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丑小鸭的体会

读丑小鸭的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读丑小鸭的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丑小鸭的体会范文第1篇

两次教学《丑小鸭》,本着“学习语言,引导感悟,建构形象”的追求,对教材做了大胆的设计,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磨砺。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般的虚幻美丽到“洗净铅华见本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本真的语文就是让学生在简单实在的课堂中进发智慧、生成思想、形成能力,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教研活动的无限艰辛和无穷喜悦。

【案例描述】

案例一片断:

一、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1、自由读课文,思考:丑小鸭有哪些不幸遭遇?

2、教师推荐研究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画一画描写丑小鸭可怜的句子。

(2)自由选择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等方式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3)四人为小组合作学习,或同桌合作学习,或自己独立研究。

3、学生自主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交流,集体讨论。

师:你知道丑小鸭有哪些不幸遭遇?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和大家一起交流。

生:“小鸟讥笑他”,这一处让我感受最深。

师:请你做一个“讥笑”的动作或表情。

生:动作示范。(跺脚、仰起头、双手叉腰……)

师:好!做得很像。(出示课件:丑小鸭低着脑袋,小鸟在一旁讥笑的情景。)小鸟会怎么说丑小鸭,请你想象一下。

众生都讥笑起丑小鸭俩,有的说:“丑小鸭你简直笨到家了。”有的说:“丑小鸭你长得真难看呀!瞧你那副丑样,越看越不顺眼!”有的说:“难看的丑小鸭,你快滚吧!滚到美国去最好!……”

师:对,这就是“讥笑”!还有让你感受最深的一幕吗?

生: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这一句让我感受最深。

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哥哥、姐姐或养鸭的小姑娘的角色,来呈现当时他们欺负、讨厌、咬、啄丑小鸭的一幕。

众生马上投入了角色,有的对扮丑小鸭的小伙伴用手打、用脚踢、张嘴咬;有的还边打边说:“不给你吃,就是不给你吃!”……

这时老师配合学生的动作、语言相机点拨说:“这就是‘欺负’,这就是‘讨厌’。”

5、在恶劣的环境中,丑小鸭还是活了下去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他会怎样想?

[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度很高。教室里炸开了锅,画画的、表演的、看戏的……但是班级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在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情感升华

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如丑小鸭、哥哥、姐姐、养鸭的小姑娘等说些什么?

学生的感受真是“五彩缤纷”:“丑小鸭真的是太美了,你的哥哥姐姐都比不上你的高贵,现在再也不会有人欺负你了!”“哥哥、姐姐,你们知道吗?以前被你们欺负的丑小鸭,现在比你们还要漂亮几百倍呢!”“养鸭的小姑娘,以前你讨厌丑小鸭,现在它比你养的任何一只鸭子都要漂亮,你看见了一定会后悔的。”……

[学生在交流讨论时认真投入,但学生悟出来的,却是哥哥、姐姐、公鸡等的凶恶无情、自私丑陋多过丑小鸭的勇敢、善良。]

案例二片断:

一、紧扣语言,整体把握

1、采取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一划,说一说。并推选代表按表格要求发言,即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1:丑小鸭在家里,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在树林里,猎狗追赶他,小鸟讥笑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他来到湖边,悄悄地过日子;他来到湖面上,差点冻僵了。

生2:丑小鸭在家里,除了妈妈谁都欺负他;在树林里,狗追鸟讥笑;在湖边,差点冻僵了。

二、入情入境,体验角色

1、再读3-6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划出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

2、交流

(一)品词析句,体验“被欺”

(二)师生互动,体验“被讥笑”

(三)创设情境,体验“被冻”

(四)想象表达,体验“惊讶”

[我紧扣一个“读”字,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边悟边读,两相融合,相互促进。在“读”与“悟”中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逐步得到加深。但这个环节不是这堂课的“主角”,仅为点到为止,采取略学。]

