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能源及碳排放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现实性分析
(一)取得的初步成效近几年来,江西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碳强度目标,启动了一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林业碳汇和自愿性碳交易项目,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开始起步,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取得了初步成效。1.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有效推进。尽管江西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起步较晚,但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型工业企业已经开始挖掘CDM项目市场潜力,项目已基本覆盖了污染较大的钢铁、冶金、电力、水泥和化工等行业。截至2013年12月17日,全省已获得经核证减排量签发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23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项目53个,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84个。位于南昌市麦园的垃圾填埋气发电工程,是江西省第一个在联合国注册的填埋气CDM项目,该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量约12万吨,依靠卖沼气碳一年可赚取近百万欧元。2012年,全省首个自主开发的乐平矿务局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在联合国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预计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万吨,年收益约为117万欧元,计入期为10年。2013年,江西省在联合国成功注册了规模最大的CDM减排项目———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标志着该省温室气体减排和碳交易迈上新水平,该项目预计每年可为社会提供清洁能源约11.42亿千瓦时,将带来3.5亿元碳交易收益。2.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开始起步。江西省赣州市作为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2013年组建了集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环境保护咨询等各类能源环境权益交易服务于一体的赣州环境能源交易所,成为该省第一家环境权益类交易所。同时,江西省新余市在2013年正式启动全省首个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主要开展以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等为标的的电子交易,以促进减排成本较低的技术创新及其推广应用。此外,江西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组建省级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权、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水权及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代表的节能减排技术等的环境能源权益交易。目前,江西省环境能源交易所筹备组建工作方案已经上报江西省政府,即将启动挂牌运营。3.交易模式及交易方式不断创新。一是自愿性碳交易实现零突破。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推动国内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的有序开展。2013年1月,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赣州环境能源交易所以50元/吨的价格购买了南康市元龙水电站1600吨碳排放权,完成了全省首笔自愿性碳排放权交易。二是林业碳汇项目稳步推进。经过多年努力,乐安县林业碳汇项目于2013年10月30日在国际VCS平成注册,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基于VCS国际标准开发并成功注册的森林管理类林业碳汇项目,预计30年内可固碳约2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产出的碳减排量将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挂牌交易。三是探索建立节能自愿协议和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在工业领域推广节能自愿协议的同时,江西省鼓励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与政府节能管理部门签订节能自愿协议。国内最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江西新余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20万千瓦机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项目落户新余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碳17万多吨。四是积极参与发电权交易,即交易双方在平等自愿原则下,在不影响电力消费者的前提下,采取双边交易或集中交易方式完成电量指标买卖。2013年,全省全年累计完成发电权交易电量57.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3%,共节约标准煤44.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5.46万吨。4.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2008年,江西省政府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问题,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省发改委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处,明确了工作职责,组建了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2007年成立了江西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2009年成立了江西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2010年成立了江西省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及政策。在促进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方面,出台了《江西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的若干意见》、《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管理方面,出台了《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归口管理的通知》、《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实施细则》等。(二)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不断尝试,江西省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该项工作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目前,江西省仅组建了赣州市1家环境权益类交易所,省级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尚在筹建中,且赣州环境交易所交易的碳排放权主要是以商谈方式确定交易价格,难以发挥市场自动调节价格和配置资源的作用,影响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深入推进。与此同时,由于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主要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交易市场也主要设置在国外,江西省企业只能通过与国外机构合作来开发CDM项目,间接参与国际碳市场交易并将CDM项目下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在一级市场上出售给国际买家,无法将CER在二级市场上直接出售,在整个碳交易链中,扮演着“卖炭翁”的角色,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中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2.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与生态环境地位不匹配。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经作为“十二五”期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并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目的是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交易规则与核算体系等,为全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经验。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全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3.1%,位列全国第二,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80.8%,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有10个设区市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标准,但由于各方面准备不足,全省碳排放权交易仍未纳入到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范围,整体工作较为滞后。3.自愿减排体系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从全球碳交易市场看,自愿减排是一种自愿参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形式。2010年,世界碳排放权交易量约为6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自愿碳减排市场交易量仅为1.31亿吨,面临着严重的需求不足问题。从全国碳交易市场看,尽管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推出了自愿碳减排交易服务,但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整体起步较晚,市场尚不成熟。就江西省而言,自愿减排的碳排放权交易量非常有限,赣州环境能源交易所成交的自愿减排项目仅为1个,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数量偏少。4.相关配套管理机制和统计监测能力缺失。主要表现为: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缺失、评估体系未建立、交易规则未制定、中介体系不成熟,与碳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备;碳排放源核算、核查等基础工作十分薄弱,温室气体清单数据获取难度较大;交易方式、模式和流程等亟需优化,缺乏碳排放定价权和交易主动权;金融机构尚未介入碳交易方面业务,碳金融与碳资本发展落后。此外,独立第三方核证也缺乏统一标准,对企业核算和报告的排放数据核证、认定程序不规范,政府对减排结果的奖惩力度不一,导致纳入碳交易的企业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转移排放和过度投机交易。
二、江西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及监测体系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及监测体系是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和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无论是试点地区还是非试点地区,都应加快实施碳排放量的统计核查与排放监测等基础工作,为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台提供有力支撑。1.逐步扩大碳排放行业统计范围。从全省能源消费结构来看,2012年,工业能源消费约占73.8%,其中能源消费量排名前六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综合考虑能耗情况,根据碳排放权交易需要,应将黑色金属、建筑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火电、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煤炭开采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前期统计体系中,建立相关碳排放和能源消费台账,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统计调查范围,建立健全涵盖工业生产、农业活动、能源消耗、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碳排放统计体系。2.加强碳排放的核算与核查。通过一定核查制度对排放实体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核算和核查,是碳排放权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加快建立集注册查询、配额分配、配额管理、配额追踪、数据交互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信息系统,以及集企业碳排放报告、数据交互、第三方核查等功能于一体的碳排放报告平台,用于注册配额账户和登记配额,详细记录配额发放、变更、注销等有关情况,为有关部门开展碳排放权核算、核查及管理提供便利。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交流合作,借鉴其先进经验,定期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积极推进清单编制过程中活动水平数据收集、排放因子数据确定等工作,确保排放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此外,为了确保碳交易的规范、公开和公正,应委托若干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核证机构,对企业核算和报告的排放数据进行核证,规范排放数据认证程序。3.实行对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可以考虑在全省11个设区市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设立一批监测站点,开展二氧化碳监测,重点监测城市、郊区和大气本底的二氧化碳浓度情况,及时掌握二氧化碳浓度动态变化和时空分布。通过监测网站的建设,逐步建立城市温室气体、气溶胶等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大气成分数据库,为政府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依据。(二)合理确定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及其交易价格目前,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权交易流程是:国家获得配额国家将配额分给企业企业使用配额(超出配额使用的)企业向拥有超额配额的企业购买配额。因此,科学合理分配碳排放权配额和确定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1.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应在综合权衡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情况和减排目标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设定最优碳减排总量。根据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的目标,通过科学的核算和预测,确定江西省2015年、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分行业碳排放总量。可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价格双轨制”的成功做法,采取“数量双轨制”,先设定碳排放增量控制指标,再适时逐步设定一定比例的碳排放存量控制指标,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环境状况以及排放权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2.合理分配碳排放权配额。碳排放权初始分配不应该采取无偿分配方式,对纳入全省碳排放权交易框架的企业,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制定相应规则,合理确定政府可监管的年度碳排放权配额总量指标,向控排企业发放碳排放权配额。超额排放的企业必须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与核证减排量,以完成减排任务。3.科学确定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在碳排放权定价过程中,对碳排放权的价值估计必不可少。