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环境的特征

学习环境的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共享;个人学习环境;交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159-04

当代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历经了“学习即个体获得”的获得隐喻和“学习即情境参与”的参与隐喻,正在走向“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新型隐喻。[1]知识创造隐喻不仅关注个体对已有知识的获得与继承,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且强调共同体成员通过共享互动开发出“人造物”(Artifacts)。Web2.0技术的蓬勃兴起,正在促使人们对技术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应革新,让技术更为有效地推进人类学习由“获得”“参与”逐渐向“知识共享”“知识创造”迈进。“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PLE)正是在新兴技术发展和学习研究创新的相互砥砺中而孕生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目前,个人学习环境因其支持交流共享、知识创造、自主管理等个性化学习,逐渐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受到关注与应用。那么,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如何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发生交互?这些交互具有什么特征?对这些问题的探察,有助于明晰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学习方式与规律,对优化大学生学习环境、革新大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大学生数字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

知识共享是个体经由知识分享、知识交换、知识讨论等活动所建立的双向交互沟通过程,从而实现个体的知识增长、建构与创新。要实现知识共享,交互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Web2.0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其高度的参与性和社会化特征,为实现学习者的参与和双向互动、灵活使用和共享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

野中郁次郎(Nonaka,I.)与竹内弘高(Takeuchi,H.)提出的组织化的知识创造(Organizational Knowledge-creation)模式很好地解释了知识共享的机制,该模式被称为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具体过程包括了“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如下页图1)。[2]在此基础上,不少研究者根据Web2.0的特性,提出了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如下页图2)。从该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Web2.0技术在不同方面影响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1)社会化

社会化,即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分享体验并由此创造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学习中,这一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模仿、体验、实践等方式来实现。其中,以师徒制最具代表性。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这一过程可基于学习社区或即时通信工具的讨论加以实现,使得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化更加便捷,无须受到时空的限制。

(2)外在化

外在化,即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采用比喻、类比或模型等形式,经由文字、数字、图表、公式或语言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表述为明确的概念知识。例如,应用最为广泛的博客,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来自由表达他们的观点、思想和反思,其他人可以在他的博客上发表评论或者留言,由此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会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

(3)联结化

联结化,即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将各种概念经过整理、分类、结合或重新组合,综合为一个更为复杂和系统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标签作为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分类方式备受关注,它是学习者在互联网上用来定义相关信息的一种标记。通过标签,学习者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各种学习内容,汇聚和传播学习者的个性化信息,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4)内在化

内在化,即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实质上,这一过程即为个体对前三个阶段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将自我建构的知识通过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交流,激发下一轮知识共享的过程。如此循环,不断升华。

2.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类型

在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及各种Web2.0技术(工具)成为了学习者个体之间交互的主要中介。为了更好地分析在Web2.0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交互类型,我们从Web2.0技术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影响作用出发,按照“社会化”“外在化”“联结化”和“内在化”四个阶段将交互划分为6种类型(如上页表)。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ASSURE;学习环境;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051-03

On Network Course based ASSURE Learning Environment//ZANG Hongye, NAN Lili

Abstract It is researched from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features of network courses, network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ASSURE model, and network course design based on it. The innovation of the study is analyzing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network course design based on ASSURE network learning environment by way of illustration.

Key words ASSURE; learning environment; network course

1 引言

目前内大多数网络课程以学习内容的呈现为主,缺乏以“学”为主的自主式学习所需的学习环境。网络课程中学习环境的创建是评价网络课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它使网络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对网络课程中的学习环境展开研究。根据目前国内外网络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结合现有网络课程的调查、对现有网络课程成功案例的研究,构建基于ASSURE模型的学习环境。

2 常见网络课程的特征分析

网络课程的内容策划,可以由开发人员、学科教师和受众组成的共同体合作完成,主要包括课程描述、视频讲学、课程辅导、课程相关文章、资源下载和师生交流等几个方面。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有网络课程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适合自主式学习的展开 现有网络课程多在开设课程的内容基础上建设学习资源,内容大多与课本内容重复,并且只注重学习的内容,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应用。因此,现有网络课程很难满足以“学”为主的自主式学习。

忽视了隐性知识的传递 在相应的栏目中简单地堆砌课程信息和网络资源,缺少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师生互动,很难实现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的分享、管理与积累[1]。

知识的传输结果不理想 现有网络课程的内容只是简单的学习资源的显示,并没有办法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学最终目的是学习者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并且熟练应用所学技能,网络课程在呈现内容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学习的结果。

缺失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进程[2]。教学评价环节对网络课程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有效根据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调整学习过程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教学评价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

