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经济特征

旅游经济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旅游经济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旅游经济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入境旅游;市域空间;时空分异;海南岛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2

自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发[2009]4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海南岛大力发展旅游业,然而由于岛内各市县的旅游资源禀赋、历史、人口文化素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条件参差不齐,导致岛内旅游业发展并不平衡,入境旅游经济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有增无减,中西部地区相对发展缓慢,如2008年,三亚市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26241万元,入境游客人数为58.25万人次,而儋州市入境游客人数64人,仅为三亚的万分之一。乌铁红等研究了宏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问题[1],马耀峰等基于入境旅游人次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特征[2,3],叶护平等利用入境旅游收入分析了我国入境旅游收入的区域差异,郭金海等利用ESDA分析了我国省域空间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分异特征。

本文以海南岛2个地级市和6个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2012年市级面板数据对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分异的总体特征和变化趋势做定量研究,进而制定海南岛入境旅游发展战略,优化岛内旅游资源配置,促进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海南岛各地级市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数据来源于1999—2012年《海南统计年鉴》。

运用入境旅游人次标准差和入境旅游人次标准差系数来反映海南岛各区域入境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用旅游外汇收入指数反映各地级市国际旅游收入占全省平均旅游外汇收入的比率。各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第t年入境旅游人次标准差及入境旅游人次标准差系数

为第年第个研究单元的入境旅游人次,为第年个研究单元入境旅游人次的算数平均数,为研究单元的个数。

二、入境旅游经济时间演变

1.入境旅游经济两极现象明显

各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全岛平均旅游外汇收入比率如图1所示。从横向看,1999-2012年,除了三亚市的旅游外汇指数经历了较为振幅较大的两起两落,其余城市的旅游外汇指数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从纵向来看,旅游外汇收入指数大于1的,基本集中在三亚、海口、万宁,而其余5市大体在0.4水平以下,其中琼海和文昌2011年和2012年增幅较大,超过了全岛平均水平。此外,海南岛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如2008年,三亚市旅游外汇收入指数为20.81,而儋州市仅为0.002,二者相差一万多倍。2008年,受北京奥运会、“红塔杯”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九届欢乐节等重要节庆赛事的影响,海南岛各市县的入境旅游人次均明显增多。从长期趋势来看,万宁、琼海、儋州、五指山、文昌、东方所占份额虽然逐年上升,但仍然只暂居了全岛入境旅游经济的极小部分,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可能出现“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势必会加剧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分异。

图1 1999-2012年各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全岛平均旅游外汇收入的比率

2.绝对差异波动扩大

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时间差异演变趋势如图2所示。海南岛8市入境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总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0—2005年,绝对差异缓慢扩大,从2000的63108.8增长到2005年的75328.4,增幅为19.36%,年均增长3.87%;第2阶段为2005—2008年,绝对差异迅速扩大,从2005年的75328.4增长到2008年的188952.8,增幅达150.84%,年均增长30.17%。第3阶段为2008—2009年,绝对差异迅速缩小,从2008年的188952.8缩小到2009年的98651,仅一年时间跌幅就高达47.87%。第4个阶段为2009—2012年,绝对差异波动上升,从2009年的98651上升到2012年的148607.1,年均增长16.88%。

图2 1999-2012年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时间差异演变趋势

3.相对差异波动下降

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的相对差异总体呈现先波动上升,再波动下降的趋势。大致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1999—2008年,相对差异波动上升,从1.32上升到1.88,增幅达42.87%;第2阶段为2008年-2012年,相对差异波动下降,从1.88下降到1.51,跌幅达19.62%。

三、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分异

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分异情况如图3所示。1999年到2012年间,海南岛2个地级市和6个县级市中,三亚市入境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最大,达到59817.37,东方市入境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最小,为577.14;而三亚市入境旅游收入的相对差异最小,为0.41,东方市入境旅游收入的相对差异最大,达1.64。相对差异在1以上的有4个城市:文昌、五指山、儋州和东方。其余城市,除琼海为0.57,均在0.5水平线以下。

图3 海南岛8市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分异

海南岛2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入境旅游收入与全岛入境旅游收入的比率如图4所示。从1999年到2012年,海南岛全岛超过72%的入境旅游收入均集中在2个地级市海口和三亚,2008年,海口和三亚的入境旅游收入更是占据了全岛收入的92.27%。文昌、五指山、儋州、东方四个城市的入境旅游收入的合计也低于全岛收入的5%。

图4 海南岛8市入境旅游收入与全岛入境旅游收入比率

把1999—2012年各市入境旅游收入按全岛平均水平的指数,依次划分为入境旅游经济发达区(>1.0)、较发达区(0.4~1.0)、欠发达区(0.04~0.4)及不发达区(

图5 1999年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

图6 2012年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

从图5到图6的变化可见,原来为入境旅游经济发达区的万宁市降为经济较发达区,原来为入境旅游经济较发达区的五指山降为经济欠发达区,原来为入境旅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琼海升为经济较发达区,原来为入境旅游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儋州升为经济欠发达区。

四、入境旅游时空分异原因

1.资源禀赋差异

旅游资源是吸引国外游客、发展入境旅游的物质基础,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目前海南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处,分别为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南山大小洞天,全部位于三亚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14处,三亚和海口共有8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15处,万宁市5处,其余3A景区零星分布在其余市县。总体而言,东线沿海城市旅游资源数量分布、质量优秀,且多集中在海口和三亚两市。海南岛西部则被称为海南的工业走廊,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相对匮乏。在扩大接待规模的同时,还应开发新项目新产品来提高游客在海南的消费水平、扩大旅游收入。

2.基础设施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海南岛高等级的旅游服务设施均高度集中于海口、三亚两地。目前,全岛五星级饭店共23家,其中,三亚12家,海口6家。此外,交通可达性的强弱也会直接影响入境游客数。目前,各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也相差悬殊,海南岛内仅海口、三亚拥有国际机场,有利于入境游客旅游观光。新航线的开通也有利于游客入境旅游。

3.重大节事影响

通过举办国际性的节事活动能够推动入境旅游发展,产生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使得旅游者在停留期间具有较多的参与机会。然而目前海南岛国际性的节事活动多集中于海口、三亚、琼海三个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当地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而其他城市的知名国际性节事活动相对较少,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入境旅游经济两极化的可能性。

五、结束语

海南岛入境旅游经济时间分异与空间分异特征吻合,都呈现绝对差异波动上升,相对差异波动下降的特征。为了实现海南岛岛内各单元入境旅游经济平衡发展,应当优化岛内旅游资源配置,合理整合地域特色,共同培育旅游精品。

本文把海南岛作为一个总体,岛内8个城市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研究,但是实际上这8个城市之间均存在或大或小的相关性,互相影响,如何基于地理单元之间的相关性深入挖掘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分异及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乌铁红,张捷,李文杰,等.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及成因——基于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5):189-194.

[2]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3):121-124.

[3]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16(6):44-47.