首先,应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EPPA模型(EmissionsPredictionandPolicyAnalysis)、布莱克-斯科尔斯提出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等典型估计方法,利用碳排放核算数据,对碳排放成本进行估价,并估计碳排放价值量大小。结合估计的碳排放权价值,按照市场主导为主、政府调节为辅的市场定价原则,采取定价转让和协商议价等方式确定碳排放权交易,必要时依法采取行政手段进行调节,防止非正常的价格异常波动。(三)探索建立省级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及期货市场在方兴未艾的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江西省应积极参与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碳排放权交易期货品种,推动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碳排放交易平台。1.加快组建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所。在借鉴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等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情,尽快研究制定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总体工作方案,统筹规划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以市场化方式实现碳排放权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碳交易市场平台奠定基础。在条件成熟时,进一步探索建立碳排放权的储存和预支机制,对碳排放权资源进行战略储备和跨期分配,保持碳交易价格稳定。2.适时建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国内实践表明,在碳市场价格波动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引入碳排放期权机制,企业或经济体可以根据碳排放权在未来的实际价格和执行价格关系,自主选择行使碳排放期权的权利或放弃行使权利,进而有效规避碳排放权交易风险。应积极研究国际碳交易和定价规律,加强对碳排放权期货及衍生品的研究论证,待条件具备后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期货市场建设,形成现货和期货、场内与场外相结合的多层次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3.加大碳金融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发展以下碳金融产品:一是碳排放权抵押。江西省金融机构可以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行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以解决相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和担保难问题。二是碳保理。银行保险业应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大力推出碳保理业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碳基金。商业银行通过开发销售碳基金理财产品,将闲散的资金汇集起来形成专门的碳基金,为有潜质和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提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融资。四是碳资产证券化。可以将具有开发潜力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出售或抵押给商业银行来获得流动性。(四)大力开展森林碳汇、林权和碳排放权交易森林碳汇交易、林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三者关系密切,其本质都是推行环境有偿使用和资源高效利用。应发挥江西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省为契机,大力开展森林碳汇、林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进而助推全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1.推进森林碳汇交易试点。开展森林碳汇交易试点有利于林业建设筹集大量资金,并加快林业生态效益商品化进程,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为此,应着手建立包括森林碳汇计量、碳汇交易条件、碳汇交易审定、碳汇交易规则在内的森林碳汇交易制度,同时在全省开展森林碳汇交易试点,探索森林碳汇交易的办法和途径,争取国家在江西省设立中国南方森林碳汇基金,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森林碳汇工作,同时缓解江西省造林资金不足的难题。2.加快林权交易体系建设。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将江西省列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省。应依托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省优势,继续深化林权配套改革,加快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运营步伐,将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建设成为辐射南方的区域性林权交易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和非公有制林权的流转登记制度及市场交易制度,落实和稳定农村林地家庭承包制度,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林权的准入和监管制度,促进全省林业资源资产有序流转和优化配置。3.有序开展碳排放权试点交易。应在赣州市、新余市碳排放权交易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广东、上海、天津、深圳等省市的试点经验,推动省内其他地区开展碳排放权试点交易,并争取纳入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范围。同时,根据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总体部署和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推动省内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参与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开发碳交易产品,促进碳减排指标流转,建立科学规范的自愿碳减排量核发和监管制度,激活市场自愿碳减排需求,促进自愿碳交易市场发展。(五)研究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制定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碳排放监测和报告指南、碳排放核查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明确碳排放权交易范围、配额发放、报告核证、监管责任等,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依据,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激励与约束机制,支持企业自主节能减碳,约束企业的碳排放行为,并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参与方的交易活动。积极争取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外资投入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及技术研发,并在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安排中,加大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支持力度。此外,应加快碳排放权交易专业化人才培育,强化报告、交易、核查、监管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人才储备工作。
作者:季凯文 单位:江西省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分析
工业能源消费趋势分析。工业能耗是福州市能源消费的重点,近年来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工业能源综合消费趋势见图1。2007年,全市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913.9万吨标煤,至2010年,全市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快速上升,达1835.4万吨标煤。2005年~2010年,福州市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从0.735吨标煤/万元减少至0.64吨标煤/万元,下降13%,说明福州市近年来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分析。2007年、2010年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见图3,其中原煤消费量所占比例最高,2005年达70.2%,2010年下降至63.0%;其次是电力,2005年占15.5%,2010年上升至24%;焦炭、燃料油、液化气等其他燃料分别占0.2%~11.1%。目前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原煤,属于高碳经济运行,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低。近年来,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和清洁能源的推广,福州市工业原煤消费比例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电力消费比例上升。
主要耗能行业分析。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福州市工业耗能最大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5.39%;前几位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前五位行业的综合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达到83.97%。其中,煤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福州的三大火电厂,除了火力发电外,其他行业的能耗,还是以电力为主,其次是燃油,说明福州开展禁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取得一定成绩。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前十名行业排序见表1。
福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在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时,采用能源平衡表中的终端消费量(标准量),不计加工转换、运输过程中损失能源的碳排放。由于无法收集到完整时间段的各类能源终端消费数据,因此选用了覆盖研究时间段的几类主要能源,包括原煤、焦炭、液化石油气、柴油、燃料油和电力,数据来源于福州统计年鉴[10]。由于这些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较高,可以认为近似等于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本文参考陈冠伟等人[3]的方法,采用《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1]中的缺省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n1iiiCEPA式中:C——能源消费碳排放;Ei——第i种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P——标准煤热值,万吨标准煤热值为2.93×105GJ;Ai——第i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n——能源种类数。2007年~2010年福州市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及各类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见表2。表2中,碳排放强度等于碳排放量与GDP的比值[7],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工业能源碳排放,因此用工业总产值代替GDP进行计算。
结果分析。由图4可知,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逐年增长,由2007年的3144.8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5042.8万吨,增长60.4%;2007年~2010年福州市工业总产值从2751.7亿元增长到4528.6亿元,增长64.6%;二者的增长趋势较为接近,印证了工业的发展是能源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动力。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历程而言,碳排放强度可以反映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从某种程度上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可反映能源利用和相应碳排放的经济效益提高程度[13]。福州市2008年碳排放强度有较大的上升,2009年~2010年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看,福州市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经济效益呈上升趋势。福州市2010年主要工业行业的碳排放量计算结果(见图5)表明,主要耗能行业排名前四位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纺织业,碳排放量也较大。而能源消费排名第五的医药制造业,其碳排放量却排名第九,说明该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合理,清洁能源使用率较高;塑料制品业的碳排放量排名与其能源消费量排名相比有所上升,说明该行业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理,使用的清洁能源比例较低,需进行适当调整。
结论与建议
福州市2010年工业能源消费仍然以原煤的消耗为主,占总能耗的63%,与2007年相比,工业能源煤炭使用比例有所下降,电力使用比例增加。与2005年相比,2010年福州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3%,说明福州市近年来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2010年间,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工业发展是主要动力;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福州市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目前,福州市工业能耗较高且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纺织业。福州市主要耗能行业中,医药制造业的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合理,碳排放量较低;而塑料制品业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理,需进行优化调整。
目前福州市积极引导产业向南北两翼转移,推动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以上工业中,南北两翼占福州市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38.07%上升到2010年的50.9%。“南翼”兴化湾江阴临港产业基地已形成了东南电化、耀隆化工、中景石化等大型基础化工项目的石化专区,以及以福抗药业、福兴医药为主的医药化工产业;“北翼”罗源湾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了以宝钢镍合金为龙头的冶金基地。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和碳排放强度高的产业均聚集在“南北两翼”,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将成为制约福州市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的重要因素。
在全国资源能源紧张的环境下,福州市能源消费将随工业发展进一步逐步扩大,虽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福州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会基本保持不变,但福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减少仍具有一定潜力。以下针对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特征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严格产业准入,重点优化产业空间。福州市主要工业集中区应根据各自区域特征,明确产业定位,严格产业引入,重点产业优化发展。南翼”兴化湾江阴半岛区域重点发展集装箱物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能源产业,适度发展污染相对较轻的化工产业,限制重油深加工等重污染项目;“北翼”环罗源湾区域以深水港口为依托,重点发展港口散货物流和装备制造业,适度发展能源、冶金和污染相对较轻的石化中下游产业。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应进一步加大电子信息、通讯设备等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例,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要加快对高耗能行业的改革,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要促进产业内部行业的升级换代,抑制其碳排放强度的增长。
