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根本动力 先进的现代文明

一、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取得的进展

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手段,也必将为世界文化的多元交融和共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以来,至2009年底已在全球建立272所孔子学院及282个孔子课堂(许琳2010);到2010年10月已建立322家孔子学院和369所孔子课堂;至2012年8月已在全球建立389所孔子学院,520个孔子课堂。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得到批准并逐步扩大招生;大规模的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师资培训在国内外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研究生开始招生并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些成绩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正蒸蒸日上,也表明有关部门作出了巨大而富于成效的努力。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与根本动力

在喜人的形势下我们应当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文化战略基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令人鼓舞的形势下应该作更长远更深入的思考。反观英语等其他语言在近代以来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的历程和情况,可以深化我们的认识,给予我们启示。

近代以来英语等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伴随着殖民主义进行的。除去这一特定的历史因素,这些语言得以扩张的背后是英美等国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应用技术,即语言扩张的背后基础是先进优秀的现代文明。这一点非常清楚,但在认识上却很重要。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有以下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1.语言崛起不能仅以传播古代文明为基础。

语言崛起依靠的是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应用技术,不能简单寄希望于该语言承载的在历史上创造的古代文明。英语等语言的扩张依靠的正是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而不仅仅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反观汉语国际教育,目前偏重的仍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介绍、传播和输出。孔子、京剧、功夫、中医等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海外汉语教师很清楚,目前的中华文化课程基本上仅仅局限于制作几个中国结,唱上两段京剧,或者练几笔书法,摆几个太极拳的架势,等等。这实际上是寄希望于一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及中华古代文化表层的兴趣甚至好奇。由于对汉语、汉字乃至中华古代文化不了解,英语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as difficult as Chinese(像汉语一样难)。换言之,目前我们的文化传播定位还停留在西方国家对远东陌生异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上。要真正以汉语国际教育为桥梁和平台达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的,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扭转。

2.语言崛起应打造包含经济因素在内的多层面、多维度的需求格局。

不可否认,语言的崛起应该包含经济因素在内的多层面、多维度的需求。200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会议指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汉语热’持续升温”。但应当看到,造成这种需求局面目前主要依靠的是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出口已经上升到第三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张国祚2009)。经济的发展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贸易往来,这当然需要语言的沟通,会扩大汉语的需求。但经济上促成的汉语需求只是一条腿走路,单纯依靠经济维度,从长远来看汉语的需求空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目前已经显露出来。据2006年5月22日国家语委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年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据国家汉办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按1:20的师生比估算,届时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将达到500万。但目前全球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是否已经达到1亿,恐怕很难给出精确的统计数据。可以预见的是,单纯依赖于经济的语言需求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达到饱和和极限。经济层面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要不断扩大汉语国际传播的成果,必须下大力气逐步打造多层面、多维度的汉语需求局面。

3.先进的现代文明是语言传播的坚强基础和根本动力。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83-01

一、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影响不断扩大,中国的文化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很多人对中国文化及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中国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汉语热”的浪潮,世界各国学习汉语及汉文化的人逐渐增多,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高速发展的学科迅速的崛起、走向成熟。但是当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越来越多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走向世界,各国间的文化冲突变得日益明显。

为了避免这种文化上的冲突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人们在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接触时,首先应对其文化背景进行简单、基本的了解与掌握,尤其是交际过程中,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十分重视交际礼仪,因此对交往对象的礼仪文化背景的学习与掌握,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

中日两国同属亚洲国家,同属黄皮肤、黑头发的黄色人种,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很容易不知不觉得将对方视为与自己大致相同的人,但这种认识却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弊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同肤色人种间的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必须在交际中注意观察异国的文化,并且善于将其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这样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深入研究中日礼仪文化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二、促进民族文化交往、融合

当两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相互学习时,必然产生文化的交叉与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有的民族文化差异是可以很容易被认同、接受的,而有的则可能由于宗教、民族优越感等原因而不被接受或是很难被接受。那么,那些可以被认同、接受的文化,就会被吸收、接纳,进而融入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中去,那些不被接受的文化则会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阻碍。

中日礼仪文化的对比研究只是一个使人认识中国与日本礼仪文化异同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中国与日本两种礼仪文化的细节差异,从日常社交定场合与非特定场合涉及到的礼仪出发,以餐桌礼仪、婚礼礼仪、葬礼礼仪、仪容仪态礼仪、服饰礼仪、谈吐礼貌、见面礼仪、访送礼仪及民族禁忌等社会交往中最常接触又无处不在的方面为主要探讨方向,使中日两国人民在交往中能够认识到社交礼仪的差异,从而从中吸取对方身上的优点,与自己民族的特色相融合,使本民族的文化更加完善,更加优秀。

民族间文化的交往、融合,是通过长期的跨文化交际过程来实现的,文化外交的最基本途径是人际交往,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有利于推动国家、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有利于异文化的接纳与吸收。

三、加强国际间友好往来,推广汉语国际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将加强与中国的交往作为政治经济发展的大事,正因中国的经济、政治地位在国际上有如此巨大的变化,也激发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汉语的交际价值也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得到了空前的突显,成为一种非常具有上升空间的国际性语言。这也使得汉语热急剧升温。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也是中国对外推广汉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化外交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载体。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人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

自从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到2011年,全球“孔子学院”数量已达300家之多,日本共有“孔子学院”14所,多所大学、研究生院设有汉语学科、中国文学和中国史课程,到2003年,开设汉语专业的大学有42所,15所初中设有汉语班,大约有600所高中将汉语作为必修课或是选修课。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传承着文化的语言教学,通过对中日礼仪文化的对比研究,使广大的留学生以及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认识到了解与掌握不同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民族界限,也通过文化的传播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国际发展。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对策