旅游经济特征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产业的高关联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将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的分析框架,适宜的与旅游产业高关联性特征进行匹配,为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灵感之源。该文将产业集聚理论应用于旅游产业集聚中,在分析旅游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分析与解释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 特征 形成机理

从全球经济范围来看,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聚发展的模式,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国经济,其不同行业的产业集聚也在蓬勃发展。同样,旅游产业集聚也反映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如张家界旅游区、周庄旅游区和婺源旅游区等,无不是旅游产业集聚经济成果的典型案例。张家界因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使自身由县域经济转化为市域经济,而且改善了其产业结构,使张家界市形成了以旅游景区产业为中心的娱乐业、休闲业、宾馆业、会议会务业等服务产业的集聚,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张家界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之下,湖北随州市的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和张家界一样同属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批复点,但从产业集聚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的角度看,两者差异巨大。

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导致了两个鲜明的极端,这其中是否包含了与工业产业集聚相同的解释原因,还是另有他因;旅游产业集聚的成长、内在条件和基本运行规律是否会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以致这种特殊性会反映在诸如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竞争优势、演进机制、创新动力以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上。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及与之伴随的旅游产业集聚现实,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基于产业链的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现象与特征

产业集聚自18世纪下半叶首先在欧洲出现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诸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埃德加•M•胡佛、熊彼特、斯科特、哈里森、保罗•克鲁格曼、迈克尔•波特等,他们在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下,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主要包括区位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交易费用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区位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产业集聚理论主要探讨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及其内在机理,以及企业选择在“何地生产”的问题。它主要以制造业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有其特殊的产业特征,因而需要将产业集聚理论适宜地与旅游产业特征进行匹配,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的特征与形成机理。

(一)集聚现象

我国旅游企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旅行社和星级酒店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禀赋丰富、垄断性与独特性突出的欠发达地区,如张家界、九寨沟等景区;伴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客源市场的开拓,其它旅游配套产业不断发展,旅游产业链得到延伸与扩展;各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在旅游产业链中,旅行社是旅游产业链形成的“驱动者”,它负责组织旅游线路,与其它部门沟通协调,向游客推介整体旅游产品,并将宾馆、饭店和交通运输以及其它中介部门通过生产性和服务性的方式进行组合,最终与旅游景区连接成整个旅游产业价值链,也构成了旅游产业的结构形态;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主要分布在以旅游吸引物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而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以及旅游休闲娱乐部门,都是在旅游景区游客量逐步增长的情况下向旅游目的地集中的,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共同为游客提供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如图1所示)。

无论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旅游产业的高关联度都可通过一次完整的旅游行为得到具体的体现。建立在旅游产业链上,旅游产业的集聚可被表述为通过资源流、客源流和服务流连接的各产业子集,包括最终旅游市场生产者和服务者,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个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生产和服务供应商,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强于国民经济中其它部门的联系。

(二)集聚特征

从产业链的角度解释旅游产业的集聚,在本质上所表现的差异性是有限的,而正是这种差异性使旅游产业的集聚研究得以有效的扩展。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旅游产业集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作为最终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旅游景区(景点)业构成了旅游产业集聚的核心产业。而旅行社业为其提供客源流,其它的产业诸如宾馆业和中介部门,则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流。

第二,消费者的最终消费是明确的,即旅游景区是消费者的最终消费产品。由于旅游景点具有不可移动性,因而这种消费又存在着异地消费的特征。

第三,由于存在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它不像制造业产业集聚那样具有一个产业结构替代和变迁的较长的市场竞争和积累的过程。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始期,政府主导对其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影响力,从而更容易产生产业集聚现象,因而旅游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性更强,且更易于培育。

第四,旅游景区作为产业发展,不像制造业更多的是一种经济现象,环境单一。对旅游景区来说社会资本的治理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

第五,垄断竞争是旅游景区产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而旅行社业、饭店业等服务配套产业,则更多地表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因此,在旅游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其核心产业即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性。

第六,和制造业一样,区位仍是发生旅游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与制造业相比,有时旅游产业集聚对区位要求更高,区位条件的优劣与否直接决定了旅游景区业作为旅游产业集聚向心力的波及程度和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

可见,旅游资源禀赋、外部经济和规模效应、专业化分工、区位条件、交易费用和知识溢出等,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核心条件;政府干预、社会资本等是旅游产业集聚的诱因和加速器;这些因素的“集聚”最终形成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表征结果。由此,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可表述为以旅游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诱因,以政府培育为旅游产业集聚的路径。

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

(一)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

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禀赋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与基础,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性与垄断性较强的区域,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易形成产业集聚。如张家界、九寨沟等地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禀赋。

区位与可进入性。旅游区位条件指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距离及旅游目的地的可达程度。旅游产品具有不可位移性,游客需要亲自抵达旅游目的地才能完成一次旅游消费,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游客目的地选择与消费行为。旅游企业易于向交通便利的区域聚集,如同为湖北省重点推介的“一江两山”(长江三峡、武当山、神龙架)中的精品旅游景区,长江三峡景区所依托的宜昌市旅游产业聚集程度,大大高于神龙架林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

规模经济与收益递增,规模经济包括纵向规模经济与横向规模经济。纵向规模经济指随着企业一体化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不断降低,在制造业中表现较为明显;而在旅游产业中,除旅游景区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外,其它配套产业更多的表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旅游产业集聚主要体现为横向规模经济,即大量中小企业聚集,相互竞争与合作,能提高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整体吸引力,如各旅游景区中旅游集散地、旅游餐饮设施、旅游住宿设施与旅游购物设施的建设。

市场需求。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是非均衡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依托重要的客源市场发展是部分旅游企业集聚的原因之一,如我国旅行社、星级酒店、主题公园和旅游娱乐设施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为旅游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不同产品的旅游企业不断出现,旅游企业空间集聚的趋势不断加强,如旅游目的地周边集聚了众多餐饮企业,通过提供不同口味的特色饮食开展竞争;旅游核心景区积极与周边其它景区进行合作,联合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市场关联。市场关联包括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垂直关联”即产业链上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还包括“水平关联”即同类企业之间的交往。高度关联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行业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推动了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提高了旅游产业集聚化程度。

政府政策与发展环境。政府政策支持对旅游产业集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政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吸引更多的资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向旅游目的地集聚。

(二)旅游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

从直观上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两个相反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个相反力量即集聚的力量(或向心力)与分散的力量(或离心力),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就是这两种力量推拉消费者和企业行为后达到平衡的复杂结果。旅游产业集聚形成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何以维持,这取决于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

具体而言,旅游产业集聚的向心力来自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充裕的客源市场需求、完善的配套设施、产业关联效应和外溢效应等;而离心力主要来自于旅游产品老化、生态环境恶化、景区过于拥挤、服务质量下降、同质性竞争激烈等导致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减弱、游客偏好发生改变;或旅游目的地遭到巨大灾害(如雪灾、地震、疫情等)以及宏观经济衰退的影响。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易于形成,但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在短时间内瓦解,因此旅游产业集聚的稳定性较差。

结论

旅游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借助产业集聚研究的成果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进行了描述,揭示旅游产业集聚的本体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及其演化的内在机理。

旅游产业作为服务型产业,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相比具有更为特殊的地方,后续研究可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成果融入旅游产业集聚中,对于旅游产业集聚作为中间性组织的解释具有更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将旅游产业集聚中的柔性和专业化特征遵照服务型产业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表述出来,还可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这将为旅游产业集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和分析基础。

参考文献:

1.[德]阿尔佛雷德•韦伯,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2.[英]阿尔佛雷德•马歇尔. 朱攀峰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7

3.滕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 梁琦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 张慧东等译.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6.(日)藤田昌久,(比)雅克•佛郎科斯•蒂斯. 刘峰,张雁,陈海威译.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旅游经济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旅游规划;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44-04

一、问题提出

当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语言以及旅游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旅游业在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被视为了一种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良药,或是作为社会变化的引擎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打造良好形象的武器[1]。旅游规划也因此变得更为普遍,编制规划也成为旅游发展广泛采用的手段[2]。然而,旅游规划似乎并不总能奏效。尤其是在中国,旅游规划正在或将要面临较高的流产率和较低的实施效力,特别在内陆地区情况表现得更为糟糕[3]。