关键词: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51-03
一、构建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思路
河南省作为重要能源和工业大省,应根据本省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供给侧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构建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作用,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形成以企业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政府作为交易市场规则的制定与监督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快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通过对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强制性配额交易市场。具体为:用完善的制度构建交易市场,通过立法构建碳排放的各类要素,赋予利益相关方权利和义务,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科学设置碳排放总量和配额分配机制,加强制度保障,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各项要素,充分发挥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积极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
二、构建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措施
1.科学确定排放总量。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南省资源消耗型产业比例偏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碳排放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环境质量堪忧,与国家标准相比有较大差距。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仍将持续增加,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降低碳排放总量,不仅是完成约束性指标的任务,更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高环境质量,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因此,河南省必须根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碳排放总量,使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
因此,应根据河南省工业大省与能源大省的特点和产业结构实际,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降低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各项要素成本。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能源资源禀赋等方面差异明显,使它们在减排成本和参与动力方面有所不同,各个企业接受相同的碳排放约束,会降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被接受程度及可操作性。
2.做好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主要方式有三种:政府无偿分配、固定价格出售和拍卖等。在碳排放总量限制的前提下,应根据河南省情制定初始分配方式。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成本上升和外部竞争加剧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变对企业影响较大。拍卖排放权会增加企业成本,免费分配方式则可以顺利实现排放权交易制度和现存排放收费制度的对接。因此,河南省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宜采用“三步走”策略。第一,根据国家政策,对现有的企业免费分配排放权,对新进入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有偿分配激励政策;第二,对所有排放者分配初始排放权实行固定价格出售方式;第三,公开拍卖初始排放权,这样可以兼顾企业利益与制度衔接。
3.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能力建设。同广东、上海等试点省市相比较,河南省在碳排放的政策法规完善方面还相对滞后,缺乏碳排放交易制度、碳交易试点与交易市场等配套运行的相关政策规范。按照国家发改委统一要求,河南省在2016年应提出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企业名单。名单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其2013―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作为确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的参考依据。对拟纳入企业的历史碳排放进行核算、报告与核查。围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个环节,深入开展能力建设,针对不同的对象,制订系统的培训计划。对行政管理部门,着重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顶层设计、运行管理、注册登记系统应用与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培训;对参与企业,着重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基础知识、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注册登记系统使用、市场交易、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培训;对第三方核查机构,重点开展数据报告与核查方面的培训;对交易机构,主要进行市场风险防控、交易系统与注册登记系统对接等方面的培训。
4.在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发挥金融服务业的作用。金融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血液与核心,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不能离开金融,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是碳金融发展的有力手段。河南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应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服务业要把培养一批深入理解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掌握环境风险控制手段、适合发展碳金融需要的人才放在首位。河南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第一,要充分利用原有期货、期权交易的设施,利用交易结算系统的整体性与互补性,从事碳排放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提高交易效率,产生规模效应;第二,加强银行、保险对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支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投资基金,开发针对绿色、低碳节能和环保、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信贷产品和保险业务;第三,通过银行、保险,证券以及期货等机构投资者协同努力,创新碳证券、碳期货交易等碳金融衍生产品,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蓬勃发展。
5.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保障,完善的政策与法律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基础。河南省应根据国家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碳排放权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接国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节点、步骤,制定和出台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细则、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细则、碳排放核查工作规范、监督管理细则等办法和细则,逐步完善全省碳市场建设的政策管理体系。规范碳排放核算基础数据的监测、采集和记录管理,制订并实施监测计划,确保重点排放单位按照国家要求监测、核算和报告碳排放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建立节能监察举报、投诉受理制度,向社会公布受理举报、投诉的电话和电子邮箱。
6.提高企业交易积极性。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控制碳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高企业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积极性。应创造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为企业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便利。河南省要加快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保障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顺利进行;扎扎实实做好碳排放的监测、核查及认证。加强报纸、电视与网络等媒体宣传,使公众了解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知识,提高公众对碳排放权交易的认知度。
应引导企业建立对未来强制碳减排的预期。这样,对未来强制碳减排的预期越强烈,目前自愿进行碳减放交易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因此,在政策引导的同时,既要加快推进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也要加大力度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宣传国家对建设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政策,增强企业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动力,使参与碳排放交易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与社会形象。
7.建立健全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机构。把有关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河南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础,大力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使其成为行业品牌。中介机构本身要苦练内功,加强与国内外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的合作,深入学习研究国内外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先进理念与经验,积极为国内碳排放项目提供诸如项目开发、交易服务,主动参与到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中来。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政府、企业、机构三方的共同努力,提升河南省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的整体实力,为参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全国大部分省市一样,人才短缺是当前河南省构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瓶颈。在雾霾频发的环境下,控制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培养具有精通业务和创新能力的碳排放交易人才是当务之急。河南省应着力培养一批视野开阔、专业扎实的碳排放权交易人才,以促进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要聚集证券、期货、保险、能源经济、碳排放核查等专业人才,带动碳排放咨询服务、第三方核查机构专业人才的发展,为河南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赢得加入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动权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
9.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培养与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在河南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中尤为迫切,要继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科学制定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综合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及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室外传媒等新媒体,正面引导舆论,围绕国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及相关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国家建立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的主题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大众的认识与参与程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社会大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和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社会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益处,了解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小知识,树立起良好的低碳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关注碳排放,控制碳排放量,培养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习惯,自觉养成低碳和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结语
综上,面对2017年构建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大势,河南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和工业大省,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河南省应根据自己工业大省与能源大省的实际,结合国家建立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要求,科学确定排放总量,做好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作用,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提高企业交易积极性,建立健全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机构,积极培养碳排放权交易专业人才,增强公众低碳环保意识。鼓励先进产能,促进结构优化,开展重点排放企业监测、报告与核查工作,培育碳排放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积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尤其要对碳排放信息统计监测与考核制度、碳汇制度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使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行动统一,顺利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衔接,使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各省市前列,并起引领与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瑞.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6,(7).