一、国际汉语教师媒介素养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汉语国际推广是我国一项很重要的战略决策,[1]国际汉语教师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主要力量,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是其重要职责。[2]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和当今媒体时代带来的海量信息,国际汉语教师在教授好汉语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真正实现更好地对外展示中国形象的目标。“媒介素养”,主要是指分辩媒体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差别的能力,对媒体的传播内容有批判性理解接受的能力,以及将媒体为我所用的能力。[3]结合汉语国际推广国家战略,国际汉语教师的“媒介素养”主要是指能够正确地认识所在国媒体对于中国的有关报道,能够反思这些报道对于自己及所教外国学生的影响,能够帮助所教外国学生认识媒体之外的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中国,能够利用所在国媒体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等。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本文所说的国际汉语教师是指正在或曾在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汉语教师,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他们的媒介素养现状。本次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平台制作发放,依靠部分国际汉语教师和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朋友人际推广填写并回收,共回收问卷26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参与调研的国际汉语教师赴任国有美国、加拿大、英国、芬兰、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其中赴任美国和泰国的国际汉语教师共占60%。参与调研的国际汉语教师女性占78.46%(204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1.54%(160人),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占24.62%(64人);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的占67.69%(176人),为大学本科的占27.69%(72人);所学专业为文学类专业的占61.54%(160人),为教育学类专业的占35.38%(92人);担任国际汉语教师之前从事职业为教师的占49.23%(128人),为学生的占44.46%(116人)。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目前国际汉语教师大多数对自身语言教师和文化使者的双重角色定位准确,大多数都清楚国家汉办对国际汉语教师设定有规范性标准;同时,国际汉语教师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国际汉语教师对媒介素养的认知不够全面

本次研究就国际汉语教师对媒介素养的认知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媒介素养的定义设置了多选题目,题目选项包括“A.会使用现代媒介技术手段,比如摄影摄像、制作PPT等”、“B.能够分辨媒体传播内容与真实情况的异同”、“C.对媒体传播内容有监督批判的能力”、“D.能利用媒体传播内容为个人生活工作及社会发展所用”、“E.不知道”。参与问卷调查的260位国际汉语教师中,76.92%的人认为媒介素养就是“A.会使用现代媒介技术手段,比如摄影摄像、制作PPT等”,而且有12位选填“E.不知道”,只有极少数的人同时选填了A、B、C、D项。由此可见,部分国际汉语教师目前还存在对媒介素养概念认识不够全面甚至完全没有媒介素养概念的问题。

2、国际汉语教师对赴任国媒体会影响汉语学习者认识中国的认知不够清醒

本次研究就国际汉语教师所了解的其所教汉语学习者媒体使用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260位国际汉语教师中,73.85%的人认为国外汉语学习者阅读书籍,72.31%的人认为国外汉语学习者上网,70.77%的人认为国外汉语学习者使用社交媒体,52.31%的人认为国外汉语学习者看电视,29.23%的人认为国外汉语学习者阅读报刊,24.62%的人认为国外汉语学习者收听广播。本次研究还就国际汉语教师对其赴任国媒体报道中国倾向的认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报道比较客观的占比最高,为67.69%;认为没有报道中国的占比为12.31%;认为报道客观的占比为10.77%;认为报道丑化和歪曲中国的占比为9.23%。同时,本次研究就国际汉语教师对其赴任国媒体报道对汉语学习者影响度的认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其赴任国媒体的有关报道比较影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的印象的占比最高,为58.46%;认为其赴任国媒体的有关报道非常影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的印象的占比为35.38%;认为其赴任国媒体的有关报道没有影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的印象的占比为6.15%,这其中有半数在回答上述“赴任国媒体报道中国倾向”一题时选填了“没有报道中国”。由此可见,国外汉语学习者在阅读书籍的同时,也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获取信息;部分国际汉语教师赴任国媒体存在不予报道中国或者在报道中国时存在丑化和歪曲中国的问题。有些国外媒体因为种种原因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及当今飞速发展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成就视而不见、不予报道,非常不利于国外汉语学习者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然而,部分国际汉语教师因为其赴任国媒体不报道中国而认为这样就对汉语学习者认识中国完全没有影响,显然是不清醒的。

3、国际汉语教师利用赴任国媒体传播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意识参差不齐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54%的国际汉语教师赴任单位的有关汉语教学或中国文化传播活动曾经被赴任国媒体报道过,38.46%没有报道过;63.08%的国际汉语教师赴任单位主动与赴任国媒体共同策划宣传过中国或者汉语教学,36.92%没有策划过;40%的国际汉语教师已经做过以赴任国媒体热议的中国话题导入国际汉语课,46.15%表示以后会尝试,13.85%表示以后也不会尝试;56.92%的国际汉语教师在自媒体(比如,Facebook、微信、微博等)上与国外汉语学习者互动,29.23%表示不互动,13.85%表示自己还没有自媒体;66.15%的国际汉语教师在自媒体上传播个人生活有关内容,41.54%传播国际汉语教学,36.92%传播中国文化,21.54%传播时事热点,9.23%传播其他内容。由此可见,大部分国际汉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利用赴任国媒体传播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有所行动;但还有小部分国际汉语教师观念比较保守,没有顺应当今媒体时代而动,缺乏利用赴任国媒体行使自身汉语教师和中国文化使者双重职责的意识。