为了解释规划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近年来对旅游规划与实施的差距(Gap betwee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GPI)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研究者在各类研究中也接触和发现了旅游规划与执行之间的差距现象,如:社区参与研究[4~5],关于土地使用控制的错误计算[6~7],中央计划与地方可能性的差距 [8],缺乏可用资金[2],环境变化的不可控因素等等[7]。在中国,最早指出中国GPI问题的是在“2001年中国旅游规划高峰研讨会”和“2001年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旅游规划与实施现状的问题。随后Kun lai[1],惠红[9]等从规划编制者、规划执行者、当前制度和标准等方面解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现实中,旅游规划的实施成功若以旅游产业的成功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规划实施成功”的意义则不仅仅局限于规划蓝图的建设部分得到实现,而是在于规划下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产业获得了满意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实中,规划实现其预期的效果涉及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在本文看来,社会经济因素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即:在一般情况下,旅游规划实施成功的概率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呈正相关。为了证实此假设,本文另辟蹊径,从世界旅游产业的分布规律研究入手,以国家为单位对象,间接分析旅游规划成功实施与经济因素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为了验证关系假设,需要充足的统计数据与适宜的方法。由于世界各国情况差异较大,世界旅游产业的分布与比较采用计量分析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借鉴库兹涅茨、钱纳里等建立的经济截面国际比较分析方法,将2007年数据齐全的国家运用分组统计的方式考察旅游产业指标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特征变化[1]。

(一)国家分组

本文对于研究对象的145个国家进行分组。分组主要按照人均GDP(根据当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并尝试按照平均值法或相对均衡的方式将其分为5组。两种分组方式的结果并未见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后一种方法使各组国家数量相对均衡以利于观察。

(二)计算每组国家相关变量的“特征值”

计算特征值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一是“总和法”,即取每组国家某个经济变量数值的总和;二是“中值法”,即每组国家某个经济变量的“中间值”;三是“平均值法”,可以是加权平均或是未加权平均;四是“回归分析法”,用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此外,还包括其他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将综合采用“总和法”、“平均值法”表征相关变量的特征。其中,“平均值法”采取未加权平均值法,具体方法是:

Yij=∑yij/n

其中,Yij为第i组国家的第j个经济变量的“特征值”,∑yij为第i组国家第j个经济变量的每个国家的数值的加和,n为第i组国家的个数。

(三)分析旅游产业相关变量“特征值”的变化与关系

本文主要选择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UNWT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供的可比较的2007年世界各国旅游统计数据,在各截面上综合选择绝对数量、份额数量以及产业效率等指标,具体包括:国际旅行收入额、国际旅行收入份额、国际旅行接待收入密度、国际游客人次、国际游客人次份额、国际游客接待人次密度。本研究运用不同指标在各分组国家中进行特征比较,分析世界旅游产业分布的总特征与趋势。

三、主要发现

以人均GDP2 000美元、5 000美元、10 000美元、30 000美元(购买力平价)为分界点,对2007年全世界数据齐全的145个国家进行排列(原始数据表略),各组国家数分别是:23个、25个、30个、41个、26个。分组后,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旅游产业分布表现出如下鲜明特征:

旅游经济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机制经济体制旅游价格规制失灵

1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失灵与旅游价格规制

从我国现行的旅游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来看,旅游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主要还是要受其自身价值的形成规律、市场供求规律所制约,竞争性定价仍是主导与基础。通常条件下,竞争性定价会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由于旅游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产生了许多失灵的情况。与市场行为相比较,政府行为有垄断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也更有权威性。当市场机制失效时,政府的干预行为便成为有效的选择。旅游价格规制,就是对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失灵作出的最通常反映。

1.1 某些旅游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具备一定的垄断性

旅游市场机制只有在竞争状态下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有许多旅游产品是由报酬递增的企业提供的,其生产函数具有随着需求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如黄山、张家界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区,其旅游服务所凭借的自然景观、历史遗产和民族风俗等吸引物,由于位置的独特性,或者资源特点的唯一性,这些旅游景区之间几乎不可替代,相互之间很难形成竞争,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这些企业在旅游产品的提供中,其平均成本是连续下降的,从而可以按照帕累托价格,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定价原则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由于这些企业垄断着旅游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使得这些企业不是按照边际成本,而是按照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平均成本)定价的。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就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享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供应量也不能达到最大有效率的数量,即资源不能有效配置。

此外,一些旅游企业通过本身拥有的重要市场供给权①,或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操纵旅游价格也是价格垄断的一种表现②。人们逐步意识到,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消除垄断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政府行为的有效补充来抑制垄断,才能使旅游市场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因此,抑制过度垄断行为,保证适度竞争,成为政府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某些旅游产品的价格形成还具有外部性的特征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生产和消费物品及服务的行为不以市场为媒介面对其他的经济主体产生的附加效应现象。” 也就是说,外部性是指市场价格没有完全反映交易的额外成本或收益。为了实现市场的帕累托效率,唯一的途径是竞争,但前提条件之一是不存在外部性。只要存在外部性,通过旅游企业私人决策和经营行为并不一定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旅行社开发旅游产品方面,适应市场的某一旅行社开发出的新产品往往被多个旅行社无成本复制,并由此进行低价竞争,使得旅游市场存在“第三方”乃至多方受益的情形,降低旅行社开发旅游新产品的意愿,加剧了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社会总收益的减少。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政府通过规制,纠正“外部性”导致的无效率的行为成为必要和可能。

1.3 从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看,某些旅游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根据两个特征去判断某产品是否为公共产品,即“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根据旅游产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把旅游产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匡林(2001)在其著作《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中就认为:“旅游资源和景区产品是一个公共产品。”多数社会经济与旅游业都十分发达的国家,旅游价格日益重视社会效益,淡化经济效益,政府通过价格调控,达到利用旅游活动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民素质教育,使旅游业更为接近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国民素质,丰富国民生活的终极目标。但目前我国很多作为公共产品的旅游资源,已经被异化成一些地方部门与集团的牟利工具了。因此,随着我国政府财力的增加,在政府对公园景区等公共资源实施免费已经具备能力的前提条件下,有必要通过政府对价格的有效规制,以还原景点作为公共产品的本质为目的,努力使景点实现公益化功能。

1.4 从旅游产品的交易过程看,存在广泛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不等,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逆向选择和劣胜优汰现象。当旅游市场上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拥有隐蔽信息一方时,就产生了经济学上所定义的逆向选择,很多消费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会选择价格便宜的旅行社。而那些真正优质优价的旅行社或者因为成本压力被迫退出市场,或者也被迫跟进销售同样的产品,这对企业灵活、及时地运用价格机制形成制约。在旅游市场中,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价格主管部门之间是价格规制博弈的三方,对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规制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通过增加信息的供给量,可以降低市场决定结果的不确定性,如每年“黄金周”前,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布合格旅游经营者的名单或向游客提供旅游信息;二是设置最低标准,政府不能指望所有的旅游者都拥有评价旅游产品的专业知识或资料,对政府部门来说,建立或者实施旅游产品质量标准或者发放旅游产品经营许可证,可以保护信息不完全的旅游活动参与者避免不好的结果。

