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汉语国际教育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也备受注目。中西方文化差异存在于思维方式、教育、交际礼仪、商务往来等诸多方面。在当今这样一个言出必文化的年代,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均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理论基础。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状况

(一)翻译教学与文化教学

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当前,“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实践活动”已经达成共识。在进行不同文本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便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由于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文化翻译难以相互依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实现交流之前,需要首先完成翻译这一重要的环节。受不同个体自身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个体差异性的影响,不同的译者在进行文化翻译的时候,会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多样性。因此想要做出最合理的翻译,就必须透彻的研究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语言文化所具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因此,在进行翻译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文化沟通,实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学生在进行翻译学习的时候,需要掌握不同文化语境下所涉及到的特定文化。例如: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在翻译下面这句话:“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的时候,一些学生便将其翻译为:约翰为人可靠。他不吃鱼,还玩游戏。实际上,正确意思应该是“约翰值得信赖。他既忠诚而又规矩”

总之,学生也要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驾驭语言的能力等,并积极结合语境和现实情况等,方能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

作为典型的跨文化活动,翻译成为考验学生对文化的领会能力以及跨文化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对于不同的文本,教师要让学生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充分立足文本本身的具体内容,不得脱离原文本。但是,翻译也同样不能受到原文本的过多约束和限制。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保持形式上与原文的一致,还要保证在基本内容和表达形式等方面的高度一致,从而有效的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但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以及翻译人员自身实际情况的影响,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会呈现出不同的翻译效果。但是,只要能够紧密结合原文的语境等,变可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例如,在莎翁的《哈姆雷特》中,在第三幕的第二场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讽刺自己的同学吉尔登斯吞的时候,便利用了双关的手法。哈姆雷特告诉吉尔登斯吞“Call me what instrument you will”,并说道,尽管“你”可以“fret me”,但是“你”却无法“play upon me”。在这里用到了“instrument”和“fret”两个单词。我国的学者朱生豪和梁实秋在翻译这一部分的时候,便均将这个双关语直接翻译为“撩拨”。“撩拨”一词与现实情节密切相关,并和其中包含的“骚扰”的含义相呼应,令读者一目了然,达到了较好的翻译效果。为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教师要注意积极的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报纸、网络、书刊杂志来积极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等,以切实提高自己的翻译、表达和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不同文本内容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充分立足文化差异,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在汉语国际教育的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在开始对文本进行翻译之前,首先了解文本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内容,对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等进行了解。然后,以相应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对文本进行翻译。对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的问题,要注意立足中国文化背景和内涵,合理的进行处理和翻译,以保证意义的准确性。对学习汉语的广大留学生来说,翻译课堂上,不但需要学习对具体的文本予以翻译,还需要领会到其中的中外文化交流内涵。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与中国文化以及翻译相关的活动,鼓励学生们踊跃参加,以增加自己的中国文化知识积累,并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等。

参考文献:

[1]Linell, Davis. 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9.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1999.

[4]《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以HSK考试中的词汇为对象,讨论HSK初级词汇的构成与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词汇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外国学习者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词汇,在短期内扩大词汇量,增加阅读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HSK考试;初级;词汇教学

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缩写,它是一项专门针对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国家级标准化汉语语言考试。HSK不仅是测量学习者汉语实际水平的主要标尺,也是作为检测和评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大多数应试人员反映HSK考试最大的难点在于词汇方面。对于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汉语,关键在于词汇量的多少。词汇的积累以及理解程度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帮助考生在HSK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有必要针对HSK考试大纲的词汇进行系统讲解。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和观摩经验浅谈一下HSK初级词汇教学。

一、HSK词汇的构成及特点

1、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汉语词汇丰富多彩,其中以

大量同义词为代表,正确运用同义词是检测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HSK考试中很多题目考查了大量的同义词辨析,尤其是在阅读理解部分。

例如:“连着下了几天的雨终于放晴了,今天;不错,我们去打球吧!”

选词填空:A气候 B天气 C气温 D温度

这一类题型,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词汇的意义,而且还要明确的分辨同义词的区别。像这样一组同义词,究竟选哪个,外国学习者往往举棋不定。因为这一组词汇差别细微,并且有相同的语素“气”和“温”,学生对词义容易混淆。同义词中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对学习者学习造成的阻碍也是最大的。对于这一组同义词我们应该讲清“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如“北京的气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天气”指一个地区具体时间内的气象情况,如“今天天气晴朗”,强调短时间内的状态;“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如:“气温高”;“温度”指物体冷热的程度,如“室内温度低”,对象是各种物体。因此正确的选择应该是B。这样一组同义词的辨析涉及了不同语素的意义、词义的重点、搭配的对象等多方面。

外国学生在HSK考试的阅读理解中出现的偏误不少都是与同义词的选择有关。我们在教学中可适当引出一些同义词,并指出容易与之混淆的词汇,这样既丰富了同义词,又增加了词汇量。

2、系连词

系连词是指一组词,组内各成员以某种特定的顺序为条件,形成一个很有规律的结构体。这类词汇的考查多在听力部分。

例如:“A你昨天借给我的书最迟星期五还给你。B今天才星期二,不着急。”

问:B是星期几借书给A的?