三、提升国际汉语教师媒介素养的对策建议

1、国家汉办在《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增加“媒介素养”次标准

随着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汉语国际推广”上升成为我国一项很重要的战略决策,“提高国际汉语教师队伍素质”这个课题也变得尤为重要,由此催生了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该标准在2012年更新后,将“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与“汉语教学”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4]而“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在当今媒体时代丝毫离不开媒介素养的支撑。《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是国家汉办培训国际汉语教师的基本遵循,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建议国家汉办修订《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在“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标准下增加次标准“提升媒介素养,掌握媒体传播规律,利用赴任国媒体为汉语国际推广服务”,进一步发挥对高素质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指导性。

2、国家汉办在国际汉语教师候选人行前培训中加入“媒介素养”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69%的国际汉语教师表示其接受过的培训中有涉及媒介素养,32.31%表示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相关培训。从国家汉办的官方网站介绍来看,通过选拔考试的国际汉语教师候选人都将参加由其组织的行前培训,而目前的培训内容不包括提升媒介素养有关课程。[5]由此,建议国家汉办在其组织的行前培训中增加媒介素养内容版块,可安排“新闻采编”、“新媒体运营实务”、“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文化”、“舆论学”等相关课程。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4篇

祝克懿《互文性理论的的多元思维特征》首次将互文性理论中“多元”思维特征作为与“互动”并列的思维特征提取出来,对其进行论证分析,从语篇语言学的系统、关系、层级观等角度切入,深入讨论了互文性理论的多元思维特征。聂仁发《有关语篇结构的几个概念》将语篇的宏观结构分为基于内容的事理结构、主题结构、文体结构和基于形式的普遍结构,并简略探讨了这几种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施麟麒《孟子的话语理解观———“以意逆志”新解》对孟子关于话语理解的名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作了较详尽的考辨分析。杨亦鸣《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介绍了神经语言学与言语障碍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历史,并从中英文阅读障碍跨文化对比、汉语成年口吃者词汇加工的ERP研究、语音与聋人词汇阅读三个方面展示了语言学与科技结合的良好前景。李怡《跨文化语用研究语料收集方法———观察记录vs角色扮演》以汉英“请求”言语行为跨文化对比研究为例,探讨了观察记录和角色扮演作为语料收集的两种方法收集的语料差异、各自的优劣及适用领域。周毅《社会符号学视野下文人画语篇结构及成因》从语言符号、视觉符号与社会文化情景的互动关系来探究文人画。周明强《埋怨性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探析》讨论了埋怨性话语标记(如“真是的”“、何必呢”等)的语用功能。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建设、汉语研究和教学法

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围绕着汉语本体、教师、学生、技术保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五个方面,结合丰富生动的案例阐述了这个学科目前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周小兵《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应用语言学》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发展等重要问题,介绍了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近年在该领域的拓展。王建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汉语国际教育》认为汉语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是一项语言文化事业,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经济价值。陆俭明《要加强语言信息结构的研究———重新认识“把”字句》以语言信息结构理论为依据,针对以往“把”字句教学中的释义局限,重新定义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及对汉语国际教育句法教学的功用。马真《要加强词语的用法研究》以副词“按说”、状态词“好端端(的)”、“反而”、“一概”等为例,指出外国留学生词语偏误出现的部分原因,是词语用法研究的缺位和辞书注释的缺陷(缺乏语义背景),强调了加强词语用法研究的重要性。税昌锡《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体标记事态分布研究》梳理了“了”、“着”、“过”等体标记教学的历史,借用过程哲学将事件看作随时间展开的动态过程,建立了一个事件过程的事态结构模型。吴应辉《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的现状、特点与思考》全面介绍了沉浸式语言教学的概念和历史、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发展现状、美国沉浸式汉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严慧仙《文化认同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启示———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从文字、画面、声音三个方面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及加长版宣传片的多模态文本进行解码,解读该片所表达的文化认同特征。沈阳《关于汉语规范化的若干问题》阐述了汉语规范化的理论问题,也对当下语言生活实践出现的不规范乱象进行了批评。胡云晚《政府门户网站背景下的语言规范观》通过对浙江省101个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政府门户网站的语言监测表明,政府门户网站语言失范率奇高,远大于传统纸质媒介。并提出要实现政府语言的规范表达的相关策略。赵翠阳《异形词社会使用调查与〈现代汉语词典〉两版整理规范研究》通过对北大的CCL语料库(现代汉语)、人民网语料以及国家语委的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考察,整理分析了四类异形词。杨同用《词的功能与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和释义》着重对词的功能与词性的关系、功能变化与词义的关系、词的功能变化对语文辞书词性标注和释义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

三、结语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5篇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的交际;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1]。具体讲,跨文化交际就是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指不同背景的人们相互进行交际时具有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避免因单一文化影响而出现的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成功进行的综合能力”[2]。张红玲(2007.85)指出“如果说交际能力是指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超越了具体语言和文化群体,根据不同语境灵活多变、应对自如的能力”[3]。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指标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考察,其具体内容也不同。我们仅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质角度考虑,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细化为以下内容。

1.认知能力。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指对对方国家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了解。包括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语体文化知识、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时间取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等。

2.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指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应用于实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即便不能流利地说对方国家的语言,但至少应具备用通用语(英语)和对方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利用已掌握的对方国家语言文化、语体文化、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指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对方文化、宗教信仰等,并在心理上很好地适应对方文化和交际模式,适应对方的社会文化生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并且要有良好的心态,在接受不同文化、信仰的同时,能在短时间内主动调整自己,适应周围社会环境和交际模式,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4.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指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包括语言沟通技巧、和谐相处能力等。行为能力要求交际者克服交际中的各种障碍和突发问题,使跨文化交际不仅得体而且有效。

