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补设计方法;互补思维;视觉传达;应用

1 视觉传达领域中的互补设计方法

1.1 互补设计方法简介

从互补的角度来分析,互相排斥的两个思想之间也可能一定程度地存在互补性,q证思考这两者的关系,更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和宽泛地看待问题,“互补设计方法”的思维模式是试着建立一个关系,这种关系互相之间可以互补也可以互相对立。在视觉设计传达领域中运用到互补设计方法,就是利用这种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模式,让相互排斥和对立的设计现象或者概念通过某种特殊的思维方法来使之互相协调、相容,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和设计方法最终可以快速达到视觉创造的神奇效果。

在视觉传达的设计中,互补方法就是从互补理解的方向出发,让人们认识到运用其他的思维模式和框架无法体验到的视觉效果。老子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这种说法很好地体现了宇宙中一切生物的哲学形态阳和阴本来是不能共生的但是又是互相一村的,没有阳的存在哪来阴的说法,从辩证关系来看阴阳二中现象正是这里所说的互补方法的直接体现。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这种互补方法也就是互为关系就像刚刚介绍的“阴”和“阳”一样,设计者不能用单一的视角去对待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用互补的视角,看到问题的“阴”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注意到问题的“阳”的一面。

1.2 互补设计方法结构分析

设计问题是否能够被设计者认识和了解从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设计认知结构,一个合格的设计者,他的工具体系中必然包含创新的设计思维方法,一个别出心裁的创意能否成功地运用于设计者的思维中,最终体现在设计的目的和本质问题上。简而言之,在互补设计方法结构中,设计认知和结构模式互为关系,设计思维和设计的方法模式依托于认知和工具得到补充,最终完成的设计价值和结构模式体现出平衡发展的生态观念。

2 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2.1 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过程

上面介绍到互补设计方法为建立互为关系的设计思维模式。在视觉传达领域中互补设计方法的应用重点在于怎么设计出创新的问题,问题的认知和形象转译在设计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互补方法是这样应用的:首先用互补的视角来理解和认识设计,互补的视角即为自我和其他、求同和存异、过去和现在、正向和反向、有序和随机等,从这些相互矛盾又相互依托的对立视角来分析和思考,才能宽泛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再使用互补方法实现视觉形象转译和生成模式,也就是说从单向和交互看视觉信息的传达、从具体与虚无分析视觉形象的成立、从简单与复杂分析设计主题的解释、从静止和运动来分析视觉形态的表现、从准确与大概分析视觉形象的表达。视觉传达设计中互补设计方法的应用如下图1所示:

分析图1可知,先提出问题,在思维创意的过程中各个方面去观察,尤其是在互补视角下(即为上图中的正向视角与反向视角、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有序视角与无序视角、传统视角与未来视角)中全面的观察和理性地分析,下一步进入了互补设计的认知结构,在收集了很多的材料和信息以后根据归纳出问题症结,理性分析出问题的本质,在直觉归纳部分用简洁的思路提出相应的设计概念;其次是通过对应的联想和想象创造来发展成设计概念的转译,从而建立一个视觉形象,在联想和创造的进程中,互不方法能够让视觉信息更加全面、多元、系统和综合,互补中寻找协作和相融。具体的方法正如上段所说的从单向和交互看视觉信息的传达、从具体与虚无分析视觉形象的成立、从简单与复杂分析设计主题的解释、从静止和运动来分析视觉形态的表现、从准确与大概分析视觉形象的表达。综合整个设计思维,一定要明确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设计者与设计对象是什么、设计背景是怎样的、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最终达到了什么样的设计效果,从这几个方面考虑最终对整个设计进行系统的评价。

2.2 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特点

首先,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的运用中具有相反相成的特点,即在相互对立的关系中找到相互依存的共生点。在视觉传达的设计过程中,设计问题不可能一直协调和谐,在遇到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关系时,设计者就要运用辩证的方法思考对立和矛盾点,在二者中找到平衡;其次,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的运用中具有叩其两端的特点,即为遇到对立关系时以互补视角为指导方针。一种思维模式不能宽泛全面地解决问题,互补的设计方法能够很好地扣其两端,在创新阶段就运用到互补的视角来研究和观察问题,才不会被单一思想而禁锢;再次,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的运用中具有反经行权的特点,即在思路上着重于从矛盾面突破思想的禁锢,在思路上从矛盾的一个方面进行分析,能够让大脑从一个没有认知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这样就容易消去创新思维中的顾虑,理清思路;最后,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的运用中具有和实生物的特点,即各种思路相结合。在视觉设计传达的设计过程中,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不可能只是依靠一种思想模式做指导而产生的,在整个设计的创新性活动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种设计思想互相融合协作、互相矛盾统一,最终在综合的作用下达到了完美呈现,互补的设计方法主要的思想是在于视角多元相互矛盾统一,在这种互为关系的思想支撑下,通过各种思想、科学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的思想方法协同合作的条件下,最终呈现出较好的视觉设计作品。

3 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的思想也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理解和感知的表现,很多时候,设计者既可以是大自然的征服者,也可以是大自然的矛盾冲突者,如果设计者以人们为重点,只从人的角度来进行创新设计而忽略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那么大自然可能也会以它的方式职位自己考虑,这种后果将不堪设想。只有在互为关系的设计理念下,用互补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之间互相排斥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在二者的矛盾中找寻到和谐共存的平衡点,从对立面进行分析,把人们和自然联系起来,设计者们需要人工自然、自然自然以及人造物等方面实现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席春滨.返璞归真――视觉传达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视觉经验;视觉心理

