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动场建设方案

运动场建设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运动场建设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运动场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渝教发(2001)22号文件]指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要逐年明显提高。县教委根据《关于建设***素质教育基地的意见》[*委办发(2002)4号文件]规划,到2005年我县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就读的比例将提高到65%以上(其中升入普高50%),2010年提高到85%(其中升入普高70%以上),到2020年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县教委《*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显示:未来5年全县普高常年在校生将比现在净增5000人,净差147个教学班。2005年下期,我县普高容量严重不足,急需**中学扩班增容,这是全县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中学的发展势头

**中学位于**镇**村,毗邻**工业园区,距县城3公里,占地面积35亩,现有高中教学班31个,初中教学班12个,学生共计2822人,目前学校将10间教室临时改用为学生宿舍,所有的教学、办公、生活用房无一剩余,完成招生任务面临着严峻困难。

近年来,**中学发展迅猛。第一、学校狠抓内部管理,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战略,高考升学率迅速攀升,04年获县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社会声誉显著提高。第二、师资有保障。新城建设的加快、**工业园区的全面启动,必然会推动城内城郊高中教育的发展,**的城郊优势能吸引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和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有较稳定的师资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第三、学校生源充足。据教育科统计,03年、04年报考我校的初中毕业生分别为3000人和3500人,03年我校实际招收高一新生866人,04年我校实际招收高一新生1061人;县计委和教委联合下文,我校05年高中计划招生1000人,而今年高三毕业297人,将净增700余人,急需解决配套设施建筑等问题以实现扩班增容,完成招生任务。

二、**中学的扩容计划

方案一:在学校对面征地27亩建分部供高中一个年级使用,拟建16个教学班的教学、生活设施和一个含4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在公路上方架天桥与校本部连通,此方案将学校规模定位为60个教学班。

方案二:在学校右边靠公路方向征地2亩新建学生宿舍,将原来挪作学生宿舍的10间教室还原,一并解决新增学生教室和宿舍的需差问题;将横穿校园的村民过道(位于04年置换的**小学和原**中学之间)改道,将原来被村民过道隔开的运动场整合扩大为一体,此方案将学校规模定位为48个教学班。

县教委和**镇主要领导4月14日到我校论证,初步选定了“方案二”。

三、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请国土、规划、建委等部门,特事特办,简化手续,征地建房,以解决2005年下期学生的入住问题。

2、请**镇牵头解决横穿校园的村民过道的改道问题,相对地扩大运动场,解决全校师生做操等各种文体活动所需。

请领导们尽快解决上述问题,确保我校2005年下期正常开学。

运动场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打开手机,方斌一边展示他下载的预定体育场馆APP,一边解释说,“这个是健身用的,这个是订篮球场地的,这个是足球,这个是综合类。”在方斌的手机里,这样的APP有五六个。在方斌看来,每个APP都有着自己的使命,可以帮助他寻找到最优惠、地点最合适的运动场地。

打了十几年篮球的方斌告诉《t望东方周刊》,他发现如今不仅篮球场数量增加了,预订起来也更方便,而且场地也变得多样化了,比如他最近就在一家商场的天台上打了一场篮球。 上海洛克公园举办篮球推广活动

投资“像雨后春笋一样”

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CEO戴富祺十年前就已经进入这一领域,在上海的昆明路投资建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篮球场“洛克公园”。

戴富祺告诉《t望东方周刊》,投资建设篮球场是缘自一次巧合。在一次帮外国朋友预订篮球场地的时候,他发现这并不容易,当时除了学校的球场,可供选择的地方几乎没有。戴富祺觉得这是一个商机,因此就开始了自己的篮球场创业。

洛克公园在上海目前已有11家门店。

46号文件(即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之后,戴富祺明显感觉到进入到这一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新开的场地“像雨后春笋一样”。他的团队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询问加盟的电话,看到带着激光尺来球场考察参观的人。翻开微信朋友圈,总能看到同行的类似球场图片,“就是球场颜色变了而已”。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余守文很早就开始关注体育投资。余守文告诉《t望东方周刊》,2012年底这一块还没有什么动静,但2013年他从美国访学回来后就感觉到体育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余守文突然发现,自己身边出现了不少相关人士,有拿着现金在上海满世界找高尔夫场地的老板,有对体育产业很感兴趣的基金从业者,也有投资攀岩项目的朋友。

智研咨询的《2016-2022年中国体育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称,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行业,进一步激发了产业潜能释放。“体育行业火爆吸金。2015年,体育行业整体获投金额超65亿元,是2014年的2.7倍,比2013年翻了164倍。”

近年来,上海除了场馆的数量、场地面积在逐步增加,企业成为投资体育场地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间,企业投资建设的体育场地数量占到了16.6%,投资金额占到了45.3%。洛克公园、索福德、UPBOX激战联盟、番茄球场等一系列民营运动场馆在上海落地。

体育设施从何而来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6年5月5日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到2025年,达到2平方米。而目前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6平方米。

“虽然1.46到2之间只差了0.54平方米,但是由于我们人口基数大,要达到目标并不轻松”。余守文说,尤其是像北上广这种特大型城市,做增量尤为困难。

体育设施从何而来?