三、直面角色,走进心灵

1、面对这些不幸,丑小鸭是怎么做的?你感受到了什么?请找出文中的句子。

2、交流

生:当除了妈妈以外的人都讨厌丑小鸭时,“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师:当时丑小鸭是怎么想的?请大家帮助“丑小鸭”,在被迫离家出走时,给妈妈留一封告别信。

亲爱的妈妈:

今天,我不得不离开您,离开家,因为 。虽然我长得丑,可是 ,我多么希望 。再见了,我亲爱的妈妈。

您的孩子:

年 月 日

四、多元解读,巧悟寓意

1、师:假如让你给这只美丽的天鹅设计一张名片,放在天鹅湖公园的入口处作为招牌,你认为可以选以下哪一幅图呢?为什么?(出示名片和图片:a丑小鸭出生;b丑小鸭在家中;c被猎狗追赶;d被农夫救助;e变成天鹅。)

生1: e。这是丑小鸭最美的时候,应该把最美的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记住美丽的白天鹅。(得到大家的赞同)

生2: 我认为a也可以。因为这幅图可以警示游人.也许你很丑,但也不要伤心,要学丑小鸭的坚强,未来一定会比现在更美好。

[独特的观点,赢得了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也为在座的同学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读丑小鸭的体会范文第2篇

    以前读丑小鸭,总是读不懂,和孩子们的疑问一样,丑小鸭是怎么诞生在鸭群里的?丑小鸭怎么会变成天鹅呢?丑小鸭天生就是天鹅,他当然到最后能变成天鹅,又不是他努力的结果,这篇文章又有什么意义?无非是告诉人们不要自卑,也不要瞧不起别人!

    现在我的理解有所改变。安徒生之所以选择了天鹅为题材,妙就妙在天鹅小时候不被人看出他的美丽。这才能告诫我们,现在不代表将来,事物都是有变化的。让我体会最深的是,丑小鸭在别人都欺负他,嘲笑他的时候,他没有放弃生活,而是选择了“悄悄的过日子”!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多么坚强!这个因为有了坚强,才会等到变美的那一天。这正是我们应该学的精神。

    体会到这一点,强调了这一点,我就引伸到班里的学习情况。有同学学习很差,让他们谈谈对此的看法。学生们有的说:“要帮助他,不能嘲笑他,他现在学习差,不代表将来学习就差!”有的说:“现在学习差,也要坚持好好学,不能放弃,否则就不会有变美的那一天!”... ...

    看到学生的理解,我想,我教这课又有了突破。

    我又给孩子们补充了一些名人小时候的例子,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忽然我有一个想法,让孩子们轮流讲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前一段时间我组织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全员参与,每一个同学都能上台不看书的讲故事,十分了不起,这次让他们在进行议论专题的故事大王比赛,我想效果一定很好。就这么干!!

    (附上以前故事大王评选活动组织表,如有兴趣的,请和我一起做。)(我班73人)

    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1、人员

    主席、书记员:张晓梦

    主持人: 孙峥   黄佳戌

    常务评委:王璐、张馨、宋研、李昭、王蔓秋

    2、算分规则

    五名常务评委加两名观众给每位选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记总分。

    3、流程

    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

    初赛每天5名选手依次讲故事,评委打分,书记算分,每天总分最高者进入复赛,同时加一颗星。

读丑小鸭的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批注式;丑小鸭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①在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和构建主义、对话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主张对学生和教师重新定位,即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就是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在阅读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双方之一,与此同时也要承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责任。

一、阅读教学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得资讯,从文章中构建意义的过程。黄汉清、黄麟生在《中学语文教育学》中是这样给阅读教学定义的:阅读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实质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过程。我们知道,在课堂中只有那种“师生相互作用”的课堂才是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导”的到位,学生“动”的“有理、有力、有节”,这样师生才能配合默契,彼此间的语言交流就能时时碰撞出火花。否则,如果只注重了教师的“教”或只注重学生的“学”,即使单方面的力量再大,也会因为少了另一方的回应而使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

