的德育特色和其他初中德育特色;反思自己学校德育特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德育特色。

6、听取专题报告《八中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和八中教师谈学校文化的感悟;参观黄石其他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理念。

三、培训学习措施

1、多观察,早融入。

尽快熟悉黄石八中的基本情况,如办学思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特色,培训过程中,主动虚心的向学校校长和老师学习,认真参与学校的管理,积累各项管理的技能,不断充实自己。

2、多参与,重积累。

参与挂职学校的各种会议、活动,能参加的尽量参加,如行政例会、年级组会议、德育和教学线的专题会议,各项主题活动,家长会,主题班会,教师的公开课等。通过学习、体验、反思、感悟、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

3、多听课,勤交流。

本次挂职学习,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力争每周至少听四节课,每次听课后要主动进行请教和交流。

4、多学习,重反思。

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争取在这次挂职期间阅读两本以上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并写出学习笔记。结合自己观察、学习的相关经验,对照在原校时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

5、多交流,重研讨。

定期小组研讨。采用多种形式与在黄石学习人员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与讨论,相互启迪,利于消化吸收。

四、培训研究专题

1、办学思想的凝炼

2、校园三大建设的行动策略与路径

3、教学教研的改革与实践

4、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5、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培养

五、培训学习作业

1、制定个人行动研究方案

2、参加党政联席会和行政办公会的体会

3、完成办学思想的个人学习日志

4、完成“四合一”课题模式的调研报告

5、完成三大队伍建设的个人学习日志

6、完成校园文化的个人学习日志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西奥多・舒尔茨曾言,没有对人的大量投资,就不能享受现代农业的硕果,也不能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富裕,我们经济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问题。新农业的发展,最缺乏的是“新”农民。新农民应具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基本素质。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科技素质的高低、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程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能力,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是助推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重中之重。

培养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提升农民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问题。要将提升农民的素质作为推进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重点,大力培育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农民。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提升农民素质,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要让农村的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多学、学好知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生力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保证逐年增加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逐步缩小与城区的差距,出台优惠政策,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尽量缩小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并尽量实行向农村倾斜的政策,用立法的形式来强制保证城乡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从而实现教育的公平性。2013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318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各方应从制度层面规范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调整完善相关管理措施,以强化纪律约束,维护财政秩序,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二、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

国务院研究室最新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而美、加、荷、德、日等农村职业培训率高达70%以上。开展农村职业培训,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是提升农民素质的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工作。对于种植大户,应对市场和经营管理知识加以重点培训,将其培养成农村社区的示范带头人,采用更系统、更高层次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和市场应对能力。同时,应以培养农民的合作理念、普及合作社知识,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营管理能力等管理知识,通过软件和硬件支持,强化采集和利用市场信息的能力,激发农民成立和管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趣。只有努力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农村急需的大批人才,才能加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推进农村生活文化教育体系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长期处在传统的政治文化与的宗法文化影响下,农村社会的落后思想与文化根深蒂固,致使反映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进文化在农村很难得到发展。因此,提升农民素质就是要在农村构建农村生活文化教育体系,用先进文化替代落后文化。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农村文化资源匮乏,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农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强化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项目。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落实有关部门责任,以推动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传统的节日、集会,千方百计地搭建文化平台,不断探索送文化下乡的新方法,灵活机动地开展文化活动,真心实意地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例如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送戏剧、送图书下乡活动,农家书屋工程,政策宣讲、科普培训、卫生保健讲座下基层等等,对于推动优质资源输向农村,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参与文化活动意义巨大。其次,创新农村文化建设体制与机制。要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基层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以活跃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再次,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积极发展农村电影事业,推动“三农”出版物的发行,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以夯实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基础。总之,构建农村生活文化教育体系,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氛围,提升农民的素质,

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21世纪,知识就是效益,没有知识的土地是贫脊的。培养新农民,就是要让农民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依靠知识,创造财富。通过开发农民的潜能,变“体力劳动为主”为“脑力劳动为主”,运用各种知识指导生产劳动,从而创造财富。培养新农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农民的学习习惯,再学习能力,让农民经常学习,科学劳作,增大劳动中的知识含量,培育学习型的家庭,学习型农村社区。为此,可以组织农村管理者和农民定期学习,为农民提供互相学习、借鉴、参观的平台,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通过学习指导日常工作,从而减少各种损失,提高收益。可以说,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生存理念,中国农民才能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

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主力军。对农民进行素质教育,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新农村在新时期树立新风尚。对农民进行思想素质教育,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也是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有得保障。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河北省 农村体育文化 现状

1.研究目的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域占比均超过了65%。位于华北中部的北部,兼跨内蒙古高原。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中部。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迈向富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视角,调查、研究了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旨在探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河北省不同地域部分农村,中部地区有石家庄、保定;沿海地区有秦皇岛、唐山;西北部山区有张家口、承德;南部地区有邢台、邯郸。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问卷调查提供理论基础。

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民及有关乡镇领导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区域随机选取50个自然村,每村100名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

