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1篇

安全科学是研究技术应用导致的安全与危险这对矛盾的运动规律,以采取对策将技术危害控制在允许限度内,促进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达到保护人员身心健康和安全、避免物质财产损失和保护环境的目标的跨学科综合叉科学。安全统计学是安全科学发展的结果,与安全科学息息相关,以安全科学为本体,下面将结合安全科学的内容对安全统计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安全统计学定义

对安全科学进行研究就必须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把握事物间的联系,进行抽象与概括,以求认识事物的本质,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推理,得出本质和规律。安全统计学是以安全科学为基础,是安全科学和统计学的交叉学科,以收集与安全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等统计技术为手段,对所研究的对象和数据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分析出与安全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找到其规律性。基于统计学理论与安全科学学的原理,并参考有关文献[2-5],安全统计学定义为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与安全问题有关数据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揭示安全问题的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对安全生产规律进行预测和决策,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的一门方法论学科。

2安全统计学研究对象

安全统计学所研究的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不同于其他安全学科的以“统计”为研究手段,研究事故现象和过程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等问题,这种数量关系既包括安全生产领域的安全现象,也包括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安全现象,以及各种安全现象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其范围几乎涉及安全科学体系中的各门学科,从大安全观出发,从社会各领域相互联系的角度入手,对社会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

二、安全统计学的知识体系

1安全统计学学科基础

安全统计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广泛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客观事实的大量观察来分析事故特征和变化规律,是在实现总目标前提下的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知识综合体,与安全学、社会科学、统计学密切相关,既有哲学、安全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部分,也包括数量理论的知识。基于安全学的理论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关系,将其学科基础大致划分为以下三部分[8-10]:(1)安全统计学的指导科学唯物辩证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最一般的方法论科学,它为一切科学提供方法论基础,安全统计学当然也不例外,哲学是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根本,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提供指导思想与哲学方法,其理所当然成为安全统计学的指导科学。唯物辩证主义是安全统计学的指导思想,处于安全统计学体系的最高层次,其理所当然成为安全统计学的指导科学。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安全统计学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反对弄虚作假。哲学中质和量辩证统一的原理又要求我们在质和量的密切联系中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哲学还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安全统计学正是依照这个原理,从对大量个别事物的观察中,总结出现象的总体特征。另外,哲学关于认识论及事物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发展的原理,都是指导安全统计学认识事物的方法。(2)安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安全统计学的基础学科是由一些安全科学和统计学的基础学科所构成的,它们是安全统计学的基础体系。这些学科包括统计学、数学、数理统计学、政治经济学、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科学方法学、社会学等,为安全统计学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将这些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体系与方法等理论广泛应用于其安全统计学自身特殊活动与规律研究中,满足安全统计学交叉与综合学科属性对理论基础的广泛要求。(3)安全统计学的工程技术理论学科工程技术科学着重研究应用的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是指导生产技术的直接理论基础,同时又是联系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纽带。这些学科包括安全信息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矿业安全工程、石油化工安全工程以及冶金、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各种安全工程技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经济、系统可靠性、系统危险分析技术等均是安全统计学必须与之紧密协同的学科。

2安全统计学主要内容

一个学科的构成及其研究内容都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安全统计主要是对安全生产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中大量事故现象的数量表现进行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开发利用,就是对事故现象的数量表现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或认识活动。安全统计学研究的是与安全有关的统计问题,运用到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安全学原理与方法、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等。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把安全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大部分。

(1)基础理论部分

安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是安全统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如下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安全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如数理统计学理论、统计物理学理论、信息论、灰色预测理论等。二是安全统计学的方法理论,如统计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趋势预测方法等。三是安全统计学的体系理论,如体系结构、指标设置、相互衔接理论等。它们作为安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是使安全统计学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本保证。

(2)应用理论部分

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安全统计工作的程序与操作规则,如统计时间要求、安全统计报表的填报、安全统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安全统计数据的获取与等。二是计算方式,如各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等,即是安全统计学应用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三是安全损失评估方法,它主要用于对各种具体灾害的危害后果进行价值评价与估算。主要实际运用如下: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方法是否正确和全面,决定着统计分析的结果准确性,主要包括原始记录、安全统计台账和安全统计报表等。安全统计资料的整理是将搜集的事故资料进行审核、汇总,然后将汇总的资料根据安全统计的需要编制成表,如按事故类别、事故原因和事故时间等分组。统计指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安全工作的不断加强,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的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显得重要,已成为安全工作的重要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安全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包括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安全生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行政执法统计指标体系、职业卫生统计指标体系、煤炭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统计组织体系统计组织体系,是指为了使有关各方尤其是统计组织系统及其内部的有关各方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而建立的一种统计组织结构网络,如图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对生产安全统计报告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了生产安全综合统计分析制度。有关行业事故由各相关部门统计后,以在安监系统内逐级上报为统计路径,即由事故发生地的区县安监局上报至省市安监局,再由省市安监局上报至国家安监总局;以事故发生的墓本情况为统计内容,由国家安监总局在第二年的第一季度通过官方媒体向社会统计结果。安监系统和煤监机构所进行的统计,不仅有工作对象状况的统计,还有监督、监察工作的统计,不仅有简单统计,还有统计分析以及综合分析。安全统计推断,就是以“安全数据库”为基础,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工程数学及时对数据进行统计推断,进而充分定性、定量分析评定比较系统的“安全度”,以便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隐患或将隐患降至最小程度。安全统计推断的最大特点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分析结果来推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监视系统危险的动态变化。事故损失评估事故损失[14],是各种外事故灾害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财产的损毁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时间的损失等方面的总称,此外事故损失还有人员伤害与财产或利益损失、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等种类划分。所谓损失统计是指对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害后果进行统计,包括事故发生前的损失预测评估统计、事故发生时的跟踪快速评估统计和事故发生后的实际损害后果的统计,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事故经济损失可由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之和求出。

3学科建设

根据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事故类别,结合安全统计学的属性和内容,安全统计学与其他安全科学技术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间存在交叉,见表1。安全统计学的研究也是安全科学技术各个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与统计学交叉部分的研究[2,15]

三、安全统计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学科的综合化主要表现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一系列新生学科,从而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交叉学科群。其中有一类是由一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另一门科学的研究内容相结合而生成的交叉学科,安全统计学即属此类。它是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与安全有关问题的一门交叉科学,特点是研究方法属统计学。安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如下:

1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就是通过对大量同类客观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去认识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社会客体中的现象更多地遵循统计规律,安全生产领域也不例外。统计调查中有许多方法,如安全统计台账、安全统计报表、安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