近两年,国务院、发改委相继公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中小学生经常参加足球运动人数超过3000万,全社会经常参加足球运动人数超过5000万,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

上海毅涛足球俱乐部董事长葛毅炯告诉《t望东方周刊》,他们2012年开始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目前已与上海3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实行了“校园足球公益计划”,在达成合作协议的学校中每天均派驻专业教练员。

“合作的前提是学校要拥有符合条件的场地,但在市中心比如黄浦区的一些学校或者根本没有足球场地,或者场地不符合标准,学生根本不能进行足球训练。”葛毅炯对本刊记者解释。

葛毅炯一直都想建一个自己的训练基地,也在上海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合适的场地,“土地资源稀缺,拿地成本高。”

戴富祺在开第一家篮球馆时,也遇到了找场地的麻烦。“篮球馆要至少7米层高,桩间距在15米,这种场地真的太难找了。”戴富祺告诉本刊记者,他当时的状态是每天在上海来回穿梭,四处寻找,但都无功而返。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家附近工厂的一场大火给他带来了转机。

“工厂当时已经是群租房,1000多平方米住了700多人,大火之后群租被禁止。”戴富祺看过厂房后觉得很符合要求,业主听说是要开篮球馆也非常乐意,戴富祺以较低的价格把厂房租了下来。

利用“边角料”

与戴富祺类似,浩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虹在2002年也是租下一家闲置的工厂,开了自己的羽毛球馆。两年后,开了第二家。现在他开在老厂房的运动馆,既有羽毛球场地,还有一个五人制足球场。

李虹告诉《t望东方周刊》,像羽毛球、篮球这类运动,对于层高要求较高,场地要较大,目前能找到的最合适场地就是老厂房。

余守文告诉本刊记者,他之前给杨浦区做过的相关规划中,提出老厂房除了文创产业外,也可以引进体育产业。

在戴富祺看来,上海最贵的就是土地,商业用地不可能去做体育场馆,同样一块地用做停车场,一天挣的钱都比一个足球场月租多。因此,他们这个行业用的都是“边角料”。比如,有的店利用的是大卖场废弃的办公区域改建的,有的是购物中心空置的楼顶空间,有的则是闲置的荒地。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要求,要因地制宜建设足球场,充分利用城市和乡村的荒地、闲置地、公园、林带、屋顶、人防工程等,建设一大批简易实用的非标准足球场。

正式的11人制的足球比赛场地尺寸为115米×68米,一般的建筑屋面很少有条件能够集中布置一块标准的足球场地,但5人制、7人制足球场地的尺寸允许范围较大,最适合作屋顶足球场。据本刊记者不完全统计,上海的屋顶足球场至少有十几家。

葛毅炯说,他可能会选择和政府合作,由政府在公共绿地建设一个足球公园,然后交由葛毅炯的团队来进行管理。

与购物中心联姻

“第一天还是小孩子,第二天就变成大人。”戴富祺以此来形容现在社会投资体育场馆的热度,“很多人拿到了风险投资,发疯了一样开场地,把规模先放出来。”

在李虹看来,体育产业虽然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投资体育设施并没有想象中的盈利空间那么大,很多人进入这一行业是因为真的喜欢这项运动。

戴富祺认为,除了盈利不高之外,影响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厂房总要面临着拆迁的危险。李虹和戴富祺投资的球馆都有过因厂房拆迁而终止运营的局面。戴富祺的第一、第二家篮球馆没多久都因为厂房拆迁而消失,“实体生意只做两三年就是失败”。

“虽然政策在土地使用上鼓励利用城市中的边角料去建设运动场馆,但是没有细则,这是阻碍我们行业发展最大的问题。”戴富祺说。

戴富祺告诉本刊记者,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运动的环境、配套、安全等方面要求也会提升。

他认为,未来体育场馆的一个趋势是与商业体合作,将体育场馆与购物中心合体,采用“SportMall”(运动购物中心)的新模式。也就是说,体育场馆不是单一的仅供人们运动的出租场地,加入了家庭娱乐、休闲的新定位。商场业主考虑到运动场馆可能带来的人气和客流,也欢迎运动场馆的进驻。

