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统筹理论

城乡统筹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城乡统筹 试验区 路径选择

一、城市群内实现城乡统筹的理论依据

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存在两种推论相反的理论观点:区域趋同论与区域趋异论。区域趋同论认为区际经济非均衡状态是经济体系运行中的一个暂时现象,此状态的出现是由于市场尚不完善,以及存在着妨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瓶颈。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会自动地消除区际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均衡增长。二战后,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持续贫困,使区域趋同论受到多方质疑,区域趋异论应运而生。区域趋异论认为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城乡间的发展差距,因此,为了把这种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政府的干预是不可少的。区域趋异论也是城市群内实现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

趋异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增长极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核心――理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由缪尔达尔提出,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对之进行了深化、完善。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等著作中阐明了累积因果关系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的,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之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引致效应。这种引致效应有两种: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以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强大的回波效应和弱小的扩散效应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因此,缪尔达尔认为区域增长是一个不均衡的增长过程。

增长极理论把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放进了空间环境中。而佛朗索瓦・佩鲁空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是力量”的观点是多数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佩鲁认为“空间是一种受力场,经济空间不同于一般的地理空间,它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到20世纪60年代,布代维尔将佩鲁增长极概念的内涵从产业转向地理空间,赋予经济空间以区域地理意义。他把增长极定义为通过与区域中其他企业的联系来促进区域持续增长的推进型企业与产业。推进型企业与产业可以对区域经济产生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乘数效应,二是极化与扩散效应。其中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均随距离拉长而衰减。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就对落后地区不利;反之,则对落后地区有利。这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比分散有利于经济增长。

新增长理论从一般均衡出发,修改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一些假定,把技术进步和创新内生化,得出了区域趋异的预测。该理论论证了区域增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内生因素的作用,强调知识溢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得到了许多经验事实的支持,为理解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式。同时,它还认识到政府对长期增长率的影响,为政府介入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核心――理论又称为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弗里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将核心――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在考虑区际不平衡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和两个子空间系统,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是客观存在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性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起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中心区发展条件优越,经济效益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差,经济效益低,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

由上述对区域趋异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空间地域结构的形成基础。在非均衡作用下,区域经济空间就形成了由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和处于受核心支配的区所组成的二元地域结构。城市群的形成就是核心区与区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群内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于聚集与扩散的非均衡发展,造成城市群内的城乡失衡,也就是核心区(城市、发达地区)与区(农村、落后地区)的差异。城市群要打破这种核心――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异,就需要在城市群内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实行城市群内的城乡统筹。

二、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中原城市群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92万,分别占河南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1%和40.2%。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为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原城市群位于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是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水平明显提升,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郑开大道建成通车,以及郑开公交的开通为中原城市群城际公共交通网络建设起到了先导效应;郑州、开封两市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成效明显;郑汴一体化的顺利推进,使得两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开封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这都为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2、制约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整体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受此影响,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也不强,要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制度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首先,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能力较弱。从总体上看,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济实力不强,地方财力不足,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制约。与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中原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06万亿元,分别为三大城市群的16.2%、35.7%和35.6%,占全国GDP的比重仅为3.5%。其次,城乡差距明显。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中原城市群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严重制约着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2008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3倍。再次,城镇化发展滞后。2008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达到43.9%,低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也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北与山西。最后,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制度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市偏向的政策,影响了城乡的整体发展。在城乡制度安排上,延续多年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农业税收制度、农业经营制度等仍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障碍。在中原城市群地区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也较落后。

三、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中原城市群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有利于探索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产业、人口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集约节约发展,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典范。因此,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要以郑汴一体化为核心,依托城际轨道交通,在中原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中心内容,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合作链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探索试验,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城镇密集区、产业发展集中区、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区。

1、统筹城乡规划,科学引领中原城市群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原城市群当前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规划,把城乡作为有机整体进行开发,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首先,创新规划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保护生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建立城乡规划建设与发展、生态系统保护与建立相统一的机制;树立城乡和谐发展理念,有效控制和加强近郊农村城镇化的对接,形成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和城郊互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其次,严格城乡规划监管。严格规划管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体制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严格规划审批,强化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规划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划执法。再次,建立城乡规划信息综合平台,统筹管理规划成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确保城乡规划信息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2、以城镇化为载体和依托,推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更好地统筹“三化”进程,以工业化为契机,为城镇化提供动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抓好城镇化载体,为工业化提供平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抓牢农业现代化基础,为工业化、城镇化夯实根基。而以城镇化为载体和依托,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郑汴新区建设,与开封一体化发展,拓展郑州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从单个城市牵引向大都市区牵引转变。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交通、能源、通讯、能源供应、供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三是重视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正确处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使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是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推进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机制。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构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体系。

3、合理布局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合理布局产业体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首先,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食品、有色、化工、机械装备、商贸物流等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动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生活业,推进河南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其次,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提升对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县域公共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确立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县域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4、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承载平台

构建科学的现代城镇体系,可以通过区域之间城市集聚和扩散效应发挥作用来缩小城市的信息和资源的差距,也可以通过不同等级、不同职能的城镇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通来缩小城乡的差距。因此,中原城市群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遵循点―轴―网络化的发展模式,通过交通优先发展,构建“一极、两核、三层”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形成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即“郑汴新区”作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洛阳两个综合性中心城市为主要支撑点,推进郑州―洛阳区域网络式发展,打造城市群双核心;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轻轨和民航机场,打造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形成“三层”:郑汴一体化区域作为核心层,位于“半小时交通圈”内的中原城市群其他7个省辖市区域作为紧密层,位于“一小时交通圈”内的中原城市群外9个省辖市市区作为辐射层,从而保证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区域协调统筹的科学发展。