2统计图表法

统计表法是将事故资料数字变成表格,利用表中的统计指标来表示各类事故统计数字的表示关系,一般是根据统计表的资料,用点、线、面或立体图像鲜明地表达其数量或变化动态,事故常用的统计图有趋势图、柱状图、饼图。

3统计分组法

由于事故现象具有多层次性和多各类性,通过统计分组,将事故现象进行分类,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按事故发生的单位所在行业、事故发生所在的地区进行分组汇总统计事故数据。

4数量分析法

数量分析法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反映风险的各项指标进行整理分析,编制出各种指数,或者建立数学模型,揭示与安全有关的现象和事故过程中反映规律性的数量联系,揭示其发展变化中反映质的数量规定和界限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可分为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指标、抽样推断等。安全统计学中的数量分析方法都是在可比的条件下,运用数学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的规律性,所以统计工作就要借助于统计指标。作为安全情况衡量指标通常为: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绝对指标是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现象的规模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反映的是安全事故的全面情况的绝对数值,反应的是总体水平,如死亡人数、重轻伤人数、死亡事故起数、损失的工作日、经济损失量等。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指标之比,将安全事件的总体组成和其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相对指标是绝对指标的比值,如百万吨死亡率、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其可以很明确地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安全管理发展情况和同期各个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数量差异抽象化,它反映的是某单位在某一时间段、某个范围内的总体安全管理水平,如每起火灾平均损失折款数。抽样推断是根据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总体某一现象的数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判断。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概率论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2)动态分析法

安全生产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仅仅依靠静态指标来分析并指导生产显然是不够的。安全统计工作也不只是填写报表、累计数据,还必须对安全生产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描述。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事故现象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预测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动态分析主要采用时间数列、相关分析等方法。时间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一种数列,以时间数列为基础,计算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分析现象发展变动的影响因素和趋势。在安全统计研究中,通过时间序列资料分析,可以在对时间序列的各种变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安全生产过去和现在所呈现出来的趋势和规律进行类推或延伸,利用一定的数量模型预测在未来可能达到的安全水平;可以通过计算各种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了解和分析安全生产的发展变化历程;可以利用有关时间序列的解析模型,通过长期趋势分析、循环变动分析等了解事故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相关与回归分析均属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的方法,回归分析即被用来探讨诸影响因子与受动因子间在满足理论检验要求时存在的影响过程,选择的自变量将全部进入建立的模型中。在相关系数中,是通过对数据的x和y的综合平均离中程度来衡量x和y的线性相关程度的。生产工艺水平、安全投资能力、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政策、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行为等因素都对安全生产构成一定的影响,探索安全问题的数量关系能大致地说明这些安全问题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能够认识安全生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机理,可以揭示安全生产领域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和其规律性,可以预测下一时期事故变化趋势,并指导下一步的安全工作[16-19]。各种指数编制的基本方法是将需分析的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数据组进行算术加权平均,分别得到各时间或空间的平均水平后,再进行比较。在动态数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最小平方法、季节指数法等方法。当前统计实践中常用的有总量指标两因素和多因素指数及其体系,平均指标两因素指数及其体系。运用统计指数来分析复杂安全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分析安全现象总体的长期变化趋势,借助连续编制的动态指数形成的指数数列,也可以反映安全现象在长时间的动态特征。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格教学;高校体操;专业课程;教学技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为教育事业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学生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让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对学生来说教师以后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指导学习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督促者和帮助者,老师不仅仅传授学生丰富的知识,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终身发展的能力和自主工作的能力。据相关资料的搜集情况来看,微格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竞技体操国手的训练中应用较多,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只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大面积的推行,只是在某些院校体操专业课教学中被运用。

本文通过对微格教学在体操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更进一步的提高体操教学的实效性,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微格教学的理论思想为依据,并参考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多媒体手段,有针对的开展实验性探究,以期为科学地制定体操教学计划,明确教学任务,控制教学进度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微格教学法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在体操课实施微格教学法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微格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教学技能的种类与应用等内容,明确微格教学法课中的角色和任务,了解微格教学法实施过程,以及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在现代教学方法的思想和理论引导下,微格教学是一种培训在职教师和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践活动。所以,在实施运用微格教学培养体操专选学生教学技能,开始于对教学过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综合应用到实践之中,从整体上看这种方法是完全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体操专选学生在进行微格教学技能培养过程的具体操作程序主要如下:

微格教学程序:学习和研究——确定培训技能,编写教案——提供示范——微格教学实践——反馈和评价——修改教案——重教

2.微格教学法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学习

(1)自评

在我们观察录像后可以看出,学生首先是对自身的角色扮演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出自己在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试讲中是否掌握了在培养是学习的教学技能或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指出哪些环节需要改进,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估。

(2)互评

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实验的学生们充分挖掘出每个“教师”扮演者的好的地方,并且认真分析出“教师”扮演者他们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还有他们在教学技能的运用和掌握中还存在哪些不好的地方,并且仔细探讨其存在的原因。然后找到解决的途径,力争能给予出准确的评价,使扮演者“教师”对“诊断”的问题矫正成为可能,对参与互相评价的双方都能产生相互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更好的掌握理解教学的技能。

(3)指导教师的总结性评价

指导教师应该时刻在实验测试过程中提醒实验学生仔细检查场地的布置,规范动作并纠正错位错,调整队伍,指导出实验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并操作示范等。在学生收到对教学的信息反馈后,总结出学生对所教学过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结果分析

(1)为了测试微格教学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的情况,提高体操专选学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性,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测试。所得数据运用t检验(a=0.05)(见表l) ,自入学以来两组学生学习的课程相同,且并无经过微格教学的培训,其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由上表(表2)可知,实验后的成绩分布比实验前相对集中,差异的程度不大,说明技能培训还是让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变小,而成绩也更加集中,但是实验前的成绩是明显的在拉开差距,此结果说明微格教学在体操教学中发挥了相对的作用。同时可以看出表中实验前后的成绩变化差异比较显著(P

4.结论和建议

1.结论:教学实践表明:微格教学主要是通过解决某一细微环节的问题和同学之间互相切磋,把不足充分的暴露出来,可以有效的激发探索的愿望去提高教学技能,从而使得体操专选学生能从原有认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去熟练当前学到的新知识,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对教学技能的训练具有明显的作用。

2.建议:建议教师需要不断的钻研教材,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不但要理解掌握有关微格教学的知识,还要熟悉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邵艳.微格教学法在健美操选修教学中的准实验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3)

[2]刘红梅.高职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学习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4)

[3]罗昂.微格教学与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3)

[4]王荣.浅议微格教学法[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报,2004,5(2):76-77

[5]黄英,李贵林,雷菁.浅谈微格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57-158

[6]侯恩毅.体育院校学科课程教学实习模式的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5,(7)