“批注”源自中华文化中的“评点”文化,它影响了明清两代以至民国以后的几百年间的读者。批注式阅读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关注主体的期待视野、审美体验和创新感悟生成,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全方位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案例

教学实例:丑小鸭/安徒生

教学设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因此,应该打破过去脱离阅读实践、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系统传授的思路,努力创造条件、促成学生把与阅读有关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阅读能力。批注式阅读正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性、简便性的实践,也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并掌握的一种阅读方法。《丑小鸭》一文的作者安徒生以极富感彩的语言把丑小鸭的经历描写得令人关注,且耐读、值得挖掘之处有很多,正好可以用批注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 掌握批注法阅读的基本方法。

2. 通过语言描写赏析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批注式阅读方法的运用与交流。

难点:丑小鸭在逆境中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经历。这是理解丑小鸭个性及所传达的积极意义的关键。

课前准备: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准备批注法阅读的例子两个及批注的类型举例。

教学过程:

1. 用丹麦的标志性建筑美人鱼导入: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地方,有一座铜像浮在水面,它是丹麦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它既不是丹麦的开国皇帝,也不是英雄人物,它是一位普通的女子……通过这个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安徒生在丹麦的崇高地位。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可见丹麦人民对安徒生的崇高敬意。

2. 重温经典,以中学生的角度重读丑小鸭。介绍一种比具体任务型阅读更高级别的注重个人理解和发挥创造的阅读方式――批注式阅读。了解批注式阅读的特点、批注的形式、角度等。教师先示范文中前四个自然段的批注阅读法。(约6分钟)

3. 学生就全文自读,完成批注。(此为这节课的主体,约35分钟)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自主批注。(2)小组(三到六人)交流,参照,相互启发。(3)全班性批注交流(教师参与)。(4)自主反思整理、补充。

其中,在第三阶段,即全班交流批注时,完成文本的深度解读,达成“教学目标2”:赏析文中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导读与点拨主要在这个阶段以参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实现。

对这个教学实例的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思路以“文本信息的获取”即文本内涵价值的实现为主,以单纯地获取知识为最终目的,以教带学。批注式阅读教学则以学带教,让“文本信息”带着“方法与习惯”来发掘其价值与内涵。在这里,我们看到阅读方法与文本价值并重,而不是长年累月地以“文本”本身为主攻方向。以批注阅读法来体会、感悟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最后通过展示、交流、讨论与质疑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学习系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课堂一般通过朗读感悟作品主题,其设计均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之类为教学目标,虽然有所指向“体会”与“鉴赏”。但是忽略了“阅读方法”的有效性运用,结果是学生的鉴赏、评价与质疑往往都不是自主行为,不是学生主体的“探索与发现”,而是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则是把“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作为第一任务,教师不再是运用点拨设计、预设性启发来进行教学。

(三)在实际课堂上最大的不同是,教学过程中带着极其强的随机性,教师的预设职能退化到极小,在整节课的把握上,教师只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方向,而不是抓住一个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学生纳入一个“完美”的既定教学设计中去。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做思考题而不会自主读书,批注式阅读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读书为了会读,并且无损于文本内涵的阐发。

为了证明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是有意义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对文本的解读是起到了一定的价值作用的,下面试列举课堂上学生所作的部分批注,以及在展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以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的过程。

(1) 灌木林里的小鸟们惊恐地向空中飞去。“这是因为我非常丑陋的缘故!”小雅想。(学生批注:小鸭觉得自己非常丑陋,深深的自卑感)

(2) “你是什么人呀?”他们问。小雅一下掉向这边,一下掉向那边,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学生批注:恭敬的行礼,为了在讨好他们,继续在这个地方待下去)

(3) 可怜的小东西!他绝没有想到要结婚;他只希望人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面,喝点沼泽里的水就够了。(学生批注:丑小鸭想的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啊!)