5、以完善制度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只有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才能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中原城市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以完善制度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此,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从经济、社会、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的长效机制,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要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相结合,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三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包容性强、可流转、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四要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重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让农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待遇。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体制构建及对策研究》(批准号2009CJJ025)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级课题《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研究》(09B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彦军、叶裕民、倪稞: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2] 宁军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理论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 刘丹、刘阳、李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1).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特色保留村 城乡统筹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46-02

城乡统筹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还是一种规划类型,其已经成为规划行业的一个突出主题。各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层出不穷,其对城乡统筹规划的研究给予了直接经验支持。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农村常常被忽略,城乡关系较易失衡。对此建设者应采取城乡统筹视角,平衡好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1 特色保留村建设理论

1.1 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于19世纪末提出的概念,其含义是建设具有城市与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将城市与乡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田园城市中,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着城市,人居环境舒适。该理论对特色保留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2 新型农村社区理论

新型的农村社区主要是指将一个或多个行政村作为基础,然后对其实施统一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在不远离家乡土地的基础上,还能享受到城市化的管理及服务[1]。该理论将农村实际与城镇化结合起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使城市与农村错落分布,让农村人与城市人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新型农村社区理论促使农村向现代化城市转变,但又能保留农村特色的独特性,农村既有田园风光,也有丰富的公共资源及便利生活。

2 特色保留村建设路径

2.1 以工业促进农村建设

我国耕地面积相对有限,而人口众多,以往通过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来增收的方法已经较为落后。农村农民要想实现就地城镇化目标,应改变农村经济结构中农副工的比重,对乡镇工业进行重点扶持。发展乡镇工业时应采取以下3种途径:(1)加工原料,精深加工该地区的农副特产,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2)加工民俗产品,对于那些少数民族地区或有民间工艺品特色的地区来说,应结合自己风俗文化,开展民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保护当地非文化遗产,同时也能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3)加工制造零件,这适用于那些离大中城市较近的农村,农村可以给当地大企业加工零部件,推进工业下乡,促使工业反哺农业。各地进行建设时,应依据因地制宜原则,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

2.2 开发村庄旅游资源

多数农村具有迷人的田园风光、山川河流及淳朴的乡风民俗,这些都是农村较为宝贵的旅游资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有了更多r间及经济支持去旅游观光,愿意去各地感受人文地理景观与风俗文化[2]。因此各地农村应积极挖掘自身资源潜力,如山川、河流及生物等,开展休息疗养、体育休闲娱乐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与天象奇观如温泉、山庄等,建设避暑、避寒等旅游景点;借助人文旅游资源如历史遗迹、古建筑等吸引游客前来;地方特色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方法。

2.3 完善村庄交通运输设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建设也逐渐成熟,各地区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交通运输建设,努力构建半小时城区交通圈或一小时城乡经济圈。农村进行建设时,应依据自身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努力构建交通、物流服务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客货物流所需的物流站,为当地经济发展及农产品推销提供便利的平台[3]。

3 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发展措施

3.1 分析特色保留村的价值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保留价值一直存在着争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乡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乡村建设用地面积则持续增加,乡村呈现出空心化趋势。村民对乡村的认知具有多元性,其不仅是居住的地方,也是一种家族象征与返乡保障。我国在新农村建设时,提出了土地政策,并提出了迁村的建议,将新农村与集中居住结合起来,大面积地实施村庄集中布点规划。乡村拆迁与新农村建设间存在争议与矛盾,农村若想维护村民利益,就需要政府支付较高的拆迁成本,并采取高地价维持安置成本;如果建设过程中较大程度地破坏乡村传统文化,则较易引发社会冲突与矛盾。特色村保留与城乡统筹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保留乡村、提升活力及保持特色的宏观政策导向,全面推广秀美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市县政府应给予乡村财政支持与帮扶,鼓励乡村建设资金多元化。

3.2 制定分区统筹的引导策略

农村规划建设者应认识到城乡就业空间特征、城乡居住特征等,对城市实施分区。对于城市通勤区,应制定加速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目标,鼓励引导乡村人口进城就业、体验公共服务,提升城区公共服务能力。此外,也应鼓励城市人口下乡体验农村休闲生活,对城市休闲农业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乡村建设的品质。通过提高区域中心镇对周边乡镇的服务带动能力,在中心镇地区,培育低耗、低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周边乡镇人口向中心镇集聚,以山区及景区的乡镇为主,积极整合旅游资源,联系带动多个旅游景点的建设与发展。