[7]王淑英,裴德华.对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体操必修技术课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J]体育学刊,2000,(5)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MJC;实践能力

国务院学位办于2010年批准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并于201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48所高校开始招生。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1]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媒介形态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网络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以及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产品的融合、组织结构和产权的融合等的新闻传播形态日益凸显。[2]其终极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都能获取和传播任何信息。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高层次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满足媒介融合对多元化、整合性和融合化传媒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注:为行文方便,以下用MJC代替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媒介融合对MJC培养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导致全媒体时代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特别是MJC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媒介融合为MJC的跨学科研究和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和为研究机构培养科研人才,媒体不是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第一选择,其能力和素质主要是以科研素养进行评价,培养模式比较专业和单一。但是,培养的MJC是直接针对媒体就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这种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导向,即需要培养技术复合、知识结构复合和能力复合的“全能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仅靠单一的某一种媒体或新闻传播单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是不行的,跨学科的研究和培养已成为必然。

2.媒介融合导致的“全民记者”现象为MJC的培养带来了新挑战

媒介融合导致各种自媒体迅速兴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传播平台,对诸多突发公共事件等进行迅速扩散和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超过专业媒介组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在“全民记者”语境下,虽然我国的传媒业特别是网络传媒业取得了大发展,但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在扩张,不但本科毕业生进入媒体就业困难,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想进入地市级以上的媒体工作也不容易,约70%以上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要进入非媒体单位就业。[3]目前高校培养的MJC有大约50%到企业等非媒体单位就业。因此,媒介融合环境下新的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对目前MJC教育单一为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定位提出了挑战。

3.媒介融合对MJC教和学的内容赋予了新内涵

按照MJC教指委的要求,MJC课程设置要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大多数高校对MJC的培养都处于探索阶段,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MJC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内容设计。媒介融合对每一位公民的学习、生产和生活都产生着重要作用,新闻传播越是全民化,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MJC应成为一专多能的融合型人才,具有精通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音像视频制作及各种多媒体使用的综合技能,能从理论高度认识各种新闻现象、分析新闻背后的社会根源,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学校要按照这一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MJC要按照这一理念进行学业规划,为MJC的教与学赋予新内涵。

4.媒介融合促使MJC培养教育的评价机制产生了新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的评价主要看科研和学业成绩,因为他们的毕业去向主要是高校及科研部门。但是,因近年来的大幅扩招,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一方面是因为当前高校及科研部门主要招收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生培养中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而导致实践能力的缺失。因此,在MJC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评价机制上要把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把实习实践作品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而科研成果只能作为补充和参考。

二、当前MJC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11年各高校开始招生以来,MJC的招生人数在大幅增加,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缺乏特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MJC的就业是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是以实用性为主,各类媒体需求的是高素质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广告人、新媒体能手、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即使是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对MJC也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培养MJC的目标定位与新闻传播学科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区别不够明显,缺乏学校特色和针对性,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技能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培养教育与媒介融合的现实脱节、人才培养与媒体用人需求的脱节等问题,这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对复合型及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距甚远。

2.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在MJC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多数高校是在原来新闻传播学科学学位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有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部分理论课程的改良,还是由原来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开课,所讲内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过大,专业选修课五花八门,“因人设课”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有效的公共平台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培养方案的设计和部分高校两年制学科学位区别不大,没有把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始终。本科非新闻传播专业考入的部分同学在毕业时所具备的新闻传播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不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多数高校还未探讨出MJC毕业需要的科学条件和标准。

3.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高校对MJC考核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的考核,在校期间的评先评优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活动都要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MJC培养的唯学术化,直接导致MJC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理论的学习及研究方面,只有较少时间从事实践性活动。然而,当前MJC所发表学术论文大多学术含量不高,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凤毛麟角。同时,因为对实践能力的考核缺乏刚性约束,大多数MJC只要通过正常的课程考试及论文答辩,就能顺利毕业,他们缺乏压力,没有危机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动力。在如何考核MJC实践能力方面,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相关规定和评价标准,对各项能力的评价全凭学生自己的感觉。

4.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MJC师资的配备,国务院学位办在MJC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1]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各高校MJC师资的配备与设置方案的要求有很大偏差。就校内专业教师而言,在具备MJC培养资格的高校中,大多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为了学科建设的需要,这些高校制定引进教师的条件,无论在学历上还是在科研成果上要求都非常高。比如郑州大学要求所引进的教师必须是博士研究生,且本科、硕士、博士都要在“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就读。大部分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媒体工作的经历,实践能力不足。校内教师对MJC讲授的多为理论性强的知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校外导师而言,虽然名义上也是MJC的兼职导师,因为所指导的学生大部分并不在导师所在部门实习,多数导师并未尽到在实践中指导的责任。

5.缺乏完备的校内实验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

新闻传播学科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工科的某些属性,各类实验室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学校层面对新闻传播学科定位为文科,对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都满足不了培养高层次MJC人才的需要。就校外实践平台而言,多数MJC培养高校设立了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聘任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开展了良好的校媒互动,为MJC的实习实践提供了平台。比如郑州大学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电视台、中原报业传媒集团、郑州电视台签订了共建协议,把这4家单位作为MJC实践基地,聘任基地有副高以上职称且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家担任MJC的校外指导教师,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就业岗位和实践基地的不一致,MJC不愿到基地实习;因基地接纳实习生的能力有限,MJC进入实践基地实习的难度较大;MJC在实践基地实习岗位缺乏轮换;基地导师缺乏指导MJC的积极性等。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MJC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

基于对MJC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本文建议从六个方面构建新的培养体系,以科学的教育体系保障对MJC的高质量培养:

1.构建实践性和品牌化的MJC培养目标

对MJC的培养,需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其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长期从事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深感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危机感。新媒体领域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学校针对性供给严重不足,多数学校还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传统的媒体人才,而传统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在逐步萎缩,这就造成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传—受关系的变化也对MJC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层次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MJC必须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其科学定位应该是:一是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职业道德;二是满足新闻传播“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具备良好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能力及新媒体的使用能力;三是具有高层次的专业能力,即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深度报道能力和时事分析能力;四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品牌优势。MJC是新兴专业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位MJC细化制订培养方案,提升MJC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以打造学校的教育品牌和MJC的个人品牌。

