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社会领域教育;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9-0035-05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借助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教育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2011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幼儿园教师“要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了解研究教育实践的一般方法,参与各类科研活动,以此经历和体验研究过程并获得研究经验”。2012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将“收集和分析信息、不断反思和研究保教实践问题”作为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提出来。事实上,当下有许多教师在“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已经走得较远,其中有不少人特别关注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中较为薄弱的“社会领域教育”,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那么,作为“实践者”的幼儿园教师是怎样开展教育研究的,他们的研究有些什么特点,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与高校学者的“研究文化”有何异同点?开究者带着这些问题对2012年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程与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区代表参加的“全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交流论文进行了分析梳理,重点对第一作者为幼儿园教师的99篇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其中,个人独立撰写的论文占77.5%,其余大多为相关研究课题的集体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研究了什么

从分析结果来看,幼儿园教师开展的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可分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与“社会领域教育研究”两类。前者主要是“幼儿同伴互动与情感培养”方面的研究,后者则主要关注“幼儿园社会领域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详见表1。

1.聚焦社会领域的“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

课程与教学是幼儿园教师的核心工作,教师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最多,因而积累的经验也最多。99篇论文中,有近30%的论文是对“社会领域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的研究,包括如下三类主题。(1)“课程与教学经验总结”(25篇),主要是幼儿园或教师本人对自己已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包括对教育教学模式、目标、内容、途径、策略、方法的研究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拓展等。其中,7篇论文讨论的是专门性的社会领域集体教育活动,如《幼儿园专门性社会领域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其余论文则从实施角度进行讨论。从论文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已认识到幼儿园的社会教育需要回到生活本身,因此,他们开始挖掘除专门性集体教学之外的其他渗透性教育途径,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家庭活动、节日活动等。(2)“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10篇),主要是社会领域教育的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讨论。(3)“混龄课程体系建构”(2篇),主要研究“混龄”教学组织形式下的社会领域教育问题。

2.重视幼儿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体现为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如独立性、自我意识、自信、遵守社会规则、社交行为、社交能力等。其中,有关幼儿园“人际互动”研究的论文所占比重较大(占86.8%)。可以说幼儿园教师比较重视幼儿良好的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的培养,这正契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

3.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情绪情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的动力之源。从所分析梳理的论文内容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幼儿分离焦虑”“师幼依恋”“感恩教育”“集体荣誉感培养”“爱心培养”等内容。

4.开拓研究新方向:“社会领域教育的途径与资源”

有少数论文尝试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如怎样开发社会领域教育的课程资源等。《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有关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研究也是社会领域教育研究的新方向。

5.很少涉及“冷门话题”和基础性研究内容

从所分析梳理的论文内容来看,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存在一些“冷门话题”,例如“混龄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家园合作”等,以及基础性研究诸如“师幼关系”“社会教育的价值取向”等也略有涉及。这些研究内容因受教师研究视野或能力所限,较少被关注。

从以上分析来看,幼儿园教师所做的社会领域教育研究选题特点是:实践取向、研以致用、选题较小、贴近工作实际,且得益于日常对幼儿的观察和自己的工作经验。

二、幼儿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还谈不上有科学的方法,只是事实与经验的呈现,即便有研究方法,其规范性、逻辑性、理论性水平都不甚高。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一、我国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现状

自从2007年教育部开始启动远程教育类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活动起,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2007年教育部决定加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并选择了一批高校作为精品课程建设试点院校,选择了3000多门课程实施重点改革和建设。在教育部评审产生的国家精品课程体系中,远程教育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为了全面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教育部的主导下,我国众多院校积极推进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通过建设一大批数字化资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现状及障碍梳理文/林爱芳源中心和数字化学习中心,创新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思路,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全面开放,为大批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免费享用的优质精品课程资源,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二)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标准不断完善

在教育部的主导下,我国一些高校制定网络课程的建设发展战略,对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和流程进行了明确,强调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质量的评价标准,提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与运行机制,一些高校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资源建设理念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资源建设标准,并根据标准为不同学科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范例和模板。一些高校资源建设过程中,注重行业联合,整合利用本校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经验上的优势,认真研究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和性质,制定了多种媒体资源的一体化资源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引入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制,确保了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

(三)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渠道不断拓宽

建设优质远程教学资源、汇聚优秀教学成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是当今远程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一些高校多举措促进课程资源建设渠道的拓宽,通过组织名师开发优势教学资源的同时,借助网络资讯库、专业网站等途径多方收集网上教学资源;同时加大与行业内高校的战略联盟,实现数据库对接,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二、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障碍分析