3.3 打造精品乡村示范带

农村应抓住乡村休闲经济的机遇,通常而言,发达地区具有较好的乡村休闲经济优势,城市经济发展相对发达时,人们对乡村生活方式及乡村体验需求才更加迫切。因此那些中部城市缺乏乡村休闲经济的条件,而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则具备发展该经济的条件,具备了将旅游与乡村发展结合的条件,该地区可以打造乡村休闲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崛起。特色保留村可制定秀美乡村的品牌化策略,有机地结合零散旅游资源,将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构建若干个精品乡村示范带。该示范带用生态化道路进行串联,尺度保持在30~60 km,从中心城区向乡村地区进行放射。将若干特色乡村体验簇群串联在示范带上,结合现代农业及旅游景区形成若干个旅游主题。针对不同的休闲带,应使用差异化的簇群组织模式,对于田园休闲带模式,应重点建设半径在1~2 km的主题性特色簇群,将打造观光性及体验性的农业景观作为核心,将主要村落用绿道串联起来,采用休闲步道将主要村落与景区串联起来,宣传休闲进山理念。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已经越来越重要,城乡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此相关规划人员应积极探索城乡统筹规划方法与技术,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策略。文章重点分析特色保留村与城乡统筹建设,首先规划者应了解一些农村建设理论,如田园城市理论与新型农村社区理论等,然后结合农村特点及所具有的自然资源等,提出相应的特色保留村建设路径及特色保留村及城乡统筹建设措施。特色保留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建设应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发展目标,积极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完善农村交通运输设施,保留农村特色民俗及文化产品,促进新型农村及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武朝.城乡统筹视野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3,30(4):11-14.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路径探析 对策

引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曾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来看待,十七届上开始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人员开始增多,城市工业化水平突飞猛进,同时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经济化发展格局放大,但也随之而来的各方面物价较高或其他政策方面影响,使进城的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户口,而农村由于劳动力减少、各方面观念体系的制约再加上养老、教育等政策还不完善,使本来就脆弱的农业生产得不到理想创收,导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差距还较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进步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要在其两者间找到制衡点,探讨如何有效汇聚潜在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快速发展。

1.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1.1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的缩小,主要以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我国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变革后发现,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较大,因此,有义务业有能力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等途径,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并以城市和农村为一体的发展思维,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使更多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更多的城市资金、技术、人才来到农村,相互流通进取,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转变。

1.2探讨城乡统筹的意义

城乡统筹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城乡统筹路径的探讨,寻找出一条规范的界定概念和理论。因为,任何客观规律的发展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研究,揭示出城乡统筹一般规律在其特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表现形势,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利用计量经济学,使发展定量化,更好的剖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为实际做出策略和制定政策方针提供依据。

2.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制约其发展因素

2.1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

由于个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有所区别,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有三种可推进模式。1)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四川成都推进此种模式发展成效较好,主要发展体现在“三个集中”,一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二是农民向城镇集中、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大块,探索出一条适合地区发展的城乡共繁荣、协调发展之路。2)城乡融合的“合农模式”:推进此种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是浙江嘉兴,城乡统筹模式主要依靠“六个一体化”,即全力抓好城乡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一体化,通过合理规划,有效资源整合,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打造内外对接,实现资源优化互助利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城乡和谐发展。3)全面整容的“改农模式”:此种模式改良明显地域是江西漳州,通过对农业、农村领导力量和工作机制的整合,成立农村总协调单位“农工部”,实现以农民为主的新农村价值,在“五大原则”的规范要求下,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从“三清三改”入手,逐步达到“五新一好”的目标,实现创收的同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各方面能力,并最终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

2.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我国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及根据这项条例所指导的配套生产生活供给、就业、福利等的制度,划分开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者的生存条件,成为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农村务工进城为了过好的生活,在为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工业发展等各方面做出贡献,但却不能享受城市同等待遇,也得不到较好的利益回报。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总收入实际增长7.4%,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4%,增速为前十年最高点,但是农民收入稍有增长的同时,城市在快速发展,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城乡分割十分明显。

2.22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产业结构单元一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配套生活设施标准不等,使得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农村首要行业,同时为我国第一产业,由于近几年天气多变,大部门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的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在城市有所出色,农村的特色产业也可以对外发展引商,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充分,还有待改进。

3.城乡统筹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

1)以政策为引导,并加大财力支撑,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状况,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需求制定政策措施,可通过制定城乡统一户籍制,消除就业歧视和生活限制,建立城乡统一资源教育配置,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建设文明农村融入城市节奏;同时发挥财政作用,政府财政作为二次分配对挖掘农村潜在增长力具有抛砖引玉作用,争取上级对落后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外商资本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通过各种惠民、惠企措施来提高收益,财政支出可重点在农产业薄弱、公共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环节,促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农村和城市在共同需求方面求同步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依据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蓝图,汇集农村农民万亩良田可利用资源平台,产生最大化的聚合效应,通过农村人口城镇转移,进行有序的非农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先缓解部分农村人流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通过有效改善土地的利用率,合理分配生产力资源,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度,实现成果共享,经济共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闯 安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探讨 规划广角 1006-0022-(2011)07-0093-05

[2] 张宜松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讨 2013-08

[3]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讨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廊道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景观文化营造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6%,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在空间、时间上的联系,但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相应地形成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村落景观文化。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内城乡景观文化的整体研究,再加上经济效益的驱使,一些存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村落空间连同其景观文化正在逐渐被城市“蚕食”。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城乡统筹、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统筹考虑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成为城乡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相关部门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

2.景观与景观文化

2.1 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关于研究景观文化的理论文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景观文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并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与诠释。沈福煦先生在《中国景观文化论》中指出,景观文化除包含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以外,还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属性,与社会伦理、意识形态、、生活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有关。中国的景观积淀着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1]。

2.2 人、景观与景观文化

人与景观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视角而言,人类在改造自然营造景观的同时创造了景观文化,反之,景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人类营造景观的行为,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在制约中相互促进。