2.构建媒介融合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媒体制作和传输技术数字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成为传媒业的“多面手”和“全能人”,高校在MJC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一是改革学制,对MJC进行分类培养。对于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建议学制为两年。这类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采、写、编、评的各种课程,不宜再重复开设这类课程。让他们在媒体融合实验室接受训练,全面掌握各类媒介的知识和综合技能,重点培养他们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建议改为三年学制。一年级学习新闻传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培养类同于第一类学生。二是改革课程体系设置,使每位学生都能按需选择。根据已有的课程设置方案,MJC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但这种设置不利于个性化培养。建议改为基础课程(政治、英语等)、专业课程(网络新闻传播研究、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行业课程(广告学研究、电视节目创意与策划等)、综合素养课程(网站设计与建构、传媒文化与礼仪等)、地方或学校特色课程(比如郑州大学可开设中原文化解读、穆青新闻理论与实践等)五大模块。这种课程体系有利于促进MJC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三是扩充教学内容,实现跨学科融合。新闻媒体更青睐有多种学科背景的学生。要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杂家,高校应适当引进其他院系优秀教师为MJC进行专业知识的“精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好书进行精读。四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MJC实践性强的特点,应鼓励教师采用课堂讲授、问题研讨、论文报告、工作组式、讲座式、现场研究、模拟训练、项目驱动型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媒界的动态、问题及实际项目纳入课程学习内容,切实锻炼MJC的实际操作能力。[4]

3.构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空间的无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复杂性,为MJC教育提出了“双师型”的师资要求,即教师既要有业界工作经验,又要有学术研究成果。[5]据了解,国外新闻院校的教师有新闻从业经验的占70%,而我国还不到30%。近年来,高校引进教师存在严重的唯学历论,大部分年轻教师从本科读到博士,没有新闻从业经验,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在选聘教师时,应强化实践性的要求,可采取两种渠道和方法:一是降低对新进教师的学历门槛,他们不一定是博士,但是必须有在媒体不低于5年的工作经验且具备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二是要求在岗教师必须参加每两年不低于一个月的媒体挂职实践,特别是在一些影响力大的媒体实践。同时,要积极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缺陷。对于为MJC聘任的在媒体有很强从业经验的社会导师,学校应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对他们进行考核,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社会导师在MJC实践能力提升中的主导作用。

4.构建完备的校内实习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

高校要打造和利用各种平台,强化MJC的实习实践环节。一是要充分利用院(系)实验平台。有MJC培养资格的院校,应投入足够的经费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涵盖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传播、商业传播、影像传播等多个工作平台,同时将传统的实验室打通,完全模拟媒介融合基础上的现代新闻采、写、编、评、播的整个流程,要求MJC在各个环节进行模拟实战。二是要充分利用好本校的自办媒体,广泛吸收MJC参与校园媒体的运作。三是加强与校外媒体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实质性合作,对MJC共管互动进行培养。四是重视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确保MJC愿意到基地实习,并在实习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同时要确保实践基地愿意接收MJC实习,并在实习中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和考察后备人才;也要确保实践基地的导师愿意并有效指导MJC的各种媒体实践和训练。

5.构建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对MJC的评价,应侧重考核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重点进行实践作品评价、业界实习评价、社会实践评价,同时兼顾学业成绩评价、科研成果评价和学术参与评价,在年度考核及评先评优等方面也要在指标权重的设计上体现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在毕业成果评价上,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更鼓励MJC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习作品作为毕业成果,如已发表的有分量的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高水平的评论作品或是中标的策划创意企划书、有质量的市场分析调研报告、被采纳的优质广告文案和平面设计作品等。在毕业答辩时,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应是答辩委员会的主体。同时,学校也要制定对MJC专业课教师、指导教师及校外导师的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以提升教师在授课、实践指导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构建职业理想、媒介素养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效模式

越是在媒介形态迅速改变和全媒体表现出的无序性媒介运行形势下,作为培养高层次传媒人才的MJC教育,其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教育越显得重要。高校应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提倡崇高的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价值理念渗透到MJC的课堂教学、实习实践中[6],将职业理想和价值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同步化、一体化。良好的媒介素养对促进MJC职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设置独立课程,也可融入其他课程对MJC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培养MJC对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重在强化批评性思维的能力。

当前,各MJC培养高校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基本上都超过科学学位人数。MJC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在保证MJC培养质量的情况下,各高校相关院系应全员参与MJC就业能力的提升,为MJC的就业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要有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引导MJC根据自身特点、媒体用人要求及就业环境等影响因素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本文为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YJSJY20111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新闻与传播硕士设置方案[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xwyyjsjyxx/gjjl/szfa/xwycbss/265000.shtml.

[2]孟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育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3]钱晓文.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2(12下).

[4]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5]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J].理论导刊,2011(7).

[6]倪宁,谢天武.从两重到双跨: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三种关系[J].中国大学教育,2013(4).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外流域调水 盘龙江 水体耦合 PSR模型

滇池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泊,对昆明的社会均衡发展起到纽带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迁和发展活力的释放。近十年来,虽然政府出台了各种禁令大大减少了工业污染物和污水的对滇排放,然而随着外来人口规模的急剧增大导致水资源生活耗损和污水排放同步增加,进而导致滇池本身负荷压力的加大。为此,昆明市就滇池问题的治理全面推行了“治滇六大工程”,其中包括滇池外流域调水,即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该项目计划通过盘龙江河道每年向滇池输送约5.88亿方水,是为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加快湖泊水体循环和交换、进行水污染全面治理的重要战略时机。

客观来说,跨流域调水工程毕竟是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的人工工程。跨流域调水人为地改变了地区水情,势必会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如果规划决策不当,将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破坏。这说明,在规划设计跨流域调水工程时必须全面考虑工程将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统筹规划,使工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因此,研究调水工程与沿边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规律,在系统科学和生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调水产生的生态经济影响作出客观评价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和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在生态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政府首先使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PSR)模型建立经济预算与环境问题的指标体系。具体到调水工程对生态平衡与环境问题上,Wackernagel & Rees(1996)从地理水文学观点出发进行了基础性分析,论证了适宜调水规模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内容,但研究主要以定性形式阐述。随着理论模型的推广,学者在实证研究方面相继取得了技术突破。Norgaard(1999),提出了区域调水规模的指标体系及基于此的人口(P)、资源(R)、环境(E)与发展(D)的PRED综合论证的思路。MamPiti Matete & Rashid Hassan(2006),以跨流域调水的水资源开采案为案例,应用生态经济核算矩阵(Ecological economic accouting matrix)评价了Lesotho和SA的生态经济影响,提出了新的整体层次框架分析思路。在看到调水工程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需要客观正视其存在的隐患。此前就有学者(东野光亮,1993)指出,调水时高水位输水、蓄水所造成的侧渗和河水位的顶托将直接影响到本区的排水及盐渍土面积扩大,这应在调水的规划、实施中引起高度重视。