(一)发展目标不明确,激励考评机制滞后

当前,由于一些高校过份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教学理念陈旧,很多高校质量意识淡薄,对学生在远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充分认识。对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对于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未能深入调查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迫切需求,针对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缺乏一套健全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一些高校在远程教学资源的配套基础设施方面较为缺乏,也未能引入市场化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筹资机制,导致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受资金限制,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二)表现形式单一,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较多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少,但在课件的开发上,缺乏协同意识,往往只依靠本校教师队伍,且只用于本校教学过程,在精品课程课件制作的模式上,一般多限于录像、文字和PPT等单调的模式,表现形式过于单一,长此以往,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总量较大,但在课件中较少体现教学实践过程,同时对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收集也较少,很多课件反映的内容严重脱离了时代,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或者充满说教,表现形式过于死板,学生通过课件学习,无法实现与教师的互动,教师也未能通过课件给予学生以必要的释疑和教学指导。一些精品课程课件未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网络导航功能,也未与其他教学网站实现链接,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采集范围,不利于学生成长。

(三)教师资源建设思路保守,缺乏精品教育资源建设的主动性

近年来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导致许多高校教师少学生多,师生比例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师资力量主要用于传统教学,无瑕顾及远程教学及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一些高校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按既定的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安排,对学习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缺乏深入的把握,部分教师对远程教育与课程资源建的融合缺乏必要的经验,对如何拓宽资源建设缺乏了解,未能结合精品课程资源的特点学习和掌握一些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从而无法借助现代媒体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三、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规范的策略建议

(一)制定资源建设发展目标,健全完善资源考评监督机制

全力推进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机制建设,要以《2007年度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为依据,结合各高校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学科优势,进一步规范已有的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对于正在建设中的课程资源要制订发展目标及实施细则,努力探索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激励机制,健全精品课程资源评价机制建设,对于资源建设来说,高校的政策支持能够鼓励和支持教师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高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成立专门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机构,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狠抓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到教师职业评价体系中,多方筹集资金,确保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引入市场化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机制,成立由相关的远程教育教学设计专家和精品课程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各专业的课程结构及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规划与监督,并定期对所开发、升级的精品教育课件进行评估和指导。建立良好的精品课程资源运作机制和课程开发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国内国际先进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理论,鼓励教师就精品教育资源建设申报研究立项,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采用项目竞标方式招标,全力吸引优秀教师参与其中,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和使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成果。

(二)整合各种设计方法,优化精品课程资源内容

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要不断优化精品课程资源内容,在教学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融入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与个性化的需求,强调以学生为本,选择最能展现课程特色的媒体形式,创新学习课件的制作理念,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要充分把握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此为依据,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结合可实现网络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特点,采取了多种课程设计策略,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差异化的设计策略,要通过层层落实的组织管措施将其体现于具体设计过程中。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对象,而网络课件是目前网络教学的最主要的载体,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网络课件保持动态性和互动性显得尤为必要,课件要承担传统教学的授课、释疑等复杂功能,要在系统化体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时,体现出较强的互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要在对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在设计过程中要争取建设一体化设计和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课件,落实资源导航清晰度规范,强化链接深度的合理性,严格遵循媒体与技术运用的相关标准。针对课件的页面布局、文字表述、图画、色彩和信息量都要进行统筹规划,确保美观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三)顺应远程教育需求,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类;心理教育;课程改革

艺术类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他们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特征,比如,有朝气、有理想;感情丰富,热情洋溢;思维敏捷,富于创造力等等,同时又由于专业特点及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又具有这一小群体学生的特殊性,比如情感波动大,自我意识过强,心理脆弱,完美主义倾向过重等。所以,在了解和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的基础上,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准确的定位,对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一代艺术人才很有必要。

本文结合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试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实践上的初步探讨。

一、教学理念创新化

在教育理念上,形成了建设以人为本,育德为先,育心为重,为全体学生服务的 “心理、艺术、社会”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想。该体系是一个以课程建设为龙头,融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的,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主要目标,同时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三级目标(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治疗性目标)和多种工作机制(如教育机制、辅导机制、互助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外援机制、保障机制等)在内的立体型工作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基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现实问题需要(针对性)与未来实际工作需要(实用性)采用专题式教学,突出各种自助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专题化

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了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针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中的主要问题解决的课程理论体系,有计划、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运用发展性教学模式,开展专题性教学。主要专题内容依次为:新生心理适应、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概念与发展、人际关系心理、恋爱与性心理、人格健康与塑造、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危机干预与就业心理辅导等。课程的实施围绕专题展开,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科课程的学术性,也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和系统,而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自我表现欲强的特点,我们运用发展性的丰富有趣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避免单纯的知识教学和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形式,即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以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案例引入),以活动课(测验、讨论互动、影音赏析等)或心理训练(团体训练)为课程支点,辅以心理知识的讲述与学生课堂实践(角色扮演)开展教学。

(1)讲授教学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讲述、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系统的心理教育中相关的理论和概念、原理,形成学生心理教育的初步知识。如心理学理论流派、挫折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都可以采用此法教学,但同时要结合其他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进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和理解心理知识,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讨论互动法:通过引入的话题或现实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得情感释放与良好的人际和谐,建立积极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

(3)团体训练法:通过主题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和拓展训练活动中获得体验与感悟,比如音乐治疗,通过放松来引导学生处理自己消极的情绪,纠正并消除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

(4)角色扮演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创设某种情境指导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用表演方式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并在扮演结束后组织大家展开讨论,以各自对某一个扮演角色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启发学生对一些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自我状况等有所认识的一种方法。