3 基于ASSURE模型的网络学习环境

ASSURE模型由Heinch、Molenda等人提出,是通过对教学的设计,从而使教师或学习者能够有效地把各种媒体和技术融入学习中,最终保证学习的效果。基于ASSURE模型的网络学习环境构建分为6个步骤:1)分析学习者;2)陈述学习目标;3)选择学习方法、学习资源;4)使学习资

源;5)要求学习者参与;6)评价和修改[3]。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主要指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还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其中既有静态因素,又有动态因素。如年龄、兴趣、职业、性别等,称为“静态变量”;学习动机、认知结构、学习态度等,称为“动态变量”。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必须首先了解学习者,以便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内容显示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4]。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模型中,将学习者特征分为年龄特征、社会特征、个性特征、认知特征四类,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

陈述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活动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学习目标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知识的掌握程序。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注意: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者;学习目标要具体并且具有可行性;描述学习目标时要运用反映真实世界的行为术语。描述学习目标主要采用ABCD方法,即学习目标所指向的学习者、学习的行为或能力、学习行为或能力的条件、学习该项能力或行为的精熟程度。

选择学习方法、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学习活动的基础,学习方法决定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网络课程中常使用的学习方法有视频授课、实时与非实时的互动交流、在线阅读、在线练习等。以学习方法为指导,选择学习过程所需的学习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选择学习资源时主要遵循的标准有:学习资源要服务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要符合学习者需求;根据学习目标进行选择;符合学习活动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风格一致;要客观地选择学习资源;要考虑到学习资源间的相关性;与课程相符合;内容表达简练和清楚;要能激起和维持学习者兴趣。

组织呈现学习资源 以教学设计为指导组织学习资源,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编辑组织学习资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确定学习资源的可用性,使用经过检验的学习资料;

其次,学习资源要按内容和特性选择呈现方式;

最后,学习资源要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学习导航。

要求学习者参与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者积极参与能够保障整个学习活动有效开展。学习者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可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在正式评价前得到有效的反馈。学习者参与包括学习者自我检查、实际案例或小组协作进行的相关活动,反馈可以由教师、其他学习者、计算机或者自我评价提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辅助作用,特别是技术性和操作较强的课程。

学习评价和修改 学习评价目的在于测量学习目标是否实现,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是否有效[5]。

1)评价学习者的表现:评价必须与学习目标相一致,一些目标可以精确地进行评价,而另外一些目标需要教师根据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评价学习方法的适用性:确定学习方法是否适合学习者掌握所学知识。

3)评价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W习资源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习资源的创建、组织和使用。

4 基于ASSURE学习环境的网络课程设计

优秀的网络课程重要的是能够创建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ASSURE模型为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以ASSURE模型构建的网络课程由课程资源、学习导航、师生交互及学习评价等要素组成。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导航开始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互动学习。在此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基于ASSURE学习环境的网络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课程包括三部分:学习者学习模块、学习成果展示交流模块和学习评价模块。以教学设计为基础,三部分互相渗透、有效整合,为学习者提供以“学”为中心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

学习模块 该模块是整个网络课程的核心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在该模块中展开的。围绕教学目标,学习者以“学”为主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为指导展开学习活动。学习模块的功能包括:创建个人学习档案;订阅、浏览、下载等基本功能;清晰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提示;学习者间的协作交流;辅导答疑;记载学生浏览资源的情况和当前的学习状态;重要资源置顶和链接;显示同一资源的学习者学习情况等。

学习成果展示交流模块 该模块通过学习者之间对提交的学习成果进行相互讨论评价,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在讨论评价过程中,无序的讨论会直接影响评价的有效性,该过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邀请评价。学习者根据讨论对内容进行修正后再次进行讨论修正,该过程是一个迭代过程,可有效辅导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成果展示交流模块的功能包括:学习成果的;同步和异步的交流评价;提交内容的在线编辑;交流信息的自主管理。在学习成果展示交流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彼此了解相互间的学习情况,完成自组织的聚合与共享。

学习评价模块 网络课程评价一般使用形成性评价,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修正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使学习活动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评价模块的功能包括:学习过程跟踪记录;学习成果交流情况记录;学习者之间的学习情况对比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师撰写评价报告;学习评价结果反馈;教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导航的调整记录统计。

5 基于ASSURE学习环境的网络课程构建案例

现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视觉与平面设计课程为例,说明基于ASSURE学习环境的网络课程的构建。

分析学习者特征,创建个人学习档案 在网络环境下,年龄特征和社会特征可以通知注册信息的填写和问卷的方式获取;个性特征和认识特征只能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来获得。通过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本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学生具有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大一已开设美术相关课程,已掌握图形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操作能力。

陈述学习目标 视觉与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最新发展趋势,理解平面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备图片处理、广告设计的能力。本课程注重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选择学习方法、学习资源 平面设计不仅指Photoshop软件的使用,还包括学生理解颜色的搭配,具备设计的思想和理念,了解不同行业的设计标准等。因此,学习方法需要考虑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方法、增强学生设计思想的方法、提升审美水平的方法、提升专业设计水平的方法。学习资源以海量的网络图片资源为主。