国内人工调水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近十年内,特别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南水北调项目提出后。关于该项工程对地方造成的局部影响,先后有学者分别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角度进行了探究。张中旺(2006),分析和评价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汉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灌溉、城市发展、工业生产、航运、水质以及生态环境产生的较大影响,并结合襄樊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在生态水、河流水等小范围水域理论研究方面,刘进琪(2006),分析研究了河流调水前后可能引起的河道生态环境各要素变化的程度和范围。结果表明,调水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对河道内水生生态、水环境和河谷陆地生态的影响十分显著。陈美球、许莉等(2012)针对赣江上游生态系统特征,运用PSR框架模型,构建赣江上游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县为评价单元对赣江上游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归纳分析出各县(市、区)制约生态系统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二、外流域调水对昆明市生态经济影响的重要性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昆明市加快滇池生态质量,补充滇池自有储水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从显性价值层面来说,项目的竣工投入势必对滇池及其周边环境带来积极改善,但同时我们也要理性认识到跨流域调水是在人为地改变地区水情,特别是作为此项目的输血管道盘龙江,年规划5.88亿方的调水任务无疑是大幅度增加了河道原有输水量,这一指标是否会超过河道本身的承载能力,水质耦合是否会打破河道原有的自然水情,这些都值得深入探究。根据地表水等级评价标准,水体富营养化多是由于氮、磷总量超标所引起。相关数据显示,盘龙江磷含量处理结果为完全达标,然而因为氮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处理成本较高,盘龙江水质总氮一直居高不下。从目前水质化验结果看,牛栏江属Ⅲ类水质。水体总氮含量不高,磷含量超标。但两类水质耦合,必然会引起水质变化,也势必会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如果规划决策不当,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规划设计跨流域调水工程时势必要全面考虑工程将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统筹规划,才能实现工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同时,昆明作为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滇中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城市,昆明市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密不可分。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必然促进滇池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昆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高原湖滨生态城市提供良好条件,为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滇中经济圈”发展保驾护航。因此,评价牛栏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盘龙江生态经济价值影响显得尤为迫切。

三、不同时间维度下审析调水工程对河道价值的影响

从短期看,调水工程对盘龙江生态价值影响显著。现阶段牛栏江和盘龙江水质差异较大,政府规划每年由牛栏江经盘龙江向滇池输送5.88亿立方米水源。从目前盘龙江河道承载规模看,如此多的水源集中经一条河道输送,调水后盘龙江的水流量势必增大,流速增快,从而提高水体净化速率。此外,两水水质差异较大,耦合过程也会较大幅度改变盘龙江原有水体结构,水体总氮、总磷、COD等指标均会有所调整。新的水质相当于给盘龙江现有水生生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生产环境,特别是期初适应期,它们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变,进而促使水生物净化速率改变。

从中期看,调水工程对盘龙江社会价值影响显著。水体的自净速度会随时间的推移呈梯度式改变,变化趋势并非连续线性的。水体经过几次阶段性质变,沿河空气质量、河道景观等均会改善良,沿河公共设施,也会逐步纳入河道的建设规划范围。周边居民的满意指数就会随着相应配套工程、设施的完善而逐渐提高。

从长期看,调水工程对盘龙江经济价值影响显著。整治资本的投入,需要一个回收期,包括防洪预警成本、污水处理成本、雨水缓冲带建设、周边商业区投入等。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往往集中在建设期,例如防洪成本、商业区改扩建,其收益不会立竿见影,而是随着时间慢慢体现。此外,总磷含量较高、总氮含量较低的牛栏江水引入到总氮含量较高、总磷含量较低的盘龙江水体中,势必引起盘龙江水体营养化结构的变化,由于磷处理技术相对成熟,成本较低,从长期来看,这将进一步降低盘龙江水污染处理成本。

四、基于PSR模型的分析

PSR是环境质量评价学科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子学科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模型,比较客观地评价了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对环境的作用,特定时段环境状态和环境变化情况,以及社会和个人如何减轻并防范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PSR模型回答了“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我们将如何做”三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基于PSR模型,对滇池外流域调水对盘龙江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牛栏江调水系统和盘龙江生态经济的耦合关系,目标是考核牛栏江引水后能否切实保证盘龙江的生态经济的济稳定发展,以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的动态管理体系。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实施,对盘龙江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以一定的状态指标传导到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机构,同时压力也会以一种直接的形式去传导给相关机构和部门。而相关机构会根据传导的信息做出响应,以影响工程的实施效果。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压力层――造成发展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消费模式或经济系统中的一些因素,它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负效应”。即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实施所引起的水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压力因素,主要指工程施工强度,指标有:自然资源侵占强度、工程污染排放强度、废水处理达标指数、生物减少程度等。

状态层――调水工程实施下滇池流域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所处的状态和趋势。评价水资源环境状态的指标有:人均水资源量、水体总氮、磷含量,以及河床水位、绿化覆盖率等指标。而评价社会基础环境状态时,选择人均GDP、污水处理成本、城市化水平作为考察指标。在此层面引入经济、社会指标,修正原有PSR模型单纯以环境指标考核的方式,能更有效的对流域可持续发展进行更为全面分析,也更符合可持续、动态考核盘龙江流域经济价值影响的要求。

响应层――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采取的有效对策,因此是“正效应”,即减少对资源的耗竭和对环境的污染。是相关机构和部门在面对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改变时所产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反映会因压力作用下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所呈现的指标传导而作出反应,同时也会因为压力的直接作用而实现响应。这种响应一方面是反映为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如污水治理投入强度;另一方面是反映为生态保护力度,如相关部门对生态建设投入的强度、征地移民补偿的强度。

整个压力作用―状态呈现―措施响应的过程,是一种信息传导和社会响应的过程。压力的作用下,调水工程的实施,对于系统内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必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工程的排污和排水效果对于系统内水质的标准的评判也会造成差异。系统内短期来看,通过对水资源环境指标的考核,能有效了解水资源的基础环境状态;中、长期来看,随着信息的传导,相关部门作出政策响应,能使得河道建设规划和相应配套工程、设施逐步完善,进而采取实质性的决策与行动,有利于工程实施计划的改进与工程效果的全面提升;压力作用――状态呈现――措施响应三个环节相互反馈与联系,能有效实现对系统内生态经济价值影响的准确、动态的评估。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牛栏江――滇池引水工程站在城市战略规划的角度看无疑是一项安民心、利千秋的项目,但是如果把目标缩小,聚焦到调水工程的输水河道可以发现,由于牛栏江和盘龙江以及滇池的水质存在客观异质性,水体的耦合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对滇池的水质产生质的影响,但是绝对有可能引动盘龙江水质的质变。再者从目前盘龙江河道流速来看,大规模输水已加快了河道的流速并抬高了河床。调水工程引起的局部水体结构骤变对盘龙江生态经济价值有利有弊,文章就此从时间维度科学、全面、系统地审视了调水对盘龙江短期、中期、长期的价值实现进行了审析,并利用PSR模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核了这一局部的关联要素指标。结合以上分析,考虑到调水对盘龙江生态、经济、社会价值的影响在不同时期的影响重心不尽一致,主要矛盾具有阶段性,因此,政府有必要结合以上考核机制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的动态管理体系,在放眼滇池治理问题的同时,也有必要围绕盘龙江着手相关配套项目,多层次、全方位助推云南省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

(注:基金项目: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课题资助重点实验项目《滇池外流域引水工程对盘龙江生态经济价值影响研究――基于PSR模型和Vensim仿真模拟预估盘龙江价值变化》,项目编号:ynuy201220。)

【参考文献】

[1] 范:滇池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及政策建议研究[J].生态经济,2010(1).