5.教学能力。

跨文化教学能力指能和对方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汉语教学(包括汉语和汉文化知识)。

上述五个指标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一定的层级关系,认知能力是前提,应用能力是保障,移情能力是基础,行为能力是过程,教学能力是目标。对普通人而言,提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只要做到前四点就可以了,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而言,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到第五点才算合格,所以与其他专业的人才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否则会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所以本文着力分析课堂教学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心理素质。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的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4]。这种敏感度和自觉性都是可以培养的。意识是第一位的,如果学生主观上不接受这种文化差异,那么就会产生排斥、抵触心理,这样,再丰富的跨文化知识都难以很好地应用,所以健康、正确的跨文化观念、意识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第一步。跨文化意识要经过学习、感知、认识、比较、分析、理解和接受的培养过程[2]。所以教师要遵循跨文化意识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宽容、开放的心态,树立客观的跨文化观念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移情能力,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以足够强大的内心包容力应对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此外,还需要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敬业精神,作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职业本身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工作时不得将种族歧视、民族偏见、宗教信仰、个人喜恶带到工作中。

2.深化课堂内容,培养应用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个相对年轻的专业,目前这个专业使用的教材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语言类、文学类课程教材和其他专业的没有区别,只泛泛地讲述学科知识,忽略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建设方面,没有专业针对性,所以要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材本身并未涉及这方面内容,所以教师必须深化课堂内容,在实现原有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层次,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如古代汉语课上学了“六书”理论,那么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可设置这样的提问:“请”字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用六书理论分析(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这样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强化课堂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课堂上有理论讲授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能让学生站到讲台上讲就更好了。还以“六书”知识为例,在问完“‘请’字为什么这样写”后,可再进一步提问:若你是对外汉语教师,在给外国人讲“请”字的写法时该怎么讲呢?让学生亲自上讲台实践。这样安排,学生的教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利用课后作业、第二课堂,培养交际能力。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教学

1应用型教学的背景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重视应用型教学是有其独特的专业背景、课时限制和现实需求。从专业背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具有优良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汉文化产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卓越汉语国际传播人才”。[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知识构成更加强调语言学的重要性,除了常见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基础性课程外,还增加许多语言学的分支教学内容,如语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二语习得教学等内容。而文学部分虽然也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教学内容,并且也是专业平台课程,但这些文学性课程总体是辅的,并且紧紧围绕语言学教学服务。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以语言学教学为第一位,而文学处于从属地位。当然,文学的从属地位并非否定文学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因为一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除了能够流利地利用汉语进行国际教育和交流对话外,还必须能准确地理解、分析和鉴赏中国文学作品,并掌握和讲解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与此相适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时设置上也是以语言学课程为主导,而文学和文化课程的课时量占比则非常小。以本单位为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每周课时只有2学时,一般只开设2个学期,总课时量只有60学时左右。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每周有3学时,课程开设4个学期,总课时量达到360学时左右。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量实在是太少了,只占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时量的六分之一,但所授课的内容却是相同的,都是从先秦讲到清末,也是跨越几千年的文学史。如何做到在极为有限的课时中讲解完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每位授课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就应该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角度强调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深度性转化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文学知识的应用性和理论的普适性,让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文学史知识,而且重视文学的应用能力,诸如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应用型教学实践,才能解决课时量少与课程内容多的突出矛盾,更能提高学生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对于文学教学的实践能力。从现实需求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喜欢学习中文,另一方面中国自身也倡导文化走出去,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而文化交流与对话除了语言学习本身之外,还包括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文学艺术等内容,这就要求文化教育者和交流者需要有较高的文学素质和文学交流能力。汉语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师资队伍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他们除精通汉语的语言学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应用能力,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对话中很好地阐释、讲解和宣扬中国文学和文化。

2应用型教学的目标导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侧重于应用型教学,其教学目标导向应从三个方面来设定,即普及性与经典性的结合、文学性与文化性的融合、本土性与国际性的汇合。

2.1普及性与经典性的结合

这是指教学内容方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由于课时量少,以应用型为导向,不可能像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样做到授课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入性,只能做到普及性与经典性相结合。所谓普及性,是指文学史知识讲解以基本普及为目标,把中国古代几千年来文学史发展的概况做大致梳理。例如,魏晋南北朝文学所涉及的朝代复杂,作家繁多,文学史知识极为丰富,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和北朝文学等。就文学大家而言,此一时段所出现的大家并不多,只有东晋的陶渊明,但这一段又特别重要,它是中国文学自觉时代的开始,又是诗歌的格律形式的探索时期,没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后来的唐代文学的出现。但限于课时的规定,又不能详细讲解此一时段,只能作简要的文学史线索梳理。其方法就是把每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主要文学特色梳理出来。如建安文学主要作家“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以王粲和刘桢为代表的“建安七子”,以及蔡琰;此阶段的主要文学特征是建安风骨的形成。所谓经典性,是指挑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来讲解。同样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例,此段文学史所要作重要讲解就是东晋的陶渊明,而陶渊明的文体涉及到诗歌、辞赋和散文,重点是讲授诗歌,诗歌又以田园诗和咏怀诗为主,分别以《归园田居》和《饮酒》两个组诗为经典。就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来看,可以借用王国维有关“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论断来概括其经典性,即《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种经典性概括既归纳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史,又体现了不同文体的所在历史时期。