“比如丈夫在里面踢球,老婆孩子可以在休息区域上网、看涂鸦,或者打打棒球,学学跳舞、玩玩飞镖。”戴富祺说,今后体育场馆不仅是比设施、比价格,更要比服务和附加值。

在洛克公园的吴中路店,本刊记者看到,这里除了有室内外篮球场,还有棒球机、街舞及柔术培训中心和酒吧。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台湾、新加坡就已经有了“SportMall”这样的模式。台湾的体育场馆品牌“ActionZone”就将高尔夫球场、赛车场、极限运动场一起搬进了商场。

日本大阪森之宫QsMall有三条不同的空中走廊,全长300米的跑道成为该商场最醒目的屋顶地标。此外,商场还设有两个5人制小型足球场、游泳池、健身房等设施。

而如今,除了常见的健身中心和瑜伽馆之外,蹦床、潜水、滑雪、卡丁车、悬漂、飞行体验等运动都逐渐出现在各购物中心。

采用PPP模式是趋势

说起体育场馆,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46号文件。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称为46号文件。

在《意见》当中,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建设体育设施。

2016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面向各地征集“社会力量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典型案例”。

余守文告诉《t望东方周刊》,美国在体育设施建设这块也经历了由政府投资转向以PPP模式为主的阶段。

运动场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体育活动中心将大面积的训练馆部分放置在半地下,这是我们面对有限用地及苛刻的外部条件限制下又要满足业主对完整的田径运动场及大面积的各种功能空间要求的一种设计策略。

1.1原因

(1)学校对体育设施要求量大、功能极端复合随着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体育设施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要求。尤其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学校,校址地处市中心,对于体育设施的建设更是要见缝插针。通过新建体育活动中心,南师附中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改善目前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缺少室内体育训练场地的境况,更希望在体育活动中心的设计中体现南师附中的体育教学特色。故学校在方案任务书中规定:新的体育活动中心除包含原有的300m标准田径场、体育馆(能满足手球比赛要求的正式比赛场地)等内容外,还需要补充含三片篮球场地的篮球训练馆、室内50m跑道、室内乒乓球室、健身房、健美房及代表南师附色的武术训练场地等室内训练用房及一个提供南师附中教师停车的室内机动车库。

(2)有限的用地条件

基地总用地面积1.63hm2,呈“L”形。“L”形用地其中一个矩形长约145m,宽约90m,红线内刚能放下一个300m标准田径场;另一个矩形长约70m,宽约39m,也仅能按照手球比赛要求布置一片场地。由于田径场尺寸固定,在基地中再无别的布置方式。这也就大大限制了场地与建筑的排布。

(3)规划条件限制及周边环境限制

基地西、南侧临城市道路,故规划设计要点规定:南侧建筑退让察哈尔路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6m;西侧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3m。基地东、北两侧临界南京政治学院,且与政治学院多栋建筑距离接近,经学校与政治学院多轮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体育馆东侧退让用地红线不小于5m,北侧退让用地红线不小于6m,体育馆檐口高度不超过20.70m。

1.2设计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如果按照常规思路,将300m田径场地置于地面,将建筑按功能集中累加,与田径场地并置于基地中,若要满足任务书要求将会造成建筑部分累加高度过高,成为一个50m左右的高层,这显然是一个不合理的结果。所以将大面积训练用房置于田径运动场的地下是一个自然而然出现的策略。更进一步的操作是,将运动场标高提高,使置于地下的室内训练部分由全地下室变为半地下室,这样地下部分能得到一定的采光和通风,大大改善了训练场地的室内物理条件。采用把运动场架离地面的设计策略之后,我们将方案结果与规划局及南京政治学院进行多轮协商,又得到如下补充限制条件:规划要点补充南侧半地下建筑退让察哈尔路道路红线不小于3m、架于地面之上的田径运动场部分不小于2m;西侧建筑顶部看台悬挑部分距道路红线不小于1m。南京政治学院补充架于地面上的田径运动场标高不超过2.20m;地下部分退让靠政治学院10号楼侧红线不小于6m,退让靠政治学院9号楼侧红线不小于7.59m。

2地下空间的功能组合及剖面设计

2.1功能组合

大面积的地下部分功能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北侧部分为复式机动车库,可停车195辆,有两条双车道通向室外。除此之外的地下部分为室内训练用房,包括篮球训练馆、室内50m跑道、乒乓球室、健身房、健美房、旱冰场、武术训练场等。位于中部的包含3片篮球场地的篮球训练馆(-6.90m标高)与位于平面南侧的旱冰场、乒乓球室、健身房、健美房(-5.00m标高)之间东西向布置一条轴线宽度8.40m宽的地下通廊,通廊两端有楼梯直通地面,在通廊中布置一条含5分道的标准50m室内训练跑道。在半地下平面最南侧紧靠察哈尔路布置一条无顶的下沉广场,下沉广场两端台阶直通地面。东西向地下通廊、下沉广场与两条与之垂直的宽走道一起形成贯穿半地下室内训练用房部分的环形通道。