[2] 刘嫔:滇池污染的综合治理与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学导刊,2008(6).

[3] 曹世惠、陈勤、顾世祥、苏正猛:滇池流域水资源供需态势及调水方案研究[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系统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5篇

收稿日期:2015-05-08

作者简介:张蓓(1978-),女,广东罗定人,管理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研究;周文良(1971-),男,湖北红安人,经济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产业经济、教育管理研究;广州,510642。

摘 要:理解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形成机理,对于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攸关重要。本文基于归因理论,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模型,分析了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六个前因变量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影响。从广东省六所重点大学采集了782个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正向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学生逆向行为。

关键词:双语教学;消极情绪;逆向行为;结构方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5)05-0097-08

一、引 言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方兴未艾,各地高校在双语教学探索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普遍存在师资水平低、教材不合适、外语授课比例不当和激励制度不到位等弊端[1],导致双语教学见效慢、效益低。有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有66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双语教学”,其原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水平低,教材内容差及自身外语基础薄弱等因素[2]。因此,学生对高校双语教学产生怀疑心理和抵触态度,形成了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双语教学课堂上心不在焉,被动学习甚至要求教师单纯用母语授课等情形。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是指学生在高校双语教学中受到各种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外部刺激,产生失望、紧张和厌烦等心理感受;逆向行为是指学生在上述消极情绪作用下,无意或有意做出的扰乱课堂秩序、宣泄不满、举报投诉等行为,以及给其他同学、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带来损失等行为。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对高校双语教学顺利开展、提升高校双语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极为不利。

国内外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双语教学满意度和双语教学管理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层次分析和二元回归分析等。在双语教学满意度评估方面,麦卡洛(RGMcCullough)和弗莱(MFry)调查研究发现,双语教学使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用,同时能够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周仁认为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双语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师的双语表达能力、双语统驭学科内容能力、双语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是影响双语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4];桑迪欢认为教师的双语理论意识、双文化理念和学科知识传授是双语教学满意度测评的重要维度[5];杨楠认为双语使用比例是影响双语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双语使用比例要根据双语教学的师资、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差异和变化而确定[6];徐恒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双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语言、课件语言、作业和考试形式等是影响双语教学满意度的关键因素[7];陈红等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年级是双语教学教材和教学模式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8]。在双语教学管理策略方面,曹殿立等提出双语教学的系统管理思路,强调多方参与、统筹兼顾[9];谈多娇指出,遴选双语教学师资、设计教学内容、探究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关注教学效果及提供政策支持等是提升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10];丁琪等认为高校双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11];康淑敏、崔新春认为应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多媒体电化教育设施,逐步提升高校双语教学质量[12]。

逆向行为是指当个体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身心受到伤害时,其会产生苦恼情绪,为了消除这种消极情绪,个体会采取忍耐、逃避或发泄怨气等逆反行为。[13]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表现出的不友好举止,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状态及其他同学的情绪,包括扰乱课堂纪律,对教学质量故意挑剔、不参与教学活动、抱怨和投诉等[14]。高校双语教学学生逆向行为伴随着消费者对双语教学设备和环境、双语教学激励制度和双语教学教师的认知过程发生,当学生对上述因素的综合评价越低,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与逆向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见,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受到归因的影响,学生对高校双语教学现实弊端的责任归因形成认知后产生消极情绪与逆向行为。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忽略了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对高校双语教学的负面效应,较少基于归因视角,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系统角度研究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形成机理。基于此,本文以高校双语教学现实弊端的归因、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为逻辑框架,构建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模型,为推进高校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理论基础、研究假说与研究模型

(一)理论基础

第一,归因理论。凯利(HHKelly)和米凯拉(JLMichela)把个体对原因的感知称为归因,具体而言,个体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心理反应,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而对事件原因作出整体判断,进而产生情感、动机和行为。[15]归因理论在服务情景中顾客行为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归因理论能够用于分析高校双语教学硬软件、双语教激励、双语教学教师业务素质和师德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综合影响,有助于理解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形成原因。

第二,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提出,物理是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物质运动和技术作用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事理是做事的道理,包括如何感知、认识、安排和组织人、财、物等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人理是做人的道理,即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6]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在管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理解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归因分类研究。

张 蓓 周文良: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

第三,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根据归因理论和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是高校双语教学硬软件、高校双语教学制度和高校双语教学实施主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对上述因素感到不满意,对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原因判断,进而形成了消极情绪与逆向行为(见图1)。概而言之,引起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可分为物理、事理和人理要素。其中,物理是指高校双语教学的教材和设备,它们决定了高校双语教学是否能遵循专业特色和学科背景的客观规律,是否能达到拓展知识结构、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教学目标,教材不当和设备落后可能引起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事理涉及高校双语教学的氛围和激励等因素,它们有助于提高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氛围缺失和激励失灵可能引起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人理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做好双语教学传授和沟通工作,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也可能引起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基于此,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分别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共同形成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