对于这一类题型,往往考查的不是直接听到的词汇,因此要求应试者不仅要求听清楚对话当中的词汇,而且还要进行简单的运算。根据对话中提示的词语“昨天”、“今天”、“星期二”我们可以推算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星期一。

系连词组内的各成员相互挨连,主要体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上。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这类词语是呈线性发展的,是可以类推的。这种结构体的特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因此这类词的难度不大,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在教学中我们在遇到这类词语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联系与之相同的一系列词语,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3、类属词

类属词是指一类词,每个词都属于相同的类别,所指的事物有共同的作用。

例如:“A我要到超市去买些苹果,你要一块儿去吗?B我喜欢吃苹果,但我更喜欢香蕉,我跟你一起去买吧。”

问:B要去超市买什么水果?

这类题型,也不是直接考查听到的词汇,而是要求考生进行辨析。根据对话中“更喜欢”、“香蕉”我们可知正确的答案是香蕉。

这类词语往往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如运动:跑步、游泳、跳绳、调高、跳远等;餐具:刀、叉、筷子、勺子、碗、盘子等;电器:热水器、冰箱、风扇、空调、电视机等。这一类词语一般都有相对应的实物可作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相关的词语时,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扩展与之同属类的词语,以求扩大词汇量并对词语的类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文化词

第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导入的,文化因素在语言要素教学中广泛存在,而汉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因素是最为丰富的。汉语词汇中一些固定的短语、成语、俗语、惯用语以及歇后语常常隐含着特殊的文化含义。这些词汇是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深入反映,HSK考试中这类词汇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学习可不能随意敷衍了事,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民间流行的谚语,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人,根本就没听过这种话,也不知道其含义。

具有文化因素的词语在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际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如果不掌握其具体的含义以及隐藏的文化内涵会引起交际冲突或矛盾。当然我们也知道,学习一种语言,要让语言与文化形成水融的关系需要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为了帮助应试者理解HSK考试中所涉及的文化词汇,我们在讲解这些词语时,除了讲清词语本身的含义外,更应该讲明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

5、新词语

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量新事物的出现,随之大量的新词语不断涌现并覆盖了社会各个领域。如:“剩男神女、、啃老族、蚁族、屌丝、高富帅、白富美、富二代、星二代、忽悠、雷人、囧”等等。新词语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HSK考试中这类词语也有所涉及,但并不是很多,因为这些新的词汇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决定是否能进入新词的行列,有些新兴的词语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出现率较高,使用比较频繁,过一段时间就丧失其交际功能而没有存在的必要,是不能归为新词语一类的。比如,近来在报刊、电视上的“屌丝”一词就频频出现,但它最终能否进入新词行列,还要经过交际的考验。这类词语由于考查的不是很多,教师教学是可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一些,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可带动学习者练习,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HSK词汇教学方法

1、直接演示描述

初级阶段外国学习者掌握的汉语词汇量有限,教师用语言讲解词汇的含义学

生不一定能理解,这时最好借助可直接感知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对于一些比较具体的词汇,如:春、夏、秋、冬、苹果、香蕉、牛奶等,可以借助图片或者实物直接向学生展示,对于这类具体词汇的讲解效果比较好,并且学生听起来不会很枯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外一些意义鲜明的词语,如:哭、笑、怒、喝、打、捏、推、撞、背、拿等,可以用相应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向学生展示,同时也可以和学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联系扩展相关词语

联系扩展就是在教授生词的时候,尽量联系有关的词语,进行适当的扩展以扩大词汇量,达到强化记忆和举一反三的效果。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前面讲到的系连词和类属词。第一,同素词语扩展出新词。在教学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办法”后,告诉学生这里的“法”是指方法,接着串联一些与“法”相关的生词,如“写法、做法、教学法、演绎法、归纳法”等。第二,利用旧词扩展出新词。从“好像”一词可以联系到“仿佛、似乎”,教学“冰箱”一词时,可以联系一系列与之同类属的电器名词“电扇、微波炉、电视、热水器”等。有些词也可以用已经学过的近义词或反义词相互对照解释。如“热情—冷淡、虚假—真实、繁华—萧条、光荣—耻辱”等。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学过的词语,还能学习掌握很多新词。

3、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是有一定的条件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有的出于习惯,有的出于词义。HSK考试中学生所犯的错误,有许多是词语搭配不当。因此,在教生词是有必要说明有关词语的搭配的。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如:“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三条裤子”、“四件衬衫”。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如:“打”可以说“打乒乓球、打篮球、打排球”但足球要用“踢足球”。又如“参观”和“访问”是一组近义词,译成英文都是“visit”。但“参观“的对象是地方,如单位、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并与眼睛看有关;“访问”的对象是人和地方,如国家、城市、朋友、名人等,通常是眼、耳、口并用。

4、辨析同义词

上面提到同义词是HSK考试的重点,也是很多外国学习者学习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同义词的讲解与辨析是非常重要的。同义词的辨析方法主要从词的理性意义、附加意义以及用法方面着手。如“方法”和“办法”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示思想的程序,后者表示做事的法子;“新闻”和“消息”指的是同一事物,但新闻的语义范围要大得多;“讨厌”和“恨”的区别主要在于程度的轻重;“房子”和“房间”所指的范围不同;“书”和“书籍”前者是抽象的,后者是具体的;“苗条”和“瘦削”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中性词;“头儿”在非常随便的口语中用,“领导”则是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