[2] 刘昱洋.河南碳金融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3] 刚.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通知[Z].2013.
关键词:低碳绩效 碳排放强度 企业价值 托宾Q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威胁,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能源署(IEA)初步估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能源危机与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节能与碳减排压力,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迅速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对于我国来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要在工业化要求和环境能源要求之间保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
据统计,我国每年工业类企业能源消耗量占总能源消耗的60%以上,尤其是煤炭的消耗比重很大,毋庸置疑工业类企业成为碳排放的主要制造者。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工业类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我国低碳发展的关注点和切入点。本文构建低碳绩效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模型,对企业低碳绩效在提升企业价值中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力图为企业主动实施低碳经营提供明确的实证依据,并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价值创造学派将环境投资看作是增加竞争性优势以及改善投资者财务回报的途径,环境绩效和市场价值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企业通过实行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的举措是企业提高自身低碳绩效的一个方面。低碳绩效的提高,不仅有可能获得政府奖励,还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在顾客中的信誉,而顾客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更多。新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进一步降低了环境治理成本和费用。企业还可能使用环境友好技术建立行业标准并成为行业领导者,低碳绩效的提高会带来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低碳绩效与企业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
此外,企业追求环境绩效,需要增加环保投入,这与企业普遍追求的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可能存在冲突。某些学者认为,在一些特殊的产业层次上,环境成本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边际利润,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他们往往会把环境投资当作企业的额外成本。企业如果要获得较好的环境绩效,例如企业实行节能减排政策,就必定要发生某些额外的成本支出,这可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低碳绩效与企业价值具有负相关关系。
低碳绩效对企业价值的最终影响取决于所带来的收益和费用的数量关系,而有些影响涉及到未来期间,在短时间内这种影响可能显现不出来。为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低碳绩效与企业价值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全部来自2007-2010年上交所上市的A股制造业行业中能源消耗量较大的14类行业,对于每个行业按照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对其所有公司进行降序排列,每个行业中选出前5家公司,由于部分数据缺失等原因最后共抽选出258个有效样本。
本文中所筛选出的258家样本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的财务报表数据库。各类能源统计年鉴上能源消耗量是按照工业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进行划分的,由于目前很难找到具体的各个企业能源消耗量的数据,因此本文采取用行业的能源消耗数据代替企业能源消耗数据,用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代替样本企业碳排放强度数据的处理方法;各个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行业工业总产值来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SPSS16.0软件。
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量,用来衡量经济成果和相应的碳排放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式如下所示:
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 (1)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量计算指南,上述公式(1)中,碳排总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C=∑EiFi (2)
式中,C:能源碳排总量;Ei:第i类能源的消费量,单位为吨标准煤,数据可通过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获得,各类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如表1所示;Fi: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是基于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通过能源热值乘以碳氧化因子得来,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如表2所示,其中热力的碳排放系数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09年碳排放报告所选取的近似值取得。
(三)模型构建及变量定义
根据研究假设,本文将企业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作为解释变量,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成长性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ev=β0+β1cei+β2size+β3lev+β4roa+β5grow+ε
各变量定义如下:(1)低碳绩效计量:通常情况下衡量低碳绩效指标采用碳排放强度与能源消耗效率两个指标,考虑到消耗能源所占用的费用会作为一种成本影响到企业利润,进而影响企业价值,而本文中的控制变量盈利能力已作为一个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考虑在内,因此本文在评价低碳绩效时采用减排指标,行业碳排放强度(cei)表示。(2)企业价值(ev)计量:用托宾Q值表示。(3)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用公司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成长性(grow),用总资产增长率表示;财务杠杆(Lev),用资产负债率表示;盈利水平(roa),用资产报酬率表示。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见表3)
表3显示了各个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总体上看,被解释变量企业价值(ev)的均值为1.47,最大值为4.57,最小值为0.48,说明所选取的样本不同行业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企业价值存在较大的差距。解释变量碳排放强度(cei)均值为0.6662,最小值为0.0518,最大值为2.98,从中可以看出碳排放强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可能在于所选取样本行业的差异,例如2007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碳排放强度达到2.27吨/万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碳排放强度达到2.98吨/万元,而对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而言,2007年碳排放强度仅为0.0547吨/万元。另外,随着低碳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一些高耗能行业开始关注低碳经济,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例,2007-2010年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3 703.01,44 727.96, 42 636.15,51 833.58(单位均为亿元),虽然工业总产值有上升趋势,但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分别为2.98,2.32,2.64,2.26(单位均为吨/万元),反映出我国企业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愈来愈重视企业的碳排放问题。
(二)相关性分析(见表4)
表4是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被解释变量企业价值(ev)与解释变量碳排放强度(cei)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碳排放强度确实会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另外,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水平与企业价值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解释变量之间的系数只要小于0.8或者0.9,就不会对多元回归分析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回归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会对回归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三)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从表5模型摘要中可以看出,R2=0.69,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原始数据ev的观测值的效果比较好,回归方程显著。从表6方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出,F=18.06,P=0.000(近似值),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我们可以以99.9%以上的概率说明碳排放强度、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成长性指标变量对企业价值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影响。表7的回归结果显示了碳排放强度与企业价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系数=-0.11,P=0.04,T=-1.98)。说明碳排放强度对于所选取的企业的价值确实产生了显著影响。即碳排放强度高的企业(低碳绩效水平低),企业价值较低,即低碳绩效与企业价值正相关,本文的假设1得到检验。原因可能在于,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深入和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政府开始将焦点放在碳排放量大的工业企业上,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也会将企业的环境行为考虑在内,从而使注重节能减排的企业备受投资者的喜爱,带动其企业价值的提升。另外,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对于企业价值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产生影响。即上市公司的规模越大,企业价值也越大;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在低于40%的时候,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负债融资能够起到提高企业价值的作用,体现出负债治理的有效性;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的价值也在逐渐变大。但是成长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却不显著(P=0.29)。
四、结论
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的高低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碳排放强度高的企业,其企业价值低,碳排放强度低的企业,企业价值高。对此,我们的解释是:首先,低碳绩效的提高,不仅有可能获得政府奖励,还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在顾客中的信誉,而顾客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更多, 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其次,说明投资者对企业是否进行环境保护行为比较关心,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开始将企业的环境行为考虑在内。另外,我们从表7中可以发现,虽然碳排放强度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但sig值比较接近0.05,说明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碳减排的效果对一些对能源依赖较大的行业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这可能一方面归因于行业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可能是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采取奖惩措施的力度不够。由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节能减排奖惩力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投资者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低碳经济在我国制造业行业中的深入发展。同时还发现,公司的不同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水平也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而公司的成长性虽然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但不显著。本文由于数据的限制,并未进一步找到具体的各个企业的碳排放强度,而是用行业数据代替企业数据,这也可能会影响到本文的研究结论。因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初步的,以上问题还有待于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群伟,周德群,周鹏.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及减排潜力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6):868-875.