呈现学习资源,学习者参与学习 学习者在仔细阅读理解该网络课程的学习目标后,根据课程提供的学习方法开始网络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时非实时地同教师与其他学习者进行相互交流,学习者之间还可以对学习成果进行讨论修改再讨论,以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之前,首先创建个人的学习档案,以便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然后学习者在学习导航的指导下开始课程的学习,可以通过视频授课、自主阅读、操作练习等学习活动来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可以针对学习内容相互交流,并共同参与完成如练习、案例、实验、操作等。对于疑难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通过教师帮助解决,以便不影响学习的进度。

学习评价和修改 通过学习者个性特征分析、学习过程跟踪和学习者参与交流情况,可以了解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的有效性和可用性。根据上述分析调整学习方法与学习资源后,再次分析学习过程和学习者参与交流情况。通过学习者档案和评价结果,指导教师调整学习资源的内容、学习资源的分布和学习活动开展的流程,学习评价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评价和修改是网络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

6 结论

基于ASSURE学习环境的网络课程创新,突出表现在分析了基于ASSURE模型的网络学习环境和提出了基于ASSURE学习环境的网络课程设计模型这两个方面。其中在基于ASSURE学习环境的网络课程设计模型中,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视觉与平面设计课程,详细说明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课程的实现案例。基于ASSURE学习环境的网络课程设计为网络课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指导,网络课程创新应用模式的建构,解决了目前网络课程在教学应用时缺少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习者互动学习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单举芝,刘述.基于Web2.0的教师远程研修平台设计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9(3):105-108.

[2]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丁卫泽.基于ASSURE模型的学习环境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8(12):60-63.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络学习行为; 个性特征; 网络学习; 学习者特征; 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引 言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情境由传统课堂转向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变化。按照罗杰斯的新技术采纳推广的观点,网络技术要想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无缝连接,需要经历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还需要考虑技术创新与学生价值观的相容性,与以往经验的一致性,与学习者需求的匹配程度。[1]

Charlton和Birkett指出学习者的个性对学习效果有影响。[2]刘儒德等指出,网络学习的有效性不仅有赖于网络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的外在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学习的环境和过程必须与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相匹配。

已有研究表明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与个性特征密切相关。例如,一些语言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的学生能够在平台上畅所欲言。[3]国外学者尝试通过工具软件跟踪和分析网络学习者的操作行为,Jia-JiunnLo等尝试通过分析学习者的浏览器行为,进而来确定学习者的学习风格。[4]国内关于学习者个性特征对网络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呢?

二、研究评述

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关于个性特征对网络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中,网络学习行为的行为分析、行为模型和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多,而个性特征对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筛选了6篇强相关文章进行分析,分别是《大学生Moodle教学平台应用现状的个案调查》(段金荣,2009)、《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张晓丽,2008)、《学习者特征因素影响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梁斌等,2009)、《网上讨论参与者需求动机、满意度与网络行为关系研究》(马卫民等,2009)、《课程论坛中的学习行为与学习者特征关系研究》(况姗芸,2006)、《学习风格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郭玲玲,2007)。在这6篇文章中,研究对象可分为在校大学生和远程教育的成人,研究中对这两类对象关注的个性特征要素有所侧重。成人学习者的研究中包含人口学因素、上网条件和职业等,而这些因素在在校大学生的研究中通常不会考虑。从关注的网络学习行为看,对影响在线交流的研究较多,且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主要是从需求动机、知识基础、性格、性别等个性因素对在线交流的影响进行研究。从关注的学习者个性特征看,对性格和性别对网络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多。对已有的研究结论归纳如下:

性格方面:(1)性格对在线交流有影响。(2)性格对自我评价、时间管理、信息查询有影响。(3)性格不会导致其浏览行为的差异。

人口学方面:(1)性别对课程学习、完成作业和参与讨论的影响不明显(研究对象是远程教育成人)。(2)城乡差别对课程学习、完成作业和参与讨论有显著影响(研究对象是远程教育成人)。(3)性别对登录频次、发帖和浏览行为有影响。

知识基础方面:(1)学科背景对网络学习行为有显著影响(研究对象是远程教育成人)。(2)学习者年级阶段对收益行为有影响。

需求动机方面:需求动机与行为频率和在线时长显著相关。

学习风格方面:学习风格对在线学习行为确实有影响。在讨论行为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阅读行为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三、主要存在问题

1. 个性特征没有整体性

目前,关于个性特征对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是局部的、零散的,研究者没有个性特征整体性的概念。由于研究者对学习者个性特征所包含要素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研究内容和目标各不相同。从学习者心理特点来分析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较多。心理要素是学习者个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由于对学习者个性特征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导致研究内容的局限性,不能形成对个性特征影响网络学习行为的整体认识,这是已有研究的最大问题。