在现代设计中,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调动所有平面的因素,达到视觉传达准确的目的,同时给观众以视觉心理满足。当今,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发达,设计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视觉心理,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接受者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受纳器,而是一个具有积极主动的内驱力的主体,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有关视觉心理的知识之后,才能更好地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各种现代制作技术的优势。其中,观者的视觉经验对视觉信息的准确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应根据观者的视觉经验充分调动观者视觉心理的能动反应,使其“所看”与“所知”同时发生感觉,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设计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之中,让观者通过欣赏与设计者的审美体验相沟通,以此来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

一、视知觉与视觉经验

视知觉有时会受到视觉生理机能和生活文化经验积淀的同时作用。人的感觉并非先天固有的功能,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可能无法感受到,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可能使某种感觉功能格外发达。视觉所感受到的不仅是眼前所见的信息,过去积累的信息也会参与影响。而且,由于生活环境、视觉经验、生活体验及专业知识的不同,对同一形式的认知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来自生活和社会,与先天的个性差异有所不同。正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指出:“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新的经验图式,总是与过去所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

1.生理机能上的视觉体验

英国著名的视觉心理学家格利高里告诉我们:“对物体的视觉包含了许多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来源超出了我们注视一个物体时眼睛所接受的信息。它通常包括由过去经验所产生的对物体的认识。这种经验不限于视觉,可能还包括其他感觉。例如触觉、味觉、嗅觉,或者还有温度觉和痛觉。”由于生活经验的参与,视知觉还具有一种能动作用,“知觉不是简单的被刺激模式觉得的,而是对有效的资料能动地寻找最好的解释”。我们能从倒立的金字塔形上“看出”不稳定感,是来自对实物的印象。我们有了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滑落的生活经验,才能在看斜线时感觉到动感。在色彩构成中,白色分量“轻”,黑色分量“重”,红色使人兴奋、刺激,蓝色给人以沉静感,这些感觉同生活中对实物的感受经验也是大致吻合的。再如,我们能从以频闪式样制造的霓虹灯广告牌上看到字母、图案、花边等不停地移动,但实际上仅仅是灯光的时亮时灭,它们自身并没有运动。由于灯光迅速地相继在相距不太远的位置上出现时,会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产生某种生理短路,神经兴奋就从一个点迅速传向另一个点,与这样一个生理过程相对应的心理经验就是我们看到的同一个光点的位移。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的‘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这种运动性质就是视觉经验的性质,或者说,它与视觉经验密不可分……事实上,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才可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

因此,在视知觉的能动反应中,有着生理机能基础,虽有智性的成分,但又不同于理性判断。由于感知与经验上的相通,这种“所看”与“所知”同时发生感觉,密不可分。

2.文化经验的视觉体验

(1)个人文化经验的视觉体验。人的感觉能力一部分是先天的功能,也有一部分来自生活的体验和积累。不同的阅历和体验会导致感觉上的差异,专业素质的差别也会影响艺术感受。

人们在观看理解物体时,并不满足于把看到的东西“组织”成一种视觉意象,还要进一步把这个直接看到的形象与另一个形象联系起来。由于很多视象都是模棱两可的,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式样对其加以组织,所以在生活中就会出现有趣的现象:专家和外行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不同的专家从中看到的东西也不相同。例如,美术中的三维空间感来源于生活与专业训练,没有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人,不可能在石膏像上看出诸多的“素描关系”。对于红色,观者会联想到革命或恐怖暴力,还有喜庆,这都取决于观者的阅历与体验。“只要头脑中预先形成了所观察目标的意象,不管在多么复杂变换的形状中,都能够将这些意象认出来,知觉对象能从以往的视觉经验中得到填充或补足。”

同样的道理,设计中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有所感悟,对于同一设计作品,感受会有简单与丰富之分,体会也会有高下之别。一个人的现时观察,总会受到以往所见、所闻、所知的影响,积累越多,感受就越丰富。这种潜在的经验图式对观察的影响,在设计活动中同样无时、无处不在。熟悉几何抽象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观者一眼就能从服装设计大师依夫·圣·洛朗设计的时装中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而不了解蒙德里安画风的观者则可能只是将它看成大格子式样。

过去的视知觉经验和知识修养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观察面前的对象,也可以妨碍正确地观察,这取决于观者视知觉经验和知识修养的正确程度及水平高低,还有他们与观察对象的关系如何。

(2)集体文化经验的视觉体验。在人的视觉心理中具备一种推论倾向,可以使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尽可能在视觉心理上得到弥补,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视知觉的“完结效应”。能否在视觉的“完结效应”中正确地“填补空白”是与观者的阅历、感悟、想象有关系的。大量事实表明,对色彩、形状的把握能力会随着观看者所在的物种、文化集团和受训练的不同而不同。这就是说,一个集团能理解的,另一个集团的成员就可能无法理解、把握、比较和记住它们。观者对对象越熟悉,填补的空白就越准确。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由于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我们见到的事物总是与我们的预期相符,所以视觉的节省也就越来越增加了。”对此,社会学家BenedictAnderson也提出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概念,他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源自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类对身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集体想象。系统的印刷语言、普及的新媒介(主要是报纸)以及共同的“受难经验”,乃促成“想象共同体”的要素。不经意间,我们的脑海中早已先入为主地为许多未曾谋面的事物定了性,想当然地认为它理应如此。这样一种知觉,其直感性是非常强的,它不是在一件物体和它的用处之间作某种联想,也不是对于某种东西的实际用途的理解,而是对一件因未经实际使用而看不到其功能的物体在视知觉中的直接“补足”或“完结”。