2.查建平,唐方方.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静态水平及动态变化[J].产业经济,2012,(3):71-80.
3.Hughe Romine.Process for producing clean distillate pitch and/or mesophase pitch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f carbon filter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Volume 29,Issues 4,2000,2(14):423-430.
作者简介:
【关键词】物流业,能源,碳排放
一、我国物流业碳排放规模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低碳经济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重视,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碳排放量,但近年来全球总碳排放量仍然在继续增加,2012年全球碳排放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16亿吨,比2011年增加了1.4%,其中中国2012年的碳排量增加了3亿吨,增排量创下全球最高,而碳排放总量也成为全球碳排量最高的国家,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目前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约为18%,物流业耗能大、碳排放量大,尤其是物流业中的运输成为中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
物流业是一个服务于人类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产业,物流业产出是无形的服务,物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物流活动使物品发生时空位移,物流业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物流活动而消耗能源所导致的碳排放。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在这些活动中,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的主要活动,而其它物流活动是一种伴生性、辅活动,因此物流业碳排放量主要为运输、仓储活动消耗能源而产生的碳排放。
目前,由于没有物流业直接碳排放量的监测数据,也没有直接的物流业能耗数据,因此物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的测算只能通过间接的统计、测算得来。其中物流业能耗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能耗的统计数据来近似替代,把运输、仓储活动中各类能源转化成标准煤乘以相应的碳排放系数加总得出物流业碳排放量,由于物流业能耗主要由运输、仓储活动能耗构成,因此此种替代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近似计算1995年、2011年物流业碳排放量,我国物流业2011年碳总排放量约为16497.54万吨,比1995的3539.63万吨年增加了将近13万吨,物流业碳排放规模大,增速快。
二、物流业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依据三次产业分类法,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即使经济总量一定,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也会导致物流服务需求量和服务结构上的差异,因为各次产业、各种产品存在着各自的物流服务需求特点,而不同的物流形式都有它适合的对象与优势范围,这样产业结构因素就会对物流服务需求结构和量产生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后,其产品构成也随之变化,产品构成的变化导致物流服务需求量和结构的变化。
相对来说,农业物流服务需求具有运输、仓储服务需求量大、物流作业难度大、需求季节性强、要求高等特点;工业物流服务需求具有随工业化阶段的变化而快速变化的特点,但对目前像中国这样一个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而言,工业物流服务需求量大;扣除物流业以外的第三产业由于产出大多数是无形的服务,不存在对第三产业产出的运输和仓储服务需求,但第三产业的供应物流和服务过程物流需求是存在的。
2、物流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流运行模式
①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
物流业是个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一般而言,作业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一个国家第三方物流所占比例影响着一个国家单位GDP所耗费的物流量继而响总碳排放量。
第三方物流是指非物流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执行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如果企业自办物流所占比重高,每个企业会拥有一些物流资源,为自己提供大部分物流服务,这样的物流运作模式相对而言物流规模小、物流资源利用率低、空载率高、物流服务浪费普遍存在。当一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企业把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物流公司的时候,这些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作业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浪费,从而使得单位GDP所需物流服务量下降,物流业碳排放量下降。
②运输方式结构。
运输的基本方式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运输五种。五种基本运输方式的每单位货物周转量(吨公里)碳排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航空、公路、管道、铁路和水运。有研究数据表明,在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铁路和水运是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每吨公里货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强度,公路是铁路的10倍左右,其成本也在10倍以上,更是远高于水运。一定的货运总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来完成,而不同的运输方式单位货物周转量(吨公里)碳排放量差异较大,所以运输方式结构是影响物流业碳排放量重要因素之一。
③物流设备、设施。
大多数物流活动需要借助于物流设备、设施来完成,而在使用物流设备、设施的时候的,单位物流量的耗能量和碳排放量取决于使用物流设备、设施的使用程度和设备、设施本身的碳排放效率。
总体上看,物流业碳排放量与物流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成倒U形结构。在物流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很低的时候,物流作业活动使用的物流设备、设施较少,主要借助于劳动力的体力劳动来完成,此时物流业碳排放量低。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物流服务需求量增大,人们更加关注物流作业效率,物流作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物流作业活动使用较多的物流设备、设施,物流业能耗和碳排放量也快速增大。而当物流业碳排放到达一个较高点的时候,碳排放成为注关重点,使用高效率、低能耗的物流设备、设施又显得极为必要了,于是物流业碳排放量随着物流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反而逐渐降低。
3、能耗结构
各种能源碳排放系数和标准煤这算系数不一样,释放同样单位的热量,各种能源碳排放量不一样,如以煤、石油,天然气相比较而言,释放同样的热量,排放的碳以煤最多,石油次之, 天然气最少,因此在各种能源排放系数和折算系数确定的情况下,能源消耗结构直接影响物流业碳排放量。
三、发展低碳物流业对策
1.缩短区域物流业发展差距,提升落后地区物流业碳排放效率
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物流业发展水平也越高,碳排放效率也越高,尽管东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总量高,但其单位GDP物流碳排放低,而经济落后地区单位GDP物流碳排放则高,我国物流业这种不平衡发展模式,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影响了我国物流业低碳化发展,因此必须强区域间的物流交流与合作,缩短区域物流发展差距。作为政府来说主要加强落后地区的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铁路和道路的修建,在全国建立一个庞大的道路网络,分布到各个地区;加强各区域之间减排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对于需要提高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的重点区域,如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政府应给予企业资金、技术等各方面支持,推动其节能工作的开展。
2.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物流业碳排放量
在三个产业中,第二产业碳排放系数最大,从2000年与2011年的产业比重来看,十二年来我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大体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比率不断下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率逐步增加,但处于主导地位的仍是第二产业。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的发展模式,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及各产业内部结构比例仍需调整,虽然各产业物流业碳排放效率都有提高,但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依然较低,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各产业对物流业碳排放影响最小的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将会是助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行业,它对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极小,而且它可以大大提高就业机会,可以为国家的GDP做出重大贡献,降低碳排放量。
我国工业强而不大,碳排放效率低,因此对我国工业实现升级,由工业大国变为工业强国,占据制造业高附加值低,将会降低物流作业量,工业产值增长,服务于工业的物流量有可能还会下降,从而相应的工业物流碳排放增量低于工业产值增速甚而工业物流碳排放也许会下降。
3. 优化能源结构,降低高碳排放能源的使用,放推广清洁能源