对当前研究中涉及到的个性特征因素进行归类,可分为学习动力、知识、能力、心理特点和自然环境等五个方面。图1是已有的相关研究中这五类个性因素出现频次的示意图,其中心理特点是关注最多的个性因素。每个类别包含的个性要素如下:

心理特点包含性格、学习风格、孤独感、、忍受力和网络焦虑等。

学习动力包含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需求动机。

知识包含学科知识、信息素养和远程学习经验。

能力包含认知策略、元认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远程学习技能。

自然环境包含性别、经济障碍和学习者所处的环境等。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个性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网络学习行为?这些特征要素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和影响,进而影响着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对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学习者的个性究竟是什么?个性都包含了哪些特征要素?

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分析影响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的框架,这个框架包含了学习者的全部个性因素,在明确个性及其包含因素的前提下,分析哪些因素对学习者的哪些网络学习行为产生影响以及影响因子等问题。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智能学习环境; 新涌现技术; 学习方式配置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杨娟(1979―),女,四川成都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认知、分布式人工智能及e-Learning研究。E-mail: 。

一、 背景及相关研究

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总是让教育界有不断的惊喜。虽然技术本身并不能使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只有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教育才能不断地突破,做好人类知识传承的重要工作。从信息技术产生至今,信息技术成功运用于教育领域的成功案例仍在不断增多,例如从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互动教学到Internet网络技术所带动的LMS(学习管理系统),都是信息学与教育学结合的典范。当Russell在1999年提出了“无显著差异现象(th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henomenon)” [1]的研究报告以后,信息技术所带动的新教育模式的推广更是达到了巅峰。其结果是使得由信息技术辅助的新兴学习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例如分布式学习和CSCL(计算机辅助的协作学习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今日,许多学生生活在可以通过移动设备24小时无间断访问信息资源的社会中,这些技术允许他们创造并与全世界分享各种多媒体资源,允许他们参与到汇集全世界智慧的社会网络中,与他人协作,并学习新知识。在学校外,学生可以更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知识空间。在这样一个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环境中,机会是无限、无界且随处可得的。因此,当今教育系统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学习科学与新技术之间取得平衡,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可反映其日常生活和真实未来的个性化学习经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与深入,新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被引入教育领域,以期达成使更多普通人受惠于教育的目标。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已经从传统教室转变为多元化的智能学习环境,[2][3][4]而学习者学习的目标也产生了相应转换,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换到了能力学习。美国在其2010年的教育技术规划草案《转换美国教育:技术促进的学习》报告中就提出,新涌现技术对于学习者的帮助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上,而更多的是可以帮助其获得21世纪必备的综合能力,包括决策思维、复杂问题解决、协作、多媒体通信等能力。[5]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必须适应智能环境的需求,为达到复合学习目标而产生变革。

从信息技术产生至今,已有许多将信息技术成功运用于教育领域的案例,例如基于网络技术的学习管理系统(LMS)。虽然这些成功的传统远程教育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LMS已不能满足当前网络学习的需求,新的学习模式必然会产生。当前教育领域中的新涌现技术大都与网络技术相关,如云计算技术、社会网技术、RFID(物联网)技术、普适计算以及移动计算等。而由此则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学习方式概念,例如云学习、社区学习、泛学习、普适学习以及移动学习等等。除了基于网络的新技术,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渗入教育领域,例如手势识别技术、增强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由此产生的体验式学习等学习方式概念。无论是什么样的新技术,其共同的特征便是使得学习环境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因此新涌现的学习方式也必然需要满足智能学习环境的特点,基于智能学习环境的学习方式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开展。例如澳大利亚教育和早教发展部门在2010年了使用Web2.0进行教育和学习的研究报告,其中包括了对社会网、维基百科等Web2.0工具的技术特征分析、使用方式配置等内容,并通过试运行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在Web2.0学习环境下变革学习方式的指导意见。[6]澳大利亚在2008年提出了“灵活学习框架”项目,[7]项目通过对新涌现技术,包括移动学习、RFID、QTI、虚拟增强现实、智能笔、HTML5等19项新技术所产生的智能学习环境进行了技术特征分析,并通过试用案例给出了新型学习方式模型。而新媒体联盟(NMC)的地平线项目则对新涌现技术在教育领域可能的前瞻性应用进行了客观分析,其每年的《地平线报告》则成为智能学习环境趋势变化的一个重要参考。[8]