在视觉传达中,任何一种图形或符号的意义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博厄斯在其《原始艺术》中提到:不同部落的美洲印地安人所赋予的某些基本图案的各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变化会引起人们对纹样的意义作出不同的解释,这种不同的解释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纹样,使纹样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例如,中国古人素来喜欢莲花,它象征着高洁,出污泥而不染,尤其深得中国文人的喜爱。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更成了清净、圣洁、吉祥的象征,成为吉祥纹样“暗八宝”之一,各种艺术品中到处可以看到莲花的图案,与佛教有关的建筑和建筑物的柱、柱础、砖、瓦等也都有用莲花作纹饰的。而在日本,莲花的意义却大相径庭,它是祭奠的象征。

基于这一点,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观者所属集团的文化背景,在设计内容和对象的选择上应具有针对性,否则将导致观者视觉经验的认识混乱。 二、视觉经验与视觉传达对象

好的设计作品需要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有从视觉主体方面了解人的视觉功能、研究感知过程的真实状态;所谓知彼,就是从视觉的对象方面认识形式的相对关系。

对设计而言,不仅仅是解决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有效的信息。传播有效、准确、可靠的信息是设计信息传播的首要法则,它是设计成功的重要保证。传播的对象是人和人群结构而成的受众群体。设计元素是否能引起观者视觉经验的共鸣,取决于刺激物的结构所拥有的力量与它唤起的有关记忆痕迹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视觉传达中,设计是以单一的或连续的作品形式与受众进行对话,如何选择对话的焦点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观众通过与设计作品的接触(视感、听感、动感等途径),接受某种信息,随即他会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以社会公众的标准、以生活本身作参照来检验这信息,从而对它作出准确与否、可靠与否的判断,决定是否接受该设计信息,并且以自己的态度影响身边的人们对该设计信息的态度。因而,将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表现置于特定文化背景中来感染受众的精神世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可以将东西方文化做一个比较。由于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所以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不同的心理结构与审美心理,这种差异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突出的表现。

例如:中国人有对万物祈福的心理,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吉祥文化,希望事物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标志设计中有吉祥的寓意就容易被受众接受。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见图?)就是针对人们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联通标志还采用中国古代盘长纹样的“同心结”图案,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总之,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

正是基于对中国吉祥文化的认同,我们才拥有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充满吉祥意味的晶牌名称,如恒源祥、金利来、金六福、万利达、永乐、旺旺、福满多等。同样,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也要入乡随俗,进行语言文字的文化适应,品牌的翻译要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喜来登、吉百利、都乐等正是注意了这一点。当然,中国的吉祥用语包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圈内是老少皆知的,不需做过多的解释大家都心领神会。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却因为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对事物的联想就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中国的某些吉祥物在一些西方国家就会引起误读。如白象、金龙、孔雀、喜鹊等品牌在国外就缺乏认同基础,这是由于白象在英美国家被视为中看不中用的东西,龙在西方许多国家被视为恶魔与灾难的化身,孔雀在英、德、法等国被视为祸之鸟,喜鹊在英语里是指爱唠叨、饶舌的人,所以凡是出口商品用象、龙、孔雀、喜鹊等作为商标名称的都要音译或做其他处理,从而避免引起观者的误解与反感。

相同的视觉符号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只有当知道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特定阶段里使用的普通平凡的习俗化的程式时,人们才能把视觉符号的信息译释出来。如十字图形,在宗教中象征着上帝,在医疗中表示看护和更深层次的人类救护之爱,在数字中则理解为数据运用的加号。因此,设计者在为国际流通的商品设计时,要注意各地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切忌把本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观念强加给目标市场国的消费者,以免造成沟通障碍。

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下,民族化、地域化的图形语言是人们了解和熟悉的,不需要任何解释,便于直接解读。设计师可用一种同构的思维方式,将图形语言折射到另一种与其有着某种联系的相通之处的事物上,并造成一种心理暗示,引导人们去联想、想象。心理预设因素显示,人的理解活动发生之前,存在某种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心理期待,它事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应有面貌,这种心理定势常常在审视符号时将理解重心导向理解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如,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观者,能很容易地从图2中领悟出书法、太极、砚台、篆刻、碑拓、章法之间的玄妙。

当然,视觉传达设计在体现民族化、地域化的同时,还应利用传统的、地域的图形语言优势来表现现代的精神观念,用解构的民族化图形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创造一种既有传统文化元素又具现代意识的形象,以独特的个性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而弥满禅机。在作品中我们时时发现设计家对简约空灵的水墨语言精妙的阐释,还不时可见中国传统文人智慧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和谐对话。如图3,设计中既有水墨、笛子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视觉元素,又有西方设计的构成形式,简洁而意味深长。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3篇

图形作为一种语言,有自己独有的语言特征,它以独特的语言方式解析信息、传递信息。本文通过对招贴设计中的图形语言的特征进行全面的解析,深刻、合理、更加有效地运用这种语言特征传播信息。并通过案例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感悟图形特有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