5、故事讲述法

针对于HSK考试中出现的文化词汇,我们可以采用故事讲述法。文化词汇是反映中国独特文化的词语,记录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文化词汇中的俗语、谚语、成语等大多来自古时候的一些典籍故事,是中国特有的,外国人很难理解,如:“杯弓蛇影”、“班门弄斧”、“草船借箭”、“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等,对于这些词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故事讲述的方式来介绍,说明词语的由来和起源,这样便有利于外国学习者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和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而不至于死记硬背。故事讲述也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起来生动有趣。

6、介绍新词语

前面提到HSK考试中会少量涉及一些新兴的词语,这类词语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新事物的出现而产生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这类词语在HSK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大,因此不用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可以直接将近期出现的新词语进行归纳整理,集中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就行。如近期常常出现的“山寨”、“雷人”、“屌丝”、“躺枪”、“亲”等词语只需要介绍一下这些词语大概的意思以及常用的场合就可以了。

三、结语

词汇在语言教学中出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学习者词汇量的多少以及对词汇

的理解掌握程度直接反映了其语言的水平。本文针对HSK考试当中的词汇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HSK考试中所考察的词汇大致分类介绍,同时为了帮助学习者应付考试,在短期内尽量掌握更多的词汇,提出了一些词汇教学的方法。当然在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词汇针对HSK初级考试的词汇教学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仅提出一些笔者的浅见以抛砖引玉。(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对外汉语教学参考》,丁永寿,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学;重要性

一、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的文化博大而精深。无论是绵延万里的伟大建筑长城、散发着浓郁地域特色的北京四合院、精巧细致的中国剪纸还是潇洒帅气的中国书法……这些无不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缤纷多彩。然而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涉及范围并没有这么广,其中只包含对文化的一些基本理解、知识、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几个部分。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也常常组织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教留学生包饺子,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来间接传递中国的文化,以实践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在日常的授课中,也同样会穿插手工剪纸、中国书法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来丰富授课内容。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的过程,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应具备学习文化的意识。

二、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缓解文化冲击对留学生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过程都是语言上的交流,平淡无味。单纯的语言教学对于普通教学而言都很难展开,对于留学生而言是难上加难。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留学生对全新的国度没有任何概念,加之语言的障碍,使得教学工作难以开展。但如果从文化入手,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以欧美留学生为例,在欧美国家的教育过程中,他们崇尚独立自主和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十分重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成绩的好坏都是由学生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但在中国确实截然相反的,课堂的中心是教师,整体的教学路线是由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是教师关注点所在,中国式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共同发展。对于如此的教育差别,文化差异的学习和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想要欧美留学生接受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就应该先让他们理解中国式的教育方式,只有从文化层面理解了国家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在这个国家进行学习和生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留学生而言,异国他乡的学是充满着惊喜,这里有他们从未见过的食物、建筑,也有他们认为很厉害的中国功夫,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多的变成了文化的交流,对文化的学习。中国的武打动作片在国外很受追捧,中国功夫被视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的标志,如果在日常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将中国功夫的内容穿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度,一个简单的功夫动作,一样精巧的武术用品乃至一个出色的武打明星,都是留学生的感兴趣的东西。在外化交流过程中,我们渗透出的中国文化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应融入的教学内容。

3.有效提高学生对汉语的理解

汉字是中国文化中最难理解的,即使是一个中国人,对于汉字的理解程度都无法做到全部理解。这主要表现在语法和词语语义上面。语法是词语、句子和篇章的构成、理解表达的法则,是长期抽象思维的成果和社团的约定,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维倾向和文化心理习惯。留学生不理解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就难以理解汉字所展现出的实际意义,不仅如此,在实际的汉语运用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语序、语法的错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成语、谚语的教学中,学生经常难以理解词语的意义。例如成语: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学生在不知道诸葛亮和仲达的情况是不能够理解成语的含义的,这个成语是讲三国时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字仲达)率军追击,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意在说明人本领很高,很聪明,有后备,就算他离开了,其他人照这样做,也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中国的成语常常都源于历史故事和诗文词句之中,所以想要深入透彻地了解汉语,就要先从文化开始学习。

三、文化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文化教育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心。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都处于的发展状态,但更多的是差异性。对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而言,对外汉语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应该从文化教育的方向入手,探索如何将文化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有效地融合,通过教学的方式,让更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知识,将文化的发展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一同推向巅峰。结束语对外汉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与世界,倾听着来自八方的声音,传递着本土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应该做好本职的教育工作,也应该肩负起文化传播、传承的重任,每一个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都应在中国文化教育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杨敬淇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郑玮.论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青年文学家,2009.04.08.