对于智能学习环境中产生的新涌现学习方式,我国北京师范大学[9][10]、华东师范大学[11][12]、华南师范大学[13]等众多高校的知名学者都给予了大量关注,其中文献[9][10]对新涌现技术在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上进行了量化分析,在分析典型智能学习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新技术构建典型智慧学习环境的技术指导,这为研究智能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启发式线索。除此之外,国内的关于智能学习环境下新涌现学习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深入到技术特征和使用方式配置上,缺乏有效的可考评量化分析模型。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亟待展开。

二、智能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方式新需求

智能学习环境的产生必然对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在知识建构上以突出群体协同的知识建构为目标,在认知目标上以高阶认知为重点,评价方式上转换为多元化评价,学习活动则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因此,智能学习环境中学习方式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新涌现特征:

(一)学习方式间必须无缝对接

根据美国在其2010的教育技术规划草案《转换美国教育:技术促进的学习》报告中就学习所提出的要求,学习应随时、随地(Any Time,Any Where),学习方式要桥接学校内学习和学校外学习,因此,学习方式间必须要能无缝对接,例如校内集中授课学习方式中产生的学习资源,必须能够被课堂外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共享。在智能学习环境中,学习已经不再单纯是学校的事,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生活。学习所需要使用到的资源、所产生的成果、学习评价分析数据,都应该在各种学习方式间进行共享和交换。

(二)学习方式应具备群体交互特征

随着社会网络的虚拟化,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不再是件复杂的事。根据六度分离原理,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最多只需要6步就能建立链接,因此,将社会网运用于教育是必然趋势。文献[5]详细分析了在Web2.0学习环境下新型学习方式的群体互特征。NMC在2012《地平线报告(高校版)》中则提到社会网在教育领域的更深入运用,例如通过草根学习网站平台,建立向任何人学习任何事的点对点新型学习方式。实际上,无论新涌现学习方式是基于互联网的,或者是基于互动媒体技术的,群体互特征都必不可少。在智能学习环境中的新学习方式如果没有考虑群体互特性,则会产生信息孤岛、资源孤岛等现象,会影响学习方式间的无缝对接。

(三)学习方式应满足个性化需求

1937年奥尔波特《人格: 心理学的解释》以及1938年默瑞《人格探究》的面世标志着人格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人格心理学是需要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动机、情感、认知、意志和行为等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

近几十年来,人格心理学家发展了多种研究范式,采取各种途径对人格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需要,人格研究的多种传统趋于整合,相互取长补短。自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从心理学领域崛起以来, 心理学家开始用实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格, 用人们加工信息和解释事件的方式和过程描述来定义人格。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其事物认知方式和过程也是不同的。例如,威特金(Witkin)在用棒框测验研究知觉的过程中发现,知觉过程存在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和人格组织的差异有关。在此基础上,威特金区分出场依存性(FD)和场独立性(FI)两种经典的认知方式(很多文献又称之为认知风格),从而开创了关于人格的认知方式差异的研究。[15]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智能学习环境要达到的另一教育目标,因此,新的学习方式必然也要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对每一个学习者来说,学习就是个性化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智能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方式都需要为学习者提供实现这一体验的可行途径。

三、 新涌现技术与学习方式配置框架

智能学习环境对学习方式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使得新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设计和开发都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现有新技术支持的条件下设计出适当的学习方式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新涌现技术与学习方式的配置模型框架,这个配置模型框架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建立新涌现技术和可行学习方式的映射关系。通过这个框架的运用,可以很好地为学习方式设计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这个框架中,所有基于新涌现学习技术的成功学习案例都将被分解成由“智能学习环境”、“学习者”、“教师”、“学习资源”、“学习数据”5个对象所组成的系统(如图2所示),其学习过程通过这5个对象间的交互来进行形式化的描述。配置模型框架的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学习,找到一个可行的学习方式设计方案提供给需要在智能学习环境中学习的学习者或教师。

(一)新涌现技术与学习方式配置框架的总体设计

图1是新涌现技术与学习方式配置模型的总体设计。从图中可看出,配置模型首先需要将基于新涌现技术的成功学习案例分解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两部分,并将学习环境中的各要素作为设计前提,学习方式的形式化描述作为结果存储为样本。配置模型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样本优化过程,在这个步骤中,主要是筛选掉重复样本,使样本具有典型性。优化后的样本被作为案例保存在配置模型中。配置模型的第二个部分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会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形成推理规则,当输入新的智能学习环境要素时,输出基于案例的学习方式配置方案。

(二) 智能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过程形式化描述

新涌现技术与学习方式配置模型首先要对由新涌现技术构成的智能学习环境(Intelligent Learning Envrionment,缩写为ILE)进行对象抽象,其次再通过对象间的交互来形式化描述学习过程。如图2所示,ILE由各种新涌现技术(Emergent Technology,缩写为ET)组成,学习过程中可能参与的对象分为学习者(Student)、教师(Teacher)、数据(Data)和资源(Resource)。而他们与ILE的交互都通过操作符O(Operator)实现。