1.5 从旅游产品的供求弹性角度看,供求平衡机制存在弱化

从旅游需求的特征来看,由于旅游需求是属于一种高层次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和波动性,旅游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体应当是要高于其它消费层次的。旅游及其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往往就能比较有效地刺激或者干扰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水平及其消费方式的变化。这也是构成旅游产品竞争性定价的客观基础之一。也有一部分旅游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在我国就强烈地表现为假日经济的特征。黄金周成为长线旅游的最佳时机, 而双休日则成为短线旅游者的旺季。面对这种价格弹性显然很小的市场,价格的市场调节功能明显弱化。具体表现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它一方面可以是促使市场经营主体更加自觉、灵活地运用价格杠杆来解决旅游市场的供求矛盾,作为实现供求平衡的主要调控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却又是当市场处于严重供求失衡时,诱使各类旅游市场主体,滥用价格竞争权利,破坏旅游市场的正常运行机制的主要动因。集中表现在供不应求时,随意降低服务质量,乱提价、乱收费、欺客宰客、牟取非法暴利等违法现象突出。供过于求时,则又大打“价格战”,类似零团费、负团费、宾馆“马店价”等无序的恶性低价竞争现象泛滥。

2经济体制的缺陷性失灵与旅游价格规制

如果仅仅对旅游价格规制的必要性进行一般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很有可能得出的结论就是:我国政府对旅游价格的规制严重过度。但是,如果我们对旅游价格规制的分析视角扩大到外部大环境中去,就会发现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任何政府行为都具有时代的特征,都离不开外部制度环境的约束。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阶段,由于转轨时期的特殊性质,我国现阶段既存在着局限性市场失灵又存在着缺陷性市场失灵,由此构成了市场与政府组合关系的复杂性。

缺陷性市场失灵,指的是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自身不具备某些功能或者在功能上存在着某些缺陷而产生的市场失灵。 由于存在这一类的市场失灵领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职能就要比发达国家多一些,这也直接扩大了旅游价格规制的有效范围。

2.1 “制度荒原”或制度混乱是现行经济体制的特征

我国毕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实行了极为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制度的显性影响(计划经济的实践)和隐性影响(计划经济的观念)还在不同程度上约束着经济运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阻力,旅游经济也不例外。我国的旅游经济起步较晚,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市场经济是政府推动的结果,而不像发达国家是由市场自然发育的结果。西方的市场失灵进而政府规制的经济学理论都暗含着一个假设前提,即必须存在一个高效率的、成熟的市场机制。作为一个转轨经济国家,中国政府既面临着如何解决传统的市场失灵问题,更面临着因私有产权和自由契约原则缺失所造成的“制度荒原”或制度混乱的问题 。

体制转轨的特征之一是它的“转换性”而非“切换性”。所谓“转换性”,即当市场经济体制未被最终确立前,社会经济生活既非表现为完全的与典型的市场化,亦非表现为完全与典型的计划化,或者简而言之,社会经济生活并非表现为成熟的市场形态。所谓非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因为我国已经明确地将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制度确立的目标,典型计划经济体制正在作为被否定的制度安排逐步退出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已经在相当程度得到深化;所谓非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则表现为若干市场经济的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还未规范地得以确立。

在这种制度条件下,如果过分强调政府行为对旅游经济的不干预或退出,可能加剧“制度荒原”或制度混乱的情况,也提高了经济转轨的成本。有鉴于此,我国采取的是渐进式的转轨模式,在转轨过程中力求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稳定和发展本身也被列为转轨的基本目标。转轨并不一步到位,而是通过设置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使改革最终指向市场经济体制。

2.2 旅游市场主体缺位与弱化是转轨时期的旧体制剩余

市场机制的充分实现是建立在市场主体充分发育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具体与旅游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主体存在,将会出现市场主体缺位,如果市场主体虽然存在却不能发挥主体作用,将会出现主体弱化。无论是市场主体的缺位还是市场主体的弱化,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市场机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仅以我国现阶段已成立的国际和国内旅行社为例,虽然总数已超过了6000家,但绝大多数仍不具备一定的内、外在规模经济,普遍存在“小、散、弱、差”的特点,与国外高效率、资本雄厚、优质服务的企业比较,我国旅游企业面临的国外竞争压力和挑战不能不说已是十分严峻的。但反观国内小生产经营模式所形成的种种弊端却仍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争地盘、抢资源,重复布点、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行为不但削弱了有限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在日益无序的外部竞争压力下,更多的企业更看重于眼前的收益,旅游产品中的相互克隆,侵权模仿等低水平重复现象蜂涌而出,反过来又继续拉大了旅游市场的供需失衡。特别是当处于法制不健全和管理上出现漏洞时,更会使不正当的恶性的价格竞争行为大量地滋生和蔓延。因此,培育市场主体是政府干预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为,这个过程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

总结

按经济和发展组织(OECD)旅游委员会对政府参与旅游业3个阶段的界定,我国旅游业已由启动阶段过渡到发展阶段,政府对旅游市场的作用也应由先驱或催化剂阶段过渡到规制与服务阶段。根据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客观要求,与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政府的角色需要实现从“当局者”向“旁观者”转变,由管理的第一线逐渐隐退,更多的规范和服务职能要通过市场机制去落实和起作用,政府工作着重在建立与完善经济体制上,包括构建旅游法规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竞争秩序、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职能。这样,政府发挥作用的机理才能与市场经济内在法则相吻合,而伴随着市场价格机制、经济体制与政府规制三者之间边界的不断契合,政府旅游价格规制的效率将得到很大提高。

注释:

①以黄山旅游景区为例,作为竞争性项目的宾馆、餐饮和索道乃至挑山工,几乎都是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垄断经营,这直接导致了山上的物价居高不下,一罐普通的饮料到了山顶都是身价倍增,泡一碗方便面的开水费就是10元。

②例如2000年6月1日,北京“特许经营出国旅游旅行社联合体”的9家旅游公司联合制定出国旅游路线的最低保护价,境外游的最低限价最少提高了200到300元,有的路线则提高了700到800元,这种“北京出境旅游最低限价”的价格串谋、打着“保护经营者与消费者利益”之名,行“操纵市场价格”之实,其价格联盟无疑是违法联盟。

参考文献:

[1] 张辉. 旅游经济论[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2] 匡林. 旅游业政府主导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 郑亚平. 旅游市场价格竞争机制的现状与规制[C].福建省价格理论研讨会交流材料. 2002

旅游经济特征范文第5篇

引言

浙江省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江西位于中部经济发展地带,两者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差异显著难以相提并论。然而,从国内旅游经济发展视角,尤其是入境旅游发展来看,两省都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发展旅游经济,尤其是入境旅游经济,是驱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兑现地区发展权益的重要途径。因此,整理国内学者关于两地入境旅游发展的研究成果,寻找收敛两地入境旅游发展的可能线索具有特殊重要价值。有鉴于此,文中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别从入境旅游空间格局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问题汇总比较浙江入境旅游研究与江西入境旅游研究。

一、浙江与江西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研究比较

国内学者对浙江入境旅游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区域差异以及发展效率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涵盖浙江省下属县域和地级市(刘宏盈,2012;涂玮,2013;张子昂,2016;王会军,2016)。刘宏盈(2012)通过定量研究判断浙江入境旅游的稳定性不断提升,入境游客来源^域集中。张子昂(2016)对浙江省县级区域的入境旅游空间特征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就空间集聚特征而言,对象区域的空间集聚性显著。其中,核心县域的扩散效应持续增加,其辐射区域的差异不断弱化。就省内县级区域间流动特征而言,入境旅游流的转移具有惰性。关于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问题,张子昂(2016)认为是局部性的差异。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王会军(2016),不过后者的研究相对更深入。王会军(2016)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带间、同一地带内和下辖市间的入境旅游差异,发现浙江省入境旅游地区差异由地带内差异所主导。同时,王会军(2016)还发现入境旅游在地级市的差异逐渐缩小且速度不断下降。此外,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效率问题也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通过DEA修正模型处理浙江省地级市入境旅游投入产出时间序列,涂玮(2013)研究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效率在时间维度的特征以及空间维度的特征,进而探讨其驱动因素。