2.2文学性与文化性的融合

就课程性质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并不仅仅限于教授文学,它还涉及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因为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必须在文学讲授中融合相关的文化知识,而文学与文化的融合也是中国文学自身的突出特征。具体而言,包括四方面的融合:一是文学与历史的融合。中国古代文论本身就强调知人论世,作家作品必须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才能准确和深刻地理解和批判。如讲解杜甫及其作品时,必须对杜甫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唐代史安之乱的历史知识有较充分的了解,才能深刻理解杜甫诗歌为什么被称为“诗史”,杜甫为什么会被称为“诗圣”。二是文学与哲学的融合。中国文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源于儒家和道家两种哲学思想,而古代文人绝大部分是属于“士”的阶层,特别宋明理学兴起以后,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到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如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双子星座”的杜甫与李白,前者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儒家思想,后者的作品更多表现出道家思想,所以有“诗圣”与“诗仙”的区别,但本质上两人都是一样的,李白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只不过当理想无法实现时,而以道家的方式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三是文学与艺术的融合。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绘画和书法关系密切,诗词等韵文学最初就是合乐而作的,十分强调诗词的韵律性和音乐性;诗词创作还很强调绘画的技法,如王维的“诗中有画”,注重景物的层次感、用词的色彩感;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和绘画性,书法是诗词等文学的重要外在表现,因此两者都具有内在的神韵性。四是文学与宗教的融合。古代佛教与道教等宗教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如志怪小说、神魔小说都是宗教文化发展的结果,讲解这些文学作品时离不开相关宗教文化的分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讲解重视文学性与文化性的融合,既是讲授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更是培养学生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应有的文学和文化讲解能力。

2.3本土性与国际性的汇合

这是由课程的应用对象所决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虽然是面向中国学生所开设的,但所培养的学生将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力量,其对象则是世界各国的受众。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学时,理应适当了解相对应的外国文学发展情况。这既有异质对比,也有同质对照。异质对比,如早期的中外史诗,中国早期的史诗一直被认为不够发达,只有《诗经大雅》当中有周始祖史诗5篇,即《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篇幅都较短小;而古巴比伦有长篇叙事史诗《吉尔伽什》,古印度有《摩诃婆罗》和《罗摩衍那》,古希腊有《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合称《荷马史诗》)。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史诗是以案头文字的书写方式流传,而外国史诗是以口传方式流传。就流传时间来看,周族史诗约创作于公元前11世纪,外国史诗除《吉尔伽什》外,都比周族史诗晚,《荷马史诗》流传于公元前8、9世纪,有文字记载要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了,而《摩诃婆罗》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世纪。这体现了中国文学早熟性特征,这是因为汉字产生得早,成熟得早。同质对照,如明代的汤显祖(1550—1616)与英国的莎士比亚(1564—1616)都处于同一时代,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们都以戏剧创作著名,都擅长写情故事,以“情”来超越生死,以“梦”来实现理想。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东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时代呼应,体现了晚明时期中国文学和文化与世界的同步性。通过本土性与国际性的汇合,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有关文学与文化的教学能力。

3应用型教学的方法措施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方法和措施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的贯通、知识记忆与能力应用的融通、传统课堂与新型媒介的会通。

3.1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的贯通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应用型教学应把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融通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无论什么样类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引导是必要的。从应用型教学来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引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史知识梳理的引导,把每个朝代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特征归纳好,方便学生识记和拓展;二是文学作品理解的引导,启发学生如何准确分析文学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两种思维训练。一是发散思维,即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局限于常规思维和单一角度,而要有联想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够从多维和多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课堂讲解此诗时,应由此诗之“哭”联想到杜甫其他的“哭”诗,并归纳出杜甫“哭”诗数量众多的文学现象及其原因;同时又可以跟李白诗歌以“笑”居多进行对比。二是审美思维,即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感性,认识到文学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异性。如苏轼有诗描写西湖之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里用西施比西湖,把西湖之美具像化了,体现了文学的魅力。而更重要的是苏轼打破常规,用人体来比作物象,而不是以物象比喻人体,体现了创作上的逆向思维和独创性。学生学习主导性的完成要做到三个转型:第一,由单纯听课向试着讲说的转型。无论是文学史知识的归纳还是作品分析,都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特别是作品分析,如诗歌讲解,从字词的解释到诗句的分析,再到诗歌的理解,都可以让学生来讲解,教师只需要做适当的引导即可,而不必做单向灌输。第二,由死记硬背向知识搜索转型。现在资讯发达,搜索引擎丰富,学生学了一些基础性常规知识进行必要记忆外,很多知识可以通过搜索来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一些基础性的文学史知识是需要背诵的,但是课堂所梳理的文学史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必须在课后进行补充和充实相关的知识点。如讲解明清文学,通常以小说史为主,对一些诗词等韵文学,只是点到为止,这需要学生根据相关线索去补充。同样,作品分析更离不开学生自主搜索。如字词的理解、诗词意象的归纳、叙事母题的嬗变,都需要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去完成搜索。第三,由个体学习向团队互助转型。个体学习是必要的,但要充分训练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还需团队互助,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后合作。尤其是课后合作,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应用性有很大帮助。如文学史知识的补充,如果史学知识只提到某位作家而没有具体讲解,其知识补充就包括作家生平经历、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等内容,由于涉及的作家众多,单凭一个人难以完成,这就必须依靠团队合作。