操作符分为C(Communicating)、P(Processing)、I(Integrating)和U(Use)4类。操作符的调用如图3所示,4类操作符描述了对象间不同的交互,使用“对象(O)对象”就可以形式化地描述智能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过程。例如澳大利亚教育和早教发展部门在2010年的使用Web2.0进行教育和学习的研究报告[16]中所描述的一个关于使用流媒体技术的成功案例――Hawkesdale 学院的“TechnoChinese项目”,其中关于使用流媒体进行中文教学的学习过程则可对应地被分解为表1的形式化描述。

四、 基于案例推理的机器学习配置模型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第5篇

一、课程标准简析

1.“区域地理要素”的呈现体例分析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没有规定必学的区域,但规定了学习的区域要素。这些要素是认识一个区域的基础。“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世界地理中,要素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分别有大洲、地区和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习作了引导。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比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比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这种安排主要基于不同尺度区域自身的特点和开展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具体操作上如果只选择一个大洲学习,对该大洲材料的组织必须包括课程标准中“认识大洲”的所有条目;如果选择一个以上大洲学习,材料的组织可以包括所有条目,也可以只包括其中的若干条。但总体上所有条目都必须在大洲的学习中体现。一个地区材料的组织,可在“认识地区”的标准条目中选择适当的要素进行。因为要求至少五个地区,这五个地区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同样,最终五个地区的学习要能覆盖全部条目。“国家”材料的组织与“大洲”和“地区”相同。

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则采用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分为“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和“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在组织区域材料时,可在这三个板块中选择合适的条目组合,但也要覆盖所有要素。由于受时间和组织材料的限制,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很难像世界地理那样每一区域的学习内容包含或基本包含课程内容标准的各条目。受世界地理“认识区域”教学惯性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教学应按地理尺度大小安排教学顺序,每一尺度区域的教学内容应涵盖课程内容标准三个板块的全部要求。

2.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

“认识区域”是学习中国地理知识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是地理现象、事件成立的背景及前提,是学生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的载体和具体内容。本部分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这三个板块的内容是一紧密联系的整体,只有很好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并按此思路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分析,才能较好地掌握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

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本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是学习区域地理首先要把握的内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在此部分课程内容标准为“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对本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辩证的优劣分析,这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要求。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角度来描述。某一区域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是分析本区域其它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通过对地理知识空间分布的学习,学生应能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并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能力。本部分有四条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从地形、气候、产业、人口、城市等各方面,认识某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是显性的,与之对应的空间联系是隐性的,因此,空间联系的观念是在学习空间分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不只是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因果关系上有密切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区域联系的内容贯穿在整个认识区域的学习过程中。

地理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区域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因此,认识区域间和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就成为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一个区域内部也是存在差异的,当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成更小的区域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差异时,这种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可看作是区域间差异。本部分内容标准的表述为“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由于区域尺度大小不同,所以比较的范围既包括区域内,也包括区域间。不同区域比较的是同一地理要素,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各要素。

区域的发展模式与区域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科学评价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才能选择合理的开发和发展模式。认识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地理区域的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是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协调发展的道路,这种可协调发展表现在两大空间尺度上,一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可看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特定区域中的体现。本部分的目标线索:区域环境―区域发展―人们生活。所谓区域环境,实际是指区域内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效应。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既包括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包括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主要指该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城市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变化等。区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学生认识区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呈现的要素较多,一些教师不能吃透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的整体要求,主要存在两种教学倾向:一是严格按教材来确定学习的区域和区域学习内容;二是对每一选学的区域均按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经济发展的条目进行呈现。

3.对选择区域要求的理解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未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课标(2011年版)》明确规定:“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要选择九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选)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取舍教材中选择的区域,唯教材马首是瞻;而一些教师却只选择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和本省级行政区五个区域进行教学。

二、教学建议

1.“案例教学”的思路

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的均为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均应通过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为此部分教学中必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教学中有一定的差异。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地理要素的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学习了某一尺度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生就应能以此方法分析同一尺度其它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标准则是以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教材中呈现的区域都是为实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标准而服务的,学生形成总的中国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需要建构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方法建构,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它区域综合的地理环境特征。当然,教师在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每一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贯彻“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思想与方法。

2.确定选学区域的要素组合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所列要素是教师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由于“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中,学生很难在一个尺度的区域学习中通过认识“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方面的要素特征而构建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分析的方法需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建构,每一区域的学习均为区域某些地理要素的组合,所选区域的组合,要涵盖本单元的所有“标准”,但也要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现象。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语言学习环境 英语教学 优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创设接近真实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高中英语教学一直都“循规蹈矩”,以高考出好成绩为主要目标来安排教学任务,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辅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为学生提供书面文本和口头文本,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网络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将英语课堂的内容不断延伸。