一方面,继续降低物流业碳排放系数大的能源消耗,改变物流产业至今仍以煤油、汽油、 柴油和燃料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局面,提高物流业天然气、电力能耗比重,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新的低碳排放能源,如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采用新能源物流设备、设施,如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和利用,电动叉车对内燃叉车的替换等。
4.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单位物流作业量碳排放
(1)建立相关物流碳排放量标准和节能减排激励机制。
确定物流业节能减排目标,核定物流活动主体或者单位物流作业量碳排放标准,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惩罚机制,推动企业切实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也可考虑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物流企业认证体系,依托专业的第三方认证和评级机构或物流行业协会对物流活动主体进行低碳化认证和评级,推动企业物流作业低碳化的实现。
(2)合理化运输方式结构,加大低碳技术在物流运输的应用。
国际经验表明,货运总量主要决定于经济总量,随着经济的增长,货运总量还会增加,在不能控制货运总量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化运输方式结构来降低物流业碳排放是一条重要途径。首先,水运和铁路运输应该特别推广,因为水运、铁路货运是所有运输方式之中比较节能也是碳排放量较低的,在我国,合理化运输方式结构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其次,通过创新型的运输方式和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的发展,提高货运速度和运输效率。其三,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低碳车辆运输,尽可能使用低碳环保的新型能源。
(3)发展社会化物流,提高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
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的提高将有助于物流作业的进一步规模化,专业化,而这种规模化、专业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和提高物流效率的前提,通过提高物流规模化、专业化,提高物流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避免无效物流活动和重复物流活动。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是比较低的,因此,通过提升第三方物流比重提升物流效率降低单位物流量碳排放有较大的空间。
(4)推广与倡导低碳理念,引导企业自身物流行为低碳化。
在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减排行为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因此企业减排的动力不足,可以补贴或其他税收优惠政策来纠正这种由于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此外,要通过大力倡导和推广低碳环保意识来使企业物流行为自觉符合社会需要和低碳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2]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5):88—90.
一、前言
低碳旅游指的是建立在低碳排放、高效收益、节能减排、降低污染基础上旅游模式,节能减排是该模式的核心要素,应通过提高旅游业管理力度,降低旅游污染排放,实现绿色旅游,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保障。低碳旅游是一种基于资源保护的旅游理念,满足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和资源等方面的持续发展。本文以低碳旅游模式为出发点,探讨低碳旅游模式构建方法,提出不断发展低碳旅游的
路径。
二、以节能减排作为低碳旅游模式构建原则
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应以资源节约为原则,将低碳贯穿于旅游中,包括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建设及服务,都应突出资源节约、低碳环保的核心要素,细化到旅游中的吃、穿、住、购、游等方面,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碳排放,以免旅游污染排放过多,影响生态环境平衡,与环境保护相互冲突。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减排技术、降低碳排放的智能化技术以及有效的新能源技术等,由于技术更新速度较慢,先进技术较少,导致我国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旅游业污染排放较严重。应针对该现象,对低碳技术进行创新、研发出符合低碳旅游需求的新型技术,并提高推广力度,扩大节能技术应用范围,一改以往高污染的局面,降低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减少旅游污染,实现低碳旅游,确保生态平衡,保护家园。低碳旅游应重视住宿、交通以及餐饮等方面的节能减排,并以此作为低碳旅游构建工作的重点,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于旅游中各个环节,落实节能减排,降低旅游住宿、交通以及餐饮等碳排放或其他污染排放。另外,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应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旅游规划的信息化水平。如3S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时空分流导航技术等,将这几种技术进行集成,从而建构低碳旅游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低碳旅游进行深入研究,构建集监控、管理、信息为一体的低碳旅游管理平台,创新旅游业管理模式,从而降低旅游污染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业管理
水平。
三、构建一个完善的低碳旅游体系
一个完善的低碳旅游体系,是构建低碳旅游模式的重要前提,因此,应在低碳旅游体系中贯彻低碳旅游理念,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制定低碳旅游实施策略,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在进行低碳旅游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明确旅游者在这个过程中所肩负的职责及其需要为该体系构建付出的努力,明确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低碳旅游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旅游碳排放,减少旅游污染,构建低碳旅游模式。首先,政府应彻底贯彻低碳策略,针对旅游污染,制定旅游碳排放标准,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制度,加强旅游业管理,确保低碳旅游模式的有效实施。其次,地方政府应对当地的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和了解,针对旅游业中存在的碳排放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进一步降低旅游污染排放,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根据政府相关政策,提出低碳旅游实施方法,在各个相关部门中分配低碳旅游模式构建任务,监督任务落实情况,并提高部门管理水平,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全面落实低碳旅游。最后,技术研发部门应提高研发力度,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节能技术的国际性,不断研发新的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并加大推广力度,确保节能减排技术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旅游企业也应做好低碳环保工作,提倡节能减排,在旅游产品生产及旅游地建设过程中,降低碳排放量,尽量生产低碳旅游产品,降低高碳产品生产量。旅行社应做好旅游者的节能减排工作,向旅游者贯彻低碳旅游的概念,使其积极参与到低碳环保的过程中,约束自身行为,坚持低碳旅游方式,在购物、旅行、住宿以及饮食方面,做到节能减排,从而降低旅游业碳排放污染。应充分利用政府、相关部门、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全面贯彻低碳旅游方针,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
四、做好旅游规划化工作
旅游规划工作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合理开发旅游地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节能。若旅游开发不合理,将会导致旅游污染增加,破坏环境生态平衡,浪费资源,危害性较大。因此,应重视旅游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旅游规划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的规划原则,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规划,并做好实地勘察和数据采集工作,全面掌握旅游地区的社会关注度、技术条件、经济水平以及环境资源等相关信息,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旅游开发的主要目标,设计旅游规划计划,根据旅游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划方案,并向有关部门进行审查,经过专家评估合格后,再进行审批。在旅游规划时,应注重时间和空间的动态性和静态性,对人流分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分析旅游景点人流聚集规律,并对景点游览线路进行优化,根据空间定理,对景点车辆和游客进行分流导航和合理调度,确保其分布均匀、活动有序。另外,还应对景点车辆和游客进行引导,提高旅游景点管理力度,避免旅游高峰期服务质量欠佳、游客拥挤、车辆堵塞等现象,导致景区安全隐患、碳排放上升、污染量增加等问题
出现。
五、降低旅游交通的碳排放量
相关调查表明,在旅游业中,交通碳排放量占污染排放的40%,航空运输低排放量最大,约占交通碳排放量的50%。随着家庭汽车的普及,交通气体排放量也越来越高,2012年的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1年,增加了13%,旅游交通约占其中的25%,交通碳排放是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旅游业构建地毯旅游模式,应做好交通碳排放控制工作,尽量降低交通碳排放量。因此,应对旅游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降低交通资源耗损,实现旅游绿色交通。航空运输方面,应对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如燃料、电能、热能等资源,并根据旅客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航班,尽量避免供大于求的局面,减少一些旅客较少的航班飞行次数,提高航空运营的整体效率。另外,应向旅客推广长途汽车、火车、高铁等运行方式,提高运输效率,积极应用新型能源车、电动汽车、清洁能源汽车以及超级电容车等交通方式,降低旅游交通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在旅游景点内,应制定交通规则,禁止机动车进入景区内,并在景区中设置自行车租借点,推广自行车交通,或采用电瓶车及环保观光车等新型节能交通工具作为景区的主要交通工具。另外,还应在景区内设置徒步旅游、山水生态游等低碳交通设施,优化徒步旅游路线,鼓励旅客徒步浏览景区风景,或在景区内设置生态交通地点,乘坐公共交通,采用电动车或中巴等交通工作进行协助换乘,尽量降低旅游交通污染排放,做到绿色交通,减少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实现低碳旅游。