[2]王晓迪.论国际汉语文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2.05.20.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以“黄”个颜色词为例,对比它们在汉、泰语中的文化含义,探索词汇语言意义和文化含义的关系,并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这一类词汇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颜色词;语言意义;文化含义;教学

一、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

词是语言、意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词汇知识是衡量一个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词汇教学也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学习一门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不仅要掌握词汇的字面意义,即语言意义,还要学习词汇的文化含义。两种不同语言部分词汇语言意义完全对等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文化含义完全相同的情况异常少有,语言意义对等而文化含义相去甚远的情况非常突出地表现在词汇中的颜色词,动物词上。以下以“黄”这个颜色词为例,对比它们在汉、泰两种语言中的文化意义的异同,以探究语言意义和文化含义之间的关系。

(一)“黄”的汉、泰语意比较

1、“黄”在汉泰语中的相同语意

首先“黄”在汉泰语中的语言意义相同。《现代汉语词典》给予黄的概念意义是“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在泰语中的本意是“金子、向日葵的颜色。”

在文化含义方面,“黄”在汉泰语中都有“皇权,权威”的联想义项。汉语“黄”的这个义项与五行观念联系,黄代表土,土代表中央,所以黄色是正色,是权威之色,象征着中央之国,以及上国之仪。从另一方面来讲,黄的权威之意与中国先民的土神崇拜也有莫大关系,中国文明发源于黄土高原,是农耕文明,土地在人们心中有着尊崇的地位,这一语意在诸如黄道吉日等词中得到体现。从隋唐开始,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皇室以外的人僭越使用在不同朝代都统一地以谋反论处。这个高度集中的颜色独断,使黄色蒙上了皇权的语意,“黄袍”指皇帝的衣饰,“黄钺”是天子的仪仗,“黄榜”是天子诏书。泰语有“权威”的联想意是因为在查库里王朝的时候,拉玛四世将黄色定为皇族旗帜的颜色,之后皇旗的图样有过变化,但是颜色一直保留至今,代表了泰国皇室,与红衫军对抗的黄衫军,就是代表支持国王的势力。由于在君主立宪之前皇室等同于政府,所以黄色亦是政府的代表色,就职于政府部门、公立学校和医院等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职员,在星期一要穿黄色的衣服,表示对政府和皇室的尊重。

汉泰语中的“黄”都有“疾病,病态”的联想意。一个人如果面色泛黄一般是生病的信号,所以黄有了疾病的语意,汉语中“黄皮寡”形容人病得不轻,“面黄肌瘦”形容人生病或营养不良,病名中也有黄疸一类。在泰语中也有相同的用法,(黄脸)用来形容脸色很差,病的不轻。

汉泰语中的“黄”都有“警告,引起注意”的联想义项。例如汉语中的“黄牌”指球场上裁判对犯规球员罚出的警告牌,疫病的隔离区,灾害的发生地区等多用黄色标示,战争时期的“黄色警报”就是空袭警报。泰语中的黄也有此义项,就是球场上的黄牌。

2、“黄”在汉泰语中的不同语意

汉语的“黄”有忧伤、萧条、衰败,以及死亡的语意。唐代诗人卢纶将黄的这种语意发挥到极致,他的《伤秋》写道“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用黄来形容生命的飘零。

汉语“黄”有忠贞、正义和珍贵的语意。“黄花闺女”指妙龄的待嫁女子,汉语用“黄花晚节”借喻有节操的人,比喻人到晚年有高尚的节操。

在汉语中“黄”也有年轻、幼小,缺乏经验的语意,因为幼年孩童的头发一般呈黄色,所以人们用“黄毛丫头”指不谙世事的年轻女孩子,“黄口小儿”用来讽刺无知的男青年,相似的用法还有诸如黄童白叟、黄发垂髻等词语。

在现代汉语中,人们说某事黄了,指做某事失败。这种用法起源于东北方言,推广之后使黄带有了失败,不成功的语意。这种用法的来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树叶或植物黄了代表死亡,由这种现象引申出了事物黄了等同于失败了的用法;第二种说法是过去做生意的人在开张时要在店门上贴红纸,代表开张,当生意失败要关门歇业的时候就在店门上贴黄纸表明不在经营,于是久之就用黄了来指失败。

汉语中“黄”的联想意语意变换很大,它被附加了病态、下流、,以及低级趣味的语意,这主要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且自西方传入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如今“黄色书刊”指含有内容的书籍,“黄色录像”指含有内容的影像,“扫黄”指执法部门针对黄色书刊、影像以及相关场所的整顿行动。

不同于汉语的“黄”,在泰语中首先与星期一相联系,传说(创世神)在这一天将十五个仙女化为粉尘,用黄色的布包裹,洒上神水以后施法术,于是就诞生了拥有黄色圣体的(梵文神),梵文神驻扎在东方,驾驭着马车掌管人间的家庭,是温柔和慈爱的化身,因此泰国人认为星期一出生的人个性敦厚温柔,行事犹疑。而黄色是甜蜜、温柔和贤妻良母的象征,泰国南部有句熟语是“穿黄衣服的女人”,用来形容某个女子温柔贤良。