景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在景观营造过程中的物化表现,集中体现在所获得的技能、景观以及在营建景观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同时,景观的受众受到景观所传达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受到熏陶的同时,逐渐被这种“景观文化”所同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与景观文化的互动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即景观的营建过程和景观的使用过程,但在两个过程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景观文化营建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熟悉景观材料,掌握营造技艺,使之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完美呈现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也就是景观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一方面,在景观使用过程中,景观文化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又反作用于受众,影响其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其社会观、价值观,使得景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 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

3.1 尊重自然,现代呈现---人文的关怀

景观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物质产物及精神载体,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从人类与景观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与景观文化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是以“人”为核心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城乡景观文化的营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要以人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能被人感知、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是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最本质的要求。

特定的景观符号和设计手法是传统景观艺术的重要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亦使得现代城乡景观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

3.2 追寻历史,发展内涵---文化的延续

景观是城乡空间独特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街道、山脉、丘陵、森林、农田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共同构筑了城乡空间的视觉主体。历史文化是城乡空间独特景观文化的源泉,在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规划中,积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料,不仅能促进景观文化的发展,创新景观设计的手法,丰富城乡景观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也是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城乡空间景观特色的重要呈现。

但在现代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规划中应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制约因素,这就意味着在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构建中,不仅要追溯区域文化、传承历史,而且要在传统城乡空间景观文化中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与形式,使得城乡景观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延续。

3.3 多元共生,城乡统筹---廊道的营造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亦使得自然景观分割开来,景观的流动功能受到严重阻碍,也使得不同区域景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被隔离开来。因此,加强孤立景观斑块之间以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促进景观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成为当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的重要课题。

国外关于廊道的理论研究经历了雏形、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三个阶段。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4]。遗产廊道在强调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还整合了遗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之成为集文化性、生态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景观文化的线性“综合体”。

4.结语

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是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景观文化融于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的全过程,烘托景观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体现传统的地域文化,让景观文化的受众感受到当时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景观作为城城乡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物质上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文化上的熏陶。因此,在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在加强、改善和优化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要在梳理传统景观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时展新的活力,保持景观文化的人文关怀、历史文脉以及厚重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2001(1).

[2]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城市问题,2004(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共生研究---以河北省为例》(项目编号:HB12SH035)。

作者简介: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疗保障;统筹发展;衔接机制;筹资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52-02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医疗保障制度,呈现出嵌入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特征。因此,从党的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出发,建立健全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同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成果,并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理论界和政策研究者对其给予密切的关注,尤其在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研究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对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做一个盘点、梳理以及总结,以期促进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理论研究

1.研究现状

城乡医疗保障统筹体系的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极为丰富,牵涉面也比较广。目前学界对于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障碍方面,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而对于如何具体运作等问题,不少地区也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学者们的观点还有不小的分歧,理论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此外,对于政府责任、衔接时机、资金筹集、运营机制、管理体制等这些关键问题,目前大多只是解释清楚了概念,而并没有对内在机理进行阐述。没有对内在机理的深挖,则相关的建议就难说具有科学性,更难以将其作为政策选择的依据。需要指出的是,学者们还就模式和路径进行了探讨,如“医疗保险券”模式、渐进式三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及其三步走战略等,这些都为具体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涉及操作层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1]。

2.衔接机制

在“制度―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机制,可以发现: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嵌入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特征、城乡居民基于经济联结和社会资本的行为选择,需要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在筹资、管理、支付、服务和环境方面的统筹衔接和路径设计,以构建国民健康责任分担、健康管理参与和健康受益平等的绩效治理体系[2]。

3.筹资机制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稳定的筹资机制和科学有效的偿付机制,以达到筹资公平、受益均等和健康平等的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着筹资方式较单一、筹资结构不合理、筹资来源非持续、筹资水平缺乏动态增长等筹资风险,不符合筹资机制合作信任、公平分担、稳定持续的内在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多方筹资、合理分摊、财政补贴、动态增长”的筹资机制[3]。

二、实践探索

1.采取不同调研方法

在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调研方法:一是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当地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政策和运行状况;二是通过对各个地区的城乡参保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进而考察参保居民对现有医疗保险的满意度以及参与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意愿[4]。

2.着重实地调查分析

首先,成都的经验是:建立和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积极的财政投入,医保管理系统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医疗待遇差距[5]。

其次,从西安实地调研来看,医疗保障逐步覆盖城乡,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运行渐趋平稳。然而,由于人群特征的不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具有了差异性,进而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利益诉求各异,造成三项制度竞争日益凸显。这就需要从偿付机制着手,设计符合人群利益诉求的偿付平台,构建“公平、正义、共享”的受益平衡机制,统筹整合城乡医疗保障制度[6]。

最后,江苏省太仓市早在2007年就打破城乡户籍限制,将城镇和农村居民统一纳入居民医疗保险,在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需要指出的是,太仓市之所以能够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不开的。因此,太仓模式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此外,尽管太仓市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了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但单独为失地农民建立医疗保险的做法仍是值得商榷。与其单独为某个群体开辟新制度,不如将其整合纳入现有制度[7]。