2.2剖面设计

在剖面上,将田径运动场标高提高到地上2.20m,使地下均有部分的自然通风采光。根据不同功能的净高要求及结构、设备的高度确定地下部分各自的地面标高:复式汽车库净高要求3.60m,地面标高-2.60m;篮球训练馆净高要求7.00m,地面标高-6.90m;乒乓球室净高要求4.00m,地面标高-5.00m。

3地下空间消防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案

3.1地下空间消防设计难点

由于本项目地下空间巨大、地下空间的功能特殊,在消防设计中遭遇到两大难点:

(1)防火分区面积

位于地下部分中部-6.90m标高的三片篮球场,面积2760m2,如按防火规范的要求,需划分为三个防火分区。经学校介绍,通常一个班级的篮球课程是三片场地同时使用,如划分为三个防火分区,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无法实现交流,将会造成使用上的极大不便。

(2)地下室内训练用房部分各防火分区的安全疏散

造成此困难的原因在于地下空间上覆盖了一片300m标准田径场,而且此田径场几乎覆盖住整个地下室内训练用房而且无任何边角空间。田径运动场跑道和足球场及半圆区的径赛场地都是不允许有突出物的。地下一层篮球馆、乒乓球室、健身健美用房区域均为大面积房间,1个房间就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按照规范要求1个防火分区需要至少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由于此部分顶板之上为田径运动场,无法将楼梯突出屋面,直通室外的出口无法保证。

3.2解决方案

(1)确定超过规范要求的防火分区使用人数

由于地下篮球馆是学校的教学用房,并无对外开放的功能,经学校说明,使用人数峰值时为2个班即100名学生,计0.04人/m2。可见防火分区虽然面积大,但实际疏散人数并不多,其情况类似于仅有场地而无观众席的篮球训练馆。不属于人员密集场所。

(2)用技术手段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性

运动场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琶洲中小学方案设计 紧凑经济型

前言

琶洲中小学作为琶洲村改造项目的社区配套教育建筑,在设计上既符合并体现新时期教育的内在要求,也重视与社区整体设计风格的协调,极力营造高尚学府的氛围,也是新港东路上的琶洲村改造新社区的靓丽的风景线。

1.工程概况

琶洲中小学是由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兴建的公共建筑配套项目。该项目位于广州市琶洲村总体改造项目中南部。规划用地面积30162,其中可建设用地29027。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3784平方米。其中包括地上计算容积率面积19600平方米,地下层面积3412平方米。地面部分为教学楼区、实验楼区、办公楼区、综合楼等,地下室主要是(平时)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停车库(战时部分人防地下室)及设备用房。建筑高度低24米。琶洲中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小学30个班,中学15个班,合计学生2100人。

2.现状分析

项目用地为多边形,四周有规划道路,相对独立,南面与新港东路相接,北面是琶洲村地块十一的8号楼住宅楼,东侧规划为琶洲幼儿园,西侧与SOHO办公区(地块三)一路相隔。总用地面积为30162平方米,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为29027平方米。地块内场地较平缘,现状标高介于7.9-15.8之间,呈南低北高之势。

在城市建设分区中属于密度三区。用地内无市政基础设施或特殊的设施限制,不涉及城市总体规定的特殊控制区域。

3.总平面构思

3.1整体布局

学校的建筑布局由南北向轴线组合和东西向轴线而成。根据用地的不规则性,建筑尽量沿地块西边行列式布置。有25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 教学楼与运动场中为学校的主中心轴,直通学校南面主入口。另一轴线为西侧的次入口与运动场组合成的景观轴。建筑以庭院式组合,庭院景观向外敞开,与一路相隔的SOHO办公地块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

建筑布置的各个方向的退缩间距满足《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4.功能分区

校园的规划强调功能分区、动静分区、生活学习分区,强调各功能分区的交通流线组织,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琶洲中小学,小学30个班,中学15个班。其中有实验楼、办公楼、综合楼。教学楼两栋,1-3层为小学部,4-6层为中学部。实验楼两栋,配置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劳动技术室、美术室等等。办公楼为教师办公用房与行政用房。综合楼配置有食堂与室内运动球场兼礼堂。

本工程建筑分类为三类建筑,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抗震设计计算按7度,抗震构造设施按8度。