数据统计法:采用spss1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

3.研究结果

3.1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村体育文化现状

体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范围内,为特定群体所共有、共享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按文化学的观点,可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本研究的农村体育意识文化是指农民对体育的认知与态度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意识等;体育行为文化是指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体育物质文化是指农民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状况。

3.1.1不同地域乡镇领导对农村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

农村体育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中部地区:认为有积极作用的占52.3%、促进作用的占43.1%、无作用的占4.6%;沿海地区:认为有积极作用的占54.2%、促进作用的占42.1%、无作用的占3.7%;西北部山区:认为有积极作用的占40.5%、促进作用的占33.4%、无作用的占26.1%;南部地区:认为有积极作用的占45.2%、促进作用的占44.3%、无作用的占10.5%。

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态度。中部地区表示支持的占94.3%;沿海地区的占97.5%;西北部山区占67.8%;南部地区的占91.1%。

3.1.2不同地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状况。

乡镇领导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精力投入。中部地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65.7%;沿海地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54.6%;西北部山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86.3%;南部地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69.5%。

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列入经费预算乡镇。中部地区占75.3%;沿海地区占83.1%;西北部山区占56.2%;南部地区占71.9%。

已经或正在规划体育文化建设的乡镇。中部地区占77.1%;沿海地区占85.3%;西北部山区59.5%;南部地区列入预算的占74.7%。

3.1.3不同地域农民对体育文化的认识。

对体育文化概念的了解。中部地区:了解的占18.6%、比较了解的占23.1%、不了解的占58.3%;沿海地区:了解的占29.3%、比较了解的占38.2%、不了解的占22.5%;西北部山区:了解的占12.1%、比较了解的占20.3%、不了解的占67.6%;南部地区:了解的占17.2%、比较了解的占24.3%、不了解的占58.5%。

体育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中部地区:认为重要的占23.5%、比较重要的占71.1%、不重要的占5.4%;沿海地区:认为重要的占41.3%、比较重要的占55.3%、不重要的占2.4%;西北部山区:认为重要的占14.2%、比较重要的占47.6%、不重要的占38.2%。

3.1.4不同地域农民体育活动场所、器材与组织形式。

农村居民有固定的专职农民体育活动场所的乡村。中部地区占12.3%;沿海地区占29.8%;西北部山区占3.5%;南部地区占13.4%。

有自己的体育健身器材的农村居民。中部地区占16.2%;沿海地区占69.1%;西北部山区占7.7%;南部地区占17.5%。

体育健身形式有组织有指导的农村居民。中部地区占8.6%;沿海地区占19.3%;西北部山区占2.8%;南部地区占11.1%。

3.1.5不同地域农民体育人口数量。

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和体育现象,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采用的基本标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根据农民的特点,课题组在制定问卷时,多次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将每周参加2次,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者,定为体育人口。中部地区体育人口数量占26.6%;沿海地区体育人口数量占37.5%;西北部山区体育人口数量占11.3%;南部地区体育人口数量占25.4%。

3.1.6不同地域农民体育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受体育意识与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是衡量农民自身体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农民体育消费主要包括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观赏比赛等。中部地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34.8%、150―300元的占46.7%、300元以上的占18.5%;沿海地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16.2%、150―300元的占57.2%、300元以上的占26.6%;西北部山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72.2%、150―300元的占20.5%、300元以上的占7.3%;南部地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29.4%、150―300元的占48.1%、300元以上的占22.5%。

3.2制约河北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

3.2.1经济发展因素。

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个人的经济状况、体育场地建设水平、健身意识和生活方式均受经济要素影响。农村经济收入低,无钱购买体育器材设备,影响了农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目前乡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上级政府财政一般没有专项基金投入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经济因素成了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

3.2.2政府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不健全。

政府在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河北省农村除校园体育设施外,几乎没有农民专项体育场地,影响到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乡镇没有农民体育组织,组织机构的不健全不能适应农村开展全民健身的需要。

3.2.3农民自身因素。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加上受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大多数农民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对体育的本质功能认识不够,而且不了解体育锻炼的常识与方法。加上季节和农忙的限制,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没有保障。

3.2.4其他因素。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发动机,是学会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的重要时期,农村学校体育的滞后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人才匮乏,无论是农民体育锻炼的指导人才,还是农民体育的管理人才都非常紧缺,影响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河北省不同地域乡镇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和认知程度不同,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好于西北部山区。

4.1.2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村居民体育意识有明显差距,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好于西北部山区。

4.1.3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村体育人口数量、体育消费水平有一定差异。沿海地区好于其他地区。

4.2建议

4.2.1各级主管部门应把宣传体育知识、健身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农民群众认识到体育不仅有强身健体功能,而且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团结等多方面功能,增强体育意识。

4.2.2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建设体育设施,组织体育活动。以采用省、市、县、乡各出一点资金的办法,共同把农村的设施建设武装起来,以此推进农村的体育活动开展。同时从体育彩票收益金中抽出适当资金进行农村体育项目的投入。

4.2.3尽快建立乡政府体育管理机构,组织各种体育指导中心,积极推进农村体育俱乐部,制定并完善各种农村体育管理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实施目标管理,将农民体育的开展情况,作为衡量主管领导业绩的标准之一。

4.2.4充分挖掘地区民间体育资源,采用各种措施增加可利用的体育资源。利用地方特点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继承和发扬不同地域的农村传统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李丹.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43-46.