……

从这些批注中可以看出,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有主动发现和探究的能力,教师如果具备了审时度势的课堂观察和调控能力,只要安排好“交流展示”这些活动环节,乘机点拨、发掘就能圆满地完成文本内涵的解读。批注式阅读教学带来的意义是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允许他们多元合理个性化的解读,并因之利导鼓励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求知欲和阅读欲都特别强烈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积累了数量可观的词汇,语言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在逐渐增强,这些都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反过来可以说,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又能促进这些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批注式阅读教学把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感知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摆脱了学生被动理解和记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局面,学生有了较大的思维自由,强调了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赏析文本,探究文本的价值之所在。二是,批注式阅读教学在注重了深入阅读的同时又注重了动笔批注,把读跟写相结合,把学习和思考相联系。学生阅读时兴之所至,可以圈点勾画、增删涂抹、旁征博引、评头论足、由此及彼、借题发挥……批注就相当于一次小练笔,这样,读写勾连,日积月累,读必定会因写而深化,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也在长期坚持中促进了自身的终身学习。学生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对话……这种多边对话一方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提高综合素养、建立更加深度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38

[2]黄汉清、黄麟生.《中学语文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91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七年级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注解

读丑小鸭的体会范文第4篇

一、品读――体会语言美

童话是文学的一种载体,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文学样式。它讲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其中的“人物”,也是假想形象,但它所表现的人、事、关系、道理,却是现实生活的映射。读的根本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用饱含深情富有色彩的朗读,才能展现出语言的魅力。教师读不仅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牵引学生情感,同时激发学生想象。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童话语言来诱导学生感受语言美,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以《丑小鸭》一文为例,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齐度、自读以及表演读等方式抓住描写丑小鸭的句子,如:“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然后层层递进地研读,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并与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通过精妙的语言走进童话意境,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碰。

二、感悟――体验情感美

童话故事多短小精悍,情节跌宕起伏,其细腻的情感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心。在童话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飞扬个性并加深情感体验是童话教学的一大特色。以此为切入点,创建精彩的场景,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与生活相关的体验尤为重要。以《七颗钻石》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路人讨水”这段让学生表演,还原当时的环境,通过学生表演小组评说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小女孩的爱心让水缸有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同时,要让小女孩的爱心得到升华,让学生的爱心在此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童话的理解,也锻炼了表达能力。而感悟文学内涵的过程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感受到童话的形象美与情感美的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三、博思――尊重个性美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由此可见,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语言互动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于不同学生对同种事物的见解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不让学生机械化地读而是在读的过程中完善感知、感悟与理解的心理过程,让学生真正受到美的熏陶。任何越俎代庖的理解都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属于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因此,童话教学要摒弃教条,让审美深入学生心里,不能把解释什么道理充当教学目标,这样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文学的扩张力,进而表达出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同时,童话中的离奇情节与虚构环境人物是幻想的核心,没有幻想的童话不是真正的童话,只有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发挥想象才能真正走进童话世界,领悟童话的真、善、美。

四、人文――品味文学美

教学是一门艺术,拥有这门艺术的基点就是想象。新课标强调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童话教学是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融入到童话世界,并根据已有的情节去续写、续讲童话。如,在《小柳树与小枣树》的结局就留有文字空白:小柳树听了,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这样令人深省的结局能给学生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柳树说这句是什么意思?说了这些话以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可以从更多角度的去领悟故事,大胆编排。因为多数的童话结局都不尽如人意,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写作的兴趣,也能充分感受到童话的情节美与文字美。

综上所述,童话教学不能局限于文本,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品评与赏析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们轻松走进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填补课堂空白,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的潜力。因此,引入童话教学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的学习,还能舒缓他们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韩苑苑.《让童话成为开启儿童道德智慧的钥匙》[D].西南大学,2009