(5)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案例导入、小组讨论交流、引导总结”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心理测评法:心理测评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教师向学生介绍自我测评的方法,并提供心理健康测验(SCL-90)、适应性测验、自卑或抑郁测验、职业个性与兴趣测验等,学生可以随时检测自己,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开展自我分析,了解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调整与改进。

(7)影音教学法:在运用好常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前提下,要尽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如心理电影、自己拍摄的教学录像、电视台所拍的教育类专题节目节选以及影视剧中相关片段,通过剪辑和使用,定期展示给学生观看,从而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甚至造成一定的震撼力,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现实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手段有别于其他课程囿于课堂之内的外在形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之于学生如露水之于绿叶,拥有健康的心态,大学生才能更为和谐的融入生活,艺术生命才会永葆青春,学校也才能更稳定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会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汪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及其实现[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熊宝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2007(32).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目的使大学生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感情、强化人文素质,实现目的最优化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现场观摩、实验实践、考试检验,以及问题式教学法、作业式教学法、话题教学法、综合方法论教学法、学术研究法。最有效教学手段有影视欣赏室、影视欣赏课件。

影视艺术教育是以电影、电视艺术品为教育媒介,面向普通观众和受教者,以区别于影视的制作教育而纳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定位。影视艺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学校教育又分为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小学影视教育两个层次和培养影视艺术制作者(专业教育)、影视艺术欣赏者(普及教育)两个目标。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历史发展形态和我国影视艺术发展形态基本吻合,目前的现状是:影视艺术教育的社会教育弱于学校影视艺术教育,而学校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影视艺术教育又弱于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的普及教育又弱于专业教育。针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难题。重中之重是要构建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目标。

一、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

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首先要分析、明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视艺术中的教育,这主要是指影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一是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内容来进行教育。主要指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影视作为工业制作艺术、大众消费艺术,从创作到制作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其中包含有成百上千个程序,包含有数百个职业和各种艺术门类。培养大学影视艺术制作者、创作者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要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强化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则承继了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性,弱化了其实践性,并突出地显现出:既不同于娱乐性、游戏性,也不同于审美性的愉悦性;课程目标不重求深而重求广,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具有综合性;超越了所属“美育”学科范畴,成为“文化教育”学科,具有人文性由于其文本的经典性,体现出课程的经典性:和其他课程相比,更注重教育过程等特点。可以说,大学影视普及教育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它是愉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经典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是信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育课程。[1]

根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大学生在欣赏解读影视作品的同时。去了解、理解影视艺术的特性、影视语言的特性;在趣味盎然的影视作品观赏过程中,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丰富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激发审美感情。

要实现这个课程目标,教学改革是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

二、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的基本标准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教师威信、师生关系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原因。它具有实践性、双向性、多样性、整体性、继承性的基本特点。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服务的。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就应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经历、气质、性格、思维类型、审美情趣等的不同,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选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相符合,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促进其健康向上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标志着其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

一般说来,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能否被接受者在理智方面、情感方面认同。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较好地体现出教学的民主性。三是克服了每种类型方法的局限性,在功能、效果、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经过优化组合后的综合性。四是高效果与高效率的统一。五是符合美的规律和原则,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注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具有审美价值。

教学手段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为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的物质载体。它主要包括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教学工具(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两大类载体。教育手段与人类文明的演绎历程亦步亦趋,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传统的面授到今天现代化技术投影[幻灯]、录音、录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开放型、超时空教育,教学手段已经迈向现代化,处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状态。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当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三、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基本的教学方法有:(1)课堂讲授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万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学校教育的“大众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启发教学、谈话式教学等促进双边活动。(2)现场观摩法。这种方法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由理性思维转向对感性形象的认识,也可以说由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和属地的影视制作机构联合,酌情组织学生代表到拍摄现场观摩二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影视剧制作现场花絮的记录片。(3)实验实践法。这是由以教师为主体真正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根据课堂讲授内容,有选择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节假日)拍摄DV剧;二是组织学生到影视拍摄基地参观考察三是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撰写影视鉴赏文章,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论文写作能力。(4)考试检验方法。这也是常见的传统的方法,主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采用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测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问题式教学法。强化求疑意识,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教师课前将教学内容提升为问题把应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拿到问题后则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学习目的,教师根据问题类型、难易程度等决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清晰、明了的总结,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建立,使学生能自主、充分和有效地学习。(2)作业式教学法。强化参与意识,实行师生互动,注重知识的深刻性。其做法是:教师将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师生双方协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就某部影视剧申报发言主题,然后,学生进行广泛的观赏。组织好书面分析材料,届时在课堂上作专题发言,课堂中60%以上的时间由学生主导。师生角色互补互换,学生报告,教师和学生点评,及时展开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3)话题教学法。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的建构性。“话题”指的是影视艺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等。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主讲。然后提问,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对当下影视界热点话题的讨论,比如影视制作的特技;港台影视和大陆影视以及其他地区华语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等等。(4)综合方法论教学法。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强化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其做法是,对于影视发展史中的现象和影视作品,运用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如文化学、社会学、符号学和比较法、还原法等进行阐释。(5)学术研究法。由学习到实践,强化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课外兴趣课题活动中,比如。影视剧欣赏写作,DV拍摄,撰写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论文,支持学生组合申报校、院级课题,甚至吸收学生参加本课程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级的规划课题研究或教改课题等。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1)影视欣赏室。这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教室。它的基本配备是:有一间能容纳一个大班的学生上课的专用室,有陈列橱窗,有投影仪、收录机、放像机、电视机、电脑,并配有相应的教学资料软件;影视欣赏室大体可归纳为几种类型:影视剧历史图片、资料展示室(复制的即可)影视音像及文字资料、教具陈列室;影视多媒体专用室等。影视欣赏室的出现对教学现代化的推进有着功不可抹的作用,特点是:它的整体环境能够给大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方便大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它最大的效能,不仅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能利用,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历史专业的文献课,甚至思想政治课等都可以利用,既能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场所,也能成为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影视欣赏课件。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课件是从教学活动出发,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能够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它能把课程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出来,但缺失了很多课程的内涵。现在常用的影视欣赏课件有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和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是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是一种运用课件制作软件制作的可以在电脑上演示的能配上一些图像、声音、动画等,它可以在电脑上操作,图文并茂,既生动又形象,又可以免去上课时的粉笔书写的麻烦;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就是应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主要通过网络表现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等。此外,现在不少电视台的影视艺术专题、专栏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同期声”等,可以作为特殊的影视欣赏课件,复制下来,供大学生学习用,这种课件可称之谓“影视欣赏电视课件”。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命教育;方法途径;事实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021-03[基金项目]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立项课题(CJF13007)。