图1 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

(二)研究假说

第一,教材不当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教材不当是指高校双语教学教材在母语和外语比例分配,引用外文前沿文献和经典案例,专业知识面和可读性等方面不尽如人意,未能适应专业背景、学生外语基础和实践教学需要。教材是双语教学课堂讲授的基础和依据,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要素。实践经验表明,高校双语教材内容陈旧,母语和外语比例不协调,缺乏重要外文文献和案例,学生产生失望、抵触等负面心理感受的可能性越大。可见,高校双语教学教材不当程度越严重,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1:教材不当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二,设备落后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设备落后是指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室、多媒体和实验室等硬件不能满足双语教学要求。先进的模拟实验室、多功能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为高校双语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同时,教师运用计算机、投影仪和语音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提高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注意力和兴趣,更好地发挥双语教学效果。反之,高校双语教学设备落后,不利于同时接受大量的外语和母语新知识,容易产生无助、焦虑等消极心理。可见,高校双语教学设备落后程度越严重,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2:设备落后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三,氛围缺失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氛围缺失是指高校极少举办口语角、外语专业竞赛和外语演讲辩论赛等外语活动,未能为双语教学创造多样化的课外学习情景。课外实践是高校双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校创造良好的外语氛围,通过开展丰富、生动的外语互动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外语运用能力,为双语教学打好外语基础。高校外语氛围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主动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不利于其在双语教学中克服语言障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无助和抗拒等心理。可见,高校双语教学外语氛围缺失越严重,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3:氛围缺乏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四,激励失灵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激励失灵是指高校未能建立并实施保障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管理制度体系,学分管理、奖学金评选、保送研究生、国际交流和教学反馈等制度与双语教学联系不紧密,对学生积极参与双语教学的激励不足。高校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创新形式,其在推广进程中面临着学生怀疑等挑战,因此更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措施为高校双语教学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积极情绪[17];相反,学生在双语教学中不能得到充分的激励,未能获得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无法反馈双语教学评教信息,必然导致学生对双语教学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等感受。由此,高校双语教学激励失灵程度越高,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4:激励失灵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五,师资局限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师资局限是指教师专业水平和技能有限,在设计双语教学目标和进程,实施双语教学课堂互动,运用外语讲授专业知识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地组织双语教学实践。教师缺乏良好的外语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教学技能,使教师不能在双语教学中能娴熟运用外语拓展知识传播面;此外,教师不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阅历,导致教师不能联系跨文化背景灵活地开展双语教学[18]。可见,师资水平成为制约高校双语教学的瓶颈,师资水平决定了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教师业务能力不足可能是引致学生产生畏难和抵触等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假设:

H5:师资局限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六,师德失范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师德失范是指教师在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等方面有所欠缺,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未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高校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19]。师德直接关系到高校双语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师德高尚的教师能够在双语教学中教书育人;反之,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缺乏责任心和热情,其消极的教学态度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高校双语教学师德失范程度越严重,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因此,本文假设:

H6:师德失范正向影响学生消极情绪。

第七,学生消极情绪对学生逆向行为的影响。基于学生学习心理反应过程,情绪产生动机,动机驱使行为。学生受到高校双语教学中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等外部刺激,破坏了其在双语教学中的美好体验和经历,使其未能很好地实现理论知识拓展、外语能力提高和实践技能提升,从而产生了担忧、厌恶和不满等消极情绪,继而对高校双语教学失去信心。在消极情绪作用下,学生采取沉默、挑剔、停止学习、抱怨和投诉等逆反行为。由此可知,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学生逆向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本文假设:

H7:学生消极情绪正向影响学生逆向行为。

(三)研究模型

综上所述,基于物理、事理和人理视角的高校双语教学归因是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重要前因。基于此,本文以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作为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前因变量,构建了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模型(见图2)。

图2 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研究模型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特征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2014年5月15日至5月30日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六所广东省重点大学本科生进行的现场随机抽样调查,采用在教学楼发放问卷请本科生当场作答的形式进行。本次调查在上述六所重点大学各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调查问卷842份,回收率为9356%,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782份,有效率为9287%。在782位被访者中,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分别为134、124、126、137、123、138人,占总样本的比例分例分别为17.1%、15.9%、16.1%、17.5%、15.7%、17.7%。

对这六个子样本的人口统计变量(性别,年龄和年级)做方差分析后,发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782个总样本中,经济学专业106人,占总样本的136%,国际贸易专业138人,占总样本的176%;工商管理专业162人,占总样本的207%;金融学专业143人,占总样本的183%;市场营销学专业175人,占总样本的224%;其他专业58人,占总样本的74%。可见,被访者涵盖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的本科生,他们是高校双语教学的主要授课对象,对调查问卷内容有较好的理解与把握,因此,本文的调查数据具有较理想的代表性和可靠度。

(二)量表确定

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和年级等指标;第二部分是采用利克特(Likert)5级量表测量的有关高校双语教学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指标。对所有变量的赋值均从低到高排列,1为“非常不同意”,2为“不同意”,3为“中立”,4为“同意”,5为“非常同意”。为设计出有效的量表,首先,本文在研究假说的基础上,借鉴学者们多次使用的相关量表中的测量题项,所有结构变量均采取多个测度项。根据已有文献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分别邀请3位双语教学教师和5位双语教学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反复修改这些测度项使其适应高校双语教学情境并设计相应的量表,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然后,问卷由高校教学管理领域的3位专家进行审阅,根据其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进一步完善。接着,邀请华南农业大学100位本科生进行问卷预调查,根据预调查数据处理结果对问卷进行各个维度的信度和区分效度分析,修订指标体系及量表,确定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模型的指标体系及量表。量表最终形成35个测度项,测度项具体内容及得分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测量模型分析

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变量的信度、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进行检验。信度指量表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 α值)用来测度模型中各因子的信度,复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用于衡量量表各测度项的内部一致性。所有因子的Cronbach’s α值和CR值都高于07,CR值均高于05,表明本文研究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此外,所有测度项的标准负载都在07以上,且都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各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都高于05,说明测度项均拥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对于区别效度的检验,可以比较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的平方根是否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如果大于,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各个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的平均根均大于相应的相关系数,这表明各个因子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二)假说检验

本文使用结构方程软件Lisrel 87对所提出的结构模型假说进行检验。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如图3所示。图3中,教材不当、设备落后、氛围缺失、激励失灵、师资局限和师德失范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正向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学生逆向行为。因此,检验结果显示,所有路径都显著。H1、H4、H5、H6和H7在显著性概率P<0001水平下显著,H2和H3在显著性概率P<001水平下显著。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的回归判定系数R2为073,显示本研究模型和数据的拟合结果良好。

图3 结构模型路径系数

注:***、**、*分别表示在P<0001,P<001,P<005的水平下显著。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对广东省六所重点大学782位本科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出的路径系数与假说检验的支持情况如图3所示,本文研究所有的假设都得到了支持,得出如下研究结果:

第一,师资局限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是影响学生消极情绪的最重要因素。这表明,师资水平越低,教师在高校双语教学中越不擅长采用双语方式传授知识,不能有效开展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双语教学互动,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理论阐述不到位,技能训练不生动等问题,致使学生消极情绪越严重。高校双语教学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大多数双语教师缺乏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没有接受严格训练,导致双语教学教师滥竽充数情况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我国尚未实施规范的双语教师资格证考核机制,双语教学培训和研究基地非常罕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交流的机会相对紧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语教学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要防止学生对双语教学产生消极情绪,必须从教师招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出国访学等环节着手,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第二,教材不当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是影响学生消极情绪的第二重要因素。高校双语教学教材设计不合理,教材内容不科学,教材语言表述不生动和教材外语比例不得当等问题,是引起学生消极情绪的关键因素。教材是高校双语教学的课堂授课依据和课外学习素材,教材的可读性和权威性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兴趣,教材不当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所用的教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校双语教学直接选用外文原版教材,由于国外高校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文化环境和学生外语能力与国内高校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导致了外文原版教材“水土不服”,未能很好适应国内高校双语教学学生的实际需求;二是高校双语教学采用授课教师自编外文教材,由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局限性导致自编外文教材在结构合理性、外语表述准确性和外文资料丰富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三是高校双语教学仅使用授课教师汇编的教案材料,这不利于学生进行双语教学系统学习。可见,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在教材选用和评估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为此,要控制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必须通过教材规划、课题资助等形式,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建材建设。