首先,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符合语言特征。英语具有交流性,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交际,无法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水平主要体现在交际水平和语言水平上,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得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使语言交流性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现。

第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语境是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和发展英语综合语用能力的重要环境和基本要素。学生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能够主动对知识的意义进行构建,学生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中,通过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使用协作活动和绘画能够掌握学习资料,包含网络信息、课件、音像和文字等,提高学习英语的社会性。通过建设真实的教学环境,能够提高学习技能,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交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2 创设接近真实语言学习环境的方式

2.1 创造应用英语的环境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交流,创造应用英语的环境,有助于学生使用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练习和多讲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但是,教师应该明确只依靠课堂上的语言教学作用有限,应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大量练习,提高英语思维和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对网络中的英语资料进行改写,使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学习新知识,组织讨论和辩论等,使用远程教学的方式,模拟真实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使学生成为虚拟社会的一部分。

2.2 使用课堂提问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

英语课堂提问有助于启发学生学习,结合提问的场合、方式,可以将问题分为疑问类、反问类、留问类和提问类。在讲授课程之前,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沉浸在课堂氛围中,在讲解新课程时,使用提问的方式建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加深对新知识的了解水平,使学生能够使用新知识参与到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便于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通过对见解、信息、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使学生英语的应用水平增加。在提问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使学生有将英语作为母语的情感认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图文和声像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2.3 通过电视节目、文学作品学习

电视节目和电影不仅反映了社会情况,还蕴含了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内容,同时,电影中蕴含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欣赏电影作品的时候,学生不仅可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了解外国文化,还能够改善语言应用水平。高中生的求知欲很强,学习电视节目和电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视节目和电影涵盖法律、政府、教育、社会和家庭等多个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资源进行改编和剪辑,同时配合注释、译文、生词和字幕等,便于学生理解。高中生对流行歌曲的兴趣较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将歌曲配上字幕,寻找便于学生了解的英语歌曲,将兴趣和学习相结合。

在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可以向其介绍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对风土人情等文化的了解,将相关文化知识通过网络向学生宣传,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学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国外的交流不断增加,很多本科院校开展国际贸易等方面的课程,通过对国外情况的介绍,使用简明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国外的经济环境,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文学作品能够展现社会生活,同时具有语言生动和故事有趣的特征,可以充分使用网络资源找到英语原著,但是很多文学作品的难度很大,教师应该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整理之后,进行改写,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增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报刊和新闻的阅读,了解国外社会情况,通过对报刊中句式和词汇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社会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使用多媒体技术等,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转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新闻消息滞后等特征,让学生在了解国外新闻的同时,通过注释等,提高对英语的掌握水平。

2.4 定期举办讲座

学校定期聘请外籍教师举办英语讲座,讲座的内容包含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角的热情,英语角由外籍教师主持,通过英语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应用英语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3 总结

总之,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建设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通过新闻报纸、文学作品、历史知识、歌曲等方面的学习,建立完善的学习环境,提高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性。

参考文献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从感知、个性差异和认知三个方面研究了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及其形成因素,并对教学提出了积极建议。

学习风格是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于1954年首次提出的。学习风格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以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使全体学生都获得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学生存在多方面的个别差异,如遗传因素导致的智力条件的差异,已有知识基础的差异,成就动机及相应个性特征的差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等。其中,学习风格的主要作用在于参加并调节学习活动的进行,它对学习过程所起的作用更为直接。个性化教育,即因材施教,已经成为教改的主旋律,而关注学习风格正是个性化教学的必要选择。

一、学习风格的特征

关于学习风格的涵义,众说纷纭,尽管许多研究者对它的表述不一,但其实质是相同的。Keefe将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和认知,以及对学习环境做出的反应和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具有趋向性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Reid认为,学习者所采用的吸收、处理和储存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习惯的和自然的,不会因为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Dunn和Price认为学习风格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选择、情绪、对集体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具有稳定性。Schmeck(1988)认为学习风格是采取某个具体学习策略的一种倾向性。Merriam和Caffarella(1991)认为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环境下处理信息、感情和行为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James和Gardner(1995)认为学习风格是复杂的方式和条件,人们在某些条件下以复杂的方式有效地感知、处理、存储和记忆他们的学习内容。谭顶良在《学习风格论》中提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尽管有不同的措辞和强调重点,但是上述对学习风格的定义都蕴涵了对其独特性、稳定性、复杂性和过程性的肯定。学习风格的独特性是指不同个体具有各自的学习风格,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具有完全一样的学习风格的个体者。这是因为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对环境的不同认知和不同的反应模式。学习风格的稳定性,或者持久性,是指学习风格不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发化,即使有也是量变。这是因为学习风格深受到家庭环境、文化、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是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沉淀、内化而形成的。学习风格是一种倾向,或者“习惯成自然”,是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自发的、甚至无意识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学习风格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也是导致学习风格概念的多样性和模糊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风格包含个体的生理特征、认知特征、性感特征、行为特征,等等,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复杂的有机系统。Cohen和Weaver(2006)把学习风格分为感知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和体验型)、个体差异型(外向型、内向型)和认知型(全面型、具体型、综合型、分析型、演绎型、归纳型、场独立型和场依赖型)。