4.1立面造型

琶洲中小学项目的整体立面与周围整体环境氛围相协调,采用新古典风格,并适当运用一些现代手法,符合中小学校的学校形象端庄又活泼。

建筑采用统一材料质感的面砖搭配和对比,结合建筑细部尽可能反映装饰与结构形式美,结合建筑自身的结构形体,运用竖向装饰线、横向梁线、飘板、百叶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建筑主体的黄色面砖及首、二层部位的条形面装饰砖结合,飘窗及空调百叶,给人通透感觉,清新典雅。

预留空调机位结合建筑外观设计,巧妙地进行隐蔽处理。预埋空调冷凝水集中排放管,既保护了设备,又美化了建筑外观,彻底避免了“空调雨”现象。管槽移至室外进行隐蔽处理,不仅没有破坏建筑外观,而且避免在室内过多穿孔开凿,有利防止渗漏,增加室内使用面积,便于管道检修。

4.2交通组织与入口

学校临新港东路为主入口,主要为人流出入口。

地块西侧为学校的次入口,设置人车分流出入口。次入口北侧设置了出租车上落客泊位10个,以及西侧广场设置了临时停车位与自行车停车位。

办公楼设置了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一个,机动车地下停车位为27个。教学楼首层设置地下非机动车库出入口一个,非机动车地下停车位为728个。

4.3绿色生态环境的塑造

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已经成为21世纪困扰全球的四大显性危机,首次在人类发展史上敲响了警钟,因而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培养环保意识显得意义深远。当代中小学校园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塑造生态的校园环境,并将学校环境本身作为活的课本,对学生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从多方面启发学生如何尊重自然,节省能源。

学校公共绿地包括教学楼之间的庭院绿化、体育运动场的绿化。教学楼之间的庭院绿化考虑结合生物园地、地理学习园地、物理学习园地设计。在体育运动场地的绿地上主要布置康体活动设施。在这些公共绿地中设置尺度宜人的地灯、座椅、小品、花坛、活动器械等,配以草地、灌木及常绿乔木,成为学生就近休憩的公共绿化空间。该地块绿地率为35.2%。

4.4建筑无障碍

本项目各单体出入口及公共平台、电梯均按建筑无障碍要求设置无障碍通道,校园道路的人行道纵坡不大于2.5%。各级公共绿地的入口与通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设轮椅坡道和扶手。在休息座椅旁设轮椅停留位置。公共服务设施部分均按无障碍设计要求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4.7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

校园中心广场、中心绿地、运动场地等尺度较大,可承载多种类型的活动,提供给学生集会、演出、展示、休闲的公共场所,已经提供标志性可识别的校园景观。设计中从空间形态、尺度、环境、景观等多方面入手,将其塑造成为符合群体活动特征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以此促进各种交往活动,让孩子们在交往中逐渐形成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品德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运动场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重庆市三十二中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张连英

副组长:李强、池鸿滨

成员:程其莲、何开容、张彬、曾维明、牟松、陈学宏、韩雯娟、彭长胜、郑富明、粱泽华、罗广林、陈燕

一、 指导思想

方案的制定以党的17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立足点,并体现三十二中“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二、总体目标:

建设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的校园群体文化。

三、建设方案:

(一)精神文化建设

1、 校园建筑物的命名:a区综合楼、食堂、b区综合楼、教学楼;雕塑;(办公室)

2、 校园相关场所及道路的命名:运动场、花园、各功能室及道路;(办公室)

3、 文化橱窗建设:对校园文化橱窗的内容、更换时间、责任单位等作制度化的要求;(办公室)

4、 校园“植物牌”的制作:对校园内的木本及草本植物制作“植物牌”,对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等内容作简要的介绍做成牌,挂在树上。(教务处)

5、 有关校园节日及庆祝活动:继续搞好具有我校特色的科研节(教科室、教务处)、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师生元旦文艺汇演(德育处)、教师春游、教职工篝火晚会,教职工演讲比赛(工会)、师生绘画书法展览及等现有的文化活动,努力开发新的文化活动,如教师普通话比赛(教务处)、教师体育项目比赛、师生摄影展(工会、德育处)、学生科技制作展(教科室、教务处)等;

6、 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提高素质的各种文化社团;(团委)

7、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充实相关内容。(德育处)

8、建立校史荣誉室(办公室、总务处)

(二)、物质文化建设:

1、 a、b区的大门及区域:绿化、文字、雕塑、浮雕、灯饰、水景等;(办公室)

2、 建筑物及百米起点和启智楼外墙体:口号、标语、绘画、浮雕、绿化等(办公室)

3、 楼道门厅:学生绘画、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相关制度、塑像及有意义的宣传画(德育处)

4、 校园雕塑: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雕塑、名人雕塑、景观雕塑(办公室)