3.2知识记忆与能力应用的融通

知识记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识记忆必须与能力应用相融通,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具体而言,学生的能力应用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文学吟诵能力。吟诵是古人对诗文的一种传统诵读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吟诵来体会诗文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为汉字有着独特格律和韵调的。吟诵一方面需要准确处理平仄字的不同声调,做到平长仄短;另一方面要依字行腔,音高、音强和音长不固定,但始终依情而定腔调。吟诵与朗诵相同点都在于通过声音来理解诗文,不同点在于朗诵依诗文内容而断句,且读音一般以普通话为标准,而吟诵则是随音调吟咏,有相对自由的断句,且以两字居多,其发音不作统一的标准,可以是普通话,也可以是方言乃至古音。学生掌握一定的吟诵能力实际上是领会了古诗文与音乐的融通性,并且是对古诗文内容和情感理解达到了相当熟悉的程度。第二,书法书写能力。书法书写是对古诗文特别是诗词曲等韵文学的一种独特外在表现,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书法书写不单独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与古诗文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学生掌握一定书法书写技巧,十分有利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学教学,让外国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内在关联性。特别是当下的电子化时代,书法书写对于外国学生更具吸引力。第三,文本鉴赏能力。文本鉴赏能力是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定位作家的能力,即确认文本作者所处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如前面所提到的东晋陶渊明,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派。二是定位作品的能力,即确认作品在作家所有作品中的地位。如《归园田居》组诗就是陶渊明的典型代表。三是作品的分析能力,包括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这些都牵涉到对文学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运用能力。第四,作品再创作能力。作品再创作能力也是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主要体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其延拓能力,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作品翻译,主要是对诗文作品进行现代文翻译,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诗文篇章,此是再创作的基本能力。第二层次是作品改编,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现代改编,以便于人们对原作阅读和理解。如《聊斋志异》等文言小说、《三言》《二拍》等话本小说,都可以通过改编的形式让外国人更易阅读和欣赏。汉语国际教育中,中国文学作品的文本改编是一种重要的授课素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三层次是作品仿写,即对原诗词进行模仿创作。这种仿写要求较高,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运用。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7篇

一、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其目标为培养第二语言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现实情况是,在很多高校中,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接触第二语言学习得以实践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缺乏锻炼机会,能力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既然对留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实习困难重重,那么,在当今日益成熟的网络环境下,就只能另辟蹊径,探索网络实习的道路。目前,浙江财经大学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出一种网络实习模式(刘亚辉,2015)。该校与一家汉语教学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生在接受一定培训后,自行选择教材,自己把握进度,上传PDF课件、音频或录制视频到在线课堂,经机构老师把关审核通过后就可以上传到网络孔子学院进行在线授课,课后会有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的老师第二次审核,若出现问题不符合要求则会关闭该节课程,要求教师重新录制。

二、网络实习简介

网络孔子学院是为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汉语学习课程,了解中国文化,分享学习经验,以及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和志愿者提供汉语教学,分享教学经验的平台。网络孔子学院会将一定的在线教学名额分配给语言机构和部分高校。而汉语教学机构在获得这些名额之后,通过校企合作的网络实习模式,将这些名额分配给经过培训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这便是目前浙江财经大学与该语言机构发展中的网络实习模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网络实习刚开展不过两年,国内也鲜有高校施行此类专业的网络实习模式。浙江财经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网络实习的高校之一,无甚经验可循。本文为笔者在网络实习基础上的经验之谈。目前该校实习生的上课形式主要是直播课和定时直播课。直播课就是网络在线直播课堂,在教师录制期间会有学生在线听课。学生可随时提出问题,老师应立即解答,学生不愿听的话也可退出,这对教师的讲课质量要求很高。直播课要求上课时长不得少于15分钟,上课期间会显现出教师头像和课件内容,这种形式比较有利于学生捕捉教师发音的嘴型,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对于教师来说也比较能锻炼胆量,考验教师心理素质。定时直播课上课时间更为灵活,在7-12分钟之间,上课内容是教师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只出现教师声音和录制视频,不出现头像。因此对教师上课时的背景、着装和仪表不做过多要求,只需保持音质的清晰就可以了,这无疑可以让教师更加从容。接下来笔者将对这种校企合作的网络实习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简单介绍。

三、网络实习操作流程

(一)实习前的培训

对于实习生的培训主要是汉语教学机构老师到校进行的实际操作指导和正式上课前的网络线上指导。指导学生怎么制作课件,如何使用浏览器登录在线课堂,怎么创建直播课或定时直播课,如何上传PDF课件和录制视频,怎么使用录制软件以及具体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指导内容比较具体和实用,为实习生前期准备减少很多麻烦。

1.课前准备

培训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制作课件。那么应该怎么准备课件呢?什么样的课件才符合要求?下面我们就简单说明一下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课件制作推荐使用WPS演示,便于制作完成后直接转成PDF格式。这是由于在网络在线课堂上,PDF格式上传的课件不易乱码和出现混乱,安全指数较高。不过PDF格式的课件没有动画效果,只能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显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上课的生动性,会使学生缺乏新奇感从而失去继续听下去的兴趣。PPT背景选择不要过于花哨,但也不能太单调乏味。部分实习生出于美观的目的选择一些色彩鲜艳且内容复杂的背景覆盖整个画面,而字体颜色又较淡,导致的后果是教师自己都有点看不清更何况那些语言初学者,这是极不可取的。同时过于单调简单的背景又会使人产生乏味心理,缺乏兴趣。这就要求实习教师把握好度,背景最好与教学内容相协调,打造一个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PPT,绝对会令人眼前一亮。字体颜色和大小视情况而定,字号推荐32号,可大不可小。课件做到精炼简洁,避免冗杂,以教师讲为主,不要出现大版文字。比如词语3-5个即可,可以适当的加上拼音、词性、解释或图片等,让PPT显得简洁美观大方而又充满吸引力。