3.发现与结论

通过实地调研城乡居民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对医疗保障制度整合的态度及制度整合后的运行情况后,分析发现:第一,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呈现出以下规律:制度的统筹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尤其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当地政府的理念创新与积极的财政投入是制度统筹发展的需求动力与保障;参保居民的支持是制度统筹的群众基础;统一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以及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确保了制度统筹发展的顺利推进。第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产生了以下影响:消除了参保居民在这方面的身份差异,实现了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障的权利;医疗保障的相关管理体制得以理顺;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更加稳健;促进了劳动力合理流动。第三,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应注意以下问题:制度的整合不能使任何群体的利益受损;群众的缴费意愿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项因素[8]。

三、经验借鉴

尽管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各项制度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1.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针对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过度膨胀、医疗资源浪费日益严重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降低等问题,发达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增加税收和医疗保险费收入,如法国1991年起开征的“社会共同救济税”,一方面靠扩大税收征收范围,另一方面提高税率。第二,提高病人自付医疗费用的比重,如英国自1979年起要求对配戴眼镜和牙科治疗实施自付费用。第三,加强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的监管。为了控制药品的过度使用,荷兰规定治疗慢性病所使用的处方药品不得超过一个月的药物量;葡萄牙则制定了只允许在住院时才能使用的2400种药物的清单;德国更是从2000年开始,根据法定医疗保险的要求建立了医药处方管理机构,制定了允许在医疗保险机构报销的药物目录,并规定凡是没有列在目录上的药物必须由患者本人支付费用;此外,为了降低医疗费用,美国兴起了由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签订合同,日本实施了严格的第三方审查制度。第四,社会保险机构自己办医院。因形势所迫,南美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险机构采取自己设立医疗单位,为被保险人服务。如墨西哥就是把医疗服务和经费集中统一管理最彻底的国家,因此被国际称为“南美模式”[8]。

2.卫生体系的建设

加拿大与古巴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尤其具有借鉴意义。首先,加拿大选择了适度发展的模式。加拿大的医疗保障制度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具有体系完善、项目齐全等特点,它不但特别注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对相关机构进行科学严谨的管理[9]。其次,古巴选择了激进改革的模式。古巴的医疗卫生体系既是一个包含四个互促互制的子系统的繁杂系统,同时也是整个计划经济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古巴还是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一次性突破了既得利益者的层层阻力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并利用国家对资源的集中调动能力来保障旧体系打破之后新体系的迅速组建。可以说,古巴激进的医疗体制改革避免了渐进式改革不彻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并使之无需在不停地修补中克服路径依赖的影响[10]。

3.医疗保险的筹资机制

从世界各国医疗保险的筹资主体来看,医疗保险筹资机制主要可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以国家税收为筹资来源的“福利型模式”、以德国、韩国和我国台湾等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保险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私人缴费为主的“储蓄模式”。然而,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同属于“社会保险模式”的德国、韩国和我国台湾在筹资机制上表现出:追求参保主体的筹资公平、发挥社会分担与互助作用、重视政府筹资补助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这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持续的筹资机制提供了经验借鉴:一是在筹资机制的目标选择上,强调维护社会公平和健康权利;二是在筹资机制的契约治理上,重视筹资主体的分权制衡和多元参与,明确筹资主体的权益关系,构建筹资主体多元的治理体制;三是在筹资机制的绩效上,追求较低的医疗负担与较高的健康改善结果[11]。

四、政策建议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核心在于公平筹资和均等受益;统筹发展方向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化异趋同,最终实现构建城乡居民健康保障体系的目标;统筹发展的政策路径可从制度框架、筹资机制、统筹层次、经办资源、管理体制、转移接续等方面展开。有鉴于此,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第一,在一个制度框架下建立多档次的缴费标准和待遇标准;第二,整合经办资源,构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第三,改变部门分割管理,实现行政管理体制的统一化;第四,建立不同医保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机制,方便参保人员流动和选择;第五,提高统筹层次,发挥制度效应;第六,确定稳定的筹资机制和财政补贴机制[12]。

参考文献:

[1]梅丽萍,仇雨临.统筹城乡医疗保险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经济,2009,(8).

[2]翟绍果,仇雨临.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机制研究[J].天府新论,2010,(1).

[3]仇雨临,翟绍果.完善全民医保筹资机制的理性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0,(5).

[4]仇雨临,郝佳.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东莞、太仓、成都和西安的实地调研[J].人口与经济,2011,(4).

[5]仇雨临,郝佳,龚文君.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与思考―以太仓、成都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2010,(3).

[6]翟绍果,仇雨临.西安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路径[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2).

[7]郝佳,仇雨临,梅丽萍.太仓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措施与运行效果[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2).

[8]仇雨临.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与改革[J].卫生经济研究,2002,(5).

[9]仇雨临.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

[10]刘潇,仇雨临.古巴医疗卫生体系再审视:运行机制与经验借鉴[J].拉丁美洲研究,2010,(6).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6篇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必然抉择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工业化规律使然

统筹城乡发展是针对当今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二元结构”提出来的。1954年,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二是现代部门。从而构成一种“二元经济结构”。他以此提出要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化导向战略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不可能正确解决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问题,而且导致了城市问题突出、农村萧条。与刘易斯相反,斯多尔和泰勒等则提出:为使发展公平,必须推动城市工业化和乡村工业化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但这种模式存在城乡争夺资源、市场、资金等多方面的矛盾,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最终也不能合理地解决城乡的发展问题。此后。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经济学家们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理论。如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尽管有其偏颇,但是这些理论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总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但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最终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并且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加大国家的干预。这些见解对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发展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在于城市与乡村两方面都要发展,并非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城与乡是“统筹城乡”中的两个方面。以城带乡或以乡补城都是必需的,同时,还必须双管齐下。双方合作,形成互补,共同发展。这种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强调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把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形成城乡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是注重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已经具备了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趋势明显,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条件。一是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型。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三是随着新产业的成长,推动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相互融合。四是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城市经济结构中已经具备了条件和基础,一些城市已经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五是随着社会管理创新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消除了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为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提供了条件。六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为加快推进建立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供了条件,