[作者简介]木尔扯尔,男,彝族,硕士,川北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医学,大学教育教学。

[收稿日期]2015-10-29

一、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相关内容为主题的一种教育模式和方法,包括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的教育,引导人们通过体验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实现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生命教育的宗旨是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质,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2]生命教育的两个主体,即人的生命特性与教育互相印证,互相依存,密不可分:认得生命特性是教育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教育是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需要,教育在展示生命存在的同时也完善了生命的发展。[3]

死亡是生命的归宿,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因此谈到生命教育,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指对各种死亡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探讨死亡的本质,促使人们反思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最终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4]可以看出,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最终目的一致,都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生命的质量和意义,因此,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性的生命教育模式。

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自杀已成为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5年大学生自杀的人数已达150余人,而且这还是众高校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后的结果(据统计,大学生今年自杀人数已大幅下降)。[5]大学生频发的自杀、毒杀同学等事件震惊了全社会,也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反映了青年学生对生命的轻视和漠视,应对挫折能力的缺失;另外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当前社会、家庭和学校生命教育的不足。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命知识教育显得极其重要与紧迫。

此外,在我国高校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生命教育的开展也极具现实意义。素质教育指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努力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6]而健全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显然包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显然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如此看来,生命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高度辩证统一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涵盖生命教育的内容。

三、当前我国生命教育的实施方法及特点

虽然我国引入生命教育的理念较晚,但引入后发展迅速,很多学者依托不同的学科、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了实践。总结起来,目前我国生命教育的实施方法主要有四种模式。

(一)把生命教育以课程教学的模式付诸实施

生命教育或者是单独成为一门课程,或者是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选修课程、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授课。[7]但在课程模式下,一般以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的形式进行,教师在课堂里面起关键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环节的掌控,因此必须对教学环节进行保障和监控。有学者认为,在这种模式下,成立专门的实施生命教育的主管机构和配备专门的师资力量尤其重要。[8]此外,还必须针对生命教育教学内容进行特别的课程设计,以确定课程实施的目标和实施的方案可行,并对实施的具体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9]

(二)结合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命教育[10]

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活动的主要体现形式,其特点是目的性强、活动措施具体、方案可行。如可以通过体育比赛、歌咏比赛等使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慰藉感和愉悦感,通过团日活动教育、恋爱婚姻家庭教育等增强大学生保护生命的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10]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组织者主要是学生,教师起辅助作用,因此如何在这些活动中实施生命教育,以及评价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是关键。

(三)在学生的生活化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8]

这种生活化的生命教育实施理念和范敏等[11]将生命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以及薛恒等[12]提出的将生命教育融入“微环境”建设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生命教育。当然,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仅包括宿舍、班级、食堂、师生小范围交流,也包括课堂及社团组织活动,因此这种实施方法和方式虽然具有全方位,覆盖面广的特点,但可能存在策划和实施方案较难,实施效果难以监测的问题。

(四)个别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模式[7]

这种模式是在“马加爵事件”和大学生自杀现象增多的情况下,全国高校普遍增加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生命教育。该模式的特点是针对性特别强,重点突出,虽然覆盖面小,但效果明显,主要通过一对一的引导,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生命意识。这种模式在各高校的广泛使用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数量自2006年起有所下降。[5]但这个模式有效发挥作用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其一,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寻求咨询;其二,提供咨询的教师通过各种异常情况确定需要进行辅导的学生。但是,如果学生异常表现不突出、不易发现,又不愿主动咨询,这种模式的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因此可能需要采取前面几种模式来进行辅助教育,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如人格量表、精神疾病量表对学生进行筛查后,确定高危对象并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四、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局限性