六、严格控制旅游餐饮住宿碳排放量
相关数据显示,在旅游行业中,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因此,应将旅游餐饮和住宿列为低碳旅游中的重点工作,严格控制旅游餐饮住宿碳排放量,降低旅游污染率。调查指出,餐饮消耗的能源相当于普通饭店营业额的五分之一,百分比约为20%,在星级饭店中,约占10%~15%。若饭店内设置中央空调,则该饭店的空调耗电量相当于总电量的一半或以上,照明耗电量高达30%,相当于城市居民用电的15倍左右。一些星级饭店的耗水量巨大,一间客房的平均日用水量就相当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倍左右。住宿在建筑方面消耗的能源量较大,且其用水、供热以及电器、照明和空调等能源耗损较多,且水资源和电资源利用时,未能充分使用生物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因此,能源耗损量难以降低。很多高级饭店和宾馆,强调奢侈和豪华风格,住宿耗能明显高于其他建筑。降低旅游住宿能源耗损量,是低碳旅游中的重要工作。我国星级宾馆平均一天消耗120万套一次性洗漱用品,总额约为22亿元,资源消耗量巨大,已经发展成一种资源浪费现象。因此,控制旅游住宿碳排放量,减少能源耗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在餐饮行业中宣传低碳理念,并针对能源浪费现象,展开一系列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以及节约能源等工作,并大力推广节水、节电等节能技术,推广智能控制和变频等先进技术,采用太阳能产品和节能灯,水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低压节电,降低用电量,减少旅游住宿餐饮碳排放量,加大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利用范围。在旅游住宿建设中,应尽量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延长建筑使用期限,提高建筑的利用率,对于一些可再生资源,应进行循环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应尽量加大建筑绿化面积,做好基础建设工作,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降低建筑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提倡环保旅游,鼓励游客自带沐浴露、洗发水、牙膏、牙刷等,减少宾馆一次性用品使用量,减低资源耗损,采用真正的低碳旅游
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以节能减排为原则,构建低碳旅游模式,建立完善的低碳旅游体系,做好旅游规划工作,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尽量降低旅游交通的污染排放量,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减少资源使用量,避免资源浪费现象。在旅游开发建设中,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发挥资源最大化效应。在旅游高峰期,应全面分析旅游客流量变化规律,优化旅游路线,提高旅游景点管理水平,避免人流量聚集增加旅游碳排放量,提高低碳旅游效应。另外,还应做好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的碳排放控制管理工作,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量,降低旅游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彻底贯彻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旅游;碳排放;云南省
20世纪以来,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旅游收入已经达到9440亿美元,国际跨境旅游人数达到了9.22亿人次。旅游业是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产业,气候变化对全球与区域旅游业产生着现实和潜在的影响。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开发与保护一体化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旅游,就是引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观念,是一种旅游生产方式的变革,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此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旅游业的发展与低碳经济的进程密切相关。
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碳排放量的计量和及碳排放量中各部分构成的说明,指出云南省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云南省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1.云南省旅游业基本情况
经过数年的发展,云南省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的3线5区格局。目前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国内游客来云南观光度假或探险。云南省2005年至2009年期间旅游业贡献GDP分别为12.38%、12.53%、11.72%、11.65%和13.14%,旅游业作为云南省的一个支柱产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对应,旅游业也成为当地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实行低碳化旅游,针对云南省进行旅游的低碳化评价对于降低该地区的碳排放总量至关重要。
2.云南省发展低碳旅游业的优势
(一)排碳少
云南省风光宜人,气候温和。每年来滇旅游的游客中,大部分是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云南省能源丰富,水能发电,风力发电和热能发电都有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且已经投入使用;云南省山地面积广大,在这些地区旅行方式以马车和徒步为主。
(二)吸碳多
云南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424.7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501.5万公顷,占全国的1/10;活立木蓄积量达15.4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8;森林覆盖率约50%。全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5个,州(市)、县级自然保护区65个,面积254.9万公顷。科学研究表明,森林蓄积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人工林的固碳作用更加显著,如人工桉树林生产力相当于天然林(针叶林)的20至30倍,5至7年就可以成材,生物量相当于原始林在自然情况下100至150年的产量。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人工林可达158万平方千米。若人工林平均蓄积量提高一倍,将使人工林固碳总量达到88.4亿吨。分发挥森林的固碳能力可以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
二、云南省旅游行业碳排放计量及分析
(一)碳排放计量
旅游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即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旅游过程中的生活消费及其他碳排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分行业能源消耗量中的分类,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这几个行业合并计算,作为表格中的一项;住宿、餐饮业合并计算,作为另一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一项合并计算。因此在计算旅游业的碳排量时,要将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从上述项目中分离出来。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等其他活动也会释放一定量的碳,因此还要将统计年鉴中涉及到这方面的生活消费和其他行业这两个项目考虑在内)。若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碳排放量用C表示,其中住宿、餐饮业在该项中所占比率为RC,而住宿、餐饮业中旅游业所占比率为Rt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碳排量为T,其中交通运输业所占比率为RT,交通运输中旅游业所占比率为Rt2;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为L,其中旅游业所占比率为RL;其他行业碳排放量为O,其中旅游业所占比率为RO。由此可以初略估算旅游业的碳排放量(carbon emission,CE)为:
RT根据吴文化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和排放与典型国家的比较》一文的研究,取0.9;
RC根据以往其他学者的研究取0.9;
RO与生活消费及其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事项息息相关,因此设定:
该项比率见表1。平均停留天数基本是在2-2.5之间浮动,鉴于本文只是粗略估算,且该项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在计算中统一选取2.5;
Rt1、Rt2大致等于旅游业创造GDP在全部GDP中所占的比率,该项见表2。
碳排放按照其消耗的原料不同,又可分为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电力。每种燃料折合成标准煤的参考系数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将每种能源消耗量分别乘以各自的标准煤系数。
图1 云南省2003年-2009年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全部碳排量中所占比率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去2004年这个年份有些异常外,2003年-2009年,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在旅游业的总体碳排放量中所占比率基本在0.8-0.85的范围浮动,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个结论与石培华和吴普在《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一文中的结论相符。在该文中,作者得出结论,旅游交通能源消耗占旅游业总能耗的72.08%,是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此外,作者还提到从全球来看,旅游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旅游业总排放量的90%。