[2]陈彬.我国农村体育基本理论研究现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96-97.

[3]马先英.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10-1312.

[4]谭小勇.湖南省城郊富裕乡村体育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592-594.

[5]王刚.农村体育文化现状剖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278-281.

[6]调研组.关于河北省农村体育情况的调研报告.河北政协网,2008,(6).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工作创新服务力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确定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我们也看到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如何破解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此以赣榆文化建设“两个面向”为例,就如何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问题作一思考。

赣榆县现有人口108万,下辖18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33个社区,420个行政村,2002年乡镇合并,全县由原来的29个文化站合并为18个文化站,其时,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急剧滑坡,到2005年,全县乡镇文化站无房站和不达标站达到17个。面对危机,2006年以来,赣榆县文化局确立并坚持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工作方向,实施了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文化信息共享、文化站(文化室)达标建设、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乡镇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农家书香”工程、民间团队培训、体育健身培训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使乡镇文化站“活”起来,体育健身“动”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使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开创了县级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只有面向农村,主动融入方能有所作为

新农村,新文化。建设新农村必将呼唤和孕育新的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为文化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任务,注入了新动力。文化工作者有所位,必须有所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需要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新载体,增添新手段,贡献新力量。

面对“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的春天,赣榆县早准备、早谋划,2006年,赣榆县文化局将其确定为“基层文化建设年”。作为承载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赣榆县始终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赣榆县的迫切需求和争取下,尤其是省文化厅领导对苏北农村文化工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为赣榆县下达了6个农村无房文化站和7个不达标站的建设指标,占全省建设数量的12%。面对难得的机遇,年内赣榆县全面启动13个文化站建设,并对广大农民群众做出了“年内全部建成,年内全部对外开放”的庄重承诺。从年初开始,赣榆县组织人员深入镇村调研,形成了文化站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建设实施方案,县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并与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赣榆县文化局也与各镇文化站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历经9个多月的不懈努力,13个文化站建设按序时进度全面完成,均达到了内部功能齐全,设施初步到位,建筑面积不低于500m2的综合性文化站。2007年,赣榆县文化局将其定为“文化活动展示年”,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配合海头镇完成了文化站改建工程,配合金山镇建成了徐福纪念馆,建成并开通了徐福文化网。实施送文体器材下乡工程,筹资20万元,为各镇文化站购置了锣鼓、音响、拔河绳,并购买了扬琴、电子琴、二胡赠送给部分民间文化团队,增强了乡镇文化站的综合服务功能。

2006年,全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在赣榆县试点,结合赣榆县实际,实施了“百村体育健身工程”,当年完成全县420个行政村篮球场和乒乓球室建设任务,全面达到420个行政村“村村有体育场地”的目标,在苏北五市中是唯一一个县实现了村村“全覆盖”。2007年,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延伸工程,建成18个镇级体育健身中心,并为全县409个自然村配备了小篮板,达到了体育工作“活动有场所,健身有器材”的总体目标。

针对赣榆县农民渴求知识,看书难的现状,赣榆县把等政策变为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以省新闻出版局在全省实施的“农家书香”工程为契机,建成“农家书屋”65家。

由赣榆县文化阵地、文化载体建设经验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和谐文化新农村,给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带来契机,而要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首要的是文化阵地、文化载体的支撑,逐步形成阵地化、网络化,要与广大农民最直接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只有实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新突破,才能逐步构建起县、镇、村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平台。

只有面向农民,利民惠民才能提升文化服务力

建设和谐文化新农村,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农民。服务于农民文化需求是广大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工作必须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必须融入到农村全面进步的大趋势,必须融入到农村全面发展的大熔炉。唯于此,文化工作才能在亲民、便民、利民中焕发应有的魅力,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水平。

2006年以来,赣榆县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以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实施了以送图书、送戏、送电影下乡为内容的“三送工程”,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两年来,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合计送戏下乡演出530场;送电影下乡放映9200场;为各镇文化站配发图书32400册,并利用馆藏图书资源,送图书下乡8427册,送科技信息5500份。

2007年,赣榆县文化局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了“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培训活动,组织戏剧、曲艺、舞蹈、民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村文化团队培训活动,全年培训856人。2007年初,编印《全民健身指导手册》1000册作教材发放至全县500多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在全县18个镇420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共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800余名,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全覆盖”。目前,全县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有量达到万分之二十(省指标为万分之七),并逐步形成了县、镇全民健身网络化、规范化的崭新格局,把文化的内涵融入有益于农民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中。

各项培训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农村广大群众的文化意识,调动了群众自觉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民众自办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城乡出现。2007年,赣榆县文化局指导各镇挖掘本镇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鼓励地方文化人才自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文化团队。全年新建民间文化团队20家,使全县民间文化团队达到46家。