5、 校园绿化:有特色的绿化如桂花树绿化带、黄果兰绿化带、玉兰树绿化带等(总务处)

6、 办公室文化建设(办公室)

(三)、行为文化建设

1、 礼仪:师生的着装、发型、见面用语等要求(德育处)

2、 集会:师生集会时的行为要求(办公室、德育处)

3、 自习:自习时的行为要求(教务处)

4、 就餐:就餐时的行为要求(德育处)

5、 寝室:寝室生活的行为要求(德育处)

6、 上课:师生上课时的行为要求(教务处)

(四)、制度文化建设(办公室及相关处室)

加强建设制度文化,强化学校管理机制。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 。

1、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和规定

2、 检查、补充、修改和清理原有的规章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3、 建立建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4、 努力营造科学的制度文化环境,学校的重大决策和实施,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四、方案实施时间:3到5年根据学校综合楼和塑胶操场修建完成的情况逐步完成。

五、方案实施阶段:

1阶段: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10年3月)

2阶段:向全校教职工宣传方案,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修改。(10年3月—4月)

3阶段:行政会、教代会对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审议通过。(10年4月)

运动场建设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区综合体;布局原则;建设模式;配置标准

1. 背景

2013年,四川省委和成都市委对成都市提出“五个转型升级”和“立城优城”的战略,要求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与服务,引导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上学、养老条件,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升城市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这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完善原有规划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公共服务发展趋势,打造社区综合体,引导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势在必行。

2. 社区综合体定义及功能研究

成都市中心城区公服圈分类布局图图3公交导向社区综合体布局模式图2.2社区综合体的定义及功能构成。

(1)建设社区综合体的目的是在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满足其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塑造社区文化、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为使片区居民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和使用社区综合体,规划应设置公共交通站点和停车场等。

3. 社区综合体布局原则

3.1服务深入,覆盖全面。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社区综合体是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十五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为基础,全面评估中心城区服务设施用地,遴选符合社区综合体建设标准的地块,原则上每个公服圈建设一处社区综合体,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与社会交往。

3.2交通便捷,出行低碳。社区综合体应尽量结合公共交通站点联合打造(图3),同时在具备完善的公共停车设施和便捷的公共交通换乘工具等交通便利地段,也可考虑社区综合(图4),原则上满足居民500米步行距离达到社区综合体,提高社区综合体的可达性和使用便捷度。与此同时,将社区综合体设置于慢行道路系统交汇处,并在社区综合体中设置社区巴士停靠站和自行车租赁系统,采取物理隔离或交通信号控制等方式管理城市慢行系统与机动车系统,实现机非友好分离,确保了慢行系统的安全,使行人和非机动车具有路权优先,实现了绿色出行的目的。

3.3公共开发。社区综合体应尽量临近小区绿地、水域、公园、广场、综合运动场等开敞空间布局,设置供人们交谈、停留和活动的场所,为居民提供开放的交往空间。

4. 社区综合体建设模式及标准

4.1建设模式。社区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1)垂直布局。针对单个地块,在垂直空间叠建多种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主要表现为多层的单体建筑(社区综合体垂直布局模式示意图见图6)。

(2)水平布局。水平建设模式,即针对单个地块,在水平空间叠建多种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主要表现为沿街低层建筑;或针对相邻的多个地块(各地块功能单一),共同开发形成的一个布局相对集中的社区综合体,主要表现为建筑群(社区综合体水平布局模式示意图见图7)。

(3)混合布局。由相邻的单独占地及叠建多个服务设施地块组合在一起,可根据实际需求共同开发,形成一个布局相对集中,高效集约的社区综合体。可根据方案设计,在内部形成商业街、开敞空间及交流平台等公共空间(社区综合体混合布局模式示意图见图8)。

4.2建设标准。

4.2.1分级体系。参照《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2010),形成“居住区级和基层级”两级社区综合体体系,分别对应不同的服务人口和不同的配建设施。基层级社区综合体服务于其所在的居住社区,服务人口约1~3万人;居住区级社区综合体服务于其所在的居住区,服务人口约3~5万人。

4.2.2配建标准。

(1)公益设施配建标准。对应社区综合体的两级体系,分别形成“居住区级和基层级”两类建设标准,其中,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按照《成都市中心城区十五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的建设标准进行识别(社区综合体建设标准一览表见表3)。

(2)其他社区商业设施配建标准。社区综合体除配建农贸市场、邮政服务网点等公益性的社区商业服务设施,还可配建一定量的其他社区商业设施,涉及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生活服务、便民维修、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以保证社区综合体的商业活力。本次将其他社区商业设施分为必备设施及备选设施两种,如表4所示。其中必备设施在社区综合体内必须设置,但社区综合体中若已配建类似的公益设施功能,则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需要进行配置,不再作为必备设施。例如在社区综合体中已配建了农贸市场功能,则必备设施中的生鲜连锁可作为选择配建设施。其他备选设施的功能和面积则由建设单位根据主题功能需求选择配建。