招贴设计 图形语言 特征

中国分类号:U2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41-02

一 图形语言概念描述

图形英语为Graphic,其内涵是依赖于平面设计承载着建立信息、传达信息以及表现情感的特殊符号。图形是重要的视觉符号语言,具有创造性表达人类情感、观念和思想的语言与信息的功能。图形是构成招贴设计的主要元素,从某种意义来说,招贴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将创意用图形或者语言表现的过程。

图形语言作为一种交流信息的媒介,有很强的功能性,是通过传播某种概念、思想或观念的一种图画影像。图形语言还是一种视觉语言,通常可以理解为一种说明性的图画形象或传播信息的视觉形象。可以不受国度、文化、语言限制的传达信息的手段。被称作图形语言,就表示图形会“说话,具备了语言的用途,它可以成为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它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是传递信息的媒介。

二 图形语言的特性

1 独特性

图形语言的独特性是通过对创意中心的深刻思考和系统分析,充分发挥想象的思维和创造力,是想象、意念形象化、视觉化的一个过程。图形语言创意的过程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关键环节,是从怎样分析、怎样思考到怎样视觉化表现的过程。

在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由于自身的独特性给人的视觉印象要优于文字语言,甚至有时可以打破文字语言的限制。它虽不像文字语言有固定的构词和语法,却能根据人们以往的视觉经验,挖掘出与传达信息潜在联系的视觉符号。图形作为设计中强有力的表现形式,为设计者设计出各种形式创造的可能性。而承载这种可能性的招贴总是被设计师视为最直接、有效的传播方式。

2 幽默性

对于招贴设计来说,幽默性是一种思维的扩张和发散,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单纯的招贴设计艺术的表达方式,同时幽默性在招贴设计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功能。通过幽默性的表现方式,张扬了自我、散发着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并将招贴的价值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将幽默性展示在招贴设计中来的典型代表除了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之外,日本设计大师U.G.佐藤也是其中一位。U.G.佐藤的设计是以“图解性”而闻名的设计师,在他的作品中,他通常将幽默、幻想、嘲讽、环境、和平等交织在一起同时充满了童真与顽皮,所以也易于被受众理解。例如他1978年设计的《和平》这幅招贴设计,他的灵感来源于他所居住的地方,附近有块露天的区域被铁丝栅栏围着,孩子们在上面弄了一个洞,这样他们就可以进去玩耍,就是这个破洞元素引起了他的注意。因此佐藤用破了一个缺口的铁丝网作为设计元素,将这个“破口”幻化成鸽子的形状,同时将鸽子图形放在栅栏中间一目了然的位置。这只象征自由的鸽子与代表钳制和压迫的封闭铁丝网联系在一起,线条的运用简单却意味深长。他并没有利用过多的文字,而是通过幽默性的表现手法来显示出现实的和平需要用武力来维持这一讽刺的含义,用有趣、幽默的形式体现最直观的图形形象,这种幽默性不仅超越语言的障碍,同时打破了禁忌和阻力,使受众产生了奇妙的共呜,令其看起来赏心悦目,也传递着对自由的感受。U.G.佐藤将幽默的表现方式融入招贴艺术创作中,极大地提升了招贴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所以,将幽默性运用在招贴设计中,不仅是对传统招贴的延续和发展,同时融入了设计师的灵感、思维及风格。

3 符号性

图形具有符号性的涵义,所谓符号性,是指任何可以拿来“有意地代替另一种事物的东西”,其语言形象明晰、简单、直白,因而在认识心理上具有普遍的认同感。所以,图形语言设计,作为传达思想的媒体,本身就是符号。招贴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取决于设计师对主题的理解与把握,图形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符号形象,是招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视觉元素,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准确的媒体,带给设计师更多的发展和联想空间。然而图形符号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同时图形符号的创造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招贴设计的过程中,应追求招贴的设计需要通过图形符号来表达,而不是靠复杂的文字来诠释,图形符号的表现要简明扼要,摒除设计中不必要且繁琐的细节,使其能在画面中脱颖而出。在招贴设计中,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用图形符号直观表现画面主题,很容易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信息。

靳埭强创造了许多既富有中国文化气息又兼具个人设计符号的招贴设计,流露出鲜活的图形语言特征。在靳埭强先生的招贴设计作品中,融入最具有个人特色的设计符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红点、道具、水墨等设计元素。对于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无意义的符号,但在靳埭强的设计下,将这些图形符号“化物为意,点出创意的精神”,同时将红点、道具、水墨与具有象征性的视觉元素及精神元素进行关联,用最简洁的图形来体现诸多的信息内容,尽可能地将所传达的信息浓缩和凝练成一个图形符号,同时赋予了他们非同寻常的深刻含义。他从吕先生的名作《禅画》中受到启发,选择红点符号与墨渍符号作为自己作品的创作元素,在靳埭强笔下形成特定、精炼而易懂的图形语言,创造出具有深刻含义的莲花图形,用莲花图形来表达出“出淤泥而不染”的概念,是靳埭强先生延续恩师吕寿琨晚年以红点代表莲花的意向,在情深处来表达对老师深深的敬意。在他设计的《水墨的年代》这幅著名作品中,这幅作品是为恩师吕寿民先生逝世十周年作品回顾展而设计的。以方纸圆砚与“红点”构成,是靳先生个性符号创新的重要作品,其中的红点这个符号是在恩师“红点”基础进行全新的演绎。