农村文化是本土文化、大众文化。文艺作品只有反映农村题材、根植农民的实际生活,才能得到农民的欢迎。因此,赣榆县多次组织创作人员深入农村,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新农村建设、新人新事新风尚、移风易俗、普法宣传、平安创建等内容,精心编排贴近农村和农民生活的节目。形式多样,有快板、京歌、苏北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交口称赞。下乡演出时,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有时群众亲自上台,演身边人、唱身边事,先进文化悄然送到农民的心坎上。

由赣榆县文化服务工作经验可以看出,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要结合群众实际,创新形式,主动融入,积极开展广泛的文体活动,把先进文化送到千家万户。文化工作者要在实践中提高服务农民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作用。

只有塑优特色品牌,才能提升地方文化竞争力

品牌是特色的浓缩,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文化品牌更是全面提升一个地区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06年以来,赣榆县继续放大品牌效应,继续打造“徐福文化”、“赣榆锣鼓”、“赣榆拔河”、“赣榆风情”广场文化品牌。

作为东渡日本第一人徐福的故里,在赣榆县连续举办五届徐福节的基础上,2006、2007年连续举办了中国·赣榆第六届、第七届徐福节,并于2007年建成国内第一家徐福纪念馆。赣榆县广泛开展了徐福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徐福祭仪、徐福像奉迁仪式,并连续两年将大型文艺演出在央视7套和3套播出,提升了赣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了文化人能干大事、干成事的魄力。徐福文化与赣榆海洋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海洋文明的摇篮”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扩大赣榆锣鼓“中华鼓王”的影响力,赣榆县先后指导18个镇、420个行政村均组建了一支锣鼓队,帮助组建了数十个军营锣鼓队、社区锣鼓队、老年锣鼓队等,使赣榆锣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品牌;赣榆作为“拔河之乡”,曾多次代表国家、省参加全国性的赛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为使这一运动普及大众,赣榆县也指导18个镇、420个行政村均组建一支农民拔河队,定期开展镇村之间、村村之间比赛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2006年,赣榆县继续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举办了第八届“赣榆风情”广场文化活动,首次实现文化广场活动总冠名,历时7个多月,演出达32场,其中在镇、村演出达21场,观众达30余万人次;2007年,演出达到46场。广场文化活动被群众喻为“没有围墙的流动剧院”。文体品牌的成功打造,成为赣榆县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体工作的亮点。

由赣榆县所实施的文化品牌战略可以看出,提升文化竞争力要有新的手段,要根植乡情,培育特色,突出品位,要用品牌的效应引领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这样,方能凸显当地文化优势和竞争力,从而提升整体形象。

只有优化文化环境,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市场管理,是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市场化程度的反映,是先进文化建设成果的保障。赣榆县在全省率先实行“户籍化”片区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县、镇两级一体化管理力度,实施一户一档、“星级”管理。2006年,在连云港市率先成立了网吧协会、音像业管理协会、印刷业管理协会、出版物管理协会、娱乐场所管理协会五大协会,将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全面纳入行业自律管理的轨道;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2006年文化、新闻出版经营户数量较2005年增长了15%,狠抓规范,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六大专项集中整治行动,特别是“网吧”、游戏厅的集中整治收到了明显成效。赣榆县共开展市场检查25次,处罚违规经营网吧21家,收缴非法电子游戏机23台,盗版教辅47773册,非法音像制品20415张,重点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检查力度,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查处“黑网吧”13家,并与经营户签订了“有困难你找我,出了问题我找你”的双向承诺制,发挥各镇文化站的作用,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确保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赣榆县把影剧业、电影业全面推向市场,实行自食其力,通过市场化运作,不断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2006年,积极承接大中型演艺团体,开展“百部电影进千村”、“优秀电影进社区”、“爱教影片进校园”等活动,既增加了整体收入,又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发演艺业、网络服务业、印刷业、娱乐业、体育健身业、艺术培训等,注册成立了连云港徐福文化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整合一切文化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为文化工作积蓄了后劲,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现状;解决措施

一、建设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它作为文化建设中“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并真正能够融入群众生活的一种有效载体,备受人们喜爱和关注[1]。当前,扶植和壮大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对改变农民陈旧思想观念,丰富百姓精神生活,加强农村凝聚力和农民的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1.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被迅猛释放,人们迫切地希望有更多的精神食粮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由此,业余文艺团队应运而生。各种戏剧团、歌舞团等文艺团队在节假日和农闲时分给农民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他们不仅活跃了节日气氛,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2.宣扬利民方针政策,实现富民最终目标

文化教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2]。农民业余文艺团队寓教于乐,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贴近农民实际和情感的文艺作品,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容易被农民接受,达到教化农民的目的。此外,业余团队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可以改变农民的陈旧思想,形成新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更多富民利民政策提供了便利。

二、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的现状

近年来,农村业余文艺团体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由于农村业余文艺团体“自发组织、自主经营”的发展特点,在其迅猛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类型缺少典型性和多样性