虽然目前学者们对如何实施生命教育,以及如何评估实施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效果,但综合分析国内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局限。

第一,我国生命教育的理念滞后,实践不足。[13]由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引进较晚,虽然相关文献很多,但很多文献都是泛泛而谈,缺乏真正的创新和具有可重复的、实战化的生命教育方法。包括先前总结的我国生命教育的四种模式,都面临过程和效果评价的硬伤。此外,笔者在高校内随机问了一些工作多年的教师和专家,发现很多教师和专家对生命教育的概念都极其陌生。由此可知,现在最需要的是在高校普及生命教育的理念,然后才是开展具体的生命教育实践。另外,如何使生命教育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应,还需要众多学者进行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的当下,在学校大幅扩招、班级学生人数暴增的情况下进行生命教育并保证效果,面临现实的困难。

第二,生命教育的实施,到底是采取独立设置,还是学科渗透,因各有特点,目前尚无定论。[14]部分院校将生命教育进行了独立课程的设置,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完全将生命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以学科教育的标准开展生命教育,以结业成绩和学分来衡量教育效果,这显然是极其错误的。[13]因为一般的学科教育是为了普及某些知识,但是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树立一种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建立不是通过普通的教学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然而,把生命教育课程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往往又出现渗透不全面、不系统的特点。[14]有些渗透和融合牵强附会,导致渗透的学科内容没有讲清楚,生命教育也不突出,没有实现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三,目前的生命教育过度强调学校的教育责任,很少关注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责任。以“生命教育+学生”“生命教育+社会教育”“生命教育+家庭/家庭教育”为主题词在知网系统查阅文献,可以发现从学校层面研究生命教育的较多,而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研究生命教育的文献较少,这正是目前相关研究过度专注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和家庭作用的表现。而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生的事情,在个人良好个性和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塑造作用比学校教育影响更深远。生命教育就好比种植果树,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好比果树生长的土壤和水分,学校教育则只是添加的肥料,要想果子长得好,固然需要添加肥料,但没有好的土壤和水分,肥料再好也没有用。况且,生命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长期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学校单方面可以完成的。然而,学者过度专注于学校特别是大学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是因为“将要成熟的果子”出现了问题――大学生中自杀和他杀事件较多,更容易引起社会及学者关注。但显然这种关注过于片面,所幸的是,目前很多学者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逐渐探索社会和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7,14-18]

参考文献:

[1]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2]徐会艳.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71-73.

[3]李延平.生命本体观照下的教育[J].教育研究,2006(3):35-38.

[4]尧必文,蒋九愚,张有闻.死亡教育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0):76-78.

[5]李小红.近五年来大学生轻生现象分析及对生命教育的启示[J].学周刊,2015(16):236-237.

[6]王洁.论高校实施死亡教育的必要性[J].时代教育,2015(13):128-129.

[7]黄帅.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8]田丽.基于生活化的生命教育课程的立体式实施体系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0):25-27.

[9]唐鲁,周玲君,李玉香,等.死亡教育课程方案的设计及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5(2):223-229.

[10]王永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2):64-65.

[11]范敏,廖全林.浅谈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文化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2):149-151.

[12]薛恒,黄小玲.生命敬重培育的校园微环境营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5(1):92-96.

[13]符唯真.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5):56-57.

[14]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1):35-38.

[15]王晓明.我国大学生生命对待问题透视与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庄正风,高艳玲.当代社会生命教育缺失成因探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正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提到的,“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2]古德莱德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哲学来源是新进步主义教育哲学。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新进步主义。这些新进步主义成员把自己描述成教育现实主义者,他们认为期望学校解决各种类型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困、犯罪和社会公正)是不现实的。这些不现实的期望一直未实现,并且这种失败已经刺激了公众对学校的抨击。新进步主义成员期望依靠促进学校作为社会教育而不是社会工程的工具来恢复公众对学校的信心。[3]古德莱德认为试图使用学校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社会问题是愚蠢的,他认为“尽管学校有社会的目的,可是学校只能够在这些社会目的(学校能够把它们转换成教育活动)方面获得成功”。[4]他认为20世纪的教育必须更加宽广地关注全球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发展,这种教育需要一种遵循进步主义主要方针的不同类型的学校。[5]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美国是一个倡导民主的社会,讨论教育与民主社会的关系也是古德莱德研究教育、探索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在他看来,教育作为一项道德事业,在民主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学校通过培养公民并同时促进个人的发展而推动民主的进步。