[2]卿海逸.《让童话真正走进乡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8

读丑小鸭的体会范文第5篇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只注意那些直接感兴趣的事物,特别是能引起他们好奇的东西。同时,小学生的记忆以无意识记忆为主,记忆受到情绪状态影响明显。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欢欣、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促使他们尽快进入教学情景之中,在积极喜悦情感的氛围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那么,创设课堂情境有哪些主要途径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创设情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

要使学生乐意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之中。扣人心弦的导入,在教学一开始就创造出积极、活泼、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广场》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接受审美教育,我在一上课时就用一种喜悦的语调说:“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天安门是首都的象征,是全国人民最向往的地方。小朋友,你们想去美丽的北京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北京天安门旅行。”接着,我就在优美舒缓的音乐背景下,范读了课文。此时,孩子们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地进入到课文学习之中。

二、品词朗读,创设情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达出来。魏书生说过:“语文老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如我在教学《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在品词想象,体验“被欺”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丑小鸭受欺负的词语。一个学生说:“描写丑小鸭受欺负的词有咬、啄、讨厌。”另一个学生说:“我来补充:孤单、钻出、离开。”我接着说:“看来,同学们很会抓关键词。现在就请同学们看看图,看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咬丑小鸭的,公鸡是怎么啄的,养鸭的小姑娘又是怎么讨厌丑小鸭的?”生分别说图意。在创设情境,体验被冻这一环节,我边演示课件边描述:“丑小鸭就这样挨过了一个又一个苦难的日子。慢慢地,天气转凉了,秋天到了——(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又边演示课件边描述:“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只可怜的丑小鸭,当你望见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在空中翩翩起舞时,你会想些什么呢?一生说:“多美丽的天鹅!如果我也和他们一样美丽,那该有多好啊!”另一生说:“我从没见过这么美,这么高雅的天鹅!”我接下去说:“同学们,描写这样一种心情,课文用了两个什么词?”生一齐回答:“又惊奇,又羡慕。”我板书词语,说,“这样的好词语请你们把它画下来,再读一读,并牢牢记在心里。”这个环节的教学,我让学生抓住 “又惊奇又羡慕”等词语的感悟、朗读,进一步拨动了学生内心的“琴弦”,使学生进一步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三、运用分配角色朗读创设情境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课堂的情感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也是火种。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学生的情感也可以相互感染。例如,我在教学《桂花雨》课时,等学生已经大体理解课文内容以后,我让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安排了三个角色:“我”、母亲和父亲。要求他们进入角色,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当读到母亲的对话时,就用一个母亲的身份和语气去朗读。当读到父亲诗兴大发、即兴口占一绝时,就想象一位老父亲那激动、兴奋和喜悦的心情。通过分角色朗读,很好地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顿时,教室里传出了有滋有味的读书声。透过他们的声音,我感觉到学生此时已被课文中表达的浓浓亲情所感动,他们深深被吸引、被陶醉,完全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当中。

四、通过学生即兴表演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导师、引路人和参与者。教师要竭力为学生营造环境,创设情境,鼓励他们大胆思考、主动探究,全身心投入。例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时,学生对李时珍的故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后,利用讲台简单设置舞台和道具,运用独白设定情境,确定人物角色,指导学生表演。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课文中的内容想象成一个特定的情境,变成人物台词,尝试着表演,教师只需简要指导和点拨即可。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人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参与表演的能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参与的积极性。

五、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读丑小鸭的体会范文第6篇

关键词:指导;童话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184-01

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叙事性及儿童性等特征。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为其精神本质。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常常会为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被作品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种种如梦如幻的生活场景心向往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尽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活跃的想象力,获得如游戏般的快乐体验。同时不知不觉中,在他们的内心也建立起了生活的常识,形成了为一般生存和融入社会群体的必要的价值观念,作为方式和情感模式。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童话阅读也是老师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自身具体情况粗略谈谈自己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童话阅读的。