二、城乡之间的差距

由于一系列的城市偏向政策,农村改革以后,中国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39.1元和397.6元,到2006年该值分别为11760元和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二者的实际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和4.5%,相差2.6个百分点。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86倍,1990年为2.20倍,2000年为2.79倍。2006年为3.28倍。收入决定消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扩大。自1985年以来,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变化与收入差距的变化是高度一致的。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73元、1990年为1279元、2000年为4998元、2006年为8697元、分别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2.12倍、2.19倍、2.99倍和3.07倍。

(二)城乡教育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1990-2002年,城乡间成人识字率的变化均呈平滑上升的趋势,而且由于农村成人识字率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其城乡差别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1990年城镇和农村的成人识字率分别为88.03%和73.77%,相差14.26个百分点:到2002年城镇和农村的识字率分别为94.58%和87.13%,相差7.45个百分点。就小学教育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毛入学率还是净入学率,城乡之间的差距都不大。就初中教育而言,自1990年以来,城市初中的毛入学率基本上维持在90%以上。在农村,1990年初中的毛入学率为61.46%,2002年上升到80.34%,上升了19.21个百分点。城乡差距由1990年的35.61个百分点,缩小到2002年的18.10个百分点。就高中教育而言,尽管城乡的高中毛入学率都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城市提高的幅度大大高于农村提高的幅度,导致城乡间的绝对差距扩大。1990年,城市的高中毛入学率比农村高30.03个百分点,2002年高55.54个百分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以后的阶段。

(三)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状况

从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来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除部分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尚未覆盖进来以外,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2002年全国农村养老覆盖率为2.3%,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城市失业保险覆盖率目前已达到71.7%,农村几乎为零。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实际领取低保的人数已达2064.7万人,低保支出为112.3亿元,2006年,实际领取低保的人数为2240.1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除部分省、直辖市外。多数农村地区目前尚未建立低保制度,只有传统的五保供养。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而统筹城乡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城乡统筹的主体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核心是保持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任务是打破城

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目标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

1 加强城乡交通和通信网络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和通讯网规划的修编和调整,完善高速公路网和通讯网,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着力抓好县(市、区)和区域中心镇的公路网建设,拓展县、乡、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通行能力。通过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各类经济要素的顺畅流动,保证城乡关联渠道的畅通。

2 加强城乡生态建设

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长效机制,乡乡都有垃圾中转站,村村都设垃圾集中清收点,社社都有环境卫生保洁员。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改造旧村,建设新村,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城乡整体环境质量。

(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1 建立健全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都要认真促进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的平等化。让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让每个患病的农民都能得到治疗。同时,重视教育、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

2 加快建立城市人才对农村的支持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对口支援机制。通过行政协调、政策引导,形成城市教育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农村、农村教育卫生资源富裕地区对口支援资源匮乏地区的良性关系。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城市的教育、卫生、文化工作者到农村服务。

(三)深化农村改革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1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强化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抵押、转租、转让、互换。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办法,促进规模经营。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约束和用途管制,改非公益用地征用为征购;健全和完善补偿机制,依法、合理制定征地综合补偿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征地补偿款发放到被征地农民手中,依法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推行办理保险、土地入股、安排劳力等行之有效的安置方式,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2 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流动和转移的新型制度框架

要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现象,改变重收费、轻服务的做法。要坚决纠正简单粗暴清退农民工的做法。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问题。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 整体与部分 方法论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

我国经济快速发张的过程中,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发展不协调。表现为,在农村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以及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存在扩大的趋势。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

1.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的平等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自从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以户籍制度以来,中国一直通过户籍来对城乡居民采取不同就业、保障、医疗、住宅制度。人员、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主要是在城市中流动,到农村中投资的资金和资源很少,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199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1年达到2.99∶1。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1992年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小,2000以后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到了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最大,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其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已接近或突破万元。

表1 1992~2011年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注: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图1 1992~2011居民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2.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至2011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湖北、山东、海南三省首次超过5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与省之间及省内地区之间差距很大,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

表2 2002~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网

3.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存在。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它包括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这些二元体制的存在,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城乡统一市场的大方向是相违背的,尤其对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城乡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导致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城乡二元体制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

4.乡村规划覆盖面比较小,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不强。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屡屡突破现存的发展规划,大量占用土地使得城区面积不断的外延,存在“摊大饼”和“空心城”现象。与之对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规划进展缓慢,相当数量的县市,尤其是乡镇及村级规划工作仍未完成,即使完成了规划但是科学性和执行力都不强。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一些地区存在明显的村落空心化,大量旧房及宅基地闲置,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公共建设规划也难以有效实施。

5.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少,资金投入不足。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采取了先东部后中西部,先城市后农村的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城市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型,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电力、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等则十分落后,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有些地方城乡人均基本建设投入差超过3倍,加上农村资金管理混乱,使本来就很有限的涉农资金使用非常分散,造成项目资金管理困难,投入效益不高,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慢。尽管我国进行了村村通公路等一些基础建设投资,但其发展仍旧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中央政策对“三农”的倾斜,目前国家对乡村的投入力度加大,但实际用到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资金却依旧很少。