因此,图形的符号性在招贴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在招贴设计时,能将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色彩符号进行有机结合,会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4 语义性

如果说图形的符号性是图形在招贴运用中的初级阶段,那么,图形的语义性却是深藏在形式内部的需要多维的认识结构,是图形在招贴运用中的高级阶段了。所谓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视觉语义研究的是视觉传达中视觉符号的能指( 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的关系,也就是视觉符号如何传达意义。图形语义一词对于大多数设计从业者并不是十分熟识,因为我们通常对图形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一般所想到便是图形语言,通过图形视觉化表现物象信息和寓意信息,但这种认识并不全面。每种图形都有其自身所代表的含义,即图形语义,即图形在“表达什么”。图形的语义性,通常以暗喻、借喻的物体联想形式创造形象化的视觉语言。它可以通过一个图形暗示出相关联的不同寓意,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形像可以产生不同的隐语,不同的形象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隐语,它可以将某种深层次结构的共同性特征,通过形像化的视觉语言得到沟通,使人感到既有贴近自然的亲和感,又往往出乎人想象预料之外。它是人的思想情感与人的思维沟通的纽带,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传达信息的行为规范。

设计师刘小康设计的《北京2008奥运会》是图形语义性的极具代表性的一幅招贴。这幅招贴获芬兰蒂第1 3届国际海报双年展之最佳体育海报奖、北京申奥海报设计比赛第一名。在设计这幅招贴设计时,故宫里面保存了中国文化的很多遗存和画面赋予他很多的灵感。他将故宫中的“九龙壁”中的一条龙作为招贴中的设计元素,将其中的一条龙比喻为运动员的活力。刘小康运用极其个人色彩的皮影戏人形符号,转化成一个动感的运动员,并且复合于中华千年的图腾_龙。既表达出北京是举办奥运会的所在地,又表达中华民族作为龙的子孙,将同新北京、新奥运一同跨越千年的文化。简简单单的一幅招贴,却表达出了多层的含义。他设计的概念和内涵都要源自文化的力量,与中国的文化链接,暗示出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实现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图形中的语义性存在并被广泛应用招贴设计中的原因,就是用极其简单而有效的方式,通过视觉化形式来展示准确而富有内涵语义。总而言之,图形语义性表达就是招贴价值的实现。设计师在设计招贴时,应当重视对图形创意的提升。

5 简约性与准确性

图形语言的简约性就是去掉多余的、杂乱的视觉要素,将复杂的内容简化到单纯的图形中,以明确、清晰的视觉效果来呈现。招贴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应力求简练才是达到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必要条件,这样受众才能听明白这种语言,以便于公众对设计主题的认识、理解与记忆。简洁的标准不能用笔和墨的多少来衡量,量变而质不变。当省去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时,概念就会发生偏移,进一步来说,简洁的概念是有效地、准确地表达主题,并以此为评判标准。“有效地”可以理解为不说废话,不做无用功,而“准确地”则应理解为准确程度或者符合程度。同时在招贴设计中的图形语言还应力求准确。招贴设计在传播媒介信息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能够准确无误地对信息进行传达,招贴设计中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可信、健康、有效,准确度是检验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

例如田中一光1981年所设计的招贴《日本舞蹈》用极简洁造型表现了极丰富的表情,画面以简洁的色块等分,通过直线与斜线的划分,以较为理性的方式勾勒出一个日本女人的头像。用几何形等分出的形状按理说是机械的、理性的,而田中一光的设计下,却是如此形象与生动。其点睛之笔在于两个半圆的眼睛,在处理时却把代表眼睛的两个半圆同时向内侧一斜,而这一斜,就产生了表情,就生动地展现了女人微笑的表情。嘴部大小两个圆稍稍一错,与眼睛部的表情形成统一的节奏,右上角的蓝色圆形增强了整个画面的音乐感和节奏感。简洁的造型蕴涵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一张招贴将日本文化演绎得惟妙惟肖。同时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对比,直线与弧线的节奏变化,都从画面简洁的几何形体与色彩中得到体现,图形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清晰、形式优美。田中一光将最简洁与精练的图形语言运用到招贴设计中,同时可以准确的传达信息,使之与受众达成共鸣。

6 无国界性

成功的招贴设计是会打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的语言障碍,同时摆脱了文化、地域、种族、宗教的束缚,是一种无国界性的传递,成为全世界人们更加广泛应用的传达媒介。打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历史背景差异,从而使人们有着共同的认识。

使招贴设计具有国际性的设计师是日本的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在设计的启蒙发展时期,福田繁雄受到西方设计风潮的影响,将西方的设计理念根植于东方背景的文化土壤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最具代表性的无国界招贴设计应属于《1945年的胜利》。在这幅招贴中,福田繁雄把图形精练成抽象化了的炮弹和一个倒飞的炮弹。一枚正在反向飞向炮筒的炮弹,用这个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看似简洁,却耐人寻味,同时将逆向思维的方法表现了“反对战争”的含义。画面中的图形不仅简洁、主题明确,使每位受众都能看懂他招贴里所要传达的意思,使招贴设计真正实现了“全球共识”。福田繁雄的招贴设计,真正地将东方韵味与西方设计语言融会贯通,使他的作品更加国际化,可以被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读懂。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视觉形态;视觉传达;符号;认识;创新;多样性