在泰语中“佛教,佛心”的联想意。黄色是佛教的主要用色。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几乎全民信佛,而与佛教相关的东西几乎都是黄色的。泰国有句佛偈“见黄衣袖则吉祥”,这句话与一个佛教神话有关,传说王子潜心向佛,心地善良,而他的母亲却是个心胸狭窄,爱妒擅嫉的女人,所以当他的母亲天年的时候冥神要带走她去炼狱受苦,而跑来的王子拉着母亲跪地哭泣,王子的眼泪感化了他的母亲,她在即将离去的时候扯掉了王子的一片黄衣袖,王子常年的佛心使他的母亲改过自新,同时免去了炼狱之苦,所以黄衣袖在泰国代表着佛心。

(二)小结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导入;文化比较;文化词汇教学法 

随着汉语在世界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来,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自身的汉语基础参差不齐,对他们使用的教学方法就也要因人而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和我国的众多学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研究成果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促进了了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过程,它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潜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探索的。在诸多的问题当中,如何高效、快速地进行词汇教学时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呼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理念的改变 

作为语言三大构成要素之一的词汇是语言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构成一种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应该贯穿语言教学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高低。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学者都看到了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数量的庞大、系统的复杂和用法上的交叉,导致了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又普遍认为它也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薄弱点。 

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而又牢固地记住词语、准确掌握词的意义与用法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众多的学者在过去的许多年间在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研究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人群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使更多的学习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高效地学习汉语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词汇是语言中对社会外界变化最为敏感的一个因素,也是一种语言中最能够反映其文化特征的一个因素,注意到文化因素对词汇教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可以帮助减少这种差异对语言学习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做出相应的转变。 

二、从隔离到融合,形成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法 

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或者简单的增加文化课的比重,表面上的变化并不能真正彻底解决在词汇教学上的困境,我们需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重新思考。 

(一)教学思路的转变——从词汇与文化隔离到词汇与文化相融合 

过去,学者多注意到对汉语的实际有用性的探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精读、阅读、听力、写作等课程,词汇教学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单独开课。这样让词语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重复中加深记忆、学会词语的用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且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学生可以较快记住某个词汇并掌握课本示例中给出的用法。但问题是学生对记住的词只是掌握了读音和最浅显、最基本的含义,一旦语境有变化或某个语素被替换,这个词就又成了陌生的新词,在交流时往往存在词语的误用。 

经分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只是字面的理解,大多数课堂上在讲授新词汇时所进行的词汇释义只是就词论词,并没有达到词义内涵的高度。因此不少学校开设了针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课程,力求通过文化的普及来提高汉语的学习效率。这种思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社会的变迁、习俗的传承都会在文化中得到体现,固态的、凝滞的文化是死的文化,是对语言学习没有帮助的,只有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才是有意义的。词汇作为语言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最能够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和活力,如果把文化和词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无疑是拿死的文化进行教条式的灌输,对词汇学习、语言学习是无益的,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针对这样的情况,对教学思路进行改革是迫切的要求。从语言与词汇、文化与词汇的关系来看,过去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不佳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把语言和文化、词汇和文化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没有考虑文化因素对词汇发展和使用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动态的词汇使文化更好、更迅速地深入人心,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词汇和文化的关系,改变词汇与文化割裂的局面,利用词汇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利用文化导入提高词汇学习效果,使词汇与文化相融合,彼此促进、彼此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注重文化导入,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的因素,形成独特的文化词汇教学方法 

在意识到教学思路的转变之后,更重要在于根据新的教学思路设计词汇教学新方法。既然把词汇融合如其他课程和单独开设文化课对词汇教学和语言学习的作用不明显,那么我们可以把词汇课与文化课融合,即把那些具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和地域特征、容易被学习者误解误用的文化词汇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结合具体词语,向学习者传授其文化根源,利用中西方文化间的异同之处,帮助学习者深刻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内部的文化因素,彻底掌握这些文化词汇的使用方法。 

所谓汉语文化词汇,就是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能够从某一个或某几个角度反应汉民族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等方面特征的词汇。它包括如四合院、旗袍、重阳节等汉语知识文化类词汇和如汉语称呼、寒暄语等汉语交际文化词汇,以及如颜色词、动植物词汇象征意义等汉语心理文化词汇。 

继续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文化词汇教学肯定是收效甚微的,以往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词汇表层意义的传授,而新的文化词汇教学应该是独立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中国特色词汇文化意义的掌握。针对这个目标,编写合适的教材,在教材中不是要把所有汉语词汇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都一一列举,而是有选择地择取具备强烈中国文化特色、与学生母语国家文化具有极大差别的词语为例,比如汉语中的龙文化、红色文化和称谓文化等进行重点讲授。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比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词汇课中,可以先分析文化间的共同之处,唤起学习者的文化认同感,为他们较快接受中国文化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防止因民族差异引起的文化反感。在两种文化共同点的基础上,逐步展示差异之处,借助具体词语进行分析,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教学者可以辅以各种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录像片等,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模拟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使用这个词语,真正掌握词汇的文化含义和使用方法。 

在进行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适度原则,即内容适度、教材适度、知识量适度和文化含量适度。汉语词汇意义丰富、包含的文化信息很多,但不是所有涉及文化的词汇都要讲,必须有所选择,要对其他课程的内容理解有帮助和对语言使用有益处的;所选取的词汇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词语不应该在讲授的范围之内;所教授的词汇及其文化含义并不是越多越好,文化的传授应该是输入积极地正面信息,与时代精神和事物发展大趋势相违背的文化现象应该予以摒弃。 