一、读――体会文学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朗读的训练,要把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贯穿于各个学段之中。”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两只小狮子》一课,对话占课文笔墨的大部分。在指导学生读懒狮子说的对话:“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时,可让多位学生上台比读,看谁的朗读更像一只懒狮子。通过比赛、比较、评议,学生既能准确把握句子的停顿、重音、语调、语气、速度,又充分感知了懒狮子那懒洋洋、慢吞吞、不求上进的模样。再通过引读、分角色读等形式,使学生沉醉到美丽的童话境界中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感――体悟文学情感美

在童话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独特的教育功能,适当借助教师的语言描绘及一些直观手段,让学生去想象童话课文的场景、童话课文的角色、童话课文角色的语言、内心以及童话课文的语言形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通过“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如《丑小鸭》一课,在教学“丑小鸭离家出走后来到树林里,猎狗住追赶它……”时,可让学生想象猎狗追赶丑小鸭时的神态动作,说说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学生们通过想象,说出了“凶神恶煞、紧追不舍……”等词后,更生切地体会了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三、演――感受文学形象美

“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指导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如《小熊住山洞》一课,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可让学生想想小动物在献花时会说些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让他们戴上头饰表演。如《丑小鸭》一课,教师也可安排学生课后排演课本剧。通过表演,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了童话世界,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

四、思――领悟文学意蕴美

引导儿童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美。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在引导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导而弗牵”,不可轻易框住学生的思维,强求统一答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五、讲――初识文学表达美

读丑小鸭的体会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补白;体验感悟;陶冶情感

补白,就是填补空白。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胜枚举,作者在创作时,对于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都进行了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其间,也会常常留下一些“无字处皆有其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自己独特的感悟,展开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于教师而言,补白,作为一种阅读教学中的操作技巧,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于学生而言,“补白”是学生对“空白”的再创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领略文境,紧紧抓住课文中“言犹尽而意无穷”之处,让学生反复玩味、感悟探讨、激情投入、一吐为快,用学生灵动的想象来填补“留白”,不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还能使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深入文本,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得到思想情感的充分陶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不但包括一些语文能力,还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在教学中,恰当运用“补白”,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极好载体。

一、丰富内涵,多元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留有“空白”,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去创造、去延伸,在丰富文章内涵的同时,进行多元解读,加深理解和体验。如,在教学《卡罗纳》一课中“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一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进行补白:

师: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在想些什么?

生:卡罗纳真可怜。

生:卡罗纳你虽然失去了妈妈,但你还有我们这些朋友,我们会帮助你的。

生:我们说话一定要注意,千万别勾起卡罗纳的伤心事。

生:卡罗纳一定要坚强啊!

……

大家流露出的同情、关爱、鼓励……这些情感正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要达到的情感目标,通过补白,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多角度解读文本,使“屏息凝神”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在补白过程中品德修养得以提高,语言运用得到训练。

二、深入感悟,突破难点

有的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学生比较陌生,在理解时难免出现吃力、不到位的现象,这时巧妙运用补白,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时代背景和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更好地走进文本。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在租界里目睹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补白:

衣衫褴褛的妇女哭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巡警训斥那个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围观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这一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切感受“中华不振”的含义和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从而突破难点。

三、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课本中有许多文章的结尾留下了可供我们进行再造想象的空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还应注意补白内容的价值取向。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丑小鸭》时,设计了这样的补白:

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后,养鸭姑娘、哥哥、姐姐、公鸡、猎狗等都来向丑小鸭赔礼道歉,可是,天鹅对养鸭的小姑娘说 ,天鹅对哥哥姐姐说 ,天鹅对公鸡说 ,天鹅对小鸟说 ,天鹅对猎狗说 。

在孩子们的心里,成功后的丑小鸭是谦逊的、宽容的、明理的。原来养鸭小姑娘、哥哥姐姐、公鸡、小鸟、猎狗对丑小鸭的欺负、嘲笑给学生留下的不良印象,在此得以改变,学生在这样的补白感悟中蕴涵了积极的价值观思考与认识。