制作课件时,注意文字图片相结合,图文并茂,注意使用高清图片,不推荐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和电子版教材截图。首先是因为会与PPT背景和手打字体显得格格不入,极不美观。其次是照片和截图的清晰度也无法保证,上课的视频里很有可能糊成一片,有不少实习生的课程回放因为这个问题被关掉。PPT内容的选择原则上由教师个人决定,培训机构不会干涉。教师在编写课件时,灵活选取教材上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切勿全盘照搬照抄教材内容,可根据需要选取内容进行讲解。教师需考虑PPT内容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针对性,要根据该堂课针对的学习对象决定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根据所讲难易程度以及面对的学生群体,语速适中,配以一定的外文注释和汉语拼音,并注意书写正确。笔者曾在在线课堂上看到一名汉语教师讲寓言故事,该课标明针对初级水平学生。然而在她的课件中,一页PPT里有将近150个汉字,分布得密密麻麻,并且出现很多生词,标明拼音的却只有五六个,再加上该教师读得磕磕绊绊,平平淡淡,原本进来的十几个学员在5分钟内便走了一大半。这样的结果不仅打击了教师自信心更是令原本对神秘的汉字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感到失望。因此,课件的制作必须要用心,它在我们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个人着装和背景准备

接下来需要准备个人着装和上课背景。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教师上课的着装和背景有明确要求,教师需着装整齐,背景画面清晰明亮,不允许模糊、卡顿或颜色阴暗,声音清楚无杂音。部分实习教师缺乏这种意识,比如穿睡衣或无袖上衣上课,甚至以宿舍为背景,光线暗沉,背景杂乱。这些都会导致孔院审核老师关闭课程,所以教师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

3.上课

关于怎么上课,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习惯,笔者在这里不多赘述,只提几点建议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课程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片头(总时长不超过1分钟),课程主干知识,片尾(总时长不超过1分钟)。片头包括欢迎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在线课堂)、教师自我介绍(我是本节课的老师,XXX)和课程简要介绍(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片尾进行简要总结,说结束语,具体措辞教师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更改。在线课堂时间多则15分钟少则7分钟,这与现实生活中长时间授课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注意课程内容的设计安排,考虑如何把自己上课的内容浓缩成短短的十几分钟。建议每节课以一个知识点为佳,将一个知识点讲解分析透彻即可,切勿多个知识点混杂,学生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对于复杂的知识点,可以拆分成多节课。教师上课注意行为规范,避免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比如摸头,手指卷头发,整理衣服,来回移动,无意义词语“嗯、啊、呃、然后”频繁出现等,因为当教师出现在摄像头下时,这些行为会愈发引人注目。

上课时教师要时刻注意个人头像和下面的音柱,如果发现教师头像显现不出来或音柱左右没有波动,就说明网络或系统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否则该节课最终会作废,前功尽弃,需要教师重新录制。另外教师也可以关注学生在线人数,获取一些侧面信息,比如说如果教师正在讲解语法知识,发现学生都陆陆续续离开,剩下的人寥寥无几,这就说明讲解内容过难或者讲解方式不正确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失去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课程结束后,教师一定要及时点击下课按钮。定时直播课的教师有时会犯这样一种错误:将视频上传成功,点击上课之后去做其他事情,忘记点击下课按钮。要注意,如果上课时长超视频时长过多,审核老师也会关闭该课程,要求重录。当录制课程结束,教师可以看一下视频回放,检查一些是否有不当行为。如果发现错误,当时没有及时更改,那么教师可以自己关闭该课的回放功能,重新录制。以上便是实习生实践的主要流程,笔者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主要是针对直播课和定时直播课两种形式,而在线课堂还有点播课和系列课等其他形式,这些留待之后补充。

四、网络实习的不足之处和改善方法

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作为一个上线不久的大规模在线汉语学习网站,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但是目前仍旧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们无法忽视。在线课堂系统非常不稳定,会出现课件打不开,网站登不上,上传课件无法删除等问题,因此希望有关工作人员对网站的维护和升级工作能够做得更加到位,为老师的课堂质量和授课效果提供良好的保证。同时,也存在教学内容、课堂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较为单一的现像,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往往是教师们的“一言堂”,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上课期间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也极为有限。因此建议在线课堂可以借鉴其他网络课堂(如MOOC)的模式,设立一些交流区、讨论区,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培训尚未成熟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学生进行网络实习期间,教学机构的老师针对学生上课视频中专业和教学方面指导少之又少,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和自己改进,故而进步空间比较有限。因此建议教学机构老师加大对这方面的指导力度,提高上课质量,形成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五、结语

尽管网络实习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目前建立的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不失为一次良机,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能对自身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实习生来说,首先,加深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变“死学”为“活学”,对于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有一个简单了解和认识。其次,可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了实习生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网络课堂这样一个平台,教师可以观察其他教师教学方法和处理手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三,在线课堂实习的机会可以为学生日后追求更高发展比如考研或求职打下基础,令其对自身今后发展方向有进一步清醒的认识。不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目前网络时代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也取得突破进展,但网络实习这一平台却仍未普及,影响面积亟待扩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仍需不断努力,将网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努力创新,让全球的汉语国际教育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刘亚辉.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语文(中旬刊).2015,(7).