6.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可用土地数量越来越少,土地的保障功能持续下滑。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非常严重,以家庭为单位农民投入收入减少,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也日趋降低。虽然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同时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农村的优抚救济、养老、医疗保险、福利等社会保障覆盖率与投入金额与城市存在着巨大差距,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

二、用马克思方法论看待城乡分离与对立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分工导致的,城乡差别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分工、城市产生和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历史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更替,代表着社会文明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乃至利益对抗,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城乡关系的这种分离和对抗正是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首先,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根源于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生产力“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城市是生产要素的集中地,是生产与贸易的结合地,是工业人口的聚集地。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之间的这种分化和对立恰恰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城乡之间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体现着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的历史,是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乡村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虽然伴随着农民利益被牺牲的苦难历程,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具有合理性。分工使生产力进步,私有制产生,从而有了“代表城市”的利益与“代表乡村”的利益的分裂,这致使城乡走向分裂与对立;近现代城市分工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使城市战胜了农村;当代分工的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随着分工的消除,城乡对立消失,城乡走向融合,因此城乡观对城乡统筹有着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三、方法论:解决我国城乡统筹的途径

(一)推进我国城乡统筹需要坚持方法论

要运用马克思哲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摒除我国城乡分离与对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要推进城乡统筹,必须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总体,实现不断向整体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应该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要借鉴马克思关于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摒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当分工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时,分工最终会消除,城乡对立会消失,城乡走向融合。

(二)方法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

1.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城乡统筹从全局出发。在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时,应该注意到经济因素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在实现城乡统筹的过程中,片面强调GDP忽视整体性协调发展的理念会导致城市更加发达,农村更加落后,最终只会离城乡统筹越来越远。必须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都放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中,让其他各个部分的才有所发展,才不会导致任何部分的片面发展;必须将中国视为一个总体,只有通过推动东中西部的城乡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难题之一就是的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大幅提高城镇化率,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意识上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才能使人们消除对城里人与农村人的身份划分的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发展。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功能。要意识学会从同一——对立——融合的辩证方法实现城乡统筹,看待实现城乡融合,绝不是要毁灭城市、中断城市文明以至强制拉平城乡区别、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的更高级的综合。因为城乡对立的消除,同肯定城市的历史作用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并不矛盾。由于城市是现代工业、商业、航运和贸易的中心,是生产基本条件包括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空间集结体,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确立了城市经济的统治地位,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体两面。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生产关系而言,是一种社会进步,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而消灭城乡对立意味着要摆脱和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农村愚昧和孤立分散状态。因此,走向城市化是城乡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城市在这里应该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它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脱乡村的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反哺作用。

3.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实行城乡产业一体化,才能使城乡差别逐步消灭,实现城乡融合。要实现农业逐步工业化、产业一体化就要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主导产业,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主导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和需求高、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强等特点,它的发展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需求上涨。政府在这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建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交通工具会随着由此而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起来。

参考文献

[1]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

[2]罗敏,祝小宁.马克思城乡统筹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谢建芬,庞明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调研世界,2010(6).

[4]石慧颖,覃雯静.总体性方法论视域中的重庆城乡统筹[J].延边党校学报,2010(8).

[5]岑乾明,宋卫琴.分工理论:理解城乡观的钥匙[J].求索,2010(9).

[6]潘岳生,唐智彬试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乡观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0).

[7]王卫星.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展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8篇

研讨会对人居环境科学在云浮的实验进行了审视,从2010年6月在云浮召开了“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人居环境”研讨会,达成了“云浮共识”以来,云浮市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探索理想人居环境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县域主体功能扩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施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未来云浮将形成“交通轴线+城镇走廊+完整社区+生态环境”的空间发展模式,通过交通轴线、城镇走廊、生态环境的互相嵌套和连接,形成人工与自然一体、生产与生活融合、内外交通便捷、生态环境宜人的空间发展模式。规划提出了通过区域一体化战略统筹区域城乡发展,通过轴向拓展战略塑造城镇发展廊道,通过美好环境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通过空间优化战略营造优质生活空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云浮实验先是从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绿道起步,随后逐步向城市内部渗透,向农村拓展,改善环境,使民心凝聚。现在实践活动进入到了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城到村庄的规划,到城乡统筹,实践活动内容不断拓展。现在,云浮城乡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更多的人安居乐业,2010年外出人员回乡购房人数增加,购买的户数占当地销售商品房户数的比重由5%上升到15%。经济发展加速,2011年上半年,该市GDP增长15.1%,增速排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5%,增速排全省第1位;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9.4%,增速排全省第7位。毛其智教授认为,云浮实验取得的重要进展,具备普遍性和推广性。人居环境科学里面的统筹观、区域观和聚落的理论在云浮都有比较好的体现,云浮规划希望城和乡各得其所地发展,包容地发展,和谐地发展,从大处着眼勾画愿景,从小处着手,修路、填沟、改墙等等,看起来是小事,但却是和人民群众的幸福观、理想观结合在一起。最富裕的地方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地方,GDP最高的地方也不一定是最能实现每个人理想的地方。云浮的经验是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突出的样板,至少目前在国内是很突出的样板。