二、大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

1.从学习风格感知方面、思维个性差异和认知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学习风格

大学生的总体学习风格从感知方面来分偏向体验型(50.03%),这并不难理解。近半个世纪以来,教育部一直呼吁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风格与个性的关系上,研究表明:“个体学习活动以某种(些)特定的方式和倾向得到经常的表现,则形成学习风格并以特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而形成个性;个性一旦形成,反过来制约个体的学习方式和倾向,使学习风格更加鲜明化。”(谭顶良《学习风格论》)在学习风格的思维个性差异方面,大学生倾向于外向型。外向思维直觉型大学生往往用思维主宰一切,欣赏实际行动和长期计划,对思维的依赖使他们逻辑性强、善于分析、机灵果断。

2.其它因素对大学生学习风格的影响

(1)大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

本研究表明,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学习风格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以英语为例,听力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喜欢视觉学习方式。另一方面,采用不同类型学习风格学习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学习风格越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好。

(2)大学生学习风格与性别

一般而言,男、女生在学习风格的喜好上没有显著差别,但他们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趋势。男生更倾向于听觉学习方式,女生则喜欢视觉方式。根据观察,男生似乎不太喜欢记笔记,比较懒于动手,而只是“听课”。因此,相对于女生而言,他们更愿意采取听觉学习方式。

三、结论及启示

大学生的学习风格总体上偏向视觉型、直觉型、外向型、综合型。学习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非不可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学习风格,培养他们能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有意识地改变和调整自己的学习风格。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积极探索并调整相应的教学模式,采取丰富的教学策略、手段及内容,适应并拓展学生的学习风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谭顶良.学习风格论.讲出教育出版社,1995.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第8篇

一、引言

网络技术的应用广泛性也对小学教育的模式有着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所以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推动小学教育的优化发展,对我国小学整体的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也就会有着很大促进性,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加强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二、当前教育发展现状及网络教育发展的优势作用发挥

1.当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的发展中还有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优化,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在教育环境方面没有得到和谐化。网络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也是现代化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教学的环境在人文气息方面相对比较缺乏,学生之间存在疏离感以及陌生感,并在师生间的关系上也会产生一些不和谐等。再有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流没有得到有效平衡,网络的开放式教学是将学生作为中心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才能够将素质教学的理念充分落实。但是由于教学的信息流没有达到平衡化,势必会影响师生间的教与学的作用发挥,在教学中的互动过程有着单向性等问题。

2.网络教育发展的优势作用发挥

通过对小学教育过程中采用网络化教育模式,就能够对素质教育的理念更新和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在网络环境下对小学教育的环境以及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和传统的教育相比较而言,在教学的效率上得到了有效提升。网络环境下能够为小学教育的新生态环境创造提供有利条件,在网络媒体的模式发展下学生能够在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上有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在知识的丰富化目标上得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也为小学的教育发展空间得到了有效拓展等。

三、网络环境下教育特征及发展优化策略

1.网络环境下教育特征分析

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发展的特征也比较突出,在多维双向性上的特征较为突出,这是网络开放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能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以及教师和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信息互动交流。再者就是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的时空性以及实时性特征也比较明显,这也是网络技术自身的优势所赋予的,通过将网络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加以应用,就能够为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及时性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地点的时空性也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有是在交互性层面的特征体现,在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能够在信息上得到迅速传递,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也会在科学方法指导下得到加强,这就为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2.网络环境下教育发展优化策略探究

为将小学教育得到进一步优化发展,就要充分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小学教育要能对网络媒体环境及时地适应,这样才能推动教育的良好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小学教育的模式以及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这就需要对小学教育的观念及时转变,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作用和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小学校领导要对网络教育的发展加强研究,做好应对新环境变化的准备,只有在网络环境的良好营造下才能够真正保障小学教育的顺利发展。

再者,要对小学教育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是教育生态的重要环境内容,只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才能感染学生和老师,才能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充满动力和活力。对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重视、提倡校园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融合就比较重要,再有是要能够将教育支持服务系统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等层面充分重视。

另外,通过网络交互要能够创建协同学习的和谐环境,在人机协同方面要得到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远程教育是新的教育形式,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就有着积极作用。通过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就能够使得用户在任何时间或者地点对任何浏览器软件以及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实施学习,可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这就使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还有是要能够建立发达以及实用性较强的小学教育网络媒体传输系统,对其教育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