    一、视觉与视觉传达

    视觉作为认识的一个过程,作为思维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在视觉过程中对公众视觉形态的把握上,表现在对视觉形态背后自然的文化的意义的理解上。正是视觉的这种理解力建构了我们人类视觉传播的心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通过视觉媒介获得的信息的受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通过阅读文字获得信息,同样也通过书写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想法。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视觉传达在帮助社会进步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各种视觉传播手段的潜力,提高视觉传播的社会效益,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自然而然地在社会上分离出视觉传达的各种门类和设计师的各种专业的支撑。设计的目的是给予视觉传播的形式以清晰性、条理性和审美性,提高视觉传播的效率。

    视觉形态包含的范围非常的广,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外界光刺激物的知觉描述,眼睛不仅对光有感受,对光源与物体的反光同样也具有感知能力,可以分辨出光的色彩和强弱。而我们的眼睛感知的则是外面整体的景象,将其分解为光色、形状、空间等最基本的视觉形态。这些最基本的视觉形态都是在光线的作用下,通过眼睛获得的感知。

    视觉可以感知光和色。光和色是不能分离的,光源里面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光色,有光就有色,任何颜色的表现都不是孤立的。视觉也可以感知形状,大凡人眼睛能够看到的物象在背景的反射下会有一条若隐若现的轮廓线。形状主要反映的是物边缘的视觉特征,所以说一个物体的形状是非常丰富多样的。视觉同样可以感知体积与空间。就我们生存的状况而言,感知外部世界体积与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二、视觉形态与符号

    符号是一个大概念,包括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个方面。语言符号是社会交流的语言体系,是经历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特殊系统,而且具有相对稳定和严格的社会约定。意义传播清晰明了,是人类非常有力的社会传播工具。语言符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语言,一种是文字,通过视觉传达。因此,视觉传达研究语言符号的对象是就是文字。虽然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社会交流意境足以应付人类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上的交流。但人类社会的交流并不是说只是限于符号,人类进行社会传播的方式是很多样的。在试图传播过程当中除了有文字图形色彩等等传播介质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都能转化为视觉传播的媒介。除语言文字外的传播媒介被称之为非语言符号,在人类文明进行中,尽管语言文字在人类交流中占着主要的地位,但非语言符号在一定条件下发挥着积极地传播作用。

    如果对语言作进一步的研究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交流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运用最为广泛的是文字语言,包括两个方面,视觉文字和听觉语言。但是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语言的多样性。除了文字语言之外,也还有不少的不同的介质传播包括图像、色彩、形态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只要在一定的社会约定条件下,所有的可感知的物质其实都可以成为人类社会意义传播和交流的媒介。因此,符号学研究对象也是丰富多样的。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非语言符号的语言问题也是不能够回避的,图形、色彩、空间、材质、肌理等等视觉形态是否能够具有语言功能,是进行视觉形态研究的前提,如果视觉形态不具备语言上的功能,视觉传播的可能性就值得怀疑。视觉形态的予以问题也就无法展开了。

    三、视觉形态的多样性

    视觉形态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包括视觉形态所指的多样化和视觉形态所指的多样化两个方面。当一个意义用多个图形来表达,即一义多图,就是视觉形态能指的多样化体现,当一个图形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即一图多义,就是视觉形态的所指的多样化体现。正是因为视觉形态的多样化,才使得视觉传播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视觉形态语言在实际运用时不仅体现一义多图的多样性,同时还体现一图多意的多样性,一词多义是语言运用时在语法关系,语境条件等诸方面要素组合时反映出来的语言特性。语言的多样性是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语言交流史一个多种因素交汇复杂过程,语言文字,视觉形态作为物化载体,只是语言交流的过程当中的一个因子。这个因子的最终决定还是取决于交流对象、交流时间、交流地点、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构成的语境条件。作为交流的语言无法摆脱语言环境的影响,分析以交流为目的的语言行为也不可能不涉及语境的作用。

    四、视觉形态的创造性

    视觉形态是非语言的社会传播媒介,视觉传达的设计师们似乎一直想用图形本身所有的优势发挥语言的作用,甚至在某些场合能够使它超越语言,发挥比语言更大的社会功能。在这方面最为成功的也就是现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识别性的图形系统。识别图形又可以分为交通标识、公共场所指示标志、企业事业单位的标志、商品的商标和商品的使用或警告标识等等。现代识别性图形具有较强的社会独立性、规范性,有一些还具有法律的严肃性。他们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了种种的便利,这些都应该归功于几代平面设计师这么多年的坚持与努力。

    视觉形态的创意与公共环境中的识别性图形设计有着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是社会大众传播的媒介。创作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社会信息的传播,功能至上,不同的是公共环境中的识别性图形需要精确地传播和解读。因此,不可能随意更改和创新。在一些国际化的公共场合,这些标识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识别性图形的形义关系有点固定化,而创意视觉形态设计则不同,他们更接近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则更要求新、美和随意性创新性比较强。

    【参考文献】

    [1] 何洁. 平面广告设计[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 王令中. 视觉艺术心理[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5篇