(一)教育在民主社会中的地位

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历来是教育问题的核心所在,一直以来对此存在着两方面的争论:一是认为教育应培养社会公民,这是教育的公共目的;二是认为教育应培养自然人,这是教育的个人目的。教育上的这两种观点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教育争论的核心所在,任何关注教育的人都会遭遇这一困难的选择。古德莱德在这一问题上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他认为教育不仅能而且必须同时培养公民和个人。古德莱德在《教育和学校的公共目的》(ThePublicPurposeofEduca-tionAndSchooling)一书中曾指出。“教育是一种自我冒险行为,那么把教育认为是一种个人目的和经历就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冒险又是在公共环境中所经历的,自我通过这些社会中的经历而被塑造,这些经历的本质因此十分重要。教育的个人目的即自我培养和满足只有在伴随着公共目的的情况下才能获得”。[6]同时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发明,它按事先决定好的结果对许多个人进行分类,因而,学校体现的是占统治地位者的意识,体现着公共的目的。在古德莱德看来,学校发展的中心观点是:它不仅应促进自我的成熟和发展而且应考虑公共的需要和利益。为了促进个人的发展和使青年能参与到社会的政治、民主生活中,古德莱德设想教育应同时具有培养“自然人”和“公民”的作用。此外,学校教育在发挥培养公民和个人这两方面作用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训练的意义,最终将培育出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美好,这必然将促进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的发展。

(二)民主社会的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

古德莱德在其毕生的学术生涯和教育改革努力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得出的一个观点是: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它与民主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全部福祉有着必然联系。帕切科(ArturoPacheco)曾总结出古德莱德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指出了四个主要与学校教育、教师教育有关的主题:1)使青年能适应社会文化以参与到政治和社会民主中去:2)为所有儿童和青年提供获取知识的机会;3)为青年教师提供教育学训练;4)确保学校有一支负责任的管理团队”。[7]前两条不仅是民主社会中学校的任务,也是教师应信守的道德准则,这四条同时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个人和公共目的,也指出了学校的道德目的以及学校改革的方向。古德莱德曾为美国公民文化意识的淡漠感到悲伤,认为“我们的文化没能滋养人类灵魂中最美好和高尚的部分,它未能启迪人的视野,激发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美感和开启人的心灵,它未能使人们彼此亲近,促使人们宽宏大量,彼此关心和同情。”[8]他认为美国处于民主危机中,呼吁人们关注民主,体现在学校上,最主要的是儿童获得知识机会的不平等,呼吁给予学校中的儿童真正的平等获得知识的机会。与此同时,古德莱德又对公立学校教育充满希望,认为它能在青年中传递社会文化,促使青年参与社会民主生活。学校在为民主社会培养青年和为青年一代必要的生存做准备时负有重要的道德上的责任,只有青年能真正参与到民主社会中并获得了自我发展的必要知识,社会民主才将继续存在和发展。

二、未来教师道德教育的理念———把道德教育嵌入教师教育课程

基于新进步主义,古德莱德在对美国中小学教育和教师教育历史及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把道德教育嵌入教师教育课程”的理念。如果把教育定义为规范事业的话,教育制度必须由规范目标驱使。也就是由价值驱使。因此,教学实践有道德层面,我们教育制度里的教师是道德人(无论他们是有意或无意)。成为一名专业教师就成为一名有意的道德人。他们拥有来自道德规则的道德责任。[9]古德莱德认为如果教学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必须满足四类广泛的期望:1)教师必须理解公民在民主社会的要求和学校在帮助公民满足民主期望的作用;2)教师必须拥有广泛地参与人类交流和并把它介绍给年轻人的智力工具;3)教师必须拥有安排教育年轻人的最适当条件所需要的教学知识和技巧;4)教师必须完全理解学校教育的司空见惯的事(如目标、顾客、组织、课程、评估等)、有希望的替代选择、健康学校的性质和怎样维持更新。[10]很明显,从本质上讲,道德贯穿着这四个期望。基于对教师的期望,古德莱德提出了教师教育项目的四个期望:1)为准备成为教师的年轻人提供适应政治民主社会的文化;2)提供给教师必要的智力工具和学科内容知识;3)确保教师通晓早期的教学;4)使教师初步掌握管理学校所需的技巧和知识。[11]古德莱德认为准备这样教学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满足教学对教师的四个期望(道德规定要贯穿在四个期望里)。[12]教师教育课程要与教学的概念连在一起,每门课程的组成部分必须依据它对专业课程的贡献来开发,不能仅仅满足特殊内容的需求。[13]很明显,道德要求必须贯穿在教师教育课程的更新和实施中。

三、“把道德教育嵌入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一)教师教育课程更新的道德要求

1.无论是培养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都必须保证师范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无愧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2.教师教育计划必须引导未来的教师探究教学和学校教育的本质,并把这种探究当作他们职业教育生涯中一个本质特点。3.教师教育计划必须提供机会使未来教师思考学校教学中永远存在的问题和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产生于家长和特殊利益集团之间的权益冲突,另一方面是产生于学校在转化这种权益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4.教师教育计划必须使未来的教师认识和致力于教师的道德义务,以保证让所有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并接受尽可能最好的教育。[14]