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详见图2。
图2 2003年-2009年旅游业碳排放量
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除去2004年这个异常数据外,旅游业碳排放量总计在过去几年里呈上升趋势。而旅游总人次在2003年-2009年期间也呈上升趋势,且其上升的速度远大于旅游业碳排量总计的上升速度。根据旅游业能源消耗构成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近年来对清洁能源消耗比率的增大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这也为我们发展低碳旅游指明了方向,作为旅游业碳排放构成的主要因素,尽量减少交通运输业的碳排量对减低旅游业总体碳排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推广清洁能源的适用范围。
三、实现低碳旅游的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旅游业碳排放量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业,同时考虑到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云南省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都是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属于过渡方案,纯电池力属于辅助方案,而氢燃料电池属于难以实施的方案。物理电池则兼顾了诸多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表4中,能源效率、碳排放确定了方案的新能源特征,即政府的支持力度;制造成本确定了方案的市场成本;功率、行驶里程和配套设备确定了方案的市场竞争力,即用户的接受程度。景区内部的观光旅游车一般行驶里程较少,使用频率频繁;景区之间距离适中;而不同城市之间,省级之间距离较远,载客人数较多。旅游业的相关负责人应根据该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选择适合的发展方案。
2.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清洁能源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主要是指核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再生能源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在云南这样一个不发达地区不适宜推广。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优良条件。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大小河流分布其中,充沛的水力资源为云南省发展水力发电提供资源;气候类型多样,适宜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各种类气候类型林木的生长,丰富多样的气候条件为云南发展生物能源种植创造条件。此外,云南风力资源、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造福群众,另一方面不产生新污染且减少对其他能源的消耗。
3.对政府政策完善的建议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还应当出台相应政策,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旅游主体行为,如对于碳排放量超标的旅游企业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表现优秀的旅游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旅游企业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和清洁能源。此外,要加强对旅游者低碳旅游意识的引导,加强源头控制。
低碳旅游是一种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它涉及到旅游者生活的食、行、住、娱各个方面,要求旅游企业和旅行者的全面参与,是一项全民性的活动。推进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在培养起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的基础上,完善各项指标的建设,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参考文献:
[1]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03):46.
[2]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01(05):124
[3]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02(02):
235-243.
[4]吴文化.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和排放与典型国家的比较[A].见:中国能源[M].2007,10(10):19-23.
[5]孟荔荔.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条件、现状及前景[A].2003,03(74):51-53.
[6]新能源汽车,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825855.htm.
[7]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关键词:化石燃料,温室效应,低碳建筑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在当今社会生产中人们所用的能源绝大部分都是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森林的大面积消失使得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急剧增加,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所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也日益凸显。全球变暖问题密切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科学家研究成果表明全球的建筑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碳排放的60%以上,碳排放主要就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部分,所以减轻建筑物的碳排放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减缓和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们提出了低碳、零碳等生活关念。因此就产生了零碳建筑的概念。
二、零碳建筑的含义
谈到零碳建筑就要先说一说“零碳城市”,“零碳建筑”的构想来源于”零碳城市”。”零碳城市”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罗马俱乐部的“经济零增长”理论中。所谓“零碳城市”是指城市对气候变化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零碳建筑是零碳城市的重要一个方面,它是采用综合建筑设计方法,不用常规污染性能源,不损失绿化面积的建筑,用以最大化地实现“零碳城市”。我们要正确认知零碳建筑。绝对的零碳建筑是没有的。零碳排放,不是没有二氧化碳排放,而是指尽可能不用能大量产生温室气体的化石燃料,也就是说尽可能不产生碳排放,对无法避免产生的碳排放使用植树等自然方式补充等量的氧气与人们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抵达到平衡。做到零碳排放,一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已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尽可能将其减少到零;二是将不得已排放的废弃物充分利用,也就是将一种产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变为另一种产业的原料或燃料,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量出现的低碳建筑、零碳建筑都基本采用这种方法。提出“零碳建筑”主要是提倡不用有污染的常规化石燃料,加强开发可持续能源。尽管真正要做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是不可能的,但“零碳建筑”作为人类环保的一个理念和目标却是有着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三、零碳建筑实施的措施
目前,世界上建造零碳建筑实现零碳排放的方法一般都是在建筑内采用可再生能源,例如用太阳能、风能发电,用地热能供暖等,对无法避免的的碳排放用植种绿色植被的方法来吸收并且还可以造氧。零碳建筑除了尽量避免碳排放以外还大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阳光、风、雨水、生活垃圾等。如收集雨水净化、灌溉;利用自然气流自调节室内通风、温度;利用生活垃圾用微生物发酵发电,充分利用生物能等等。
2002年完工的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是世界上第一个“零碳建筑”。整个社区占地1.65公顷,包括82套公寓和2500平方米的办公和商住面积。它实现“零碳”生态社区的方法是巧妙设计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满足居民生活所需,不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说是一个“零碳”项目,其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以及减少化石能源、水和汽车使用率的良策。
2010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零碳馆世界瞩目。该馆是采用本土化产品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公共的零碳建筑,该馆贴切地体现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这座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的零碳馆中设有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六套零碳样板间,全方位向世博游客展示建筑领域对抗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法。在能源使用上,“零碳馆”除了利用传统的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外,还取用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把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
四、零碳建筑的意义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