江西入境旅游研究主题包括客源地市场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省域层面的入境旅游流转移特征。前者以万田户(2014)的研究为代表,后者参见刘军胜(2013)的研究成果。就时间维度来看,万田户(2014)发现江西省入境旅游流波动性较强。相对于波动性,按细分客源地市场的稳定性由高至低排列为港澳地区、台湾地区和国外。就空间维度而言,万田户(2014)分析指出港澳地区有较高的集中度,不同于此,外国地区分布以分散-集中为主要特征。刘军胜(2013)对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就江西而言,其集聚和扩散指数具有波动性,集聚能力和其对应的外部依赖性强于其它五省,扩散能力和其对应的外部依赖强度居中。江西及其所在的中部地区入境旅游集散现象服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规律和距离衰减规律。

综上,浙江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内容包括入境旅游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区域差异以及发展效率,观察区域涉及县级区域、地级市以及所属经济带的其它省级行政区;江西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内容包括客源地市场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省域层面的入境旅游流转移特征,观察区域仅限在省级层面(含跨省比较)。一方面,两地入境旅游均涉及相邻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集聚与扩散规律问题;另一方面,浙江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取样地区的层次性更强,而且对空间格局的审视视角更加多元。

二、浙江与江西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比较

部分学者对浙江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张捷雷,2007;周彩屏,2008;娄在凤,2013)。周彩屏(2008)研究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结构的变化,主要考察各客源地区市场份额的自身变化以及相对变化。其发现2001至2006年间份额不断的客源地依次为韩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份额相对稳定的地区有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份额趋于下降的地区有中国台湾和菲律宾。娄在凤(2013)观察2005至2011年浙江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结构的变化,指出游客地市场的分布格局基本稳定,主要客源国份额的大幅变化并不影响其在浙江入境旅游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浙江入境旅游市场仍处于兴旺和崛起的市场发展阶段,尽管其内部发展不均衡。

李渊妮(2012)分析了2000至2010年江西地市层面入境旅游数据,发现港澳地区是当地主要的客源市场,入境游客快速增长的地区主要是海外地区,就整体空间的集聚特征来而言以下降为主。陈志军(2014)以亲景度指标来展开对1998至2012年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其发现不同类型市场发展相对均衡而且波动性不大。欧美地区是江西入境游客亲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亚洲市场是疏景市场。曾剑云(2014)从旅游国际收入视角研究2004至2014年泛珠三角的内地九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发现江西省入境旅游发展居于地区前列,而上述九省入境游客人均消费支出领先全国,尽管领先幅度呈下降趋势,不过入境旅游国际总收入却低于全国均值。

由上可知,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研究主题为客源市场结构的变化,即市场份额的自身变化和相对变化,其视野停留在全省入境旅游人数以及来源地区;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研究主题与浙江研究类似,不过考察地区更加多元,包括省内地级市入境旅游人数及来源地区,江西省所处发展地带的跨省比较,而且关注对象从入境人次拓展到了入境旅游国际收入。可以认为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研究较浙江省研究更深入。

三、浙江与江西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比较

旅游经济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世界旅游产业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一、引言

旅游已经成为21世纪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经济产业,在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也引起了研究者对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热情。然而,在这两者关系的研究上,国外的各种结论并不一致,且主要存在三种认识:双向促进关系、正向促进关系以及反向促进关系。其中,Dritsakis(2004),Durbarry(2004)分别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希腊和毛里求斯进行实证研究,证实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是双向的关系。Kim(2006)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中国台湾省的研究中同样发现上述双向关系的存在。Ghali(1976)以及Balaguer和Cantavella-Jorda(2002)在分别分析西班牙与夏威夷的研究中得到的是旅游产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Lanza (2003)分析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13个国家,也证明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以外,也不乏与之结论相反的研究,如Narayan(2004)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斐济的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则是经济增长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Oh(2005)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韩国的实证研究也得到与Narayan相似结论。在我国国内,虽然强调旅游产业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主流,但与上述相似的多种研究结论同样出现在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之中。纵观当前研究面临的矛盾,一方面与国外相关研究样本的局限性有关,同时受制于研究方法的相对单一。为了进一步厘清两者的关系,本文采用库兹涅茨、钱纳里的标准结构分析思想,运用经济截面国际比较统计分析方法,以2007年可获取数据的145个国家为对象分析两者的关系,为从整体上探索其内在规律提供一种新视角。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为了克服世界各国国情差异较大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本文借鉴库兹涅茨、钱纳里等建立的经济截面国际比较统计分析方法,将2007年数据齐全的国家运用分组统计的方式考察旅游产业指标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改变所发生的变化。

1.国家分组

本文的分组维度主要以人均GDP(根据当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为依据,在两种方式中择选其一:一是将截面国家根据国家数量进行相对均衡地划分成4、5组;二是以全世界的平均值为分界线,将高于或低于均值的国家视数量情况进一步划分。当某组国家数量过多时,则应进一步细分。本文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分组后并无发现结果的明显差异,因此暂用第一种方法分析。

2.计算每组国家相关变量的“特征值”

本研究综合采用“总和法”、“平均值法”表征相关变量的特征。其中,“平均值法”采取未加权平均值法,具体方法是:

Yij=∑yij/n

其中,Yij为第i组国家的第j个经济变量的“特征值”,∑yij为第i组国家第j个经济变量的每个国家的数值的加和,n为第i组国家的个数。

3.分析旅游产业相关变量“特征值”的变化与关系

本文主要选择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UNWT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供的可比较的2007年世界各国旅游统计数据,在各截面上综合选择绝对数量、份额数量以及产业效率等指标,具体包括:国际旅行收入额、国际旅行收入份额、国际旅行接待收入密度、国际游客人次、国际游客人次份额、国际游客接待人次密度。本研究运用不同指标在各分组国家中进行特征比较,分析世界旅游产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特征。

三、主要发现

以人均GDP2000美元、5000美元、10000美元、30000美元(购买力平价)为分界点,对2007年全世界数据齐全的145个国家进行排列(原始数据表略),各组国家数分别是:23个、25个、30个、41个、26个。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旅游产业分布表现出如下鲜明特征:

2007年按人均GDP(PPP)分的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情况表

注:相关系数为皮尔森相关系数

1.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总体上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

现有数据统计表明,不论是国际旅行收入的份额或是国际游客人次份额,均是与人均GDP的正向增长方向一致,并同步上升,呈现高度的相关性。5个分组的国际旅行收入均值依次几乎成倍递增,分别为:336、1631、3929、4862和24140。各组国际旅行收入所占份额差距也较为悬殊:五组中的最低组别不到1%,而最高组别则超过60%,充分证明富裕国家组在国际旅游产业发展演进中占据的绝对优势。同时,5个分组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数量均值也从0.5人次/人依次递增到17.06人次/人,相差30余倍。各组接待国际游客人次的份额依次为:1.32%、4.15%、17.08%、26.33%和51.12%。总体上而言,以人均GDP(PPP)分组后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的相关指标表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旅游产业不论从收入还是接待量上获得更大发展规模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旅游产业的产出效益水平总体上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