(二)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计划

在早期经历中,古德莱德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师范教育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上。他认为,没有一个单独的系科能独立承担培养教师的任务,因此建议在文理学院中建立一个师范教育中心,该中心可以利用各系科的资源设计,协调和实施师范教育教学计划。[15]古德莱德认为,教师教育教学计划必须由非教育专业的各学科学者、教育学家、教育临床专业人员共同设计和实施。与其他学者相比,古德莱德非常重视让师范生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获得教学经验。他认为通过教育基本原理的教学,能使未来的教师懂得教育目的和学校在社会中的作用。[16]在古德莱德看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把美国教育发展中的道德争论、入学难、人类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等问题,整合成一些专题。每个专题的开发应包括领域体验、案例研究、录像分析等。专题的内容应从教学和教室的观察中产生。学生们应调查所观察到的环境,从教师的理性诊断中寻找自己要做什么。有的专题可反复出现。古德莱德认为,“教师教育从任务到评估的各个方面必须以学校在民主社会的作用的理念和这个理念对教师强加的要求为指导。这个要求就是教师把所有学生培养成有责任心、令人满意的公民。”[17]古德莱德指出,师范教育的师资必须明白和了解美国教育的目的,“引导青年人了解民主社会的自由和责任”。[18]古德莱德在为未来教师建议的类似医学前(pr-medical)的“教育前”(pre-educa-tion)课程中,他考虑的最多的事情是课程设置。他遵循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所提供的基本原理,认为大学头两年应提供尽量多的选择:如人文学科的课程、社会科学的课程等。对于师范生来说,一些课程更适合,例如,伦理学课程可能有助于改正未来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缺点。作为学校的成员,进入选择性证书计划的本科毕业生也应当拥有一些道德责任的意识。[19]

(三)改革本科生教师教育课程

古德莱德建议所有大一和大二对教学感兴趣的学生应该注册一系列讨论会课程。这些讨论会课程共同的标题是“教学入门”(AnIntroductiontoTeaching)。它被视作低年级选修课程。这些不多于15人的研讨会小组将参观社区内的学校和其他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机构。同机构人员一起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所有选修研讨会课程的学生将每季度进行至少一次社会聚会并上更多的正式课程(比如小组讨论、专题讨论会和演讲等)。值得注意的是,注册低年级的研讨会课程的学生最多可获得3学分,与之相随的涉及教学人员的每季度教学学分旨在辨认涉及教学人员的工作量,这些不抵消未来教师的通识教育课程。研讨会课程将是自愿的。这些课程有助于对教学感兴趣的学生做决定和强化成为教师教育候选人的机会。[20]在任何时候,大一或大二的学生都应学习未来教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古德莱德建议加大对教育背景处于劣势的学生的指导服务。这样有助于他们将来顺利通过教师候选人的测试。[21]古德莱德认为,教师教育课程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任教学科课程。第二,小组(不超过15人)的田野经历,包括讨论和阅读,以及在第三学年至少5个月的独立教学。第三,时长3年的系列课程,与田野经历的系列计划紧密相连。主要涉及历史、哲学(尤其是道德和伦理)、社会学、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认知和心理发展)。其第三年课程直接集中在教学的本质和实践方面。其中高年级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提供一个有关环境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多元文化的观点。第四,传统课程约16学分,教师教育课程的每个组成部分的学分约23-26学分,三年教师教育课程约为90学分。同时,田野经历和相关研讨会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常规课程结构。[22]本科生四年教师教育项目的总学分约为120。

(四)设计学士后(或五年)教师教育培养课程

关于学士后(或五年)教师教育培养课程,古德莱德提出了以下建议:1)注册教师教育项目学生的录取要求与本科生的要求相同;2)课程要求与本科生相同;3)检查高年级系列通识教育的要求(这种要求将来希望对所有本科生适用);4)通过考试展示学科能力;5)可以用以前的社区服务或工作来替代田野经历;6)满一年的伙伴学校经历(包括经常参加研讨会和至少5个月的教学经历);7)给完成令人满意的课程计划的学生颁发教学学士学位。古德莱德认为,未来教师在这五年的头两年里主要学习类似于美国人文学科赞助协会(theNationalEndowmentfortheHumanities)推荐的职前教育核心课程和比较宗教、政府、艺术欣赏和美国历史方面的课程。介绍性质的研讨会(伴随着田野经历)是自愿的,但是被强烈地推荐纳入学习科目。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增加五部分系列的通识课程,这门课程旨在给未来教师提供多元文化的视角和扩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这种融合在学生低年级时已经非正式地、自愿地出现。学生最后一年,必须继续朝获得专业学位方向努力。这一年主要是进行田野实践,同时伴随着阅读与反思。这个学士后课程要求普通系列课程和不要求学生被研究生院录取,以学生获得教学专业学士学位而结束。[23]

四、结语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第7篇

一、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五个一”成长工程的重要性。

青少年时期正好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行为的产生、养成是潜移默化的,他将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五个一”工程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个工程将具有长期性。我们要通过该项工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增强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服务意识,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二、活动内容与方法。

学校由政教处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 、发现一位心中崇拜的英雄。

学校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开设阅读课,增设阅报栏,加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加强校园广播力度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熟悉英模人物的事迹,让他们自己确立一位心中崇拜的英雄,树立心中的榜样。如古今中外名人、英雄人物(战斗英雄、民族英雄等)、先模人物、身边的学习榜样等,以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和进取精神,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2 、确立一条激励向上的人生格言。