三、利用文化词汇教学法,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态语 对外汉语 印度 差异 运用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66-02

基金项目: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体态语教学研究”(L12DYY023)

作者简介:刘颖(1980―),女,辽宁锦州人,硕士,辽宁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一、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尽管教师体态语的运用并不能完全决定教学质量,但其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有时甚至是必要的、最佳的表达方式。我们将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强化语义表达

体态语可以拓宽有声语言的传输渠道,教师动态、直观的体态语能够强化语义,增强口头语言表达的效果。尤其是针对零基础的学生,纯语言交流很难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讲解,这时正确地运用体态语能使学生更直观地领悟教师的意图,辅助学生理解语言信息,强化语义的表达。

(二)补充言语信息

体态语可以把抽象的语法规则转换成直观的演示与感受,如对趋向动词作补语这一语法现象可用手的动作、走路的动作反复进行操练。“拿出来” “放进去” “走上来” “走下去” “走进来” “走出去”等伴随着语言肢体动作,可以打破枯燥重复的讲解形式,加深学生对于这一语法规则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更充分地消化、吸收课堂学习内容,补充强化课堂有声语言的教学效果。

(三)传播中国文化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体态语不仅是辅助口语表达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对外汉语教师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是留学生了解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窗口,特别是对于刚到中国的汉语初学者来说,在没有接触更多的中国人以前,课堂就是一个微型的中国社会。因此,对外汉语教师的体态语肩负着传播文化的使命,我们只有适当、合理、优雅地使用体态语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正确、全面地了解我们的文化。

二、中印体态语的异同

语言的沟通因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差异,非语言的交际也是如此。因各国文化习惯、社会风俗的不同,各国人民之间的体态语必定存在着差异。

(一)形同义不同的体态语

1.摇头

对外汉语教师初次接触印度留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困惑,课堂上学生总是把头左右一晃,嘴角上扬,让老师觉得有必要重复讲解,而此时印度学生也可能正在抱怨汉语教师的一再重复。其实,造成双方误会的原因就在于印度留学生的一个简单动作――摇头,印度学生把头左右一摇表示肯定,意思为“是”“好”或者“行”。印度学生习惯向肩膀两侧摆动脑袋,以此表示肯定。

2.竖起大拇指

我们通常会将“竖起大拇指”看作是称赞、夸奖。印度人同样会竖起大拇指,但是他们会将大拇指朝下贴近嘴唇,同时头部微微后仰,表示“喝水”。这一动作的形成也许跟印度人独特的喝水方式有关。

3.“OK”手势

我们一般会将“OK”手势看作是“好的”“没问题”。在印度,这一手势可用作称赞,意为“super”(超级的、极好的)。在课堂上,伴随着有声语言“没问题”做出“OK”的手势,有的学生会产生困惑的表情,产生了体态语语用负迁移,教师适时地用语言加以解释,并将其设定为课堂常用体态语,在以后的使用中学生便不会再出现迁移现象。

(二)义同形不同的体态语

1.见面、告别

中国人习惯见面时用握手表示问候,用挥动一只手来打招呼或者告别。印度人在见面和告别的时候多“双手合十”举到脸部。这种礼节与印度人的有着极大的关系。

2.发誓、效忠

中国人发誓的时候习惯伸手指天。明朝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他那日对天发誓,亲笔写了贬书,怎么又肯想我,……”可见,“对天发誓”“指天发誓”是中国人发誓时习惯用的体态语。印度人发誓则是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喉头。

3.停止

我们一般习惯用篮球裁判表示暂停的动作来示意“停止”,即伸出左手,掌心向下,然后伸出右手,将食指指向左手的掌心。在课堂上组织言语操练时,这样的动作也能完全被学生理解。印度人表示“停”则像我们中国交通警察指挥停车的动作一样,即向前伸出一只手并且掌心向着言语接受者。

4.数字

数字体态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广泛,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在说到数字的时候常辅以体态语。对于数字体态语,中国与印度大都不同。 对于初到中国的留学生来说,数字的表达方式贯穿于他们的购物、存款、汉语学习甚至是日常生活的始终,因此数字体态语的掌握尤为重要。

三、对印留学生汉语课堂中体态语运用应注意

的问题

体态语是一种强有力的课堂教学辅助措施,但并不是所有的体态语都会传递出有效信息,因此在对印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师运用体态语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体态语与印度留学生的文化冲突

在印度左右手是有严格分工的,右手接触净物,左手接触秽物。若用左手指某人或把东西交给对方,对方会认为受到蔑视或某人怀有恶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预先了解某些体态语在其他国家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在对外汉语课堂上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才能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造成误解。

(二)介绍中国文化使学生了解汉民族体态语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和研究,在避免使用有文化冲突的体态语时,还应该积极介绍中国文化、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使学生了解汉民族普遍使用的体态语所传递的信息,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使学生理解某些汉语常用体态语及其相应的文化意义。