以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为基数计算的人均国际旅行收入水平和接待规模作为衡量旅游产业的产出效益水平指标(国际旅行接待收入密度、国际游客接待人次密度),同样呈现出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正相关性。5个分组国家的国际旅行收入密度均值依次递增,且差距较大,分别为:20、167、417、918、2564(美元/人)。5个分组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密度均值同样随着人均GDP的变化而提升,依次为:0.04、0.21、0.47、0.82、2.18。因此,从旅游产业的人均接待效益水平来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旅游产业的产出效益也随着不断提升,两者相关性极高。

四、结论与讨论

基于整个研究过程,本文认为: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在总体上具有高度相关性,且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判断更容易获得世界整体经验的支持和理论上的解释。纵观世界经济和近现代旅游产业的演进历程,两者在进入迅速发展的时间阶段上有着明显的先后顺序。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全球旅游产业直到20世纪中叶起,各种大众旅游条件逐渐成熟后,才开始在全球迅速蔓延开。全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起点上的差异性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在理论上也并不难解释,为什么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旅游业更容易获得较高发展水平:其一,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般具备既成的发达交通网络,旅游开发吸引旅游者的效率大大提升,旅游者的可进入性较强。相反,资源品位度较高,交通不便利的经济落后地区,在发展瓶颈的制约下,旅游产业短期内吸引大量游客、获得质的飞跃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具备既成的其它良好基础设施以及雄厚的政府财力,旅游开发政府的可投入资金充足。相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障旅游项目顺利推进的一系列配套设施条件则可能令财政紧缺的地方政府捉襟见肘。在经济发展水平尚不足以用市场的手段支撑旅游产业超前发展时,更考验政府的决心和魄力。其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般具备充足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可以转变为旅游产业理想的商务客源和投资来源。例如,经济发达的广东东莞市由非旅游目的地城市成功转型成为了旅游目的地城市,其成功的发展模式是经济推动力效应的典型代表。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相对简单,而其优势在于探索整体性趋势规律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各国国情差异较大导致的总体结论不明确的现象。但这也容易忽略具体国家的发展差异,是该方法显而易见的不足。由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会受资源品位、游客喜好、政府干预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特定国家或区域而论,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Dritsakis N. 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An empircal investigation for Greece using a causality analysis[J]. Tourism Economics,2004,10:305-316

[2] Durbarry R.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Mauritius[J]. Tourism Economics,2004,10:389-401

[3]Kim H J C M. Tourism expan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aiwan[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7(5):925-933

[4]杨 勇:旅游业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旅游科学,2006(2):40-46

旅游经济特征范文第7篇

摘要:本文选取1998-2007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旅游综合收入作为主要指标,对陕西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逐渐缩小;(2)空间差异显著但呈现均衡化的演变趋势。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了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表明了陕西省是资源和区域经济双重依赖型旅游经济。

关键词: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经济差异;陕西

一、序言

旅游业是兼具经济、社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外交往以及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旅游经济呈现出区域差异性,认识和研究这种差异对于优化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制定有效的区域旅游策略,促进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旅游经济差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一种经济与社会现象,其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定性分析等;研究尺度主要是基于省级行政单元的全国范围内以及三大地带间大尺度旅游经济差异研究,少数是关于东部省级行政单元内部旅游经济差异研究,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单元的旅游经济差异问题研究则更少。

陕西省是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之一,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9972个,其亚类共有29个,占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规定的亚类31个的93.55%。与此不相适应的是,2008年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561亿元,旅游外汇收入实现6.6亿美元,入境旅游接待仅排在全国第14位,西部第4位①,旅游经济较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滞后。为此,本文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研究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揭示其形成机制,以期为陕西省制定有效的区域旅游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陕西省10个地级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陕北(榆林、延安)、关中(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作为三大研究区域。考虑到资料的获取性和可比性,研究时间段选取了1998~2007年连续时间序列;由于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指标较难获取,本文以旅游综合收入为主要数据指标。所有数据资料来源于对应年份各地市的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研究方法

表述旅游经济的时间差异程度,本文采用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标准差是样本中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和均值的算术平方根,能够全面地反映区域之间的绝对差异程度;变异系数(即标准差系数)是用样本的标准差除以样本的均值来计算的,能够全面地反映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程度,和标准差相比更具可比性。

表述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程度,采用区位熵进行衡量。区位熵即专门化率,该指标能反映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更能清晰地反映各研究样本对于整体样本的差异程度。公式如下:

其中,Q为某区域i部门对与高层次区域的区位熵,di为某区域i部门的有关指标,Di为高层次区域i部门的有关指标,n为某类产业的部门数量。

三、旅游经济时间差异的演变特征

1 绝对差异程度不断扩大

从标准差的衡量结果来看(见图1),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10年中总体上不断扩大。标准差从1998年的30.04增加到2007年的77.55,增长了158.2%,绝对差异扩大程度非常明显。在排除了2003年“非典”的影响后,陕西省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分为两个过程:1998~2005年为平稳扩大阶段,因为标准差的增长值均未超过10;2006年之后出现急剧扩大态势,2007年的标准差值比2006年高出17左右。总体呈现出先稳后快的演变轨迹。

2 相对差异程度缓慢缩小

与绝对差异的衡量结果不同,陕西省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总体趋势呈缩小状态(见图1)。从总体态势看,1998年变异系数值为1.65,而2007年缩小为1.58,10年间相对差异程度逐渐降低。但是从发展过程来看,陕西旅游经济的相对差异先是扩大,2000年达到最高值1.74;之后开始下降,2002年变异系数达到低值1.545(2003年为1.544);然后从2004年开始回升紧接着又是下降,呈现出了平缓的“M”型波动变化趋势。相对差异程度也相应地经历了扩大一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过程。

四、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特征及演变

1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特征

陕西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不均衡性特征显著,一方面体现在西安市与其他市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如图2所示,2007年区位熵值大于1的仅有西安市,其他各市的旅游经济区位熵值则普遍偏低,最低的商洛市仅为0.25。同时,2007年西安市旅游综合收入对全省旅游综合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4.4%,这表明西安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及其他市区,是陕西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市区。由此可见,陕西省各个市区旅游经济空间分布极不均衡。

另一方面,这种不均衡性也体现在关中地区与陕北、陕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由图3可见,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是陕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关中地区的旅游综合收入占全省该项收入的80%以上,据统计2000年的比重竟高达95%。相比之下,陕北和陕南两大地区的旅游综合收入比重则很低,虽然在研究时间段内比重呈上升趋势,但也未超过20%。陕西省旅游经济在三大区域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程度要强于各市区之间的差异程度,更为显著和不均衡。

2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演变趋势

本文首先利用各市旅游综合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综合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各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程度;然后,借鉴王凯(2007)、陈晓(2009)等划分标准,结合陕西省旅游经济发展实际,将比值大于等于1.5的划分为旅游经济发达区,比值在1.5和0.5之间的划分为旅游经济发展区,将比值小于等于0.5的划分为旅游经济不发达区;最后,对1998年和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研究其演变趋势。