据笔者调查,台州市下箬横镇、浬浦镇的部分村庄合格的业余文艺团体并不多,多以自娱自乐为主,如下岙堂村有3个业余文艺团体,而白水田村和三顶桥村都没有正规的业余文艺团体,其他一些村庄也都缺少优秀业余团队树立典型实现先进带动后进。此外,业余团体在种类上缺少多样性。根据调查了解到,歌舞类、戏剧类的文艺团体占所有文艺团体数目的65.5%,少数棋类团体占17.2%,而运动类文艺团体如健身操队、太极剑队以及曲艺类、书画类出现比例极小甚至在某些农村根本没有出现(不包括业余文艺学校),这些数据都表明温岭市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数量少,缺乏典型且种类比较单一。

2.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缺少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活动平台

根据笔者调查,文化活动室或老人协会是农村业余团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些场所多数设施简陋,无法支持活动的正常展开。根据调查显示,因为缺少文艺活动,有14.1%的村民经常去文化活动室,有62.4%的村民偶尔或很少或不去农村文化活动室。另外,村庄里很少有专门的场地供文艺团体演出。访谈得知,村民大多是利用村里空余的场地,例如放寒暑假时学校的操场、菜市场旁边的空地、活动室前的一小块场地等地方作为活动的场所,而许多村民也反映文艺演出的场地通常是临时选择,临时搭建,演完就拆。这说明大部分的农村业余文艺团体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活动平台,缺少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演出者参与的积极性,阻碍演出长期、顺利、稳定地开展。

3.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缺少稳定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除政府资助外,农村业余文艺团体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四种:第一是个体出资,即由文艺团体的负责人独自出资;第二是集体筹资,即所有活动经费均由队员们出资筹集;第三是多方筹资,即由团体内部队员集资及当地企业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第四是股份制,既由农民、企业等参股方式筹资[3]。所调查的村镇中约有64.1%的业余文艺团体是通过集体筹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但因为演员大多是农村基层业余文艺爱好者,没有太多额外的资金投入文艺团体中,再加之团体演出活动少,演出收入低,导致团体缺少足够的经济保障来维持其稳定长久的发展。

4.农村业余文艺团体人员比例失调,专业化水平较低

据笔者调查,当前农村地区文艺团体大多以中老年文艺团体为主,占52.8%,其中歌舞类,戏剧类文艺团体中女性比例又远远高于男性。农村文艺团体人员比例失调问题间接表明农民,尤其年轻一代,参与团队的积极性并未完全调动起来。根据调查得知,年龄在20至40岁的农民中,有34.4%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选择打牌,搓麻将,有9.4%的农民将业余时间花费在聊天上,还有28.2%的青、壮年农民将业余时间花在其他与提升自己文化素质无关的事情上。这表明政府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团来调整团队人员比例方面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此外,由于团队成员大都以业余爱好者为主,多为自娱自乐,并未受过专业的训练,使得现有的业余文艺团体整体专业水平普遍偏低。

三、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建设措施

要想真正发挥农村业余团体在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加强政府和人民的合作,调整内部结构,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保障团队稳定发展。

1.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提供团队活动平台

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给予团队的负责人一定的指导,并共同解决难题。同时规划团队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任务目标,并定期对业余团体进行视察和考核。另一方面,政府要拨出一定的资金来开发活动场所,如建立农村文化活动室,并派专人管理农村文化活动室的日常运作,也可在本村建设乡村大舞台,为文艺团体的练习和演出提供稳定的场所。

2.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发展多样文艺团体

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农村业余文艺团体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活动,吸引群众主动观看甚至参与文艺表演来切身感受文艺团体所带来的好处,从而激发其加入或自主创建文艺团体的热情。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调查统计当地业余文艺团体数量,分析其发展前景,优化整合部分文艺团体,重点发展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团队,同时鼓励人们自主创新,积极创办新型的文艺团体。

3.调整人员结构比例,提高团队专业水平

一方面,政府要制定鼓励政策,号召年轻人加入团队,为文艺团体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可选取和培养一支专业幕后团队(包括管理者、代言人、经纪人、宣传人和联系人等)对团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联合专业院校或培训机构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学习专业技能,还可以引进各种专业人才,对业余团队进行演出的专业化指导,提高团队专业化水平。

4.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保障团队经费稳定

文艺团体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多元化筹集资金。一方面,鼓励村民和当地企业参股,对文艺团体实行股份制管理[4]。同时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基层业余团体奖赏机制和业余团体资金补贴机制。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文艺团体。文艺团体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自己,拓宽演出市场,赚取演出费,还可以将优秀的表演刻录成CD、VCD、DVD等数字化产品销售,开拓销售市场。

参考文献

[1] 赵丽丽.谈基层文艺团体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J].大众文艺.

[2] 谭泓.农村实现“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思考 [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2.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中国德育:李主任您好。“书香南岸,幸福教育”是南岸区“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请问这一发展战略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的?其着眼于“书香”和“幸福”的价值追求有何深意?