让每位学生至少确立一条人生格言,并轮流每天都在校园内的宣传黑板上,如古今中外格言、名人名言、熟语警句等,从中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各班通过开展“我喜欢的格言”征集、“我喜欢的格言”演讲、“我写自己的格言、座右铭”等活动,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适当形式,让学生诵读、熟记有价值的格言,激励学生时常诫勉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3 、练就一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

让每一位学生至少确定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坚持不懈的参加体育锻炼。学校每年要定期举办跳绳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以促进全校活动的开展,让每位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拥有健康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 、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

学校认真开展好艺术教育,不断改革音乐、美术科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同时积极开展“歌咏比赛”、“书画展览”、“我当小小歌唱家、书画家”、特长展示等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陶冶学生情操,活跃文化生活,让每位学生都具有一种以上的艺术爱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5 、拥有一个服务社会的社区岗位。

各班积极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我当小交警”等社区实践活动,让每位学生至少拥有一个服务社会的社区岗位,在实践中学习日常生活事务、人际交往、生产劳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学习自我保护、生存安全等基本知识,接受社会教育,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学校对社区服务岗进行调查,组织“岗位小明星”评选活动,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班级和学生通过一定形式进行宣传和跟踪报道,以推动全校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使人人争做文明公民和爱我家乡的典范。

三、齐头并进,多措并举,搞好“五个一”工程。

“五个一”成长工程是为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会认真负责地、坚持不懈的予以贯彻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明确责任,确定专人负责,做好活动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

2、将活动与学校工作,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一是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班级管理,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培训与指导,及时推广在活动开展中得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与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大学科渗透力度,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有益于开展“五个一”工程的内容,使教学和活动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不致使活动成为学生的负担。三是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召开学生家长会、办家长学校、家访、致社会人士和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等形式,大力宣传“五个一”成长工程,使全社会都关注这项活动,关注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3、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实际确定适合自己的活动主题,设计和开展一些集中性、示范性、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事件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积极开展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校园推广、创编新童谣,积极实施学生自我锻造工程等,为学生积极参与“五个一”成长工程提供良好的平台。

4、对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做好记录和认定工作。

各班级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做好记录,相关材料要做好认定,并存入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定。

5、树立典型,以点促面。

各班级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活动,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力争创出自己的特色。学校定期评选优秀学生,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从而推动全校“五个一”成长工程的全面开展。共2页,当前第1页1

6、学校在开展好“五个一”工程的同时,注意与其他六项教育活动相结合:

一是认真组织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二是贯彻执行《中小学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三是与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相结合;四是与“朝阳读书计划”活动相结合;五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六是与诚信教育相结合。

四、活动原则

    组织学生开展“五个一”成长工程,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就近就便的原则。立足于学生所在社区、乡村,便于学生广泛参与。

    二是力所能及的原则。活动设计和安排要以学生能够做到为前提,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

    三是保障安全原则。要教育学生增强安全意识,落实保障措施,认真负责的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

    四是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活动中要注意与国家、省、市要求开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相结合,要与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相结合,要与教育局组织开展的“朝阳读书计划”等活动相结合。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第8篇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和新教材的出现,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就“如何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而言,首先教师要知道为什么要加强物理课程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物理课程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承担着提高未来国民的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物理课程的改革历来都受到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实践证明,将社会教育渗透到物理课程中,让学生在物理课程中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学习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就初二物理《物态变化》谈谈“如何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让学生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石头、木材、公路设施、教师及教室内的桌凳等,他们的形状、体积几乎是不改变的,概括为固体类;水、煤油、汽油、酒精、硫酸、饮料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流动性,导致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体积不变,这类物质概括为液体;而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空气等,它们不但具有流动性而且他们的体积由盛装它们的容器的容积大小来决定,导致它们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这类物质被概括为气体。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质存在的形式进行总结: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

(2)培养学生评估某些物质对人与环境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有关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话题。在例举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中,最常见的有水、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农药、杀虫剂、空气等,这些物质在使用时,有它们积极的一面,也有它们消极的一面。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概括,再与其他同学交流,最后进行总结。如与同学或家人讨论化肥,农药对人与环境的影响;与同学或家人讨论塑料、清洁剂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尝试着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①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的习惯,训练学生对某些物理量的估测能力。如:能说出冰、人体、水沸腾时、通电的灯丝、太阳表面等温度。②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如:通常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等。③要求学生会测量温度。这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学生必须会正确操作。如不能将温度计放在火焰上测其温度,不能让温度计紧贴容器壁,体温计使用后进行下一次测量前要用力甩一下等。④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如:知道什么叫温室效应,什么叫热岛效应。如何利用温室效应,如何避免热岛效应,等等。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分析物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如:冰的融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碘的升华过程,等等。

其次,要求学生用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先让学生浏览教材表格中列出的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解释为什么室温下冰棒会融化而钢铁不会融化;为什么铁锅可以融化铝,而铝锅却不能融化铁;为什么自然界食盐、钻石等以固体的形式存在,而氢氧等则以气态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