结果表明,陕西旅游经济发展区数量扩大而旅游经济不发达区数量减少。1998年只有分布在关中的3个旅游经济发展区,陕北陕南均属于旅游经济落后区;2007年旅游经济发展区的范围增加了延安,扩大至4个市,旅游经济发达区与旅游经济发展区面积占陕西总面积的1/2强(见图4)。并且,关 中地区的集聚格局在逐渐被打破,旅游经济开始向均衡化方向演变。如图5,相对发展速度(各市1998至2007年旅游经济发展速度与同期全省旅游经济发展速度的比值)位居前列的均是陕北和陕南地区的市,而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市在内则较慢。由于黄帝陵寻根祭祖、延安红色旅游等活动的开展,使延安逐渐成为旅游经济发展区,同时,汉中、安康、商洛依托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快速发展旅游,而榆林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GDP在全省排名第二)而使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陕北陕南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陕西省旅游经济向均衡化方向演变。

五、形成旅游经济差异的因素分析

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主要将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导因于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作用体系、惯性因素和优惠政策等因素。鉴于本文研究的区域尺度和对象是各地级市,后三个影响因素的作用不明显,不予考虑。而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交通条件是旅游基础设施和区位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这三个影响因素与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选取度量这些影响因素的定量化指标,鉴于指标的可获取性和准确性,均采用2007年数据(见表1);然后,分别分析这些指标值与旅游综合收人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衡量各因素的作用程度。

1 旅游资源禀赋因素

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它的定量评价采用A级旅游景点作为依据,主要是考虑到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景点质量的综合评定,是全面考虑旅游接待各种相关因素而评定的。本文构建了旅游资源指数,来考量陕西省旅游资源对陕西省旅游经济的影响。旅游资源指数是各市拥有的2A、3A、4A、5A旅游景区数量分别加权后的和,公式为:I=0.5Q5A+0.35Q4A+0.1Q3A+0.05Q2A。由于1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效益很低甚至没有,未予考虑。权重是在考虑了各A级景区收入占所有景区收入比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微调后确定的。

表1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资源指数是与旅游综合收入存在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在三个影响因素中为最高(R2=0.97)。表明陕西省的旅游经济仍属于一种旅游资源经济,旅游资源禀赋好的市也是长期以来旅游经济发达的区域,旅游资源的级别以及分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陕西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程度。

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旅游业发展要考虑区域的综合经济因素,实践也证明旅游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总量增长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所以,用GDP作为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旅游经济差异的又一主要因素。表1中,GDP与旅游综合收入呈正相关,且R2值达0.90,表明区域经济水平发达的市区一般也是旅游经济发达的市区;反之亦然。例如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是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水平均较高的市区,陕南地区的安康、商洛是二者均较低的市区。

3 旅游交通因素

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中旅游交通尤为重要,是增强旅游景区可进人性、改善区位条件的重要因素。所以,旅游交通条件能够很好反映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区位条件,它的度量一般采用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两个指标。

上表分析结果显示,旅游综合收入与公路客运量(R2=0.73)、与旅客周转量(R2=0.52)的相关性不显著。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就小尺度的本地客源市场而言,西(安)延(安)、西(安)汉(中)、西(安)(安)康等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大量关中地区客流向陕北陕南移动,带动了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缩小了与关中的差异。但就大尺度客源市场而言,关中地区比陕南和陕北地区具有更多的经济优势与旅游资源优势,省内迅速发展的交通并不能明显影响它们作为入境游客和外省市游客主要目的地的地位。

六、结论与对策

1 陕西省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程度不断扩大,而相对差异程度在缩小。关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级别高,长期以来是陕西省旅游经济的主体,但是随着陕北和陕南变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旅游经济的发展格局正在改变。陕南地区应依靠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逐渐把旅游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而陕北地区则要靠能源化工基地带来的经济腾飞从而带动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

2 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不均衡性明显,但演变趋势逐渐呈现出均衡化。一方面,继续发挥西安和关中地区的极化作用,立足现有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点,形成关中天水经济带的旅游经济发展轴心。另一方面,陕北和陕南地区作为关中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两翼,着重培育以汉中和延安为核心的次一级旅游经济中心,形成陕北红色旅游、华夏文明旅游圣地和陕南山水生态民情风俗旅游休闲区,以省内及周边省份为主要客源市场。从整体上,形成“一个核心两个辅翼”的旅游经济空间格局。

旅游经济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旅游;主题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6-0102-03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在《未来冲击》一书中断言:服务经济的下一代将是体验经济。在体验经济悄然而至的今天,人们对衣食住行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追求,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许多人早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急行军式的旅游方式,个性化旅游消费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极具个性和参与性的“体验旅游”正悄然升温,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一部分。

如何适应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旅游需求的转变,设计极具个性化消费特征的体验旅游产品成为这一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1 体验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体验旅游是体验经济的产物。所谓“体验”(Experience)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其中,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则是令人难忘的。体验通常被看成服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正如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与以往所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而体验则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由于每个人的思想、知识和感觉都不相同,而体验又是来自个人心境与事件的互动,因而两个人的体验不可能完全一样。PineⅡ和Gilmore(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按照吸收和参与的程度将体验分为四大类: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和美学体验。认为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的体验。

体验经济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有意识地以商品为载体,以服务为手段,使消费者融入其中的活动。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消费者以货币来换感受、换体验、换快乐的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过程结束以后,留给消费者的记忆将是难忘的。正因为这一过程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所以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和同步性。对旅游景区来说终极的体验就是“快乐”、“舒畅”。 综上所述,在体验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将“体验旅游”理解为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运作经营旅游全过程,由旅行社安排更多参与性的活动,使游客离开都市的喧嚣、现代生活的压力,返璞归真,打“心眼”里感悟旅游真义的一个过程。它除了提供优质的食宿条件之外,更要着眼于向游客提供感觉体验、情感体验、创造性认知体验、身体体验以及与某一团体和文化相关所产生的社会特性体验等,满足旅游者多种多样的、健康的体验需求。通俗地说,体验旅游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更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这里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即旅游者从一般意义上住、行、观光的被服务者转化为一种特殊生活、一次特殊仪式、一些特殊经历、一回有保障的冒险的参与者与体验者。

可以说,体验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旅游状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

2 体验旅游产品的特征

在体验经济的刺激下,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产生了新的需求特点。

2.1 产品内容的极具个性化

旅游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促使旅游者开始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甚至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更多的游客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形成、彰显自己独特魅力的产品或服务。因此,诸如野外生存训练、挑战极限等极具个性的旅游项目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正为此,在体验旅游中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即实行旅游产品市场的高度细分化和产品类型的高度差异性。

2.2 产品内涵的情感化

体验旅游将旅游企业从原来只重视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开发模式中摆脱出来,开始注重游客追求快乐体验的旅游目标。根据游客更加注重情感愉悦和满足,渴望自由、温暖和舒适的愿望,增加了旅游产品中情感要素的比重,拓展了产品体验的领域和类型,主要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等,希望旅游者在自然或人工营造的体验中得到真实的审美刺激,进而融于其中获得心理愉悦,从而消除疲劳,留下难忘的、美好的回忆。

2.3 产品设计的高度参与性

在体验旅游中,游客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被组织”、“被安排”转变为“自己组织”、“自己安排”。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主动地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主要表现在:旅游者从被动购买整体产品发展到自己组织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从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在旅游过程中,更愿意选择散客旅游而非团队旅游;从只重视消费到注重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

3 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各个景区在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转变,纷纷在“体验”上做文章,更加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但整体上仍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挂体验牌走传统路

许多企业为了适应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满足游客注重参与性的心理,纷纷打出体验旅游的旗号。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多数地区在体验旅游产品开发中未免有较大的“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在市场宣传时美其名曰“体验旅游”,事实上却只是为了引起游客的旅游兴趣,并没有为游客提供深入开展体验式旅游的内容,更无法真正达到愉悦身心、体验快乐的效果。