李劲渝:《南岸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优先发展、公平优质、开放创新、普惠全民”16字为战略方针,提出到2015年,建成均衡化、专业化、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多元化为一体的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教育强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典范,实现书香浓郁、师生愉悦、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构想。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区提出了“书香南岸,幸福教育”的发展战略。

人们常说“教书育人”,而实际上应该是“育人教书”。教书只是载体和手段,育人才是本质和目的。教育的真正意蕴就在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开发、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精神的守望、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其根本的价值指向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健康、进步,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尊严,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促进人类个体与社会的美好生活即为了人的幸福而奋斗的事业。教育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关注人的生活的完整性,对学校来讲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师生道德发展的校园生态环境,而这种生态环境的呈现方式就是构建书香校园。

构建书香校园意味着共筑师生精神乐园。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心理潜能,提升师生的精神生活质量。阅读一本好书是自我教育的开始,阅读如果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使他们的灵魂得到熏陶、人格得到升华,那么,道德教育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不教之教”。

中国德育:每一个教育理想的价值都必然需要通过实践来呈现和检验。南岸区是如何推进落实“书香南岸,幸福教育”这一发展战略的?成效如何?

李劲渝:近年来,我区教委紧紧围绕“书香南岸,幸福教育”的发展理念,按照“适应新形势,构建新模式,整体推进区域德育优质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1221”德育工作推进模式:“1”即强化“一个体系”——“幸福教育六个一百”(一百个行为习惯养成项目、一百项健康运动锻炼项目、一百项生活自理能力、一百项艺术表达能力、一百种应急救护技能、一百种人际交往礼仪),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追求幸福、获得幸福的能力;“2”即加强德育干部、班主任“两支队伍”的培训,既注重专业技能培训,又注重搭建平台助推发展,提升班主任和德育骨干队伍的育人水平和职业生涯成长的幸福指数;“2”即推进课程育德、班级文化建设“两个工程”,坚持课题引领,加大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力度,实现课程育德和活动育德,鼓励学校自主申报班级文化建设项目,强调百花齐放、差异共进,激发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1”即全方位、高水准打造班主任基本功“一个大赛”,促进班主任队伍育人能力的整体优化与提升。

“1221”德育工作模式的数年坚持成效显著,极大地提升了我区的教育形象。不仅形成了《均衡教育调研报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等五篇报告、为全区中小学培养了一大批德育骨干、产生了一批“1221”德育工作目标试点校,而且促进了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的特色发展。如百年老校第十一中学的“博雅修德”,广益中学的“行远自迩 登高自卑”;怡丰实验学校以“智慧学习、阳光生活、健康成长”为办学理念,积极开发《诵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诗词歌赋赏析》等校本教材,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学”学校;文峰小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课题研究,建设以“诚信教育”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等等。

中国德育:重庆市有着城乡二元的特殊结构,是农村劳务输出的重点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凸显。请问,重庆市南岸区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

李劲渝:目前,重庆市南岸区有留守流动儿童约10847人(不含学龄前留守儿童),其中留守儿童1144人,主要集中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长生、迎龙、广阳、峡口等镇。近年来,我区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多措并举实施关爱,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多方联动机制,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区致力于建立“幸福教育一二三”工作机制,即“一”帮扶,每位长者像父母那样帮扶留守儿童;“两”到位,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到位、对“幸福教育六个一百”工程的落实到位;“三”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农村小学;寄宿制

一、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产生的背景分析

(一)政策支持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近年来,农村人口出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政府牵头在农村开展了学校布局大调整,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以行政强制性手段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实际要求变为切实的行动。因布局调整造成的远距离上学给学生和学生家庭带来的不便和不安全随之凸显出来,而“寄宿制”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反过来讲,正是布局调整政策催生了农村小学的“寄宿制”。随着中央和各地教育政策的调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都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宿制学校”。①2005年初,教育部的《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共计减少4万多所中小学校,②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瓶颈,解决了由此产生的问题。

(二)现实原因

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物质需求得到极高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就会追求精神上的一些享受。随着经济能力的增强,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如今农村人不比城里人,很多家庭也是独生子女,最多也就两个孩子,他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家长要求自己的子女也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在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教育的崛起,事关整个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地进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视,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改善了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以及生活工作条件。但就总体来说,农村教育还是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寄宿制学校的产生,能帮助解决其中的一些难题。

二、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的意义与不足之处

(一)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加上现在的农民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来源。为了改善生活水平,很多年轻父母进城务工,或者做生意来增加收入,孩子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看管,这就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的一大“心病”,然而寄宿制的实施,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帮助外出务工的家长解决了一大难题。据相关资料表明,农村寄宿制小学中有约90%的留守儿童。③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蓬勃发展,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有利于集中农村教育资源,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随着全国进行农村小学撤并,调整学校布局这一政策的实施,农村教育资源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总体上呈现“布局分散,资源闲置”的特点。这就使得学校的数量减少,打破了原来一村一校的格局,并且有的学校被撤掉,资源如果没有合适的加以利用的话,就会闲置下来,导致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另外,从我国的国情看,现有的财力是不能满足现有学校普遍发展的需要的,在农村更可行的办法是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建设好乡镇中心小学和其它少数完小。由此可见,寄宿制的推行有利于整合集中农村的教育资源,满足农民对优质的教育资源的需求,推动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3.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学寄宿生年龄基本都在十岁左右,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开始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这就对他们自理能力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提出了挑战。现在的小孩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帮着搞定,自理能力差、生活习惯不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而如今当他们独自来到学校进行独立生活后,很多事情不得不自己动手做,不少的学生逐渐地能够自己换洗衣服、按时吃饭、按时作息等的好习惯,而且在群体生活中,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关心帮助别人。由此可见,这种“集体生活”氛围的寄宿制生活,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二)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到位,学生的安全隐患大