由此可见,适当运用补白,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完成对文本的深刻体验、内化的过程。合理的补白,还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

读丑小鸭的体会范文第8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你们听说过吗?那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

生:(想了一会)争先恐后地说出那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师:(课件出示4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带出3个算式)只要小朋友们正确算出丑小鸭后面的三个得数,它就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①3+5= 5-2= 3+2+3=

②8-8= 7+2= 10-5-2=

③10-3= 5+4= 3+2+4=

④4+6= 8-5= 7-2-3=

(学生每算对一组,屏幕上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师:(出示课件)看,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高兴地飞起来了。它们飞呀飞呀,飞到美丽的湖边。蓝蓝的湖水,绿绿的树叶,多美呀!它们在湖中游玩起来。

生:(齐)哇,好美呀!

[反思: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教师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用童话中的丑小鸭、白天鹅激发兴趣,特别是以丑小鸭变白天鹅,声情并茂,给学生强烈的刺激,抓住学生“滚烫”的心,激发学生“火热”的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活化教材,引发探究

例一:先加后减

师:(课件播放例一:又飞来3只白天鹅)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湖中有4只天鹅在游玩。

生:天空中又飞来了3只天鹅。

生:我看到湖中先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合起来一共是7只。

师:(课件:飞走2只)现在湖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7只里面飞走了2只。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地讲一讲呢?

生:4只白天鹅来到湖中,快乐地游玩。一会儿,又飞来了3只,一共有7只,再过一会儿,有2只飞走了,还有5只白天鹅。

师:谁能再讲一遍,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湖中有4只白天鹅在游玩,又飞来3只一起玩,一会儿有2只飞走了,还有几只白天鹅?

师:说的真好。能像这样说给你的同桌听吗?(学生互相讲述倾听,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你想用怎样的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4+3-2=5。

师:这样列式正确吗?有什么理由呢?

生:原来有4只,又飞来3只,就用4+3表示,飞走了2只就-2。

生:飞来3只,就+3,飞走2只就-2,还有几只就是4+3-2=5。(板书4+3-2=5)

[反思:通过课件有步骤地播放,以恰当的时间差展示情景变化,揭示事理,巧妙地渗透了“加减混合”的含义。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讲述,提出问题,积极探究,充分地从生活原型中感受着、领悟着新知本质。学生主体意识强,学习情绪高,其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说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地培养]

师:谁能够读出这个算式呢?

生:4加3减去2等于5;

生:4加3再减去2等于几。

师:今天这个算式与前面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生:连加算式全是用的加号。(奖智慧星)

生:连减算式都是用的减号。(奖智慧星)

生:4+3-2里有加号,也有减号。(奖智慧星)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讲得也很好。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怎样计算4+3-2呢?四人一小组,说说自己的想法。

随着学生的汇报板书:■

师:观察老师摆小棒说算式。(在黑板上)摆上3根,再摆上5根,拿走4根。

生:3+5-4=4。

[反思:教师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通过读式、观察、比较、讨论、计算、汇报一系列数学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表达及合作能力]

例二:先减后加

师:第二天,这4只美丽的白天鹅又飞到湖边。看,发生了什么情况?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课件播放)

生:4只美丽的白天鹅又飞到湖边,过一会儿,飞走了2只,后来又飞来了3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师:讲得真好。能像这样讲给你的同伴听吗?(学生互相说和听,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流畅。你想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4-2+3=5。(板书4-2+3=5)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先有4只,飞走了2只,就是4-2,又飞来3只,就再+3。

生:飞走了2只就-2,飞来3只就+3。

师:怎样计算的呢?

生:4-2得2,2再加3得5。(板书■)

师:观察老师摆小棒说算式。(在黑板上)摆上6根,拿走4根,再摆上5根。

生:6-4+5=7。

[反思: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的时空留给学生,利用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对生活的感受、对情景的描述、对事理的理解等自身资源组织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巧妙引导,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尽情发挥,从先加后减拓展到先减后加,并予以深刻理解。新知与能力在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

师:请小朋友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能发现什么?