4.2.3用地规模。根据相关案例研究,层数较高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利于居民日常使用,造成设施的闲置浪费(图9);体量较大的社区综合体在形态方面不易与周边建筑协调。因此社区综合体应要在合理的建筑高度控制下满足一定的用地规模,以保证社区综合体内的各项公共设施能被有效利用。

根据成都市中心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与发展需求,社区综合体应须尽量配建社区养老、社区医疗、文化活动、综合运动场、绿地等设施。基于社区综合体建设标准中的最小规模测算,除需独立占地的综合运动场、小区绿地和绿地与广场外,可叠建的公益设施的最小建筑面积约为8500平方米,在预留一定比例的其他社区商业设施建设空间基础上,确定成都市中心城区社区综合体服务设施用地的总用地规模不宜小于6000平方米。

5. 结语

在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普遍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满足居民日渐提高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是广大规划工作者不懈努力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不同的服务人口形成两级社区综合体体系,并配置相应的设施和设置相应的建设标准,较合理的平衡了用地紧张和公服需求的矛盾。此外,对社区综合体的布局原则和建设模式进行研究,为以后社区综合体的规划管理提供了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武田艳,何芳.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设置准则探讨[J].城市规划,2011(9):13~18.

[2]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中心城区十五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R].2013.

[3]吴南.基于生态导向下的社区中心布局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M].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1.

运动场建设方案范文第7篇

(一)社会文化及文化执法大队工作

1、精心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春节、元宵期间,认真筹备,精心组织花灯、马甲大鼓吹、南音表演参加泉州市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凸显洛江文化特色;联合区委宣传部完成“和谐洛江欢乐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城镇化与减灾、森林防火3场主题巡回演出。精心编排“庆国庆65周年、建区17周年”文艺晚会。成功举办“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县域活动暨“文化之都·仙山洛水”洛江文化周,以“文化之都·仙山洛水”为主题,精心策划了展演、展示、展览、博饼四大系列的15项活动,通过五彩纷呈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洛江生态山水、非遗人文、特色美食饮品以及海丝多元文化之美。

2、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9万元,新建7个村级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7个村级文化活动示范中心建设工作。

3、多措并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做好可移动文物的调查认定、信息采集工作。成立洛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完成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公布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个;做好《陈三五娘》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跟踪工作,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非遗项目工作评审并由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完成公示。组织开展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举行洛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揭牌仪式,在马甲镇文化中心举行了洛江区第二批市级非遗传习所和第二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授牌仪式并在授牌仪式后举行南音专场演唱活动。

4、加强文化安全监管力度。今年来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家)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00多家次查缴有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卡通漫画“小册子”、“口袋本图书”等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印刷品50余张(册),盗版字典12本,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开展夜市地摊整治,查缴盗版VCD1000多片,非法出版物300多册,严厉打击游商、地摊兜售非法出版物行为;组织参加市扫黄办举办的2014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暨“绿色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对查缴的非法出版物及盗版光碟进行集中销毁。

5、做好文化产业服务工作。开展第四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调查摸底工作,推荐“东艺雕刻”、“建文工艺” 两家企业申报泉州市第四批文化产业基地。投入资金7万元,新建5家社区书屋,提升10家农家书屋。

(二)体育工作

1、做好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争取省体育局社区多功能运动场项目资金56万元,新建朝阳社区、院前社区2个多功能运动场,场地平整已完成,现等省体育局安装;新建10个市级全民健身点并安装完成;投入14.9万元完成室外损坏健身器材维修;投入30万元,提升10个村灯光球场招投标工作已完成,现正在安装中。

2、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节庆期间,联合区直相关部门分别组织区第五届农民篮球公开赛第一阶段、新春象棋、乒乓球邀请赛、庆“三八巾帼健身舞蹈”、徒步越野比赛、拔河等机关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日期间,举办洛江区第五届农民篮球公开赛、首届洛江区太极拳大汇演等全民健身比赛;组队参加全国武术之乡比赛,积极备战第十五届省运会、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工作。

(三)旅游工作

2014年,我区接待游客115.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93%,实现旅游收入12.16亿元,同比增长22.35%。

支持乡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3月22日,协同虹山乡、泉州广播电视报联合主办“最美虹山行”乡村游启动仪式,7月5日,协同河市镇举办“多彩河市 乐活乡村”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体验季活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召开全区“国庆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暨乡村旅游工作会,分析全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重点旅游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对今后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完善沿线景点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针对主景区标牌标识少的问题,主动联系省、市旅游局安排设计单位,计划于年内新设置道路标牌标识20个。指导泉州田格里拉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按照创建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标准进行园区整治、申报材料撰写工作,目前,已通过市旅游局初评。