1.课件设计原则的把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件的视觉设计应该注意让他们更容易懂得课件上的学习内容,要致力于理解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期望,即把握可视性与互动性两个基本原则。在可视性方面,可以提取重点知识,加入应景的图片,多用图和表格,少用枯燥的文字,这样有了良好的可视性,可以减少视觉疲劳,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的理解上。在互动性方面,可以运用有效的互动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中,教师都可以设计一个小提问或设置一项能引起学生反馈的活动,达到互动的目的,使他们能够全力投入。

2.视觉中心运用的把握。视觉思维在寻找既存图像对应的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对视觉对象的扫视过程中,受众的兴趣是专一的,只对最主要的、有意味的图像感兴趣,对其不懂的、不熟悉的画面就会漠然置之。随着一次视觉认知的完成,视知觉又会很快转移到另一个兴趣中心上,进入下一个视觉思维的过程,从而形成视觉流程。这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保证了辨认物象的可能性和快捷性。如学生在欣赏课件中的画面时,一般会有一个欣赏次序:先观整体,产生总体印象,接着注意到画面的视觉中心,然后遍观全幅画。人类眼球的生理构造能够解说这一现象,人眼瞬间只能产生一个焦点,人的视线不能同时停留在两处。人的视觉中心具有突出特征,能够左右对设计核心元素的认识。视觉中心在平面构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探讨多媒体课件的视觉传达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点。这就要求教师设计视觉中心必须协调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每页课件的视觉中心上都放上最重要的知识点,使设计既符合教师的心意,又符合学生的视觉次序。

3.视觉对比与统一的把握。如果在两种相比效果之间能看出明显的不同,那人们对此就称之为对比。每一种对比在视觉、表现和象征的效果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手段。如色调的明暗、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统一是一种富有秩序的安排,是设计对整体美感把握的主要方法和意图。英国美学家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所有看起来是合乎目的的和符合人的意图的东西,总会使我们感到满足,因而是令人喜欢的,统一也属于此类。当我们需要表现静止和运动的稳定性时,统一在某种程度上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在现实中,看待单调的一种颜色或者孤立的一根线条,谈不上什么统一。只有当几种要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具有共同性和融合性才能称之为统一。统一的组合也存在着部分的差异性,要注意度的把握。当差异性表现过分强烈或对比显著时,统一的格局才可能会被打破,画面也将会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设计方法论;创造性思维;信息传达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61-01

一、艺术设计与方法

艺术设计与方法,是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设计方法论是设计方法的深层次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方法是单独的、经验的、初级的方法。而设计方法论是群体的、理论的、高级的方法,是在方法基础上的提升。

手工业时代,以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传授,沿袭着言传身教的古老方法,使设计方法的形成具有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和偶发性实验的特征,对于设计方法的研究往往由于传承的突发性中断和行业、门类的认为阻隔而显得支离破碎且封闭局限。

进入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方法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手段,为现代设计的研究和推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对于设计方法,我们应该认识这样一个原则:科学的设计方法与创造性思维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创造思维最主要、基本和典型的方式。各种各样的创造思维方法是建设性思维规律在创造思维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每个创造性思维都是自成体系的,但他们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其区别主要是不同创造思维方法各自的可行性不同。实践创造思维方法的应用,实际上是加强创造思维结果的可行性。

二、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

视觉传达设计包括“符号”与“传达”两个基础概念。就“符号”而言,他是实现信息保存和纪录的工具,同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今天的传达设计不仅注重视觉方面,还加入了声音、感觉等要素,但总的来说,设计师就是信息的发送者,而传达对象则是信息的接受者。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信息传送,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是依靠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凭借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观念和思维转变为视觉符号的进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一个反向的过程。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传达媒体有印刷、影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视觉符号形式由平面为主扩大到三维和四维形式;传达方式从单向信息传达向交互式信息传达发展”。在未来的高级的信息社会,视觉传达设计将有巨大的进步,发挥无限的作用。

视觉传达设计是用形态和色彩将具有某种意义的内容表达出来的造型活动,它要依靠图形、文字、符号等媒介来表现。由上可知,视觉传达这种凭借视觉性符号进行的传达,是相对靠语言进行抽象概念传达而言的,其本质是感性的形象表达。无论科技如何进步,视觉传达设计师的首要任务仍将是创造崭新的“视觉形象”,这种突破平庸的与众不同的“新形象”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创造一切没有独创性和新意的设计作品是很难引人注目的,而设计作品如果没有人关注,则很难在纷繁复杂的视觉信息冲击中被突显出来,达到传达的目标。所以设计只要没有远离对信息的诉求,创新性会极具价值。

设计的创意源于我们对于事物的全新发现,只有找到了全新的角度,对事物有了新颖的理解,发现人们习惯的事物的真正意义,我们才会有全新的切入角度,才能创造独有的表现形式。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判断和理解才会引发与众不同、突破常规的形式,才使我们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但是,要有所发现,首先需要我们把思维从“点”引向“面”,不断的发散,展开思想的之视角,对事物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进行审视。要想有所创新,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视角中,发现崭新的视点,在多向思路中独辟蹊径;在由表及里的审视和解析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崭新含义并赋之崭新的表现方式,在对比中,发现事物之间难以发现的联系,对他们进行重新的组合。这就需要以想象为先导打开思路,再通过解析,选择最具新意的表现角度、方式。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形式美;材料运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81-01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体现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图形设计和丰富的内涵,其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出现和产品材料的开发应用而不断扩大,并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一个与其它视觉媒介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视觉传达设计是科学、严谨的概念名称,蕴含着未来设计的趋向。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店内外环境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由于这些设计都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的,因此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它起着沟通企业――商品――消费者桥梁的作用。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地域、肤色、年龄、性别、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通过视觉及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情感的沟通、文化的交流,视觉的观察及体验可以跨越彼此语言不通的障碍,可以消除文字不同的阻隔,凭借图像、图形、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的视觉共识获得理解与互动。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概念。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纹章学、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如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信息传达等。