生:都有4、2、3。

生:这两个算式得数都是5。

生:它们都是加减混合计算。

生:4+3-2加法在前,减法在后;4-2+3减法在前,加法在后。

生:这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两个数,再算后一个数。(奖智慧星)

生:这两个算式都是从左往右一步一步地依次计算。(奖智慧星)

师:你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都是聪明的孩子。今后做这样的加减混合计算题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反思:课堂留出时空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归纳,充分表达,畅所欲言,顺利地将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

三、动手操作,强化算理

师:同桌小朋友合作摆小棒,先摆7根,拿走3根,又添4根。(学生活动,教师巡视,然后汇报、展示)

师:哪些同学合作得更好些?

生:××两人摆得好!

生:我觉得××两人边摆边说,很清楚!

生;我觉得××两人合作得好,摆得很整齐。

师:观察得真仔细。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生:现在有几根小棒?7-3+4=8根。

师:真聪明。(奖励智慧星)

师:你能看算式摆小棒吗?(出示算式:6+2-5、8-5+6)

生摆小棒,师巡视指导。

[反思:学生动手实践,“做”数学,建构认知,巩固新知。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充分发挥了他们潜在的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设置游戏,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到动物园去游玩吧!(播放课件)咦,调皮的小猴挡住了路。

小猴:想进动物园吗,先过我这关。(课件:池塘有6只小鸭,又来3只,不一会儿走4只,=只)

生:小组写算式,展示6+3-4=5只。

小猴:你们真聪明。可是我还有几个问题,你们得帮帮我!(课件出示,学生计算)

(回答对了,正确答案的气球就升起来。)

小猴:谢谢你们帮助我。现在就请跟我去动物园吧!

师:(课件显示:猫、狗、猪、羊各得一张奖状,分别有一个加减混合的算式。森林边有四座房子,各有一个得数)小动物们在运动会上都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奖励。你们看:小猫、小狗、小猪、小山羊都获得一座房子。请你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房子,用线连起来。(图略)

[反思:小猴的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鼓舞了学习的热情。“闭关”“解难”更是让学生激情四射。学生积极帮助小猴计算,争先恐后地展示算式结果,顺利解难,掀起了本课,较好地开发了学生的自身潜能]

五、开展比赛,提升能力

教学需要学生动,动是课堂的生命。学生是内生性、能动性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摈弃教师的“大包大揽”,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生动有效。本课教师创设了开放、民主的气氛,让学生感到安全、放心和愉快,能够全方位地参与,敢想、敢说、敢做。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奇异多彩的思想、出人意料的发现,使教学生动有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奇心理可以激起学生探索认知的兴趣,产生求知的心理倾向,并逐渐形成学习的自觉行为。本课内容是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大多是七岁左右,他们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电脑画面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思维。丑小鸭的出现使学生开始兴奋起来,积极动脑速算,以帮助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当第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时,学生欣喜若狂,他们成功了。当学生随着白天鹅来到湖边,情不自禁地赞叹:“哇,好美呀!”学生高度兴奋,进入新知探索。最后,小猴子的出现,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和作用,学生的兴趣更浓,并向课外知识不断延伸,甚至长期保持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二)积极探索,主体性强

教学中教师只是将情境事理,直观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操作、演算,活动时间足、空间大,有利于学生感悟“加减混合”的意义和算理,从而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自觉运用,解决问题。在新知学习中让学生讲述情景变化过程,说出算式,发掘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述潜能,自主体会了加减混合的算理;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做数学,手脑并用协同发展,增强了实践能力;在拓展新知中让学生写算式、算得数,闯难关、找房子,利用和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以及认真严肃的态度,为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基。学生之间通过彼此的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评价激励,关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