3.2 产品主题模糊,体验内容雷同

受旅游企业自身偏好及过度关注经济利益的限制,我国对旅游资源的利用目前仍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在产品的开发上的主要表现为模仿、跟风现象严重,产品主题模糊,缺乏鲜明的特色和体验,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没有将旅游者的体验作为投资开发的重心,未能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致使开发出的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获取不同旅游体验的需求特点。如目前各地较为流行的“祭祖风”,尽管祭拜的对象形形,也确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不能不说各种祭祀内容都很单一,缺乏新意。

3.3 参与性差,缺乏更新换代

主要表现在提供的成品多,提供半成品让旅游者自己“组装”的少,整体参与性较差,无法给旅游者带来更高的体验。此外,多数企业虽然有发展体验旅游的愿望,也做了较好的开发,但产品几年下来一成不变,缺乏新意,无法适应旅游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导致景区的吸引力在逐年下降。

4 体验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策略

游客的最优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快乐。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但体验是旅游主体(旅游者)与客体(旅游吸引物、设施、服务)角色互动的产物。对于体验旅游的游客而言,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出游一次所获得的全部体验。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旅游产品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旅游项目这样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包含旅游的食、娱、游、购、行、住等甚至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态度等多种影响旅游者旅游经历质量的全部要素的一个复合概念。当然,在旅游产品之中,旅游项目是核心。旅游项目策划的核心是致力于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为旅游者创造某种特殊的体验。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这样的需求特点迫使旅游企业必须加强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力度和深度,为旅游者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不同旅游市场的旅游需求。

4.1 细分目标市场,进行个性化体验设计

由于在旅游市场中,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功能、特点需求不同,因此,未来的旅游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根据对不同体验主题的认可程度将旅游总体市场细分成几个不同需求特征的目标市场。根据不同目标细分市场的特征、竞争环境、旅游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提供体验式旅游产品的难易程度,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细分市场,并将这些细分市场建设成为一个或多个体验式旅游区,以便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在个性化的体验设计中,要依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层次的游客需求特点,进行体验式场景设计和体验氛围的营造。从服务人员的服装、服务态度、言语到旅游地周围的环境和旅游产品,都要适合游客的个性需求,让旅游者感到舒畅、新奇和亲切,充分调动游客的全部感官。迪士尼乐园就是个性化体验场景设计的经典案例。园中所有的景观、设施、服务人都完全模仿迪士尼公司最成功动画片中的情节,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形式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童话王国,为游客提供了体验场景,吸引了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注意力。

4.2 确立鲜明的体验主题

成功的旅游景区无一例外都有着鲜明的体验主题。体验主题是营造环境,烘托气氛和情调,吸引旅游者注意力,并给旅游者以强烈印象和深刻感受的有效手段。顾客的心理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旅游体验主题的确定和提炼,关键是要抓住目标客源所追求的体验价值。具体而言,是指必须在充分了解不同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需求类型的基础上,对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欲望进行准确的把握,并根植于旅游地或旅游景区的地脉和文脉,从而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如杭州的宋城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了一千多年以前两宋时期的社会文化景象,使旅游者仿佛乘上时光机,体验着当年宋朝人民的生活。

4.3 加强能调动旅游者感官的体验产品的开发

成功的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以下特色:①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唯一性、第一性与多样性。要给游客新鲜感,首先景区产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独特性,为游客提供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其次景区产品具有唯一的特征,即这一产品不能与其他景区雷同;最后要给游客提供多种选择性产品,避免单调。②参与性: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分。体验的前提是参与,这样的特性决定了游客与景区是互动式的旅游关系。一方面,旅游产品的设计要为游客服务,另一方面,游客也要参与其中,不仅在旅游中体验旅游乐趣,获得精神满足,还要参与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和组合。③挑战性:现代人追求个性、挑战自我的心理,使得产品的挑战功能越来越重要,尤其对广大中青年更具吸引力。近几年来,极限旅游颇具市场发展潜力,正是极限运动给游客极大愉悦感和自豪感的结果。

基于以上特点和旅游者的消费趋势,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必须在旅游服务项目、游客参与、知识发现、文化价值挖掘、交际以及提升游客的自我感觉等方面下工夫,了解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感悟到,在旅游观光时,由表及里从“心眼”中领略到一点什么,比“肉眼”看到了什么更有意思。正是为此目的,从传统旅游中生发出的度假型旅游、疗养型旅游、探险型旅游、拓展旅游、休学旅游、“做一天农民”、“当一天军人”等旅游形式备受游客喜爱,这些旅游形式都为游客旅游提供了感官刺激,调动了旅游者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体验旅游的发展,更应注重旅游者的参与,增加旅游产品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并不断深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设计。

4.4 注重旅游产品的包装

旅游产品包装包括文化包装和科技含量包装。文化包装是指挖掘文化内涵,在旅游产品中注入各种文化因素。科技含量包装是指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旅游产品,通过旅游产品让游客感受现代技术的魅力。包装后的产品能够充分表达亲情、友情,使人们在购买旅游产品和纪念品的过程中,品尝文化的韵味和体验这些感情的珍贵。

4.5 强化体验式产品营销

在体验式产品营销中,提供体验服务的要素包括旅游工作人员的仪表仪容、态度、行为和能力。其中,服务态度至为重要。服务是游客与景区互动式交流的中间环节,服务的好坏程度决定着旅游产品能否销售出去。员工服务是游客亲切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来源。优秀的员工在营造旅游氛围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游客的服务行为上,包括微笑、眼神交流、令人愉悦的行为、特定角色的表演,以及与顾客接触的每一细节。当前的服务业特别重视服务情景中的员工与顾客面对面接触的真实时刻(Moment of Truth)的管理,如果将景区比做舞台的话,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就是舞台上的演员,风趣幽默、恭谦勤快、对顾客有求必应的服务态度都是游客获得的最直接来源。所以,必须将景区的工作人员融入景区氛围的营造之中,形成员工与游客互动的演职人员,共同创造令游客难忘的深刻体验。

筹划旅游产品体验活动,这是一种全新的不同于过去的促销模式。根据有关统计,中国目前花在电视上的促销费用占整个促销费用的80%左右,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50%以下。作为体验式营销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建立展示体验的促销舞台,使用户能够在他方便接触的地方,尝试这种体验。在这种促销活动中,单纯的电视、平面和广播广告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大力加强户外促销、店内促销等形式的促销活动,这种促销活动更要侧重于营造一种体验环境,以便让客户试验相关体验来激发购买欲望。建立健全游客与旅游企业间的沟通渠道也是旅游促销成功的重要一部分。通过沟通,及时了解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喜爱的购买渠道,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赢得顾客的信赖。

另外,建立体验式旅游的营销队伍。在体验式营销中,营销人员就像演员,通过各种刺激游客感官的形式来表演,表演的目的就是让游客参与其中,即购买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参考文献:

[1]谢新华.体验经济及其基本特征[EB/OL].中国管理传播网,2003.

[2]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44.

[3]柴伟.体验经济与云南旅游业的发展[J].学术探索,2003(8):18-20.

[4]楼筱环,毛国良.浅析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开发模式[J].中国,省略/hangyejingji/200901/221700.htm,2009-01-14.

[5]周霓.基于体验营销理论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2008(3):107-108.

[6]黄鑫.体验经济时代下关于体验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6.