[2]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EB/OL]http:///.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华才艺;课程;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弘扬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掌握一门中华才艺技能,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中华才艺以直观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不但深受国外汉语学习者的欢迎,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华才艺是能够映射出其软实力的基本功之一。作为一名有可能走出国门推广汉语的准教师,中华才艺不但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工作环境,更能辅助他们从事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交流。

在此有必要对“中华才艺”进行注释。中华才艺即为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特色的,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民族特有风貌的才能、技艺与艺术。大致上可包含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范畴中的舞蹈、曲艺、相声、书画、武术、太极拳、中国民间手工艺及中国传统器乐等等――这是刘璇于2012年著作的《太极拳与中国文化传播》一文中关于“中华才艺”的定义。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如何对各个学科内容进行择优选择并合理分配使其优化组合是当前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特别是中华才艺课程,如何将其归并至专业课程框架中,如何科学定位其课程性质、地位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实践检验理论。

截至2012年7月底,全球拥有387所孔子学院、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亚洲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75所孔子学院,其中在中亚正式挂牌成立的孔子学院己达到8所,涵盖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目前新疆高校中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有五所,其中先后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高校有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综观其开设的才艺课程项目包含剪纸、书法、武术、国画、京剧等(每一年在安排顺序和项目选择上略有差异)。

在对国际教育专业已修读或正在修读中华才艺课程的学生及任课教师展开调查与访谈后,我们发现:

1.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调查、访谈后,超半数的师生都认为非常有必要,仅有极少数学生表示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或不认可中华才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2.在对中华才艺课程项目的选择与开设问题上,学生见仁见智,意见不同

调查发现:包括剪纸、京剧、国画、武术及太极拳、中国结、传统器乐等在内的近十个技能项目都是学生喜爱并关注的。其中,剪纸技能居榜首,其次为国画、京剧、太极拳、武术等项目。从喜好数量多寡可见带有浓郁中国特色风格的技能,特别是能体现中国国粹与民俗文化的项目格外受青睐。

正因为考虑到已开设的课程项目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还对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做了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开设原有才艺技能课的基础上,还希望校方提供更多的项目选择。在对填报的课程项目归纳整理后,大致分为如下五类:传统文化理论类(如:民俗介绍、中国古诗词阅读鉴赏)、棋类(象棋、围棋)、歌舞类(昆曲、肚皮舞、新疆歌舞)、器乐类(钢琴、二胡、小提琴、葫芦丝)其他特殊技能类(针灸、中国结、中国菜系与烹饪、麻将、插花、茶道、变脸、快板、刺绣、瑜伽、跆拳道)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五大类中的个别技能不属于(具体参照刘璇在2012年著作的《太极拳与中国文化传播》一文中关于“中华才艺”的定义)中华传统文化才艺。例如:肚皮舞、插花、茶道、瑜伽、跆拳道、钢琴、小提琴等。这些技能虽然是当今时代下较为热门的技能学习项目,但并不属于中华才艺的范畴,本研究不做论述。由此可见,虽然学生对才艺技能渴求的积极性令人欣慰,但什么是中华(传统)才艺?又如何与其他技艺做区分?对于此类问题,学生模糊不清、认识仍显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的“国粹”麻将作为一项娱乐大众的游戏日渐风靡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和欧洲,人们通过麻将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了解汉语。学生对技能需求的与时俱进性敦促了课程设计者应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方案。此外,作为毗邻中亚地区的新疆高校学生,掌握具有新疆特色民族文化的才艺技能(如:民族舞蹈、民族乐器等)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之一,这无疑对于中亚地区的汉语推广及中国文化传播具有积极影响。

3.中华才艺课程的教与学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华才艺课程的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对提升汉语教学技能有促进作用。其次,从课堂组织来看: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讲的多,练习少,导致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第三,课下活动是否能与才艺课教学相配合使二者相得益彰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调查情况来看,包含讲座、参观、展览、汇报演出等形式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诸多课外活动比例相当,种类丰富。第四,对课时量的安排:绝大多数学生则认为课时量过少,以至学习技能不精。第五,对授课教师采取教学方法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只有极少的学生认同教师现有的教学方法,而而近一半的学生则认为因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过程较枯燥。

面对理论大于实践、略显枯燥的课堂,学生又是否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余、课下时间多加练习从而掌握中华才艺各项技能呢?调查显示:对课后是否会主动练习巩固才艺课技能操作,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偶尔练习;极少数选择了临时抱佛脚,通过考前突击应付考试。当然也有10%的学生选择了从不练习。因此,不同学生对才艺课程的学习效果各不相同:过半数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所需的才艺技能,而三分之一的学生仍然认为这些才艺技能有点难度,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操作性技能。

本调查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华才艺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进行了相关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4.结 论

4.1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绝大多数学生日渐明确才艺技能的获得与汉语推广工作关系密切,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是汉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4.2 对于中华才艺课程中才艺技能的种类与项目,校方应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并考虑实际师资力量,尽可能地丰富技能种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关注度。同时,新疆特殊的地理政治因素不容忽视,本着辐射中亚中国西部桥头堡的角色,在中华才艺课程设置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能也应纳入才艺课程项目的建设体系。

4.3 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具体包括认清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水平,对于操作技能性强的课程需要积极寻找“讲练结合”的平衡点,尽可能多的练习才能够保证技能熟能生巧。此外,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勿让方法拖了内容的“后腿”。

4.4 课下学练的环节不应忽视。特别是校方应尽可能多的提供能够接触才艺技能的辅助活动,积极搭建展示平台。

中华才艺的学习任重而道远:这不仅仅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应学习的技能,更是一代代中国人需要传承与掌握的精髓瑰宝,需要我们继续学习、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