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保障。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安全问题是其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应变能力都很差,没有一定的防患意识,遇到意外突况,后果将会很严重。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还很不全面,不到位,学校领导对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

2.关心指导不到位,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自身认知、思想、行为的不成熟,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不高,因此需要家长家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帮助。但是,由于寄宿制的孩子们,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校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及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病。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师代替父母,执行父母的职责来关心指导,进行情感教育,真正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可就目前的现状来说,要做到这一点还很难。首先,现在大多数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本来的师资就短缺,教师的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有的教师甚至兼顾几门课程,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其他方面。其次,当前很多农村小学聘请的生活教师是当地农民,素质不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就算是任课教师,大多数关心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他方面似乎不太关注。

3.沟通不到位,家长放心不下

对于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来说,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和学生与家长的适时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一周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有的家远的学生甚至几个周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孩子在学校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学习成绩怎么样,都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校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只是一个学期开一两次家长会,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做到真正的交流沟通。

4.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学生生活单调乏味

曾经很多教育家都深有感触的说: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文化氛围,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一所学校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校园文化,顾名思义就是让学校时时,处处都充满一种文化氛围,学生能在这种优美、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与感染。寄宿生全天都呆在校园里,除去上课的时间外,还有好多业余时间,尤其是下午放学后,没有其他特别的活动,学校只是安排学生早点上晚自习,学生的学校生活十分的单调。学校也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为的只是学校表面的秩序与安静,而不管孩子的内心需要。由此可见,我国很多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我国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改进策略思考

1.加强管理,安全管理要到位

学校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但是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来说最重要,最棘手的要属安全管理问题。安全问题是大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应该始终把安全工作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安全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安全教育要到位。应该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制定相关制度和奖惩条例,对于教职工而言,应该做到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努力构建文明、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安全教育更加重要,要使他们掌握“防水、防火、防交通事故以及自救”的基本常识。还有一点十分必要,就是平时的安全检查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周详全面的安全隐患检查表,坚持“日查、周报、月评”制,对工作突出的予以奖励,对因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坚决处理,决不手软。

2.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上真正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人的发展中同等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教育,可是深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学校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学生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教育首先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小小年纪,远离父母,开始学校的集体生活,在各方面都不能自理,因此学校除了在日常生活方面给予足够的关照外,更应该十分重视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要加强对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并不难,首先要多沟通,多了解,与家长的沟通,与学生自己的沟通都是十分必要的,从心理上真正的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学校的温暖,这样就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第二如果发现有心理不正常的学生,应该追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第三,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者心理咨询室,进行相关的教育与治疗。相信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心理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密切家长和学校的配合,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的养成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的联系沟通对于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家长沟通,从家长那里多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且向家长宣传正确对待和教育子女的方式。学校可以通过采取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电话沟通,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生活做努力。对于学生存在的不同的问题,学校和家长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例如,有些学生生活能力过低,就要积极培养寄宿生的基本生活能力;还有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教师与家长就应该加强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学校与家长的配合,沟通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加强改善。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小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精神和文化是教育的根,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精神支柱。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有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应该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领域,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目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因周边小规模小学的撤并,师生人数增多,更加有必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改善,也就是改善校容校貌,通过植树种花,增加绿化面积,要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进的氛围,让校园文化成为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得到精神的熏陶与感染。第二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如学校可以开展读书文化节活动,通过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或开放阅览室,让寄宿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课外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学科知识竞赛、美术书法作品展、勤工俭学、三月学雷锋活动等等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能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了丰富,而且又使学校的精神环境得到净化。

参考文献:

[1]陈新益.关注农村小学“寄宿制”现象[J].江苏教育,2002.

[2]王义宝.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功能完善之探析[J].云南电大学报,2012(12).

[3]张建清.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点滴[J].2011(1).

[4]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

[5]王之超.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之我见[J].现代阅读,2013(1).

[6]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6).