2《云浮市统筹发展规划》的创新特色

2.1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吴良镛院士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求为目的,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人创造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云浮市统筹发展规划》没有受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束缚,而是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以人为本,主动参加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探索,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建设实践。周干峙院士表示,必须肯定云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正确的。云浮有好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而且紧密联系实际。邹德慈院士也认为,云浮实验用人居环境科学作为指导思想非常好,突出的感觉是云浮的实验是成功的,特别是把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实践了,而且落到了实处,也比较深,深的意思就是不但落到了城市,而且从县镇一直到村到最基层的社区都对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进行了实践,真正把规划做到了镇、村,做到了最基层的社区,而且有实际的行动体现。这一点很突出,也很重要。崔功豪教授提到,人居环境科学非常重要的概念提升就是把过去的居住体系扩展成为人居系统,人居系统是和环境相连的,不仅仅是居住的概念,而是整个人居环境的概念,这个提升怎么体现,最基本的就是社区。云浮提出完整社区建设的概念,其人居环境建设着重在基层,着重在农村,着重贯彻以人为本,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杜立群副院长对以人居环境科学指导规划一个比较突出的体会,是人的问题。即以人为本,具体到规划中对人怎样认识,对人群怎么划分,除了要对领导负责,如何对群众负责,这些在云浮经验的总结中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是最核心的内容。只有真正重视了人,规划的效果才会显著。

2.2规划实施方法创新,坚持城乡统筹

云浮统筹规划的创新,是形式的创新,是内容的创新,也是方法的创新。云浮规划的主要做法是:县域主体功能扩展通过在空间上解决“该干什么的地方就干什么”,在实施上落实让“能干什么的人就干什么”,建立建设云浮人居环境的一整套政策保障机制。把县域划分为重点城市化地区、工业化促进地区、特色农业地区、生态与林业协调发展区四类主体功能区,推进“三化融合”发展,确定县的职能以经济发展为主体,镇的职能以社会管理为主体,村的职能以社区建设为主体。同时建立相配套的保障机制,在经济上,建立税收共享和财政保障机制;在机构上,建立以党政办、农经办、宜居办、综治维稳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三办两中心”为主的“向下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在考核机制上,建立与主体功能相对应的指标体系。人居环境建设实践的框架强调空间功能和实施主体相匹配,在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通过落实规划实施主体建立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机制。人居环境的愿景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统领市域空间发展布局;县域主体功能扩展是落实理想人居环境的行为主体和政策保障,把空间布局和实施主体结合在一起;完整社区建设构建了人居环境实践的最基层单位,落实社会管理和环境建设,把人居环境建设落实到以人为核心的社区空间;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是体现政府发动、群众参与、政策激励的行动安排。吴唯佳教授特别提到,云浮规划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个愿景,两个抓手。两个抓手一个称之为主体功能区的扩展,一个称之为完整社区,这个办法比原来的城乡规划办法有比较大的突破,主要抓住了影响云浮发展的关键问题,着重抓的是怎么组织实施使愿景变为现实。除了组织之外,要让发展能够惠及普通百姓,抓完整社区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在完整社区里面表现,不仅是GDP数据的增长,而是真正要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社区层面和老百姓的生活层面反映出来。就这两方面来看云浮实验很有价值。石楠副理事长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领域或者一个学科在做,国家政策层面非常关注这个话题,落实到具体地方和某个具体的行业,通过什么样的抓手推动这些工作,是每一个具体工作的同志要研究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云浮的工作确实是做得很超前,非常扎实。中央对“十二五”期间发展一系列的要求,转型发展是核心,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所以云浮的做法非常成功。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云浮本身长期的积淀,从几个规划统一起来做,到关键领导岗位有一些很有远见的同志担任领导职务等等,体制机制创新非常值得提出来研究,尤其是县层面,可以说县层面的管理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核心,云浮实验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包括从党和政府来抓走向民众积极的参与或者作为主体走向制度建设,都需要很好地体会和总结。

2.3统筹核心重在基层,坚持自下而上

李强院长在谈到城乡统筹概念时提出了两点:一是城乡统筹的核心并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二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是如何在农村重建有秩序的农村社会,如何把城市的文明引进农村。云浮提出的人居环境,强调以人为本,肯定幸福是目标,和谐是目标,人自身的满足是目标。云浮的实验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方面做了很大的创造,创造一定是从基层来的,很多事情老百姓如果没有积极性是推行不下去的。云浮运用了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推进的时候很多都是从最基层的社区做起,经常倾听群众的意见。这样的做法真的有民间活力。人居环境科学的思路是自下而上,是从个体需求扩展到整个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从城乡发展角度来说,显然乡村环境的改善、乡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必须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云浮实验一系列的措施做到了这一点,将城乡统筹落到实处。云浮在建设完整社区方面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慢行绿道为载体,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二是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途径,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包括通过三网融合平台推动镇一级的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组建农村社区服务合作社、经济服务工作站、公共服务工作站、综治维稳工作站“一社三站”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五改”为核心的农村环境整治,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三是以设立三级理事会为平台,形成社会管理群众自治的基本单元,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水平。四是以培育“自律自强、互信互助、共建共享”精神为核心,营造具有地方感的社区文化。而亲身参与了云浮规划的梁勤理事在实验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地老百姓踊跃参与,出钱、出力、出工,追求美好环境的渴望和热情令人感动。在发动群众方面,云浮市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很重视培训,不单是培训各级干部,更多的是培训农民中的能人、社区的热心人,这是云浮统筹发展规划整体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