(三)适度运用体态语

对外汉语教师更应注意在对印留学生汉语课堂上适度运用体态语,避免过度、夸张、频繁的身体动作使学生的注意力脱离了教学实质和重点内容,甚至影响教师形象。

“一个民族,用什么样的人体语言表示什么样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违反了这个约定的规则,不是引起交际的中断,就是产生误解。”对外汉语教师及时了解体态语的差异,对于师生间理解和交流,避免教学中产生误解甚至矛盾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阿娜.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中哈体态语的异同[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文化词;文化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129―03

一、汉语文化词本体研究

(一)文化词的概念界定

何谓“文化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但界定标准尚未统一,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如下:

常敬宇(1995)认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王国安(1996)指出:“文化词指那些直接反映中国独特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词语。”孟子敏(1997)强调:“所谓文化词语,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或短语。”杨德峰(1999)提出:“文化词语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或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词语。”李大农(2000)界定:“文化词既包括反映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内容的词语,也包括含有比喻义、象征义、褒贬义及语体色彩的词语。”汲传波(2001)认为:“词的文化义是词义中隐含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势等诸多文化因素的意义。”张慧晶(2003)提出:“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在指称实物的同时所蕴含的特定民族文化信息。”陈英兰(2006)强调:“文化专有词指一定民族文化所特有的或包含和传递着特殊文化信息的词语。”李晓琪(2007)界定:“文化词语特指那些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直接从字面上了解其含义,具有固定的文化附加意义的词语。”赵明(2008)认为:“文化意义是社会赋予词或短语的感彩、风格意义、比喻意义、借代意义以及特有的概念意义。”

在众多概念界定中,笔者更倾向于李晓琪的界定方式。我们通过对学者们概念界定的观察,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即学者们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导致“文化词”在概念界定时出现分歧。学术界的这一现象为一些学者提供了研究的基础,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者们的概念界定进行了梳理,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如下:

赵明(2009)从“文化意义说”、“文化内容说”和“文化附加义说”等三个角度梳理了以前学者们的概念界定。王海平(2010)认为无法确定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标准是学者们对“文化词语”和“词语的文化意义”概念混淆所导致的。杨建国(2012)从如何看待文化和汉语文化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先前学者的研究,主要借鉴常敬宇、王国安、苏宝荣的观点,以自己的方式界定了汉语文化词。

在学者们的研究述评中,笔者认为赵明的梳理方式较为合理,且具有一定的突破。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对这些界定的梳理,都对文化词的相关研究做出了贡献。

(二)文化词的分类标准

学者们对文化词概念界定的不统一,使得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词进行了分类。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以下四位学者的分类较具有代表性。

1.王德春(1990)认为国俗词语可划分为七类:(1)反映中国特有的事物;(2)外语中无现成对应词语;(3)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4)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5)国俗熟语;(6)具有两种以上国俗语义的词语;(7)具有修辞意义的人名。

2.常敬宇(1995)将文化词语划分为十五类:(1)表达辩证观念的词语;(2)表达伦理观念的词语;(3)反映中庸和委婉意识的词语;(4)反映汉民族心态特征的词语;(5)典籍文化词语;(6)宗教文化词语;(7)民俗文化词语;(8)礼俗文化词语;(9)形象词语;(10)象征词语;(11)饮食文化词语;(12)数词;(13)颜色词;(14)人名;(15)地名。

3.王国安(1996)强调文化词应划分为五类:(1)反映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的词语;(2)反映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的词语;(3)表现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的词语;(4)表现中国独有的物质文化的词语;(5)表现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词语。

4.李晓琪(2007)根据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将文化词划分为四类:(1)物态文化词;(2)制度文化词;(3)行为文化词;(4)心态文化词。

在学者们对文化词的分类方式中,笔者较认同李晓琪的分类方式。笔者认为文化词中“文化”是关键,因此,从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划分相对应的文化词较为合理。尽管学者们的分类存在差异,但都以汉文化的主要素作为划分标准,这也是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的分类标准。

二、汉外文化词的对比研究

吴利琴(2005)从汉英对比的角度,分析了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历史原因、地理环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吴利琴在此基础上对汉英两种语言民族词汇在词汇构成及词汇意义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文化的角度将汉英词汇在语义层面上划分为四种情况,即语义相等、语义内包、语义交叉和语义空缺。笔者认为吴利琴的汉英对比涵盖范围广泛,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一些学者从翻译的角度对汉外文化词进行了对比研究。谭勇(2003)从文化蕴含的不等值对应性或称半对应性、文化蕴含的非对应性、文化蕴含的零对应又称为词汇空缺对应等三个方面对汉英文化词汇进行对研究。赵明(2008)按照文化意义的对应关系,将汉俄文化词语的关系归纳为三种:同一文化词,不同文化意义;不同文化词,相同或相近文化意义;不同文化词,文化意义也不同。吴元元(2009)认为对等关系、平行关系、全空缺关系、半空缺关系和冲突关系是不同文化中文化词汇内涵意义的五种类型。笔者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认为从翻译的角度研究汉语文化词是具有一定局限的。这要求研究者对两种语言能够熟练运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误译现象,从而影响研究所得出的观点结论。

[13]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4]廖长敬.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5]马银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物词文化附加义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6]麻慧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7]孟子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c]//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

[18]彭君.中荚动物词汇语义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2009(8).