注解

①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2001-05-29)[2007-01-03].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嘉兴秀洲;农民画;事业;产业;优势;瓶颈

1 发展概述

农民画是以基层农民为主要创作群体,以农村日常的生产生活为创作内容,以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手法自由为艺术特色的现代民间绘画,拥有浓厚的地域乡俗文化特色,是在原生性的民间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交织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亚民间文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文艺也取得大发展,也是在那时,秀洲农民画开始焕发生机,涌现出一批极具创造力和特色的优秀画家人才。20世纪90年代之后,秀洲农民画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画家的素质也不断提升,在国内外成就了一定的影响力。

秀洲农民画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秀洲农民画融合当地蚕桑文化和剪纸、刺绣等民间技艺,发展迅速,成果颇丰。1988年秀洲区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1年开始中国农民画艺术节在秀洲e办,此后每2-3年举办一次。在画家队伍建设方面,嘉兴秀洲农民画有自己的领军人物(如缪惠新大师),也有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秀洲农民画,在行业内已形成了一支年龄层次较为丰富的画家队伍。

2 发展优势

秀洲农民画在文化建设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十分突出。秀洲农民画发展至今,已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四个“国”字号称号收入囊中。随着近些年的不断发展,秀洲农民画获得的奖项愈来愈多,秀洲农民画已从民间登上大雅之堂。秀洲农民画艺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秀洲区政府的重视。区领导曾到秀洲区文化馆作专题调研,走访农民画画家缪惠新,与热心农民画事业的群文干部交朋友,支持建造新的农民画艺术中心和文化馆新馆等。秀洲区政府讲农民画作为新农村文化产业的着力点,制定和完善了副歌客观实际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2006-2015年秀洲区完成了《秀洲区画乡建设》十年规划。

笔者走访了嘉兴、衢州、舟山三地,衢州与舟山都或多或少地面临农民画传承问题,而在秀洲,却没有这一问题的困扰。秀洲区有专门为农民画开创的天地,也有不断培养农民画爱好者与创作者的平台。从对文化局的老师的采访到对画家本身的采访,都可以看出秀洲农民画创作队伍的有力和自信。秀洲农民画创作队伍的成功建设,也离不开政府。在队伍建设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秀洲区政府建立了从上到下梯级分布的农民画爱好者培养基地,从新农村的“文化礼堂”到社区文化课堂再到中小学的美术拓展课堂,到处可见农民画的身影;第二,秀洲区政府注重农民画创作者的利益,对画家有津贴补助,并且积极地为画家提供了比赛、展览、交流渠道,关注画家的生活与发展。

秀州地区作为一个成熟的农民画发展地的示例,政府方面对于农民画的展览、交流(国内国外)、画家群体的管理已经有了相关负责的文化部门,相关的文化设施(如展览馆、文化馆)也已经相当完备。在农民画宣传方面,秀洲区已走在前列。农民画的基地建设增加了农民画在老百姓中的知名度,而将农民画作为政府赠礼增加了地区间的知名度。

3 发展瓶颈

秀洲区农民画的主要成果还是在学术和艺术方面。经济方面相对舟山等地起步较晚,农民画产业化依旧前路漫漫。秀洲农民画产业化的道路依旧在摸索中,.创作和衍生品化两个环节的连接有待进步。在对画家进行采访时有青年画家表示秀洲农民画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也给新一代画家的创新带来了挑战。与其他地区相同,大部分农民画画家难以依靠农民画养家糊口。农民画的产权保护还存在问题。大部分农民画家的产权意识较为薄弱,相关政策举措也不够完善。

农民画事业与产业的杂糅并存是目前农民画发展现状中突出的特点。嘉兴秀洲区农民画事业化发展颇有成就,但产业化发展不成熟,二者的并存共生矛盾重重,并且这些矛盾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障碍。在农民画相关产业发展方面,政府方面明显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目前,嘉兴仅有一家农民画创意文化公司,该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现出对政府方面政策的需求和对外合作交流的需求。只能说,嘉兴地区的农民画产业形态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划问题。

嘉兴秀洲农民画艺术创意有限公司注重“创意”在农民画元素提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旨在通过创意策划提升其衍生产品附加的文化内涵,最大程度发挥农民画的文化价值。该公司目前的衍生品包括工艺品(油纸伞)、生活用品(杯子、家纺、纸巾等)、文具、服饰(丝巾、衣物)等,但是产量有限,产业链存在(“画家艺术创作―团队创意策划―公司投入生产”三位一体)但发展还不成熟,价格也比较高昂,市场流通率低。

秀洲农民画前途一片灿烂,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有一些小瓶颈,面对这些小瓶颈,秀洲区政府的解决手段对于浙江其他地区而言是有借鉴意义的。另一方面而言,秀洲农民画在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创新,寻求发展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曦,胡佳,董文斌.秀洲区积极探索农民画产业发展打造创意升级新路[N].嘉兴日报,2014-05-28

[2]张力《浙江农民画的创作与发展》 大众文艺

[3]郎绍君《论中国农民画》[J] 文艺研究1989(3)

[4]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民画简介《持续发展中的秀洲农民画》

[5]仲美文.《人文秀洲区多彩农民画》 中国文化报/2007 年/10 月/17 日/第 004 版

[6]苏唯谦《秀洲农民画从民间走上大雅之堂》 中国文化报/2007 年/11 月/8 日/第 008 版

[7]亢宁梅.《从自我的符号到审美意识形态的代码――中国农民画审美性质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 2011.02

[8]丁占勇.《中国农民画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2.0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