第三,激励失灵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是影响学生消极情绪的第三重要因素。这说明,高校双语教学激励制度体系缺失越严重,激励效果越不理想,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可能性越大。高校双语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母语教学和单纯的外语学习难度更大,学生因此容易产生畏难和沮丧等心理,更需要对双语教学实行激励,让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深造机会,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21]。此外,还要为双语教学创造学习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实现双语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形成学生双语教学的心理驱动力。为此,应推进高校双语教学激励机制改革,防止学生形成消极情绪和逆向行为。

第四,师德失范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这表明,高校双语教学中教师思想素质越低,敬业精神越差,教学工作越马虎,学生消极情绪越严重。双语教学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教学热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双语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高尚的师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但是,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着收入偏低、买房困难、教学任务重和职称晋升难等压力,导致教师外出上课赚外快,重科研轻教学,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和充沛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双语教学当中。因此,为控制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应当加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还要着力改善高校青年教师收入福利,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双语教学工作。

第五,氛围缺失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高校外语氛围越缺失,越不利于培养学生双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学生消极情绪越高涨。这是由于高校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课堂系统讲授,也需要课外潜移默化。[20]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外语角、外语讲座、外语竞赛等重视不够,部分高校的英语角及英语讲座仅是一项形象工程,未能通过创造课堂教学以外的外语学习情景消除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忧患和抵触心理。因此,为消除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必须加强高校校园外语氛围建设,努力打造双语教学校园文化环境。

第六,设备落后对学生消极情绪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高校双语教学离不开教学设施和教学硬件的支撑,双语教学的教室、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等教学硬件越落后,导致学生消极情绪的可能性越大。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双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楼通风和采光条件不理想,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足,缺乏双语教学专用实验室和语音室。其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导致双语教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相对紧缺,双语教学没有得到缺乏充足的配套资金支持。为此,要控制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必须加大对双语教学的资源和设备的资金投入。

第七,学生消极情绪对学生逆向行为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学生对高校双语教学的怀疑、焦虑、厌烦和紧张情绪越严重,其在双语教学中产生自暴自弃、扰乱教学秩序、挑剔教学质量、抱怨和投诉等逆向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换言之,学生消极情绪越强烈,学生逆向行为越严重。此外,学生消极情绪的干扰会影响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和体验,学生逆向行为会造成负面口碑传播,从而扩大逆向行为的影响范围和负面效应。因此,要创造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双语教学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消除消极情绪,预防和控制学生逆向行为的发生。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提高高校双语教学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施双语教学教师培训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等,并在职称晋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适度向高校双语教学教师倾斜,提高其双语教学的积极性。第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开展主题师德征文比赛、评选教书育人先进标兵和双语教学观摩比赛等活动,提升高校教师的责任心和思想道德修养。第三,坚持以人文本,倡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教育理念,加强双语教学宣传,优化高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在高校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课程中率先开设双语教学试点。第四,大力推进高校双语教学教材建设,通过课题资助和教学改革资金扶持等路径,出版一批高质量的、适应我国高校实际的双语教学教材。第五,营造高校双语教学课外氛围,通过英语文化节、英语角、双语校刊和双语广播等多样化形式培养学生外语触觉和外语思维,引导学生对双语教学形成期待心理和喜欢态度,调动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学习积极性。第六,实现高校双语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在学分管理、研究生培养等环节适度向双语教学倾斜,加大对学生的双语教学激励力度。

高校双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双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改进双语教学教材,升级双语教学设备,营造外语校园氛围,加强双语教学激励,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综合能力。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不仅适合解释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也可能适用于分析高校纯外语课程、高校精品课程等的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以后的研究可进一步实证检验其效力。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来自广东省六所重点大学的782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由于我国各地区高校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和师生外语基础等存在客观差异,在后续研究中如果能在我国其他省份选取更为分散的样本,结论的推广性将会进一步提高。此外,学生的专业年级和外语基础等个体特征可能对高校双语教学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逆向行为产生调节效应,因此,有必要将来进行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邹芝. 试析大学双语教学的瓶颈及出路 [J]. 教育探索,2009(10): 68-69.

[2]王今越,范尧,高建磊. 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J]. 人力资源管理,2009(2): 72-74.

[3]McCullough,R. G. & M. Fry. Every Community Has a Story: the Impact of the Bilingual History Fair on Teaching and Student Learning [J]. The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Research, 2013,37(3): 151-165.

[4]周仁. 高校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 [J]. 教育与职业,2010(18): 54-55.

[5]桑迪欢. 高校双语教学环境下教师能力的拓展 [J]. 江苏高教,2011(2): 61-62.

[6]杨楠.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生态平衡发展观及其认知基础 [J]. 外语电化教学,2010(4): 63-67.

[7]徐恒戬. 从学生视角对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调查研究 [J]. 教育学术月刊,2009(3): 39-41.

[8]陈红,等. 高校双语教学的初步调查研究 [J]. 现代教育管理,2009(3): 72-74.

[9]Cao, D., et 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Engineering Mathematical Bilingual Teaching [J]. Journal of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1, 15: 4105-4109.

[10]谈多娇. 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 [J]. 教育研究,2010(10): 91-94.

[11]丁琪,张权. 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J]. 江苏高教,2013(5): 90-91.

[12]康淑敏,崔新春.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双语教学实践研究 [J]. 外语电化教学, 2009(2): 16-21.

[13]邬金涛,江盛达. 顾客逆向行为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J]. 营销科学学报, 2011(2): 92-106.

[14]Fullerton,R. A. & G. Punj. Repercussions of Promoting an Ideology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Misbehavior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4, 57(11): 1239-1290.

[15]Kelley, H. H. & J. L. Michela. Attribu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0(31): 457-501.

[16]朱志昌.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交流的启示[C]// 顾基发. 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研究――第十一届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2000: 149-164.

[17]Macnamara,J. The Bilingual’s Linguistic Performance: a Psychological Overview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 1967, 23(2): 58-77.

[18]张蓓, 杨炳成. 高校双语教学满意度与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15(3): 53-59.

[19]万中艳. 中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因素研究回顾:特点与启示[J]. 高教探索,2014(5): 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