[19]史云波.汉英动物词汇的语义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

[20]谭欣.《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的文化词语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1]谭勇.跨文化交际中词汇文化的盲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11).

[22]王德春.汉语国俗词典[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

[23]王国安.论汉语文化词和文化意义[c]//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4]王婧雯.留学生汉语交际文化词习得情况调查――基于四本教材[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5]吴利琴.第二语言文化词汇的构成与教学[J].山东外语教育,2005(5).

[26]吴元元.文化词汇的内涵意义对比研究与跨文化交际教学[J].科技资讯,2009(20).

[27]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8]张高翔.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9]张慧晶.试论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J].汉语学习,2003(3).

[30]张凌波.浅析第二语言教学下的汉语文化词语习得策略――以动物文化词为例[J].当代继续教育,2013(8).

[31]张仕海.汉语文化词习得实证研究――基于汉文化圈与非汉文化圈留学生的比较[J].语言与翻译,2012(4).

[32]张仕海.汉字圈与非汉字圈留学生文化词习得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1).

[33]张仕海.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习得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3).

[34]赵明.对俄汉语文化词教学初探[J].中国海外教育,2008(1).

【35]赵明.汉语文化词语界定研究述评[J].现代语文,2009(4).

[36]赵明.论国际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教学策略[J].国际汉语学报,2013(1).

[37]赵明.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J].中国文字研究,2013(8).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 文化 思考启发

语言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折射出了民族独特的文化思维模式,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性,是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特性。所以,认识语言和文化的息息相关性,是我们掌握和应用一门语言的重要因素。

一、语言、文化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什么是语言?从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属性看:“①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②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③语言有生产性;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⑤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⑤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现代汉语词典(2002)中对语言的解释是:“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系统。”

那什么是文化呢?“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好几百种。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在他所编的《哲学小词典》中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们的衣食住行、寒暄问候、举止言行无不体现和反映着自身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内涵。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它们都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区别于其他民族或群体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语言是一个符号意义系统,它是反映和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文化是指人们约定俗成为达到群体和谐的一种集体规约。它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是社会成员的纽带。文化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从群体文化的角度来看,它是语言反映的内容,文化的发展变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个人而言,文化因素决定语言的具体使用,语言、词汇、句法等的选用都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没有语言的人类文化是不可思议的。同样,离开了文化,语言也不可能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语言是在人类生活日渐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总是表达一定的意义和内容。因此,学习语言的同时,必定离不开文化的学习,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语言教学也离不开文化教学。

二、汉语中丰富的文化因素

(一)语音中的文化因素

语音具有物理性,语音的发出是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活动的结果。从物理性和生理性方面说,语音跟文化似乎毫不相关。然而,语音又有社会性。音素只有结合成语词才能表达意义,交流思想。然而如何运用不同的音素组成不同的语词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又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规约,是民族文化现象的一种折射。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就直接间接折射出汉民族特有的社会规约,是汉民族重视和谐崇尚中庸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外在表现。另外语音的实际应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独特表现形式。“汉语有它自己的、独特的声、韵、调系统,并构成集声、韵、调于一体的音节单位,于是,在表达时能惟妙惟肖地摹状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如汉语里的象声词;语音中的双声、叠韵,汉语语音构成的独具特色的诗、词、歌、赋、对联、快板、鼓辞等文学语言形式。

语音的实际应用,即人们说出的具体的话语的声音是一定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的表现。汉民族成员的思想情感、一般心理状态都属于汉民族精神文化的范畴。所以我们说,汉语语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来的是汉民族的文化现象。

(二)词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汉语的词汇系统来看,无论是汉语的形式还是意义都跟汉民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词语的最基本集合单位是语素,汉语词的最基本的构造形式就是集声、韵、调于一体的单个音节,它的书写形式就是一个汉字。古人在谈到语言的问题时常常以“字”分单位。“夫人立言,因字生句,集句成章”(《文心雕龙·章句》)。现代口语里也有“吐字不清”、“咬文嚼字”的说法,意思都是说“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这样一种词语构造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所以,教外国人学汉语,需要使他们首先树立“字”的观念,即绝大多数汉字都能独立地表达一定意义的观念。这种观念既是语言的,也是文化的。

从词的构造形式与概念表达方式上来看,汉语双音节词的构造形式能清楚的观察到汉民族表达概念的方式,而概念表达方式又反映了一定的思维活动方式。例如:汉语中的动物词就鲜明的体现出汉民族注重形象思维,擅于借助事物的形象特点来反映生活,认识世界的思维特点。汉语中说一个人做事开始很用心,但不能坚持下去,我们说“虎头蛇尾”,如果一个人看待事物缺乏远见,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就说这个人“鼠目寸光”。此外,汉语的词义除了有本义之外,还往往有引申义、比喻义,这些引申义、比喻义也往往同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相联系。例如谈到“狗”我们就有“哈巴狗”、“落水狗”、“人模狗样”,通过词语就反映出了人们对事物的好恶,而其中丰富的内涵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含义。

(三)汉语句法中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