在经历了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几大阶段的演变,视觉传达设计最终成为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的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首先,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希望这些用品精致美观,甚至把美观放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而随着人们的智慧、发现与创造,综合材料将更加丰富和圆满视觉艺术上的魅力;其次,视觉传达设计的外部形态和与之相联系的技术材料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因此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这情况下,指导设计的方向,对设计本原的认识和对未来设计的预想更应该在新的条件下有所突破和创新。过去的艺术设计领域材料的研究多着重于设计论研究,而未来设计的范围和领域正在不断扩大,我们应从视觉传达设计在创意及实践过程中的形式美法则及材料的多样化运用方面进行探索,艺术形式和材料的应用才会摆脱传统规范形成不拘一格的多样化姿态。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智慧、发现与创造,综合材料将更加丰富和完满视觉艺术上的魅力。艺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现代艺术的综合材料在种类与具体表现方式方面都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开始被广泛应用。材料的开发与综合运用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日益意识到综合材料、工艺上的可塑性和随机性因素带给艺术语言无限的想象空间,以及它在表达审美主体复杂、微妙的心理感受方面所具有的丰富潜能。

对于传统材料的运用,人们也开始以新的角度来诠释,重新审视应用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新的呈现方式、新的形态重现在人们眼前。艺术形式得到了再创新,艺术的创作空间得到了拓展,艺术设计的发展走向了新的阶段。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使设计领域绚烂多姿,避免呆板僵化,而且使得艺术工作者在创作时可以任意取资、因才就宜。

在材料艺术中,无论是传统的平面作品还是带有前卫观念的三维装置作品都是将材料作为基本元素之一,从而利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观念和思想。随着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改变和影响,近年来在国内外投入对于现代综合材料的研究不断增加,从实践过程中,艺术工作者不是简单地将多种材料进行堆砌,而是利用材料的某特性,改变外部特征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8篇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所进行的各种运动,以及不同条件下人体产生运动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力学和生物学原因。因此,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应以体育动作为核心,运用技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运动器系的力学特征和人体运动规律,并根据影响人体运动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寻求人体运动技术的合理性和最佳化,进而为提出有效的训练手段和发展人体运动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受到人体运动形式复杂性和实验条件的制约,《运动生物力学》教学中运用视觉传达技术对运动虚拟环境进行模拟显得尤为重要。

1视觉传达和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1】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不同的地域、肤色、年龄、性别、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通过视觉及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情感的沟通、文化的交流,视觉的观察及体验可以跨越彼此语言不通的障碍,可以消除文字不同的阻隔,凭借对“图”――图像、图形、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的视觉共识获得理解与互动。视觉传达设计(简称VISUAL DESIGN)是指“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设计”.简称为视觉设计。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形性的表现性设计。

2制作《运动生物力学》课件时要整体设计,统筹安排

《运动生物力学》课件制作时,经常要通过图像、文字、表格等形式讲述体育动作。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体育统计图有条形图、线图、直方图和圆形图等,统计表也有单单项统计表、多项统计表和专项统计表,由于用到的表达形式较多,所以图像的形状、颜色、文字、表格等要素上下关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各要素前后顺序要统筹规划、整体考虑。对于设计的内容,则可能有多种表达形式,但要严格按照内容需要,不能一味追求形式而影响了整体效果,在课件设计时,具体运用哪种或者同时运用哪几种表达形式,要统筹考虑。

3 色彩搭配要有层次感

授课过程实际是向学生传达信息的过程,课件中不同的颜色搭配体现不同的意境。课件制作时将不同的颜色按照背景或主题的不同进行合理搭配,既显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提高课件的美感。但要注意,色彩再好也是形式,是要为内容服务的,所以,色彩体现的风格应与课件主题相关,即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具体到课堂应用时,不同的图形可采用不同的颜色,形成成鲜明的对比,文字的表达可以用不同的填充色并配以相应的字体颜色,突出内容的重点部分。

4 合理编排文字

在《运动生物力学》多媒体课件中,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以及各种辅助信息。教学内容主要信息是靠文字体现的,是非常重要的视觉要素。但在具体课件制作中尽量不要整版都是密密麻麻文字,同时文字也要适当通过变化字体或改变衬底背景颜色来提高美感,避免出现视觉疲劳。一般来说,在同一张PPT中,可以运用不同的字体和色彩,但文字的种类和颜色尽量不要超过三种,尽量不用太草的字体,否则版面显得杂乱,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5 巧妙运用设计模板

在《运动生物力学》课件设计中,必须以突出表现内容为依据,从而灵活运用版式设计。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选择不同的模板。配以生动的竞赛图片、鲜艳的文字,创造一个虚拟的体育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兴趣。在一堂课中,适当选取不同的模板,尽量避免始终使用一个模板,那样显得单调。但模板毕竟是表达内容的外在形式,所以模板选取上既要防止呆板单一,又要防止一版一式,过度花哨。

6 善于运用“超级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