指导河市镇召开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协会成立大会,成立我区第一家乡镇级的旅游协会——河市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协会,实现我区旅游协会发展有新突破。

(四)其他工作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较好完成三个环节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以“文化惠民接地气、润泽无声暖民心”主题,开展“四下基层”、“四送下乡”、“四个一”结对帮扶活动为自选动作,确定10个边学边改项目。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于8月18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四个回应”的要求,精心研究制定“两方案一计划”,其中班子明确6个方面、14项整改内容,科级党员干部共制定了61条整改措施,修订完善制度13项,新建制度11项,确定专项整治任务6项。

2、做好市、县(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工作。

3、组织开展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完成相关表格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4、2014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1-2013年度文明单位。

5、全面部署,顺利配合做好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局承担的人文环境组相关工作。

二、20**年工作计划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继续做好区级文化馆新馆建设的前期工作,新建一批激情文化广场。

2、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3、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4、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展“陈三五娘”系列文化活动。

5、提升基层体育基础设施,继续争取2—3个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所项目建设。

6、承办好泉州市第七个“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活动,组织开展面向机关、乡镇、村、企业的多形式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

7、继续加强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在建文化旅游项目的服务、宣传推介工作,加大对外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荐申报省、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工作;认真组织甄选、推荐项目及企业参加“文博会”。

8、积极开展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综合监管及扫黄打非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安全发展城区建设工作,推动企业加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9、继续贯彻落实《洛江区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完善全区旅游布局,做好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招商工作。

运动场建设方案范文第8篇

1.自接到泰教办发〔2013〕35号文件关于转发鲁教体办字〔2013〕4号文件认真做好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自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门人员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自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对照《关于印发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方案的通知》和《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评估方案(试行)》的规定和要求,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逐一自查、评分,并撰写了专项督导检查自评报告,于2013年7月30日前按时上报到体卫艺教研室,目前学校已按督导评估要求对体卫艺各项指标进行了档案整理和归类。

2.对照体卫艺专项督导的各项指标,学校存在以下问题

(1)全校每班每周体育课的开课数均为3课时,1-2年级没有达到4课时。

(2)因学校场地狭小,没有组织开展学生集体冬季长跑活动,只布置学生在家进行这一活动。

(3)学校每年只召开一次秋季运动会,还达不到每年二次,但每年十二月都定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月,全校师生均参与活动和比赛。。

(4)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不达标,没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蓝排球场地及乒乓球场地。

(5)学校没有实施新生入学体质测试和学生体质测试工作。

(6)学校每年只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二次监测,达不到规定的四次检测要求。

(7)由于学校在改建施工中,存在艺术专用教室、教育教学设施和活动器材等不足的问题。

二、“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情况

1.自2009年3月起,我校就开展了“体育、艺术2+1”活动,学校广泛征求艺体老师和班主任的意见,制定了实施方案、体现学校特色的体育艺术项目和学生申请考核表,音体美教师根据个人特长,成立了管乐、舞蹈、合唱、乒乓球、健美操、腰旗橄榄球、国画、书法、剪纸、皮影等兴趣小组,班主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项目,填写学生申请申请考核表,并鼓励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校兴趣小组、自主学习和家庭教育等方式、途径进行技能学习,班主任负责抓好落实。

2.2013年6月,学校接到泰教办发〔2013〕30号文关于印发《市义务教育段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后,组织校级、中层、艺体教师、班主任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通过校园网进行广泛宣传,使全校师生人人知晓,切实提高了全体师生对“2+1项目”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学校已实施到第二阶段即调查摸底阶段,已精心制定了《泰师附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将对全体教师的爱好特长情况进行清查摸底,并结合文件规定的项目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2+1”项目的“菜单”供学生自由选择,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市义务段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考核等级表,并于月底前完成每位学生的填表和项目汇总工作。

三、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实情况

学校接到泰教发〔2010〕40号文《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文件后,非常重视,按要求在校园网上进行了,召开了校级、中层及体育教研组长会,明确了职责,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班每周有三节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学校每天上午两节课后安排25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下午一节课后安排35分钟的集体锻炼,活动内容有广播操、自编哑铃操、校园集体舞、踢毽子、跳绳等集体体育活动;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为活动课,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进行体育活动,当天有体育课的班级进行艺术类活动,由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共同组织,鉴于学校场地小、器材不足的问题,学校还布置学生每天放学后和节假日在家进行体育锻炼,充分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将学生的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统一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好实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